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壬申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 [点击:3821]   [手机版]
背景色

壬申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净 慧

(1992年10月20日-26日)

起七说偈
湖海英才不畏难,拨尘来叩赵州关。

门开不二参真谛,法继灵山悟笑颜。

钵里清茶香味永,庭前柏子色依然。

棒头点出虚空眼,浩浩禅河起巨澜。

第一讲(1992年10月20日)
赵州祖庭柏林禅寺1992年冬季禅七法会今天正式开始。赵州祖庭本来就是一个禅宗的道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地方的宗风曾经改换过多次。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以来,由于受到时代的冲击,加上没有人弘扬,没有人住持,柏林寺可以说是宗风扫地。这个地方的父老乡亲曾经一再地对我说,从他们记事以来,柏林寺就是一片废墟,七、八十年以来一直都在拆,一直在破坏。当地有一首民谣说:"大寺三件宝,破砖、乱瓦、毛毛草。"当地的父老乡亲也一直在为这个寺院遭到破坏而叹息。

这次由于赵州祖师的灵感,由于时节因缘的聚会,赵州祖庭终于有了一个初步复兴的气象。在这个时候,本寺的法师们,石家庄的居士们,还有外地的居士们,以及省佛教协会的同仁们,都一致要求在柏林寺普光明殿落成以后举行一次禅七法会。从我本人来说,多年以来虽然修学的重点是禅宗,也亲近过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已有30多年没有参加禅七了,对于主持禅七更感到诚惶诚恐。但是大众这种殷勤求道的心情感动了我,所以挤出时间来举行这次禅七法会。这次参加禅七的人虽然只有40多位,但是以我过去参加禅七的经验来看,禅七法会每次有六、七十人参加最合适。现在,在国外举行禅七,一次也只有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有三十几个人就很好了。坐禅是需要有人指导的,人太多了仅仅是凑凑热闹而已,要个别地、一个一个地指导就困难了。这次禅七法会,能够有这么多人参加,应该说是赵州祖师的灵感所致,这也是柏林寺复兴气象的感召。参加这次法会的,有来自天津、湖北、河南、山西的人,也有本省各地的善男信女。

参加禅七不同于一般的佛事活动,因为禅七是一种克期取证的专修活动。在禅七中盘腿打坐是第一关,腿子不过硬,用功很难上路。今天是第一天,就有些人感到腿子疼,吃不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可能有很多人来参加。另外,禅宗这一法说起来容易,真正要领悟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是一个具缚凡夫,用禅宗的眼光看,我们每个人当下就是佛,对我们一般的人来讲,这样高的要求,敢于直下承当的人确实不多。所以,禅宗这一法真可谓是难信之法。因此,不是上根利智、不发大愿心、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毅的个性的人,是很难进入禅门的。

今天,我想就参禅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项,概略地讲一讲。打禅七同一般的修定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按照一般修定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注意"调五事"。调哪五件事呢?就是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把这五件事调整好了,使它们协调平衡了,我们就能真正地进入禅定的境界。

第一,调饮食。修定和进食是分不开的,一个人不吃饭不能修定,吃得太饱也不能修定,修禅定的人吃八成饱就可以了。因为进食太少,热量不够,提不起精神,坐下来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昏沉就是想睡觉,掉举就是打妄想。寺院里的饮食最适合我们修禅定,因为它既没有鸡鸭鱼肉,又没有葱、蒜、韭菜、鸡蛋这些东西。作为一个修禅定的人,或者说一个修行的人,吃鱼、肉、鸡蛋对修行是一种障碍,特别是葱、蒜、韭菜、鸡蛋,这些东西刺激性比较大,吃了以后身心不容易平衡,不容易稳定,难以入静。为什么佛制戒律要戒五辛,其道理也在这里。还有,在修禅定时,对于有些与自己饮食习惯不合的食物,也不宜食用。比如一个不吃辣椒的人,偏要去吃它,就会产生副作用,或者诱发自己的旧病,或者使四大失调,产生别的毛病。

总之,调食的要点是:不饱、不饥、不吃秽浊之物和不宜之物。

佛经告诉我们:"身安则道隆。"怎样才能达到身安呢?调饮食是重要的条件。经上说:"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真佛教。"

第二,调睡眠。修禅定的人是不是睡得越少越好呢?不是的,睡眠的多少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来定,根据每个人修行的层次来定。修行层次比较高的人,功夫高深的人,睡眠就会减少,这就是具备定的一种效果。道教讲"神满不思眠"。修禅定的人要保证有一定的睡眠时间,特别是夜间坐禅,时间不能太长,瞌睡来了还坚持就会东倒西歪,得不到什么效果。有的人瞌睡来了就去拜佛,这当然也是一种方法。但是作为修定的人来讲,应该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进入禅定。

调睡眠的要点是:神气清朗,心念明净,这样才能进入禅定的境界,使三昧现前。

我想说明一点,这里讲的调睡眠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讲的;尤其在家二众,都要从事一定的工作,都有家庭生活的负担,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现代紧张的生活环境。从总的精神来说,作为佛弟子应当勇猛精进,不能贪睡,更不能睡懒觉,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精进修持,早求出离。

第三,调身,包括修定时的调身和平时的调身两个方面。平时不修禅定也要注意调身,这就是《小止观》所说的,如果身在定外,行走进止,动静运为,也要加以注意,不能行为粗犷,放逸身心。假使我们平时不注意保持心态的安祥,就会导致气粗息滞,心散意乱。坐下来修禅定也会烦躁不安,心不恬怡。所以,修禅定的人在定外也要注意调身,为修定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定时的调身包括坐的环境和坐的姿式。坐的环境指处所和座位。打坐的地方要空气清新,房舍干燥、安静;座位要平稳、柔软。坐的姿式,按照修定的要求必须是结跏趺坐,或者单跏趺,就是一般说的单盘;或者双跏趺,就是一般说的双盘。跏趺坐是佛陀修行成道的形象,我们学佛修定就要如佛所坐。单跏趺坐的要求是先将右脚收拢,然后把左脚放在右脚上;如果是双跏趺,再将右脚置于左脚之上。腿盘好以后,就要注意把双腿盖好,不能让腿受风。

这次禅七,常住给每个人发了一条毯子。由于大家坐的姿式不对,包的方法不对,风还会从两边侵入膝盖,侵入大腿,这样腿会更疼。把腿包好,既可起到固定的作用,又不会受风寒。不管在寺院里打坐,还是在家里、在宿舍里打坐,每个季节都要把腿包上一点。修行人、打坐的人保护好腿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腿受了风寒以后,就很难练好跏趺坐。腿包好了,坐稳了,然后身体略微往前倾一下,使尾闾松开。

坐的姿式要求鼻子与肚脐成一直线,身子不曲不耸,不偏不斜,头不低不昂,平面正坐。坐时身子不要往后靠,腰板顺其自然挺直,头颈刚好靠着自己的衣领子,眼睛合上,不要紧闭,以断光为宜。如果坐时昏沉重,也可以睁开眼睛,以三七开为宜,即闭七分,开三分,这样就会减少昏沉。假使昏沉特别重,就可以把眼睛睁开,挺挺腰板,抖擞精神,驱散昏沉。两手结禅定印,禅定印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个大拇指相对,而且在每一坐的过程中都不要松懈,这样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如果坐的时候感觉到有一股股暖流冲向自己的鼻子,或者上了火,这时可以不结手印,把两只手放在两膝之上,掌心向下,把心火引向下走。

调身的要点是:不宽不急,端身正坐,犹如磐石,坚不可动。

第四,调息。息指呼吸。我们平常人的呼吸短促,粗滞,很难入静,坐禅的人必须把呼吸调好。息有四种相状,即风、喘、气、息。前三种为不调相,后一种为调相。什么是风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有声音,就是风相。什么是喘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虽然没有声音,但出入不顺畅,结滞不通,这就是喘相。什么是气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既没有声音,也不结滞,但出入息粗而不细,这就是气相。什么是息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没有声音,顺畅不结滞,微细不粗重,出入绵绵,似有似无,精神安定,情绪愉悦,这就是息相。根据息的四相来判断我们坐禅时出入息的情况,可以少走弯路,有利于禅境的深入。同时,必须使自己的出入息达到第四种息相的要求,不能停留在前三种息相阶段,因为"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只有"守息"才能"定"(守息即定)。

总之,调息的要点是:心细息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不涩不滑,其心易定。

第五,调心。心就是我们的意念。调心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让意念和呼吸处于同步的位置。也就是说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知道自己在呼气,知道自己在吸气,这就是使意念和呼吸处于同步的位置。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入门。在这种心态下就可以使一切妄念止息,只注意自己的呼吸,很快就可以入静。在入静的时候,眼睛微睁,否则容易昏沉。当然还有其他的调心方法,如观心,观察我们每一个心念的起灭,观到一念不生,整个内心世界就像月夜天空,皎洁无瑕,明明朗朗。

作为初步功夫,还是以观息--观察呼吸,使意念和呼吸处于同步位置,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入手。

从每一次坐禅来说,调心有入、住、出三个阶段。所谓入,就是由粗入细,令心安静,进入禅定的状态,调伏纷乱的想念,使心念不向外驰求;同时也要让意念沉、浮、宽、急得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所谓住,就是根据每一支香的时间长短,或者是一小时,或者是两小时,在这中间要摄念用心,使身、息、心三事调适,安稳正坐,使息道绵绵,若有若无,心神愉悦,定相现前。所谓出,就是每一支香开静时,或者是自己坐禅要下座时,应该放松意念,转移注意力,开口放气,想自己的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摇动身体、两肩、胳膊、头、颈,并轻轻放下两脚,用手从膝盖至小腿处轻轻按摩,令血脉贯通,然后由前额至后脑勺,按摩数次,使全身在坐禅时产生的热量舒散开来,然后徐徐经行。这时仍使意念与呼吸同步,不要丢失坐禅时的安祥心态。

以上讲的调五事的方法,虽然出自天台智者大师的《小止观》,但它是修禅定的基本功,也是参禅的入门方便。从根本上讲,参禅是没有什么可以商量,可以言说的。可是,上根者少,顿悟难求,没有方便,难达究竟。所以不妨拾古人吐沫,做东施效颦,东拉西扯,说些剩语。

修禅宗同修其他法门一样,一要信,二要行。信什么呢?一是确信参禅这一法能开悟,能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获得解脱。二是深信因果轮回这样的规律是真实不虚的,深信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的道理。我们今天种成佛的因,将来就必定会得成佛的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如是因生如是果。三是要信自己的本性和佛没有两样,只要你把众生这方面的习气烦恼除掉了,你当下就是佛。怎样行呢?行就是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和意念。修行包括许多方面,守持五戒,行四摄法,广修六度,都是修行的内容。我们要遵循戒定慧的修行次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除烦恼,止息妄念,净化自身,服务他人。这就是行的具体内容。我们现在是专修,就要精进不懈,持之以恒,把我们自己当下一念照管好,这也就是行。只有信,没有行,我们永远到不了涅槃彼岸。有信有行,然后才有证悟。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参禅跟修其他法门一样,没有真正的信心也是难入禅海的。不同的是禅宗还提倡"疑",唯疑能悟。能"信"才能入禅,能"疑"才能悟禅。疑个什么呢?疑我们自己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佛一样具足神通变化、广大智慧和无量功德呢?这就值得怀疑。

还有一种疑,即我们与佛无二无别,佛有三明六通,能知过去未来,我们为什么连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不知道呢?不要说父母未生以前,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辈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是个什么情景,我们也一无所知。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深刻怀疑的地方。我们要从这些方面起疑情,一直追问到底。我们今年如果是20岁的话,我们就反省19岁、18岁的事,一直反省到刚刚记事的时候,看我们能不能把我们这20年的经历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再往前继续反省、怀疑,看我们未出娘胎以前是个什么模样?如果对那个时候的情景也了如指掌,那我们就继续往前不断地反省和怀疑。这是一种疑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刨根问底,穷追猛究,但它又容易引起妄想。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六祖坛经》上讲的,慧明上座追赶六祖,要争夺六祖得来的衣钵,六祖很坦然地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让慧明去拿。慧明上座去取这个本来只有几斤重的东西,竟然拿不动、举不起。这时候,他生起了大惭愧心,大忏悔心,赶快向六祖求法。六祖没有说别的,只是叫他:"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谁是你慧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话头来参究。怎么参呢?看我前一念已起,后一念还没有生起,这一瞬间我在哪里?这一瞬间谁是我的本来面目?谁是我的主人翁?也可以这样来参,吃饭的时候,是谁在分别哪个菜好吃,哪个菜不好吃?在我们和别人接触当中,有时听到赞叹的话,有时听到批评的话,又是谁在分别这是赞叹我,那是批评我呢?参!

第二讲(1992年10月21日)
昨天讲到宗门一法唯疑能悟。"疑"就是向我们现实的人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一般人看来都不是问题,但用禅宗的眼光、用佛教的眼光来看,它们都是问题。比如说,你吃饭时:"是谁在吃饭?"一般人就说:"是我在吃饭。"你睡觉时:"是谁在睡觉?"一般人就说:"是我在睡觉。"念佛时:"是谁在念佛?念佛的是谁?"一般人就说:"是我在念佛。"从世俗的观点出发,这些都不是问题;但用佛教的眼光,特别是用禅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问题。

因为世俗的观点处处都是从自我出发,那么"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一般人认为我就是我,而佛教认为"诸法无我。"在一切事物、一切行为中,离开了所有的条件,能找出一个绝对独立自在的我吗?找不到。所以世俗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用佛教的眼光来分析全是问题了。既然全是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怀疑。禅宗用功,就是要对这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一个个地去怀疑,去追问,要找出个究竟,要把人生的大谜弄个水落石出。古德参禅就是从这里入手。

现在禅门都提倡参话头,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等等。但从祖师的语录记载来看,古德用功没有一个固定的话头或公案,而是就每个人的根性,就每个人当下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给予点拨。如果机教相印,一言相契,就算入了门,开了悟。古人的根性不同,师承也不同。在古代,仅仅从盛唐到晚唐这个时期,有记载的禅师就有几百名,那些不见经传的人就更多了。所以说,那个时代的人根器很利,当下存在的问题一经点拨,就能悟入。由于每个人悟道因缘不同,就形成了许多公案,后人总结为1700则葛藤。

有了公案,就有人模仿,照葫芦画瓢,很容易产生弊端。大约从宋代以后,慢慢形成为"话头禅"或"看话禅",就是选几个最具普遍性的话头(问题)令学人参究。明清以来念佛法门比较兴盛,于是就参"念佛是谁?"从清朝一直到现在,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的人比较多。"念佛是谁?"是不是要念这个话头呢?是不是整天把这四个字念个不停呢?不是的,那不是"参"话头,那是"念"话头。

参话头有两种提法:一种叫参话头,一种叫看话头。我觉得用"看"这个字比较确切。看是用心来观照。观照个什么东西呢?观照的是一念未生以前(即所谓话头),不是一念已生之后,一念已生之后就是话尾了。比较起来,"参"应该是根器利的人才比较适用,因为"参"有种种的比较,而在这种比较当中又要不起分别。

那么应该怎样来看话头呢?应该死死盯住你当下的这一念心。如猫捕鼠,要一眼不眨地盯住它,看它从什么地方来。老鼠一出洞,一下子就要把它抓住。妄想一起,当下就要觉照,不要放过它。又比如一只老鼠被关在棺材里,见不到光明,得不到食物,它想出来,就必须认定一处啃出一个洞口,才能钻出棺材,见到天日,见到光明。这两个比喻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用心不能杂。而且在不杂用心的时候,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糊里糊涂、昏昏沉沉。就是说在看话头的时候,既要有定的摄持,又要有慧的观照。

这种功夫要做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碰到树上,会伸出手来,同它握手;碰到柱头,会说声:"对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分别。碰到了树,以为是碰到了亲朋好友;碰到了柱子,以为是妨碍了别人的工作,赶紧说一声:"对不起!"要这样用功,才能真正入道,才是真正修行。用功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哪里还会想到腿疼,哪里还会有功夫管它几点钟,几个小时!

我们既然有机会参加禅七法会,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因缘。外寮的法师们、居士们为我们大家操劳,堂里的护七师也在为我们操劳,常住为我们提供了种种方便,我们应该横下一条心,在这七天中,真正做到克期取证。在这七天当中,要在生死大事上见个分晓。禅堂是一个大冶洪炉,在这里,是金、是银、是铜、是铁,分得清清楚楚。这一支香,这一念清净心,就是我们成佛的种子,就是我们入道的最上因缘,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参!


第三讲(1992年10月22日)
光阴过得很快,禅七的第三天又要结束了。昨天讲到参话头与看话头,参与看有区别,参偏重于慧,看偏重于定。作为初用功的人,还是以看话头作为入门的方便比较容易得手。昨天我还讲到看就是观照。观照什么呢?禅宗里讲不观七识,也不观八识,就是观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实际上就是观第六识。所谓观,就是要时时刻刻盯着现前的一念心,让它孤立起来。怎么孤立呢?就是和过去的念头不接续,和未来的念头不联系,使现前一念时刻呈现在当下。当然,所说的当下转瞬即成为过去。但是如果你能死死盯住当下这一念心,那么当下这一念就孤立起来了。大家也看过禅宗方面的书,所谓"历历孤明,不续前,不引后",就是让现前的一念心历历孤明,像点着的一盏灯,没有风吹,火焰完全是向上的、孤明的,不会摇摆。

古人讲"不与万法为侣",就是叫我们把当下的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不与万法做伴侣、做朋友。所谓"伴侣"、"朋友",就是妄想、烦恼,就是无明。另外,古人又说"不与诸尘做对"。我们不与万法为侣,也不要把万法当成我们的对立面。因为有了对立面,这一念心同样也孤立不了。"不与诸尘做对",就是说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把所有东西、所有尘垢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加以含摄和消解。就是说,妄念起来了,我们不与它做对,而是不理它就完了。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使当下一念心历历孤明,并且使它保持下去,那么功夫就开始上路了。如果能够从5分钟延续到10分钟,从10分钟坚持到一刻钟、一支香,那么这支香一弹指间就过去了。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在蒲团上扭来扭去,腰酸腿疼,觉得一支香比一天还长。这就是说我们的心既在与万法为伴侣,又在与诸尘对立。这一念心孤立不了,这一念心在念念分别,念念生灭,念念迁流,念念攀缘,用功就难得上路。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光明自在,无挂无碍,就是因为我们攀缘多,才不能解脱,本有的光明不能显现。

唐朝有一个叫张拙的秀才,他写过一首悟道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我们用功到一念不生的时候,我们的真如佛性就会体现出来。"六根才动被云遮",如果六根与六尘一相接,就生起了妄想,又不能及时觉照,那么我们这一片真心的光明就会被乌云遮蔽。"断除妄想重增病",这就是刚才说的"不与诸尘做对",你要着意去断除妄想,这本身又是一个妄想、一种病。妄想来了,知道就行了,所谓念起即觉。妄想来了,不要有意识地去压制它、排斥它。不理它就行了,不理自退。"趣向真如亦是邪",如果我们着意要求开悟,今天要见真如,明天要见真如,而不认真地修行,这也是一种妄想。佛教讲,只要你努力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要天天把成佛挂在嘴上,天天说要见性、要开悟,重要的是你去行。只说不行,永远也成不了佛,永远也见不了性、开不了悟。

古人把我们修行的路径指示得非常明确,只是我们自己不肯下决心,没有一种坚决向道的心。特别是我们出家人,头发剃光了,住在寺院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很好地去思考。柏林寺是一个才开办的道场,有种种不如法的地方,种种障缘,种种败坏清规的事情,使人一想起来就非常痛心。我们住的房子是十方信士捐钱修的,我们穿的衣服也是十方信士布施的,我们吃的一粥一饭都是十方施主的血汗。如果我们没有向道的心,不认真修行,那么我们天天欠的债怎么来偿还呢?古人说:"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对于十方施主的布施,古人看得如此严肃。想想我们今人,确实惭愧得无地自容。我们的《共住规约》宣读过一遍又一遍,大家也确认首肯了。但是确认归确认,有些人仍然我行我素,置清规戒律于度外。这种现象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想在这个禅七以后,一定要严肃清规,真正地将柏林寺的道风很好地树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北方的佛教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社会上站得住脚,才能够为佛教增光。我希望我们柏林寺的全体僧众要善自珍重!参!

第四讲(1992年10月23日)
今天已经是禅七的第四天了。用功相应的人,应该有个入处了,因为七天的时间过了一多半了。我在第二天就说过,打七就是要克期取证,所以到了第四天,功夫应该是顺手相应了。在这个阶段,会有种种的影象、种种的境界出现。

有的居士对我说,只要眼睛一闭,眼前就出现光明。见到光明,见到境界,好不好呢?从佛教一般的法门来讲,修行要能够见到好相,见到了好相才说明我们用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本有的光明和诸佛菩萨的光明感应道交,这样才会有种种境界出现。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修行用功出现境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虚云老和尚56岁在扬州高寺打禅七,开悟前一两天,坐下来就能没有障碍地看见三叉河往来的船只,看到整个山河大地,自己就坐在一大光明藏里面。这也是一种境界。

那么禅宗是如何对待这种境界的呢?我昨天讲到张拙秀才的悟道诗,诗中还有"凡圣含灵共我家"的句子。从禅宗或者从整个佛教来看,一切的境界无非是自己内心的外化,或者说是自己本有光明的一种显现而已。既然是自己本自具足的,所以见到一点好境界不必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就很可能让欢喜魔乘虚而入,使自己误入歧途。所以,禅宗主张在一切境界面前,不管是好的境界,还是坏的境界,一概都以平常心来对待,都把它消归自己,都看成是自己八识田中含藏种子的显现而已。对好的境界不要生欢喜心,以平常心对待;对不好的境界,也不要恐惧,还是以平常心对待。这样,自己就能够越过境界而继续深入地用功修行,好消息还在后头呢!

用功到了念头纯熟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保任这一念清净心,保任这种平常心。怎么样保任呢?就是要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中保持不迎不拒的心态。"不迎"就是不去攀缘,"不拒"就是境界来了不要回避。要时时刻刻不失掉觉照;一旦失掉了觉照,就有可能对好的东西去攀缘,对不好的东西加以拒绝。昨晚所讲的"与万法为侣",就是去"迎";"与诸尘作对",就是"拒"。一迎一拒,我们的心就不完整、不统一了,就是一个分裂的心。修行参禅就是要使我们这颗分裂的心逐步趋向统一和平衡。我们的心和整个外在的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了,那就是一颗平常的心。这个平常的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保任什么东西呢?就是要保任这颗平常的心,保任我们在用功中所成就的这种觉照。要把这种觉照保持住,就要把有间断的觉照连贯起来,不让妄想杂念介入其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迎不拒,经常提起觉照,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参禅这一法,只要我们真正下决心去实践,真正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去穷参力究,确实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元朝的高峰禅师曾说过:"如果有人放下万缘,穷参猛究,七天不开悟,截取老僧的头去。"祖师能发这样的重愿,决不是虚言,因为悟道的圣人是不会说谎欺骗我们众生的。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自己对众生的深切责任感出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古圣先贤的垂教,死心塌地地做功夫。功夫相应了,开悟并不是一件难事。相应以后,触着碰着就有开悟的可能。《六祖坛经》讲:"迷闻经屡劫,悟在刹那间。"各位不要把开悟看成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境界,看做是与我们无缘的事。

开悟了并不等于大事了结,开悟以后还要继续修行。开悟只是我们认识到了一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南岳怀让禅师在见六祖时,六祖问他:"什么物,恁么来?"怀让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一落名言、相状就是分别,所以不能形容。六祖接着问:"还可修证否?"怀让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就是说,一个人开了悟以后,就再不会被染污,但是还要继续修行。开悟以后的修行才是真修,叫做"悟后起修"。那么,我们普通人,在没有开悟以前的修行和开悟以后的修行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曾经有过一个比喻,我们没有开悟之前好比是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虽然听人讲过屋子里有灯光设施,但是在一点光线也没有的黑屋子里要找到开关非常困难,只能去摸索、去寻找。如果路径比较明白、熟悉,就会顺着墙角或者柱头去寻找;若对理路不清楚,就会在黑屋子的地面上到处去摸索。挨墙顺柱可能很快就找到开关;在地面上要找到开关是很困难的,等于是盲修瞎练。因为从常识来看,真正把开关安在地面上确实是一种特殊情况(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旦找到了开关,把它打开了,黑屋子顿时就变成了一大光明藏。啊!原来是这样光明,这样亮堂。开悟的人就是找到了而且打开了开关的人,从此以后有了光明的照耀,修行就不会再走弯路。他会非常自觉,非常明白修行的理路。

开悟以后为什么还要修行呢?一是我们多生多劫的烦恼习气要逐步净化,逐步消除;二是我们要为度众生而修行。度众生的任务很艰巨,要发广大心,发长远心,修菩萨行的人是"众生无尽,我愿无穷"。既然有这个愿要度众生,要成佛,那么这个修行是永无止息,永不疲倦的。

我们既不要把开悟看成高不可攀,也不能把开悟看成轻而易举。只有大死才能大活,不经过大死是大活不了的,所以在没有开悟之前一点也不能放松。修行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不得人情,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功夫。修行既是一种自我体验,一种受用,也表现于外在的言行。因此说修行既不能自欺,更不能欺人。大家在修行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停步,特别是在这共修法会中绝对不要放松,应该要抓紧时间,不知疲惫地用功修行。参!

第五讲(1992年10月24日)
禅七的第五天就要结束了。时光过得很快,如果我们不加紧收摄身心,很好地用功,那么这七天将会白白地浪费。已经取得一些进展的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没有上路的人要横下一条心,要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在最后两天赶上去;即使有个别混日子的人也要发大惭愧心,好好地向那些修行比较好的人学习。

昨天我们讲了开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讲了开悟的一些境界,今天还接着这个话题讲。开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此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我们学佛的人也是要为此一大事因缘,根据佛所开示的佛之知见而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因此,说"明心见性",说"开悟",并不是禅宗特有的,而是整个佛教的立足点。整个佛教都是围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展开的。

开悟一般地说有两种,一种是解悟,一种是证悟。所谓解悟,就是从理解佛法而获得的开悟,也就是理解了佛说的经典,祖师的语录,修行的法门、次第和途径,然后根据某一种法门去修。所以理解了、认识了某些法门的修行次第便是一种悟。这好比我们没有去过北京,没有到过故宫,但是我们看过北京的地图,看过故宫的游览手册,我们也就知道了金水桥畔就是天安门,然后是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么一层一层殿宇的路线我们就都知道了。但是我们仅仅晓得这个次第、路线而已,却没有亲身的感受,没有一种亲切感。什么是证悟呢?就像我们不但知道去天安门、故宫的途径,也了解沿途的景致,而且亲自到那里去了,有一种亲身的感受。这种亲身的感受本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就是禅宗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去体验。

证悟是一种亲证的境界,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它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解悟则是一种知识问题,只有解悟是不够的,在解悟的基础上修行,以达到证悟的境界,这才是学佛参禅的途径和目标。

如何引发开悟,古人和今人都各有不同的机缘,不同的方式。用现在的名词来讲,开悟是生命的转换、生命的觉醒,是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从迷妄的生命进入觉醒的生命。修行实际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总是想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要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如果没有一种拼搏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

我们念《大忏悔文》,八十八佛中有"斗战胜佛"的名号。佛本来是讲慈悲、讲和平的,为什么要斗要战呢?因为烦恼的魔,贪、嗔、痴的魔,不战是胜不了的,所以佛教提倡要"与诸魔战",这个战斗就是菩提与烦恼的战斗。没有经过生命的拼搏,要想开悟,要想得到生命的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我们每天晚课念的《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要时刻想到,我们的生命需要拼搏,才能从有限转换成无限,从迷妄转换成觉醒。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心灵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

开悟有种种的机缘。有人从看经开悟,这种看经开悟不是解悟,而是证悟。现代有名的太虚法师就是看《大般若经》开悟的,圆瑛法师是看《楞严经》开悟的。所以说,看经看到随文入观,看到人我双忘、身心双忘的时候,同样能够开悟。也有见到自然界某种环境,启发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而开悟的,像灵云禅师见桃花开悟,洞山禅师见流水开悟。见桃花开悟,见流水开悟,目触自然界花开花落、流水无情的变化,从而悟出了缘生缘灭这种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则。当然,也有经过透彻的反省,在一言半语的启发下而开悟的。像临济禅师,三次向黄檗祖师问佛法大意,三次遭到祖师痛打,打了以后还没有开悟,前去参拜大愚禅师。在大愚禅师一句话的启发下,他忽然悟了道。这就是生命正在拼搏时,由于受到外界的诱发或刺激,一下子在心灵深处发生猛烈的碰撞而开悟。

像虚云老和尚的开悟,更体现了生命拼搏的精神。他56岁时,在扬州高寺打禅七,功夫用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一次行茶中,他把茶杯伸出去,行茶的人一不小心,将开水溅到他的手上,这时杯子掉在地上,"啪嚓"一声,好像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样,生命之流当下被截断了,他顿时开悟了。

还有很多开悟的机缘,现代人想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不管是通过怎样的机缘开悟,都和自己痛切的用功、深刻的反省是分不开的。比如,有一位禅师正在用功的时候,走到街头碰到一个屠夫在那里卖猪肉,旁边有一位老太太在买猪肉。老太太挑肥拣瘦,选来选去,惹得屠夫发了火,他把刀往案板上一拍,说道:"你看哪块不是精的?"这位禅师听到此言当下就开悟了。像这样的机缘不是凭空就能引发出来的,而是要他本人用功到了那个程度,才有一个瓜熟蒂落的时节。香严祖师在地里除草时,随手将一块瓦砾扔出去,碰到竹子,响了一下,就在这一刹那间他开悟了。他是沩山灵佑禅师的弟子,即刻回到寺院,沐浴焚香,遥礼沩山,并说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古人由种种的机缘引起自己内心深处的碰撞,从而得到生命的觉醒。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因缘,都离不开我们主观的努力。没有主观的努力,再好的环境,再好的修行条件,要开悟都是不可能的。

昨天我们也曾经提到,并不是说一悟就万事大吉了,悟了以后才是修行的真正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悟"和教下所说的"见道"相似,见道只是一个位,然后才正式进入修道位。《六祖坛经》上讲得很清楚:"理须顿悟,事要渐除。"悟是一刹那的事,这一刹那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就得到了一个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进入到无限的生命,我们真正的修行也才正式开始。这就叫"顿悟渐修"。

渐修说明修行的道路是漫长的,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清扫干净的。像昨晚所说,我们心的这间黑屋子里的电灯已经打开了,噢!原来屋子里落满了灰尘。那么这灰尘是不是不扫自己就会干净呢?不是的。不扫,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的。开悟以后不彻底断除旧习气,不继续用功修持,开悟的境界、开悟的成果还有退失的可能。在古代禅师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因为还有退失的可能,所以必须继续修持。

那么,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古人说:"悟了还同未悟人。"开了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从外表来看没有什么两样。开悟的人照样吃饭穿衣,拉屎放尿。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不同,开悟者"不在旧时行履处"。原来的种种习气毛病,开悟以后就渐渐没有了,所谓"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我们用功的人,不管是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开悟,明心见性。只有开悟了,明心见性了,才谈得上了生死。没有过这一关,没有这个过程而说要了生死,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己作主,都不能把习气毛病除去,临终的时候八苦交煎,怎么能保证做得了主?怎么能保证临终时清清净净地念十声佛号?如果我们要等到那个时候再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恐怕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在我们身强力壮的时候抓紧修行,要把自己末后一着的这件大事提前办好,不要等到腊月三十才手忙脚乱。参!

第六讲(1992年10月25日)
昨天讲到开悟有解悟与证悟的区别,这既是教下的判摄,也是禅宗公认的入道途径。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叫做《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文章的中心思想讲的就是悟入佛法的两条途径,即所谓"理入"和"行入"。理入可理解为解悟,行入可理解为证悟。理入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为理入。"行入就是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悟境,加深悟境的层次。行入包括四个方面: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这四行,既可作为悟后起修的实践方便,也可作为一般求悟佛法的入门路径。所以说,达摩大师开示的这四行非常重要,为我们定出了修行的范围和标准。

第一,报冤行。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种种阻挠,时时刻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遇到这些事情怎么办呢?是跟对方弄个水落石出、鱼死网破呢?还是包容忍让、以德报怨呢?达摩大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并引经文说:"逢苦不忧。"

一个修行者、求道者,能够这样对待日常生活和修行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使"此心生时,与理相应",就能够"体冤进道"。在这方面,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我快60岁了,在这60年的经历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历次的政治运动我都赶上了,有人笑我是"老运动员"。其实这是一种大环境,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共业所感"。在这个环境里,在"恶业果熟"时,你想躲也躲不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采取"逢苦不忧"、"体冤进道"的态度,对那些从语言上、行为上加害于我们的人,要发起同情心、怜悯心,加强自我克制、自我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烦恼和敌意。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当下的一切遭遇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事到临头,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第二,随缘行。修行不能违背因缘条件,违背了因缘条件,修行会遇到种种障碍。所谓因缘,就是客观的规律性,它是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达摩大师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报冤行重点讲"逢苦不忧",随缘行重点讲"喜风不动",一苦一乐,皆从缘生。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说,苦是障道因缘,喜也是障道因缘。如果我们能掌握缘起性空的道理,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修随缘行,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在待人处事中,落实在遇缘应物中。

我们的在家教友有机会来这里参加禅七,这也是一种缘,没有缘是来不了的。在禅七期间,大家每天打坐,精进用功,都很有收获。但是禅七结束了,各位回到自己的家里,这是另外一种缘,另外一种条件。缘改变了,我们如果还要成天打坐,既不上班,也不做家务活,那行不行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还不具备那种条件,还没有那份缘。就是我们出家人,除了定期的专修时间,一般地说,要想成天打坐也是很难办到的。比如我自己,很想放下万缘,专修一、二年,在禅定方面进行体验,但时节因缘使我无法摆脱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总是一件事接一件事,多数时间是几件事重叠在一起,推不掉,摆不脱,只有发心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动中来磨炼,在动中来修持,做到像《证道歌》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在动中修持特别要注意时时觉照、事事觉照,注意管住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态的安祥。有了觉照,"动"中能"静","语"中能"默",那就行亦是禅,坐亦是禅,时时安然,处处安然,事事安然了。这种修行难度太大了,必须有定期专修做基础,才能逐步达到这种层次。

第三,无所求行。修无所求行就是要我们去掉贪著之心。达摩大师说:"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修行人不打破贪这一关,要想真正修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不会有任何实际受用。"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是《法华经》上的话,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居住的地球,仅是欲界中极小的一部分。色界和无色界是依禅定功夫的浅深来判定的。欲界能发起未到地定,然后进入初禅,就属于色界了。色界有四禅(初禅至四禅),无色界有四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称为四禅四定,或四禅八定(四禅四定称为八定)。四禅为一切禅定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根本四禅。

四禅八定境界很高,但仍在三界之中,仍在生死轮回之中,所以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在禅定的基础上修无我慧,断烦恼种子,证无漏禅定,才能出离火宅,永断生死。由此看来,修行确非易事,各位不可等闲视之。

第四,称法行。什么是法呢?达摩大师说:"性净之理,目之为法。"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即是法。这个法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但为客尘妄想所覆",所以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妄想客尘,显真如本性。达摩大师说:"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并引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他说:"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六度行,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根据"三空"的道理,广修六度之行,就是称法而行。三空也叫三轮体空。以布施为例,三空即施者、受者和中间物三者都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其性即空,故说诸法缘起性空。修布施要达解三空,修其他五度也要达解三空之理,不能著相而求。

我们根据达摩大师所说的"四行"去修,我们的修行就会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标准。"四行"的要点就是:冤亲平等,苦乐随缘,不贪不求,应理而动。能根据这四方面来修行,我们修行的目标就会更具体,修行的效果会更明显,修行的范围会更广大,修行的层次就会不断提高。与会者大部分是居士,今后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修行中,如果以这四种心态来面对一切,就一定会昼夜六时恒吉祥。为什么呢?因为你处处合乎佛法,处处顺乎因缘,处处不住相、无所求。希望大家把这四条很好地记住,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加以实际运用。参!

第七讲(1992年10月26日)
这次禅七每天都讲一次开示,说了不少话;其实,说出来的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亲身感受、亲悟亲证的才是佛法。希望大家因指见月,因法悟心。这次我们从如何打坐,如何用功,如何看话头,一直讲到在修行过程遇到了境界怎么办,开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悟的种种机缘,也讲到悟后应该如何修行,这是修行的全过程。禅宗是一个顿超法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没有次第可言;但是在无次第中指出一个次第来,是为了使初学的人有根拐杖,可以扶着走路。

今天是禅七最后的一天,刚才进行了考功,一香板打下去,如果你正处在一念不生的关键时刻,猛然一击,就有可能在生命的深处产生碰撞,在修行的境界上提高一步;修行有基础的,因缘时节成熟了,也许能够得到一个消息。如果真是像我预料的那样,我们这次禅七法会,就算是功德殊胜,诸佛欢喜,龙天赞叹。

今天法会圆满,明天大家就各奔东西了。大家在禅堂里能坐禅修定,出了禅堂怎样修呢?今天就讲一点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修禅、怎样行禅、怎样把禅贯彻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体验禅的意境、体现禅的精神、展现禅的作用。

前几天讲到开悟有各种因缘,开悟的机缘真是千姿百态,丰富极了,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而悟,迦叶尊者见到佛拈花示众,他破颜微笑而悟,……以及中国历代祖师开悟的种种因缘。这些开悟因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不仅仅是坐在蒲团上才可以参,也不仅仅是在禅堂里坐香打七才有可能开悟;只要你用功,能够在二六时中打成一片,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存在开悟的因缘,都有开悟的可能性。

禅或者说禅的开悟,并不是特殊的存在,而是普遍的存在。从历代禅师悟道的因缘可以看出,开悟是人人都有份的。禅既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完全可以加以运用。《法华经》上讲,世间"一切资生事业皆顺佛法"。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都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禅是佛法的精髓,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历代禅师都强调禅与中国文化的一体性,禅与生活的完整性。禅与生活是同时并存的,有生活就有禅。

我们有一个"生活禅"的设想,就是要让禅回到生活中。古代有如来禅、祖师禅,有世间禅、出世禅,现在又有"安祥禅"、"现代禅"的倡导。我们作为赵州和尚的后代,根据赵州和尚的思想,能不能提出"生活禅"的设想呢?大家看了赵州和尚的语录,一共五百多条,一定会对禅与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所以"生活禅"的提出不仅是在经典上有根据,在历代禅师的语录里有根据,在赵州和尚的语录中更充分体现了"生活禅"的精神。

禅既然是生活的,我们就要在生活中体现禅的精神,在禅悟当中生活。本月初,吴立民居士在这里讲课时说到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就是说佛法不能脱离世间,佛法不能脱离群众。假使佛法永远只有几个人能信能解,那么我们佛教徒将永远只有那么几个,这显然是不符合佛陀广度众生、让大地众生都成佛的这种精神。我们提倡"生活禅",就是希望佛法普及于世间,使佛法能够深入人心,净化人心,深入社会,净化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幸福、祥和、清净的社会。我们大家成就了自己的净土,就不一定非要离开秽土找净土了。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心愿,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都来净化我们这个世界,净化我们的人生,我想变娑婆为净土的理想就不会是空想,而会成为现实。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生活禅"的第一层意义。

我们的生活是非常紧张、忙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不可能每一位想修行的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到寺院里来修行,能够集中七天时间不上班来修行的人毕竟是少数,能够从几千里外赶到这里来参加禅七法会的就更少了。那么在家的人如何修行呢?我想除了净土法门适合在家人修行以外,应该说禅宗也是最适合当代人根器的修行法门,特别对知识分子和青年,禅是最富有吸引力的一个法门。为了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和青年,让更多信教和不信教的人,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法门,我觉得提倡"生活禅"是很有必要,很有现实意义的。为了普及佛法,利用禅的优势广泛地接引当机,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二层意义。佛教作为一种信仰,只有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变成信仰者自己的血肉和灵魂。假使我们每天只有早晚上殿的时候才觉得是修行,其余的时间没法修行,修行的时间就太少了。而且在家人更不能像我们出家人一样坚持早晚上殿。所以在家人如果能在心态上时时观照自己,时时把信仰和言行打成一片,在生活中以一种统一的、完整的人格来体现佛法的精神,这也是修行。只有禅宗的修持方法才能使人们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禅宗最没有宗教色彩,最容易被绝大多数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禅者的风度、禅者的作略、禅者的精神,可以体现于生活的一切方面。要使佛法、要使佛教的信仰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只有禅的修持法门才能够担当这个使命。这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三层意义。

当然,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禅",还可以找到很多根据。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就是要使佛法和我们的生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生命与佛法、生命与禅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各位能够在赵州祖庭中兴的时候,参加首届禅七法会,因缘非常殊胜。虽然我们常住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圆满,但是大家要珍惜这个第一次。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份安祥的心态,把这份觉醒的心态保持下去,带回家去;能够把"生活禅"的修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真正做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就是真正的"生活禅"。

我们来到赵州祖庭这个地方,经过赵州桥,闯过赵州关,坐饮赵州茶,目的是要做赵州人,要像赵州老人那样来生活、修行、奉献。

祝大家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解七说偈
七日光阴转瞬过,晨昏面壁事如何?

经行晏坐真人舞,动语发言自性歌。

海底撑船知己少,山巅把钓上钩多!

来年再结曹溪社,共振禅风挽颓波。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癸酉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下一篇: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三皈五戒开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