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毗钵舍那讲记 第二十一讲
 
[毗钵舍那讲记] [点击:3032]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二十一讲

2005年3月9日

无以伦比的上师,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曾经在《三主要道》当中介绍空正见的最后一个偈颂里面有谈到,「又由现相断除有边见,乃由空性舍离无边见,了知性空显现因果理,不为边执邪见所劫夺。」在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中观应成的不共正见。在佛家的四部宗义里,只要承许有空正见的话,在阐释空正见的过程当中,都必须要能够解释离常断二边的空性之法。虽然所阐释的内容,都是阐释到离常断二边的空性法,但是离常边以及离断边的方式并不相同。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不管是自续派或者是唯识派,在阐释离常断二边法的时候,都会藉由「现象界」来去除无边,而藉由「空性」来去除有边,这是一般的宗义师都所共许的一个内涵。但对于这一点,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透由「现象界」它所要去除的是去除常边,而透由「空性」要去除的是去除无边。所谓的去除「有边」,就是要去除有自性的这一边,而所要去除的「无边」,就是完全不存在的无边。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提出的论点,与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阐释的论点,刚好是颠倒过来的。透由外界的现象界所要去除的是「常边」,也就是有边;而透由空性的内涵,所要去除的是「无边」的内涵,这个部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差别,是在于中观应成的论师,以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对于所破的内涵,所提出的观点并不相同,这一点它最主要的分界是在于探讨「细分的所破」之上而产生的。

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在谈到「显现」或者是「现象界」的时候,会直接的反应到,这一切的法皆是「依起」。没有任何的一法在形成的当下,是不藉由依起就能够独立自主的形成出来。也就是因为现象界它本身是依起的缘故,既然是依起,怎么会有任何的自方,怎么会有任何的自性?而这当中所谈到的「依起」,就如同昨天我们所谈到的,诸法的形成,是必须要依仗他者,这当中的「他」,并不是仅安立在所谓的「因」或者是「缘」,这当中的他,最主要谈到的是我们内在的分别心。一切的法在形成的同时,仅仅只是藉由分别心的力量去安立而形成的。也就是因为现象界本身是依起法的缘故,既然是必须要依赖他人,它本身就没有任何的自性,所以透由「现象界」来破除「执着有自性的常边」。而更进一步的在谈到空性时,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会提到,一切的诸法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方的,当我们在谈到无自性的时候,为什么要特别的强调「自性」这两个字?就如同前几天,我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探讨到,在谈论有无自性时,如果你没有听到自性这两个字的话,就表示你是无耳的。如果你在听到自性这两个字,你还没有办法去分辨所谓的「自性有」与「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的话,就表示你是无心的。为什么要特别的谈到自性?就表示自性它本身,具有它的内涵存在。所以在谈到无自性、无自方的时候,为什么要特别的强调自性,在这个背后实际上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到,我们这个当中所谓的无自性、无自方,是建立在存在的一法之上的。如果这一法本身是不存在的话,我们何必用无自性或者是无自方的这个名辞来作探讨?我们直接就说它是不存在的,这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谈到无自性、无自方?这就表示,这一法它是存在的,那存在的方式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呢?是以无自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透由无自性、无自方的这种空性见,而断除了完全不存在的无边。

而以上的内涵,在宗大师所造的《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当中,有非常仔细的谈到,当我们在安立现象界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唯由分别心」去安立的这个名辞,来解释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现象界。但是当我们在解释「唯由分别心」去安立,或者是「唯名言」所安立的时候,这当中为什么要特别的谈到「唯」这个字。所谓的「唯」它所想要代表的内涵是什么呢?这个地方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作探讨。从第一个角度而言,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或者是「唯名所安立」,是不是要阐释说,只有「名」或者是只有「分别心」,而一切的境界都是不存在的呢?并不是。「唯分别心安立」,或者「唯名安立」,并不是要解释一切的法都不存在,只要「名」还有「心」,这是存在的,并不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也并不是以,「分别心」或者是「名所安立」的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也不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这当中的「唯」是必须要去除了法之上的「自性」,而了解到,这一法的形成是仅由分别心去安立它的,这彼此之间的内涵是完全不相同的。对于第一点我们必须要了解,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或者是「唯名安立」,并不是代表只有「名」跟「心」是存在的,其余的一切法是不存在的,不是这样的一种解释方式。更不是说「名」以及「心」所安立的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也并不是。而是要让我们知道,这当中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的「唯」,是必须要遮止法之上的自性,而了解到这一法的形成是「仅仅」透由分别心的力量,而安立形成出来的。透由这个内涵,我们可以知道,「依起」本身它就能够去除有边,透由依起的内涵断除有边的这个正见,是唯有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才有办法提出来。

在安立诸法之上的无自性时,是必须要透由依起的内涵,来了解所谓的无自性。如果没有办法安立诸法之上的无自性,是没有办法安立所谓因果的道理,这一点龙树菩萨在中观的论著当中,有解释得非常的清楚。对于这一点,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都会谈到,如果一切的法是无自性的话,因果的道理是没有办法建立的,并且对于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以龙树菩萨为主的这些论师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难。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难,龙树菩萨就回答到:如果诸法是有自性的话,因果反而没有办法建立,因为所谓的有自性,就是谈到了不观待;就是因为不观待,才代表这一法是独立、而且有自性的。如果有自性的话,就必须建立在不观待的基础点之上;在不观待的基础点之上,因果的这种法则是没有办法安立的。所以如果有自性的话,反而因果才没有办法安立,所以对于你所提出来的问难,它不仅不会伤害到我,甚至我将这个问难反问你的时候,你对于这个问难,你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就是对于你自己本身的错误而言,你自己本身并不清楚,并不了解。如同是骑在马上的这个人,他在数马的时候,他通常会忘记数自己所骑的这一匹马。相同的道理,当你在提出这个问难的时候,你也不清楚,这就是你自己本身最大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你不了解无自性的道理,所以你会推翻四谛、业果、三宝的种种内涵,而堕入了常断二边。对于这样的一个见解,过去西藏的论师们,他们也阐释到,如果一切的法是无自性的话,这一切的法皆是不存在的,并且他们认为这就是龙树菩萨所提的正见。但对于这一点,龙树菩萨他反而是在一些论典里面有清楚的谈到,必须在无自性的基础点之上,才有办法建立因果。所以对于西藏的论师与龙树菩萨所谈的密意而言,刚好是成相违的。

对于之前我们所谈的这个道理,世尊在《般若经》当中有讲得非常清楚,而谈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当中所谓的「色即是空」,就是我们之前所谈到的,透由现象界必须要断除常边,也就是断除有边。所谓的「色即是空」,并不是要解释色法是不存在的,它所要「空」的是空掉色法之上的「自性」,也就是谈到色法的本质是自性空的。相同的道理,声、香、味也是如此。所谓的无色、无声、无香,是谈到了无自性的色、无自性的声、无自性的香,也就是当我们平时在面对这些境界的当下,我们会认为这些境是有自性的,所以它所要空的、所无的,就是要破除我们所显现的这样的一种「自性」,这样的一种有自性的色、声、香,而谈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谓的空即是色,也就是谈到了色法是无自性的当下,我们必须要在这个背后,知道色法本身就是存在的,这一点在之前我们就已经谈到了。「色不异空」所谓的色不异空,就是谈到了色法与空性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相同的。当我们在谈到二谛时,二谛彼此之间的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因为在根的部分,二谛本质相同的缘故,所以在二谛之上所建立的道的内涵,在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是以不相违的方式来修学才对。而这当中的本质相同,就如同是水倒入了牛奶当中,他们两个是能够彼此互相的混合在一起。而色法以及色法之上的空性,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就是如此。

如果在寻求空正见的过程当中,我们所求的空正见,是能够远离常边以及断边的空正见的话,这样的一种空正见是最殊胜,而且不会有任何的过失。因此在《三主要道》当中,在介绍空性时,它所介绍的一些文句,虽然是相当的精简,但是它的内涵却是相当的广泛。

接下来我们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63页。昨天我们是上到了第463页的倒数第二行,下面这个的地方。在昨天的课程里面最主要是强调了,一法的形成是仅由自心增上而安立的。如果一法在形成的当下,它并不是仅由自心增上安立,而在境界的方位有一个不共的自体、自性能够形成出来的话,这就是所谓法之上的自性,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最主要强调的所破。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境界的同时,执着着这样的一种所破,就表示你已经执着了「我」。

接下来我们请看到,若于差别事补特伽罗境上无此,名补特伽罗无我,若于眼等法上无者,名法无我。在之前我们是谈到所谓自性的这个概念,如果能够破除自性,就能够安立所谓的无自性,而这种无自性的法则是遍一切的万法,一切的万法可以统摄在补特伽罗与补特伽罗以外的这两种法当中,也就是「人」以及「法」这两者当中。所以在这两种不同的基础点之上,所建立的无自性,也就是所谓的无我,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在补特伽罗之上,所建立的无我,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无我;而在「眼等诸法」也就是在非补特伽罗的一切诸法之上,所建立的我,我们称之为叫做法无我。从这样的一个内涵里面,我们可以知道,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探讨无我时,是从所缘境,也就是「空性」的基础点之上来作分类的。但是对于中观续自派以下的论师而言,在安立所谓的人无我以及法无我的时候,是藉由「心安立境界的方式」来作安立,而并不是在空性的基础点之上来作安立。 

由此当知,若于法上及补特伽罗执有此性,是二我执。由于在补特伽罗以及法之上,会分别的安立所谓的无自性的内涵,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应该知道,「若于法上及补特伽罗执有此性」如果在法之上,或者是补特伽罗之上,我们去执着有如此的一种「自性」的话,「是二我执」就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以及法我执。这一点也就是所谓的人我执与法我执,最主要的分界点,也是在于他们所执着的「所缘境」有所不同,但是在执取的当下,执取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对于这一点,我们来作探讨以及观察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探讨也比较容易观察的。但对于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提出来的论点,由于人、法二我执,以及人无我、法无我的内涵,并不是在最基础的法之上来作探讨,而是透由内心执着境界的「方式」不同来作探讨的缘故,所以在探讨或者是观察的时候,会觉得这个部分是比较复杂,而且比较麻烦的。

如四百论释云:「所言我者,谓若诸法不依仗他自性自体,对于这个部分的内涵,在之前的前文当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若无此者是为无我。此由法与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当知有二,名」将下面「名」旁边的逗号打在「当知有二」的这个旁边。若无此者是为无我。此由法与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当知有二,也就是无自性的这个内涵,建立在法以及补特伽罗这两种的差别点之上时,无我本身可以分为这两大类,「当知有二」称之为,名法无我及补特伽罗无我」。接下来他宗提出了一个问难,若谓执补特伽罗有自相,为补特伽罗我执,不应道理。他宗问到说,执着补特伽罗为有自相的这颗心,它并不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在之前自宗有安立,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这种执着,为补特伽罗我执,而执着着法是有自性的执着,称之是法我执。对于这一点他宗就提出来说,执着补特伽罗为有自性的这颗心,它并不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因而谈到若谓执补特伽罗有自相,为补特伽罗我执,不应道理。若不尔者,如果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相的这一颗心,它本身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话,缘他补特伽罗执有自相,亦应是补特伽罗我执,那如果执着补特伽罗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话,那缘着其它的补特伽罗,也就是缘着我以外的这些众生,所生起有自相的这一颗心,应该也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请将补特伽罗我执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若尔,如果执着着我以外的这些众生们,是有自相的这一颗心,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的话,应成萨迦耶见,它应该要成为所谓的萨迦耶见,「彼不执我萨迦耶见」,首先先在「彼」的上面加一个「然」字,「然彼不执我」在「我」的旁边打上一个标点符号逗号,然彼不执我,也就是执着着我以外的这些补特伽罗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以他宗的角度而言,他认为这样的一种执着,并不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如果这一颗心,它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的话,它应该也要能够成为萨迦耶见,但是如果是萨迦耶见的话,萨迦耶见的所缘境,必须要能够执着「我」,但是缘着我以外的有情,所生起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并不是缘着我,因为它是缘着其它的有情众生,所以谈到了「然彼不执我」。下一句「萨迦耶见不应理故」,首先先将萨迦耶见旁边的标点符号划掉,在「萨」字的上面加一个「为」字,为萨迦耶见不应理故。由于执着着我以外的众生,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所执着的并不是「我」的缘故,所以为萨迦耶见不应道理,它应该不能够成为萨迦耶见。

到这边为止是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这个问难简单的来说,就谈到了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相、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并不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为什么不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因为如果这样的一颗心,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的话,那缘着他人所生起有自性的这一颗心,也应该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如果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话,他宗认为它应该要能够成为萨迦耶见。但是萨迦耶见最主要的所缘境是缘着「我」的缘故,所以之前缘着「他人」生起「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并不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因为它的所缘境并不是缘着「我」。对于这一点自宗就回答说,执补特伽罗有自性者,理应许为补特伽罗我执,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必须要能够成为所谓的补特伽罗我执。为什么执着补特伽罗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能够成为补特伽罗我执呢?如前说补特伽罗有自性,为补特伽罗我故,因为在之前,有谈到补特伽罗「有自性」的这一点,正是补特伽罗「我」。因此执着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当下,就等于是执着着补特伽罗「有我」,所以这一颗心它是能够成为补特伽罗我执的,然非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所以执着着「他」,也就是执着着我以外的有情众生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但它能不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呢?并不能。所以谈到了「然非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并不是所有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

上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谈到了,「然非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并不是所有的补特伽罗我执,皆能够成为萨迦耶见。如果补特伽罗我执,并不等于萨迦耶见的话,什么样的邪见才能够称之为叫萨迦耶见呢?接下来就有谈到,若尔何为萨迦耶见我执,什么样的见,它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我执呢?萨迦耶见分别我执,首先先将「分别」这两个字改成遍计,在「我执」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什么样的见,它能够称之为是萨迦耶见的我执?遍计萨迦耶见我执,如正量部一分说缘蕴执我,虽无决定,首先先探讨的是「遍计」的萨迦耶见我执,对于遍计的萨迦耶见我执在安立的时候,「如正量部」有部当中有一部分的论师,这当中的正量部是谈到,有部当中的某一部。有部当中某一部的论师,他会认为遍计萨迦耶见的我执,是缘着「蕴」而执着「我」,「虽无决定」所谓的虽无决定,就是有探讨遍计萨迦耶见的我执,它所缘的境本身,并不是在于「自我」,而是在于「蕴」之上,对于这一点其实有很多的争议。在安立所谓的萨迦耶见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将萨迦耶见分为粗分以及细分?而且粗分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以及细分的萨迦耶见的所缘境,是否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必须要更进一步去探讨的问题。但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它会探讨说,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承许的俱生萨迦耶见,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探讨的话,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谓的俱生萨迦耶见,只不过是他们在讲述的时候,用「俱生」的这个名辞来作解释罢了。实际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承许的萨迦耶见,以应成的观点来作探讨的话,他会认为这些萨迦耶见都是「遍计」的。并且在探讨「无我」的内涵时,应成派的论师也认为,透由修学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谈到的「无我」,它最多只能遮止掉外道所承许的「常一自主之我」,它没有办法更进一步的去探讨所谓「无我」的内涵,这一点在宗大师所造的论著,不管是显教,或者是密教的论著当中,会再三的提出来。

接下来就看到,然俱生我执,入中论中破蕴为所缘,对于俱生我执,我们来作探讨的话,在《入中论》的这本论著当中,有破除了蕴体是俱生我执所缘境的这一点,释说缘依蕴假立之我,并且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俱生我执的所缘境,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也就是在「蕴」之上,透由「心」所安立的「我」,这个「我」是俱生我执它的所缘境,故非缘蕴,所以俱生我执它所缘的境界,并不是缘着「蕴体」而生起的,而是缘着「蕴之上所安立的我」而形成的,唯缘补特伽罗。所以它的所缘境当中,唯有缘着补特伽罗,也就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而生起俱生的萨迦耶见。复须可执为我之补特伽罗,故他补特伽罗亦非所缘境。更进一步的有谈到,「复须可执为我之补特伽罗」,之前在探讨俱生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时,是有谈到它仅仅只会缘着补特伽罗,而且这当中的补特伽罗,是必须要缘着这个补特伽罗之后,能够生起「我」的这种补特伽罗,因而谈到「复须可执为我之补特伽罗」。这里所谓的补特伽罗,并不是一切的补特伽罗,都能够成为我们心相续里「俱生我执」的所缘境,它要成为俱生我执所缘境的补特伽罗,必须在这一位补特伽罗之上,要能够生起「我」的这种感受,「故他补特伽罗亦非所缘境」所以我们以外的这些有情众生们,他并不能够成为我们心相续当中「俱生我执」的所缘境。于此所缘执相云何?在面对着、在执着着这个所缘境之后,我们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行相,是什么样的一种行相呢?

入中论释云:「萨迦耶见执我、我所行相而转」,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俱生的萨迦耶见,在缘着所缘境的「我」之上,会执着「我」以及「我所」。「谓非但执有自相」,这一句在原文当中应该是改成「谓非仅执有自相之自性」,请将「但」这个字改成「仅」,在「有自相」的下面加上「之自性」,虽然有自相跟自性是一样的,但是在原文当中是有这几个字出现的,谓非仅执有自相之自性,也就是俱生的萨迦耶见,它在执着着我之上,会现起「我」或者是「我所」的这种行相。透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萨迦耶见并不是只有缘着「我」,而就生起有自相、有自性的这种行相,因而谈到「谓非仅执有自相之自性」,须执为我。它必须在缘着「我」之上,要能够生起「我」的这种感受,并不是说缘着「我」之上,它只要生起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它就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它在缘着「我」之上,它要是能够生起「我」的这种感受,这是第一个条件。

入中论释云:「唯萨迦耶见是所应断,此由悟入无我之我,即能断除。」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萨迦耶见是必须要断除的一种邪执,要如何的才能够断除萨迦耶见呢?我们必须要了解「无我之我,即能断除」。此说通达所缘之我,无其实我或无自性,由其行相相违而断,故是执着慧相违品,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此说通达所缘之我」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在所缘的我之上,「无其实我」它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或无自性」或者是探讨是无自性的内涵,「由其行相相违而断」想要断除萨迦耶见,我们必须要能够生起与萨迦耶见所执着境界的方式,刚好是相违的智能。在之前的这句话当中最主要就是谈到了,如果想要断除萨迦耶见,我们必须在缘着「我」之上生起「无我」,或者是「无自性」的这种智慧,「故是执着慧相违品」如果我们所执着是与这种智慧刚好是正相违的话,此后是执补特伽罗有自性,即是执有自相之我,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这里面就是谈到,「此后是执补特伽罗有自性」以之前的智慧刚好成为相违的这种执着,就是执着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即是执有自相之我」这当中所谓的执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最主要它所要谈到的是「即是执有自相之我,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这句话当中它最主要要强调的内涵就是,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是缘着「我」,也就是之前我们所谈到的「依蕴假立之我」,在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之上,是不是仅生起「有自性」的这种执着,它就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呢?并不能。缘着这个「我」之上,是不是仅仅生起「我」的这种感受,它就能够称之为是萨迦耶见呢?也不行。所谓的萨迦耶见,它是必须要具备有以上的这两种条件,也就是在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以上,必须要能够现起「有自相的我」,也就是你在缘着「我」之后,你所现起来的「我」的这种感受,必须是要「有自相的我」。所以从这个当中就表示萨迦耶见它所缘的,并不是仅缘着「我」而生「有自性」,也不是仅缘着「我」而生起「我」的感受,而是在缘着「我」之后,我们必须要能够现起「有自性、有自相的我」。

所以在这个里面就有谈到,「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我们透由以上的内涵,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萨迦耶见?透由这个内涵,我们更进一步的也可以知道「我所」萨迦耶见,我所就是我的。之前我们是谈到,缘着「我」的萨迦耶见,这边是谈到「我所」萨迦耶见,这个内涵透由以上的这个介绍,我们可以稍微的了解。所以当萨迦耶见,在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时,我们必须要知道这样的一颗心,它最主要所缘的境界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在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之上,在缘着这个「我」之上,我们必须要能够现起「我」的这种影像,那你所现起来「我」的这种影像,是什么影像呢?是一种「不观待蕴体」它就能够生起的一种「独立自我」的影像,这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俱生的萨迦耶见。实际上这一颗心,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当中都会不断的生起,当我们在生起我的这种念头的时候,很直接的我们会认为,这当中的「我」是不需要透由分别心去安立,而在身心的和合体之上,我们就会对于这样的一个和合体,生起一种独立自主的实有我的感受。而这个「我」它最主要的所缘境,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之上而形成的。这样的一种形成方式如同是「执绳为蛇」的这颗心,以这个人本身而言,他并不知道他所执着的是一条绳子,对于这条绳子在某一种情况之下,它会生起蛇的这样的一种意识。相同的,对于我们所执着的「我」,我们也不了解它是「依蕴假立之我」,而对于这个「我」,我们在执着的时候,会现起一种这是「不需要观待心」,就能够以一种非常有自性的面貌形成出来的自我,那这一颗心我们称之为叫做俱生的萨迦耶见。

在上文当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有谈到,「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在这句里面有强调「我所」的萨迦耶见。我所的萨迦耶见就比如,我们执着我们自己本身的蕴体,或者是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执着着能够被自我的相续所摄的这些法,而执着为「我」的时候,会生起萨迦耶见。执我所的萨迦耶见,它所缘的境是必须要缘着能够被「自我相续」所摄的这些法,那不能够被自我相续所摄的法,比如我们身上穿的法衣,或者是我们平常用的一些日常用品,对于这些境界是没有办法生起「我所」的萨迦耶见。若不执为我及我所,唯执实有补特伽罗,即补愚特伽罗我之无明,非不染污。这句话当中就谈到了,「若不执为我及我所,唯执实有补特伽罗」,如果所执着的并不是仅执着着「自我」,或者是「我所」的话,在执着着「实有的补特伽罗」,就表示你并不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道理,所以你所生的执着,也就是执着着实有的补特伽罗,就表示你是执着着补特伽罗有我,而生起了执着补特伽罗我的无明,「非不染污」这样的一颗心它并不是不染污,也就是它并不是非烦恼的一颗心,这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烦恼。由是因缘,以有自性所立之我及念我心取境之我,二中初者是正理所破,后者许名言有,透由以上的内涵,「以有自性所立之我」在自性当中所安立的自我,「及念我心取境之我」以及我们在内心里生起「我」的时候,所执着的「我」,「二中初者是正理所破」这两者当中,前者是透由正理能够破除的,「后者许名言有」如果仅是执着着「我」的话,那执着的「我」它所执着的境,这一点它是名言有的,故非所破,所以它并不能称之为所破。此显不破萨迦耶见俱生所缘,然非不破彼执行相自性之我。透由这一点最主要是要告诉我们,俱生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也就是它执着着依蕴假立的「我」是没有办法破除的,因此在这当中就谈到了,「此显不破萨迦耶见俱生所缘」实际上在毗钵舍那当中,「萨迦耶见俱生所缘」,应该都改成「俱生萨迦耶见之所缘」。也就是在这里面最主要要阐释的内涵是告诉我们说,俱生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是没有办法破除的。它的所缘境是缘着「依蕴假立的自我」,而这个「自我」是没有办法破除的。

这一点从《入中论》的根本颂当中有谈到,「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这句话里面我们就可以来做一个探讨,「由了知我是彼境」是在阐释我是萨迦耶见的所缘境,而这个我是「名言」当中可以安立的,是透由正理所没有办法破除的。「故瑜伽师先破我」瑜伽师所要破的我,是在缘着这个我之上,我们所生起的自性执的这个我,这个我是必须要破除的。因此谈到了,萨迦耶见所缘的是在「我」之上,而生起的「自相之我」的这个念头。「然非不破彼执行相自性之我」所以萨迦耶见所缘境的「我」是没有办法破除的,但在「我」之上生起「有自性的我」,这个行相是必须要破除的。譬如不破执声为常所缘之声,然破彼执境之声常无有相违。并且在之后就做了一个简单的譬喻,比如如果执着声音它是常态法的话,所缘的境界也就是「声音」本身它是不被破除的,但是执着「声音是常态法」的这一点,是必须要破除的,因而谈到「然破彼执境之声常无有相违」这两者是不相违的。虽然声音没有办法破除,但是「声音是常态法」的这一点是必须要破除的。故圣父子及此二论师之论中,这当中是谈到了龙树父子,龙树父子以及此二论师,这「二论师」是谈到了月称以及佛护论师,在他们的论典当中:「若自性有,若自体有,若自相有,若是实有。」都会谈到所谓的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以及实有,其实这些内涵都是完全相同的。其自性等应知如前所说。这当中所谈到的「自性」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必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显无彼之句义,当知亦是显示无明所执之义无。在解释无自性或者是无自体、无自相的时候,也是要以「无明」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来介绍所谓的无自性以及无自体。

在探讨「无我」时,我们首先可以以「自我」为最主要的探讨对象,虽然以中观应成的角度会谈到,一切的法皆是假有,并且也能够在一切的法之上安立无我的内涵。但由于我们在日常里对于「我」会生起强烈的执着,所以在「自我」之上来探讨所谓的「无我」,我们会比较容易认识何谓无我的所破,这一点我们可以仔细的观察。虽然平时我们的心相续中,会生起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当我们生起「我」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去寻找我们内心当中所执着的这个「自我」,在寻找之后却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我」。这颗心不断的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我」确实也是存在的,但为什么我们在寻找「我执」它所执着的「我」的时候,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呢?这一点我们可以去做一个简单的观察。

但在昨天的课程里面我们也有谈到,如果没有办法断除对于「蕴体」所生起来的执着,是没有办法断除对于「我」所生起来的执着。并且谈到「法我执」以及「人我执」这两者是有所谓的因果关系,在「法我执」的基础上而生起了「人我执」。所以这一点在探讨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地方是相当困难的,一开始我们必须在「自我」身上来探讨所谓的「无我」,或者是「有我」。但是更进一步的,如果你想要断除在「蕴」之上所安立的「我执」的话,你必须要先断除对于「蕴体」所生的这种执着。在探讨「我」的时候,有一点是比较容易认识的,也就是以外在的事物而言,我们谈到瓶子,或者是我们眼睛能够看到的这些东西,我们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很实在的。就比如有一个人他问你说:瓶子在哪里?或者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它能够称之为瓶子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会指着有瓶子的那个东西,并且说:它的形状或者是它的样子本身就是一个瓶子。但是这一点,对于观察「自我」而言,要找到一个很实在的我,似乎不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对于外境的这些事物,我们通常会认为它的形状,它所形成的这个个体本身,就是这个东西,但是对于「自我」来说的话,似乎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安立所谓的「我」。虽然不容易安立,但是我们的内心会不断的生起「我」的这种感受,但是在生起「我」的这种感受之后,不管你从内、从外、从任何的一个支分,甚至从众多支分的和合体,任何的一个角度你来作探讨的时候,似乎这个「我」又是寻找不到的。

要探讨「自我」的时候,中观自续派以及唯识派的论师们,对于这一点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自续派以及唯识派的论师,都认为「我」是有自性、有自方的缘故,所以他们必须在境界的方位,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那以自续派的论师而言,他们会认为「意识」本身就是「我」,他们明明知道「我」在寻找之后,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我」,但是在没有办法找到「真实的自我」的当下,由于他承许「我」是「有自性」的缘故,所以他又不得不讲说「意识本身就是我」。那为什么他会认为「意识是我」呢?他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在轮回当中流转,会在轮回当中投生,最主要是透由「意识」的力量在流转、在投生的。所以他认为「我」在流转、「我」在投生,其实是所谓的「意识」在流转、「意识」在投生,透由意识的力量,我们才有办法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投生,也就是在轮回当中流转,就只有这样的一个原因。这一点在清辨论师所造的论著当中,他讲得非常的清楚,为什么要安立意识为我?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之所以会在轮回当中投生,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意识」本身会投生。既然「意识」会投生的话,所会投生的意识本身它就是「自我」,他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的。但实际上如果将「意识」安立为「我」的话,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就比如我们平常会谈到「我」的心,或者是「我」的意识,谈到「我」的意识或者是「我」的心的时候,就表示「我」跟「意识」这两种是分开来的,也就是是「相异」的,它并不是同样的一个东西,所以你才会讲到「我」的心,或者是「我」的意识。如果「意识」本身就是「我」的话,那当你谈到「我的意识」的时候,就等于是在讲「我」的「我」。那讲我的我,这有什么内涵呢?这一点内涵都没有。所以如果将「意识」本身安立为「我」的话,当你在谈「我」的心,或者是「我」的意识的同时,就等于是在讲「我」的「我」。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办法从「我」的「我」,这个名相里面来了解到,「我」以及「意识」这两种法它是「相异」的。但实际上我们从「我的意识」这个名相里面,可以知道「我」与「意识」这两种法是相异的,它并不是同样的一个东西。所以第一点就探讨到,「意识」本身如果是「我」的话,它会有许多的过失。

这些部分,在之后的《毗钵舍那》的正文里面,都会依次的来做一个探讨。甚至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他会认为所谓的「意识」是安立「我」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平时我们所用的「施设处」,它是「所能够」安立的法,而「我」是「能够」安立的法。所以「能够」安立的法,与「所能够」安立的法,它怎么能够划上等号呢?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够划上等号的。如果他们划上等号的话,那「能够」安立的法,它怎么能够在「所安立」的法之上形成出来?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既然意识它是「所能够」安立的法,而在意识之上所安立的「我」,它是「能够」安立的法的话,那你怎么能够说「意识它本身就是我」呢?这也是不合理的。那由于唯识的宗义师,他看到如果安立「意识本身是我」的当下,会有许多过失的缘故,所以他就转移了一个目标,认为「阿赖耶识」是所谓的「我」。但实际上承许「阿赖耶识是我」的当下,它也是会有许多相同的过失产生。

早上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在下午的这堂课当中,我们会进行第二个科判,第二个科判当中它的部分只有一点点,所以在下午的时候,我们会结束第二个科判当中的原文。

申二、于余所破加不加此之理

接下来我们请翻到第465页,我们所进行的是第二个科判。第二、于余所破加不加之理。在之前的第一个科判当中,有详细的介绍所破的根本,也就是谈到了诸法之上有自性、有胜义的这个内涵,这是我们在之前的科判里面,最主要介绍的所破。而这「所破」是必须要在什么时间来使用呢?这当中所谓的「加」或者是「不加」,就是在诠释一法的时候,什么时候是需要加上「胜义」,需要加上「自性」来作简别的呢?以一切的万法而言,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有」跟「无」,如果这一法是不存在的话,在诠释这一法的时候,是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的,也就是并不用刻意的去强调这一法是无自性、无胜义的。既然它是不存在的,你在解释的过程当中,你就直接说「它是不存在」,或者「它是没有的」。就比如兔角,在解释兔角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在「无」之上加上「无胜义」或者是「无自性」来作探讨。因为兔角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对于不存在的这一法,你在诠释它的时候,不需要在「无」之上用「无自性」或者是「无胜义」的这种名辞来作探讨。对于存在的一法而言,就会谈到无自性,虽然是无自性,但并不代表这一法是不存在的。在无自性的背后,它所呈现的是,这一法是存在的这个内涵,就是在无自性背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个最主要的观念,也就是虽然法是无自性,但并不代表无自性的这一切法皆是不存在的。无自性的背后,它最主要呈现的,是呈现出「依起」之法,也就是这一些法都是存在的。

对于无自性的内涵,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会谈到,如果法本身并没有任何的自性,则法就没有办法安立。对于这样的一个观点,过去西藏的论师们也曾经谈到,如果法没有自性的话,法就没有办法安立。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何处呢?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认为,法必须要安立的,但如果在安立法的同时,将法安立为无自性的话,则没有办法安立诸法,因此自续派以下的论师,并没有办法承许「无自性」的这个概念。这一点对于过去西藏的论师而言,虽然他们也承许无自性本身,如果法是无自性的话,法就不存在的这一点。但是他们认为,由于无自性是龙树菩萨所阐释最主要的正见,所以他们承许法是无自性的,但是他们又认为,只要是无自性的一法皆是不存在的。所以虽然不管是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或者是过去西藏的论师们,这两派的论师都承许「法如果是无自性,皆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们所承许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正文,若石女儿及兔角等,诸毕竟无直可云无,不须简别。在这当中谈到了石女儿以及兔角等,「诸毕竟无」这些不存在的法在诠释的同时,「直可云无」我们可以直接的说「这些法是不存在的」,「不须简别」不需要加上自性,或者是胜义来做一个强调。也就是当我们在讨论石女儿以及兔角的时候,并不需要刻意的谈到它是自性无,或者是胜义无,直接说它是不存在的,它是无的,这样就可以了「不须简别」。如是虽于所知有,然依时处有有有无,若说彼时处无,亦不须简别。而进一步的「如是虽于所知有」,比如有一法它在所知当中是存在的,也就是这一法它虽然是存在的,「然依时处有有有无」但是因为时间或者是地方的关系,有时候它是存在的,有时候是不存在的。就比如某一种水果,某一种水果它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改变,或者是地方的差异,在某一些时间,某一些地方,它能够呈现出来,在某一些地方,某一些时间之下,它可能没有办法呈现出来。但是以水果它本身而言,它在所知当中是有办法安立的,也就是水果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因时间以及地方的改变,它有可能在某一些时间、某一些地方并没有办法呈现出来。「若说彼时处无,亦不须简别」,但因为时间以及地方的改变,如果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你要诠释它是不存在的,也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你就直接说因为时间以及地方的改变,所以这种水果它是不存在的。若中观师虽于名言不许彼有,唯由自他实事诸宗,不共增益,破彼等时虽就意乐,有时须加,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话,「若中观师虽于名言不许彼有」这当中的「中观师」是谈到了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们,对于某一些法而言,在名言当中,它是不承许这一法的存在,「唯由自他实事诸宗」「自」就是在自宗里,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所提出的论点,「他」就是谈到了外道的论师们所提出来的看法,「唯由自他实事诸宗,不共增益」是他们自己所安立出来的。而这些法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在名言当中并没有办法承许为有,「破彼等时」在破除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以及外道的论师们,所提出来的这些看法时,「虽就意乐,有时须加」在某一些的情况之下,是必须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的,这一点在之后我们做一个探讨。然实无须新加自性简别,以彼诸宗已许彼义故。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如果想要破除他宗所假立出来的这一些法,是没有必要加上胜义作简别的。为什么没有必要加上胜义作简别呢?就是因为以他宗的角度而言,他宗已经承许他所假立的法是存在的,所以你想要破这个法的话,你直接就可以提出它不存在的正因,来破除对方的看法。就比如以外道数论派的论师而言,他们是承许有为法是「自生」的,这对他们来说「有为法是自生」的这一点是存在的,所以当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想要破斥这个论点的时候,他可以直接说「你所认为的有为法是自生」的这个观点,甚至这一法是不存在的,有为法它根本就不是以自生的方式形成出来。所以他可以直接讲,你所认为「有为法是自生」的这一点是「不存在」的,在诠释不存在的当下,并没有必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因此这当中就有谈到,「然实无须新加自性简别」在破除自宗以及他宗的论师所假立出来的诸法时,并没有必要,也就是并不一定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最主要的关健「以彼诸宗已许彼义故」,因为自他二宗的论师们,他们在承许自己的观点时,他们是承许所假立出来的法,皆是存在的。不管是外境或者是自生,这些下部的宗义师所承许的法,以下部宗义师的角度而言,他们所认为这一切都是存在的,所以要破,是破除存在的这一点,因此并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

之前有谈到,「虽就意乐,有时须加」但在某一种情况之下,是有必要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就比如,如果当对方在强调自生的这个概念,并且更进一步的探讨,所谓的「自生」是「世间的名言所共许」的话,那在破除「自生是世间的名言所共许」的这一点,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不然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要破除他宗所提出来的论点,是没有必要加上胜义作简别的。

在上一段的最后一句当中,有谈到「然实无须新加自性简别,以彼诸宗已许彼义故」,在这两句话里面,有一个重点是我们必须要去认识的。不管是他宗所提出来的「自生」,或者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所谈到的「他生」,这以他宗的角度而言,对于他来说,不管是「自生」或者是「他生」都是存在的。虽然以中观应成的观点而言,自生、他生皆没有办法承许,但对于提出这个论点的论师而言,这些论点都是存在的。那为什么在破除的当下,并不需要刻意的加上胜义作简别呢?这当中有一个关键,因为以数论派的宗义师而言,之所以会提出「自生」的这个观点,是建立在「有自性」的基础点之上,也就是他认为诸法是有自性的,在有自性的基础点之上,而建立了「自生」的这个概念;相同的道理,以中观自续派的论师而言,由于承许了诸法是有自性的,在有自性的基础点之上而承许了「他生」。因此在破除自生以及他生的论点时,并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只要能够破除「自生」以及「他生」的这个论点,就能够更进一步的破除「有自性」的这个基础点。因为不管是自生或者是他生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有自性的基础点之上而开展出来的,所以你只要能够破除了「自生」以及「他生」的这些观点,「有自性」的这个观念,自然就能够破推翻掉。

下一段「除彼所余中观诸师,」首先先将「师」旁边的标点符号划掉,除彼所余中观诸师于名言中所立诸义,任破何义皆须简别,将「简别」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除彼之外」也就是上述我们所谈到的这些法,除了这些法之外,所余的这一切「中观诸师于名言中所立诸义,任破何义皆须简别」,除了以上我们所谈述的这些法之外,其余的法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在名言当中皆是有办法承许,有办法安立的。「任破何义皆须简别」在破除这一法的同时,都必须要加上自性或者是胜义来作简别,若不简别,则于能破之正理,过失同转唯成似破。首先先将「破」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句号。「若不简别」对于名言当中所能够安立的这一法,在破除的当下,如果不加上自性以及胜义来作简别的话,会有什么过失呢?「则于能破之正理,过失同转唯成似破」,就比如以瓶子而言,在破除瓶子的当下,我们所要破的,是破除瓶子有自性的这一分。但如果在破除的同时,并没有加上自性作简别,而认为瓶子本身是能够破除的话,在探讨这个观念的同时,我们所提出来的正理本身,到最后也发现,这也是必须要破除的。因为如同是瓶子能够破除一般,我们所提出来能够破除他方的正理,也应该要能够破除。所以谈到了「则于能破之正理,过失同转」,对于外境的法所会产生的过失,在能破的正理之上,也会同时发生,「唯成似破」所以我们所提出来的这个观念是不合理的,它只不过是相似的能破之理罢了。

「又如前说中观诸师,于名言中所立诸义,必须观察有无自性之正理及名言量所不能害。并且以中观应成的论师,他们的角度而言,在名言当中安立诸法的当下,「必须观察有无自性之正理上及名言量所不能害」,所安立的这一法,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后是不能够被这种正理所违害的,相同的也不能够被名言量所伤害。若不尔者,如果没有办法从这个角度来安立有跟无的话,则于名言不许大自在等,而许色声等所有差别全不得成。如果没有办法以这种方式来安立有跟无的差别,「则于名言不许大自在等,而许色声等所有差别全不得成」,就是在于名言当中,并不承许大自在天王会造作诸法,但是在名言当中却能够承许色声等一切的世俗胜义之法,这当中的差别,最主要的就是在于,对于前者也就是大自在天王是世间的创世主的这一点,会被其它的名言量所伤害,并且透由正理在观察之后,也会被正理所伤害。但是第二者我们所承许的色身,在透由名言量以及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后,并不会被正理以及名言量所伤害的缘故,所以一者是有,一者是无,因此有无必须在这个分界点之上来作探讨。

下一段,云此是道、此是非道,首先先将「道」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此宗应理、此不应理等,世、出世间,皆无安立之方便。如果没有办法藉由以上的方式来分辨有跟无的差别,就没有办法探讨「此是道、此是非道」,或者是「此宗应理、此不应理」等等,「世、出世间」一切的善恶之法,皆没有办法安立。于自性空生死涅槃一切建立,皆应正理之特法不可成故。于自性空的当下,必须要能够安立生死以及涅槃一切的法则,但如果没有办法藉由以上的方式来作探讨的话,在自性空安立的同时,生死涅槃是没有办法成立的。若量无害而欲破彼,是为智者轻笑之处,故破彼时定当简别。「若量无害而欲破彼」,在安立一法的当下,你明明知道,这一法透由其它的正量在观察之后,并没有办法被其它的正量所违害,但是你还是很刻意的想要破除这一法,这样的一种观念「是为智者轻笑之处」,这是相当不可取的。「故破彼时定当简别」,因此你要破除这一法的当下,必须要透由自性或者是胜义来作简别。

四百论释及六十理论释破所破时有极多处,加彼简别。不管是在《四百论》的释论当中,或者是《六十正理论》的释论当中,在破除所破的当下,有很多的地方都有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中观本论,所谓的「中观本论」就是谈到了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及佛护释,也就是平时我们所介绍的《佛护论》,明显句释,这当中的明显句释就是《明显句论》,并入中论本释等中,「本」就是《入中论》的根本颂,「释」就是《入中论》当中的释论,「等中」在中论、佛护论、明显句论以及入中论、入中论的释论里面,亦多处加,在很多的地方破一法的时候,都有加上胜义来作简别,因见文繁及多已加,意其未加亦易通达,首先先将「达」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因为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经有加上胜义作简别的缘故,所以每每谈到「无」的时候,如果都要加上胜义作简别,那文字就会显得格外的繁多。「及多已加」并且说实在的,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经加上胜义来作简别的缘故,「意其未加亦易通达」所以在某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刻意的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但是实际上从前后文里面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这个地方虽然字面上并没有谈到「无自性」,只有谈到「无」的内涵,但是实际上最主要要强调的就是「无自性」的道理。故未加处亦定须加,所以在没有加的这些部分,配合着前后文,虽然在字面上并没有加上自性作简别,但我们还是必须要加上去。由彼无少加与不加差别理故。因为在很多的地方,它并没有任何加与不加的差别,它最主要在阐释一法是不存在的时候,它是以自性存不存在的这个方式来作探讨的。所以在探讨这个观念,不管在字面上有加自性也好,或者是没有加自性也好,它所探讨的内涵,皆是相同的。

又云「观察非有」亦有多加观察之简别者,在某一些论著里面也会谈到「观察非有」的这个内涵,这当中就有解释到,「亦有多加观察之简别者」,什么是叫加了观察的简别呢?此如前说,若有自性,须许观察实性正理之所能得,这就如同前面所谈到的,如果一法是有自性的,在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后,必须要能够获得一个真实的境界,因此,「若有自性,须许观察实性正理之所得能」,由未得故则无自性,但由于正理在观察之后,并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真实的境,所以就代表境本身并没有我们所安立的这个自性,而谈到了「由未得故则无自性」,当知与说无有自性,同一宗要。所以之前观察非有,与我们所谈到的无自性的内涵是相同的。也就是如果法本身「有自性」的话,透由正理的观察是必须要能够获得一法,但实际上透由正理在观察之后,并没有办法获得一法,所以就表示这一法是「无自性」的。因此谈到观察「非有」,也就是在观察之后,并没有办法得到一个境界,这与境是无自性的内涵是相同的。这一点,如四百论释云:「设此诸法,非如火轮及变化等,唯现欺诳而无实事,尔时若以正理观察,定如金等自性可缘最极显现,然彼唯由颠倒因生,若以观察慧火烧炼其自性非有。」之前的这一段文在《四百论》的释论当中,字面上解释得非常清楚。

对于之前《四百论》释论当中的这一段文,简单的解释是谈到了「设此诸法」,这当中的法包括了内外一切的法,「非如火轮及变化等,唯现欺诳而无实事」,在这当中提到了火轮以及变化。所谓的「变化」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幻化,或者是魔术师所变现的这一切的影像。而「火轮」就是火所形成的一个轮子,就是当我们很快速的,在转有火的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在境界的这个方位,似乎会有一个火所形成的火轮,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一切内外的诸法它的本质如同是火轮以及幻化般,它的本质是欺诳,也就是不真实的。但如果内外的诸法,并非如同火轮以及幻化般呈现出欺诳的面貌的话,在这之前有谈到一个「非」字,也就是「设此诸法,非如火轮及变化等」如果内外的诸法它的本质,并不如同火轮以及幻化一般,虚幻不真的话,「尔时若以正理观察,定如金等自性可缘最极显现」,如果它不是虚幻不真的话,我们透由正理来观察之后,就如同是炼金般,最后能够呈现出最纯的这种黄金。相同的,境界本身要是有自性的话,透由正理在观察之后,我们也应该能够找到非常清晰,而且明显的一个境界。然彼唯由颠倒因生,当我们执着境是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完全是透由一颗颠倒的意识而产生的,若以观察慧火烧炼其自性非有」,所以透由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到,境本身并没有任何的自性。

申三、释于所破应不应加胜义简别

而今年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对于下一个科判,我们将前面的这个部分稍微的为大家介绍。在第三个科判当中,第三、释于所破应不应加胜义简别。从这个地方一直念诵,说于所破加胜义简别,唯是中观自续派者,极不应理。入中论释引佛母云:「『长老须菩提!岂无所得、无所证耶?须菩提曰:『长老舍利子!虽有所得亦有所证,然非二相之理。长老舍利子!其得证者,是依世间名言而立。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亦依世间名言而立,若胜义中无得无证。』」到这一页的倒数第三行上面这边,须如是许。这一段当中的文意,最主要就是谈到,过去西藏的论师们认为破除一法时,必须要加胜义作简别,是以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来作讨论的。他认为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在破除一法的当下,是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的。对于这一点自宗就引了《佛母经》当中的一段文,并且解释到说,在这一段经文里面,字面上非常的清楚,而且有强调诸法在名言当中是有办法安立的,在胜义当中是没有办法安立诸法的内涵。而这部经你难道说,它只是中观自续派的一部经论吗?难道它就不是中观应成派的一部经吗?所以需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不管是从自续或者是应成,任何的一个宗派来作探讨的话,对于存在的一法在破除的当下,皆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而在这个之前我们所介绍的内涵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自宗的角度来探讨所破的这个部分。这个部分是以自宗,也就是中观应成的角度来作探讨,而根本所破的本质,它在短短的叙述当中解释得非常清楚,它的页数并不多,所以这几页你们必须要熟读,甚至在读的过程里面,要不断的去思惟这些文义当中的内涵。我相信你们只要不断的思惟这个部分,对于你们修学中观正见而言,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更进一步的如果有时间,像《入中论善显密义疏》,或者是《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甚至《中论》的释论里面,以自宗的观点在诠释所破的时候,这些论著里或多或少,都有将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介绍给我们,所以有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阅读这些论著里面,以自宗的角度来介绍所破的这些内涵。

在探讨「所破」的时候,首先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以自宗的角度是如何的来安立所破?如果能够了解自宗是如何的来安立所破的话,我们在这个之上,才能够去讨论他宗是如何的来安立所破,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你才能够辨别得出来。如果连「自宗」是如何的安立所破,或者是自宗所提出来的论点你都不清楚的话,那就不需要再谈所谓的自宗跟他宗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所以最主要的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以自宗的角度是如何的来安立所破?并且一些很重要的观念,必须要先能够厘清,在这个之上才去探讨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或者是过去西藏论师们,他们所提出来的种种观点。而在认识所破时,最主要我们必须要反观内心,看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我以及我所这种种念头时,所缘的境界以及所现的行相到底为何?我们必须要能够探讨。

而接下来我们所要为大家介绍毗钵舍那的内涵,说实在的还剩得非常的多。但是在后半部里面,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比如透由不同的正理,来破除人我以及法我的这些理念,都是相当重要的,那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也希望能够再为大家做这一方面的介绍。但说实在的,以毗钵舍那的内容来说,真的是相当的深奥,也就是因为它深奥、它难懂,所以我们更应该花一些时间,好好的来阅读,甚至不断的去作闻思。所以你能够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上面的话,那对于奢摩他,也就是毗钵舍那以上的这些文义,就能够很容易了解。但是如果你在阅读毗钵舍那的过程里面,因为你不了解,或者是你听不懂就完全放弃的话,那这对于你的修学并不会有真正的帮助。就如同以我自己本身而言,我过去在上师面前学法时,上师就会特别谈到,对于比较艰深难懂的部分,我们更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多花一些心力好好的去研读。如果能够突破这个关卡的话,那阅读其它的经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我们放弃的话,那这对于我们自己本身,只有损失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并且在学习正见这一方面的论著时,一些基本的概念,尤其是思惟的理路,这相当重要,这一点法王在近几年也不断的在强调。不仅是出家的法师,就连在家的居士,在思惟佛法的过程里面,基本的思考模式,也就是它的理论必须要能够清楚,在这个基础点之上,我们去阅读经论对于我们才会有比较大的帮助。所以现今不管是在西藏,或者是拉达克,很多的地方都希望能够将这样的一种概念,灌输给在外围的这些居士们,让他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里面,也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基本的理论它相当的重要,也就是我们一个人的思考模式,要如何的来作思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虽然可能你们没有办法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五大论,或者辩经,但是至少最基本的一些基本的理路,思考的模式,如果能够建立的话,这对于你们修学毗钵舍那,甚至在未来学习佛法,都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你们的上师,也就是常师父,圆寂至今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对于师父生前最想要成办的心愿,不外乎是希望能够建立教法,甚至让许多的众生们,都有几会修学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本论著。在师父圆寂之后,在下面的每一位弟子,我们都应该要承担师父的遗愿。尤其是在这个当中,以一些比较有力的领导者本身而言,更应该多花一些时间以及心力,将这个团体好好的带领下去。那也希望你们所建立的教法,以及你们所修学的法,是很清净的正法。要完成师父的心愿,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的发愿,但是光靠发愿是没有办法成办师父的心愿的。唯有在发愿背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的去承担,努力的去实践佛法的内涵,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才有办法达成师父所未完的这种心愿。

藉由这几天的时间,我本人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地方为你们介绍佛法的内涵,有很多的人,你们也都能够到现场来亲自的参与法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都累积了很大的善业,今天最后一天我们希望将这些善业,一同做一个回向。最主要是希望佛世尊所传下来的佛法,它能够常住世间,并且也能够遍传世间。在过去会有很多的人,在谈论西藏以及中国这两国之间的关系时,会有不同的言论。到现今说实在的,西藏以及中国这两国之间,确实还是有一些问题是没有办法马上解决的。但一方面我代表西藏人,也要向中国人说一声谢谢,因为如果没有中国人的话,现今藏传格鲁派的教法,要能够弘遍世间,确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是必须要感恩中国人的。一方面我们希望佛的教法能够常住世间,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中国以及西藏的关系,能够以很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之前我们也有谈到,希望佛的教法能够住世,以现今而言,佛的教法在世间住世,对于世间当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是有绝对的关系。甚至以现今的西藏来说,教法是不是能够在西藏当地住世,它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所以当法王在谈论这个问题时,都会特别的强调,如果西藏当地的佛法能够住世的话,它不仅能够利益到西藏当地的百姓,更能够进一步的利益到汉人,以及全世界的有情众生,所以对于这一点法王他是非常的关切。

之前,当法王以及四大教派的领袖,以及诸多的高僧大德,集中在印度的金刚座这个地方时,法王在这个地方做了几天的法会,并且不断的发愿,所发愿的内容,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够改善西藏以及中国这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希望佛陀的教法能够常住世间。我们都知道佛所传下来的教法,在现今已经慢慢的在衰败了,对于这一点,一方面是我们众生的业所造成的,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以「因为中国人入侵西藏而毁坏了佛法」的这个角度来作探讨。以总相来说,这真的是我们世间一切的有情众生所造的共业,而形成的一种果报,而最主要的在这些众生当中,又以汉人以及西藏人为最主要的一个对象。由于汉藏两方面的人民,福德欠缺的缘故,所以佛法要住世是很困难的。所以法王希望,他能够代表汉藏两方面的人民,然后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所以当时在金刚座的这个地方,就在佛陀的圣相前,供养了一个纯金的钵,并且也供养了一个纯金的顶髻。为什么要供养这个顶髻呢?最主要是希望能够改善西藏以及汉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佛法会衰败,最主要的关键是因为众生的福德欠缺的缘故,所以法王是代表这两国的人民,希望透由这样的一个仪式,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而以非常和平的方式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希望佛陀的教法,能够长远的久住在世间。当想要供养这个顶髻时,为什么要供养佛顶髻呢?因为这尊佛,它是在印度当地,而平时我们在看到佛像的时候,尤其是以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而言,我们并不能够在他的身上做一些很特殊的打扮,如果以西藏拉萨当地的释迦牟尼佛像的话,或许我们可以供养一些很珍贵的宝物,并且挂在他的身上,但是毕竟印度当地的这尊佛像并不是如此的,他身上所穿的就是法衣,其余的并没有任何的装饰品,所以到最后法王决定供养的,是供养这尊佛一个纯金的顶髻。所以当时就请了人来设计这个顶髻,但是设计完之后,并不知道这个顶髻放上去,到底是不是能够刚刚好放在这个上面,也不知道这个上面它到底是有洞的?还是没有洞的?会不会放上去之后,它就马上掉下来了?但是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是当下就请了一个人,来设计了一个纯金的佛陀顶髻。结果要准备放上去的时候,才发现到,其实这上面是有一个空间,也就是有一个洞,也表示这尊佛像在之前其实是有一个顶髻,只不过这个顶髻不知道什么时候弄掉了。结果当这个金的顶髻放上去的时候,它的大小是刚刚好的,也就是虽然它没有测量过,但是这个因缘就是非常的殊胜,当这个金色的顶髻放上去的时候,是能够刚刚好放进这个空间,所以法王觉得这是相当好的一个缘起。因此在当下,法王以及四大教派所有的成就者,都在这个地方为信众们修法,并且发下了殊胜的善愿。

并且在发愿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与法王为主的诸多善知识们,能够常住世间。而与你们最有因缘的,就是你们的上师常师父,由于常师父他是一位具有证量的上师,所以相信他应该还是会再转世来摄受你们。如果上师的心目当中,有这样的一种希愿的话,我们应该要不断的祈求,透由我们的祈求,再加上上师所发下来的善愿,想必师长,也就是你们的上师常师父,他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而转世再来摄受你们。以现今在世的这些上师以法王为主,不分教派的所有善知识们,我们也都希望这些师长能够长久住世。并且也希望在五浊恶世的现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不管是战乱,或者是种种的天灾人祸,一切的问题也希望都能够快速的解决,而众生们当下的所作所为,都能够如理如法,并且也有机会来修学佛世尊所传下来的教法,我们应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最后的回向。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毗钵舍那讲记 第二十讲

 毗钵舍那讲记(1讲~21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一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二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三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四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五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六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七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八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九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一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二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三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四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五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六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七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八讲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九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