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对环保的倡议与发展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点击:2255]   [手机版]
背景色

佛教对环保的倡议与发展

释广品

甲、绪言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必须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尤其是常人的看法与佛法所要阐述的观念有无异同。

    首先,我们对世界是什么的概念应作一个清晰的了解。

    依据最新现代汉语大词典对世界一词的解说为: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 佛教用语,指宇宙:大千世界。
3) 地球上所有地方:全世界。
4) 指社会的形势,风趣: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5) 领域:人的某种活动范围: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科学世界;儿童世界。

    由以上的内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界包涵了人类所居住的宇宙事事物物和内心的一切。这正符合佛教的看法与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世界分为二种:即依报(器世界)与正报(有情世界)。而这二个世界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
 
什么是依报(器世界)?

    依报世界指的是众生赖依生活活动的物资空间。因此,它包括了是众生所居住的,大的是宇宙;次为地球与小者为我们的周遭环境。

正报(有情世界)指的又是什么?

    正报世界所包括的范围即是所有的一切众生。众生指的就是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六道包括了:天人,阿修罗,人类,饿鬼,畜生和地狱。

    这二个世界乍看起来似乎互不相干,毫无关系,各不影响。也正因人类拥有如此的看法,于是对周遭的环境漠不关心,以为与自身不相干;也就忽略了对环境的认识与关心, 更遑论对环境的保护。

    然而,我们从佛经上可以找到实际和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二个世界是互织的,不即不离的,彼此影响。《 杂阿含经》里,佛就这么说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又《大乘经典维摩诘经》如此记录:佛告宝积菩萨: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注:国土)净。

    从以上经文的开示,不论最终令的是众生净,还是佛土净;一切行为皆该由心净开始。这也显示心净的主要,是一切行为的源头。源头若净化,其行为也随之得以清净;反之,源头若受污,其行为亦污染。而心净必由个人开始,势必令人人如此,国土方能得净化。由此引发出二个课题:

一、 为什么必要令个人行为得以净化?
二、 怎样才能令个人的行为得以净化?

    我们应了解个人与所居住的土地的密切关系。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时无刻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起居与思想行为。这应了本文的主题:对环保倡议的必然性。

    乙:环保倡议的佛法依据

    人们对环保兴起莫大的关心始于近代。起因是人们开始发现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河水污染;土地干瘠;气温升高;北极冰融等等;从而意识到人们若不及时加以制止,将严重令人类物产欠收,病菌变种,气候转化,地球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物生长。这可印证了佛法所说的道理,菩萨怕因,众生怕果。如今是众生亲尝到了苦果,才想走回头路。然而,我们惊见到在佛经里早已记载了佛法对环保的认识与重视。经中道来:

    一次, 阿难尊者为一群俗女说法。这群俗女听后法喜充满,于是,供养了五百件袈裟予尊者。这事让国王见到。国王好奇的询问尊者如何处理多余的袈裟?尊者向国王开示到,旧的袈裟可改用着枕头套;以后枕头套也可用作抹布。一点都不会浪费。

    由佛教初时僧侣所穿的袈裟是粪扫衣就可理解佛陀的心意,一切物资可以转用,全视我们如何变换其用途罢了。可以这么说,佛陀很有环保的概念。乃至往后在制定僧侣的袈裟时限定不超过三件。古代汉传佛教丛林里亦有这样的谚语:修行人行包一小袋,不修行者一大袋。近代弘一大师正是最佳修行僧人的代表。

    佛教基于什么原则对环保有深沉的内涵作推动力?

    根据我们对佛法的认识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戒律。无论是佛教最基本的在家五戒,或是出家戒,菩萨戒也好,都强调护生。五戒中的首戒是护生;而五戒是僧缁的共戒和基础戒。在佛世,俗家人一旦接受了佛法都会皈依和受持五戒。皈依词如下:

    我弟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两足尊;尽形寿,皈依法,离欲尊;尽形寿,皈依僧,众中尊(三说)。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我是优婆塞。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依大名经及律说)

    由上说辞,表明了居士不但接受皈依;而且还受持五戒。早期的佛教徒在作皈依时是三皈五戒齐受;后佛陀开方便让根机不一的众生分受五戒。五戒中的首戒是护生。护圣戒包含了三层次的意义。最高者是护生;次为救生;最后是放生。五戒是佛教徒身口意的行为准则,佛教徒是不可违背的。故律部尚延伸至比丘不随意践踏草地破坏树木的戒条。戒律使佛教徒对其周遭环境有负起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二是缘起。缘起说明众生与周遭是一体。所谓内四大与外四大本同。同时,是身心同生灭。十二因缘中的名色因缘正说明了精神与物质的身体不即不离。在色方面,物质皆由四大种和合而成四大的有情报身与器世界的物资物体。其交织的因因缘缘是不可分割的。有情与无情物资不同在于有情具备心识。

    三是无论是唯识,中观,还是如来藏大乘三大系统的看法,均认为心色的相互依持与同缘。唯识的万法唯识;中观的此有故彼有以及如来藏的万法心因缘起用。三系均持与第二点的真理相符。

    因此,来到这里,我们是有必要极力提倡环保。人类的身口意业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居住的世间与人类本身的生活。

    丙:发展的方向

    现代人们已感受到环保出现问题所带来的灾害,正寻求解决的方案。然而,许多是治标不治本,例如为。故全世界应向治本的方向找寻应对的方法。

    首先,全球应鼓励把环保的观念和内容纳入正规学校教育的课程里,由幼教至大学。课程内容强调环保的必要和如何彻底的把环保工作做到贯彻始终。我们不应再做海滩或山上捡拾垃圾的工作,这只做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如果我们能教育人人不随意把垃圾乱抛弃的行为,将使我们的环境幽雅清静,整洁美观。

    接着,我们应设法探求可以溶解目前朔胶制成品,但对环境不造成另一种伤害的技术。
      
    另者,应设法用回瓶装或罐装,设计美观又轻便,可以重复使用。同时,想方设法使目前还在使用的朔胶瓶或容器可以重复使用,而不是不能回收使用。

    护生的课题是另一重要的项目。在佛陀入灭后五百年的阿育王,因其奉行佛法,在位时曾立圆柱,刻下圣旨,第5根刻写着要极力的保护各类的野生动物。此王可说是最早发出护生的政策国王之一。护生的工作比放生更为神圣。当人人都能做到不捕捉任何众生,我们就不必花钱购买生物放生了,既经济又彻底!

    然而,任何崇高的环保工作不如教育众生去除内心的贪嗔痴来得彻底。这可要从净化人心做起,方能尽善尽美。今日世界会来到温室效应的地步正因人类贪婪无厌,唯利是图,不顾群体使然。若我们能减少欲望,不奢侈,知足,必可减低环境受污染的程度,人们随意砍伐树林等等的问题。把嗔心熄灭,我们能把花在制造杀伤力特强武器的款项造福贫穷国家和人民。把我执控制,多应用智慧,研讨利益全体人类的计划和展开大规模利生的事业。则是人类幸福日子降临的时候!

    丙:结论

    环保的工作要有成绩,必需由个人有强烈的意识,行为上无时无刻努力去执行,并非口是心非,如此环保的工作才能由线成面。

    如此神圣的环保,所牵涉到的层面深广,因此,在时间上要有恒心;在工作上需常检讨,不足或忽略之处尽早发现并予以改进,与时并进。

    让我们为所有居住在这宇宙的众生谋幸福而努力把环保工作做的圆满吧!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从现代生态学说到佛教的环保理念
下一篇: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

 佛教对环保和生态平衡的积极贡献(陈星桥)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