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册 学毗钵舍那法 由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点击:2980]   [手机版]
背景色

「由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辰四由修习而获得毗钵舍那的标准:

当你们这样以观慧观察进行修习时,在生起前文所说的「轻安」之前,即名为「随顺毗钵舍那」,生起「轻安」之后才是「真实毗钵舍那」。至于「轻安」的性质及引生「轻安」的方法在前文已经解释。又由先前证得而延续未失的「奢摩他」亦能引生「轻安」,所以「毗钵舍那」并非只有「轻安」就足够。为什么呢?因为在修习观察时若能由(观察)本身的力量引生「轻安」才能称为「毗钵舍那」。就这一点而言,观缘「尽所有性」或「如所有性」的「毗钵舍那」均是相同的。正如《解深密经》所说:

世尊,假如菩萨在获得身心轻安之前,向内作意思维所已了知的一切诸法三摩地所行影像,这种「作意」应如何称呼?

弥勒,这并不是「毗钵舍那」,而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亦说:

所以,毗钵舍那是依靠获得身心轻安而成就。当你们对已思维其意义的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胜解观察时,若未生起身心轻安,这种作意即名为「随顺毗钵舍那作意」。当生起轻安之后,这种作意即名为「毗钵舍那」。

意指修习缘「尽所有性」的奢摩他、毗钵舍那或双运与修习观缘「如所有性」的奢摩他、毗钵舍那或双运悉皆相间。若观察本身能引生轻安,那亦能引生「专注一趣」,所以,已成就「奢摩他」的功德就是由观察思择本身亦能引生这种「专注一趣」(奢摩他)。同样,对于已完善成就「奢摩他」的人而言,即使观察修亦能帮助「奢摩他」,所以切莫以为凡是进行思择观察修便会有损「住分」。

只有对二无我见的任何一者获得清净无谬的了解并对它进行修习,才能成为缘「如所有性」合修安住和观察的毗钵舍那,这种才是能区别「真实毗钵舍那」的标准,其余一切方法皆不能区分。

不能用作区分的事情是指什么?修习任何所缘境也可以令粗品二取显现停灭,令心处于犹如无染净空,具有明显、了别、澄净(即是明分、了分、澄分)的心境。心就如没有风吹的灯烛一样稳定持久。在意识所显现的外境和内境犹如虹霓轻烟,而且这种情况还会持续显现,但是,当行者作意专注于任何在意识显现的境相时,它们却连些微的作意亦经受不起,于是行者的「奢摩他」便会恢复。

虽然色、声等粗显的外境先会显现,但当行者熟习这种修习后,先前获得的各种认识和觉受便会逐渐脱离。若行者令心专注于色、声等外境之上,它们便没法经受些微的作意而隐没,虽然会有这些觉受出现,但这并不是获得通达远离二边的真实正见,这种模糊不清的显境亦绝不能视为通达中观所说的「如幻」意义。因为即使行者内心并未趣向正见,但是只要长时修习「住分」亦会有这类事情显现。正如前文所说,「如幻」的意义必须依仗两种因素才能现起:

(1)决定诸法无自性的「理智」定解。

(2)「名言量」不能否定显现成立。

「色」等事物于意识之前现出像虹霓般的通透轻薄相,只是「无质碍触事」和「虽无质碍而有明显」两者的结合。由于这种决定连些微无自性的定解也没有,所以不可把它视为「如幻显现」,因为这种把「质碍触」称为「自性」的做法是把「自性」和「质碍触」这两种所破境视作相同。否则,若认为中观所说的「如幻」(藏: sgyu ma lta bu )及「虚妄」(藏: brdzun pa)便是这样的一回事,那么,以虹霓和轻烟为差别事(藏: khyad gzhi)时应不会生起「有自性」的想法,因为按照这种做法而言,对「差别事」生起的定解即是定解它们无自性而有显现。还有,若以「质碍触事」作为「差别事」时,这种做法便不能引生「质碍触事无自性」的定解,因为按照这种做法而言,对「差别事」生起的定解即是妄执「有自性」。所以,当「色」等事物这样显现时,并不是「如幻显现」的意义,因为它完全不能把妄执这种通透轻薄相便是这些「境」的真实本性的意义破除。正如前文所说:「如幻显现」是在先前已得清净正见而未忘失的人身上出现的事情。(宗喀巴大士在文中是反对有人以「时轮续」的说法来解释中观派所说「如幻显现」。)

在善知识阿兰若师傅出的各种道次第之中(阿兰若师又作贡巴瓦。全名贡巴瓦旺促坚赞,藏: dGon pa ba dbang phyug rgyalmtshan。阿底峡尊者传出的迦当派教法,在仲敦巴大士之后分成三支: 1 博朵瓦的「教典派」藏: gzhung pa ba、2 懂峨瓦的「教授派」藏: man ngag ba、3 贡巴瓦的「道次第派」藏: lam rimba。这三支传承最后又传至宗喀巴大士手中。「道次第派」所依止的论典是称为「圣教次第」,藏: bstan rim。宗喀巴大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便是以这类开示道次第的论典为基础。见《广论》英译注),对于引生空性正解的方法曾这样的描述:首先应修习「补特迦罗无我」(人无我),然后再修习「法无我」的意义,并要任持正念、正知。假如一座的时间太长,难以任持正念,便会时而沉没时而掉举,这样所得的利益便会微不足道。所以应于上午、下午、初夜(黄昏)、后夜(黎明)四座之中分别修习四座,亦即是于一昼夜之间修习十六座。若认为所修境已变得清晰明显又或获得某些觉受便要停止。在按照这种方式修习时,假如自觉没有修习很长时间,但在查看时间时却发现昼夜急速流逝,这就是表示已能摄心于所修境之上。相反,假如自以为修了很长时间,但是在查看时间时却有度日如年的之感,就表示心未摄于所修境之上。若能摄心于所修境之上,内心的烦恼便会减弱,而且会以为自己此后再也不必睡眠。当行者每座修习能长达一昼夜时,他的三摩地便会生起四种征相:

(1)无分别—在住定时不会感觉有出入息(呼吸活动),而且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和思维会变得非常微细。

(2)明了—像秋季正午的天空一般明朗。

(3)澄净—像在日光之下,把清水注入洁净的杯子一般清澈澄净。

(4)微细—处于前三种征相之中,能了了分明看见细如发尖的事情。

虽然这是生起「无分别智」的随顺,但是相比于真实的「无分别智」,它的性质仍属有分别,因此称为「颠倒」。《辨中边论》说:

随顺即是颠倒。

依照《辨中边论》所说,在异生凡夫的空性修习之中,即使最善妙者仍是随顺颠倒。

虽然在修习前文所说的无谬正见时并未生起其它征相,但是亦能称为修习无我意义,相反,假如不能修习无谬抉择正见的意义,即使已生起四种征相仍不能视为修习了义。所以,应依上文所说以确定是否修习「如所有性」的意义。修习「如所有性」后,诸法犹如幻现的道理,应从上文所说而得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册 学双运法
下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册 学毗钵舍那法 修习毗钵舍那之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目录 出版前言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序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正宗分 造者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正宗分 教授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讲说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暇满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三恶趣苦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皈依三宝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深信业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思维苦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思维集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意乐之量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