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性论 彰现佛性之体
 
[佛性论·白话文] [点击:3576]   [手机版]
背景色

彰现佛性之体 
 

  佛性体之三因说
  译文
  再则,要了知佛性之体,应当了解其体有三种与三性。所谓三种,即指三因与三种佛性。三因包括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应得因,是指由人、法二空方能显之最高真如的本体境界。由於达此二空,理应假借求道之心及加力修行的动力,乃至最后证得圆满无碍的法身,故称之为应得因。加行因,是指由求道求觉之正心而引发的三十七种、十地、十波罗蜜等各种帮助成道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修行人成道证法身,故谓之加行因。圆满因,是指通过修行的各种方法,获是圆满究竟的境界。这种境界分为因圆满与果圆满二种。所谓因圆满,是指为修习成道而必须具备的功德、智慧以及各种胜妙之行法。所谓果圆满,是指修达佛果后而具有的无上智慧、断破烦恼及大悲济世等三种总相。此三因中之应得因,重於人法二空,故以无为如理为根本;而加行及圆满二因,以发心修习成道为主,故以有为愿行为根本。
  所谓三种佛性,是指应得因中所具有的三性。其分别为「住自性性」、「引出性」及「至得性」。记曰:所谓「住自性性」,是指佛性在修行证道以前,尚未断惑证理的凡夫状态。所谓「引出性」,是指佛性从发心修行到通过修学至圣的中间状态。所谓「至得性」,是指佛性在已断惑证道的至圣状态。

 原典
  天亲菩萨造(注释:「造」,碛砂本作「说」。)
  陈天竺(注释:「天竺」,碛砂本无。)三藏(注释:「三藏」,碛砂本多有「法师」二字。)真谛译
  显体(注释:「显体」,碛砂本多有「佛性论第三」诸字。)分第三中(注释:「第三中」,碛砂本无。)三因(注释:「三因」,碛砂本多一「如」字。)品第一
  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注释:此指下一节文所说三无性与三自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注释:指由人,法二空方能显最高真如之境界。达此境,应假借人们发心修行尔后方得,故谓之应得因。)。二加行因(注释:为证达究竟佛果而加力修行,故名之加行因。)。三圆满因(注释:指通过加力修行而达到的究竟圆满的境界。)。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后法身(注释:法身,梵文Dharmakaya,即佛之真身。道后法身,指通过修行而成道,获得圆满无碍的法身。),故称应得。加行因者,谓菩提心(注释: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正觉,求道,求正觉之心谓菩提心。)。由此心故,能得三十七品(注释:又名三十七道品,概指为通达涅槃究竟之路而进行的各种修行准备,有三十七种之多。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十地(注释:即指十种地位。又名十住。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和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十地之名为: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十波罗蜜(注释:为修行成道而进行的十种菩萨大行。)助道之法,乃至道后法身,是名加行因。圆满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圆满(注释:即指修行大乘佛法而应具备的福德、智慧与妙行。)及果圆满(注释:指达到佛果后而具有的三种德相。一为智德,指破一切无知而具无上菩提;二为断德,指断一切烦恼而具无上之涅槃;三为恩德,指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的利他之义。)。因圆满者,谓福慧行;果圆满者,谓智、断、恩德。此三因前一(注释:即指应得因。因为人、法二空方能显真如境界,故谓无为、如理。)则以无为如理为体,后二(注释:那指加行因与圆满因。此二因以发心修行证果为主,故谓之以有为愿行为体。)则以有为愿行为体。
  三种佛性者,应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注释:指发心修心证理前所处之状态。)。二引出性(注释:指从发心修行到通过修学所至圣果之状态。)。三至得性(注释:指修行所到阿罗汉果之状态。)。记曰:住自性者,谓道前凡夫(注释:对圣而言,指尚未断惑证理之人。)位。引出性者,从发心以上穷有学圣位(注释:小乘修行四果中的前三果谓之有学。因其尚有可修学之道,还须假借修行各种方法方能到达。)。至得性者,无学圣位(注释:谓小乘修行之第四果,即阿罗汉果。此果已断三界诸惑,已证真谛之理,不需要再修学,故名之无学圣位。)

  佛性体之三性说
 译文
  三性所包摄的内容,指三无性及三自性。三无性是分别指一、无相性。二、无生性。三、无真性。此三性之义可以包摄一切真如之性。为什么呢?因为这三性可以通括一切真如。所谓无相性,是说一切现象都是假借概念和语言来表现的,而自性则无形无相,不可言指,故名之「无相性」。所谓无生性,是说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生,而不是由自性派生出来,既非自性所生,又非他物所生,故名之「无生性」。所谓无真性,是说一切现象若离开真如之性,就不再有其他实性可得,故名之「无真实性」。
  三自性分别指一、分别性。二、依他起性。三、真实性。另外还有十种三性之义理应了知。哪十种呢?一、分别名。二、缘成。三、摄持。四、体相。五、应知。六、因事说。七、依境。八、通达。九、若无等。十、依止。
  一是所谓分别名义,是说分别性是通过一定概念和语言假说才能形成。如果不假借於一定的概念语言,则分别性无由得成。因而了知所谓分别性,只是通过概念语言所显示,根本没有实际的体相可言。依他性是依照十二因缘来显示一切现象,皆由缘生的道理,其是「分别性」得以成立的依据,故立「依他性」。真实性是指,圣人对待一切现象和真如无有分别之心所显现出的境界,其具有清净无染与解脱尘凡的性质。其也可引出各种胜妙善德,故立此为真实性。上面讲的是「分别名」。
  二是缘成义。
  问:分别性缘何因,方能显现?
  答:分别性假借一定的概念语言,方能显现。
  问:依他性缘何因,方能成立?
  答:依他性假借对分别性的执持,方能成立。
  问:真实性缘何因,方能成立?
  答:真实性是通过分别、依他二性从根本上说没有实性,方能显现。上述即是缘成义。
  三是摄持义。此义可从三自性与五法义来说。所谓三自性,分别指「分别性」、「依他性」与「真实性」。所谓五法,分别指一、相。二、名。三、分别智。四、圣智。五、如如。前三义是世间智,圣智是出世间智,如如是无为所涉之境界。下面说明此五法摄三自性义。
  问:在五法中,有哪几法摄取持分别性?
  答:五法皆不能摄持分别性。为什么呢?因为分别性本来虚妄,没有体相。
  问:依他性有几法能摄持?
  答:有相、名、分别智和圣智四法可以摄持。
  问:真实性有几法能摄持?
  答:唯有如如一法能摄持。
  问:如果依上说,依他性可以为圣智所摄持。那为什么前文又说依他性缘分别性,方能成立?
  答:依他性有二种:一是「染浊依他」,二是「清净依他」。其中染浊依他缘分别性方能成立,而清净依他则缘如如方能成立。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显体分第三中(注释:「第三中」,碛砂本无。)三性品第二
  复次,三性所摄者,所谓三无性(注释:法相唯识之学针对遍计所执、依他起及圆成实三性之有法而说相等三无性之空义。其分别为相无性、生无性及胜义无性。)及三自性。三无性者,一无相性(注释:即相无性。针对遍计所执性,而说一切现象皆假借概念、语言而显现,而自性没有形相可言,故谓之无相性。)。二无生性(注释:即生无性。针对依他起性说一切现象皆因缘假合而生,而说因缘则无有实性,非自性生,故谓之无生性。)。三无真性(注释:即胜义无性。针对圆成实性说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现象之实性,而说一切现象离真如之性,无有实性,故谓之无真性。)。此三性摄如来性尽。何以故?以此三性通为体故。无相性者,一切诸法但名言所显,自性无相貌故,名无相性。无生性者,一切诸法由因缘生故,不由自能生(注释:即指不由自性所生。),自他并不成就故,名无生性。无真性者,一切诸法离真相故,无更别有实性可得故,名地真实性。
  复次,三种性者,一分别(注释:即分别性,亦名遍计所执性。)。二依他(注释:即依他起性。)。三真实(注释:即真实性,亦名圆成实性。)。别有十种义应知。何等为十?一分别名。二缘成。三摄持。四体相。五应知。六因事说。七依境。八通达。九若无等。十依正。
  一分别名者。为随名言假说故,立分别性。若无此名言,则分别性不成。(注释:此数句义谓:一发事物之现象都假借一定的概念名称才能显现,而此概念名称则正是人们分别计度现象的基础,人们误认概念名称为实有其性,故生分别。若无此概念名称,则分别性无从而起。)故知此性,但是名言所显,实无体相,是名分别性。依他性者,是十二因缘所显道理,为分别性作依止(注释:即依据。此句义谓,分别性假名言而有,而名言又必须假借因缘和合之现象而后有,故可推论分别性亦最终要假借依他缘起方能存在。)故,故立依他性。真实性者,一切诸法真如圣人无分别智(注释:又名无分别心,指体悟真如的智慧。因真如离一切有为之相,不可分别,故不能以分别之心去认识,而必借无相之真智方能观照冥符。)境,为清净三性(注释:「三」,碛砂、金陵本均作「二」。二性,此指真实所具有的第二种性质。上文无分别智境为第一种性质。),为解脱三(注释:即指真实所具有的第三种性质。),或为引出一切诸德,故立真实性。是名分别名。
  二缘成者。
  问曰:分别性缘何因故而得显现?
  答曰:由缘相名相应故得显现。
  问曰:依他(注释:此指下文所说的「染浊依他」。)性缘何因故得成耶?
  答曰:缘执分别性故得显现。
  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
  答:由分别、依他二性极无所有(注释:此处指分别、依他二性,皆由虚妄执著,因缘假和而有,无有实性,故谓之无所有。),故得显现,故名缘成。
  三摄持者。性有三种,法有五分。言三性者,所谓分别、依他、真实。五法者,一相(注释:梵文为Laksana,指事物表於外而可感知的相状。)。二名(注释:梵文为Naman,指事相的指称概念,人们闻其声,则其相应事相必浮於心。)。三分别思惟(注释:亦名别智。此指凡夫虚妄计度,分别事相之智。)。四圣智(注释:与虚妄分别智相反,其为如理智,能观照真谛。)。五如如(注释:指真如及彼此诸法不二平等。)。前三是世间智,圣智是出世智,如如是无为境。为明此五法摄前三性故。
  问曰:於五法中几法摄第一性(注释:指三性中之分别性。)?
  答曰:五法并不可摄。何以故?为无体(注释:指分别性本来虚妄,没有体相。)故。
  问曰:第二性(注释:指三性中之依他起性。)几法能摄?
  答曰:有四法(注释:指上文中之相、名、分别思惟、圣智等四法。)摄。
  问曰:第三性(注释:指圆成实性。)几法能摄?
  答曰:唯如如一法能摄。
  问曰:若依他性为圣智所摄者(注释:此句义,上文已说,即四法中有圣智,故谓依他为圣智所摄。),云何说依他性缘分别性得成?
  答曰:依他有二种:一染浊依他,二清净依他。染浊依他,缘分别得成;清净依他(注释:此二依他之分,似为《佛性论》所有,其他经论不见。),缘如如得成故。

 译文
  四是体相义。关於此义有二:一种通义,二种为别义。所谓通义,是说通过三自性,可以解说一切真谛,或真俗二谛,或相、语、用三谛,或苦、集、灭、道四圣谛,或受味谛、过患谛、出离谛、法性谛、胜解谛、圣谛、非圣谛第七谛。一切真实理谛不出三性义摄,所以说三性为一切真谛所共有之谛相。
  所谓别义,是说三性中,各性都有自己的实义,有什么实义呢?一就分别性体相而言,若从真谛来观照,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生,无有计度之对象存在。但对於分别性自身来说,即以妄观妄,则其分别计度之对象又非不有(假有),为什么呢?因为概念语言总反映一定现象(假有)的存在。二就依他性体相而言,其虽因缘而有,却是假有,无有实性存在。依他性由能缘的诸识根与所缘之境相和合而有,然其虽有,非真有,所以无有实性。为什么呢?因为从因缘和合必生假有的道理来看,可以说其相对分别性而说是有。但对真实性而言,其有毕竟是假有,故又谓之不真实。三就真实性体相而言,则於真性之体人、法二空,无有分别,故曰有无皆真,其无一切执法,故说无,其能显一切真理,故说有,故又谓之非有非无。
  问:三自性的实相为何?
  答:分别性的实相,从人、法方面来看,可分为增益执和损减执。则於了解分别性的意义,所以不会产生对人、法的执著,这是分别性的「体相」。所谓的人、法,都是心的分别而造出来的。因为心执著人、法在真谛上是存在的,所以称为「增益执」;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称为「损减执」。如果人、法是由心的分别而产生,那么就不会有「增益执」和「损减执」,这就是分别性的「实相」。
  依他性的实相,从能执(的心)、所执(的人、法)方面来看,也有增益执和损减执。由於了解依他性的意义,就不会产生能执和所执,这是依他性的「体相」。执著能执(的心)、所执(的人、法)在真谛上是存在的,这叫作「增益执」,也称为「常见」;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这是「损减执」,也称为「断见」。如果了解「能执、所执」是互相依存而起(依他性),常见与断见就无法产生,此即依他性的「实相」。我们所认识的外相,事实上只是外象反应在我们的意识中,称为「似尘识」,并没有真正的心(能)与所认识的外象(所)。因为在胜义谛上没有能、所,故没有增益执,在世俗谛上仍有「似尘识」的存在,故没有损减执。
  真实性的实相,从有、无的方面来看,也有增益执和损减执。由於了解真实性的意义,就不会产生对有、无的执著。为什么呢?如果执著「空」在真谛是上存在的,这叫「增益谤」;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这叫「损减谤」。若了解「空」是万法的本质(非无),另一方面「空」义也是相对於万法才能存在(非有),那就不会产生对有、无的执著,这是真实性的「实相」。
  五是应知之义。
  问:这三性中,哪些应当了知,哪些不应了知?
  答:三性之义都应当了知,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了知三性之义,才能通达空、无愿与无相三解脱门,才能去除肉、皮、心三种烦恼障。了知分别性义,可以通达无我与我所,实现空三昧,去除内心虚妄分别而生的断、常等见烦恼。了知依他性义,可以愿求远离造作之念,实现无愿三昧,去除贪、瞋等思惑烦恼。了知真实性义,可以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等十相,实现无相三昧,去除根本无明的妄起计度,惑迷真心的心碍烦恼。此外,了知三性之义,还可以去除有碍解脱、禅定及一切智障。
  问:三性中,有哪几性不可灭,哪几性可灭?
  答:分别与真实二性不可灭,依他性可灭。为什么呢?分别性本来虚妄计度而有,无有实性,故无所谓灭。真实性本来是真,恒常不变,故不可灭。依他性虽因缘而有,但是假有非真,无有自性常恒,故缘散即谢。由上述诸庑,才说应知等义。
  六是因事说义。
  诸佛说法有二种:一是显了究竟真理之经典。二是方便立说,不显法性实义之经典。所谓不了义经,是指佛为方便说法而假借三性之义,如假缘有灯,才能了知物在暗中,因为借助於灯,才能照现暗中之物。如来说法也是如此,通过三性方便说法,若通达三性之义,自然能通达究竟实义。如经中所说,若人已悟得寂然不动之无生法,则永不退堕。
  问:此言如何成立?
  答:通过三性之义,此言可以成立。如来从分别性的角度,说其虚妄计度而有,本来无生;从依他性的角度,说其因缘和合而有,自性无生;从真实性的角度,说其本性是空,惑、垢、苦等不善诸业本性亦空,无从所生。
  问:如来从什么意义上,说一切现象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答:从自性本体无形无相的意义上而作如是说。
  问:如来从什么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幻化?
  答:从自性本体无生的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幻化。
  问:如来从什么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虚空?
  答:从一切现象本性是空的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虚空。所以佛假借三性之义而方便说法。
  七是依境义。
  问:此三性是何种智慧所行之境?
  答:分别性,只是凡俗浅近之智所行之境界,非是圣者所行之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有,无有自性。依他性,是佛菩萨如量智所行之境界,因为依他性乃因缘和合而假有。真实性,只是无分别的圣智所行之境界,因为此智通於一切现象之事相,契於一切法之真理。如量智涵摄一切事相,如理智则契於真理,无有颠倒,这就叫「依境」。
 原典
  四体相者,有二:一通,二别。通者,由此三性,通能成就一切诸馀真谛,或二、三、四、七谛(注释:在《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记载由一谛至十谛。今依此诠释,其分别为,所谓真谛不是虚妄谛,二谛是世俗谛、胜义谛,三谛是相谛、语谛、用谛,四谛是苦、集、灭、道之四圣谛,以及爱味谛、过患谛、出离谛、法性谛、胜解谛、圣谛、非圣谛第七谛。)等法故。诸真谛不出三性,是以三性为诸真谛通体。
  二别体者,於三性中各有实义。何者实义?一者分别性体,恒无所有,而此义於分别性中非不为实。(注释:此数句义谓:从真谛来观照,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生,无所分别之对象存在,但对於分别性自身来说,即以妄观妄,其所分别之对象又非不有。)可以故?名言无倒(注释:从以妄观妄的角度说,名言也反映了一定对象,故曰无倒。)故。二者依他性体,有而不实(注释:有,谓因缘而有;不实,谓因缘而有,故自性空。所以虽有而是假有、幻有,非是实有。),由乱识、根(注释:在真谛的用语中,「乱识」是指第八识,玄奘则以「诸识」来代表八识俱起。所以此处应是第八识经由六根接触六境而产生认识。)、境(注释:认识之对象,即是所缘。因一切现象不外识根与境,能与所因缘和合,方有生起,故谓由识根境而有。)故是有,以非真如(注释:是指「无」自性、空性之义。与「自性、实性」不合。)故不实。何以故?因缘义无倒故,是以对分别性故名为有。对后真性故非实有,是名有不真实。三者真实性体,有无皆真,如如之体,非有非无故(注释:此数句义谓:真性本体,人法二空,故不可说有;其能显二空之理,故又不可说无。所以真性本体有无皆真,非有非无。)。
  问曰:是三性实相云何?
  答曰:分别性实相者,人法(注释:指人、法二执。)增益及损减,由解此性故,此执不生。是分别相入法者,是分别所作。若依真谛观此人法为有,名增益执。(注释:此数句义谓:应是指二谛中的真谛。以下依他性则指俗谛,真实性则指通达真、俗二谛,非有非无的空性,但并无「中谛」的观念。因为「三谛」的观念只见於《菩萨璎珞本业经》、《仁王般若经》,以及天台教义。故此处唯识学似不应采用三谛的观念。)若依俗谛观此人法是无,名损减执。(注释:此数句义谓:若依三谛中之空谛而言,即观此人、法二执为无。)若通达此分别性,则增益减损二执不生,是名分别实性相。(注释:此数句义谓:若依三谛中之中谛而言,即观此人、法二执假有非空,实无非有,故增益(有),灭损(空)二谛不生,而此即是诸法实相。)
  复次,依他实(注释:「实」,碛砂本作「性」。)性相者,能执(注释:指能认识、了别事物的心识。)、所执(注释:即因缘而生之认知境相。)增益及损减,由解此性故,故此执不生,是名依他性相。此能执、所执若见真为有(注释:即三谛中之假谛,执持能、所二法为假有。),则是增益,名为常见(注释:固执人心及一切现象,过去现在未来常住不灭,无间断之妄见。)。若见俗定无(注释:即三谛中之空谛,执持能、所二法为空无。),则是损减,名为断见(注释:固执人身心及一切现象断灭,永不续生之妄见。)。若通此二性,断常二执并不得生,是名依他实性相。(注释:此数句义谓:若能依照中谛之义来观照,则能、所二执非有非空,故断、常二执皆不能生起,而究竟依他起之实义。)唯有似尘识故,则无能所。无能所故,无增益执。由有似尘识(注释:似尘,即指一切境相由依他因缘而起,故似有非有。似识,指依他之心法,谓认识诸义也依他而有,故似有非有。如此,则能缘与所缘俱似有而非有。)故,无损减执。
  复次,真实性相者,有无及增益、损减执,由解此性故,执不得生。所以者何?若执空为有(注释:空,在此指真实性。此句为三谛中之假谛,执真性为有。),名增益谤。若执空为无(注释:即三谛之空谛,执真性为空无。),名损减谤。若通达此性,则二执不生,是名真实性相。(注释:此数句义谓:若依中谛来观照真性,其非有非无,增益损灭二谤不生,为真性之实义。)
  五应知常者。
  问曰:是二性几应知,几不应知?
  答曰:一切应知。何以故?由知三性能通达三解脱门(注释:分别指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与无相解脱门。),能除三障(注释:分别指有碍成道的解脱障、禅定障和一切智障。亦可指下文肉、皮、心三烦恼障。)故。知分别性,能通达空解脱门(注释:又名空三昧。指观一切现象为因缘所生,无我及我所,空此我、我所二法,故名空三昧。),能(注释:「能」,碛砂、金陵二本均无。)除肉烦恼(注释:三障之一,指三界以内的见惑。通常指断、常二见,皆由内心虚妄分别而有,如肉之在皮内,故相对烦恼而说肉烦恼。此烦恼由分别性引起,故若能了知分别性本来虚妄,即可除此烦恼。)。知依他性,通达无愿解脱门(注释:又名无作解脱门及无愿三昧。指对一切生灭变异之法,原求远离造作之念的禅定。),能(注释:「能」,金陵本无。)除皮烦恼(注释:三障之一。指三界中之思惑,即贪瞋等惑,对於外界而起,如皮之在身外,故名之皮烦恼。若能了知一切现象依他缘起之义,即能於境不起贪瞋,故除此烦恼。)。知真实性,能通达无相解脱门(注释:又名无相三昧。指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等十相,以此无相为缘而达到之禅定。),能(注释:「能」,碛砂、金陵本均无。)除心烦恼(注释:三障之一。指根本无明,由此无明惑迷真心,妄起计度执著,故名心烦恼。)。又初解脱障(注释:解脱,又名灭尽定,指灭尽一切心念,离一切之障碍而达到的禅定。而障碍圣者入灭尽定之法,谓之解脱障。),次禅定障(注释:指有碍禅定的一切妄念。),后一切智障(注释:又名所知障等,指执著於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知根本智。谓众生由於根本无明惑,遂迷昧於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
  问曰:三性中几性不可灭,几性可灭耶?
  答曰:二性(注释:此指分别性与真实性。)不可灭,一性(注释:此指依他性。)可得灭。何以故?分别性本来是无(注释:此句义谓:分别性本来由虚妄计度而有,无有实性,故说其本来是无。),故不可灭。真实性本来是真,故不可灭。依他性虽有不真实,是故可灭。以是义故,说应知等。
  六因事说。
  诸佛说法有二种:一了义经(注释:能显了究竟真理之经典。从大乘言之,则小乘为了不了义经,然大乘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二不了义经(注释:指为方便而说,并不开显法性实义之经典。)。不了义经者,由此三性是故,佛说不了义经。如缘有灯故,知物在暗中。后时因灯,能得了现暗中之物。如来亦尔,由有著(注释:显了之义。)三性者故,说不了义经。达三性者,自然显了,名了义经。如经中说,若人已得无生法忍(注释:又名无生忍。指真如理体远离生灭之法,安然不动,故谓之无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则不退堕。
  问曰:此言云何成立?
  答曰:由有三性故,则得成立。如来约分别性故,说本来无生忍(注释:此指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有,本来无生,故名之。)。约依他性故,说自性无生忍(注释:此指由依他性而了知,一切现象因缘和合而有,没有自性,故说自性无生,而以此名之。)。约真实性故,说惑、垢、苦本性无生忍(注释:指由真实性而了知,一切现象本性是空,惑、垢、苦等不善诸业亦本来性空,故说其本性无生。)。
  问曰:如来约何性说如此义,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耶?
  答曰:约无相性(注释:指自性无形相可得。)说如是言。
  问曰:如来约何法说一切诸法譬如幻化耶?
  答曰:约无生性(注释:指自性无生无灭,故一切现象无实性上,是因缘假合而有,所以谓之如幻如化。)说。
  问曰:如来约何法说如是言,一切诸法譬如虚空?
  答曰:约真实性(注释:指一切现象本性是空,所以由此性而观照,一切现象譬如虚空。)说,是故佛因三性说,故有了不了义经。
  七依境者。
  问曰:此三笥为何智境?
  答曰:分别性者,唯是凡惑境(注释:指凡俗迷惑所行之境界。),非圣智境。何以故?无体相故。依他性者,为圣凡俗智境(注释:又名如量智、俗智等,指佛菩萨、凡人通达一切现象之事相智慧。),是俗有故。真实性者,唯为无分别圣智境(注释:又名无分别智境。指冥悟真如之智所行境界。此智离一切有为相,无有分别之心,故名此。),如量如理(注释:如量,指通於一切现象之事相。如理,又名如实,指契於一切法之真理。)故。如量则摄一切,如理则无颠倒,是名依境。
  译文
  八是通达义。
  问:如果修习观行之人能了达分别性之本义,那么当说他对诸境分别执取,还是不当如是说?
  答:如果从俗智的角度看,可以说其对於诸境起分别执取之念。如果从无分别智通达的角度看,则不当如是说。所以依他性与分别性一样,都无实相,真实性亦如分别、依他二性,无相可执。
  问:如果修习观行之人能如实了达分别性义,那么他能照了何性?
  答:能照了真实性义。
  问:如果修习观行之人能如实了达真实性义,那么他能照了何性?
  答:先照了依他性义,然后照得真实性义,这些就叫做「通达」之义。
  九是若无等义。
  问:如果不设分别性义,有何过失?
  答:如果不设分别性,则万法一如,指称不同事相的概念语言就无从成立。概念语言不立,则说一切现象因缘而生之义也无从措置,以至於清净、不清净之差别也无以说明。
  问:如果不设依他性,有何过失?
  答:如果不设依他性,一切无明烦恼就可以不假借修习之功,自然灭除。如果这样的话,转染成净之义就不能成立。
  问:如果不设真实性,不何过失?
  答:如果不设真实性,则一切智与一切种智都不能成立。一切智,是指可以分别涵摄了通一切真俗现象。一切种智,是指以一智可以通达一切真俗现象。
  问:真实性为清净之德或是污染之德?
  答:不可说真实性一定清净,也不可说其一定不净。如果说其一定清净,那么一切众生不须假借修习之功,就可以自然解脱。如果说其一定不净,那么一切众生修道无用。如果说其一定清净,则无所谓凡夫修习成净之法。如果说其一定不净,则又无所谓圣人断惑之法。为什么呢?清净与不净二法,都以真如为体,如果其一定清净,则与无明毫无断惑之法。为什么呢?清净与不净二法,都以真如为体,如果其一定清净,则与无明毫无关涉;如果说其一定不净,则又与般若妙智毫无关涉。而无明与般若皆以真如为体,从体性上说没有差别,所以说真如之体非净非不净。为什么呢?为了显现真如不同於眼等诸根,亦不别於禅定之心等。所谓不同於眼等诸根,是诸根未被妄念污染时,亦是六根清净,与真如无二。而之所以与真如不同,是因为由无明起惑造业,从而产生不净。真如则不是如此,其住於佛地,本性清净,永远不为无明所动,所以与眼等诸根不同。所谓有别於禅定之心,是禅定本来自性清净无念,与真如无别,而由於我痴心妄想、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种烦恼所噉,所以转净为染。真如之理本来清净,且不为烦恼所转,所以虽处无明之地,而终不为无明所染污。
  问:此三性中,哪几性无有体相,却能生起体相之事?
  答:唯有分别一性,虚妄计度而生,没有体相,但其能转生依他之义。
  问:此三性中,哪几性有体又能生起体相之事?
  答:唯有依他一性,由因缘假有之体而生其他假有之体。就像无明产生出各种妄行一样。
  问:此三性中,哪几性能以有体之性生起无体之相?
  答:唯有真实一性,可以窥破依他缘起假有之真义,从而识出依他的无实之性,这些就叫「若无等」义。
  十是依止之义。
  问:分别性依据何法而得成立?
  答:依据三法而得成立。哪三法呢?一是可感知之相状。二是指称事相之概念语言。三是凡夫分别之智。依据此三法,分别性得以成立。
  问:依他性依据何法而得成立?
  答:依据四法而得成立。所谓四法,分别指相状、概念语言、分别之智及能观真谛的如理之智。依据此四法,依他性得以成立。
  问:真实性依据何法而得成立?
  答:此性不住一法,一执著一法,故无有所依,因为真实之境无有分别。
  原典
  八通达者

 问曰:修观行(注释:观,梵文为Vipasyana,达观真理之义。观行,即谓於心观理而又按真理来轨持行为。)人若通达分别性者,为当可说行执相(注释:即执取相,指由於不了一切诸法虚妄不实,对苦乐等境起分别之心,深生取著之念。)中,为不可说行执相中耶?
 答曰:若由世俗智(注释:即俗智,可以分别了达一切事相。)分别,可说行执相中,若由出世无分别智(注释:即离一切有为、分别之心,可冥悟真如的无分别智。)通达者,可说不行於执相中。是故依他与分别,同一无相。(注释:此句义谓:若从无分别真智去观照分别与依他二性,或虚妄遍计而有,或假借因缘而有,二者同样都无实相。)如分别依他,真实亦如是(注释:此句义谓:真实以空为性,故也无相可执。)。
  问曰:修观行人能如真实理入分别性,照了何性耶?
  答曰:了真实性(注释:此句义谓:若能如实观照分别性由虚妄所执,本来性空,此即是通达真实性。)。
  问曰:修观行人如真实理入真实性,照了何性?
  答曰:了依他性故,然后得真实性,是名通达。(注释:此数句义谓:若能知实观照真实之性,即可了达一切现象因缘而生,此即依他性。解此依他之义,又可通达一切现象无有自性,本来性空,故又通真实性。)
  九若无等者
  问曰:若分别性无,有何过失?
  答曰:若无分别性,则名言不立。名言不立故,则依他性不得成就(注释:此数句义谓:指称不同事相之概念语言,乃假借分别计度之念而有,如有分别天与地的不同,方有天、地之概念名称而生。若无分别之心,则万法一如,亦无概念语言可以措意。依他性必假借一定概念语言,方可成立,如此顺推,可知无分别性,则依他性也不能成立。),乃至净、不净(注释:指清净之德。)品并皆不立。
  问曰:若无依他性,有何过失?
  答曰:若无依他性,一切烦恼不由功用(注释:指修习大乘佛法的实践及效用。),应自能灭。若尔,净品亦不得成。(注释:此数句义谓:若无依他性,则一切现象因缘所生之义不立,如此则表明一切法自有本性,无须假借修习之功。)
  问曰:若真实性无,有何过失?
  答曰:若无真实性,则一切、一切种清净境(注释:分别指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二智皆为佛智之名。一切智,指了知一切法。一切智是对一切种习而言,其间有总别二义。依总义说,二智总名佛智,无有差别,依别义说,则一别摄真俗一切现象,一通摄真俗一切现象。)不得成故。一切者,别摄真俗尽。一切种者,通摄真俗故。
  问曰:是真实性者为可立净,为立不净?
  答曰:不可得说定净不净。若定净者,则一切众生不劳修行,自得解脱故。若定不净者,一切众生修道即无果报(注释:此指借修习而证得清净圆满之果位。)。若定净者,则无凡夫法(注释:针对凡夫不净,而须假借修习成净的方法。)。若定不净者,则无圣人法(注释:成为圣人的修习方法,圣人本来断惑心净,若真实不净,则表明断惑证真之法无由得成。)。何以故?净不净品,皆以如(注释:指真如。)为本故。若其定净,不即无明。若其不净,不即般若。此两处如性不异故(注释:此句义谓:无明、般若皆以真如为体,故从体性义上说,二者无有分别。此说与如来藏缘起系的观点一致。),此真如非净非不净。何以故?欲显真如异眼等诸根(注释:指眼、耳、鼻、舌、身、意等能分别了知事物的潜能。),异禅定心(注释:禅,又译为静虑,指心体寂静,万念俱灭;定,又译为三昧,指心定止於一境而离散动之义。禅定,即通过疑神绝虑,而使心达到专注一境的高度入定状态。因禅定为心之德,故又名禅定心。)等故。异眼等诸根者,诸根既不被染,亦应得同如理清净。而不然者,以有漏业为因故,从本不净(注释:佛教认为一切有漏业均从无始无明而有,故说从本不净。本,即指无始无明。)。真如不尔,在於佛地,本性清净,无有从本理不净义,故异诸根。异定心等者,定体本性自净,可得同真。而为四惑(注释:亦名四烦恼。指:一、我痴,即无明。二、我见,即我执,於非我之法妄计有我。三、我慢,即倨傲、骄慢之心。四、我爱,即我贪,於所执之我深生执著。)所噉,故转成不净。真如之理本来清净,则不如是,虽复在无明毈中,终不为彼所污。
  问曰:此三性几性无体能生有体(注释:此中体均指体相。)?
  答曰:唯分别一性无体,能生依他性体(注释:此句义谓:指由分别而生名言,由名言而有依他,展转相生。)。
  问曰:此几性有体,能生有体?
  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实体,还能生依他体,犹如无明生诸行等。
  问曰:此三性几性有体能生无体?
  答曰:真实一性能灭依他,令其无体故(注释:此数句义谓:从真实的层面来观照依他性,乃知依他由因缘所生,无有实性,故谓之令其无体。体,在此指体性。),是名若无等。
  十依止者。
  问曰:分别性依何法得成?
  答曰:依三法故成。何者三?一相。二名。三思惟(注释:即分别思惟,凡夫分别之智。)。依此三故,分别性立。
  问曰:依他性依何得成?
  答曰:依四法成。四法者,谓相、名、分别(注释:即分别思惟。)、圣智(注释:即能观真谛的如理智。)等。依此四法故,依他性成。
  问曰:真实性依何法得成?
  答曰:此性无住无著,无有依处,境无分别?
  
如来藏义
  译文
  再则,如来藏义有三方面必须了知。哪三方面呢?一是所摄藏。二是隐覆藏。三是能摄藏。
  一、所谓所摄藏义,是指佛从自性如如不二的角度,说一切众生都为如来藏所摄。所谓如来藏之「如」有二种含义:一是指能契真如的无上妙慧,二是真如理体之境界。此二者皆真实不虚,无差别之相,故名之如如。如来藏之「来」字,是说一切诸法皆从自性中流转出来。最终又假借修习,回到自性,所以名之为如来。所以如来之性若处因位,名之为应得;若处果位,又名之为至得。无论其在因位为烦恼所覆,抑或在果位清净彰现,其本性不变,只是由於在因位与果位,其有污染与清净的不同。处因位时,由於违背我法二空之量,生起无明,而有烦恼染污,所以名之为染浊。如来之性虽为烦恼所覆,未能显现其清净之性,然而一定会在当来显现,所以名之为应得。如果假借修习,到达果位时,则与我法二空之理不相违碍,不再有无明之累,也不为烦恼所染,故名之为清净。因为正果已显,故名之为至得。
  譬如水性,其体性无有清浊之别,只是从其是否为秽物所染污的角度来说其有清浊之分。如果有泥滓等浊物混杂水中,那么水就会变得混浊不清。虽然如此,但水的清净本性却不会因此而丧失。如果以某种方法去除浊物,就能使水转为清净。所以净与不净是从有浊物和无浊物的角度来说,与水性无关。应得与至得二种佛性义亦如此。应得与至得虽在因、果二位有染净的不同,但二者都以真如佛性为体,其体性不变。只是违背我法二空之理,起无明惑业,生烦恼等障,才谓之为混浊。如果不违二空之理,与真如理体别无二致,则不会生起无明烦恼等惑,所以从这层意义,才姑且名之为清净。如来藏的「藏」字,是指一切众生都内有如来无上妙智,故名之为藏。因为真如理体的境界要因能契真如之妙智才能彰现,所以一切众生因内有无上妙智,故一定不出真如之境,都为如来所摄受,名之为所藏,或说众生为如来藏。
  再则。「藏」有三种之义:一显如来境界无比,离此如如境外,没有任何境界能胜过此境。二显如来智慧无比,离此智外,没有任何智慧妙於此智。三显如来证果无比,因没有任何果报高於此果,故名之无比。由於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所以说众生为如来藏。
  二、所谓「隐覆」之义,是说如来真性自隐不现,所以名之为藏。所说如来一词有二种含义:一是表现如来之性真实不虚。由妄想故名为颠倒,远离妄想,故名为如。二是表现如来之性常不灭。如来之性从因位到果位,无有变异,所以名之为常。如来性处因位时,为无明烦恼所覆,众生由此而不能了见如来本性,故名之为藏。
  三、所谓「能摄」之义,是说如来藏虽处果位时,证得无量胜妙功德,但此无量功德在如来藏处因位之时本来具足。如果说至果位时方有如此胜妙功德之性,那无异於说如来之性由无至有,应是无常。为什么呢?如果这样说,那就说明此胜妙之德非由如来之性所生成。所以如来之性本来就具足无量胜妙功德,这样才能说其性是常,无有变异。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显体分第三中(注释:「第三中」,碛砂本无。)如来藏品第三
  复次,如来藏(注释:梵文为Tathagata-garbha,义指真如在烦恼中,为烦恼所覆盖。《佛性论》此节,详言如来藏之义。)义有三种应知。何者(注释:「者」,金陵本作「等」。)为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
  一所摄名藏者,佛说约住自性如如(注释:指自性理体不二平等,无彼此差别,故谓之如如。),一切众生是如来藏(注释:此句义谓:一切众生均为如来藏所摄。)。言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注释:指能契入真如理体的智慧。),二如如境(注释:指为如如智所契之真如理体之境界。)。并不倒故,名如如。言来者,约从自性来,来至至得(注释:此句义谓:一切诸法均从真如自性中流转出来,最终又还灭回到真如自性本身。前者谓来至,后者谓至得。另,「来至」,碛砂、金陵二本均作「至来」。),是名如来。故如来性虽因(注释:此指因位,即对於成佛之果而言,佛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之阶位。)名应得(注释:义指如来之性将得。因如来藏处因位时,其本性尚为无明烦恼所覆,未得显现,须借修行之功将来必显,故谓之应得。),果(注释:指果位,对因位而言,依因位修行之功而得悟之结果之位。)名至得(注释:指通过修行至果位,使如来之性彰现,谓之至得。),其体不二(注释:指如来性体在悟前之因位与悟后之果位,本性不变,故名不二。)。但由清净有异(注释:指如来之性在因位时为烦恼所覆,故不清净;而在果位时,烦恼已除,如来清净之性彰现,与因位污染不同,故谓之有异。),在因时为违二空(注释:指人、法二空。),故起无明,而为烦恼所杂,故名染浊。虽未即显,必当可现,故名应得。若至果时,与二空合,无复惑累,烦恼不染,说名为清。果已显现,故名至得。
  譬如水性,体非清浊,但由秽不秽故不清浊名。若泥滓浊乱,故不澄清,虽不澄清,而水清性不失。若方便澄渟,即得清净。故知净不净名由有秽无秽故得,非关水性自有净秽。应得是至(注释:「是」,碛砂、金陵二本均作「得」。)二种佛性亦复如是,同一真如,无有异体(注释:指真如本性在因位、果位虽有染净不同,然其体性不变。)。但违空理,故起惑者,烦恼染乱,故名为浊。若不违二空,与如一相,则不起无相,烦恼不染,所以假号为清。所言藏者,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注释:此句义谓:如如境因如如智而显,故说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
  复次,藏有三种:一显正境(注释:即指如如境。)无比。离如如境,无别一境出(注释:指超出。)此境故。二显正行(注释:即指契入理体的如如智)无比。离此智外,无别胜智过此智故。三为现正果(注释:即指契入理体而证得之佛果。)无比。无别一果过此果故,故曰无比。由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故,说众生为如来藏。
  二隐覆为藏者,如来自隐不现,故名为藏。言如来者,有二义:一者现如不颠倒义。由妄想故名为颠倒,不妄想故名之为如。二者现常住(注释:即恒常不变。)义。此如性(注释:指真如之性。)从住自性性(注释:即指如来藏处因位。),来至至得(注释:即指果位。),如体不变异,故是常义。如来性住道前时(注释:即指处因位时。),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
  三能摄为藏者,谓果地一切过恒沙数功德,住如来应得性(注释:即指如来藏处因位。)时,摄之已尽故。若至果时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无常。(注释:此数句义谓:真如本性在因位、果位时恒常不变,在因时虽染,不能谓失;在果时虽显,不能谓得。)何以故?非始得(注释:指如来藏本来自性不变,故虽在果位彰现,不能谓得。「始」,碛砂、金陵二本均作「如」。)故。故知本有(注释:指如来藏清净之性本来就有,非假修习而后有。),是故言常。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佛性论 辨佛性之相(一)
下一篇:佛性论 遣破执著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