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法海集五 第三部分:修心八颂 1 概说
 
[法海集] [点击:2871]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三  修心八颂         朗日塘巴  造

一、概说

今天与大家分享大约八、九百年历史,朗日塘巴所造的【修心八颂】的内容。首先介绍利他的宗教,以及佛法整体的架构,再针对【修心八颂】讨论。我先念诵龙树菩萨【中论】中的礼敬颂︰「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佛陀由大悲心所系,为了令众生能远离痛苦及苦因,希望断除了一切颠倒的邪执、邪见,因此宣说了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位悲智圆满伟大的世尊,我龙树在此向您顶礼。

(一)什麽是我?

人人都有个我的想法,在未介绍【修心八颂】内涵之前,我想先由第一句偈颂文,「我於虚空如母众」的「我」开始解释。「我」、「我想」、「属於我的」,是一切有感觉的生命体有情,都有的共同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或感受,不只是人类,即使是动物或微小的昆虫,都会有相同的想法。经由我的想法,使得所有生命体,产生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无论人类、动物或、昆虫,都会产生起与「我」有关的这三种感受,因此会带来分辨是非,及善恶的智慧,差别的只是智慧的层次不同而已;细微的生物判别能力比较差,体形庞大的动物,对於某部分的判别能力比较强。以人类的智慧,判断想要快乐,不要痛苦的感受,理所当然的,比其他动物更加敏锐、更强烈。人与畜生之间的差异不在於,「我」及「我想」所带来的感受而已,而是对「我」的需求,所生起的智慧能力的分辨。因此,也是以此智慧层次,来分辨人或畜生的差异。

经由人类智慧,以及智慧能力的不共殊胜,使得人类形成後,过去的三千年有许多思想家,针对「我」的想法作探讨。也就是当我们思惟、观察「我」在那裏时,会有我想产生。如︰我的心、我的身、我的享受等种种想法。自然就会认为我像是事物,我的心和我的身,就是事物的特徵,可是,又觉得如果是事物,依附着特徵,好像也不对。於是认为「我」这个事物,应该与身心是分开的。我是我,是主体性;由此延伸我的身和心,我变成身心以外的体性,是常一自主的。

三千年前印度思想家,虽然有这种哲学的理论。但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来到世间,告诉我们,虽然都会很自然的,认为「我」是控制身心的主宰者,「我」控制了我的身心,我能自在,但这是错误的观念;控制者的「我」,其实是不存在的。那麽大家都说「我」,这个我究竟在那裏?从身心整体或任何部分,寻找时是找不到有个真实的我,只是依着身心假名安立的「我」,取名而有的假相而已;不依身心取名而安立的「我」,是不存在的,於是讲到这粗分「无我」的见解。过去的三千年,有许多不同的思想和宗教信仰,有些已经消失,存留下来的大致归为二种︰一种见解,是身心之外的「我」存在。第二种是佛教的见解,「我」并非身心以外的,而是依身心假名安立的,无有自性的我,称为「无我」。

「我」以及「我想」产生的感受,需求快乐和排斥痛苦。人类和其他动物等,由於智慧能力的差异,想要快乐而不要痛苦的需求,就有层次的不同。动物只能在乎身体的感受,只求吃饱,无法重视内心的感受。而人类除了追求身体的感受外,更了解如何提昇内心的感受。

感受分二︰一、身体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的感受。二、内心产生的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比较两种感受,後者强烈时会影响前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内心的感受。因为当内心快乐时,纵然身体上有些痛苦,并不会影响快乐本质;但相反的,如果内心有了烦恼,纵使身体很安适,也不会快乐,这时内心只有痛苦的感受;由此可见,内心感受的重要性。

(二)社会和谐之源

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不论人种、肤色、年龄,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不仅想法一致,也有相同的权利,去争取离苦得乐。以社会趋势来观察,我们追求离苦得乐的方法,似乎是以提昇外在物质生活为目的。由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也能够明白;今天全世界真正重视的是外在的身体的感受,而忽略了内心,非常缺乏内心的提昇。对於内心的痛苦与快乐的问题,真的以外在的富足,可以解决吗?想获得真正的安乐,不从内心着手,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了解心是可以改变的,即使不是佛教徒,了知愤怒嫉妒贪心,不但会带来伤害他人,而且也伤害了自己,把这种不善的负面情绪,改变成平静多为他人着想正面的情绪,就不会生活在痛苦中;一个人虽然处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如果心中能够平静,不会为烦恼所左右;如果心中不能平静,即使在很好的环境中,也无法得到快乐。因此我们应该以提昇内心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社会才能和谐。

如何断除内心的痛苦,获得真正安乐?一、伦理道德的思想。二、宗教信仰的力量。世间伦理道德思想,从英文secular ethics,Secular字面上作解释,有些人认为是断除宗教信仰,印度文学家认为不是完全断除,而是尊重宗教信仰。Secular在英文字典并无明确涵意,也许从葡萄牙文,可得到正确资讯。我的解读,因为加了ethics,指一般的善行、伦理道德。而此分为二︰一、宗教信仰带来的伦理道德思想。二、与宗教信仰无关的道德规范。後者的产生是爱心的需要,人类生下的第一天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母爱,倘若没有母亲或其他人的爱护,可能不久就自然夭折了。以我们身体所需而言,最重要是他人对我们的关爱和照顾。生长过程中,不论身体或心灵,以母亲的帮助最大。一位从小在不温暖家庭长大的人,生长过程也许身体不够健康,心灵也是冷冰冰的;缺乏爱的原故,内心是空虚的,也不懂的爱护他人;如果心灵上有创伤的人,健康情况就不会太理想。

人的身体需要他人的关爱和照顾,才能成长茁壮,因此慈悲、爱心很重要。看看母鸟和小鸟的互动,可知母鸟是何等爱护小鸟,再看看母狗喂奶给小狗,小狗才能逐渐成长,这时的小狗是多麽依赖母狗,因此慈爱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但乌龟和蝴蝶,破卵而出就各分东西,似乎不需要慈爱。然而人类的血肉之躯,时时刻刻与慈爱息息相关、无法分离,不止我们自然的需要慈爱,也自然的慈爱他人。这种自然产生的现象,我解释为secular ethics世间伦理道德的基础。有慈爱的根本,就有道德行为,所以道德行为就是慈爱。

(三)各种宗教的理念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大致分两类︰一、没有宗教哲学思想的信仰,只是一种世间习俗。如︰祭祀、火供……等。二、具有哲学思想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婆罗门教、犹太教、回教、基督教、佛教等。主要的宗教信仰中,虽然各有不同的哲学思想。如︰基督教认为有造物者,主宰世间,佛教则认为没有造物主,一切乃因缘而生。但对於慈爱的理论却是相同,都认为人类需要被关怀,而且帮助他人,爱护世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懂得自我要求,不能贪着无餍,必须知足常乐。有许多不同宗教的修行者,完全牺牲今世荣华富贵的享受,投入利众的事业;我认识基督教传道者,汤玛斯马丁及德蕾沙修女,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修行者。印度教、犹太教、回教的修行者等,他们跟随自己的信仰,以及信仰给予他们的使命,都全心投入,牺牲奉献一生,贡献社会,利益大众,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伟大事蹟。也是为了提昇内心的功德,不同宗教解释不同的哲学思想。

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都一致的为世人宣扬爱心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因为经由他们思想的宣导,使很多人生起善心,及道德的善行,确实帮助社会上很多人。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共同目标,就是创造和谐更美好的社会,带来人们更幸福的生活,以及更充实的心灵世界。我觉得大家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且如实地实行,我们必须尊敬带来这种贡献的所有人。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有理由的。过去的三千年来,随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因缘,以及不同的种族,各有不同的所需。因此有不同的想法、理念,就有不同的需求,事实上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理念。既然不同的哲学思想,有他的需要性,能帮助需要他的人,那麽我们必须尊重此种宗教信仰。当然自己是否相信,而自己觉得适合自己的信仰,又另当别论了。想深入信仰,必须仔细判断,那类哲学思想,最能帮助自己,之後再相信,膜拜或奉献等。在此同时,不需舍弃对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

我个人认为佛法对我帮助最大,最适合我,我对於佛教所阐述的哲学思想,有绝对的信心,不动摇的敬心和精进。在此同时我觉得尊重其他信仰,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利益许多人,所以尊重其他信仰与我信仰的宗教,彼此并不相违。积极推动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每一种族有不同的习俗,有不同的需求。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保持父母的传统信仰,有时不经长久思虑,突然改变自己的信仰,因而产生了副作用,後患无穷。在座有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父母传下的大概就是佛教信仰。也有些不同信仰的信众,我的建议是遵循父母的宗教,我不想积极鼓励轻易改变宗教信仰。但随着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不同所需,以佛法而言,我们相信前世,也就是前世的习气串习,如果有此不同根器的人,虽然与父母宗教不同,但觉得适合自己,因此而改变宗教,当然无可厚非,但请三思而後行。以藏人而言,由於父母信仰的原故,百分之九十信佛教,但还是有其他宗教徒。

因此我觉得,如果在场有其他宗教的信众,首先应保持父母原有的传统信仰,如真正对佛法产生兴趣,经过学习发现佛法最能帮助自己,届时再改变,但千万别轻蔑原有的信仰!一定要以尊敬心对待,这点很重要。

(四)、佛教的哲学思想

何谓佛教的哲学思想?二千五百年前,导师释迦牟尼佛降生印度,第一次转*轮时,宣说「此是苦谛,此是集谛,此是灭谛,此是道谛。」的四谛本质。接着佛说「认知苦谛,断除集谛,证得灭谛,修行道谛。」讲到作用的四谛。之後佛又说「知苦不可得知,断集不可得断,证灭不可得证,修道不可得修。」讲到究竟的四谛。四圣谛的内涵,是佛法思想的主干,也是一切佛教哲学思想的基础。

四圣谛的主要内涵︰我们想要的快乐与快乐之因,及此因所带来快乐的果实;不想要的痛苦,也有促成之因与果(即痛苦本身)。针对痛苦的因果次第而言,说到苦果——苦谛,苦果之因——集谛,这是我们必须舍弃的(所舍)。所追求的是快乐的果(所取),即了知苦谛,断除集谛,证得快乐的果灭谛──涅槃;为得到乐果而修学快乐之因——道谛。为何建立四圣谛?因为人人都想离苦得乐,痛苦分痛苦之因与痛苦本身,快乐分快乐之因与快乐本身,一切都是由因缘而生。因而有所断、所证,也因此形成了四圣谛。

痛苦和快乐有两大类︰所舍的痛苦及所需的快乐,因缘也分二,如前所说的四圣谛,是佛学思想的根本。为何苦和乐的感受是由因而生?一切会改变的事物,用肉眼可见的,都有它不共的因缘聚合而产生。肉眼可看到的改变,称为粗分的无常。如︰花草树木的变化或岁月的摧人老化。粗分的无常的形成,是因为有细微的无常。如︰每年的改变,是因为每月的改变,每月的改变,是因为每天的改变,每天的改变,是因为每小时的改变。如果此时辰不变,就不会有下个时辰,也就不会有廿四小时组成的今天了。而时辰的改变,是由之间的每一分钟的改变而形成,每一分钟的改变,也是因为每一秒的改变,每一秒的改变,是秒中每一刹那的变化。可见粗分无常的存在,一定有细微的无常。

当粗分无常出现逆缘,事物会消失,亦即粗分的无常,会依着他力或外在因缘,存在或消失。可是细分的无常却非如此,每一刹那正在改变的物质本性,就已经存在无常变异了,正在坏灭的性质中;也就是不需要依其他因缘,它的形成是之前的因所生,之前的因会感得现在的果,是由之前的因本身的不断变化的性质,才感得现在正在变化的果。可知一切正在变化的万物,都是由因力所控制,即非自力、非他力,而是因力所转,才形成一切正在变化的万物。因此每一正在变化坏灭的性质,是由前因有坏灭的性质的力量而促成,随着因力,使得每一刹那都在坏灭当中。倘若因本身是不会改变,就没有改变的作用,如何产生会改变的果呢?

正在改变的万物,是如同续流般的存在,可分为性续、质续。如︰花朵,是从种子,慢慢成长为花,不论开花期是一个月或一年,此续流称为性续(具有花性质的续流)。花本身的性质,去解剖分析,可说它是来自花的种子,种子又有之前的种子………,如此追溯下去,前因是无止尽,也可说是无始。如果前因有开始,就有第一因缘,此第一因缘会改变吗?如果不会改变,就不会带来第二因缘。如果会改变,会改变的性质是从何处来?必须由前因形成。第一因缘有前因,就不称为第一因缘了。所以如此平凡的一朵花,以质续的角度而言,是没有开始,它的因缘是永无止尽的。追溯至几百万年、几千年、几亿年,花朵改变的因都在当中。

虽是无始的因,也不可能无因而生。如果第一因缘是无因而生,第二、第三也可以无因而生,第二因就不称为第一因的因,如此将造成许多矛盾的理论。因此追溯质续的因缘,没有第一因缘,但也不是无因而生。一切正在改变的果,都是一切正在改变的因,才形成一切会改变的性质,所以一切的因,不是不变常因。因缘变化中,如果因的本质是好的,带来的果也是好的;如果因的本质是坏的,果也是坏的。决定果的好坏,主要在因本身是否有此能力。在因果的微妙变化中,可知三大原则︰一切非无因而生,非常因而生,非异类因而生、必须同类因而生。从三大原则解释佛学的主要思想,因果缘起见。也由因果缘起见,而宣说了四圣谛。

若想更详细阐述四圣谛的内容,可衍生到十二缘起。从第一支无明,慢慢演变至最後一支老死,亦即有前前支缘起,才有後後支缘起的形成,如果前前支缘起被消灭,後後支缘起也会跟着消失。因为因果缘起才形成了十二缘起的法门。

所有佛学论典以语文作区别,大致分二︰一、以巴利文建立的原始佛法。今日的斯里蓝卡、泰国、缅甸等地,使用原始经典。二、以梵文建立的佛法。中国、日本、韩国,西藏、蒙古等地,所流传下来的佛法论典,皆以梵文作基础。整个佛法历史,大约二、三世纪时,梵文经典翻译为汉文,於是佛法流传到中国内地。大约在七、八世纪後,梵文论典翻译为藏文,流传到西藏。梵文建立的经典,大致分两大类︰汉传佛法和藏传佛法。因为汉传佛法早几百年,以佛法次第而言,是藏传佛教徒的长辈。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法海集五 第三部分:修心八颂 2 如何修心?
下一篇: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2 释本文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1 前言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2 解脱之道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3 初中后善祈愿文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4 问答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1 前言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2 释本文
 法海集五 第三部分:修心八颂 2 如何修心? 法海集五 第三部分:修心八颂 3 修心八颂
 法海集五 第四部分:修行次第 1 前言 法海集五 第四部分:修行次第 2 修行次第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