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宗义宝鬘浅释 第12讲
 
[宗义宝鬘浅释] [点击:3783]   [手机版]
背景色

第 12 讲

师长常说:为何学习宗义?有四点理由,即:

1.总的经由学习宗义,了解整体佛教教法。

2.学习宗义,可依前三派(有部、经部、唯识宗)的共说及不了义教说(善巧方便),而得了知中观宗的究竟了义说。

3.佛是观机逗教说法,即使有不同主张,也是基于有情根器不同而施设,因此任何佛说皆有其需要与功德;透过学习宗义,如实通达佛宣说不同法门与教理的意趣,即能避免谤法的过失。

4.菩萨需依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基于有情根器,唯有通盤了解不同法门教说,才有能力教化引导不同宗派与不同种性的众生。
就菩提道次第教授而言,学习宗义主要是属于清净见地的建立。学佛必须见、修、行、果清净而得胜妙功德;《广论》 的胜观特说见品的修行之理,这一部份若没有透过宗义教法的学习,则难以理解,遑论得到证悟了。

此外,除了透过学习宗义教法、建立正见之外,不论学习或修习何种法门,皆应具足清净动机(因功德的胜劣取决于动机的染净),然而清净动机可有不同层次,此就结合道次第教授而言,即是:

1.应皈依正法,不皈依烦恼,当知培福、串习、禅修,乃至念佛等等法行,其主要目的无非为了减少烦脑,甚而对治、根断:若修习一切法行反而徒增烦恼,必是错误的歧途。因此,应尽可能以法镜鉴照自心,动机清净,极为重要。

2.发心为饶益有情而自愿成佛,当依菩提心的意乐,如此才能随顺大乘教法的旨趣,且欲报众生恩,自身必先成佛,唯有自先成佛,才能圆满报众生恩;成佛则需靠相顺的因缘果而成办,亦即透过实际修证大乘菩提道次第,使令道次未生令生起,已生令增长,增长令圆满——应以远大的目光、清净的动机而行一切法行。
简言之,以清净动机学习宗义,主要是为了建立清净中观正见,乃至能有力断除自身与众生的无明我执俱彼习气;若见地清净、动机清净,即使暂时不能相应,福报妙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宗义学十分庞杂,乍初接触,实非易于以所学结合调心,但也不应以此困难而退心;期能依师教传承而持续学习,不速成,不放弃,渐得累积、增上。
正文:(67+8)
上述这种二谛的建立方式是「随理行经部宗」 的说法,「随教行经部宗」所主张的二谛说,和毗婆沙宗是一致的。

即随教行经部宗与毗婆沙宗的二谛建立虽然所许一致,但仍有少许差异,譬如:
1.见地不同,因有部承许凡存在的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皆为实有事物;在经部宗,事物则是存在于有为法上(即胜义谛,如瓶),以需具能生自果的作用故;无为法并非事物(即世俗谛——唯由分别心、名言安立,不具生果作用的法,如虚空,虚空固然有容受、下雨、装物等功能,但不具生起自果的作用,以是无为法故)

2.关于胜义有无的差别,有部、经部同许一切法皆自相有,二谛自相有;但有部同时也主张一切法胜义有,二谛皆胜义有;经部宗则认为,胜义谛是有为法(如瓶),是自相有、胜义有、非名言有;世俗谛是无为法(如虚空),是世俗有、名言有,非胜义有(胜义无)、非实有。

二、自相法和共相法

就胜义而言,(有作用、能生自果)能成事的法,就是自相法的定义。例如:瓶。
是说,就真实存在而言,可作为自果之因者、有具体作用者、能成立因果事行的法,即是自相的定义。此所谓有作用,是指能具体有力作义,即具有力生起自果的作用。如瓶,由水、泥土、陶工等因缘而生,瓶具有具体作用,瓶亦可生瓶的第二剎那,如今天的瓶,是明天的瓶的续流——由此可知有细分无常,体续流与种续流皆是有为法之因,故由瓶能生自果。

就胜义而言,不能成事的法,就是共相法的定义。例如:无为的虚空。

是说,就真实存在而言,纯属概念施设、分别心假立而没有作用的法(作用并非功德之义,是能生自果之义),为共相法。如虚空是由分别心与名言予以安立,即依著唯遮质碍,分别心予以假立为虚空之名与法,不具生果作用,故称为共相法。

关于自相与共相,《释量论》除了上述说法外,也说:一切法各自有其自相、自性,不与他法相混而住,即为自相。也就是说,一切法自相而有、自体而有,皆背反于相类与非相类而成立,一切法自相而有、自体而有,皆背反于相类与非相类而成立,如瓶与柱都是有为法,是相类;但瓶并不是柱,瓶的存在是背反于相续的柱等、与非相类的无为虚空等而成立。要之,非瓶之外的法或反非瓶体即是瓶,有其不共自相,是不共于他法而安住,此即称为自相。

《俱舍论》则说:瓶为「鼓腹者」,是瓶的特色,为他法所无,此即瓶的自相;瓶的无常则是瓶的共相,以此无常在其它有为法上各皆同俱。自相、共相的安立,有如上述差别。

补充:

种续流“如今天我是人道,明天依然为人道,所以是同种续流;若来世为畜生道,则即断了种续流。

体续流:指元素不断相续,如昨天的我的身是四大组合,今天的我的身亦是四大组合不变;即使投生为畜生仍有不断的体续流,体续流未曾间断,由此可予证明有前生后世。

「总与别」、

即总体与各别关系,如组合部份——珠子、与具部份者——念珠。又如道次第中说的总苦——三苦;别苦——六道苦。
「一与异」、即如一与多。

「相违与相关」等增益诸法虽是共相——

相违,指某一法与某一法,二者不同体、不同义、不同位、彼此非一,如你和我、桌子与瓶子皆非同体关系,即谓相违;又因果关系,如父为子之因,子为父之果,是因果关系,也是相违。相关,则指同体关系,某一法与某一法二者同住、同有、同具生住灭性(如父与子非同体关系,我与我的身心则是同体关系,如我身体受伤了即说我受伤了,是相关之义)。所谓增益法是指假立施设的法。

然而并非所有的增益法都是共相。这一点差别是应该分清的。

上说总与别等皆是假立共相之法(共相必是存在的法),但并不是所有增益法皆为共相或存在,如人我(由人我执假立为独立自取我)、声常(由执声音恒常的心假立为声音恒常),虽是增益法,但并不是共相,而是不存在的——以由颠倒心所假立故。
三、遮遣怯和成立法
即于有法区分为遮遣与成立,由否定而了解即遮遣法,由肯定而显现即成立法。
经由直接排除所应遮遣之事物而获得的了解,就是遮遣法的定义。此遮遣法和「排他法」(gzhan -sel )是同义词。它可分为无遮和非遮两类。
就是直接或正行遮破所遮品之事而得到对另一法的了知;或说,心得证彼,必观待遮彼所遮品而证知者,即谓遮遣法,如无我,即是遮破我(否定我),而得无我的了知;而遮遣法又分为无遮和非遮二类。
以直接了解之心智,排遣某一(遮遣)法所应遮除之成份,仅仅在此情况下(不更暗示或成立他法)所获得的了解,就是「无遮」的定义。例如:婆罗门不能饮酒。
即本身为一遮遣法,直接遮破所遮品(如我)而得到了解(如无我),并且当下不会再引出其它法的成立,称之为无遮。

也就是说,遮破之后,不再引出他法,如遮破婆罗门饮酒(否定饮酒,得到不饮酒的了解,但并不引出婆罗门不能喝茶)。又如我没钱、没有人、 无我等,当下直接否定了钱、人与我,心中不再生起其它的了解,即是无遮。「空性」也是无遮吗?空性,虽然词上并无此无遮之义,但实义上,空性是唯遮实有之义,思惟彼义,也能了知为无遮。在经部宗,无遮是常法。

以直接了解之心智,遮除某一(遮遣)法所应遮除之成份,(间接)暗示另一非遮或成立法,就是「非遮」的定义。例如:肥胖的提婆达多(IHas -sbyin , Devadatta )白天不吃东西(暗示他晚上偷吃了很多)。

即胖子白天虽是不吃东西,却可间接引出晚上有吃,以胖子故;又如无草的高原、虽遮遣了草(否定),但直接或正行引出高原,即称为非遮。根据《观音禁大疏》说,非遮有四种:

1.由义间接引出的非遮,即在义上间接引出者,如胖子白天不吃东西,间接引出晚上有吃。

2.由非遮的词上直接引出的非遮,如胖子白天不吃又不瘦,这是遮遣了白天不会吃,但直接成立有而不瘦。

3.是词上断除了所遮品,并正式引出另一法的非遮,如有一个无我、有一个没有钱的人(即否定钱,成立有一个没钱的人)。

4.词上未说而当下即可引出他法的非遮,如你若不是穷人,便是富人;今说你不是穷人,便知是富人,是二者择一的非遮;又如已知此人不入恶趣,必生善趣;今知此人不入恶趣,便知投生善趣。除了上述四种非遮法之外,其他遮法皆属无遮。

以直接了解之心智,不经由直接排除所遮而获得的了解,就是「成立法」的定义。例如:瓶。

成立法,是说,如说瓶时,不需说这是非瓶,不需破除某一法而成立,直说即可了知为瓶。生活中,成立法居多。

四、显现法和隐晦法——是对存在之法的分类。

以现量直接了知者,就是「显现法」的定义。它和事物(dngos-po)是同义词。
如五根识对境时,不需安立能成立的理由,可直接认识的法(如见色法的眼识、闻声音的耳识等根现量的所对境)。很明显,以现量直接了知者,就是显现法。它与事物同义,但是,其实并非有为法都含遍不经由推测即可直接认识,如你的心思或想法,大概不是随一现量可以直接了知的吧!基本上,显现法必是具义六识的所缘,如色、声、香、味、触、法。
以比量直接了知者,就是「隐晦法」的定义。它和所知(shes-bya)是同义词。

即必须观待安立能成立的理由,而得到的正确了解的法,或由比量直接了知者,称为隐晦法。此与所知因义,此所知即比量的所量。如空性(诸法无我)、无常、解脱即是隐晦法,这无法以一般凡夫的六识直观,需依量式而知,如:你有法(法),是无常(宗),以因缘所作故(因)。

此外,有极隐晦法,即既不经同现量、也不由比量可了知的法,唯依圣言量得知,如由业感果之理,即如是而感果,是何时、何处、何境、以何心情、造作何业、其感报过程为何?凡此复杂微细的业感,唯佛能知,此唯依圣言或语量而知者。对我们而言,惑是苦因,或许易知;业是苦因,则难了知。

补充:
三所量:1.显现法。 2.隐晦法。3.极隐晦法。

三种清净观察:
1.由现量成立显现法。
2.由比量成立隐晦法。
3.由圣言量成立极隐晦法。

依三种清净观察而认知或成立三所量,始予承许,是智者法行。佛经中多有关于诸法实相的开示与诸法存在之理的安立,虽谓佛说,但若与三种清净观察相违,无以依量成立,则当不予采信、接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某一法当确认为上述三所量中的那

一种是不一定的,同一法,对同一有情而言,因前后的条件与情况改变了,可能前为隐晦法,后为显现法,如就凡夫心,空性为隐晦法,后来入了圣位,生起亲证空性的心时,空性就变成显现法了。对佛而言,一切法皆是现量而遍知,都是显现法。
问:若经过一间房子,看见冒烟,所见的烟是三所量的那一种?
答:是现量成立,烟是显现法。
问:由此而知屋内有火,是属何法?由何量成立?

答:此为隐晦法,此以比量证明,由有烟可推知屋内有火。
问:由见屋外的烟,知屋内是何人,彼人是何性别?是属何法?由何量成立?
答:此是极隐晦法,由圣言量成立。
问:烦恼是苦因,为极隐晦法?
答:不是。是隐晦法,因由类推,或自身体验可知。

问:恶业为苦果之因,是极隐晦法吗?
答:是。如杀生而短寿,布施得受用(此是极微细业果,唯佛能知),由圣言量成立。
五、(过、现、未)三时
某一不同(于它的过去)的事物,在它生成(存在)的

第二剎那,(呈现出)灭坏的那个状态,就是「过去法」的定义。

例如10:3 0分的桌子具足安住,在10 : 31 分即已坏灭,此时即为10 : 30 分的桌子的过去法。
某一不同(于它的未来)的事物,虽有能生起之因,但是由于缘不具足,以致于在某一时空状况下不能生起,就是「未来法」的定义。
即某一法(如桌子)有能生之因(有其成立的诸多因缘),但基于他缘不具,致而不能成立一法(桌子),即称为未来法之义(即法未生之前)
已生而未灭,就是「现在法」的定义。

指已生的法尚未灭失,即为现在法。 显而易知,观待某一法,彼法的未来在法成立之前,彼法的过去在法成立之后,彼法的现在在法成立的现在。
过、未二法是常。现在法和「事物」是同义词。

即经部宗、 唯识派及自续派一致主张,过去法与未来法是常法,不是事物,非实有。理由:因法的过去法即已遮破,已灭失成无,已不存在,成非剎那性,故为常法。法的未来法未生,因尚未存在,故也为常法。此说法与有部及应成派相违。 也就是说,尽管各宗都一致地认许法的续流含遍于三世,但经部宗认为,有为法(胜义谛—如瓶)剎那变灭,不断迁流,在因时、果时必不能有现在之法,现在之法唯由现在之法的因缘所生,只有现在之法是无常的、真实的。 又因事物是有为法,故与现在法同义。

因此,某一事物的过去产生于该物(生成)之后,某一事物的未来成立于该(未来)物(生成)之前,这些特点是应该明白的

指一法息灭之时称为法的过去;而一法未生之时称为法的未来。
补充:
安立一法的三世—此与时间时态相反,即法之因存在于前,如佛的未来,即在佛之前的菩萨位时;佛的第二刹那,即佛的过去;成佛时,即佛的现在—准此可知,由法的三世亦可成立细分无常,如法的第二剎那为第一剎那的过去或息灭。

有部主张三世实体有,即瓶的过去法已作用,瓶的现在法正作用,瓶的未来法将作用;由于瓶的三世皆有作用,故为事物。也因此,一法的三世皆是有的,是实有、实体有。有部又许:若无实有未来之因,则现在何以为果?若无实有过去之果,则现在为何者之因?以三世实体有,才成立因果。

从经部至自续派共许的三世是,若观待瓶而言,瓶之因(是瓶的未来法--即瓶未生之时)在瓶之时为过去,以观待瓶,瓶之因为过去,以在瓶之前故;同时,此与瓶之因为瓶的未来法(尚未成瓶),二者不相违。瓶之果(是瓶的过去法,即第一剎那坏灭时)在瓶之时为未来,以观待瓶,瓶之果为未来,以将生故;同时,此与瓶之果为瓶的过去法(瓶已成而灭),二者不相违。瓶在瓶之时为现在,以在瓶时,已圆满生故。

要言之,瓶为瓶之现在,瓶之因为瓶之未来法。(尚未成瓶),瓶之果则为瓶子过去法(瓶已息灭)。也就是说,瓶之过去法(瓶之果)虽为瓶之过去,但观待瓶,则为未来(以瓶之过去法在瓶之后,将生,故为时间上的未来);瓶之未来法(瓶之因)虽为瓶之未来,但观待瓶,则为过去(以瓶之未来法在瓶之前,已遮因,故为时间上的过去)。一定要清楚区分; 观待瓶而说三世与安立瓶的三世。

六、一与异

非个别个别的法,就是「一」的定义;例如:瓶子(是一)。一是整体的意思,如瓶(单位)。

个别个别的法,就是「异」的定义;例如:瓶与柱两者(是异)。

个别个别的法为异,如瓶与柱二者各别为异。一般而言,非异即一(二者择一),如若有钱,则是有一块钱或有很多钱。

大凡体异者,其「意翻」必然相异;

如瓶与柱是体异;意翻,即不同的表诠概念或异名,如瓶与柱是不同的名言,因为体异。

而意翻相异者,其体不必相异。因为所作(byas -pa )与非常二者同体,然(彼二者之)意翻则异。
所作,指因缘所造作,即依因缘生灭而有聚散(举凡从内心感受至外在果报);凡有为法取决于因缘所造作(非独立自存),故为无常;亦即因缘所作与无常为同体,只是意翻不同,一如佛的十个名号。
又,虽然经部宗和毗婆沙宗同样主张:有「无方分的极

微」和「无时分剎那的心识」

无方分的极微,依《集论》说,是最小微尘,依心无以予作极分,也非眼识的所缘,此是四大的基本体性元素,由此

微尘积聚而形成粗分外色,并许微尘之间以三种方式随一而存在:
1 .互不碰触而存在。
2 .互相环绕而存在。
3 .没有间隙的碰触而存在。

无时分刹那的心识,是指一种一时边际刹那为本质的心识,一时边际剎那是多久呢?即一弹指的六十五分之一剎那,此种心识本身无可再分出前后,但有前后续流相续,谓无时分剎那心识。同时,主张是由此实体有的无时分剎那心识相续而成一粗分心识。

但是二宗的见解并非完全相同,因为毗婆沙宗不但主张(一切)有,而且主张(一切由)实体所成;然而经部宗不这么主张(如主张过、未非实有)。

意思是说,有部主张三世实体有,即如桌子在某因时、果时俱有,且一切法为实体所成;经部则主张过去、未来非实体有、非实有,是世俗谛; 只有现在是实体有、实有,是胜义谛。

再者,毗婆沙宗与(中观)应成两家主张:无表色是真正的色法。

有部与应成派主张无表色为具相色法,是属于十一种色蕴之一(即五根、五尘、无表色),由无表色所召感之果名无表业,此非极微尘所成色法,是由身语的色业所发起,依能发起之色,故说为一种色法。有表色,是指依外相而得了知内心及其动机者,属色处,如内心有嗔,由外相之脸涨怒状,即如内心有嗔;无表色,是指唯依外相不能了知内心动机者,如以散乱心得戒的第一刹那,是散乱而有、无心而有。但也有师长主张,有应成派,在无表色是法处所摄色,为意识所缘,不是具相色法。

但经部,唯识和(中观)自续三家则主张:无表色不是真正的色法。

彼三家认为,无表色是法处遍计之色,是意识的所缘。无表色非真正具相色法,因具相色法需有二种条件:

1.为根识的所缘缘(如色、声、香、味、触)

2.必具质碍(具占空间),非质碍不是色。无表色并不符顺此二条件,非真正色法。

问:如何区分法处之色与色处之色?

答:凡主要由意识显现为色之显现,即是法处之色,如梦境--为意识的所缘。凡主要由根识显现为色之显现,即是色处之色,如醒时的景致,是具相色法。

问:以无表色造业,是属何业?

答:以是由身、语业所引发,故为身语之业。总之,造业时有有表与无表的业行,无记业时,无表色居多。
此外,毗婆沙宗主张因果同时,但经部以上各宗派则不知此主张。
大体言之,佛教主张因果是不同时的,先具如是因,后感如是果,以缘起见故;但此处作者说毗婆沙宗主张因果同时,此为何意?这是说,有部许三世互为因果,观待因为果,观待果为因;又许某一法在因位、果位之时俱有,即成因果同时,但因果非同义。
这种说法经部以上是不认同的,以若因果同时,即成因果同体,则成因果同一实体,则成「自生」的缺失。宗大师于《正理海大疏》 说:内道中,主张因果同时的宗派只是有部,恐有成「自生」之虞。而事实上,因位时无果,果位时无因,因果必有先后;若为同时,则成种时有芽,种芽同时,种芽同有,如此实不需再生,已生再生即成重复无义。


问答:
1.随教行经部宗与毗婆沙宗的二谛观有何不同?
2.经部宗二谛的定义为何?
3.何谓自相的定义,例如?
4.何谓共相的定义,例如?
5.何谓相违之义?
6.遮遣法可分那二种?
7.何谓无遮、非遮?
8.非遮有那四种?
9.何谓显现法、隐晦法、极隐晦法?
10.何谓三所量与三种清净观察?
11.经部宗三世如何安立?
12.何谓法处之色、色处之色?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宗义宝鬘浅释 第13讲
下一篇:宗义宝鬘浅释 第11讲

 宗义宝鬘浅释 目录 序 宗义宝鬘浅释 第1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2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3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4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5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6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7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8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9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0课 宗义宝鬘浅释 第11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3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4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5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6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7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8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19讲 宗义宝鬘浅释 第20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