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华严札记(十四)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点击:1958]   [手机版]
背景色

华严札记(十四)

——三条规约的佛法内涵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序品中如是记载,一语道出佛陀出世本怀——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陀最关心的问题是让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快速成佛。佛法最大的意义在开示我们成佛的方法,其实我们何尝不想早些成为佛陀那样彻底证悟的人呢。但是成佛是急不来的,需要跟着团体一起往上修,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无论哪个道场和团体,要正常运转,毫无疑问,一定是要有规矩的,规矩的目的是维护整体、成就众人。以龙泉寺道场来说,对于常住居士的规矩可谓简单到家了:坚持随众,不讲是非,服从管理。而这看似简单的三条规矩,要真正做到,也是须要拿出些精神的。

  随众,就是跟随大众,说白了,就是跟着大家统一行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常住都安排好了,你只要跟着一起做就好了。就比如拿春节法会诵经来说,八十卷经一卷不落的诵下来,这叫随众。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内容,还有其它的比如上殿、过堂、研讨等等内容呢,都能坚持下来吗?随众,就是在造一种与团体、与道场和合的共业,坚持随众就是坚持造共业。个人造业可能出现差错,但是大家都错的情况就很少,把自己的别业融入大众的共业中,就好象一滴水流入了大海,永远都不会干涸的。一滴水的力量是是微小的,但是整个海洋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一个人造善业,仅是一个人得到小功德,但是大众一起造善业,相当于每个人都具有整个善业的功德;个人做事,困难比较多,但是大众一起做,很多事情就容易成办,很容易积大资粮;随众做到了,就与道场、与大家建立好了很好的缘分,就是为自己建好了共住、共学、共事的缘,就为自己长久持续的进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众做好了,就不容易观过、就不容易抱怨、就不会傲慢……再说得明白一些,随众做好了,就比较容易做到安住道场,而只有安住,身心才可能稳定,只有身心稳定,才可能做心灵的提升,最终才可能有成就。这个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做到很不容易。它难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随众,一个是坚持。随众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丢掉自己固有的东西,就是破我执,我执一旦破了,所谓的我,也就没有了,就成阿罗汉了;阿罗汉已经入圣者位,是可以了脱生死出六道的,那可是真是大自在、大快乐的境界。

  任何一个团体或群体,致命的伤害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来自于内部,尤其是讲说是非。讲说是非是一个人缺乏道德的表现,也是破坏和合的直接因素。是非,就是对错;说是非,就是在分别对与错,就是在分别高下、查找过失、制造对立、增加烦恼。佛法教导我们要把心放正、放平,就是说不要我们去计较、分别,因为做这些会使内心变得不平等、不真诚、不清净,而不平等、不真诚、不清净恰恰是我们修学佛法最大最大的障碍。心里有分别和计较,已经在造不清净的业了,何况还要动之于身口。动了身口,就说明内心已经串习很长时间了,串习是非的过程中,怎么能有快乐呢?真是害己害他啊。“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内心的分别心串习久了,就变成业障了,一旦业障形成,法水就再也难以进入心田了。我们的目标是要学法、求快乐,而快乐的源泉是佛法,你佛法都进不来,烦恼怎么能祛除、智慧怎么能生起、快乐怎么能得到呢?我们要建立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不就是要祛除烦恼、增长智慧、得到快乐吗。王尧教授牢记他老师费孝通先生的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多么大的心量啊,这是多么大的胸怀啊,一位世间的学者尚且可以这么的包容和大度,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更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加慈悲、包容、感恩。只有内心不想“是非”,才能做到不讲“是非”,身口造作是内心的外显,“是非”已经到了要“讲出来”的程度的时候,可见内心的烦恼到了什么程度,这可要认真反思啊。是非心,就是分别心,分别心去掉了,就是菩萨。

  坚持随众做到了,不讲是非也做到了,难度再高一些:服从管理。管理,就是引导和梳理、调理,说得再清楚些,就是教育和安排。这里有一点要明确,寺庙也好,常住也好,对我们的任何一项所谓的管理,都是在帮助我们更好的改习气、学佛法。寺院对我们的管理,其实就是对我们负责,对我们的法身慧命负责。认真的想一想,有哪一条管理是在引导我们走歧途、做恶事呢?常住代表的是佛法、善知识是佛菩萨的示现。常住制定规约,就是在帮助、教导我们更好的去烦恼、得快乐。作为个人,服从管理就是最高的修行。因为要服从,你便不会加入个人的见解,就会认认真真地配合常住,这样以来,习气得到对治、烦恼得到调伏,不知不觉,其实已经在修行了,这难道不是很美妙的事吗?仔细再想一想,我们心里所想、所追求的,与佛菩萨、师长所想要给我们的,根本的目标和宗旨都是一样的,与其自搞一套,为何不听从接受的经验和指导呢?难道一定要走很多弯路、错路,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才知道:噢,原来自己这套真的走不通。到那个时候再来找师长,岂不很愚昧吗?况且那个时候很多缘起都发生很大变化,还能不能有现在这样好的一个状况还不一定呢,所以,当下的机缘才是最重要的。服从管理做到了,就是做到了对三宝和师长的信;口头上讲对三宝、师长有信心,可是师长、三宝所说的、所引导的不能服从、不能做到,怎么证明我们有信心呢?真正做到了服从管理,起心动念就清净了,妄想没有了,就是佛了。

  上面说的“坚持随众、不讲是非、服从管理”,对应了华严经说的“执着、分别、妄想”,三条规矩是正对治,就是彻底地放下了执着、分别、妄想。当然,对于目前我们的状态,这个要求太高了,但是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有这个信念:我早晚要达到这个境界。

  再多说几句,三条规矩里面其实也是包含了六度。放下身心世界,这是布施度的最高境界,随众做事,就是把自己的体力、劳力、才能布施出来为常住、为道场服务;服从管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完全没有自己,也是在实践布施的内涵。在随众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意见、想法不一致的情况,但是依旧要按跟随大众,自己的想法就要搁下来,这就是在修堪忍;碰到不习惯的、不顺眼的人、事、物,因为有大众在,很多时候就不好意思说出来,尤其是第二条不讲是非,就更加在训练自己忍辱的功夫;服从管理更是在修习忍耐的法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恶习气、坏毛病很容易显现和释放,但是在大众场合中就不太容易冒出来,一方面是心有所缘,二来大家互相的共业有加持力,于是身口意很收敛、很规矩,久而久之,贪嗔痴慢这些大的烦恼就得到平息;持戒的最高层次就是:不起贪嗔痴慢。不讲是非这一条其实也是与持戒度吻合的。不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当我们一直不间断的在坚持随众、在不讲是非、在服从管理的时候,不就是在修习精进吗?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坚持随众也好,服从管理也罢,真正认真去落实的当下,就是没有了妄想和杂念,就是在与禅定相应。最后一度: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就是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宗旨不变、理想不变、目标不变。现在世人有几个人一生就指向一个目标永远不改变的,很多时候都是随着周围的境况在不断变换自己的目标和宗旨。来这个道场也好,住在这个庙里也好,大家的宗旨目标是一致的:执取功德消业障、祛除烦恼净身心、自利利他求解脱、离苦得乐成佛果……这个不曾动摇的,这就做到了不为他歧所惑,就是大智慧啊。

  华严经多次讲述“执着、分别、妄想”的问题,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三点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最顽固的东西,就是这三个东西障碍住了我们的智慧、福报和德能,这三个去掉一个,就距离我们的本来面目近一分。执着放下了,就是阿罗汉,作为阿罗汉这样的圣者,对一切都不再执着,也就是达到了了脱生死的境界;执着放下了,分别也放下了,就是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菩萨视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千处祈求千处应,没有亲疏冷暖的区别,都会慈悲救拔;要是连妄想也放下了,就是佛了,一切的如来、佛祖无时不刻在想着如何救度众生,只有这一念,没有妄念。师长对我们的期望从三条规约里面,可见一斑,真可谓“深心寄厚望”,慈悲到极处了。我们可不能辜负师长、佛菩萨的美意啊!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华严札记(十五)
下一篇:华严札记(十三)

 华严札记(一) 华严札记(二)
 华严札记(三) 华严札记(四)
 华严札记(五) 华严札记(六)
 华严札记(七) 华严札记(八)
 华严札记(九) 华严札记(十)
 华严札记(十一) 华严札记(十二)
 华严札记(十三) 华严札记(十五)
 华严札记(十六) 华严札记(十七)
 华严札记(十八) 华严札记(十九)
 华严札记(二十) 华严札记(二十一)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