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点击:2455]   [手机版]
背景色

天三、趣所应证(分三科) 地一、标

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谓我于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不应慢缓。

这是「辨加行」这一科,里面的第三科「不缓加行」。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面分成三科,第一科是「不乐事业」,第二科是「不乐喧众」,现在第三科「趣所应证」。这一科里面,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这一位禅师,他又能这样子勇猛精进的静坐修行。怎么叫作勇猛精进呢?「谓我于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这位禅师,他心里面自己说:我现在决定当趣证,「所应证得」。应「当趣」,是向前进,到什么地方去呢?「证,所应证得」,是成就所应成就的事情。「不应慢缓」,不应该很缓慢的这样子用功,应该精进的勇猛修行。这是「标」。

 

地二、征

何以故?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思惟无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地三、释(分二科) 玄一、思惟无常(分三科) 黄一、标

我有多种横死因缘。

因为什么不应慢缓呢?「我有」很「多种横死因缘」,就是不合道理的,不应该死,就死掉了,有这种因缘。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黄二、列

所谓身中:或风、或热、或痰发动;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蜓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等类之所惊恐,因斯夭没。

「所谓身中:或风、或热、或痰发动」:就是我的「身」体里面,「或」者是这个「风」发动了,「或」者是「热」发动了,「或」者是「痰发动」了。「或所饮食,不正消化」,或者是我的饮食里面,吃下去不能够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就是有这种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蜓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者是在外面的这个毒蛇,或者是蝎蚰蜓百足等类,这些恶毒虫之所蛆螫;「蛆螫」,就是这些虫子用它的毒来伤害人,叫作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等类之所惊恐」,或者是我为人所惊恐,或者为非人,就是鬼神之类的来惊恐。「因斯夭没」,因此我就寿命没有到就死掉了。

 

黄三、释

于如是等诸横死处,恒常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

第三科是解「释」。

「于如是等」,就像前面列出这么多的横死的这些因缘,「恒常思惟」,常常这样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在内心里面修习无常的观想,这个寿命不是永久能存在的,有些意外的因缘就死掉了,所以要趁着生命还没有死,要赶快的用功修行,安住于不放逸。

 

玄二、期所多作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恒自思惟:我之寿命倘得更经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半时、须臾,或半臾须,或经食顷,或从入息至于出息,或从出息至于入息,乃至存活经尔所时,于佛圣教精勤作意修习瑜伽,齐尔所时于佛圣教,我当决定多有所作。

  这是第二科「期多所作」,第一科是「思惟无常」,这第二科。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由于这位禅师,他安住在这样的不放逸境界故。「恒自思惟」,常是这样的思惟,「我」的「寿命倘得更经七日」,假设还有七天的寿命,或者是「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或者是「一时」。这个「一时」,就是昼夜是六时,我的寿命还有一时;昼夜六时,二十四小时用六时来分,一时就是四小时,我还有四小时的寿命。「半时」,或者还有二个钟头的寿命。「须臾」,在《俱舍论》上说,一昼夜有三○须臾,这样子,用二十四小时这样子来计算,是四十八分钟;一须臾是四十八分钟。「或半臾须」,那么就是二十四分钟。「或经食顷」,或者经过吃东西,那么大的时间。「或从入息至于出息」,那么多的时间。「或从出息至于入息」,那么多的时间。「乃至存活经尔所时」,这就没有完全说出来,就是我的生命的存在,经过那么多的时间。

「于佛圣教精勤作意修习瑜伽」,就是时间,乃至到存活很短的时间,「于佛圣教」,对于佛陀所宣扬的圣教,我应该再精进勇猛的去观察思惟,修息止观的,我不应该空过时间。「齐尔所时于佛圣教,我当决定多有所作」,「齐尔所时」,就是限定那么多的时间,我对于佛的圣教,我应该决定能够有很多很多的成就,我不应该浪费时间。

 

戌三、结

如是名为不缓加行。

结束了这一段。

 

酉四、无倒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无倒加行?

这是第四科「无倒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不颠倒的加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戌二、释

谓如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之所开悟,即如是学,于法、于义,不颠倒取,无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见取,无邪僻执,于尊教诲终不轻毁。

「谓如」,这个「无倒加行」,是说这位禅师,他自己的要求,我能够同于这个「善达修瑜伽行」的「诸瑜伽师」,这个瑜伽师对于止观的事情,他能够通达无碍,这个「瑜伽师之所开悟」,他所开示我的。「即如是学」,我就这样的去学习,那个瑜伽师所开悟的止观,我就这样学习止观。

「于法、于义,不颠倒取」,对于这个止观的法,和止观的义,我要正确的认识它,不要弄错了。「无有我慢」,我不要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不要有这种想法。「亦不安住自所见取」,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见解这里。「无邪僻执」,不要有那个谬误的执着。「于尊教诲终不轻毁」,这句话也就把前面「无有我慢」这几句话的意思说出来;「于尊教诲」,对于那个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的教诲,「终不轻毁」,我不但是今天,我永久都不敢轻视、轻毁他,应该尊重他,尊重他的开示。

 

戌三、结

如是名为无倒加行。

 

酉五、应时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应时加行。

这是第五科「应时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应时加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四相」。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标列四相

谓于时时间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于时时间修习举相;于时时间修习舍相。

「谓于时时间」,就是这一个时间,那一个时间。因为这个修止观的事情,有的时候,有这个情形;有的时候,有那个情形。没有成功的时候,都是也常会有问题,所以这个时间不是一个时间,「于时时间」,这个时候「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于时时间修习举相;于时时间修习舍相」,这是标出来四个相貌,这是「标列四相」。下面第二科,「广显」四相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止、观、举、舍,这四个相。

 

亥二、广显差别(分二科) 天一、标

又能如实了知其止,止相、止时;了知其观,观相、观时;了知其举,举相、举时;了知其舍,舍相、舍时。

  这是「标」,这个前面标出来的四个相貌。这修止观的人,要「如实」的「了知其止,止相、止时;了知其观,观相、观时;了知其举,举相、举时;了知其舍,舍相、舍时」。这个四个相,每一个相,都有三相。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止等」。分三科,第一科是「止」。

 

天二、释(分四科) 地一、止等(分三科) 玄一、止

云何为止?谓九相心住。能令其心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故名为止。

   怎么叫作「止」呢?「谓九相心住。能令其心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故名为止。」说这个「止」,「谓九相心住」,像前面文说的有九个相貌的心住,「能令其心」,这个九相心住的学习,能使令我们的心,「无相、无分别」。无相是一个意思;无分别一个意思;「寂静、极寂静」,这有二个意思;还有「等住寂止」,还有「纯一无杂」,「故名为止」。

 

《披寻记》一○二五页:

无相无分别等者:无色等相令心遽务,是名无相;无恶寻思令心躁扰,名无分别;无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是名寂静;离诸烦恼住寂静乐,名极寂静;专注一趣,是名等住寂止;前后一味无散乱转,是名纯一无杂。 

「无相无分别等者:无色等相令心遽务,是名无相」,这个色等相,就是那十个相:色、声、香、味、触这是五相;另外贪瞋痴加上男女,这十个相。如果我们的心,在这十个相上去分别的话,心就会「遽务」,就是匆忙,不能够安闲,就匆忙。现在是「无色等相,令心遽务」,你心里面静坐的时候,没有这十个相,那就没有这个遽务的事情,「是名无相」。这个无相、无分别,无相这么讲,这是在所缘的境界上说。

「无恶寻思令心躁扰」,这个恶寻思,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这些事,很多的寻思。「令心躁扰」,这些寻思,使令你心里面动乱。现在没有这些寻思令心动乱,所以「名无分别」。「无分别」,是在心上说;这「无相」,是在所缘境上说。所以在所缘境上是无相,在心上是无分别。

「无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这「无贪欲盖等」,就是没有那五盖;「诸随烦恼令心扰动」,也还是动乱。「是名」叫作「寂静」,没有这个,就叫作「寂静」。

「离诸烦恼住寂静乐」,你心里面远离一切烦恼的时候,烦恼就是动乱的相貌,不寂静;没有烦恼,你心里面就寂静下来,寂静下来是很快乐的。所以叫作「住寂静乐,名极寂静」。

「专注一趣,是名等住寂止」,这个九心住的专注一趣,叫作等住寂止。就是安住在寂静处,安住在寂静里面。

「前后一味无散乱转,是名纯一无杂」,这个止是这样子,止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是什么样子?就是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这叫作「止」。

 

玄二、止相(分四科) 黄一、征

云何止相?

这是第二说到「止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止相」呢?

 

黄二、标

谓有二种。

第二科是「标」。「谓有二种」相,这是标数,标出来数目。第三科是「列」,列出来名字。

 

黄三、列

一、所缘相,二、因缘相。

这个止,有这二个相。

下面第四科,是解「释」这两个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所缘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出体」。

 

黄四、释(分二科) 宇一、所缘相(分二科) 宙一、出体

所缘相者:谓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

这个静坐的时候,「所缘相」是怎么说的呢?「谓奢摩他品」这一类的,属于止这一类的,「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这个所缘相,就是所知事的同分,而是内心里面的影像,不是直接观察外面的境界,这个境界,这个所观察的影像,其实就是法尘,「是名」叫做「所缘相」。

 

宙二、显业

由此所缘,令心寂静。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出体」,这第二科「显业」。

「由此所缘」,由于这个所缘境,你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心里面就寂静了!这个寂静,还是指心说。但是没有所缘境,还是不能寂静。

 

宇二、因缘相

因缘相者:谓依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净故,修习瑜伽毗钵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

「因缘相者」,第二科解释「因缘相」,前面是「所缘相」,这个是「因缘相」。「谓依奢摩他所熏习心」,就是心是所熏习,能熏习的就是奢摩他,你常能够学习寂静其心,这是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净故」,这个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是可能有短时间的寂静住,但过一会儿心里又妄想了,这样的奢摩他是不理想的,希望怎样呢?「为令后时奢摩他」,希望我后一个时间,初开始有可能是有多少寂静,后来就乱了;现在为令后时的奢摩他定,「皆清净故」,完全也不散乱、也不昏沈,这个奢摩他「皆清净故」。「修习毗钵舍那所有加行」,那么你修习毗钵舍那观,这个时候呢,奢摩他就会好一点,「是名因缘相」,毗钵舍那帮助奢摩他清净的因缘。

 

玄三、止时(分二科) 黄一、征

云何止时?

这个「止」和「止相」说完了,现在第三科说「止时」。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

怎么叫作「止时」呢?这是「征」,那么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义」,第一种道理的解释。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第一义

谓心掉举时,或恐掉举时,是修止时。

「谓」这个「心」,我们的这个一念心,「掉举」的「时」候,掉举,就是回想过去所经验的如意的事情。这个心现在掉举的时候,这就是修止的时候了,一定把掉举停下来;「或恐掉举时」,心里还没有掉举,在那里害怕,顾虑要掉举,这时候应该修止,这是「修止」的「时」间,是这个时候。

 

宇二、第二义

又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为诸寻思之所扰恼及诸事业所扰恼时,是修止时。

第二义,第二义的解释。「又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毗钵舍那就是修观,就是在熏习这一念心,「为诸寻思之所扰恼」,这个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它不听招呼,它不修毗钵舍那,「为诸寻思」,为诸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这些恶寻思的扰乱。「及诸事业所扰恼时」,就是办种种的事情,办种种事情,也是自己内心所经过的事情,这些事情,由于你内心里面的作意,这事情就出现了,在你心里面出现了。心里出现,你心里是准备修毗钵舍那的,但这事情出来扰乱你,这个时候「是修止时」,也是应该修止把这些散乱停下来。

 

《披寻记》一○二六页:

及诸事业所扰恼时者:谓如前说,或为乞食,或为恭敬承事师长,或为看病,或为随顺修和敬业,如是等类,名诸事业应知。

「及诸事业所扰恼时者:谓如前说」,像前面文说,「或为乞食」,要吃饭去,要做这件事,「或为恭敬承事师长」的事情,「或为看病,或为随顺修和敬业」,这里指这种事情,「如是等类,名诸事业应知」,指这些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合法的事情。但是你做了,在你内心里经验过了,等你修止观的时候,它会现出来,扰乱你的毗钵舍那修不好,这也是有这个问题。

这是「第二义」,在这个时候,应该「修止」。

 

地二、观等(分三科) 玄一、观

云何为观?谓四行、三门、六事差别所缘观行。

这是第二,前面是「止」,止的三项说完了,现在说到「观」。分三科,第一科是「观」。

「云何为观」,怎么叫做观、叫做毗钵舍那?「谓四行」,前面文所说的四种慧行: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四种;能正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是如所有性;这个思择尽所有性和思择如所有性,都有周遍寻思、周遍伺察的事情,这是这四种,就是属于观,是观行。「三门」,三门就是随相行毗钵舍那、随寻思行毗钵舍那、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这是这么三种,这也是毗钵舍那观。这个随相行毗钵舍那、随寻思行、随伺察行,尽所有性也有这三种;如所有性的观察,也是有这三种。这是「四行、三门、六事差别」,这前面说的那六种事:义、事、相、品、时、理,这是「六事」。「差别所缘」的「观行」,这都叫做观,这是观的体性。

 

玄二、观相(分四科) 黄一、征

云何观相?

第一科是「征」。

 

黄二、标

谓有二种。

第二科是「标」。

 

黄三、列

一、所缘相,二、因缘相。

第三科是「列」出来,第四科就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所缘相」。分二科,第一科「出体」。这个止有所缘相、有因缘相,观也是有这两种相。

 

黄四、释(分二科) 宇一、所缘相(分二科) 宙一、出体

所缘相者,谓毗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相。

「所缘相者」,第四科解释,先解释「所缘相」,先出体。「谓毗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这就是和前面止所缘相一样。

 

宙二、显业

由此所缘令慧观察。

这第二科「显业」。

「由此所缘」,由于这位禅师,有这样的所缘境,就「令慧观察」,令你的毗钵舍那的慧,去观察这个所缘相。

 

宇二、因缘相

因缘相者:谓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毗钵舍那皆清净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

  「因缘相者」,前面解释「所缘相」,现在解释「因缘相者」。「因缘相者:谓依毗钵舍那所熏习的心,为令后时毗钵舍那皆清净故」,初开始修观也不是那么理想,希望我以后修的毗钵舍那能清净,没有昏沈,也没有散乱的干扰,使令它清净。那怎么办呢?「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那么你就修习你内心,叫它停下来,这样努力地修行,就能帮助毗钵舍那以后能够清净,这是因缘相。

 

玄三、观时(分二科) 黄一、征

云何观时?

这个「观相」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观」的「时」间。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分二科,「第一义」。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第一义

谓心沈没时,或恐沈没时,是修观时。

就是你修止的时候,或者一开始是这样,或者过了一会儿「心」就「沈没」。心沈没是什么意思?就是失掉了所缘境,但是心里面并没有什么妄想,这个时候容易误会是得禅定,这时叫做沈没。「或恐沈没」的「时」候,「是修观」,这时候应该修观。你修观,所缘境就回来了,而且能有如理作意。

 

宇二、第二义

又依奢摩他所熏习心,先应于彼所知事境如实觉了,故于尔时,是修观时。

这是「第二义」,第二义的解释。

「奢摩他所熏习心,先应于彼所知事境如实觉了」,这个所缘境,应该真实地、深刻地,要觉了这所缘境。「故于尔时,是修观时」,所以那个时候,你应该修观;就是心若沈没的时候,是修观。熏习心于「所知事境如实觉了」,这叫做修观。所以这样说呢,心不沈没的时候,也是应该修观的。

 

地三、举等(分三科) 玄一、举

云何为举?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

这是第三科,什么叫做「举」?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怎么叫做「举」呢?「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就是随取一种,随你自己的意,你拿到一种净妙的所缘境,或者是观佛像的光明这些事情。「显示劝导庆慰其心」,把这个境界显示在心里面,那么你这个心得到这个所缘境,也就是等于是劝导你,劝导自己庆慰其心,这就叫做「举」。这义还没有说完,下面说。

 

玄二、举相

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

「云何举相?」举的相貌,「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就是你有了净妙的所缘境界的时候,就会鞭策、勉励你的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以及随顺这所缘境,做如是观的时候,你这个心的勇猛就现起来了,就能发勤精进的修止观了。

 

玄三、举时

云何举时?谓心沈下时,或恐下沈时,是修举时。

「云何举时」,这第三科,什么时候是修「举」的「时」候呢?「谓心沈下时」,心里面的所缘境没有了,就是沈下的时候,「或」者是「恐」怕心「沈」下,心失掉了明了性,「是修举时」,这时候应该「举」,把心的力量把它举起来;这时候,明了性就现前,精神就振作起来了。这是修举的时候。

 

地四、舍等(分三科) 玄一、舍

云何为舍?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随与任运作用。

  第四科是「舍等」。分三科,第一科是「舍」。

怎么叫做「舍」呢?「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就是这个时候,你对于所缘境心里面没有贪瞋痴的染污,也没有惛沈、睡眠的染污。「心平等性」,就是又能够寂静住,而不动乱,又不惛沈,也不惛沈、也不散乱,这时候叫做「平等」。「于止观品调柔、正直」,对于修止、修观这二类的事情,「调柔、正直」。「调柔」,烦恼是刚强的,现在没有烦恼来干扰这个止观,所以止观是调柔的,就是表示没有烦恼。也是随意自在的意思,调柔就容易一点,这是「止观品调柔」。「正直」,就是没有烦恼的干扰,你这个止观就正直;修止,「止」就现前;修观,「观」就现前,叫正直。

「运转性」,这个「调柔、正直、任运转性」,这个止观的运转是很自然的,不须要特别的努力,「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你心里面没有烦恼的干扰,心里面调柔,有堪能性,就是有能力修止、也有能力修观。「令心随与任运作用」,你修止观的时候,这止观也就是舍。这个舍能令你的心「随与」,与就是帮助,就是给你;你修止,这个舍给你力量;你修观,这个舍也给你力量。给你力量的时候,这个止观就现前了,「随与任运作用」,自然的这个「止」,自然的这样「观」的作用,就出现了,那么这就叫做「舍」。

 

《披寻记》一○二六页:

令心随与任运作用者:谓心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此能随顺与为增上故。

「令心随与任运作用者:谓心任运相续无散乱转」,这止也任运相续,观也任运相续,没有散乱的干扰,这样子相续不断的明静而住。「此能随顺与为增上故」,这个时候你的心,能随顺你的止和观,「与为增上故」,能给你这个增上力,为你作增上缘,这时候这就叫做「舍」。这「舍」就是止观相应了,而且是任运现前的境界。

 

玄二、舍相

云何舍相?谓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

「云何舍相?」舍的相貌,「谓由所缘令心上舍」,你安住在所缘境的时候,使令心达到上舍的境界,「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这都是舍相。

 

《披寻记》一○二六页:

谓由所缘令心上舍者:谓由舍相为所缘时,令心安住最极寂静,是名上舍。离诸烦恼建立名舍故。

「谓由所缘令心上舍者:谓由舍相为所缘时,令心安住最极寂静」,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这时候这个「最极寂静」,就是你这一坐中,可能还有小小的杂念,那么你正念一提起来,很快的这些杂念就没有了,这时候叫最极寂静。「是名上舍」,这舍就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把所有不相应的东西,都舍弃了,只是纯净的止观,在任运相续而转,叫「上舍」。「离诸烦恼建立名舍故」,就是远离了掉举和惛沈这些烦恼,这时候就建立名为「舍」,这个舍是这样意思。

 

玄三、舍时

云何舍时?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所有掉举,心已解脱,是修舍时。

「云何舍时?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所有掉举」,这个明了心很强,在掉举的时候,而能够把掉举弃舍了,「所有掉举,心已解脱」,是「修舍」的「时」候。

 

戌三、结

如是名为应时加行。

就是那个时间最合适,这是结束这一段。

 

酉六、解了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解了加行?

这是第六科,一共是九科,现在是第六科「解了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解了加行」呢?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定地诸相

谓于如是所说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欲入定时,即便能入;于住定时,即便能住;于起定时,即便能起。

第二科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定地诸相」。

「谓于如是所说诸相」,就是说像前面说这个:止、观、举、舍,「所说诸相」。「善取善了」,你能够认识的很好,你也能够明了这些相。「善取了已」,你能够认识了,而能明白这四种相的时候,「欲入定时,即便能入」,你想要入定的时候,就能入;「于住定时,即便能住;于起定时,即便能起」,这就叫做「解了加行」。

 

亥二、不定地相

或时弃舍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缘境界。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定地诸相」,这是「不定地相」。

「或时弃舍诸三摩地所行影像」,或者有的时候,弃舍了诸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就是所缘境。「作意思惟,诸不定地」,思惟这个不定地的事情。「所有本性所缘境界」,前面是同分所缘,是相似的影像;现在是「本性」不是影像。那就是你出定了以后,比如说是:修这个白骨观。修这白骨观,你心里面是白骨的影像,并不是白骨;现在说呢,就是「弃舍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诸不定地」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从定里面出来,所观察的影像不存在了,这时候思惟「诸不定地所有本性」,就是那疏所缘缘境,「所缘」的「境界」。

 

戌三、结

如是名为解了加行。

从定里面出来,再去看看那个白骨,那就叫做「所有本性所缘境界」,是这样意思。这样对你静坐似乎也有帮助,「如是名为解了加行」。

 

酉七、无厌足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无厌足加行?

这是第七科「无厌足」,就是没有满足的加行,先是「征」。

「云何名为无厌足加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于胜善法」。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于胜善法

谓于善法无有厌足,修断无废,于展转上展转胜处,多住希求。

「谓于善法无有厌足」,「谓」就是说修止观这个人,对于所成就止观的功德的善法,没有满足的时候。「修断无废」,修学止观断烦恼这件事,没有停止的时候。「于展转上展转胜处」:「展转」,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这样修止观的展转;「上展转」,就是向成就这一个方向进步。「多住希求」,你心里面希望能有成就,这个希望心很强。

 

亥二、于多所作

不唯获得少小静定,便于中路而生退屈;于余所作,常有进求。

这是第二科,「于多所作」。

「不唯获得」,不是只是获得少分的静定,就是未到地定,「便于中路而生退屈」,这是在中间,还没有到地方,得了未到地定,还没有到应该停下来的时候,而在路途中间而生退屈,他不这样不退下来。「于余所作,常有进求」,对于剩余所应该作的事情,他应该得初禅、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剩余的工作常有进求,那进求的心,一直的没有停下来。

 

戌三、结

如是名为无厌足加行。

下面第八科,「不舍轭加行」。

 

酉八、不舍轭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不舍轭加行?

「云何名为不舍轭加行?」这是「征」,这个「轭」,牛马在拉车的时候,有一个东西控制它的脖子,叫它不能离开这里;现在说这个「轭」,就是持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你永久的遵守而不弃舍。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举法

谓于一切所受学处,无穿、无缺;虽见少年颜容端正可爱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随好;于食平等;勤修觉悟;少事、少业、少诸散乱;于久所作、久所说等,能自随忆,令他随忆。如是等法,说名不舍轭加行。

  前面是「征」,现在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法」。

「谓于一切所受学处」,就是这个禅师对于所受学的戒,叫做「无穿、无缺」,能够受持的很清净,不会穿缺的;就像一个器,穿一个洞,就不能够盛水了,「穿」。或者是「缺」,缺少一个地方,那么也不能当器用了,不是载道之器了。「虽见少年颜容端正可爱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随好」:「不取相」是指前五识说,指眼识说;不取相,是意识说。

「于食平等,勤修觉悟」:「于食平等」,就是饮食平等,你吃这么多就合适,你就吃这么多,那么就是平等;如果吃太多了,也不平等,吃太少了,也不平等。于食平等,其实就是于食知量的意思。「勤修觉悟」:勤修这个悎寤瑜伽,初夜、后夜就要用功,这是中夜要休息,「勤修觉悟」。

「少事、少业、少诸散乱」,还要少事。「少事」是什么?就是你若多欲,你的事情就会多;现在少事就是少欲,你所希望的事情,我所希望的衣食住,少少的就好了,就满足了,所以要少欲,就叫做少事。「少业」,就是不储蓄很多的资具、衣服、饮食这些东西不储蓄,叫做少事少业。「少诸散乱」,我们修止观的时候心里面散乱,在什么地方散乱呢?就是在你的事业上散乱。就是因为你犯戒了也容易散乱;你心有所取相、取随好,于食不平等,不能勤修悎寤瑜伽,那就是多事、多业、多诸散乱了。

「于久所作,久所说等,能自随忆」,这表示你常常修止观,记忆力会增强、增上,「于久所作」,很久以前所作的事,很久以前所说的话,这就是「能自随忆」,能自己忆念起来,不会忘失;「令他随忆」,也有这个力量,令他人随忆。「如是等法,名不舍轭加行」,不舍轭加行是这个意思。

 

亥二、显义

由此诸法,能正随顺心一境性,不舍其轭,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驰流外境;不令其心,内不调柔。

  这是第二科「显义」。

「由此诸法,能正随顺」,前面说的这么多,「能正随顺」,你能够随顺佛教,「心一境性,不舍其轭」,心能安住一境,而不舍掉这个戒律的法。「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驰流外境」,怎么叫做「令心不散」呢?就是「不令其心,驰流外境」,那就叫做不散。「不令其心,内不调柔」,你若多生烦恼,心就刚强。「不令其心,内不调柔」,就是心没有生烦恼。

 

戌三、结

如是名为不舍轭加行。

 

酉九、正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正加行?

这地方应该说这个「正加行」,这就是说应该怎么样修止观的方法。怎么叫做「正加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略」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略(分二科) 天一、标义

谓于所缘,数起胜解,数正除遣,是名正加行。

「谓于所缘,数起胜解,数正除遣」,这叫作「正加行」。「谓于所缘」境,「数起胜解」,数数的现起胜解,就是来观察所缘境。「数正除遣」,还是很频繁的把所观察的境界弃舍了、除掉了,这样子,「数起胜解」,数正观察,「是名」叫作「正加行」。这是「略」说。

 

天二、举事

如有勤修不净观者,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由随相行毗钵舍那而起作意,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

  这底下「举事」,前面是「标义」,这里「举事」。

「如有勤修不净观」的人,「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修不净观的人,譬如说修青瘀的观想,你作如是观了以后,「数正除遣」,再把青瘀境界就弃舍了。「于诸不净,作意思惟」,弃舍了这个境界呢?就观察脓烂、观察膨胀、观察白骨,境界是这样。「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二八页:

数正除遣于诸不净等者:谓于不净所缘境相,数起胜解,数正除遣;既除遣已,复数作意思惟诸不净相,为令后后胜解展转明静究竟转故,义如下说。

 

由随相行毗钵舍那而起作意,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

那个三门的毗钵舍那里边,有「随相行毗钵舍那」,就是暂时的这样观察一下。这样的毗钵舍那而起作意,就是时间不是很长,「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把它弃舍了,然后「数数」的又「现前」,又把它在心里面又现出来。

这是「举事」,下面第二科「广」说、广解释。分五科,第一科「辨种类」。「辨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举一切」。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亥二、广(分五科) 天一、辨种类(分二科) 地一、学一切(分三科) 

玄一、标

其正除遣,复有五种。

就是把这所缘境不现前,又弃舍了,这里面有五种的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玄二、列

一、内摄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于余作意故,四、对治作意故,五、无相界作意故。

这五种相,这「除遣」分成五种相。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内摄其心」。

 

玄三、释(分五科) 黄一、内摄其心 

当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毗钵舍那而为上首,故名内摄其心。

「当知此中由九相心住」,九相心住是止,「毗钵舍那」是观,这里边以观「为上首」,「故名内摄其心」,就是心是向外攀缘的,现在把它收回来,放到里面,这就叫做「内摄其心」。

 

黄二、不念作意

由于最初背一切相,无乱安住,故名不念作意。

这第二科「不念作意」。什么叫做「不念作意」呢?「由于最初」静坐的时候,是「背一切相,无乱安住」,就是弃舍了很多的相,色声香味触的相,很多都弃舍了,使令心安住在内里面,无散乱而能安住不动「故名不念作意」,这个不念作意是这样意思。

 

黄三、于余作意

由缘余定地境,思惟余定地,故名于余作意。

这是第三科「于余作意」。

「由缘余定地作意」,就是你原来,譬如说修这个青瘀想,现在把青瘀想弃舍了,那就观想脓烂,或者脓烂弃舍了,观膨胀,就是这都是定地所缘境,但是把这弃舍了,「思惟」其他的「定地」所缘相,「故名于余作意」。

 

黄四、对治作意

由思惟不净,对治于净;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对治寻思;思惟虚空界,对治诸色。故名对治作意。

这下面是第四科「对治作意」。「对治作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思惟,由「思惟不净」的所缘境,来「对治于净」所生的贪心;「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的出入息,来对治虚妄分别妄想,来「对治寻思」。「思惟虚空界」呢?「对治诸色」。思惟虚空界,对治其他的诸色相,就对治了,就不现前了,叫做「对治作意」。

 

黄五、无相界作意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于无相界,作意思惟,故名无相界作意。

第五个「无相界作意」。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这个相,它显现在心里面,为什么突然间有一个不欢迎的相,出现在你的止观心里面?就是你有念心所,你在忆念这个相了,所以这个相,就显现你的心里头,不然它不会现出来的。所以「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现在是说,除了你的所缘境之外,一切相你都不要作意思惟,那么那些相都不现前了,当然你的止观的力量强了的时候,能够把一切世俗的相,都完全不现前。

「于无相界,作意思惟,故名无相界作意」,这无相界离一切相的境界就是真如,这个无相界作意思惟,思惟这个无相界是离一切相的,「故名无相界作意」,这无相显现在心中。

 

《披寻记》一○二八页: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等者:〈三摩呬多地〉说:「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乃至广说。(陵本十二卷九页)此应准释。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等者:三摩呬多地说:又二因缘入无相定」,那两个因缘?「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乃至广说」。你这样子,就入无相定了。「此应准释」,这里边应该准照那里的意思来解释,这「无相界作意」,是这样意思。

 

地二、简取二

虽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总有五种;然此义中,正意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

这下面第二科「简取二」,前面列出来五种,解释这五种作意,这五种作意,现在是简取两个作意。

「虽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虽然是佛陀的慈悲,为我们开示「一切所缘」境界,「正除遣相」,把所有的境界都弃舍了,总有五种。「然此义中,正意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然而这里面,这个文的「正意」,是指什么说的呢?「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这两个作意,其他的都不取。这个初开始用功修行的人,这个惛沈也是很厉害,散乱也是很厉害,所以为了对治这件事,就是取这两种,「内摄其心、不念作意」,取这两个。

 

天二、修次第(分二科) 地一、由不念作意(分二科) 玄一、明作意

初修业者始修业时,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或于不净,或复余处,唯作是念:我心云何得无散乱,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于内适悦?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辨种类」,这是第二科是「修」的「次第」。分两科,第一科「由不念作意」。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明作意」。

「初修业者始修」,开始修止观的时候。「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心里面的这个寂静力量没有,完全不能在所缘境系缚其心,不能!「或于不净,或复余处,唯作是念」:「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什么境界?「或于不净」所缘境,「或复余处」,或者是出息入息为所缘境,这些事情。「唯作是念」,这个时候这位修禅的人心里面这样想:「我心云何得无散乱」,我这一念心,怎么办法能够不散乱,没有「相」,也没有「分别」,「寂静」最「极寂静」,「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于内适悦」,我的心怎么办法能够成就这样的相貌呢?在这样的境界里面喜悦,能够很舒服的。

 

《披寻记》一○二八页:

我心云何得无散乱等者:此中义显九相心住,从初内住乃至近住,即此得无散乱;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即此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专注一趣,即此无转无动;最后等持,即此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三摩地中,适悦相应,是名于内适悦。

「我心云何得无散乱等者:此中义显九相心住,从初内住乃至近住」,内住、等住、安住、近住,四住,「即此得无散乱」,这一句话,这里面是得无散乱,就是前面那四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即此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在九心住里边有调顺住,寂静住,最极寂静住,这是这个文里边说的「无相无分别」的意思,「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的意思。「专注一趣」,在九心住里边那个专注一趣,「即此无转无动」,这指这个说的。「最后等持」,九心住最后等持,「即此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三摩地中,适悦相应,是名于内适悦」。

这是第一科「明作意」,现在第二科「明除遣」。

 

玄二、明除遣

如是精勤于所生起一切外相,无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

就是这样子你「精」进勇猛地,「于所生起」的「一切外相」,外边的事相,「无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就把这个所缘的杂乱的境界除遣出去。

 

地二、由内摄其心(分二科) 玄一、明行境(分三科) 黄一、标

彼于其中修习瑜伽,摄受适悦,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

此是第二科「由内摄其心」,前面是「不念作意」,现在是「内摄其心」。分二科,第一科「明行境」,心行于境。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彼于其中」,彼那个禅师在止观里面,「修习」止观的时候,「摄受适悦」,你能够令心安下来,感觉到适悦,不管是眼耳鼻舌身,乃至到意,都是感觉到很喜悦的。「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初开始也有的人修观比较相应,也能够令你的身心适悦;有的人修止的时候,也会感觉到适悦。但是现在这个文,「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那前面那句话,就是在止上说的了。前面是修止,令你的身心适悦,但是你不要贪着这个适悦,你又能够把你的心,行于「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还在这里观察。那么这是「标」。

 

黄二、征

云何而行?

怎么样来「行」于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呢? 

 

黄三、释

谓由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向精勤修习毗钵舍那,还舍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

这是第三科解「释」。

「谓由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行彼境界」,分这三个阶段,三门的毗钵舍那,用这三个次第来行于境。「而非一向精勤修习毗钵舍那」,但用这三个相,去观察所缘境的时候,你不要一直的这样子,「而非一向」,不要一直精勤的修毗钵舍那。「还舍观相」,又把这三种次第的观察又弃舍了,「复于所缘思惟止行」,思惟奢摩陀的止行,这个止行。这上用「思惟」两个字,这个思惟,是思惟所缘境,但是不是观,不是观而作「思惟」,是什么意思?你要思惟所缘境,你的心容易安住在所缘境。你的功夫稍微进步了,只是用「念」,就能安住在所缘境,可是你功夫不到,你用「念」心里又跑了,用「思惟」就是有力量。

 

玄二、明除遣(分二科) 黄一、第一义(分三科) 宇一、标

由是因缘,彼于尔时,于所缘境,不舍不取。

这是第二科「明除遣」,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义」,下面是「标」。

「由是因缘,彼于尔时,于所缘境,不舍不取」,由于前面这样用功修行的呢,你这位禅师,「彼于」那个时候「于所缘境」,也「不舍」,也「不取」了,达到这个程度。

这是「标」,下面解「释」。

 

宇二、释

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

「由于」你内心在「所缘」境上,「止行转故」:这个止的心行在活动,在修止。这样作的时候「不名为舍」:不叫作舍,因为没有可舍的。「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你在所缘境上,你不去分别相。「无分别故,不名为取」:这个取,你若分别呢,就是取所缘境,就是「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就是没有舍也没有取。

 

宇三、结

即由如是内摄其心,除遣所缘。

说是由于你这样子,把这心不要向外攀缘,弃舍外面的境界「内摄其心」,在所缘境上安住下来,就是「除遣」了「所缘」的一切相,令心安住。

这是「第一义」,下面有「第二义」的解释。

 

黄二、第二义

又于其中,不取观相故,于缘无乱;取止行故,而复缘于所知事相。

「又于」所缘境中「不取观相」:观相,观察所缘境种种的差别相,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于缘无乱」:你不取观相,你的心在所缘境上就不会散乱。「取止行故,而复缘于所知事相」:因为你这时候修止,你还是来缘所知事的同分影像的境界,这样子令心离一切分别。

这是「第二义」的解释,下面第三科「显得失」。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失」。

 

天三、显得失(分三科) 地一、辨相(分二科) 玄一、失

若于所缘,唯数胜解,不数除遣;即不令彼所有胜解,后后明净,究竟而转;不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若」是你这位修止观的人,在「所缘」境上,「唯数胜解」,唯独是数数地去观察所缘境,就是强有力地去思惟。「不数除遣」,你不数数地把所缘境弃舍了,一直地这样思惟观察。「即不令彼所有胜解,后后明净」,这样的观察有什么不对呢?「即不」能够「令彼所有的胜解」,你作如是观察的时候,「后后明净」后来的胜解,又后来的胜解,比前面的胜解明净,你就做不到这里了。「后后明净,究竟而转」,使令你胜解的智慧,愈来愈进步,达到最圆满的境界。

「不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因为你不除遣的话,你只是做如是观,你就「不能往趣」不能达到,不能向前进达到一个境界,什么境界呢?「乃至现观所知境事」,就是无分别智出现了,就是得入圣道了,「乃至现观所知境事」情,你达不到了。「现观所知境事」,就是无分别智见到诸法无我的真理了,那就是圣人了!你达不到那个境界,这是一个过失。

现在下面第二科是「得」。

 

玄二、得    

由数胜解,数除遣故;后后胜解,展转明净,究竟而转;亦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由数胜解,数除遣故」,由于你一次又一次地去观察所缘境,而又能数数地把所缘境弃舍了,不观察了。「后后胜解,展转明净」,这样子「数数除遣」,等于是修止了。这样子呢,后来的这个胜解的智慧「展转」就「明净」,比以前的智慧,就是明了性特别的强了;而又是特别清净,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也没有惛沈,也没有散乱,就是展转明净「究竟而转」,就达到圆满的境界了。「亦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这样子你这智慧就能达到「现观所知境事」情了。这是「得」,得到了功德。

 

地二、引喻(分二科) 玄一、得

譬如世间画师弟子初习画业,先从师所受所学样,谛观谛观作彼形相,作已作已,寻即除毁;即除毁已,寻复更作。如如除毁,数数更作;如是如是后后形相,转明转净,究竟显现。如是正学,经历多时,世共推许为大画师,或堕师数。

这底下说是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得」。

「譬如世间画师弟子初习画业」,譬如世间上的画师和弟子,跟他学画的人。「初习画业」,那个弟子初开始学习画的事情的时候「先从师所受所学样」,先从他的老师那里,拿到一个所学的样本。「谛观谛观作彼形相」,你要认真地观察这个样本,观了一次又观一次,观了一次又观一次,「作彼形相」,然后你用笔把那个所观的像,自己写出来。「作已作已,寻即除毁」,作了一次,又作了一次,然后就把你所作的像,所画出来的像,弃舍了。「即除毁已,寻复更作」,但是过了一会儿,你又再作,又根据那样本、样品,再作出这个像。「如如除毁,数数更作」,如是如是的除毁,又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画出来。「如是如是后后形相,转明转净」,后来画出来的这个像,就会明净。就是「究竟显现」,就圆满的出现了。「如是正学,经历多时,世共推许为大画师」,你这样经历多时的画,「世共推许」,这社会上的大众,共同地就赞叹你是「大画师」了;「或堕师数」,或者是你够资格为人老师,教人学画了。这是「得」,下面是「失」。

 

玄二、失

若不数除所作形相;即于其上数数重画,便于形相永无明净究竟显期。

「若不数除所作」的「形相」;「即于其上数数」的「重画」,「便于形相永无明净究竟显期」,究竟明显的实现了,这是「失」。

 

地三、合法

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画画是这样子,现在修止观的道理,也是这样子。这是「合法」,所以也应该,数数胜解,又数数除遣;数数除遣,又数数胜解,要这样修止观。

 

天四、显随应(分二科) 地一、标义

若于此境起胜解已,定于此境复正除遣;非于此境正除遣已,定于此境复起胜解。

这是第四科「显随应」,分两科,第一科「标义」。

「若于此境」,若于这个境界、这个样品,「起」了「胜解」以后,这个所缘境做如是观了以后,「定于此境复正除遣」,你又把这个境界弃舍了。「非于此境正除遣已,定于此境复起胜解」,这还有一个不同,就是:不是对这个境界除遣了以后,「定于此境复起胜解」,也不是决定这样子。

这是「标义」,下面「举事」。分成两科,第一科是「定正除遣」,分两科。第一科「举狭小」的「境」界。

 

地二、举事(分二科) 玄一、定正除遣(分二科) 黄一、举狭小境

于狭小境起胜解已,即于狭小而正除遣。

最初开始你的心力不够,这个所缘的境界不要太广大,狭小的境界。比如说观这个白骨,你就观一个,观这一个白骨,「于狭小境起胜解已,即于狭小而正除遣」,又把它放弃了。这是观「狭小境」。

 

黄二、例广大等

广大无量,当知亦尔。

如果以后你又进步了,你观察这个白骨,你观得「广大」,从你所静坐的房间全是白骨,乃至到海边、到城市里去所有的人,在那里走路的人、在那里说话的人,统统都是白骨。这是「广大」。「无量」呢,全世界的人统统都是白骨。「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要数数除遣。

这是第一科「举狭小境」,第二科「例广大等」,这是「定正除遣」这一科。现在第二科「不定胜解」,分两科,第一科「举狭小境」。

 

玄二、不定胜解(分二科) 黄一、举狭小境

于狭小境正除遣已,或于狭小复起胜解,或于广大复起胜解,或于无量复起胜解。

「于狭小境正除遣已,或于狭小复起胜解,或于广大复起胜解」,但是把狭小境弃舍了以后,还是又观察这个狭小,观察这个狭小的境界而起胜解;或者是于广大复起胜解,不于狭小境界起胜解;「或于无量复起胜解」,这是又这样的不同。第二科「例广大等」。

 

黄二、例广大等

于其广大,及于无量,当知亦尔。

你于「广大」的境界起胜解,然后又除遣,除遣以后,又可能于狭小的境界起胜解了,是这样子,这是不定的。

 

《披寻记》一○二九页:

于其广大及于无量当知亦尔者:谓于广大或于无量,正除遣已,非定于此复起胜解,例狭小境,知此亦尔。

 

天五、辨显现(分二科) 地一、色法

若诸色法所有相貌影像显现,当知是粗,变化相似。

下面是第五科「辨显现」,分两科,第一科是「色法」。

「若诸色法所有相貌」,若是你的所缘境,就是观白骨,那么观青瘀、观脓烂、观这些散坏这些境界,这是色法的相。所有相貌的影像显现出来「当知是粗」,因为这个色法是有形相的,是粗的。「变化相似」,它前后的变化是相似的,或者是不相似的。就是你观察这个所缘境,前作观的时候,起胜解是这样子的;后来除遣了以后,又观察和前面是相似的,或者是不相似的,这些事情。

 

地二、无色法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如所领受增上力故,影像显现。

现在第二科「无色法」。

「诸无色法」,其他的无色,不是属于四大的,「无色法」。「假名为先」,那就得怎么样才能显现呢?要用名字,要用名字修无我观。这个「无我」,这是一句话,就要假借名字为先,就是文句了!以文句来显示这个所缘境。「如所领受增上力故,影像显现」如你领受,领受那个善达瑜伽师的教授,让你修诸法如,这些观察: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领受的,这有一个强大的力量,那你把所领受的这个法义、影像显现在心里面,显现在心里面,那就是以名、以文句,把它显现出来。

 

戌三、结

如是一切,名正加行。

这是把前面的文,结束这一段。

 

《披寻记》一○三○页: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等者:诸有色法相貌,可取同分影像,当知是粗;无色不尔,唯由语言之所呼召,方可显了,是故此说假名为先,影像显现,由诸无色名蕴摄故。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等者:诸有色法相貌,可取同分影像,当知是粗」,这是粗。「无色不尔,唯由语言之所呼召,方可显了,是故此说假名为先」,这个假名,就是文句。说话就是有声音,不说话就是文句。那么文句也好、说话也好,都是假名为先。「影像显现」,依此文句在心里面显现出来一个影像。「由诸无色名蕴摄故」,没有色的就是名,就是受、想、行、识是名,那就没有色的形相了。

 

申二、结

如是九种白品加行,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随顺。

前面这一大段,是结束这一段。这「九种」的「白品」,属于善的、属于有功德的「加行」的方法,对于所修的「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是「随顺」的,容易令它增长、令它有进步。

 

未二、黑品摄

与是相违九种加行,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违逆。

这是第二科「黑品」,前面是「白品」,这是「黑品」。

「与是相违九种加行」,和前面相违反的九种加行,那就是黑品了。「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修行,「当知」是「违逆」的,就是不随顺的,就是你不能进步了。

 

午四、总结

如是黑品、白品差别建立加行有十八种,如是名为心一境性。

「黑品」九种、「白品」九种,「有十八种」,「如是名为心一境性」。「心一境性」说完了。

 

辰二、障清净处(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净障?

这是第二科,前面说「心一境性」是一大科,现在是第二科「障清净处」,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净障」,怎么叫做净障呢?清净自己内心的障碍。这是「征」,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分四科) 未一、标

谓即如是正修加行诸瑜伽师,由四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

这四个方法,能令你从心里面排遣出去一切的障碍。这是「标」数,下面是「征」。

 

未二、征

何等为四?

第二科「何等为四?」是「征」,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未三、列

一、遍知自性故,二、遍知因缘故,三、遍知过患故,四、修习对治故。

「遍知」障的「自性」,「遍知」障的「因缘故」,「遍知过患故」,「修习对治故」,这四种。

 

未四、释(分四科) 申一、遍知自性(分五科) 酉一、征

云何遍知诸障自性?

这是第四科「释」,分四科,第一科「遍知自性」。分五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遍知诸障」的「自性」呢?诸障的体性。这是「征」,下边是「标」。

 

酉二、标

谓能遍知障有四种。

「谓能遍知障有四种」不同。

 

酉三、列

一、怯弱障,二、盖覆障,三、寻思障,四、自举障。

这是第三科,是「列」,「一、怯弱」也是「障」,「二、盖覆障,三、寻思障,四、自举障」,就是分这么四科,下边第四科解「释」,先解释「怯弱障」。

 

酉四、释(分四科) 戌一、怯弱障

怯弱障者:谓于出离及于远离勤修行时,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

「怯弱障者」,什么叫做「怯弱障」呢?「谓于出离及于远离勤修行时,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这叫做「怯弱障」。「谓于出离」,就是对于这个出离生死的系缚,「及于远离」,就是远离这些喧闹,待在寂静处勤修行的时候,「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这就叫作怯弱障。

 

《披寻记》一○三○页:

染污思慕等者:谓与在家及出家众乐相杂住,若未会遇,思慕欲见,是名思慕。不乐远离,寂静而住,是名不乐。广大希欲,不知喜足,是名希望。于妙五欲,若求不得,得已复失,心生愁戚,是名忧恼。如是一切,染污相摄,故说为障。

「染污思慕等者:谓与在家及出家众乐相杂住」,就是这个人他欢喜和在家人在一起住,欢喜和出家的人在一起住。「若未会遇,思慕欲见」,他欢喜同某一个人在一起住,如果没有遇见在一起的时候,心里面就想念,想要和他见面,「是名」叫作「思慕」。「不乐远离」,如果在一起住了,就不愿意分离「寂静而住」。「不乐远离,寂静而住」,不欢喜远离,寂静而住。远离这些在家人,远离这些出家众,你单独一个人寂静而住「是名不乐」,这个「不乐」是这样意思。前边是「思慕」,也是染污;这个「不乐」,也是染污。

「广大希欲,不知喜足,是名希望」:这个「希望」什么意思呢?广大的希欲,他的希望,事情很多,吃东西嘛,要吃这一样,还要一样,再吃一样,很多样!就是广大的希欲;穿衣服够了,不,再做一件,再做一件……。反正这食、衣、住,要很多很多的,广大的希欲。「不知喜足」,这一样、两样不知道,不感觉满足「是名希望」。如果这样子,就不容易满足,不容易满足,心情就不舒服了。「于妙五欲,若求不得,得已复失」:你的希欲、希望心太多,这个妙的五欲,若求不得的时候,得已复失的时候「心生愁戚」,求不得,心里也不欢喜;得已复失的时候,心里也是忧愁,是名叫做忧恼,「是名忧恼」。

「如是一切染污相摄,故说为障」:这说的这些事情,染污的「思慕」、染污的「不乐」、染污的「希望、忧恼」,这一切染污相摄的,这就是障。这样的情形,你这个出离修学止观的事情,就修不来了!修不来了,然后结果呢,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唉呀!我的业障重,我不能得圣道。其实在呢,就是你自己前面这么多的事情障碍你,你没有这个事情,就没有障碍嘛。

 

戌二、盖覆障

盖覆障者:谓贪欲等五盖。

这个「盖覆障」,怎么叫作「盖覆障」呢?「谓贪欲等五盖」。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些盖,这个也是「盖覆障」。你要修止的时候,它来做障碍;修观的时候,也做障碍,让你修不成,这止观很难修成了。这个前边说的这个「怯弱障」,不是静坐的时候,不是静坐的时候,有这么多的问题。这「盖覆障」,是你修止观的时候,它有这么多的问题来障碍你。下面第三科「寻思障」。

 

戌三、寻思障

寻思障者:谓欲寻思等染污寻思。

这个「寻思」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这个是通于静坐、不静坐的事情。你有这样的想,我想要回家看看…!就是很多的事情。那这样子,也就引起了修止观的困难。这是「寻思障」,下面「自举障」。

 

戌四、自举障

自举障者:谓于少分下劣智见,安隐住中而自高举。谓我能得,余则不尔,乃至广说,如前应知。

「自举障者:谓于少分下劣智见,安隐住中而自高举」,就是这个人,他能够没有前面这些障碍,没有前面这些「怯弱障、盖覆障、寻思障」,都没有!那么他能放下心来安住地修止观了。修止观当然就有成就了,有了成就,一开始当然是「少分」的、「下劣」的「智见」,那么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智见。「安隐住中」,得到未到地定,心里也很能安隐地,在这里面「而自高举」,自己就高起来了。这个「高」呢,自己有了成就了,也是高;这个「举」,不高。不高,举起来就高了,自己把自己举起来,自己认为自己怎么怎么地。

「谓我能得,余则不尔」,这个「而自高举」是什么相貌呢?他说我才能得到,你们都不能得「余则不尔」,那么有这样的分别心。「乃至广说」,如前面说过「如前应知」。这些叫「自举障」。

 

酉五、结

是名遍知诸障自性。

「诸障」的体「性」是这样子,结束这一段。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4)

 修禅与学习《瑜伽师地论》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唐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解题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5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4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3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2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1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0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9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8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5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4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3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2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