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八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点击:2539]   [手机版]
背景色

第四十八天

自他功德广无边 我曾誓愿悉修行

是中仅一分功德 亦须修行经劫海

我於如是功德分 纤毫亦未修生起

此生获得何其难 我令无义而已矣

我也曾发起誓愿:为成办自己和他人的解脱、为了成办一切智的果,这无边的、一一的功德我都誓愿去修持。然而且不提解脱、成佛等自他的一切功德,若要成办须经多么长的时间,即使是其中的一分功德——如佛陀三十二相好中的一种,也需要我们经历劫海来修行。要成就一切的功德,所需要的时间就更为长远。可是,我对于其中的一点点功德,都没有发起精进去修!自己的暇满人身在各种因缘具足的情况下才侥幸获得,却没有用它成办功德、白白浪费。“而已矣”,不过如此啊,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未供养诸世尊 亦未曾设大施会

圣教所示未随行 贫匮意乐未令满

怖畏者未施无畏 衰损者未施安乐

唯於母人胎藏中 生起大痛奇苦耳

自己平素是怎样做的?对三宝,对诸佛菩萨未有广大地供养,对有情亦未做广大的布施,亦未按照佛陀的言教去行事,亦未在讲、修两种形式上对佛教作出贡献。

“贫匮”,即穷人。对于穷人,自己也未尝以财物布施令他们满足。那些为怖畏所困者——无论是被怨敌所恐吓,抑或为邪魔所侵扰,乃至因自身四大不调而产生疾病,这样的种种怖畏,自己也丝毫没做无畏布施,将他们从这些怖畏中解脱出来。“衰损”,即为痛苦所煎熬的人。对于衰损者,自己没有以各种方式来去除他们的痛苦,令他们得到安乐。

总之,如果这些善事自己都没有去做,得到暇满的人身便没有一点意义,只是徒然受住胎之苦而已。

修学佛法者,主要是出家人和在家人两类。在家居士应能够发起善心,上供下施——供养三宝、布施穷苦的人,在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行持善法,不让自己的人生虚度。出家人应该在教证二法上做闻思修,以讲修两种方式利益自他,并对佛教有所贡献。这样,得到暇满人身就有了意义,充满价值。如果无所事事地过去,这么珍贵的条件就白白浪费。

我由昔时及今日 於如来法舍胜解

故遭困厄有如此 何可於法舍胜心

自己过去乃至今生,对如来的正法缺乏胜解、没有甚深的信心,所以到现在还受着轮回的痛苦,匮乏安乐。真正有智慧的人,谁会舍弃对正法的胜解之心呢?那种自卑之心又怎会让它生起呢?

一切善法之根本 是胜信心能仁说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在于对善法的信心——决定的胜解之心。信,正如一切功德之母,能令我们生长一切功德。在《海慧请问经》中就说到,一切善法的根本是胜解;在《妙吉祥净土庄严经》中亦讲到,一切法都是靠因缘产生。我们应该安住于善法欲上,未来的果报就会遂你的善法欲而成就。

对于善法的胜解之心是如何产生的呢?

彼之根本复依於 恒修业果观异熟

此胜解之心的根本就是深信因果,善恶的因会产生苦乐的异熟果报,丝毫不会混杂。一旦对此因果决定的道理多多修持,胜解之心自然会生起。

下面是解释业果的道理:

一切诸苦心不乐 种种怖畏何由起

诸所欲求恒不得 皆由先业罪行生

“一切诸苦”,在此处指身体上的苦。身识的受心所,即“苦”;心识的受心所,即“忧”。一切身心的痛苦,如人与非人造成的外在伤害、以及病魔的伤害等,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所欲求的总是得不到,我们讨厌的、希望远离的事却偏偏降临到我们身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都是由过去的恶业所感而生。

现前一切的困境,和形形色色的痛苦都是由先前的恶业所感,像地狱里的热铁地和狱卒等,并非有人专门制造出来伤害你,而是因恶业感得、而显现出来。

由善意乐修善行 随其生於一一处

於彼彼处彼福德 生功德果常现前

如果对于佛法怀着深切的信心,在善意乐的发动下,修众多的善行,那么无论我们投生何处,所造善业功德的果报都会现前。异熟果报自然会显现于自己投生处,令我们享受过去善业的果报。

因果决定,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吹过的一阵凉风,也是善业所感;身体上的一点点病痛,也是恶业所感。对此,我们要生起甚深的信心。

若作罪行欲求乐 随其生於一一处

於彼彼处彼罪业 现诸苦报兵杖侵

虽然想得到快乐,但如果所造都是恶业,无论投生于何处,恶业所感的形形色色的伤害——兵杖的侵害、人非人的伤害等,这些痛苦的果报都会一一显现。

在我们生活中,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困境和痛苦。我们总是把原因推到外人身上。实际上,如果我们返观自己,就会发现这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悉皆追溯到业因果上。对此应生起定解,不应归咎于他人。在某部论典中说道:时节因缘一旦成熟,无常死主须臾而至,彼时一切受用、眷属与资财均不能随己而去。无论去向何方,只有业力如影随形,其余种种只会退避。

当年一统印度的阿育王在位时,权势之大,无有匹敌。但在临终时,却口不能言,肢不能动。他想迎请许多阿罗汉来,盛大地供养一次,但由于大臣们反对,纵然自己有一整个国家的财富,却也无法支配。最后只能拿出一些沉香,燃香供佛。连这样权势覆天的国王,临终时亦不过只有支配一点沉香的权利。所以,在自己有能力、能自在的时候,便尽量去随心所欲地多做善事。一旦没有能力,还能做什么呢?

如果以强大的精进修持善法,所感得的果报就更为殊胜——能投生到净土中。净土中有四种殊胜:

安住广博芬芳清凉莲花宫

餐饮如来妙音法乳长威光

佛光开启莲花化生微妙身

住如来前称如来子善业成

第一句,投生处所殊胜。投生于广阔宽大的莲心中,莲房中散发着种种令自心欢喜的芳香,而且非常柔软和清凉,可以令我们内心生出很多的安乐。

第二句,饮食殊胜。净土的饮食超胜于世间低劣饮食,是如来的妙音法乳,能令自己威光显赫。

第三句,降生殊胜。在佛光加持下,莲花绽放,化生出微妙身。

第四句,师长殊胜。净土中得受佛陀摄持,以佛陀亲自为自己的师长。

以上殊胜是如何产生的?也是由自己纯净的善业感得。

那些倒架慈航的菩萨们,虽然以愿力再次投生人间。但在他们境界中,亦如上面所说。投生之处,在他人看来虽然只是普通母胎,但对于菩萨而言,也和莲花宫一样,有着清凉芬芳等各种殊胜。在住胎时,菩萨也在听如来的讲法、饮如来的法乳,通过深广的佛法增长自己的功德。所以,菩萨即使乘愿再来,仍然具有那些殊胜的功德。

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化于这个世间时,也作了五种观察,包括投生的时间、地点、母亲、父亲和种族。经过各方面观察,观见因缘成熟,才应化到世间。诸佛菩萨应化世间,虽然外在看来和普通人无异,内在境界却完全不同。

地狱阎摩部卒尽剥皮肤无余堪怜愍

灼热猛火溶化烊铜热汁挹取注其身

炽然剑戟戈矛逼切身肢分裂成百段

抛坠极其烧燃热铁地上众多罪所成

与前面相对,如果造下杀生等不善业,就会投生到地狱中。由自己恶业所感的阎魔率其部卒,将寸寸剥尽身上的皮,乃至无余;灼热的烊铜热汁浇灌到自己身上,燃烧着烈火的兵器逼迫割砍,将身躯裂为数百段;复又抛掷到炽燃的铁地上,令受无量苦。所有这些在无间地狱所受的痛苦,都是由往昔自己所造的罪业所感。

故於善法应深信 亦应恭敬而修行

通过不断思维善恶业所感果报的不同,我们对善法应该生起深切的胜解之心,发起善法欲,并且恭敬地行持善法。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九天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七天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四)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三)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二)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一)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九)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七)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六)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四)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三)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二)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一)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 《入菩萨行论》讲记(八十九)
 《入菩萨行论》第88课 《入菩萨行论》第87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