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主讲
[净界法师] [点击:23065]   [手机版]
背景色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主讲

‧  “小”止观 ---- 文简义该,名之为小。

‧ 研究“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目的:(折服现行烦恼)

佛者,觉也,引导我们觉悟宇宙人生之真实相。初学佛者,应觉“苦”的相貌。“苦”为四圣谛之第一谛,亦为修学佛法之汇归处。若无法生起对“苦”的觉悟,则无法汇归所修学之圣道。

‧ 苦的相貌:(佛云: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苦的相貌应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理解。亦即是观察“现前”之身心。三恶道之苦尚未出现,众生无法观察三恶道之苦,故佛陀要众生了解苦的相貌,是由观察“现前”之身心而来。

诸行无常 ---- 现前之身心剎那剎那地幻灭。

诸法无我 ---- 在此生灭变异的扰动相中,我们完全无法主宰(无主宰性)。

‧ 众生之身心犹如失去舵手的船,随着波动的流水,向石头(老、病、死)驶去。可见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不断地趋向老、病、死。此即为佛陀要众生了解的“苦的相貌”。

‧ 三界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皆处于苦谛之中,不断地被无常大火燃烧。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 此种无常、无我的相貌,实为我们念念无明妄想所显现,此无明妄想剎那剎那不断相续,生死果报亦剎那剎那不断相续,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此欲息灭此苦恼之果报,必须先息灭无明烦恼。而息灭无明烦恼即必须由“止”、“观”下手。由此可知修习止观的目的是为折服我们的现行烦恼,若能息灭烦恼,则业力亦可息灭,果报亦随之息灭。

‧ 此课程理论少,主要阐述修习止观之次第,每一次第皆汇归于现前烦恼。

 

◎  将述此义,大科分四:

 

甲一、解释标题

甲二、作者略史

甲三、随文释义

甲四、结示劝修                         今初

甲一、解释标题

乙一、总释标题

            止观

  修习                法要

            坐禅 

 

‧ 天台宗将标题分为人、法、喻三类:

人:能修习受持之人,分为因人、果人。

       因人:因地修习之人,在因地之中修习法门,尚未完满,故称因人,例如“菩萨”即为因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果人:所修的法门已完满,故称果人,例如如来、佛 ----《 大方广华严经》。

  法:宇宙之轨范,智者大师将法分为教法、行法、理法。

  喻:譬喻;例如《大乘妙法莲华经》以“莲华” 譬喻此大乘妙法,以浅显之譬喻,使令我们了解深妙之理。

‧ 由人、法、喻三类标题,开出七种立题之法1.单人2.单法3.单喻4.人法5.人喻6.法喻7.人法喻。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为单法立题,其中包括“修习止观”及“修习坐禅”二法。修习止观为教法;修习坐禅为行法,即下手处。

‧ “修”:蕅益大师云:「磨练身心、对治习气名之为修」。亦是说以止观磨练我们的身心,进而消灭我们的习气。故“修”,即修正习气。

‧ “习”:数数地熏习,一次又一次地熏习,非一次即成,必须不停地串习,由浅入深,由生转熟。

‧ “禅”:禅那,静虑。静(止)虑(观),即为止观。

‧ “坐”:止观为心地法门,通于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但就初学而言,以坐姿最易相应。身体的扰动(行),易产生掉举,卧姿易昏沉,障碍止观,而坐姿既不过于扰动,又不如卧姿昏沉,故为最中道之威仪,亦为修习之下手处。

 

乙二、别释止观

 

丙一、止观功德

 

一、【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 慈氏:即弥勒菩萨。

‧ 若诸声闻、若诸菩萨僧宝。

‧ 如来:佛宝。

‧ 圣人(佛、声闻、菩萨)之内心可结集无量无边之功德法财,故称之为“宝”。此宝可分成二类:1.所有世间善法 2.出世间善法。

‧ 世间善法:即有为法,圣人自受用之身心轻安寂静乐。圣人他受用(眼、耳、鼻、舌、身、意)之堪能性非常强,可随时随处显出不可思议之神通变化。例如圣人见众生若应以地狱得度,则现地狱之相状使之得度;若见众生应以极乐世界得度,则现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使之得度。

‧ 出世间善法:即涅槃。圣人虽能神通变化,但心不浮动,知一切皆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安住于毕竟空法性之中。

‧ 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犹如烂疮,常流脓血,不动则已,一动则烦恼恶业现起;而圣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动则功德流露。为何有此差别?由于圣人之内心皆是禅定、智慧(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而众生之内心皆是颠倒、散乱,故有此差别。

‧ 《法华经》:佛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诸佛方便说」。并描述自心状态「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虽为他人开出五乘法,但自受用大乘法门,念念安住于大般涅槃,随顺常乐我净之功德,由于定慧,而生种种三昧,并以慈心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印三昧……等等之神通变化度化众生。

‧ 由此可知圣人之所以能生世间、出世间善法,皆是因地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止观)而来。

 

二、【佛遗教经】云:「如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 佛陀要比丘,二六时中,闲寂静处,息诸缘务,经常摄心,念所

受法,如此心才能安定,心寂静安定后,才能深入观察(知)世间生灭法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真理)。亦是说必须依止“定”的因缘,才能生智慧,才能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生灭法相。因此,佛陀劝勉我们,应当经常专一相续,精勤修习诸定。

‧为何“定”能生“智慧”?若心有定力之摄持,则不会散动,增长寂静明了之心。若心散乱,则易忘失,内心模糊不清,不易起观,所缘境不易现前。

‧ 水能洗除污垢,欲保存清水,必须造围墙(堤塘),使水不流失。修行人,欲累积智慧水,则必须造禅定的堤塘,才能使智慧水不流失。

 

三、【大宝积经】云:「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 此处佛陀将有为的功德(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与无为的功德(出家修寂静)做比较。若以恒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之珍宝供养佛,其功德比不上一日出家修寂静的功德。

‧ 世间乐可分三种:

1.             五欲乐 ---- 此乐夹杂许多的过患,受用五欲乐之同时,内心亦会升起无数的烦恼罪业,无法控制。「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五欲乐犹如夹杂毒素的甜美食物,若每日食用,则累积毒素,终有一日暴发病患。世间的五欲乐(财、色、名、食、睡……),虽是由过去的有漏善业所招感,受用五欲乐之同时,亦创造末来之苦因。故佛陀要我们诃责、远离五欲。

2.                 三昧乐 ---- 为较清净之身心安乐,虽有安乐,心仍保持在寂静住。例如四禅八定之三昧乐,有喜、有乐、有舍受,但都不离心一境性,永远保持在寂静明了的状态。

3.         涅槃乐 ---- 为最高层次的乐。

‧ 修习止观即是要达到三昧乐、涅槃乐。

‧ 若出家后,放下外在尘劳,每日有一定课,对止观保持欢喜心,闲寂静处,息诸缘务,即使未得禅定,也未进入圣道,但所栽培的善根不可思议,「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珍宝供养佛无法成就解脱,但修习止观,念念之中生起解脱分,趋向圣道。可见修习止观之重要。

 

丙二、止观体性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止」 「独处空闲,作忆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解深密经】-------

 

 

         「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

           毗钵舍那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观」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                

      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

      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   

      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 必须了解“止”及“观”的相貌,才能止、观等持,不偏向止,也不偏向观。

《止的体性》:

【菩提道次第略论】

‧ 止的相貌:因地 ---- 必须「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 以善缘心 ---- 无贪、瞋、痴。若内心专注于贪、瞋、痴,例如一心想偷他人的财物,则虽内心专注,但非善缘心,则不能称之为“止”。

‧ 心一境性 ---- 先选一所缘境,并专一相续地安住于此所缘境,

‧ 诸三摩地 ---- 三摩地,等持,平等不掉举亦不昏沉,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 智者大师指出,所缘境不要选在眉间、头顶等高处,否则气血易往头部冲,而造成头痛,念佛时若太注意耳朵,亦容易头痛。故所缘境应尽量往下降,例如肚脐或依止大地。

【 解深密经】

‧ 修止的环境 ----「独处空闲」,此为适合修禅定之环境。独处即一人独处,若无法独处,则须与同修止观的人同住。“空闲”即无太多的琐事,否则耗损精神、体力,坐禅时易昏沉、掉举。

‧ 修止的方法 ---- 「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 思惟 ---- 即善取所缘境的相貌。若修数息观,则以出息、入息为所观境,于心中分明显现“息”(所缘境)的相貌。若修念佛,则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于此一念心思惟阿弥陀佛的身相。

‧ 作意 ---- 欲取所缘境的相貌,则必须作意,所缘境的相貌不会自然生起,必须作意。百法将“作意”解释为二意:

1.     警觉 ---- 「警觉应起心种」提醒自己,例如告诉自己“我现在要修止观”。

2.     引导 ---- 「引心令趋至境」引导此一念心趋向所缘境。

‧ 取到所缘境的相貌后,相续不断地作意思惟此所缘境的相貌,不间断地取此所缘境(相续作意思惟)。

‧ 禅定并不是三二天,或是打个佛七就能得到,必须长时间不断地串习(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因此蕅益大师云:「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水滴虽小,但长久不断(“勤”每日有一定课,相续不断)滴在同一个地方(“专”所缘境根本法宝不变),则日久必能穿石。

‧ 若能如是的修行,则能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此即是名奢摩他。

‧ 天台智者大师将所缘境的相貌分为三类:

1.     众生法界 ---- 一般小乘教法,其所缘境多属众生法界之五蕴,例如观察身、观察息、观察受蕴、观察其明了心、观察法……..等等以凡夫之有漏五蕴为所缘境,为可思议境。

2.     佛法界 ----为不思议境,密宗、净土宗之所缘境多属佛法界,例如观察佛之正报庄严、观察佛之依报庄严、观察佛之名号功德……..等等,可与他力感应道交,产生皈依的心。

3.     心法 ---- 天台宗、唯识的所缘境多属心法。

  《观的体性》

【菩提道次第略论】

‧ “止”为无分别住,无法分别所取所缘境之善恶,而“观”则需经过名言学习,拣别选择二空真如之理(如所有性)。

‧ 如所有性 ---- 为一切法的真谛理。如者,不变也,即二空真如,不会随因缘改变,不论造恶业、善业,空性一切法如,不会改变。虽然造恶业,内心会产生恶的功能,使令我们得不可乐果报;造善业,内心会产生善的功能,使令我们得可乐果报,但就空性而言,仍旧不变(如),不会随因缘改变。

‧ 尽所有性 ---- 为世俗谛理,即十法界的差别相。

‧ 观察拣择如所有性(真谛理),尽所有性(世俗谛理),皆属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

【 解深密经】

‧ 观的依止 ---- 观的生起必须依止身心轻安。观必须以止做基础,有止之后内心处于明了寂静之状态,才能观察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才能生起身心轻安。

‧ 观的方法 ---- 身心处于明了寂静之状态后,就着曾经学习过的法意,观察此法,并于三摩地中表现出此法意(所行影像)。

‧ 所行影像 ---- 行,造作。即在三摩地中,来回观察此影像。

‧ 我们的身心不断地变异,虚伪无主,此无常、无我为诸法之真理、诸法之真实相,为本质境。欲以无明颠倒的心观察无常、无我之真理,则必须从依止佛陀的圣教名言开始,例如「世间无常,国土为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之罪渊,行为罪薮,如是观察,建立生死」,由语言文字中,体会身心之无常、苦、空、无我。此观察属影像,与本质仍有距离,但不离本质。

‧ 本质的影像显现后,以此明了寂静之心,依止此名言不断观察,因而得到深刻的理解(胜解),此时再将之前所观的影像舍离,再一次的观察、胜解、舍离心相……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 例如欲观察苦谛,厌离娑婆,皈依弥陀。此时从观察无常、苦、空、无我下手,了解每一剎那的身心都不断地变异(“无常”),不断地趋向老、病、死,由此可知无常逼恼即是“苦”,苦即是空,空即无我,无法主宰。此即苦的相貌(影像),由于观察苦的相貌而产生胜解,依此胜解而产生对三界的厌离心,对苦谛产生更深一层的体会,此后再舍离心相,回到无分别住。

‧ 例如画一幅风景画,第一次画,似像非像,舍弃之后(舍离心相),再重新观察、作画(胜解)、舍弃(舍离心相)………如此不断重复,每一次画都比前一次进步,终有一天能画得和真实的风景一样。同理可知,若能一次又一次重复观察苦谛、胜解、舍离心相,则能一次比一次契入。此即为修观的方法。

‧ 修观的种类 ----1. 正思择,2. 最极思择,3. 周偏寻思, 4.周偏伺察。

‧ 正思择 ---- 观一切法空之智慧。

‧ 最极思择 ---- 假观,分别十法界的因果。

‧ 周偏寻思 ---- 觉照观察,“寻思”为较粗之观察。

‧ 周偏伺察 ---- 觉照观察,“伺察”为较细之观察。

‧ 修观的功德 ---- 1.若忍2.若乐3.若慧4.若见5.若观。

‧ 若忍 ---- 透过修观,观察法意,则可加强信心,对佛所宣说之真理,多一分的随顺忍可。

‧ 若乐 ---- 观察真理,了解真理即为功德相状,法即是宝,因此内心法喜。

‧ 若慧 ---- 抉择,即为观的自体,为一总相,可细分为“见”“观”二种慧。

‧ 若见 ---- 对境界产生了别的作用(量),此了别的作用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而分为现量、比量、非量。“见”则属现量,内心的智慧见到真理,此为圣人亲证无谬之境界。

‧ 若观 ---- 藉相推踱,以佛陀的名言推踱,属比量,为凡夫之境界。

‧ 止观即「由“念”住心由“慧”观察」。故修习止观不离“念”及“慧”二心所。有时修念(止),有时修慧(观),二者相互调适。

 

丙三 止观差别

 

一、        小止观 ---- 即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名【童蒙止观】。

二、        渐次止观 ---- 明止观浅深次第功夫,即【释禅波罗蜜】。

三、        圆顿止观 ---- 明天台「圆顿妙观」,【摩诃止观】。

四、        不定止观 ---- 明止观浅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门】。

‧ 小止观 ----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所修习之止观,因文字简要,故名为小,又称为童蒙止观,为修习止观之基础课程,务实地引导修习止观的下手处,道次第明确,为调伏烦恼之必修课。小止观亦为其他三种止观的基础。

‧ 渐次止观 ---- 说明止观由浅入深之次第,即【释禅波罗蜜】。其中解释四禅八定(释禅),说明每一种定之内涵,由浅入深。亦解释到彼岸之智慧(波罗蜜)。【释禅波罗蜜】之内容主要有二:1.发菩提心之相貌,2.修习止观之方法。其中修习止观之方法与小止观所述修习止观之法极为相似,但其内容较小止观深广、详细。

‧ 圆顿止观 ---- 说明天台「圆顿妙观」,【摩诃止观】。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为不思议之圆顿妙观。

‧ 不定止观 ---- 说明止观浅深不定,依修持之人不同而有所不同,能大能小,能浅能深,即【六妙门】。

‧ 六妙门 ---- 六种使令我们趋向涅槃之微妙法门。(【法界次第初门】----- 智者大师)

1.     数 ---- 摄心在息,从一到十。即以“息”摄心,数出息或数入息,从一数到十。

2.     随 ---- 系心依息,知出知入。较“数”微细,此时不再数息,只注意当下的“息”,知出知入,不再计数。

3.     止 ---- 息止静虑,名之为止。此时内心明静不动。

4.     观 ---- 分别推析,名之为观。起观分别此“息”是无常、无我…..。

5.     还 ---- 转心还照,名之为还。回转返照这念能分别的“心”亦是无常、无我、觅之了不可得…..。

6.     静 ----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内心虽无依止处,无我、无我所,妄波不起,但仍了了分明。

‧ 数、随、止属定 。观、还、静则属观。此六妙门皆以“息”为所缘。不属次第止观,亦不属圆顿止观,随修持人之智慧不同而有所不同。


【1】


‧ 修止 ----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最初要拣择一根本所缘,例如以佛号为所缘,此后,专一相续安住在此佛号上,此即为“止”。修习止,可使散乱浮动之心,达到明静不动。此时,内心之烦恼罪业,被禅定的力量暂时压住,但尚未消灭,如石压草,尚未除根,故应接着修观。

‧ 修观 ---- 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根据圣教量,观察诸法之 真谛理及俗谛理。本课程主要之修观为“四念处”。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补充讲表

 

壹、附表一 ---- 四念处

‧ 四 ---- 法门之数量;有四个法门。

‧ 念 ---- 能观的智慧。

‧ 处 ---- 所观的境界。

‧ 四念处 ---- 以四种能观的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观察四个处所(身、受、心、法)。

‧ 四念处可破除五蕴身心的四种颠倒(常、乐、我、净),由于此四种颠倒,使我们产生无数的烦恼罪业,令我们无法解脱。由于内心攀缘依止身、受、心、法,而生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故欲破除此四种颠倒,必须依止身、受、心、法来破除,故名四念处。

 

贰、观身不净

恩爱情迷,四大缘生,妄有身。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净;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观身不净】

‧ 能观:不净的智慧。

‧ 所观:色身。

‧ “观身不净”为一色法。

‧ 色身为果报中之正报,凡夫爱着世间的果报,其中以爱着色身为第一。故应先破除爱着色身之颠倒。凡夫以美食滋养自已的色身,以美好的衣服庄严色身,皆属于对自己色身的执着,即为“身见”。若爱着他人的色身,即为“欲心”。“身见”及“欲心”皆由色身而起,故应观察色身不净的真相(观身不净)。

‧ 恩爱情迷,四大缘生,妄有身:说明色身的缘起(种子不净),临命终时会先进入梦觉的状态,此时前六识皆不活动,之后则进入中阴身,此时八识俱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能够了别六尘境界,中阴身依止过去业力,而发现父母交媾,循业发现,由于业力的推动,则动一念恩爱情迷,此时阿赖耶识与父精母血之色法四大和合(即投胎)而入母胎。由此可知,烦恼业力(恩爱情迷)为因,父精母血之四大为缘,由此因缘而构成虚妄的色身(妄有身),此色身无自主性,由烦恼业力而生,自己无法作主,无真实性,故称“妄有身”。此处蕅益大师亦作「种子不净」之暗示,烦恼业力(恩爱情迷)、父精母血皆不净,因此色身为不净之结合,故「种子不净」。

‧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净:外相不净;色身有时会长脓疮,伤口则脓血交杂。而色身的九孔常排出屎尿等臭秽不净之物,故色身的外相不净。

‧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内相不净;众生妆扮自己的色身,事实上,色身就如画了眼耳鼻口的皮囊(画囊),囊内装满了脓血屎尿,故色身的内相不净。

‧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死后不净;第八识离开后,色身即会腐败青黑、膨胀、破裂、流出臭秽脓、腐烂………最后剩一堆白骨,故色身的死后不净。

‧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结劝;色身只不过是一堆未烂的白骨,切莫爱着此未烂骷髅(色身)。

‧ 念佛感应录:有一念佛人,临终时说一偈颂:

八十年来,拖着皮袋;

如今放下,何等自在。

‧ 有一老菩萨,一生念佛,晚年时得知自己患肝癌,三日无法入眠,由此可知,凡夫害怕失去色身,故平时必须调伏对色身的爱着,否则临命终时不容易舍弃色身。

‧ 《瑜伽师地论》:凡夫认为这念心即是我,为常一不变的主宰者,而色身即是我所依止的房子,依止此房子(色身)受用一切的境界,房子一但破坏,我即会痛苦,由此可知,凡夫对色身之执着。

 

參、        观受是苦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观受是苦】

‧ “观受是苦”为一心法。

‧ 受:纳;心与六尘接触而产生受,此受虚幻无自性,可分为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受);“观受是苦”即是要观察这些“受”皆是苦恼。

‧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主要对治凡夫的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主要对治凡夫的见烦恼。

‧ 凡夫的爱烦恼,可分爱着“色身”及爱着“受”二种,例如品尝美食,此时第六意识产生乐受,因此而爱着此乐受,并希望此乐受经常出现,而渴望此美食再出现,其实并不是爱着此美食,而是爱着此乐受,若是爱着美食,则不断地食用此美食,应愈吃愈乐,不会厌腻,事实不然,多吃必腻,可知爱着的是心与境和合所生的乐受,而不是爱着此美食。

‧ 观受是苦,即是了解一切受皆是苦恼,破除对受的执着。

‧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根的缘起;受必须依止根(感官的功能)而生。“根”是由妄想攀缘之心,向外奔驰流动而生,并抓住此六尘境界不放(吸揽前尘),因此成就了六根(所依),亦说明六根为妄想(心法)及前尘(色法)的和合,故由此可知受无自性,为妄想驱驰,吸揽前尘所生。

‧ 所依:唯识学将六根名为所依,即为六识所依止,六识必须依止六根才能有了别的作用。

‧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说明行苦的相状;因缘果报亦无自性,剎那剎那地随众生因地的善恶业力,而生苦乐果报。此种变化扰动,即是苦。

‧ 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说明苦苦的相状;由于身心的变化,而生种种痛苦的感受。例如身体衰老、生病、面对死亡、怨憎会(与怨家相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等的苦,以及三恶道的苦,辛酸难比。

‧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说明坏苦的相状;受过去善业的招感,世间亦有种种的快乐,例如美好的眷属、各式各样的财宝、身体健康、长相端正庄严…..等等,使令我们感到一时的快乐、荣耀,但此快乐、荣耀无法久住,当此善业力享尽,苦恼的感受即会生起。故善导大师云:「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世间的快乐,皆是由业力而产生,当业力结束,快乐便消失,坏苦到来,其苦的势力比苦苦还大,更不易消受。

‧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结劝,不应被五欲尘劳所迷惑。佛法要众生放弃五欲乐,其积极目的是要我们追求三昧乐(明静不动内心之轻安乐)及涅槃乐(断烦恼圣人内心殊胜之寂静乐)。

‧ 五欲乐有诸多的过患,可分二方面来观察:

1.     就当下:「譬如刀上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说明追五欲乐之当下,即有痛苦的感受。五欲乐虽甜美,但追求五欲乐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如刀上蜂蜜,舔愈深则割愈深。世人为追求男女欲、名、利,甘愿做牛做马以换取乐受,而不知世上除五欲乐外,尚有其他殊胜之乐。

2.     就来生:「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说明乐受为善业所感之可乐果报,但此乐受却夹杂毒药,享受乐受之同时,也享受毒药,多次累积,便受毒害。虽然因过去的善业力,而享受五欲乐,但享受之同时,会产生贪、瞋烦恼(毒药),多次享受五欲乐,贪、瞋烦恼便不断地串习,终将堕落,导至大患,产生下一期不可乐果报。

‧ 故佛陀要我们诃责五欲乐,追求三昧乐及涅槃乐。四禅中的初禅----离生喜乐地,“生”即是世间的五欲。修禅定之人,调伏世间五欲后,而产生喜乐轻安的三昧乐即为初禅。此时,会觉观到所有的欲妄皆为负担,调伏五欲后,身心轻安,内心寂静,心一境性。故烦恼调伏一分,内心就多一分解脱、轻安。虽然舍弃五欲乐,但得到轻安乐,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肆、        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观心无常】

‧ “观心无常”对治“见”烦恼。

‧ 所观:可明了分别之心,即第六意识。

‧ 观察此明了分别之心,剎那剎那地改变,即无常。

‧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明了分别心之缘起;迷失了真常之佛性,即《大乘起性论蕴》所云:「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因此妄动攀缘,此妄动一次又一次地扰动(纷纭),因而形成妄想分别心。

‧ 妄想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妄动(等流习性)所生,故妄想亦无自性。

‧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空间无常的相状(能分别之心无常);若将所攀缘的六尘除去,此能分别之心则不可得。例如以分别之心观察我们的眷属亲人,而生起“爱心所”;若以分别之心观察我们的怨家,则生起“瞋恨心所”;若将所观的眷属亲人及怨家除去,则“爱心所”及“瞋恨心所皆不可得,可见此能分别之心,由因缘而生,离尘无体,无自性可得。

‧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空间无常的相状(能分别之境无常);能分别之心,观察所得之境界,皆虚妄不实。例如每人对榴槤认识皆不同,有人以最好的名言称赞,亦有人以最坏的名言排斥,但此二种名言,皆不是真实的榴槤。由此可知,当外境(榴槤)进入内心,经分别之心观察后,所感受的境界,已和真实境界有出入。故蕅益大师云:「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说明时间无常的相状;过去心不可得,前一秒钟所起的念头,这一秒钟已无法找;末来心不可得,下一秒钟将起何念头,这一秒钟已无法得知;现在心不可得,这一秒钟的心,剎那剎那地生灭,无法安住,亦了不可得。

‧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现前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必须假借因缘而生,无法离开因缘。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不要让此分别心做主人翁。

‧ 外道的禅定,到达四禅时,则无喜乐的感受(舍受),此时内心“明静不动,犹如止水,一切万法,皆于中现”,其心犹如平静不动之水,可显现出所有的境界。外道误以为此念心即是常乐我净,常住不动,即是涅槃,殊不知此明静不动之心,是由禅定的因缘而生,一但失去禅定,则明静不动之心亦觅之了不可得,故此心无自主性,不可称为涅槃。可知此明静不动之心亦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觅之了不可得,不可执着。

‧ 初学者之内心不容易做到无住,常游毕竟空,若欲使心不执着,则应将心依止于一法宝,例如依止于阿弥陀佛,即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命元辰,舍弃过去所有的依止,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为本来面目,烦恼妄想一起,则一心念佛,断除妄想,使之无法相续。如此一来,妄想分别的等流性,逐渐被佛号所调伏,佛号的力量亦随之增强,此时,业力亦会随之改变,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烦恼罪业随内心妄想之水流动,当妄想之流水被调伏后,烦恼罪业亦会随之改变。故初学净土法门者,不容易做到无住,故强调依止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万德法具,依止阿弥陀佛,则会有种种功德。舍弃过去所有的自我名言分别心,完全依止一句佛号,则能破坏过去所有的烦恼罪业,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调伏种种的分别烦恼,种种的罪业亦会随之调伏改变。

 

伍、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观法无我】

‧ “观法无我”对治“见”烦恼。

‧ “心”为能受用的我;“法” 我所受用的境界,亦为因缘所生。

‧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法之缘起;如来藏妙真如性周偏十法界(藏性周圆),由过去第八识善恶业之种子(业力),而起现形(本质相分),加上我们的分别心(分别辨),而正式受用种种不同的境界。例如吃饭,饭为业力所现,吃到口里,加入我们的分别心,心情好时,则觉得这口饭非常甜美,心情不好时,则觉得这口饭味道极差。故我们所受用的境界,为业力和分别心和合而生。如此的和合,不论苦乐,皆不离真如(法法全),真如不变而随缘。

‧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 舛:错误,乖违。

‧ 和合:《楞严经》:此一念心与境界,非和合,非不和合。若心与境界和合,则境界应在心中,不会消失,例如听见鸟叫,若心与境界和合,则鸟叫声应永在心中,不会消失;若心与境界不和合,如何能听见鸟叫声?故“非和合,非不和合”。

‧ 因缘:天台宗将万法分为理俱和事照二方面观察。二乘人过分强调因缘观(事照),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而往往忽略如来藏本俱之万法(性俱),不知缘生缘灭之中,尚有不生不灭之本性。故二乘人将三界之业力调伏之后,则无法再起作用,殊不知在不生不灭之本性之中,俱足无量功德。相反的,若过分强调自性本俱,而不从事照中创造因缘,亦有缺失。故楞严经中提出双遮,理俱和事照互相配合。

‧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的和合思想,及二乘人权巧之因缘思想,皆属戏论,应当排遣。必须了解,真如应理俱和事照互相配合。

‧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外道无智慧眼,看不清世间的真相,往往落入常见、断见,无法趋向涅槃。

‧ 外道之修行,不见诸法真实相,最多只到四禅八定,不出三界,无法趋向究竟涅槃。

‧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欲出三界,必须观察一切因缘之本性皆是毕竟空,妙有真空,一切境界,皆由各人六业力与分别心和合而生,无真实性,例如“水”,人见为水,鬼见为火,鱼见为房屋,天人见为塯璃。凡夫追求虚幻之境界,如同渴鹿追求阳焰(海市蜃楼,虚幻之相),永远无法满足。境界无自性,随顺因缘而变化,循业随心而生。

‧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十界的可乐、不可乐境界,皆无真实性,必须假借业力与分别心二种因缘才能存在。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 金壁峰禅师:「若欲抓我金壁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铁链锁不得,休想抓我金壁峰」。

‧ 止静之十五分钟,前十分钟,必须先修止,心于佛号相续专一安住,此时处于无分别住,心中不可有名言,一心皈依,将这念心调到明静不动之境界,作为观的依止,之后再起观,观四念处,可随修一观,亦可修总相观。先观执着重者,所谓禽贼先禽王。

‧ 凡夫的烦恼,由串习而来,不会自然消失,必须对治,烦恼才会消失,就如地上有一堆垃圾,若不扫除,这堆垃圾不会自然消失。由于过去的串习,而产生诸多的爱、见烦恼,因此必须修四念处,对治爱、见烦恼。

‧ 观比止更为重要。“止”容易被破坏,欲界定,内之禅定是非常脆弱的,即使平时念佛念得很好,临命终时,内心仍易散乱;“观”则不同,经甚解而产生之抉择,一但建立,则不易被破坏,经“观”而产生无常无我之觉受,此种智慧不易退失,此觉受不易被破坏,对阿弥陀佛皈依之心,不易退失。故念佛人亦必须修止观,才能对治爱、见烦恼,否则爱、见烦恼只能暂时被佛号压住,并未根除。

‧ 爱、见烦恼由于无量劫不断地串习,非常坚固难破,故必须不断地、不厌其烦地重复修行,才能生起智慧,破坏爱、见烦恼。

‧ 必须先修止(念佛至明静不动),再修观,否则心过于散乱,无法起观。

‧ 小止观之二十五方便,即是修止观,对治爱、见烦恼。

‧ 小止观为明确的道次第,如何调身、调息、调心,进入正观,对冶魔境,治病,证果。

2


 

甲二、作者略史

一、出生 ---- 大师俗姓陈氏。世为颖川人,因晋时避乱,止于荆卅华容。父起祖,于梁元帝时,封为益阳侯。其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入怀,又梦口吞白鼠,因是而孕。诞灵之时,红光耸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并无火事。是师产生,欲烹荤作食,以为庆席,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有二僧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言讫而隐。

‧中国佛教分为大乘八宗,其中以天台宗之教、观二法最为完备,故古人赞叹天台宗之教法为教、观双美。而此完美教观之产生因缘,与智者大师生长之历史背景,有决定的关系。因此,了解智者大师生长之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此教观产生之因缘。

‧家庭背景:智者大师俗姓陈。为颖川人,但因晋朝时避乱,而搬迁于荆卅的华容。大师之父亲名为起祖,梁朝孝元帝时,封为益阳侯。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生于大户长者之家。

‧ 母亲怀孕之情况:智者大师之母亲姓徐,温良恭俭,偏情斋戒,梦到空中有五采香烟,重重环绕其身(萦回),最后进入怀中,又梦见白鼠进入其口中(口吞白鼠),因此而孕。

‧ 白鼠:古时白鼠为尊贵的表征,为龙的化身。

‧ 出生时情况:出生之日(诞灵之时),红光高耸云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才知并无火事。

‧ 出生后情况(无法煮荤食、圣僧授记):智者大师出生后,其父母欲煮荤食,请客庆祝,但始终无法起火,故无法煮荤食,此时有二位出家人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说完之后便离开(言讫而隐)。

‧ 此儿道德所钟:“钟”,积聚,说明智者大师为功德力所成就,而非罪业力所成就。

‧ “火灭汤冷,为事不成”之因:

1.                   若从本门而言,智者大师为法身大士,其清净心无所障碍,无隔阴之迷,故可使火灭。

2.                   若从迹门而言,智者大师为圆教五品观行位(仍属凡位),仍有隔阴之迷,但由于菩萨于过去生中发大誓愿,其内心之清净愿力不可思议,即使在转世时,出现恶法,亦可使之消灭。

‧ 受戒时亦然,必须发愿,过去颠倒的境界就让它过去,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如此之愿虽小,但若能不断地去实践,由愿起行,由行再加强愿力,如此不断熏习第八识,当身口意将起恶法时,第八识自然会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抗拒恶法。由此可知愿力之重要,未入圣位之前,必须经常发清净之愿。

‧ 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生出之种种瑞相不可思议。

 

二、童年 ---- 师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至年七岁,喜往伽蓝, 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能成诵。年十五,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叹荣华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于长沙像前,发弘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年十七,深厌家狱,思灭苦本,然二亲恩爱,不容听许,虽惟将顺,而寝哺不安,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晓夜礼诵,念念相续。

‧大师之福德、智慧相状特别:

1.     福德相状特别:大师眉有八彩色,眼有双瞳,有古帝舜王之相。

2.     智慧相状特别:年七岁,喜欢到僧伽蓝,诸僧为他念【普门品】一遍,听后即能背诵。(闻、思陀罗尼)

‧大师之母得知其有此特别之智慧,此后便不允许大师再到寺庙,唯恐其出家。年十五,家有重变,侯景之乱孝元大败,家国皆穷尽丧失(殄丧),亲属流亡(流徙)。大师见此境界之变化,内心感叹荣华之难以持久,痛心雕谢别离之快速到来,于长沙寺庙佛像前,发弘大愿,誓出家作沙门,以荷负佛陀正法,为己重任。

‧由此可知「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憔悴剩残枝,明日弃道旁。」好花好比世间之五欲乐,权位、眷属…….等种种之五欲乐,只能受用一时,雕凌之后,无常败坏,弃之道旁。

 

年十七,内心深厌家庭生活,犹如牢狱不自在,想灭除痛苦之根本(爱取烦恼),欲出家修习戒定慧,以调伏痛苦之根本,但由于父母亲恩爱大师,不答应其出家为僧,因此大师只好随顺,但内心吃睡皆不安(寝哺不安),于是刻檀木为佛像,读诵经藏(解门),夜礼拜佛(行门),内心“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之信念不断,念念相续。

 

三、出家 ---- 年十八,二亲殄丧,从兄求去,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后诣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勤,胜相现前,见道场广博,妙饰庄严,而诸经像,纵横纷杂,身在高座,足蹑绳床,口诵《法华》,手正经像,是后心神融净,爽利常日。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动,而常乐禅乐,怏怏江东,无足可问!

‧年十八,父母亲过世,向兄长要求出家,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后跟随慧旷律师至大贤山之道场,使令诵法华三部(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诵了二十日,三部诵竟。

‧智者大师出家于果愿寺,为乡下的小道场,智者大师的师父见他为初出家之小沙弥,便叫智者大师到田里工作,虽然智者大师偏爱解、行二门,亦毫无怨言地下田工作,利用夜晚到书房看书,被法绪法师之同参慧旷律师见到,感觉到智者大师虽是小沙弥,但气质非凡,阅经时专注好乐之情,亦与众不同,故对法绪法师言:「此沙弥为法门龙象,非此小道场所能栽培。」因此,法绪法师便将智者大师交予慧旷律师。

‧慧旷律师为唯识宗之学者,曾向真谛三藏学习摄大乘论,于唯识、戒律皆有相当的研究。

‧昔日智者大师诵经典时,内心常有疑惑,例如有时佛说妄想为生灭,但有时佛又说,妄想即真心,为不生不灭;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要灭此一念心),却又说诸佛正遍知海,存众生心想中(此一念心不可完全消灭)。故若无天台五时八教之道次第,则会觉得经典很多矛盾、很多疑惑。当时智者大师亦然,但当他诵了法华经后,很多疑惑随之而解。

‧ 智者大师在大贤山除了诵经外,慧旷律师亦为之受戒,并令他修方等忏,于静坐入观内心寂静之时,殊胜相状现前,见一广大道场,妙饰庄严,而诸经书佛像,纵横纷杂,无明确次第,智者大师自己身在高座,坐在绳床上,口诵《法华》,手整理经书佛像,之后由于业障消除而内心寂净。

‧ 大乘方等忏:除礼拜外,并要静坐入观(修止观)。

‧ “口诵《法华》,手正经像”亦表示智者大师将来会以法华一佛乘之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以此一佛乘之思想,而判出五时八教,使令佛陀教法的次第,更加明显。

‧ 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佛陀教法依众生根器之不同可分顿、渐二大类。华严时属顿教,佛陀成道后,先对大乘善根成熟的法身菩萨说华严经,说明十住、十信、十回向、等觉、妙觉…….等等,佛菩萨果地功德,及因地六波罗蜜之修行,开展一佛乘的因果,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时,根机未熟之凡夫、阿罗汉二乘人则无法了解,因此佛陀说渐教法,依次为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设渐归顿)。

‧ 等到受具戒后,律、藏精通,过去禅定之善根发动(先世萌动),而喜乐禅乐,怏(一尢、)怏江东,无足可问!

‧ 怏(一尢、)怏:心中不满足。

‧ 当时的修行人,若不是有禅(观)无慧(抉择智慧,属教),即是有慧无禅,极少教、观双修,故智者大师内心有许多疑问,无足可问,因此心中不满足。由于此背景,使令智者大师日后所安立天台宗之教法,必是教、观双修。

‧ 由此可知,“无常”为智者大师出家之因缘,「叹荣华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由于“无常”之智慧,而生起厌离心。现今受戒时,亦说此偈「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

 

四、悟道 ---- 至年二十二,遥闻南岳慧思大师止光卅大苏山,即往礼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年二十二,遥闻南岳慧思大师于光卅大苏山住持正法,即告辞慧旷律师,前往礼拜慧思禅师。慧思禅师见智者大师时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慧思禅师为相似位,断见、思惑之人,宿命神通,故见智者大师便知,昔日曾与智者大师,于灵山同听佛陀说法华经。由于过去的因缘,今日又见面。

‧ 慧思大师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

‧ 「普贤道场」:体性周偏为“普”,随顺众生之因缘成就无量之功德(随缘成德)为“贤”。体性周偏、随缘成德即是“真如”。故中国的忏法分为二大类:

1.     梁皇忏类:属事相,向佛菩萨发露罪业,思惟罪业之过患、发愿不再造作。

2.     法华三昧忏类:属理忏,依止“真如”,只要有无明就应该忏悔,不能随顺真如,即要忏悔,此为较深的忏法,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有一偈颂:「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故知妄想为业障之根源,欲熄灭业障者,应先熄灭妄想,端坐观实相,趣向真如。

‧ 普贤道场之法华忏,根据普贤菩萨劝发品,以普贤菩萨为本尊,故中国诸多忏法之结尾必须三称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八十八佛亦属普贤道场之忏法,依止真如。

‧ 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四安乐行:誓愿安乐行、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即发菩提心,摄持身口意三业(修戒定慧、止观)。四安乐行为慧思禅师读诵法华经后之心得,以四安乐行品总摄法华经,故将此法门流传于后。法华三昧忏之思想亦为慧思禅师所创,由智者大师写成文句。

‧ 由此可知慧思禅师教授智者大师之方法为 1. 拜法华三昧忏 2. 诵法华经、修四安乐行。

‧ 智者大师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陀罗尼之智慧因静(三昧)而发。

‧ 三昧为定所收摄,陀罗尼属慧,陀罗尼必须依止三昧,散乱心无法生起陀罗尼。三昧容易退失,而陀罗尼则不易退失。《瑜伽师地论》将陀罗尼分为四种:

1.     法陀罗尼:于三昧中得法陀罗尼,则对佛陀之教法(能诠之教法)能闻持不失,经典诵过一即不忘失,属闻慧成就。

2.     意陀罗尼:对所诠之教法(苦、空、无常、无我…..)能闻持不失,属思慧成就。

3.     咒陀罗尼:属修慧成就。通于内外道,有三昧禅定之人,藉禅定之堪能性,加持咒语,例如诵某某咒,则可免某某灾。佛菩萨之咒则不同,不但称赞人法,并以神咒消灭众生之妄想,引导趣向圣道。例如楞严咒:「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祈获法身。」

4.     忍陀罗尼:安忍诸法实相而不失,为法身菩萨之境界,属证慧成就。

‧ 此时智者大师所得属法、意(闻、思)陀罗尼。

‧ 慧思禅师赞叹曰:「你所证的境界,没有你的善根,无法证得,亦只有我可以判断你所证的境界,你所入定者,为法华三昧前方便,尚未进入高深禅定;所生起的智慧,为初旋陀罗尼。由于对空性的理解(旋陀罗尼),一般只对文字初浅理解之法师,无法和你辩论!你将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智者大师依据《普贤菩萨劝发品》,安立三种陀罗尼:

1.     旋陀罗尼:旋有入空,空智慧成就,对空智慧能摄持不失。

2.     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观察百千万亿之差别相,假观智慧成就。

3.     法音方便陀罗尼:中观智慧成就。

‧ 证得陀罗尼之人,内心不断涌出智慧,可九旬(九十天)谈“妙”(“妙”法莲华经),众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本门十妙、迹门十妙……….一切佛法汇归于“妙”字。

 

五、弘法 ---- 思师造金字〈大品般若经〉竟,自开玄义,命师代讲,师纵无碍辩,唯三三味及三观智,用以谘审,余悉自裁。思师手持如意,临席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又云:「余老矣,久羡南岳,当往居之,愿尔宏扬大法,勿作佛法断种人。」

‧ 智者大师师证得旋陀罗尼之后,适逢慧思禅师用金字造《大品般若经》竟,慧思禅师亲自开讲玄义,并命智者大师代讲经文,由于大师有陀罗尼之境界,故能无碍辩才,但唯三三味(空、无相、无作)及三观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无法突破。

‧ 三三味:

1.       空:照见五蕴皆「空」,即我空,观察此色、受、想、行、识之生命体,无一恒常住不变之「我」。生命体为业力及烦恼和合,而创造色法及心法之相续(生命相续),此生命相续剎那剎那地变异,无一主宰者,例如「病」,亦为业力及烦恼和合,无一主宰者,无人可控制。

2.       无相:观察色、受、想、行、识亦为毕竟空,即法空。

3.       无作:玄奘大师译为「无愿」,由于观察空、无相,而即对三界有漏之道无需求之心。

‧ 三观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即空、假、中三种智慧。

‧ 智者大师疑问「三三味」为藏教所修,何以称为圆顿止观?又《大品般若经》云:由一切智引生道种智,由道种智引生一切种智,此三观智应次第生起,何以称为圆顿止观?

   慧思禅师答:不可由法门判断是否为「圆顿」,而必须由此能修行之心,能否开圆顿解来判断。天台宗提出中道实相,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了解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修行一切法之前,若能了解中道实相,则即是圆顿止观,即使是受三皈五戒亦然。

‧ 中道实相: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1. 即空: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必须假藉因缘而有,不能离因缘而独立存在,必须随顺因缘而变化,无真实独立之自主性,本性为毕竟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2. 即假:即此一念心,本性为清净毕竟空,随顺染净之因缘而创造出十法界、十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3. 即中:空、假为不并、不合,由「空」衍生「假」,其中并无能所,亦无前后,当毕竟空之心受染净之因缘创造十法界之时,空有同时存在,无能所前后,此即为「即中」。

‧ 以此三观智修空、无相、无作,与藏教人不同。藏教人,依生灭次第,以空破有,空有对立,故往往成就空之后,便不再出来。天台宗则强调空有同时存在,一空一切空,非空假对立。话虽如此,了解现前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但依修行之次第,仍必须先修空观。蕅益大师于《灵峰宗论》指出:「一心三观,必以空为初门,譬如一刀千纸,历历分明」,圆顿之人修习止观,犹如利刀,一刀千纸,但每一张纸的次第,清楚分明。圆顿之人修习空,而不执着空,以空破执着,事实上空亦无自性,由于众生执着之习性,故以空破有。

‧ 智者大师心中之二疑问,经慧思禅师指示,即疑开顿解,智者大师终于了解慧思禅师所创一佛乘之圆顿止观,此时慧思禅师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又云:「余老矣,当退居南岳,愿你宏扬此一佛乘之妙法,勿作佛法断种人。」

 

既奉严训,不获从往,遂同法喜等二十七人,移至金陵。有僧法济,自矜禅学,倚卧问言:「有人入定,闻摄山地动,知僧诠练无常,此何禅也?」师曰 :「边定未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济惊起谢曰:「老僧尝得此定,向人说此,即失此定。」由是名闻朝野,声驰道俗。

‧ 智者大师便奉慧思禅师之严训,同法喜等二十七人,移至金陵(此时智者大师年三十)。当时金陵佛法相当兴盛,有一位六十多岁的法济法师,有些禅定的功夫,并且相当地傲慢,躺在椅子上问智者大师言:「有一人入定,于定中见到距离人间七公里之摄山在震动,又见三论宗僧诠法师修练无常,此为何种禅也?(他心通)」智者大师曰 :「此种禅,属于意界定(边定),只在禅的边缘,未进入根本禅,于禅定中,应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如何见摄山地动,及僧诠修练无常?可见有邪(鬼神等之外邪;或妄念之内邪)乘心中失念(暗)而入,若执着此定(取)或向他人说,此禅定必会被破坏!」此时法济法师立刻惊坐起身,谢曰:「老僧尝得此定,向人说此,即失此定。」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的智慧不可思议,从此以后便名闻朝野,声驰道俗。

‧ 于百法明门论中指出失念为昏沉、掉举之前奏,例如念佛时失去佛号(失念),则会产生昏沉、掉举。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萨婆他品》中指出“沉默”(微细的失念)为失念之前奏,例如念佛时佛号虽尚在,但不清楚,将要失去佛号之时,即为“沉默”,此时最易邪乘暗入,而见诸境界。

‧ 平时于散乱心中打妄想,不会有何境界,但若于定中打妄想,由于心力太强,则易见诸境界。

‧ 智者大师于瓦官寺共待八年,主要讲法华经、大智度论、释禅波罗密三部经。

 

年三十八,因感徒众转多而得法转少,乃谢遣徒众,隐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令法镜圆明,渊源流长。师初至头陀,一日入座,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振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转二缘,所不能动。至此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后于天台山建立道场,并演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等三大部。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门庭从此而光辉,而天台一宗之教观, 始卓然成立也。

‧ 年三十八,感到亲近他的徒众转多,而真正得法者转少,乃谢遣徒众,隐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使令大乘法镜更加圆明,渊源流长。

‧ 传记记载,智者大师第一年有四十位徒众,有二十人悟道,得一佛乘之教法;第二年有一百位徒众,有十人悟道;第三年有二百位徒众,只有十人悟道。由于弘法利他之因缘渐差,于是考虑自修。

‧ 深入三昧之后,才能使大乘法镜渊源流长,故教观纲宗云:「佛祖之要,教观而己,教非观不传,观非教不正。」可见若无止观,则教法无法弘传。

‧ 智者大师便带几位徒众至华顶山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日入座,忽于后夜,定中见到大风拔木,雷振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怖,此时智者大师由于已证旋陀罗尼(理解空性),故能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又变作父母师僧之形相,一下依靠,一下拥抱,悲咽流涕,欲破坏智者大师之禅定,大师则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转二缘,所不能动。

‧ 大师所遇所见之境,非凡夫所能及,凡夫体达本空者少,若遇魔境,则需仰赖佛力,退诸魔境。

‧ 智者大师经过天魔干扰之后,便云开见日,万境洞明,突破一切障碍,生妙智慧,禅定深厚,法乐内充。后于天台山建立道场,并演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等三大部。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门庭从此而光辉,而天台一宗之教观, 始卓然成立也。

‧ 《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属教;《摩词止观》属观,即一心三观,观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 天台宗之教观虽源自慧文、慧思禅师,但未明确标示判教,属口述之心要,直到智者大师着《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此时天台宗之五时八教、一心三观才现于文字。

 

六、入灭 ---- 年六十,应皇奉迎,演说《法华》,行至石城,乃云有疾,谓智越云:「大王欲使吾来,吾不负言而来,吾知命在此,故不须前进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最后用心。」语己右拹西向而卧,专称弥陀、般若、观音,唱《法华经》、《无量寿经》,以为最后闻思,时石佛倍大光明满山,直入房内,诸僧咸见。智朗请云:「伏愿慈留,赐释余疑,不审何位?殁此何生?」师云 :「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只登五品!」又云:「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春秋六十,僧腊四十。 -------- 糅合〈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年六十,应皇帝邀请,演说〈法华〉,行至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便说有疾病,不能再行走,并告诉侍者智越法师云:「大王欲使我来,我不负言而来,我知命应在此结束,故不须前进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在此做最后用功。」

‧说完之后便右拹西向而卧,专称阿弥陀佛、摩诃般若波罗密、观

  世音菩萨,唱〈法华经〉、〈无量寿经〉,以为最后闻思,时石佛(弥   

  勒菩萨)倍大光明满山,直入房内,在场的诸位法师都看见。

‧ 此时智朗法师请问云:「希望大师慈悲,解除我们心中疑惑,大师之修行为何阶位?死后往生何处?」师云 :「我若不领众,今生必能得圆教之六根清净位(断见思,与慧思禅师同),但由于我领众,又讲经说法,损己利人,只登五品!」又云:「我的师长、朋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说完之后,便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入圣位或生净土)。年六十,僧腊四十。

‧ 可见领众虽可增加福德,但不易断除烦恼。

‧ “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故知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弥陀国土,亦有人说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弥勒净土,因“石城” 之石佛为弥勒菩萨之相。

‧ 智者大师之一生就本门而言,为法身大士;就迹门而言,为圆教五品观行。

 

甲三、随文释义 分三:初总论。 二、分论。三、结论。

一、总论分三:初总标佛法大纲。二、略述止观功德。三结示着

        述缘起。         今初。

 

丙一、总标佛法大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智者大师于修止观前,标出佛法之修行大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出于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之前一尊佛)之略教戒。此亦包含止观之内涵,其中可分为二次第:

道次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佛法必须要有一正见。

在佛陀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中有一部分为“无因缘

论”,即相信宇宙的种种果报,皆自然而生,无其原因,完全靠

个人追求而得,亦不相信生命相续,主张“人死如灯灭”(断见),

故鼓励追求今世之安乐。另一部分之外道主张“邪因缘论”,相

信宇宙的种种果报,皆有其原因,皆为大梵天所创造(常见),

故若欲离苦得乐,应向大梵天祷告祈求。佛陀出现后,否定断见、

常见二种错误的思想,而提出“正因缘论”,根据一切法之空性,

提出而苦、集、灭、道四圣谛(圣人所觉悟之真理),「诸法从本

来,常自寂灭相」,宇宙中无常一之主宰创造果报。由于业力之

推动,而产生种种果报。因过去杂染之因缘,使令我们痛苦(苦

集),若能除去杂染之因缘,则能有圣人之“道”的因缘,证得

圣道。修行佛法必须要了解此正确之源起,引发离苦得乐之愿力-

--- 发菩提心,思惟三界果报之苦(苦苦、坏苦、形苦),趣向涅

盘。发菩提心者,于其内心生起“惭愧”“信心”二心所法,此

时虽未见真谛,但对四圣谛之源起生起“信心”,依止此信心而

生起“惭愧”,相信宇宙之因缘果报,尊重善法,排斥恶法,即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诸众戒,收摄身口意,不造诸恶(杀、

盗、淫、二舌、绮语、妄言、恶口---性罪;遮罪----饮酒等)。

‧ 「自净其意」---- 依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后,则身、口

   恶法逐渐淢少,善法之功德渐显,逐渐能够观察内心的波动,进               

   而修习止观,“止”就是信愿持名,加强止的念力,“观” 就   

   是修四念处,观察现前之身心为不净、苦、无常、无我,破除颠  

   倒,使令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安立我  

   们这一念心,是故名为“自净其意”。

 

丙二、略述止观功德

 

丁一、正明止观功德

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 总标止观功德 ---- 「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 泥洹----即大般涅槃,不生不灭,亦无变异相,生、住、异、灭之相皆不可得,是则名为“涅槃”。

‧ 涅槃(泥洹)之真法,与外道虚妄之法不同。外道也会布施、持戒、忍辱,得人天果报,但此非真法 ,当可乐果报享尽后,则沦落三恶道,或为牛、或为狗、或为猪。故可乐果报皆不真实,随顺因缘而变化。涅槃之寂静、安乐,则不会随时间、空间之因缘而变化,是为真法。

‧ 《楞严经》中指示,佛陀有九种遗报,马麦则为其中之一:

佛陀带领诸位比丘结夏安居,有一国王发心供养三个月的饮食,但此国王被魔王所迷惑,因此忘了此事。此时有一马夫,便取马麦(马吃的粗糠)供养佛陀及诸位比丘。比丘们食马麦而难以下咽,佛陀则“入食人口成甘露味”,即使是粗糠,食入佛陀之口,亦成甘露,可见佛陀常乐我净之快乐,不会受任何境界所影响。

‧ 故我们应“学佛”,向佛陀学习,舍弃现前不真实的快乐,皈依法,追求涅槃之真法。

‧ 有很多途径可进入泥洹真法(入乃多途),总括来说,其中最急重要者(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由此可知,止观能使我们契入泥洹真法。

‧ 别释止观功德 ---- “止”乃伏烦恼(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故修止如缚贼,若欲断除烦恼,使之不再生起,则需修观,以无常、无我之智慧,根除烦恼。

‧ 止则能够保护增长(爱养)心识,凡夫若不修止,六根接触六尘之时,则心光外泄,意识薄弱,若有止的功德,则心可专注,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明了心、堪忍性增强;修观则能策发内心不可思议之智慧(神解)。

‧ 止可引生禅定(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引生之原由凭借(由藉)。

‧ 若能成就定慧二法,则自利、利人之功德皆具足。故【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随顺)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之后指出,虽然演说声闻、缘觉、菩萨…..等等小乘、大乘种种*轮,其实我的内心安住于大乘法(大般涅槃),并念念随顺此“大般涅槃”之境界(自受用之功德)。并由此清净心,显现出福德(定)、智慧二种庄严,以度众生。

‧ 乘 ---- 船也,即从此岸到生死的彼岸所乘之船。乘(船)有大小,大乘则多人一起到彼岸,即大般涅槃。

‧ 马鸣菩萨大乘起性论指出:大乘即为现前一念之清净心,即大般涅槃,而不是有个地方叫“大般涅槃”,若能调伏内心之我法二执,则此一念之清净心,即为大般涅槃(不二)。而不是离开现前之一念心,去寻找“大般涅槃”。

‧ 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过去佛陀(国王)与提婆达多(狐狸)有一公案(国王与狐狸)…..过去山中有一狡猾的狐狸,欲统治整个森林,故到仙人处学习权术,多年之后稍有理解,故返回森林,恐吓一只弱小的狐狸:「你现在要听我的,否则我将会把你杀死。」如此便征服了此小狐狸。之后此二狐狸便一同恐吓另一较大的狐狸:「你现在要听我们的,否则我们将会把你杀死。」如此便征服了此狐狸。之后此三狐狸便又一同恐吓另一较大的狐狸…………..如此,征服了所有的狐狸,乃至于大象、老虎、狮子…..等一切动物,而成了森林之王。但此狐狸仍不满足,欲娶国王的女儿为妻,于是带领所有的动物来到皇宫,对国王说:「我们把你的城包围了,希望你把女儿嫁给我,否则我们将会把你城里的人民杀死。」于是国王紧急招集了所有的大臣,有一智臣说:「狐狸本非森林之王,由于权术而成为森林之王,其本性仍为狐狸,而狐狸天性恐惧狮吼,若我们答应与其挑战,并要求不要先派狮子出战,则狡猾的狐狸必会以为我们害怕狮子,而故意先派狮子出战,如此一来狐狸便中计。」果然,狐狸先派一群狮子出战,群狮俱吼之时,狐狸便恐吓至心脏破裂而死。此狐狸即为提婆达多之前身,国王即为佛陀之前身,智臣即为舍利弗之前身。由此可知,「若以权术度众生,则无法持久,必须以定慧力度众生」。

丁二、合释止观双运

当知此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德

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等

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

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

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

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说明止观必须双运,缺一不可。

‧ 当知此止观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止或偏修观,即堕入邪取颠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止),不学智慧(观),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内心散乱,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三界,盖无差别,皆无法趣向涅槃。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 偏修禅(止)与偏修智慧(观)之过失不同;有禅定之人,能于定中发动种种神通,例如可见到牛升天,但若无足够的智慧,则误以为牛因为吃草而升天,殊不知其真正升天的因缘,是由于过去生之业力成熟,而于今生(牛身)感到升天的果报,故偏修止曰愚。若不学佛法,只修禅定,则心性偏于“外道种性”,随禅定之增长,而于内心产生邪分别,于禅定中所得之消息,独自分别归纳,而自创一道(外道),此种邪见非常坚固,连佛陀都无法度化。故应学习佛法,皈依三室,若能生生世世遇到佛法,则善根能不断增长,不偏离正道,逐渐转凡成圣。

‧ 说明止观必须均等: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 于法华会上,迦叶尊者尚未发菩提心前,曾向佛说:「我过去只喜好安住于我所成就之“有余依涅槃”,沉浸于不生不灭、我空之境界,于广学佛法、度化众生、庄严佛土并无好乐之心。」可见二乘种性之人,对于广学佛法、度化众生、庄严佛土并无好乐之心,故定力虽强,但无法见到佛性。智者大师认为,小乘人只见偏真法性,未见中道思想(佛性)。

‧ 十住菩萨,广学佛法,虽智慧力多,但缺少禅定;菩萨之悲心重,禅定亦随之影响,由于定力薄弱,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 故声闻、菩萨之定、慧皆不均等,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完全)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不但尚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亦为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三、结示著述缘起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智者大师说明止观的功德之后,结示著述缘起:

‧ 声闻、菩萨,尚不能止观均等,可见止观法门,实在不是粗浅的法门,从凡夫到成佛,皆不离止观。

‧ 虽说修行不过是“折伏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仅此一句话,但说易行难,就“折伏现行烦恼”而言,必须花几十年的功夫,才能调伏无始劫来所串习之贪、嗔、痴烦恼,克服身、心、怨亲等等之障碍。故若欲接引初学之人,开启昏昧不明之心(蒙冥)而契入圣道,则不应谈玄说妙(广论深妙)。

‧ 蕅益大师曾将智者大师所着二十卷法华玄义,浓缩成二卷妙玄节要,并于序中云:「末法众生畏繁好简,故做此事。」智者大师知止观法门,并非粗浅的法门,故做此小止观,接引初学之人。

 

乙二、分论  分二:初、标章诫劝。 二、正示十章。 今初

‧ 分论,为小止观的正宗分,分为“标章诫劝”、“正示十章”二科。

丙一、标章诫劝

丁一、警诫劝修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 警诫劝修---- 先指出修行之难成,并劝踏实修行。

‧ 智者大师将止观法门,分为十个章节(十意),以指示初学之人,使令我们登菩提正道,契入泥洹之第一步。学习者(寻者)当惭愧修习止观之难成,昏沉、掉举之不易对治,勿以小止观文字浅近而鄙视也。

‧ 修习止观,必须与止观之文义(四念处)相应(心称),对身心不净、苦、无常、无我之道理相应(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此无常之智慧发露于内心,智德、断德之功德不可思议(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只是虚构文言,谈玄说妙,内心不去思惟体会,则内心与无常、无我之智慧不相应,情乖所说,空延岁月,不能趣而圣道(取证无由),譬如贫人数他人财宝,自己仍然贫穷,虽口无常、无我,但并无真实修行,内心与无常、无我完全不相应,有何益者哉?

 

丁二、 标列章名

具缘第一 诃欲第二 弃盖第三 调和第四 方便第五 正修第六 善发第七 觉魔第八 治病第九 证果第十

      今略此举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 智者大师将修习止观之过程,分为十个道次第:前五个次第为方便行(二十五前方便),第五个次第正式说明修习止观之方法,第六、七、八个次第属对治之法,即调适修习过程中,所遇之障碍(善发、觉魔、治病),判断所见之境界之善恶,调治色身之病痛(外障),第十个次第为果地之功德相状(证果)。

‧ 前九个次第为因地,第十个次第为果地。

‧ 智者大师略此举十意,以指示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定妄想之心(安心),免除三界生死轮回之难(免难),发定生智慧,趣向无漏之圣果。

 

丙二、正示十章

丁一、具缘第一。 分五:初、持戒清净。 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 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 今初。

‧ 修习止观之前,必须具足五种因缘:

1.持戒清净。 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 4.息诸缘务。5.近善知识。

 

戊一、持戒清净

己一、明持戒相状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第一持戒清净。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 若发心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进一步欲自净其意,而修止观者,必须要先外具五缘。第一持戒清净。如遗教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必须要有戒法收摄身口,之后才能引生禅定、智慧,故知“戒为无上菩提本”,无上之禅定、智慧,必须以戒为基础,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 以唯识之观点而言,赖耶受熏,阿赖耶识会收摄我们所造之业,而恶业有扰动之本质,若内心常造作杀、盗、淫、妄之业,则阿赖耶识(第八识)不断地收摄我们所造之恶业,则心不安定,虽然所造之恶业尚未得到恶报,但此恶业扰动内心,则心神不宁。

‧ 以唯识之观点而言,恶业有扰动之本质,而善业则有寂静之本质,由于善业之功德力,令人看起安详、宁静。故了凡四训亦云:业障深重之人,则会无事愁叹,夜有恶梦。此种人则不易修行禅定、智慧,故必须持戒清净。

‧ 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之相状,分为三种:

1.     上品持戒:未作佛弟子时,可能有选恶业,但不造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更进一步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自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戒体,无所毁犯,是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能成就止观之功德,而证佛法。譬如干净(无垢)的衣服(心),易受染色。

2.     持戒清净:受得戒之后,虽不犯杀、盗、淫、妄之重戒,但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经有“垢腻”,若能洗浣清净,染亦可着。

3.     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诸戒,遇染污的境界,则轻重诸戒,多所毁犯,若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忏悔灭除。

‧ 垢腻 --- 若毁犯戒法,则内心会被此层“垢腻”障碍,不易与所修之法相应,感到此一念心,与所修之法之间,有一层油垢阻挡,法不入心,无法觉受所修之法。

‧ 小乘认为宇宙是我空法有,五蕴之“我”不可得,但五蕴之“法”为真实存在,业感缘起,世间是由业力,业力之果报(我)不可得,但业力却是真实存在,善业、恶业、生、死、涅槃…….皆是真实,若在此法界创造性罪,则此罪业不可消失,必得罪报,故小乘教门中,若犯杀、盗、淫、妄之戒,则此罪业不可消失,无忏悔之法。

‧ 大乘则不同,大乘教门解释缘起,汇归于现前一念心性,罪业本无自性,摄藏于此一念心中,【楞严经】:「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因烦恼而引发种种罪业,若内心转变,断此恶业之相续心,则三恶道之果报亦会消失,但所造之恶业,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可乐果报,也许重报轻受,受报之后,三恶道之果报亦消灭。故云:「心灭则种种法灭。」

‧ 故大乘教法有“取相忏”,忏悔至内心清净后,见花、见光…..等种种之瑞相,则知破戒之罪已得消灭。净土法门亦然,造五逆十恶诸罪,临命终时,地狱果报现前,若遇善知识,生起忏悔心,并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则能转地狱之果为莲花。

‧ 故大乘佛法强调“业性本空”,心为业主,若能转化坚固之妄想,则业力亦随之而转。

‧ 故【大般涅槃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 初修行者,未见地狱果报、亦未见真理、未见苦集灭道之圣谛,因此必须仰赖“相信业果”之信心,相信身、口、意之烦恼恶业,会产生痛苦之业果,故应诃责身、口、意之烦恼恶业,内心尊重善法,轻贱恶法,才会修行有成。

【4】


 

己二、 示忏悔方法

‧ 持戒清净为修习止观之基础,若有犯戒,必须忏悔,消除罪过。

‧ “忏”,即「止断未来非」,终止截断未来之过非;“悔”,「耻心以往犯」,以羞耻之心,诃责以往所犯之罪业。

‧ 智者大师于法华三昧忏,将忏悔分为「有相行」及「无相行」二类:

1. 有相行:有修行的仪轨,例如礼拜、读诵…….等等能够见闻

          觉知之种种相状,例如“事忏”,又名“大乘取相 

          忏”,亦可由“有相”入“无相”。

3.     无相行:内心的止观,内心思惟诸法的第一义谛,旁人无法

          见其相状。

庚一、 事忏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华,

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

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

‧犯戒则障道,修习止观则不成,故必须忏悔。

‧ 智者大师提出,事忏必须具足十种条件,前九种为有相行,第十种为无相行。有相行可分为:一、方便(前三科)二、正修(中三科)三、增上(后三科)三类:

一、  方便 ---- 正修忏法前,应具足之方便。

1.     明信因果:明白(由修习经律论而明白)深信(有信心去实践)因果。依大乘佛法,果报包含十法界之依正二报,其中有佛、菩萨、缘觉、声闻之清净功德,亦包含人、天、阿修罗之杂染可乐果报,亦有地狱、饿鬼、畜牲杂染苦恼之果报。果报为因地(业力,身口意的造作)之果,若身口意起善性的造作,则生未来之可乐果报,若身口意起恶性的造作,则生未来之不可乐果报。必须明白深信,一切因果皆为自己所造,非上帝、鬼神之安排。蕅益大师于【灵峰宗论】指出,有二种修行人之修行不圆满:1.有智无信者,虽能在经律论中,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清楚分明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但对此理并无信心,不能实践,则所学之道理,只是增长邪见,故不圆满。2. 有信无智者,只管实践佛法,但并无修习经律论,不明白何者为善、何者为恶,只是藉由各人之生活经验,加以判断,而此判断未必正确,故易引生烦恼,故不圆满。

2.     生重怖畏:了解身口意之活动,皆为业力,必有不可乐果报,因而产生怖畏,而起忏悔心。

3.     深起惭愧:尊重善业,深知由此必生可乐果报,轻视拒绝恶业,使令不生,即为惭愧。若不轻视恶法,亦不尊重善法,则无法生忏悔心。

‧ 明信因果,为生重怖畏、深起惭愧之基础。

二、 正修

1.     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除了要有殷重的惭愧心,轻拒恶业,内心诃责自己所造之恶业之外,还必须求灭罪方法,才能消除罪业,例如礼拜八十八佛、大悲忏…….等等,遵照仪轨,唱诵、礼拜,如法修行。

2.     发露先罪----忏悔必须先发露先前所造之罪业,必须请一忏悔主,以做证明,向忏悔主发露先罪。

‧小乘教法,建立于真、俗二谛,俗谛为凡夫杂染之因果,真谛则为不生不灭,清净庄严之境界,真、俗二谛对立,不互相接触,故必须请“现前”僧众为忏悔主。

‧大乘教法,除真、俗二谛外,有一“中谛”,即真如,非空非有,非真谛,亦非俗谛,可为真、俗二谛之依止处,佛就是住于真如之中谛,故依大乘思想,佛菩萨并无灭度,真如非三界,亦不离三界,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思议之境界。故智者大师于法华经云:应由迹本二门来看佛菩萨之境界,佛菩萨之出世称「从本垂迹」,由法身报身变现出能为凡夫见闻觉知之应化身,如月映水中。佛灭度后,即为「摄迹归本」,当众生得度之因缘结束后,佛即灭度,如水干涸后,月亮又回到空中,故月亮(佛菩萨)并无离开我们,每一众生现前之一念心性,本性即真如,众生与佛菩萨本是同体法性,可以互相感应道交,内心作意普贤菩萨,称其名号,则可与普贤菩萨感应道交。故大乘教法,多以菩萨为忏悔主,例如法华三昧忏、八十八佛,则以普贤菩萨为忏悔主。

3.     断相续心---- 思惟罪业之过患,及未来不可乐果报,立定誓愿,永不再造作。

三、 增上

‧ 除灭罪外,还要生起种种的功德。

1.     起护法心----发菩提心,延续佛陀所宣说种种法宝,此护法心,亦可消灭罪业(缘正法而发心)。

2.     发大誓愿,度脱众生----思惟一切苦恼众生,皆为我过去的父母,虽今生非我父我母,但过去曾对我有恩,应该加以报答,即「观一切如母有情,发大誓愿」(缘众生之苦而发心)。一旦发菩提心,内心自然有一股防非止恶的力量,内心发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发愿后,面对过非境界,由于内心有正念,自然可防非止恶。若未发菩提心,一旦面对过非境界,则由于过去烦恼串习,不能对治其烦恼,又再度造恶业。

3.     常念十方诸佛----属他力门,凡夫必须经常忆念皈依弥陀,思念其功德、相好、忆念弥陀名号,即能“掷众生染污之心,投大觉海(弥陀清净大悲心)”,即能与弥陀感应道交,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由于佛菩萨之摄持,则不会再造恶业。

4.     观罪性无生------属无相行,观察此一念心性,假藉因缘而生,不论是所造之罪业,或是能造的这念心,能造所造性空寂,其本性皆毕竟空。【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切业障海,皆

  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 

  消除,是故至诚心,忏悔六情根。」以大乘佛法唯识的观点

  而言,我们这念心已摄藏无量无边烦恼及罪业,未来际仍有

  无量无边生死苦恼,就如无边大海(业障海),而此业障海,

  皆由现前之无明妄想(生死之因)念念所创造,若欲忏悔无

  始罪业,则须修止(端坐),使令这念心明静不动,然后观察

  诸法之真实相(念实相),观察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皆毕竟

  空,我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若能如此观察,则众罪犹

  如露水,我空、法空之智慧犹如太阳,能消除假藉夜晚寒湿

  之因缘而生之露水。因此,必须以至诚心,忏悔六情根,念

  念熄灭无明,念念熄灭生死果报。

‧ 忏悔的时间: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将忏悔堂打扫清净,用檀香、沉

   香洒净。着净洁忏悔衣,忏悔衣不可穿到室外,亦不可穿到厕所,

   依经济能力于忏悔主前,烧香供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

   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直至罪灭之 

   相状出现为止。弘一大师:「若能如法至诚忏悔,一年不间断,

   即使未见好相,亦可受戒。」

‧ 罪灭之相状:

   重罪灭相有以下五种情况:

1.     自觉身心轻利----罪业之人,由于业力之推动,而内心感到燥动,身心粗重,行住坐卧皆不安稳。若能至心忏悔,不安燥动之相状则会消灭,身心轻松伶俐,行住坐卧皆安详。

2.     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于梦中见佛放大光明(佛宝),或梦见读诵经典(法宝),或梦见清净之出家人(僧宝);或见种种瑞相,例如天台宗慈云忏主尊师大师,修习天台宗,由于天台教理广泛,而用心力太过,因而吐血,身体无法承担自利利他之事,因而修忏,于三七日,虚空中有人道:「尊氏七日必死」,但尊师大师观罪性本空,观一切法毕竟空,因而内心不动。至五七日,忏悔堂遍地死尸,尊师大师一踩到尸体,尸体便立即消失,尊师大师仍依止清净、不生灭心,内心不为所动。直至七七日,观世音菩萨从空而降,于其口中取出大虫,滴甘露于其口,从此病愈,开大智慧,故于七七日成就。故,忏悔者若能睹诸灵瑞异相,不论好相、坏相,内心依止不生灭心,即为罪灭之相状。

3.     或觉善心开发----原本嗔恨、嫉姤之心,经忏悔后,见人就欢喜,乃至于 见到怨家,内心仍旧欢喜,自觉善心开发,显现出慈悲、包容心。

4.     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于忏悔有相行,入坐修止观,若感到“身如云如影”(未到地定),身体之粗重相消失,如云如影,若有若无,而无所障碍,由忏悔渐证得禅定之功德。

5.     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忏悔之后,内心开朗,理解力加强,读诵经典,即知其义。

‧ 故知忏悔可得戒、定、慧之功德,因此法喜,内心安定、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 忏悔已后,应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忏悔),犹可染着(生起禅定、智慧)。

 

庚二、 理忏

‧ 事忏偏于有相行,而理忏属无相行,虽为无相,仍有有相之境界。

 

若人犯重禁己,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味自然现前。

‧ 若犯杀、盗、淫、妄等重戒,则心与清净之佛法,无法相应,易昏沉、掉举,障碍禅定,若不依诸经修诸忏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于禅堂端身常坐,观一切法空,能造罪之心为毕竟空,所造之罪业亦为毕竟空,并念十方佛(阿佛陀佛或释迦牟尼佛…..皆可),求佛力加被。若出禅堂时(有相行),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例如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障道重罪,自然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

‧ 理忏虽为无相行,但除理观之外,亦有事修,只是偏重有所不同。事忏以有相行为主,无相行为辅;而理忏虽以无相行为主,有相行为辅。

‧ 引证:智者大师引用【妙胜定经】来启发我们的信心。若人犯重罪,心生怖畏,唯恐将来随三恶道,欲求除灭罪业,除禅定(止观之力量)外,无法能灭。并且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味自然现前。如此,有相行、无相行互相配合,即能除灭罪业。

‧ 智者大师于【释禅波罗密】中指出,忏悔有“复本”及“不复本”之别,可分为三类:

1.     复本:恢复本状,「如冷病人,服于姜归,所患除差」,好比感冒(冷病)之人,服用姜汤,感冒即除。譬喻小乘之做法忏。

2.     过本:忏悔之后,比原本好,「如冷病人,服于石散」,好比感冒(冷病)之人,服用石散,不但感冒去除,身体比原来更健康。譬喻取相忏(有相行),如此忏悔,不但开发戒波罗密,亦开发禅波罗密。

3.     增上过本:忏悔之后,比原本更好,「如无病服于仙药」,不但病除,还得种种仙术,譬喻无生忏(无相行,理忏),不但罪消除,亦开发般若波罗密之功德。

 

戊二  衣食具足二

‧ 修习止观的第二个条件,至少衣食要具足。

 

己一 明衣法具足相状

第二衣食具足者,衣法有三种:

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就。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衣具足,可分以下三种情形:

1.     善根人----「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就」----喜马拉亚山之大修行人,不和人间往来(不游人间),衣服美丑,无人讥嫌,又由于禅定之功夫,其心力强,堪忍力亦强,故只要有一衣、一布,不论干净、污秽、美、丑,不论春、夏、秋、冬,只要将此布洗净,能遮蔽身体即可。

2.     善根人----「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如迦叶尊者,自年轻到年老,一生受持十二头陀法,从无懈怠,十二头陀法中,有一法,必须畜粪扫三衣,其衣非购得,必须由坟墓或垃圾堆内拾得,并清洗七遍,补破洞而成粪扫三衣,不论春、夏、秋、冬,皆由此三衣调配,除此三衣外,别无他衣。

3.     「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居住于寒冷处,或非居住于寒冷处但忍力未成,内心既无禅定,又无好的果报,而易生病、感冒,障碍修行,故佛陀特许三衣之外,畜百一(众多,非恰好一百)等衣物,并每一种衣物只有一件,例如一件长衫、一件中褂、一个钵…..不论何物,只有一件,若有多余之物,必须说净,不当为自己物之转想,只当代他人暂时保管,以对治贪畜之心,若过贪求积聚,心神耗失于寻求美衣、美物,攀缘寻求,则心乱障道。此外,衣物过多,折损福报,心亦不容易寂静。<, /DIV>
 

己二、明食法具足相状

次食法有四种: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四者于僧中结净食。

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无此等缘,则心不安隐,于道有妨。

‧因众生根机不同,食法具足相状亦分为四类:

1.     上人----「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上人,超越凡夫之人,有禅定,或有证道的境界。上人居处于深山,不和众生往来,其堪忍力强,以青草水果为食,不食人间烟火。因有禅定之功夫,故所需的饮食很少。

2.     受持头陀法,少欲知足之人----常行头陀,自己办饮食,接受信施之供养(乞食法)。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止正命而自活,能引生圣道。邪命有四(针对出家人):

一、       下口食----饮食由地下生起,例如自己种蔬菜、种田。

二、       仰口食----仰首观察星宿变化,以算命换得饮食。

三、       维口食----维,房子的四个角落。学习风水、地理、卜相….

等咒术,以维持生命。

四、       方口食----以谄媚之心,结交王公大臣,讨好信徒,而得

之食。

邪命之相,如舍利弗在《大智度论》中,为青目女说。

3.     阿兰若处,檀越送食----比丘于寂静处,例如有病、结夏安居不能出门……等,信施送食。

4.     于僧中结净食----不乞食、信徒亦不送食,于僧团中结一净地饮食,将住处与饮食处分开。中国佛教提倡饮食,乞食则信施难免会送荤食,故中国丛林多使用“于僧中结净食”。

‧ 我们这念心,仍要依止色身而住,色身有病痛、饥饿(食缘不具足),则心不安稳,不能成就道业。

 

戊三、 闲居静处

第三得闲居静处,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

有三处可修禅定:

一者深山绝人之处。

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

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

‧ “闲居静处”为修止观的第三个条件。

‧ 闲:修止观时,除僧团中生活必须做的工作外,其它一切杂务(法会、活动…等)必须停止(不作众事)。

‧ 静:修止观必须在宁静之环境(无愦闹)。

‧ 智者大师将闲静的相貌分为三:

1.     最好的环境,深山绝人之处。根据戒律,不宜单独一人在深山居住,否则山神、树神会阻扰修行,破坏正念,因此,在未得禅定功夫之前,最好几人同住深山修行。

2.     较深山稍微近人群之头陀兰若处,人烟稀少,离人聚落约三四里。此则放牛牧羊声绝,无车声人声,无诸愦闹。

3.     远白衣(居士)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瑜伽师地论】指出,由于居士之生活仍不离五欲,故修习止观者,不可与白衣共住,否则会受影响。

 

戊四、息诸缘务

第四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

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

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写等悉皆弃舍。

此为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 息诸缘务,为修习止观的第四个条件:

1.     息治生缘务。修行人应停止俗世之事业,不作有为事业,将精神专注于佛法,以法为师,以法施人,依法修持,弘扬佛法,为众生的福田,接受众生的供养。

2.     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暂时断绝过去的亲朋好友。弘一大师刚出家时,其妻带儿子来见他,弘一大师令知客师告知,过去的李叔同已病逝,不要再来找他。可见弘一大师的大悲心,不夹杂各人的感情,深知自己的使命,必须暂时断绝过去恩爱的境界。刚开始出家修行,意志尚且薄弱,若无法断绝过去恩爱的境界,则易身虽出家,心不入道。欲做大菩萨,不应执着世间的感情,否则会受过去情感所影响,虽对少数人慈悲,但却失去弘法度大众的因缘。故修行人,眼光必须放远。

3.     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停止研究过去的学问。

4.     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写等悉皆弃舍。【瑜伽师地论】指出,修习止观必须读诵经典,能帮助修观。故此处之“读诵听写”专指与修行无观之读诵听写。

‧ 若多缘务,则心乱难摄,行道不易。

 

戊五 近善知识

第五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

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

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

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

‧ 近善知识,为修习止观的第五个条件。

‧ 善知识有三:

1. 外护善知识,僧团之执事,或修止观时,护观之人。经营种种事业,供养保护修行人,不相恼乱。【摩诃止观】指出,「如母养儿,如虎御子,调和得所,旧行道人,乃能为尔,是名外护」。修习止观时,正念妄想交锋(真妄交锋),心力疲弱,心思微细,稍微干扰,则影响甚大,故护观之人,最好为过去有修行经验之人,了解修观人所遇的状况。

2. 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不会有争执。故共住者,必须同见同行,才能依众靠众,共修一道,互相劝勉。

3.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使令得止观之利益,而得法喜。教授善知识,于修习之时,或折服、或摄受修习之人,适时地说法语,帮助突破所面对之障碍。

    内方便----调心,排除内心障碍,引导内心以修止观。

 外方便----调身、调息,教授调整身体、气息之法。

‧ 修习常在一念之间,有时钻牛角尖,有经验之善知识,三言两语,即可帮助离开此境,而海阔天空,故知教授善知识之重要。

略明五种缘务竟。

5


 

丁二、诃欲第二 分二 :初明五欲过患。 二、示诃欲之法。今初。

戊二、明五欲过患 分二:初总标。二、别明。今初。

己一、总标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 诃欲亦为修习止观之前方便。

‧ 诃:诃责;欲:世间之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五种尘境。此五种尘境,会引生我们内心的贪欲,故称此五种尘境为“欲”。

观察五欲的过患:

‧ 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思惟五欲之过患,并加以诃责)。五欲指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欺诳迷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 例如遇见夹杂毒药之美食,享用美食之同时,亦食入毒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譬如刀上蜂蜜,虽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因此,必须透过经论的学习,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观察五欲之患。

‧ 修习圣道,无论依止何法门,皆必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将所有精神,投注于道,才能有所成就。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并不容易,故祖师云:「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过去五欲的境界出现时,思惟、观察五欲之患,不要被它而转。

‧ 以下针对五尘之过患,所分别加以说明:

 

 

 

 

 

 

 

己二、别明

庚一、明色欲过患

一、        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青黄赤色,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婆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种种过罪。

‧ 色尘为眼根所缘之境界。

‧ 色有二种:

1. 有情 ---- 男女之形貌端庄,眉目修长,唇红齿白。

2. 非有情 ---- 世间之宝物,青黄赤色,红紫缥绿(淡绿)。

‧ 众生易爱着此种种妙色,为此耗损精神,甚至作诸恶业。例如【大智度论】有一国王,名频婆娑罗,因爱着淫女阿梵婆罗,一人身入敌国,至淫女房中,几乎为此色欲而丧失性命。【大毗婆娑论】一日,优填王带宫女游玩,于空旷处,唱歌跳舞,山中有五百仙人正在修行,于是仙人于禅定中,在空中见宫女唱歌跳舞,于是失其禅定,如鸟折翼,从空而降,落入宫女之中,此时优填王心生嫉妒,问此五百仙人是否修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事无边处定、空边处定或者初禅?此五百仙人答:「我们本修得初禅,但因见宫女唱歌跳舞,心生欢喜,而失其禅定。」优填王曰:「你们仍是欲界凡夫,不应该到本宫观赏宫女。」由于一时之瞋恨心,优填王将五百仙人之手足砍断。

‧ 由此可知,于山中修得禅定,其过程之困难,有时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由散乱心,到持戒清净,息诸缘务,过淡泊的生活,一日二日,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由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于初禅,其修道历程之艰辛,由于观赏宫女唱歌跳舞,而破坏其功德,失其禅定,甚至被砍断手足。由此可知,色欲过患之甚。成就功德是何等的辛苦,而破坏其功德,是何等的容易。因此必须知道色欲之过患,防止色欲。

‧ 五欲之中,色欲所面对的境界最多,因此应避免与色尘接触,若接触,则必须诃责,不要爱着。

 

庚二、明声欲过患

二、        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颂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 声有二种:

1.有情 ------- 男女歌咏赞颂。

  2非有情 ---- 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令人染着,

              造诸恶业破坏圣道。

‧ 如五百仙人住在雪山,听见甄陀罗女的歌声,即失禅定,老相毕露,心醉狂乱。

‧ 由此可知,修行人之心,与尘劳人之心不同。修行人入关房闭关时,起初内心躁动不安,三五日后,心渐渐静下,于法宝专一相续,而得少许法喜,此时,内心寂静,若遇特殊境界触动,则易被此境界所波动,而造成极大的影响。

‧ 若只修禅定,而无四念处之智慧,则无法用不净、苦之智慧诃责五欲,亦无法用无常、无我之空观来保护禅定。因此,【智度论】指出佛弟子与外道的禅定不同,佛弟子能于禅定所见之境界,不取一相,如如不动,以四念处之智慧保护禅定。外道的禅定,修行之过程中,仅暂时远离五钦,并未诃责五欲,故其内心仍觉五欲是美好的,一旦与染污之境界接触,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禅定被破坏。因此,修止观必须以不净、苦之智慧,诃责五欲,深知五欲之过患,内心不断串习,日子久了,与染污之境界接触,亦能如如不动。

 

庚三、明香欲过患

三、 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花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香亦分二类:

1.     有情 ----男女身香。

2.     非有情 ----世间饮食馨香(花果香),及一切熏香等。

‧ 愚痴之人,不了解香的本性为不净、苦、无常、无我,而非常乐我净,由此颠倒生起爱着,产生结使(烦恼)。

‧ 【智度论】例如过去有一精进修行的比丘,在山林树下等寂静处修止观。一日经行于莲花池边,闻花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于是此比丘起瞋恚心而离开。之后,有一世俗人,于莲花池边,不但到处摘花,还践踏花池,不久便离开。比丘见之,故到莲花池边,责问池神,为何不理采此世俗人,容他任意破坏花池。池神回答,修行人之心,犹如白纸,不应着污点,起爱着心;世俗人之心,存无量无边之罪业,犹如污纸,故不值得诃责。

‧ 修行人之内心较微细,动一小烦恼都会相当的明显,犹如平静之水,一小水波都历历可见;世俗人之心,犹如波涛汹涌,投石头至水中,亦不易见,故池神不加以诃责。

‧ 修行也许今生才开始,仍非常之生疏;而色声香味触,有漏之种子,存于八识田中,在过去无始劫来,不断之串习,成为熟悉的境界,一但接触,易使我们忘失所缘,心生攀缘。

‧ 一但心生攀缘,则会生起爱、懈怠、思念、放逸、掉举…….等烦恼(卧者皆起)。

 

庚四、明味欲过患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于命终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 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煮熟的食物)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特别喜好乳酪味,于行堂时,每遇乳酪便自己多发一份(盗戒),对乳酪之爱着,一次又一次地串习,于命终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

 

庚五、明触欲过患

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 男女身躯,柔软细滑,寒冷时身体温暖,炎热时身体凉爽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佛本行经】释迦牟尼佛述说自己过去的因缘。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带领僧团回到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筵设众多欢迎之仪式。当时耶稣陀罗内心不想让佛陀再次远离,故令婆罗门制造欢喜丸,偷放入佛陀的饭中。佛知道这一切的因缘,故食入此欢喜丸,七日七夜无任何反应。此时众人皆赞叹佛陀之戒定慧,并问佛陀为何因缘。释迦牟尼佛便述说此因缘,当他为独角仙人(释迦牟尼佛之前身)时,曾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善婆淫女(耶稣陀罗之前身)骑颈。

 

戊二、示诃欲之法

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

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比弊欲,沉堕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如禅经中偈说: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贪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 【摩诃衍论】即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指出,愚痴的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误认为五欲为可乐的境界,只见蜂蜜,而不见蜂蜜下的刀,不断地去追求五欲,一次又一次地被五欲刀所割伤,犹求之不已!故应诃责五欲。

‧ 智者大师指出,应由以下的思惟,诃责五欲:

五欲不能满足,得到五欲后,烦躁恼动不但不能调伏,反而因为放纵内心,而更加增长烦恼(得之转剧)。譬如火加添木材,愈烧愈烈。

‧ 佛法认为,我们的内心有“异熟性”及“等流性”。异熟性即每一个念头,皆会创造可乐、不可乐的果报,其果报异时而熟,非当时可见。等流性即前一个念头,引生后一个念头,种子起现行,现行熏更强的种子,种现相熏,辗转相续,如滚雪球,愈滚愈大。因此印光大师指出:「若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对治烦恼的最佳办法,即“当下”就将它消灭,犹如灭火,趁火势未蔓延前,赶紧扑灭,否则一但火势蔓延,将要花费更大的功夫,才能灭尽。

‧ 由于五欲其实无乐,如狗咬干燥无味的骨头,愈咬愈烈,咬伤自己的嘴而流血,尝自己的血,误认为骨头有甜美的血,其实骨头无味,自食其血。享受五欲亦然,五欲(枯苦)本身无乐,是众生的妄想,而认为五欲是快乐。

‧ 许多的灾难,杀生、竞争,皆由五欲而起,如鸟为食肉而互相残杀。五欲犹如火,烧人身体,如于逆风中执火把,将灼伤人手。五欲对人之伤害,如毒蛇伤害人。五欲非真实功德,由妄想、名言而生,如梦所得。五欲亦无法长久,「饶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暂时假借,如击石火之短暂。智者思之,平时辛苦积集资粮,千万莫被五欲贼盗走。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 五欲由众生贪着而生,非上帝创造,应于内心如是不断诃责,日久即会由颠倒妄想中,产生光明智慧,了解五欲的真相,不再为之迷惑。

‧ 五欲法,为凡夫及畜生同有,若凡夫无道德智慧,则与畜生何异?一切众生,为追求五欲,而成为五欲之奴仆,终将沉堕三涂。

‧ 五欲不但使凡夫沉堕三涂,亦迷惑修禅之人;因此应急当远离五欲大贼!

‧ 如【大正藏】禅经中偈说: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贪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 由于内心对世间五欲的爱取(贪欲嗜味故),而使生命生死相续不断(有),于三界中得果报,为了满足色身的快乐,而追求五欲,殊不知此色身终将死亡葬入坟墓(养冤入丘冢),为何辛苦追求五欲乐,满足终将死亡的色身?为何不追求不老、不病、不死的戒定慧功德?

‧ 以内相不净之观点来看,身体不过是骷髅加上脓、血、屎、尿、汗、垢、涕、泪、痰…….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由于外层有一层皮,将这些不净物包住,故不见不净,而众生往往被这层皮所迷惑,而不见里面的真相,一但死后,皮破则见身臭、九孔流不净(外相不净)等种种之不净。

‧ 一般人在夏天,三日不梳洗,不做任何的粉饰,则可感受到不净之相。而凡夫愚痴,爱着色身,犹如厕虫乐粪。

‧ 有智慧的人,应以四念处无常、无我之智慧观察色身,如此内心才能平静,少欲无为,不贪染世间乐,放下内心之重担,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圆教)。

‧ 欲妄淡泊,则内心轻松,喝一杯水都非常的甜美。故【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涅槃:此处之涅槃,指圆教之涅槃而非小乘之涅槃。小乘之涅槃,为生灭次第,有生死则无涅槃,有涅槃则无生死。圆教之涅槃,为无作次第,烦恼淡泊一分,则得一分涅槃,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一念迷,则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醒。

‧ 佛弟子应随顺诸佛所说,一心一意放下世间的尘劳,修四念处,诃责五欲(修观),数息在禅定(在静处,修止),若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远离五欲,一心行道,即是行苦行(头陀)。

‧ 欲诃五欲者,必先远离五欲。由于五欲为众生串习之“熟”境界,若不远离,则容易随五欲之串习,而心生贪着,故欲诃五欲者,必先于寂静处,思惟、诃责五欲之过患,增长串习内心的道力(光明),过三年、五年、十年……..再面对五欲之时,才有足够的道力对冶五欲(贼)。

‧ 修习内心的道力(光明),必须依止语言文字不断串习、思惟、观照,闲寂静处念所受法,将文字般若转化为内心之圣道(实相)。

【6】

 


丁三、弃盖第三 分三:初正明弃盖之法。二、问答释疑。

三、叹德劝修。

戊一、正明弃盖之法五

‧ 诃五欲者,为针对外在的五尘(色声香味触法),即诃斥内心所缘的境界。弃五盖者,即诃责能缘的心。

‧ 弃----思惟过患而弃舍;盖----盖覆内在的善心(此处指止、观)的烦恼;五盖----五种盖覆善心的烦恼。

‧ 修习止观的过程中,有五种烦恼会盖覆善心:1.贪2.瞋3.睡眠4.

   掉悔5.疑。

 

己一、弃贪欲盖

所言盖者:五盖也。

一弃贪欲盖: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复次,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如除盖偈说:

入道惭愧人  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  沉没于五情

已舍五欲乐  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  如愚自食吐

诸欲求时苦  得时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  以何能舍之  得深禅定乐  即不为所欺

‧ 诃五欲主要诃责外在的五尘,而弃五盖主要针对第六意识(内意根)止欲。

‧ 修止观可分为二种:

1. 历缘对境修:于佛堂外,待人处世,与五尘接触之时修止、修观此时必须思惟诃责五欲之过患(诃五欲,针对五尘)。

2.静中修:于佛堂中,息诸缘务,于内心之第六意识(独头意识)修止、修观。此时独头意识会生起串习的烦恼,必须诃责除盖(弃五盖,针对意根)。

‧ 修行者,息诸缘务,端坐修止观,由于凡位之众生,难免会不自主的忘失所缘,内心生贪欲等不善的觉观(心生欲觉),念念相续,如乌云遮日(覆盖善心),令止观之功德不能生长,因此必须觉照思惟其过患,弃舍贪欲。

‧ 由于凡位之众生,内心仍有烦恼,不可能熄灭“心生欲觉”,但必须在心生欲觉之时,马上思惟其过患,转念念佛,断除妄念。

‧ 贪欲有二种过患:

1.     世间:【大智度论】佛在世时有一在家人名术婆伽,为一大户长者之奴隶,爱着主人的女儿,并利用种种手段想夺取主人的女儿,终于欲火内发而,烧身而死。由此可知,欲火尚能烧身,何况止观之善法,亦一并烧之。欲火不利身体,故道家养身之道,必先清心寡欲。依佛法而言,世间有色法及心法;色法(色声香味触法)属无明了性之法;心法则有明了性,色由心生,烦恼火触动业力火,而创造果报火。故【楞严经】指出,地狱火是由众生之烦恼火,念念成就而成,即使当下烦恼火并无表现出来,但其功能念念都会保存为将来的地狱火,故当众生的贪烦恼生起时,地狱之果报火即念念成就。

2.     出世间:贪欲之人不易与清净圣道相应,欲为种种恼乱依止处,故欲望强者,由于内心躁动不安,不能久居寂静的山中,若心着欲,无由近道。

‧ 除盖偈说:【大智度论】

1.     总标 ---- 『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修学圣道(趋向法身般若解脱之道)必须内心对善恶之业果有坚定的信心,依止此信心,心生惭愧,诃责恶法,尊重随学善法。放下世间尘劳,一心一意修学圣道,福利一切众生,不但外表现出清净之相,内心亦不放纵于五欲,不攀缘五情。

(五情----五尘落现于第六意识之影相,即法尘,为第六意识所缘之境界,而非眼、耳、鼻、舌、身所缘之境界)。

‧唯识学认为惭愧之生起有三:

一、自增上:尊重自己的身份,自已告诉自已为“入道惭愧人”,不应起种种的烦恼,否则不能自称为入道惭愧人,依止自增上,诃责自己的烦恼。

二、法增上:依止正法,于法中用功,而内心生惭愧,

            防非止恶。

三、世间增上:宇宙间有众多佛、菩萨、天人、鬼、神,此等皆有他心通,若不能调伏烦恼,则会被他们讥嫌、诃责依止世间的讥嫌,而内心生惭愧,防非止恶。

   此偈颂之所“入道惭愧人”是指“自增上”而言。

 

2.     别明----将五欲之过患分为不净、苦二方面。

一、不净:『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初出家受戒,于十方三宝前,誓愿断恶修善度众生,弃舍五欲乐,而来到僧团,于寂静处修止观,怎能又攀缘所弃舍五欲?此种情况就好比愚痴之人,食入不净的食物,吃了善知识所给的药,而将不净的食物吐出,但由于愚痴,又食入所吐出的食物。

二、苦:『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处)』。龙树菩萨将追求五欲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追求时;想得到五欲,追求的过程彼此竞争,既劳心又劳力,故不快乐;2.得到时:到中、晚年时,虽得到五欲,但却害怕失去所获得的五欲,因得失心重,而内心挂碍、忧虑,亦不快乐;3.失去时:失去五欲时,内心热恼,有何快乐而言?根据台湾经济发展指数,与离婚率、犯罪率及自杀率成正比,可见获得五欲之过程,不论追求时、得到时或是失去时,都不快乐,由于众生内心之颠倒,非乐即乐。

3.     结劝----『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欺』。由于五欲有以上之过患,如何才能弃舍五欲?必须初禅以上,得禅定的三昧乐之后,才能将躁动不定的五欲乐弃舍。禅定乐为心一净性之乐,不论身心如何喜乐,内心仍处于寂静。故欲弃舍五欲,除内心惭愧诃责外,仍要修习戒定慧,才能真正的弃舍五欲。最好内心有法宝(例如佛号、大悲咒…..),一心皈依,以法宝为所缘,才能将过去串习(熟境界)之五欲弃舍。

 

己二、弃瞋恚盖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瞋恚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

何物杀安稳  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   吞灭一切善

佛以偈答言:

杀瞋则安乐 杀瞋则无忧 瞋为毒之根  瞋灭一切善

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除灭之,令心清净。

‧智者大师说明瞋之过患:「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总说----瞋是「失佛法之根本」。经论指出,贪烦恼虽有种种过患,但不会使人退失信心;而瞋恚心则会破坏信心,因此不能精进、念、定、慧,可见瞋恚心则会使人丧失佛法的根本。

‧就身业而言----瞋是「坠恶道之因缘」。当瞋恚心生起,则易伤害他人,而造诸恶业,因此而坠恶道。

‧就意业而言----瞋是「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内心与佛法接触因而产生法乐,若发动瞋恚心,则法乐及善心皆不复存在。 

‧就口业而言----瞋是「种种恶口之府藏」。府藏,即仓库。瞋恚心发动之时,则口出恶言,造诸口业。故发脾气时,最好不要讲话。

‧ 由此可知,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平时积功累德所创造的功德林,可为瞋火一烧而尽。

‧ 是故修行者,若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1. 损恼我,2. 损恼我的亲人,或3. 故意赞叹我的冤家,皆会引生瞋恨心;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由此而生瞋恨心,若不以佛法的智慧化解,则瞋恨心生怨恨,由怨心而造做身业、口业以恼害对方,如是瞋恚覆心,故名为盖。

‧ 过去有一修道得初禅之仙人,于坐中有一位女众常来扶侍他。一日,国王来到山林,将此女众带回皇宫。此仙人发现后,便下山欲向国王取回此女。国王曰:「你既是仙人,则不应有女人。」仙人曰:「我需要她为我烧饭、打扫!」国王仍不愿意将此女归还。此仙人由是心生瞋恨,并告知此女:「今晚,皇宫将会有大灾难,你必须不断地意念我的名号。」说了便回山中禅坐。由于己得初禅,故内心之堪能性非常强,发动作意,此时皇宫便天落硬石,将所有人物尽毁。此女由于忆念此仙人的名号,故幸免一难。由此可知,修行人心力强,一但发动瞋恨心,则所害及之人物,亦远超一般人,所造之罪业亦无比广大。

‧释提婆那,以偈问佛:

「何物杀安稳,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什么东西被消除后,可令我们的内心感到安稳?什么东西被消除后,可令我们的内心感到无忧?什么是最毒的东西,会吞灭一切信、进、念、定、慧之善法?

佛以偈答言:

「杀瞋则安乐,杀瞋则无忧,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若可以种种法门,将瞋恨去除,则我们的内心感到安稳、无忧。一切身口意之毒,皆由瞋而起,破坏一切善根。

‧ 因此,应当修慈悲、忍辱,以除灭瞋恨,令心清净。

‧ 依照经论“慈忍”可分为二方面修持:

1.     从世俗谛思惟(业果):「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虽然此人损恼我、损恼我的亲人、或故意赞叹我的冤家。要思惟任何事皆有其因缘,必定过去有如此的业力,才会有今日之果,因此必须承担自己的业果(当偿债想)。

2.     从真谛思惟:观察空观,有粗分、细分二种。

粗分----即观无常,「逆境来时莫动瞋,西方佛子等殊亲,我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人世间虽苦恼,恶人诸多,但此仅暂时之因缘,发愿此期生命结束后,不再投胎,往生极乐世界。试想,任何事情将会烟消云散,争执有何意义?心断“常见”,了解此皆是无常的因缘,故烦恼不易发动。

细分----即无我观,观察「觅心了不可得」,不安之心在何处?缘生无心,当体即空。现前明了之心,亦剎那剎那地生灭,其间并无一真实的“我”。此人恼“我”,此“我”是谁?是虚空?还是此肉团心之“我”?如是观察“我”不可得,消除内心之瞋恨。如此消除人、我对立,即可入「无诤三昧」,无论此人如何恼我,我内心无我、无我所,不会与此人起诤。

‧ 佛法强调自我调心,而非与他人诤执。不论遇到何种境界,内心必须保持平静、无诤。

‧ 欲在短时间内消灭罪障、生起智慧,逆境为不可缺少的最佳助缘。逆境愈大,内心愈有智慧,由于逆境的冲极,才能激发强大的智慧。缺乏逆境的刺激,则难将语言文字的佛法,转化为正念。缺乏逆境,则顶多获得语言文字道理;若能发心担任别人不愿做的执事(吃力不讨好之事),于人我是非中,将经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心之正道,则如炼顽铁,不断地摧击,打掉杂质,终必炼成钢。故成长的过程中,最好有逆境磨炼,接受境界的刺激。【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佛陀开迹显本中提及,提婆达多生生世世为佛陀之冤家,但由于提婆达多,佛陀才修得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无量无边的神通三昧。若无提婆达多之逆缘,佛陀无法成佛。

‧ 经常打坐者,较容易发现自己的贪瞋烦恼,并加以调伏,使令贪瞋烦恼淡泊。

 

 

己三、弃睡眠盖

三弃睡眠盖: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等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诸佛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尸卧   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   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   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   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暗无所见   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   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睡眠盖,警觉无常,减损睡眠,令无昏覆。若昏睡心重,当用禅镇杖却之。

‧ 睡眠的定义:失去明了心,而内心昏沉,名为睡;眼耳鼻舌身(五情)被黑暗遮蔽,无法控制身体而失威仪(放恣支节),弯曲身体(委)卧倒熟睡,为眠;平日睡眠过多,及修行时昏沉,皆为睡眠盖。

‧ 睡眠的过患:破坏今世或后世之法乐,及后世生天之果报及涅槃乐。可见昏沉为内心与法之障碍。

‧ 睡眠最为不善,何以故?贪欲盖及瞋恚盖生起时,由于明了心尚在,故可觉察而除之。而睡眠时,失去明了心,犹如死亡,无所觉识,故难除灭。譬如心中有贼,而不知有贼,故不能除贼。

‧【大智度论】诸佛菩萨,诃责睡眠弟子偈曰:

1. 总标:「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你应当快速清醒,这念心(能抱)所抱的色身,其实是不净之假名人。

2.不应睡眠之理由:

‧就苦谛而言(果)----「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三界之色身,犹如有  

  毒箭穿入而生重病之身体,一切之苦(果报),皆由色身而

  起,由这一期之果报累积种种的痛苦。故修行者应追求无生,

  避免痛苦,如何能睡眠?有果报之众生,譬如被众苦束缚将

  被杀之人,步步迈向死亡,道业未成,灾害将至,如何能睡?

     ‧就集谛而言(因)----「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尔时云何安可眠?」内心之烦恼尚未消除,

       犹如与毒蛇同住,毒蛇(烦恼)随时都有可能发动伤害,真

       妄交攻(临阵两刃间)之时,正念与烦恼接触之关键时,如

       何能昏沉,随它去呢?

3.     结劝:「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睡眠使人处于暗中,无所见,打坐或念佛时昏沉,则内心不能与法相应,日日如此串习,终被昏沉欺诳,犹如失去明了性之臭皮囊如何能用功呢?故睡眠多者,内心愚痴无所见,失去修习佛法之功德,如何能眠?

‧ 因此必须诃责睡眠盖,警觉无常,生命短暂,如人被缚将去杀,故应减损睡眠,于用功时不令昏沉。若昏睡心重,当用禅镇、禅杖打之,或起身拜佛,下定决心对治昏沉,不使昏沉相续。

‧ 修行者若内心有目标,则不易昏沉,若心无目标,一日复一日,则易出现昏沉。故修行者,必须自定修行的进度,一心一意达到目标。

       

己四、弃掉悔盖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

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

二者「口掉」:好喜吟咏,诤竞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

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

观等,名为「心掉」。

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  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掉戏法  放逸纵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乐,觉其过已,当急弃之!

‧掉,摇动不停;悔,后悔,有二种:1. 不应做而做,2.应做而末做。又掉又悔合成为盖。

‧ 掉的定义 ----- 掉有三种:

一者「身掉」:修止观者,心不安定,喜好出外游走,或现诸相状引人发笑,坐不暂安。

二者「口掉」:喜好吟诗,辨论诤竞是非,与佛法不相应之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

三者「心掉」:较前二者微细。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术、世间才技、五欲等之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

‧掉的过患 ----- 「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掉举之人,平自喜好走动,共人谈话辨论,虽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大错,但由于掉散之串习,无法摄心,则渐渐使人与法不相应,破害道心。譬如喝醉之象、无束缚的骆驼(掉举之身口意),不可禁制。

‧ 【大智度论】诃责掉举偈曰:「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云何乐着掉戏法,放逸纵情失法利。」出家修行人剃头着染衣,现出清净之相,放弃世俗之名利,万缘放下,一心行道,执持瓦钵行乞食,接受供养,如何能放逸此清净身口意之相,使之纵情,失去佛法之功德?

‧ 由此可知,出家放弃世间之五欲乐,因掉举而失去出世之法乐,既失世乐(五欲乐),又失法乐,故应察觉其过失,当急弃掉举!

‧ 初修行者,必须处于寂静,若急于攀缘,则心如狂象,无法调伏,无法获得法利。一切佛法之修持,皆于有赖于寂静之心,躁动之心,只能修得有漏的福报。无量无边戒定慧之清净功德,亦必须于寂静心中生起。若不能调伏身口意之掉举,即使做再多的佛法事业,也仅限于有漏的福报,并且往往有诸多过失。

 

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  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  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  悔已莫复忧  如是心安乐  不应当念着

若有二种悔  若应作不作  不应作而作  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  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  不能令不作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掉悔盖,令心清净,无有覆盖。

‧掉生起于散乱心,而非在修止观(缘)当中生起,故掉本身尚不能成盖,必须在修止观当中生起“悔”,后悔自身不应掉举,此时忧恼覆心,覆盖所缘心,故成盖。

‧悔有二种:

一者,如前所说,因掉后于修止观当中生悔。

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害怕因此罪业而入三恶道,虽忏悔,但后悔箭深入心中,坚不可拔,于修止观当中,常怀怖畏,不能专心修止观。

‧龙树菩萨偈说:

悔有二种:1. 不应作而作(掉举、罪业),2. 应作而不作(应     

        作之善法)于修止观当中,被后悔优恼之火所烧,使

        令身心急躁(现世),后世堕恶道。

‧后世堕恶道之因有二:

1.     因所作之罪业而堕恶道

2.     因悔恼之心而堕恶道。悔恼之心,务必要令其消灭,否则会滋润过去之罪业,成为罪业的增上缘,而令起现行,故印光大师云:临命终时,内心要起善念,绝对不能有悔恼之心,务必要解开。

‧ 罪业之悔:「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如是心安乐,不应当念着。」造了罪业,如法忏悔,即得清净安乐,不应再忧悔。因此各式各样的方便忏悔法,必观「罪性本空」,罪是因缘生,本性空,可被破坏,如是心安乐,故忏悔不再忧悔。若不观罪性本空,认为罪性真实存在,则忏悔后仍会忧悔,不能清净。

‧ 掉举之悔:「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若于修止观时后悔应作不作,或不应作而作,此皆是愚人的想法,修止观时应修止观,内心追悔有何意义?未作之事,不会因后悔而作,已作之事,不会因后悔而不作,悔恨无济于事,应断此相续心,一心修止观。

1.     重点提示:

1.     正中分所有偈颂(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

2.     智者大师出家、弘法自利、利他之因缘为何?

3.     止观的体性为何?(止观的定义;止:以善缘心,心一净信……;观: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止观的功德:……..)

【7】


 

‧前言----弃疑盖为弃五盖之最后一科。弃,弃舍;疑,对义理犹豫不决,无明确的决断力;盖,疑惑覆盖善良之心,故名为盖。

己五、弃疑盖

五弃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有三种: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

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

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三者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

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如人在歧道  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  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  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  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  死王狱吏缚  如狮子博鹿  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  当随喜善法  譬如观歧道  利好者应逐

佛法之中,信为能入;若无信者,虽在佛法,终无所获。如是种种因缘,觉知疑过,当急弃之!

‧ 疑的过患----对于人、事犹豫不决,覆盖清净心,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即使有定课,内心仍空无所获。譬如人入于宝山,虽有眼可分别种种的宝物,若无手,无所能取。于佛法中,若熟知各种修行方法、各种义理,而缺乏信心,则不能将这些道理转成正念、正定、正慧。五根之生起次第以正信为先,若无正信(疑),则无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慧。虽读诵诸经典,也仅限于语言文字,无法调伏烦恼。

‧ 疑过甚多,未必障碍禅定,而障碍禅定之疑者,有三种:

一者疑自:怀疑自己的能力,内心而作是念,我诸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昏昧痴钝,罪垢深重,内心粗重,无法安静,如何能成为修止观之人?自己如此怀疑自己,则禅定之功德终不得生起。因此若欲修定,不要自己看轻自己,由于以宿世所栽培之善根难测故。

‧ 诸根暗钝----1. 天生:多由于过去谤法之罪业所成,造成意根暗钝,应多忏悔业障。2. 年纪大:由于年老,而使意根暗钝,念力(铭记不忘之能力)薄弱,无法铭记不忘所缘境,转头即忘,故障碍修止观。

‧ 宿世善根难测----此处智者大师指修德,但亦可由性德解释,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指出,大乘修行者,必须生起四种信心:信佛、信法、信僧、信根本。信根本,即相信,我是未成之佛,诸佛为已成之佛,其体无别。禅宗亦云:「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是故欲调伏烦恼,必须相信自心清净,心中之烦恼,皆假借因缘而有,若烦恼是自性有非因缘有,由于无“因”,则烦恼无法断除。是实上,烦恼皆有因,可被断除。如何知烦恼皆有因?平日烦恼之生起,必须经由外在剌激(因),及内心不如理作意之合和而成,因此烦恼之生起必有其因。「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以如此的真理智慧断除烦恼。必须相信烦恼是如梦如幻而有,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如此一来,即使是善根薄弱之人,亦可断除烦恼。

‧ 由此可知,般若智慧之重要,因此必须经常学习经论,深入观察此念心之妄想波动,皆如梦如幻,本性毕竟空。烦恼可断,佛道可成,如此增加自己的信心。

*   二者疑师:不但怀疑自己,亦分别师长之威仪、衣着、相貌,怀疑相貌平常之师长,自己内心无戒定慧之功德,如何能教我?如此对善知识之教导产生怀疑轻慢,因此不能依教奉行,无法生起功德,而障碍禅定。

‧ 因此欲除之法,如【大智度论】之「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有一黄金,若得黄金,则可解脱贫穷,有一贫人,为得黄金,故不可弃其臭囊,因其黄金即在臭囊中!修行者依止善知识亦如是,师长虽有微细威仪不清净,但其内心仍有无数戒定慧之功德,其悲心亦远超于我,因此亦应生如佛之转想。」

‧ 正法时代之善知识,多为圣人,非菩萨即阿罗汉,其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功德,所散发之摄受力强,见如此善知识,自然会对其生恭敬心。而末法时代之善知识,多数为凡夫,因此难免仍有难除的习性,因此修行人,应心存厚道,思惟善知识之功德,如此自然会得善知识之加持。

*   三者疑法:世人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执本心),于过去所串习之知见,不论对错,都有非常坚固的执着,因此不能立即相信新受持的佛法,更无法敬心受行,内心生犹豫不决,因此清净之法无法入心。

‧ 智者大师指出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怀疑之过患----「如人在歧道,疑惑无所趣,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是疑从痴生,恶中之恶者」。譬如人处于苦集之杂染道及道灭之清净道之间(在歧道),此时内心犹疑,不知如何抉择,而站在原地,不敢前进。

‧诸法实相:缘起之正见,即龙树菩萨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随顺因缘而改变之真理。升天、堕三恶道……等等因缘所生之果报皆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不断生灭变化而不实,但空性之真理不会变化,修行者在修学诸法实相之过程中,对空性产生怀疑,不明了佛所言的「五蕴皆空」,认为我为常一的主宰,因此不精进修学,诸法之实相,由于缺乏对经论的理解,内心愚痴,而生怀疑。故修行人必须观察五蕴之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之变化,皆无自主性,若生命体有我,则应该可以控制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而事实上,我们的生命体每分每秒皆趋向生老病死,无法自主,由于业力之推动而生,无法控制。

‧ 疑为一切罪恶之中,恶之恶者。譬如有人修习善业,但对三宝无信心,因此心存犹疑,无法栽培善根,终有一日堕恶道。若 有    人虽造恶业,临命终时,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信心坚固,此人尚可得救。净土法门为他力门果地教,若能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则与弥陀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即印光大师所言「通身靠倒」,如初生之婴,自己无法站立,必须完全依靠母亲才能生存,而我们的信心亦复如是。

‧善导大师将信心分为二类:

  1. 自力信心-----多数为精进之人,由于长时间持名,使佛号由生       

转熟,心中有念力,功夫成片,对自己的往生有十足把握。但       

由于凡夫未入圣位前,念力仍为因缘所生,若临命终时,四大  

不调,诸根败坏,则佛号不易提起,由于平时认为自己佛号念

得好,因此有自信可往生,但此信心建立于念力基础,一但临

命终时,由于病痛而不能将佛号持好(念力破坏),则信心破坏。

因此善导大师认为自力信心靠不住。

  2. 他力信心-----信我乃业力凡夫,绝定不能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临命终 

  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皆法性之

  流露,非凡夫有漏之善业所能往生。因此相信自力不足,必须

  仰仗佛力,将信心建立于弥陀本愿,临命终时,即使诸根败坏,

  心识散乱,亦能不动其心,仰仗佛力,弥陀本愿不会因众生身

  心之败坏而有变化,因此善导大师认为他力信心才靠得住。

‧ 【成唯识论】指出,临命终时,心识极端散乱。此时必须弃舍世间一切事物,内心百感交集,于短暂时间内,见过去所造之业力,由此可知此时诸根败坏、内心鼓动,故无法靠自力念佛。因此最好仰仗弥陀而往生,即使是五逆十恶之众生,临命终时如法忏悔,断相续心,一心念佛,十念乃至一念,皆可往生。罪业重,但愿意一心归依仍有救;罪业不重,不愿意一心归依,则弥陀亦无法救。由此可知怀疑之过患。

对治怀疑之法----「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实真有法,于中

 莫生疑,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如狮子搏鹿,不能得解脱」。    

‧佛法讲世间果报,随因缘而生。

1.就因地而言-----可分为善、不善二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属善法,可引生现世来生之可乐果报。不善法有杀盗淫妄……等,此法于我们内心运转,而引生现世来生之不可乐果报。

2. 就果地而言-----可分杂染、清净二种果报。

‧修习佛法之人,不应对此因、果产生怀疑。若世间无因果,断恶

  修善则毫无义意,因此修习佛法,必须建立因果之观念,深信不

  疑。若不信因果,则临命终时被阎罗王之鬼卒绑缚(被生死业力

  束缚),譬如鹿(凡夫)见到狮子(生死业力),无法脱逃。由此      

  可知众生业力深重,除归依弥陀外,别无解脱之法。

劝勉修习智慧,断除疑惑-----「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生命尚在之时,若对佛法或净土法门有所疑惑,则应加紧修习智慧之善法,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如理思惟,进而断疑生信,譬如观看地图,观看生命苦恼之生死路、及安乐涅槃路之不同,明了善恶之因果,看清之后,选择好路努力追求。

总结----佛法之功德大海中,唯有信心之人,才能进入功德大海;若无信者,虽在佛法,就如站在大海边,终无所获。如是种种因缘,觉知疑过,当急弃之!

 

      戊二、问答释疑

问曰:不善法广,尘数无量,何故但弃五法?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法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瞋恚盖,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有二万一千,四中合为八万四千。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问:众生不善之法,广大无边,尘数无量,为何只弃五盖?

  答:此五盖中,具有贪瞋痴三毒及三毒之和合(等分),以此四法

  为一切烦恼之根本,由此而引生八万四千诸尘劳(尘:烦恼、染

  污;劳:不寂静,劳动)法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瞋恚盖,

  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由痴而生。四掉悔,即是等分摄, 

  其中包含贪瞋痴三毒。合为四分烦恼(贪、瞋、痴、等分),每一

  烦恼中有二万一千之尘劳法门,四者合为八万四千尘劳法门。是

  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戊三、叹德劝修

行者如是等种种因缘,弃于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隐,清凉快乐。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烟尘云雾罗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亦复如是!

‧ 修习止观之人,明了五盖之过患,如是等种种因缘,诃责、调伏、弃舍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收之国;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稳无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稳,清凉快乐(初禅以上)。如日月之光明,被五种因缘所遮蔽(覆翳),烟、尘、云(较高处之水气)、雾(空中之水气)、罗睺阿修罗王之手,则日月不能明照。人心之五盖,亦会障碍内心的明了寂静,使明静之功德不能显现!

‧ 诃五欲、弃五盖虽为前方便,其实与正观同时进行,若能诃五欲、弃五盖,则其心安稳,清凉快乐,此乃初禅以上之功夫,故诃五欲、弃五盖同时修止观,修止观同时诃五欲、弃五盖。

‧ 众生若不学佛,往往认为贪烦恼、睡烦恼…..等很好,其实,远离烦恼后,更是其心安稳,清凉快乐,若不学佛,则内心颠倒,无法体会烦恼的真实相,往往认贼做父而不知。

 

丁四、调和第四 分二:初先明修心之要。二、正示调和之法。 今初。

 

   戊一、先明修心之要 (修习止观的二根本)

    己一、真正发心

 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

    己二、具足正见

 然后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心无染着。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 智者大师认为调五事之前,必须建立二种根本:1. 真正发心 2. 具足正见。

真正发心 ---- 修行人初学止观,目的即修习十方三世佛法,欲成就诸佛一切之功德(无上菩提),应当先发大誓愿,发菩提心: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菩提心坚固,犹如坚固纯净之金刚,精进勇猛,放弃身命再所不惜。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

‧ 发菩提心为修习任何法门所必须,【大乘庄严经论】指出有十六种譬喻,赞叹菩提心之功德。菩提心譬如大地,增长摄持一切草木,发心修习佛法,犹如于大地种下一种子,若无菩提心,则此种子无法发芽生长为草木。因此,若无菩提心,犹如无大地的种子,此种子终将枯萎,往往无法长时期修习佛法。菩提心亦譬如车乘,众生由此岸到彼岸,必须有车乘,修习佛法若无菩提心,则再多的布施、持戒……所积集之福德资粮,若无菩提心之引导(车乘),仍不能成就解脱分。

‧ 因此欲修习止观,必须发菩提心,发大誓愿:1.为度脱一切众生----修习止观之目的,是为解脱无量无边生死轮回中,曾经做我母亲之众生(一切如母有情),为达此目的,因此要修习止观。2. 愿求无上佛道-----为利有情愿成佛,为达度脱一切众生之目的,因此必须求无上佛道,成佛救度无量无边之众生。

‧ 智者大师二十二岁亲近慧思禅师,修习法华三昧忏、诵【法华经】八年。三十岁至瓦官寺讲【法华经】【大智度论】【释禅波罗蜜】而轰动一时。年三十八至天台山用功。智者大师能在道场的系缚、眷属的纠缠中,看破放下,隐身至天台山,此比当时出家时的看破放下,更不容易。若无真正发心,心中夹杂名利,则无法退出,而中途变节,如夹杂质的金刚(因地夹杂),无法破除障碍。

‧ 念佛人平常不断忏悔罪障、积集资粮,临命终时是否可真放下?是否肯老老实实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此与因地之发心有关,若因地发心建立于心内之清净功德,则所有境界都无法干扰我往生。若因地发心踏二条船,不但要内心的功德,亦追求外在的境界,则临命终时牵肠挂肚,心不安稳,难以往生。因此,蕅益大师强调,因地要真,不可夹杂,诃五欲、去五盖,将杂质去除,因地纯真,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

具足正见----发心正确后,于禅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 ---- 所谓因地身口意之善、不善、无记之法,及果地心外之六根、六尘、及心内之六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由于现前一念心性之迷悟而安立。智者大师并引证【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因果建立于每一剎那心念之中,皆由现前一念心性而显现,由此思想了知心无自性,随因缘而有,由过去串习而生,非本来毕竟空之面目,犹如清净宝珠(心),置于污处,而染着污秽(烦恼),此污秽随因缘暂时而有,非本来面目,故知诸法不实,心无染着。故智者大师要我们从假入空,内心不于善恶起分别,若知心无自性,则一切诸法亦无自性,则能调伏爱取….等烦恼,一切生死业行止息。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 “缘起法”为佛法之根本思想,不论大小乘、各种部派皆以缘起法为根本思想。认为宇宙间并无创世主,亦非自然而有,皆依因缘生灭。因缘大致可分二类:

1.           业感缘起(粗分,属藏教、通教)----此人为何升天?为何入三恶道?皆为业力建立因果所致。成就阿罗汉之人,内心完全清净,但以业力而言,阿罗汉仍旧是人,其“人”的果报尚未结束,必须在“人”的果报结束后,才能入涅槃。

2.           一念三千(细分,圆教)----天台宗安立因果则以剎那剎那来分,认为一念三千,现前动一念头,十如是具足(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之当下则此人之心念己超出人法界而至佛法界,念佛之当下即具足佛之相、性、体、力、作、因、缘……….。若起贪、瞋、痴烦恼,则当下具足贪、瞋、痴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不知不觉中建立三恶道之果报,起恶念之当下则此人之心念己超出人法界而至三恶道。故因果微细,剎那剎那变化。蕅益大师亦指出,念佛当下,此人极乐世界莲花显现,已不是娑婆世界人。

‧ 一般人所理解之因缘为第一种(业感缘起),虽造善业,仍是为人,必须将过去之业偿还,才会有善果,因为因果不同时,故亦称为异熟。而智者大师所要我们建立因缘之正见属第二种,「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勿向外求,因果就在现前一念,若能于心地下功夫,开发心性,则一切功德具足,善知识莫向外求,十法界依内心所建,成就佛道亦必须由心地下功夫。

‧ 了生死(生死业行止息)的下手处即「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停止内心的生灭相,从假入空,心住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则生死业息,即涅槃。

‧ 佛法之目的是要我们改变自己的内心,「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所有生死之根源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离苦得乐并不是求别人不要来障碍我,而是要内心常游毕竟空,离一切相,无有对立。虽然缘起法可由空、有二角度解释:1.一切善恶之法因缘生(有);2. 离一切相,无我无我所,毕竟空之境界。智者大师希望修习小止观者,先入空性之境界,从假入空,由假名假用假相之善恶法,进入空性,内心暂时不要在有的境界活动,否则易带动习气,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之对待,引生诸烦恼。从假入空,息灭生死业力之后,再从空出假,广度众生。依众生之根器,示现不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虽外表有种种的不同,内心有空性之基础,虽为度化众生而安立种种的假名、假相、假用,但内心无对待,无我、人、众生之分别,内心常游毕竟空。【金刚经】依金刚般若将菩萨解释为:「一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由此可知,通常凡夫仅能度人,而从空入假之菩萨,则可度化一切胎、卵、湿、化之众生,使令达到无余涅槃,而菩萨心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分别任何众生,若菩萨心中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分别,则不可称为菩萨。由此可知,菩萨度化众生之时,由于有从假入空之基础,心中无名言,故内心毕竟空,平等无有分别。

‧ 通常凡夫思想之最初生起处为“我”而非“空性”,由于有“我”之无明(我执、法执),无明缘行,行缘识,因此而投胎,不能解脱生死。        


【8】

 


二、正示调和之法(调五事:饮食、睡眠、身、息、心)

己一、释名述义

云何名「调和」?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  调和之意义 ---- 今借譬喻,以此况调和之法。如世间做陶器的师父,欲造种种的陶器,先须善巧调泥(调五事),令使不强(干)不懦(湿),然后置于转轮而成形(修止观)。亦如弹琴,之前应调弦(调五事)令松紧适当,才可弹弄(修止观),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使令和顺适当,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障碍,止观之善根难发。

‧  由此可知,修止观前,必须要有一利于修止观之环境,因此必须调和五事,才能长期用功。

 

己二、调和五事分三:初调饮食。二、调睡眠。三、调三事。今初。

庚一、调饮食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

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竟虑不固。此

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

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

身安则道隆 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  饮食有二好处:1. 资身----资养色身,使色身生存,2. 进道----因气血充足,而增进道业。欲界众生有饮食、睡眠、男女三种欲望,而佛陀特别诃责男女之欲望(诃五欲),因男女之欲望,完全无功德,只有过患,故要佛弟子完全熄灭男女之欲。而欲界众生不能完全无饮食、睡眠,故佛陀要佛弟子“调和” 饮食、睡眠。

‧  调和饮食之量-----

食若过饱:则呼吸短促,身体满胀,提不起劲,筋脉不通;影响内心闭塞,坐念不安。

若食过少:则身体之气血虚弱(身羸)内心浮动(心悬),不能专注(竟虑不固)。

‧  因此过饱、过少皆非得定之道。通常饮食若能维持身体机能,则少吃为宜,慢慢调试,试试不同食量及打坐之效果,调出最适合自己之量。

‧  调和饮食之质-----

若食臭秽污浊之物,例如五辛等本质秽浊之物,生食增加瞋恨心,熟食增加淫欲心,又如腐败之物,增长霉菌,此等秽浊之物食入令人心识昏迷;若食入与体质不合之物,则触动老毛病(宿病),使四大失调。凡夫之身心,包含色心二法,由色心二法开出五蕴,由五蕴而开出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识即明了性,为能缘,尘为所缘,识必须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别,根(四大)若有问题,则明了性会受响影。

‧  戒律中之不饮酒戒,制定之因缘如下:古时有一村庄,有一毒龙,村民不堪其扰,而至僧团,请求降伏此毒龙。僧团即派大阿罗汉周利盘陀伽去调伏此毒龙。大阿罗汉之神通广大,马上就调伏了此毒龙,将它置于钵中。此时村民大喜,故准备众多饮食,礼请周利盘陀伽去应供。应供物中有瓶黑酒,周利盘陀伽不知而将此黑酒饮尽,此后便头昏眼花,欲走回僧团。不料尚未到僧团即不支倒地。佛陀见之,便问:「此人是谁?」阿难答曰:「周利盘陀伽。」佛陀曰:「此人是否为调伏毒龙之人?」阿难答曰:「是。」佛陀曰:「此人是否可调伏地上的蛤蟆?」阿难答曰:「否。」佛陀因此诃责饮酒种种之过患,召集所有僧团,而制定不饮酒戒。由此可知,大阿罗汉之圣人,其五分法身坚固成就,若食入不适合之饮食,仍会受极大的影响。凡夫亦然,“根”为心识之依止处,若不调和,则明了心亦会受影响。

‧  故修定之前,必须注意饮食,须审慎之也。故【毗叶罗如来略教戒】经云:

 「身安则道隆 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  调身----「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身体健康道业才能成就,

  注意饮食之质量。

‧  调心----「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于空闲处安住,息诸缘务,

  内心于寂静处修止修观,每日精进不间断。

‧如此调身、调心为三世诸佛之共同教诫。

 

庚二、调睡眠

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

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  眠与痴心所相应,睡眠时失去明了心(无明惑覆),因此不可放纵!若睡眠太过,则时间空过,亦会丧失之前所成就的止观功德。睡眠时,身体机能缓慢,时间恰当则可养神,若睡眠太过则令脑缺氧,易头昏脑胀,身心懒散,令心暗昧,打坐时不得法喜,善根沉没。故当觉悟生命无常,应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内心明了寂静。如是明了寂静之心,乃可安住于佛法僧(栖心圣境),相续用功,三昧现前。故【遗教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初夜、后夜不得睡眠,只于中夜睡眠四个小时。【瑜伽师地论】对睡眠亦有二种说法,一则与【遗教经】同,睡眠以四个小时为宜;另一则睡眠以六个小时为宜。「勿因睡眠,令一生空过,既无忏除罪障,亦无增长福慧,无所得也。当念身心剎那剎那之幻灭,如无常之火,烧诸身心世间,当趁无常之火未烧身前,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  古印度将一日分六时,即日三时,夜三时,每时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小时。

‧  【瑜伽师地论】指出,睡眠不宜过久,若超过六个小时,则令心暗昧,善根沉没。若用功时累了,则可小睡片刻(分段睡眠),醒后马上用功。

 

庚三、调三事 分三:初入禅。 二、住禅。 三、出禅。 今初。

辛一、入禅 分三:初调身。二、调息。三、调心。 今初。

壬一、调身

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则散乱难录,兼复坐时烦恼,心不恬怡,是以虽在定外,亦须用心,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者,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腔臂齐;右脚指与左臂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用口,唇齿纔相挂着,舌向上腭,次当闭眼,纔令断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

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  智者大师将修习止观分为入禅、住禅、出禅三个次第。

‧ 调五事中,饮食、睡眠分开调,身、息、心则应合用,不得别说。

‧  未修止观之人,心常向外攀缘,心光外泄,不易察觉身、息、心互相之关系,而修止观之人,则可察觉身、息、心互相之关系,一但身、息调合,则内心亦调合;内心明静,则身、息亦调合。身、息、心虽应合,但亦有初、中、后之次第,调合方法不同,则入禅、住禅、出禅之相亦有异也。

‧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修止观前一个小时(定外),行住坐卧,动静运为,皆须小心注意,因身心有等流性,修止观前一个小时内任何之行为,皆会影响修止观。

‧  若修止观前作粗(粗)犷费体力之工作,或是内心烦恼粗(粗)犷,例如修止观前与人吵架,则气息随粗(粗),则散乱难录(念力),打坐时烦恼不安(昏沉、掉举),内心不寂静(恬怡);因此修止观前,身体及内心皆不宜粗(粗)犷,因此虽在定外,亦须用心,为修止观做准备(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  南传与北传佛教有不同入禅调身之法:北传者先拜佛、念佛、经行之后才坐下,由粗而细,先拜佛(粗)令气血顺畅,此时稍喘,经行(细)调合喘息之后才坐下。南传则不强调拜佛,而强调经行,于打坐前先经行一个小时,由慢而快再慢,之后再坐二小时,再经行一个小时………..,藉由经行于出入禅时调身。总而言之,修习止观前,皆必须调身,为止观之前方便。

‧  智者大师指出打坐之方法(由下而上):

  一、初至绳床(打坐处),须先安置坐处,使令舒适稳定,久坐无

     妨碍身体。打坐之座位,后方须稍微高于前方,否则久坐易驼  

     背,此外,坐垫须通风(例如竹垫),否则坐久易生肠病(疮)。

     其次应当将脚摆好(正脚),若半跏趺坐者,以左脚置右脚上,

     令左脚指与右臂齐,右脚指与左臂齐;若欲全跏趺,即右脚置  

     左脚上。

‧  脚的姿势会影响气息,佛陀于经论中赞叹全跏趺,因全跏趺较稳定,脊椎不易弯曲(驼背),令气血充足,使令明了心强,精神集中。密宗经论将全跏趺分为二种:1. 降魔坐(右脚在下):中国禅宗多属此,此坐可破恶,调伏烦恼力量强。2.吉祥坐(左脚在下):密宗多属此,此坐可生善,生起大悲心。

‧ 整脊师则建议降魔坐、吉祥坐交替而坐,否则脊椎易偏向某方。

二、次解宽衣带使会整齐,不宜穿紧绷衣着,亦不令坐时脱落。

三、次当安手,手脚之上下位置必须一致,若左脚在上,则左手掌置右手上,重叠双手,顿置左脚上,不令手悬空,否则心不易专注,稍微靠近身体,手掌置于中心,不偏左亦不偏右。

四、次当调整身体(正身),以腰为中心,前后左右转动,作七八次,如似按摩法,手足仍置于中心,如是转动后,则令脊椎端直,自然下坐,勿弯曲(气不通)亦勿高耸。

五、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成一直线,不偏不斜,不低头亦不抬头(昂),应稍收下颔,令颈部筋脉流畅。

六、次当口吐浊氧。吐气之法,先深吸气,开口放氧,不可粗急,应绵绵慢吐,使气顺畅而出,观想气脉不通处,将阻塞之废气,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吸入清气,如是三次,若身息调和,一次亦可。

七、次当闭口,嘴不用力闭,唇齿稍接触即可,舌顶上腭,使气脉通畅,滋生唾液,不使上火气,帮助消化。

八、次当闭眼,令断光就可,不可太用力闭。

九、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不再动摇。

‧  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使身体不松懈(宽)亦不绷紧(急),宽急得所,是身调相。

 

壬二、调息

四、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

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也。是风也。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为息相也。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宽放身体。三者想气偏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

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  智者大师将气息分为风、喘、气、息四种相状。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  云何为风相?坐时鼻中气息,出入有声。是风也,此乃气管或肺 

  病之相。

‧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阻碍)不通,是喘相也,即中气不足,上气不接下气。

‧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多由做粗工或个性急躁而来。

‧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微细而深长,资养心神,使会安稳,心情悦豫,此为调和息相也。中国道家亦讲究调息,吸气应自然,吐息应慢,将浊气完全吐出,吸:吐=1:3(7:21)。

‧  一般修止观皆以息为所缘境,若以风为所缘境,久了心亦散乱(守风则散),守喘(上气不接下气)则结(闷闷不乐),守气则易疲劳,守息则定。

‧  打坐时若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若用心于不调之气,则内心亦生病,则心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将心置于下着之所缘境,例如丹田、脚掌、大地。【清净道论】指出,可于打坐前,离身体几公分处,置一不太亮的小灯于大地,关掉其余的灯,将心安住于此小灯泡,心往下降,气息亦下降,不易浮动。二、宽放身体,从上而下放松身体,专注为心地法门,身体不需紧绷。三者,深呼吸,观想气偏毛孔,排出浊气,出入无障碍。或慢慢吐气,将浊气排出。

‧  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修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障碍)不滑(急促),微细而深长,是调息相也。


 

【9】


壬一二、调心

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安住,此则心易安静。

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静。

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时调二事也。

‧ 刚开始修习止观之时(初入定时)有三种调心之次第:一、于入禅之时调心,二、于住禅之时调心,三、于出禅之时调心。

‧ 初入禅有二种调心(修「止」)之法:

1.     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调伏乱想(攀缘心),依止根本所缘(例如佛号),令所缘于心中分明显现,一句弥陀念诵听,专一相续安住于佛号(正念),以此专一相续调伏乱想,一心安住于佛号,不令越逸。

2.     当令沉浮,宽急得所----念佛有时可专一相续,佛号分明,有时却会昏沉、掉举,故应时时觉察(正知),观察此佛号是否清楚分明?是否昏沉、掉举?宗喀巴大师指出,犹如用绳绑住大象,拉着大象向前走,此向前走之量即为念力,强迫此念心安住于所缘(佛号),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犹如拉着大象向前走,旁边有人铁钩(正知),导正大象走的路径。此铁钩即为我们觉察(正知)之功夫。

‧ 此处之调心主要针对「止」,而下一科正修中之调心则针对「观」,智者大师认为「观」为正修,「止」为成就空观之方便。

‧ 智者大师指出心有沉、浮、宽、急、涩、滑六种不调之相。

沉浮之相状

‧ 何等为沉相?若打坐时,内心失去明了心(昏暗),无法记录佛号的境界,后颈无法顶住衣领,头部低垂,此为沉相。此时应当将心提高,系念观想鼻端,令心气血提高,使血液循环至头部,此时再安住于根本所缘(佛号)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 何等是浮相?若打坐时,心无法安住于所缘(心好飘动),身体亦蠕动不安,想念外面的境界(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丹田),制诸乱念,心即安住,此则心易安静。

‧ 依照道家之理论:「丹田者,气海也。」由此可知丹田(肚脐下三指处)为气之发源处,若心安住丹田,可令气足。初学者,烦恼粗重,心不宜安住于丹田过久,否则气会过旺;老参则可多安住于丹田。

‧ 举要言之:不沉(内心明了)不浮(寂静),内心明了寂静,明静而住,即是心调相。

‧ 由此可知,智者大师此处针对「事相」,调伏沉浮。若内心沉浮烦恼微细,则随时可用「事相」,调伏沉浮;若内心沉浮烦恼粗猛,则须“诃责”。

宽急之相状

宽----内心对所缘境太松懈;急-----内心对所缘境太急切。

‧ 定心急病相者,由打坐中,用念力摄心,因此入定,由于求好心切,用力过猛,气结胸口或头部,是故上向胸口(胸臆)痛,或吐血。当宽放其心,暂时放掉佛号,放松身体,深呼吸、吐气,观想气往下降,即可对治“急”!修行应有般若方便,【楞严经】指出,「修行应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意,不应依止生灭心,为本修意。」故不应依止妄想(生灭心)而修行,应依止清净法身而修,以不依止妄想故,妄想动而心不动,知妄想本性空无自性(不迷),知妄想无自性而不取着(不取),因不取而内心不妄动(不动),内心安住于毕竟空、不生不灭,即使起妄想,心仍不迷、不取、不动,不随妄转,亦无需用力摄持。

‧ 若心宽病相者,内心松散,心志散慢,佛号愈念愈慢,虽无掉举,内心散慢,无法安住于佛号,身体逶糜不振(逶迤),或流口水(涎流),或内心不明了(暗晦),此时应当端坐保持正念(敛身急念),令心安住于所缘,身体相持,以此对治“宽”。

涩滑之相状

涩----心有挂碍;滑----心有妄想。

‧ 心有涩滑之相,亦可如是对治。心若涩,则心有挂碍,应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由此除心之挂碍。心若滑,则应多摄心,使涩滑中道。

‧ 入定应从粗而细,因身为最粗,故应先调,之后再调息,使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最后调心,令心安静。

‧ 忏云法师指出,打坐之前,应先拜佛。外面事忙完,初入禅堂之时,身体粗动、气息急促、内心散乱,不宜马上入坐,应先拜佛,重心置于脚掌,拜下时吐气,起身时吸气,拜十五分钟后,自然可令身体放松、气息顺畅、内心有少分之寂静,如此调和身息心,此后再入坐。

 

辛二、住禅(内心安住于所缘境之后,调和身、息、心之法)

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

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

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此二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

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克!

‧ 内心安住于所缘境(佛号)之后,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于一日十二时(中国古代一时相当于现在二小时),或经一时(当于现在二小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内心正知正念,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于住禅中仍应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

‧ 若于住禅坐时,虽于入禅之时身已调和,但随时间变化,其身亦变,例如肌肉过于放松(宽)或过于紧绷耸肩(急),脊椎侧偏或弯曲,头或低垂或高昂,身不端正。察觉后即矫正,令其安稳,不令宽急,平直正住。此外,若于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吐出不调之气,观想不调之气由毛细孔散出,冉冉吸气,如是三返,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若于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此时若觉察,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 入禅时,身息心之调和有先后次第;而住禅时,摄心用念,调和身息心三事(此二事),无前后次第,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以心和融身息,使身息及心和融不二,此则能减除过去之老毛病(宿患),障道因缘不生,成就禅定智慧(定道可克)!

‧ 和融不二-----宝静大师指出,和融不二即三事融洽一体,身息心融和成一体,身息融和入现前一念明静不动之心中。

‧ 由此可知,住禅以摄心用念为主,并适当的调和身息心(随不调者,而调适之)。

 

辛三、出禅

三、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

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偏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揜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说

      进止有次第  粗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住而欲去

【法华经】云:

「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

‧ 入禅之调和为「由粗而细」,先调身,再调息,最后调心;住禅之调和为「随不调者,而调适之」;出禅之调和为「由细而粗」,与入禅调和次第相反,先调心,再调息,最后调身。

‧ 调心: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首先放心异缘(放掉佛号),坐意“我现在要  出定”,如解开已调伏之象(心)的绳索,令心自由活动。最后调身,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促进血液循环。

‧ 调息:然后调息,开口放气,观想气从百脉,随意而散开。

‧ 调身:打坐时,心若寂静,呼吸微弱,此时毛细孔亦可呼吸,此为道家所谓之“胎息”。故呼吸虽微弱,气仍充足。四禅(舍念清净地),则呼吸完全停止,只靠毛细孔呼吸。由于打坐时,内心有正念正知,心意专注,故风邪不入,一但出禅,则放心异缘,此时毛细孔仍张开,若有风邪入侵,则易使筋脉酸痛。故应以手偏摩摸诸毛孔,使毛细孔关闭。再摩手令手暖和,用手覆盖(揜,掩)两眼,令眼部血液循环顺畅后再开眼。打坐时,身体易生热气,必须等待身热稍歇,毛孔关闭,方可随意出入。若不照此方法者,出禅时过于急促,则细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 道家亦认为,打坐时,丹田生热气,可资养色身,不宜如厕,否则丹田热气外流,应保持此气,拜佛、走动,使丹田热气平均分部于各筋脉。

‧ 刚打完坐,不宜接触冷水,否则易得风湿若有出汗,应用干毛巾擦干,拜佛、走动后,再如厕、洗濯。

细法末散,住在身中----天台宗之圆教思想认为「一切唯心造」,一念三千,世间之五蕴相俱足十法界,而十法界五蕴相是由现前一念决定,既然一念决定五蕴相,故五蕴相为剎那生灭,初打坐时,其心散乱(粗重五蕴),属欲界五蕴,藉由打坐,内心稍有寂静,此时虽仍有欲界之粗重果报体,因打坐而使内心趋向少分色界、无色界之功德,得少分之轻安(细法,相对于欲界,而为微细精妙之法),此细法是由于长时间打坐,内心产生寂静力量所栽培而来,不能马上散失,因此出禅时,急促起坐时,细法末散,住在身中,不应急促活动,否则变化太烈,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 由此可知,下坐后不宜马上做急促之大动做,例如走动、开灯、接电话…等。

‧ 是故心欲出定时,必须注意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而粗(调心→调息→调身),是名善巧调和入禅、住禅、出禅。如偈说:

进止有次第   粗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住而欲去

‧ 进:活动,身息心活动之时;止:止静,身息心打坐时。

‧ 由进到止,粗而细调和之;由止到进,细而粗调和之。譬如善调马,欲加速者(欲去),应由慢而快;欲减速者(欲住),应由快而慢,逐渐减速。

‧ 【法华经】前十四品为开权显实,其主要内容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将三乘汇归于一佛乘,即佛陀说法之目的,皆为使令众生成佛,由于众生根性不同,因此由一佛乘而分别说三。佛陀开权显实后,显示其灭度后,可流通此殊胜权实法门之人,此时无量百千万亿之大菩萨从地涌出,跪于佛前,表示愿意流通此权实法门,此时佛陀默然无语,此时弥勒菩萨问佛:「这些大菩萨从何而来?」佛陀告之:「此大菩萨皆为我的弟子。」弥勒菩萨示现疑惑问佛:「这些大菩萨皆有不可思议之境界,而释迦牟尼佛成佛不过四十年,这些大菩萨如何为佛陀之弟子?」此时佛陀开迹显本(十五品至二十八品),告知弥勒菩萨:「我不是今生才成佛,久远劫来早已成佛。」由此开显出佛陀无量劫来所成就法报之本门。

‧ 弥勒菩萨赞叹从地涌出之大菩萨【法华经】从地涌出品(为十五品)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这些大菩萨,为成就佛道,于无量千万亿劫精进修行,善巧修习入住出,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成就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因此可以久修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梵行,因而得大神通。由此可知诸大菩萨能够久修梵行,得大神通,其原因是善能次第,习诸善法,于修三昧时,善巧修习入住出。

‧ 由此偈颂得知,菩萨尚且要善巧修习入住出,何况凡夫?

‧ 净土法门强调以「佛号」为所缘,而非以「息」为所缘。若所缘在息,无法与弥陀感应道交,临命终时,诸息不调,很难以息为所缘,故净土祖师强调,若心散乱,应马上所缘在「佛号」,若先数息得定后,再转念念佛,则习久成性,与“息”缘深;与“佛号”缘浅,往往佛号念一段时间后,自然又习惯性数息。

 

丁五、方便行第五(藉由以下五法,以微少善根,成就止观功德)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二者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法道。

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

贵。尔时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

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

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

义在此也。

‧方便----以微少善根,成就无量功德。譬如置于十公尺高处之宝,得之即可离苦得乐,欲得此宝,藉由楼梯(方便),即可得宝(无量功德)。

‧ 欲修止观成就禅定者,须具五种方便法门:

1. 欲:希望;希望藉由佛法,了解世间一切皆为缘起,即天台圆顿止观所谓“现前一念心”,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切功德海,由正念生。由此可知,妄想颠倒为一切罪业之根源,禅定智慧为佛陀无量功德之根源,因而远离世间一切妄想(散乱)颠倒(愚痴),希望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亦名为志向,亦名为愿力,亦名为喜好,亦名为好乐。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譬如有根之树,能令此树发芽、开花、结果。若心中有改变内心之欲望,则修习止观容易进步;若无改变内心妄想颠倒之欲望,则久修无益。佛法为心地法门,必须发起改造内心之希望,才能进步,改变自已。

2. 精进:有希望之后,必须要有行动-----1.坚持禁戒(杀盗淫妄),2., 弃于五盖(即修止观),初夜后夜,专精不废(一日睡眠四小时),相续不断。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法道。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水必须滴于同处才能穿石,即所缘境不可常换(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后天念地藏王菩萨………),否则不能与本尊相应(不精)。

3.     念:明记不忘,心中常忆念;思惟五欲之过患,思惟禅定之功德。念世间之五欲乐为无常无我,欺诳不真,不值得追求;而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4.     巧慧:抉择,筹量。抉择世间乐与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以俗谛而言,世间之乐,譬如刀上的蜂蜜,欲追求世间之乐,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以真谛而言,世间实无乐,五欲乐剎那幻灭,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五欲乐本为幻灭,不寂静,无真实功德,「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由此可知,五欲乐并不真实,此乐无法真正消灭痛苦。

5.     一心:一心必须由念、慧而得,经不断的思惟,修习止观,内心有坚定的理解,生起少分的禅定功德,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此时自然一心只想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即使今生空无所获,不能成就定慧,亦终不退转,能修多少是多少,是名一心。印光大师云:「就算全世界无人往生极乐世界,我仍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为动摇。」譬如人行走,必先知道此路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故修行须智慧抉择,若将精神体力耗损于五欲乐,实为塞路,此非通往离苦得乐之道;若将精神体力专注于修行止观,则为通路,通往离苦得乐之道。经过巧慧思惟,得知世间乐之塞,禅定功德之通,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无智慧之人,不知五欲乐之患,禅定之功德,故无法得到禅定(非智不禅),无禅定之寂静力量,不容易生起智慧(非禅不智)。

 

【10】


 

‧ 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及五方便行,为修习止观之前方便,以下正式说明修习止观之方法。

 

丁六、正修行第六 分二:初、坐中修。 二、历缘对境修。今初。

戊一、坐中修 分五: 一、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总说)

 

   二、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

   三、随便宜修止观。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对治)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今初。

己一、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二(初心:初学止观之心)

庚一、总标止观类别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一于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略出五意不同: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 初学止观之人,心较粗乱,如何修止、修观?修止观有浅深之次第,初学止观之人,宜先由坐姿下手,于坐中修,待一段时间后,再历缘对境修。

‧ 行、住、坐、卧四威仪皆可修止观,为何刚开始要坐中修?止观为明了寂静之相,卧姿虽寂静,但心不明了;行走虽心明了,但不寂静;唯有坐姿容易达到明了寂静,随顺止观之功德,故初学者,应由坐姿下手。

‧ 坐姿有五种不同:一、对治初学者心粗乱修止观。行者初坐禅时,心粗重散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若妄想非常坚固,修止尚不能破,即应修观;故有时修止有时修观,以对治初学者之粗乱心。

‧ 以下详细说明止观修法。

 

庚二、别明止观修法 分二:初修止方法。二、修观方法。今初。

辛一、修止方法

今明修止观有二意:一修止。自有三种:

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此二种皆是事相, 不须分别。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  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剎那任运觉知念起。

又观此心念,以内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 智者大师提出三种修「止」的方法:

1.「系缘守境止」:系,绑住。系缘守境,以色法(息、佛号…)为所缘。即将心系绑在根本所缘。应选择适合个人的所缘境,智者大师提出可以鼻端(风门),脐间(气海)为所缘,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选择根本所缘,令心系绑于所缘,不再放逸于六尘,犹如猴被绑在柱子(所缘),无法再任意跳跃攀缘。

‧ 智者大师于【释禅波罗蜜】指出“鼻端”即风门,为气息进出必经之口,可以此为所缘。“脐间”即气海,即丹田,气息散布于全身之筋脉,而气海为气息储存之处。

‧ 观察出入息有六个次第(数随止观还静),先数出息或数入息,从一至十;待心较细后,不再数息,但仍然清楚知道息之出入(随);待心更细后,不再以流动的气息为所缘,而以鼻端或脐间为所缘(止),若以净土法门而言,则以佛号为所缘。“息”为风大,为无常败坏之法,无法令人生起皈依之心,而佛号诠释阿弥陀佛不可破坏之功德,可令人生起皈依之心,由此可知所缘境不同,将来之因缘亦不同。

            2. 二者「制心止」:制,调伏。以心法为所缘。经「系缘守境止」后,心不再粗乱,此时修「制心止」,较易相应。制心止即随心所起念头,不论善恶念,马上制止此念头,不令驰散故。令心安置于寂静之心境,不随顺念头转,以明了寂静之心为所缘。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五根所造之善恶,由心决定,因此欲控制五根者,应当先控制其心,比二种止(色法、心法)皆是有为之事相,不须分别。

3.三者「体真止」:体,体会通达。真,真如,即二空真如之理。

 依止真如之理而安住。此为智者大师所强调。系缘守境止、制心止皆为可思议的有为法,体真止则为不可思议的境界。体真止以二空真如之理为所缘境,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皆假藉因缘而生(不迷),无有自性。则心不取着一切境界,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佛法将一切诸法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而十法界皆有其不同的五蕴,例如三恶道之五蕴,若恼逼迫之色心;而人天则为可乐、轻安之色心;佛菩萨则为无漏之色心。而这些不同的五蕴,皆由因缘而生,此因缘空无主,无自主性。

‧ 空无主有二义:以小乘而言(业感),例如今生为人,老病死后也许升,也许堕恶道,由于终究不免一死,故终将成“空”,亦无法控制老、病、死、升天、堕恶道……,完全由「业感」所致,自己无法做主,故称“无主”。以大乘而言(心识),每一个念头皆不断地老病死,五蕴身心剎那剎那地改变(空),无法做主,由于心识的流动,而造成剎那地五蕴。由空无主之观念,了解“二空真如”并不是完全否定一切法之存在(断灭见),而是了解一切法之因缘空无主,藉而了解真如空性之理,此即「体真止」。若能了解此理,则可息止攀缘心,通达诸法之本源(空性),即可称为沙门(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

‧ 由于众生根机不同,而选择“系缘守境止”(色法,有相)、“制心止(心法,有相)、“体真止”(空性之理,无相)。

‧ 若欲止观双运,则止与观之所缘必须相同,必须止与观皆以空性为所缘(体真止,观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

‧ 行者于初坐禅时,内心常念一切诸法,剎那剎那相续,念念不住。虽用「体真止」,而妄念仍不息。此时应当修观,反观此打妄想之心的真实相:

1. 就时间而言:所起之烦恼妄想,剎那剎那生灭,如蕅益大师云:「未生无潜去,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此烦恼未生之时,无潜伏之处所;烦恼正在干扰之时,亦找不到烦恼的住处;烦恼过去之后,亦找不到烦恼的去处。可见内心烦恼之过去、现在、未来,皆无住处,只不过是内心之虚幻妄想,由自己捏造出来,事实上并不存在,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

‧ 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否定剎那任运觉知之存在,剎那任运觉知,由过去串习而来,为“等流果”,无其真实的处所,假藉因缘而生,有其假名假相假用。

2. 就空间而言:观此心念(烦恼)之生起,必须依止内在之六根,

及外在所缘之六尘,根尘相对,才有识(了别)的产生。根尘未对,识则无法产生。观生不可得,观住、意、灭亦不可得!生、住、意、灭只是依止暂时的因缘而安立的名字,观一切法空,但不坏于假名假相假用,生灭心灭之时,二空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此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真理,其心自止。

‧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修止观时,若心向处奔驰散乱,应当用正念摄心。每个宗派对「正念」有不用的定义,以净土法门而言,念佛即是正念;而〈起信论〉则以无念为正念,1. 即破我所,破所取相,修体真止,观察所攀缘的境界皆不真实,皆为心所变现, 2. 破除对外在境界的自性止,离开此一念心,则无外在的境界可得,「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心念,因此亦无法控制外在的境界,3. 修无我观,观察此能分别的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我不可得)!谓初心修学,心较散乱,未便得住,若刻意压抑,往往会发狂,应用观来调伏,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众生由于无始劫来串习,皆认为有我,无法马上接受无我观,譬如射箭,无法马上射中,必须慢慢学习,才能一箭命中。初学无我观,无法马上感到无我,必须强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观察,日久便能一念相应,恍然大悟过去虚妄之“我”,如梦初醒。

‧ 龙树菩萨【中观论 观法品】指出「若我是五蕴 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蕴 则非五蕴相;若无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灭我我所者 名得无我智 得无我智者 是则名实观 得无我智者 是则名虚有」凡夫及外道认为五蕴中有“我”,此“我”为恒常不变并且能主宰五蕴身心,龙树菩萨于【中观论】破斥此思想,指出,若我的身体即是五蕴,例如“身体就是我”,此我即有生灭,终将老病死,身体死亡后“我”亦随之而灭,可见此种即蕴即我之观念不合理。若我和五蕴完全不同(异五蕴),我只是住在五蕴中受用五蕴,则此“我”应该可以离开五蕴,而有单独的相貌,但事实“我” 并无离开五蕴的相貌,色者执爱,受者领纳,想者取相分别,行者造作迁流,识者明了分别,“我” 的相貌离不开五蕴,离开五蕴则无法存在,离蕴即我之观亦念不合理,若“我”有相貌,则应该能描述“我”的相貌,可见“我”是凡夫的妄想所捏造而生,应破除对“我”的执着。既然无我,则我所亦不可得,一切法毕竟空,息灭我及我所,则得无我的智慧,得无我智慧者,则可称为实观(真实观察),得无我智者,是为珍贵稀有之人。

‧ 净土法门,以自始至终以佛号为所缘境,虽亦调身、调息帮助安住于佛号,但并不注意身息之变化,譬如注意一行动快捷之人(佛号),为了便于专注于此人,而另找二人(调身、调息)抓住此人,此时仍然只注意此行动快捷之人,而不注意其它二人。

 

辛二、修观方法

二者修观,有二种:

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冶瞋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

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 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

   「诸法不牢固  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  一切无想念」。

‧ 「体真止」虽亦有修观的成分,但所观为“所缘境毕竟空”,而此处修观方法为观“能缘心毕竟空”。

‧ 修观方法有二种:

1.     对治观:如不净观,观察色身之外相不净、内相不净、死后不净,对治对色身之贪欲。慈心观,观察生命为相续,于无始劫生命中,每一众生皆曾为我母,每一众生皆对我有生育、养育之恩,因此应尽我所能,使令众生离苦得乐,以此慈悲心,对冶瞋恚。界分别观,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各有各之界限,对治着我(我执我见)。数息观,即六妙门,对治多寻思(多分别)等。

‧ 对治观犹如剪毐树之枝叶,不究竟;而正观犹如斩断毐树之根,彻底断除。故智者大师强调正观。

2.     正观:观诸法本性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会生灭变化,无自性,即是实相。利根之人,观一切法空,一空一切空,此念心亦空;顿根之人,则必须观察所观之境、能观之心二者皆空。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  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  一切无想念」可乐、不可乐、清 净、杂染…….等五蕴(诸法),皆不牢固,会随因缘变化。

‧ 因缘法为佛法之根本思想,于小乘则为业力;天台则为现前一念心识(一念三千),心识剎那变化,现前五蕴亦剎那变化;唯识则融合小乘及天台,既强调业力亦强调心识,认为现前一念心识具足八识:1.根本识(第八识)2.前七转识。第八识由于过去的业力之熏习,而变现出人的五蕴(依他起),而此境界并非马上能变用,必须依赖前七转识(主要为第六识及第七识)与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五蕴接触后,才能安立第六、七识的名言(偏即止),例如过去与某人有好因缘,虽然此人由于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五蕴并不庄严,长相不庄严,个性不好,思想亦不聪明,但是由于我和此人是好朋友,于是在我的心中,会用最好的名言来安立所见到的这个人,认为此人有种种的优点,而事实上此人并非想相中的好。反之,若过去与某人有恶因缘,即使此人色法庄严,内心思想聪明,但是由于我和此人不是好朋友,于是便会用不好的名言来安立此人,认为此人有种种的缺点。以唯识学而言,其空观以修偏即止为主,而非破依他起,「偏即本空 依他如幻」,不论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的五蕴如何,皆无法改变,必须承担消受,唯有第六识的名言可改变,破偏即止,若已解见空者,便能息灭一切想念(第六识偏即止的名言)。息灭一切想念,并非一切无所知,而是此念心如大圆镜智,是非善恶了了分别,不于其中起个人的名言。

‧ 烦恼的生起,必须依止名言(第六、七识的偏即止),故打坐时,若遇可爱的境界,贪烦恼生起,此时可去掉心中之名言,心自然可停止;若遇恶因缘的境界,瞋恚生起,此时亦可去掉心中之名言,内心活动自然可停止,恢复一切无想念的境界。

‧ 此处智者大师所强调的“观”,为观心,即观现前一念心性,觅心了不可得,而非观所缘境。而净土法门所修之“观”,为观佛法界之所缘境,观想、观像,观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依正庄严,于所缘境中,分别观察。

‧ 调五事中亦有提及修“止”,而与此处的修止,只是广略之不同,调五事中的修止只是略说,而此科的修止为详说。

‧ 已解见空者(因),一切无想念(果),若依语言文字(名言)解空,所得之无想念较薄弱,往往从解空出来之后,又落入熟悉的常见、断见,不能一直保持“解空”。若能“见”空性,则此无想念坚固,不易破坏。初学者,通常先解空,对空性有“正确”之理解后,才能见空。例如六即佛,必须先入理即、名字位,才能入观行、相似、分证、究竟位。

‧智者大师最后以一偈颂总持修空观之要义:

「诸法不牢固  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  一切无想念」

   诸法包括色法、心法,即五蕴、色声香味触、所缘境……等,这些法皆会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分别之法意,所生六尘之境界,皆非常住不变,不牢固。这些法皆由因缘生,常在于念中,依止现前一念心识而安立六尘境界。唯识学将法分为三种体性:

1.「缘尘实性」,此为第一谛之无为法,二空真如之理,非凡夫能见闻觉知之境界。

2.「依它起性」,即依止过去业力所变现出的一切法界,譬如

去有五戒十善之业力,而造成人的色身,人所见的山河大地

这些法不会自己生起,必须依止众多因缘而起。

3.「偏即所执性」,众生内心之名言,接触依它起性之法,而

心起分别,而这些分别皆不真实。譬如黑暗处见一草绳(依它

起),由于光线不足而误认为是蛇,而内心得蛇的影像(偏即止),

而事实上只是草绳,由此可知此影像并不真实。此蛇即是安立

于偏即止,以自已的名言安立的境界,就依它起而言,只不过

是个草绳。例如榴槤,此榴槤依业力而出现(依它起),喜欢吃

榴槤者,即以种种好的名言安立榴槤,而失去榴槤真实本质,

事实上榴槤并无想象中的好;若持续不停地吃二三十分钟,吃

腻之后,则内心开始厌恶榴槤,便以种种不好的名言安立它。

可见榴槤的色声香味触法之本质不牢固,二三十分钟前后好坏

差别极大,表示一切境界皆是心中名言安立而来,应破除此偏

即止。

‧ 由此可知,众生之苦恼,皆由自己的妄想而来,「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外境干扰不了我们,只有被自己的妄想所苦恼,故应修空观,破坏妄想,而智者大师提出修空观必须先“解空”再“见空”,必须先依止佛法的圣教量「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重复思惟此法宝,心中产生对空的甚解(比量),虽无证得“空”,但假藉语言文字,而对“空”产生理解,譬如见烟知火(比量),虽未见火,但假藉烟的因缘而推知有火。之后再反复思惟,并藉由禅定,将闻思的智慧进入修,一念相应即破坏自性止,而证得空性。此时所证得的空性为“现量”之境界,譬如见到真实的火,见到真理,一切法本来如是。

‧ 又如初到一个环境(学佛苑),此环境是由众生共同的业力所造,由众生共同受用其中的设备,由于初来之时内心烦恼粗重,内心起种种的不好的名言,一年二年三年……,学佛苑仍旧如是,无大改变,而修习者不断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而内心有大改变,从假入空(见山不是山),对所接触的境界不再生起名言,而趋于平淡,由内心起伏波动转成“一切无想念”;若继续修下去,则又会从空出假,又开始接触名言,见山是山,而此时的无漏名言与最初有漏名言不同,不含个人我执我见,为随顺正法、大悲心,饶益有情而安立之名言。

‧ 修行者内心应不断变化,内心变化则业力、障碍亦会变化,名言分别可决定生命,观察内心之名言分别与何法界相应,则即往生此相应之法界。初学佛者应先破坏夹带我见、我爱、我慢之有漏名言,完全息灭过去之名言后,才生起清净、大悲之无漏名言(从空出假)。


11


己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对治初心之昏沉、浮动)

二、对冶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

‧ 沉的相貌:行者于坐禅时,内心黑暗闭塞,失去明了心,内心不思善亦不思恶(无记),或内心之所缘境,迷糊不清(瞪瞢);时间久后,习久成性,一打坐则睡,此时应当修观对治沉相。

‧ 浮的相貌:若于坐中,内心浮动,分别思惟太过,而轻躁不安,此时应当,修止止此分别心(浮),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心于佛号,无分别住。

‧ 须善识药(止观)病(沉浮)相对用之,若不能对症下药,有偏差之失。

 

己三、随便宜修止观(视个人之方便修止观,以对治心之沉浮)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然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应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较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

    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

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 随便宜修止观:依各人的方便事宜修止观。

‧ 行者于坐禅时,为对治心沉而修观,处修观不能使心明净,得不到法利,此时应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为对治心浮动双修止,若心仍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较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

‧ 心浮动多是由于心不能安住于佛号,而跑到熟境界(无量劫中特别贪爱的境界),内心有烦恼活动,若烦恼非常粗重,修止无法止之,此时则必须先放掉所缘境(佛号),而转修四念处(修观)对治之,观察五蕴境界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此四种智慧,破除烦恼妄想。

‧ 须善依各人的方便事宜修,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 修行人欲在心地上下功夫,静心面对烦恼之时,必须解行并重,一方面修止观,另方面多学习古德的开示,才知道修行之路应如何走,自己摸索的路不一定正确,也未必比古德所开示之路快,故应老实依教修行,不应自做聪明,否则易出差错。

 

己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对治邪见)

四对冶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

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此则略说对冶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 前面二科为对治“粗”心(浮沉);而此科所言为定中“细”心的状态。

‧ 定中的病相:行者先用止观,对治粗乱,经止观调伏乱心,即得入定;禅定之心境较微细,因此于禅定中觉身空寂(未到地定),内心受于快乐(初禅)。或内心锐利玲巧(利便心发),达到九心住的等持之后,不再昏沉、掉举,内心则可明静不动,犹如止水,一切万法皆于中显,误以为此即涅槃,一切万法皆是生住变异,身体四大亦会成住坏空,唯有明了心是不生不灭,因此误以为此即涅槃(自信止,偏邪之理),殊不知明静不动之心,仍是自信的执着,并非有真实自我。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误以为此即真如涅槃。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内心仍然爱着,爱见结业不息,此时应当修空观,观此明静不动之心(定中细心),只不过是因缘所生法,藉由修止的因缘而成就,既然是造作而有,当然亦可被破坏,此时不见定中细心有自信可得,即不执着定见,内心安住于毕竟定,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 【释禅波罗蜜】指出未修止观之人,内心粗重散乱,若每日有一定课修止修观,内心则逐渐由散乱趋向专注寂静,最初仍在欲界定(内住、等住、安住、静住、寂静…….等持等九个次第),达到欲界定“等持”(九心住)之时,将会感到身体若有若无,如云如雾,内心轻松,但无三昧乐,必须经很长的时间,继续用功,才可由九心住达到未到地定,“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此时有殊胜的三昧乐。再继续用功,则很快可达初禅。

‧ 「识(身体)障未到,信(烦恼)障根本」身体最容易障碍未到地定,到了未到地定,则觉身空寂,身体不再障碍;烦恼最容易障碍初禅,故必须修不净观、无常观、无我观……。故真正证得初禅之人,由禅定出来,即使见到五欲烦恼,内心仍不为所动,如石压草。若由禅定出来,见五欲境界,仍有烦恼,则未证得初禅。

‧ 很多得高深禅定者,由于在禅定中,认为此明静不动之心即是涅槃,殊不知此禅定境界仍藉因缘而有,经由一次一次修止的因缘,而显现出禅定境界,而非真如流露,既有生,便有灭,经八万大劫失其禅定后,往往会毁谤正法,认为“我明明得到涅槃,为何会失去此禅定境界?”,因而毁谤世上根本无涅槃,佛陀打妄语,因而临命终时堕三恶道。殊不知此禅定不过是无明所变现出之幻象,虚诳不实。

‧ 由此可知,于定中对治邪见之法,主要为修空观。

 

己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调和定慧)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若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若于定中,智慧开发,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审修止观意,取舍不失

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 此科亦是属于细心的状态。

‧ 由于各人过去所栽培善根不同,有些人双腿一盘,很快即能于所缘境无分别住,达到寂静的状态,但是却不能分别法意,由于过去止的善根强,慧的善根弱;有些人非常能够分别法意,智慧很高,但静不下来,由于过去的观慧强,止的善根弱。智者大师则强调定慧均等。

‧ 行者于坐禅中,或因修止,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若虽得入定,而无观慧,不明了无常无我之理,此为痴定,犹如死水,死水不藏龙,不能破坏无明,不能断烦恼(断结);或虽有观慧,但力量薄弱,即不能发起真实无漏智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此时应当修观破析,即一面修止,一面读诵大乘经典,例如【金刚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帮助修空观。若于定中,加强开发智慧,使令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 一般初学者人多修止入定,较少数人则是修观入定,智者大师则为修观入定。

‧ 一般人宿世止善根较强,观慧较弱,因此必须多读诵大乘经典,帮助修空观。

‧ 行者于坐禅时,由于过去智慧善根深,又因修观故,而对无常无我之观念豁然开悟,智慧分明,例如闻一句话,便能生起无数的法意,于心中常生智慧。但若定心微少,心则浮动散乱,此种智慧犹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见诸法实相,不能出离生死,此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至少要得未到地定);如密闭无风之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

‧ 譬如欲用刀(智慧)砍断毒树(无明),若令一小孩(无禅定之人)去砍毒树,则力量不够,若令大人(有禅定之人)砍之,则不多久就可砍断,因此定慧必须均齐。

‧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种修止观之内容,适当取舍不失其宜,则此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 佛法特别赞叹人之果报,诸天虽乐,但于快乐境界中,不易静下心,亦无出离心,而干扰修行;三恶道太苦恼,虽有出离心,但由于苦恼逼迫太甚,示无法静下来修止修观;畜牲亦无法修行,除非畜牲之果报尽了,才能修行;唯有人才能修行;故佛法特别赞叹人身难得,故不应令一生不空过也。

‧ 若以人身一生布施而升天,天的果报享尽后,终必堕落,此生亦是空过。故应「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应多在心地上下功夫,若仅布施持戒,则虽能升天享乐,享尽终必堕落,与原来无异,此人天果报,只不过是暂时的,有欺诳性。因此佛陀于经论中别赞叹止观之功德,例如【金刚经】云:「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供养恒河沙诸佛,其功德比不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由此可知,以散乱心修善业,其果报可被破坏,不随顺心解脱分,必须修止修观(例如金刚经四句),开发清静之功德,向于圣道,解脱生死,此为真“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戊二、历缘对境修 分三:初总标述义。 二、别明修法。

三、结示劝修。 今初。

己一、总标述义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

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 每日有一定课,端身常坐,修止修观,乃为入道之胜要,而众生之色身,为业力所召感的有累之身,必定会受干扰(必涉事缘),例如有时生病,有时需要吃饭睡觉,因此而使止观中断,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则修止观之有间断,烦恼业力随处而起,不能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止观(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因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音左,动词,造作劳动)作(音坐,名词,所做的事物)。六、言语。

‧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种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

‧ 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己二、别明修法

庚一、历缘修止观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云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

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一般人不可能于佛堂中端身常坐,有时必须活动,出外办事,修行人于活动之前,必须要审查「我今天为何要做这些事?」因地发心是否正确?是否只是为随顺各人的烦恼而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

‧ 审查因地发心【金刚经】中强调审查因地发心之重要,「若菩萨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金刚般若之空性,必须与善法相应,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谓善法?动机是善则是善法,例如父母打骂子女,虽现凶恶之相,但动机是善,即是善法。若为增长各人之私欲,则为恶法。

‧ 如何于行中修止?若于行时,例如走路、开车之时,因有行之缘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出现,必复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假藉因缘而有,皆不可得!体会一切法皆为毕竟空,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体真止)。

‧ 如何行中修观?观察能分别之心,亦是毕竟空,应作是念:由心动身,心先作意「我现在要去纽约办事」,心为业主,而有身体的进趣,名之为行。

‧ 因有行故,则迁动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故天台宗提出「一空一切空」,凡夫由于自信止坚定,刚开始修空,极不容易,必须于寂静中、佛堂中、甚至藉大众威德摄施下,才能建立“空”的观念,待建立空的观念后,才能于行住坐卧中,将所觉悟空的道理,融入各种不同的境界。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于站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什么要站在这里?」。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而站在这里,即不应站在这里,应加紧用功、拜佛……;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例如站在这里为人说法。

‧ 如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境界,皆如梦如幻,皆不可得!内心安住于毕竟空,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 如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时之分别心,觅心了不可得!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坐在此处?」若为随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如坐着为人说法),则应坐。

‧ 如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外在、内心所有一切烦恼善恶境界,皆毕竟空,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 如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跏趺坐),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此念坐之分别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比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修行疲倦,时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吉祥卧)。卧并不是马上入睡,应于卧前修止观。

‧ 如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 如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失明了心,无法都摄六根,因比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此法皆因心昏暗放纵而有,即当反观卧心(能睡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为何要出坡?为何要做这些事?若为各人私欲、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公为众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作并不是做事而已,而必须在作中修止观。

‧ 如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 如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观察能作之心,毕竟空寂,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放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人与人沟通必须说话,必须于说话前,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为随顺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

‧ 如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 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觉,粗分别;观,细分别),由于名言分别,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放出音声语言,因此而语。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如上所说。

‧ 修行人于行、住、坐、卧、作作、语之中,必须将于静中所栽培之道与所遇境界融汇。智者大师于此特别强调修空观,凡夫难免要行、住、坐、卧、作作、语,必须与道相汇,才能成就圣道。

 

庚二、对境修止观(对六尘境修止观)

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针对六尘境修止观,六根门中修止观者:

一、         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不论美丑,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此亦属体真止)。如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色尘之出现,必须要有根、空间、光明,于此根、尘、空、明之中,若各自独立,则各无所见,亦无分别,根尘空明和合因缘,则出生眼识,之后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颜色、美丑,因有分别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此时当反观念色之心,因缘而有,必须假藉根尘空明之因缘,才有眼识,进而意识,并无真实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二、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此理同前。

三、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名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此理同前。

四、舌受味时修止:随所受味,即知如于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着;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比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此理同前。

五、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瞋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头等六分:指头一分、身体一分、双手二分、双脚二分,合为六分。

 

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

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

‧ 前面所述五番修止观,皆针对意根,故不再加以说明。

‧ 智者大师在「历缘对境修止观」中强调,当面对境界因缘之时,不改变外在的因缘,而是要改变现前一念心。所谓「智者除心不除境,愚者除境不除心」。欲改变现前一念心,必须离开假名假相假用的境界,用静中所栽培的道理,摄持此一念心,使令从假入空,此即除心不除境。

12


‧ 智者大师将修止观之方法分为二类,刚开始应「坐中修」,次「历缘对境修」,刚开始修止观必须息诸缘务,于寂静处修止观,于无明妄想中栽培出止观之功德,犹如于暗中创造光明,依止此寂静所栽培之光明,于禅定中出,历缘对境修,用此光明观察一切世间相,内心不迷不取不动,当光明薄弱时,依次于寂静处修止观,如是反复。

‧ 「坐中修」犹如手电筒的电池,必须充电才可照耀光明,知何者可做,何者不可做。若无「历缘对境修」,则如将充了电之手电筒,弃之不用。若无「坐中修」则内心无光明,随顺妄想。故知「坐中修」及「历缘对境修」缺一不可。

 

己三、结示劝修

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

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如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 大乘之修行人(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与外界接触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大乘之道(摩诃衍道),渐渐趋向大般涅槃。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穿九衣为人说法),无论长时间观察(视)或一眨眼间(眴),出禅入禅,当知是人为大乘菩萨(菩萨摩诃衍)。」

‧ 菩萨于修空观时,内心清楚分明,行时知行,坐时知坐,面对依他起性之境缘,虽无个人之名言(偏即止),但内心清楚分明,而并不排斥假明假相假用之缘起法,当六根面对六尘境界之时,不否定此境界,内心亦不起名言,用空观之智慧,调伏自信止。

‧ 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佛堂坐中修,或历缘对境修),修行大乘止观,是人则为世间最胜最上之人,无人可比。

‧ 大乘佛法主要宗旨为利益有情,小乘佛法则「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大乘佛法则须于因地发菩提心,欲广度一切众生,故免不了要历缘对境修。

‧ 历缘对境修之好处:

1.     内因:即忏除业障,增长止观的资粮,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云「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炙不晶莹」,凡夫内心累积无量无边之罪犹如顽铁中之杂质,必须反复锻炼,烧、摧打、粹火……才能去除杂质,成为精纯的钢铁。凡夫发菩提心为公为众,有时会遇到障碍,是由于现生或过去生,曾累积重大的罪业,而于发菩提心时,将此罪业(毒素)逼出,而重报轻受。印光大师云:「做善事时,若遇到障碍,应要逆来顺受,如此则可消业障。」如此消业障之力量,远比于佛堂内拜破蒲团之力量大。「美玉不炙不晶莹」,美玉若不磨制,永远只是粗糙钧玉,无法放出光明。例如于寂静中栽培戒定慧,若不由境界历炼,无法使戒定慧之力量增长广大。

2.      外缘:外在的福德因缘,经常为公为众【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智者大师解释妙庄严王得度之因缘。过去有四位居士一同出家,于深山中修行止观。由于深山距离城市很远,每日托钵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往往托钵归返深山后,四人皆疲倦不堪,无法好好用功。于是其中有一人愿意替代所有的人去托钵,使其他三人可以好好修行。果然此三人皆成就圣道,解脱生死。而此托钵的比丘,一日,于托钵时,遇见国王出巡,而心起羡慕之心,由于护持其他三位比丘,而有大福报,因此生生世世皆在人间做国王,并且生生世世皆遇佛法。当其最后一生为国王(妙庄严王)之时,遇见一婆罗门外道,因此而排斥佛法,破坏佛教,此时成就圣道的其他三位同参道友于禅定中得知,欲救度妙庄严王,而分别示现为妙音菩萨(国王之妻)、药王菩萨(国王之子)、药上菩萨(国王之子),此时国王的二个儿子(药王、药上菩萨)显神通,此时妙庄严王心大欢喜而向子问曰:「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回答:「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佛因此为妙庄严王说【法华经】因此而触发善根,皈依佛而出家,于此生中成就五乘*轮。由此可知妙庄严王原本信奉外道,生诸邪见,本应堕恶道,但由过去佛法的善根及妙音、药王、药上菩萨的帮助而成就五乘*轮。忏公师父常说:

 「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当别人修行遇障道因缘时,

  若能给此人方便,则当自己修行遇障碍时,自然有人会帮助。 

  因此必须于因地时,护持大众修行,为自己的菩提道积集福德

  因缘。故智者大师云:「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佛堂坐中修,

  或历缘对境修),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

  者。」

如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赞叹禅定三昧乐之功德。开始修行必须于空闲寂静处坐中修,于以佛号摄心(修止),使内心寂静,息灭散乱妄想烦恼,恬静无为(淡泊;止的功德)得一心,远离五欲、五盖(初禅),此时内心寂静而得殊胜的三昧乐,此种快乐诸天都比不上。

‧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诃斥五欲乐。一般人所追求者,为世间的五欲。得到好声名、好衣服、好俬俱之快乐,此种快乐是可破坏,得时怖畏,享用时烦躁扰动心不安稳,害怕终会失去。

‧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身着简单的衣服,于空闲处,过少欲知足之生活,动(历缘对境)静皆能保持内心寂静(修止),并以寂静心修持空观,思惟定性,观诸法实相,了解一切有相之法皆有欺诳性,虚幻不真,唯有一切法毕竟空之空性,不随因缘变化,是诸法实相。

‧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除了寂静中修止观外,亦必须以空观之智慧融入种种境界中,了知此分别心为因缘有,非自信有。如此一方面修止(心寂然),一方面修观(解慧),此种功德三界无伦匹,如金刚经云:「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恒河沙诸佛,其功德比不上受持四句偈」由此可知佛陀赞叹圣道之功德,而不赞叹有漏福报。譬如整山石头(有漏福报),比不上一块小黄金(出世间圣道,修止修观)。

 

丁七、善根发相第七

戊一、总标善根发相之缘由

行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尔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

‧ 【瑜伽师地论】对“善法”之解释----以无贪无瞋无痴之心所造作之法。

‧ “根”----形容善法有“根”之功能,犹如树根可吸后养分,使枝树花果「摄持不失」,亦能使「增长广大」。说明过去所修行之善法,可使止观之功德「摄持不失」、「增长广大」,即为善根。

‧ “发”-----发动,显现出善根之相。由于过去生曾经造作善业,此善业藏在内心深处,由于修止观,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之时,此善业即可表现出来,加强止观之力量。

‧ 修习止观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于坐中身心明了寂净(未到地定),此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

‧ 智者大师于【释禅波罗密】中指出,善根开发有其内因外缘。过去的业种为内因,现世的禅定为外缘,因此而触动开发善根。

 

一、别明善根发相之差别 分二:初、外善根发相。二、内善根发相。今初。

己一、外善根发相(禅定心行之外,非禅定)

今略明善根发相,有二种不同:

一、        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外事,若非正修,与魔境相滥,今不分别。

‧ 修习禅定而得未到地定,由于过去曾栽培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等善根,于禅定中出定之后,则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等善根非常强。或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禅定心行外之事,若非正修,与魔境相滥,今不分别。【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也。」若修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等善法,而无菩提心之摄持,爱着世间五欲,则流入生死业力。故智者大师不强调外善根,而强调内善根。

 

己二、内善根发相三(内,禅定心行之内;于禅定中开发诸善根)

庚一、正明善根发相

二、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有三种意:(明善根发相、分别真伪、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

第一、明善根发相,有五种不同:(配合五停心)

一、        息道善根发相: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念止息,因是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隐,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凈,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偏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警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 息道善根发相:息,出入息;于因地时修止,以出入息为所观境,如此达到身心调适,妄念止息,此时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动于欲界定(九心住之等持),内心明静不动,但无三昧乐。进而达及未到地等定(内心明了、寂静、三昧乐),此时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可得,只有一灵灵觉觉的心。

‧ 此不见有身心相貌可得之境界是依第六意识而得,而非第八意识之异熟,此时身心仍存在,只是自己感觉不存在。

‧ 于此未到地定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调和出入息(将息)使令若有若无(不得),此种功德不退不失,即于未到地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凈,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 宝静法师解释八触为“痛”痒冷暖轻重涩滑,而有些地方则解释为“动”,即于未到地定时,内心有“动”的感觉。

‧ 有四种因缘可启发八触:1. 病触---例如过去某处有毛病,达到未到地定之前,则会振动此病处;2. 鬼神触----鬼神为干扰禅定,而使坐禅者之身体动;3. 盖触----盖,烦恼也,即于打坐时生起烦恼,由于内心动,身体亦随之而动;4. 初禅触----于未到地定要进入初禅前的身体动。

‧ 病触、鬼神触、盖触看起来身体真实在动,初禅触则打坐者自己感觉在动,其他人看不见他在动。由于未到地定时已成就初禅精妙少分色界的四大,此时身体会动,但外表看不出来。

‧ 真实的善根发相产生后,必定和禅定相随顺,使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凈,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 息属于五蕴之色法,以息为所观境而得定时,则于瞬间发动八触,并于发动八触时感动身心安定,快乐清凈,则表示即将要得到初禅。

‧ 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启发之因缘,亦和痛触相同,不再说明。

‧ 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知息出入长短,此时得定之善根发相为「偏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警喜,寂静安快」,感觉到毛细孔亦可呼吸,突然在内心眼(心眼)见身内三十六不净物,犹如打开仓库,见到麻豆等物,清楚分明。此时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十六特胜善根发相。

‧ 【释禅波罗密】解释“十六特胜”亦以息为所观境,知息出入长短,「始至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生观照,故为“特胜”。」修行人从最初调伏妄想,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皆以无常无我之智慧观察,故为“特”别殊“胜”。前面的数息,只有止的切能,并无观照,而十六特胜之息,则与观照并用。

‧ 以上的善根发相皆以息为所观境,故所表现之善根皆离不开色身。

 

二、        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于静定之中,忽见内身不净,外身膨胀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见是事已,定心安隐,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 九想观-----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身心虚寂,于禅定中不见一切法,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胀、破裂、烂坏、流出虫并将脓血吃光,只剩白骨分散狼藉,此时其心又悲又喜,厌患无量劫所爱着之男女色身,调伏爱烦恼此为九想善根发相。

‧ 八背舍-----或于静定之中,忽见内身三十六种不净物,外身烂坏膨胀分散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扣支柱。见是事已,仍然定心安稳,感悟世间无常,厌患五欲,不爱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八背舍亦属观之一。

‧ 大不净观-----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正报)及外身(依报),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 九想观及八背舍是就正报而言,大不净观则是广泛的就依正二报而言,故名为“大”。

 

三、        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得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悲喜舍心发相,类此可知也。

‧ 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一切有情众生,或于禅定中见亲人得乐之相。此时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或见中庸之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得乐之相。从禅定起,其心悦乐,对所见之人,皆生欢喜,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此乃由于过去生中生慈悲心,此慈悲心从禅定中表现出来。悲喜舍心发相,亦复如是。

‧ 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之善根发相,通于凡夫外道;唯佛弟子(三乘弟子)才有因缘观。

 

四、        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 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得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十二因缘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觉悟心生,离开断见、常见,知一切法为因缘有,破诸执见,得定安稳,解慧开发,内心生法喜,不念世间荣华富贵之事,一心一意追求涅槃圣道,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观察不见人我亦复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 生命体为色法(四大之身)及心法(思想)和合而生。今生为男人,则有男人之相貌、男人之思想;下一生为女人,则有女人之相貌、女人之思想;下一生为畜牲,则有畜牲之相貌、畜牲之思想;下一生为天人,则有天人之相貌、天人之思想。果报身心藉业力及烦恼转变,即无明缘行,二者所推动,故一切果报,无恒常住不变异之自我存在。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云:「宇宙无非理薄,而理薄中到底是谁?」众生轮回于六道,于大梵天,则现大梵天之相貌、大梵天之思想,认为自己就是大梵天王;堕三涂为虫,则现虫之相貌、虫之思想,认为自己就是虫;到底是谁在流转?找不到流转人的相貌,「若我是五蕴,我即为生灭」我思故我在,这辈子是男人,则有男人的思想,下辈子是女人,则有女人的思想,故“思想”无我,会不断变化;「若我即五蕴,我即为生灭」即然“我”会生灭变化,则不能构成“我”;「若我异五蕴,我即为五蕴相」若“我”非五蕴,于五蕴外另外有“我”,则佛陀问外道此“我”的相貌为何?而外道无言以对。

‧ 流转完全是业力熏息所表现的假名假相假用,「诸因缘中不见人我」,无真实的自我。若有真实的自我,则阿罗汉于空性现前时,此“我”应会出现,而不会入无生。故色不可得,心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我”依止妄想所安立,并无真实存在。

 

五、        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 因缘观善根发相,通于三乘所修,为自力门;而念佛善根发相,则唯有菩萨所修,不共二乘,为他力门果地教。

‧ 行者因修止观故,由欲界、到达未到地定,因此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自受用功德,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等他受用功德,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对佛陀之皈依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 十力----“力”,智慧;佛有根本智及后得智。后得智则开出十种智慧,可使令众生达“增上胜”“决定胜”二种力量,故名十力。

‧ 增上胜----佛陀以智慧引导,使令善根未成熟之众生达到增上、殊胜之人天果报,此果报一旦结束,则难免流入三涂,故此殊胜不决定,亦不安稳。

‧ 决定胜-----佛陀以智慧引导,使令善根成熟之众生达到出世涅槃,此为决定之殊胜,不会改变,永不堕三恶道。

‧ 四无所畏-----佛陀四种无所怖畏之功德,因决定不失(无过失),故无所畏。

1.     一切智无所畏:佛陀以智慧观察世间,决无过失。例如佛陀观察此人死后必升天,此人则必定升天;佛陀观察此人必成佛,此人则必成佛。佛陀对一切事的了知,无所畏惧,即使外道指责佛陀之过失,佛陀亦无所怖畏。

2.     漏尽无所畏:佛陀调伏所有烦恼,而无所畏惧。阿难尊者有

   时犯过失,佛陀处处包容、安慰;提婆闼多犯过失,佛陀则   

   严厉诃斥;因此有人讥嫌佛陀坦护自己的堂弟(阿难),误

   认佛陀有贪爱之烦恼,而佛陀无所畏惧。由于阿难尊者之根

   性,必须用安慰之法才可增上;而提婆闼多之根性,必须用

   诃斥之法才可增上。由于众生根性不同,而使令增上之法不

   同,而非佛陀有贪爱之烦恼,故即使有人讥嫌,佛陀亦无所

   畏惧。

3.     说尽苦道无所畏:依戒定慧之法修行,必能解脱,佛陀对此

   无所畏惧。即使有人说修戒定慧不能解脱,佛陀亦无所畏惧。

   4. 说障道无所畏:佛陀说种种障道之法,无所畏惧。

‧ 不共----即十八不共。

‧ 三昧----即空、无相、无作三三昧。

‧ 解脱----即八解脱(与八背舍有关)。好道爱着禅定之三昧乐,为禅定之三昧乐所系缚而不得解脱。佛则可自在入住出禅,不为定之三昧乐所障碍,于四禅八定中得解脱,故名八解脱。

‧ 智者大师念佛善根发相,主要强调忆念佛的功德;而净土宗自二祖善导大师,乃至十三祖印光大师,皆强调持名。此二法之功德相当。若凡夫欲与佛感应道交,则忆念佛的功德、相好、名号皆可,若欲与阿弥陀佛本尊相应,则必须“深信”忆念阿弥陀佛名号,即是总持弥陀功德,即万德洪名,若认为名号只是声尘,则不能与阿弥陀佛本尊相应。可见信心之重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以众生感业苦之心,忆佛念佛,持佛名号,如染香人,由于经常与香接触(忆念佛号),而身有香气,以佛号熏息内心,而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印光大师云:「念佛法门为集众生心投大觉海。」依止名号之因缘,念念投入弥陀功德大海。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凈,或发无常、苦、空、无我、

不凈、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断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

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

密,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

‧ 因修止观故,得身心澄凈(未到地定),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凈、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断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密,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皆有其善根发相,可于其中广泛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诸佛之功德,必须依止“制心一处”(禅定)才能成就,散乱心无法成就其功德。

‧ 十想观----1. 无常,2.苦,3.无我,4.不凈,5.世间可厌,6.食不净相,7.死,观察死之无常,8.断,断除结使(烦恼,集谛),9.离,远离生死果报,10.尽想,穷尽断、.离二想。

‧ 智者大师认为九想观只能伏贼,而十想观则能杀贼。

‧ 六念-----念佛、法、僧、戒、舍、天。

‧ 念处----即四念处。

‧ 正勤----即四正勤。

‧ 如意----即四如意足。

‧ 根----即五根。

‧ 力----即五力。

‧ 觉----即七觉支、七菩提分

‧ 道----即八圣道。

‧ 空、无相、无作----即三三昧。

‧ 智者大师认为,过去业种为善根发相之因,今生之禅定为善根发相之缘;其善根发相有四种差别(四料简):

1.     因缘俱强:过去之善根强,今生之禅定亦强,例如舍利弗、目犍连尊者遇佛后七日即成就阿罗汉果,此种我空、法空之智慧,不是只今生栽培,而是由于过去多生善根深厚,遇到今生之禅定之缘,而成就。

2.     因强缘弱:过去之善根强,今生努力不够。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唤宫女为他抓背,宫女在为他抓背时,手环上的珠子因互相碰触而发出声音,国王于是觉悟无常,当下证得初果。由于过去般若智慧善根深厚,触使今生遇一小因缘,即促使善根发相。智者大师认为唯有正法时期才有“因强”之人,像法、末法则少有此类之人。

3.     因弱缘强:过去之善根不够,但今生很努力。此种人亦能成就。

4.     因缘俱弱:过去之善根不够,今生亦不努力。因过去善根薄弱,而生于末法时期,就算不能成就圣道,带业往生,亦可成就。

【13】


庚二、分别真伪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

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其念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惑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随地狱。

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急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淡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 「分别真伪」此为正中分第七科善根发相中之一科。过去生或现生中曾修善业,此善业力于修止观中突然善根发相,例如见不净之相、内心震动…….等。此等现相,可增长禅定、智慧(止观)。但此等现相,有些为真实,有些为虚妄,必须加以分别。

‧ 修习止观时,内心应明静不动,若突然见不净之相、内心震动、生慈悲心…….等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禅相),或1 身搔动(真实在动),或2. 时身重如物镇压(得禅定之人,身应如云如雾),或3. 时身轻欲飞(内心不稳),或4. 身体如被束缚,动弹不得,或5. 逶迤垂熟(精神不振,禅定之人内心明静,精神饱满),或6. 身体感到寒冷,或7. 身体时感到壮热,或8. 见种种诸奇怪境界,或9. 内心暗蔽,或10. 起贪瞋痴等诸恶觉,或11. 于任禅时忆念外散乱诸杂善事,例如办学校、医院、成立佛事……等诸杂善事,或12. 内心欢喜躁动,或13. 内心忧愁悲思,或14. 内心感到恶法接触身体,毛孔惊竖,或15. 内心大乐如昏如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相一齐发生,则会破坏禅定,使身心躁动不安,名为邪伪。

‧ 善根发相应与止观(明静不动之心)相随顺,若相违背,则为邪伪。

‧ 若修行人爱着此种邪禅,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失去之前所栽培禅定之功德。

‧ 有时诸鬼神等,知此修行人喜好此等邪法,故加强势力,使令此人得诸邪定邪智,辩才神通,迷惑扰动世人,愚痴众生见之,误认为此人得道果,皆悉信伏。事实上此人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此人命终,则与三宝无缘,永不遇佛法,由于经常与鬼神感应道交,则堕鬼神道中;若利用此辩才神通,造诸恶法,即随地狱。

‧ 一切道果必须与我空、法空相应,智者大师藏通别圆四教中,通教(即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即是修空观,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为三乘共学,故成就道果者,不会自称「我是阿罗汉」或「我是菩萨」,我不可得,如何有得阿罗汉之人?故于末法时代,若有人自称是圣人,此人即与道果相违背。除非此人于临命终时,道出自己的本地风光。

‧ 故修行人于修止观时,若见如是等与明静相违背之禅相,即为邪伪相,应当马上灭之!如何灭之?若知虚诳,正心不爱着,即当谢灭。并用正观破之,观察能被干扰之“我”不可得,实无人被干扰,如此则能灭邪伪相!

‧ “不受”为阿罗汉的境界,「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凡人不易做到“不受”,但凡人可做到“不着”。

‧ 分辨真正禅发相:于打坐中,内心应明静而住,有时突然会有各种禅相出现,例如见到父母师长,内心生感恩孝顺心,或内心有各种振动,若此等禅相发动时能与“定”相随顺,虽发动各种禅相,内心仍空明清净,淡然快乐(加强禅定的功德),并清楚分明所有境界;内心无有覆盖,善心开发,对三宝信敬增长,内心智慧了了分明(加强智慧的功德);身心柔软,观察世间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

‧ 打坐必须身心柔软,否则身体僵硬,气血不通。着魔者易双眼发紫(气血不通),身体僵硬。修行人双眼应柔软而炯炯有神。

‧ 智者大师总结如何分辨真伪:譬如与恶人共事,经常互相触恼,内心不静,若有此种现相,则为邪伪;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是则为正禅发相。

‧ 印光大师强调:修行人除了信愿持名之外,亦必须要深信因果,断恶修善。临命终时必须依靠对弥陀之信心、愿力、及持名功德力与弥陀感应道交;但若内心积集太多恶业,则此三种功德力不易表现,例如房屋内聚集众多恶人,内心无法明静;罪业会干扰内心,使信愿持名之力量不能表现。故印光大师劝勉念佛人必须戒杀、吃素、莫造诸恶,尽量多造善业,帮助信愿持名。

 

庚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

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长。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具足前说。略示大意矣。

‧ 于打坐中,诸善根发相时,应先判断其真伪,若是真实的善根发相,则用止观二法,令其增长。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

‧ 为追求圣道,不应贪着善根发相,只要分辨此为真实的善根发相即可,应知此非真实的功德,若一昧贪着,则失其止观功德。例如追求山上的摩尼宝珠(圣道),于上山途中,路旁有众多的花果树木(善根发相),只能暂时欣赏,不宜久留,以免耽误追求摩尼宝珠(成就圣道)的大事。

‧ 善根发相为止观之花报,为止观功德之显现,辨断为真实的善根发相即可,此后应更加增长止观(根本),依照五番修止观意,不要贪着善根发相(枝叶花果)。

‧ 善根发相为内在之境界,以下所说之魔境为外在之境界,其中分1.总释魔境,2.别明魔相,3. 除却之法三科。

 

丁八、觉知魔事第八。 分三:初、总释魔境。 二、别明魔相。 三、除却之法。今初。

戊一、总释魔境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今不分别。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鬼神魔有三种:

‧ 魔:为印度发音(梵音),全名“魔罗”,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杀者”。由于“魔”夺修行人布施、持戒、忍辱………等功德之法财,更严重者杀修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

‧ 智慧之命------凡人必须要有寿命,才能受用各种福报,所谓“寿者,福之基也”,而佛菩萨无量之功德三昧,亦必须要有法身慧命(智慧之命)才能生起,佛菩萨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无量百千陀罗尼……等等功德,必须依止般若智慧才能生起,故智慧为佛菩萨法身之命。

‧ 一般修行人未入圣道前,于欲界定、未到地定之时,才会受魔干扰,一但达到初禅的境界,则魔无法干扰,此时则易受邪见干扰。

‧ 佛以无量功德智慧,度脱众生,使令众生由生死之岸入不生不死涅槃之岸;而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其生生世世流转生死。

‧ 【大毗婆娑论】一日佛带领阿难尊者出外托钵,此时有一魔王现出披头散发老者相,于佛陀走过时,不礼貌高喊:「瞿昙(佛陀俗家的古代族姓),你是否见到我的牛(佛法喻为心)?」佛陀答:「我内心未见牛,你为何要找牛?」老者(魔王)答:「我乃牧牛者,带领无量无边的牛,天上、人间、三恶道……,三界中不断流动,此即是我的工作。」佛陀言:「我亦有一群牛,我带领这群牛到达你所不能到的地方(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境界)。」

‧ 牛于佛法喻为“心”,魔王往往示现各种境界,使“心”牛放逸,于三界中不断流转。

‧ 魔王可现出各式各样的境界,甚到可现出佛的形相,但无法到达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涅槃境界。

‧ 故修行人必须安心正道(不离三宝),即不怕魔扰,故三皈依时【娑婆多论】亦明白指出:「所皈以救护为意,以求无畏而求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由此可知,欲求三宝救护,则不能离三宝之境界,根据道次第意念三宝(莫离我教),若离三宝,则不能与其感应,容易受诸魔干扰。

‧ 通常魔不干扰内心散乱的凡人,若稍有禅定(至少欲界定)则易受魔扰。一般凡人所遇大部分为鬼,除非稍有修行,道高方知魔盛,因此须善识魔事。

‧ 魔事有四种:

一、       烦恼魔----例如贪、瞋、痴……..等烦躁恼动,破坏止观寂静之功德,故称为烦恼“魔”。

二、       阴入界魔----三界果报障碍修行。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之果报身心,此为报障。凡夫之果报体障碍修行,例如打坐时腿痛、腰痛…….等身心障拟修行。阿罗汉亦然,【阿含经】一日佛陀说法,诸天、龙王皆来听法,唯舍利弗(阿罗汉)由于病重而无法前往听法。此时龙王心起分别,疑惑舍利弗为何未到,此时佛陀便使弟子将舍利弗抬到佛前而为说法,舍利弗便病愈。阿罗汉意为“无生、杀贼、应供”,阿罗汉虽不再受生(无生),但仍须承受过去所累积的业力,仍有老病死,但于不受一切法,无老病死之苦受,内心毕竟空,死后便不再受生三界。

三、       死魔----凡夫于此生修学佛法,稍有功德力,若生命短促,无足够的时间积集大功德,则无法证道,一但再次投胎,则有隔阴之迷,又再次迷惑颠倒。故分段生死之众生,往往由于死魔,而使修行不得相续。犹如烧水,水即将滚开时而火灭,水便冷却,又再次燃火(再次受生)烧水,水未滚而火灭………。故蕅益大师劝修行人往生净土,不受死魔所扰。

‧ 以上三种魔皆是世间之常事,故不分别说明,智者大师则针对止观所常见之鬼神魔相,分别详细说明。

四、       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

‧ 鬼神魔有三种:1. 精魅 2. 堆愓鬼 3. 魔恼。

 

戊二、别明魔相

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虌等;若于巳时来者,少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比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

‧ 精魅:“魅”,鬼怪;“精魅”,由于吸收精气而成之鬼怪。一般畜牲内心昏暗,精魅虽有动物之果报体,但内心明了性强,长时间吸收日月精华,稍有神通,而变现为各种形态。

‧ 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等,恼惑行人,破坏其止观。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有相应的时间而来,善须别识!

‧ 可于时间判断此精魅为何种动物。若经常于寅时(早上三至五时)见到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等出现,此等必是虎兽等类所变现;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巳时来者,少是蛇蟒(大蛇)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比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

‧ 修行人若经常于同一时间见到各种形相而破坏止观,则此必为精魅,可说其名字诃责:「你这老鼠精!你怎么敢干扰修行人!」,由于精魅害怕以本来面目出现,若能说出其本来面目,则精魅内心恐怖,并严厉诃责,则此精魅即可消失。【摩诃止观】打坐时若常受精魅干扰,可于头后置一镜子,精魅若见镜子则现出本来面目,即刻离去。

 

二者堆惕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 堆惕鬼:“堆惕”,鬼之名称。此鬼于拘那含佛之时(末法时代),有一破戒比丘,由于烦恼粗重经常干扰大众师,因而遭到摒除。于是心恨作愿生生世世障碍修行人,因此而为“堆惕鬼”。

‧ 宝静大师认为此鬼由拘那含佛时至今,已过多时,也许此堆惕鬼已不在,而今人所见也许是其相应之眷属。

‧ 堆惕鬼亦作种种境界恼触行人,例如变成蜘蛛虫蝎,爬上修行人之头面,又钻又刺,闪烁不定(熠熠),若有若无;或用手指搔痒(击枥)修行人两腋下;或现出父母形相,抱着修行人哭;或在修行人耳边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修行人,破坏止观。

‧ 若遇见堆惕鬼,则应即觉知,一心闭目专注,内心骂之(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知道你是谁!你是阎浮提中,曾经偷鬼神祭品(食火嗅香偷腊)的吉支(堆惕鬼),于过去做比丘时起邪见并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惧你!」若出家人,应诵戒本(【释禅波罗蜜】指戒的序文,说明破戒的过患),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增强正气,此时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入五情故,在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作违情境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或作种种好恶之味;或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今不具说。

‧ 魔恼有二义,一为一般鬼神,另为魔王。

‧ 总说三种魔恼------此魔多化作三种五尘(色声香味触)境界相,来破止观善心。一、作违情色声香味触之事,即可畏五尘,令人内心恐惧。二、作顺情事,现出可爱色声香味触之事,即可爱五尘,令人心爱着,干扰止观。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使令分心,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表面看似花,其实为利箭,射其法身慧命;亦名五箭,利用色声香味触五尘,射入五根,在名(心法)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

‧ 别说三种魔恼:

1.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故印光大师要念佛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若能如此必能见佛,若未达一心不乱而欲求见佛者,则易见魔王所变之佛境。

2.     作违情境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

3.     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使会分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 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或作种种好恶之味;或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恼修行人;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今不具说。

 

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如经偈中说:

欲是汝初军  忧愁为第二  饥渴第三军  渴爱为第四

睡眠第五军  怖畏为第六  疑悔第七军  瞋恚为第八

利养虚称九  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众军  压没出家人

我以禅智力  破汝此诸军  得成佛道已  度脱一切人

‧精魅及堆惕鬼之神通较小,所现多为固定之相,而魔王则可不断变化,其相众多。举要言之,若魔王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魔必先令修行人忘失所缘,才能干扰修行人,例如念佛人,魔王必先令念佛人丢掉佛号(忘失所缘,令失善法),才能令修行人起诸烦恼,破坏修行。

‧ 智者大师于【释禅波罗蜜】指出,多数由于“邪想坐禅”才会受魔军干扰。

‧ “邪想坐禅”有二:1. 初修止观之因地发心不正,例如欲追求神通。因地不真,果遭亦曲,则与魔王感应。2. 于修止观内心专注之时,突然心生邪念。由于内心专注,而堪能性强,此时起邪念之力量比平时强大,例如开车时方向盘有偏差,若速度不快,则易调整,若速度很快,稍有偏差,则不可收舍。【楞严经】亦指出「内魔不生,外魔不起」。故欲对治魔王,必先调伏内心。【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将内魔分为十种,若能消除此十种内魔,则魔王无法干扰:

1.     欲是汝初军(头号敌人):凡夫过去被欲所控制,为满足欲望,而受诸苦,故“欲”为第一号敌人。特别是男女欲望,故蕅益大师云:「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生,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骷髅认做真」,修行人不能一昧压抑逃避爱欲,而应以理性智慧观察所爱着之境界,其实此境界外相不净、内相不净、死后亦不净。男女之色身,九孔常流不净物,故外相不净;除去外皮后,无非白骨、并塞满脓血屎尿等三十六种不净物(内相不净),而往往凡人易被此层外皮所迷惑;死亡后,色身膨胀、破裂、腐烂、被尸虫食尽,而仅剩一堆白骨(死后不净),由此可知色身不过是未烂将烂之骷髅。

2.     忧愁为第二:许多修行人,由于尚未调伏欲爱烦恼,又不敢放逸,因此而终日闷闷不乐,故应时时思惟欲爱之过患,思惟佛法僧之功德,以法喜取代忧愁。

3.     饥渴第三军:应调伏饮食。

4.     渴爱为第四:贪求生活之资具。

‧此四种属贪烦恼。

5.     睡眠第五军:应调和睡眠。

6.     怖畏为第六:由于过去造诸罪业,虽如法忏悔,心中仍存怖畏,因此而障道。

7.     疑悔第七军:怀疑师长之功德、怀疑法的力量、怀疑自己的力量(疑师、疑法、疑自)。后悔该做而未做,不该做而做。 

8.     瞋恚为第八:修行人以自己内心之标准衡量别人,而内心瞋恚。

9.     利养虚称九:稍有修行之人,由于我执而不能克服利养虚名。 

10. 自高慢人十:「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不接受他人之劝诫。 

‧ 如是等众军(敌人),破坏出家人修行,我(龙树菩萨)以禅定智慧之力量,破除内心诸烦恼,先从持戒下手,深信因果,思惟破戒之过患,思惟持戒之功德,勉强身口二业不造诸恶。重复安住于皈依境(例如佛号),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不断重复安住,日久内心有一依止处,每当烦恼活动时,即可现出根本法宝(佛号),因而调伏烦恼,此即为禅定。此禅定虽仍为有相境界,但己能调伏烦恼。最后以般若波罗蜜之智慧,觅心了不可得,烦恼皆假因缘而有,藉过去之熏习而生,其本性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了解内心本来无一物之无相之境界,此刻便能断惑证真,转凡成圣。

‧ 以此禅定智慧之力量,成就佛道,引导度脱一切人。


 

【14】


戊三、除却之法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拾,妄计分别,息心寂静,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被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

‧ 三界中有二种人可做大事业,一者为佛,另一者为魔。佛依止清净法身而住,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之境界,此境界为凡夫所不能见闻觉知,为佛自受用之境界,因佛的大悲心,而应化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比丘相,并依止清净法身,创造出种种胜妙五尘(色身香味触)之境界,度脱众生,令入涅槃。此五尘依止清净法身而生,故智者大师称为“为实(清净法身)施权(五尘),权不离实”。此既然为清净法身之等流,故众生接触此五尘时,内心寂静安乐。

‧ 魔亦能创造广大事业,以破坏众生善根(禅定智慧),令流转生死为事业。魔之内心充满无明妄想,由于过去曾行布施…..等有漏善业,故其内心摄持诸多善业,而稍有神通,依止此神通力,亦能创造种种境界,由于此境界之体性为无明妄想所生,故众生接触此境界时,内心躁动不安。故修行人遇境,若内心躁动不安,则可知其为魔境。

‧ 智者大师提供二种除却魔境之法:

1.       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之时,利用般若智慧,观察了知魔境之虚诳(修观),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此三诵此偈,于是内心不忧不怖,亦不取不拾,妄计分别(修止),此时息心寂静,魔境自当灭。

2.       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觅心了不可得,犹如虚空,则无人可被干扰?如是观时,则魔境寻当灭谢。若魔境为过去怨家,欲破坏善根,因此而迟迟不去,此时应当正心,勿生惧怕之念,不惜躯命,正念不动。了知魔界为惑业苦之境界,佛界则为清净法身之境界,魔界与佛界皆必须依止因缘而安立,故从本性而言,魔界与佛界皆不可得,皆为毕境空,若魔界如(无差别)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

‧ 净土宗祖师认为,若念佛时,突然佛相现前,如何辨视此为真实佛境,或为魔境?此时应更加专注执持名号,若为佛境,则真金不怕火炼,名号与佛境相应,名号愈清楚,佛相亦愈清楚;若为魔所变现,则魔抵不过佛号,而逐渐消失。

‧ 魔王无法达到毕竟空之境界,因此若内心安住于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之境界,则魔王无法找到此人。

 

      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

依止止观除却魔境(智依止)

‧ 凡夫通常观一切法毕竟空,只是暂时相应,无法长久安住于毕竟空,如此若见魔境不谢,内心不须生忧愁;若见魔境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而将坐禅者吃掉;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真正夫妇,应知这些境界皆为幻化,皆依止第六意识之分别心所安立,而非第八意识之异熟果报。愚痴之人不了解这些境界皆为自己之分别心所成,而心生惊怖,或起贪着,因此心乱,失定而发狂,自致其患,其实皆是修行之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

‧ 佛陀认为一切法皆由众多因缘和合所成(集),非单法可成就,着魔一事,亦是如此,修行之人无智,加上魔王之干扰,才能使人心乱发狂。

‧ 十二因缘中之无明、行、识…….“触”、“受”皆无法避免,但 “爱”、“取”、“有”则可由自己做主,例如于坐中魔境现前(触),必定会有“受”,一旦生起“爱”、“取”之烦恼,则产生“有”之业力。必须要有“爱取”之滋润,“触受”才能在内心起破坏的力量(“有”之业力)。故魔境现前时,内心不爱不取,则不会被魔境所扰害。

‧ 故修止观前必须具足缘起之正见,并了解现前明了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如此则不怕魔扰。

 

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

命其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

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

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

依止三宝除却魔境(法依止)

‧ 若诸魔境恼乱修行人,经年累月不能除去。若于定中,应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当诵大乘方等诸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典为佛陀清净法身所变现,正气凌然,可除魔境,或持治魔咒(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默念诵之,内心存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例如礼拜八十八佛),及诵波罗提木叉(诵戒),邪不干正,久久自灭。

‧ 印光大师于文钞中指出念佛必须兼持大悲咒,以阿弥陀佛为本命元辰,以咒为助行。

‧ 通常正气不足,才会受魔干扰,因此必须仰仗三宝、诵经、拜忏、持咒,加强正气,魔境必除。

 

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比等难事。是魔入人心,

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

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

‧ 初心修行人,欲成就清净无漏之功德,必须亲近善知识,一旦为魔所扰,往往当局者迷,必须由善知识点醒,适时开示。否则魔入人心,能令修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

 

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

若分别忆想  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   是则为法印

‧各式各样的魔境,说不可尽!在此略示其要,使令修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干扰。总而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龙树菩萨【智度论】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

『若分别忆想  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   是则为法印』

‧ 佛法将一切相分为两类:

1.     欺诳相:即因缘所生法,诸可乐、不可乐、色身香味触……等可见闻觉知之境界,皆为虚妄欺诳相。

2.     诸法实相:虚妄欺诳相中之毕竟空性,则为诸法实相,不随因缘而改变。

‧ 禅宗黄檗祖师即是悟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而开悟。凡夫执着于色身香味触,误认为一切因缘法皆是真实。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有一公案:一日黄檗禅师与一修苦行之修行人一同行走,走至河边,此修行人即用神足通飞过河,而黄檗禅师则乘船慢慢过河,此修行人即得意自己神通高明,此时黄檗禅师对此修行人曰:「饶你神通变化,步步莲花,佛法仍在老僧这边。」神通并不是佛法的本质,虽然我只是乘船过河,但内心有佛法。

‧ 智者大师指出,世间有生死、涅槃二种缘起,若内心随顺分别忆想,则入魔罗网;若内心不分别(观),则内心不迷不取不动(止),是则为涅槃真实法印。

 

丁九、治病第九  分三:初明发病之源。 二、明病发之相。 三、明治病方法。今初。

戊一、明发病之源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大命虑矣!

‧ 正修行、善根发相、觉知魔事为调心的方便;治病则为调身。

‧ 智者大师强调以心力除病。

‧ 行者安心修止观(道),有时四大会生病。而生病之原有二:1. 原本有病潜伏体内,修止观后,心息鼓击,发动逼出本病;2. 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出入定犹如驾马,入定必须由粗到细,出定必须由细到粗,若内(入定)外(出定)有所违犯,则有病患。坐禅之时,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大命虑矣!

‧ 佛法将一切法分为色法、心法二类:色法无明了性,心法则有明了性。色法为心法所变现。故欲调色身,必由调心下手。

 

戊二、明发病之相 分二:初四大五脏生患。二、鬼神业报得病。

     今初。

己一、四大五脏生患

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发之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发之相者,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二种: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 由于地水火风四大失调(增损)而生病之相:若地大(坚性,如骨、筋脉、肉)增加者,则身体有硬块、肿块、沉重、消瘦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湿性)大增者,则痰(浓稠的痰)阴(较稀薄的痰)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热性)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既怕冷又怕热,虚火上升),支节皆痛,口有臭气(肠胃火),大小便痢不通(大肠火)等百一患生。若风(动性)大增者,则头重脚轻,身体, 虚悬,颤抖疼痛,肺闷胀急不顺,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 百一患生:百,因众多而称为百;一种病患乃至无数种病患,即称为百一患生。

‧ 坐中容易发现四大不调立相,梦中发现四大不调之情相也许已失传不可考。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心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暗昏闷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偏身,癗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消,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

‧ 五脏:心肝脾肺肾。

‧ 从心生心者,身体忽冷忽热,心脏微弱,气血无法达到头部而头痛,又因心主口故,而使口干舌燥等。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心脏病除遗传外,亦与思虑有关,若人思虑过盛(例如读书人),分别力太强,则心气耗损,故必须修止,少思虑以养心气。

‧ 从肺生患者,身体水肿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一般若话说太多,则耗神伤肺气,故必须少言语以养肺气。

‧ 从肝生患者,多无欢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而易发脾气,头痛眼红或眼黄,昏闷看不清楚等,肝主眼故。故必须戒瞋怒以养肝气。

‧ 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皮肤湿气重而经常长湿疹,游风偏身,癗(音习,轻微疼痛)痒疼痛,饮食无味等,脾主舌故。故必须薄滋味(口味淡)以养脾气。

‧ 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说话时喉咙如有阻塞,肚子胀耳聋等,肾主耳故。故必须寡色欲以养肾气。不止身体要减少男女之欲,亦要减少男女之欲妄思想。

‧ 五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如果(脱)有前面所说之病患生起,应当善知起因。此二种病(四大、五脏所生之病),通因内在止观失调(内发病),加上外在环境发动(外发动)。若病为外伤寒冷风热,食入不消化之饮食,而病从二处发者,应当知道此因为外发动。若太过急躁,急于修观对治烦恼,用心过猛,而导致气血失调。或因禅定法发动时,不知取舍,因而失调,使四大、五脏生病,此为内发病相(修止观时所生之病相)。

‧ 打坐怕风不怕冷,故古人多在大树后打坐,因大树干可挡风。打坐最适合的温度为15~20度。

‧ 若为环境而成之外发失调,则服药物即可控制;若为修止观而生之内发失调,则必须靠止观才能控制。

 

己二、鬼神业报得病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

‧智者大师指出有三种得病因缘:1. 四大五脏不调,通常可经药物治愈。2. 鬼神所作得病,例如过去怨家堕入鬼神道,找上门使人得病。3. 恶业报(多数为杀业),堕入三恶道,出三恶道后仍有余报,而使短命多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故愈早治愈好,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愈难治之。

戊三、明治病方法 分三:初、四大五脏病治法。二、鬼神业报病治法。 三、结示治病十法。今初。

己一、四大五脏病治法

庚一、明修止治病

二、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师言: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冶。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有师言: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何谓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众病。

‧ 智者大师主要以止观治疗四大五脏病。

以止治病:如何用止治病?

系缘所境止:

1. 有一禅师言:「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找出病源后,将心住于病处,则病处即会好转。所以者何?众生之果报,有色法及心法,而色法随心法而转,心即是果报之主人。譬如王(心)有所至处,群贼(病处)迸散。以中医理论而言,病处多为气血不通处,若将心住于病处,则此处血液循环较顺畅,所谓心之所在,则气之所在,气之所在,则血之所在。

2.次有师言:脐下一寸为忧陀那,即丹田(气海)。身体有病多为气虚,丹田为一切气发动之根源,若能止心守于丹田不散,经久则气较足,病则多有所冶。

3.有师言:常止心于足下,不论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心浮气躁故令四大不调。拜佛亦然,必须下实上虚,故拜佛前,足先向下用力踩几下,使气往下降,上半身放松,如此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体真止:

‧有师言:「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空无所有,取其空相,不取相

  寂然止住于空性,则病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于内心忆想,

  烦恼鼓作四大,故有病生。因此内心平和喜悦,众病即差

  故【净名经】(维摩诘经)云:「何谓病本?所谓攀缘(内

  不寂静)。云何断攀缘?心无所得!」观察此能断攀之心不

  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

  众病。如此身病、心病皆可治愈。

‧ 中国医学认为身、息、心三者不可分。亦提出调身之法为「君(心) 逸,臣(身)劳」,即心要寂静(逸,安闲),少欲少恼,而身体要劳动,例如拜佛即是「君逸臣劳」内心安住于佛号,身体一次又一次礼拜。气息则与色身有关,亦与明了性有关。

‧ 初学止观者,修止时间宜长,例如三十分钟修止,十分钟修观,则心较容易寂静,较易深入观察,由于心寂静,则所观察到的觉受亦较深刻。若初学修观时间过长,则心易波动,甚至火气上扬。

 

【15】


庚二、明修观治病

次明观冶病者:

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 三焦壅处但言嘻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寒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偏治众患,推之可知。

有师言: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中广说。有师言: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

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当知

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则无病不治也。但今时人根机浅钝,作此

观想,多不成就,也不流传。又不得于此更学气术休粮,恐生异见。

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1. 用假想观治病:智者大师此处主要以观气息之声相变化为主。

‧ 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音喝)。五、嘘(音虚)。六、呬(音细)。此六种息,皆为观想而有。吸气时,气由鼻入丹田,停留于丹田数秒,吐气时则观想此六种息唇口之声相,例如观想“吹”气时,口之造形音声,但耳不闻声,吸气吐气时皆不能出声,完全用心观想(想心方便),重复此六种气六~九次,转侧而作,绵微而用。用心观想此六种气,则可配合治五脏病,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  焦壅处但言嘻

‧若心脏不好则观想“呵”;肾脏不好则观想“吹”;脾脏不好则观想“呼”;肺脏不好则观想“呬”;肝火上升则观想“嘘”;三焦上火壅塞则观想“嘻”。

‧三焦:消化系统分为上、中、下三焦,饮食入口为上焦(进),食物有进有出之部分(肠胃消化系统)为中焦,只出不入之排泄系统则为下焦。

2. 观想十二种息之功能治病:

‧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1. 上息治沉重----若色身沉重,懒洋洋走路时脚步沉重,则观所吸之气上升,;2. 下息治虚悬-----若头重脚轻,走路时虚悬欲倒,则需观所吸之气息下降;3. 满息治枯瘠-----若内心枯竭虚弱,则需观所吸之气息饱满;4. 焦息治肿满-----若身体肿满,则观所吸之气息散发(焦);5. 增长息治羸损-----体力不好(羸损),则观所吸之气息增长;6. 灭坏息治增盛-----身体四大增盛,则观所吸之气息灭坏:7. 暖息治冷----身体寒冷,则观所吸之气息摄持周围之热量,将身体之冷气逼出;8. 冷息治热-----身体燥热,则观所吸之气息摄持周围之冷气,将身体之热气逼出;9. 冲息治壅寒不通-----身体气脉不通,则观所吸之气息有冲力;10. 持息治战动-----身体战动,则观所吸之气息稳定(持);11. 和息通治四大不和----四大不调和,则观所吸之气息调和地水火风;12. 补资补四大衰----四大衰弱,则观所吸之气息可滋补。善用此息,可以偏治众患,推之可知。

‧ 四大可分内四大及外四大,内四大为色身,外四大则为外在之环境,内四大失调之时,可利用气息与外四大沟通调和之,气息为内外四大之桥梁。故观息之上升、下沈、冷、热……….可治内四大之病。善用假想观,观想气息之声相功能,能治众病。

‧ 另有师言:若不假藉气息,亦可善用假想观,治众病。例如人患冷,想身中丹田有如太阳,热气散发至四肢五脏,即能治冷。可见万法唯识,五蕴色身以心法为主,心法可创造色法,例如望梅止渴,此如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中广说。

‧ 除假想观外,亦可修空观治病,有一禅师言: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为因缘所生法,空无自性,剎那生灭,变异无常,色身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然好转。即【楞严经】所言:「不随境转,则能转物。」

‧ 根据西藏医学,人体内有三种液体(毒素),若内心平和,则此三种液体平衡,身体健康,若身体有贪、瞋、痴….等诸烦恼活动,则此三种液体失调而生病。故西藏医学认为内心平和为身体健康之根本因素。

‧ 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则无病不治也。但今人根机浅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也不流传。又不得于此更学气功(气术)断食(休粮),否则生身见(异见)。以金石草木之中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 智者大师于【释禅波罗蜜】中同意气功(气术)断食(休粮)可治病,但此非究竟之法。而道学则以“气”为本命元辰,智者大师此“气”仍为无常败坏之法,而非究竟皈依处,以气息为治病之方便即可。

‧ 佛陀同意比丘接受适时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故佛陀同意比丘生病时应服药。忏公师父亦指出,单车坏了应牵去修理,不能只持大悲咒而希望单车恢复。故色身不调时,一方面修止观,一方面仍须服药。

 

己二、鬼神业报病治法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

患则消灭。

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他,况复具足通达。

若都不知,则病生无治,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岂可自行

人?是故,欲修止观之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岂可传于文耳!

‧ 若四大五脏因鬼魅干扰而生病,此时服药无效,当强心专注(强心)持大悲咒、楞严咒等,藉咒之正气对治鬼魅病。持咒时必须慈悲,可观想此咒放光,此光罩住保护自己,而非欲以咒伤此鬼魅,若心存对立,则结恶缘。若是由于过去造恶业,在尚未堕恶道前,花报现前,此种业报病,服药无效,必须要修福忏悔(如礼拜八十八佛),病患则消灭。做人所不欲做之事,为修最大的福报。此二种治病之法(强心加咒、修福忏悔),若行人善行一法,即可自行兼他,何况二者具足通达。若都不知此二法,则病生无治,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观之者,必须实际善解内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非在文字上分别!

 

己三、结示治病十法

复次,用心坐中治病,仍须更兼具十法,无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云何谓信?谓信此法必能治病。何为用?谓随时常用。何为勤?谓用之专精不息,取得差得度。何为住缘中?谓细心念念依法,而不异缘。何为别病因起?如上所说。何为方便?谓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何为久行?谓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计日月,常习不废。何为知取拾?谓知益即勤,有损即舍之,微细转心调治。何为持护?谓善识异缘触犯。何为遮障?谓得益不向外说,未损不生疑谤。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虚者也。

‧ 不论修止或修观(用心坐中)治病,仍须兼具十法,无不有益。十法之次第为:

一、信-----相信此法一定可以把病治好。龙树菩萨【智度论】譬如宝山内有诸珍宝,有二人同入宝山,其中一人双手捧珍宝满载而归,另一人无手(无信心),虽入宝山,但空手去空手回。修行亦然,虽每日做早晚课、念佛、拜佛,为何有些人业障消除,有些人却无法消除业障?对所修之法无皈依信心,故法之力量无法加持到内心,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为一切功德之母,持咒、念佛、拜八十八佛…….之功德,若无信心,则无法受用此功德。

二、用-----随时常用,除了对所修之法有信心外,还必须常用此法,才能将生转熟,由熟转巧。

三、勤-----用之专精不息,取得差得度,不要常换法宝,必须专精,例如相信大悲咒可治好病,将大悲咒持三十万遍甚至一百万遍,密宗修持亦然,专精持一咒一百万、五百万遍才能专精,蕅益大师亦言:「滴水常流则能穿石」水滴不多,但每日滴于同处,一日、二日、三日……一年、十年,终有一日能穿破石头。

四、常住缘中-----细心念念依法,而不异缘,修行时不打妄想,念念依止所修之法。

五、别病因法-----判断病之因缘为何?四大不调?鬼神病?业报病?根据病之因缘,修相应对治之法。

六、方便-----吐纳运心缘想,呼吸息观想适当,例如身体寒冷,则观吸入暖息,身体热,则观冷息,善巧成就,不失其宜。

七、久行-----用之未即有益,不计日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常习不废。

八、知取舍-----若修某法时,觉稍有帮助,则知益即勤,若不但无帮助,反有伤害,可见当初判断之法不相应,有损即舍之,微细转心调治色身。

九、持护-----修持一段时间后,功德稍有转变,此时应善识异缘触犯,注意违背之因缘,饮食之禁忌等,例如脾胃寒冷,不宜食冷性食物…….

十、识遮障-----功德尚未坚固之前,得益不向外说,否则破坏其功德,遭损伤亦不生疑谤。

‧ 若能依此治病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虚者也。

 

丁十、证果第十 分二:初、明初心证果之相。二、明后心证果之相。  

今初。

 

戊一、明初心证果之相(分空假中三观)

己一、修体真止成就空观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则「体真止」也。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徦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故经云:「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前九科,包括二十五方便行、正修行、对治身心障碍,皆为因地修行,第十科则说明果地功德。

‧初心----指初地;后心----指初地以后。

‧佛陀无量无边之功德,皆以智慧为根本,六度若无般若,则无法“度”到彼岸。而一切智慧之中,以空观为第一。

‧修止观时必须

1.破所取相-----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非自性有。彻悟大师指出:「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为何有生命?【楞严经】亦云:一念不觉,即生有情的生命;至等觉菩萨后心,一念相应慧,于金刚意定,生起我空法空之智慧,即息灭生死业力,有情的生命即结束;由此可知最初之生命由“一念不觉”而来,最后生命之结束由“一念相应”而终,而此二者之间则是一念妄想,剎那变现出虚妄果报,故一切诸法皆由心生。

2.破能取相-----观察此能变现万法之心,亦是假藉因缘而有,非自性有,故虚假不实故空。

‧能取所取皆虚假不实,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体

真止」也。

‧佛法之空,为空其内心之“名字相”,而非空掉(破坏)一切境界,

所应破坏者为内心之“偏即止”,将过去虚妄串习所安立的各种名

言破坏,内心清净,此即为与真正空观相应之「体真止」。

‧内心安住「体真止」,则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修空

观者,了知不论清净(佛)杂染(众生)境界,皆是因缘所生,内

心无清净杂染之分别,了知佛果不可得,众生自性亦不可得,是名

「从徦入空观」,亦名二谛观(由世俗谛趋向查谛),亦名慧眼(空

性之智慧),亦名一切智(通于有为、无为诸法,故名一切智)。

‧ 南宋时代,有一禅师从内陆参访住于福建沿海一带之雪峰禅师,师问:「你从何来?」曰:「从内陆来。」师:「长途拔涉,一路辛苦了!」曰:「仰慕道德,不但辛劳。」师:「汝犹醉在。」跪曰:「我被无明酒所醉,请和尚开示,将此醉趋出。」师曰:「出去!」由此可知,“仰慕道德,不但辛劳”表示此人内心仍在色声香味触法分别活动,应从此假名假相假用之境界“出去”到空的境界,故初学者不应于色声香味触法中分别活动,应安住于空(从假入空),内心由假名假相假用之境界出去,安住于空的境界。

‧ 智者大师检别大小乘“空”之不同:修行人若从假入空后,即长住此空,即堕声闻辟支佛地,而非佛法界。摩诃迦叶尊者证阿罗汉果后,于【法华经譬喻品】云:「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摩诃迦叶尊者未闻法华经前,不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虽亦听闻佛说各种大小乘之佛法,每当佛说大乘佛法(教化众生、四摄、六波罗密….等)之时,迦叶尊者内心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内心安住于无漏无为,故内心并无喜乐。阿罗汉已证空性之智慧,知一切苦集灭道因果,皆为空寂,见菩萨现无量无边依正二报之庄严,内心亦羡慕。由此可知,阿罗汉从假入空若不回小向大,只安住空,则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维摩诘经】「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污泥乃生此花」莲华(佛菩萨之功德)不生于清净之高原陆地,必须长于低湿污泥(众生世界),佛菩萨之功德必须于众生世界中成就,一般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之声闻,尚有可能发菩提心,一旦入灭尽定证得四果,则无苦恼之逼迫,认为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内心安住于空,因此不容易发菩提心,除非佛进入其灭尽定之境界,令其发菩提心。故知大小乘“空”之不同。

‧【华严经】「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菩萨内心清凉,“常游” 毕竟空,而非“常住” 毕竟空,“游”即游动,可从空出假。修习大乘佛法者,亦须证得空性,但不住于空性,必须从空出假。

‧智者大师天台四教之“通”教则强调修空观,并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三乘共坐解脱船」,“空”为三乘共学,非小乘才坐毕竟空之解脱船,不同的是,菩萨证空后,能够从空出假,度化众生,为菩萨与空性相应之理性抉择,而非以空为究竟。

 

己二、修方便随缘止成就假观

若菩萨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着无为,而自寂灭。

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

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行

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

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碍

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

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

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空观为三乘共学,假观则不共二乘,为菩萨所独有。

‧菩萨于因地,为度一切如母有情,因此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着无为(空),而自寂灭。此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则当谛观,虽心性自性空,但从因缘而言,各式因缘相对之时,则能出生一切诸法,剎那幻化,虽无决定真实性,但仍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虽三乘共坐解脱船,但阿罗汉不能于空中种树(菩提树),菩萨有虚空,亦有大地(菩提心),故能于空中种树。菩萨由于大悲心之推动,亦能从空出假,分别众生根器之不同,习性好欲无量,故说无量不同之法。若菩萨能成就四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随顺众生之因缘,施设各种方便。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假观之智慧),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仍不圆满。

‧菩萨欲度众生必须具四无碍辩:1. 法无碍辩-----即遍学一切法门,最初从假入空时,依止单一法门,即可将内心由假名假相假用引入空性,若欲度众生,则需遍学一切法门,例如各种经典、各种法门、念佛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印三昧……等,通达一切法,故名法无碍。2. 义无碍辩-----了解各法门之道理。3. 词无碍辩----通达各种文字。4. 乐说无碍辩-----慈悲为众生说法,心无疲厌。

‧ 菩萨欲度众生亦必须成就道种智:“道”,即诸佛之道法(能对治者);“种”,即众生各种不同之性(所对治者);说明欲度众生,必须学习诸佛道法及观察众生各种不同之性。


 

【16】


己三、修息二边分别止成就中观

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也。故经云:「前

二种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

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

「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

‧智者大师认为佛陀果地无量无边之功德,以智慧为要。佛法将生命体分为六凡及四圣十个层次(十法界),其正报依报各不相同,而此十法界即为业力所成,而思想为业力之根源,例如有人之思想为追求世间五欲,以此思想发动身口意之业力,因而创造出三界果报。若有人之思想为成就无上菩提,以此思想发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之业力,念念庄严佛果菩提。由于迷悟不同,「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退息」故思想(智慧)不同,业力不同,果报亦不同,可见智慧之重要。

‧ 智者大师又将佛陀之智慧依次第分为1.从假入空观2.从空出假观3.中道正观。初学佛法应折服现行烦恼,故应息灭我执、法执,亦是息灭无明,从假入空,此“空”观三乘共学,即「三乘共坐解脱船」。成就空观即可息灭三界之见思烦脑,即为十住菩萨,此时由于菩萨之大悲心,故从空出假,回到众生假名假相假用,广学一切法,度化众生,利他妙行,即十行位菩萨。此后再继续修「息二边分别止」,即修中观。

‧ 菩萨所成就之空、假二观,只是方便观门,而非正观也。故经云:「前二种为方便道,依止此空、假观之智慧,才能得入中道第一义观。」中道第一义观,即明了心现前之时,同时见到诸法空性(空),亦可分别众生之各种因缘(假),此即双照二谛(真、俗二谛),内心寂灭,不执着空,亦不执着有,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又事事无碍,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并不是因布施、持戒、忍辱….而成佛,而是因有智慧(般若波罗蜜),即「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才能成佛,故欲成佛必定要修「中道正观」。

 

云何修正观?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如【中论】偈中说: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 中道正观之内涵: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灭执着空有二边之心,名之为正。不执着即破坏偏即止,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 中道正观生起之次第:最初修“即空即假假中”之中道正观,其所观境为现前一念心性,于自心见中道二谛,与一切境界接触之时,观察现前一念心性之变化,如有无智慧的牧牛人赶牛过河,由于无次第,一口气将所有的牛赶过河,前面有些牛羸弱因而淹死,后面的牛见前面的牛淹死,亦慌张而淹死;另一有智慧的牧牛人赶牛过河,次第将牛分为三梯次,第一梯为强壮牛,第二梯为中道,第三梯为羸弱牛,如此次第过河,第一梯强壮牛过河后,兴高采烈高叫,第二梯牛见到后精神鼓舞,亦勇敢过河,第三梯牛见所有的牛皆过河了,因此亦鼓足勇气过河。修习中道正观亦复如是,最初所修即空即假即中,与无始劫之无明相违背,不容易进入状况,故先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此后才观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如【中论】偈中说: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 天台宗“三观智”之源起为慧文禅师,之后传于慧思禅师,再传于智者大师。此后经由智者大师发扬光大,着【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诠释“三观智”之教法。「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此偈颂为天台宗思想之根源。

‧ “因缘所生法”即所观境,初学者即现前一念心性,此一念心性因人而异,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瞋烦恼重…..、有些人善根厚,此一念心不论善恶,摄持无量无边杂染或清净之法。此染净之心,皆非自性有,皆为因缘所生法,必须假藉因缘熏习而有。例如喜好拜佛,此喜好拜佛之心,是由过去因缘熏习而有。

‧ 面对因缘所生法之心性,应以空观智慧观察,“我说即是空”,即是因缘所生法,故无自性,无法离因缘而独立存在,例如贪烦恼重,贪烦恼无法离因缘而独立存在,修不净观则可使贪烦恼势力淡薄;瞋烦恼重,修慈悲观则可破坏瞋烦恼。故无任何一心识可离因缘而独立存在。既然随因缘而变化,故无自性。故“我说即是空”(我,龙树菩萨)。

‧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说明空观照真谛;“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说明假观照俗谛。

‧ “亦名为假名”虽然本性为毕竟空,但从缘起角度而言,有其暂时存在之假名假相假用,例如贪烦恼活动时,其生住意灭之相貌。

‧ “亦名中道义”将自性空、因缘有二者和合,空有无碍,空有同时,即中道。

 

深寻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别中观之相,亦是兼明前二方便观门旨趣。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行妙来行,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则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一切佛法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则是普现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严净一切佛剎,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行波罗密,悟入大菩萨位,则与普贤文殊为其等侣。常住法性身中,则为诸佛称叹授记。则是庄严兜率陀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魔怨,成正觉,转*轮,入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则是「初发心菩萨」也。

‧ 了解此偈之涵意,不只具足分别中观之相貌,亦是兼明前空假二方便观门旨趣。因中观必须依止空假二观才能安立,故具足中观,即具足空假二观。

‧ 「中道正观」之功德:

1.     总说:中道正观即是佛眼,即一切种智。若住此即空即假即中之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内心如安住大乘(车),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入慈悲室),着如来衣(着忍辱衣),坐如来座(安住法空座),则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忏公师父言:「若能有中道正观,则如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 天台宗将眼分为五种,肉眼、天眼、慧眼为有漏,法眼、佛眼为无漏,不共于声闻、菩萨。

‧ 大“乘”:车,运载,即现前一念心于大海中沉浮,必须要有“乘”(法宝)才能到彼岸,法宝(车)则有大小不同,小车只能运载一人,大车则能运载无量无边之众生。

2.     别释:中道正观之“体用”及“自他”。

「体用」-----广泛赞叹中道正观之体性及作用。

赞叹中道正观之自体功德:

‧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着(破恶),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等一切佛法皆现在前(功德)。外道虽乐有禅定神通,但外道之禅定与佛之六根清净境界不同,外道往往有所住于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境界,除非内心有中道正观,否则不能达到心于一切法无所住之境界。

‧ 依止中道正观亦可成就念佛三昧(理一心不乱)。

‧ 事一心不乱-----一般从事项而言,我是业力凡夫,弥陀则是万德庄严,故通身靠倒归依阿弥陀佛大悲心大功德,此为事项念佛三昧,即事一心不乱。

‧ 理一心不乱-----若能达到中道正观,则可达更深层之念佛三昧,即“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此时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不二,即念自性佛。

‧ 达到中道正观则可安住首楞严定,守一切法毕竟坚固,做一切事究竟不退。

中道正观之作用:

‧ 依止中道正观之智慧“下化众生”-----普现各种色身三昧,下化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例如现出国王身、百官身、比丘、比丘尼、狗、蛇……等身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

‧ 依止中道正观之智慧“上求佛道”-----教法:严净一切佛剎,听闻正法,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无量无边的教法(法藏)。行法:具足一切诸行波罗密。理法:悟入大菩萨位,则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与普贤文殊为其等侣,一方面成熟众生,一方面庄严净土。

「自他」-----成就中道正观之自受用及他受用。

中道正观之自受用:

‧ 中道正观非住于业力众生身,而常住于法性身中,为诸佛称叹授记。凡夫所做种种布施等功德,夹杂诸多烦恼,故佛陀通常不称叹凡夫所做种种有漏功德,而称叹法身菩萨所做之清净功德,并为之授记。【法华经】佛陀为之授记,告知此菩萨何时成佛,及成佛之名号,如何庄严国土,寿命如何……。入正定聚之菩萨才能接受佛陀之授记。未入正定聚之肉身菩萨,亦可行菩萨道,一旦遇逆境则有时会退转,再投胎可能失其菩提心,故不定聚之肉身菩萨乃有很多变数,无法确定,未来国土亦不定,故佛陀不为之授记。

中道正观之他受用:(即八相成道)

‧ 八相成道:菩萨不但住于法性身中,同时亦示现于世间,庄严兜率陀天(入胎),示现降神母胎(出胎),出家,诣道场(修行),降魔怨,成正觉,转*轮,入涅槃。故成就中道正观之菩萨,自在行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此则是「初发心菩萨」(圆教初发心住菩萨,别教初阶菩萨)之阶位也。

‧ 初发心修行时,未发露中道正观,往往安住于名言。一旦一念相应,则最初一念清净心现前。

‧ 贤劫千佛来到人间之前,必先入胎于兜率天。

3.     引证:

   【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

   【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

   【大品经】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轮,当知则是菩萨为如佛也。」

 【法华经】中,龙女所现珠为证。

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

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

涅槃。已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 天台智者大师将佛法分为三类:

1.                 根本法门:如华严经

2.                 枝末法门:阿含、方等、般若

3.                 摄末归本法门:法华经

‧ 【华严经】解释何谓初发心: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最初发动一念清净心,与佛清净心无别,犹如与佛同一鼻孔出气,即是正觉。

「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初发心即是见到诸法本来面目即空即假即中,此智慧内心本具,不由他悟,不能由外界得到。

「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初发心菩萨之法性身,与佛陀法性身无差别,能由此法性身现出无量身,经云「初发心菩萨可业力千将百界做」,初地菩萨可在一百个无佛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二地菩萨可在一千个无佛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如此递增,佛可在无量无边世界示现成佛。蕅益大师言:就理论而言,佛为法王,以法自在,只要一尊佛即可度尽所有无量无边众生,但由于众生因缘不同,故有多佛。

「初发心菩萨即是佛。」----初发心菩萨即分证佛。

‧ 【涅槃经】解释何谓初发心: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刚达初地之发心(刚起动),与佛毕竟之发心(圆满)无别,只是量之不同,但本质并无差别。毛孔之空与广大虚空之空无别,初一之月光与十五之月光亦无差别,只是数量不同,本质一致。但就得到过程而言,初发心则较毕竟之发心困难。由凡夫欲达初地为一切修行中最困难之过程,往往受烦恼障碍(烦恼魔),受天魔业力障碍,受五蕴魔障碍而身体无法做主,因此而退心,或受死魔障碍而中断修行。一旦达初地,则不受烦恼、天魔、五蕴之干扰,无分段生死,亦无肉身老病死。譬如欲由此岸划船到彼岸,刚开始推动离岸最为吃力,一旦至海中,则船自然可滑动。修行亦然,由凡夫欲入初地,为修行最大的障碍。故应求往生净土,一旦跳出轮回,此后修行则一帆风顺。

‧ 【大品经】解释何谓初发心:

「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轮,当知则是菩萨为如佛也。」----初发心之菩萨,即坐菩提清净道场,转正*轮,则此菩萨所证中道正观之清净心与佛无别。

‧【法华经】中,龙女现珠成佛亦可为证明。

4.  总结

‧ 以上等经皆明初心菩萨之清净心(中道正观),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

‧ “阿”字门----阿,即无生。无生故能摄持无量无边之功德,故无不生。

‧ 初地以上菩萨,行菩萨道才能正身清净庄严。故修行者眼光必须放远,若能往生净土,再回入娑婆之时,此时为大自在之境界,才能真正利众生,凡夫所行之菩萨道夹杂烦恼,不够庄严,故念佛人必须一心归命极乐世界,再回入娑婆度有情。

 

戊二、明后心菩萨证果之相

次明后心证果之相: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云:「殷勤称叹诸佛智慧。」则观义,此即约观以明果也。【涅槃经】广辩百句解脱以释大涅槃者,涅槃则止义,是约止以明果也,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约观明果,则摄于止,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涅槃经】中虽止明果,则摄于观,故以三德为大涅槃。此二大经虽复文言出没不同,莫不皆约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两法以明极果。

‧ 初地有三心:即初心、住心、后心。初地之后心乃至等觉菩萨皆为后心。

‧ 后心所证境界,不可思议,亦不可知。若根据教理所说,后心菩萨亦不离止观二法。凡夫修习止观而成就初地,等觉菩萨亦是修习止观,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云:「殷勤称叹诸佛智慧。」法华经中称叹诸佛智慧,使令阿罗汉发菩提心,此即以“观”表示佛之功德,此即约观(因)以明果(智慧)也。【涅槃经】广辩百句解脱以释大涅槃(寂静)者,涅槃即“止”义,是约止以明果也,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称叹佛之智慧,约观明果,其中仍有“止”义,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此即“体真止”,无量无边之智慧皆依止体真止。【涅槃经】中虽用“止”说明佛果之功德,其中仍有“观”义,故以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为大涅槃。

‧ 法华经以赞叹佛之智慧为显露义(出),以赞叹佛陀止之功德为秘密义(没);涅槃经则以说明大般涅槃常寂定为显露义,以说明佛陀之法身、般若、解脱为秘密义,此二大经(法华经、涅槃经)之出(显露)没(秘密)虽不同,二者皆约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两法以明佛果之功德。

‧ 初学者止、观往往无法同时进行,佛则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修止同时亦修观,修观同时亦修止。

‧ 由凡夫乃至于成佛皆离不开止(禅定)、观(智慧)。故止观为一切修行之内涵。

 

乙三、结

行者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新译【金光明经】云:「前

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皆约修

止观二心以辨其果故。【般舟三昧经】中偈云:

   「诸佛从心得解脱  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  有学此者成大道

 誓愿所行者:须除三障五盖。如或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 智者大师劝勉修行人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

‧ 刚始修行中道正观必须依止名言分别,即「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此为可思议名字位之中道正观。初地以上菩萨之智慧不须假藉名言即可生起,自然流入娑婆若海,故其中道正观,无名言分别。故【金光明经】云:「前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皆约修止观二心以辨其果故。初发心菩萨之中道正观不可思议,初地以上至等觉菩萨之中道正观,则有种种妙庄严。成佛以后之中道正观,则一得永得,永不失坏。前际、中际、后际如来所成就种种不可思议、种种庄严、无破坏之境界,皆由修习止观而来。

‧ 凡夫到初地必须主要靠自力,一旦成就中道正观达初地以后,则可从空出假(初地以上才能真正从空出假),故此时之中道正观则有种种妙庄严。

‧ 成佛以后之果佛可受用于尽未来际,永不退失。

‧ 【般舟三昧经】中偈云:

「诸佛从心得解脱 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  有学此者成大道 」三世诸佛由于内心清净无垢而得解脱,欲使心得解脱,必须修止修观改造内心,使内心清净无垢,调伏现行烦恼,如此虽身于五道,内心清楚分明(鲜洁)而无住(不受色),即所谓即空即假即中,内心对一切假名假相假用之境界清楚分明,同时安住于毕竟空。【维摩诘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假观),于第一谛而不动(安住于毕竟空)」。

‧ 智者大师勉励修行者:须除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五盖(贪、瞋恚、睡眠、掉悔、怀疑)。如或不调伏三障五盖,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 甲四、结示劝修竟 ----------------------

 

‧ 开始修习佛法必须持戒,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思惟我们的行为有黑业、白业,由于黑业之因缘,使我们造恶,堕落得不可乐果报;由于白业之因缘,使我们成就庄严可乐果报,有此戒律之基础后,则必须修止观,调伏烦恼对治散乱颠倒心。

‧ 以凡夫至初地菩萨乃至成佛,皆不离止观二法。

‧ 欲临命终时有正念,则必须平时栽培止观功德,历境逢缘,利用止观调伏烦恼,如此累积平时之正念,才有临终之正念。若平时无法调伏烦恼,临终亦不可能有正念。故念佛人修止观之目的为达临终正念,而非求神通度众生。

‧ 如何达临终正念?「成佛做主,堕坑落堑」皆在此一念心。凡夫由于过去染污之因缘,而有各种烦恼,必须依止内心之菩提心(“自依止”),并摄受身口二业(“法依止”),再以定慧止观调伏意念。杂染之心经 “自依止” “法依止” 数数熏习,则渐渐清净,临命终时则较容易生起正念。

 

【17】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佛法修学概要
下一篇:闻法仪轨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2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3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4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5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6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7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8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9
 《天台小止观》讲记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具缘第一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诃欲第二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弃盖第三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调和第四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方便行第五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正修行第六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善根发第七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觉知魔事第八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