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心灵环保有利于世界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点击:2397]   [手机版]
背景色

佛教心灵环保有利于世界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圆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通过科技等手段穷极探求,虽使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人类所面临的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的困境在不断加剧。相对于人类贫穷的困境,现“富有”的困境更具有危险性。长此以往,人类生存不是危机的难题,而是灭绝的问题。
     在人类所应面对的四个关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个关系是外在的,但矛盾正日趋激烈。这三大关系矛盾问题的解决,仅诉诸于外在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手段都不足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关键的出路在于“人与自我”关系的的解决上。此四大关系尽管佛教都有丰富的思想贡献,但最大、最重要之处还是“人与自我”的思想贡献。
 所谓“人与自我”的关系,即是“人与自心”的关系。如何认识和驾驭自心,佛教阐释的非常透彻与具体,本文概括为七个方面。
一、心的产生根源
     心于佛教中又名为“心识”,其义在于表明心是一种重要的识别功能。于《佛说法集经》卷四中说:“随何等心从因缘生,见彼诸心皆由他力而有。”⑴此说表明,人任何心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因缘。而因缘泛指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条件,所谓“他力”,义指外力。因此,佛教相应地提出了“六识”和“六尘”的学说。所谓“六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前五识属外在的感官,意识又名心识,既受前五识的主导,也反而主导前五识。所谓“六尘”,是指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属于六识所与之对应感知的问题。正是在“六识”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下,才产生了人的种种心理活动与相应的一切价值行为取向。佛教这一理论,在准确地阐明各种心产生的根源同时,其实也告诉人们:一、心不是静止不变的;二、心是可以认识并能把握的。
 正是人们欠缺如佛教对心的认识,致使不论其是富有还是贫穷内心烦恼丛生,。
二、心为诸法本
     正是因为“六识”和“六尘”的相互作用而内有心的产生,随之心又支配着人的一切思想与言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人心的反映通常易于理解,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心的反映则往往为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
     于《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中说:“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心性回转如旋火轮,易转如马,能烧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观于念不动,不随心行,令心随己。若能伏心则伏众法。”(2)此说表明,是人的自心在感知一切事物,如能认识自心也就能了解一切事物。就人类社会而言,不论什么样政治制度的社会,或法律和文化的差别,都是由相应的心理所造成的。于《大乘起信论》中论述说:“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3)通过此说,可使我们从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此是彼非、先好后坏、时废时立等更替循环的万般差别。因此,唯通过更好地把握内心才是寻求人类未来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三、人心在选择
    人们的各种性情或事业差别无处不在,究其原因,无非在于内心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而使然。对于什么是人心的问题,乍一提出恐怕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一个确切概念可以回答的。佛教对这一问题曾做过确切的界定,于《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一说:“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 (4)。“利他”既是对人之所以成之为人的衡量准则,也是人成其为人所应确立的核心价值。否则,佛教并不以为具有人的肉体即是根本意义上的人。于《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中阐释说:“如人贪名官者,发求名官心,修理名官行。若贪财宝者,发求财宝心,作经营财物行。凡人欲求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5)依此可知,人的一切事业选择,根本上是取决于个人内心所确立的目标,毫无外在的主宰可言。
四、苦乐由心生
     人们对苦乐的感知,就根本意义而论都是由内心所决定的。我们先不讨论来自外力对人体的侵害,以及自身疾病所导致的痛苦感觉,在此我们首先讨论人们精神层面的苦乐感受。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很大,例如在服装方面,日本人以穿和服为乐;在饮食方面,日本人以吃生鱼片为乐,但中国人则不然。又如人们以酗酒、赌博、吸毒、嫖妓为乐,否则即痛不欲生。再如人们因夫妻感情破裂或商业失利,以至于选择自杀来了却痛苦。这些痛苦,无不是由人们的心理因素使然。因此于《诸法集要经》卷五中概括说:“诸苦从心生,了彼非他得;逼迫难堪任,皆由心轻动(动转)。”(6)于《妙法圣念处经》卷五则说:“自乐自善成,自惑生自苦,苦乐不离心。”(7)在此所实际表明的含义是,人因善心而获得自身真正的快乐,而因恶心获得各种痛苦。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正是现在人们所应面对的一大问题。
五、善恶由心生
     “善恶”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的核心内涵,在佛教经典中论述内心善恶的内涵很多,在此从三个方面予以介绍。
 1、佛教认为人类一切善恶问题的产生,都是以内心为根源并作为决定因素的。于《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中提出:“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8)于《分别功德论》卷第三中提出:“夫善恶之本皆心所为。”(9)
 2、善心。于《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对善心的界定是:“无诸恶故名为善心。”(10)善恶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善心的形成必须以恶心的彻底消除为基础。于《增一阿含经》卷五提出:“善念诸善本。”(11)此说阐明了善的心念是一切善的根本基础。 于佛教经典中对善心问题的认识并非只是原则性的,而是有非常细腻的阐释。于《大般若经》卷三百二十四中提出了对待众生所应有的二十二种善心。第一种心是“平等心”,具体解释说:“当于一切有情住平等心,不应住不平等心;当于一切有情起平等心,不应起不平等心;当于一切有情以平等心与语,不应以不平等心与语。”(12)(“住”在此义为保持。)第六种心是“恭敬心”,具体阐释说:“当于一切有情起恭敬心,不应起骄慢心;当于一切有情以恭敬心与语,不应以骄慢心与语。”(13)第九种心是“利益心”,具体阐释说:“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心,不应起不利益心;当于一切有情以利益心与语,不应以不利益心与语。”(14)佛教认为,善恶的产生是通过对人类乃至自然界其它生命的“损益”而形成的,所以在善心的问题上是直接面对他们的。
 3、恶心。与善心相对应,在佛教经典中对“恶心”也作了很全面透彻的阐释,这方面的有关思想可首先概括为四个方面。(一)向人们指出了恶心的危害,认为恶心是使人们自我残害和走向衰败的根源。于《罗云忍辱经》中提出:“夫恶心之兴,兴己之衰。”(15)又于《佛说孛经抄》中提出:“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16)(二)认为只要人们内心不造恶念即不会产生各种过失,于《诸法集要经》卷五中提出:“若心不造恶,过失则不起。”(17)(三)佛教将恶心归纳为九种并劝诫人们不应产生,在《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一中提出:“不生杂染心;不生疑惑心;不生憎嫉心;不生悭吝心;不生破戒心;不生瞋恼心;不生懈怠心;不生散乱心;不生愚痴心。”(18)在此九种恶心中,“愚痴心”表面看来比“瞋恼”等心危害要小,其实它是导致一切恶的根源,所以于《那先比丘经》卷一中说:“人皆以智慧成其道德。”(19)(四)佛教向人们提出了憎弃恶心的根本方法,于《月灯三昧经》卷十提出:“云何名憎弃恶心?所谓知愚痴法弃之不与共俱故。”(20)所谓“愚痴法”,除了前面所提及的九种恶心外,泛指“贪、瞋、杀、盗”等一切恶心。
六、垢净由心生
     佛教经典还从“垢净”的角度对人心问题作了分析,这一思想内涵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心灵环保”的表述更为贴近,在此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污染心为本。佛教认为,人不论是污垢还是清净都是以相应的内心作为决定因素的。于《本事经》卷五中提出:“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是故杂染、清净二法皆依止心,从心所起。”(21)于《成实论》卷三中则更直接地提出:“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22)因人们不明白这一道理,在内心污垢的情况下欲通过法律或科技等各种外在的力量或手段去净化人生和社会,甚至避免对环境的法污染,决定不会获得成功的。
     佛教将人心的污垢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于《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中提出:“何谓二十一心垢?希望是心垢,瞋恚、睡眠、掉悔、疑、恼害、常念怨嫌、怀恨、焦热、嫉妒、悭惜、诡诈、奸欺、无惭、无愧、矜高、争讼、自高、放逸、慢、增上慢,是名二十一心垢。”(23)这些心垢属于人心灵污染的主要问题,也正是当今人类道德困境的主要原因。其一“希望是心垢”并非是要求人内心不产生希望,而是特指人的恶欲。
 2、清净心为本。人生和社会的清净同样也是以心为本,除了上面提出的“心净故众生净”的观点外,于《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中提出:“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24)“佛土”泛指佛教所教化的国土或社会。内心获得清净有其根本原因,于《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中又相应地提出:“随智慧净则其心净。”(25)之所以作如是说,是因为佛教认为人只有在明辨善恶是非的清净智慧基础上,内心才能相应地获得清净。实际人的内心垢净或善恶,即是由智愚决定的。就心净的意义而言,于《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中提出:“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26)佛教认为作为初发心立志信奉佛教的人应首先具备两种心,于《菩萨地持经》卷一中提出:“初发心坚固有二事于诸众生起真净心,一者安隐心,二者快乐心。安隐心者,为诸众生除不善处安置善处;快乐心者,贫乏众生无所依怙,能以摄法等心饶益。”(27)如此看来,佛教所说的“真净心”并非仅仅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是包含了人们能够积极有益地去对待他人的健康行为。“摄法”义指能益于他人的“四摄法”。
七、净心灵之法
     正是因为佛教重在解决人与自我的问题,所以佛教的一切思想紧紧围绕着人心灵的净化。除上述六个方面可表明佛教对人心问题的具体认识外,在如何净化把握自心的问题上,佛教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一系列方法,或名“摄伏”、“调伏”,或名“治心”、“制心”。
     在此首先引述“摄伏”和“调伏”的有关内涵。“摄”义指收摄和引导;“伏”义指降伏。“摄伏”于佛教经典中或合而用之,或分而用之。从社会现象上来看,人们几乎都是穷尽一切手段去摄伏他人、社会和自然,而极少有人来摄伏自我。佛教注重摄伏自我,而关键之处在于使人摄伏自心。
     《月灯三昧经》卷十对“摄伏心”作界定说:“云何名摄伏于心?所谓思念一切白法不失利益智故。”(28)“白法”又名清净之法或善法;“利益智”义指利益自他的智慧。以此作为摄伏自心的准则,才是积极有益的。在摄伏自心和他人心的关系上,于《三慧经》中提出“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29)此说的含义在于说明,只有在摄伏自我内心的前提下,才能去帮助他人摄伏自心。于《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六提出了摄伏心的具体方法:“云何能调伏心?……不滥他事先思后行,心性调直离谄曲行,不自矜高意常柔软……如是行者能调伏心。”(30)这一方法具有很现实的生活和道德意义。对于摄伏心的意义于《优婆塞戒经》卷七提出:“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以是因缘应当摄心,如人执镜则见一切善恶之事。”(31)(“三昧”为古梵文samadhi的音译,义译为正定、正受或正心行处,即是“摄心”的主要目的。)又如《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提出:“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32)
八、结语

     在当今日趋纷繁的世界中,随着信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捷,人类不可避免地朝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不论是政治、文化、信仰、民族的差异多大,其根本之处在于内在的心理思想差异。如《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所说:“心导世间。”(33)
 现人类的内心须面对两大问题:人类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心灵的净化。
    这两方面的问题实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一体化的发展潮流是不可回避的,但因人们心灵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净化,其结果势必因一体化而增加恶性竞争,更多地耗费资源难以持续发展,甚至难免战争的风险。至于人类工业生产对生存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迟早会导致自我毁灭的后果已是可预见的。要解决这些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唯有做好自心的净化环保工作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而佛教给人类所提供的思想与方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注释:
 (1)《大正藏》第十七卷629页A8-14行
 (2)《大正藏》第八卷697页C9-13行
 (3)《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77页B18-23行
 (4)《大正藏》第十八卷2页C
 (5)《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72页C5-9行
 (6)《大正藏》第十七卷482页B8-9行
 (7)《大正藏》第十七卷432页C29行-433页A1行
 (8)《大正藏》第十七卷365页A10行
 (9)《大正藏》第二十五卷40页B15行
 (10)《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3页C27-28行
 (11)《大正藏》第二卷566页C14行
 (12)《大正藏》第六卷657页A27-C1行
 (13)《大正藏》第六卷657页C9-11行
 (14)《大正藏》第六卷657页C16-18行
 (15)《大正藏》第十四卷769页B20-21行
 (16)《大正藏》第十七卷731页B11-12行
 (17)《大正藏》第十七卷482页C29行
 (18)《大正藏》第八卷659页B11-13行
 (19)《大正藏》第三十二卷697页B21行
(20)《大正藏》第十五卷617页B11-12行(21)《大正藏》第十七卷687页C10-12行
 (22)《大正藏》第三十二卷259页C17行
 (23)《大正藏》第二十八卷656页A21-24行
 (24)《大正藏》第十四卷538页C4-5行
 (25)《大正藏》第十四卷538页C3行
 (26)《大正藏》第十四卷538页C3-4行
 (27)《大正藏》第三十卷890页B19-22行
 (28)《大正藏》第十五卷617页B17-18行
 (29)《大正藏》第十七卷702页C28行-703页A1行
 (30)《大正藏》第八卷717页C10-14行
 (31)《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74页B11-13行
 (32)《大正藏》第二十九卷9页C22行
 (33)《大正藏》第二十九卷366页C29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佛教的心灵环保
下一篇:敬天爱地聚福缘 灾难频仍 深觉来不及

 佛教心灵环保(倪世健)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