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修心八颂教授
 
[果硕仁波切] [点击:3024]   [手机版]
背景色
修心八颂教授(果硕仁波切讲授)
一、时间:二零零零年八月二十七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灌顶法会前讲授)。
 
二、地点:屏东县立文化中心音乐厅。
 
    一位信仰佛法的修行者,其修行最重要的核心所在,即为「修心」。为何修心是修行的重点?心如何可修?此因,有情众生的心本质是清净的,只因遭遇某些违缘,遂使清净的心受到染污,为了清净这些染污与垢尘,唯有藉助修心方能达成;因此,修心是修行的重心,藉由修心能净除染污,使心回复原来清净的本质。
 
    世人皆喜欢清净,而厌恶污秽;每当身体不干净,便亟思沐浴清洁自身。但对于最重要的心,每天为各种尘垢所染杂,却毫无觉知,不思藉修持以清净自心;因此,时时刻刻观照与清净自心,是行者最重要的课题。
 
    藏谚云:「自己能成为自己最亲近的助伴,亦能成为自己最严厉的敌人。」此句之意在于,自己的心念与行为,能决定自己将来会身处安乐或痛苦之中;心存善念、身作善行,将来即能获致安乐的果实;反之,若心存恶念、身作恶行,将来必堕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其关键全由自己所决定。
 
    有情众生于无数次的轮回流转中,曾沦堕三恶道中,承受着无量无边的痛苦。促使众生堕落恶道的原因,在于累世所造作的恶业,而造作恶业的根源,即在于心续中所生起的贪、瞋、痴等烦恼;是故,欲斩断堕入三恶道的根源,唯有藉助修心,将心续中的烦恼净除,方能达成。
 
    吾人欲使自己来生,继续于六道中轮回流转,或是藉由修持各种道次第,于心续中生起各种体悟,获致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全由自己决定。
 
    心为身体的主宰,吾人此生能获得殊胜的人身,能藉由此生积聚种种殊胜的福德与智慧资粮;亦能以此生所造作的恶业,来世堕入地狱、饿鬼与畜生道中,转而变为低劣的身体,承受巨大的苦楚;是故,「心为身之主宰」乃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有情众生的心,如同一头疯狂的大象一般,受着过去生所串习的恶习所牵引,生出种种分别心,由分别心又生出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烦恼,由此烦恼复造作种种恶业,将自身推向三恶道的深渊。地狱道中,四周铁围、烈火烧炙、寒冰冻裂、割截支离…等无边的痛苦,并非由他人所设,而系全由自心起恶念、身作恶行,所累积无量无边的恶业,所感得的果报,究其根源仍出于自心,因此,若不能藉由修持而能控制自心,则如同放纵狂象奔驰、冲撞与践踏,将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坏;吾人若无法控制自心,未来的处境势必将极为险恶;修心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修心的方法,首先须具足正知与正见,对于善恶能如理抉择与取舍;正知与正见如同系住心---这头狂象的坚固绳索,唯有时时忆念善恶的抉择与取舍,方能使心免于再去造作恶业,使自己将来须承受苦果。
 
    此外,行者亦可对于具极大愿行的佛菩萨,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作虔敬的祈请;观想面前虚空,有一主尊为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周围有无数诸佛菩萨围绕的资粮田,行者向资粮田诸尊殷重至诚地祈请,其后,观想诸佛菩萨化光没入主尊,复迎请主尊安住于行者顶上,以此为修心的开始。   
 
    台湾有许多弘扬大乘佛法的寺院与道场,众人接触大乘佛法的机缘亦多,对于大乘佛法的内容,大抵均能有正确的认知,但修学大乘佛法的关键,除了能具足正知与正见,尚须实际去修持。大乘佛法的精髓,即在于慈悲心与菩提心,一位能如实修持慈悲心与菩提心的行者,方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大乘佛教徒。
 
    以下,将以噶当派的大成就者---朗日唐巴所传授的「修心八颂」为依归,讲授修持慈悲心与菩提心的方法。
 
 
 
    (一)「我于一切有情众    视之犹胜如意宝
 
           愿成就彼究义利    恒常心怀珍爱情」
 
    欲生起对众生的珍爱之心,首先,须了解有情众生对于吾人的恩泽。吾人此生能获致暇满难得的人身,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由于过去生中,有其他有情众生,作为行者修持布施、持戒与忍辱的对象,此生方能获得暇满难得的人身。复观行者此刻能存活于世间,亦是由于无数有情众生的恩泽,方能满足行者所需的各种生活条件。
 
    菩萨获得成就的根源,亦源自有情众生;一位觉醒的人,观有情众生于无止尽的轮回中,承受着巨大的苦楚,于是心生悲悯,欲去除有情众生的痛苦,并助其能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因而,累世广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等菩萨行,以此伟大的愿行,从而于心续中生起并不断增长各种道次第的证量,终能成为受人尊崇与景仰的菩萨。是故,菩萨应恒常思维有情众生的恩泽,若生起弃舍众生的心念,即不名为菩萨。
 
    圆满布施波罗蜜的修持,为证得初地菩萨之条件;此处所言圆满布施波罗蜜,行者须生起慈悲心与菩提心,断除吝啬与执着,不生起丝毫冀望他人回报,或任何得到美好名声的心念而行布施,如此,方为圆满布施波罗蜜。
 
    圆满忍辱波罗蜜的修持,乃能登上三地菩萨的果位;而行者欲修持忍辱波罗蜜,须有其他有情众生作为修持的对象,当有情众生对我们造成伤害时,此即为考验与训练行者修持忍辱波罗蜜的情境;因此,行者若能圆满忍辱波罗蜜的修持,并登上三地菩萨,皆有赖于众生不断惕励行者修持的恩泽。
 
    行者无论欲求得此生短暂的安乐,或是于心续中,生起各种道次第的体悟与证量,乃至终究证得圆满佛果,皆须依靠众生的恩泽方能达成。如是反复思维众生对于自己的深厚恩泽,从而生起珍爱有情众生的强烈心念,视有情众生的利益远胜于自身,并祈求顶上的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放出无量的光与甘露进入自身,加持行者生起珍爱众生的强烈心念;如此,行者即已迈开修心的第一步。
 
    吾人于轮回中承受各种痛苦的根源,皆源于「爱我执」,贪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贪爱自己的利益,视自己的利益远胜于其他有情众生,以此错误的心念,衍生出贪、瞋等种种烦恼,不断造作恶业,牵引吾人继续于轮回中,承受各种苦果;
 
是故,行者应当认清「爱我执」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并尽最大努力去克服它,恒常思维有情众生对自己的恩泽,将贪爱自身利益的自私心,转变为悲悯有情众生的利他心,便能彻底战胜此敌人。
 
 
 
    (二)「随处与谁为伴时    自己较诸众人卑
 
           从心深处思利他    恒常尊他为最上」
 
    修持每句偈颂时,均能至诚祈求顶上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加持自己,使自己能于心续中,生起体悟与证量。但生起体悟与证量最迅速的方法,却是在行者与有情众生相处时,以有情众生作为行者修心的对象。昔日于西藏,有两位修行者,一位致力于禅坐观修,另一位则专心绕塔礼拜,绕塔礼拜者问禅坐观修者说:「汝修何法?」禅坐者答以:「修忍辱。」绕塔礼拜者二话不说,一拳往他身上打去,修忍辱者瞬即暴跳如雷;因此,若仅希求藉由自己独处观修,而欲获得各种体悟与证量,是极为不易的事。行者尚须把握与有情众生相处时,将各种情境转化为修心之用,方能于心续中,生起各种道次第的体悟与证量。
 
    藏谚云:「高傲的岩石上,无法留存任何的水滴。」意指若行者心生贡高我慢,将无法于心续中留存任何的功德。傲慢的习气不仅令行者无法获得究竟的安乐,即便于当下,傲慢亦能牵引诸多烦恼与疾病,他人亦因自己傲慢的态度,而感受到不悦与痛苦,而咸皆远离;由此观之,傲慢的习气是造成自己与他人痛苦的原因;因此,无论何时、何处与其他有情众生相处时,皆须视自身较有情众生卑下,如是思维,能对治我慢的习气,将贪爱自身远胜于有情众生的私心,转化为视有情众生远胜于自己的利他心,从而引生出悲悯有情众生的慈悲心,以生起慈悲心故,行者能令其他有情众生,感受到温暖与安乐;如此,便能将导致行者于轮回中承受痛苦的根源---爱我执,予以断除,并以此生起慈悲心的因,终能成就圆满佛果。   
 
    吾人累生累世不断串习着爱我执的习气,贪爱自身身的利益解远胜于其他有情众生,并将这种谬误的观念,视为天经地义;惟若深入思维,我是否较其他有情众生殊胜而尊贵呢?人自视为万物之灵,认为畜生道的众生,不知取舍善恶,唯随贪、瞋、痴烦恼的牵引,而浑浑噩噩度日,因此,远较自己低下。然事实上,即使生而为人且自诩为大乘佛教徒,对于善恶的取舍分别,却仍存有迷惑与愚昧,时常造作恶业,却不知忏悔自省,不能惕励自己永不再犯。畜生道的众生造作恶业,如同眼盲之人,奔向悬崖险境,尚情有可原;然号为万物之灵的人们,却同样不断造作恶业,如此与畜生道的众生有何差别?如是思维,即能了知,不应鄙视其他有情众生;与任何有情众生相处时,皆应视其为尊上,自身为卑下;藏谚云:「与众人相处时,须观照自己的口;独处时,须观照自己的心。」与众人相处时,观照自己的口,可避免行者不经意说出伤害其他众生的话语;独处时,观照自己的心,可避免生起与串习「爱我执」的恶习;如此,对于自身、其他有情众生乃至整个社会获得祥和安乐,均具有极大的助益。
 
 
 
    (三)「一举一动观自心    正当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与他人时    愿即克制令消除」
 
    对治烦恼为修心极为重要的部份,行者须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念,当烦恼于自心萌生时,应立即予以对治与断除,若未能如此,当察觉烦恼已生起时,切勿放任其存于自心,且不断增长,应视之如敌人,以猛利的心去克服、战胜烦恼。
 
    烦恼为修行者亟欲克制的大敌,经典中记载:「累劫所植功德林,剎那瞋火遍燃尽。」烦恼如同偷盗行者极为珍贵的功德宝物之盗贼,能障碍行者体悟与证量的生起,对于如此凶恶的敌人,应当发猛利心予以克制;当其他有情众生,对自身造成伤害时,应当克制自己,不令瞋心生起,如是不生瞋恼,而代之以悲悯,观照伤害行者的众生,即为修持忍辱波罗蜜之精髓。
 
 
 
    (四)「彼境邪恶之有情    恒为猛烈罪火惑
 
           见此如遇大宝藏    愿珍惜此难得宝」
 
    当吾人遇到恶习深重的众生时,因其受罪恶习气的牵引,故容易对行者与他人造成伤害,对于如此身不由己的众生,不应瞋恨,应心声悲悯而修忍辱;当遇到病苦缠身的众生时,其以自身示现轮回痛苦的本质,惕励行者生起出离心,故应心怀悲悯。此等有情众生,为行者修持忍辱与慈悲的尊贵对象;是故,当视其为难得之珍宝。
 
(五)「吾昔曾饶益某人    并且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    愿视为圣善知识」
 
    吾人往昔曾造诸善业,饶益其他有情众生,并且对于自己的善行,心怀他人能感恩图报的心念;然受吾人饶益之有情,非惟不能感恩图报,且以各种无理的方式,加害于行者。对于此类有情众生,行者应当视其为教化自身修持忍辱波罗蜜的善知识。
 
 
 
    (六)「他人出于嫉妒心    非礼辱骂谤我等
 
           妒恶之言我取受    愿将胜利贡献他」
 
    当自己未犯任何错误,他人却以种种无礼的言语,辱骂于我、诽谤于我时,自己愿意承受诸多出于嫉妒心的恶言恶语,并将利益归于对方。然此句偈颂之意涵,并非放任正在造作恶业的众生,继续胡作非为。菩萨戒中,如此记载:当有情众生造作恶业时,行者须生起悲心,悲悯其以此造作恶业的因,导致将来须自食恶果,并以善巧的方法,阻止其继续造作恶业。
 
 
 
    (七)「总之直接与间接    愿先利乐于诸母
 
           如母有情之苦患    我愿暗中自取受」
 
    行者须发心尽己之所能,给予一切如母有情,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对于如母有情此刻所承受的各种痛苦,发心愿代为承受。其修持方法为:观想如母有情此刻所承受的痛苦,化为黑色的光进入自身;自己的善根与福德资粮,化为白色的光进入如母有情身中,此句偈颂为修心「方便」之总结。
 
 
 
    (八)「愿此一切我所行    不为八法念垢染
 
           已知诸法如幻智    无执无缚得解脱」
 
    此句偈颂为修心「智慧」之总结;障碍行者不能证悟空性智慧的关键,在于对诸法的真实性,不能如实而透彻地了知。吾人常为诸法的表象所迷惑,以致于看到任何的人、事、物,均认为其具有自性,能不依缘起而单独存在,此种谬误的观念,障碍行者不能证悟空性智慧。
 
    举例来说,当行者对造成自己伤害的人,生起瞋恨心时,当下因强烈的执着,误认为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人,与造成伤害的事,均真实的存在;惟行者若能深入思维,则可以发现,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人,乃是依于五大(地水火风空),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对我造成伤害的事,亦是当下遇此恶缘,因而发生此事;若去除各种的缘起,行者将发现自己所瞋恨的人与事,形同梦幻泡影一般;因此,了知诸法的真实性为空性,当因缘和合时,方变现各种表象而暂时存在,如是思维,即能逐渐远离世间八法的垢染,消除爱、恶、亲、疏等种种的分别心,以平等心观待一切有情众生,而获得清净与解脱。修持完毕,观想顶上的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由顶门进入自身,安住于心间,加持行者能断除爱我执,常怀慈悲心,于心续中生起各种道次第的体悟与证量,成就修心的方便与智慧。
 
    希望诸位能将此简短的八句偈颂,实际用于平日的修持之中,每日清晨醒来,能以很短的时间,修诵此八句偈颂;日常工作与生活,能以偈颂的内容,奉为自己言行举止之圭臬;夜晚入睡前,反省自己一日的起心动念与行为,是否确实做到?若多所违犯,则惕励自己能心怀悲悯;若能确实做到,则随喜自己的功德。能依此法而行,一星期左右,诸位将发现自己已渐入佳境;若能持续一月,则必能生起体悟与证量;以此为基础,再深入修持各种解脱道的内涵,必能趣入解脱道,终能证得圆满的佛果。
 
    最后,谨以寂天菩萨于《入菩萨行论》中的偈颂:「一切止恶之进取,防护自心为最要。」以此与诸位共勉。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果硕仁波切皈依开示
下一篇:金刚萨埵百字明修诵法开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