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法句经 14 明哲品
 
[法句经·白话文] [点击:5382]   [手机版]
背景色
  14明哲品
  译文
  明哲品大意是讲,习学(控制)心念和行为的人,应当修炼人生福报而精进於大道,以佛法作为人生的明镜。
  透彻地审视善恶(之报),心中(必)知敬畏禁忌:敬畏(果报)而不犯(邪恶),终身吉庆了无忧患。 ㈠
  所以世间有福之人,(心)念思惟紧跟行动(毫不放纵):善於实现自己的意愿,幸福与财富加倍增长。㈡
  深信善(报)广行福(事),积聚善德毫不厌倦,深深相信阴德(之报),久而久之(其德)必然彰显辉煌。 ㈢
  经常避开无义之举,不去亲近愚闇之人,一心思量追随贤德之友,亲近依旁上等有识之上。(四)
  喜悦(佛)法之人睡眠安稳,心情和悦意志清爽:圣人敷演佛法(精义),智慧常使行为快乐。(五)
  仁德智慧之人,坚守戒律奉持佛法,犹如星空之中明月,(光华)普照世间。 ㈥
  制造角弓的工匠调理牛角,船夫掌舵调理航船,智巧工匠调理木料,智慧之人调理身(心)。(七)
  譬如厚重磐石,任凭大风吹刮毫不动移;智慧之人(心)意凝重稳固,任凭毁誉之言四起不能使其主意倾斜。(八)
  譬如深不见底的涧渊,澄静清明:智慧之人听到大道(精义),心意澄净心情欢悦。(九)
  大德之人身心无欲,所处之地昭然明朗:即使偶然遭遇苦乐,(但对这些苦乐的无动於衷)并不能高尚显赫其拥有的智慧(功能)。(十)
  大贤之人了无尘世事务(扰乱),不愿拥有子女财产政权种种(俗务)之累:经常坚守戒律智慧与佛道(法则),从不贪求邪欲富贵。(十一)
  智慧之人深知(心意)易於动摇,犹如生长在沙土中树木(极易被风摇动):交朋接友而(自己)心志并不强固,就会随顺尘世各种习气现象而污染自己清净本性。(十二)
  世俗之人均皆沈没於(人欲)深渊,很少有人度过深渊走上彼岸:假若有人(前来救度),要求救度之人必然奔走前来(叩问佛法)。(十三)
  确确实实热爱大道,认认真真接受端正之义的教诲:如此之人接近(真如)彼岸,直至超脱(生)死之苦便为上等(之人) 。(十四)
  斩断五蕴之苦的假相,静静思考寻求智慧;不会再回到(人欲)的深渊之中,抛弃所有的依托(其智)必将光明。(十五)
  抑制情感欲望,断绝(世俗)快乐莫要放纵情欲;如此便能自己拯救自己(脱离世俗苦海),驱使意(念)进入智慧。(十六)
  学习应取端正之智,(心)意惟以正道(为念);一心三思接受(佛家)真谛,(杂念)不起便是快乐:烦恼消尽陋习除尽,这样便能超度世俗之苦。(十七)
  原典
  明哲品第十四十有七章
  明哲品者,学念行者,修福进道①,法为明镜。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终吉无忧。 ㈠
  故世有福,念思绍行②;善致其愿,福禄转胜。 ㈡
  信善作福,积行不厌,信知③阴德,久而必彰!㈢
  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友,狎附④上士。(四)
  喜法卧安,心悦意清。圣人演法⑤,慧常乐行。(五)
  仁人智者,斋戒奉道,如星中月,照明世间。 ㈥
  弓工⑥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七)
  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⑦,毁誉不倾。(八)
  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九)
  大人体无欲,在所昭然明;虽或遭苦乐,不高现⑧其智。(十)
  大贤无世事,不愿子财国,常守戒慧道,不贪邪富贵。(十一)
  智人知动摇,譬如沙中树,朋友⑨志未强,随色染其素⑩。(十二)
  世皆没渊,尠剋⑾度岸;如或有人,欲度必奔!(十三)
  诚贪道者,览受⑿正教。此近彼岸,脱死为上。(十四)
  断五阴法⒀,静思智慧,不反入渊,弃倚⒁其明。(十五)
  抑制情欲,绝乐无为,能自拯济,使意为慧。(十六)
  学取正智,意惟正道。一心受谛,不起为乐。漏尽习除,是得度世。(十七)
  注释
  ①进道:上升到对道的追求。
  ②念思绍行:心念与思想要紧跟行动。绍,继也、紧接也。
  ③信知:深深信仰。
  ④狎附:亲近依附。狎,亲睰、靠近。
  ⑤演法:敷演宣讲佛法。
  ⑥弓工:制造弓之工匠。
  ⑦意重:意志坚定不可移。
  ⑧不高现:不通过某某来显示出其智慧境界之高尚。
  ⑨朋友:动词,交接朋友。
  ⑩素:白色。佛教上座部及《法句经·双要品》第一、二章均强调「心性本净」。此处应是肯定心性本净之意。参见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三○三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第一版。
  ⑾尠剋:即少剋、很少能够。尠,为少之异体字。
  ⑿览受:观看并接受。
  ⒀五阴法:即五蕴法。五阴,是指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感觉聚集在人身上,便产生五种相应的欲望;法,是万事万物之总称。
  ⒁弃倚:抛弃世俗的种种倚靠,如身体、财产、子女、权势等等。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法句经 15 罗汉品
下一篇:法句经 13 闇愚品

 法句经 1 无常品 法句经 10 放逸品
 法句经 11 心意品 法句经 12 华香品
 法句经 13 闇愚品 法句经 15 罗汉品
 法句经 16 述千品 法句经 17 恶行品
 法句经 18 刀杖品 法句经 19 老耄品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