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解脱之道讲记 a16 耆那哲学
 
[体方法师] [点击:3592]   [手机版]
背景色

“〔耆那哲学〕的摘要:
  (1) 宇宙观:由五种根本事而构成「世界」及「非世界」。  五根本事是实体的﹝存在的集合﹞:
  1、空间----包括世界 非世界。
  2、活动----是运动的条件。
  3、静止----是停止的条件。
  4、灵魂----是精神的作用。
  5、材料----在物质上形成无限多之实体,帮助灵魂得听、视、味、触、意、语、身体、呼吸等之物理作用。”

从这五个根本条件来看,就知道他们所说的空间活动(来去动静)都要有条件,即便停止也还需某种条件。精神上也有一个灵魂材料(物质元素),这五种条件形成世界及非世界。

“(2) 有情观:五根本事中,最重要的是「灵魂」。在、地、水、火、风、植物、动物中,都有灵魂。当人靠近地时,地会有被打踏的痛苦。因此,教人不要饮「生水」,应以「慈爱」之心对待动、植物乃至地水火风。”

他们说地水火风都有灵魂,何况是动物?所以在戒杀的过程中连植物都不敢伤害,吃东西喝水都非常谨慎小心,连呼吸都怕伤害到微生物,走路也很小心,怕大地产生痛苦。因此教人不要饮生水,应以慈爱之心对待动植物,乃至地水火风。由此可见,他们是很有爱心的,道德规范非常好。

“这不只是因为一切事物皆具生命之缘故,而且还有轮回的思想。即:吾人的灵魂或我们的祖先,也曾做过动、植物及地水火风等,故不能杀害一切生物。容许杀害一切有情的沙门或婆罗门,将会轮回于四迷世界(地狱、畜牲、人间、天界),无有终止。”

动植物(包括地水火风)都在轮回,因为都有灵魂,过去的祖先现在也许身为动植物,一定也很苦,所以也要慈悲怜悯他们。他们对于出家的沙门或婆罗门还是很尊重的,认为如果伤害到这种对象,将会永远轮回而不能解脱,可见他们对杀业很重视,就象佛教所说的杀害阿罗汉的人很难出三恶道。

“使灵魂停留于迷界,不能解脱的因素,是「业」。业有八种:智障碍、见障碍、感受、惑乱、寿量、个性、阶级、妨害。业是过去行为结果的显现,同时,是规定将来生存的东西。故苦、乐是自己造的。”

轮回而不能解脱的原因是业(八种障碍)――知见、感受、惑乱、寿量、个性、阶级、妨害,他们提倡的还是业。奥义书谈到业力,尼干子也主张有业力。认为过去行业造作的结果在现在显现出来,同时也规定了将来生存好坏苦乐,这里也有点宿命论。

“那末,身口意的活动,是依什么而生?由于「灵魂点」的振动而生。身口意的活动把「业」的材料注入灵魂的作用,叫「漏」。一旦漏入的材料,粘着于灵魂时,就会发生污浊的作用,而生贪、瞋、慢、伪。”

身口意在造业时,把业的材料注到我们的灵魂里去,这个叫漏。他们对漏的解释是,业力粘到我们的灵魂上面,灵魂就被污染了,生出来的就是贪瞋痴慢。佛法也讲到“有漏无漏”(漏字是共通的),但解释却全然不同:我们内在的六根,触到外面的六尘产生了感受,喜欢的就产生执着贪爱,不喜欢的就起瞋恨。影响到未来身心作用的也叫业,但绝对不是说漏进去粘在灵魂上产生污浊,他们所讲的业的内涵与佛法完全不一样。

“耆那以「业」为物质,故舍离业,灵魂则无重量,而能上升空间之最高处。当离开了身体的灵魂,要进入其它身体的途中,有一种活动体,叫做「业身」。”

业是物质有重量,灵魂不能上升是因为被业染着了,故舍离业,灵魂则无重量而能浮到空中最高的地方(大梵天)。当灵魂离开这个身体要进入其它身体去轮回时,有一个活动体(即业身)从这里到那里。佛教有一些宗派认为,不管你转生到哪里,总有一个东西从这里到那里,所以就有中阴身的思想。“中阴身”其实很像这里所说的“业身”,但佛法中很多宗派理论互相不太一样,一种认为有中阴身,另外一些宗派认为根本没有中阴身,所以不一定有中阴身,这点大家要知道。

“业身到达应造新身体的场所时,就开始受入材料,而从事构成新身体的工作。如猿猴由这一树枝跳至另一树枝一样。如有业的粘着,则轮回转生,沉沦于迷界。故脱离「业」的束缚,是耆那教的目的,把灵魂置于永远的安静位。”

业身到达新场所时,就开始受入材料(父精母血)。有业力就是沉沦,就是迷,故脱离业的束缚是耆那教的目的,去除了业,灵魂就没有束缚粘着了,那是永远宁静清净的地方。

“(3) 伦理观:耆那的解脱,一方面须由「苦行」以灭过去业;另一面须防止新业的流入,以策灵魂的净化,这是耆那的实践方法。重要的实践项目,有不杀、不妄语、不与取、不淫和无所得。及夜间不取食(因恐昆虫飞来会丧命) 。在家人,应守十二义务,其中五小誓是:戒慎粗野的杀生、虚伪、不与取、以自己的妻女而满足、对物欲有限制”。

耆那教为什么要苦行?他们以为苦行可以消灭过去的业,另一方面不再造新业,这样灵魂慢慢就会净化。他们不杀、不妄语、不与取、不淫、无所得的德目与我们佛教的五戒很像,其中的“以自己的妻女为满足”即不邪淫。耆那教对在家和出家者的戒律都一样严格。

“「苦行」有防止业漏入的效果,同时对灭业也有效果。苦行有二:
 1、外的苦行:断食、节制、行乞、放弃美食、一定的坐法、静孤独。
 2、内的苦行:如忏悔、方正、奉仕、勉助、冥想、利身存在的脱离……等。”

他们要吃一餐真的很不容易,而且要放弃美食,吃的都很粗糙。去过印度或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尼干子就是裸形外道,在印度这种修行方式蛮多,对于吃用、呼吸、行走、喝水都非常小心,身体也不穿衣服,他们的苦行很彻底,内外都有节制。因为他们的观念就是防止业的漏入,这样的苦行可以一边消旧业,一边不造新业,使灵魂的业清净了,就可以上升解脱,他们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而修苦行的。

“耆那教「不杀生」的实践,例如:恐由呼吸害空中小虫,故用口罩,禁止漱口、洗手等。耆那教徒要获得一日的食物,很不容易。其它难行的苦行,还有裸行、一足立、长时举双手注目太阳,拔毛忏悔……等。他们认为:苦行(尤其是断食)是达到解脱的最上道。断食,不只是「不杀生」,且能减少情欲,防止「业」的漏入及帮助精神的专注。”

不漱口、不洗手在现代人看来是不重卫生的严肃问题,但在印度这是很普遍的。至于断食的另外一个意义,他们认为营养多了精神会散乱,情欲会高涨。所以认为苦行可以断很多欲望,防止业的漏入并帮助精神专注。

“被肉体束缚的灵魂,是不自由的囚人,故应离开肉身,才能获得真实的自在安乐。由饿至于死亦无妨。”

照这种观念,肉体没有死掉就不可能解脱了,因为肉体是束缚心灵(灵魂)的东西,只有肉体坏了才有超越的机会么。但如果业不清净,还会粘在灵魂上,依然轮回迷道而不能解脱。所以解脱的要素有二:首先要消灭旧业,而且不能产生新业;其次,即便灵魂清净了,还是在肉体里面被束缚,只有当身体坏了(死后)才能超越,活着是不可能解脱的。然而佛法却说活着就能解脱,不是死后的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a17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
下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a15 六师的学说

 解脱之道讲记 a1 解脱之道开课缘起 解脱之道讲记 a2 前言
 解脱之道讲记 a3 四谛总说 解脱之道讲记 a4 苦谛
 解脱之道讲记 a5 三处观 解脱之道讲记 a6 蕴观
 解脱之道讲记 a7 处观 解脱之道讲记 a8 界观
 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解脱之道讲记 a10 无因邪因与正因
 解脱之道讲记 a11 印度思想界浅说 解脱之道讲记 a12 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的特色
 解脱之道讲记 a13 奥义书哲学与佛法的同异 解脱之道讲记 a14 一般思想界与六师外道
 解脱之道讲记 a15 六师的学说 解脱之道讲记 a17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
 解脱之道讲记 a18 佛陀的思想 解脱之道讲记 a19 集谛 缘起的定义
 解脱之道讲记 a20 三重因缘 解脱之道讲记 a21 二大理则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