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五
龙树菩萨造
[龙树菩萨] [点击:2445]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五

   释道树品第七十一

   ﹝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世尊!譬如人欲于虚空中种树,是为甚难!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亦不可得。」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著吾我颠倒众生。须菩提!譬如人种树,不识树根、茎、枝、叶、华、果,而爱护溉灌,渐渐长大,华、叶、果实成就,皆得用之。如是,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成佛树,以叶、华、果实益众生。须菩提!何等为叶益众生?因菩萨摩诃萨得离三恶道,是为叶益众生。何等为华益众生?因菩萨得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是为华益众生。何等为果益众生?是菩萨得一切种智,令众生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是众生渐渐以三乘法,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是为果益众生。是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实法,而度众生令离我颠倒著,作是念:一切诸法中无众生,我所为众生求一切种智,是众生实不可得。」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知是菩萨为如佛。何以故?是菩萨因缘故,断一切地狱种,一切畜生种,一切饿鬼种,断一切诸难、断一切贫穷下贱道,断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如佛。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不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间则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间亦无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三恶趣及三界,亦无断时。须菩提!汝所说是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如是!如是!须菩提!当知是菩萨实如佛。何以故?以如故说如来,以如故说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贤圣;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以如故说一切法,乃至有为性、无为性。是诸如,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以是因缘故,说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以如相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学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学一切法如,则得具足一切法如;具足一切法如已,于一切法如得自在;于一切法如得自在已,善知一切众生根;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众生根具足,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土;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转*轮;转*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世尊!是初发意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几所福德?」佛告须菩提:「若千世界中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意,于汝意云何?其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告须菩提:「其福不如初发意菩萨摩诃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发声闻、辟支佛意者,皆因菩萨出故,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中亦如是。置是三千大千世界中住声闻、辟支佛地者,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住干慧地,其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言:「不如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置是住干慧地众生,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住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是一切福德,欲比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初发意菩萨,不如入法位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中入法位菩萨,不如向佛道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中向佛道菩萨,不如佛功德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初发心菩萨摩诃萨,当念何等法?」佛言:「应念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何等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佛告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所有,无念、无生、无示。如须菩提所问,一切种智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法缘,念为增上,寂灭为行,无相为相。须菩提!是名一切种智缘、增上、行、相。」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但一切种智无法,色、受、想、行、识亦无法,内外法亦无法,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初神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神通,有为相、无为相亦无法?」佛告须菩提:「色亦无法,乃至有为相、无为相亦无法。」须菩提言:「世尊!何因缘故一切种智无法,色无法乃至有为相、无为相亦无法?」佛言:「一切种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名无法;色乃至有为相、无为相,亦如是。」「世尊!何因缘故诸法自性无?」佛言:「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知一切法无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空故,以是故当知一切法无性。」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无性,初发意菩萨,以何等方便力能行檀波罗蜜,净佛世界,成就众生?能行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初禅乃至第四禅,行慈心乃至舍心,行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能行一切种智,净佛世界,成就众生?」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知世界众生亦无性,即是方便力。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修学佛道,行尸罗波罗蜜修学佛道,行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行一切种智修学佛道,亦知佛道无性。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是为修学佛道。能具足是佛道因缘已,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尔时,一切烦恼习永尽,以不生故。是时,以佛眼观三千大千世界,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受者及菩萨心,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非佛作,非声闻、辟支佛作,亦非余人作,一切法无作者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诸法性离耶?」佛言:「如是!如是!诸法、诸法性离。」。世尊!若诸法、诸法性离,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若有若无?何以故?无法不能知无法,有法不能知有法,无法不能知有法,有法不能知无法。世尊!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云何菩萨摩诃萨作是分别,是法若有若无?」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
   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众中,有著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论﹞释曰:须菩提从佛闻无所得即是得,叹未曾有;白佛言:世尊!是般若甚深,如经中广说。以树为譬喻,叶、华、果实,从薄转厚。如树叶荫,热时凉乐,众生因菩萨道树荫,得离三恶道热苦。何以故?遮恶故。如华色好香净柔软,众生因菩萨以布施、持戒教化故,受人天中福乐。如树果色香味力,众生因菩萨故得须陀洹等诸圣道果。须菩提闻是欢喜言:是菩萨如佛无异。此中自说因缘:因菩萨故断地狱等恶道。佛可其意,更说因缘:须菩提!菩萨不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三界无断时。
   复次,得诸法如故,说名如来,乃至名须陀洹;以如故,说色乃至无为性;是诸法如,皆一无异。菩萨学是如,必当得萨婆若,是故言如佛无异;不以我心贪贵菩萨故,说言如佛,以得如故言如佛。是如在佛,亦在菩萨,以一相故,是名菩萨为如佛;离如,更无有法不入如者。
   问曰:若以同如故,名菩萨如佛,乃至畜生中亦有是如,何以不名如佛?答曰:畜生虽亦有如,因缘未发故,不能利益众生,不能行如至萨婆若故。如是,须菩提!菩萨应学是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是如般若故,则能具足一切法如。具足名得诸法实相,能以种种门令众生得解。以得具足故,于一切法如得自在;得是诸法如自在已,能善知众生根故,能知众生诸根具足。诸根者,信等五善根,三乘人各各有,能分别是人有,是人无,是人得力,是人不得力。具足者,信等善根具足,如是人能出世间。信根得力,则决定能受持不疑;精进力故,虽未见法,一心求道,不惜身命,不休不息;念力故,常忆师教,善法来听入,恶法来不听入,如守门人;定力故,摄心一处不动,以助智慧;智慧力故,能如实观诸法相。得根有二种:一者、在大心人身中,则成菩萨根;二者、在小心人身中,则成小乘根。得是具足根,则可度。或有菩萨见人虽得信等五根而不可度,由先世恶业罪重故,是故言知一切众生业因缘。欲知无数劫业因缘,要得宿命通;既知已,为众生说过去罪业因缘。众生以是过去罪,故不畏,是故求愿智,欲知三世事;既知已,为众生说未来世罪业因缘,当堕地狱。众生闻已,则怀恐怖,恐怖已,心伏易度。众生若欲知未来世福报因缘,为说已则欢喜可度。是故说知业因缘已,愿智具足。愿智具足故,得三世慧净,通达无碍,知过去善恶业,又知未来善恶果报,知现在众生诸根利钝,然后说法教化,多所利益不虚。大利益众生故,能净佛国土;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故,转*轮;转*轮已,以三乘安立众生,入无余涅槃。如是利益,皆从学如中来,是故佛说菩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须菩提闻是菩萨功德甚多,白佛言:世尊!菩萨能如说行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应当作礼。如经中广说,分别初发意菩萨功德。尔时,须菩提知是甚深般若无忆想,非初学所得,是故问佛:初发心菩萨,应念何等法?佛答:应念一切种智。一切种智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婆若,佛法、佛道,皆是一切种智异名。
   问曰:佛何以答言念一切种智?答曰:初发意菩萨,未得深智慧,既舍世间五欲乐,佛教系心念萨婆若,应作是念:虽舍小杂乐,当得清净大乐;舍颠倒虚诳乐,得实乐;舍系缚乐,得解脱乐;舍独善乐,得共一切众生善乐。得如是等利益故,佛教初发意者,常念萨婆若。须菩提问:世尊!是一切种智,为是有法?为是无法?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佛答: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所有,无所有名非法,无生无灭。诸法如实缘亦无所有,念为增上,寂灭为行,无相为相。
   问曰:皆是毕竟空,念,何以独言增上?答曰:诸法各各有力,佛智慧是毕竟空,如、法性、实际、无相,所谓寂灭相。佛得一切种智,不复思惟,无复难易远近,所念皆得故,言念为增上。须菩提问:世尊!但一切种智无法,色等法亦无法?佛答:色等一切法,亦是无法。自说因缘:若法从因缘和合生,即无自性;若法无自性,即是空无法。以是因缘故,当知一切法无所有性。
   须菩提问:初发心菩萨,以何方便行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净佛世界,教化众生?佛答:无所有法性中学,入观亦能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净佛世界,即是方便力。所谓有无二法,能一时行故;所谓毕竟空,集诸福德。是人行六波罗蜜时,亦修治佛道;如佛心以毕竟空无所有法,行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是菩萨行是道,能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行菩萨道时,具足是法,坐道场,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如人夜失宝珠,电光暂现,即时还得故,烦恼及习永尽,更不复生。得佛已,以佛眼观一切十方世界中,一切物尚不见无,何况有法!毕竟空法能破颠倒,令菩萨成佛,是事尚不可得,何况凡夫颠倒有法!是故,须菩提!当知一切法无所有相,是名菩萨方便。空尚不得,何况有!须菩提!菩萨应行无所有般若波罗蜜。是菩萨行是无所有般若波罗蜜,若布施时,即知布施物空,无所有,受者及菩萨心,亦无所有;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得者,菩萨;得法,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得法是菩萨道,皆知是法无所有。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不以智慧故异,非凡夫作,亦非诸圣人作,一切法无作,无作者故。须菩提意:若诸法都是无所有相,谁知是无所有?是故问佛:世尊!诸法、诸法性离,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若有、若无?何以故?无法不能知无法,有法不能知有法,无法不知有法,有法不知无法!世尊!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云何菩萨作是分别,是法若有、若无?佛答:菩萨世俗故,为众生说若有、若无,非第一义。若有是实有,无亦应有实!若有不实,无云何应实?须菩提问:世俗、第一义有异耶?若异,破坏法性故,是故言不异,世俗如即是第一义如。众生不知是如故,以世俗为说,若有、若无。
   复次,众生五受阴中有所著,为是众生离所有,得无所有故,菩萨说无所有;世俗法故分别诸法,欲令众生知是无所有。如是,须菩提!菩萨应学无所有般若波罗蜜。

   释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菩萨行,何等是菩萨行?」佛言:「菩萨行者,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菩萨行?」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色空,行受、想、行、识空,行眼空乃至意,行色空乃至法,行眼界空乃至意识界;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内空,行外空,行内外空,行空空,行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诸法空,性空,自相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行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行慈、悲、喜、舍,行无量虚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行四念处,行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行空三昧,行无相、无作三昧;行八背舍、九次第定;行佛十力,行四无所畏,行四无碍智,行十八不共法,行大慈大悲;行净佛国土,行成就众生;行诸辩才,行文字入无文字,行诸陀罗尼门;行有为性,行无为性,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作二。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为菩萨行。」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言佛,何义故名佛?」佛告须菩提:「知诸法实义故名为佛。
   复次,得诸法实相故名为佛。
   复次,通达实义故名为佛。
   复次,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须菩提言:「何义故名菩提?」「须菩提!空义是菩提义,如义,法性义,实际义是菩提义。
   复次,须菩提!名相言说是菩提义。须菩提!菩提实义不可坏,不可分别,是菩提义。
   复次,须菩提!诸法实相不诳不异,是菩提义。以是故名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菩提,是诸佛所有故,名菩提。
   复次,须菩提!诸佛正遍知故,名菩提。」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是菩提行六波罗蜜,乃至行一切种智,于诸法何得何失?何增何减?何生何灭?何垢何净?」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乃至行一切种智,于诸法无得无失,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无垢无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增减、生灭、垢净故出。」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乃至不为净垢故出,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能取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云何行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云何行禅、无量心、无色定?云何行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云何行空、无相、无作解脱门?云何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云何行菩萨十地?云何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以二法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以二法乃至行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不以二法故,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以二法故,乃至行一切种智。菩萨从初发意乃至后意,云何善根增益?」佛告须菩提:「若行二法者,善根不得增益。何以故?一切凡夫皆依二法,不得增益善根。菩萨摩诃萨行不二法,从初发意乃至后意,于其中间增益善根。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无能伏,无能坏其善根,令堕声闻、辟支佛地;及诸众恶不善法,不能制菩萨令不能行檀波罗蜜、增益善根,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世尊!菩萨摩诃萨为善根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佛言:「不也!须菩提!菩萨亦不为善根故行般若波罗蜜,亦不为非善根故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法,未供养诸佛,未具足善根,未得真知识,不能得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能得一切种智?」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供养诸佛。诸佛所说十二部经,修妒路,乃至忧波提舍,是菩萨闻持、诵利、心观、了达。了达故得陀罗尼,得陀罗尼故能起无碍智。起无碍智故,所生处乃至萨婆若,终不忘失;亦于诸佛所种善根,为是善根所护,终不堕恶道诸难。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以善根所护故,常不离真知识,所谓诸佛、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能赞叹佛法众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

   ﹝论﹞释曰:上品中须菩提问佛:经常说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佛种种因缘答。因此事故,此品中复问世尊。经常说菩萨行,何等是菩萨行?是故须菩提问菩萨行。
   问曰:若般若波罗蜜中摄一切法,又般若即是菩萨行,何以故更问?答曰:一切菩萨道,名菩萨行;悉遍知诸法实相智慧,名般若波罗蜜,是为异。若般若经菩萨行等共相摄,无异。
   复次,有人言:菩萨行者,菩萨身、口、意业,诸有所作,皆名菩萨行。以是事故,须菩提但欲分别菩萨正行故问。是故佛答:菩萨行者,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善行,是名菩萨正行;菩萨不善、无记及著心行善法,非菩萨行;但以悲心故及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何等是清净行?所谓色空行,受、想、行、识空行,乃至有为性、无为性空行。于是诸法,不分别是空、是实,乃至是有为、是无为,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戏论不二相,是名菩萨行。无能坏者,亦无过失。须菩提闻是菩萨行已,欢喜问:菩萨行果报得作佛,经常言佛,何等是佛义?佛答:知诸法实义故名为佛。
   问曰:若尔者,阿罗汉、辟支佛及大菩萨,是人亦知诸法实义,何故不名为佛?答曰:上已说然灯喻,于凡夫为实,于佛不为实。以烦恼习所覆故,不名为实,不能得一切种智,断一切法中疑悔故,不名正智实义,如上分别。
   问曰:知诸法实义,得诸法实相,通达实义,一切法如实知,是四有何异?答曰:有人言:义无异,名字异。有人言:有差别:义,名诸法实相,不生不灭,法相常住如涅槃。知是义故,名为佛。是义中常觉悟,无错谬,于是义以种种名相法,令众生解第一实义。是故四无碍中,别说义无碍、法无碍。有人虽得诸法实义,不能通达,有二因缘故:一者、烦恼未尽;二者、未得一切智故。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未断烦恼故,不能通达;阿罗汉、辟支佛、大菩萨烦恼虽尽,未得一切种智故,不能通达。是故说通达实义故,名为佛。如实知一切法者,总上三事,亦义、亦法,一切法若有、若无,种种了知故,如一切种智义中说;亦知寂灭相,亦知有为相。
   复次,菩提名智,佛名智者,得是智故,名为智者。须菩提问:世尊!何等是菩提?佛答:空、如、法性、实际,名为菩提。空三昧相应实相智慧,缘如、法性、实际,菩提名实智慧。三学道未断烦恼,虽有智慧不名为菩提。三无学人,无明永尽无余故,智慧名菩提。二无学人不得一切智,正遍知诸法故,不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名相语言文字故,名菩提,菩提实义不可分别破坏。
   复次,菩提是如不异,常不虚诳。何以故?一切众生智慧转转有胜,至佛更无胜者;诸法亦转转有胜,先者虚妄,后者真实,至菩提更无实者,是故菩提名为实。
   复次,如得菩提故名为佛,今以佛得故名菩提。
   复次,有人言:尽智知生永尽,是名菩提。有人言:尽智、无生智,名菩提。有人言:无碍解脱名菩提,何以故?得是解脱,于一切法皆通达。有人言:四无碍智是菩提,何以故?佛知诸法实相,是义无碍;知诸法名相分别,是名法无碍;分别种种语言,使众生得解,是名辞无碍;有所说法教化,无穷无尽,是名乐说无碍。以四无碍具足,利益众生故,名菩提。有人言: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如是无量佛法,尽名菩提。何以故?以智慧大故,诸法皆名菩提。有人言:真菩提名佛,无漏十智是。十智相应受、想、行、识,身、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皆名菩提,共缘、共生、共相佐助故,皆名菩提。复有人言:菩提义无量无边,唯佛能遍知,余人知其少分;譬如转轮圣王宝藏中诸宝,无能分别知其价者,圣王出宝赐人,正可知其所得者。此中,须菩提问佛菩提相已,更问世尊:若菩提毕竟空不坏相,菩萨行六波罗蜜诸法,增益何等善根?佛答:若菩萨行是菩提实相,于一切法无所增益,何况善根!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乃至垢净故出,毕竟清净故。佛可其意。复更问:若无增减,云何菩萨行般若取檀波罗蜜等诸菩萨行?佛答:菩萨虽行是法,不以二法故行,毕竟空和合共行,是故不应难。复问:世尊若是菩萨不行二法,云何从初发意乃至后心增长善根?佛答:若人行二法,即是颠倒,不能增长善根。如人梦中虽大得财,竟无所得;觉已所得多少,真名为得。佛语须菩提:一切凡人,皆著二法故,不能增益善根;菩萨行诸法实相,所谓不二法,从初发心来乃至后心,增益善根,无有错谬。是故菩萨,一切天、人、阿修罗无能坏其善根,令堕二乘;及余众恶亦不能坏。余恶者,悭贪等烦恼,破檀波罗蜜诸善法等。复问:世尊!菩萨为善根故行般若耶?佛答:不为善,不为不善故行般若。
   问曰:不为不善根故,行般若可尔,云何不为善根故行?答曰:此中佛意: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虽行诸善根,为办事故行,不以为贵。如[木+伐]喻经说:善法尚应舍,何况不善法!善根是助佛道法,若人不为[木+伐]故渡,为到彼岸故渡。此中佛说因缘:菩萨未供养诸佛,未得真知识,不能得一切种智,是故虽种善根,不以为贵,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须菩提言:云何菩萨虽不为善根,而能供养诸佛,乃至得一切种智?佛答:菩萨从初发心已来,供养诸佛,如经中说。供养佛大故,但说佛,当知已供养辟支佛,乃至住干慧地。凡人为闻法故,从其闻说十二部经,以不能常得师故,皆当受持;以喜「喜」疑是「善」忘故,诵读令利;心观者,常系心经卷,次第忆念;先以语言宣义,后得了达,即得陀罗尼。陀罗尼有二种:一者、闻持陀罗尼;二者、得诸法实相陀罗尼。读诵修习常念故,得闻持陀罗尼;通达义故,得实相陀罗尼。住是二陀罗尼门中,能生无碍智,为众生说法故,具足四无碍智。
   问曰:若菩萨有无碍智,与佛何异?答曰:无碍有二种:一、真无碍;二、名字无碍。此中除佛无碍,余者随菩萨所得无碍。是菩萨读经等因缘故,所生之处,乃至得一切种智,终不忘失。何以故?深入诵读诸法故,烦恼折薄,为善根所护故,终不堕恶道诸难;如盲人为有目者所将护故,终不堕落沟壑。集善根福德故,得深心清净。深心清净者,慈爱一切众生,虽怨贼中人亦不加恶,所谓夺命等。
   复次,智慧福德大集故,烦恼微少,不能遍覆菩萨善心。
   复次,深心者,于众生中得慈悲心,不舍心,救度心,于诸法中得无常、苦、空、无我毕竟空心,乃至佛不生佛想、涅槃想,是名深心清净。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我心、嗔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教化众生故,得净佛世界,如毗摩罗鞊佛国品中说:众生净故,世界清净。为善根所护故,终不离善知识。善知识者,诸佛、大菩萨、阿罗汉。略说善知识相,能赞叹三宝者。如是菩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何以故?如病人应求良医药草,佛为良医,诸善根为药草,瞻病人为善知识:病者具此三事故,病得除愈。菩萨亦如是,具此三事,灭诸烦恼故,能利益众生。(三行语下「教化众生」一句是衍文依石本应删)

   释种善根品第七十三

   ﹝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当得萨婆若不?」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种善根,得真知识,一切种智尚难得,何况不供养诸佛,不种善根,不得真知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种善根、得真知识,何以故难得一切种智?」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远离方便力,不从诸佛闻方便力,所种善根不具足,不常随善知识教。」「世尊!何等是方便力,菩萨摩诃萨行是方便力,得一切种智?」佛言:「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檀波罗蜜,应萨婆若念,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若人,若非人,是时不生布施想,受者想。何以故?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入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无作无起相。菩萨以是方便力故,增益善根;增益善根故,行檀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布施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行檀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尸罗波罗蜜,应萨婆若念,持戒时不堕淫怒痴中,亦不堕诸烦恼、缠缚及诸不善破道法,若悭贪、破戒、嗔恚,懈怠、乱意、愚痴,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若声闻心、若辟支佛心。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入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无作无起相。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增益善根;增益善根故,行尸罗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持戒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行尸罗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羼提波罗蜜,应萨婆若念,方便力成就故,行见谛道、思惟道,亦不取须陀洹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虽行是助道法,过声闻、辟支佛地。须菩提!是名菩萨无生法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毗梨耶波罗蜜,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虽出入诸禅,而不受果报。何以故?是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精进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行毗梨耶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禅波罗蜜,应萨婆若念,入八背舍、九次第定,亦不证须陀洹果,乃至不证阿罗汉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乃至未得一切种智,未净佛国土,未成就众生,于其中间应如是行。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受果报。」

   ﹝论﹞问曰:须菩提何以故作是粗问,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当得萨婆若不?答曰:有人言:若一切诸法无所有性毕竟空,毕竟空中,种善根不种善根等无异。若尔者,可不供养诸佛,不种善根,不得真知识,得萨婆若耶?复有人疑言:得萨婆若更有种种门,可不须种善根等,是故问佛。佛答:若供养诸佛,种善根,得真知识,尚难得,何况不也!须菩提问:以毕竟空中无有福以非福,何以但以福德故得?佛答:以世谛中有福故得。须菩提为众生著无所有故问,佛以不著有法答。所谓精进修福尚不可得,何况不修福!如受乞食道人,至一聚落,从一家至一家,乞食不得。见一饿狗饥卧,以杖打之言:汝畜生无智,我种种因缘,家家求食尚不得,何况汝卧而望得!须菩提问:世尊!有是供养诸佛等因缘,何故不得其果报?佛答:离方便故。方便者,所谓般若波罗蜜。虽见诸佛色身,不以智慧眼见法身;虽少种善根,而不具足;虽得善知识,不亲近咨受。又佛自说因缘:所谓菩萨从初发意,以有、无心行檀波罗蜜。有心者,所谓应萨婆若心布施,念诸佛种种无量功德,怜愍众生故布施;无心者,若施佛乃至凡夫,不生三想,所谓施者、受者、财物。何以故?施物等一切法自相空,从本已来常不生,无定相,若一、若异,若常、若无常等;是法自相空故,不可转,安住如中故。如是观,即入诸法实相,所谓无作无起相。一切法无所能作,不生高心,无所悕望。如是方便力故,能增益善根,离不善根,教化众生,净佛世界。布施若多若少,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菩萨布施众生,有量有限,作是念:我先世不行深福德,今不能广施众生,我今当深实多行檀波罗蜜;得是果报已,能具足利益,广施无量众生,若今世利,若后世利,若道德利。无如是方便,菩萨虽供养诸佛,种善根,得真知识,尚不得,何况不供养!余五波罗蜜,亦如是。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六
下一篇: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四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度论卷第八
 大智度论卷第九 大智度论卷第十
 大智度论卷第十一 大智度论卷第十二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 大智度论卷第十四
 大智度论卷第十五 大智度论卷第十六
 大智度论卷第十七 大智度论卷第十八
 大智度论卷第十九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