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三步置换法则
 
[佛光法师] [点击:2951]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三步置换法则

我手头上这本书是圆瑛法师用古科判形式写的《圆觉经》讲义,古科判法是佛学院教课使用的。佛经加上古能人秀士的规程(中国古人对文字的理解有一个程序),就不是我们现在人所能接受得了的。学古文的是少数,能学通的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古大德的讲义一旦出世以后,基本上是当做经典收藏,而不能广布流通,这也违背了大德的初衷,因为本身他希望这些讲义能利益众生有益后学者。中国文化的断层是中国人的灾难,用我们70年以后的人接受的教育模式,跟原文基本上没有相通的地方,只能是束之于高阁。

非常可惜,人家圆瑛法师写得相当好,而且系统详细,完完全全是非常正规的形式。但是叫我们现在去学习很吃力。按照这种讲义模式,不单是古文的意义,还有佛经的教义,这双重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很难理解。所以我们还是直接去学经文,直接去取其义而不去取其语。

大方广了义经典上都是说的万法唯心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唯识),唯识的概念本身按照专业来说非常复杂,估计我们这些人不可能读懂的。就一个心所(心所对境),五十种,别说认识这五十种心所境界了,就是背过这些词汇,那真的要点儿功夫。我现在也背不过,只能记住大概几种,但是可以从实际当中去观察它,认识它以后,相应的名称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用心而不用识。

这里(包括我们学习过的《楞伽经》、《楞严经》)教授我们一个观点:用心不要用识。用心是可以解脱的开始,用识是轮回的开始(是执著和轮回、烦恼的缘起)。识是分别、判断和执著,形成我们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

像这一类的经典,去跟老太太们讲,她们能识动吗?够呛。所以一开始学佛修行的人都是年轻人而且很有文化修养、各种素质都很好的。佛陀时代为什么都是年轻有智慧的人在学佛?因为如果没有智慧,佛讲出来跟不上他的思惟。如果心很慢、很落后,暗钝,别说听明白了,根本就记不住他讲过什么话。

你们都够聪明的吧?很多人听我讲课已经两年了,现在一堂课下来,能不能把我讲的给复述下来呢?我讲了半堂,忘了一半,我下课,也就差不多忘完。我自己给自己开心一下:是不是我讲得很好,令你们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了?

我清楚问题在哪,因为我讲的是道,不是学问跟知识,不是凭聪明可以接受的。“聪”,是指的耳朵,耳朵能听进去。“明”是能看得见。只要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就能把识心了知和识别的理掌握。道不同,有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以为谋”,道跟人家不相同,一切主张和概念没办法叫人家接受。所以我讲了很多,你们听完就忘原因也就在于此。

这就需要反复去熏习,反复去听,哪怕能把一句话真的入心了,所有的烦恼会迎刃而解。《金刚经》等大乘经典上说的,能受持一四句偈的利益是不可限量的。“偈”是总结语,“受持”是不单记住而且履行到行为规范里头去,在生活行为当中去体现它、体悟它、感受它,这叫受持。一切缘起以它为原则作为开始法则的时候种性发生改变,那时所谓的无明就破掉了。

我们的无明怎么破?必须得把旧有的形成意识的法则换掉。我们旧有的形成意识的法则是追逐和记忆的过程,完全活在前面一个念头里头,所以不能去观察现有的本来真实的东西。无论是从身心和世界哪个方面都是这样的,只能是活在前面那个环境里头,所以会不断地分别、不断地判断,拿现在的感受,去套前面的意识(分别念),会发现有很大的区别性。

比如现在是到晚上了,但是我们多半的心际是停留在下午(如果你这个人心比较大,比较有福的话),晚上的判断感受还要用下午各种感受延续下来,惯性思维会产生什么感受?疲惫,第一个是累了一天了很疲劳了,然后一天当中积累的种种分别念到晚上就开始起作用了。起作用就影现到什么?要不就去玩儿一会儿放松一下,要不就去看看电视,反正要找点儿事儿干。不然坐到那儿心会很乱,得完全叫心境释放出来,把一天(以一天为说,实际不止一天)积累的信息量完全释放出去。

这种释放就像牛吃东西一样叫它反刍出来,自觉不自觉都在反嚼,让它运行一遍,感觉很疲惫了,就会睡着了。这个疲乏是意识分别不愿意动了,我们总是用浅显的分别力(念头的分别作用),它的记忆性你不去发行,因为不知道它的记忆性从哪来。但是有个追忆性(追逐的记忆),追逐的过程里头去体现它的存在性。这是欲界众生所持有的心,总在众缘和合当中升起,总在很多条件当中发生这种力量。把它看得很清楚的时候,就能去避开它。怎么避开?我刚才说过要置换法则。

我们总在追忆当中有得失的感受,得失的观念。“这个事情我看得到”,“这个事情我观察得到”,“这个事情我认识得到”,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在判断,突然一下子,这个事情跟你的所依缘不一样(失去所依)的时候,没有判断的所依缘了,会觉得好像空落落无所得。恰恰分别能力(念力)没有所缘境界的执著的时候就要体现本有的空体性。

我们不适应空体性,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适应的是一切有法。不光是这一天,无始劫以来必须得有个所依缘才能感觉到存在。这时候才觉着你是真的,境界才是实在的。我们都感觉境界是实在的,我们的心是真的,这个身体感受很真实。这是众缘和合升起来的现象出现了。

怎么去置换?从现在就开始,不要去造成有所得的缘。一念判别以后,不要把一念判别这个现象,再做个真实性存在去追逐它。作为欲界众生来说最大的无明就会破掉,所谓的粗相生死,一切现象都会破掉,一念无明就会消失。

无明是什么?就是妄心有所得(总在思维有所得),总在所依缘当中去患得患失,在有无之间去判别,这就是欲界众生当中所持有的一念无明。这里有个关键的转身的地方是什么?一念判别以后要自己警醒自己,这个判别的心念非实有性,不要生见取心。练起来可能一次不容易,两次不容易,但是集中心念五分钟,训练四次五次,就能体会到不可得心。

不可得心是修行阶段,心不可得是证悟阶段,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什么叫不可得心?要清楚一切现象缘起都是不可得的,这是我们要建立的观念,用心(一念分别)去看自己的身心和世界。世界是生活空间,暂且不用去理会。就看身心感受(对自己的认识、感受),要记住这个不可得,这是叫不可得心。体会它,“这一切一切都不可得”,这种认识要建立得很清楚,观察得很清楚。随着熏染的力量越来越强,有这种认识和感受以后,会知道心念当中的无一物可得,它的本来就是那样,这叫心不可得,是证悟阶段。

这是很细致的,能去修断一念无明的关键的三步。无明断灭,所谓的三界烦恼当下就了脱了。这也叫入如来会,但是不叫平等法会,正像《佛说四十二章经》讲的开始调服自心了。是真正地开始建立信心了,相信佛的存在,相信佛是怎么回事。这三步的修行是完成对念佛概念的理解,是对自己心性认识的开始。对于一切信心的认识开始建立基础(不仅是佛法的修行,所有的层面,所有的行当),要想成熟,要想得利,必须得有这个过程的熏习和修行阶段,我只是用佛法这种层面给你总结出来。

这个道理适应于每一个我们所说的法界,每一个社会层面境界里都适用。要想得其道,必须得通过这个见道的过程。做任何事没有这个过程那真得慢慢练,不知道练到什么时候,很难很难。通过这样的思维,这样内心世界结构的更替(建立),很快就入道。在你所特有的生活环境里依这种法则去建立,两个层面的修行,三步进取的过程,就快了。这是个总持法,它适用于任何的地方,能记住大概的路程吗?

这是觉悟你的摩诃萨的,把觉性练好。这样只是“入如来会”,能体会真理的力量了,能体会“道意”(道的意思)了。“道”是我们的一念平等心,一念分别的作用是平等的。无论是不可得心,和心不可得,都是它的作用。正是因为都是它的作用,所以就平等性发生,无论是往里头融摄(摄受)一些境界,还是显现一些境界。但是摄受跟显现是两重天。

摄受是接受(就是我们说的聪明),形成意识种性,接受完了会显现,在接受的同时也能显现。在接受新的观念的时候,本来的观念也会显现出来。能作用的一念平等心是不是这样的?能够接受也能显现。突然(不是预谋)想出来一些事,这些事从哪来?从你的累积(过去的种子)翻出来的。也能收也能放,这就是它的平等性,我们思维这段经文就是为了体会一念平等性。

认识一念心的平等,一念无明断尽。因为一念思维的是平等性(是不可得的),就超越了一念的执著和分别。分别是往里收,执著是显。在你们的生活里头都能感受得到,但是两者都不要在意。往里头摄受的时候不要在意,好坏没有,不加好坏观念的时候,受就不产生(所谓善恶业就不产生),显现的时候也就不会产生受。我们成天好加一个好坏善恶的观点(无论是对身心、世界都要加),一旦显现的时候就开始受,因为这两者是同时的,摄受的同时也在释放。

我们一天摄受到一念(欲界众生的心)里头来的,释放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姑且以白天说是摄受,夜晚就是释放(放松了就好像没那么累了),两者是平等的。为什么第二天会感觉轻安了?因为你放下了(这个放下不等于放弃),把一天的执受释放是不执著了,不执著的前提是不分别了(不在乎了,一天下来累了,不想它了)。好坏善恶分别这些知见通过一晚上一念一念很快就放完了。睡一觉,很清醒地过去,就好像所谓的“夫妻没有隔夜仇”。因为人家俩关系很好,头一天吵完了第二天为什么没事儿了?放下了。

这就是本来的佛性,也就是我们经文里讲的“清净觉地”,但是我们不觉悟它(不认识它)。所以说你的“觉地”叫无明,没有明、没有亮。《金刚经》形容有心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人无心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个无心就是告诉你不加判断,不加好坏思维,一下什么缘起都看得到,很清楚。

什么叫无心?不加任何的观点。布施,是我们面对所有的生活境界、身心世界。当我们用分别心对待所有的生活境界,不去强加是非好坏善恶这种自己的观点,自然“日光明照”,心光会照见这一切一切的真实的发生过程,“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那有心布施呢?有相思维,加一个观点进去,就看不见别的东西了,正像戴着眼镜看东西是变形儿的。怎么面对呢(怎么去修这个观呢)?实际上我们都会修放下这种解脱,不会禅定不要紧,你说“我坐不住”,没事儿,那是你认为的禅定。欲界众生有欲界众生修习禅定的办法,什么呢?人人都会,就是睡觉。

别小看睡觉,它类似禅定。但是你是昏沉境界,因为在睡觉以前没有弄清楚这个作用会产生的机理在哪,叫无明。虽说睡起来把旧有的东西没了,这是心性本来就有的作用,但是根本不觉悟心性作用,所以还叫烦恼众生。

我们每天很清楚地过活,首先从理念上都很清楚这一切法究竟是无所得的,然后真的就会“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禅定功夫越来修得越好,会发现智慧是睡出来的,这样睡觉增长的是智慧不是随眠无明烦恼。

根本无明(人的我执)会随着睡眠在增长。为什么呢?因为你没破它,在清醒的时候要修禅观破它。怎么叫修禅观?我们平常用心进行观点思维的时候,要破我执,修定的时候力量就会发生。就不会再生我执想,我执受也就不会再有。清醒的时候修禅,睡觉时候在修定,这叫定慧等持。

不要荒废休息,休息很有用。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得清楚自己。理智不清楚,越睡越糊涂,越睡越麻烦。恰恰理智很清楚了,睡起来叫浑身轻安。当然这里头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会做才行,还要调息,条件很多的,不是说人人都会睡觉就完了。这是个方向,掌握这个方向粗相烦恼能解脱,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自然就消除了。

心变了境就变了。当烦恼消除的时候,比如一些小小的愿望会真的好办,心想就能事成了,因为你能驾驭你的心。不需要练很长时间就可以了,但要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也很难。能把妄想打成的需要甚深的禅定,估计凭你那点儿功力不行,先调服再说。

我已经把菩萨要问的问题基本解释得差不多了,但是他的问法更专业一些,更系统地问出来问题:怎么把平等法性观建立好?怎么去让心性恢复本来?他问得很清楚。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大悲,并不是理解成心眼儿很好。悲能拔苦,慈能与乐,这是慈悲的定义。父母对孩子只是叫慈爱心,孩子身心世界的不要说根本痛苦,很多东西都帮助不了他。父母希望他快乐,但是对他的执著是一种爱心,并不能去拔他的苦,所以叫慈爱心。

从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父母好不好?绝对好,人没有父母活不了。但是父母绝对不能跟佛相提并论。佛完完全全去启迪你的智慧生命,父母只是慈爱心。我们没有不孝的意思,绝对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执著。父母跟佛是平等的话,释迦牟尼佛就不用出家了。他在皇宫里父母照顾他,既能行孝又能修行,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他还要舍亲出家去求道真理呢?

父母是给与我们业报现象生命的恩德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要记住,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绝对不是智慧的启迪,从根本意义上是有很大差异性的,根本跟佛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心是绝对不能小,不单对父母感恩,我们对好朋友还要感恩,学佛要清楚,不是人云亦云。

作为世间道孝敬父母是第一善,但是作为出世间解脱道来说,求证智慧解脱是第一善。为什么?求证到智慧解脱这种功德的时候父母同时得到利益,因为他是跟你有缘的,自然而然地你就会回向他(他跟你最有缘、对你最有恩惠)。所以说哪个利益最大?佛法真理的利益对我们自身最大,对我们父母的回报也是最大的。世上任何的东西不能解脱他们的生死烦恼的痛苦。

生老病死这些痛苦你解脱不了他,只有掌握佛法智慧这个真理,升起来真实的智慧时对父母是至孝。世间孝是三餐六饭去伺候供养他,他死的时候你没有办法,阴阳两相隔。地藏菩萨以他亲身的实践告诉我们,佛法的真理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的。在他没有成圣道解脱以前,只是凭仗三宝的功德威力加持,父母死以后依然还能利益他,世间任何法做不到。

世间再有钱、再有权的人,父母死了办法没有利益他。孔子讲孝道,要守墓三年,用三牲锦绫去祭祀父母,看着很孝顺吧?天天给父母吃肉杀生?世间道中看没有问题,换一种观点(递换思维),有很大的纰漏性。这是真实的理,我们去发挥至孝,至孝顺义是人生最宝贵的。

为什么称佛为“大悲世尊”?“”是没有分别、没有界限(没有心和世界的界限),他对一切众生都是无私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是有私的,因为他是凡夫,有执著的观念。所以不要把佛跟父母相提并论,那样会折父母的福。对父母的感恩心绝对要有,而且绝对不能忽略父母。我每回想起爹妈的时候,更愿意修行成道,以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功德来回向他们。这是真的,他自然而然就会转变。

这是我们从狭隘的意义上说今生的父母,那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呢?心量打开的时候,真正会认识到我们眼前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自己的爹娘。再往大处去,一个国家的国王,清楚的君主会“民重君轻”,因为是老百姓在养活他。他很清楚,但是他的清楚只限于意识浅表,没有入心,所以他可以做一些阳奉阴违的事,叫不孝。

为啥儒家把忠孝仁义放一起?忠孝仁义是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讲我们人要有正面的东西,不要有负面的东西,忠孝仁义的负面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对生活层面四种人(朋友、父母、国王、兄弟)的态度。这四种人全是过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对他们有没有感恩心?阳奉阴违就叫心因不真,果遭迂曲。

我们透过“大悲”讲出来这些道理,所以真正称得上“大悲”的只有佛,佛是没有任何的私心和执著,因为他是在绝对的境界里头,所以一切都是他自己。他爱护所有的人,爱护所有的众生。你爱护自己吗?就宛如此意。因为他心量真的认识到了,而且真的能感受到,这一切真的就像他的身心世界是一样的,自然是无伪的。没有任何虚伪掺杂的心发生出来,他就会爱护每一个众生,无私成就大悲。

念大悲咒关键两个字要做到——“无私”。念大悲咒能念得嘴都麻了、舌头都木了,有感应没有?有点儿小感应。要知道念大悲咒的功德了得,真正的以大悲心来念一遍大悲咒,须弥山都能碎为微尘呐,能把四大海水咒得开锅。你说“有那么大热量吗?”还真有那么大热量。你们去看看早上起来我的屋子里整个跟有蒸汽一样,窗户上的哈气形成水珠往下淌,在哪个屋睡,哪个屋有那些。我还没有大悲心呐,只修点儿慈悲心而已,就有这个力量发出来了,何况人家那些久修得道的菩萨圣人呢?更不要说佛陀了!

为什么说佛的脸亮得就像千百日光?“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比一千个太阳还要亮,谁能靠近他?但是又谁都能靠近他。谁也离不开太阳,但是谁敢靠近太阳?这叫畏爱兼报。

所以“大悲世尊”意义很深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理解慈悲就是好心眼儿,有些人斤斤计较,没有满他愿就会抱怨“学佛的人一点儿不慈悲”,照他那意思是说学佛人就该倒霉,学佛的人就该受气,学佛的人就该怎么样怎么样,当然我们不会跟他们争执什么,不过不要太不像话,凭我们现在的修行还不能无诤。

善业转变的力量很大,不要把善业转成恶业,这样就结成恶缘了,伤害人家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伤害自己,骂人家的时候谁先累呀?累得口干舌燥的,气得吼吼的,怨谁呀?所以尽量别骂人。我们要学大悲世尊,要有无私的爱心,无私的慈悲。

人有爱心的时候,身体里就会出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芳香,经典上记载佛身上有香,人们一闻他的身香就解脱了,没有烦恼了,对他的感觉就不一样。这种智慧的香气能让你的身心发生一种变化,所以越是无私,越是慈悲心,就会产生无限魅力。美得就像观音菩萨,人见人爱,动物也会喜欢你。

修大悲心会是人缘最好的,所以想改变形象工程,多念大悲咒。但要真的相信才行,把这个道理弄明白再念,力量更大,这叫事理圆融。人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信心建立在智慧上,有智慧的时候建立你的行为,你这个人就没法说了。《地藏经》上二十八种利益有个“人见清净”,谁看见都非常景仰你。人随着心的变化,你的气息就变化,周围的缘法就在改变,所以你整个的感受就不一样了,修行就是这样来的。

释迦世尊有彻底的悲心,到现在咱们还在追逐人家呐,什么魅力呀!人家都已经死了好几千年了,见了人家还那么崇拜,你有这魅力那就本事了。

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他问的问题就是请佛为参加法会这些圣众讲“如来本起清净”。我们怎么样让真理开始运行没有任何的障碍(清晰地开始)?“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这句话代表几重意思,第一“如来”是我们的理体实相(真实的心力作用称为如来本体心相)。

第二“本起”怎么样从根本上让它运行起来?我们的实相作用(真实受用)怎么样让它从根本上发生起来,我们不再去起任何虚妄和错误的认识?让一切从真实开始,一切从本质开始。首先发心(我们一切从实质开始,一切从本质开始)就是这样,这叫“本起”。

第三“清净”是非常清晰的,非常准确的,这叫清净义,我们不清晰的叫不清净。某件事不清晰的时候你的行为方式就含糊,模糊不清。清晰的时候你很准确地就可以达到目的。

第四“因地法行”这是种性的变化。因为前边这种思维(智慧)的建立,后面是种性的发生。因为这样的种性发生这样的缘起,哪样的种性呢?“如来本起清净”就是前边我解释的那一堆。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四讲 如何发起本起清净
下一篇: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二讲 认识法身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一讲 佛法教义的核心思想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二讲 认识法身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四讲 如何发起本起清净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五讲 何谓绝对的生命法则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六讲 转身的智慧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七讲 摆脱一切观念的执著去做..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八讲 依道见法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九讲 有无俱遣 净觉随顺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讲 是心即佛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一讲 认识如幻和三昧力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