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点击:3437]   [手机版]
背景色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

满谦法师

 “佛教的国际交流”不是廿一世纪的现代产物,早在二千六百年前教主释迦牟尼佛就在印度恒河两岸的十六大国之间往来,以佛法真理从事国际交流,宣扬和平。佛教典籍中记载了佛陀宣扬四姓平等,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打破阶级制度,提倡平等、慈悲,以佛法来倡导国际间相互交流,促进十六国之间能够更和谐相处。

    佛经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都可以见到国际交流的情况,不分种族,跨越各种语言障碍,大众都能相互交流沟通,现今的时代交通发达,国际往来频繁,佛教国际交流更日趋活络,不单是佛教界之间的往来,跨宗教之间的国际交流对话更显重要。

    现今的时代国际交流更趋活络和重要,整个世界已经由于科技的发达和飞机航空事业的普遍而成为地球村,国际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人类彼此的关系是“同体共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迁,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而近年来的天灾人祸不断,都说明了佛经所云“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在在显示出国际相互交流,彼此认识沟通的重要。

    然而佛教的国际交流在廿一世纪里更显不凡的意义,千百年来的人类历史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上有种种交流,但是人心的不同,信仰有异,宗教间的国际交流更趋重要,各宗教提倡“慈悲、爱、和平”的普世范俦能够帮助人类各种族间的了解和认识,因此跨宗教之间的国际交流更加重要。

    是以2009年初1月5日,佛光山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为体现星云大师“同体共生”的理念,联合瑞士各宗教的领袖们为新的一年祈福,这是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第一次的跨宗教交流,各宗教领袖们手持宗教代表信物,以各宗教的经文为世界祈求和平,正当此时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攻打加萨,经过一周的时间,六百余老幼居民死亡,世界各国人士无论宗教,不分种族,民众纷纷自发地在各大城市示威抗议,呼吁要停战,不要杀亡无辜,可见得宗教之间也要交流往来对话,沟通彼此,世界的和平才有可能到来。

    本文从《大方广佛华严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来研究过去佛经中的国际交流到现代的国际交流,俾对和谐世界能有所帮助。

    一、国际交流之重要性

    现今佛教与世界各国的国际交流与日俱增,但国际交流并非廿一世纪的现代产物,早在二千六百年前教主释迦牟尼佛就在印度恒河两岸的十六大国之间往来作国际交流。

    佛教自从二千六百多年前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立佛法僧三宝教团以来,佛法的传播随着佛陀跨越印度恒河两岸十六大国之间,佛陀为各民族、各行各业人士说法,不分贵贱、不分男女,一律平等施教,教主释迦佛住世四十五年都在为了宣扬佛教,走遍印度各地国际交流,在各国度化了许多弟子,提倡众生平等,打破四姓阶级,广收各界人士,不单是王宫贵族,凡夫走卒同为佛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优波离、迦旃延等。

    佛陀以摩揭陀、憍萨罗、拔沙三国为中心,曾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祇园精舍说佛25年。

    憍萨罗国是佛陀故国迦毘罗卫国的邻国,佛陀经常在其首都舍卫城,最著名的祇树给孤独园讲法,国王波斯匿王也经常到此聆听佛陀说法。

    摩揭陀国的首都是王舍城,位于恒河中游,现在巴特那市。其后,阿育王将摩揭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此城成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附近有著名的迦兰陀竹园和灵鹫山等,释尊也常在此地说法,举行国际交流。

    摩揭陀国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他对佛陀非常尊敬,经常去聆听佛陀说法,频婆娑罗王去世后,其子阿阇世王亦特别信仰佛陀,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结集经典时,就是在阿阇世王的支持下举行以结集经典的国际交流大会,当时共有五百位大罗汉参加。

    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卫国,因为近邻强大的憍萨罗国的兴起,常常威胁其安全。好在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受佛陀的感化,自他皈依佛陀以后,就从未想到要发动战争。但是后来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立为王,后来琉璃王在恶臣的佞言鼓励下,带兵攻伐迦毘罗卫国。

    佛陀听到消息后,虽然知道这是迦毘罗卫国人民共业的果报成熟,但为了祖国人民,他还是想要克尽心力。于是佛陀独自来到琉璃王军队必经的路上等待,并且刻意在路边一棵枯树下静坐。经典上记载佛陀曾三次阻挡劝导琉璃王,阻止其攻打迦毘罗卫国,希望避免种族杀戮事件。

    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想讨伐跋祇国,于是派雨势大臣为大使,请示佛陀,佛陀借机开示阿难,跋祇国不能侵损的七个理由,雨势听后便放弃攻打跋祇国,阻止了一场战争发生;从其中我们可以见到佛陀以“七不衰法”智慧之喻,巧妙的化解了一场两国间的血腥战争。

    八十岁时,佛在毗舍离城,已患重病,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因食物中毒,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Subhadda)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在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的舍利(人体火化后的遗留物)由摩竭陀国王阿阇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佛陀终其一生都在为国际交流努力,连最后的舍利遗物都成就八国之间的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确实是非常重要,从佛教历史和经史典籍中处处可见佛法真理都是在促进国际团体之间的交流和谐。透过国际集会交流将不同种族、人民,都能共聚一处相互认识,促进彼此的了解认识和沟通。而国际交流最重要的是尊重大众的决议,建立彼此的“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普世的价值,促进普世和慈,即所谓“和谐世界,世界和平”。

    二、经典中的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并非现代廿一世纪的产物,早在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就已经提倡国际交流,佛经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阿含经》、《大宝积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都可以见到国际交流的情况,在宗教交流大会上的人士来自各国、各行各业,从国王到王宫大臣、学者、商人、劳工阶层等均参与,现今的时代交通发达,国际往来频繁,佛教国际交流更日趋活络,不只是佛教界之间的往来,跨国的交流,跨宗教之间的国际交流对话更显重要。由于经典史籍浩瀚,本文仅从《大方广佛华严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中来研究过去佛经中的国际交流到现代的国际交流,俾对和谐世界能有所帮助。

    (1)《华严经》中的国际交流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释尊成道开悟后所说的第一部经典,这是一部法界之旅的大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在《华严经》中记载佛陀讲说佛法的说法地点共有多处,时空跨越天上和人间都有,不单只是跨国的国际交流,还跨越天界,也就是现今所谓的“外层空间和外星球”,在过去科学部发达的时代我们会认为天方夜谭,然而现今高科技的发明,人类得以探索月球和其它星球,佛经上所言已不是神话,而是现实世界的场景。

    根据《华严经》中记载释尊佛陀说法共有三十九品,共有七处九会,七处包括地上三处、天宫四处,即:

(1)菩提道场(地上):第一会六品(世主妙严品以下);
(2)普光明殿(地上):第二会六品(如来名号品以下)、第七会十一品
(十定品以下)、第八会一品(离世间品);
(3)忉利天宫:第三会六品(升忉利天宫品以下);
(4)夜摩天宫:第四会四品(升夜摩天宫以下);
(5)兜率天宫:第五会三品(升兜率天宫品以下);
(6)他化天宫:第六会一品(十地品);
(7)重阁讲堂(即逝多林):第九会一品(入法界品)。

    根据《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经文记载: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遶。”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执金刚神。…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身众神。…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足行神。…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城神。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地神。…复有无量主山神。…复有不可思议数主林神。…复有无量主药神。…复有无量主稼神。…复有无量主河神。…复有无量主海神。复有无量主水神。…复有无数主火神。…复有无量主风神。…复有无量主空神。复有无量主方神。…复有无量主夜神。…复有无量主昼神。复有无量阿修罗王。…复有不可思议数迦楼罗王。…复有无量紧那罗王。…复有无量摩睺罗伽王。…复有无量夜叉王。…复有无量诸大龙王。…复有无量鸠盘荼王。…复有无量干闼婆王。复有无量月天子。…复有无量日天子。…复有无量三十三天王。…复有无量须夜摩天王。…复有不可思议数兜率陀天王。…复有无量化乐天王。…复有无数他化自在天王。…复有不可数大梵天王。…复有无量光音天王。…复有无量遍净天王。…复有无量广果天王。…复有无数大自在天王。……”

    这段经文中可以了解当时佛陀在阿兰若法菩提场中证悟成道后,为无量无边的各国大众说法开示,这是首场垮越时空的国际弘法交流大会,参与的大众有各国人士和各行各业的普罗大众,众生海会云来集。总计有:

    (一) 同生众:“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其德用为:

1.“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皆从如来善根海生。”
2.“诸波罗密悉已圆满……于诸三昧具足清净。”
3.“辩才如海,广大无尽,具佛功德。”
4.“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证佛解脱甚深广大。”
5.“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诸佛所在国土,皆随愿往。”

    (二) 异生众:

1.杂类诸神:执金刚神、身众神、足行神、道场神、主城神、主地神、主山神、主林神、主药神、主稼神、主河神、主海神、主水神、主火神、主风神、主空神、主方神、主夜神、主昼神。
2.八部众: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夜叉王、龙王、鸠盘茶王、干闼婆王。
3.欲色界诸天众:
 欲界天众:月天子、日天子、三十三天王、须夜摩天王、
 兜率陀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
 色界天众:大梵天王、光音天王、遍净天王、广果天王、
大自在天王。

    (三) 经云:“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摄事而曾摄受,一一佛所,种善根时,皆已善摄种种方便,教化成熟,令其安立一切智道。”

    (四) 一切异生众各得一解脱法门:依自己根性得解脱法门,普贤菩萨得一切法门,因为他们都已解脱,所以能来亲参世尊这次宇宙宗教大会。

    《华严经》最后一品〈入法界品〉记载了善财童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为得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从庄严幢沙罗林出发次第南逰,善财童子长途跋涉的国际交流,一共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善知识(kalyand mitra善友)遍布各个国家地区、各行各业,其中有五位菩萨,比丘;神(护法神)有十位;婆罗门也有;国王等;童子童女;这些都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如果不把神算在内,女性占多数,共有11位,再把其它女众算进来的话就过半,比例之多,可见佛陀所要展现的是各种族(各种人种),主要是要打破差别,没有贵践高低,强调平等性、无差别性、包容性,以此建造入法界品的国际舞台。

    从《华严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二千六百年前佛陀的思想就是提倡国际间要相互交流融和,因此当佛陀证悟后所说的第一部经《华严经》,这是首场垮越时空的国际弘法交流大会。《华严经》是以天界为舞台的法会,如宇宙国际的剧场。经中佛说法的地点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主,参与的与会大众有各国人士和各行各业的普罗大众,众生海会云来集;故此《华严经》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而经文中的善财童子参访各行业的善知识和跨宗教的领袖,可见得佛陀释尊主张佛教要国际交流,互相来往,相互学习,让彼此更能沟通和谐。


(2)《阿弥陀经》中的国际交流

    《阿弥陀经》云:“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段经文说明极乐国土的大众每天早上都以香华供养十万亿佛,这就是国际交流,和各国的诸佛圣贤结缘。供养也是一种国际交流,在现代社会可以用慈善的救援,捐助物资来供养,和世界各国的大众结缘来作国际交流。

    《阿弥陀经》又云:“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闪)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南方世界……西方世界……北方世界……下方世界……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从这段经文中看出极乐国土的众生,到处参访听法,从事国际交流,如参访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国土的诸佛国土,礼敬诸佛菩萨,聆听诸佛说法,法音宣讲。从《阿弥陀经》中也可看出释尊鼓励佛弟子们到处参学旅游作国际交流,不单增长见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能体悟真理妙法,更能广结善缘,促进全世界人类的经验互相传授,智慧交流,撒播世界和平的种子,推动和谐世界,让人间净土佛国现前。

    (3)《妙法莲华经》中的国际交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云: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这段经文说明了观世音菩萨游历诸国土,到处寻声救苦,以大悲心怀慈善救济来从事国际交流,安顿众生的身心。现今的时代国际往来更加频繁,国与国之间关系更加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宇宙国土都是同体共生,无法切割彼此的关系,因此当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发生灾难时,国际佛光会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精神号召全球的佛光人加入赈灾救援工作,例如:

    去年五月初热带气旋重创缅甸,导致数万人伤亡,闻讯后大师即刻要泰国曼谷文教中心与当地佛光会员全力投入救灾工作。

    二○○八年五月,大陆四川发生严重大地震,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立即指示佛光山与佛光会中华总会捐助人民币一千万元,并成立“救灾指挥中心”,由慈容、觉培法师担任总指挥,整合全球资源赈灾。佛光山全球各地别分院则设置超荐牌位和消灾禄位,举行“为四川大地震灾民祈福法会”,号召全世界会员同步为灾民念佛祈福,祈愿藉由众人念佛力回向伤亡,祈求生者奋起再出发,亡者得到冥福。大师随即发动救援队伍前往灾区赈灾,由佛光山慈悲基金会执行长觉弘法师带领中华总会中区协会会长陈嘉隆、桃竹苗协会会长朱唐妹居士组成的救援队和马来西来国家佛光搜救队等,深入四川地震重灾区,捐助轮椅、救护车,赞助兴建三昧水慈善医院、中兴卫生院、彰明中学、木鱼中学。以“救援、医疗、民生物资、关怀”四合一救灾计划,秉持建设组合屋、成立心灵辅导站、重建学校三大方向,长期进行重建灾区工作。给予他们物质援助,尤其给予精神抚慰及家园重建更是赈灾的重点。世界灾难的慈善救援工作就是秉着《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1)中观音菩萨大悲心济世的精神来从事国际交流。

    三、佛光山的国际交流

    佛教的弘传发展从早期佛陀以步行国际交流,佛陀的弟子到后来历代的高僧徒步从印度到中国传法翻译经典如安世高、鸠摩罗什大师等,中国的高僧玄奘大师徒步从中国到印度取经,促使中印间两国来往的交流达到高峰,后续的高僧大德乘船作国际交流如唐朝鉴真大师东渡六次方能抵达日本传受戒法,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美谈,近代国际社会交通便捷,搭乘飞机可以日行万里跨越洲际进行交流,国际的交流更加频繁快速,佛教发展至今,在现代廿一世纪更以崭新的方式进行国际交流。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暨佛光山开山宗长 星云大师为了兴隆佛教,在“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下,数十年来本着佛法的义理、精神,积极兴办各种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热心推动国际佛教交流,对佛光人的教育,勉励弟子们要“国际交流,同体共生。”从积极从事国际交流的活动中,体悟同体共生的精神,四十余年来,佛光山在宗风制度领导下,致力于人间佛教的推动,以台湾佛光山为起点,集合大众的力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才有今日从台湾佛教、中国佛教到发展出国际佛教、世界佛教的规模成就。

    从教界各宗各派到现今的普遍融和,乃至与世界宗教的友好往来,大师提倡融和尊重、团结包容、互赞互助、乐观进取等观念,树立佛教的新形象,以国际观培养无数优秀佛教人才;以无限的慈心悲愿成立佛光协会、创办跨国道场、举办国际会议、促进宗派交流,将佛教推向国际化,而发展出现今的国际佛教。

    星云大师说:“佛光山的目标是弘扬人间佛教,开创佛光净土;建设四众教团,促进普世和慈。”而四十余年来佛光山对社会的贡献是“改善社会风气,净化普世人心;促进群我融和,建设和平世界。”佛教国际交流的意义和目的正为实践此理想“融和与和平”。
    星云大师一生倡导“融和与和平”,无论是佛光山、佛教界,乃至各宗教、社会的发展,皆以高瞻远瞩的宏观,推动人间佛教,引导社会大众学佛,更以现代化的弘法方式,将佛法带入民众的生活,并与各阶层人士欢喜往来,共生共存。

    大师认为佛教的弘传须迈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甚至国际化、未来化。四十年来,佛光山依循大师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不但在全世界五大洲创建百余所寺院道场,佛光会亦遍布一百三十余个国家地区,带动全球学佛的热潮,引领世人点亮心中的光明。
佛光山自开山以来根据大师所揭橥的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为目标,以佛教为缘,融和为本,实践佛法于生活中,推动国际交流,促进国际佛教与各国间的发展,取得各项成就,总括佛光山的国际交流方式有如下:

    1. 以慈善福利社会从事国际交流

    在慈善方面,规画有育幼院、赡养精舍、老人公寓、云水医院、万寿园,将人的一生,从生、老、病、死四层面,纳入服务项目,以及偏远地区医疗义诊、急难救助、海内外赈灾等,辅以佛法的慰藉,滋润有情众生。

    以国际性的慈善救济方式来帮助各国苦难的众生,以慈善救援来从事国际交流,具体事迹如:

    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引发南亚海啸,灾情严重。国际佛光会闻讯后立即组织救援队前往赈灾,佛光山也同时发起派下教育单位在全台同步行脚托钵,将所得捐助灾区失怙儿童,做为教养基金。另外并捐款五十万美金给印度,作为第二波海啸赈灾计划,启建孤儿院。

    2003年全球SARS肆虐,台湾也未能幸免。当时星云大师人在日本,回台后率先为和平医院祈愿,安抚恐慌的医护人员、病患、家属及社会大众。而佛光会也全面动员,分别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轮班替民众量体温及倡导正确防护常识,并为抗疫殉职的医护人员举办超荐及助念法会,同时号召全世界佛光会员捐赠N九五外科医疗口罩四十万余个、隔离防护衣十万余件、温度计三千个、美金二十二万元等。

    2001年美国发生恐怖分子攻击双子星大厦的“九一一”事件,大师除了率领徒众亲至废墟洒净,当时佛光山梵呗赞颂团正在美国巡回演出,并将演唱会门票收入的二十万美元悉数捐出,作为灾后重建基金。乃至美国中西部水灾、洛杉矶火灾、纽奥良飓灾等,佛光会也都救灾不落人后。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九二一”地震,全球佛光人迅速成立世界性“援助震灾中心”,从救灾、重建、安顿到心灵抚慰,全程参与。此中包括第一时间提供灾民粮食、饮水、货柜屋等,以及灾区的消毒除疫、义诊医疗、诵经助念、祈安法会、心理谘商等。之后并协助灾后重建,为灾民兴建组合屋,以及认养中科、爽文、平林、富功等国小的重建工作。另外还设置十四个佛光园心灵加油站,长期陪伴灾民平复心灵的创伤。

    此外,1994、1996年台湾因受台风侵袭造成严重水灾,总共捐出二千余万元赈灾;乃至大陆华南水灾,也曾赈灾五十万美元。佛光人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每于各地发生灾难时作不请之友,展开急难救助。当然,平时的恤贫济弱,也是不余遗力的在做,例如,巴拉圭佛光协会联合当地华人共同出资兴建“中巴佛光康宁医院”,提供免费医疗,造福贫病民众,首创由佛教与天主教合办医院之先例。
    南非南华寺一九九八年开始轮椅捐赠,遍及刚果、马拉威、坦尚尼亚等十五个国家,至今达九千七百多辆;巴拉圭协会自一九九七年以来,业已达三千台。南非南华寺2006年首度以佛法辅导进入当地各监狱所。
    其它再如到中南半岛进行慈善之旅捐赠轮椅、到泰北义诊救济,尤其多年来对孟加拉国、拉达克、尼泊尔等地协助最多。在台湾也为帮助受刑人改过迁善,成立台南戒毒村、屏东更生之家等。另外,日本大阪地震、菲律宾水灾、香港赤柱监狱、越南船民、美国流浪汉等,也都能感受到佛光会友的怀关。

注1《佛光山四十周年纪念特刊》第七册 国际交流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发行
    总之从南亚海啸到缅甸风灾、四川地震的救灾,全世界的佛光会员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的精神,捐赠物资和款项,佛光山大众皆是以报恩的谦卑心意勉力为之,佛经言:“上报四重恩。”一切众生都曾为我父母亲眷善友,感恩图报是人人应尽的本分。

    而鉴于去年2008年开始的金融大海啸导致经济不景气波及孩童教育问题,全球各地佛光山道场举办了“关怀贫童园游会”,将所得善款作为贫童助学之用;举办“佛光清寒助学金暨轮椅捐慈善斋宴”、“四十小时饥饿募款活动”等。

    佛教一直是重视自然生态保育的宗教,为因应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确保英国本土古森林树种的永续生存,伦敦佛光山于二○○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世界改造日”,在伦敦近郊的Theydon Bois造林区为全球第一座“佛光丛林”,动土种植一千五百棵树苗,预计三年内于占地五英亩的“佛光丛林”,种植五千棵英国本土森林树苗,重建英国古森林原貌。

    为响应世界节能减碳运动,“响应节能新生活运动,提倡素食文化”、脚踏车之旅,走入小区呼吁居民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参与。因为佛光人深深体会出“同体共生”的意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以惜福的心来响应及推动环保活动。这些跨越国际间的慈善的义行无一不是实践佛陀教法,以慈善救援作国际交流来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善美。

    2. 以国际会议来从事国际交流

    为增进人类幸福,促进世界和平,佛光山秉承大师人间佛教“国际化”、  “现代化”的弘法原则,佛光山不但在台湾举办“寺院行政管理讲习会”,一九八二年起,更召开国际佛教学术会议、国际禅学会议,以及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国际僧伽讲习会,广邀世界著名佛教学者参与,以各种角度发表论文,鼓励世界学者研究佛教。如:为培养青年研究佛学,一九八五年起,针对国内外各佛学院、大学硕博士生,召开数届“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

    为倡导不同宗教融和与不同佛教宗派间的团结,推展佛教与各宗教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邀请全球五大洲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积极促成佛教界的共识与团结,增进世界各宗派之间的团结合作。一九八六年举办“世界显密佛学会议”;一九九五年召开“第一届天主教与佛教国际交谈会议”,罗马教廷对此会议加强双方交流,深表赞叹。

    为让佛教各界在相异中发掘共同之处,凝聚共识,彼此发展进步,一九九三年起举办国际僧伽会议;充分达到国际佛教融和目标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
    分别于一九八八、一九九二、一九九八、二○○六年,于美国西来寺、佛光山、澳洲南天寺举办。

    又二○○○年的“千禧法音—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二○○六年召开第三十二届国际自由宗教联盟会议等;皆为促进彼此间的认识,推动良性的互动关系,藉由会议互相交流学习、为世界佛教与宗教,搭建一个对话交流、团结合作的平台。

    数十年来佛光山积极推动国际佛教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星云大师曾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各领袖交换意见,1997年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晤谈;是年五月获内政部、外交部壹等奖。

    2000年大师获颁“国家公益奖”,同年12月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上,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表彰大师对世界佛教的成就。
    2002年获颁“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奖”,2005年获“总统文化奖-菩提奖”,肯定大师对国家、社会及佛教的贡献。2006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安定身心奖”;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终身成就奖”;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代表布什总统颁赠“杰出成就奖”。

    2004年11月,大师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及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就“佛教与文学”、“佛教与世界和平”进行交流座谈。

    2006年4月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说,写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页。

    3. 以教育培训人才从事国际交流

    教育方面,佛光山于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学院,培养了一千三百余位僧伽人才,在世界各地播撒佛法的种子。社会教育则办有儿童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如:都市佛学院、信徒大学、教师佛学夏令营、胜鬘书院、短期出家修道会等,让在家居士能深入佛法,以之作为生命活水的泉源。

    大学教育方面,佛光山创办美国西来、南华、佛光三所佛教大学来培养人才,各大学经常以“佛教的学术会议”来做国际交流。此外派遣留学僧前往五大洲各国学习交流,在开山最艰困的时期,大师仍派遣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法师赴日就读日本大谷、佛教等大学,为佛光山派遣海外的第一批留学僧。此后,为提升徒众素质,不断遴选弟子出国,如日本的依空、慧宽;美国的慧开、依法、慧在;英国的永有;巴西圣保罗觉诚、觉圣;印度觉明;中国大陆的满耕、满纪、满升、满庭、妙中、觉旻、觉冠、觉舫、妙皇;韩国依恩;香港的觉继、慧峰、觉毓;澳洲的如邦等。

    这些留学僧一方面兢兢业业、奋发求学;另一方面也与当地学界、教界及社会有深刻的交流,并将这些资源引介回佛光山,例如日本佛教大学校长水谷幸正、宫源、平川彰、前田惠学、鎌田茂雄、大谷大学校长木村宣彰,耶鲁大学教授外因斯坦、美国康乃尔大学亚洲学系副教授约翰.麦克雷,韩国东国大学佛教学院院长法山法师,中国大陆国际西藏学专家王尧、陈兵、赖永海、郑炳林、楼宇烈、王启龙、王月清,香港佛教学院僧伽院副院长觉真法师、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等专家学者来山,进行学术交流。

    为了提升佛教学术水平,佛光山积极举办、参与学术会议,甚至筹办学术刊物,以及搜罗近代学术论文的《法藏文库》,使得各国学者更是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于途;如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普鲁典在佛光山进行为期一年的佛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徐照教授,将其英译的《金刚经》、《心经》送给佛光山;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岸成边雄来山拍摄完整的佛教仪规影片;斯里兰卡国立斯坎那地大学佛学研究所主任Y. Karunadasa更来山邀请佛光山推荐学者前往授课,是南传国家首次接受大乘佛教及开设大乘佛学课程;而中国经济学者千家驹更以八十高龄于西来寺皈依佛教。

    1998年2月远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萨戒,恢复南传佛教国家失传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

    2004年11月澳洲南天寺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传授三坛大戒。

    2008年十二月,西来寺落成二十周年,举办“国际万缘三坛大戒”,来自全世界各国的戒子一百二十位精通各国语言,这将为佛教未来培养许多优秀的国际弘法人才。

    2007年6月由英国曼城大学佛研社联合曼城各佛教团体在曼城佛光山举办“2007第二届曼城英文佛学研讨会”,由佛光山觉如及妙恒法师以英文版〈为弘法善知识祈愿文〉为大众祝祷。

    2007年7月国际佛光青年会议在瑞士联合国会议厅举行世界青年大会,全球22国家青年欢喜共聚,学习国际交流和未来青年的展望。

    以英语弘法为当代挡不住的思潮。2008年二月、四月由佛光大学佛教学院主办的“世界佛学英文巡回讲座”至菲律宾马尼拉、宿雾、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当地的大学青年学生作佛学交流。此次英文巡回座谈获得当地大学学府的肯定,并促进天主教与佛教的交流。佛教需要青年的的热力,带团的妙光、妙哲、妙净等为硕士班学生,佛教学院全程皆以英文教学,期望未来佛法深化世界各地,走向国际化的新世代。

    2008年南华大学教授兼系所主任慧开法师前往参加在梵蒂冈举行的“儿童病患的心灵照护”医疗牧灵国际会议,为第一位台湾僧人应邀前往天主教梵蒂冈讲学,成为佛教和天主教之间跨宗教交流的美谈。

    为扩展佛光青年的国际视野、促进佛光青年的经验交流、增进欧洲青年分团感情的融合与凝聚力、扩充多元文化思维、提升欧洲青年自利与利他的学习成长,2009年1月3日至六日欧洲佛光青年生活营首度于在佛光山日内瓦会议中心举行,计有来自瑞典、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德国、奥地利、法国、瑞士等九国、十二个欧洲青年分团参加,青年们欢聚一堂前往联合国总部,学习参与联合国国际事务。

    总之,佛光山以各种教育活动为佛教培育人才,藉由留学或是参学互相交流学习,未来可到全世界传扬佛法,从事国际交流,促进国际间彼此的认识,推动良性的互动关系,为世界佛教与宗教,搭建一个对话交流、团结合作的桥梁。

    4. 以文化艺术从事国际交流

    文字般若可以穿透时空弘传佛法,让佛法久住世间;“以文化弘扬佛法”是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之一,对于著作逾身的大师而言,佛法文艺化更是他一生努力的方向,因此他与艺文人士的交流极为频繁;而文化也对完成大师的愿力“法水长流五大洲”,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与价值。佛教与艺术结合,也是佛光山道场设立的目标,佛光山在全球设立十六所佛光缘美术馆,这些美术馆遍布台湾台北、宜兰、屏东、高雄、台南、彰化、中国苏州、海外澳洲、美国、马来西亚等地,以艺术展览在作国际交流,达成“以文化弘扬佛法”的宗旨。

    二○○五年四月“觉有情星云大师墨迹世界巡回展”首展于于马来西亚国家画廊展出,之后赴美国西来大学、柏克莱大学、台湾、香港、澳洲、中国中国南京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地巡回展出,总计有超过三十六个国籍,近六万六千人次参观。

    艺术无国界,艺术可以穿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士互相交流,以艺术集展览、教学、寓教多功能可以从事国际交流融和国际社会,达到心灵净化。

    5. 以佛教音乐从事国际交流

    音乐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不仅超越族群、国界,更能打动人心。为接引社会大众认识佛法,大师亦主张以音符乐曲弘扬佛法,以声光化电敷演妙谛。为此,佛光山全球各道场不但改变传统讲经型态,或采取座谈方式,一齐研究讨论;或前往家庭普照,与信徒们接心;亦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佛人士,召开各类型会议或举办活动,彼此联谊交流,让佛法大化于无形,于焉滋长菩提新苗。

    早在五十年前星云大师到宜兰弘法,为了引导青年学佛,就以现代歌曲为桥梁,成立了青年歌咏队。由于青年歌咏队的青年,对于佛法弘扬的热忱,一九五七年起,在大师领导下首创佛教在电台布教的先河,并录制全台第一张佛教唱片。这种突破传统的弘法方式,当时获得热烈回响。自此,佛光山的活动皆穿插佛教歌曲,让信众透过音乐的传递,体会佛法生命的真义。

    一九七九年起,大师尝试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创作方式,将梵呗结合敦煌舞蹈、国乐,甚至交响乐,成立“佛光山梵呗赞颂团”,巡回亚、美、 欧、澳洲等三十多个国家的音乐殿堂,将佛教音乐推上国际舞台,展现佛教音乐之美,让西方人士将东方佛乐惊为天籁,同时开启了梵呗弘法新的一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为将佛教音乐普及化、现代化、生活化、大众化,并纪念星云大师在台弘法五十周年,佛光山特别于二○○三年起每年举办“人间音缘-星云大师佛教歌曲发表会”征曲活动,以大师的佛法诗偈为歌词编辑词库,向全世界征曲,邀请社会各阶层的爱乐人士共同谱出属于当代的佛曲,透过音乐为媒介,每年来自五大洲超过卅个国家地区的优秀作品逾百首来台发表。六天的演唱盛会异彩纷呈,各国优秀音乐人士汇聚一堂以佛教音乐从事国际交流,成果斐然,突破了种族、文化、信仰、年龄的籓篱,以二、三十种语言将星云大师慈悲、智能、健康、光明的歌词,唱出欢喜、祥和的人间净土。

    2003年11月,大师应邀参加“鉴真大师东渡成功一二五○年纪念大会”;随后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度应邀至北京、上海演出。

    2004年2月,两岸佛教共同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至台、港、澳、美、加等地巡回弘法。

    2006年大师带领的佛光山梵呗赞颂团,于十一月初受邀参加浙江省“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季”活动,并应杭州市佛教协会邀请参加“海峡两岸迎请佛螺髻发 舍利供奉法会”,又至南京为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死难同胞主持祈福法会,当晚梵呗赞颂团也为纪念音乐会演出。藉由此次海峡两岸佛教音乐会,对促进两岸人民沟通 与交流,及共创和谐世界,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年十月国际弘法新页上,佛光山与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合办瑜伽焰口法会,是首次在纽约曼哈顿基督教堂举行的佛教法会,由心定和尚前往主持。南美洲也举行首场“百万兴学─瑜伽焰口法会”,澳洲国会大厦所举行的“佛教浴佛联合庆祝典礼”,为佛教首次登上澳洲及英语系国家殿堂。

    2007年为响应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举办“人间音缘─星云大师佛教歌曲发表会”,首届欧洲“人间音缘”佛教创作歌曲公开赛在伦敦佛光山举办,吸引具欧洲创意风格的音乐家从事多元音乐创作,赋予佛教音乐崭新的风貌,表达对世界文化大融和的关怀,增进欧洲人士与佛教文化的交流。

    2008年11月伦敦佛光山应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之邀,前往Brunei Gallery Lecture Theatre,参与由欧洲犹太宗教学校与犹太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Reaching the Soul”宗教音乐研讨会,会中除了讨论各宗教以音乐与祈祷来诠释人的真如本性以及音乐与祈祷所扮演的角色,并安排各宗教音乐表演。这种跨宗教以不同的音乐祈祷来启发人的心灵,确实是最好的国际音乐交流。

    2008年11月伦敦西敏市和英国犹太西伦敦大圣堂(West London Synagogue简称WLS),在西伦敦犹太大圣堂为马瑞里本(Marylebone)国际小区举办多元宗教的祈福庆祝会,该项活动经由前西敏市市长Harvey Marshall博士策划,邀请伦敦佛光山为佛教界的代表。

    当天西敏市市长Louise Hyams女士,前市长Harvey Marshall博士, Hazel Marshall大法官 ,马瑞里本天主教教区长Christopher Gower牧师,回教代表Salam Bassou教士,伦敦基督教代表Ann Langton女士,马瑞里本小区主席Carl Upsall女士,丹麦教会代表David Schmidt神父,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弘讲师Claire Fostert女士,佛光山欧洲总住持满谦法师、伦敦住持觉如法师等参与这极具意义的宗教交流祈福会。

    以“音声做佛事”,佛光山在各国所举办的梵呗音乐会、跨宗教交流祈福会和每年举办的“人间音缘”国际音乐比赛等,彷佛一场国际的音乐交流大会,为社会大众带来的影响力,为世界更增添了善美和谐的音声。

    6. 以共修净化人心国际交流

    佛法要落实人间,必须走向城市,深入社会,关怀群众,超越国界,弘化全球。四十多年来,佛光山除了积极培养各国语言弘法人才,同时在海内外创建二百余所现代化道场,弘法据点遍及全世界。

    在跨洲际弘法过程中,从初期的扎根华人社会到逐步朝向本土化迈进,让佛教与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环境、风俗民情水乳交融,发展出各自的特色。诸如:针对信徒的需求,举办禅修、法会、戒会、短期出家等修持,增上信仰;开设符合当地居民所需之文化、艺术、技艺课程,将佛法融入其中,运用于生活;结合各地节日庆典,进行敦亲睦邻、文化交流、跨宗教活动,达到各宗教、族裔间的共尊共荣;开放道场,提供友教联谊、活动,接待十方嘉宾,让更多海外人士,透过观摩学习,亲近佛法。

    海外道场愈是能融入当地民情、文化,就愈能在当地生根、发芽、茁壮,依此准则,依循人间佛教的理念,立足台湾,放眼国际,落实本土,将佛法的菩提种子播撒全球,圆满弘扬人间佛教的神圣使命。

    “以共修净化人心”,在共修方面佛光山修持中心-襌净法堂、念佛堂、抄经堂,常年举办修持活动供大众参修,尤其举办朝山礼佛、传授在家五戒、菩萨戒戒会,让信众从中长养法身慧命,将佛法实践在生活中。海内外全世界各别分院亦成立念佛共修会、八关斋戒会、各项法会等,接引民众沉淀心灵,奋起飞扬。

    佛光山海内外各别分院彷若世界舞台,接引各国人士造访,或参访礼圣,或交流对谈,或听闻佛法,使得佛教信仰蔚为风气。其它大型跨国的净化人心活动如:

    1 998年4月8日,大师率团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国纽约“九一一事件”地点,为罹难者祝祷;回台后,同年12月,受邀至总统府以“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发表演说。

    2002年元月与中国大陆总书记江泽民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以“星云牵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后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

    2003年7月,大师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 “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

    2009年元旦澳洲南天寺举办“为病痛众生献灯祈愿祝祷暨多元宗教为世界和平祈福祝祷赞颂会”,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神父、牧师及印度教代表与会,共1,200余人次参加。

    2009年元月10日美国西来寺举办第13届“祈求世界和平法会”,由西来寺住持慧济法师、天主教大洛杉矶教区多元宗教联谊会史密思神父、伊斯兰南加州舒拉议会领袖阿曼德沙克博士、洛杉矶警察长神职联合会主任爱德华特那主教、南加州南传佛教僧伽会代表巴那洛迦法师、洛杉矶泰国寺院摩诃阇示法师等南加州宗教代表,在大雄宝殿为世界和平祝祷。

    2009年1月29日马来西亚雪州地方政府、研究及考察事务行政议员刘天球,至吉隆坡东禅寺参加2009年平安灯会与花艺展,当场向与会大众宣布,雪州政府因高度肯定东禅寺对社会的贡献,故去年12月的非回教宗教理事会议中,正式批准占地20英亩的东禅寺,由农业地段转换成庙宇地,而东禅寺每年只须缴付马币1令吉的地税。刘天球同时宣布从他的州议员拨款中,拨出马币一万令吉,予东禅寺作为发展基金。由此可见佛光山道场在当地的国际交流发展已经深受肯定和赞扬。

    7. 以跨宗教往来从事国际交流

    为体现大师同体共生的理念,佛光山与各宗教往来友好,希冀以宗教的慈悲与博爱等精神,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多年来,佛光山经常在世界各地与各宗教进行宗教对谈,尤其大师先后前往罗马教廷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本笃十六世举行世纪对谈。亦受邀前往回教国家马来西亚主持莎亚南体育馆八万人弘法大会;至印度尼西亚弘法,当地政府特准在缇亚大饭店公开演讲。凡此种种,皆为天主教与佛教、回教与佛教乃至各宗教间的交流打开友谊对话平台。

    随着科技发达,地球村时代的来临,不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流也益形频繁,世界宗教交流已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大师推动有年的工作。

    大师对宗教之间抱持崇高的理想与寄望,认为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世界各宗教,虽然信仰对象有别,教义、教典各异,但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神祇,都是各种不同根基者的精神所依,都有着劝人为善、教化心灵的正面意涵。所以各宗教应以互尊互重的精神,平等看待各宗教的修持方法与制度,彼此融和,互相辉映,让宗教成为全球性的化导力量。

    在此理念下,佛光山多年来,除了致力推动佛教禅净、显密、南北传各宗派的融和,并积极与其它不同宗教举行座谈、交流、联谊,藉此凝聚共识,彼此合作,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增进人类福祉作出具体的贡献。

    大师一向主张:佛教与各宗教间要相互尊重,彼此融和,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族裔和谐、人类福祉而努力。

    佛光山在全世界各地道场举行跨宗教的交流活动从事国际交流不胜枚举,例如:

    2004年大师应聘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基督教、天主教、一贯道、道教、回教、天理教、轩辕教、道教、天帝教、中华理教、天德教等十二个宗教团体领袖,共同出席“爱与和平音乐祈福大会”,促进宗教交流,实际发挥宗教净化社会人心之功用。

    2004在五月浴佛节国际佛光会纽西兰南岛协会在基督城大教堂前举行四大宗教为世界和平祈福,带动当地宗教间的交流融合。同年纽西兰北岛协会、澳洲雪梨和墨尔本协会纷纷在当地举办跨宗教祈福法会,为世界祈求和平。

    2006年大师远赴欧洲至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及日内瓦联合国国际会议中心讲“融和与和平”。

    鉴于各宗教尽管信仰不同,但重视和平、力求和谐的心却是相同,因此大师2006年前往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会晤,希望能增进佛教与天主教相互的了解与合作,透过交流,凝聚彼此的共识,为实现和平和谐的理念而努力。

    2007年由星云大师担任宗教委员会的主委,负责台湾宗教界的联谊工作,当年元旦夜,由基督教主办、十二个宗教团体承办的“二○○七年尊重与关怀音乐祈福大会”,高雄市政府举办的“跨宗教座谈会”,以及董氏基金会邀请七大宗教团体,针对“自杀防治”进行座谈等,共同为人类的未来寻求希望、和平与爱,这样的交流合作实在令人感到可喜。

    2008年9月3-5日为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六十周年,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总部于假历史上联合国首度《世界人权宣言》颁布所在地 –巴黎举行第六十一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年会,计有来自全球74个国家、四十余宗教团体、五百多个非政府组织(NGO)等逾千名非政府组织代表、联合国官方使 节与会出席;负责日内瓦联合国总部NGO事务的佛光山日内瓦会议中心觉彦法师和巴黎佛光山妙达法师以及来自纽约佛光山NGO文宣事务组的Emily居士共同代表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前往年会地点所在的联合国教科文中心总部参加为期三天的全球NGO年度盛会。

    在“国际人权村”广场中,主办单位并安排多元化的国际人权议题座谈会,在跨宗教座谈中,有锡克教、巴哈伊教、以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成员之一的国际佛光会以唯一佛教代表出席,表达对世界人权的关怀。国际佛光会对国际社会的努力,期许透过此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性展示活动中,能让更多世界人士与佛光人广结善缘并促成未来佛光山于国际非政府组织事务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2009年初1月5日,佛光山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为体现大师同体共生的理念,佛光山与各宗教往来友好,希冀以宗教的慈悲与博爱等精神,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首度联合瑞士各宗教的领袖们为新的一年祈福,这是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第一次的跨宗教交流,各宗教领袖们手持宗教代表信物,以各宗教的经文为世界祈求和平,正当此时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攻打加萨,经过一周的时间,六百余老幼居民死亡,世界各国人士无论宗教,不分种族,民众纷纷自发地在各大城市示威抗议,呼吁要停战,不要杀亡无辜,可见得宗教之间也要交流往来对话,沟通彼此,世界的和平才有可能到来。

    在当天的跨宗教祈福晚会上,佛光山欧洲总住持满谦法师提出呼吁:“今晚的跨宗教祈福晚会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宗教都传递着慈悲、爱人与互相体谅的本质,这都是维护世界和平所需具备的条件,唯有透过世界各宗教的智慧、各宗教领袖与世界政治领袖共同互敬与合作方有维护国际和平秩序,希望透过跨宗教的交流活动与认识,能让各宗教彼此更加了解对方。因此我竭诚地希望未来的每一年年初,各宗教能够轮流来主办这个有意义的活动,让“爱与和平”的希望之灯,能够永续传递下去。最后再次感谢您的热心参与,让世界更增添和平气象,祈求我们慈悲伟大的各宗教的教主,庇佑新的一年,世界的灾难远离,让我们各宗教能够如兄弟姐妹般地友爱,相互尊重包容,国际社会和谐无诤,地球村的人类能和平共处,大家吉祥如意,人人身心健康自在。”

    日内瓦会议中心的跨宗教祈福交流活动源于2008年九月一、二日,为了保障全球宗教信仰的基本人权以及为联合国跨宗教理事会催生,日内瓦跨宗教智库联盟于假日内瓦联合国总部首度举办“跨宗教合作暨保障基本人权尊严”会议,邀请来自世界主流的宗教代表、外交体系代表、常驻联合国大使、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研讨“宗教信仰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保护人类基本宗教尊严”以及“一个顶级的跨宗教咨询组织在联合国所应该扮演的角色”等议题;包括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Frederico Mayor Zaragoza执行长、印度尼西亚常驻联合国Makarim Wibisono大使、菲律宾常驻联合国Erlinda Basilio大使、前日本Toshiaki Otsuka大使、和平联合会欧洲执行长Heiner Handschin、日内瓦灵性促进会总裁威廉麦孔密斯博士、国际Daen Mahamongkol灵修中心总裁Bongkot Sitthipol博士、和平联合会秘书长Thomas Walsh博士、世界和平妇女会驻联合国代表以及佛光山日内瓦会议中心监寺觉彦法师等逾一百二十名国际人士与会发表与讨论未来在联合国正式设立跨宗教理事会的重要性。

    在“联合国下设立跨宗教远景”的议案中,世界宗教、政治、社会社群代表们热络地讨论与表达宗教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力,会议主席Heiner Handschin指出:我们不仅活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中,我们更应进一步扩大个人宗教信仰的生命价值;知名泰国佛教Bongkot优婆夷表示:世界是透过心得以净化,人们有了慈悲心与清净之心则将可带给国际社会更多纯美的正面力量;伊斯兰教Hafid Ouardiri指出:我们是多么希望能让世界了解伊斯兰教不是世界的敌人,希望能透过跨宗教的交流与认识以化解彼此的敌意与误解;Thomas Walsh博士说:所有的宗教都传递着慈悲、爱人与互相体谅的本质,这都是维护世界和平所需具备的条件,唯有透过世界各宗教的智慧、各宗教领袖与世界政治领袖共同互敬与合作方有维护国际和平秩序,因此,在以和平为目标的联合国创见宗旨中,跨宗教理事会的成立有其必要性。

    针对“联合国、自由、与宗教”的讨论议题中,印度国会Ali Anwar Ansari议员赞成宗教是解决世界冲突的方法;国际伊斯兰研究中心Mohamed Mestiri表示:透过跨宗教教育与交流可促进多元宗教与文化的认知并重拾回维护世界和平中所应具有的互爱互敬;犹太教祭司Alpha Ayande博士指出:人类具有心理和平与灵性和平的同等需要,因此,宗教在维护人类和平上扮演着重要不可缺的角色。

    此会议中,主办单位并特别邀请来自世界主流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锡克教、基督教、统一教的青年代表以模拟“联合国跨宗教理事会”的方式,共同研拟出“和平与人权的跨宗教宣言”,表达多项跨宗教条款,包括:主张各宗教尊重联合国宪章以及世界人权宣言,身为宗教领袖代表正面地促进世界和平、尊重所有人类灵性价值、对所有宗教,互敬互容并与联合国所属单位共同为世界的美好而努力、促进青年宗教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推广与提升、提升环保意 识、促进跨宗教的对话与交流等。

    此份由跨宗教青年代表所发布的宣言与相关提案并于会后送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人权理事会等相关联合国正式组织,国际佛光会日内瓦青年团副团长赵囡以唯一佛教青年代表出席此“联合国跨宗教理事会”青年会议,以精简的幻灯片简述佛光青年团创办宗旨与远景、佛光青年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参与国际关怀事务以及佛光青年在跨宗教活动的经验与贡献,并传达出佛光青年在国际事务参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热诚与支持。

    佛光山为全球化的需要,不但加强国际佛教交流,促进宗教间的合作,尤其以人间佛教宗风思想为理念,帮助佛教徒拓宽视野,充分借助国际舞台及学术成果倡导和谐,为人类带来极大的启发,摄化世人以个己正见思维去影响及净化行为,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实质体现出解决现代人心需要问题的一个重要精神皈依处。

    佛光山以佛教力量发挥佛教救世功能,密切与国际社会取得各方面的联系,为我国及佛教发展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与缔造了良善的因缘,促进宗教间的和谐与文明对话,亦大幅度地提高了国际佛教地位和世界宗教的影响力。

    四、国际交流和谐世界

    “和谐与和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二十一世纪是地球村的世纪,宗教之间,更应彼此交流,和平共处。

    世界需要和谐,和谐需要交流、沟通,不同种族、人我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等都需要交流、沟通、对话,透过国际交流能够让彼此更加认识了解,国际交流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国际交流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俗民情,克服语言障碍,沟通彼此,互通有无,建立良好友谊和因缘,让关系更加密切和谐。国际佛教交流的目的,在凝聚佛教徒的力量,以促进世界的和平。在进入“地球村”的现今时代,科技、信息、交通皆非常发达,让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各国之间更需要相互交流、访问、联谊。

    2005年四月,星云大师应邀参加海南岛“海峡两岸佛教圆桌会议”时,曾提出佛教要“以共识来团结,以包容来统一,以会议来交流,以政策来整合”等建议,当时获得与会大众一致的认同。同年十月,师参加台湾法鼓山文教基金会举办的“世界宗教领袖座谈会”,大师举出“要达致世界和平,应先建立平等的观念;要推动生态环保,应先重视生权的提升;要消除种族隔阂,应先发扬慈悲的精神;要体现共生智能,应先提倡缘起的思想”四点意见,提供与会大众参考;这四点的意见和上述的四个建议都是佛教国际交流的具体目标。

    总之佛教的“国际交流”,应依循融和与和平的信念,以“佛教为缘,以融和为本”使宗教成为全球性化导的力量为前提所成,不但凝聚佛教徒的力量,甚至促进宗教间的和谐与文明对话,以促进世界的和平。国际交流能提升人类的进步和净化,人类自有历史以来,被公认最和平的宗教是佛教,佛教提倡“慈悲、平等”的精神就是各国和平的基础,以佛法真理的内涵就是国际交流最好的基础和媒介,因此加强国际佛教组织的联系,积极阐扬佛教教义,推展世界佛教交流活动,促进国际和睦,增进僧信之关系,共同建立自由、平等、和平、幸福的世界,和谐世界需要提倡国际交流,国际交流需要以佛法慈悲平等为基础来共同创造人类的和谐世界。

    佛教的国际交流不单只是佛教的国际化、现代化,星云大师认为佛教的弘传须迈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甚至国际化、未来化。大师曾说:“国际化是佛教必然的趋势,现代化是佛教进步的关键,僧伽教育是佛教万年的基业,净化人心是佛教向来的目标。”因此国际交流可透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都能促进国际间的交流沟通,未来希望举世公认最和平的宗教-佛教的弟子们在世界各国各角落都能够本着佛法慈悲与智慧,以“和谐与和平”精神从事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上的国际交流,则和谐世界不远矣!

“七不衰法”(出自《中阿含第一四二雨势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No. 26 ):
        一、经常聚集开会。
  二、在会议中上下一心地共同处理大众事务。
  三、遵循既有的制度,不轻易更改。
  四、不侵犯妇女。
  五、尊崇照顾老人,借重耆老的经验。
  六、勤于维护既有的寺庙。
  七、都能拥护供养阿罗汉圣者。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共业招感·素食致祥
下一篇:台湾南传佛教的发展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