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昂旺朗吉堪布] [点击:2984]   [手机版]
背景色
卷之十四
未三、心住所缘后应如何行分二 申一、有沉掉时应如何修 申二、离沉掉时应如
何修。
申一、又分二 酉一、明不知沉掉之对治 酉二、明已知不勤断之对治
酉一又分二 戌一、抉择沉掉之相 戌二、于修行时生觉沉掉之正知
戌一、抉择沉掉之相
  「掉举,如集论云:『云何掉举,净相随转,贪分所摄,心不静相,障止为业
。』此中有三:一、所缘,谓可爱净境。二、行相,谓心不寂静,向外流散,是贪
分中爱著境相。三、作用,谓能障心安住所缘,即心安住内所缘时,由贪著色声等
之掉举牵引内心,于境散乱而无自在,如悔赞云:『如缘奢摩他,令心于彼住,惑
索令离彼,贪绳牵趣境。』沉没,亦云退没。有谓住境不散心不明澄之□沉,为沉
没者,实不应理。修次中篇与解深密经说:从□沉生沉没故。集论亦说,沉没为随
烦恼中之散乱。但集论所说之散乱,亦通善性,非决定染污。□沉,如集论与俱舍
说,是疑分摄,身心粗重,无堪能性。沉没,谓心于所缘执持力缓,不能明了取所
~P 904
缘境,故心纵澄净,若取所缘不甚明了,即是沉没。如修次中篇云:若时如盲,或
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闭目,其心不能明见所缘,应知尔时已成沉没。余大论中,
未见明说沉没之相。故沉没有善与无记之二。□沉则属不善及有覆无记,唯是疑分
。诸大论中,说除沉没,修佛像等诸可爱境及光明相,令心策举。故心不明了如入
黑暗,及心力低劣,皆当灭除,要使所缘明显与心力开张也。掉举易知,唯沉没相
,诸大经论皆未明说,故难了解。然极重要,以易于此误为无过三摩地故。应照修
次论所说,于修验上审详观察,而求认识也。」
  沉掉之相,如未经研究,则生起时不能认识。掉者,如集论云:「于所爱相随
转之贪一分摄,心不寂静相,障止为业。」此中有三:(一)所缘,即可爱静相。
(二)行相,谓不寂静而外流荡,是心贪之一分,于境以爱著相而转。(三)作业
,谓障心住所缘。其生起之相如何,于心内住所缘时,而以曾经串习之贪著色声等
之掉举,令住缘之心不能自在,向彼等境,引心令散。如月居士云:「如如缘奢摩
他时,(如如者,缘如所有、尽所有,以修奢摩他。或如师教,或如经教以修。)
于彼彼数数令意安住。(彼彼,指彼彼所缘。)纵彼彼有烦恼索者,尤其是贪著之
~P 905
绳,令无自在而牵引也。」彼彼烦恼,包括贪、镇、疑、慢、疑等。此虽皆能令心
不自在安住所缘,而在三摩地中一心专注所缘时,令心不自在而散乱流荡于外者,
以贪一分为最多。但流荡与掉举不同,流荡不分善恶,如观佛像为所缘,而又念到
供养等,流荡即随烦恼之散乱。掉举,则专属贪之一分。镇疑等虽亦令心流荡,但
不常起,非三摩地最大障碍。因贪烦恼流荡为掉举,不因贪烦恼流荡为散乱。掉举
分粗细,均贪所摄,如缘佛像而流荡于色声香味触等可爱境,久之乃觉,是粗分。
若心住缘而又分一分,以缘可贪可乐境,是细分。沉者,从多种译本看,有释为退
弱者,此之退弱与丧心志退弱不同。丧心志退弱是对善所缘退弱,近于懈怠。此处
退弱,单指沉之现相,藏中过去大德许心虽住缘而无澄明之昏为沉,是不应理。以
经教明明分昏与沉为二,如昏即沉,何必分二。由其不识昏沉,不知昏昧为昏沉之
因,沉为其果。藏中多犯二病:(一)不能分流散与掉举,不分善与不善。一切流
荡谓即是掉举,故主张无念,任何亦不分别。以为如此,即可不生掉举,而不知所
见仅为散乱。(二)不能分昏与沉,以昏昧为沉。迨一入细沉,心仍住缘,便以为
已经得定,终身在细沉中过日而不自觉。因细沉之相,在声闻地等均未明言,经修
~P 906
次、解深密等,乃明言之。故过去大德均不能识。修次及深密中说,由昏生沉。集
论中虽将沉说为散乱,然彼中所说散乱,异门甚多。列沉为散乱者,非指随烦恼之
散乱,以散乱有时亦由于善所缘而生,不定成染。例如眼耳等五根亦可生散乱,但
不属烦恼。集论列沉为散乱,乃外散乱,由散乱之散乱,非随烦恼之散乱。彼明明
说,随烦恼之散乱相,为随贪镇疑而生,心于余流荡为相。如果随三毒转之散乱即
沉,则用一心专注所缘法,即可对治,而沉实须明显精识方可对治。如仅用一心专
注即可治沉,则修止何必定具住与明二殊胜,惟取住分足矣。故沉之为散乱,不属
随烦恼。然则掉举是否随烦恼之散乱摄。当知三摩地掉举虽由著于可爱色声等境而
流荡,但以曾经串习境为限。随烦恼之散乱,则总可爱可贪之境,不问串习与未,
是为不同。
  昏与沉别。昏者,集论及俱舍说是疑分,身心重而无堪能。沉者,谓心于所缘
,执持之力缓,或见所缘不明。故若虽有澄分,而无所缘明了之紧执力,即成为沉
。由身心粗重无有堪能为因,渐使心暗不明,即沉。此时所缘仍从对面显现过来,
而能观之心不能精明看过去。此须以心安住所缘,有经验者方能体会。修次中编云
~P 907
:「若于一时或如生盲,或如入暗,或如闭目,心不明见所缘,尔时当知即为沉也
。」宗喀大师谓:喻沉,无过此论。而过去读者,仅注意如盲如暗如闭目三喻,以
为与昏昧无别,而不注意后文心不明见所缘一句。非心不见所缘,乃不见明了精确
之所缘,是为沉相。诸广大教典中,未见有明示沉相者。沉分粗、中、细。细沉与
真三摩地极相似。因三摩地有住明二分,而细沉亦有此相似之二分,其分辨惟在明
了精实之力上。此力初住缘时虽具足,稍久,其力稍退,不能如初,即入细沉。中
沉,心亦住缘,亦明而澄,惟明分乏精实具力。粗沉,心亦住缘,而不能紧持,且
不明显,如闭目然。明,谓所缘;澄,谓能缘。沉有善与无记之二。沉大半属于无
记,亦有属于善者,例如修不净观,心亦能住,亦能澄,惟明显之力稍缓,因分一
分缘慈无量等故,此时则亦属于沉,亦属于善。又如缘空性修止,住缘不散,亦觉
澄澈,惟明分力弱。此时所缘为空性,属善。明分力弱,属沉无记者,于善所缘不
明是昏,则有染及有覆无记,即有盖覆体性转变无记。凡上界天之无记,均属有覆
无记,故昏是疑所摄。诸经典中,除沉之法,为缘佛像及人身难得,或日月光明等
,令心高举,遮止心□。沉由昏重而生,由所缘力缓,或向收摄太甚所致。□境为
~P 908
由昏重而生一类,令心高举,为对治所缘力缓。盖修止必双具明显与策举之力。故
心一沉□,应立用光明与策举二种方便。若心不□,仅所缘稍缓,则但策举一法亦
足。掉举不论粗细,均属易知,以随贪而转即掉举故。惟沉难知,以经典少明其相
。且细分之沉,住分、明分、澄分,均已具备,惟无精识之力一点。而精识力之有
无,最为难辨,故往往误细沉为无过之止。须从修练中仔细领纳体会乃知,非从言
说中可识。颇邦喀大师谓:「修止中有无精识之力,譬如随意皈依三宝求加持,即
等于沉相。若真见三宝功德而后皈依求加持,即等于具精识之力。」又「譬如有奇
物,欲以示人,初故吝不出,最后要求迫切,乃出而示之。彼时突见,惊奇之心,
即为具力,精识之力亦等于此。」
戌二、于修行时生觉沉掉之正知
  「唯能了知沉掉,犹非完足,要修行时生未生沉掉而有如实能知之正知。复当
渐生有力正知,沉掉起已,无间能知,固不待言,即未生而将生者,亦须正知预为
觉了。如修次后二篇云:『见心沉没,或恐沉没。』又云:『见心掉举,或恐掉举
~P 909
。』即是此义。若未能生如是正知,纵自断言,始从某时,终至某时,全无沉掉,
所修无过,亦不定然;以发生沉掉亦不尽能知故,未生有力之正知故。如辨中边论
云:『觉沉掉。』觉了沉掉要正知故。若未能生凡沉掉起决定了知之正知,纵长时
修,沉掉生已不能了知,徒以微细沉掉虚度时日。若尔,云何生正知耶?曰:前修
念法,即修正知一重要因。谓若能生相续正念,即能遮止忘失所缘之散乱,亦能遮
止沉掉生已久而不知,故沉掉起易于觉了。又觉已失念时之沉掉与觉未失念时之沉
掉,二时迟速(久暂),自观内心极为明显。故入行论密意说云:『若时住正念,
守护于意门,尔时生正知。』辨中边论疏亦说,念为正知之因?其另一因,谓心缘
佛像等境,或缘领受明了等心相时,住前说之念中,侦察内心散未散乱,摄持其心
。此是修习正知最切要处。入行论云:『数数审观察,身心诸分位,当知彼即是,
守护正知相。』由此能引(生)沉掉将生便预了知之正知。前修念法,能遮散后所
起之忘念,故当善分别。」
  通达正知之方便,仅察知沉掉,尚为不足。须于修中能知沉掉生与未生。彼正
知者,若渐生起具力,不仅沉掉已生无间能知之正知可生,即沉掉实尚未起而将起
~P 910
之时,能知之正知亦可生起。修次后二中说:「若见心沉,或将沉。心掉,或将掉
。」故仅见沉掉犹为未足。因正知为慧之一分,慧之作用,在能于身、语、意业别
别观察。故正知亦在能知身、语、意业为正不正,故云正知。正知由念生,有念即
有正知。假使正知未到能知沉掉已生、未生、将生程度,而云自某刻至某刻无沉掉
,无过失,则此种决定,必不能成。以沉掉虽生,亦不能决定,无具力正知故。必
须于已生知其已生,将生知其将生,有此程度,刻时久坐,乃能无过。辨中边论云
:「觉沉掉。」即说通达沉掉须正知。故若沉掉一起,而无不了知之正知尚未生起
,则纵经久修,亦不过以微细沉掉度时也。正知具力者,若仅能了知沉掉,或于某
时了知,某时又不了知,即不为具力。必须能于境上,不但知其为沉掉;且能于时
上,无时不了知为沉掉。并于沉掉未生将生即能知其未生将生,乃为具力正知,亦
即深细正知。或问:若尔,何以辨中边论说,念为生起正知之因。答:前说修念规
即此要因。修念规,即执持所缘,刻刻提起正念。正念不断,则无忘失所缘之散乱
,亦能遮沉掉起而不觉,或久而后觉之过失。便能易觉沉掉,且能觉念已失之沉掉
及念未失之沉掉。其时间之延促,自领纳观察甚明。所谓觉念失之沉掉者,例如精
~P 911
明稍欠者,受人欺而后知。觉念未失之沉掉者,例如精明具足者,不受人欺,欺即
知之。入行论云:「若时念为守护意门而安住,尔时正知即当生。」中边释(阿□
黎洛著造)亦说,念为正知因。心、正念、正知三者体性是一,随用异名。但古德
谓:凡体性是一者,即不许一是因一是果,中边明说「念为正知因」者何故?盖谓
正知依念而起。念之作用,恒常相续住于所缘。正知则依于正念,分一分心间时而
起,数数观察,念与所缘间,有无沉掉诸事,由是而称念为正知因,不属正因果门
中之因果。如属正因果,则有果生因灭之失。宗喀大师之教授,即心住所缘恒常不
断。三摩地中,务须时时分出正知,观察正念住缘之力,是否如初。不似他宗,一
住所缘之后,即任何亦不分别。因断沉掉,必须用能分别之正知故。又非离正念而
生正知,乃由正念流而生正知。前念是正念,后一念即正知,由是而立正念为正知
之因之名。又一因者,谓心缘所缘佛相等所取之相,或缘能取明了等相(等取心之
三相、无色、空明。)于依念之中更相续不断,探察其余散否?(此句所指为正念
作用。)如是持心者,是修正知最关要处。上文能明了等相一语,明了,即心体能
~P 912
取,有认识之意,亦即所谓认识心体。下句更相续探察其于余散否。如谓依上句明
了心体相续不断,而更观察其明了体性是否于余散乱,则恰为修正知方法。亦如谓
探察散否之功力相续不断,则恰为修念之方法。特详于此,以待异时请问善知识证
之。入行论亦云:「于时时中,数数观察其身心。」彼即是守护(即修习义),正
知之相。(亦可谓以念长养正知之相)以此当善分别,由上修正知法,能生沉掉将
生即知之正知。由修念法能灭除散乱之忘念。亦即正知功用在能了知将生之沉掉;
正念功用在能灭除成散乱之忘念。五过之中,懈,以精进四因果治。忘失教授,以
念治。沉掉,以正知治。正知属八断行内,正知何故属于对治,譬如防盗,广设巡
哨,巡哨得力,盗即远离,故巡能治盗。正知,有擦察沉掉之功,如觉掉,则以念
紧执所缘,如觉沉,则稍稍放松其紧执之力。由是沉掉不生,故成对治。
酉二、明知已不勤断之对治
  「若如前说修念正知,已善修习,生起有力正念,而微细沉掉皆能以正知觉了
,则无沉掉生已不知之过。若彼生已不起功用无间灭除,忍受不断,是三摩地最大
过失。对治此者,当修功用作行之思。此中有二:戌一,明思而灭除沉掉之法。戌
~P 913
二、示依何生沉掉之因。」
  虽已知断除沉掉出于正知之力,然若沉掉起而忍受,不生断除之作用,仍是三
摩地之大过。彼之对治,即是作用。前文三过,有沉掉不识之过,故用正知以识之
,是不识沉掉之对治。此处则虽已能识沉掉,而又有作用之过,故以起作用为对治
。由前文修习正念正知之法,生起具力之正念,然后能生起虽微细沉掉,亦无不了
知之正知,如此则固无沉掉生而不知之过。但若沉掉一生而不能无间生起灭除作用
,纵容其过去,则所修三摩地不成清净,为过极大。其对治则当修习名为行思之「
思」,或名为作用之「思」。此中有二:
戌一、明思而灭除沉掉之法
  「如集论云:『云可为思,令心造作意业,于善不善无记役心为业。』此义如
磁石力,吸铁随转。其于善、不善、无记三法,令心转动之心所,即是思心。此中
是取掉举生时,今心造作,断彼之思也。若尔,如何断沉掉耶?曰:心沉没,是由
太向内摄,失能缘力,故当作意诸可欣事,如观佛像等,令心开放。然非引生烦恼
~P 914
之可欣法。复可作意日光等明相。沉没除已,即应无间紧持所缘。此如修次初篇中
说,此不应修可厌患境,由厌令心向内摄故。又以观慧思择乐观之境,亦能灭除沉
没。如摄波罗蜜多论云:『由勤修观力,退没能策举。』如是沉没与退没者,若取
所缘力渐低降,名曰沉没。若太内摄,则名退没(退弱)。由心策举及开张所缘,
便能灭除,如中观心论云:『退没应宽广,修广大所缘。』又云:『退没应策举,
观精进功德。』灭除沉没,最主要之对治,谓思惟三宝、菩提心,与暇身义大等功
德,令心警觉,如冷水浇面。此要以慧观修功德品有所感者,乃能生起。沉没所依
之因,谓□沉、睡眠,及引生□睡之心黑□相。若修明相对治,则不依彼发生沉没
,生已灭除。声闻地说,威仪依经行,善取明相,数数修习,念佛法僧戒舍及天六
中随一,或思其余清净所缘,令心策举,或当读诵开示□沉睡眠过失之经论,或瞻
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若沉没微薄,或仅少起,则当策心正修。若沉没浓
厚或数数起,则应暂停所修,如其所应修诸对治。待沉灭已,后乃重修。若心取所
缘相不明显,心黑□相,随其厚薄,当取灯光火光及日光等诸光明相,数数修习,
令心生起大光明相。掉举,谓由贪门,令心追逐色声等境。此应作意内摄心因诸可
~P 915
厌事,掉举灭已,应修等至。(以此息灭掉举无间,于先所缘,应住其心。)。如
中观心论云:『作意无常等,息灭掉举心。』又云:『观散相过患,收摄散乱心。
』若掉举猛利,或时长久,应缓所修,而修厌离,方为切要。非心散时,略为摄心
,便能安住。若彼掉举不甚猛利,则随散时,收摄内心,令住所缘。摄波罗蜜多论
云:『若意掉举时,修止而遮止。』心掉举时,不可作意可欣净境,以是令心向外
流散之因故。」
  行思,行即五蕴之行。行分相应、不相应,此处指相应行蕴一切心所几皆属此
亦称心所有法。行蕴,相应行中以思为主。思者,集论云:「何名思?谓令心造作
之意业,于诸善不善无记中,役心为业。」亦即心于一切境不去行者而令去行,即
思之作用。如以磁石力,令铁无自在而转动,令心于善不善无记三者,随一而转动
之心所,即思。六识中以意识为主,而驱使意识,使之造作者,在遍行五中,以思
为主。此处为除沉掉而心不起作用,故用思以造起其作用。所谓名行之思者,当此
心住缘时,紧执所缘,不容沉掉生起,必先生有沉掉一起我即灭除之思想,而后沉
掉一起,即生灭除作用,故名行思。此思已生之后,断除之法为何?沉者,心低下
~P 916
之意。由于内摄心太猛,失于缘虑之力,心成低缓,故宜以欢喜事作起之。此时暂
从所缘他放其心,力攀异缘,如佛像等,令心欢喜,令心清爽。此欢喜,专指属于
功德,不生烦恼之欢喜。或缘日月光等,则以心沉过甚,入于昏暗境,故取日月光
明之像而为破除。既破除已,仍回到根本所缘显现起而住持之,此为修次初编所说
。因沉时不宜修可厌所缘,厌倦所缘为内摄因,使心更增内摄故。修止系用专注修
习法,因专注而偏于内摄。于此又应反其道而用观察修习法,将心放开,分别五蕴
处界等可欲之境,即能破除内摄偏沉之过。此如摄度中说:「如是沉或缩者。」谓
缘虑之力下没为沉,过于内摄为缩。缩为心情奋发之反面,故以策举力对治沉,广
缘力对治缩。喻如摄影时较光然,不令过散,或过摄,如过散过摄,均足令缘模糊
不明。中观心论云:「退缩应宽广,修广大所缘。」(如世俗见人颓丧,则劝令宽
处著想。)对治沉之最显著者,谓如思惟三宝、菩提心等胜利,并已得暇满大义等
功德,能使沉退之心忽然奋起。譬如于睡人之面洒冷水,忽然清醒,沉即驱去。宗
喀大师则谓:此法固可,但较难。盖必先依道次,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对三宝功德
等,生有修练之感动者,乃可适用。如对三宝等素来麻木无感动心,如何能一思即
~P 917
生作用而立清醒,决不如思金银等之易清醒也。(一笑)。又沉没之因为昏,昏即
心之黑暗相。为灭除此相,故修光明相。但有一缘明相而昏即除者,亦有昏如故者
,则宜放座,起而用经行威仪,心缘明相而修。经行威仪,即于宽敞风景之地,缓
步而行,或念三宝、戒、舍、尊(即天)或六中随念其一,或于此外凡能令心趣净
所缘,令心高举,及读诵开示昏睡过患等经法,并观望四方、日、星等,或以水盥
面,如声闻地说。总略言之,除沉法有数等:(一)不放所缘,不放座。(二)放
所缘,不放座。(三)所缘与座均放。(一)为沉甚微薄。仅欠精坚之力,则不放
所缘,将心力急持而修,即可。此对细沉言。(二)入中沉。所缘不明,即放所缘
,依所应治而修。(三)入于重沉。则宜下座,如前观四方、星辰等法,迨沉除复
修。若修时所缘虽在,而能缘心境黑暗,或薄或厚,则随其薄厚而缘灯火日光等明
相,数数修习,则心之广大明澄即可生起。前说缘佛身相好光明而修,亦即属此。
  掉者,系于贪门中色声等境令心驰趣。故其对治,要于能摄心之因,令意起厌
离之事上而作意。令意厌离之事:(一)观恶趣苦,(二)地狱苦,(三)死无常
等,尤以(三)为要。思此等能令心意低摄,低摄则掉寂。仍无间住于所缘。中观
~P 918
心论云:「思惟无常等,息灭掉举心。」掉,亦分粗细二分,如粗掉太猛,则宜放
座,用观察修法,(不用专注)分别观察可厌离事,极为切要。在声闻地有用摄录
此心于所缘,为治掉之法者,但此法不能治粗掉也。细掉由摄心过紧而生,则可如
声闻地说,暂摄录此心,平静安住所缘。(细掉如隐沟流水,故稍平其心摄录所缘
。)如粗掉过甚,放座修习厌离,仍不能治,则用「增叨」法(逼迫强能法)。例
如昏沉过重,则有「陇望」法。别有不共对治方便,即心风合空法。此法特殊,迨
马车中详说。摄度论云:「若意掉举时,当以寂遮止。」亦与声闻地同。又所缘过
高(如观在顶上)亦易掉举,则移低所缘。又所缘过低,亦易昏沉,则放高所缘。
其他尚多,治掉忌思惟清净欢喜之境,增流散故。
戌二、明生沉掉之因
  「沉掉之共因,谓不守护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勤修行觉寤加行,不
正知住。沉没之因,谓耽著睡眠,心取所缘过于舒缓,止观不平,偏修于止,内心
□□,于所缘境,不乐缘虑。掉举之因,谓无厌离心,心于所缘过于执著,未善修
举(未串习精进),由寻思亲里等,动乱其心。以是当知,沉掉虽微,皆当以正知
~P 919
觉了,毕竟灭除。若以微细掉举及散乱等,初时难断,舍而不断,或觉彼等既不猛
利,不恒相续,势劣短促,不能造业,故不须断,此是未知修习清净三摩地法,已
出慈尊等所抉择修三摩地法之外。故心掉散时,先当摄心住内所缘,求安住分。住
分生时,当防沉没,令心明了。此二辗转修习无过妙三摩地,不应唯于澄净住分全
无持力,俱行明了而起希求。」
  沉掉共因:1.不守根门,2.食不知量,3.不勤□寤,4.不住正知。守根门,分
护与持,不使根与可贪境合,为护;如根与可贪境合,立即觉察,谨持此心,为持
。食少则易生掉,多则易生沉。勤□寤者,使睡眠中亦不生不净过失。正知,不仅
察觉沉掉,即一切行住坐卧应理与否,亦当随时觉察。又凡修止资粮如退失不具,
即为沉掉之因。上述四门不过其最著者。(自依师起至生菩提心,皆可谓为修止资
粮,六度前四度亦然。)又沉之为因为眠倦,(如忧伤过甚,易入眠倦。)为执持
所缘缓慢,专注修与观察修法不平等,又为过依于止,心如暗而住,又为心住所缘
,不生欢喜。掉之因者,为厌分微少,(易举)为持所缘过紧,为不修精进(对善
~P 920
法不精进)为亲里寻思等,令心散乱。上文厌分微少,如净饭王因生太子,过于高
兴,常无厌分现前,故佛授记,此生不证轻安,以其心过于内外奋发故。向外向上
,均为掉举之相。又所谓不修精进者,例如有常精进于善法者,即有耐坐心,否则
便毫无坐心,稍坐即厌,是为举相。又亲里寻思者,过去藏中有竹青彭错者,其兄
在五代达赖时为藏王,名曰第巴桑结。竹青正修定时,适闻兄被杀。后入定时,辄
闻见其兄被杀寻思。后用不共对治法,始得清净三摩地。以是之故,虽细微沉掉,
均应以正知了知,一切断灭。有念谓微细沉掉,初修时纵或断之,未能永断,随任
放舍。又有念谓:沉掉若非猛利相续,纵不断彼,而以其短少微劣,不能集业,以
此为不须断者。此皆是未知清净三摩地修法者,出于慈氏菩萨等所抉择修清净三摩
地法轨之外。是故若心散掉,即当用正念摄此心,令其向内,安住所缘,求能住分
。(凡修止皆先求住分)住则易为沉因,又当用正知观察其住未。如其已住,即当
防沉,稍策举其心,令生明了之精实。此时又易为举因,又当用正念摄录此心,以
防其举。如是二*轮替而作,始得无过三摩地。不应于无精实之明分,唯稍澄净而
生凭信,以其仍在微细沉中。如于此便生凭信,则是在细沉中虚度时日。
~P 921
申二、沉掉离时应如何修
  「若如前说微细沉掉皆悉断除,则无沉掉,令心不平等。心平等转时,若复起
功用作行,即成三摩地之过失。对治此过,则当修舍。起功用作行反成过失之理,
谓由久修掉则摄心,沉则策举,已得堪能于适当时全无沉掉;若仍如前起大功力防
沉防掉,则令内心反生散乱,故于尔时须知舒缓。此是舒缓防慎功力,非全放舍持
境之力也。故修舍者,是在摧伏沉掉之后,非凡不起沉掉之时。以未催伏沉掉必无
舍故。若尔云何名舍?曰:舍有三种:一、舍受,二、舍无量,三、行舍,此是后
者。此舍体性,如声闻地说,于止观品调柔、正住、任运转性、有堪能性。得此舍
后修三摩地,沉掉未起之时,令舍现前,不发太过精进。此等如辨中边论云:『依
住堪能性,能成一切义,由灭五过失,勤修八断行。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
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修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失所缘,觉了沉与掉,为
断而作行,灭时正直转。』依住,谓为除障品发勤精进,依此而生心堪能性胜三摩
地。此即能成神通等,一切义利之依处,故曰能成一切义。此三摩地要灭五种过失
~P 922
,勤修八种断行,乃能发生。五过失者,谓:加行时懈怠为过失,于三摩地不加行
故;勤修三摩地时,忘失教授为过失,以忘失所缘,心无所缘可安住故;正住定时
沉掉为过失,彼二令心无堪能故;沉掉生时不作功用为过失,由彼不能灭除沉掉故
;断沉掉时,作行思反为过失也。沉掉合一为五过失,分别成六过失,对治彼等谓
八断行。对治懈怠有四,谓:信、欲、勤、安。对治忘念、掉举、不作行、作行者
,如其次第,即念、正知、作行思、正住舍,广如前说。此是以念正知,远离沉掉
,修心一境性妙三摩地之共同教授,不可执此为显教别法,密宗不须,以无上瑜伽
续中亦多宣说故。」
  前说修断除微细沉掉,系用对治法,指第八住时言。第八住已断除微细沉掉,
即系用对治法勤加功用而得。此时则已无或沉或掉之不平等心,唯平等而转。此时
若行,若加功用,反为三摩地之过。此过之对治,即当用舍。所谓行反成过者,谓
于一座中,已具不生沉掉堪能时,若仍如初修时起大防护沉掉之修习,如是作者,
心当散乱。故于尔时须当放缓。放缓有数种:一、放缓所缘,二、放缓持力,三、
放缓对治功用,皆是。而此处系专指放缓功用,非放缓所缘与持力也。(过去大德
~P 923
所谓愈缓愈善修者,即指此时与此种放缓而言,非七住以前事。)。止,须住明二
分。缓所缘则不住,缓持力则不明,故不可也。此种放缓防沉防掉功用之舍,应何
时而修,自初住至五住,皆有其能离沉掉之时,而时之长短不一。(二住住分比初
住时长,次递增。)第六住时住分长而非全无沉掉。第七住时已无沉掉,而时有沉
掉欲来之势。第八住并此欲来之势亦断,始为已坏沉掉之能力时。此时始可用舍,
非第七住以前未坏沉掉能力时即可修舍。(自第七住以前,常修防沉防掉功用,已
成习惯,故修舍非可轻言。修等舍时间,依本宗指为第八住心,甚至指为第八住心
究竟时。依上师口授,则指为第八住心,即决定义。得等舍则在第九住心时。又已
坏沉掉力,有指为九住时者,实则即在八住。依集论解释,行舍比声闻地多「普遍
能成」一句,意谓心得堪能,普遍能成一切善法。则知行舍在第九住时。)。所谓
舍者,乃指行舍,非受舍与无量舍。其体,如声闻地说,于止(专注修)观(观察
修)品之所缘,获得心平等性,及正直(不乱)任运而转(不加功用)、有所堪能
者(堪能修任何善法)是获得如是舍时。若修三摩地者,于沉掉不生时,(如前说
指为第八住,亦上师口诀指为第七住时者。)当作彼舍不为功用而安住也。以上皆
~P 924
为成就无过三摩地修法。以下引中边论以明根据所在。论云:「依住堪能性,为一
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依住堪能性,指已得三十七,四正勤、四神
足之上界功德,依此始成一切义利之事。)懈怠忘圣言(忘所缘教授)及昏沉掉举
,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欲)、能
依(勤)及所因(信)、能果(安)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
灭等流。」颂中依住者,谓为灭除与止相违之障品而勤精进,依此而住。于此能生
心堪能性胜三摩地。此心依堪能性胜三摩地,能成办胜神通一切义利,是神变之足
,或云处所。然亦非谓得心堪能性三摩地,即得四神足等功德,以神足等,为入道
品功德(功能),必须发起胜解脱,乃能得之。故依除障精进可得堪能性三摩地,
依堪能性三摩地可得四种神足等,是为但得其名而已。如此之三摩地,是从断五过
依八行之因而生。五过者:于加行时(修前)懈怠是过,以于三摩地不加行故;于
精进时(正修)忘圣言是过,以忘所缘教授,心于所缘无等住故(无住分)于等住
时(有住分),沉掉是过,彼二令心无堪能故。沉掉生时不行是过,以不寂灭彼二
~P 925
故。沉掉离时行思为过,此系将沉掉合说,故为五过。如修次中编分开沉掉,则说
六过。五过之对治为八行,懈怠之对治有四:即信、欲、勤、安是。其次,如忘念
、沉掉、不行、作行之对治,如其次第而为忆念(治忘念)、正知(治沉掉)、行
思(治不行)、正住之舍(治行),此心一境性之三摩地,以正念正知令离沉掉者
(即离五过,修八行。)是一切教授所共,莫执为显教别法,即无上瑜伽众多教中
,亦说此法。若不用离五修八之法,枯坐而修,以为寻觅心源,依过去大德,则认
为多是种畜生因。但云多者,可见其中亦间有少数不然。其不由离五修八而得正定
者,此由过去生中修定已熟,此生身心威仪已甚清净,但一缘念,与修定正行加行
相契,即能得止,此名心三摩地。在中边论中,有欲三摩地、(谓有以欲而得三摩
地者)进三摩地、观三摩地、心三摩地,此即其一。亦如过去修空性已入而未证者
,今生继续其习气,即令修缘心定,亦能证空。此类有情,不必教令识心,即闻心
经一遍,亦能证空。如非此类根器,过去修空已到八九浓厚习气,而又不依修空正
轨,便求证空,则为错误。修止亦然,非心三摩地有情,而不依修止正轨,欲求得
止,无有是处。
~P 926
午二、引生住心之次第分三 未一、正生住心次第 未二、六力成办住心 未三、
具足四种作意。
未一、正生住心次第
  「初有九住心:一、内住心,谓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如庄严经论云:『
心住内所缘。』二、续住心,谓前住心令不散乱,于内所缘相续安住。如前论云:
『相续令不散。』三、安住心,谓由忘念向外散乱,速当了知,还令安住前所缘境
。如云:『散乱速了知,还安住所缘。』四、近住心,般若教授论说,于广大境数
数摄心,令心渐细,上上而住。与庄严经论义同,如云:『具慧上上转,于内摄其
心。』五、调伏心,谓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喜。如云:『次见功德
故,心于定调伏。』六、寂静心,谓观散乱过失,于三摩地寂灭不喜之心。如云:
『由见散乱过,于定灭不喜。』七、最寂静心,谓贪欲、忧戚、□沉、睡眠等,生
时寂灭令息。如云:『贪忧等心起,应如是寂灭。』八、专注一趣,谓得任运转故
,精进修习。如云:『次勤律仪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运转。』九、等持心,修
次论说,心等住时,应当修舍。般若教授说,由修专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运而转
~P 927
。庄严经论云:『由修习不行。』此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编所引。如云:『此奢
摩他道是般若波罗蜜多等说』。」
  正生住心次第有九,凡修法者,对于科目,如九住心之类,须先通观,领会于
心,非修时始观书对照而修。(一)内住者,从外一切可乐可悦之境,收回其心而
内住于已经抉择决定之所缘上,是名内住。此不过摄录外驰之心暂住所缘,其势不
久。庄严经论云:「心住内所缘是也。」(二)续住者,即初所住心,莫于余散,
于彼所缘相续而住。论云:「彼相续莫散。」依上师口诀,初住时,一座中心有十
分之一在所缘上,余散者有十分之九。二住时,将初住能住之时刻延长,可至一串
珠之久,不于余散。(三)安住者,若因忘念于外散逸,了知彼已,仍还住彼所缘
。论云:「散乱速觉已,仍当安于彼。」上师口诀,二住虽能住缘一串珠之久,但
散乱起已,须间时方觉。三住时,则当时散乱当时即觉,仍住所缘。(四)近住者
,依寂静菩萨说,是为以心自性从广大中数数收摄,令其微细上上而住,与论云:
「应慧于上上,应内摄其心」相顺。上师口诀谓,三住时之余散,是为忘失所缘之
余散。四住时虽有余散,而不忘失所缘,摄心之力已成自性时时恐其心过广大,失
~P 928
之余散,而数数收摄,使之微细向上而住。从广大中,亦有思惟散逸种种过失,因
而收摄其心之意。(五)调伏者,谓思惟三摩地功德已,欢喜三摩地是。论云:「
次见功德故,于定调伏心。」上师口诀:谓见定功德,欢喜于定,因此乐于灭除定
障。此由四住时念力已强,数数收摄,渐入细微,则易生沉。故于五住,思惟三摩
地功德,使心情高举。此种高举之力,即能除去四住时所有之沉,故称为调伏三摩
地。在四住时有粗沉。五住时已无粗沉,仅有细沉。五住以上粗沉粗掉悉无。(六
)寂静,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寂其不喜。论云:「见散乱过后,当寂其不
喜。」此处散乱,指三摩地相违品之随烦恼。见此违品过患既遮止已,对于三摩地
不喜之心亦戢止。凡住心前后有关,三住心虽不忘所缘,而有外散之虞。故五住即
向内收,不使稍有外散。既不外散,住分已稳,而有生沉之虞,故五住使心高举,
断除微沈,然仍有一分贪等微掉,故六住心又防微细散乱。此种微细散乱,或称为
三摩地不顺方,或称不喜三摩地。在五住六住时,绝无忘失所缘之事,但仍有一分
贪、镇、慢、疑、害等细微散乱。六住则并此细微散乱而戢止,一心专注于三摩地
,不使于三摩地有丝毫不喜之心。五住与六住之别者,五住断微沉,六住断微掉。
~P 929
(七)七住最极寂静,谓于诸贪、忧、昏沉、睡眠等生起,而寂之静之。论云:「
贪心忧等起,应如是寂灭。」在七住时,本已无贪忧等生起,而有最极微细贪忧将
起之势。此时心力,并此将起之势,亦能立觉而使之寂灭。七与五六差别者:五六
住时,时有戒备沉掉之心,以五住细沉尚有力,六住细掉尚有力故。七住则细沉细
掉已经摧残,如盗已手足重伤,无有甚力,与贪忧等相状相同,如来时立能寂灭。
习止,唯五住较难,因五住粗沉已去,惟余细沉。此时心如虚空,最易误认已经得
止,因此铸错者甚多。迨第六七住,则已知彼时止尚有过,而从如空之心透穿而出
,故尚较易修。(八)八住,专注一境,谓为不励力运转而励力也。论云:「次精
进戒者,于心具加行,获得任运生。」所谓励力运转者,为求获得九住时任运平等
而转之止,故此时尚须励力作行,使一座中能一心专注也。七住可谓不受沉掉害,
八住则绝无沉掉,此何故?由励作行,一心专注故。九住则并此励力作行,亦不须
用,而惟任运平等而转。(九)九住等持,修次中编说:「若心平等时,应作舍。
」寂静菩萨说:「以修专注一趣故,无所发趣,任运而转,获得自由。」论云:「
由修彼不行。」所谓心平等者,谓无沉掉。专注一趣,即第八住之异名。由八住专
~P 930
注一趣,串习已熟,故九住心可不作行即能任运而转,如读书已熟,任运脱口而出
,故云由修彼不行,「彼」即第八住。此九种住心,见于修次中编,彼又根据般若
波罗密多等中所说。
未二、六力成办住心
  「力有六种:谓听闻、思惟、忆念、正知、精进、串习力。由此成办住心之理
,谓由听闻力成办内住心;从他听闻住心教授,初于所缘安住其心,非自数数思惟
修习故。由思惟力成办续住心,前于所缘安住之心,由自数数思惟修习,初得少分
相续住故。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散失所缘时,忆先所缘收摄其心及起念力
,初即不令散失所缘故。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以正知力了知于诸恶,寻
思及随烦恼相流散之过患。观彼过患,令于彼二不流散故。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
专注一趣二心,谓于微细寻思与随烦恼皆不忍受,精进断除。由如是行,其沉掉等
不能障碍妙三摩地,令三摩地相续生故。由串习力成办等持心,谓由善修前诸位心
之力,便能引生无功用转三摩地故。此依声闻地意趣而说。若作余说不可凭信。其
中得第九住心者,喻如读书至极熟时,初发心诵起,中间纵心散乱,然所读书任运
~P 931
不断。如是初起一念令心安住所缘,次纵未能相续,依止念知,然所修定亦能相续
不断经极长时。由此不须相续依止念知之功用,故名不作行,或无功用也。引生此
心,要先起大功用相续依止正念正知,引生一种妙三摩地,能住长时,不为沉掉等
障品之所间断也,此即第八住心。此与第九住心,虽同不为沉掉等三摩地障品之所
间断,然此须相续依止正念正知,故名有作行或有功用也。引生此心要于微细沉掉
等法才生即灭全不忍受,故须第七住心。引生此心,要于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了知散
乱之过患,发起有力正知,侦察内心,令不于彼流散,故须第五第六住心,以此二
心是由正知力所成办故。引生此心,要忘失所缘散乱之时,能速忆念所缘,及从最
初即起正念,令不散乱,故须第三第四住心,以此二心,是由彼二种念所成办故。
引生此心,要于所缘先能住心,及令住心相续不散,故须先生初二住心也。如是总
谓先当随从所闻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数数思惟,令稍相续。次若失念起散乱
时,当速摄心速忆所缘。次更当生有力念心,初于所缘便不令散。成就有力念已,
更当引发有力正知,了知散失所缘沉掉等过患,侦察不散。次当发精进力,设由微
~P 932
细忘念起散乱时,亦当无间了知断除。断已,使定渐长相续,不为障品之所间断。
此心生已,由勤修故,便成串习,即得第九住心无功用。转妙三摩地。以是当知,
未得第九住心之前,诸瑜伽师要起功用令心安住妙三摩地。既得第九住心之后,即
不特起功用令心住定,心亦自然入三摩地。得此第九住心,若未得轻安,则如后说
仍不立为得奢摩他,况云证得毗钵舍那。」
  九住心由六力成办:(一)听闻,(二)思惟,(三)忆念,(四)正知,(
五)精进,(六)串习。彼等成就何心?(一)以听闻力成内住心,以最初尝闻何
者为所缘教授,次闻如何住所缘教授,而后收摄外散之心向内,在所缘上作一度安
住,非由自己随意思想而得。(二)以思惟力成续住心,即彼最初住所缘心之续流
,由数数思惟所缘而修,始能获得稍能相续之效。(三)以忆念力成就安住、近住
二心,以于三住,心散向外,由忆念先所缘摄回,而使其与所缘相安而住。四住时
不但摄回散心,且使心与所缘不离。此种能使心与所缘不离之力,即最初忆念之力
。(四)以正知力成就调伏寂静二心,谓以正知力了解于寻思及随烦恼诸境荡散之
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五)以精进力成就最极寂静、专注一趣二心,谓虽生
微细诸恶寻思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七住)绝不忍受。由此其微细沉掉品,不能
~P 933
为害,故一座间,能成无间相续之三摩地(八住),此由具精进力故。(六)以串
习力成就等持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之三摩地。此时住定,久
暂随心,不须用力。此等出于声闻地,余说不如其善美。其中以九住为最殊胜,若
得第九住心,譬如于极熟教典,自最初起念诵意,在念诵中间,纵心余散,彼念诵
亦不间断,不加功用而即完成。此亦自最初起念,于所缘一次等住。其次纵不一类
相续,依念正知,而彼三摩地,亦能无间相续恒常而转。以其不须一类恒常于念知
功用,故名无行三摩地,或无功用三摩地。再逆溯而上,无功用三摩地之生起,必
须先以功用,一类依止念及正知,防其沉掉,使不顺品不能障难,生一能长久相续
之三摩地,彼即第八心是。第八第九心虽同为沉掉等之所不能障难,然第八心则须
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有功用。总之,第九与第八,其为长久相续三摩地相同,不
受沉掉障难亦同,惟有功用与无功用略异。第八之生起,必须具有纵微细沉掉将生
亦不忍受而予以断灭之心力,即第七心是。七与八之不同者,第七微细沉掉将生即
断,已不能为害;第八则微细沉掉将生之相已没,惟尚须依于正念正知。实则第七
之微细沉掉,乃指极微细沉掉,即沉掉之胚胎将兆,立即觉察而断灭之。此种微细
~P 934
沉掉,在第七心尚有生起之可能,第八则并生起可能亦无。第七心之生,必须有对
于寻思及随惑,观察其过患,而令彼等不能流散之具力正知,即第五第六心是。此
二心已有具力正知而成办故。盖第七已入上界功德,故于其前须断寻思及随惑。(
此时沉尚不甚,惟掉偏多,须以具力正知摧其粗者,第七乃摧其细。)第五与第六
之不同者,有力正知,在五住时,用于遮止较粗之寻思随惑,在六住时则用于遮止
较细之寻思随惑。再细别之,五时有力正知用以遮止细沉,以彼时尚可被细沉驱使
。六时则用以遮止细掉,以彼时尚可被细掉驱使。故第五第六心,可谓具力正知圆
满。第七则微掉亦无。再言之,第五时沉掉力均有,六时沉力已消,尚有掉力。七
时则掉力亦消,八时则二者全无。第五与第六之生起,必须一从所缘散失速忆所缘
,及于最初不令散失所缘之念。即须第四、第三二心。彼二心者,是以彼二念所成
就故。总之,第五可谓具力正知,第六可谓具力正知圆满,此二皆以正知为主。具
力而圆满之正知,又必由具力而圆满之正念而来。第四可谓具力正念圆满,第三可
谓具力正念。再第四第五之不同者,第五粗沉掉已无,第四尚有粗沉掉。又第四与
~P 935
第三之不同者,第四不忘失所缘,第三则尚有忘失所缘之时。第三心之生起,又须
由初于所缘境住心,及不散走而安住所缘之相续而来,即初二心是。盖第三住时虽
有忘失所缘时,但为时短,忘即知之,仍即摄回。第二住时,忘失所缘时长,久乃
觉知而后摄回,故第三由于第二来。第二之忘失所缘而能摄回,则又由于初住之从
外驰中摄心一度住缘而来。
  清净胜观由清净正止而生,清净正止为九住心。第九又递由初住来,故初,当
随所闻教授,善为住心之规。(初住,住缘半串珠。)次,于如是所缘当数数思惟
,由稍相续之门而稍相续。(续住,住缘一二串珠。)次若念坏散逸,当续摄录。
若忘所缘,当速忆念。(三住)次亦须生有势之念,更生初即不散所缘之念力,成
就具力之念。(四住)次生由见散失所缘之沉掉过失之门中,能观察之猛利正知。
(五、六住)次当生起纵极微细之忘念散逸,(即极微随惑)亦无间了知,断其相
续。(七住)及无彼已,诸不顺品不能障难之流渐令生恒常功用之力。(八住)若
彼生起,以励力修故,成就修习之自在力已,即当成无功用之第九住心。
~P 936
  再从顺次总述之:初、依闻,令心安住所缘。次、依思而修相续。三、心散速
摄。四、生起不散之念。五、六、生起观察过失之猛利正知。七、见散逸务即了知
,断其相续。八、依精进力,令恒常相续。九、无功用,无间相续,平等而转。以
是之故,未得第九心以前,修瑜伽者须以功用将心住定。若得第九已,纵不作定功
用,其心亦任运而入定也。然虽得第九心,若未得轻安,仍尚不得名止,更何论于
观。
未三、具足四作意
  「如声闻地说,九住心中具足四种作意,谓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
转作意。次五心时,由有沉掉间断不能长时修定,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第八心时
,由沉掉等不能间断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第九心时,既无间断,又不
须恒依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用。若尔初二心时亦有间缺,中间五心时亦须策励
,云何初二心时,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中间五心时不说力励运转作意耶?曰:初
二心时,心入定与不入定二者之中,不入定时极长。中间五心,则住定时长。故后
者就三摩地障碍立名,前者不尔。故彼二时,虽俱须力励运转,然有间缺运转作意
有无不同,故中间五心不名力励运转作意。如摄波罗密多论云:『由无间瑜伽,精
~P 937
勤修静虑,若数数休息,钻木不出火,修瑜伽亦然,未得定勿舍』。」
  (一)励力运转作意,(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三)无间缺运转作意,(四
)无功用运转作意。如声闻地说,初二住时,须励力运转作意,由于念不住缘,须
励力运转其念,使住所缘。次五住中,(三、四、五、六、七)以有沉掉在三摩地
相续流中时作障碍,使相续之流有所间缺,不能恒久,故用有间缺运转作意。于此
有稍生疑问者,自三住至六住,固于一座中不能使定力无有间缺,第七住颇能住心
,似无间缺,似能恒久,立有间缺,则如何释?答:第七之我间缺,乃无粗沉掉之
间缺,而细沉掉间缺,则尚有之。又第七住之恒久相续,亦不能如第八第九之恒久
相续。第八第九微细沉掉均无,为清净之恒久。第七有细沉掉作间缺,不得为清净
恒久。第八沉掉不能作障,而能恒常修习,故立无间缺运转作意。此即指无细沉掉
为障而言。第九住,中间既无间缺,亦不须恒依功用,故立无功用运转作意。又问
:若尔,初二心时亦有间缺运转,中五心时亦须励力,而于初二不说为有间缺运转
作意,于中五心不说为励力运转作意,何故?答:初二心者,其心于成定与不成定
~P 938
之二者中,不成定者最久(即心不住所缘时最长)。对住定言,乃有间缺,既尚不
能住定,有何间缺可名。中五心者,住定极常,故于其中立三摩地留难之名,曰有
间缺作意。譬如阴云四布,不曰云雾作障,不见日光,则简其词曰有云作障。又如
有大功德人,偶有过失,可叹为美中不足,若在常行恶者,偶尔有一二善行,则不
能叹为美中不足也。又如藏习,赐茶臣下,如是一人,则直谓彼已得茶。若又一人
于茶外加赐糌巴,则不说茶与糌巴,而简称之为得二色。若又一人,于二者外,加
赐酥油,则简说得三色。故初二仅能予以励力之名,三住至七住虽亦含有励力在内
,而易其名曰有间缺。摄度论云:「相续无间瑜伽者,应当精进修静虑。如若数数
止息者,当如钻木火不出。」于瑜伽法亦如是。未得殊胜不应舍。此总摄修止法。
  凡瑜伽者,应先具修止资粮,依离五断八方法而修,再加精进不息,则六月可
得止。若依无上瑜伽,则或更速。若不得静地等资粮,每日能稍习住心,但不间断
,则修死无常、菩提心,任何法门,亦比不习住心者为速。依密教,则得第三四住
,对生起次第粗分功德马上可得。若不精进,数数休辍,则如钻木不能出火,故未
~P 939
得殊胜即不应舍。再者,后二度先修止,后修观,次修双运。在修止中,先备资粮
,次知方法,依之而修,则第三当明成止之量。今已岁寒,暂告一段落,待明年再
说。兹略言其概,以示圆满。如何为止成之量,自备资,依法而修,从初住到九住
,再加恒勤,不断而修,则必生轻安。轻安将生之兆,头觉重稳生热,热后即感快
觉。此相现后,先得心轻安。心轻安者,常人心恒不能听命,现则对于善法特别发
生堪能之性,(柔和听命之性)此性生起后,由心轻安之力引生轻安,身内有新生
之堪能风,充满全身,身如兜罗绵之轻快,全身充满快乐,此即身轻安之乐。此乐
生后,此时仍在所缘定中,即觉身与所缘相合,不知有身而唯有所缘。(如以佛像
为所缘,即身与像合一。)此时心中欢喜极甚,不可抑勒,觉所缘有不能把握之势
。此时尚未得止,不过九住后段而已。又俟不可抑勒之喜心稍退,所缘坚固,得不
动轻安,是为得初禅加行道,乃合于得止之量。得是量已,仅此定力尚不能断惑,
即当转修胜观。此处胜观即无我空慧之胜观。如何为空慧,待慧度中说。在三士道
中,在上士道从发心、六度、四摄,以至止观,已略言其概,善学已足。但通常学
者,或闻而不能记,或思而不能择,或修而不能入。颇公开示:有是病者,当依于
~P 940
田。去何为田?即以三宝为田,依止而修忏积,则身心日变,即能闻而能记,思而
能决,修而能入。若不依此,但以多闻供谈说为事,则属无利。盖学法为受用,须
使心与法合。释迦云:「我为众生说解脱法。」解脱与否,不在法与解脱,而在心
受用此法与否。望大众闻法而修,获得受用,乃为不辜负人身,具足大义。
三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壬午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公元一九四二年四月七日。
  今日因有新来听众,故先将学佛听法大要重说,吾人一次得难得暇满人身,应
成大义。提婆尊者四百颁云:「最初离非福,中当断我执,终断诸习气,是则为智
者。」大抵恒人不知无常,不念死无定期,更不念死后所趣。实则死非断灭,必有
所趣,厥为业力是视。即福业往乐趣,非福业往恶趣。恶趣极苦,故当先断非福业
,远离恶趣。但纵离非福恶趣,生于人天,而人天仍属无常,终归堕于恶趣,仍不
离苦。此由根本无明我执未断,发生烦恼之贪疑,故恶业不净,不出生死。必须断
除我执无明,使恶业清净,乃出轮回生死之苦。然,虽出生死,亦不算究竟安乐,
~P 941
以自利未圆,利他更欠,以此仅离生死怖畏,未离寂灭怖畏故。必再断烦恼、所知
二障习气,为自利利他圆满而进求佛果。于此有问,究竟有佛果可成否?经谓:成
佛如手中□摩果。意谓决定可成,以成佛之器,即为此暇满大好之人身,而精妙之
成佛方法,又经佛说法,又经宗喀大师将佛法显密二分精妙者撮集于此。以此大好
之人身,具大意义,由成佛之精妙显密二法而修,成佛固如掌中之果。以上说应当
发心,有佛可成。但仅为利益有情发心,即足以成佛否?答:尚须求成佛之法。成
佛须断我执及二障习气。断我执及习气,须用空慧,以空慧为断粗重之根本我执利
器。空慧,又非先就空慧求之,须先于空慧之支分求之。若闻说空慧,即求其慧,
不但不能断根本我执,即生死之我执亦不能断。空慧须具止观双运,因此,亦须求
止以前之法。因根本我执最重,譬如去垢,须先用小法洗去粗垢,渐次以大法去细
垢,乃能尽净,学法亦然。先以业果去恶趣重垢,次以断我执去生死轮回垢,最终
乃去二障细垢,去二障细垢,须止观双运之大法。此大法又须先学止。学止由离五
过修八断,直至无过轻安之三摩地,前已说讫。即初说止观胜利,次说止观具一切
三摩地,次说止观之自性,次说须修二之相,次说次第决定之理,次说各各修学方
~P 942
法。修法,从依顺缘,靠著五离八断,以至得等持之九住心,得九住心,能常住定
,又离沉掉,是否即已得止?其界限如何?今当复说。若不先知止之界限,容易误
铜为金。不但自谓得定,更自谓得大乐。以此辗转授人,误人误己。故辨别得定与
否之界限,极为重要。
卯三、修已成止分三 辰一、明奢摩他成未成之界限 辰二、明依奢摩他趣总道
辰三、明别趣世间道。
辰一、明奢摩他成未成之界限分二 巳一、显示正义 巳二、明有作意相及断疑。
巳一、显示正义分二 午一、明得未得圆满轻安即得未得奢摩他 午二、明得圆满
轻安即得奢摩他。
午一、明得未得圆满轻安即得未得奢摩他
  「若得前说第九住心,尽离微细沉掉,能长时修,复不须恒依念知,起大功用
,而三摩地能任运转,是否已得奢摩他耶?曰:得此三摩地者,有得未得轻安之二
种,若未得轻安,是随顺奢摩他,非真奢摩他。如解深密经云:『世尊,若诸菩萨
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此中间所有作意,当名何等?慈氏,非
~P 943
奢摩他,是名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庄严经论亦云:『由习无作行,次获得
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其有作意,即是此中所说之奢摩他。修次中篇
亦云:『如是修习奢摩他者,若时生起身心轻安,心于所缘如欲自在,当知尔时成
就正奢摩他。』般若教授论亦云:『如是菩萨独处空闲,如所思议作意思惟,于心
所现,舍离意言,多次思惟,若时未生身心轻安,是奢摩他随顺作意。若时生起,
即奢摩他。』若尔,未生轻安以前之三摩地,为何地摄耶?曰:欲地所摄。虽有如
是心一境性,然本地分说是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摄,以非无悔、欢喜、妙乐
、轻安之所引故。如是未得轻安之前,虽三摩地不须相续依止正念,亦能任运无分
别转,复能融合行住坐卧一切威仪,然是欲界心一境性,非奢摩他。」
  由获得未得圆满轻安之门,为得未得止。圆满轻安,指不动轻安,此根据佛说
而来。在第九住时,不但能恒常任运住定,且有轻安分,此时易起狂乱我慢,谓已
经得定,或谓已得空乐。过去大师及佛故加圆满轻安以简别之。意即指九住之轻安
尚非圆满。修止三大纲:一、修止资粮,二、修止方法,三、成止之量。资粮已具
~P 944
,依法而修,法,又须依无著、龙树二大车轨,亦即由离五断八,对治沉掉,使内
心住缘渐次延长,渐次清净,是为九次第。依九次第至离作行过失,而得不作行,
此时已否得止?答:此时已入于止成量之范围。止成之后,依止而入于道。在辨止
成与否时,又须示何者为真正之止,何者为非真正之止,如是分辨,完全根据解深
密经、庄严经论、修次中编、以及波罗密教授等。
  初、示正义,先设问以明之。问:若得第九住心,已离微细沉掉,已能常久修
习,又不须具足恒常依念正知之功力(第八住须依念正知),如是任运运转之三摩
地,为已得奢摩他耶?再简括之,谓若已得不须依念正知任运俱生之三摩地,是否
得止?若谓已经得止,则第九住心即当是止。若第九住心不得为止,则何者为止?
答:得此三摩地,尚应分有得、未得轻安之二种。若未得轻安,是为奢摩他之随顺
(相似),非正奢摩他。于此有问,得任运俱生之三摩地者,是否有轻安在内?答
:依教,若无轻安在内,则必不能耐久而住。可见任运俱生之三摩地定有轻安在内
。宗喀大师于此谓须辨得轻安与否者,乃指得殊胜轻安与否而言。若普通轻安,则
任运三摩地固已有之。又所以称之为奢摩他之随顺者,以此时已离细沉细掉,又能
~P 945
久住,又不须依念知励力任运而转,此等皆为定相,只是未得殊胜轻安,故只能为
奢摩他之随顺。解深密经弥勒问品(弥勒非不知定,特设问耳。)问:世尊,若诸
菩萨缘心为境(摄外散之心),内思惟心(安住内缘),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
作意(即心住所缘之作意),当名何等?佛答:慈氏,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
他胜解相应作意。(即言所缘与心相合,除所缘外,心不旁溢,是为胜解相应作意
。)即引轻安已,再以弥勒庄严经论证之:「由修无作行,(指从修八住专注一趣
起,至无作行之等舍第九住心。)次彼身及心,得大轻安已,应名有作意。」此处
言作意者,即指真正奢摩他。再引印度阿□黎嘎马那西那修次中编:「如是修止,
彼之身心,若于何时成就轻安:一、如其所欲,心于所缘成就自在。二、(任意入
定出定)尔时,当知是成止。」此比上文,谓须具轻安与自在之二,乃得为止,在
第九住心时,既非殊胜轻安,且不能自在住定,故不得为止。再引寂静菩萨般若波
罗密多教授论,「于此菩萨独居闲静,(修顺缘)如所思义所缘教授作意思惟,(
作意住于所缘不忘),舍离意言,(除上师教授所缘外,外缘一切舍离,一心不乱
。)于心所现(心现所缘),多数思惟,(依九次第多次修习),乃至未生身心轻
~P 946
安,是奢摩他随顺作意。何时生起,尔时即是奢摩他。」意谓如法修得第九住,若
未得殊胜轻安,不名得定。得殊胜轻安,乃名得定。若尔,彼未生殊胜轻安以前之
三摩地,是否有功德?其功德属于何地摄?(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曰:欲地所摄(下界功德)。欲地中虽有如是之心一境性(无沉掉之平等性,相
似等引地),然非是等引地(等引地为上界功德)。所以不立彼为等引地者,以其
未成就无悔(一因相)、喜乐(二因相)、轻安(三因相)之因相(等引必具三因
相),此仅能名欲心专注一趣之三摩地。如是之三摩地何故不具三因相?须知三因
相中,言无悔者,非作恶不悔,乃言无疲厌。欲心定尚未至此,不能无疲厌,必如
修次所说,如其所欲,心于所缘成就自在,乃称无悔。言喜乐者,谓心分之喜、身
分之乐,第九住心亦不具足。因真得殊胜轻安之止时,有极坚固之住分(喜乐与轻
安不同),又有心喜身乐二分,仅九住心未能如是故。故凡未得真正殊胜轻安以前
,虽不常依于念,其心亦不散于所缘之外,任运而转,现似行住坐卧一切威仪,均
和杂有三摩地在内,但得如是三摩地,仍当说为欲界心一境性,非正奢摩他也。此
~P 947
处行住坐卧一切威仪均和杂有定分在内,乃是现似之相,而或者遽误认为正修与后
得已成一片,便谓已等于佛。以正修后得合而为一,是佛境界故。现藏中亦常有自
谓,我无他长,惟修与未修无异者即此类慢心所致。故宗喀大师特别提明,此是欲
界心一境性,意谓定尚未得,何况成佛。(佛常在空慧定中而以妙观察遍缘一切诸
行,此则不过于行住坐卧中尚有定境,若令彼于定中化身往他方,示现说法涅槃等
相,则彼不能。)
午二、明得圆满轻安即成就奢摩他
  「若尔,云何能得轻安?得轻安已,云何成就奢摩他?曰:轻安如集论云:『
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遣除一切障碍为业。』身心粗重,谓于
善事身心不能随欲而转。此之对治,身心轻安,谓由远离身心粗重,于诸善事,身
心极有堪能力也。又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能障乐断烦恼。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已离
身沉重等不堪能性,得身轻利,是身堪能。如是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能障乐断烦恼
,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内心乐缘善境,离不堪能,心于所缘无障碍转,名心堪能。
如安慧论师云:『身堪能者,谓于身所事生起轻利。心堪能者,谓正思惟时,令心
适悦轻利之心所法,由此相应,能于所缘无障碍转,故名心堪能性。』总之,若得
~P 948
轻安,则起功用,欲断烦恼时,如行难行身心怯惧之无堪能性皆悉除灭,身心成就
极调柔性,随欲而转。如斯圆满身心堪能,初得定时即获少分,次渐增盛,最后转
成轻安与心一境性之奢摩他。又声闻地说,初时微细,难以觉了,后乃易知。将发
如是众相圆满易可了知轻安之前相,谓勤修三摩地之补特伽罗,便觉顶上似有重相
,然非损恼重相。此生无间即便远离能障乐断烦恼之心粗重性,能对治品心轻安性
即先生起。如声闻地云:『若于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心一境性心身轻安所有前相
,于其项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此起无间,能得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灭
除,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
依止,有能引发身轻安风来入身中。由此风大遍全身转,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能对
治品身轻安性即得生起。又此调柔风力周遍全身,状如满溢。如声闻地云:『由此
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诸风大种来入身中,由此大种于身转时,能障乐断诸烦恼
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对治彼身轻安性,遍满身中,状如充溢。』此身轻安,是
内身中极悦意触,非心所法。如安慧论师云:『当知欢喜所摄内身妙触,名身轻安
~P 949
。经说。意欢喜时身轻安故。』如是身轻安初起之时,由风势力,令身生起极大快
乐。由此为依,心中亦生最妙欢喜。其后轻安初起之势,渐趣微细,然非轻安一切
都尽,是由初分太动其心,彼势退已,有妙轻安无诸散动,如影随形,与三摩地随
顺而转。心踊跃性亦渐退减,心于所缘获坚固住。由离喜动不寂静性,即是获得正
奢摩他。如声闻地云:『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欢喜俱行令心喜豫,欢
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界于心中现。从此已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
妙轻安随身而转,心踊跃性渐渐退减,由奢摩他所摄心故,以于所缘寂静行转。』
声闻地说,要生如是轻安,始名有作意,由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乃得定
地所摄小分作意。」
  得圆满轻安,是成就奢摩他之规,于此有二问:一、得轻安之规如何?二、得
已成奢摩他之规如何?答:先解释轻安。集论云:「何名轻安?谓断身心粗重之相
续故,即身心之堪能,除一切障为业(作善无堪能之障)。」云何身心粗重之相续
,谓身心粗重相续如流。堪能,为心所有法,轻安与定辗转增长,有具力之轻安,
即有具力之定。有具力之轻安与定,即能除惑业等障,故云即身心之堪能,除一切
~P 950
障为业。何谓身心粗重?谓其身心于善所作,如如所欲无堪能安住者是。能对治彼
之身心轻安者,谓离身心二种粗重,身心安住最极堪能者是。(轻安,为心所有法
,本属于心。)分而言之,身轻安者,昔昔于烦恼乐断而为所留难之烦恼品类身粗
重性,今则若加功用断烦恼时,身沉重等不堪能与彼远离,其身轻利者是。(得身
轻安者,身轻快如兜罗棉,如云,触之柔软华丽无碍,故欲作善,其身无不听命。
)故此身轻安恰是身粗重之对治。心轻安者,昔昔于烦恼乐断而为留难烦恼品类(
烦恼助伴为其品类)之心粗重性,今则为断惑故,加功用时,心住所缘爱乐而转,
而无堪能之性与彼远离,心于所缘无所碍著而运转者是。坚慧论师说亦同此。
  身堪能者,谓于身所作事轻利生起。心堪能者,谓正趣思惟,令心适悦轻利之
因。此为一种心所有法,即心所有法之因修定,而转变为轻安者。由此相应,于所
缘境无滞运转,是故名为心堪能性。总之,若得轻安,则遮身心诸不堪能,具足身
心极乐住也。在藏文本与大本同,于不堪能句上,有恒常畏怯、身心难转等语。如
是身心圆满堪能,譬如十五夜月,由初一初二渐渐而满,而在一二时中则不易见。
~P 951
自初二住便生轻安,但不易觉。(初二住心,住所缘虽一刻之短,亦与未修定时不
同,故初二住即有轻安。)直至第九住时,身心轻快如处兜罗棉中,但尚未得为圆
满轻安。必自九住辗转增上,乃得圆满轻安。如十五夜月,无一毫不满。在经教明
文,五六住皆无轻安名,必九住乃有。推之初住二住时,更无此名。但彼虽非九住
之轻安,而是轻安之支分,亦如初一二夜月,虽非十五之月,而为十五月之支分。
圆满轻安以何为相?其生起必易觉察。其前相如何?谓彼精进修三摩地者,(第八
九住,乃称精进修定)脑上生起一种感觉,如新剃头者,以手摩头而生非不快感之
重象。何故此象必于脑上显现?因九住时心一境性任运而转,身心两方面不堪能之
风,因离微细沉掉之定力,渐渐收缩,聚于脑上而将作涣散,故脑觉重。此风涣散
之后,身心两方故能乐断烦恼。又复当问,此种前象生时,心身轻安是否同时而起
?答:此时心轻安先生,心中过去不堪能性马上消失,心与所缘无碍,如和面然,
欲捏何象,即成何象,极其柔和听命。所谓听命者,此时心欲住缘,即立住缘。欲
不住缘,放之而他,亦无所碍。此与未得定前心不如意者,恰相反对。堪能有多义
:柔和、听命、有力;欲忏罪即生忏罪之力,欲积福即生积福之力,虽未断烦恼而
~P 952
有断烦恼之力,比之平时,特别迅速。如得此堪能,得此轻安,欲移此心以修空性
空见,立能相应相合,使心与空性相合如胶漆。若无此种堪能与轻安,虽修空性,
心亦不住,不过生一种空性悟解而已。故如无堪能与轻安,仅能得闻思之悟解,而
不能得证。是以声闻地云:「易可了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不久当于其顶上似重
而生,非损脑相,即由此相于内起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心
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其次,由于依靠心轻安生起之力,其为身轻安之
因之风大即于身中转,此何故?凡人身心相连,心粗重故,身亦粗重。今因心生轻
安,故身亦生轻安。能起此种身轻安之风,在皮肤腠理之间,是为堪能之风。此风
一起,周遍贯行身诸支分,身粗重性即得遣除,其能对治身粗重性之身轻安即得生
起,亦复增广于一切身分,堪能风力,现似充满(意谓有此感觉之相)。故声闻地
云:「由此生起有能随顺起身轻安风大,遍增众多大种来入身中。由此大种入身中
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身轻安性遍满身中,
状如充溢。其身轻安,谓是身内最悦意之触尘(有乐受之触觉),非心所法,安慧
论师云:欢喜摄持身内妙触,应当了知是身轻安。契经中说:「意欢喜时,身轻安
~P 953
故。」上文次第,由心轻安生身轻安,由身轻安生身大乐,由身大乐生心大乐。以
下说身心大乐之状。身大乐之初起,由脐下生热,此热生时,身中即生大乐,是为
身轻安之乐。身于轻安生起后,心中亦生起最胜喜乐,是为心轻安之乐。此身心轻
安之乐生时,是否得定?答:未得,此是九住时现象,而非殊胜轻安之乐。必继此
而觉轻安之力渐次微小,此非轻安乐力退象,乃是乐力平稳之象。由彼粗乐势过强
盛,太动其心,彼渐退已,有薄如影(淡漠之意)不动轻安三摩地生起,彼心喜跃
亦退减已,即得心于所缘坚固安住,远离大喜扰动不寂之奢摩他,得此三摩地,立
入上界功德(初禅近分),前一刹那尚为欲界心一境性,后一刹那即上界功德。如
声闻地云:「彼(轻安)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喜悦,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
缘境性于心中现。(欢喜充满心中,几变欢喜为所缘,而于所缘几成不能自持。)
从此以后,彼初所起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转,由是因缘,心踊跃性渐次退减
,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而转。」若如是生已,即得作意(上界功德作
意),及初静虑未到定摄奢摩他,故得等引地少分作意。以上为声闻地说。但若非
~P 954
宗喀大师标为科判,加以解释,则何者为得定与否之界限?何者为轻安?何者为殊
胜轻安?何者为得定之前相?虽读声闻地亦不能解。
巳二、明有作意相及为疑分二 午一、正明有作意相 午二、断疑。
午一、正明有作意相
  「具何相状,能令自他了知已得作意。声闻地说,由得如是作意,则得色地所
摄少分定心,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初静虑道,或谛相道,净治烦恼,内
暂持心,身心轻安疾得生起,欲等五盖多不现行,从定起时,亦有少分身心轻安随
顺而转。由得具足如是相状之作意,奢摩他道极易清净,谓住心一境性奢摩他后,
速能引生身心轻安故,轻安转增,如彼轻安增长之量,正奢摩他亦转增长,故彼二
法辗转相增。如声闻地广说。总之,心堪能者,风亦堪能,尔时便生身妙轻安,由
此生故,内心即起胜三摩地。复由此故,风转调柔,故能引生身心轻安。又如声闻
地云:『由于最初背一切相,无乱安住,故名不念作意。』此说初修心一境性时,
当全不起余念及余作意。如是修已,声闻地又云:『又汝于此乱不乱相,如是如是
审谛了知,便能安住一所缘境,亦能安住内心寂止,诸心相续,诸心流注,前后一
~P 955
味,无相无分别寂静而转。又若汝心虽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习诸相;寻思、
随烦恼等诸过失故,如镜中面,所缘影相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于其中当更修习
不念作意。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即于如是所缘境相,由所修习不念作意,
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汝当发
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勤精进。』此说三摩地生起之相『寂静而转。』以上谓由
如前修习无相等三渐次而生。次至『增上力故』,是说虽已得寂止,然由不多修习
等过,心中仍有相等现起,则当忆念心随彼转之过患,务令内心不随彼转,都不思
惟而安住也。次至『不现在前』,谓由如是修习全不思惟之力,相等三法随何现起
,皆不顾视,是则彼三(自然息灭),更不现起,故心不为彼等所夺。余文谓此奢
摩他甚为微细,即彼解释亦难可通达。其中诸相,谓色等五境与三毒男女共为十相
。无相之理,谓最初时,色等境相种种乱现,现起无间自息自灭,最后住定时,则
色声等相全不现起,唯现内心明了安乐之相。无寻思之理,谓由如前住不念作意,
随起何种寻思,如水中泡不能久住,自然消灭。次更如前修习,则内领纳了别安乐
~P 956
等相,不待破除,不堪观察,起已无间自然脱落,安乐等相转更微细。尔时安住定
中,内身等相全不现起觉心与空都无分别。纵定起时,则觉身等忽似新生。至后得
位,纵起贪等烦恼寻思,然与前不同,势力微弱,不能久续。此等诸位,即『寂静
而转』之位。内心明了,觉屋柱室壁之极微,都能计数。住分浓厚,即睡眠时亦觉
与定融和,如未得定前之睡眠不复现起,复见许多清净梦相。」
  作意二字,在声闻地中即为「定」义。第一、了别自他,获得作意。(依外相
亦可察知他人内心是否得定。)其相状者,谓已获得色地所摄之少分定心,谓:(
1)身,(2)心,(3)轻安,(4)心一境性之四事,及有堪能以静(上界功
德),粗相(下界粗劣)或谛相道(四谛十六相之任一),净治烦恼。(得定者,
即有以静粗相,欣上厌下,或无常等相,净治烦恼之堪能。)若内等引(入定),
速能生起身心轻安,得定者如是贪欲睡眠等五盖,多分不起,(得定者五盖皆轻,
即粗寻细察亦少粘滞。)等引起时(出定时)亦且一分身心轻安,以上为声闻地所
引相徵。若已获得具彼诸相之作意者,则奢摩道易成清净(辗转增上)。谓于心一
境性之奢摩他等引之后,速能生起身心轻安故。(所谓速者,得等引后,即不住所
~P 957
缘,身一入定即生轻安。)轻安与奢摩他相互增长,轻安增长几许,奢摩他亦增长
几许,此亦声闻地说。总之,若心堪能,风亦堪能,尔时则起胜身轻安。彼若起者
,是生转胜之三摩地。亦以彼故,更成就殊胜风之堪能,故能引起身心之轻安也。
(得胜身轻安后之三摩地,称胜三摩地,以视未得前之三摩地更较坚固故。)复次
,声闻地云:「为不趣一切故(遮止外境色声等),令无散乱故,以初安住(一心
安住所缘),不念作意(不念其他所缘之作意)。」是谓于初心一境性安住之时,
余随何念及作意皆无而住(以上修止轮廓)。应如是修。声闻地又云:「使能安住
一所缘境(最初修止次第),亦能安住内寂止(入定)。(以下成止次第),诸心
相续(现在心)、诸心流注(过去心),前后一味,无相(无三世相、男女相、色
等各别相。)无分别,寂静而转(无沉无掉而转)。以上说成就作意之相。藏文此
处,为使汝能安住任何事(七八住至九住之前段),亦能安住内心寂止(九住后段
),与汉文稍异。在安住内心寂止后,定有下文无相、无分别、寂止三相当至。藏
文结以「应依彼彼心而住」,意谓应依上文安住一所缘,乃至无相无分别寂静等心
而住。又若汝心虽得寂止,(得字,指正修时得未得内心寂静之际。)由忘念故,
~P 958
及串习时短故。(藏文为不串习,意谓串习定力时间尚短)。上来曾言,七住时现
沉掉散乱诸过不能为害,八住时,若加励力,沉掉散乱不生,九住时不加功用,亦
不能生,何故此处言,汝虽得寂止,而又有忘念不串习诸过?可见非指真得寂止时
,而指正修将得之际。于此际一心安住所缘,对所缘以外之事,一切不念,而后可
入于无相无分别之寂止,此为藏文大意。时随诸相(色等),寻思(思乐思乐),
随烦恼而转,随其生起,先思惟诸相过失,即于其中更当修习不念作意。即于如是
所缘境相(诸相寻思等),由所修不念作意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贤首当
知,(贤首,乃造论时,无著对人美称。)如是所缘(宗喀谓,所缘即是指止。)
甚为微细,难可通达(难以言达之意)。汝应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勤精进
。上来修止经教(指辨中边、声闻地等),文简意深,沉掉如何生,如何入于止,
止有何相,如何为殊胜轻安等,极难通达,非宗喀大师抉择,不易了知。又一说,
此为声闻地文,指无相、无分别、寂静之三,特别是心为所缘之行人,最能感觉之
境,此种所缘甚为微细。
~P 959
  以上系说生起三摩地之法。其中寂静而转以上谓说如前修习,其无相等三渐次
生起也。次增上力故以上者,谓虽已成止,然由无大修习等为所依止,故于其心中
若有相等观现,则应忆念心于彼等增上随转之过患,善随彼等而转,任何亦不思而
住也。次不现前以上者,谓说以如是修故,相等三者随何生起,由修不思之力,不
须特治,彼自灭已,住于彼三不现,不为彼等之所夺也。其所余谓彼止甚细,彼之
诠解,亦难通达。其中相者,谓色等五境之相、三毒之相,及男女之相为十。令无
彼之现者,谓于初时色等境相种种现起,现已无间自寂自净也(初修时不念作意故
)。于其后时,若等引者(仍平等不释定)则不现起色声等相,唯有内心了别明显
及适乐之相而现也。(此指修缘心定者而言,此时即是入于无相。若缘佛像者,此
时唯有所缘显现。)次令无分别之现者,谓如前安住,不令作意生诸分别(苦乐善
恶诸分别),如水起泡,无能恒久,自寂灭也。(泡由水起,仍归于水。分别由心
起,消时仍归于心。)次如前修(不念作意),其现起之领了(领了谓禅味)及快
乐,彼亦不须特为灭除;现已,无间观察,自寂自净,(不堪观察,为不成立之意
,喻如竹箨自落。)诸安乐领了,渐成微细,(藏中有一种造纸草,长时旧皮自脱
~P 960
,新苗脱颖而出。定心亦然,粗分安乐领了,不须对治,而在定中进行中,亦不许
再观察对治。自然脱落,新定颖拔而出。)于彼时中,其等引之时,则觉自身等一
无所现(身心山河等悉皆熔化),心与虚空,无可判别。(有于此时便谓已得空性
者,实则此时之空明境,非中观将实有自性遮止后之空明境,而为一种触碍觉尘遮
止后之空明。)若从定起,有身似忽生之感觉现起。(问:此种感觉,为定中感觉
,抑定后感觉?答:此为定后感觉,在定中一心不乱,不容起此感觉故。此种感觉
,指修缘心定者。若缘佛相者,此时身心与佛相合一,除此别无所现。)即于定后
,虽有诸烦恼寻思生起,亦与昔时全不相同,其势微劣,无烦恼相续恒久也。(此
无相、无分别、寂静三种感觉,在第九住将得定时,愈更明显。)彼诸时者,即寂
静转时是。其明了之心,(即定之明分,昏沉遮止后所得。住分,为掉举遮止后所
得。)甚者,虽室柱墙壁等之诸极微细,亦起能计数之感。又因住分厚故,虽睡眠
时,亦无如未得定时之睡眠,而生起与三摩地和合之感,亦生多种清净之梦相。上
文皆声闻地所说作意相。知此,自能知于修定至何境,不致误为证得空性矣。
~P 961
午二、断疑
  「若得如前所说之三摩地,于五道中立为何道?曰:前说之定,若是无倒了解
无我,住彼见上,所修之定,则可立为异生位之顺解脱道。若非尔者,如声闻地说
,即修第一静虑根本定,观粗静相之诸世间道,皆须依止此定而修。外道仙人以世
间道离无所有地以下贪者,亦依此定而修上道,故此是内外道所共之定。又若由无
倒通达之无我见,及由善见三有过患,厌背生死,希求涅槃之出离心所摄持者,是
解脱道。若由菩提心所摄持者,亦成大乘道。如以一握食布施畜生,及护一戒,若
有彼心摄持,如其次第,亦成解脱道与一切种智之资粮道。然今非观察由余道摄持
,成不成解脱道与一切种智道,是观彼定由自性门为成何道也。以是有于修习无念
及不作意,名为心不造作及无执著之乐明无分别者,其中犹有是否住真实义修空性
之二类,当善分别,最为切要。以未通达真实义者,亦易误为通达,误处极大故。
若未能如前分别,则于内外所共之三摩地,亦可误为无上瑜伽圆满次第最主要者,
故当观察也。」
  谓若有念云,若得如前所说之三摩地,(离微细沉掉,生起殊胜轻安,乃至定
~P 962
中后得,皆不离殊胜轻安。)于五道中(资粮、加行、见、修、无学)安立于何道
?曰:前所说若是将无我见,无倒决定,住彼见上,修习之三摩地者,虽能安立于
异生时之解脱道,然若非如是而修者,则于声闻地中说为虽修静虑之根本定,观察
静粗行相之诸世间道,亦须依此而修故。则外道诸仙以世间诸定远离无所有地以下
之贪者,亦须依此而修上道,故是内外二道所共之三摩地。上来所以有疑者,因前
说定分、明分、轻安乐三者皆已具足,则易疑为无上瑜伽之空乐定。为断此疑,故
有此品。以此种定相,不但非大乘空乐定,亦非小乘定。以具出离心而得定,乃为
小乘定;具菩提心而得定,乃大乘定。或以空慧而得定,此三乃入于解脱道。今此
定相,不过内外道所共。在此定中,诸外道仙人,亦可伏二禅以上诸贪。如往日所
说,外道仙人定者,至非想非非想,经八万大劫,发长堕地,鸟巢其间,生长子孙
。出定见此,发生烦恼,谤无解脱,遂终至堕落。显、密、大、小乘,乃至内、外
道,共通者为三摩地(离五断八皆同),不共通者为发心,视三摩地之助伴如何而
判,若以空慧为助伴,所摄之三摩地为解脱道。以出离心摄,亦然。若以菩提心乃
至生圆二次摄,则为大乘道、无上乘道。正文复次以下云:至大事相同也,与上说
~P 963
意同。故不问其所修名三摩地,或名止,如为空慧所摄,即非真实空慧而仅为空见
(相似空慧),则虽不入解脱道,而亦成为解脱道之流。如为菩提心与出离心所摄
,则须真实出离心、真实菩提心,乃与解脱相顺。如仅为相似出离心、相似菩提心
,则尚不能相顺。此为宗喀不共说。论文:「然今非为观察由诸余道摄持门中,趣
不趣解脱及遍智之道,是就三摩道自体门中,而观察为何道也。」宗喀于此著重数
语,纯因藏中当时有认此三摩地为无上者。其意,就自体门中观察,不能认彼即解
脱及遍智道,亦不能谓彼不可入解脱及遍智道。盖如白布之本质非青非黄,而可以
染青染黄也。(就助伴说,可诸道摄;就自体说,五道所不摄。)
  以是之故,于修不念作意,无心纠改,及无所执,施设为乐、明、无别之中,
是否有真实义。等引与空性修习之二,当善分别,(在班禅善慧法幢著述中曾言,
有以修不念作意为无上修者,不知乐、明、无别,不过为身心轻安之境,不能认为
无上瑜伽之大乐。修缘心定之碍触破后之空,不能认为实有执断后之空。真正空乐
,大乘共道亦不能知,小乘更无论矣,何况内外道共定者,顾当时修定者崇尚不念
~P 964
作意,以为无上,施设不念作意,无心纠改无所执等异名。)极为重要。(三摩地
中之乐、明、无别与空性中之乐、明、无别,大有不同,当善辨,勿淆。)以有于
未通达真实义中亦认为通达之大错处故。班禅罗桑却吉绛却(善慧法幢)云:修缘
心定者,心与虚空如一,又得禅悦轻安之乐,似具足乐、明、无二,已得佛位,误
谓身心轻安及触尘无碍之感觉,为圆满次第之大乐,及破除实有自性之空慧,于此
应善分别。如仅以定中之乐明感觉为金刚大持位之空乐无别,则一切得定之外道,
皆已成佛矣。
辰二、明依奢摩他趣总道
  「若得前说无分别三摩地作意,唯当修此明了无别等殊胜功德之无分别定耶?
曰:引发如斯三摩地者,是为引生能断烦恼之毗钵舍那。若不依此引生毗钵舍那,
则于此定任何修习,尚不能断欲界烦恼,况能尽断一切烦恼,故应进修毗钵舍那。
此复有二,谓以世间道暂伏烦恼现行之毗钵舍那,与以出世道永断烦恼种子之毗钵
舍那。前者谓观下地粗相上地静相之粗静行相,后者谓观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此
如声闻地说,其主要者,谓通达人无我之正见。如是外道粗静相道暂伏烦恼现行,
或佛弟子修无我义,永断烦恼根本,皆须以前所说正奢摩他,为伏断烦恼之所依。
~P 965
大小二乘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定。于大乘中,显密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定。故
此奢摩他,实是一切瑜伽师修道之最要基础。又二种毗钵舍那中,前者于佛弟子非
不可少,后通达无我之毗钵舍那,则是必不可少者。若得前说第一静虑近分摄之奢
摩他,纵未得以上静虑无色之奢摩他,然依彼止修毗钵舍那,亦能脱离生死系缚而
得解脱。若未通达无我真实,未修彼义,仅由前说正奢摩他及依彼止修习世间毗钵
舍那,断无所有以下一切烦恼现行,得有顶心,然终不能解脱生死。如赞应赞云:
『未入佛正法,疑盲诸众生,纵上至有顶,仍受三有苦。若随佛教行,纵未得本定
,魔眼虽监视,亦能断三有。』故无上瑜伽部诸瑜伽师,虽不必生缘尽所有性粗静
行相毗钵舍那,及由彼所成就之止,然须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界,谓生起次第时
也。」
  问曰:彼已获得如前说无分别之三摩地,唯当于彼有明了及无分别等殊胜之无
分别三摩地而修耶?(意谓此外尚有修法否?)答:生起如此之三摩地者,是专为
生无惑之胜观耳。以胜观能断根本惑,仅止则不能。若不依彼而生观者,则于彼三
~P 966
摩地任修几许,虽欲界诸惑犹不能断,何况一切烦恼,是故须修胜观也。(意谓仅
止尚不能断现行烦恼,然解深密谓止能断缚者,何故?因止有世间道胜观,依于世
间道胜观,亦能断现行烦恼,非独具止一分即能办此。)(于彼坚固之止中,种种
乐明等相皆来,乃修观。观有世间道与出世间道二种。外道仙人等,亦有于百尺竿
头进一步,而修世间道观者。)胜观中亦有断烦恼现行世间道之观,及从根本断烦
恼种出世间道胜观之二。前者谓观察下地粗上地静之粗静行相,(只能伏现行烦恼
,故为世间。)后者谓观察四谛中,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之二种。(能断种子,故
称出世间。)总表止后须观,否则到世间上地亦不能入。止为无分别者,观则须用
分别。外道仙人以止为基,用粗静分别辗转而至有顶天。内道则以止为基,用四谛
十六行相分别,而入于出世间道,特别为无我见。其中声闻地中之主要者,谓通达
补特伽罗无我之见也。(外道不用粗静观察,则不得初禅神通,不能修二禅未到定
。得二禅未到定,又用粗静观察,则生二禅神通,得三禅未到定。外道亦有止观双
运情形,止修,用一心专注;观修,则用粗静行相,相互而修。小乘以止为基,以
无实谛观察而修,乃辗转入于上道。即大乘亦须以初禅未到定为基,修观而入资加
~P 967
等道。故因修观而得之初禅未到定如无,则不入资粮道上品。大乘五道,皆虽依初
禅未到定,特别资粮上品非依此不可,资粮下三品可不依也。此初禅未到定,指因
修观而得之未到定。小乘五道亦然。声闻地得前说奢摩他作意,有四种有情,于现
法中(一生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间道。(一)一切外道,因只观粗静,不能缘
谛。(二)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因对专注修兴趣浓厚,不乐修观,即修
,亦不易得空性理。(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此处世间道指凡夫,出世间道
指圣者。)根利而善根未熟,不能见真正空性,即不入圣道而仍为凡夫道,故目之
为世间道。(四)一生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求现法。一生菩萨,指十地菩
萨。依自宗,不能谓未见真正空性,未入圣位,此处乃依小乘说法。小乘所许一生
菩萨,非指十地,乃指资粮道。谓此生尚在资粮道,二生一入加行道,即由加行道
而入见道、修道,而成佛。但此虽声闻地文,亦非无著意,而为小乘人意。小乘人
谓释迦在金刚座,自降魔以后至睹明星成道,为加行以后事,自降魔以前,皆在资
粮道中。
  论文:「如是外道粗静相道,暂伏烦恼现行,或佛弟子修无我义,永断烦恼根
~P 968
本,皆须以前所说正奢摩他,为伏断烦恼之所依。」伏断所依,又非特此,即随是
大小乘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定。故此奢摩他,为一切瑜伽者行道之所依也。(不
问内外大小显密,皆须以止为依。)
  又二种毗钵舍那中,于佛弟子初者(观察粗静行相)非不可无。后之通达无我
胜观,则为必不可无之支分。以彼若得初禅未到定所摄之止(即前说圆满之止),
纵未得自彼以上静虑无色之止,然即依彼而修观者,亦能获得解脱生死系缚。但不
得初禅未到定即修观者,亦不能脱生死,是为定义。亦非谓初禅以上定,依之修观
,不脱生死。若不达无我胜观,弃而不修者,纵以前说之止,依之以修世间胜观,
断无所有以下一切现行烦恼,得有顶心,亦终不能解脱生死。赞应赞云:「未趣于
汝法,生盲之众生,纵上至有顶,仍生苦成有。」(此四句对外道未生正信愚疑无
明之众生)。「随行汝教法,虽未得本定(初禅),如魔眼监视,能遮于诸有。」
(此四句对内道言。如魔眼监视,言为魔所怒视,亦能离于生死。魔为欲界王,名
喜舞自在魔。彼不喜众生离欲界,脱彼辖下,故于修止者,尤作障碍。)无上瑜伽
之瑜伽者,虽可不生缘于粗静行相胜观,亦不生彼所成之止,然亦须生一种止,即
~P 969
生起次第时所生之止。(生次得止,即入圆次。)是故基址之三摩地遍于一切,无
论内、外、大、小、显、密,皆须依之。其次,仅得基址三摩地,是为不足。此二
重要。
辰三、明别趣世间道
  「声闻地说,从得第九住心,乃至未得作意,是名作意初修业者,从得作意,
欲净烦恼,修习了相作意,是名净烦恼初修业者。若未善解声闻地中所说之义,便
觉静虑与无色,最低之道,为初静虑之近分。彼中说有六种作意,初是了相作意,
故误解谓,初生近分所摄之心,即是了相作意也。若如是计,极不应理,以未得奢
摩他者,必不能生第一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亦必不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
观察者,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修彼不能新得奢摩他故。以是当知第一近分六作意之
初者,是修近分所摄毗钵舍那之首,非是第一近分之最初。彼前尚须有近分所摄之
奢摩他故。未得第一近分所摄之三摩地前,所有一切妙三摩地,皆是欲界心一境性
。若照大论所说观之,得三摩地者,亦极少数。此中由修近分六种作意,离欲之理
。恐繁不述。」
~P 970
  声闻地分三种次第:(一)从九住心乃至未得作意(止)以来,是作意之初发
业者。(二)得止(初禅未到定方得止),仅此而未修观者。(三)获作意已,欲
净惑而修了相作意者,是净惑之初发业者。此中若不善别,则或以为静虑无色道之
最下者,是初禅未到定,而于彼又说六作意之初分,即了相作意,故生起未到定所
摄之最初心者,即了相作意是。此是错误,以未得止,则不生初禅未到定。若未得
未到定,则不得止。(以彼彼是因,初禅静虑未到定之始,为得止。初静虑未到定
中之六作意之始,为了相作意。)且了相作意是观修(各各了别粗静行相),若修
习彼(了相作意)而未先得止,则不能也。(以上须止修,观修不能得止。)以是
之故,初禅未到定六作意之初者,乃未到定所摄,修观之首,而非未到定之初。以
于修彼观之首之前,更须有未到定所摄之止也。故未得初禅未到定所摄三摩地以前
之一切三摩地,悉是欲界之心一境性。故获得与诸大经论(解深密等)相合之止者
,甚为稀少。总而言之:第一、得九住心。第二、生殊胜轻安,得止。第三、使止
力稳固。第四、转入于观,以观粗静行相。此时即名了相作意。时而观修,时而止
修,观下界粗相,观上界静相,从上下功德过患,生起决定知,而又入于止修;由
~P 971
是生起厌下钦上之心,一心安住,即专注修,故第二即名胜解作意。由是辗转增上
,观止互修,粗分现行烦恼即伏(即对治上品烦恼),故第三名寂静作意。由是增
上,观止互修,对淤上界功德,更生欲乐,伏中品现行烦恼,故第四名欢喜作意。
此时行者因中粗分现行烦恼不起,欲观察烦恼果断与否,因寻色等最胜者观之,故
第五名寻伺作意。由是知烦恼未断,折服慢心而思对治,愈修定力,下品烦恼现行
亦伏,故第六名加行究竟作意,此时证初禅根本定。以上如是推之,辗转得四禅四
空,以至有顶。
  以上讲止竟。次应讲分析要诀马车,拟稍缓,俟于讲观后再讲,以便明止观双
运。
卷十四终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下一篇: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