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安乐集 1 卷上之一
 
[安乐集·白话文] [点击:5087]   [手机版]
背景色
1卷上之一



译文

这部《安乐集》内,总共分二十个大门进行论述。每一门内都广引经论加以证明以劝引众生信奉净土,愿求往生西方极乐国土。

首先,第一大门中,内容虽然很丰富,但大略可概括为九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阐明净土教兴起的缘由,以及它们所适宜的时代、根机,以劝引众生归依净土。

二、依据诸部大乘经论,从说法和听法的两方面来显示净土教义。

三、以大乘圣教为依据,辨明众生发心时代的远近,以及他们供佛的多少,希望与会听众能勤策动励,发心往生。

四、辨明佛教各部经典宗旨之区别。

五、说明各部经典命名的角度不一样。如《涅槃经》、《般若经)等,是以佛所说之法的性质命名。也有就所说之事,或从说法的时机、说法场所等角度命名的。这种例子不一而足。本书所举的《佛说观无量寿经》,则以说经之人,以及所说之法而名。「佛」是说经者之名,「观无量寿」是所说之法的名。

   六、区分所说之人的差别。各种佛经形成的缘由,不外乎这五种:第一是佛自说,第二是由佛弟子说,第三是由诸天宣说,第四是由各种仙人说,第五是经过各种变化身说。现在此部《观无量寿经》是这五种中的第一种,是由佛世尊亲自宣说的。

   七、简单说明关於佛的真身、应身,以及真土、应土之问题。

   八、论明阿弥陀佛清净国土之果位,包容上下诸等根机的众生。六凡四圣,一切众生都往生安乐国土。

   九、辨明阿弥陀佛国土是否统摄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一切有情众生存的境界)。

   此《安乐集》 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劝信求往。

   今先就第一大门内,文羲难众,略作九门料简②,然后造文。

   第—、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筋归净土。

   第二、据论大部乘,显说听方轨③。

   第三、据大乘圣教,明诺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欲使时会听众,力励发心。

   第四、辨诸经宗旨不同。

   第五、明诺经得名各异,如《涅槃》、《般若经》等,就去为名,自有就喻。或有就事,亦有就时就处,此例非一。今此《观经》④就人、法为名,「佛」是人名,「说观无量寿」是法名也。

第六、科简说入差别。诺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自说,二者圣弟子者,三者诸天⑤说,四者神仙说,五者变化说。此《观经》者五种说中世尊⑥自说。

第七、略明真应二身⑦,并辫真应二土。

第八、显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通往。

第九、刚弥陀净国三界⑧摄与不摄也。

注释:

   ①释:为梵语音译释迦的略称,汉地佛教出家僧人之姓,佛教初传汉地,僧人或仍作俗姓,或依师姓。东晋释道安认为僧人都是佛子,应以佛的姓氏为姓,因佛陀为释迦氏,故佛子均当以「释」为姓。后《阿含经》传来,经中果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之语,於是天下遵为定式。

   ②料简:品评、选择之意。本指量才任官或甄别人品,如《晋书·佛图澄传》:「百姓 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竟出家,真伪混淆,多生愆过。季龙下书粒简。」亦乏指—切事物的整理择别。

   ③方轨:本指两车并行,如《史记·苏秦列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后比」喻事物之不相上下。这儿指从听、说两方面并重,以说明道理。

   ④观经:即《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三经之一,南朝宋姜良耶舍译,一卷本。主要描述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美妙庄严,以及修行往生西方净土的十六种观法。经中还提出,只要真心修善持戒,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灭罪消灾,死後往生西方浮土。 历来佛学大师封此经的注疏甚多,以唐代善导所作的《观无量寿经疏》(也称《观经四帖疏》、或《四帖疏》)影响最大。

   ⑤天:佛教所说的天,下仅是指自然天空的天,更主要是指情众生之一的「天人」, 或称「天众」、「诸天」等,为有情众生轮回的趣向之一,即天界、天道、天趣等。

   ⑥世尊:佛陀的尊号之一。以佛具备万德,为世所尊,故称世尊。如《成宝论》中说: 「如是九种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⑦真应二身:即指真身和应身。以众生本来具有的真如法性成就沸身,称为法身,亦即真身。佛陀为度世间众生而随机应化,在三界六道之中所显各种不同之身,称之为应身。

   ⑧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有情来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欲界是具有欲和淫欲的众生所居,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以及天界中的六欲天。色界是已离食、淫二,但仍离不开物质的众生所居,包括天界中十七种天,故又称色界十七大天。无色界为无形色众生所居,他们已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包括天界中的四天,故称四无色天,佛教认为三界众生均未脱离轮回,故而都属迷界。

译文

现存进一步具体论述这九个力面。

第一、阐明净土教与起的缘由,以及它所适应的时代和根机。假如所之教法与所处的时代、众生的根机相契合,那么就容易修行,也容易得到领悟。倘如所说教法与时代及众生根机相背离,那么就难以修行,也难以入门。所以《正法念经》说:「当修行者—心追求佛道时,应当经常观察时机之方便。」如不合时代,没有便利的机遇,那就是失而不是利。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缵湿的木头以求火,那就不可能得到火。这是因为条件不相宜之故。假如你折乾柴以觅水,那也下可能得到水,只有无知愚味者才会这样。所以《大集月藏经》中说:「佛入灭后第一个五百年,我们各位佛弟子通过修习智慧能够得佛道。在第二个五百年中,通过修习禅定能够得道。第三个五百年间,需要经常听闻佛法,读诵佛经,就能修习成道。第四个五百年中,必须大力修建寺院佛塔,通过修习福德,对自己的过失经常进行忏悔,也能修成佛道。到了第五个五百年,则世间一切善法不显,诤讼纷起,极少有人能通过修习善法而成佛道的。

经中还说:「论佛出世,以四种方法济度众生。哪四种方法呢?一是口宣诸部佛教经典,这是以佛法济度众生。二是诸佛如果之身,具有许多巽於常人的美好庄严之处,还能发出光明闪耀。一切众生只要能对此专心盘念观照,必能擭得巨大利益。这是佛陀以自己圆满美好的形相来济度众生。三是诸佛如来以无数功德效用成就各幸神通力量,能随意千变万化,这是以神通力来济度众生。四是诸诸佛如来各有许多名号,有的名号是统称,如佛、如来等,有的则是各自的别称,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如有众生专心称念佛的名号,必然会灭除各种烦恼障碍,护得利益,都能投身於诸佛跟前,这是诸佛以名号济度众生。」

算起来,现时众生正处於佛人灭后第四个五百年,恰好需要忏罪悔过,修习福德,应该称念佛的名号之时,众生若能一念称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除去八十忆劫生死之罪。一念尚能如此,更何况能经常修习称念名号,那将是不断忏悔的人了。

另外,假如离开圣人在世的时间近,则应当以修习各种禅定和智慧为主,兼习修福、忏悔等事。但是如果离开圣人在世的时代已经很远,那么就应当以称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并兼习禅定和智慧。为何要这样呢?实在是因为离开圣人的时代太遥远了,故而众生根机浅浮,愚昧迟钝,无法理解深奥的佛法精髓之缘故。所以韦提希夫人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能出离苦海,另一方面则是哀愍处於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中的众生,堕入轮回之劫难,徒然遭受痛苦。故而假借自己被幽禁受苦之缘,启请佛陀,广开能脱离苦海的光明大道。而佛陀则以慈悲之心加被於众生,劝导众生归於极乐净土。

如果能在这一方面精勤努力,则此人成果必将难以衡量。唯有净土法门,可以因悲悯之情得以趣入。如果欲披阅搜寻各种佛典,可以看到有许多地方是劝归导向净土的。所以我广泛搜集各种经典中佛所说的劝归净土之言,以有助於大家修习往生。为什么这样做呢?是希望以先行往生者之事迹导引後来者,以後去者继承前行者。这样使往生者连续无穷,延绵不断,从而度尽无边生死海中的众生。

原典

第一大门中,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筋归净上者,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人。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攒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乾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足故《大集月藏经》云:「佛减度①后第一五百年,我诸弟子学慧得坚因②。第二五百年,学定得坚固。第三五百年,学多闻读诵得坚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得坚固。第五五百年,白法③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

又彼经云:「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求生。何等为四?一者口说十二部经④,即是法施度众生。二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⑤,一切众生但能盘心观察,无不擭益,是即身业⑥度众生。三者有无量德用,神通道力,种种变化,即是神通力度众生。四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其打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护益·皆生佛前,即是号度众生。」

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忆劫⑦生死之罪。—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

又,若去圣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是兼。如去圣巳远,则後者称名是正,前者是何意然者?实由众生去圣遥远,机解浮浅暗纯故也。是以韦提⑧大士自为,及哀愍末世五浊⑨众生,轮回多劫,徒受痛烧故,能假遇苦缘,谘开出路豁然,大圣加慈,劝归极乐。

若欲於断进趣,胜果鸡阶,唯有净土一门,可以情浠趣人。若欲披寻众典,劝处弥多。逐以采集真言⑩助修往益。何苦?欲使前生者导後,後去者仿前,连续无穷,愿不休止,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注释:

   ①灭度:亦作入灭,即涅系。 《涅经系》二十九曰:「灭生死故,名为灭度。」

   ②坚固:心念千动不变,称为坚固。 《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

   ③白法:指白净之法,为一切善法之统称。

   ④十二部经:也作十二分教,泛指一切佛经。所有佛经,按其体例和内容可分为十二大类,称作十二部经。此十二大类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为(1)修多罗(契经),即经典中直说法义的长行。(2)只夜(应颂、重颂),重宣长行主义的颂体文。(3)伽陀(讽颂、·孤起颂),不依长行之义,直接的偈颂文。(4)尼陀那(因缘),记述佛说法教化的因缘,如诸经之序品。(5)伊提目多(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 >等;(6)读陀伽(本生) ,即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7)阿浮陀达摩(未曾有) ,记载佛所显现种种神通、不可巴议之事的经文。(8)阿婆陀那(譬喻),佛以譬喻听说的教义。(9)优婆提舍(谕议),问答和论议教义法理的经文。(10)优陀那(自说),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者即是。(11)毗佛略(方广),佛说方正广大之理的经文。(12)和伽罹那(授记)佛对菩萨预言成佛的经文。

   ⑤相好: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略称。佛教涊为佛的身体育许多庄严美妙的相状,概然言之有三十二种大的相壮,八十种随之而产生的美好之相,如佛面圆满, 眉间有白毫,螺发等等。《观无量寿经》说:「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净土行者念佛,需念佛的相好。 .

   ⑥业:梵语羯磨的意译。指有情众生的一切身心活动,即造作之意。大略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三类。业所积聚之力,可使众生趣向轮回道中。佛教认为众生的因果报应均以业力为依据。

   ⑦劫:梵语音译「劫波」之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具体说法不一,一般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三种。

   ⑧韦提:又作韦提希,古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母。相传阿阇世王为太子时,因听信恶友提婆达多之言,企图弑父,母为救夫被囚。韦提希夫人因被幽囚,生厌离之心,祈求佛陀,愿生净土,於是佛为说《观无量寿经》。

   ⑨五渴:又作五滓、五浑等。指五种浑浊不净之法,它们是: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法华经》中说:「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⑩真言:真实之言。这儿指诸佛经所说之言。

译文

第二、依据诸部大乘经论,从说法和听法两方面来头示净土教义。可分六点说明:

一、《大集经》说:「应当把说法者看作高明的医师,前来解救病者的苦难。把他所说之法看作是甘露,是醍醐。对於听法者来说,应该认为这是增长见识智慧,或是能治愈病患的大好机会。如能这样,则说法者和听法者都能担当、继承和兴隆佛法的大业,并能经常投生於佛前。」

二、《大智度论》说:「听法者端详审视如饥似渴,一心一意地钻研听到的法音。听闻佛法心生欢喜踊跃,这样的人应当为他解说佛法奥义。」

三、此论又说:「有两种人可得无穷无尽的福报。怎样两种人呢?一是乐於演说佛法之人,二是乐於听闻佛法之人。所以阿难曾对佛陀说:『舍利弗和目连两人为什么获得的智慧和神通,在诸佛弟子中最为突出呢?』佛陀告诉阿难说:『这两人在修习过程中,为了佛法的缘故,千里奔波,不畏艰难,所以现在他们获得的成就最为突出。』」

四、《无量寿经》说:「如果有人不具备善根,就下能听闻此经。只有清净而能守持戒律者,才有可能获得听闻佛法的机会。」

五、经中又说:「曾经多次见过佛世尊者,才能毫不犹豫地信奉净土法门。曾经奉事过亿万如来的人,才能更加乐於听闻净土教义。」

六、《无量清净觉经》中说:「信奉佛法的善男信女们,闻说净土法门后,心中产生慈悲欢喜之情,致使全身毛发为之而竖。应当知道,这些人在过去世时已经成就佛道了。如果还有人听了净土法门之义,还不产生信仰之心者,当知此人是刚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转生而来,他前世的祸殃罪业还未报尽,所以对此净土法门不会产生信仰之心啊!我说这种人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

所以《无量寿经》说:「具有侨、慢、弊、懈、怠之心的人,难以信奉此净土法门。」

原典

第二、据诸部大乘,明说听方轨者,於中有六:

第一、《实集经》①云:「於说法者,作医王想,作拔苦想。所说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听法者,作增长胜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说着听者,皆堪绍隆佛法,常生佛前。」

第二、《大智度论》②云:「听者瑞视如渴饮,一心人於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第三、彼论又云:「有二种人,得福无量无边。何等为二?一者乐说法人,二者乐听法人。是故阿难③白佛言:『舍利弗④、目连⑤,何以所得智慧神通,於圣弟子中最为殊胜?』佛告阿难:『此之二人,於闲⑥小时,为法因缘,千里不难,是故今日最为殊胜。』」

第四、《无量寿大经》⑦云:「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戎者,乃擭问正法。」

第五、云:「会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奉事忆如来,乐闻如是教。」

第六、《无量清净觉经》⑧云:「善男子、善女入⑨,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入过去宿命⑩巳作佛道也。若复行人,闻开净土法门,都不生信者,当知此人,始从三恶道11来,殃咎末尽,为此无信向耳。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

是放《无量寿大经》云:「侨慢弊懈怠,杂以信此法。」

注释:

   ①大集经:全称《大方等大集经》。大集,意为大众会集,诸法会集之意,表示当时听闻的人数,以及所说内容之多,实为大集部经典的总集。有多种译本,较为通行的是北凉昙无谶所译的六十卷本。

   ②大智度论:为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也作《大般若经》的论著。龙树菩萨造,姚秦弘始四年(公元四O二年)由鸠摩罗什法师译於长安道遥园西明阁。全书一百卷,但仍为原著的一小部分。论中释中道实相之义,广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已散佚的资料,乃研究大乘佛教的重要论著。

   ③阿难:全称阿难陀,意为「欢喜」,「庆喜」。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本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从随释迦佛出家。因长於记忆,故被称为「多闻第一」。

   ④舍利弗:旧译「喜露子」,本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婆罗门,后随释迦佛出家,并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敏捷智慧,善於讲演佛法,故被称为「智慧第一。」

   ⑤目连:全称摩诃目犍连,即大目犍连。本古印度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后归依释迦佛,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相传他有很大神通,在诸弟子中以「神通第一」而著称。「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中国佛教中流传极广,据说「盂兰盆节」即源於此。

   ⑥因:舆果相对。凡能造成一定结果,或参与造成一定结果的因素都可称为「因」。佛教强调因果关系,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一定原因的结果,任何相关的事物都是互为因果。因此,因果关系普遍存在,是事物得以存在和变化的条件。佛教说因的种类很多,有六因、十因等等。

   ⑦无量寿大经:即《无量寿经》,有时简称为《大经》。是净土三经之一,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是三国时魏康僧铠译:二卷本。主要内容是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曾以国王之身舍国出家,号法藏比丘。他在修道过程中曾发四十八愿,复修习成佛,名「无量寿」,国土在西方,名「安乐」 (或作「极乐」)。本经有多种异译本,历代佛教学者的注疏也很多,如隋代吉藏的《义疏》一卷,慧远的《义琉》二卷等。此外,印度世新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原生偈》,以及北魏昙鸾的《往生论往》等,都是依此经羲而作,并成为净土宗的重要典籍。

   ⑧无量清净觉经:即《无量寿经》的异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现题后汉支娄迦识译》。此外,据梁《高僧传》以及《开元释教录》以前的隋、唐诸经录记,魏时帛延也曾译此经。

   ⑨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家对信佛闻法之在家、出家男女的称呼。

   ⑩宿命:即宿世之命,也就是前世的生命之意。佛家持业报轮回说之观点,认为今世生命实由前世所为之善恶决定,故前世所作为今世之因,今世所受之果,乃由宿命决定。

   ⑾三恶道:又作三恶趣,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佛家持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各以本身的善、恶业力,不断地轮转於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中,以后三者为恶业往来的趣处,故称之为三恶道。

译文

第三、依据大乘圣教,辨明众生发心的久远及供佛的多少。如《涅槃经》中说:「佛告诉迦叶菩萨说,如有众生能於熙连河及半条恒河中的沙子那样多的佛前,发追求佛道的无上大心,然後才有可能於此秽浊恶世中,听到这种大乘经典而下生诽谤之意。如有人在整个恒河沙那样数的佛前发无上大心,然后能於秽浊恶世中,听闻这种大乘经义而下生诽谤,反而产生深切的喜和欢乐之情。如有人在二倍於恒河沙数的佛前发无上大心,才能在恶世中不诽谛大乘教法,正确地理解、乐於信奉这种教法,接受诵读此大乘经典。如有人在三倍於恒河沙数的佛前发无上大心,才能於秽浊恶世中不谤大乘佛法,并能书写经卷,传播佛法。」

佛陀虽然对众生这样说,但找们并未理解其中的深义,为什么要这样比较衡量呢?这是为了显示彰明现今正在听闻佛法的人,都是曾经发过无上大心、供养过无数佛世尊的。又是为了显示大乘经典不可思议之奇妙威力之故,所以佛经常说:「如有众生听闻此经,百千亿劫不再堕入恶道之中。」为什么呢?要知道,这种奇妙的经典流布的地方,即是金刚之地;而能够受持此经典的人也如同伞刚一样。所以听闻大乘经义而生信仰者,都会护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原典

   第三、据大乘圣教,明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者。如《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於熙连①半恒河沙②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於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③,然後乃能於恶世中,闻经不起诽谤,深生爱乐,若有於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於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

虽为人说,未解深义。何以故须如此教量④者?为彰今日座下闻经者,会巳发心供养多佛也。又愿大乘经之威力不可思议,是故经云:「若有众生,闻是经典,亿百千劫不随恶道。」 何以故?是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⑤,是中诸人亦如金刚。故知闻经生信者,皆擭不可思议利益也。

注释

   ①熙连:一作希连,也译作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等。为古印度河名。相传释迦佛灭度於此河边的树林中。如法愿所译之《大般泥洹经》一说:「枸夷城力士地,坚固林双树间。」又,一说熙连河即释迦成道时沐浴的尼连禅河。见《玄应音羲》三。

   ②恒河沙:喻事物之多。恒河为印度著名的河流,相传释迦成道后常在恒河流域活动,故佛经中常以恒河为喻。

   ③菩提心:即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大心、菩提意为「觉」、「智」,为佛道最高的智慧。大乘佛教认为发菩提心,乃是修习佛道的根本条件。

   ④教量:即校量,较量,比较衡量之意。

   ⑤金刚:《三藏法数》 曰:「金中最刚,故曰金刚。」佛经中往往用以喻佛之智慧,表示佛的智慧至坚锐,能破一切邪魔外道。

第四、辨明佛教各部经典的宗旨不同。如《涅槃经》是以佛性为宗,《维摩诘经》是以不可思议之解脱为宗,《般若经》是以「空」和「慧」为宗,《大集经》是以密咒真言为宗。现在我们所说的这部《观无量寿经》则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如果谈到所观的对象,下过是依报和正报二种,就如以下依各种观法所辨明的那样。

如依《观佛三昧经》所说,佛告诉他的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一是口说十二部经,施舍佛法,利益众生,能使众生灭除无明暗障,打开智慧之眼,往生於诸佛之前,尽早获得无上智慧。二是诸佛如来身相有各种圆满光明美好之处,如有众生或总体、或个别具体地称念观察诸佛,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佛,都能灭除众生四重五逆之罪,永远背弃火、血、刀三条受难之路,随意而得欢乐,常生佛国净土,乃至於成佛得道。三是劝令父王修行念佛三昧。」

这时父王对佛言道:「佛地果位德行,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之理,为何不令弟子修行呢?」佛告诉父王说:「诸佛果位德行,有数不清的深妙境界和神通解脱,这不是凡夫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问佛:「念佛之功,其相状怎样呢?」佛告诉父王:「就如一片方广四十由旬的大伊兰林中,有一棵牛头旃檀树。此树虽有根芽,伹尚未出土。此伊兰林中唯有伊兰花发出奇臭无比的气味,如有谁吃了此伊兰花果,必发狂颠而死。然而旃檀树慢慢发芽长枝,渐渐长成一棵小树苗,香气飘溢四方,改变了此伊兰林中的气味,使林中充满旃檀树的香甜之气。众生见此都觉得希有奇妙。」

佛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之中,念佛之心同样如此。只要能一心盘念下止,定能生於佛前。一旦得到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就无上大慈悲之心。就如旃檀香树能改变伊兰林的气味一样。」所谓伊兰林便是比喻众生体内具有的贪、瞋、痴三毒、三障等无边罪过。所谓旃檀树即比喻众生的念佛之心。才欲长成树苗者,是喻众生但能念佛不断,积累功德,成就诸善业道也。

问:算计一切众生的念佛功德,也应一切可知,为何因一念之力,便能断除一切障碍,如一棵旃檀树能改变四十由旬之大的伊兰林,使林中飘溢香美之味呢?

答:按诸部大乘佛典所说,念佛三昧之功能不可思议。为何这样说呢?如《华严经》中说:「譬如有人用狮子筋作琴弦,当其音声一奏出,其余一切琴弦都将断壤。」如人以无上智慧之心修行念行念佛三昧,那么一切烦恼,一切诸障都将断灭。也如同有人将牛、十、羊、驴、马各种乳放在同一容器中,再放入一滴蛳子乳孔,狮子乳便能穿透其他各种乳,使它们遭到破坏壤而成清水。

如有人以无上智慧之心修行念佛三昧,便能毫不费力地穿透一恶魔诸障:《华严经》中还说:「譬如有人持隐身之药列处行走,所有其他人都看不见此人。」如能以无上智慧之心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诸障,也同样找不到此人。他便能随意行处,无人能阻。为何能这样呢?因为此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禅定之王也。

第四、次辨诸经宗旨不同者。若依《涅槃经》①,佛性为宗;若依《维摩经》②,不可思议解脱为宗:若伙《般若经》,宽慧为宗:若依《大集经》 ,陀罗尼③为宗。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④为宗。若论所观,不过依正二报⑤,如下依诸观所辨。

若依《观佛三昧经》⑥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二者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⑦,永背三途⑧,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三者,令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 「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工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⑨林,方四十由旬⑩,有一科牛头旃檀11,虽有根牙,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瞰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牙渐渐生长,纔欲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下止,定生佛的。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阑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12三障,无边重罪。言旃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纔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辨也。

问曰:计一切众生念佛之功,亦应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断一切诸障,如一香树改四十由旬伊兰林,悉使香美也?

答曰:依诸部大乘,愿念佛三昧功能不可思议也,何者?如《华严经》14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师子乳一滴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忍皆破坏,变为清水。

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又,彼经云:「譬如有人,恃翳身药,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二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不见是人,随所指处,无能遮障也。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注释

①涅槃经:又称《大般涅槃经》、《大涅槃经》等,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主要宣说佛身常往,涅槃常、乐、我、净以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教义。此经通行的译本为北凉昙无谶所择的四十卷本。其教义对南北朝佛性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影响,此外对中国佛教各派教义的发展也起过重大作用。

②维摩经:即《维摩诘经》,或称《维摩诘所说经》,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有多种译本,较通行的是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的三卷本。主要内容是通过吠舍离城的维摩诘居士舆文殊师利菩萨论议佛法,以敷演大乘深妙教义。经中〈佛国品〉一篇专门论及大乘净土之义。

③陀罗尼:意为总持,能持,能遮等。意即能集种种善法,使之不散;能遮种种恶法,使不令生。今常以陀罗尼指咒语。

④三昧:一作三摩地,意为「定」,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大智度论》卷五说:「善心一处不动而名三昧」。

⑤依正二报:即指依报和正报。佛家以由过去之业力而成现世有情个体之身心,为正报。而以有情众生存依之土,如山河大地等,为依报。

⑥观佛三昧经:即《观佛三昧海经》,简称《观佛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主要讲如何观佛相好及观佛三昧之功德。

⑦四重五逆:为四重罪与五逆罪的合称。四重罪又名四波罗夷,是说出家比丘犯下杀、盗、淫、妄语四戒,乃极重之罪,故称四重罪。五逆罪又作五无间业。是说犯此五种罪者,将堕入无间地狱受苦,又因此五种罪逆於理法,故名。佛教各派有不同说法,一般常言之五逆为:—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离间僧众,使之废弃法事) 。

⑧三途:一、火途,指地狱趣,以地狱为烈火所烧之处;二、血途,指畜生趣,以畜生互相撕食之故;三、刀途,指饿鬼趣,以饿鬼为刀剑逼近之故。

⑨伊兰:又作伊罗,—称长有美丽的花,但有恶臭气味的树,据说其恶臭可及四十里、经中多以此喻众生的烦恼。

⑩由旬:一译为「俞旬」、「由延」等,古印度长度计量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路程为一由旬,约合四十里。

11牛头栴檀:又作赤栴檀。栴檀为一种香木树,因出牛头山,故名。据说以此栴檀香涂身,入火坑而火不能烧。佛经中常将之比作为菩提。

12三毒:一、贪毒,二、瞋毒,三、痴毒。佛家认为此三者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又名根本烦恼。以其能害众生,有如毒蛇,故称之为毒。

13三障:据《涅槃经》等说,即一、烦恼障,指贪、瞋、痴等欲念之感;二、业障,指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指地狱、饿鬼,畜生等苦报。佛家认为这些是能障正道,有害善心者,故称为三障。

14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有六十卷本(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八十卷本(唐·实叉难陀译)和四十卷本(唐·般若译)。主要讲佛陀的因行果德,如华壮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

15滴:滴水之意。

16翳身药:即隐身药。据古代印度相傅,以水磨此药涂於眼睑,其身即隐,人不能见。

译文

第七、阐明三身三土之义。

问:今在西方净土说法的阿弥陀佛是何种佛身?极乐国土上是什么国土?

答:现在西方净土说法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极乐世界庄严国土是报土。然而自古以来相传,都说阿弥陀佛是化身佛,其教化的国土也是化土,这是很大的错误。如果真是那样,则秽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之处,净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之处,却不知如来的报身该居於何种国土呢?现在我们依据《大乘同性经》,分辨确定报身和化身、净土和秽土。经中说:「在净土中成佛的都是报身佛,在秽土中成佛的都是化身佛。」此经中还说到,阿弥陀如来、莲花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以及已经在清净佛刹得道的和将要得道成佛的,所有这些都是报身佛。

那么什么是如来化身呢?如所谓踊步健如来、魔恐怖如来等所有在秽浊恶世中,已经成佛或将要成佛者,他们显现了从兜率天宫降世,住持一切正法、像法、末法等事相,这些都是化身佛。那么如来的法身又是什么呢?如来的真实法身无色无形、无所示现也无所依著、不可见也无言说、无住处、无生灭变化,这才是真法身之义。

原典

第七、略明三身三土义。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

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1),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然古旧相傅,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2)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经》辨定报化净秽者。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彼经云,阿弥陀如来、莲华开放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道者、当(3)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

何者如来化身?由如今日踊步健如来,魔恐怖如来,如是等一切如来,秽浊世中,如现成佛者、当成佛者,从兜率(4)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未法,如是化事,皆是化身佛也。何者如来法身?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形、无现、无著,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生无灭,是名真法身义也。

注释:

(1)报佛:即报身佛,大乘佛教所说的三身佛之一(另外两身是法和应身)。它以人所具有的真如本性,即佛性为依据,经过修习实证而成的佛果之身。是为酬报修行者的修行功德,使之享受佛的境界而成之身,因而称为报身。

(2)秽土:是相对於净土而言。佛家以佛所成就的国土为净土,而以凡夫所居之世为秽土。秽土由瓦砾土石而成,此国土中充满各种烦恼污浊,因而称秽土,如我们现在所居之世。

(3)当:应该、将要的意思。

(4)兜率:即兜率天。佛家所说的六欲天之一,据说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为欲界天的一部分,居住在这儿的天众彻体光明,照耀世界。内院则是弥勒寄居和说法之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弥勒净土」,或称「兜率浮土」。

译文

问:如说阿弥陀佛当为报身佛,那么如来的报身应当常住不灭,但为什么《观音授记经》中说,阿弥陀佛入于涅槃后,观世音菩萨相继补住佛位呢?

答:这儿所谓涅槃,只是指报身佛所显示的隐没状态,并非是真的灭度。这经中还说到阿弥陀佛入於涅槃後,还有善根深厚的众生,仍能像以前那样见到阿弥陀佛,这就是说明了阿弥陀佛并非真的灭度。

另外,《宝性论》中说到,报身佛可显示五种状态:为众生说法的说法相、摄化众生相好的可见相、度化有情的诸业不休息相、随缘示现入灭的休息隐没相、以不恒久长住的报身示现不实体相。这就是一个证明。

原典

问曰:如来报身常往,云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行(1)菩萨次补佛处也?

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後,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登也。

又《宝性论》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注释:

(1)观世音:俗称观音,是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身边的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二大脅侍菩萨。在中国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几乎是家喻户晓.在一般民众心目中,他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菩萨。中国民间流傅首许多有关这位菩萨的故事,并成为小说、戏曲表现的题材。在大乘佛教典籍中,有许多关於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其中最著名的是《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常被单独印行流通。

译文

问:释迦如来的报身报土又在何方呢?

答:《涅磐经》说:「距离这儿四十二恒河沙那样多佛国土的西方,有个叫做『无胜世界』的地方,那儿一切庄严景象如同极乐世界,找(即释迦牟尼佛)的国土就在那儿。我只是为了教化众生而来到此娑婆世界,这儿并非我的国土。一切如来也是这样。」这就是一个证明。

原典

问曰:释迦如来报身报土在何方也?

答曰:《涅槃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所有壮严,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有异。我於彼土出观於世,为化众生故,来在此娑婆国土(1),但非我出此土,一切如来亦复是。」即其等也。

注释:

(1)娑婆国土:又作娑婆世界,或译作索诃、娑诃等,意为「堪忍」即指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佛家认为我们众生所居的世界充满苦难、罪孽深重,因此称为「堪忍」。而佛、菩萨在此世界以无畏和慈悲精神忍受劳累,教化众生,因此为名。

译文

问:《鼓音经》说,阿弥陀佛有父母,可明知其不是报佛报土?

答: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文句,而没有深究经文的义旨,所以会产生这种疑问。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要知道阿弥陀佛也具有三种佛身,在极乐国土出现的便是报身。现在所说有父母者,是在秽土中示现化身佛的父母。就如释迦如来,在净土中成就报身佛,但他来此方世界则示现有父母,成就为化身佛。阿弥陀佛也是这样。

又如《鼓音声经》说:「那时阿弥陀佛与诸声闻弟子们在一起,其国号称为『清泰』,圣王所住之城,宽广有一万由句。阿弥陀佛的父亲为转轮圣王,名叫月上,母亲名殊胜妙颜。另有魔王名无胜,儿子名月明,有堂兄弟名寂意,阿弥陀佛的给侍弟子名无垢称。」但上面所引,都是化身之相。如果是净土,怎会有转轮王及城中女人等呢?此文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又何待你去分别呢?都是因为不善於究寻经文的义旨,致使迷惑於表面文句而产生错误的看法啊!

原典

问曰:《鼓音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明知非是报佛报土也?

答曰:子但闻名,不究寻经旨,致此疑,可谓错之毫毛,失之千里。然阿弥陀佛亦具三身,极乐出现者,即是报身。今言有父母者,是秽土中示现化身父母也。亦如释迦如来,净土中成其报佛,应来此方,示有父母,成其化佛。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又如《鼓音声经》云:「尔时阿弥陀佛与声闻众(1)俱,国号『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阿弥陀佛父是转轮圣王(2),王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魔王名无胜,佛子名月明,提婆达多(3)名寂意,给侍弟子名无垢称。」又,上来所引,并是化身之相,若是净土,岂有轮王及城女人等也?此即文义炳然,何待分别?皆不善寻究,致使迷名生执也。

注释:

(1)声闻众:即声闻弟子,意为由听闻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原指佛在世时弟子,後一般指以遵佛的说教修行,唯追求自我解脱的修行者。

(2)转轮圣王:又作转轮王、轮王等。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圣王。据说当此王即位时,便由天感得轮宝(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此王即转动轮宝而降伏四方,故称转轮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故转轮王也相应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和铁轮王四种。

(3)提婆达多:又作地婆达多,调达等,据《佛本行经》和《大毗婆娑论》等记载,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後随释迦佛出家,修习神通。又曾另立僧团,与佛陀对抗,因此佛经中常将他作为恶友的代表。

译文

问:如你所说,报身有随机感而示现入灭的「隐没休息相」,那么净土是否也有成劫、坏劫之变迁呢?

答:那样的责难,自古至今,其义难通。虽然如此,我现在也试引经典为证,略加解释,那么,亦可知其大概之义了。譬如说,佛身是常住的,但从众生角度来看,却有涅槃之相。净土也是这样,其本体决无成坏之变,但从众生角度看起来,却有成有坏。如《华严经》所说:「如同见诸佛导师,因随众生心念变化而显无量之色身。看佛国刹土也是这样。」所以《净土论》说:「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所以由此可知,若从法性净土角度来看,则没有什么清浊之分;若从报土化土而言,才有秽净之别。

又,泛言佛上,因所对众生的根机感应不同,所以有三种差别:一是从修真而得的果报而言,名为报土。如同阳光照耀四方,诸佛法身就如太阳,所得报土有如阳光。二是从无忽然而有,名为化土。即如《四分律》中所说,锭光如来变化显现提婆城与拔提城,两城相近,互通婚配。後来忽然化现大火烧毁此二城,这是为使亲生能看到世事无常,从而生厌离之心,归向佛道。所以经中说:「或是为了使众生洞察了然世事之无常,而化现劫火烧毁一切,除去众生本来具有的世事恒常之想,让他们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或是为了济度贫乏者,因而化现无尽宝藏,随众生之因缘而加以开导,令他们都能发无上菩提之心。」三是隐秽显净,如《维摩诘经》所说,佛以足趾按地上,使三千佛刹国土无不庄严清净。

现今此无量寿国,就是其中第一种从修真而得之果报国土。何以能知呢?按《观音授记经》说:「未来世观音菩萨将成佛,以接替阿弥陀佛之位。」所以知足报土也。

原典

问曰:若报身有隐没休息相者,亦可净土有成坏事?

答曰:如斯难者,自古将今,义亦难通。虽然,今敢引经为证,义亦可知。臂如佛身常住,众生见有涅槃。净土亦尔,体非成坏,随众生所见,有成有坏,如《华严经》云:「由如见导师,种种无量色,随众生心行,见佛刹亦然。」是故《净土论》(1)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2)。」故知若据法性净土,则不论清浊;若据报化大悲,则非无净秽也。

又,氵凡明佛土,对机感不同,有其三种差别:一者从真垂报,名为报土。犹如日光照四天下,法身如日,报化如光。二者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如《四分律》(3)云,锭光如来,化提婆城与拔提城相近,共为亲婚往来。後时忽然化火烧却,令诸众生,睹此无常(4),莫不生厌,归向佛道也。是故经云:「或现劫火(5)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照令知无常。或为济贫乏,现立无尽藏(6),随缘广开导,令发菩提心。」三者隐秽显净。如《维摩经》,佛以足指按地,三千刹上,莫不严净。

今此无量寿国,即是从真垂报国也。何以得知?依《观音授记经》云:「未来观音成佛·替阿弥陀佛处。」故知足报也。

注释:

(1)净土论:亦称《往生论》,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古印度世观依《无量寿经》义所作的赞颂西方极乐净土的著作。北魏菩提流支译,是净土宗的基本论著。

(2)指净土与移土的关系,在本质上有三种不同。即㈠净秽两土由净秽二业,令其自心变现作净秽相,心净土净,心秽土秽,各由自心,心既有味,土宁称一?如佛未以足指按地,秽盈而净亏;佛以足指按地,净盈而秽亏,故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㈡虽复净秽两心现净秽二土,心有两体,土成二相,然同处同时,不相障碍,不可言有净处无秽、有秽处无净。别处而现,而有障碍。以同处同时现净秽故,故云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㈢此净秽二业,因缘差别,变现种种棘林、琼树、瓦砾、殊玑,从缘所生,夫他起性,方成土相,不同於彼空花、龟毛、兔角,遍计所执性悄有体无,无形质体,故云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

(3)四分律:记载佛教戒律的著作,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戒律,也是唐代律宗依据的根本典籍。

(4)无常:佛教用语。佛家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刹那生灭流转,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此即称为无常。

(5)劫火:佛家所说坏动末期出现的三大灾之一的火灾。佛家认为,世界不在成、住、坏、空四劫中循环变化。到坏劫来临时,有火灾、水灾和风灾三在灾毁灭世界。其火灾起时,有七个太阳并出,焚烧此世界,自地狱直到天宫均被烧成灰烬,然后便进入空劫。

(6)无尽藏:即无穷无尽的财富宝藏。如《探玄记》十九说:「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

译文

   第八、明阿弥陀佛清净国土之果位包容天下,凡夫圣人均得往生此土。今此无量寿国是垂报阿弥陀佛功德之净土。由于阿弥陀佛宏大誓愿力的缘故,所以它包容通达上下,致令凡夫之善,也能获得往生。由于通上之故,使天亲、龙树以及修行达到一定阶位的各种菩萨得往生其处。所以《大经》说,弥勒菩萨问佛:「未知此娑婆世界有多少获得智慧,达到不退转果位的菩萨,得以往生极乐国土?」佛告诉弥勒菩萨:「此世界有六十七亿这样的不退转菩萨,都将往生西方极乐。」如果更加广引各部经典,则可知其余诸方世界也是这样。

问:既说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果位包容上下,不论凡夫圣人均得往生此土,不知是唯有修习至高至上的无相真理,才能得到往生呢?还是以凡夫所作之念佛名号、观佛相好等事,也能往生其国?

答:凡夫的智慧浅显,所以大多依靠念佛观相等有形相之功德而求极乐,定能得往生。然而依相而求往生,功力轻微,所以只能生有相之净土,只见化身阿弥陀佛。因而《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中说,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言:「要知道我于过去无数劫前,还是凡夫之时,当时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如来。其佛在世时与现在的佛一样,也是身长一丈六,身为紫金色,说三乘佛法,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那时其国有一位叫做一切施的长者,儿子叫戒护。当其子在母胎时,母因敬信佛法的缘故,预先为其子受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三归依法。儿子诞生後,八岁时,父母恭请佛陀在家供养。此童子见佛後即行礼。因心中敬重佛,所以双目凝视,不离佛身。由此一见佛故而得以除灭百千万亿无数劫生死之罪。自此以後常生诸佛浮土,能遇见如千百亿恒河沙那样多的佛陀。这些佛世尊都以自身美妙的形相来济度众生。

「那时戒护童子一一亲自侍奉这许多佛,从不间断,礼拜供养,合掌观佛。由於因缘力的作用,又得遇无数佛,那些佛亦以美妙的色身形相来度化众生,故而此後即得百千亿念佛三昧法门,又得无数咒语真言法门。既得这些法门,诸佛又出现在他面前,为他说至高至精的无相之义,他便於须臾间得首楞最三昧(谓能健步向前,迅速得道的禅定三昧)。当时那童子只因受了三归之法,曾一度礼佛,并凝视洞观佛身而心无厌倦之情。仅由此因缘,便值遇无数佛,更何况一心系念,全心全意地思维观察佛的色身呢?当时那位童子岂是别人,就是我的前生啊!』

这时佛世尊称赞文殊菩萨说:「善哉善哉,你以一度礼佛的缘故,便得遇见无数诸佛,何况将来我诸弟子勤於观佛念佛呢?」佛又敕谕弟子阿难:「你将文殊师利的这些话语遍告大家,以及未来世的众生。如有能礼佛、念佛及观佛者,当知此人即舆文殊师利一样,当其来生转世时,文殊师利等诸菩萨即成为其亲教师。」以此经文可以证明,浮土与有相之士相通,得以往生是绝对无误的。如果懂得以无相离念(摒弃需言形相而存在的最高真理)为本体而求往生净土者,必然是上品往生人。

所以天亲菩萨的《净土论》,假如能洞察极乐国土阿弥陀佛,以及观世音等菩萨的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功德,就能懂得这许多庄严功德,可简略归结为具有无上智慧的清净无为的诸佛法身。为什麽要从广义、约略两方面论述呢?因为,诸佛、菩萨具有两种法身,一种称为「法性法身」,另一种称为「方便法身」。因方便法身的缘故而显出法性法身,这两种法身有区别,但不可截然分开,虽一体而又有差别,所以要从广略两方面讲述。作为一个菩窿,假如不知道广略相入的道理,则不可能发挥自利、利他的精神。无为法身就是法性身,因为法性寂灭,所以不能以各种形相来看待法身。由於法身无相的缘故,则能神通变化无固定的相貌,所以佛的各种相好庄严就是法身的体现。法身已不受知识之限制,所以能无所不知,因而佛的圆明之智,即是真实无假之智慧。

虽然知晓从缘起观、总相别相等角度来看待此广略二句,都体现了世事万物之最高真理。领悟此终极真理,就可理解所谓三界亲生,实际上是虚妄不实的现象。理解三界众生都是虚妄不实的现象,就能产生真实慈悲之心。懂得了真实慈悲,才能发起真实归依佛法之心。现在修行佛道者,无论是僧是俗,只要能懂得世事万物的生灭和无生灭之理并不道背真俗二谛,多应是上品往生者。

原典

第八、明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壁通往者。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上故,天亲(1)、龙树(2),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是故《大经》云,弥勒菩萨问佛:「未知此界,有几许不退菩萨(3),得生彼国?」佛言:「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皆当往生。」若欲广引,余方皆尔。

问曰:弥陀净国,既云位该上下,无问凡圣,皆通往者,未知唯修无相得生?为当凡夫有相,亦得生也?

答曰:凡夫智浅,多依相求,决得往生。然以相善力微,但生相土,唯睹报化佛也。是故《观佛三味经·菩萨本行品》云,文殊师利(4)白佛言:「常知我念遇去无量劫数为凡夫时,彼世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如来。彼佛出时,与今无异。彼佛亦长丈六,身紫金色,说三乘法(5),如释迦文。尔时彼国有大长者,名一切施,长者有子,名曰戒护。子在母胎时,母以敬信故,预为其子受三归依(6)。子既生已,年至八岁,父母请佛,於家供养。童子见佛,为佛作礼,敬佛心重,目不暂舍。一见佛故,即得除却百万亿那由他(7)劫生死之罪。从是以後,常生净土,即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是诸世尊,亦以相好度脱众生。

「尔时童子一一亲侍,间无空缺,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以因缘力故,复得值遇百万阿僧祇(8)佛,彼诸佛等,亦以色身相好,化度众生。从是以後,即得百千亿念佛 三昧门,复得阿僧祇陀罗尼门。既得此已,诸佛现前,乃为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9)。时彼童子,但受三归,一体佛故,谛观佛身,心无疲厌。由此因缘,值无数佛,何况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时彼童子,岂异人乎,是我身也。」

尔时世尊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以一礼佛故,得值无数诸佛,何况未来我诸弟子,懃观佛者,懃念佛者?」佛敕阿难:「汝持文殊师利语,遍告大众及未来世众生,若能礼佛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观佛者,当知此人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舍身他世,文殊师利等诸菩萨,为其和上(10)。」以此文证,故知净土该通相土,往生不谬。若知无相离念为体。而缘中求往者。多应上辈生(11)也。

是故天亲菩萨论云,若能观二十九种庄严清净(12),即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即是智慧无为法身故。何故须广略相入者?但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显出法性法身。此二种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无为法身者,即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即法身无相也。法身无相故,则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是法身也。法身无知故,则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13),即是真实智慧也。

虽知就缘观总别二句,莫非实相也。以知实相故,即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以知三界亲生虚妄故,即起真实慈悲也。以知真实慈悲故,即起真实归依也。今之行者无问缁素(14),但能知生无生不违二谛者,多应落在上辈生也。

注释:

   (1)天亲:又作世亲,音译名婆薮盘豆等。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先学小乘,後随其兄改习大乘教义。所作《大乘庄严经释论》、《十地经论》、《大乘百法明门论》、《二十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等,都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著。另外还有《净土论》一书,则是专门弘扬净土教义的著作,为中国佛教浮土宗依据的主要论著之一。

   (2)龙树:一作龙猛、龙腾等。古代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相傅他曾从「大龙菩萨」得「方等深奥经典」,後大力弘扬中观学派教义。所作论著很多,有「千部论主」之称。其中如《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都是大乘中观学派的重要论著。此外,他在《十住毘婆沙论》中,阐述难行道、易行道之说,後经昙鸾、道绰、善导诸师的发挥,成为净土教义的重要内容。

   (3)不退菩萨:梵语阿毘跋致,意为不退、不退转。指修行精进,善根功德不断增进而决不退失。不退菩萨是指已经修习到一定的陛位,其善根功德不再退转的佛教行者。按净土教义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由於烦恼和各种无明业火的影响,修行不易,所修得的功德也不易巩固,容易产生退失回转之意。但若往生西方净土,一经往生,就得不退转位,可使修行功德善根不断增长,直到修成佛道,所以来生应常发愿往生。

   (4)文殊师利:即文殊菩萨。

   (5)三乘法: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声闻乘即小乘,因以闻佛陀之声教而得悟四谛之理。缘觉乘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乘,因以感飞花落叶等自然现象,而悟十二因缘之理。菩萨乘又称大乘,以无数劫之时间修六度万行,使功德增长而证无上智慧。

   (6)三归依:即归依佛、法、僧。表示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是信佛者的最基本信仰要求。

   (7)那由他:又译作那由多、那述等。古印度计数单位,有多种不同说法,一说当千万,一说为亿,也有说为十万者。

   (8)阿僧祇:意为无央数,表示时间之久远,无法以数计算。

   (9)首楞严三昧:佛教所修诸三昧禅定中的一种,意为健行三昧、勇伏定等。据说修此三昧禅定,能使行者性坚固而诸魔不能侵。

   (10)和上:即和尚。本意属亲教师,是对师父的称呼。中国佛教中一般为对师长的尊称,民间一般作为僧人的统称。

   (11)上辈生:是往生净土者的等级之一。据《无量寿经》等说,往生净土者按其业力和修行功德,可分为上、中、下三类。其上辈生者,多属弃家离欲,发无上大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者,此辈往生时,有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亲来接引,一旦往生即从莲花化生,得不退转位。

   (12)二十九种庄严清净:按世亲《净土论》说,极乐国土的庄严功德有十七种,如来的庄严功德有八种,菩萨的庄严功德有四种,合起来共二十九种。此二十九种亦称为二十九句,这是广而言之,有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功德。但若略而说之,则可概括为一种,即後文所谓「一法句」。二十九句和一法句,虽有广略之别,但两者又相即相入,一法句即二十九句,二十九句即一法句,如能悟此度略相入之理,即能知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的佛法妙理。

   (13)一切种智:指能把握世界一切现象的「空性」本质,又能洞察一切事物的因果、体性等无所不知的智慧和认识能力。

   (14)缁素:僧俗之别称。缁,黑衣,为僧众之服;素,白衣,为俗家之服,故以缁素称僧俗。

译文

第九、辨明阿弥陀佛国土是否属於三界范围之内。

问:安乐国土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中,属於哪一界?

答:清净国土,殊胜奇妙,超出世间。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乃是生死凡夫所居之黑暗住处。虽然其中有苦乐长短之区别,但统而观之,仍然是具有烦恼、处在无休止的生死轮回之途。祸福相倚,不断循环。与畜生凶饿鬼共居之世,受污秽浊垢熏染之气。因果报应不断,虚假伪妄相习,这是深可厌离的世界。所以净土并不属这样的三界。又,依据《大智度论》云:「生於净土之众生,因无欲,所以非欲界。因居於地,所以非色界。因有形相色身,所以又非无色界。」虽然说是居於地,但却精胜妙绝,所以天亲的《论》中说:「观察净土相状,胜过三界之道。究竟有如虚空,广大而无边际。」

所以《大经》称赞净土说,净土之神妙,广大而不可以数计。其土由各种自然宝物合成。以佛的誓愿力而起之功德庄严,故而应常稽首礼拜、信奉接受此清浮国土。清净国土光芒照耀真奇妙,居於净土的众生心情宁静舒适安乐,没有四时之分。以自利利他之力功德圆满,应当归命此方便善巧庄严国土。

原典

第九、明弥陀净国三界摄与不摄。

问曰:安乐国土,於三界中何界所摄?

答曰:净土胜妙,体出世间。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天之闇宅,虽复苦乐少殊,攸月短有异,统如观之,莫非有漏之长津,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1),四倒(2)长沟,且因且果,虚伪相习,深可厌也。是故净土非三界摄。又,依《智度论》云:「净土果报,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虽言地居(3),精胜妙艳,是故天亲《论》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是故《大经》赞云,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大摄受。世界光耀妙殊绝,通悦晏安无四时,自利利他力圆满,归命方便巧庄严。

注释:

   (1)杂生髑受:杂生即混杂而生,佛家以众生受生方式,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类,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以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趣共居,四生杂处,故而称为杂生世界。触,在这儿指烦恼不净,即所谓「触污」者。受指对所触之境的领纳。杂生触受即指娑婆世界众生及其所居之处的污秽不净。

   (2)四倒:指众生所具有的四种颠倒妄见。佛家视生命流转,生灭变化为无常、苦、无我、不净。但凡夫食著於生命,以为是常、乐、我、净,故而为四颠倒妄见。

   (3)地居:即居於土地之意。佛家以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和忉利天,因居於须弥山,故称之地居天,自此以下即为地居。六欲天中的其馀四天,以及欲界以上的色界、无色界,都为空居。

译文

第二大门中,可分为三部分论说。

一、明发无上菩提大心。

二、破各种具兄邪执。

三、以广泛的问答解释各种疑问。

第一、发无上菩提大心中,可分四点解释,(一)明菩提心之功用。㈡说菩提的名相和本体。㈢论证各人发心有不同。(四)以问答解释各种问题。

   (一)所谓发菩提心之功用者,据《大经》说:「凡欲往生净土者,都要以先发菩提心为根源。」什麽是菩提呢?即是无上佛道之名。如果想发心成佛的人,所发心愿必定广大周遍,包容宇宙一切事物。此心达到至极时,则与虚空一样。此心长远,一直延伸至未来。此心普备,远离声闻、缘觉两乘人仍然残留的诸障。如能一发此心,就能解脱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所有功德都转向无上智慧,皆能到达佛的果位,绝不失灭。譬如将花送至色界五重净居天处後,世界上任何大风都吹不到那儿,故此花永不枯萎。好像神龙居住之灵河,即使遇上大旱之年,河中之水仍不乾竭。

㈡说菩提之名相宜体。所谓菩提者有三种:即法身菩提、报身菩提、化身菩提。法身菩提就是佛法的至高至极之真理本体。其自性清净无染污秽垢,其理出於天然真实,不凭藉修习而成,故称为法身。以佛法之道能契合此真理本体,故称为菩提。所谓报身菩提者,备修各种功德而获得报佛之果,以此果位酬报所修之功德,因而称之为报身。因功德圆满通达而无任何障碍,故名为菩提。所谓化身菩提者,是因成佛的果报而产生各种功用,这些功用能通向任何根机,所以称为化身。因有益於事物圆满通达而名为菩提。

㈢说明各种发心有不同。现在所说的修行者娶心有三种:一是能通达事物之有无,从根本上来讲是自性清净。二是缘於修习各种法门,包括八万四千各种能通达到涅槃彼岸的方法。三是以大慈大悲之心为本,以恒常发运载有情众生,济度生死海,到达涅槃彼岸之心。此三种发心能舆大菩提相应,所以名为发菩提心。又,依据《净土论》,今言娶菩提心者,就是誓愿作佛之心。愿作佛之心,就是济度众生之心。济度众生之心,即是导引众生信奉佛国净土之心。现在既然要发愿往生净土,所以必须先发此菩提之心。

   (四)问答解释。

问:如备修各种功德,即能领悟无上真理而成佛,那为什麽《诸法无行经》说:「如有人想求无上真理,即是远离了无上真理。此人离开真理有如天地一般遥远。」

答:终极的真理本体,无形无相,如先以一定的形相概念去追求它,当然不能获得。所以说离真理越来越远了。因而经中说,菩提本身不可以以心去获得,也不可以以身去追求,现在所说的修行者虽知以修行求往生,但因清楚地懂得真理本体虽不可追求,然而仍不排除通过现象来显示,所以备修各种功德也能因感而悟。故《大智度论》说:「如人见般若智慧,他的见解仍末透彻,仍然有烦恼的束缚。如不见般若智慧,更是身心受了百般束缚。若人见般若之智,是得到了解脱;如已无智慧和解脱的对待,也是得到解脱。」龙树菩萨解释说:「如不能超越此四句义,即会受到了束缚;若能泯绝此四句的解脱和束缚的真义,则是真解脱。」今以追求至极真理而能如此修行,便是不行而行,道是符合真俗二谛之大道理的。

又依天亲所作《净土论》:「凡欲发心追求终极真理者,有二重意义:一、是必须远离三种与此真理相违的见解,二、是须知三种随顺符合此真理的法门。」远离哪三种与真理相违的见解呢?一是通过了知诸法实相而不求自乐,远离一切认为有生命主宰,因而贪恋於自己血肉之身的错误认识。二是依慈悲之心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远离那种不去安慰众生之心的错误。三是依据方便门,以怜悯一切众生之心,远离那种过分看重自己,恭敬供养自己的错误之心。以上三者即是远离三种与菩提法门相违背的见解。

随顺菩提真理法门者,即是修行者远离以上三种相违的见解,所得的三种符合菩提真理的法门。哪三种呢?一是未受染污的清净之心,不焉自己追求诸般乐事。菩提真理是清净无染污的,如为自己追求诸乐,即是违背了菩提门。所以无染污之清净心即是随顺至极真理的法门。二是安於清净之心,为了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菩提智慧要使一切众生安於清净之处,若无拔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心,便是有违菩提之智。所以拔除一切众生苦是符合菩提真理的。三是乐於清净之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悟得至极真理。所以引导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至极真理才是真正恒常欢乐之处,如不令一切众生都能获得这种真正的恒常欢乐,则是有违菩提法门。这种真实的欢乐是怎麽得到的呢?主要是依大义门。所谓大义门,即是那安乐佛国。所以使一心专注,愿生极乐佛国,是希望早日得到此至极无上之真理啊!

原典

第二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一、明发菩提心。

第二、破异见邪执。

第三、广施问答,释去疑情。

就初发菩提心,内有四番:一出菩提心功用,二出菩提名体,三显发心有异,四问答解释。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1);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2)。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譬如寄花五净(3),风日不萎;附水灵河(4),世旱无竭。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浮。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5)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第四问答解释者。

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舆地。」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怨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6);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又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二种(7)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8),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浮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注释:

   (1)法界:指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一切诸法的本体。

   (2)二乘障:二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佛教认为此二乘人唯求自利,障蔽了回向大乘,追求无上智慧功德的成佛之性,因此称为二乘障。

   (3)寄花五净:五净指五净天,即色界第四禅中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五者,这是圣者所居之天,世界大风灾也吹不到此天,故将花寄於此处,能恒常而不枯萎。

   (4)附水灵河:灵河指有神龙所居之河川,因龙的神通力故,即使遇大旱之时,此灵河之水也不舍干竭。

   (5)波罗蜜:或作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度无极,或简称为度。指大乘菩萨所修之行。佛家认为菩萨所修之大行,能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故名。这种修行之实践有多种,或概括为六波罗蜜(六度),或有作十波罗蜜。这儿所谓八万四千波罗蜜门,是泛指常修的法门众多。

   (6)缚:指一切烦恼。佛家认为烦恼能使人的身心受到限制,不得自在,因此称为缚。

   (7)二种:原文如此。据下文之意看,此「二」当为「三」之误。

   (8)智慧门:以懂得和把握诸法实相、即至高之理为智慧门,在某种程度上与「般若」同义。入於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

译文

第二破各种异见邪执。其中可分九点论辨。(一)破错误地认为大乘无相的异见偏执。㈡会通解释菩萨因见众生心生爱著而起之大悲心。㈢破错误认识心外无法的见解。(四)破宁愿投生秽土而不愿往生佛国浮土的错误见解。(五)破认为如往生净土因唯有喜乐之事,便会妨碍修道的错误见解。㈥破认为求生净土只是小乘佛法的错误见解。(七)破唯愿生兜率天宫,而不愿归向西方安乐国土的错误认识。(八)阐述如求生於十方诸佛净土,不如专求往生西方净土。(九)分辨所谓别时之意。

(一)破认为大乘无相的错误观点。其中可分二点说明:一是总的论述,欲令後代学佛者明识是非,去邪向正。二是广泛联系各种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显示正确之见,破除邪见。

先作总论述,大乘佛法深奥微妙,各种概念有如尘沙之多。所以《涅槃经》说:「一个名词有许多含义,一个意思可用许多名词来表达。」应该广泛研读诸部经典,方能见多而识广,通晓各种义旨。大乘经典不像小乘经典或世俗的书籍那样意义浅显,一读就识其义,有何深义可谈。但因净土之说精妙幽深,各部经论中说得不明显又分散,以致凡夫以世俗情理作种种猜度,故唯恐由於诌语流言纷纷四起,繁多的盲目偏执,内心昏乱,缺乏智慧,妨疑众生以求往生,所以现在且略举数例,一一加以破斥。

首先是破错误地认为大乘无相者。

问:或有人说,大乘佛法不以形相而求,故不应作此土彼土之观。如果发愿往生净土,便是以形相而求,只是徒增导致生死轮回之世俗之举,又何必求之呢?

答:这样的看法其实是错误的。为什麽呢?一切诸佛说法,大致有两种缘:一是依据诸法的本性真实之理,二是必须随顺真俗二谛,即从真理及世俗两个角度来看问题。那种认为大乘佛法不作此土彼土差别的见解,是依据诸法本性真实之理而言,然而诋毁不以缘求往生者,即是不随顺二谛之羲。那样的看法是堕入了断灭空的见解。故而《无上依经》说,佛告诉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执著於有精神之主宰实体之我的见解),尽管其大如须弥山,我对他仍有信心。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此人虽然未能很快得到解脱,但并未执无因果的邪见,所以仍然能有机缘得闻佛法。但若有人一旦堕於「空见」(认为一切事物现象绝对虚无,无任何因果报应可言的观点),哪怕只有一丝一毫,也是绝不允许的。为什麽呢?因为这种见解断灭了因果关系,必然堕於畜生、饿鬼等恶道中,他将来投生之处,必是背雕我教化的地方。

因而奉劝各位修行者,从真实义理上讲,虽然是不生不灭,但依真俗二谛的道理而言,并不是无缘而求,一切众生都可得以往生的。所以《维摩诘经》说:「虽然洞观诸佛国土以及众生,都是虚假不实,但也要经常以修习往生净土来教化众生。」这部经中还说:「虽然并不造作任何业力,但仍以有情之身示现於世,这就是菩萨行。虽不生起诸行,但并不放弃一切善行,这就是菩萨行。」这是确切的证明。

原典

第二、明破异见邪执者,就中有其九番: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异见偏执。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1)。第三、破系心外无法。第四、破愿生秽国,不愿往生净土。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第七、破求生兜率,劝不归净土。第八、会通若求生十方净土(2),不如归西。第九、料简别时之意。

第一、破大乘无相妄执者,就中有二:一总生起。欲令後代学者,明识是非,去邪向正。第二广就系情,显正破之。

一总生起者,然大乘深藏,名义尘沙,是故《涅槃经》云:「一名无量义,一义无量名。」要须遍审众典,方晓部旨,非如小乘俗书,案文毕义,何意须然。但净土幽廓,经论隐显,致令凡情种种图度,恐涉谄语刀刀(3),百盲偏执,杂乱无知,妨碍往生。今且举少壮,一一破之。

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者。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计者,将谓不然。何者?一切诸佛说法,要具二缘:一依法性实理,二须顺其二谛。彼计大乘无念,但依法性。然谤无缘求,即是不顺二谛。如此见者,堕灭空(5)所收。是故《无上依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雕,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6)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

今劝行者,理虽无生,然二谛道理,非无缘求,一切得往生也。是故《维摩经》云:「虽观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彼经云:「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是其真证也。

注释:

   (1)爱见大悲:指菩萨以众生心生爱著,因而生悲悯之心,称之爱见大悲。其中爱是思惑,见是见惑,因其未断见、思二惑,所以此悲心亦是虚妄不实,因此後文说当拾离。

   (2)十方浮土:十方为上下四维八方。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陀说法,每一个佛都各自有其佛国净土,故称十方净土。

   (3)刀刀:一作刁刁。动摇貌。

   (4)漏缚:漏即泄漏,缚为盘缚,均为烦恼之称。佛家认为,众生因烦恼缠身,使心流转,散失不绝,所以称为漏;又因烦恼所缠,身心被缚,不得自在,因而称缚。

   (5)灭空:即断灭空。是一种否定因果作用的邪见。佛家以因果解释事物的生灭变化,由因果相续,故非断非灭。持断灭空者,被认为是邪见中极恶者。

   (6)空见:执著於「空」的见解。

译文

问:现在世间有人修习大乘无相之义,也没有彼此之念,所以全然不守持各种戒律,此事常如何看待呢?

答:这种观点危害很大。为什麽呢?如《大方等经》说,佛为在家信男制订戒律,不得到寡妇、处女之家去,不得与酒馆、染坊、油坊、皮革坊等交往。阿难问佛说:「世尊是为什么样的人制订如此戒律呢?」佛告诉阿难:「凡修行者有两种,一是在家修行者,二是出家修行者。对出家之人,我不制止他们与以上诸种人的交往,但在家修行者则要禁止。为什麽呢?因为一切众生都如同我子,佛是一切众生的父母,制订这些规制戒律,是为了使他们能早日脱离此世而得涅架之故。」

原典

问曰:今世间有人,行大乘无相,亦不存彼此,全不护戒相(1),是事云何?

答曰:如此计者,为害滋甚。何者?加(2)《大方等经》云,佛为优婆塞(3)制戒,不得至寡妇处女家,沽酒家、蓝染家、押油家、熟皮家,悉不得往来。阿难白佛言:「世尊为何等人制如斯戒?」佛告阿难:「行者有二种,一者在世人行,二者出世人行。出世人者,吾不制上事;在世人者,吾今制之。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众生父母,遮制约勒,早出世间,得涅槃故。」

注释:

   (1)戒相:持戒之相状,与戒体相对。戒体为持戒者内心产生的於戒法的信念和意志,戒相则是持戒者外在的仪态相状。

   (2)加:当为如。

   (3)优婆塞:意为清信士、近事男。佛家称归依三实,信奉佛教的男性在家信徒。

译文

㈡解说菩蘑因见众生心生爱著,而起大悲之心。

问:依大乘佛法圣教,诸菩萨若因众生之爱著而起大悲之心,则应该舍离。今劝众生往生佛国净土,岂不是堕於贪爱之见吗?怎麽才能免除此世欲烦恼之累呢?

答:菩萨修行诸法,其功用有两种。哪两种呢?一是证悟至高佛法真理,二是具有拔济众苦之大悲心。以修习证悟至高佛法真理的缘故,虽然流转於六道生死之中,但并不受世欲烦恼所束缚。又因以大悲之心挂念众生的缘故,而不马上去证悟涅槃永恒的奇妙境界。所以菩萨虽然处於世俗与真实二谛之中,但常能巧妙地取舍於有无之间,而获得非有非无的中道,并不违背佛法之理。

所以《维摩诘经》说:「譬如有人,想在空地上建造宫舍,可以随其意愿而造。但如要在虚空中建造,终究是造不成的。」菩萨也是这样,为了成就众生获得解脱,宁愿求生佛国净土,以愿取佛国净土,即非在虚空中建舍一样的道理。

原典

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者。

问曰:依大乘圣教,菩萨於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1)。今劝众生共生净土,岂非爱染取相?若为免其尘累(2)也?

答曰:菩萨行法,功用有二。何者?一证空慧般若,二具大悲。一以修空慧般若力故,虽入六道生死,不为尘染所系。二以大悲念众生故,不住涅槃。菩萨虽处二谛,常能妙拾有无,取拾得中,不违大道理也。

是故《维摩经》云:「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宫舍,随意无碍。若於虚空,终不能成。」菩萨亦如是,为欲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顾取佛国者,非於空也。

注释:

   (1)语见《维摩经·问疾品》。原文为:「於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2)尘累:喻为烦恼恶业等所累。

译文

㈢破认为心外无法的错误见解。其中分二重加以说明:一破此虚妄的观点,二问答解释。

问:或许有人说,所观之净土境界,如从内心的角度而言,心和境是融通的。清净之心即为净土,此心之外别无他法,何须必有西方净土?

答:但就法性而言净土,其理和体虚空含融,圆满无偏,此就是无生之生(即指离开六道四生之途的所谓生),只有上等根机之人才能进入。所以《无字宝箧经》说:「『善男子,还有一法,是佛陀所觉悟之法。即所谓一切事物既不去也不来,无因又无缘,不生也不灭,即无思又无不思,不增也不减。』佛告诉罗睺说:『你如今信受奉持我所说的这一正法之义否?』这时十方有九亿数的菩萨齐声回答说:『我们都能守持这一法门,当为众生广泛傅播流通不绝。』佛世尊又说:『像这些善男子等,为了肩负发扬佛法真理之故,即得伶俐善辩之口才,并能证得诸佛清净无垢的佛世界。此人命终之时,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圣人出现於眼前,就能往生西方净土。』」而中下根机之人,未能破除有相之见,所以必须依靠信奉佛法的因缘而求往生净土,虽然得以往生彼佛国土,但仍居於有相之土。又说:『如由缘而求本,即是心外无别法;若以二谛之理去理解其义,即净土也无妨是心外之法。」

其二,问答解释。

问:上面所言离六道四生的无生之生,唯上等根机的人才能进入,而中下根机不堪入者,是直接因人约法作此判断呢?还是也有圣人之教来证明的?

答:依《大智度论》而言:「新发意的菩萨,其根机浅而见解薄弱,虽然已经发心追求佛法真理,然多愿往生於佛国净土。」这是什麽意思呢?譬如一个婴儿,如离开父母的养育,即或不幸堕坑落井,或遭火灾、蛇咬等难,或因没有奶吃而饿死。必须依靠父母的精心养育,方能长大,绍继家业。菩萨也是这样,如能发无上智慧之心,多愿往生於佛国净土,与诸佛相亲近,使自身不断积累增长功德,才能继承光大菩萨家业,济度十方众生。由於有这些益处,所以多愿往生佛国净土。又,此《论》中还说:譬如一个雏鸟,羽翼尚未长成,不可逼令它远飞翱翔。必须先於林间树丛中往来飞行,待得羽毛丰满,翅翼长成,方可离开树林,遨游高空。新发心意的菩萨也是这样,须先乘其愿而求生於佛前,待功德积累,法身成长,便可随机感应而获益。

又,阿难对佛言:这种最高的无相真理在何处才说?佛言:如此教义法门要到修行获得不退转地位时才说。为什么呢?因为若新发意菩萨,听闻此远离诸相的真理之义,所有清净善根都会没灭。此外,只要一旦往生佛国净土,一切世事都已完毕,何用论诤此深浅之理呢?

原典

第三、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净即是,心外无法,何须西入?

答曰:但法性净土,理处虚融,体无偏局,此乃无生之生(1),上士堪入。是故《无字宝箧经》云:「『善男子,复有一法,是佛所觉。所谓诸法不去不来,无因无缘,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无增无减。』佛告罗瞯罗(2)言:『汝今受持我此所说正法义不?』尔时十方有九亿菩萨,即白佛言:『我等皆能持此法门,当为众生流通不绝。』世尊答言:『是善男子等,则为两肩荷担菩提,彼人即得不断辨才,得善清净诸佛世界。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自有中下之辇(3),未能破相,要依信佛因缘求生净土,虽至彼国,还居相土(4)。又云:「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是心外法也。」

二问答解释。

问曰:向言无生之生,唯上士能入,中下不堪者,为当直将人约法作如此判,为当亦有圣教来证?

答曰:依《智度论》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陒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也。又彼论云:譬如鸟子,翅翮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傅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

又,阿难白佛言:此无相(5)波罗蜜,在何处说?佛言:如此法门,在阿毗跋致地中说。何以故?有新发意菩萨,闻此无相波罗蜜门,所有清净善根,悉当灭没也。又来但至彼国,即一切事毕,何用诤此深浅理也。

注释:

   (1)无生之生:佛家谓涅槃之理,本无生灭,故称之为无生。然佛陀为教化众生,乃以化佛示现於世,此即为无生之身。此外,众生往生於佛国净土,得不退转位,将来必定成佛,此类之生,亦是无生之生。

   (2)罗睺罗:也作罗怙罗等,为释迦牟尼佛在俗时的儿子,後随释迦出家修道,产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不毁禁戒,诵读经典、咒语不懈,故被称为「密行第一」。

   (3)中下之辇:原文辇当作辈,指往生西方净土者的等级,见前文,「上辈生者」之注。

   (4)相土:与性土相对,谓有相状之国土。性土是以法性之理而成,法性之理无秽无净,是究竟光明之佛土。相土则因众生之心行而有秽和净之差别。

   (5)无相:指佛家所说的至高真理、涅槃境界。因至极之理,离言绝相,故称之为无相。

译文

   (四)破宁生於秽污国土而不愿往生佛国净土的错误见解。

   问:或有人言,宁愿生於秽国以教化众生,不愿往生佛国净土,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答:这也是徒然的。为什麽呢?若其身已修至不退转位时,为了教化杂恶众生的缘故,能处染污之处而不受染污,逢诸恶而不生惊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使之湿,这样的人,才能处秽而拔众苦。若是一般凡夫,只怕他自己把握不住,遭逢诸苦即生变故,如欲清度他人,便舆之一齐沉沦,好像赶鸡入水,其羽毛怎能不湿呢?

   所以《大智度论》说:「若凡夫发心,愿在秽土之中拔济众生,诸佛圣意不许。」为什麽呢?龙树菩萨解释说:「譬如有四十里冰,有一人以一升热水浇於冰上,当时似乎使冰溶化了些,但若经过一夜,到次日天明时,此处之冰反比其它地方高些。凡夫在秽土中发心救度众苦也是这样。以贪、瞋境界多违背佛理之故,以致自身生起烦恼而返堕於恶道之故。」

原典

第四、破愿生秽土,不愿生净土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

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为化杂恶众生故,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若是实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

是故《智度经》云:「若凡夫发心,即愿在秽土拔济众生者,圣意不许。」何意然者?能树菩萨释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热汤投之,当时似如少减,若经夜至明,乃高於余者。凡夫在此发心救苦亦复如是,以贪瞋(1)境界违顺多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故也。」

注释:

   (1)贪瞋:都是佛家所说的根本烦恼,见前文「三毒」条注。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安乐集 1 卷上之二
下一篇:安乐集 题解

 安乐集 1 卷上之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