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点击:2790]   [手机版]
背景色

申二、八种断行(分三科)  酉一、标所为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远诸缠。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故,及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便更生起乐欲策励。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

这是三十七道品里边的四神足。四神足这里边先解释四三摩地,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八种断行。八种断行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标所为。「标」这个字应该就是提出来;「所为」就是所要做的事情。所要做的事情把它提出来,叫做标所为。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这个「彼」就是指那位禅师、那位修行人。「由如是」:由前边说的四正断,四正断就是四正勤,四三摩地就是四神足,欲、勤、心、慧。他因为精进地修四念住,精进地修行四种定,这四种定修行得有了成就,所以叫做「增上力」,得到强大的力量。「已远诸缠」:这个修定得到成就了,什么成就呢?就是「已远诸缠」;他已经能够远离一切烦恼。这个一切烦恼就指现行的烦恼说的,就是在一切境界上他心能够保持清净,没有烦恼的扰乱、缠扰。这件事做好了,但是还有事情没做。

「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故。」标出来所做的事情就是这个了。烦恼是不动了,但是烦恼的种子还没有断,所以他要继续努力地用功,继续努力地用功做什么呢?就是为了「永害」:永久的消灭了,「一切一切恶不善法」:就是一切烦恼,一切恶不善法;这里边有烦恼、也有业。「诸随眠故」:这些烦恼的随眠故,就是消灭这些烦恼的种子故。

「及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为了灭除这些烦恼的种子,这是一件事。「及」:就是还有一件事,「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能对治彼烦恼种子的诸善法故。「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这是个目的;怎么样才能够永害这一切的随眠呢?要「修习能对治彼」的「诸善法故」,当然还是戒定慧,但是名字可是不一样了。

「便更生起乐欲策励」:前面四神足是为了调伏、息灭烦恼的现行,是要有乐欲策励等事,现在为了灭除烦恼的种子也还是,还要「更」要「生起乐欲」和「策励」,前面也说到乐欲策励。「广说如前」:像前面四种三摩地说过,如前修四正断的那个加行的道理。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四页:

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者:如前四正断中说有发勤精进、策心、持心,即此所指广说加行。依彼建立种种差别,即此所指广说道理。

「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者:如前四正断中说有发勤精进」,又说「策心、持心」,这几句话,「即此所指广说加行。依彼建立种种差别」,种种差别就是八断行了,「即此所指广说道理」。前面没有说八断行,这里才说。

 

彼于如是正修习时,有八断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为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

「彼于如是正修习时,有八断行」:也就是乐欲、策励、发勤精进这些事情。「彼于如是正修习」的「时」候,修习三摩地的时候,「有八」种「断」烦恼种子的一种的清净的修「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修八断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永害一切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就是现行的烦恼没有动,在那里休息;就像人睡眠似的,他若睡醒了出来活动,还是那个人,他若睡眠的时候就是休息了。烦恼有两个现象,一个是烦恼睡觉了的时候,就是这个种子不动;烦恼的种子睡醒了,烦恼就活动出来了。是一样的意思,就这样,等于是个譬喻了。

「为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这是两回事,一个是要永害烦恼的种子、一个是为三摩地得圆满。因为修禅定得初禅、得二禅乃至第四禅,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不是一剎那间就圆满了的。所以成就了多少,要继续努力,使令它的功德得圆满;初禅得圆满,二禅、三禅、四禅得圆满,乃至到非非想定得圆满。「差别而转」:为了这件事,修行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条件,那就是八断行。「而转」:就是现起。这一段是标所为。

 

酉二、释差别(分三科)  戌一、征

何等名为八种断行。

下边第二科释差别,解释出来八断行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辨体相(分八科)  天一、欲

一者、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

「一者、欲」:第一个还是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生起来这样的乐欲,生出这样的好乐心,生出来这样的希望心。「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什么时候我修的这个奢摩他的止能够圆满呢?能够得到四禅八定呢?「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这是两个愿望,我什么时候能够灭除去恶不善法所有的种子呢?这样子。

 

天二、策励

二者、策励。谓乃至修所有对治不舍加行。

「二者、策励」。前面这是欲,这是八断行的第一个,要有这样的愿;第二个就是策励。「乃至修所有对治不舍加行」:这个「策励」,实在是已经有了行动。前面这是愿,现在策励就是有了行动了,就是真实开始修行了。修行的时候,他的内心常常地鞭策自己、常常地鼓励自己,应该策心、持心,应该发勤精进,应该是止、举、舍,就是这样子来鞭策自己。「乃至修所有的对治不舍加行」:就是不弃舍努力的用功,说腰疼,我不告假;头疼,我还是去静坐的。这叫做「不舍加行」,不要因为一点事就会停下来。这个修行的事情是不容易!

 

天三、信

三者、信。谓不舍加行正安住故,于上所证深生信解。

这个「信」也还是很重要,这是第三个断行。「谓不舍加行」: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不弃舍他的功课,精进地用功。「正安住故」:他依据圣教、依据和尚、阿阇黎、或者是佛的修多罗里边所开导的,这样安住不动。他不离开,他这修行的方法是安住在佛的法语中,这样用功修行。因为不舍加行的关系,「于上所证深生信解」:这个「上」,就是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些圣人,佛、菩萨、阿罗汉,圣人,他所证悟的涅槃、无漏的法身境界,「深生信解」:深深地生起相信这件事,是,是这样子!这个「不舍加行」这里边,由于他自己努力地修行上,建立了这样的信心。我们读经,因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有信心,现在这上面是说由修行中而建立信心,这是不一样的。由修行而建立信心,这个信心是深刻、坚定,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一句话,我就没有信心了、我不信佛了,不会有这么回事儿,不会有这件事。这是信心。

 

天四、安

四者、安。谓清净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粗重。

「四者、安」:第四个断行就是安。「谓清净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谓这一位修行人他有清净的信心。「而为上首」:而为第一;当然有愿,前面是生欲,欲前面一定是有信,所以信是最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有信的,所以为上首,是最初的。「心生欢喜」:他有清净信,他又经过一个时期的修行,他感觉我有希望、我会有成就的、我会得圣道;发愿得圣道,而又相信能得圣道,这心里面欢喜,他用功修行的时候心里欢喜,「心生欢喜」。

「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粗重」:就是次第地,这上面不是说一剎那间就是无量劫,不这么说,就是真实地昼夜六时这样用功。这样用功,渐次地你的功夫进步了,就「息除诸恶不善法」的种子,这个粗重的现行就得调伏,调伏了,就是把那个种子降伏了它,叫它不要动,能有这个力量了。「麤重」:就是没有堪能性,有身粗重、心粗重。现在是由于有信、有愿、有行,头一个是愿,第二个策励就是行,加上信,有信愿行的关系,他到这时候有了成就了,就是得了轻安乐了,身粗重、心粗重都调伏了,就转变为身轻安、心轻安了,所以第四是安,这是他成就、得了轻安乐了。

 

天五、念

五者、念。谓九种相,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摄持故。

「五者、念」:第五,这是个念,这都是说到修行的方法,「念」是修行的方法。这个「念」是什么呢?「谓九种相」:这个念有九个相貌,有九种相貌。九个相貌是什么呢?「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就是用这九种相貌的念,成就九心住,成就这个九心住。所以这个九念也好,九种念相也好,九心住也好,都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奢摩他品」。「能摄持故」:就是你若是修这个念,就能摄持你的心不乱,能令你的心明静而住,可以由散乱心达到寂静住而不乱、不动乱。这个「能摄持」,就是能拿过来,就是由这个念的方法,就能成就九心住、能成就禅定,是这么意思。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四页:

谓九种相等者:谓念、等念、随念、别念、不忘念、心明记、无失、无忘、无失法,是名念九种相。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七卷十六页)。当知此随九种心住差别建立,由于奢摩他品能摄持故。

「谓九种相等者:谓念、等念」,念是一个、等念是一个、随念是一个、别念是一个、不忘念是一个、心明记是一个、无失是一个、无忘是一个、无失法是一个,一共是九个,「是名念的九种相貌」。这九种相貌如〈决择分〉有解释,在陵本五十七卷十六页。「当知此随九种心住差别建立」:就是由九种心住的差别建立这九种念。「由于奢摩他品能摄持故」:由于它也是属于止,就能够摄持你的心不乱。就是由九种念得九种住,是这个意思。

譬如说第一个是「念」,第二个是「等念」。这个九心住,第一个是「内住」,为什么这个心不向外面攀缘,安住在所缘境呢?所缘境就是内,安住在所缘境就叫「内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念,念所缘境了,心就住在所缘境这里;这个心念什么、心就在什么地方住,是这么意思。你若想要不妄想,你要数数地忆念所缘境,心就住了,就住下来了,就安住在所缘境,所以叫做「念」。

这个第二个相貌是「等念」,这个等念就是「等住」;第一个是内住,第二个是等住。这个「等」就是平等,你前一念安住在所缘境上、第二念也安住在所缘境,前后念是一样的,叫「等住」;若前一念我安住在所缘境,第二念就跑了,那就不等了。为什么能够等住呢?因为等念的关系;因为你前一念是念所缘境,后一念也念所缘境,它就会等住了,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子;这个随念、别念,都按照那个九心住的意思去解释,就是这样有九种相貌。这个「念」这个字,是个修行的方法,这是修定的一个方法。这是第五,现在第六。

 

天六、正知

六者、正知。谓毗钵舍那品慧。

「六者、正知」:这个正知是什么呢?「谓毗钵舍那品慧」;前边这个念就是修止,是奢摩他品,能摄持心不乱。现在这个「正知」是属于什么呢?正知是属于观,「毗钵舍那品」是观,能观察的智「慧」。前边四神足能够调伏烦恼的现行叫它不动,现在是为断随眠。这样讲,那这里说到这个正知是毗钵舍那慧,那一定包括无我观在内;你修不净观、修无常观、修什么观,但是一定要有无我观,才能断烦恼的种子的。所以,什么叫做正知?就是毗钵舍那品无我的智慧,包括这个智慧在内的。

 

天七、思

七者、思。谓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

「七者、思」:这个思,「思」也是一个修行的方法。「谓心造作」:就是心在动,心在动的时候要有一个指挥者;就是有很多军队,要有个司令官,这个司令官来指挥这个军队。现在修行的事情,就是世间上一切事情都是一样,要有一个指挥者、要有一个能决定者,就是指挥者,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那个指挥者叫做「思」。我们说是有身口意三业,实在都是思心所,都是思在指挥。什么叫做业?就是心里面的思,它是业。

这底下解释这个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于断未断」,就是这位修行人常常地反省自己:我这个烦恼是断了,我这个烦恼没有断,我昨天是断了,今天又没有断,今天又有烦恼了!就是各式各样情形,有断、有没断,断了又没断。这个,修行常常是反反复覆地,有进也有退、有退也有进,就是这样进进退退的,没到阿罗汉,总是就是这样子。「于断未断正观察时」:常常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有问题要解决,就是「造作其心」。就是指挥这个心,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譬如说我有一点糊涂,那么马上要修缘起观;说我是有点我慢,一定要修无我观。就是经过反省以后,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那么就推动自己,命令自己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那叫「造作其心」。

「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发起这件事,这个身业语业,而是随顺止观二品的。止观实在是意业,但是与身业语业也有关系,那么还就是三业。发动三业的清净,以种种方便令自己的三业清净者,就是那个发起者叫做「思」,这样意思。譬如我现在惛沈了,那么发觉自己惛沈了,那么就要修举,修这个方法;譬如现在我掉举了,我要指挥这个心叫它修止,来破除这个掉举,就是那个发动者、那个司令官叫做「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五页:

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者:此中义显静虑律仪。谓由止观二增上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令身语业得善清净,如是当知烦恼已断。诸观行者观察烦恼断未断时,正审思察,愿证如是清净身业语业,此身语业名顺止观。

「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者:此中义显静虑律仪」:就是那个得到了禅定共戒。得到了禅定的人,他的身口意自然是清净、合乎律仪的;能灭除一切不威仪的事情,使令三业清净。这个时候和这个散乱的人、和没得定的人不一样。「谓由止观二增上力」:这个「静虑律仪」是怎么回事情呢?「谓由止观二增上力」: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有奢摩他的力量,他也有毗钵舍那的力量,这两种强大的力量。「损伏一切犯戒种子」:就是能够损减调伏一切犯戒的那个烦恼的种子,因贪心而犯戒、因为瞋心而犯戒、因为愚痴而犯戒、因为高慢而犯戒、因为邪知邪见而犯戒,这些烦恼都是有种子的,由于你修止修观,使令这些烦恼种子得调伏,能损伏、折损了它的力量,折损了那个种子的力量。「令身语业得善清净」:这个种子一枯萎了,它就不能现行了,烦恼种子枯萎了、不现行,那么你表现于外的身业、语业就清净了,它就没有这些污染了,「得善清净」。「如是当知烦恼已断」:这样子,你就会知道,哦,这个现行烦恼是不动了;现行烦恼不动,就知道那个种子没有力量了;种子没有力量了,那就是你的止观的力量强了,所以就「如是当知烦恼已断」。

「诸观行者观察烦恼断未断时」:这就是那个摄乐作意、观察作意。「诸观行者」:就是修止观的这位禅师,「观察烦恼断未断」的时候,「正审思察,愿证如是清净身业语业,此身语业名顺止观」:「正审思察」,这个「正」,是指佛的法语;他就根据、依据佛的法语来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时候,「愿证如是清净身业」、清净的「语业」,「此身语业名顺止观」:这个清净的身语业,就顺于意业的止观。如果你身不清净、语不清净,那就影响你意业的止观,使令你的止观有困难;现在身业语业清净了,你的意业的止观也就受到了支持、支柱的力量,也就容易清净,容易成就止观。就是,意业也会影响身业、语业,身业、语业也影响你的意业的。现在是因为止观的力量强大了,损伏了烦恼的种子,所以身业语业清净;身业语业清净,意业也就得到清净,意业止观也得到清净了。这叫做「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这就叫做「思」,思是这样意思。

 

天八、舍

八者、舍。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

「八者、舍」:八断行现在讲到第八个,这个「舍」字怎么讲呢?「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这个舍这么说。「行」: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行过去」:行于过去世的随顺诸恶不善法中,行于「未来」世的随顺诸恶不善法中,行于「现在」世的随顺诸恶不善法中。这个「诸恶不善法」:就是遇见一些可爱的境界的时候,令我生贪心,这恶不善法;遇见一些可憎恶的事情,令我心里面生瞋心,那就是诸恶不善法;乃至到生种种的烦恼心。当然也有是因贪心而生瞋心,因瞋心而生贪心,烦恼与烦恼互相的变化,都叫做诸恶不善法。

我们的心在这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恶不善法中活动的时候,「心无染污」:这个人是修止观的,他不是散乱的人,大家同样是在恶不善法中,但是这个修止观有成就的这个人,「心无染污」,他心里面清净。应该生贪心的,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但是心里面清净,「心无染污」。应该生贪心不生贪心,应该生瞋心他不生瞋心,所有的烦恼都不动。「平等法中」:虽然所缘的境界是污染的,但是他心里面是平等;「等」,还是明静而住,与止观相应,「心平等性」。这就叫做「舍」。这个舍是这样意思。

这样「舍」呢,就是舍弃了一切的污染的烦恼,心里面没有烦恼,就叫做舍。这个舍有过去、现在、未来包括三世的境界,这叫做舍。也就是由于前边修念的奢摩他,修正知的毗钵舍那;正知的毗钵舍那和念的奢摩他,是由这个「思」指挥的,由它的运作,现在达到这么一个「舍」的程度,烦恼不动了;烦恼不动,不是说是你在寺庙里面静坐的时候烦恼不动,是行于色声香味触法里边而不动,那表示你的烦恼种子受到止观的影响,受到止观的力量的伤害,这烦恼种子没有力量了,是这样意思。这心清净了,那么这叫做「舍」。

这是八断行的每一个都解释完了。前边是辨八断行的体相,现在第二科明知断。

 

亥二、明知断

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及由境界现见舍故。

前面说到舍,其实八断行的断实在与前面这八个统统有关系;现在是告诉我们有两种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随眠是断了你怎么知道呢?由于这件事的观察就会知道了,「分别了知」。那两种事情呢?「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境界不现见,不现见这个境界的思,这是一个因缘;第二个是「由境界现见」的「舍」而知道的。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五页:

谓由境界不现见思等者:观察烦恼断未断时,思惟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如是思惟非于行时缘现见境,是名境界不现见思。若缘现见事境,恶不善法不复现行,心无染污行平等位,是名境界现见舍。

「谓由境界不现见思等者:观察烦恼断未断」的「时」候,「思惟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如是思惟非于行时缘现见境,是名境界不现见思」。「如是思惟」:这样思惟的时候,「非于行时」:这个「行」是不静坐的时候,你心里面前五识和第六识都是向外边色声香味触,在那上活动的时候,就是不静坐的时候;「非于行时缘现见境」;那么前五识和第六识缘现在的色声香味触就是现见境。「非于行时缘现见境,是名境界不现见思」:当然这个就是第六识不同前五识去缘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不现见外面的境界,这个时候你内心的思惟观察,叫做「不现见思」。

「若缘现见事境恶不善法不复现行,心无染污行平等位,是名境界现见舍」:前边是入定,这第二个是不入定的时候。不入定的时候,就是「现见」,前五识和第六识去接触外面的境界。虽然是不入定,但是恶不善法不现行,心还没有染污;「行平等位」:行于明静而住,没有一切烦恼。这个时候是名「境界现见舍」。这上面「不现见」叫做「思」,「现见」叫做「舍」,这个地方这么分别。

而在前面解释舍的时候,「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舍」:这样子,现见、不现见都有舍,现见、不现见也都有思。思也通于现见、不现见,舍也应该通于现见、不现见。但是问题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入定、不入定,心里面是清净的,从这里面可以知道是断烦恼了。

「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如果若是另外一个解释,就按照在奢摩他里边的毗钵舍那来解释。「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当然这是〈声闻地〉,就是观都是无常的境界,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样子,心就入于无生灭的境界了,叫「不现见思」,这是作如是观。「及由境界现见思」:就是他没有作这种观,而是观一切的缘起法,一切都是因缘生起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这时候心也是清净的,那叫做「由境界现见舍」,这么解释也可以。

 

戌三、结

如是名为八种断行,亦名胜行。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是解释差别这一科的第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释里面有两科,一个是辨体相、一个明知断;现在第三科是结,结束这一段。

「如是名为」,前边这一段文就是「八种断行」。「亦名胜行」:也名为叫做「胜行」,就是它有强大的功能,有这个力量能排除烦恼,能调伏烦恼的种子。

 

酉三、配瑜伽(分二科)  戌一、总标

如是八种断行胜行,即是为害随眠瑜伽。

这是第三科配瑜伽,配瑜伽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如是」,前边这一段文的「八种断行」即是「胜行」,「即是为害随眠瑜伽」:也就是能够害随眠的四种瑜伽。这是标。下面别配,配那个前面曾经说过四种瑜伽,瑜伽有四种。

 

戌二、别配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此中策励,即彼精进。此中信者,即是彼信。此中安、念、正知、思、舍,即彼方便。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这八种断行里面这个欲,也就是四种瑜伽里边的那个欲,他们的含义是相等的。「此中策励,即彼精进」:这里面八种断行的策励,「即彼精进」即是四瑜伽里面那个精进。「此中信者,即是彼信」:这个八断行里边的信,就是四瑜伽里边的那个信。「此中安、念、正知、思、舍,即彼方便」:这里边,八断行里面的轻安和念和正知和思和舍,「即彼方便」,即彼四瑜伽里面的那个方便,这是意思。别配一样一样地配合。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五页: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等者:彼谓瑜伽。前说四种瑜伽与此八种断行随应配属,如文可知。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等者:彼谓瑜伽」,就是那四种瑜伽称之为「彼」。「前说四种瑜伽与此八种断行随应配属」:随其所应把他会合在一起,「如文可知」。

 

未二、总结

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若今所说八种断行,于为永断所有随眠,圆满成办三摩地时,一切总名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这是第二科总结。前面是别辨,别辨就是说明四三摩地的相貌,说明八种断行的相貌,这一大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总结。

「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欲、勤、心、观四种定;「若今所说」的「八种断行」:这个八种断行,「于为永断所有随眠,圆满」地「成办」了「三摩地」的「时」候,「一切总名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总合起来就是属于叫做「欲三摩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是总结这一段,就是四三摩地和八种断行合起来,就是四三摩地,是这个意思。

 

午二、释得名(分二科)  未一、问

问:何因缘故,说名神足?

前面是解释四三摩地、八种断行的成就,现在是说得名,得名为神足的原因。分两科,第一科是问。「何因缘故,说名」为「神足」呢?什么理由叫神足呢?这是问,第二科是答;答又分两科,第一科约世间辨。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约世间辨

答:如有足者,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世殊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

「答:如有足者,能往能还」:像一个人有足,他有足就会有足的作用,就是能往还,到哪里去,还能够回来,「能往能还」。「腾跃勇健」:就是特别有力量,能跳起来、能跳高,有足就会有这个好处。现在若有四神足呢,「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能得是能得因、能证是指果说的;能得因、能证果。证什么果?世间所有殊胜的事情,世间法里面最殊胜的就是禅定,这是世间法里面最殊胜的。

「世殊胜法,说名为神」:世间这个殊胜的事情,那就是禅定,世间人得了禅定也有神通,这都叫做神。这个禅定不可思议,所以叫做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这个欲勤心观这四种法,八断行这四种法…。现在不说八断行,只说欲勤心观,「能到此故」:能到神这里,能到禅定这里,所以叫做神足。「世间所有殊胜之法」是果,「世殊胜法,说明为神」,这是约果说的;彼能到此,彼欲勤心观能令你到果这里来,那就是因,因能至果。所以合起来名之为神足,「故名神足」。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六页:

如有足者等者:谓若成就四三摩地、八种断行,堪能证得转上、转胜诸世间定,此约世间说名神足应知。

「如有足者等者:谓若成就四三摩地、八种断行,堪能证得转上、转胜诸世间定」:就是有能力使令你向上进步,到最殊胜的境界去,那就是世间上的禅定。「此约世间说名神足应知」,这不是约出世间说的。

 

申二、约出世辨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有三摩地圆满成辨,彼心如是清净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安住正直,有所堪能,获得不动,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出世间法。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是最胜神;彼能证此,故名神足。

这是第二科,约出世间的禅定功德说的,也可以包括出世间的神通。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有三摩地圆满成办」:前面说到的这个四神足,若有人成就如是诸法,能够学习这样的四神足的法门,最后你成就了三摩地,而三摩地是圆满地成就的,「圆满成办」。「彼心如是」:彼那个修行人的心里面就是这样子的「清净鲜白,无诸瑕秽」:心里面没有污秽,就是清净鲜白的。「清净鲜白」:就是没有爱见慢的这些烦恼;有人虽然成就了禅定,他有爱见慢,高慢心很高,有高慢心。现在这里是说佛教徒成就了禅定的时候,心里面没有这些烦恼,没有我慢,没有高慢心,没有爱见慢的这些事情,所以是「清净鲜白」。「无诸瑕秽」:没有爱见慢的瑕秽。「离随烦恼」:远离惛沈睡眠这些烦恼。「安住正直,有所堪能」:就是安住正定,就有所堪能;或者安住正见,也有所堪能。得到了禅定、里边还有正见的这个人的能力是很强的。「获得不动」:他能够有所堪能,就是有这个能力,得到那个不动的圣境,圣人的境界。「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这是有神通了,可以到十方世界去,还能从十方世界回来,「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这个腾跃好像有神足通,能在虚空里来来去去的,他有那种勇猛的力量。

「能得能证出世间法」:他有能力修出世间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证」:就是得果了,能成就出世间的因果,他有这种堪能性。「由出世法最胜自在」:出世间的圣道,那件事是最殊胜、最自在的,因为没有烦恼就自在,有烦恼就不自在。「是最胜神」:出世间的圣道,有无漏的戒定慧,是最不可思议的境界。「彼能证此」:这个四神足,欲勤心观和八断行,「能证此」:能证此出世间的神,「故名神足」。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六页: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等者:已证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圆满成办。彼心不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名清净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住正直见,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净信相应,不可引夺,是名安住正直,有所堪能,获得不动。若有如是诸法,堪能证得出世胜法。此约出世说名神足应知。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等者:已证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圆满成办。」只是说得三摩地,那三摩地还没圆满成辨。「彼心不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名清净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住正直见」:这个「正直」当个正见讲,安住于正见。「善思法义」:他能善巧地思惟佛法的义,佛法的真义。「无惑无疑」:能够通达无惑、能够正信无疑。「加行出离」:他能努力地修行,就能从惑业苦里面跳出来、解脱,他有这个能力。「净信相应」:他有清净的信心,与这样的功德相应。「不可引夺」:这个信心你不可以移转的。「是名安住正直,有所堪能,获得不动。」这解释这几句话。「若有如是诸法,堪能证得出世胜法。此约出世说名神足应知」。

这是四神足解释完了。三个四: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这三个四解释完了;下面解释两个五,五根五力。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五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名胜进。

 

巳四、五根五力(分二科)  午一、别辨(分二科)

未一、五根(分二科)  申一、释(分三科)  酉一、明胜进

彼由如是胜三摩地为所依持,胜三摩地为所依止,能进修习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

「彼由如是胜三摩地为所依持」:那个修行人得到了三摩地,得了四神足,四神足就是三摩地。「为所依持」:这个「依持」,就是以它为依持。譬如水在碗里面,水以碗为它的依止处,那碗又能够保持水不流散,水以碗为依持,碗就能够摄持这个水不流出去,叫「持」。我们的心,以禅定、以三摩地为住处的时候,这三摩地就保护这个心,明静而住,就是有互相的意思。「胜三摩地为所依止,能进修习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这个殊胜的三摩地,做你心的依止处,你这个心住在三摩地里边,又能怎么样呢?能进一步地修学「增上心学」,进一步修学禅定。禅定如大海,也是无量无边的,「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进一步地修学出世间的圣道,能这样的修行。这是说成就了四神足之后,还要再进步。

 

酉二、出信根

由进修习此瑜伽故,于他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深生净信。此清净信,增上义故,说明信根。

前面是第一科,明胜进。这第二科,出信根。说胜进是总说的,胜进有什么相貌呢?下面这个信进念定慧,就是它的相貌。「由进修习此瑜伽故」:由于这位修行人不停下来,继续地「修习」止观,与止观相应的「瑜伽故」。「于他大师」:「他」,就是指佛,大师指佛说;和佛的「弟子」:或者是阿罗汉,或者是大菩萨,佛弟子。「所证,深生胜解」:他们内心里面所证悟的那个不可思议的三昧,「深生胜解」:深深地生出来信心了。这个「胜解」:就是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他的信心,有强大的力量叫胜解。「深生净信」:深深地生出来清净的信心。

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也没有戒定慧的功德的人,我们就看见一个三十二相的佛,也只是看看色相,他心是怎么回事儿,完全我们不知道!若是有修行的人,他由自己内心的功夫看,他不只是看佛的色相,他也会观察佛的心;佛的心,喔,有甚深的三昧!他就会想到这件事。所以「于他大师所证」的,就是心里面的境界,「深生胜解、深生净信」。这是有修行的人才能知道,「深生净信」。

「此清净信,增上义故,说明信根」:这样的「清净」的「信」心是有「增上」的力量,有强大的力量的,说名叫做「信根」。这个「信」,是「于他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深生净信」,这是「信」;「此清净信,增上义」,就是这个「根」了;这个信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增上」。这是出信根,下面第三科解释这个增上。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酉三、释增上(分二科)  戌一、问

问:于何增上?

「于何增上?」它这个力量要发生作用的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作用呢?

 

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信根

答:于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及于能起精进念定慧,为其增上。

这是说出两个理由。说这个信心有增上义,是「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这个信根能够生起来,能建立出世间的定慧;但是信是出世间的圣慧的上首,是最先,先要有这样的信的;有信然后才有愿,有愿才有行,有行然后生出来出世间的善法。所以信是这一切善法的为首的一个。

「及于能起精进念定慧,为其增上」:前面说是,「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实在这句话是总说的,下边就是别说的。出世间的善法是什么呢?就是能生起「精进」的善法、能生起「念」的善法、「定」、「慧」的善法;这个「信」有这样的力量,所以称之为「信根」,是这样意思。这个能精进、念、定、慧都是由信生起的,是这样意思。但是精进也能生起念,念也能得定,定也能得慧,也有前后的、次第的意思。

 

亥二、精进等根

余精进等,于能生起出世间法,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

这是第二科精进等根。前边这是说信,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说到精进等根。除了信根,「余」下来的「精进」念定慧「等」根,「于能生起出世间法,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说这个精进根有什么增上呢?它能生起出世间法,那也是增上;「于能生起展转乃至慧」:就是由精进而生出念,由念而生定慧,这是展转乃至慧,这也是一种增上。有次第的增上、有总说能生出出世间善法的增上。

 

亥三、慧根

乃至其慧,唯于能起出世间法,为其增上。

这是第三科,说这个慧。这个「慧」,出世间的慧,信、进、念、定、慧的「慧」,这个慧还不是出世间的智慧,信、进、念、定、慧这个慧还是属于世间的慧,但是它能生起出世间法,它有这个能力,这是它殊胜的力量。

 

申二、结

是故信等,说名五根。

前边你修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你不断地这样修,就有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了,这么说应该可以容易明白的。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七页:

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者:谓若精进与念定慧能为增上,如是念与定慧能为增上,定唯与慧能为增上。由是说言展转至慧。

「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者:谓若精进与念定慧能为增上」,这精进能与念定慧作增上。「如是念与定慧能为增上」:念又为定慧为增上。「定唯与慧能为增上。由是说言展转至慧」。是这样意思。

 

未二、五力(分二科)  申一、辨相(分二科)  酉一、举信(分二科)  戌一、标义

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生胜解、深生净信。此清净信,难伏义故,说名信力。

前边是说「五根」,五根有增上力,名之为根。现在说「五力」,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辨别五力的相貌。又分两科,第一科先举信,先标义。

「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生胜解、深生净信。此清净信,难伏义故,说名信力。」这个「若复了知」,若是这个修行人,他又能明白「前后所证」:前面的所证,你又继续修行,后面又有新的证悟;同是证,但是前后有差别了。「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的「法,深生胜解」:这个胜解就是,决定是这样子;他明白这件事,有了定,然后修智慧,决定有成就!他这个信念很强的,这叫「胜解」。「深生净信」:深深地生出来清净的信心,就是能断除烦恼了。「此清净信,难伏义故」:这个清净的信心,为什么称之为力呢?「难伏义故」:你不可以叫他不信,我降伏住你,叫你不信,「难伏义故」,所以叫做信力。这是标,标义。下边第二是问答,分两科,第一科问。

 

戌二、问答(分二科)  亥一、问

问:谁不能伏?

谁不能伏?谁不能够降伏他的净信呢?这是问,下面回答。

 

亥二、答

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余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缠亦不能屈,故名难伏。

「此清净信,若天」:这应该是梵天;「若魔」:是欲界顶天的魔;「若诸沙门」:就是人世间的沙门;或者「婆罗门」;「若余世间」:其余的世间,或阿修罗的世间,或者其他的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没有如法能移转他的信心的,不可以、不可以动摇。「诸烦恼缠亦不能屈」:因为现在这个人,还不是圣人,他还是有烦恼的,而这个烦恼也不能够屈伏他的信心。「故名难伏」,难伏是这样意思。

 

酉二、例精进等

此为上首、此为前行,余精进等,亦名为力。

第二科例精进等。「此为上首」:此信心是最前面的,它是最上首,它在前面坐,它是前面先出来的。「此为前行」:在其他的善根之前就有了活动。「余精进等,亦名为力」:余精进等也因此而也是有力量的。下面结。

 

申二、结名

由此诸力具大威势,摧伏一切魔军势力,能证一切诸漏永尽,是故名力。

「由此诸力」: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力量,这五种法为什么称之为「力」呢?具足大威势、大威德、大的势力。怎么知道呢?「摧伏一切魔军」的「势力」:这是一个大威势;「能证一切诸漏永尽」:这又是一个力量,它能成就一切烦恼都灭除了,它有这个能力,这件事,还是要继续努力的。

这前面是别辨,别辨这个五根五力。现在下边是总显,分两科,第一科是因果相属,分五科,第一科是信根信力,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总显(分二科) 未一、因果相属(分五科) 申一、信根信力(分三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信根信力,即四证净中所有净信。

「当观此中」:五根这里边的信根、五力里边的信力,这两法,「即四证净中所有净信」:就是将来得到初果了,他证悟了初果以后,他对于佛法僧戒的信心,就是那个清净心;这里的信根信力,就是将来得圣道的时候那个清净的信心。那这么因果相属,现在信根信力是因,将来得证圣道的时候,那个净信就是果。这个因就是那个果,那个果就是由这个因所引发出来的,所以因果相属。

 

酉二、征

何以故?

这第二科,是征。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显相

以其证入正性离生所有证净,皆由此因、此缘、此序,由彼即是此增上果。

「以其证入」:因为这一位禅师,他将来「证入正性离生」的时候,悟入法性了,远离了生灭,不生不灭的境界,所有的那个清净的智慧,那里面也有戒定慧。「皆由此因」:皆由这五根的信根、信力为「因」、为「缘」、为「序」。「由彼即是此增上果」:就是彼得圣道的那个四证净,是此信根信力的增上果,他们的力量引来的果,「增上果」。这个增上果实在就是增上缘的意思。

 

戌二、证义

是故世尊就其因果相属道理,说言当观即彼证净,非即彼体,非即彼相。

这是第二科证义。所以「世尊就其因果相属」的「道理」,因与果是互相系属的,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道理」。「说言当观」:当应该去观察。「即彼证净」:现在的信根信力,就是将来得圣道的那个证净的净信。「非即彼体」:这是要再进步一下,你现在成就的信进念定慧就是将来那个证净,这是因果相属这么说。若是在当体上看,你现在的五根五力,不是初果的那个时候的净信,不是,还不是就是它的体,也不就是它那个相貌;体、相还不是相即的,但是由此而有彼,所以说叫做「相属」,是这样意思。因为现在你还没有得圣道,初果圣人以上的四证净,那是圣境,那不是凡夫。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七页:

皆由此因此缘此序者:因,谓种子相续。缘,谓所依助伴。序,谓托此事生,即引发缘义。如三摩呬多地中说(陵本十一卷十页)。

「皆由此因此缘此序者:因谓种子」,你得到初果,得了初果,你那个清净的信心是由种子来的;你内心里面有种子,那就是因;从来也没得过圣道,那么那个种子从哪儿来呢?本来有的,所以说是本具的,也有这个意思了。「因,谓种子相续」:从无始劫来,法尔而有的,一直到现在,就是叫做「相续」,以此为因。「缘,谓所依」的「助伴」:那个净信,它还是要有一个助伴,当然还要有心,还要有欲、胜解、念、定、慧,各式各样的心所做助伴,善心所做助伴。「序,谓托此事生」:序什么意思呢?就是以他为托,这件事才出现的。无明缘行,就是无明为所托而现出来,也就是由现在的五根五力为所托,而将来才有四证净的,这叫做「序」,这个序是这样意思。「即引发缘义」:这个因、缘、序,也就是引发的意思,能引发出来圣人的功德,是这样意思。「如三摩呬多地中说」。

 

申二、精进根力(分三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精进根力,即四正断中所有精进。

这是第二科精进根力,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前面是说信根力,现在说精进根力。先是标。「当观」察「此中」的「精进根力,即四正断中」的「所有精进」,这个五根、五力里面的精进,就是前面四正断,就是四正勤里面的精进,四正勤就是精进;六波罗密里面有精进波罗密,实在都是相通的。

 

酉二、征

此何正断?

这样子也是因果相属的意思,五根五力里面的精进就是四正勤里面那个精进。这第二科是征。「此何正断?」前面四正断的精进叫做正断精进,这里是精进根,精进力,什么正断呢?这是问,下面是释。

 

酉三、释

谓能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方便正断。此中意说如是正断。由此正断,毕竟能断所有诸恶不善法故。

「谓能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方便正断」:现在这个精进根,精进力,它有这种堪能,能永断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也就是身见、戒取、疑这些烦恼。「方便正断」:就是以此为方便,它是能断那个烦恼的。「此中意说如是正断」:这里面说如是正断,在初果的时候那个正断,是「由此正断」:由五根五力的这个精进根的力量,它是正断的。「毕竟能断所有诸恶不善法故」,这个精进根是决定有这样的力量的。

 

申三、念根念力(分二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念根、念力,即四念住中所有正念。

这是第三科,念根念力,分两科,第一科标。

「当观此中」的「念根念力,即四念住中」的「所有正念」,这五根五力里面的念,也就是四念住里面的正念,就是这个念,他们是一回事。这是标,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四念住,能无余断一切烦恼。

「能」够「无余断」:就是全部断除一切颠倒。这是解释。

所以,若说三十七道品,就是各有各的分际。如果只说其中的一个,只说四念住,那就是包括了三十七道品都在内;我没有说四念住,我就说个五根五力,那也包括三十七道品都在内;我只说个八正道,前七个我没说,那么三十七道品都包括在内。意思就是这样子。如果全部都说,那就有前后的次第。

 

申四、定根定力(分二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定根、定力,即四静虑中所有正定。

「当观此中定根、定力」,这是第四科,「定根、定力即四静虑中」的「所有正定」。 这是标,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

你若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以四静虑为方便修四念住的时候,那你一下子就可以证三果阿那含,不是先要证初果、二果,然后再得三果,不是,他一下就可以得三果。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七页:

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者:谓如已离欲界欲者,后入正性决定位,得不还果。今依此义,故作是说。

「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者:谓如已离欲界欲者」:就是得到色界四禅的人。「后入正性决定位,得不还果」:他那个正性决定位,就是不还果,就是三果了。「今依此义,故作是说」,这样意思。

 

申五、慧根慧力(分二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慧根、慧力,即四圣谛中所有正智,。

五根五力里面的慧,就是初果见到四圣谛里面的那个智慧,那个无我的智慧,无常、无我的智慧。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酉二、释

谓圣谛智,于四圣谛能证现观,得沙门果。

就是那个无我的智慧、无常的智慧,于四圣谛,于苦集灭道四谛,能见到四圣谛;能见到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凡夫还是不能的。「能证现观」:能成就无分别的圣人的无我的智慧,那就得到沙门果了,可以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可以这样子。

我们就讲到这里,但是我现在想要讲个故事。这个,曹山本寂禅师是亲近洞山禅师的。他在那里住了多少年,后来,就要走了。走了的时候,就向洞山禅师告假,要走。洞山禅师说:「你到什么地方去呢?」说:「不变异处去。」到不变异处,不变异处是什么?就是不生不灭的地方去。那么洞山禅师说:「不变异处岂有去耶?」那地方有来有去吗?然后这个曹山禅师说:「去亦不变异」。看这个修行人,就会说出这种话来!为什么他会说出这种话来?因为他常作如是观,他就能说出这种话来。

《六祖坛经》上那个怀让禅师来见六祖大师,也是这个话:「甚处来?」你从什么地方来的?说我从什么地方来。说:「什么物,恁么来?」本来就是这个身体嘛,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身体嘛,从那个地方到这儿来,就是怎么来的嘛。但是,说「什么物,恁么来」呢?这怀让禅师不知道怎么解答,答不上来!答不上来。那可见他以前,佛法学得不够,不够程度。他在六祖大师那里住了八年,这一天他向六祖说:「我现在能回答了。」六祖大师说:「什么物,恁么来?」这时候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时候他应该是从《金刚经》里面,「可以身相见如来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应该是从这里明白。观察这个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那么,无受想行识,这什么物,恁么来呢?就是,说似一物即不对了!我说我这个身体会走,这是一般的话,这是俗人的话,怎么可以这么说话呢?这话其实都是一样,说「不变异处去。」「不变异处岂有去耶?」这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再说一个。这个,洞山禅师,是亲近云岩禅师开悟的。他亲近云岩禅师,亲近了,也是跟着他学习了多少年,然后也要告假了,也要走。这个云岩禅师说:「你到哪儿去呢?」这样问。说是:「虽离和尚,未卜所止」。虽然是我要走了,同和尚分开了,但是我还没有说决定到哪儿去。这个话,这里头都是有味道的。这云岩禅师说:「莫湖南去?」喔,你可能是是到湖南去吧?说:「不是」。说是:「莫归乡去?」你回家去吧?说:「不是」。这时候云岩禅师说:「早晚却回」,你什么时候回来呢?那么,这时候洞山禅师说:「待和尚有住处即来。」等和尚有住的地方我就来。这话也有意思。有住处就不对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话就是说,回来,也没有个「来」可说的啊。有住才有来,无住也就无来了!那么这个云岩禅师说:「自此一别,难得相见。」现在你走了,我们很难再见面了吧!那么,洞山禅师说:「难得不相见!」难得不相见。

这些禅师,这修行人,他说这个话,不是说一般的世俗的话,谈的都是佛法;也并不是隐语,不是这隐蓄的语,就是明白的是佛法,就是这种话。这是洞山禅师同他的和尚云岩禅师的问答。

我们再说一段,雪峰禅师。雪峰禅师来参学这个洞山禅师,在禅师语录上,这些都是大禅师!他也是,亲近了洞山禅师,也是过一个时期要告假,要走了。那么,这个洞山禅师就问雪峰禅师说:「你走,到什么地方去?」。说「归岭去」,雪峰禅师是福建人,归岭去就是…必是中间经过一个岭才能回到福建去。那么洞山禅师说:「当时从甚么路出?」你当时来的时候从哪条路来的?说:「从飞猿岭出。」我从飞猿岭这条路来的。说:「今回,向甚么路去?」那么你今天回去从那条路回去?说:「从飞猿岭去。」我还是从原来那条路,从飞猿岭回去。「有一人不从飞猿岭去,子还识么?」你知道吗?有一个人,不从飞猿岭回去的,你知道吗?你认识他吗?雪峰禅师说:「不识。」不认识。说:「为甚么不识?」为什么不认识呢?说:「彼无面目。」就是说彼是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没有色受想行识的,我怎么能认识他呢?那么这时候洞山禅师说:「子既不识,争知无面目?」说你不认识,怎么知道它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呢?话就这样意思。这个洞山禅师这样一说呢,你不认识怎么知道他没有面目呢?那么雪峰禅师没有回答,就默然了!

现在我回答这句话!这个根本智是无分别的;现在你知道它无眼耳鼻舌身意的话,这是后得智,后得智是有分别的,所以知道它无面目。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4)

 修禅与学习《瑜伽师地论》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唐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解题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5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4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3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2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1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0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9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8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5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4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3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2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