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集
 
[净空法师] [点击:3592]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0

   请看经 本第三十七面最后一行:

   经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这一章是讲修证根本的原理。前面曾经 说过「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无明是什么不能不认识清楚,因为你认识无明,你才能断无明,如果对无明一无所知,那怎么能断得了无明?就好比打仗一样,你必须晓得敌人在什么地方,你才能把他打败;如果敌人在什么地方都不晓得,吃亏的必定是自己。所以一切大乘经 里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想破无明,一定要依圆照清净觉相,这一句是讲的功夫;断无明是讲的效果。今天这段经 文,佛第一句话『云何无明』,这句话是徵起,也是提起我们的注意力,这四个字翻成白话文,无明是什么,什么叫做无明,就是这个意思。

   『善男子,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包括九法界的众生,连菩萨也包括在内,为什么?因为文殊菩萨所问的是成佛,菩萨还没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尽,还带著一分无明,所以他也叫众生。

   『从无始来』,无始有两个意思,它的本义,「无始」是没有开始,无始的本义是根本就没有个开始。如果有始有终,那就是真的,就不是假的。正因为它没有开始,才显示出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这是就事实真相上来说。如果是从已经 迷惑颠倒的众生来讲,「无始」就是找不到开端。你说过去,过去还有过去,确实找不到开端。为什么找不到开端?因为你愈迷愈深,你怎么能找到根源?只有一下醒过来,这个问题全都解决了,所以说悟了,无明就消灭。正如同明暗一般,明来了暗就消失,我们把明比喻作觉悟,把黑暗比喻作无明,明来暗就消失,暗来了那明当然就不在了。光明有了障碍,才显示有黑暗;光明没有障碍,这个黑暗立刻就消失。由此可知,无明是虚妄的,圆瑛法师注解里面也写得很详细。

   讲义【下则释出,根本、枝末,二种无明,令众生觉悟。】

   无明有二种:一种叫根本无明,一种叫枝末无明。

   讲义【无明,为生死之因。圆照,是涅槃之本。】

   这两句很重要。我们对无明势必要把它认识清楚,为什么?因为它是生死根本。一切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没有出期,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离开无明。

   讲义【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

   这是不明本体,真如本性、常住真心这是体,不明体。第二:

   讲义【不明诸法幻相。】

   这是讲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些现相不明了。第三、第四:

   讲义【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

   这两句都是讲作用。十法界里面最高的是佛,最下面是讲众生,众生与佛平等了,还有什么不平等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一有高下、一有不平,无明就起来了。别的人起不起无明,你不要去管他,你要管别人那你就永远堕落,为什么?你的无明天天增长。要紧的是自己要清净,到自己清净,你才看到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就在眼前,你看到这个现象就跟诸佛菩萨一样,大悲心就生起来了,才看到一切众生真正是可怜悯者!如果你自己生无明,这个现象你就见不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什么叫当局?你卷到里面去了。换句话说,你也起了无明,你就迷了;你要不起无明,那你清净,你就是圆照。所以你不晓得平等,不知道我法皆空。如果这四句彻底明白,你的无明就断尽了。你们想想,说起来真简单!换句话说,佛与大菩萨就是圆照圆觉真心,明了诸法幻相,明了生佛平等,也明了我法皆空,他就没有无明了,那就是佛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们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这四句都必须圆照才能解决得了,要用智慧去观照。

   说到智慧观照,佛法里面讲「般若智慧」,最究竟、最彻底的是金刚般若智慧,般若智慧里面最高的称之为金刚般若智慧,也就是《金刚经 》所讲的。换句话说,《圆觉经 》里面所讲的「圆照清净觉相」,理论与方法就是《金刚经 》所说的。古大德说「开慧《楞严》,成佛《法华》」,古来大德讲的这两句话没错,开智慧的《楞严经 》,讲成佛道理那是《法华经 》,这两句话流传得很广,於是大家拼命去学《楞严》,学《法华》,智慧开了没有?我看没开,愈学愈迷惑,愈学愈颠倒,何以故?你听了这两句话你就执著这两句话,你就迷在那两句话里头,你死在这两句话里面,那叫增长无明,增长邪见!

   在中国的佛教,将近二千年来,诸宗祖师、大善知识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倡《金刚经 》,几乎没有人不读《金刚经 》。换句话说,得有《金刚经 》的基础,学《楞严》才能开得了智慧,学《法华》才能成得了佛道。可见得《金刚经 》非常重要。你学佛从哪里学起?从《金刚经 》学起。过去我们大专讲座在台中开始办的时候,同学们都在问,我们学佛法要从哪部经 学起?李老师就推荐从《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的注解学起,很有道理。《金刚经 》虽然五千言不好懂,但是有了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就有入门之处,是教你研究《讲义》,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金刚经 》教我们什么?大家都晓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是六祖大师从这里悟入的,於是每个人都牢牢记住这一句重要。其实,《金刚经 》句句都是悟入的地方,每个人悟入不一样,六祖从这里悟入,你不见得从这里悟入,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总而言之,《金刚经 》教我们离相,全经 的总纲领就是《金刚经 》里面所谓二句一偈,这两句就是世尊告诉须菩提,为人演说应该要怎样,什么样的态度,「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后面一首偈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整个《金刚经 》的结论,是《金刚经 》的总结处。你要是会这二句一偈,你修学任何法门都会有成就,那就是不能取相,不能执著!

   一切有为法包括佛法,佛法也是有为法,经 典白纸黑字怎么不是有为法?讲经 说法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怎么不是有为法?有为法不能执著,无为法也不能执著。为什么不能执著?因为你才有分别执著,你就四相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四相是从「我见」生的。我见,是第七末那识里面的,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里面就有我见,那是凡夫,不是佛菩萨。

   前面讲「圆照清净觉相」,我们讲功夫是四个层次,第一个是观照,第二个是照住,第三个是照见,最后一个是圆照;圆教从初住到等觉是照见,如来果位上才称为圆照。怎么照法?先讲观照,《金刚经 》那四句偈就是最好的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种比喻里面以「梦」为主,其他的「幻、泡、影、露、电」都是陪衬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会作梦,梦醒就晓得梦是虚妄的,完全是假的。睡著了作梦,你有没有觉悟到,我们现在醒著又何尝不是作梦!以《金刚经 》来说,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金刚经 》说「三心不可得」,你在哪里?没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在哪里?一切法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不明我法皆空。这四句,你只要真正明白我与法都是空的,前面三句是迎刃而解,就很好办了,生佛平等、诸法幻相、圆觉真心,都不难证得。

   所以第一关要看破,看破什么?我法皆空。所以你不必起心动念,完全虚妄的!你仔细去想想佛讲的话对不对,三心不可得!你所有的念头都叫妄念;真心里面没有念,无念则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念。这个无念要记住,无有念也无无念,有念跟无念都没有,这个才叫正念。如果有的念头没有了,还有个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还有个无念,那是无想定,纵然修成功,外道天去了,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不究竟。

   这四句,可以勘验我们自己无明有没有破。如果我们真正觉悟到无我、无法,我法皆空,那么你自己就明白,你的无明已经 断了,纵然没有断尽,也断个一分二分。从这个地方去勘验自己的功夫,在一切法里面是不是平等性现前?在一切众生是不是还有高下之心?如果有高下,你平等性没现前。平等性是真心,不平等是妄心,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心是平等的。这些地方都是值得自己去勘验的。这四句把无明的现象说出来,我们想想自己确实是有这四种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是被无明盖覆住本性。无明:

   讲义【亦名曰痴。】

   这就是贪瞋痴三毒烦恼之一,三毒烦恼的『痴』就是根本无明。

   讲义【痴,即根本不觉心。最初一念妄动,为独头生相无明。迷本圆明,是生虚妄,从迷积迷,以历尘劫。】

   『最初一念妄动』,诸位要晓得,这个初相不可得,这是方便说,你要找这个初相找不到。《大乘起信论》里面讲得很清楚。『独头生相无明』,独头是没有因缘的,拿现在的话讲,没有理由的,现了相,「生相无明」就是生起十法界依正庄严,叫生相。这个意思诸位要是不容易体会,我们举比喻来说。譬如你晚上作梦,你本来没有梦,你自己想想你刚刚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梦?没有梦,睡到一个时候忽然作梦,作梦是什么?作梦就是无明。这一作梦,梦当中那个境界相忽然现前,那个一现前就叫「生相无明」,生了相。「生相无明」是根本无明,它生起这个现相;虽然生起这个现相,你要找它的初相找不到。你不相信,你自己可以下苦功去研究,你昨天晚上作梦,到底是几点几分几秒梦境忽然现前?生相你去找,能不能找到?你叫别人帮你找,别人也没有办法,你用科学仪器来帮你找,也找不到。那是妄相,一醒就没有了。从理上去说,这个妄相一醒就没有,根本就没有!根本没有,你还找它开端、找它终了,那不叫妄上加妄吗?不叫无事生事吗?诸位细细去想想这个道理,所以称之为独头生相无明。

   『迷本圆明』,将你自己本有的圆觉真心迷失了。实在说,最初一念妄动,「最初」是找不到的,实际上这个「最初」,念念都是最初,经 论里面常讲「相续相」!好像作梦,梦里面生相无明是相续相,念念都是最初。这个意思你要是体会不到,你看电影银幕上那个画面,你想一想是不是念念都是第一个相?没有第二,都是最初,生相无明。它要一不相续,那个底片断掉,影像就没有了。镜头一开,里头一个画面出来;一关,马上再换一张,张张都是最初一念妄动,没有第二个一念妄动的。我们这个无明就像这个样子。你要问:最初一念妄动在哪里?这一念妄动就刚刚过去了,现在又生起来了,念念都是最初一念妄动。只要你一念不动,像《楞严经 》里面讲的「歇即菩提」,歇是什么?把你这个一念妄动歇了,不动了,如如不动,那就成佛了,那就是圆照清净觉相。

   诸位细细从这些地方去体会这个道理,不要看到经 上讲「最初一念妄动」,大概我多生多劫之前什么时候有的,那你就糟透,那你真是迷惑颠倒。我用电影底片这个东西来给你作比喻,这是比较能够体会到真切。假如真的在无量劫之前,那我们断起来可麻烦,你怎么能说歇即菩提?我歇了这一念,我前头还有那一念,那好了,永远没完没了,那众生别想成佛,更不要想当生成就。正因为「最初一念妄动」就在现前,所以妄相它永远在相续,它不断,这个道理就在此地,这个相决定是虚妄的。

   境界相是虚妄的,心相是虚妄的,心,五蕴里面讲受想行识,这是心相,三心不可得,它是虚妄的;色相(就是境界相),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也是不可得。心境的真相俱不可得!但是诸位要晓得,因果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为什么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没有因果,它就不会现相,心境都是虚妄的,为什么会现这个虚妄的相?这里头有因有果,道理在此地,因果不虚!

   我一上来就跟诸位说,你真正是个心地清净的明白人,你看这个世界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某个人他受这个果报,他又再造这个因,他将来又是什么果报,清清楚楚,就是虚妄相在那里变,你眼睛里面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看到众生造恶因要受恶报了,佛菩萨为什么不救他一把?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看得那么清楚,我们在那里造业,将来要受苦报,他在那里气也不吭一声,他看得清清楚楚,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什么原因?佛法讲缘分,缘没有成熟。缘,怎么叫成熟?怎么叫不成熟?一说他一听就明了,就懂得,懂了就相信,信了就改过自新,这叫缘成熟了,佛就说;如果跟你讲了,讲了你听不懂,更不会相信,不说了,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哪个人与佛没有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哪个没有缘!说无缘之人那就是缘没成熟,实在讲,没有成熟的缘的那个人,佛暂时不能度他,佛度的都是缘成熟的人,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很难懂的,就是「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常常提出这个问题来发问,最初一念妄动,到底这最初是什么时候?说无量劫无量劫,到底无量劫也有个时间,也有个计算的方法。这都是误会了。这一段注解,他引用《楞严经 》里面几句:

   讲义【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两句也是无明初起之相。『性觉』就是般若智慧,『必明』就糟糕了,必明怎么样?起心动念了,这就是无明。假如你能保持著性觉,那是圆照;所以,这里头一点都加不得。

   讲义【必明二字。】

   毛病就出在必明上。必明:

   讲义【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立字义同。】

   跟立字意思一样。所以一个人自己以为聪明,自己以为智慧,这个自己以为就是无明,就是不老实,我们俗话讲自作聪明。殊不知在圆照清净觉相,生佛平等,无有高下,你这个「必明」、「立知」,这里头就有高下,所以你要问无明怎么起来的,这就是无明。消除无明,什么方法?世出世间都教人要谦虚,为什么叫你谦虚?谦虚就是破你这个必明、立知。你自己感觉到「我很了不起,那个人不如我」,你是无明增长,佛眼睛看到是可怜悯者,没有办法帮你忙。

   《影尘回忆录》里面有一段故事,「晒蜡烛的法师」。他为什么能开悟?就是因为他很谦虚,他没有「必明」,没有觉得我比别人强一点,所以他能开悟。谛闲法师最看重他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谦虚、忍让,有这个条件就可能开悟,只要诱导得法他就能开悟。如果是贡高我慢,处处自以为是,佛来了什么样好的方法来诱导,不会开悟的,没有办法,那叫缘不成熟。你学佛也不过就是种远因而已,这一生中没有指望,给你来生来劫以后做得度的增上缘,这一生没希望。所以你要这一生当中有希望,学晒蜡烛的持律法师,你学他就有希望。你们想想,哪个人甘心学他?没有人甘心!为什么不甘心?我比他强,他算什么,那你就是「必明」,那有什么办法。说真的,你不懂,你不相信;说假的,你一听就懂,一听就相信,你是认假不认真,那有什么办法。

   讲义【以无明无因,无有始相可得,故曰无始。】

   『无始』这二个字是这么解释法,没有因,没有原因,也没有『始相』可得。实在讲,你要是懂得《金刚经 》里头「三心不可得」,这个意思你多少能体会到一点。三心不可得,过去,过去已经 过去了,过去不可得;现在,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现在不住,不停留;说未来,未来还没有来,未来的你不可得。最重要的就是现在不住,因为不住,所以无有始相可得,你们懂这个意思吗?你说找「始」,「始」又过去了,所以你懂得三心不可得的意思,你才能够体会到无始的意思。

   「无始」这个说法非常真切,是真实的,但是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它的速度太快了,简直在这里面没有办法起心动念。你起一个念头,《唯识》里面讲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才构成一念,才构成一个念头,这多微细!而这一念是什么?经 里面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九百生灭就是九百个念头,一个念头里面又有五个层次「触、作意、受、想、思」,太微细了,你怎么能见得到?所以「无明」就是讲一念妄动,一念妄动就是无始无明。什么时候你才能觉察得到?经 里面讲的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这样深的定力,到不动地他才见到一念妄动,换句话说,他才见到无明的初相,八地以下没有办法见得到。

   讲义【无始无明,即万法之妄本。】

   『万法』,心法、色法统统包括在里面。经 论里面常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无明还在三细相之先,三细相是阿赖耶识里头的业相、转相、境界相,这是三细相。如果从《百法》里面来看,万法把它归纳为几个大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都是无始无明为根本。也许你要说,《百法》里头,「真如无为」不应该是无明。诸位想想,没有无明,怎么能显示一个真如?无明没有了,你还要执著有个真如,那不就又叫无明了吗?有为法没有了,无为法也不能建立,是相对建立的。这一边存在,才立了这一边;这一边没有了,这一边也不能建立。这个境界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注解里面引用《楞严经 》第四卷,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一段故事。

   讲义【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狂心』是什么?就是迷心,就是最初一念不觉,就是说的这个,「最初一念妄动」就是狂心。「狂心」是个相续相,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个相续相,相续相决定虚妄。你要是不歇,它就继续,它有个相续的相存在,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看到好像境界相就在我们眼前,相续相!如果狂心断了,歇了,这个相续相就不见了。永嘉大师说「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是讲诸佛国土,大千世界。你要是狂心歇了,『歇即菩提』,前面讲「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最后这一分生相无明也破了,也没有了。生相无明破了,就好像作梦醒过来,境界完全消失,这个时候所现出来的,《华严》里面叫「大光明藏」,净土法门里面叫「常寂光净土」,就是这个境界,这是一点迷惑都没有。

   我们要问,那些诸佛如来已经 永断无明,为什么还要到人间来?这也得有个道理!那些诸佛如来各个都是说话算话的人,因为他在作凡夫跟我们一样的时候,曾经 发过誓「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能说到那个时候成佛了,断了生相无明,那算了,我说这个话现在不算数,那能叫佛吗?不能说不算数的。所以他到这个境界之后,譬如刚才讲到八地就看到生相无明,九地、十地、等觉看得更清楚,到等觉他有能力断生相无明,虽有能力他不断,这就叫倒驾慈航,换句话说,这一关他不突破,回过头来帮助那些发心真正想了生死、求解脱的众生,来帮助他们。所以你看这些诸佛如来,实际上他们都在等觉位,他示现成佛还是在等觉位,不示现成佛依然在等觉位,这叫真正的大慈大悲!

   就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得出佛菩萨恩德之大。他在因地当中所说的句句话,他都兑现,就像佛在《金刚经 》里面所讲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他发的四弘誓愿,真的,不假!我们也曾经 发这个愿,将来你自己到这个地步,你必定也跟诸佛如来一样,到这个时候回过头来倒驾慈航,来发愿度一切众生。自度已经 圆满,到那个时候叫真正度众生。我们一般讲,八地菩萨以上真正度众生,八地以前是以自度为主,到八地以上那是以度众生、以化他为主。从这两句经 文来看,你也就很明白的看出,「无明」是虚妄的,是一种相续相,速度非常大的相续相,因此你求它的初相是了不可得。

   正如同我们看电影,银幕里底片一张换一张那个相你看不到,为什么?它换得太快,你眼睛看花了,你看不出它换片子的相。你看幻灯片就看出来了,幻灯片速度慢,你看完一张再换一张,你看得清清楚楚,你晓得它一张又换了一张,电影里面影片一张一张在换你看不出来。我们这个无明的底片比电影那个底片要快得太多,电影放映机的底片一秒钟它的速度才二十四张,你已经 看眼花了,看不出来了。我们无明的底片,佛给我们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二十多万张,一秒钟二十多万张。再看看现在这个影片一秒钟二十四张,二十四张是它的万分之一,我们怎么能觉察得出来?所以你找初相找不到。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圆瑛法师注解:

   讲义【上句指第六意识心。】

   上句就是讲六尘缘影,六尘缘影就是第六意识心。

   讲义【此心,《楞严经 》呼为前尘分别影事。】

   这是世尊在《楞严》会上对小乘人批评所说的,因为小乘人所证得的涅槃境界,我们一般世间人往往误会把它当作究竟,佛说出他那个境界是「内守幽闲,犹为前尘分别影事」,这说明阿罗汉所证偏真涅槃的真相,原来是这么回事情。他内守幽闲,守的是什么东西?守的是『前尘分别影事』。换句话说,阿罗汉第六意识在不在?在,没有第六意识谁分别?没有第七意识谁去守?守就是执著、守住,可见得阿罗汉有第七识,也有第六识。我们通常讲阿罗汉已经 破了第六意识,已经 断了第六意识,其实,所断的是第六意识粗的作用,极其微细的作用还存在。

   阿罗汉已经 不分别我、不执著我,也不执著外面这些六尘境界了,他执著什么?他执著他自己所证得的境界,他执著这个,他分别这个,殊不知这个还是属於「前尘分别影事」。前尘分别影事的范围非常广大,是说整个第六意识心的作用。阿罗汉在这里面分别执著一分,执著在哪一分?灭、道。苦集灭道,苦、集他舍掉了,所以他超越三界;灭、道他不肯舍弃,他在那里分别道,守定了灭。内守,守的是灭;分别,分别的是道,所以他还是属於前尘分别影事。前尘分别影事怎么讲法,小注里头有,这里就不必多说。底下经 文是比喻:

   经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这种比喻佛在经 论上常用,《楞严》上有这个比喻。好比一个人眼睛有病,看到虚空当中有些花,有现相,其实虚空当中没有;好眼睛的人看一个月亮,病眼睛的人看成两个月亮;看灯,灯上看到有一层圆影。我们害过眼睛的人都有这个经 验,实际上灯上有没有圆影?没有。由此可知,圆影的产生,就是把圆影比作一切境界相,决定是虚妄的,为什么?它不是从眼生的。空花不是从空生的,第二月也不是从月生的,也不是从空生的,也不是从眼生的,所以完全是虚妄的。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认真仔细去揣摩体会,才会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不中断你的造作,这些虚妄的相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就是你造因。我们在境界里起心动念就是造作,佛门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怕起心动念。所以《华严经 ・净行品》里面教给我们应当如何起心动念,因为你在境界里头不能不起心、不能不动念,你起善因就有善的果报,起恶因就有恶的果报,它会现相!正是百丈大师所谓「大修行人不昧因果」,诸佛菩萨、这些开悟证果的人不昧因果,果报现前他承受,为什么?因为他晓得过去造的因现在要承受这果报。承受当中他又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造的是什么因,大家造的是什么因,将来现的相是什么样子,将来那个相还没有现出来,现在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我们应当要省悟的,决定不能再迷惑!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一集
下一篇: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九集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目录 序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一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二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五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一章 文殊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二章 普贤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三章 普眼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五章 弥勒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八章 辨音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章 普觉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所问章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