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略论禅悟与直觉
 
[胡晓光教授] [点击:2624]   [手机版]
背景色

略论禅悟与直觉

胡晓光


   禅悟是佛教瑜伽禅定成就的无上的正定、正智、正受。禅悟是主体实践,禅悟必须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所谓真参实悟、如实亲证真如法界,才是禅悟的真功夫。

  凡夫无明,不识宇宙人生终极实相,即是本身自性,反外迷求,妄识分别幻相,遍计生执,把好端端的心性给埋没了,佛祖禅悟,彻见心性实相,把心性固有的妙智妙能完全的释放出来,从而使生命主体(阿赖耶识)由必然状态向自由状态质变转化升华。使凡夫的染污心性得到完全彻底的净化,宇宙人生最终极的实相大圆镜智中自由显现,禅悟妙境超越时空,超越物我,排除二元,无客无主,非生非灭,无能无所,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境界,此无上之妙境,唯亲证者方知,未证之士,不可推测而得知其奥。

  禅悟不是理智和逻辑推理的结果,所以,禅悟不属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理性认识范畴,禅悟也不是生理感性知觉和心理直觉功能现象,所以,禅悟也不属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感性认识范畴,禅悟是佛教实践特有的产物,它是内心直接把握自我对真如法界的体验。它是破除凡夫俱生与分别之我法二执,息灭烦恼与所知二障之净智(般若)所行真实。世间外道与西方哲人用理智之分别心是无法想象到禅悟及禅悟妙用的存在,禅悟超越了世间理性与感性两种认识形式,禅悟是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返观自性,专注入定,使意识停止,回归无意识之本源,定力成熟,豁然禅悟。禅悟之正因,是习三学,灭三毒,广行菩萨道。禅悟是出世解脱法,与世间法有本质差别。世间法是有为有漏有生有灭的杂染品法,感性与理性都属于世间法范畴,科学与哲学都是依据感性与理性能力建立起来的世间学理,虽然,科学与哲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终究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最根本问题,科学与哲学是有极限的,这是因为科学与哲学所依据的感性与理性的能力本身就是有限的业力之果,人若欲认识把握绝对真理或彻底改造人生,就必须打破感性与理性的桎梏,从生命主体之中,求证最根本的答案。

  禅悟是通向生命圆满的唯一之路,只有依靠瑜伽禅定修持和具足如来所开示的如来知见(正见),才能成就无上正果(成佛)。

由于西方科学与哲学发展到一定极限之故,西方哲人大有穷途无路之感,为了拯救人类精神上的贫困,近代西方兴起了一种思潮,他们意识到,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性,要想解决困境,就必须放下理性,用反理性方法来把握事物本质,这种思潮就是名扬全球的非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者,企图利用非理性(或无意识)下的“直觉”来认识事物本质,他们认为理性认识要有中介,对事物是间接认识,借助于语言概念把握,运用逻辑推理认识事物,那所认识或反映的事物,就不是事物本身了,更谈不上是事物的本质了,而“直觉”则是不用中介,不用意识分别,直入事物之,而得事物实理。我们应看到,非理性主义对传统理性来讲,确实是一种进步,他们认识到认识论上二元性的错误,但是他们应把直觉功属于生物机能上,这就不对了。佛教唯识论者认为,人的生命主体是阿赖耶识,而人体(根身)包括自然界(器界)都是阿赖耶识的相分而已,大脑与精神活动(包括直觉)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像现代神经心理学讲的那样,精神活动是大脑的机能,可见,非理性主义者,仍未超越科学的桎梏。现在我国有些学者,对非理性主义很重视,知道非理性主义思想是受东方古代哲学的启示,其中核心命题“直觉”就能在东方人的圣典中寻到依据,如老子的“玄览”,由此,我国又兴起了对自己的历史反思,看到佛教对西方也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有中国佛教特色的禅宗,更为时贤所重,禅的核心概念是“悟”,有人就把禅与非理性主义哲学类比研究,甚至视禅与非理性主义哲学为一事,等量齐观,此为巨谬。把禅悟解释成“直觉”更是巨谬之巨谬,禅不是理性,但也不是非理性,禅是超越了理性与非理性对待,它是心性得到的自在,无言可言,无相可相,“禅悟”是一种瑜伽现量,超越根尘,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是转八识成四智,证三身得菩提涅之正果。直觉,尚属生物机能范畴,即未超越根身,隶属第六识范围,系生灭世间之法,岂能与出世之禅悟法相类比。一些人的误解之因,是对佛法没有深刻的研究之故。直觉用佛家名相讲是属现量,但现量有四种之多,如:1、自证现量,2、根现量3、意现量,4、瑜伽现量。直觉略同于根现量与意现量而已,与禅悟之瑜伽现量则是大相径庭,要想了知禅悟,非实证不可得其受用。只读一点禅书,是不足以谈禅的,对于禅悟的原理与机制的广泛阐释之书,尚在大乘有宗法相唯识学教典中,乐广闻慧,广取参究,当下直觉与禅悟异同自然如获冰释。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下一篇: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