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空海(惟传)法师] [点击:4181]   [手机版]
背景色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二九七、缘起性空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讲因果。从果地探讨因,又从因地推论到果。

二九八、一个体证无我的人,他什么都空掉吗?

答:修行要破除的是自我意识,而不是去破除那个觉知。体证无我的人,觉知还存在,他清楚的知道外境 ,但不被外境所转。他不抓取外境,而是与外境溶为一体。

二九九、请用雷电来说明“识”是怎么产生的?

答:一般人以为雷电,好像是有一位雷公在天上操控,其实雷电是因缘聚合才会有。雷电不是本来就存在,不是从外来加入的,在两大团不同的云未会合之前,雷电是不存在的。识也不是从外来加入名色的。识是一个种子,都是地、水、火、风、空所组合而成。色(四大)与名(空)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的。

三OO、请用精虫和卵来解释“无我”和缘起的深义。

答:在精虫和卵没有结合以前,生命是不存在的,精虫和卵都是单独的生命体,一样会动,有识别能力,但是当二者结合之后,产生的生命体就不一样,里面有很大的缘起变化,这是“无我”的真义。本来“我”就不存在,这个“我”是因缘错综复杂的变化而产生。在大自然运行过程中,四大聚合,复裹于空——“识”就产生了,有形的身体就逐渐成长。

三O一、请画出图表来解释“心、意、识”三者的关系。

三O二、十二缘起在讲什么?

答:讲集谛,就是苦的因。苦谛是苦的果。

无明缘行:对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不明了,自我意识强。

行缘识:因为无明而产生种种冲动。

识缘名色:有前意识投胎。

名色缘六入:因为有身心。

六入缘触:因为有六根的存在。

触缘受:来自于接触。

受缘爱:因为有乐受。

爱缘取:因为有贪爱(坏就坏在取上面)。

取缘有:有颠倒梦想的抓取。

有缘生:因为有生,才有老、病、死。

生缘老死:烦恼苦。

三O三、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

答:此有故彼有。

三O四、十二因缘是从果的现象去找因,每一层都互为因果,请画出图表来解析流转门、还灭门。

三O五、错解“无明”的后果是什么?

答:认为自己是受报而来,业障深重,背负着原罪在修行,内心低下不健康,缺乏自信。

三O六、十二缘起有八个是中性的,是哪八个?

答: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

三O七、众生的爱与解脱者的爱有什么区别?

答:众生的爱是有条件、有所求的,解脱者的爱是无条件、无所求的。

三O八、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怎样避免冲突?

答:先缓冲下来,留出一个空间,用时间换空间。内心冷静,观察变化,用智慧来处理。

三O九、什么是法?

答: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性空,诠释法界的真理实相。

三一O、为什么从果地起修容易形成狂禅?

答:是用我慢在断慢,是用头脑在理解“无我”,而没有深入体证“无我”,结果我慢越修越大,导致狂妄。

三一一、什么是法住智 ?什么是涅槃智?

答:法住智: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性空。

涅槃智:涅槃、无为、空。

三一二、X是由非X所组成,请用此公式举例。

三一三、皈依三宝最重要的是哪一项?

答:皈依法。依照佛讲的法,去体悟真理实相。

增补:

(下册)

224、空海师父所讲的解脱、主要是指什么?(2页)

答:解脱最主要是把我们内心的那些不平,把我们内心那些苦消除,在怎么高的一个解脱者,不可能让外面的世界没有冲突、矛盾、二元对立。解脱是讲我们自己内心的苦、内心的冲突矛盾、二元对立的那些没有了。解脱要从自己开始,然后慢慢去扩展。

225、请说说起心动念的心理活动过程?(4页)

答:当一个人要起心动念,先有一个意向,一开始会有一个波动,即是意愿开始起动、意向一出来、就从心里起功能、起作用。就会产生意向、波动,当你的意向、波动一出来,就会进一步去做,二元对立的区别、分判、识别,就是在是非、好坏、对错、大小……,就越来越粗,越向外。所以我们修行都是在这个“识”上面也叫识神,用头脑思维在作意、分别、想象……都是识跟意的两个层面上,这就是起心动念的过程。

226、为什么上面说的识是每分每秒都在流动变化的?(4页)

答:因为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后,就产生我们这个识,我们的六根,身体这个根不断在变化,六尘也是不断在刹那变化。我们的识更是刹那在变化,识是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流动变化的。

227、什么是常见?什么是断见?(11页)

答:一般人容易产生常见,在于有一个自我在造作、自作自觉,就会形成有一个灵魂、有一个造作,有一个我在造作、在造业、灵魂不灭等就是常见。

如果认为你的命运等各方面都是受别人主宰、别人掌控、这就是断见。

228、你为什么会有痛苦,烦恼呢?(11页)

答:因为任何事情的产生,都可以去了解它背后的深层原因,不是在那里怨天尤人,因为此有故彼有、你有抓取、有贪爱、有得失、你的痛苦,烦恼就跟在后面。

229、什么叫中道智慧?(11页)

答:中道智慧,它是一种善观缘起而处在一个灵活的平衡点上面。你要能够平衡,否则你的身心就难以协调或者说你的身与心是分离的,这样,你就会有苦,就会有用力,就会有抓取,你没有办法全然的放开。

230、什么是慧解脱?

答:在未到地定的这种情况,就可以见法、就可以开悟、就可以证果。这样初果、二果、三果上来,这一种情况所到达的解脱、就是属于一种慧解脱。

231、什么是真常唯心的思想?(12-13页)

答:简短来说,你是用头脑的知见去理解无我,用我慢在断慢,但是你的内心里面,确实很怕无我,核心里面都是一直要抓住一个不变的我,一个恒常的我,这是很微妙、很微细的,大家要慢慢去看到。

232、为什么闻思基础非常重要?(13页)

答:有了正确的闻思基础,后面的实修才会知道重点要放在那里。因为众生就是习以为常的在抓那个自我不放,真正的生死关头是在这里,如果闻思基础不够、修行这一关很难突破!不然落入到真常唯心而不知道。在修行路上,很容易在抓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而落入真常里。

233、在平时生活中检验苦与烦恼不安的原因在哪里?(15页)

答:我们的闻思要运用到平常生活中,检验苦不安烦恼的原因在哪里?包括十二缘起,包括你在家里跟人家起冲突,或是上班的时候,跟人家起冲突、起烦恼,要去解析其中的原因,但要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来解析,不要解析到最后,总是怪别人不对,这就是不如实解析原因。你要站在“明行”、“明觉”的角度来解析,这样才能把苦的根本原因找出来,以后就可以避免我们在无明冲动、无明造业、于是后面受苦而不知道。能够在你产生痛苦以后,就能够觉察到是很好,问题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都是在冲动发生之后、你面对这些检讨然后找出原因,如果能够在事情还没有冲突以前就去看到,修行的定力就要越加深,你的观觉察力要有,你要有止观双运的实力与能力,如果定力不够,就要继续用功。

234、我们为什么要有正确的闻思?(15页)

答:就像以前一发生冲突都总是怪别人不对,现在回来看到自己的无明、冲动,看到自己的脸黑,这也是四念处方面的应用,把身受心法这些实际来体会、来做,包括身口意、身心的柔软,包括名、色分别这些,都是能够实际去体验出来。当你有这些实际体会之后,将来你在历缘对境时的冲动,就会渐渐减少,而且因为你身心的柔软,那一种冲动又自然减少。如果你只是在苦的时候,去观察这个苦,没有去找出苦的原因,只是现象发生,你就是接受,总在那里无奈的挨打接受,而没有看到苦的原因,这个苦就白吃了。所以四念处方面的修行,必须要有前面闻思的整个基础,这样你才会去消化,才会去找出原因。四念处要修行有成,一定要有前面的闻思基础、一步步去闻思修证,这样你才能够进一步去看到苦的原因,这样苦果、痛苦与烦恼的现象、就渐渐不会发生了。

235、法跟法界的主要不同处在哪里?(21页)

答:法就是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还有空,法界就是大自然现象界,空,所以法包括语言文字。法跟法界的主要不同,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法是人类头脑所思维、所归纳出来的法则,是属于概念性质的,法界是实相的存在。

236、修行、闻思就是要我们去了解什么?(21页)

答:就是要我们去了解整个法界的实相,因为实相方面是非常微细的,如果你的心不够宁静,你是没办法看到的,你只是看到肤浅的外表而已。整个的修行是让我们的身心静下来,然后去体悟大自然所呈现的法则,如果你的心不够宁静,就会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就会产生颠倒梦想,就会产生苦。

237、如何理解佛佛道同?(22页)

答:所谓的佛佛道同,是说只要是有相同的证量、相同的体证、相同证悟的人,一定会来到相同的结论,这就是佛佛道同的意思。

238、为什么心要柔软?(22页)

答:因为实相跟你原来颠倒梦想所抓取的、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你不是为解脱而来,我跟你讲实相,你没法接受,会反弹的。因此你的心要柔软下来,真正为解脱而来,真正为认清实相真理,我就跟你讲事实,这时你才可以接受。

239、佛陀不是一个权威的偶像,他是要告诉我们什么?(22页)

答:告诉我们他是怎样走出生死苦海?就是因为了悟大自然的法则实相,然后归纳整理出的“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无常”、“无我”这些,希望大家如实去了解。早期为什么他们修行成就解脱这么快?他们并不是透过语言文字在哪里钻研,不是透过经藏在那里钻研,都是在大自然里面实修,佛陀会跟大家讲述我们身心的这些现象是怎么样?大自然法则是怎么样?然后大家实际去体悟,从大自然的实际教材里面,讲什么样的现象,让大家实际去体悟,使大家真正回到法上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问答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五章 八正道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 目录 《阿含解脱道次第》序文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0章 前言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一章 概论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章 体会世间苦难—老病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四章 惭愧心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六章 乐见圣贤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七章 听闻正法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八章 五阴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九章 六入处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章 界相应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一章 四食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二章 受相应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三章 三法印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四章 四圣谛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五章 八正道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 问答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