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
 
[传印法师] [点击:2542]   [手机版]
背景色
 《净土决疑论》讲记(十)
释印光造论 释传印讲记
  ②释有禅、净——约机修
  【论文】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禅净二字前边多了一个“有”字,定义就不同了。是否有禅,或是否有净土,必须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修行人。有禅,或有净土,是属于众生根机和修持问题,这是必须要明确的。
  ③禅、净与有禅、有净土不可混同
  【论文】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笼统。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禅”与“有禅”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净土”与“有净土”二者也不可混为一谈。“禅”与“净土”,是属诸佛的教理方面的事情;“有禅”与“有净土”,则是属于众生的根器修行方面的事情。诸佛所垂教理,是固定而不可改易的,众生机修如何,情形就不可能一样了。譬如国家教育部对种种学历的规定是固定的,至于具体的个人能否具有这个学历,则要根据这一学历的规定,看他是否合格;合格了,他才能具有这一学历。如果他没有按这个学历的规定要求来完成,或成绩不合格,那么,他就不能拥有这一学历。这个道理,是浅显易知的。
  但是,在我们佛教门中,对于这种类似的道理,却往往被一些人模糊,产生误解。以为凡是参禅打坐的人,就是“有禅”的人;凡是念阿弥陀佛的人,就是“有净土”的人了。可谓肤浅极矣!
  不妨试举一例,说明“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并领会参禅悟道之不易。南宋末的祖钦禅师(?—1287;70余岁),属临济杨岐、破庵派,亦名法钦,号曰雪岩,浙江婺州人。据《雪岩祖钦禅师语录》中祖钦禅师自述,他5岁即出家为净人,每侍师见与宾客接谈,知有“向上事”,便深信不疑,学习坐禅。16岁,剃发受戒,18岁参方行脚在双林寺短蓬远和尚会下,终日不出户庭,初看“无”字话头。忽逢念头起处,打一个返观,这一念当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动不摇,过一日如弹指顷,都不闻钟鼓之声。
  19岁时,在灵隐寺挂单,见处州来书记说道:“钦兄!你这工夫是死水,不济得事;动静二相,未免打作两橛。”我被他说着,正是如此。他又道:“参禅须是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须是疑公案始得。”他自破庵会下来。破庵是松源之子,说话终是端正。我当下便改了话头,提个“干屎橛”(云门公案)。一味东疑西疑,横看竖看。虽是封了被,胁不沾席,从朝至暮,行处坐处,只是昏沉散乱,顷刻清净也不能得。
  闻天目和尚久侍松源,是松源的子,必得松源旨趣。遂移单过净慈寺,请益。然而,他发药不投我病,只是“伶俐禅”。不得已仍依旧自己坐禅,是时漳泉二州有七个兄弟,与我结甲(制)坐禅,封被,胁不沾席。外有个修上座,是漳州人,每日在蒲团上,如个铁橛子相似;地上行时,开两眼,垂两臂,亦如个铁橛子相似。要与他亲近说话,更不可得。
  如是两年间不倒单,日里也似夜里,夜里也似日里;行时也似坐时,坐时也似行时,只是一个昏沉散乱,混作一团;如一块烂泥相似。一日忽自思量:“我办道又不得入手,身上衣裳又破碎,皮肉又消烁也!”不觉泪流,顿起乡念,且请假归乡。自此,一切都放了。两月后,再来消假,又从头整顿用功。经这一放,十倍精神。原来要究明此事,不睡也不得。你须是到中夜熟睡一觉,方有精神。
  一日,于廊下遇修上座,遂得亲近,问他“去年要与你说话,何为却只避我?”修曰:“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哪更说话!”我问曰:“即今昏散,打屏不去,奈何?”修曰:“你自不猛烈。须是高着蒲团,竖起脊梁,教他节节相拄,尽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并做一个话头;与么提起,更讨甚么昏沉散乱来!”我便依他说,寻一个厚蒲团,放在单位上,竖起脊梁,节节相拄,透顶透底,尽三百六十骨节,一提提起;正如一人与万人敌相似。提得转力,转见又散;到此尽命一提,忽见身心俱忘。但觉目前如一片银山铁壁相似。自此行也如是,坐也如是。清净三昼夜,两眼不交睫。
  到第三日午后,自在三门下如坐而行,忽然又撞见修兄,他问我:“在这里作甚么?”我对他说:“办道。”他云:“你唤甚么作办道?”遂不能对。转加迷闷,即欲归堂坐禅。到后门了,又不觉至后堂寮中。首座向我说道:“你但大开了眼看是甚么道理。”我被提这一句,只欲归堂中坐,才上蒲团,面前豁然一开,如地陷一般。是时,呈似人不得,非世间一切相可以喻之。便下单寻修。修见便道:“且喜,且喜!”我便与他握手到门前柳堤上行一转,俯仰天地间,森罗万象,眼见耳闻,向来所厌所弃之物,与无明烦恼,原来尽自妙明真性中流出。自此目前露裸裸地、静悄悄地、浮逼逼地,半月余日,动相不生。(按:能悟到如此地步,已经不易,然而,尚未透彻,故不可谓之“有禅”)
  可惜!此时不遇具大眼目、大手段尊宿,为我打併;不该向这里一坐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每于中夜睡着,无梦无想、无闻无见之地,又却打作两橛。古人有“寤寐一如”之语,又却透不得。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之语,又都错会了也。凡古人公案,有义路者,则理会得。无义路如银山铁壁者,却又不会。虽在无准先师会下多年,入室升座,却并无一语打着我心下事。又将经教、语录检寻,并无一句可以解我此病。
  如是碍在胸中者,十年!后来,因与忠石梁过浙东天目、阿育两山作住。一日,佛殿前行,闲自东思西忖;忽然抬眼见一株古柏触着,向来所得境界,和底一时飏下,碍膺之物,扑然而散。如自暗室中出在白日之下。从此,不疑生,不疑死;不疑佛,不疑祖。方始得见径山老人立地处,正好与三十拄杖。(《卍续藏经》第70卷606、607页)
  参禅至此,方得谓为“有禅”。因此,吾人应正确理解:“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不可谓之“有禅”之义。
  “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者虽有一点信愿而其“信愿不真切”皆不可谓之“有净土”。
  “念佛偏执唯心”者,即固执唯心的理佛,将念佛作为降伏散乱妄想的方法,而不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如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说:“念佛功夫至风吹不进,雨打不湿,若无信愿,亦不能生弥陀净土。若具信愿,纵未念到一心,临终一念相应,亦得往生。”偏重唯心,即与仗自力法门相同了,虽然念佛,而不能谓之有净土。
  论文揭示念佛人信愿行不真切的种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都是一些常见的现象。第一种表现是“悠悠泛泛,敷衍故事”。这种人虽然也信佛念佛,也发愿求生净土,但并不真切,不扎实,不专注,念佛时心不在焉;或随众起倒,心神旁骛;扰扰攘攘,过度光阴。总是信不真实,愿不恳切,即便是曾有每天的定课,每多为世务应酬耗费精神,临到做功课,不是疲倦昏沉,便是妄想纷飞,敷衍了事。有时甚至把做功课当成一种负担,很被动,自己为自己寻找理由:今天太累,身体不大舒服等,今天功课不做了;这样,逐渐荒废下去。丛林云水堂中有人说:“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两年,佛在天边;出家三年,望佛不见”,大致便是说的这种情形。初发心学佛时,挺虔诚也很勤苦,随年时增长,逐渐地松懈下来,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以致数十年道业略无寸进;如是样子,怎能谓为“有净土”!
  第二种现象是“行虽精进,心恋尘境”。古人有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这种人虽能精进念佛,而愿求往生的念头微薄,留恋于现世生活中利名财色等五欲尘境。纵曰念佛功不唐捐,也只能成为将来得度的远因而已!古德云:“吾人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梦东禅师遗集》第12页,香港佛经流通处1990年版)是人临命终时,由于平素缺乏出离心,求生净土的心力羸弱,敌不住生前长时留恋尘境的强大业力,一念之间,便被留恋尘境的业力牵去轮回了。如是此人,纵然念佛,却无净土。
  第三种行为是念佛为“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此人或今生贫贱,羡慕富贵者的生活,闻说修行能为来生,于是行善念佛,希图来生富贵。第四种行为是念佛为“求生天,受天福乐”。天上的福乐,也是五欲乐,不过,较之人间,尤为殊胜。五欲乐者,凡夫沉迷于色声香味触之五尘境中,追求其可意的快乐,其实如同花间露、草上霜而已!
  如《摩诃止观》卷四云:
  呵五欲者,谓色声香味触。《十住毗婆沙》云,禁六情如絷狗鹿鱼蛇猿鸟。狗乐聚落,鹿乐山泽,鱼乐池沼,蛇乐穴居,猿乐深林,鸟乐依空。六根乐六尘,非是凡夫浅智弱志所能降伏,唯有智慧坚心正念,乃能降伏。……眼贪色,色有质像,如聚落,眼如狗也。耳贪声,声无质像,如空泽,耳如鹿也。鼻贪香,如鱼也。舌引味,如蛇也。身著触,如猿也。心缘法,如鸟也。今除意(心缘法),但明于五尘。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须欲之心,故言五欲。(《大正藏》第46卷43页下)
  《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大正藏》第25卷181页上)
  又现实生活中,财、色、名、食、睡五事,能诱人迷醉,难以自拔,使人堕落,不能出离,故亦称五欲。无论人间天上,五欲过患皆如经论所说。念佛,本来是为了要超脱三界生死轮回,现在此人却留恋生死,将念佛来求福报,因果相召,非不能满愿,只是其人的识见如是之浅短,实为令人可悲可怜也已!这就如同拿一颗无价的摩尼宝珠去贸易一粒巧克力糖吃。
  论文举第五种行为是念佛为“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净土法门,念佛的目的,是在于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今此人念佛的目的,是在于仍然滞留娑婆世界,要想来生出家为僧。目的不一样,所以,此人虽亦念佛,而不能谓之“有净土”。
  综上所举念佛人,或无信愿,或虽有信愿而不真切,或为求人间天上的福报,或为求来生为僧等种种情形,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领会到佛度众生的首要问题便是要了脱生死的问题。昔日,本师释迦牟尼佛,于中印度摩揭陀国菩提伽耶大道场初成正觉,便往迦尸国波奈斯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位弟子说法,度之成为出家比丘,天下从此佛法僧三宝具足。而其所说之法,所谓“三转*轮”[1],便是苦、集、灭、道四谛之法。一代时教,(依天台宗)判为藏通别圆。无论界内的藏通二教、界外的别圆二教,无论大乘小乘,内容虽多,而总皆依此四谛*轮为基础。[2]
  苦集灭道四谛,亦称四圣谛,乃是往圣先佛经历修证实践,证明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故称圣谛。苦集二谛为世间流转生死的因果关系。集,即烦恼,为因;苦,即生死,为果。灭道二谛为出世间返本还原的因果关系。道,即道品,为因;灭,即涅槃,为果。佛教众生,要知苦断集,要慕灭修道。知苦,即首先要明了认识到凡夫众生流转三界、轮回六道、饱受生死煎熬的痛苦,这是佛法中修行一切法门的前提,不仅是净土法门而已。所以,古德开示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梦东禅师遗集》第22页,香港1990年版)
  由此可知,发菩提心,首先便是要了脱生死。除非已证无生法忍乘愿再来的大菩萨,若自己不能出离生死苦海,侈谈什么发菩提心,度脱众生,其主观愿望虽好,奈何实际上是办不到的。诸大乘经论,皆如是说,自己尚且溺在生死海之中,焉能度他!按通途教道,至声闻四果(阿罗汉),方得脱离三界生死,对一般凡夫来说,此甚难故,释尊以彻底悲心,垂宣弥陀净土之特别法门。若人于此倘不在意,则仍旧迷昧,错过长往,求出难期矣!因此,如前古德又开示云: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已来,犹为蚁子[3]。八万劫后,未脱鸽身[4]。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燃也。
  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于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菩提道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以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偏空小乘,皆因无此菩提道心)。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
  所谓深信者: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遍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土,总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
  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痛苦之思良医,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冤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则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
  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
  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哉?!(《梦东禅师遗集》第三、四页,香港1990年版)
  观此,对于行人,何谓“有净土”、如何“有净土”这样带有根本性质的关键问题,定能洞然于胸而了无疑滞矣。唯愿同仁依此而行,本此而修,定可保证万无一失矣!愿共勉之!
  (待 续)  
  【注 释】
  [1]三转*轮:法,谓轨持法则,即客观事物规律的真相。轮,取喻为义。印度古时国王以金等为轮,征服四方。此取“动转不住、舍此趣彼、能伏怨敌”,是为轮义。三转者,谓示转、劝转和证转。
  如佛初将四圣谛法,对五比丘一一指示说:“此是苦,是可以知道的;此是集,是可以断除的;此是灭,是可以证得的;此是道,是可以修行的。”是为初转*轮的示转。
  第二番,佛对五比丘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是为二转*轮的劝转。
  第三番,佛以身示范作则地对五比丘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为三转*轮的证转。
  如是对四圣谛,各以示劝证之三转,是为教之十二行。在三转过程中,能令行人生起眼(观见)、智(决定)、明(照了)、觉(警悟)四种作用(功能),是为行之十二行。如是上、中、下三种根基的人,于三转中,各得悟道证果。于此可见,佛陀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身教重于言教。如《礼记·大学》云:“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请参见《佛说三转*轮经》(《大正藏》第27卷911页)
  [2]在藏教曰生灭四谛;在通教曰无生四谛;在别教曰无量四谛;在圆教曰无作四谛。(请参见《天台四教仪》及《教观纲宗》等)
  [3] 《净心诫观发真钞》中本云:《灵感传》云,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祇园精舍。须达捉绳一头,舍利弗捉绳一头,共丈量之。舍利弗惨然不乐,须达问故。答曰:以天眼观见过去毗婆尸佛时,亦于此建精舍,而此蚁子在此中生,乃至七佛以来,皆于此建精舍,而此蚁子,亦在此中。至今九十一劫,受此蚁身,不得解脱。(《卍续藏经》第59卷545页上)
  [4] 《大智度论》卷十七:郁陀罗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飞到国王宫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国法捉足而礼。夫人手触,即失神通。从王求车,乘驾而出。还其本处,入林树间,更求五通。一心专至,垂当得时,有鸟在树上急鸣以乱其意。舍树至水边求定,复闻鱼斗动水之声。此人求禅不得,即生瞋恚:“我当尽杀鱼鸟。”
  此人久后思惟得定,生非有想非无想处,于彼寿(八万劫)尽,下生作飞狸(鸽),杀诸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恶道。(《大正藏》第25卷189页上)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净土决疑论》讲记 九
下一篇:《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一

 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五 《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二
 《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一 《净土决疑论》讲记 九
 《净土决疑论》讲记 八 《净土决疑论》讲记 七
 《净土决疑论》讲记 六 《净土决疑论》讲记 五
 《净土决疑论》讲记 四 《净土决疑论》讲记 三
 《净土决疑论》讲记 二 《净土决疑论》讲记 一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