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5)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点击:2887]   [手机版]
背景色

申三、毁坏诸行悲愍有情

如是于谛善巧菩萨、于一切行、以慧正毁;于有情界、增悲意乐;于前后际愚痴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达。

这是第六大科,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在别辨相里面分十科,现在第三科,毁坏诸行悲愍有情。

「如是」指前面的文,就是这样子,这一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对于苦、集、灭、道有善巧的智慧,就是通达苦、集、灭、道的这位菩萨:「于一切行、以慧正毁」,行就是一切有为法,这个一切的有为法呢,在我们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来说,就是认为它是真实的,在真实的执着上呢,起种种烦恼,造种种的罪业。现在这位于谛善巧的菩萨,他和我们凡夫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于一切行、以慧正毁」,他有大智慧,这个智慧当然是很多,一种是通达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智慧,一个是通达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这个「通达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呢,就是我们执着是真实的,但是这位菩萨不执着是真实的,认为这一切因缘所生法,不但是遍计执的一切法,就是依他起的一切法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虚妄的,好像是真实的,实在都是虚妄的,这样呢,就对一切行就有破坏性。破坏什么?就是破坏我们内心的执着,我们说这一切行,就是这一切有为法是不真实的,我们这样讲,可能会容易明白,但在亲切的、再深刻一点说呢,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心;一切有为法,另外没有一切法,只是内心的虚妄分别,所以一切行,这个行就是心了,就是我们的这个虚妄分别心。

如果我们若是常常的修唯识观的话呢,这一切法本身是没有的,就是我们内心的分别。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句话非常的好。就是你内心的风,就是你心在动,另外没有一切法在动的。所以这样子说呢,这个心的分别是因缘有的,所以它也不是真实性的,就是破除去了一切的执着。我们不在一切法上执着是真实的,不会在一切法上起贪、瞋、痴的烦恼,造种种业的,所以「于一切行于慧正毁」,就是破坏了我们以前的虚妄的执着,是这样意思。但是这种境界呢,也是到佛的时候才能圆满。

「于有情界」,但是流转生死的众生呢,不明白这件事,就算是来到佛法里边肯学习,来到佛法里边,每天的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学习,那很不容易了,我认为佛菩萨可能看,「哎呀!这个众生不在社会上活动,来到寺庙里面学习佛法」,佛菩萨很赞叹了,应该会赞叹我们,因为什么呢?因为开始觉悟了,从这里开始会觉悟,肯来到佛法里面剃光头,肯在那里学习,这是少数又少数了,还有很多人在那里迷惑颠倒,所以这位「于谛善巧菩萨」对于这些人「增悲意乐」,他是加强了他的大悲愿、大悲心加强了,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如梦中境,并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因为那一点虚妄的事情打破头呢?这是「增悲意乐」。「于前后际愚痴有情」,这个「增悲意乐」这句话实在是标,下边这句话才解释,为什么佛菩萨的这个慈悲心会那么样的广大呢?「于前后际愚痴有情」就是前际、后际、前后际。「前际」这个前就是过去,「后」就是未来,「前后际」就是现在,因为现在是在前际以后,现在是在后际以前,所以现在是「前后际」,这样说呢就是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是约时间说,时间是没有自性的,它是约法,依法来安立时间的,那这么说呢,法是我们的分别心所缘的境界,「前际」就是过去世的境界,「后际」就是未来世的境界,「前后际」就是现在世我们所见闻的一切境界。「愚痴」,于前际也是愚痴,于后际也是愚痴,于前后际也是愚痴,就是不明白,不明白这都是虚妄分别的境界,只是一念心的虚妄分别,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毕竟空的,但是我们不明白,就这些不明白的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达」,「邪行」就是不合道理的虚妄分别,认为是真实的,不知道它是毕竟空寂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的,所以叫做邪行,或者执着是常、执着是断,这都是邪行。「能正通达」,众生对于这些境界虚妄分别,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怜悯这些众生,菩萨对这件事能够正确的明白,都是虚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披寻记》一五九四页:

于前后际愚痴有情所有邪行者:谓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诸有情类,于彼诸行起不如理分别: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名彼所有邪行。

「于前后际愚痴有情所有邪行者:谓如前际无知」,「无知」就是解释那个愚痴,于「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这个「诸有情类」,这一切的众生,对于这个三世的因缘生法,都是毕竟空寂,他不知道。「于彼诸行起不如理分别」,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别,就执着是真实的,不知道它是毕竟空的,这些不如理分别。

若是我们欢喜修止观的时候,欢喜修止观不是说你盘腿坐的时候才开始修止观,那个时候不容易相应,应该有个前方便,就是没有盘腿坐以前,你来来去去的时候,心里面应该有如理作意,就是观察这一切见闻觉知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它的自性是空无所有的,你就应该这样如理作意,这样如理作意等于是静坐的前方便;有了这样的前方便,然后去静坐的时候,就容易相应。我们不能说完全的清除了它,只是说减少了这些虚妄分别,这是第一个好处,减少了虚妄分别,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呢,你虽然还没有盘腿坐,但是你心里面已经有如理作意了。若是我们盘腿坐的时候才开始修止观,那个时候因为没有前方便的帮助,它就有点难,它有一点困难。我们静坐的时候,修止不相应,它心里面就是要虚妄分别,妄想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习惯了,你习惯了这虚妄分别,所以一下子停下来,这是不可能的,是很难的,一下子停下来不容易。所以你在没有盘腿坐以前,你就停止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怎么能停止呢?你用如理作意来挡住它,把这个不如理作意挡住它,应该这样学习,这样能挡住它了,使令它的力量停止一段,然后你静坐的时候修止,就比较的容易。

我举一个列子来证明我说的可能是对的。你比如说你现在和人家吵架,吵了一大顿、一大段的时间以后,打板了,要静坐,你静坐去吧,你不能立刻修止的,就是还要想刚才和人吵架的时候,自己再吵一顿,自己坐那吵一顿,你不可能立刻停下来的,不可能,它还要再吵一会,才可以停下来的,就是这样子嘛。但是你静坐有一个前方便呢,我们不是和人吵架,但是也在虚妄分别里面,我们有可能静坐的时候,可能把经论上的法语,假设记忆力好的话,或是有意的话,你主动愿意这样做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要自己主动时候可能这么样想一下,如果你不主动的话,你会这样想吗?「无我相、无人相……」,「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你能想起这件事吗?我看都不能,那么不能够把法语在内心里现前,那你在那干什么?你虽然是修止,你还是在虚妄分别里面,还执着这是真的,「他真是骂我了」,「他这是对我很好」,就是还是虚妄分别,所以你在修止,实在还是在虚妄分别里边,不是圣道,但是佛菩萨就是给你个方便,说是立刻叫你一步登天这是很难嘛,一下子你就是佛,是办不到嘛。先修个止吧,把妄想停一停,然后再修学圣道,就是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就是一个方便而已,所以等这个止成就以后,然后你再修无我观,这时候可能会相应,这止是观的前方便而已。

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这个前方便呢,我们先学习,「一切法是心的变现」,「言说法性,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要把这句话,要认真的思惟,在内心里面能承认这件事。不是回讲的时候照你说的这么说一说,不是这个意思,要你内心里面认同这件事,认同这件事,你要经过内心的思惟,「是的,言说的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你要认同这件事,也是理解了这件事,理解了这件事里边有信,它有信的意思,说那个「意乐」,意乐里面有信的意思,有信就有愿,有愿就是行,这个意乐里边还有个欢喜的意思,这一句话里有这么多意思的,我们若这样子,你修止观的时候,它容易相应。如果说是一开始就厌烦这件事,那就是距离八千里了,你没有意乐,意乐不成就,那样子怎么能够成功呢?若是那样的话,他不可能欢喜打禅七的,不会,不会有这件事。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谓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就是过去也是无知,未来也是无知,现在也是无知,若是静坐、坐禅的时候我们不算,平常的走来走去的时候,心里面老是不改变原来的思想,「这是真实的」。这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你老不认同这个思想,这是有一点问题的!照理说应该怎么样呢?我不认同,你勉强我认同这也是不行的。就是你要思惟、观察,什么叫做如梦中境?怎么叫做如水中月?怎么知道是如幻如化、是虚妄的?你常要思惟,你常思惟观察呢,终究有一天你就明白了,就会明白的,应该这样做。说我只是上课的时候听一听讲,那么放下本子合起来就不再想这件事了。若说是温习的时候,才想一想,不温习就算了,这样,你得无生法忍就慢了,就很慢,要很长的时间有可能会得无生法忍,很慢的。

你应该听到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就心里面,把它放在心里面想,「我怎么才能知道它是如梦中境呢?」要常思惟,说是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我看是有嘛,怎么能说是空的?要思惟。可是在这个经论上呢,你若直接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也可能会懂,但是也可能还不懂,但是若看《龙树论》,就是《大智度论》的解释呢,你有可能会懂,也可能还不懂,有可能还能懂,慢慢就知道:如梦中境,如水中月。这样子你若修止观的时候,你修止的时候,修观的时候,它是容易相应的。因为你一接触这样的佛法以后,你就开始同原来的那个旧习惯,远离了,就不再继续的执着都是真实的,不那样分别,你心里常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常在这里观察思惟,你就容易成就;若是,不要说是得无生法忍,你就是在,不是静坐,你若有一天忽然明白:「哦!这一切行都是如梦中境」,你认可了这件事。你认可这件事你心情快乐,心情快乐,什么时候是快乐?就是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心情快乐。因为,你这时候想:「哎呀!这是如梦中境」,「骂我这件事如梦中境,不是真实的,有而不真实,我从来不知道这回事,像我从来没有吃过馒头,今天一吃馒头很香,这就快乐」。所以在人家骂你的时候、赞叹你的时候,你这时候:如梦中境,都是虚妄的。你心情快乐,就和以前随着别人舌头转的情形改变了。

所以这上说,这个时候,「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改变这个思想,常常的思惟:我以前是无知,我现在应该学习知,这一切因缘生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实。你要学习这一件事,不是说是要盘上腿子,你才开始这样子。腿没有盘的时候,走来走去的时候,你心要有正念,这叫做正念。常常的把这个经上的这个法语,显现在心里面,这叫正念。「诸有情类,于彼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这是没有来到佛教以前的人是这样子。「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名彼所有邪行」,这句话怎么讲?我是讲过,我现在再重讲一遍。这个有为法都是有生有灭的,我们那一天讲到「顿生顿灭」,前一剎那不到第二剎那就叫做断,到第二剎那就是常。我们通常说,没有因果,有因而无果这叫做断,说是那个人能够从过去世到现在世到未来世,一直是常在的,那叫做常,其实这样讲,这是很粗显的,但是我们若学习《中观论》的时候,《中观论》说常说断,是比较微细了。就是我刚才说的,说是我看这位法师,我昨天看这样子,今天还这样子,这就是常见。说是昨天看见,今天不那样子,这就是断见。为什么叫做常,为什么叫做断,你想一想?我这一句话我保密。为什么这样讲叫做常?为什么这样讲叫做断?你想一想。

说是「不如理分别或执为断,或执为常」,若是我们没得圣道的人,都是在断、常见里面生活的呀。说我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我认为这真实的嘛,不是假的嘛,我说你相信佛法吗?他说相信,其实我们不及格,我们还没及格。我们常是执着一切有为法是真实的,这是一个大错误。我们在昼夜二十四小时,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故且不算数,睁开眼睛不睡觉的时候,你什么时候你能够避免这个过失?我看,三八二十四,应该是十六个钟头都是在这里生活,你都是在不如理作意里面生活,你都是在常见、在断见里面生活的。

这一段文是毁坏诸行悲愍有情,这个毁坏诸行是智慧境界,悲愍有情就是悲。一个智一个悲,所以这是菩萨;如果没有智,只是悲,那不是菩萨;这是只是智而没有悲也不是菩萨;只是悲而没有智慧也不是菩萨。现在这个有智而又有悲,有悲也有智,所以这是个大菩萨境界。

 

申四、发愿摄受福智资粮

为欲令彼得解脱故,摄受广大福智资粮心发正愿。

这是第四科,发愿摄受福智资粮,「为欲令彼得解脱故」,这句话是说这个目的,你为什么要摄受广大福智资粮呢?是「为欲令彼得解脱故」,这心里面的动机,我想要教化一切众生,叫他们得解脱,能够解脱生死大苦,悟入涅槃,我的目的为这件事,所以我要摄受广大福智资粮。这个「摄受」当个成就讲也可以,当个积集讲也可以,我积集广大的福,积集广大的智,这是教化众生的资粮,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资粮,资粮者因也。有如是因,你才能够令彼得解脱,有如是因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是这样意思。

若是你能够有大智慧的话呢,你才能知道怎么样令彼得解脱,你才能令彼得解脱的,说我也不懂,我也没有学习佛法,不要说是证悟第一义谛,连闻所成慧都没有,我就想要做大菩萨,就要去广度众生,那有这回事?有这回事情吗?没有这回事。所以要有大智慧,通达佛法,你才能教化众生,所以你要积集大智慧,那么为什么要积集福呢?你若不积集福,你只是有智慧,众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他看见你和他一样,他心里就不服你的呀!我们看那个《大智度论》上说,提到:为什么菩萨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为要度众生。你没有这个,你不能度众生的。你有这样的大威德境界,你叫他死,他就死!就有它的威力,这是《大智论》说的,这样子才能教化众生,就是他一见你,还没说话,他就服你了。你若行菩萨道,你没有福不行的,所以我们为大众僧服务,也有栽培福的意思,我们去行堂,在厨房里烧饭,这是修很多的福德,修大福德。福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有堪能去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不感觉困难,说天气很冷,我不感觉冷,说是有什么困难,这个大福德人就没有困难,你修学圣道比较顺利一点,这是修福有这个好处。再呢,就是能同人结缘,看见任何人大家都生欢喜心,没有福就是办不到的,我们是学习佛法以后,我们栽培福作这两个作用,一个自己修学圣道顺一点,一个教化众生也顺一点,我们修福的动机是这样。但那颠倒众生可不是,他为大众生服务,第二生他就是做富贵的人了,什么是佛法,佛法都不相信了,会有这个事情,那他修的福呢,就是在世间上颠倒迷惑的资粮了。

所以是常常在佛前发愿也很重要,我们修了福,修了智的时候,你常常在佛前拜佛,这时候你跪下来发愿,「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回向非常重要,是很重要的。回向了呢,你若诚心的回向呢,你今生修的福智,将来它就不会去颠倒迷惑。所以这上面说:「为欲令彼得解脱故,摄受广大福智资粮」,就是「为欲令彼得解脱」,这是你的动机,也就是你的目标,然后你采取这个行动,「摄受广大福智资粮」,这个你去栽培、积集广大的福、广大智,做教化众生的资粮,这个时候呢,「心发正愿」,你这个明了性的心,就发愿:我要怎么怎么,要做一个计划,我怎么样修福,我怎么样修慧,这个愿是这个「摄受广大福智资粮」的一个推动的力量,这样说,这个推动的力量呢有两个,一个令彼得解脱,是推动广大福智资粮,一个是你正式开始行动要发一个愿,我怎么做计划,我怎么样去学习智慧,怎么样学习福德,是那么回事。这是第四科,发愿摄受福智资粮。

 

申五、念慧行等功德增盛

及即于彼意乐引摄正念慧行而为上首,所有众多殊胜功德皆悉增盛。

这是第五科,念慧行等功德增盛,这个「及」就是前面第四样的功德,还再加上这第五样功德就叫做「及」,这第五样功德是怎么情形呢?「及即于彼意乐」就是于彼前面那个正愿,「意乐」就是前面那个正愿,你这样的计划好了。「引摄正念」,在那个正愿那里,你心里面有愿了,有栽培广大福智的愿,你有这样的意乐了,要「引摄正念」,在心里面再建立正念。那个正念是什么呢?就是你前面的这个正愿,在心里面要现前,不要说我忘了,我昨天发愿,我今天忘了,那就没有正念,这个正念是把以前的正愿现前,在心里面现前,叫正念。

这个「慧行」呢,还要有智慧,由这个智慧去采取行动,就是去创造广大福智,由智慧来采取这个行动的,所以叫「慧行」。「而为上首」就是在你正式的去栽培广大福智资粮之前,你心里要有正念和慧行,一个念一个慧,这样子,栽培福、栽培智,你要有智慧呀,不然你这个福智是栽培不来的呀。因为什么呢?栽培福智的时候,它还有一些障碍的因缘,那个地方太冷,那我不去,太热我也不去,或者那些人都瞧不起我,我也不去,就有很多的这些令你退心的这些因缘,你能够不受障碍,能破除一切障碍,我还是要做这件事,那叫做慧,就是般若的智慧。「所有众多殊胜功德皆悉增盛」,用现成的话说就是六波罗蜜嘛,所有的六波罗蜜的殊胜功德,我们逐渐逐渐的栽培,能增胜起来,就积集了很多的功德,就成就了。所以念慧行等功德增胜。这是第五。

 

申六、无余作意成熟有情

诸余作意皆悉远离,以其种种成熟方便成熟有情。

这是第六科,「诸余作意皆悉远离」其他的分别心你都要远离,说是那个人看上去都有问题,我怎么能在那里烧饭呢?我怎么可以去做行堂呢?就会有很多的分别心,这些「诸余」的障碍因缘,你都要远离,你不要有那些虚妄分别。

《五台山志》上,说是在古代的时候,每一年,就是成为一个例行的公事了,就是每一年到这个时候要做一次大法会,就是无论什么样人来,都是供养他一餐饭,就是做这件事。那个主事的出家人,当然他要预先要筹备,这一天来了一个老太婆,是带了一个小孩,又抱着个小孩,然后她还有一条狗,说是你们今天是有这样的法会,我也来参加,我现在有事情要走,你现在就给我饭、菜,我可以吃,那主事人说好,就去拿一份给她,说不行,我带这狗还得给一份,我带这小孩、还有我抱这小孩也还要给一份,那么;说还不行,我还怀孕了,还要一份,这一下子,这个主事僧就火了,还要一份?他这一火呢,愤怒了,这个境界忽然就看不见,就跑到虚空去,看是文殊菩萨,那个狗实在就是狮子,文殊菩萨坐这个狮子,这时一看,「哎呀!这是文殊菩萨。」他后悔了,好像自己要拿刀剌自己眼睛什么什么地,当然旁边有人就把他拉住了,没有做这个事。

所以这上面说「诸余作意皆悉远离」,就是看见那个境界,那是文殊菩萨呀!但是你肉眼你看不见,你看这是普通的一个女人而已,是不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在佛学院也好,你在一个大丛林也好,你若在厨房里烧饭,你去做行堂,你去洗碗,你去扫地,做这一切事情,也会有一些事情,引起你的虚妄分别,你的功德做不成,文殊菩萨大慈悲来受你的供养,你有多大的福报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你这个虚妄分别破坏了,破坏你的功德。

我想这讲故事也很好,我再讲个故事。在满州国的时候,我是东北人,就是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东北成立个满州国。成立满州国的时候,哈尔滨极乐寺,就有个出家人想要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当时那个时候的情形,我们中国的情况很混乱,一个日本人的势力,还有汪精卫的势力,还有国民党在四川的势力,还有一个共产党的势力,就是有几伙势力,在各地方活动。那么他要从东北到山海关里边,又要去五台山了,经过很多的势力,很难,但是他愿意拜见文殊菩萨嘛,所以也就是,他不怕难,他就是辗转的也就到了五台山,到了五台山就是拜文殊菩萨,拜是拜文殊菩萨像,你真实能拜见文殊菩萨吗?他是要拜见可以说话的文殊若萨,可以见面、顶礼,是这样子,拜这个像他不满意,所以就和那里面的出家人表明他的心意,但是那里的出家人就告诉他,现在文殊菩萨已经下山了,不在这里,在那里呢?说是在宝华山,南京宝华山,现在正在传戒,他在那个厨房里烧饭,烧火、烧饭这个事,文殊菩萨在那烧饭,你现在就得要去,等到戒期圆满他就不在了,所以你若去,可以拜见文殊菩萨。哎呀!那好,他又从五台山下来,下来又到了南京,到了宝华山,果然是在传戒,他就是到了厨房去,问谁在那烧火?那个出家人一看,那就是一般的出家人,说「我在烧饭、我在烧火。」「嘿!你是文殊菩萨!」,他就磕头、磕头。「我不是嘛!我是个普通的出家人嘛。」「是,你是。」,他就是要磕头,那么这位出家人说:「好!你若一定要认为我是,我就是文殊菩萨。」就是承认了,承认了,「那好,那么现在戒期还没有圆满,我在这里烧饭,你就帮助我,我们在这烧饭就好了」,那么他也就这样做,等到戒期圆满了,很多受戒的就走了,那么这时候,这一天厨房烧饭的情形,没有那么多的人,饭也就不烧了,那么,承认是文殊菩萨的这个人就对这个出家人说:「今天戒期圆满,人都走了,我也要走,你愿不愿意跟我来呢?你认为我是文殊菩萨嘛,我现在要走,你能不能跟我来?」「我一定跟你去。」说:「好!」他一说完这句话,承认是文殊菩萨这个人,一下子就钻到灶坑里面去了,当然不是一般的灶坑,大一点,那一天灶坑里还烧着火,这个人就在猛火里面,说:「你来,跟我来。」他就不敢动,但是文殊菩萨又招呼他,连续招呼他三次,他不敢进,就不见了,这文殊菩萨不见了,就是这个境界。

所以这个事情是「诸余作意皆悉远离」,你若有其他的虚妄分别,你这功德做不成,做不成的。而你不能够希望所有的境界都如我意,不能这样子,这样是不行的。佛菩萨来考验你的时候,有可能是特别的违背你的意愿的,也可能令你如意的境界,但这个示现的如意的境界、不如意的境界,你都应该知道,「如幻如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要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这上说「正念慧行而为上首」,你没有这样的智慧,你用虚妄分别心执着这个境界,那是不对了,它就容易障碍你的功德不成就。

当然这种境界,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都是初一步,在初一步。什么叫初一步?就是我们打开经本子,听讲的时候有可能不打妄想,这句话是听见了,等到本子合起来,还是虚妄分别,这是初一步是这样子。我们对于第一义谛迷迷糊糊的,只听见一个名字而已,连这个闻所成慧都不具足,多数是这样境界,你这样子呢,我们就姑妄名之为钝根吧!根性钝,就是错失了很多的好机会,所以这上面弥勒菩萨先告诉我们,「诸余作意皆悉远离」,这不容易远离,我们原来的虚妄分别,总是执着,「我是对的」,就是这样子。所以「诸余作意皆悉远离」,现在,其他的作意,与第一义谛不相应的作意,我们应该远离,但是我们做不到,「诸余作意皆悉远离」。「以其种种成熟方便,成熟有情」,前面说「欲令彼得解脱,摄受广大福智资粮」,也是这个意思嘛。这个时候,「以其种种成熟方便」,就是你这个菩萨…,当然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指这个,是「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这个应该是,第五难胜地,就是这位圣者,他那个大悲心,那个大智慧以种种的成熟的方便,各式各样成熟善根的方便,成熟有情,教化众生,成熟有情的,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九五页:

诸余作意皆悉远离者:一切声闻独觉下劣作意,名余作意,舍有情故。

这下面《披寻记》的作者解释这句话,「诸余作意皆悉远离者:一切声闻独觉下劣作意,名余作意,舍有情故。」你现在没有发大菩提心,只是想自己得解脱,那你和这个大菩萨、大悲心,要令教化众生得解脱来对比的话,那就是下劣作意,「一切声闻独觉下劣作意,名余作意」,这叫做余作意。只顾自己的解脱,而去做种种的栽培,这也了不起呀,能够这样也是了不起,你看我们多数来说,与止观不相应就放弃了,就不肯努力了,那你能得解脱?我看也是很难的。为什么叫做下劣作意?「舍有情故」,他没有大悲心教化众生的,他没有这大悲心,他自己得了圣道以后,生存的时候,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的,但是到时候寿命尽了,入无余涅槃了,众生还没有解脱,都不管他的事,他不管了。这件事南传佛教学者不承认吗?你不承认这件事吗?我们是说佛法,这个大乘佛法,它是重视般若也重视大悲心,所以名之为大乘。南传佛教的佛法,我们读《阿含经》的话,他没有积极的要你发大悲心,不要入无余涅槃,我无尽期的在度化众生,有说这话吗?我看没有。所以说「舍有情故」,所以那就是下劣作意了。

 

申七、引发世间工业明处(分二科)  酉一、标所为

如契经说,所有种种能益有情世俗书论印算计等工业明处,于是一切皆能引发。

这是第七科,引发世间工业明处,分两科,第一科标所为。我们平常学习大乘佛法,说是菩萨发大菩提心,就是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我们都是这么讲,行菩萨道这样说,这一段文呢有特别的意思。「如契经说」,就是在经上说,当然这是佛说的了。「所有种种能益有情」,就是所有的、各式各样的能利益众生的事情,能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认为要六波罗蜜、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利益众生,我们也可能这么说,但这上面说有不同的意思。「世俗书论」就是一般的,社会上的这些俗人所读的书,他们在这个图书馆里面书多的很,就那些世俗的书。那些书呢,对于世间的人有利益的,是有利益,因为世间上的人就是要生存,生存需要有各种知识嘛,这个书论就是生存的知识,也有保护安全的知识,就是各式各样,说我有病了,有病要看医生,那也是知识;说我要造一个房子,那也是知识;你要种田也是知识,各式各样的知识,就是各式各样的书论。那个「印」,就是图章,那在社会上它也有作用的。「算计」就是要计算,会计师要计算,其实这个算计,各式各样都要计算。

「工业明处」,就是很巧妙的一种能力,那里面也是有很多的知识,这个「明处」也可以说是智慧,也可以说是知识,譬如说造一个汽车,这也是工业,你要造一个楼房,造一个飞机,这是工业,但是在《瑜伽师地论》我们已经学完了,工业包含的范围很多,做生意也都是工业,生产、做农、耕田那也是工业,也都是工业明处,做这些事情呢,「于是一切皆能引发」,这个菩萨的大智慧里面,引发出这些利益众生的这一切生活的事情,我们看中国历史在古代的时候、盘古时代,那个人,我看那,有些人还要给做衣服,怎么样做衣服,穿衣服,这些事情,日常生活吃东西,都是吃生的呀!后来发明火才能转生为熟,很多的事情,这个菩萨都来为众生做这些事情。

 

《披寻记》一五九一页:

世俗书论等者:因论声论及医方论,是名世俗书论。工业明处有十二种,印算计外,余置等言。

「世俗书论等者:因论声论」,「因论」就是因明论,彼此的思想构通的时候,要有规则的,有宗、因、喻这些事情,「声论」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学,这个范围很广的,「及医方论」,就是治病的这些事情。「是名世俗书论」。「工业明处」一共有十二种,在《瑜伽师地论》的前面文里说,工业明处就是:,营农的工业,商贾的工业,在政府服务的工业,还有书算、计度、数印工业,还有占相的工业,咒术的工业,营造的工业,生成的工业,还有防邪的工业,和合的工业,成熟的工业,音乐也在里边,音乐的工巧,这一共有十二种。「印算计外」,这文上只是说到书论印算计等,「余置等言」,其它的没有列名字,只是放一个「等」字就包括了。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渐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菩萨也在众生的世界,也为众生安排这么多的事情,就是菩萨的甚深的悲愍心。「渐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初开始就是生活上的事情,怎么样做衣服,可见最初的时候,人都没有衣服穿,也没有房子住,要给众生造房子,然后要告诉众生,怎么样去耕田这些事情,所以「乃至方便」,各式各样的方便,最后呢,「安立妙菩提故」,才有佛法,生活的问题解决了,然后说到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无量无边的佛法,教化众生转凡成圣,这就是「于诸有情深悲愍故」,就是安立种种方便来饶益有情的。这是第七科,引发世间工业明处,分两科,第一科,标所为,所做的这么多的方便。

 

《披寻记》一五九五页: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显为欲引发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先以种种作诸饶益随顺摄取,是名方便。于妙菩提未信入者渐令信入,是名安立。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显为欲引发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做这么多的事情,实在就是拔除众生在生死里边生活的苦恼,他不会,不能转生为熟,不知道烧饭,那也是一种苦恼;也不会穿衣服;也不会种田;也不会造车,最初没有车,就要造车,在水里面走要有船,这事通通都不懂,都是由菩萨来做这些事情,做这么多事情做什么?这是菩萨悲愍心,拔除众生的生活的苦。「先以种种作诸饶益随顺摄取」,就是最初开始,种种的安立来利益众生,施设种种方便来利益众生,「随顺摄取」,随顺众生种种的情形来利益众生的,「是名方便」。「于妙菩提未信入者渐令信入」,是名安立」。这是标所为,就是来利益众生。下面第二科明略义,为这一科引发世间工业明处的要义。

 

酉二、明略义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为欲方便坏贫穷故。为令世间诸界错乱人非人等所起灾患皆息灭故。为施无罪诸戏乐具除彼非法诸戏乐故。诸有希求种种居处资生具者,为少用功皆能施与种种居处资生具故。为欲拔济诸王贼等逼恼事故。为欲开制是处非处诸加行故。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舍故。为正劝奖于现法中令其展转不相谋掠,及为宣说当来无倒胜生道故。当知是名能益有情工业明处略所说义。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世间上众生之间,有语言文字,「言说」,实在就是内心的思想,你内心没有思想,你不会说话的,所以顺着世间人的内心思想和他的语言,就是各式各样的因缘,来利益众生。

「为欲方便坏贫穷故」,其中最初就是众生贫穷,没有房子住,也没有车,也没有船,生活就是盘古时代那个众生的苦恼的境界,就是「为欲方便」破坏众生的贫穷,叫他生活好一点,因此而施设种种方便。「为令世间诸界错乱人非人等所起灾患皆息灭故」令世间上「诸界错乱」,「诸界」就是地、水、火、风,这是界。地、水、火、风、空、识,这是六界,六界如果它们都是平冲的,那么就什么事没有,如果不平冲错乱了的话,那就有问题,一个是有病,在我们生理上就是有病;如果是在这个自然界,大风、大火、大水、大地震,那就是诸界错乱。「人非人等」,人自己搞的不对,有诸界错乱;还有非人,鬼神,他不高兴了,他也来做这些事情,所起的灾患,或者人所起的灾患,非人所起的灾患,各式各样苦恼的境界,这样呢,这个大菩萨,为这个情形施立种种的方便,息灭这个灾患。

「为施无罪诸戏乐具」,众生在这个世界生活,不可能没有一点戏乐,就是能舒畅他的心情得到安乐,但是佛菩萨布施他没有罪过的「诸戏乐具」,你做这样的游戏没有罪过,佛菩萨也会安立这件事,施设这件事。「除彼非法诸戏乐故」,众生自己也会发明一些戏乐具,但是都是有过失,所以就是破除去那个不合道理的诸戏乐具。

「诸有希求种种居处资生具者,为少用功皆能施与种种居处资生具故」,众生希求种种各式各样的居住的地方,那就是造房子嘛,这也是资生具,帮助你生存,安乐一点的这些资具,众生有这个希望,「为少用功皆能施与」,当然这个菩萨大智慧,少少用一点工巧的工夫,能施与种种居处的资生具,那么也可能给你造个桌子,可以读书,可以写字,也可以造一个锅,烧饭的锅,就是各式各样的事情。「为欲拔济诸王贼等逼恼事故」,就是或者是国王,或者是土匪,逼恼众生,令众生受苦,菩萨慈悲呢,拔济这些苦恼的事情,也安立了种种的方便。

「为欲开制是处非处诸加行故」,「开制」这个开就是容允,容允你合道理的事情,叫「是处」,「制」就是遮止,不许你有不合道理的事情。「为欲开制是处非处」,开许是处,遮止非处,「诸加行故」,就是,是处的诸加行,非处的诸加行,那么这位菩萨的大智慧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合道理,这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的应该停止;合道理的,应该是发展它。「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舍故」,菩萨也会安立、施设、告诉你一些吉祥的事情,和不吉祥的事情,当然做善就是吉祥的事,做恶就是不吉祥的事情,告诉你这是吉祥,这是不吉祥,「令取舍故」,就是教训你要取这个吉祥的事,弃舍不吉祥的事情,当然这是一种安立。

「为正劝奖于现法中令其展转不相谋掠」,这又是一种善巧方便,「为正劝奖」,这位菩萨为了正式的劝奖你,奖劝你,劝你做这件事,你做这件事,要奖励你,「于现法中令其展转」,就是现前的生活境界里面,使令你辗转的,就是我对于你,你对于他,就是广大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相谋掠」,不要互相有种种的阴谋,占别人的便宜,不要做这种事情。「及为宣说当来无倒胜生道故」,又这个菩萨的大智慧,为你宣说将来,你应该不颠倒的,没有错误的「胜生道故」,这个胜生道就是增上生了,告诉你怎么样会令你的生活有进步,身体健康,健康长寿无病,这些令你满意的这些事情,或者人与人之间共处之道,应该怎么样是和平的这些事情,有这些安立。「当知是名能益有情工业明处略所说义」,前面这一段,这就叫做,能利益有情的工业明处,这就是工业明处。什么叫做工巧明?前面说这些就是工巧明处,「略所说义」,就是所说的一个大意,就是工巧明处的大意,就是这样意思。不然话,说这个工巧明,什么叫工巧明,我们说不清楚,现在这一大段这就叫做工巧明。

 

《披寻记》一五九五页: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等者:自下为显一切工业明处能益有情略义。世俗书论,是名世间言说。印算计等一切工业,名世间事。此句是总,皆为随顺彼有情故。余句是别,随其品类差别说故。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等者:自下为显一切工业明处」,这一段文的第一句,「随顺世间言说事故」,这以下呢,显示一切的工业明处,能利益有情的大意,是这么意思。「世俗书论,是名世间言说」,这世间言说指什么说呢?就是世间上这些书论,世间上很多很多的书,很多的书,也就是世间的智者的言论思想,是名世间的言说,「世间言说」就指这样意思,包括书论。

「印算计等一切工业,名世间事」,这上面「随顺世间言说事故」,就是这样意思,「印算计等一切工业」,就是世间的事。「此句是总」,「随顺世间言说事故」这句话,这是总说的,所有下边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没有声音就是书,有声音就是言论了,这一句话是总说的。「皆为随顺彼有情故」,这个所有的言说,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安立、施设,都是随顺众生,随顺彼有情的生活,使令他能安乐一点。「余句是别」,其余的「为欲方便坏贫穷故。为令世间诸界错乱人非人等,所起灾患皆息灭故」这些事情,这以下的,都是别说的,别说的不超过那个总句,不超过前面那一句,「随其品类差别说故」,下边的别说呢,就随这个众生的生活,各式各样的情况,是各别的一样一样的说的,所以叫做别。

 

申八、善根清净(分二科)   酉一、总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其余一切如前应知。

这是第八科,善根清净,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辨善根,这个善根究竟指什么说的呢?下边就分两科,第一科指同前,其余一切说到善根,就是如前面的文,所说的你应该知道,这下面《披寻记》就解释。

 

《披寻记》一五九六页:

其余一切如前应知者:广见诸佛善根清净,是名其余一切如前极欢喜住广说应知。

「其余一切如前应知者:广见诸佛善根清净,是名其余一切」,就是这个菩萨他是能见一切佛的,能见佛闻法增长智慧,就使令他栽培的善根得清净,我们今天在回讲的时候,我心里有个妄想,那时候我没说,我现在说,我们业障深重,没有生在有佛的世界,我们虽然相信了佛法,又剃光头出家了,但是我们只能看见像佛,没能看见佛的法身佛,我们看不见。所以我们若是学习佛法,就是藏经楼上的这个书本子,用这个作课本我们学习,我们不能见佛告诉我们,讲什么什么法,在说《般若经》,没有这种境界,没有这种境界,有什么关系?很有关系,我们若见佛,刚才说过,见到佛的大威德境界为我们说法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我们也能够发心修行,和现在完全不同。

我们从《阿含经》上,从《般若经》上看出一件事,就是新出家的人,当然那时候和我们现在受戒不同,受了戒以后,就告诉他修四念住,他就修四念住,我们受戒的时候,说到有四种依止法,衣、食、住的情形,就是你要同意这样,你才可以做出家人,我们今天能办到吗?办不到。但是从《阿含经》上看呢,从《瑜伽师地论》上也看出来,那个时候,见佛闻法的那些人,他们都能吃苦,我们也看见舍利弗尊者,他还补衣服,穿的衣服破了要补一补,我们今天怎么样?和那时候完全不一样。其中最难得的一件事,他听佛讲四念处,或者听阿罗难讲四念处的时候,他就能这样做,就能这样修行,说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他就能这样修行,我们今天是不是那样子?只是听听而已,并不见得那么做,我们就不能,好像也没有人说这件事不对,我不修四念处也没有关系,当然现在就是因为很多的菩萨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哎呀!这件事,我们愿意做。若修四念处我不愿意做,譬如说是去静坐,去修止观,不愿意做,所以佛菩萨弘扬这净土法门,这是对的,因为我们能做,当然也有念佛都不愿意念,那另一回事了,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就是这样子。

但是若我们有多少善根的话,有多少智慧的话,能深入经藏的时候,就自己感觉到,哎呀!我不能没有见到佛,没有见佛闻法,感觉到这件事遗憾,不能见佛闻法,而佛在世的时候,一般的不信佛的人,随时到这个地方也可以看见佛的,也不需要得未到地定,也可以听佛说法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行,你想这样办不到,怎么样才能办得到呢?这里告诉我们了,我们学《摄大乘论》也是告诉我们这件事,现在学《瑜伽师地论》也告诉我们这件事,就是我们现在要得未到地定以上,得未到地定,还要你是佛教徒,你不是佛教徒,得未到地定,得四禅也不见得能见到佛,若是佛教徒,若是不怕腿疼,能够训练自己,常常静坐,还能得到未到地定,到这个程度,然后你心里面还要修止观的,你多少这个四念处止观能调伏烦恼,能令心清净了,这个时候,你心里面愿意见佛,就能见,就见佛了,佛就现前了,你要见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前,你想要见观世音菩萨、见文殊菩萨、见普贤菩萨都能现前,你要见维摩诘居士也能现前的,现前就是你可以和他说话,可以说法了,是有这个境界。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事,告诉我们也可以见佛闻法,但是要提高你的程度,而为什么要这样子呢?我不到这个程度那就不行,不到这个程度不行,因为什么不行?这是我妙境说话,我推测这个意思,我们若是没到那个程度,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程度,我们心里面散散乱乱的,有的时候,也有点惭愧心,看看经,念念大悲咒,拜佛做点功课,也可能去静坐怎么样…,但是心里面散散乱乱的,佛菩萨为你说法,你未必接受。「你现在要修四念处」,你能接受吗?你还不一定,你不一定能接受,所以佛菩萨不现身同你说法,若是我们能够常常的修四念处、修止观,你依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修四念处的话,你的奢摩他的止能达到未到地定的境界,在这个定里面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见佛闻法的时候,这个佛菩萨来现身说法,你能接受,你能接受的,那就不可思议了,那就非常殊胜了。我这么推测,各位同学也能有这种意愿,或者我们用这个话,「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意乐」,「哎呀!我希望能见到佛,希望能见到佛,听佛说法,我希望能见到弥勒菩萨为我说法,我不要听妙境胡说八道」,可能是这样吧!

但是你若达到这个程度呢,就能满你所愿,到这个时候,别人说「大乘非佛说」,你心不动,你愿意看见阿弥陀佛,一入定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前,愿意看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现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能现前,同你说法,你到五台去不是看见相,不是看见,不是坐在狮子上,不是这样的,就是看见真实的,当然那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报身的境界我们看不见,我们程度不够,看见普贤菩萨也可以看见,我们现在若到五台山,到普陀山去,你能看见观世音菩萨?我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境界,但是观世音还是大慈悲,施设在那里两个大石头,中间是黑黑的,那里看见一点,这是一种方便施设,接引我们的,为什么不正式的现出来大光明的相好的观世音菩萨?我们程度不够,不是观世音菩萨不愿意同我们见面,是我们程度不够,若是我们真实能够入定,就是未到地定或者到初禅之间,到这个时候,见到菩萨听佛说法,那个心不同的呀!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它有增上力,我们这里看见这句话,增上、增上力、增上意乐,我们若是在佛在世的时候听佛说法,就有增上力,我们现在这书本看这字,说我是个大学毕业,我看这字,很容易就读,没有增上力,这个增上力小,不能说一点没有,是小,很微小,若是你能达到这个程度,在定里面看见观世音菩萨,那得无生法忍就不难,因为什么?有增上力。

为什么那个时候,才能够见到佛、见到菩萨有增上力?你程度高了,能接受,所以我们现在准备要打三个月的禅七,这是非常难得,不要说是三个月的禅七现前了,就是我们心里想要欢喜参加三个月的禅七,已经不容易,不容易,只是一天坐禅我还可以,三天我都烦,何况三个月,我们程度是这样子。所以这上面说:「广见诸佛,善根清净」,你见到佛的时候,他有增上力,你自然这个烦恼它就不动,你的智慧境界现前,善根清净,「是名其余一切,如前极欢喜住,广说应知」是有这个境界。这是指同前这一科,下面第二科喻差别。

 

戌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作庄严具。牟娑罗宝莹饰厕钿。所有余金无与等故不能映夺。如是此中菩萨善根。一切声闻及诸独觉余地菩萨不能映夺。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这个差别者,就是初欢喜地,那和二地又不同,二地和三地也不同,三地、四地、五地都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见佛闻法,但是还是有差别的,「谓如世间善巧」的工匠以所炼的金作庄严具。「牟娑罗宝」,「牟娑罗」翻个玛瑙,玛瑙宝。「莹饰厕钿」,用这个宝,这个宝是很明净的,所以叫莹,用这明净的宝来装饰,「厕钿」,就是装在那里面叫做厕,这个钿是金花,用金做的花来庄严上面去,庄严那件事,那个物质上面,那个器上面。

「所有余金无与等故」,用这样的金,这样的金非常殊胜,其余的金不能和它相等故,「不能映夺」,不能如它相比。「如是此中菩萨善根。一切声闻及诸独觉余地菩萨不能映夺」,前面这是说这个譬喻的差别,现在正面说这个菩萨的智慧,「如是此中菩萨善根」,他的这个戒、定、慧的善根,或者是信、戒、闻、舍、慧他的这个善根。一切声闻,一切的独觉,余地的菩萨不能和他比,他是殊胜的,这是这个差别。前面总辨善根,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别喻慧根。

酉二、别喻慧根

又如日月诸宿光明一切风轮不能映夺。然其回转共彼风同。如是此中菩萨妙慧。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映夺。然其所作与世共同。

「又如日月诸宿光明」,这个太阳的光明,月亮的光明,「诸宿光明」,很多的星宿的光明,这些光明,「一切风轮不能映夺」,风轮没有这个光明,日月星宿是有光明的。「然其回转共彼风同」,然而日月诸星宿在天空里回转,「共彼风同」和那个风轮一样,风轮也在虚空里面活动,这动转是一样。「如是此中菩萨妙慧,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映夺」,这里边说到,这是第五地菩萨,他的微妙的智慧,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和他比,「不能映夺」不能比,「然其所作与世共同」,然而有这个大智慧的人,这位菩萨、圣者有大悲心,他是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来做这些事情利益众生,「与世共同」。

 

申九、受生

受生多作睹史多天王。善化有情令舍一切外道邪法。

这第九科是受生,说这位菩萨呢,他这回,他在人间或者是做人,这个是不一定,假设是在人间做人,那么他若是在这里故世了呢,他多做睹史多天王,就是兜率天,旧的翻译叫做兜率,新的翻译叫睹史多天,翻个「时分」,做这一天的天王。「善化有情」,他善巧的教化一切众生,「令舍一切外道邪法」,弃舍这个邪知邪见。说我们现在是出家人,我们学习佛法,没有外道的邪知邪见?没有吗?若是微细的讲,深刻一点讲,我们还有邪知邪见的,还是有的。所以是「善化有情,令舍一切外道邪法。」

 

申十、威力

所有威力当知此说千俱胝数。

这是第十科,说他的威力,这位菩萨的威德力,「当知此说」有「千俱胝数」,这个数目是比前面是更多了。下面第二科是结略义。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十平等清净意乐成满得入故。善巧方便观察诸谛渐增长故。毁坏诸行悲愍有情渐增长故。即为是义长养广大福智资粮。心发正愿勤加行故。念慧行等德增长故。无余作意以一切种成熟有情勤加行故。引发世间工巧业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这就是把这一个「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菩萨的大概的要义而已。「谓十平等清净意乐成满得入故」,这是第一科,一共是分十大科,这第一科就是,我们前面讲过「十种平等清净意乐成满得入故」。第二科「善巧方便观察诸谛渐增长故」,就是由那十行相,十种行相解释四谛,我们这样去学习、去观察,就能使令智慧渐渐增长。「毁坏诸行悲愍有情渐增长故」,这是刚才我们开始讲的那一科,「毁坏诸行悲愍有情渐增长故」。「即为是义长养广大福智资粮,心发正愿勤加行故」,这是也是我们刚才讲过了。「念慧行等德增长故。无余作意以一切种成熟有情勤加行故」,这是我们刚才讲过的。「引发世间工巧业故」,这是也是我们刚才讲过了。「善根清净故」,那是第八科。「受生故」是第九科。「威力故」第十科。这前面要义是这样。

 

午二、广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难胜地。

这是第二科是广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广说如十地经极难胜地」说的,这里就是略说了。

 

未二、释

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极难可胜,是故此地名极难胜。

这第二科是解释,「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就是于四圣谛的妙智慧,「极难可胜」,他对于苦、集、灭、道四谛通达的智慧,其他的人很难胜过他。「是故此地名极难胜」。

 

未三、配

即由此义,应知此中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这第三科是配,「即由此义」,就是由前面那个极难胜的智慧,「应知此中」,在这《瑜伽师地论》里面呢,名字不叫做极难胜地,叫什么地呢?叫「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叫这个名字,但是里面的义和那个《十地经》上极难胜地是一样的。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6)

 修禅与学习《瑜伽师地论》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唐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解题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5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4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3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2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1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0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9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8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5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4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3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2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