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楼宇烈教授] [点击:2940]   [手机版]
背景色

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传承千年东方智慧,践行佛陀经世教诲,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文化如何理解?他体现的是怎样的佛家道义?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畅谈《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3月28日至4月1日分别在无锡和台北两地举行,那么此次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那么在当下,被使用最多的词语,和谐,体现的是怎样的佛家的道义,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佛教,它如何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而且绵延至今。中国的“和”文化如何得到世界的认同,被忽略的我们的心灵环保如何推广,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大家欢迎。欢迎楼先生做客《世纪大讲堂》。

王鲁湘:楼先生,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学者,那么这一次的世界佛教论坛在无锡举办,这一次会议的主题,就像刚才我在开篇词里头说的那样,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那么我们知道,第一届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举行的时候,当时候的主题口号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那么一个“心”,一个“缘”,这是佛教中间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在佛教中间为什么会有这么重要的地位?

楼宇烈:因为在佛教看来,世界的一切的现象,人们的一切的行为,都是受到他的心的支配的,所以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王鲁湘:就一切唯心造。

楼宇烈: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所以这个在佛教看来只有把人的心净化了,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世界才可能是净化的。再一个“缘”,“缘”应该说是佛教最根本的一个理论,就来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它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众缘和合了以后,才会有这样的。

王鲁湘:有这样的事物出现。

楼宇烈:所以佛教的缘,一个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王鲁湘:这是不是就叫缘起?

楼宇烈:就是缘起,缘起法的根本的说法,也就是从时间上面来讲,有了这个因才有这个果,从空间上面来讲,有了这个东西才会有那个东西,所以这个缘起法就说明了一个,世界这个万物,它都是一个共生的关系,所以不可能是脱离了其它的事物,自己孤立地就能够发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这个“缘”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王鲁湘:那么佛教,我们按照现在的主流的说法,是从东汉的时候传入中国的,那么到现在也应该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王鲁湘:那么它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融合中间,当然也有些波澜起伏的一些情况出现,但是它始终保持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不断地再进入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本体,最后成为了我们中国文化三大支柱之一,那么它被中华文明,被中国人最终接受它的根本的地方在什么?

楼宇烈:我想最根本的就是,佛教它那个,这个一个基本的精神是跟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相当内在的一种契合,那么这个内在契合我想最主要的一点,它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佛教同样是强调以个人的一种智慧和毅力来求得自身的解脱,而它不是倚靠一种外在的力量,所以我们常常讲佛教是一种自立的,讲自立的宗教。

王鲁湘:在这一点和儒家很接近。

楼宇烈:对。

王鲁湘:包括和道家也接近。

楼宇烈:对,因为佛家这个强调是个人的那个品德的提升嘛。

楼宇烈:个人品德提升就要靠个人的修养。

王鲁湘:修养。

楼宇烈:修养,所以这个在大学里面才有这样的话嘛,“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王鲁湘:为本。

楼宇烈:因为修身就是来提升自己的这个人的品行的了。

楼宇烈:所以这一点上面应该说跟佛教是相当地有一个契合点。

王鲁湘:契合的点。

楼宇烈:契合点。所以它在中国,只要能够调整,能够在,特别在一些外在的这种形式上面能够加以适应的话,那它很容易被中国所接受。


王鲁湘:就落地生根了

楼宇烈:对,落地生根了。

王鲁湘:那么在我们现在的世俗世界中间,特别是在当下的我们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物质文明高度地发展的情况之下,很多人都感觉到一种精神生活的一种缺失。那么我们也都知道现在佛教在我们中国的广大的民众中间,现在有一种逐渐复兴的这样一个趋势。那么我们如何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场经济非常繁荣的情况之下,人们驱逐功利的这样一种心态也非常强盛的情况之下,让佛教对我们人类的心灵有所补益?

楼宇烈:我想在这方面佛教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有所作为的,佛教因为就是从根本上来讲,它就是要消除我们人的那种贪婪的心,嗔恨的心,那种愚痴的心,所谓的三心嘛,所以佛教有一个很,它这个基本的修养的方法就是通过“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就是来针对这个贪嗔痴三心的,所以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那么我想我们这个今天社会的种种的问题,恐怕最后的根源就来源于这个贪、嗔、痴。

王鲁湘:贪字。

楼宇烈:所以佛教在这方面是,我认为是相当地有针对性,也正因为这样子,我们历史上就把这个三教做了一个分工,就说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王鲁湘:治心。

楼宇烈:从我们历史上就把佛教看作是。

王鲁湘:治心的。

楼宇烈:净化我们的心的,净化我们心灵的这样一种文化。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楼宇烈教授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他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佛教与中国的“和”文化。大家欢迎。

传承千年东方智慧,践行佛陀经世教诲,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文化如何理解?它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化?这与佛家道义又会产生怎样的共鸣?

楼宇烈:我今天谈一谈关于佛教与中国的“和”的文化的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这次这个世界佛教论坛,它的一个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这里边有两个和,两个和字,所以许多人来讲,这次世界佛教论坛的核心,就是要讲这个“和”的问题。那么我认为这个“和”的问题呢,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不管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佛教也好,都讲那个“和”字,那么我们现在强调就是要把世界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因缘,都给它聚集起来,来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么我想佛教在中国的文化中间,它是可以说三个这个组成部分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佛教虽然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但是当它跟本土的文化结合以后,它就形成了中国佛教的诸多的宗派和特色的理论,和修正的方法。所以它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乃至于我们到今天应该说撇开佛教就无法全面、完整地来呈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一直认为,这个佛教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它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方面,恐怕应该比儒家和道家,这个责任更加重大,或者有利条件也就更多。

佛教如何传承中国文化?漫长而悠远的演化中中华精髓如何碰撞佛家经典?“禅”又代表怎样的意义?

楼宇烈:我们只要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了,因为近百年以来呀,近百年以来,我们为了强国,所以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传统,特别是儒家的思想进行了相当激烈地批判,所以可能一直到现在为止,很多人谈到儒家的时候,还是用这个一百年以来的这种观念去看它,是排斥的一种心态比较重。而且儒家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它也失去了自己的基础的这个载体,基础的载体,所以儒学现在的弘扬,其实就是靠少数的一些社会的精英,可以说个人的在那儿奋斗。那么佛教就不一样了,佛教在近代的遭遇,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呢,它同样地也受到了,在近代我们所接受的这个宗教这个观念上面,把它判为宗教,然后加以批判,但另一方面呢,它又是跟近代的整个的这个思想的发展,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而且佛教来讲,它一直延续下来,虽然在解放以后,文革期间受到了一种冲击,受到了一种限制,它那个载体一直是延续下来。所以它在弘扬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间,这个佛教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它是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们现在跟世界去进行交流的佛教,我认为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个中国的佛教。

太虚大师曾经讲过,他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那么太虚大师讲的这个“禅”,并不是单纯的原始意义上面的佛教的“禅”,他是讲的中国禅宗的“禅”,那么中国的禅宗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中国的禅宗我想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他回归和高扬佛教的人文精神,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教在释迦牟尼创立的时候,他是针对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强调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梵天,来决定这个世界,决定每一个人的命运。那么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就是要来排除这个,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人自己的“业”所造成的,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教里边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业报”,“业报”的理念,你造什么样的“业”你就受什么样的“报”,因此这个因果关系在一个生命体的主体里边,而不是在这个生命体的主体之外的。那么这个也就是把人看作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最后的一个决定的力量,所以我们称之为一种人文的精神。

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特别到了大乘佛教以后,这个佛教确实也有一个向神化发展的过程,原来佛只是指释迦牟尼一个人,那么但是到了大乘佛教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出现了大量的佛,有过去佛,有现在佛,有未来佛,有东方佛,有西方佛,十方世界,十方佛。所以他又开始有一个神化的过程,也就形成了人们对于佛、菩萨的那种信仰,那种崇敬。所以也就开始出现了他立信仰的倾向,比如说往生的思想,这里面带有一种他立,他立的。当然在中国的佛教里边,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纯他立的信仰,中国的净土中,他虽然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但是这个净土它是不离自立的,不离开自立的这种自我的提升。所以中国的净土中,尤其是净土中,特别跟中国的世俗的道德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看禅宗的创始人慧能,他的《禅经》里边就讲到,他说东方人有了罪了,他就向往往生西方,那么他说西方人有了罪了,他要往生哪去呢?所以他说弥陀不在心外,弥陀就在你自心中间,所以他是往这个方面回归,而且在破除各种各样的一种外在的形式。

楼宇烈:这个禅宗里面有个非常典型的故事,这个禅宗里边的八祖,马祖道一,他在南岳衡山修道,年轻的时候,他就整天坐在那面壁,打坐,后来成为他师傅那个南岳怀让,他也在南岳,他路过,看到那个地方,怎么老有个年轻的和尚坐在那打坐,他就知道他已经是走入歧途了,所以他有一天他就搬了一块砖头坐在他的边上,使劲地磨砖头,咔哧咔哧,那个磨砖的声音是很难听的,就打搅了他那个打坐,所以他就很不高兴,马祖就很不高兴,他说你干吗,你在那磨砖,这个南岳怀让就告诉他,我是要把这块砖头磨成一面镜子,这个马祖道一就说了,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你这不是开玩笑吗,那么南岳怀让就回他一句话,那么你打坐能够成佛吗?你光坐那,能成佛吗?这个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

所以禅是要打破各种各样的这种“执着”,要回归人的自然的本来的清静的本性,所以中国的“禅”的根本特点是这个。所以另外一方面,这个中国的禅,它就是来充分地来运用了大乘佛法中间的“中道不二”的方法,因为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把原来比较单一的来抽离我们的现实世界,去求一个清静的世界,这样一种所谓的以出世为主的这样一种倾向,把它进行了一个纠正或者是一个变化,一个发展,也就是这个通过“中道”的思想,“不二”的思想来强调世间和出世间,它不是截然的两个世界,不是对立的。你认识了世间的“信空”,放下了,你就出世间,所以叫做世间,出世间,不二。所以大乘佛教强调的是,不离生死,不离生死而得涅磐,而不是说离开生死去学涅磐,不离烦恼而得菩提呀,我们现在要觉悟,总觉得在烦恼的世界里边没法觉悟的,我们要去求一个清静的地方,不离烦恼。甚至于对于我要追求的这样一个清静的世界,也不能执着。

那么我们一般人就会这样想,我断绝我的现象世界的生活,我要永远去住到那个清静的世界里边去,但是这个《维摩诘经》里面就告诉我们,我们不尽有为,尽是尽头的尽,就是不是要去断绝它,不是要去离开它,那么对于向往的清静世界呢,我们也不是永远地住在那里边去,所以强调的就是我们要在现实的世界中间,来求得我们这样一种解脱。所以禅宗就是用这样一个思想来强调人的解脱,就是要回归人的原来的这个清静的本性,所以他是强调不离世间,不离日用。所以你修禅修什么,修禅就是要日常的生活中间去修,所以许多禅是反复地讲,它说佛法在什么地方,佛法在你日用处,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间,日用处,在你着衣吃饭处,在你语言酬酢处,应对嘛,在你行住坐卧处,拉屎撒尿都有。所以它要我们不要离开现实生活,佛法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所以这个中国的禅的特点,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也可以说,这个不光是禅,也可以说中国的整个的宗教的特色也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我们拿这样一种特色的宗教,特色的宗教去跟世界其它文化进行交流,是很有意义的。

“和”文化如何落实佛家思想?其中又潜藏哪些中华传统韵味?纷繁世间中如何拂去尘埃,求得心灵解放?

楼宇烈:那么佛教里面这个“和”的思想,我认为“和”的思想刚才也讲到了,可以说它是佛教跟儒道两家,乃至于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说这个在整个的这个中国文化里边,关于“和”的这个思想理论,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当然它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的,因为“和”这个概念,“和”这个概念,它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和”这个概念,它就是讲的适度,恰当,恰到好处,和,或者也可以就是中,儒家非常强调中庸,所谓中庸者就是用这个中,也就是把握好这个尺度,把握好这个尺度,过犹不及嘛,所以比如说这个,在这个中庸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是在内的意思,在内的意思,“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还在你心里面,“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出来了,你的喜怒哀乐发出来了,发出来之后,要中节,也就是要恰如其分,这就叫做“和”,发而皆中节,这个谓之和。这就是要把握这个和这个精神,就是指要适度,要恰当。孔子在《论语》里边讲到《诗经》,《诗经》就有“和”的精神,为什么,他说《诗经》里边你们看,关关雎鸠,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这个讲,就是讲的一个非常和谐的这样一个道理。

那么“和”还包含了兼容并包,共生共存,相继相承,也就是相互补充,达到一种平衡和谐。我们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嘛,叫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呢,就是多样的东西聚在一起,多样的东西聚在一起,那么就万物就生长了,你老是单一的,同就是单一的,老是单一的,这个就无法延续了。所以这个拿一个做汤的例子来讲,你总要把这个水里边搁上各种各样的佐料,这个汤才有味道,你老是往里面兑水的话,终究还是一锅白开水,做不出汤来。所以这个,这个和也是一种,就是相互,相继相承叫,相继相承,也就是相互补充,然后才能够这个做出一个好的汤来。

那么因此做一个人也应该这样,所以孔子才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也成了一个道德的标准了。所以“和”就是能够包容,能够跟别人互相地共处,互相地尊重,小人不是,就老是跟自己想法一样的,能够符合自己的,他就高兴,如果是有批评你的,有指责你的,他就不高兴,不跟他在一起,所以这个“和”它就有兼容并包。那么“和”字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这个意思,就是读音要变化,和读成“和”,也就是我们常常讲,唱和唱和,我唱你和,我来带头唱歌,大家跟着我一块儿唱,这就叫唱和和,那么也就是响应,相互之间响应。所以这个“和”就具有很丰富的,很丰富的意义。在佛教呢,佛教这个“和”的思想,它让你落实到你的心态上面去。那么佛教又提出了很多的值得我们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我们用惜缘心来化这个愚痴,我们愚痴在什么地方,愚痴首先是把现象世界当成真实不虚的,而在现象世界里面,把它当真实不虚放不下,最根本的根源又在什么地方,就在于对自我的一种认识,把现象世界中间的我,看作是真实的不虚的,于是就产生了我执,放不下自我,放不下自我呢,总以自我为第一,这就产生了佛教讲的我慢,傲慢,看不起别人,把自己看作最,因此也就不会去珍惜各种各样的缘分,所以你要破除这个,首先要惜缘,所以佛教里边,我讲要树立起一种惜缘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呢,我们要有宽容,宽容心。所谓宽容心就是要尊重,要理解,要包容,要平等,要欢喜,这个佛教讲四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别人快乐,你也快乐,要有这个(心态),所以看到别人快乐,你也同时快乐,要欢喜,这种宽容心里面,甚至于应该说还要包括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你的人,这个佛教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我们要感谢伤害你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智,要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要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自立,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宽容的心,来消除我们的嗔心。那么贪,贪心,贪心我想佛教里面提倡这两种心来克服我们的贪心,一个感恩心,我们要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胞。可以把我们的一切都给回报,回报给我们的父母,回报给我们的同胞,回报给我们的师长,甚至于回报给我们的天地。

这样我们就可以去除我们的贪。还有一个奉献心,佛教是强调,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每个人要有这样的奉献心。所以佛教应该说,特别是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我们常常讲,就两个字,一个“悲”,一个“智”,所以说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悲、智双运,悲就慈悲的悲,智就智慧的智。那么这个智慧就是求得解脱的,慈悲就是要给人以快乐,去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于乐嘛,智慧是自度,慈悲是度人,所以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所以我常常觉得,这个两个精神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所以我想佛教里边的“和”,“和”的思想它是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间,落实到我们心态上面,来改变我们这个心态,那么我们如果每个人都珍惜我们的缘分,增长我们的智慧,保持我们的平常心,宽容心,又有了感恩心,奉献心,我想我们这个心就能够净化,我们这个社会就能够净化,我们这个世界就能宁静,就能和谐。

楼宇烈:那么最后我想稍微再讲几句,最后我想就是讲讲佛教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中间可以发挥的作用,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生态文明的这个提出,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基于地球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整个生态的失衡,以至于直接危及到人类生存的现实而提出来,你比方说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人类对于其它生命价值的蔑视,人类除了对自己生命,对其它生命价值的一种蔑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的攫取和肆意的挥霍。物欲的无限追逐和放纵,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精神文明的滞后,使得败金主义凸现,人沦为了物和金钱的奴隶,严重的自我失落。那么尤其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科技万能,对科学的崇拜,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已经陷入了科学的迷信,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造成现在的社会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根源。

那么现在这个生态文明的建立,我想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生态文明的建立的基础,我想是它的生态的伦理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与其它生命之间,包括非生命物体之间,是不是也应当建立一种伦理的关系?也就是对其它的生命,对其它的非生命的物体,是不是应该持有一种敬畏心,是不是应当遵循一种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生态的平衡。然而要达到人和自然生态的平衡和谐,必须先达到人类社会的平衡和谐,而要达到人类社会的平衡和谐,就必须先达到人的心灵的平衡和谐,我想有这样一个关系。

所以从佛教的视角上看,上诉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根源都是由于人类的贪、嗔、痴三心的恶性的发展造成的,所以自然环保,要从社会环保入手,社会环保要从心灵环保入手。所以我觉得佛教提出的熄灭贪、嗔、痴的理念,可以说是抓住了心灵环保的根本,抓住心灵环保,另外佛教里面有很多的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来建设这样一个和谐世界,我觉得应该有,还是有很多的意义,很多的启发的。我们佛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能够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努力地在自己的位置上面来做这样的工作,那么我想对今天社会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它一定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的。所以我在这,也来预祝我们第二次世界佛教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今天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佛教的发展如何与当下社会与时俱进?世间你我怎样做到修其身养其心?出世与入世之间,又该如何调整心态?

王鲁湘:非常感谢楼先生精彩的演讲。那么我们都知道,在佛教中间,可以说世界各大宗教中间,最早提倡或者提倡得最彻底的,是一种环保的理念。众生平等。

楼宇烈:对。

王鲁湘:其实就是一种环保的理念。那么我们刚才讲到“和”的时候,我想一个最大的一个东西就是,首先我们人类如何和整个自然友好相处。

楼宇烈:对,尊重其它的生命。

王鲁湘:尊重其它的生命。

楼宇烈:要认同其它生命也有它的存在的价值。我们现在往往就是,好像只有我人类存在最有价值的,其它的可以任我支配。

王鲁湘:对。

楼宇烈:这就是不尊重其它生命的这个价值体现,也不尊重其它的非生命的物质的,我们随意地去改变河流,随意地去改变山,土地,这个其实带来的后果,现在已经都看出来了。

王鲁湘:所以就想起我们这个伟大祖国的伟大的母亲河,黄河,那么我十几年前,曾经做过一个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叫《重读大黄河》的一个系列电视片。因为从一条河流的定义来看,黄河已经不是一条河流,它是若干个水库的一个连接。


王鲁湘:就是河流自身的生态性,河流自身的它的必须我们去尊重的那些伦理的东西,结果变成了我们一种人本的东西,然后用人本的伦理来支配了生态的伦理,让它成为了我的一个工具,我的服务的对象,结果它变得面目全非。

楼宇烈:这个人类中心论,它不是真正的人本,真正的人本是要尊重,尊重其它的生命,真正的人本是应该。中国是最强调人本的,但是中国也同时强调要敬畏万物。

王鲁湘:敬畏万物。

楼宇烈:那么在中国的观念里边,万物都是有灵的。

王鲁湘:是。

楼宇烈:山有山神,河有河神,灶有灶神,门有门神,所以实际上这个神的概念,也就是让我们对它有一种敬畏感。所以既是人本,但是我们要敬畏,畏天命嘛,这个畏不是害怕的意思,就敬畏的意思。

王鲁湘:敬畏的意思。

楼宇烈:所以这个真正的人本,他是应该对万物都有一种敬畏的。

王鲁湘:我们知道就是在我们的上一辈和上一辈,包括楼先生的老师冯友兰先生,他们那一辈人的知识分子中间,有一个很流行的一句口号,叫做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我们知道在世间法中间,我们很多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效率为先的,以效率为先的话,就会出现很多的竞争,这种争竞之心的话,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从正面上说,它是一个动力,但是它最后产生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各种各样的这种诸恶并作了,叫诸恶并作。所以如何既保持在世间中间的一种源源不绝的行为的动力,同时又免除掉它产生的诸恶并作的那种恶劣的后果,所以人们就想起了用佛教的出世之心,然后来做这个入世之事,这样的话应该是怎么做才能做得这么样圆融?

楼宇烈:其实现在人们对这个出世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就是认为出世就要离开这个世间,或者就把它看作是一个出家人的事情。其实这个出世,实际上是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变化。我们叫世俗什么,什么叫做世俗社会,世俗社会就是大家来竞争,那么竞争为了什么,两个字,名和利,对不对,所以中国人过去就把名利两个字比喻成什么,名是一条缰绳,就是名缰,利是一把锁,叫利锁。


王鲁湘:利锁。

楼宇烈:名缰利锁。我想所谓的世俗就是脱不开这个名和利。那么这个通过名和利来促使我们去追求,这个不一定,名和利也不一定是个人,也可以整个人类的。我想我们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面,我们能够放下名利,不为名利去做事,而是为了众生去做事,那我就想它就是出世,这就是一种出世经,所以并不是什么很玄妙的,出世一定要是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来锻炼我们,所以我觉得这个出世入世,从大乘佛教开展以来,就是就不把它看作是两个不同的事情,而是一个世界里面,对它的一种认识,对它一种心态的改变,一种价值观念的改变,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

王鲁湘:下面请在座的同学向楼先生提问。

提问:楼老师,您好,在这个喧嚣繁杂的社会里,每个人不可能超凡脱俗,每个人内心深处而又寻求一份心灵的清凉,而我们怎么样来调和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和消极的出世思想?谢谢。

楼宇烈:我想这个也是一个,每一个人的一种心态的问题,你刚才讲,在这样一个繁杂的这样一个社会中间,要能不能保持一种很平静的心态,确实是很难,但是并不是不能做到,所以这个儒家有一句话,好像是《孟子》里边讲的,有很多事情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楼宇烈: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不是说不能够去做到,而是你不去做,那么中国非常强调什么事情都要反省,内求,反省内求,反身而成嘛,乐莫大焉,所以其实很多这个,你说周围环境有这样的,但是我们总可以做到,在这个环境中间,有我可以自己作主的那么一小块地方,这是一定可以找到的,只要你用心去找,是一定可以找到的。你不去找,那么永远是埋怨这个环境,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怨天尤人,这个中国的文化里面,就是强调我们碰到什么事情,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反省自求,所以这个本身就是一个修养的过程,一个磨炼的过程,一个磨炼的过程。所以佛教也在很多情况下面,把我们面前所碰到的一切事情,以及你在现在在做的一些事情,就看作一个修行的过程,我曾经有一次在协和医院给他们一些外科大夫们讲修养的问题,他们希望我讲一讲,我就讲到了,医生,医生治病的过程就是治我修行的过程,我们不要把这个离开了我这个做手术去修行去,你能修行出什么来呢,所以要把那个做手术的过程,给每一个病人做手术的过程,就看作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他有钱,我也这么给他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他没钱,该这么做,也得这么做,这就是一个修行过程,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都可以找到自己可以作主的那一点点地方,这个领域里边,能够抓住这一点,那么你今天改变了这一天,那么它就会地盘扩大一点,明天可以改变得更多一点,后天又能够改变更多一点。那么现在的环境不允许你去改变,那就先不改变嘛。

王鲁湘:独善其身先。

楼宇烈:这个穷则独善其身啊,达则兼善天下,我们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心态,我想是可以解决的。

王鲁湘:非常感谢楼宇烈教授精彩的演讲。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他教给我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在纷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凉的风,滋润我们的心灵。人间佛教,佛在人间,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让我们在佛学的开悟中间心平气和,悲智双运,有缘惜缘,无缘结缘,好好地活在当下。好了,感谢收看今天的《世纪大讲堂》。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佛教里的和谐
下一篇: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 从黄梅禅看佛教与中国社会的适应(王丽媛)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7.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永信法师) 佛教与中国政治之微妙(龚建安)
 都市佛教与中国佛教的未来(徐东来)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医学(薛克翘)
 从《维摩诘经》看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唐佳) 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佛教与中国书法 佛教与中国绘画(常任侠)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中行) 佛教与中国素食文化
 锡兰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女学
 佛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太虚、星云的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张华) 简论大乘人间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之异同(郭元兴)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