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2)
 
[惟因法师] [点击:2630]   [手机版]
背景色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怀。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六祖大师就启示大家说:“诸位要明白这世界的人身,是地风立火四大与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而成。这个色身好比是一座城堡,眼耳鼻舌身诸根好比是城门,所以外面就有五道门,内里还有一道意门。心就是缘生的大地,性是主宰的识王,性王主宰居住心地的中央,性住在心地就是王在。心地离性就是没有王,性王若在身心就俱存,若离开王身心就是俱坏。圆满的佛果就是回光返照的自性中而圆成的,切莫向身外去寻找作佛。真如自性被无明惑业所障颠倒迷惑就成为众生,妙明真性觉破无明就是见性佛,慈能与乐、悲能拔苦,饶益一切有情众生,寻声救苦自心常存慈悲之心。以大慈大悲的精神济世群蒙,所以说自的慈悲就是观音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都平等随喜布施名为喜舍,而世人悭贪偶有行施也是着相布施。所以非大智慧的人很难作到平等喜舍。然而大势至菩萨用大智慧到一切地方,能够等施法度化一切有情,自心常存喜舍之心。所以说自身的平等喜舍就是大势至善萨。心地清净,与佛相应。心心契合佛体,事理圆融。大智朗然,能净之心与见性空豁然脱落,清净无碍,功德圆满。释迦牟尼佛修清净行,圆满功德,成步佛道。因此若能净化自己真心到毕竟清净,所以说自身修证能净之真性就释迦牟尼佛。乎是平等,直为直心,平等是诸佛性智,直心是菩萨净土。阿弥陀佛以正直佛心,发四十领先愿成就极乐净,平等摄受法界有情众生。因此自心平直诚实无欺,利乐一切有情同明净土,所以说自身的平直之真心不是阿弥陀佛。世间凡夫情见都是损人利已,一切无明惑业都是“人法二我执”所促发的,因由“我执”的潜伏作祟,使人造下如须弥山一样高的恶业。所以说自身的人法二我执就是一座障碍正道的须弥山,偏执我相,心术不正,邪知邪见的心念,能使人心如海水般的汹涌澎湃妄唯念纷飞,不得片刻清净,狂妄自高。所以说自身的邪心就是波浪滔天的大海水,烦恼杂染的心念,盘踞我人的心中,前念未止后念重来,犹如海中波涛一个催一个无有休止,所以说身的无明烦恼就是翻滚的波浪。凶恶的龙是毒害人群的凶猛恶极的动物,如果在心中常存着毒害亿人之心,伤天害理,所以说自身心内有毒害就是穷凶恶极的毒龙。《摩诃衍论》说:“障身为鬼,障心为神。”虚妄为障的是鬼神,如果人的心地虚伪作假,背后捣鬼,就如同鬼神的虚妄为障。所以说自身心地虚伪诳妄就是虚妄的鬼神,尘是所缘境,劳是能缘的心,心劳尘境一生中奔波不息,像鱼鳖终日在水中穿梭不停。所以说自身在尘劳中奔波无止就等于鱼鳖。贪婪嗔恚盘踞在心,使人恍惚不安,犹如造了地狱的罪业。所以说自身的贪嗔识燃就等于在自造地狱。。畜生智慧不高,人若愚痴无知,顽固不化,就和没有智慧的畜生一样。所以说自身的愚痴不化就等于无知的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怀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善知识!应当时常修行十善法,天常里的福报就会到来。除去人我二执的心,须弥山也会崩倒。以清净之真心,息灭邪知邪见的心念,汹涌澎湃的海水也会枯竭,以智慧转烦恼成菩提,顿破无明不生。翻滚的波浪便会消灭,毒害之心忘却掉,心中的鱼龙就会绝迹。于是自己心地上的妙觉明性的如来德相,就自然常放大光明。所谓自觉名光,照物为明,普遍为大,就是大光明能破无明黑暗,真如妙性现前,外照六根门头于六尘中清净无染,并能破除俗界六天的欲业。所谓六欲诸天,即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所以从内心的澈照,即能消除贪嗔痴三毒和地狱等罪业,在剎那和短时间里同时消失毁灭。心性的内外光明遍彻,就和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净土没有不同了。如果不作这样的修持,处能到那西极乐世界呢?

西方就是真如本性,本性中具有西方三圣的慈悲喜舍和平等直心。念佛行人必须从自己真心中返观得自性弥陀的西方。大放慈悲喜舍平直的西方三圣的大光明,遍照一切众生,不随境染缘,使六识出六根门头于诸外境不染着。心性相应感应道交,灵光独耀,洞然明彻,不就当下便现西方极乐的庄严景观吗?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载!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师言:“善知识!若欲候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大家听闻了六祖大师开示,每个人都仿佛明了真如自觉的微妙之处。大家都向六祖大师礼摩拜,同声赞叹善哉!心中明悟的喜悦而唱道:“普愿法界一切众生,闻到的人都能解悟见性。”六祖大师说:“善知识!如果想真正修学菩萨行,在家修学也可以得到佛法真谛,不一定要去出家修行在寺院。在家里能够依佛修行,就好像东方人心行慈悲善良。倘若出家在寺院不能依法修行菩萨道,又好像西方人心不良。只要能于自心清净无染无着,智慧观照,就是自性光明的西方极乐世界。”

韦刺史又问:“在家学佛怎样去修佛法呢?愿和尚慈悲垂示教诲。”六祖大师回答说:“我给大家说一个《无相颂》,只要依照这个《无相颂》去精进修行,时常和我同在一处修行无有差别。若不依照这颂去修持,就要剃发出了家,其实在修行道业上又什么益处呢?”

“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真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养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火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悯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无相偈颂说:“心性平等何必烦劳严持净戒呢?行道正直何必再用修行坐禅呢?报恩德就要孝敬扶养父母双亲,讲正义就要尊老爱幼,怜悯相助。谦虚礼让就要尊重低下和睦相处。忍辱慈悲就要止恶防非无喧争吵。修行就像钻木取火勤于精进,直至菩提涅般。若是钻木取火未热而息,虽想得到火而火难可得。那么虽然处在污垢烦恼的淤泥土中,定能生出鲜艳的红色莲花来。苦口的真是利病的良方妙药,逆耳的必是利行的忠实良言。如能忏悔改过,必定能生起般若智慧。若是一味饰过护短,必定心中没有品德贤惠。在平常的日用当中,常行菩萨万行饶益一切众生。成就菩提道果并不是布施金钱就能成功,菩提自性只要向真心参究返省寻何。何必又徒劳无益的更向心外求找于道不易理解的义理上,去探出寻妙呢?现在听了依照这无相偈颂去精进修持,天堂虽然遥远也会剎那降临眼前。”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3)
下一篇: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1)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3)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4)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5)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6)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7)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8)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9)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0)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1)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3)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4)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5)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6)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7)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8)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9)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0)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1)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