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两种精神
 
[巨赞法师] [点击:3168]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两种精神

盖天下能够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备着两种精神——战斗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鲁迅论章太炎,以为章太炎的战斗的文章,才是他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他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的心中。而有人论鲁迅,也以为他的骨头最硬,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在文化战线上,他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定、最忠实、最热诚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许多议论,不光是足以鼓励人们的志气而已,也有事实的根据。佛教界内不是流行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两句话吗,丈与尺,相差十倍,魔与道也始终是对立的,行道必须降魔,自然免不了战斗,所以战斗是值得赞诵的。因为有道在,否则但求天下太平,不问魔强道弱,结果则魔子魔孙,充塞宇宙,谁也逃不了魔手。释迦生下地来,就向魔王们下了哀的美敦书,他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战斗之中。出家之前和虚荣欲望战,和亲子之爱、妻妾的羁縻战。出家以后,和外道恶魔战,和不平等的阶级制度,以及不正见的徒众们战,一直到死,他还说:“有德王为护法故,与恶比丘战斗,将从人民眷属有战斗者,有随喜者,命终皆生阿闲佛国。”(《涅槃经》卷三)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之所以为佛,是从战斗里庄严起来的,并不是吃吃困困,闭着眼睛等死一般地装扮得出来的。

目前的佛教界,好像大家都抱着“有奶便是娘”的主义,巨恶元凶只要肯布施几个钱,就可以变成佛门的上宾,荣膺善男子、善女人的称号,汉奸走狗在杭州、上海“宏法”的消息,居然有人在后方替他传扬。是非不分,公道何在,我真替佛教担心。细细地推究起来,乃是早巳没有了道,所以也无所谓魔,当然不用战斗。这样的佛教,无疑的只有走上恶运。

要有战斗精神,一定先须具备创造的精神。你看释迦佛出家以后,东参西学,几乎当时所有的名师都被他访过,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菩提树下,自作活计,乃是他的创造精神的表现,结果因此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而目前的佛教界呢?到处乌鸦一般黑,谁也不敢对于一切不合理——佛理罢——的事情哼一声,这怎么会如此的。

记得美国的布克夫人说:“中国人自知赋有创造性的,没有民族在过去比他们再善创造的了。但几世纪以来,除了少数个人的偶尔出现来,竟一点创造精神也不见了。这有两个来源:一,在过去,父母师长确曾使每一青年造成固定的典型,而不许其岐异。二,子女在经济方面仰赖父母,强迫他们在少年、青年、甚而成年时有服从心。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合理的创造冲动被抑制的原因。”这也可以用来说明佛教界的何以没有创造精神。她又说:“创造精神的再起,就是新的好奇心的勃兴。”我想,在现在这样错综复杂、水深火热的环境当中,总应该刺激得起僧青年们的新的好奇心了罢。单单只会读几句死书,对于自家心灵上的进步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在书本之外,要高瞻远瞩地看清一切环境变化的动态与原因,同时对于自家生理心理上的一切冲动感应,不要随便放过。要很精细地、不客气地从这里参透人生,认识世间,自然因此就可以决定一个比较明白的人生观,而创造的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其力量。这样的人,纵使因战斗而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其实在真理的广场上和恶魔搏斗,除掉创造精神不够、战斗精神提不起来而临阵退缩的人以外,决无失败可言。达摩西来,创造了不立文字的禅宗,北方的禅僧,嫉害他,几次几乎丧命,他咬定牙关,面壁九年,大道终于传下去。创造顿悟说的六祖的经过,也与达摩约略相同,而其法派则至今未绝,这都是很好的榜样或证据。

本刊上卷各期,屡次说明佛教在教理和组织两方面,都应该大加洗刷与整顿,但我们还没有得到很多的同志。固然我们先只有口号而尚未有具体的办法,事实上很不够,而就同情我们的来信当中看起来,创造的精神都很闲淡,当然更难找到强健的战斗精神。我们认为是同志对于人生的参透、世间的认识还不大够的原故。我们自觉渺小,但很愿意和同情我们的人士紧握着手,大踏着步,在创造与战斗的两种精神交织之下,完成新佛教的建设。我歌颂战斗,我赞叹创造,因为他们是生命的源泉!

(原载《狮子吼月刊》1942年第2卷第1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略谈佛教的前途--从大雄麻袋厂的加工订货说起
下一篇:桂平的西山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