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2课
 
[净水如意宝讲记·圆春法师] [点击:3535]   [手机版]
背景色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2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部论典分两大科判:【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今天我们学习科判【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里面又分两个:【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现在学习【基立为实空】。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现在学习【丙二、断诤】。

【丙二、断诤】分三:【一、于所诠空性断诤;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三、彼等摄义】。现在学习【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这里分【一、于基断诤;二、于道断诤;三、于果断诤】。我们学习【戊一、于基断诤】。科判之中又分【一、断凡庸之诤;二、断实事师之诤;三、断唯识师之诤】。现在进入【己三、断唯识师之诤】。这一科判又分【一、断实相唯识师之诤;二、断虚相唯识师之诤】。(今天学习【庚一、断实相唯识师之诤】。)

这两个科判针对的是唯识宗的两大派别——“实相唯识宗”与“虚相唯识宗”的观点。这两派的共同点是都承许“万法唯识”,而且“识是实有”。但是实相唯识宗认为:心、境二者并非两法、而是同一的心法。因为外在的相和内心是一个本体、一心所现,所以外在的相也是心,内在的识也是心,也就是,外在的相和内能取的心识都是实法。而虚相唯识宗认为:柱子、宝瓶等相,既非心外之境、也非与心无二,而是心前现的虚相。前面一派由于“相是实有”的而定名为实相唯识,后面一派由于“相是虚的”而定名为虚相唯识。

我们现在还在学习“如何破除实相唯识宗建立心识实有”的内容。

前面我们在破除他宗的时候,把他宗的差别法之基即“依他起识”破掉,其实就是破自证分。“自证分”即“自明自知”,“自”是“自体”,“证”是“证知”,即“自觉的正知作用”,也就是对于自己的本体能够证知。

唯识宗都承许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能了别的作用;相分,就是所了别的对境。“自证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己了知”这一点能够证知,也就是对于“见分”能够无误证知。

我们的心对什么了知呢?对此,如果有人问:“你凭什么了知呢?”我们会说:“我自己了知的。”“那你为什么能了知呢?”“因为我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或者“我的识前就是这样显现的。”所以最后就落到自己的心识上面。而如何认知自己的心识,这就需要一种“自明自知”、也就是“自证分”。自证分是唯识宗很强调建立的,实际上也是建立名言的基础。但由于在面对胜义本性的时候,仍有实有的执著,所以中观宗必须对此进行打破。下面在“断实相唯识师之诤”的时候将进一步遮破“自证分”。

先学习颂词:

设若无自证,岂能念彼识?

受余相连故,能念如鼠毒。

这个偈颂前两句是唯识师的问难,后两句是中观师的回答。

唯识师看到自证心识依他起已经被破,就想:不会的!虽然我没有直接建立自证分正面的能立根据——无法通过现量成立,但是通过“以果推因”的比量可以推知。“(忆)念彼识”是一种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就是必须有识自证。只有以识自证,自心才能够忆念;如果没有领受的法而能够忆念,这是不可能的。识以前能够自己领受自己(即自证),后来才能回忆起以前是怎么领受的、就能够“(忆)念彼识”。通过以果推因(“因”是“识自证”,“果”是“忆念彼识”)就知道:如果没有识自证,就无法生起忆念彼识的结果;而既然有这种结果,就推出必定有对应的因。这是“以果推因”的方式来起诤。

中观师不承许对方观点,他认为,识能够进行回忆不一定需要以前领受过这个对境。所举的根据是:识领受对境时,由于“对境”和“有境”相连的缘故(即心、境相连。心、境是两分,二者相连无法分割),见此就能见彼,所以忆念“境”时,也能同时忆念起“识”(有境)。心、境相连,即这二分是互相观待而有的,不可能独立存在。二者有则并有,无则皆无;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无此无彼,无彼无此。二者的有、无完全是相随相连的。有“境”就必须有它的“心”,当回忆“境”时,就连同把“心”也回忆起来了,因为二者密不可分。所以,不需要直接去领受以前这个“心识”,只需要领受与它相连而密不可分的“对境”,这样在回忆“对境”时,就能同时回忆起“心识”。

就像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你只要抓住一个就把另一个也抓到了,因为这两个人无法分开。同样的,“境”和“有境”是密不可分的,永远都不可能独立。世间所说的两个人形影相随,我们可以大概承认,但实际上两个人无法像心、境二者一样的。心、境二者的关系是:有则并有,无则皆无,有无都是相同,因为二者互相依存。如果一者没有,则另一者就失去依靠而无法存在,所以叫互相依存;一者存在的话,依靠它另一者也同时存在。正反两个方面都是:有则并有、无则皆无,所以这是一种相连。只要以前领受过其中一者,在后来回忆起这其中一者时,当下由于另一者与它密不可分也能够同时被回忆起来。

所以中观宗说:“受余相连故,能念如鼠毒”。“余”,就是“其余”、“其它”的,就不等于是它自身,是“余”就不是“自”。“受”,是“领受”的意思。“领受其余”,就不是“领受自身”,“领受其余”指的是“心外之境”,所领受的是不同于自心的“境”。如果领受的是“自心”,就叫自证;领受的不是自心,就不叫自证。这个地方没有容许对方认为的自证存在,所以叫“受余”——领受其余,而不是领受自心。虽然领受的是其余的法,由于其余的法与自心相连,故能念其余的对境也就能够忆念自心的状态。所以,能念的对境有两分:能够忆念境(即受余),也能够同时忆念自心,二者是同时忆念的。前面的领受只是领受其一,为什么领受其一而在忆念时却能够双双能念?这是由于二者(心、境)相连之故,由此,以前虽然只领受其一,后来忆念的时候却能够两者同时忆念。

下面看“如同中鼠毒”这个比喻。就是在冬天被毒鼠咬到身体某个部位,当时只领受被咬的触感,领受咬触的同时并不知道已经中毒了(对于中毒并没有领受),但是后来依靠一个因缘即春雷一响的时候,鼠毒发作,这时就想起身体的这个部位以前被鼠咬过。回忆起咬触的同时,就想到是由于被鼠咬了当时中毒的。当时虽然不知道中毒,但是在回忆的时候,对于“鼠的咬触”和“中毒”两分都同时回忆。当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后面却两分都能回忆起来。“鼠咬”和“中毒”是密不可分的,就是因为鼠咬才中毒的,所以回忆时就能双双回忆,而以前领受的时候只是领受其一。这是中观师所做的回答,否认了对方认为的“必须有自证才能有忆念”,也就是说,不需要自证也能有忆念。所以,对方的观点不能成立。

具余缘见故,心何不自明?

由涂眼药力,见瓶不见药。

接下来,唯识师就想:不可能那么简单!他举了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具足了其它因缘后而有他心通,就能够见到自心以外的他心,他连一个距离自己很远的他人的心识都能见到,远的能见,近的怎么不能见呢?所以他就认为决定能见自心,说:“具余缘见故,心何不自明。”

中观师不承许这个观点,说:“由涂眼药力,见瓶不见药。”就是说眼睛涂上了药以后,虽然能见离眼睛比较远的瓶子,却见不到离眼睛比较近的眼药。所以,在眼前的见不到,却能见到深处的一个地方,能见远而不能见近。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所以不一定是见远必定见近,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对方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随何见闻知,此处非所遮,

此处遮苦因,计实之分别。

后面对方就想:这样被你全部破掉了,但破了之后我们现在仍然有见闻觉知,那这些究竟是怎么安立的呢?所以,唯识宗就认为必须要建立见闻觉知,如果没有心自明自知,就无法建立见闻觉知。既然有这种见闻觉知的建立,那凭什么说没有心自明自知呢?因为这个见闻觉知必须依据心自明自知才得以建立。

针对于此,中观宗回答:“随何见闻知,此处非所遮,此处遮苦因,计实之分别。”这个地方要看“遮”的是什么、“不遮”的是什么。对于名言中的这种见闻觉知的世俗谛的显现——无实有的这一切名言,我们并不遮它。我们遮的是什么呢?遮的是痛苦之因。痛苦之因是什么呢?就是计执一切为实有的分别,对于这种计执实有的分别,我们要打破。所以,你现在觉得有一个实有的自明自知的自证分,我们当然要遮破了!只要你不建立这一切见闻觉知是实有之法,我们是不会遮它的,此处非所遮。这种名言是一种假立,它并不是一个实有的建立,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不遮除,而是要解除痛苦之因——实执分别。

以上是颂词的大概意思,下面看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

如是唯识师不能由现量成立实有自证,又以比量成立。

前面实相唯识师想用现量建立一个实有的自证心识,但是没找到一个有力的根据。他就想:如果现量无法成立,用比量应当可以成立(实有自证),所以他就想用一种不同的智慧来建立这个实有的自证。

只要说到“实有”,我们就知道这是在胜义当中的建立。实,就是真实,有,就是存在,“实有”即真实存在。这种真实存在不是在名言中真实存在,而是在胜义中真实存在。一旦提到胜义中真实存在,而不是世俗中的假名安立,就会涉及到胜义的观察。说到“实有自证”,就已经涉及到胜义的观察,所以绝对要打破。

在名言中不必破自证,为什么呢?名言中依靠名言量而建立的一切法,都是假立的——观待胜义来说都是一种假立。他的依据是:每个有情自己的心无论是起烦恼,还是生信心,不管心态如何,他都能自己了知而不必观待他人,不需要推理判断,自己的心就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自己在起什么念头自己知道。

祖师大德、上师仁波切教诫我们随时随处都要有自明自知,就是要时时观照自心。修行不是向外观察别人,也不是天天看外在的山河大地,实际上我们都是为了观察自心——反观自心,这是我们修行的要诀。一切佛法都是在自心上去落实。这就是因为在名言当中有自证分,我们才能够将它落实,如果在名言中没有自证分,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起心动念,知道这个念头是贪、嗔还是痴呢?是信心、悲心还是出离心呢?没办法观察。没办法观察,你如何转变其心、自净其意呢?

我们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们能够自修自心,在自心上实践一切佛法,就是因为我们有自明自知。一个人不常观察自心,这个人的修行是不可能修得好的。一个人总是向外攀缘、执著、计较、分别、指责、判断……,心一直朝外,而不关心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那么他的修行就已经丧失了它的灵魂,已经丢失了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在自心上修的。心外求法,皆名外道。要落实佛法就必须在自心上落实,怎么落实呢?如果没有自明自知,我们怎么去落实呢?

我们的修行是如此,世间任何人的判断、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自明自知。我们都说:这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也就是我亲自在现场听到、见到的,所以我可以站出来作证,为什么呢?因为是我亲自见到、亲自听到的。“亲自”二字就已标明这就是“自明自知”。自己当时看到了,就靠自己的心识,自己当时看到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在看,如果当时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看,不知道自己当时已见到了、听到了,那凭什么判断是亲自见到、亲自听到了呢?

不管是世间和出世间、佛法和外道,或者是世间的凡庸,都在启动着这种自明自知。就是由于在自明自知上面我们建立了一切现量,由现量我们才建立了一切比量。不管是现量、比量都依靠自证,所以,在名言中是不会破的。但是只要你说“实有”这两个字,就必须经得起严格的考察,如果不说“实有”,而只是说名言中假名安立,我们中观宗是不会破(实有自证)的,所以,只是在胜义中才会破。

如果你要在胜义中安立一个真正实有的法,而又无法运用现量来证明,那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比量来成立。但是这种比量能不能找得到呢?唯识师觉得能够找得到,但是我们通过分析知道,这种比量是无法成立的。下面我们继续看唯识师怎么建立他的比量,只有把他的比量听清楚了,我们才能在破的时侯将他所有的根据一一打破。

 【彼等说:若识无有自领受或自证,则由往日未领受之法后来不得生忆念,如无因之果故,由此现今岂能明现而忆念领受蓝等的有境识,有如忆念往日所领受的蓝色等境?

我们要分析的关键处就是“因”和“果”。“往日领受”是一个因;“能生忆念”是一个果。因前果后,所以讲到因的时候说是“往日”,这就是前;然后说“后来”,这就是后,前是因后是果。前的因具体来说就是“领受”,后的果就是“忆念”,有前因才能有后果,所以这里说:领受过的法才能忆念它,因为领受是因、忆念是果,如果以前没有领受过的法就不能忆念它,因为没有因怎么会有果?

所以说:“若识无有自领受或自证,则由往日未领受之法后来不得生忆念,如无因之果”,这是从反面来说“没有因就没有果”,必须以领受作为因,才能生起这种果的忆念。这个地方要提到,对于“识”的忆念,必须以前对于“识”要了知,自己的心才能够忆念自己当时的心态,如果以前没有领受过(这种心态),后来就不会忆念它。既然能够当时领受此心,那就是自己的心领受自己的心,自心证知自心,也就是“自证”。这就是从反面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因,就不会有这个果,因为“无因不生果之故”。这个“结果”已经出现了,由“无因不生果”,就推知“果定有因”。

这个已经出现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现在明明白白显现的这种忆念。 就像现在领受蓝色的有境识,我们能够回忆起当时是怎么看到蓝色的、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有些人对蓝色非常欢喜,一看到蓝色就能油然领受蓝色带来的美感;有些人看到蓝色就没有什么感觉;有些人则会有反感……当时这种心态是能够回忆起来的。为什么能够回忆起当时的心态呢?如果当时没有领受到自己要么是喜悦、要么是欣赏、要么是反感、要么是一种无所谓(等等的心态),后来也回忆不起来的。所以说:“就像忆念往日所领受的蓝色等境”。我们必须当时领受,有一个忆念的果就必定有忆念的因。要忆念境,就必须以前领受境;要忆念识就必须以前领受识。昨天的识没有被自己领受过,今天就不可能忆念它,也就是,必须是领受过的东西才能忆念,不管是心还是境,都必须是“以前领受、后来忆念”。有这个忆念的果,就必定有领受的因,这就是以忆念为果、领受为因。

对于这一句,上师给我们建立了一个三相理论。三相当中有法是“往日的取蓝识”,所立是“必定自领受”。能立的根据是“现今引生了对取蓝识的忆念故”。能立的根据是一个果,就是“忆念”;所立是因,就是“自领受”。以果推因,把果当成能立,把因当成所立,这里就涉及到“果因”。

答:“现今忆念取蓝识”并非往日取蓝识自领受的果因,而是由于在领受其余蓝色等境时,境与有境相连故,现今也能忆念有境取蓝识。

“果因”二字要认定清楚。“因”,不是因果的因,而是“理由、根据”的意思,就像《因明》,主要就是讲理由、讲根据。为什么叫“果因”呢?就是以果作为理由,推出决定有因,即运用以果推因的方式建立所立。以果作为理由就叫作“果因”,它所运用的目的就是想推出它的因的存在,反推其因。

颂词当中说:“现在忆念”是果;“往日自领受”是因。这种因果中观宗承不承认呢?不承认!因为,“现在忆念”和“往日自领受”并非因果关系,现在忆念取蓝识,并非往日取蓝识自领受的果因,它们之间无法建立一种绝对的因果关系,为什么呢?

后面说:“而是由于在领受其余蓝色等境时,境和有境相连故,现今也能忆念有境取蓝识”。

其余”二字就是想给我们点示:心领受境时,心是心,境是境,心是一分,境是一分,心、境两分。但是心、境具有“相连”的关系。二者虽然是别别不同的法,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连”。心领受任何境的时侯,都是境和有境,心、境两者相连存在的。

“相连”的意思,上师引用佛经的教证来表达: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意思是说:心不会以自己成立自己是一个心识,必须依靠前面有境才成为心识,所以心识就叫做有境。为什么叫做心识呢?就是因为它前面有境,所以将有境当成心识的概念。然后,“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境是由什么原因成立为境呢?不是由它自身决定,而是因为心了知它,才称为是心的对境——在心的对面,所以把它当成一个境。就像我们所说的外境,就是因为心外见到有一个对境,才把它当成一个境。如果没有一个心和它相连,就无法建立一个境。心里面没有的东西,你凭什么说有这个境呢?所以,有其境必有其心,有其心必有其境。心、境相连并存,是一种“有则并有,无则并无”的观待的关系,观待对方而建立自方,两者无法独立存在。

由于境和有境相连的缘故,所以虽然是两分,后来忆念的时侯也能够(因)忆念境而忆念有境的心识,这两者密不可分,无法独立存在。忆念取蓝识也是通过忆念境而得到的取蓝识的回忆。就像世间人所说的“睹物思情,物是人非”,看到一个对境的时侯,引发了的种种思念、悲伤等情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看到这个情景的同时,回忆起当时的心境,由于当时的感情已不复存在,现在回忆起这种感情就内心一阵阵惆怅,由于无比感念这种感情,内心就会产生种种的感伤。这种回忆,其实就是在看到这个对境的时侯,回忆起以前的场景,而当时你的内心和这个对境是紧密相连的、同存同在的,又想起了当时的那种感觉。

所以,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就能看到,心、境其实没办法分开,二者种密不可分。正因为这样,回忆其一就能双双回忆。中观宗以这样一个理由,说明“忆念是果,领受是因”这种因果关系决定无法成立。

即:由于此中何时也不见有脱离蓝境的单独取蓝识,因此某时忆念往日所觉受的蓝色时,也生起对其能取——有境之相的忆念,而不是由于往日领受了蓝色之外的取蓝识而忆念。

“即”字就是进一步给我们显示偈颂的意义,虽然前面已经讲了,但是通过进一步的阐述会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

由于此中何时也不见”,“此中”就是“心识取蓝色”这件事情。我们分析这件事情时,发现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脱离了蓝境的单独取蓝识”这种情况,也就是,单独看到一个蓝境,而没办法有它的能取的心识,所取的境和能取的识有脱离的状态,有单独存在的情形,这种情况是任何时候都找不到的,所以说“何时也不见”(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见到脱离蓝境、自己独立存在的取蓝识)。也就是说,心、境无法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有取蓝识就必有一个蓝境,有蓝境就必有一个取蓝识,两者必须是双双共存的。

前面从反面讲不可能存在特殊情况,排除了一切可能的、不合理的情况之后,现在从正面推出:两者必须并存而不能脱离而单独存在。正因为两者没有单独存在的情况,所以忆念的时候就只能双双忆念。

“因此某时忆念”, 这是一个结果。某时在忆念的时候,首先忆念的是“往日所觉受的蓝色”,这时候并不是单独只忆念起这个结果,它会同时“生起对于其能取——有境之相”的忆念,也就是对于心识的忆念。对于心识的忆念,就是由对于所境的忆念而引起了对有境的忆念。首先忆念境引起忆念心,因为心境两者无法单独而存。

以上是从正面来讲,下面从反面来说:

“而不是由于往日领受了蓝色之外的取蓝识而生起忆念的”。忆念的果不是由于当时领受了这个心。“往日领受了蓝色之外”,蓝色是一个境,取蓝识是心。我们把前面“蓝色之外”这个修饰词抛开,直接说“而不是领受取蓝识”,取蓝识是蓝色之外的取蓝识,也就是在境之外,与境单独存在的、脱离而存的一种心识。忆念的因不是由于往日领受了取蓝识,而是由于往日领受了蓝色的境,所以在回忆的时候就回忆起这种蓝色的境。由于境和心紧密相连,同时也回忆起这个心。这是给我们来进一步细致地描述。从正理上面来说,心识取蓝色,真正观察的时候,什么时候也见不到脱离蓝色的境而自己独立存在的取蓝识。所以在忆念往日所觉受的蓝色时,也生起了对于有境取蓝识的忆念。这是前面所讲的一个归纳。

上师在讲记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回忆以前自己见到母亲的时候那种内心的欢喜。当时由于境和有境是相连的,所以现在在内心当中,浮现了母亲慈爱的影像的时候(这种影像是当时在哪个场景见到她,然后内心浮起来的某种感动),这样也会在忆念母亲容颜的时候,生起当时内心的感情。当时你内心的心情是什么样子,忆念的时候就会想得起来。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像一个人特别喜欢艺术品,当他看到一幅书画作品的时候,内心会引起一种清净闲适的心境,或者内心会引起一种触动。这种欣赏的触动的感觉,当时他并没有仔细、直接地领受它,他直接领受的是这个对境。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够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又把这幅作品的照片拿给他看,他会说,“噢,当时我是在哪一次展览会上面看到了它!”由于当时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他的心情和它(这幅画)同存,所以又回忆起了当时的那种心境。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回忆,有时候会触景生情,或者叫做睹物思情。就是当我们看到这种境相的时候,就回忆起当时的一种心态。一回忆起当时的心态以后,我们就会感慨万千:我们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幸福的感觉了;或者是以前的那种天真浪漫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内心当中在忆念境的时候,也能够忆念心,这是里面的一个关键所在。这是由于“心境相连”的缘故,我们才能够这样回忆。

我们看后面的比喻:

【譬如冬天被毒鼠咬时,只觉受被咬,当时不感觉中了毒,后来以春雷声使鼠毒暴发时,才对“我往日受伤时中了毒”生起缘往日毒之识。】

这个比喻当中,当时的这种鼠是带着毒的老鼠,它咬到自己的时候,因为有一种触觉,自己知道被咬了。你当时感觉被咬触的时候,并不知道中毒了,因为你不知道这只鼠是有毒的。或者是你知道这只鼠有毒但当时又没有这种毒发的感觉。所以虽然毒已经潜入身体,但是自己不知不觉。后来以一种因缘的出现——春天打雷,而使得这种鼠毒暴发,这个鼠毒暴发的外缘是春雷。

日常生活中,有种种的因缘会使我们发病。医生通常会告诫我们,身体有某种病的时候,不能吃什么东西,因为吃了那个东西就会导致病发。例如有些病不能吃辣椒,你如果一吃辣椒就病发。或者有些人特别喜欢吃香菜,但是有些病是不能够吃香菜,因为一吃它就会旧病复发。还有其他的,以前曾经受过寒的,就不能吃芋头之类的,吃了以后又会中宿疾--宿寒。所以在因缘上面,通过一种外缘让我们发现了一件事情或者引发了一个事件。

这个例子就是以春雷轰响而使得这种鼠毒暴发,鼠毒暴发的外缘是春雷。鼠毒一暴发的时候,我们感受了这种暴发的痛苦,就会回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想就发现痛的地方就是以前那只鼠咬我的地方,确定那是一只毒鼠。当时已经中毒了,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所以中毒和被咬是同时同存的,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暴发的时候,回忆的时候,只要能够忆念其一就能够忆念其二。两者同时能够回忆起来。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当时鼠咬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中毒,这就是当时我们取蓝色的识没有感受自己,就像鼠咬的时候不知道中毒。但是当时会感受到毒鼠牙齿咬自己皮肤的那种触,“感觉这种痛触”就是比喻取蓝色的识当时感受了所取的蓝色,也就是说“领受了对境”。所以有一个“有领受的”和“没领受的”,后来回忆的时候,就是回忆起以前感受蓝色,这就像后来能忆念以前被毒鼠咬过。由于能够回忆起被毒鼠咬过,同时想到原来现在中毒就是因为它,这个时候就回忆起虽然当时已经中了毒,但是当时自己没感受。所以我们回忆起感受这种蓝色的识,虽然以前没有领受这种取蓝之识,但是在回忆的时候还是能够回忆起来。由于回忆这个蓝色的对境就能够回忆这种取蓝的识,就像回忆起以前被毒鼠所咬,而能够回忆起当时中毒。

前面讲到了对方以意念作为果力推必定有领受,这个比量不成立,下面对方又说:

【又说:如此,具足得寂止后修炼住相等余缘的人,尚能明见他心之故,为何不明知极近的自心?譬如能见远处的毛发,决定已见近处的花绳。】

唯识师又说,他的根据是:见远决定能见近。举个例子,就像有些人在获得寂止的基础上,修持一些神通的因缘(就是观住相等),依靠这些得到寂止后修炼住相的因缘而生起了他心通,之后就能够明见他心。拿他心和自心来比较可知他心远而自心近,连远的都能见,为什么不能够照见自心呢?

举比喻来说,远处的一根微细的毛发都能够见到,近处的一根花绳怎么会见不到呢?也就是说,他心是很远的很微细的——它在远处的地方又像毛发般微细;而近处的花绳是粗大之法——又近又粗大,这样一比较远近有别、粗细有别。所以近、粗之法当然是能见的,因为远、细之法都能见,又怎么会见不到近、粗之法呢?

对方就是想通过这个比喻来建立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必须要能见自心,因为修他心通的人在一心专注时,能见到远处的他心,既然又远又细的他心法都能见到,那么对于又近又粗大的、最直接的自心又怎么不会明知呢?决定明知!所举的比喻就是“见远处毛发决定能见近处的花绳”,这是对方的观点,大家应该觉得很好理解。也就是说,他的根据(根本点)就是“见远决定能见近”,因为自心和他心比较时,自心是一个粗浅而贴近的法,而他心是一个遥远又微细的法,所以见远必定见近,能见他心又怎么不能见自心呢?

面对这个根据时,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下完蛋了!中观师要咋办呢?远的都能见,难道近的不能见吗?其实是不一定的!我们只是没有仔细地去观察思维,才会有这种担忧,实际上经过仔细观察思维后,就知道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为什么呢?下面继续看中观师是怎么反驳的。

【驳,不决定

也就是说,“不决定”不是彻底不成立,“不决定”不是能够一锤定音。有些情况确实是能见远必定能见近,而有些情况虽然能见远的,近的东西却不一定能见得到。中观师这样回答:有一种情况和“见远必定能见近”是相反的。

【譬如用以咒等成就的眼药涂于眼上,由此,障隔、遥远、地下安住的瓶等行境也已见到,然不见极近的眼药。】

这个比喻经常被用到,它比较容易理解。在眼睛涂上依靠咒力加持之后成就的眼药,它就有见伏藏的能力。在印度,以前有些咒术修得很厉害的人,在修咒术后加持了某种药,药的力量不可思议,咒的力量不可思议,咒、药相合后以不可思议的力量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什么呢?就是把这个药涂在眼睛上后,前面虽然有障碍物,但是他能看透过去,虽然很远也能看得清楚;虽然宝藏在地底下埋藏着,也能够看穿地面而见到。

在佛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药的力量不可思议!咒的力量不可思议!所以刚开始由于这些不可思议的因缘,当然会产生一些奇异的功能。由于现在整体众生的福报越来越下降,所以大家很难见到这些稀奇的、奇异的功能;但在古代,由于持咒者的能力比较强,药的力量、众生的福报也比较强,依靠这些药的力量、咒的力量,在因缘和合时还是会产生一些稀奇的事情。把药涂在眼睛上以后,假如想挖掘宝藏,就不需像现在一样,还要科学家来研究出探测仪,使用探测仪的人会说:“你看,我们就能探测好多的东西,很厉害了!”但是它就是比不上古代的眼药,因为有些探测仪在探测时,虽然能探测到这个侧面,却探测不了那个侧面,也许还会导致误判。

就像在我们家乡,我同学的哥哥以前是搞矿生意的,他请来了一些专门探测的专业人员,拿着仪器去探测某座山,然后判断里面有煤矿,于是决定开工建煤场。开工后,一挖进去怎么回事呢?他们哪里知道里面早在旧社会就已被挖空了,是一座空山!内中空的一座山!也就是说,煤层全部被挖了。由于探测时没探测到底下原来已经空了,只探测到一部分煤还在那一层上存在,所以,这种探测不是很全面,虽然所探测到的是我们肉眼通常做不到的,但是,还做得不那么圆满。

所以,假如在一座山里面有宝藏、金矿,要是有这种眼药涂在眼睛上面,就看得清清楚楚。里面埋了多少东西,是什么样子的,都会看得很清楚,所以,古代就有这种妙药和咒力的成就,我们觉得很神奇,因为障碍物不形成障碍、遥远不是问题、地层的阻隔也不成问题,都能看得见。

虽然眼睛能看得很远,但是它却看不到涂在它上面的这么近的眼药,你说它远的看得到吗?确实看到!而且看得很神奇、看得那么遥远、看得那么厉害,但是对于近在眼前的东西却看不到,所以有它神奇的地方,也有它无能的地方。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的,假如是远视眼的人,拿近一点他看不清楚,拿远一点他就觉得舒服一点,所以,近一点反而模糊,远一点反而清楚。不要说是远视眼了,任何一个人拿起一本书,把它贴在自己眼睛上面,试一试就知道你能不能看清楚,你是看不清楚的,一下子就一片模糊了!但是,一旦把书放到一定的距离后就看得清楚了。

所以“见远必定见近”这是不一定的,就像一本书上的字很大很大,放在稍远的地方你能看得到,但是一贴近眼睛,就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字。所以,粗大的东西放在眼前也不一定看得清楚,而微小的东西放到远的地方,也照样能辨识、能看清。你说一定是由见远必定能见近,这种“一定”是不能够建立的,所以叫做不决定,不决定是这样。如果只能是这样子,那就无法辩用一切情况。所以,对方所说的根据也就成了不决定的根据,无法建立自己的观点,然后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颂词当中说:“具余缘见故,心何不自明?由涂眼药力,见瓶不见药。

对于前面所说的颂词又有另外的一种解释:

【或者,瓶与眼药不成一体,故是具余缘而见他法的比喻,不仅不成自见的比喻,反而有害。也见有如此解释。】

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给我们交待有另外的一种解释。

前两句是唯识师问:在眼睛上涂抹眼药具备这种助缘,连地下的瓶子也都能见到,为什么心不能够明知自心呢?前面的一种解释——“具余缘见”,“见”是“见”什么?见他心;自明是什么呢?自明自心就是见自心。具因缘也能见他心的缘故,所以心怎么不可能见自心呢,前面是这样解释的。

但是,下面的解释却不以他心通的侧面来做根据,而是同样引用对方所采用的涂抹眼药的例子来进行驳斥,所以这种解释就是根据对方的例子来破他的本身。前两句讲的是,唯识师想用眼药的比喻来证明自明自知的自证心识存在;后两句则是根据对方的观点来做回答:瓶子和眼药并不是一体,由涂眼药的作用而见到了地底下的瓶子,这是由于具备他缘而见到了自己以外的瓶子,并不是见到眼药之身,所以所举的这个例子,不但不能成为自己见自己的比喻,反而有害。因为瓶和药两者是他体的关系,并不是说见到自身,因为没有见到自身,所以不成为自见。

这是论师的另外一种比喻,这个比喻和前面不同,要知道首先在对方的根据上就不同,眼药的比喻是对方用的;中观师把这个比喻的意义直接破了,比喻被破以后就无法建立。而另外一种解释(前面用的解释)就是说,眼药的比喻是中观师用的,对方根本没用,对方只是用他心通的比喻。两种解释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只要把这儿理解,其它的就容易了。

【对此,唯识师说:若识非明知性,以识自身非明知故,也不能明知其他,如此应成断绝眼见、耳闻、意知等的一切名言相续,因为这一切均须依明知识安立,否则不可能故。】

“对此”,就是唯识师对于这些辩论又开始做进一步的思维,思维之后又说:如果这个识不是明知的,那就不能够见闻觉知,也就是不能够明知识等,这样就断绝了所有的名言安立,而“见闻觉知”谁又能否认呢?所以必定有识明知自己,由识能明知自己才能有见闻觉知。由于有见闻觉知,所以识怎么不能够明知自己呢?对方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见闻觉知是结果,它们的因是什么呢?根据是什么呢?必须由识能够自明自知,才能够产生见闻觉知的一切名言。因和根据仍然是这个自明自知,以它作为根本因,才能够建立一切见闻觉知。

“眼见、耳闻、意知等”,“等”字包含了其它的鼻、舌、身三个侧面。在《华严疏钞》中清凉国师曾经讲过“眼见耳闻。鼻舌身三名觉。意根曰知。”,所以这里说“眼见、耳闻、意知”,而没讲到觉。觉就是“等”字所包含的鼻舌身,这三者称为是觉。我们通常说“见闻觉知”,要知道其中见是眼、闻是耳、觉是鼻舌身、知是意(意识),见闻觉知已包含了身语意的所有名言。所以,一切名言就是指一切身语意的能作、所作和作业三个侧面,能作、所作、作业就是在见闻觉知上体现的三个侧面。

“相续”是指念念不断——念念之间都是不断的。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然后亲自感觉、亲身体会或者用内心亲自了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感知的世界。如果略一点就叫“觉知”,如果广一点就叫“见闻觉知”,这就是开合不同,实际上是同一意义,说明我们有感官、领受、知觉,有知觉的世界。那么知觉的世间领受的世俗名言是不能断绝的,因为我们必定说“这件事情是亲眼所见的,是亲耳所闻的”。世间打官司时要找证人,来问他“这是不是你亲自亲眼所见的?”说“是”。“是不是你亲耳听到的?”说“是,我敢保证是我亲耳听到的”。这些见闻觉知都要靠自明自知。如果说连自己亲眼所见都没办法建立,那凭什么能去当证人呢?凭什么能做证呢?不是亲自见到的也不是亲耳听到的,就无法去做证。

举做证只是一个特例而已,实际上我们都是自己给自己做证,我们自己要建立一个观点、认知一个世界、认知一个事物,都要有这样的现量自明自知,所以我们不会断绝名言相续的。站在名言的角度来谈一切世界的感知,必须得认定(承认),这样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就很有意义,才能成功;我们自心与自心来念念的交流才能达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所有感知的结果都要靠自证识。

唯识师就以这个根据来说,你这样已把所有世间的事情全部毁坏了。这一切被毁坏的原因,就是你把明知的自证心识给打破了、遮除了。否定了自明自知的心识,谁又能够说亲眼所见、亲眼所闻呢?肯定没有办法了,所以说名言中的见闻觉知证明了自证心识的存在。

站在名言的角度,中观宗并不会打破这一点的,最主要是要分清立场,哪怕说一句话,也要看是站在哪个立场上。所以,我们在开篇就强调“实有”两个字很重要,如果有“实有”,就必须通过胜义理论打破它;如果没有“实有”,那我们不想去惹你,这也不是我们所要管的,我们只管“是否实有”。“是否实有”才涉及到胜义理论所管辖的范围,胜义理论管辖的范围就是要看是不是真实有。假如你说是名言中的假立,那不是我们的管辖范围,我们不管名言。你就好好地听名言的话,名言怎么管你,那是名言的事,我们没有权力。所以要分清立场,看胜义理论所管辖的范围(立场)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样的立场就说什么样的话,在学《中观总义》时再再地辨析过这一点。

答:无论何等见闻觉知,若只是就“不观察似真显现”而言,并非此处所遮,因为遮不了也不必遮。

这句话要深刻记住。不管是什么样的见闻觉知的感知世界,如果不站在胜义的立场去观察,而说它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实有,也就是用名言理论观察后说“真正有这些显现”,但这些“真正的显现”相对于胜义的观察,就只是一种相似——好像是真正的有这么一回事。为什么呢?因为用胜义理论一观察,一法都无有,连微尘许都找不到。就像禅师所说“纵令逼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意思是说,纵然把整个虚空都充满了,好像真正有这一切世界的存在,但是真正用慧眼一看时,却见不到哪怕是微尘相的存在。也就是说,假如不观察的话,整个大千世界确实无量无边、浩瀚广大、十方充满、逼塞虚空,然而用智慧眼一观察,连微尘许都见不到。以胜义理论观察不得,同时又在我们面前显现一切,这就是非真的显现、相似有的显现,不是真实有的——在胜义理论观察下没有。所以,现在的显现就是一种相似的显现、似真的显现,不是真实的显现。

“相似”和“假”是同一个意思,A像B,就说明A不是B,仅仅与B像(相似),并非真的是B。所以“不是真的”和“相似”是同一个意思,“好像是真的”就说明是假的,从一个侧面说是假的,可以说是不观察的假立的显现。这种不观察的假立的显现就不是实有的显现,“实有”必须是观察之后有,用胜义理论观察之后有,才叫做真正的实有;如果用胜义理论观察之后没有,那这种有也就叫做“无实有”。所以说什么东西存在,比如世间人说“这个东西真的有啊,不信你去看一看?”结果大家去看后说“哪有那回事啊!”这样,一句谎话把大家都给骗了,就是这个意思。不观察时会说“好吧,好吧,你怎么讲就怎么说!”但其实是没有站在真实的侧面,经过观察考核后成功建立的。

所以不观察似真实有,就是没有以胜义理论观察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觉、所知都似乎是真实显现的。就像现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房屋、桌子、道友,没有用胜义理论去观察,好像就是真正有道友、房子、电脑等的似真显现,然后用手去碰,得到一种很实在的桌子的感觉,这种碰的觉知是没有通过胜义理论观察的一种存在,如果用胜义理论观察之后就不存在,就找不到这种触碰。所以这种触碰仅仅是一种似真显现,好像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桌子的存在;我们喝水时感受到水是热的、烫的或者凉的;喝饮料时感觉很爽很酸很甜,这些酸酸甜甜的感觉好像是有,但通过胜义理论一观察却没有,就叫做似真显现,都是假的显现。

我们整个见闻觉知的世界就是似真显现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一种假名安立的虚妄的世界。这个虚妄的世界不观察的时候有显现,一观察以后一法不存。我们用名言去看的时候,这种不观察的似真的显现不遮的,也遮不了的,也不必要遮的。

“并非此处所遮”,遮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呢?本身站在世俗当中以名言理来观察时,众生的根识面前就有这些见闻觉知,这些见闻觉知在名言中是事实,是没办法否认的,也没必要否认的,因为这本身是事实。为什么明明见到这个事实,还要去否认它呢?但是前面说过,我们要认清楚前提!这是站在世俗中以名言理来观察的,而不是站在胜义中以胜义理来观察的,要分清楚立场。“遮不了,也不必遮”只是表示此处站在名言中用名言量,并不是说胜义中用胜义量也“遮不了,也不必遮。”在胜义境界中用胜义理论绝对遮得了,也有必要遮,因为胜义理论绝对会把根识的现量全部打破,根识的根据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在胜义的境界中根本没有一切见闻觉知的戏论,要符合离戏境界就一定要遮。所以“遮不了,也不必遮”是要看站在什么立场说话。

这里是站在菩萨出定后得。前面学《中观总义》时分了两个立场:一个是随顺于后得名言世俗显现的立场;一个是随顺于入定无分别智慧离戏境界的立场。这两个立场要分清楚。而此处所谈的“不是所遮、遮不了、也不必遮”,都是站在出定的立场。

问:那么,遮遣何者呢?

答:此处所遮的是苦因——于诸有事如真计执的实有分别。

站在世俗谛的立场,此处不是遮如根识的显现,遮的是痛苦的因——对于一切万法计执为实有的分别。依靠这种分别会起烦恼造恶业,从而感召种种的忧悲苦恼。一切轮回痛苦之因,就是来源于对实有的执著和分别。为了让众生离苦得乐,必须打破实执而不破对境。

在实修时,主要是在内心去打破,而不是在境上分别。分别种种境只是让我们认识到不应该把它当成是实有的,不要去计执它是实有的。这还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分别执著、放下种种妄想,让我们在内心下功夫。世间的这一切显现,我们没办法改变,这都是由于众生的习气感召而必定成熟为这样一种显现。就像一个人已经做梦了,梦境已经显现了,在梦境显现的当下,说没这场梦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不要执著这是一个醒的、真实的世界,要知道当时是在做梦,不要执著它是真实的。

上师通过“五门”(即所缘、能缘、缘取的状态、作用、所遮)分别介绍了其中的要义,让我们看到:佛法的重点在哪?核心在哪?她解决我们众生所有的问题、原因、采用的方法和针对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会很清晰了。

首先看第一:所缘。所缘,就是有事。为什么把有事当成所缘呢?因为众生执著的时候,不会执著龟毛兔角为实有,而是在心前显现的所缘对境上面攀缘执著。众生的心就是这样,看到、想到、听到、感觉到、了知到什么,就执著什么真实存在,都是在心前有的东西上面去执著。比如,眼睛看到钱会很欢喜,会攀缘执著放不下。又比如,在感知当中一直想求得某一件东西,由于觉得它是世界上真实有的,我们才会去追求它,假如从来都没有、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没办法用心想出来的一件东西,我们是不会去执著它的;正因为心能想得出来、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我们才会去攀缘执著它)。

虽然一切万法分为“有事”和“无事”法,但众生首先面对的是有事法,在有事法上面攀缘、执著、计较和分别。我们前面在学习“单空”的修法时,讲到把实有打破是众生解脱的希望,就是因为众生无始计劫以来在“有事”上攀缘执著、不断串习,由此形成浓重的习气而无法得到解脱安乐。

第二:能缘。能缘就是第六分别意识,而不是无分别识(即眼、耳、舌、鼻、身等前五识),因为无分别识取什么像都是如实地取,第六意识在缘取一个法时,就在内心当中产生种种不如实的计较、分别。

第六意识是每个修行人要面对的,心里分别什么、想什么、计较什么,这就是第六分别意识。这个分别意识,是我们解脱的希望,也是我们轮回的祸根;是我们苦的因缘,也是我们安乐的源头。苦乐由它造成,解脱与束缚也由它成就。所以,第六分别意识带来的作用和力量是我们轮回众生所要面对和分析的。

第三:缘取的状态。 “能缘”缘着“所缘”形成了“缘取”这个动作,缘取的状态就是“如真计执”,就是在见到显现时当处就迷惑,认为跟所现的相一样,真实中也是这样存在的。看到什么显现,第六意识就缘取这个所缘的有事,自己产生了误判,产生了迷惑,这时候“迷而不知迷,错而不知错”,自认为没迷、没错,觉得自己想像的相跟真实相符合,这就叫“无明”。也就是,不能明见真实,又误把这种“无明”当成真实,活在无明当中不觉不知。这就是众生轮回的因缘、苦的祸根。

我们苦就苦在不能明见真实,同时又对于这种状态没有觉知。现在的世间人有几个人会说自己看错了、听错了、想错了?没有的。大家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听到的是这个声音,想的也是想对了,感觉也是这样的——把见闻觉知的一切都当成是真实的。

(第四:“计执实有的分别”的作用。)如真计执(即计执实有的分别)就是众生最苦、最可怕的根源,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无明会产生一种作用——起烦恼、造业而感召苦恼,所以是苦因,是所有痛苦最根本的因缘。如果不执著这些是真实的,就不会依靠它们而起烦恼,也不会依靠它们而执著造业。

我们为什么会起贪欲的烦恼呢?就是觉得有钱真是好啊!或者贪著一个人时,就会觉得对方是一个真正的很好的人。内心只要执著有情、无情是真实的,以为自己看对了,就会付诸行动。观念影响、主导我们的一切行为,观念错误(第一步错)会导致后面步步都错,每一步都在铤而走险,都在起贪嗔痴。这些心念会带来惨重的结果,会在内心播下恶业的种子,由于恶业种子不断潜滋暗长,所以让我们感觉到在轮回中有一幕又一幕触目惊心的种种业的显现。在地狱中亿万斯年,在恶鬼中亿万斯年,在旁生中一辈子又一辈子很难出来,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好不容易冒出头来到了人间,还是离不开种种因缘、痛苦,这都是由于业的影响。就像一个人一直追杀另一个人,在世间最多追杀一辈子;但是假如起烦恼造了恶业,这种业只要未消尽,就会一直跟随,从地狱、旁生、恶鬼到人间,一直追杀你,即便到了天界还要追杀你,甚至有些人有所成就的时候,还要显现这样的果报。所以,所有人间的苦海血泪,都是由业所感的。

苦海无边是由于业山深重,业山深重是由于烦恼无量,烦恼无量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计执分别!为什么学中观很重要,意义无比巨大呢?因为我们是在根本上看,不是看现相,而是看本质,本质一解决的时候,所有的现相都会改变的。

假如根本不去改变本质,那么一切现相还会变成另外的样子来损害我们,所以痛苦表现在现相上面,以现相解决现相,这是一个无休止、无意义的修行。假如从根本上面解决这个现相,就是一刀立断。如果只是从苦的枝末上解决,那就遥遥无期了。

所以我们要用闻思的智慧去发现这个苦因是什么,这个苦因就是第六意识的这种计执分别的作用。既然如此,每一个众生,从自利方面来说都想离苦得乐,在利他的时候,也想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如果不把苦因解决,所有的安乐都将无法得到,所有的痛苦都无法解决,能在苦因上解决问题才是实质意义上的解决。

所以,中观的教法为什么这么殊胜?因为它的功德巨大无比,佛陀说它像他的心脏法脉一样,哪怕是丢失一字一句,他老人家都会伤透心的。因为她太重要了!她是佛法当中最能够利益众生的、灵魂一般的、最根本的法脉,不但能让我们看到轮回的苦因是什么,还能用这种般若的智慧将这个苦因彻底瓦解。

第五:所遮。所遮的就是对现相计执实有的分别,就是第六意识。所遮就是要把它遮止,遮止到最后就是要把它全部解决。这个计执一切万法为实有的分别,也是我们和圣者的区别,我们看到什么就看在眼里、迷上心头,心头一迷就开始起惑造业,在轮回当中流转不休。所以,这个“所遮”就是实现我们离苦得乐的美好意愿。

“解铃还需系铃人”, 这是世间人人尽知的一句话,其实是佛法当中所说的。下面,我们仔细来分析。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舌识,还有第六意识,这是我们所有的内心,那我们修行的时候,到底是在哪里修呢?其实,无分别识(即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在取相的时候都是直接取外境的相,也就是看到相的时候,只是取了一个无常生灭的相而已,并没有判断它是实有还是无实有的。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却傲慢的站出来说:“这绝对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眼识亲自见到了、耳识亲自听到了……”前面的见闻觉知全部成了第六意识判断的根据。但是它误判了!前五个分别识并未加上一层实有的计执分别,但是第六意识就特别武断,它觉得这一切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人在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时候,就是用第六意识去判断。这个实有的计执分别,引发了无穷的祸患,而这个实有的计执分别就是由第六意识产生的。

由于第六意识是产生“实有计执分别”的根源,所以前面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从哪儿栽倒的就从哪儿爬起来,你躺在栽倒的那个地方,却从其它地方爬起来,怎么可能呢?是第六意识让我们出错误了,让我们受苦了,那么就要把第六意识拨乱反正。所以修行就是要面对第六意识,在分别意识上面去用功夫,从而转“识”成“智”。所以一般显宗的修法主要就是转第六意识的分别,中观就是要启动第六意识,去看透这个世界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所想的那个样子,我们通过中观的学习、判断后,就知道以前全部想错了。

很多道友刚学中观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世间人没有几个是这么想的,难道单凭我们几个学中观的就能把世间人的想法都掀翻了?确实是都掀翻了!难道那么多人都出问题了吗?确实是都出问题了!

为什么呢?因为无量的心识中,没有一念的福报来认识一下自己有没有看错,每个人都很相信自己的第六意识的这种错误、无明的判断,不知道自己被迷惑了!就像世间常说的:天下皆醉,唯我独醒。有多少人是觉醒的呢?不要说是证悟了,就是从道理上了知的,也只是少数中的极少数。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其实看在眼里的东西,不是这样子,但是由于自己的心出问题了就成了这个样子,由于“迷醉”了,自己出了问题还不知道。为什么菩萨会兴起无尽的大悲呢?因为所有众生都是蒙着眼睛生活的,没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所以,从以上“五门”分别当中看到,我们修行人的关键是在心中一定要生起智慧,内心一定要祈祷文殊菩萨——诸佛智慧的总集,加持自己的内心,开发无量的智慧,使自己的第六分别意识不再迷惑,让它善巧随正理而分别,而不是随无明而分别。如果能够随顺真实分别抉择,就会依靠真实的观念,启动真实的行为,最后证得真实的境地,活在真实当中,再不起惑造业,把业山苦海全部瓦解。

我们修行就是要面对自心,而面对自心主要是面对第六分别意识。如果你学中观能把苦因认识,再通过中观不断地建立定解,沿着这个定解让第六意识不断地去串修,把第六意识不断地转变以后,就会认识真实、随顺真实,不起分别、不起戏论,最终现证真实。

此处所遮的不是其它的这些显现,因为显现已经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你想改变它、否定它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都已见闻觉知了。因为业一直在,又是本身成熟的一个事实,那么要改变什么呢?就是要改变这个可以改变的第六意识,即对于一切有事法“如真计执”的实有分别。不要觉得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因为是由于你迷惑了以后才把它当真的,实际上从当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开始受苦了。我们一直在轮回中当真,就一直在轮回中受苦,所以原文所说的“如真计执”四字分量很重。我们计执的就是把一切万法当成是真实的,很当真这一切。前面我们讲“千万不要当真”,这不是从一个教言上要求大家必须如此,而是从道理上让大家知道必定如此。此处所遮的“遮”,通过道理会让我们知道确实应当遮除,因为在道理观察之下不复存在。

如果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这当中有很多和实际修行联系起来的地方。在很多实修的窍诀当中都会提到这一点,就是:“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其实一个人的心和境是相连的,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境,从境上看到原来它的影响是来自于心,所以“若能转悟即同如来”,如果不能“转心”,你的“悟”是不会转的。你说这是一个臭秽浊恶的世界,但是假如人心不变这个世界能变吗?完全要在内心上去转变!如果你想从外面用功夫遮止、改变这个世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一切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外现、众生的共业所感。只有改造自己的内心或者众生内心的业,这些一改变,当下这个世界就会变。所以,转心才能转悟,如果没有转悟,就说明我们的心还没有本质上的转变。一旦心转成佛心,无边世界就会无边庄严!心转境就转,修行就是在转心。

我们身处轮回就是由于这个心,尤其是第六意识的“如真计执”的分别。上师引用那诺巴尊者对帝洛巴尊者的教诫:不破显现而破执著,也就是“显现不缚、执著缚,当断执著”。显现并未束缚你,只是执著把你束缚了,显现本身不会束缚我们。就像前面所说的“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花本身不会迷我们,是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分别而被花迷住了。这个世界本来没有美丑,由于我们的分别而分出了美丑。你觉得一个人长得很美,就是真的美吗?不一定。因为用旁生的眼光去看,那只是它的食物而已。在老虎和狮子看来,世间的一个美女和一个丑女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呢?吃起来一个味道!它不会看着美女就想吃、看着丑女就觉得恶心不想吃。美和丑完全是人的一种计执分别而已。

所以,就像那诺巴尊者对帝洛巴尊者所说的:“显现不缚、执著缚,当断执著。”要断的是执著,这是从修行上讲的。或者就像无垢光尊者所说:“不必遮山的显现,要遮分别执著山。”就是要断除执著的这一侧面,而不是否定、遮止山河大地的显现。

这个地方我们同样要知道,这是站在辨别二谛的立场来说,也就是,不是站在入根本慧定的立场,而是站在后得位有显现的立场。这和《中观总义》辩论两个立场时所讲的一样,不是站在应成派不共的入定的立场,而是站在后得的立场——随顺于分别、随顺于世俗分开二谛的立场。它不是不分二谛的、应成派的、离一切戏论的不共立场。对这一点认识清楚后,对于有时说“遮”、有时说“不遮”,就容易找到它的意义所在。这里说“不遮”,是站在后得位时说“不遮”。在入定位时绝对要遮止这些显现的(入定位没有这些显现),你要说入定位的真实相,当然要破除这些显现,如果不破除这些显现,那这些戏论怎么会在入定位中还存在呢?

也有释为:此处“见”指现量,“闻”指从他人或教中听闻,“知”指以比量方式安立的名言。

对于 “见、闻、知”的解释也有不同。我们前面说:见、闻、觉、知。这个地方的“见、闻、知”,就是现量、教量和比量(见、教、比三量)。这是解释的方法、诠释的角度有所不同。

“见”是指一切五根识现量,不是狭义的眼见,而是眼、耳、鼻、舌、身五根识的见。只不过在五根当中选取前面的眼识作为一个代表,以“见”字代表所有的“见、闻、觉”,是一种广义的“见”,不是狭义的“眼识的见”,包含了一切五根识的现量“闻”是从他人那里听闻,或者从圣教中听闻,指的是教量“知”是以理推断得出所知,指的是比量,也就是比知。以一种能知的现量作为前期的根据,然后推断出隐密的所知,这就是比量。

“见、闻、知”包含了三量,这种安立名言的方式只是解释不同,其实最终密意都是达到一味,最终都是“名言当中不断显现,仅断实有分别”

今天就学到这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1课
下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3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十一)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十)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八)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六)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四)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二)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一)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八)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六)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四)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