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点击:2701]   [手机版]
背景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9讲

2010年5月17日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如虚空般的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在内心中生起这样的一颗发心,以这样的心作为闻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所为要大家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265页,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第六行。

在上一堂课我们为各位介绍了,瞋所带来的过患,以及修学忍辱所带来的胜利。在平时我们尤其应该要多多的思惟,瞋所带来的过患。简单的来分,瞋所带来的过患,可以分为:可以现见的过患,以及无法现见的过患这两种。对于这些过患,如果我们一再的去思惟,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瞋对我们而言是有很大的杀伤力。并且在上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想要伤害我们的这些有情,其实他们也是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情况下来伤害我们的。其实我们仔细的想一想,不要说是想要伤害我们的有情,就连我们自己本身,也是处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下。我们内心当中也不见得想要生起烦恼,但是烦恼就会延延不断而来,我们不想要获得痛苦的同时,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的避免痛苦,而任由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不断的伤害我们。并且透由烦恼的力量,不断的去造作恶业。这个时候纵使我们想要避免痛苦,但是由于造作了苦因,苦果就会不断的感得。所以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其实我们自己的现状,也是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下。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自主,相同的其它的有情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

接下来看翻到265页的第六行,最下面这个地方。第二个部分,如果没有自主就不应瞋恨。正文当中,若无自主,为余所使而作伤害,亦不应起忿恚。首先在藏文版的原文当中,跟中文版的译文当中,都有提到「亦」这个字。也就是「亦不应起忿恚」,这当中「亦」的这个字,刚刚仁波切在解释的时候有特别的提到,其实这个字在这段文当中,没有办法呈现出它的功效,也就是这个字的字眼,其实是不需要的。因为有「亦」的这个字,是表示它有包含另外的一种法类在这当中,但是在这段文里,似乎看不出有这样的一种效果。所以回去也可以看看其它的译文,或者是像《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原文再来作比较。不过在藏文版跟现今的中文版当中,都有提到这个字。

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若无自主,为余所使而作伤害,不应起忿恚。」譬如有人,为魔所使,随魔而转,虽于前来解救、饶益己者,欲作伤害,行捶打等,然念:「此人为魔所使,无有自主故如是行。」如果我们知道对方是被非人所干扰,并且被非人所控制的情况下,对于前来解救饶益他的人,他不仅不知道对方是来帮助他的,而且他更进一步的在内心当中想要伤害对方,甚至付诸于行动,想要捶打对方。这时候想要帮助他的人,内心当中会想到,这个人他是被非人所干扰,所以他并没有办法自主。因此作出这样的一种行为,这不是他愿意的,于彼不生少忿,因此对于这样的有情众生,并不会生起瞋恨。仍勤励力令离彼魔;会更进一步的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让他脱离这个非人的干扰,如是菩萨亦应如此行持。相同的,菩萨在菩萨行的时候,也应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忍辱。

第三个部分,依据。正文当中,如《四百论》云:「虽忿由魔使,如良医不瞋;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前面的这二句话,在之前的文当中有稍微的作介绍,后面有提到,「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诸佛他看到有情的时候,是看到有情心续当中的烦恼,所以他会认为有情心续当中的烦恼,是最主要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更进一步的,看到这一位有情,是被烦恼所控制而没有办法自主,对于有情心生悲愍,所以佛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看待轮回当中的有情。月称论师亦云:「此非有情过,实乃烦恼咎,智者善观已,不瞋诸有情。」相同的,今天轮回当中的有情,之所以会作出各式各样不同的恶行,这并不是有情的过失,而是有情心续当中烦恼的过失。一位智者,他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他并不会瞋恨具有烦恼的有情,而会将有情心续当中的烦恼,视为该消灭的对象。其实这一点对于一位修学大乘法的人而言,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面对有情,思惟有情的现状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四个部分,思惟是自己的业,所以不应瞋恨之理。正文当中,又受怨害所生痛苦,是受自身往昔所集恶业之果,依此因缘彼业将尽。更进一步的提到,我们在遭受敌人们伤害的同时所产生的痛苦,是我们自己在过去生所造的恶业而感得的果报,「依此因缘彼业将尽」所以当对方藉由各种的方式,在伤害我们的时候,其实是在净化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所以这时候不要说是生起瞋念,照道理来说我们应该跟对方致谢才对。因为透由对方的行为,能够让我们在过去所的恶业完全的消失,完全的净化。倘若于彼修忍,则不新集于后受苦之因;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修学忍辱,在此同时我们就不会造作一个新的苦因。若起忿恚,则须遭受过此之苦。但是相反的,如果当他人在伤害我们的同时,当下我们已经在承受一种痛苦,而更进一步的,对于他人的行为生起瞋恨的话,「则须遭受过此之苦」我们在将来必须要遭遇到,比现今更大的痛苦。为什么会遭遇到更大的痛苦?其实在人世间,敌人伤害我们所产生的苦,相较于恶趣的苦,它只不过是小苦罢了。所以这样的一种业,如果能够净化,我们之后就不需要再承受相同的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修忍,内心当中反而对他人生起瞋恨的话,瞋的当下我们所造的恶业是更大了,而这样的一种恶业,所感得的痛苦也是更难以忍受的,因而提到「若起忿恚,则须遭受过此之苦」。

接下来第五个部分,如同治疗重病故须安忍。正文当中,是故,如同为医重病,须忍针灸等诸疗法;为除大苦而忍小苦极为合理。就比方说,在世间如果要医治重病所产生的痛苦,这时候必须要忍受针灸、开刀等种种的治疗方法。相同的道理「为除大苦而忍小苦」,为了要去除将来会感得更大的痛苦,当下他人对我们所造成的伤害,如果我们能够安忍,其实当下我们所受的苦,跟将来我们所要遭遇的苦,相较之下它只不过是一个小苦,所以「为忍大苦而忍小苦极为合理」。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266页)修习「安受苦忍」之理。这个部分的内容分三,一、破除对所生苦一谓的厌恶。平时一般的人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内心一定是不欢喜,不然就是不停的抱怨;在欢喜的时候,或者是在快乐的同时,他的内心又会过度的开心,这是一般人的现状。如果你们自认为是修学佛法的佛弟子,应该超脱这样的一种状态,在面对苦的当下,内心不需要过度的厌恶;在快乐的时候,内心也不需要过度的开心。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想到,我们现今所遭遇的苦,它都是轮回的本质,也就是既然我投生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面对苦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甚至更进一步的思惟到,不管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心里,有苦产生的当下,我们可以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解决身心的痛苦。如果可以解决的话,你就不需要过度的担忧,就想办法把它解决掉这样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进一步的去观察,发现你现今所遭遇的苦是没有办法去除的,这时候你内心过度的担忧,对事情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由于内心过度的担忧,会带来心里面另外一层的痛苦。

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已生之苦若可改易,则心无须不喜;如果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痛苦,是可以改变,是可以去除的,这时候我们的心不需要因此感到不欢喜。若不可改,纵不欢喜亦无利益,如果没有办法改变,纵使当下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甚至我们的内心会因此而感到不欢喜,对于事情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非但无益且有过患。我们不仅没有办法解决当下所遭遇的问题,反而会带无穷的过患。若太脆弱,纵是微苦亦极难忍;有一些人,他非常的脆弱,遇到小小的痛苦,内心就会觉得没有办法忍受,而不断的抱怨。若能坚强,其苦虽大亦能忍故。如果我们是一个很坚强的人,纵使遇到再强大的痛苦,我们的内心也是有办法安忍的。所以有没有办法忍,并不是在于痛苦的大小,而是在于我们面对痛苦的时候,是用什么心态在面对它。如果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你懂得如何安忍的话,纵使你所遇到的痛苦,是非常强大的痛苦,你也会按步就班的看是否能够将这样的一种苦解决。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脆弱的人,纵使你所遇到的苦,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一种苦,但是你也会觉得我遇到的这样一种苦,真的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一个人。所以这完全是我们在内心当中遇到苦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心态在面对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思惟苦本身的功德。当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思惟苦所带来的一种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苦所带来的利益。有一些人会觉得,痛苦哪来的利益可言?在下文当中就会作这样的一种介绍。内心执持苦品之理:倘若无有痛苦,则于轮回不欲出离,故于解脱,有策发其意之功德;如果没有痛苦,这时候我们就不会想要修学正法,就连有痛苦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见得想要修学正法的话,那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有谁想要来学法?想要学法,不外乎就是想要去除痛苦,因此「倘若无有痛苦,则于轮回不欲出离」,之所以会想要生起出离心,想要获得解脱,最主要的关键是因为人都想要离苦得乐。由于我们面对苦的当下,我们不想要去承受这些痛苦的逼迫,所以更进一步的,我们会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跳脱苦的折磨,因而提到「倘若无有痛苦,则于轮回不欲出离,故于解脱,有策发其意之功德」。这是第一种功德。

若为苦逼,则坏高傲,故有去除傲慢之德;有一些人他很有学问,他很有钱,很有势力,他会觉得我没有什么痛苦。所以此时他的内心会生起高傲,但是相反的,如果这样的一个人,他被种种的痛苦逼迫的话,他就会觉得其实我跟一般的人也没有什么差别,「故有去除傲慢之德」因此透由痛苦,能够去除我们内心当中高傲的这种态变。若受猛厉大苦受时,则思其苦从不善生,如果我们在遭遇痛苦的时候,我们懂得思惟的话,就知道现今所遭遇的苦,是从过去生不善的行为而产生的。倘若不欲彼果,须遮其因,所以在之后,如果我们不想要面对同样的果报,这时我们必须要去除苦因,也就是造恶。故于罪恶有生羞耻之德;因此我们会对于造作恶业的这件事内心感到羞耻,为苦所逼,欲求安乐,若求安乐,则须修善,故有欢喜修善之德;当我们被痛苦逼迫,这时我们就会想要去希求安乐,如果想要获得安乐,这时我们就必须要修学乐因,也就是行善,「故有欢喜修善之德」因此透由痛苦,能够策发我们想要去进一步去修善,因此这也是属于痛苦的一种功德。由己感受而作类推,念他亦苦,由于我们自身遭遇痛苦的时候,内心会感到不愉快,以这样的一种感受来作类推,相同的其它的有情也是如此。于轮回众能生悲愍,因此当我们在看到其它的有情受苦的时候,内心也会希望他能够早日离苦,而对于他们生起悲愍。念此痛苦是所欲处,数数修心。因此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我们会发现其实痛苦是我们所想要的,因为痛苦本身能够带来许多的功德,这对于我们修学佛道来说,是有它绝对的必要性,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修心。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如果从小苦渐次练习,就不会感到痛苦。正文当中,彼复如云:「若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没有一件事情是在不断的串习之后,不会变成容易的,也就是任何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断的去串习,一开始虽然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到最后也会变成很容易,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因此一开始,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的去串习「安忍小苦」,到最后纵使我们遭遇到更大的痛苦,当下我们也能够修学忍辱。若披安忍苦之意乐铠甲,掺杂小苦依次修习,则能安忍痛苦之力渐次增广。因此一开始,我们就抱着要安忍的这种意乐,披上安忍的这种铠甲,「掺杂小苦依次修习」刚开始在面对苦的时候,我们可以挑选一些比较轻微的痛苦来作练习,透由不断的练习之后,「则能安忍痛苦之力渐次增广」这时候我们能够忍受痛苦的力量就会不断的增长。

就比方说现今有一些世间人,明明天气非常的寒冷,但是他还是出外去爬山,到最后他能够登上雪山。甚至有一些人在零下几度的这个气候当中,还在能够水里面游泳。其实这样的一种苦,在我们其它人看到,都会觉得这些人的脑筋是不是有问题,因为这样的痛苦是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但是对方他也是在不断的练习之后,才能够忍受这样的一种痛苦。所以相同的道理,苦也是如此,我们在面对苦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小苦不断的去练习的话,到最后我们自然的在面对大苦的时候,我们也自然也能够生起这种忍辱的心。

在过去有很多的修行人,比如像密勒日巴尊者,他们在修苦行的时候,既没有地方住,也没有东西吃,但是他们在面对这些痛苦的当下,他们也都能够修学安忍。宗大师也是如此, 宗大师他在闭关的时候,他曾经带着一群的弟子,到偏远的地方去作闭关,并且在闭关的过程当中不断的礼拜,以及供养曼达。在当时虽然他的身体,遭遇了许多的痛苦,但是他也都能够安忍。而以近代而言,在之前我们有介绍一位成就者,他名叫做「札班陆」的这位成就者。他在修苦行的时候,我们之前也有稍微的为各位介绍到,他为了要体会三恶趣的苦,并且在修学布施的缘故,他很刻意的在夏天,去蚊子很多的地方,并且把他上半身的衣服全部都脱光,希望能够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体会恶趣的苦,一方面来修习布施的这种菩萨行。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267页)修习「思择法忍」之理:净信之境──三宝;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三宝的功德。有时候我们在听闻三宝的功德时,连身为佛教徒的我们,都很难相信我们所皈依的对象,既然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不仅没有办法生起信心,有些人或多或少,对于三宝的功德,反而会生起疑惑。但实际上当我们在听闻三宝的功德,这一类的法类时,我们的内心也应该要修学安忍。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想象,或者是我们没有办法到达这样的一种境界,或者是我没有办法看到三宝的功德,我没有办法做出像三宝一样的行为,以这样的一种因来否定对方,甚至怀疑对方有如此殊胜的功德。当我们在听闻三宝的功德时,我们必须在内心当中好好的发愿,希望我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获得如同三宝般的殊胜功德。这是第一个部分,净信之境──三宝。

现证之境──二无我;补特伽罗无我以及法无我,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对境,但是其实它的内涵非常的深奥,所以有一些人他就会觉得,这个法之所以这么的深奥,是因为有一些人他为了要表现的缘故,所以把这个法讲得如此的困难,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办法听懂,所以他的内心在听闻的当下,对于这种的法类,内心就会觉得不愉快,所以他就不想要作听闻。但是纵使我们在当下,听闻无我的法类,你没有办法听懂,你也应该要告诉自己说,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了解,更进一步的能够证得无我的道理,这对我来说一定是很有帮助的,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听闻。

所欲之境──佛、菩萨之大力;佛或者是菩萨,他们所拥有的神变,或者是神通,以及种种的大力,都是我们一般的人所没有办法想象的,但是这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取舍之境──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之果;善行是我们应该作的行为,恶行是我们应该要避免的。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去行善断恶,我们必须要了解因果之间的道理,对于因果的法则,内心当中也生起安忍的这种态度。 

所修之境──大菩提是所求之义;圆满的正等菩提,是我们最终想要获得的殊胜果报。

「能得彼之方便」如果想要获得圆满的正等菩提,我们必须如实的修学菩萨学处,因而提到,能得彼之方便──菩萨学处之道;闻思之境──十二分教等正法。须于彼等不作分类而修胜解。所以当我们在面对这些法类的时候,我们都要尽可能的培养我们内心当中的信念,因而提到「须于彼等不作分类」,也就是我们不要刻意的去分辨,哪一些是我要的,哪一些是我作不到,或者是我不想要的,应该一视同仁,对于这些法类,都要培养自己内心当中的信念才对。

在忍辱的这个部分,虽然在正文当中并没有提到包含六度的道理,但是透由前面布施以及持戒的内涵,相同的在修学忍辱的当下,如果我们能够将其它有情,也安置在忍辱的这种法类当中,也就是告诉他人,该如何的来修学忍辱的话,这是忍辱当中的布施。而在修学忍辱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小乘的意乐,而断除以自己作为出发点的小乘意乐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是忍辱的持戒。而更进一步的提到,如果我们能够在忍辱的同时,生起精进的一颗心,称之为是忍辱的精进。并且在修学忍辱的当下,我们的心如果能够完全的专注在利他的这件事情上,它是属于忍辱的静虑。并且修学忍辱的同时,如果能够思惟三轮皆空的道理,是属于忍辱当中的般若。因此修学忍辱的当下,它也包含了其它的六度在这当中。(校稿中)

寅四、修学精进之理(分三)

卯一、精进之体性

卯二、差别

卯三、于相续中生起之理

卯一、精进之体性(267页)

为摄善法、利有情故,心生欢喜,为了能够广行一切的善法,利益一切有情的缘故,在内心当中生起欢喜心。由此发起三门之动业者,此为《菩萨地》中所说。以这样的一种欢喜心作为动机,更进一步的发起身语意三门的动业,这句话当中它最主要表达的义涵是,如果我们的动机,对于行善,对于利众本身是心生欢喜的。更进一步的藉由此为动机,而发起的三门行为,他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不畏厌倦」,也就是他并不会畏惧三门在行善的同时,所带来的种种的痛苦。比方说不管是我们在阅读经论,或者是讲经说法,或者我们平时在作观修的时候,所产生的种种痛苦,都可以透由精进的这一颗心,将它破除。「此为《菩萨地》中所说」。 

卯二、差别

第一点提到的是,擐甲精进,也就是穿上铠甲的这种精进。菩萨若发精进,于加行前,心生欢喜意乐,披上铠甲。一位菩萨,如果能够在内心当中,发起强大的精进,「于加行前」在还未行善之前,为什么他要特别的提到「于加行前」呢?就比如说,在古时候,我们还没有出去打战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把铠甲穿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之所以有穿铠甲的缘故,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打战的过程当中,能够不被敌方的兵器所伤的缘故,所以这时我们必须要穿上铠甲。相同的,一位行广大行的菩萨,在行利众的事业之前,他也不希望被懈怠的这种兵器所伤的缘故,所以在还未行利众的事业前,他也会穿上精进的铠甲,「于加行前,心生欢喜意乐,披上铠甲」。

若为除一有情之苦,于百千俱胝倍之三大阿僧祇劫,唯住地狱方能成佛,亦生欢喜,为得圆满菩提而发精进。纵使只是为了要去除一位有情的痛苦,「于百千俱胝倍之三大阿僧祇劫」不要说是百千俱胝倍,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我们都知道它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但是这个地方,如果必须要花上三大阿僧祇劫,百千俱胝倍的时间,也就是乘以百千俱胝倍的这种时间点的话,「唯住地狱」为了要利益一位有情,去除一位有情的痛苦,必须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必须要住于地狱当中,才能够成佛的话,「亦生欢喜」这时候内心都要因此而感到欢喜,「为得圆满菩提而发精进」为了要获得圆满的菩提,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内心当中都应该生起精进。住此精进尚不弃舍,况时较短、其苦极微?如果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都能够生起精进,都不弃舍这一位有情众的话,「况时较短、其苦极微?」那更何况是它的时间,比之前的这个时间更短,或者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苦,比之前的地狱道当中的苦,更少的时候,那就更应该发起精进心才对。如是念已而着意乐铠甲,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而在加行之前先披上精进的铠甲。

接下来,摄善法精进:为成办六度故,修彼等行。饶益有情精进,如前。这当中的「如前」就是在之前介绍戒的时候,有提到「饶益有情戒」,也就是透由十一种成办众生利益的方法,来成办有情今生、后世的一切义利。 

卯三、于相续中生起之理(268页)

第三个部分「于相续中生起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一、发起精进之胜利者,而这当中又分二,第一个部分,不被散乱所扰,并能获得二种成就。正文当中,《经庄严论》中云:「善资粮中精进胜,在所有的善资粮当中,精进是最殊胜的,如是依此彼后得,依着精进就能获得殊胜的功德。精进现得住胜乐,世出世间诸成就。透由精进能够在今生,使我们安住在乐中,并且能够获得世、出世间的诸多成就。精进能得三有财,以世间的角度,透由精进能够获得世间当中的资财。精进能具极清净,透由精进能够去除我们内心烦恼的污垢,而获得清净。精进能离坏聚见,透由精进能够让我们远离坏聚见。精进能得胜菩提。」而终究获得圆满的菩提。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具有精进的人,不仅能获功德,连非人都会因此感到欢喜。《摄波罗蜜多论》亦云:「若具无厌大精进,不得不成悉皆无。」如果我们能够生起不厌恶行善的大精进,就没有得不到,或无法成办的功德,因而提到「不得不成悉皆无」。又云:「非人皆喜饶益彼,亦能得诸三摩地,昼夜诸时不空度,功德资粮无劣少,获得诸义过人法,增长犹如青莲花。」以上我们简单的为各位介绍,发起精进所带来的诸多的胜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不发精进之过患者,《海慧请问经》云:「有懈怠者,菩提遥远、最极遥远;诸懈怠者无有布施直至无慧;诸懈怠者无能利他。」《念住经》中亦云:「诸烦恼根本,唯独是懈怠,谁有一懈怠,彼无一切法。」应如所说而作思惟。这是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不发精进之过患。

第三个部分,正发精进之理,首先正发精进之理当中又分三点,一、发起精进的违缘。正文当中,正发精进之违缘有二:一、虽见能修善法,然不趣入。也就是明明知道有时间、有能力可以去修学善法,但是却不付诸于身语的行动。二、念我何能修如是法,心生怯弱。有一些人他会觉得,我怎么会有能力来修学如此殊胜的善法,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内心就感到退缩,不敢前进。初中亦有二者:在第一点「虽见能修善法,然不趣入」当中又有两种的可能:一、念仍有暇,而作推延。有些人会认为,我现在还年轻,或者是我当下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所以等我长大一点,或者当我把手边的这些杂事处理完之后,我下个月,或者我明年,或者是等我以后年纪大一点的时候,我再来修学正法「而作推延」这是第一点。二、虽非如是,然于恶事生贪,为彼障蔽。另外一种情况,它虽然不是作推延,但是他忙于世间的这些事情,他这当中的恶事,指的就是仅以今生作为出发点,比方说买卖或者是从商,或者是农业等等,只是为了今生作为出发点,而作的这些世间的事情,整天就忙于这些事情当中,「为彼障蔽」这时候会被世间的这些事情所遮蔽的缘故,而没有办法修学正法。

接下来,初者之对治:所谓的「初者」指的就是,念仍有暇而作推延。要如何的对治这一点?在之前的下士道当中有提到过,应修「已得之身迅速坏灭」、「命终之后堕诸恶趣」、「后难复得此善妙身」三者,前已说讫。

贪之对治:对于「虽非如是,然于恶事生贪,为彼障蔽」的这一点,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作对治呢?应观正法是能生起现今、后世无量喜乐之因;在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内心去观察,透由修学正法它能够成办现今以及来生无量的喜乐,因此正法是能够现起现世、后世无量的正因。胡说无义之语、掉等散乱则是能坏现前大义,如果我们整天所说的都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这些话,「掉」就是掉举,「掉等散乱则是能坏现前大义」如果我们整天,都只是把时候花在这些事情上面,也就是花在无意义的这些事情上面的话,不要说是来生的意义,就连现今我们所在成办的利益都没有办法成办。并为后世生起众苦之处,应当灭除。他不仅没有办法成办现今的利益,并且他会成为后世生起众苦的根源,因此这一点是应该要灭除的。

接下来(270页)怯弱亦有三种:一、所求,诸佛之功德无量故,而念我不能得。所谓的佛是断一切的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圣者,所以当很多的人,在谈到佛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时,他会想到,不要说是断一切的过失,我连最小的一种过失我都没有办法断除;也不要说圆满一切的功德,我连小小的功德都没有办法成办,那更何况是圆满的佛果?「而念我不能得」。 

第二种,方便,如果想要成就如此殊胜的果位,我们必须要花三大阿僧胝劫的时间,修学众多的菩萨行,并且在修学菩萨行的当下,须舍手、足等无量难行故,而念我不能行。这时候想到,需要舍头末脑髓,就觉得这样的行为对我们而言太困难了。现在不要说把我们的身体布施给其它的有情,就连最普通的衣食,我们都没有办法布施,那更何况是我们所珍爱的身体。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处所,既然要花这么长的时候,在轮回当中利益无量的有情众生,就必须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投生,因而想到,须于轮回受无量生,而念尔时为轮回苦所伤害故,心生怯弱。这时候就想到如果为了要利益众生,必须要不断的在轮回当中投生的话,投生在轮回的当下就必须要遭遇轮回的苦,这时内心对此而感到怯弱。

所以这个地方介绍了三种的怯弱。初者之对治:念昔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亦唯如我,乃是于道渐次增上而成佛矣。对于第一个,也就是我怎么有办法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时我们必须要思惟到,佛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获得如此殊胜的果位,他跟我们的状况是一样的。一开始也是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流转。但是透由修学正法,和断除了他心续当中的一种过失,两种过失,而渐渐的断除了所有的过失。相同的,透由修学正法而成办了一种功德,二种功德,到最后成就圆满一切的功德。「乃是于道」所以佛一开始跟我们的状况是一模一样的,但是透由修学正法,它能够不断的「渐次增上,而成佛矣」。薄伽梵亦云,不仅如此世尊他曾经亲口告诉弟子们:「诸较于我极下劣者亦能成佛。」不仅我能够成就佛果,就连蚊子、昆虫,甚至毁谤正法的人,由于他们的心续中都拥有佛性的缘故,所以最终他们都能够成就圆满的菩提。如果连畜生道的有情,都能够因此而成就佛果,那更何况是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并且能够值遇圆满的大乘法,这时更应该要把握机会,好好的来修学。故我若能不舍精进,何故不得?所以如果我能够发起精进的心,凭什么说我没有办法成佛?应如是思。以这样的一种方法来作思惟,而对治第一种的怯弱。

接下来第二个部份,第二之对治,在之前有提到,有一些人他想到,要成就圆满的正等菩提,必须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长时的行菩萨行,累积福德资粮,这时候他会觉得这个时间非常的漫长,并且在行菩萨行的时候,必须要行诸多难行的菩萨行。这时候要透由什么样的方式来作对治呢?虽念应舍身等,然于心生难行想时,可不即施;若至舍时,如予菜等则无所难。应如是思。虽然到最后我们都必须要布施我们的身体给予一切的有情,「然于心生难行想时,可不即施」;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对于布施身体的这一点,觉得是很困难的话,你在当下,你不见的要作这样的一种布施。其实不要说是我们一般的人,就连菩萨在一开始的时候,佛也没有告诉他们说,你们要布施身体,甚至有禁止初发心的菩萨,作这样的一种布施。什么样的菩萨,才能资格布施自己的身体给其它的有情呢?除了心力特别的强大,尤其是利他的心非常圆满的菩萨之外,其它一般的菩萨,是不能够作身体的布施。所以绝大部分的菩萨,都必须要获得初地,他才有资格布施自己的身体,给予其它的有情。除了少部分心力特别强大的菩萨之外,绝大部分的菩萨,都必须要在现证空性,也就是登地之后,他才有资格来布施自己的身体。而对于登地的菩萨来说,由于他能够现证空性的缘故,这时候他布施自己的手,布施自己的脚给予其它的有情众生,他是不会感到痛苦的。就有如同我们布施所拥有的这些外在的物质,给其它的有情,是相同的道理,它是不会感到痛苦,所以在将来如果我们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在现今我们就应该从小地方开始练习,就比方,我们一开始就没有办法施舍的东西,如果不断的去练习,不断的去串习,到最后有一天,我们也都能够将它布施出去,相同的道理,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因而在正文当中有提到,「虽念应舍身等,然于心生难行想时,可不即施;若至舍时」也就是时间、因缘、条件,各方面的因缘都具备的时候,「如予菜等则无所难。应如是思」。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第三之对治:应念菩萨已断罪恶,故必不生苦受之果。由于菩萨他所行的是善行的缘故,他已经断除了所有的恶行,既然没有造恶就不必感受苦果,所以在论点当中也有特别的提到,由于菩萨断除了恶行,所以他的身体是不需要遭遇苦果的折磨,由于他的内心能够现证空性的缘故,所以他的心里也不会生起任何的不欢喜。如果生理跟心里两方面都没有任何的痛苦,那纵使住在轮回当中,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提到通达轮回如幻、无有自性之心坚固,是故心中无苦。所以前面最主要提到了是身体没有痛苦,后面由于通达一切法如同幻化般,没有自性的缘故,所以内心中也不会有些微的痛苦。若其身心安乐增盛,虽处轮回无须厌恶。如果身体跟内心所承受的,所感受到的都是快乐的话,纵使他是身处在轮回当中,也不需要因此而感到厌恶。如是思已断除怯弱。

接下来在之前「正发精进之理」分三,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发起精进的违缘」,接下来第二个部分「发起精进之顺缘」,正文当中,精进所依顺缘有四:一、胜解力──修习业果,于作取舍心生欲乐。我们必须要对于世尊所告诉我们的业果道理,在内心当中培养一颗坚固的信心,而知道造什么的业会感什么样的果,修什么样的道会获得什么样的殊胜果。透由不断的去串习,而让我们的心中对于这些法类,生起一种强烈的意乐,也就是内心当中,在面对这些法类的时候,会感到相当的欢喜。第二个部分坚固力。

二、坚固力──未观察时不应草率而行,观已趣入应至究竟。现今有一些人,他在修学正法的时候,很冒然的在还没有思索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应该作某一种的观修,或者是某一种的观想,甚至应该作打坐等等的这种修行。但是由于他不知道该如何的观修、观想的缘故,所以在观修的同时胡思乱想;而胡思乱想之后,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样的成效,久而久之,他就发现既然没有成效,我又花这么多的时间,到最后身心俱疲,那我何必作这些事情,所以到最后他会完全的放弃。其实这并不是正法的问题,而是你在还没有修学正法之前,你有没有仔细的考虑过,你有没有能力,你有没有时间,来修学这样的正法。甚至有一些人在短时间之内什么都想学,打坐的也想学,观想的也想学,五大论也想学,每一件事他都要碰一下才行。但是碰完之后,真正要花时间去作观修,要花时间去作经论的时候,他又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所以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什么事情都想学,但是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如果我们养成了这种坏习惯,纵使我们一开始能够成办的事情,由于我们有这种坏习惯的缘故,到最后也没有办法成办,那更何况是一开始我们就没有办法成办的那些事,那是更没有办法成办的。所以这里就特别的提到,「未观察时不应草率而行」所以在作任何的决定之前,我们必须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能力能够来应付,「不应草率而行」不能够说人家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就跟着去做,「观已趣入应至究竟」如果我们在观察之后,发现自己是有时间,是有能力去应付的,也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作学习的话,「应至究竟」。既然已经开始,你就希望要策励自己,让自己完整这件事情,这是第二个部分,坚固力。

三、欢喜力──犹如孩童玩乐无有中断、满足,发起精进。就犹如同是小孩子,他们在玩的时候,都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相同的,我们在行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对于行善,内心当中生起欢喜,透由欢喜心来行善,这样我们的身心,都不会感到疲倦。

四、暂息力──若发精进,身心疲劳,须暂休息,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人一开始很精进,但是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却不懂得该如何去调整、去休息。所以这时候他可能由于一开始内心发起的精进心,而不断的在某一件事情上专研,到最后他发现身心疲劳,而且又不知道该如何休息的情况,最后他也会完全的放弃,所以「须暂休息」,其后即刻发起精进。而在休息之后,如果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里,都有办法继续再行善的话,要马上的再生起精进心来行善。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由此能令身心堪能。如是由灭违缘及依顺缘,身心轻快,如果我们能够灭除发起精进的违缘,并且依止发起精进的顺缘,这时我们的身心都会感到非常的轻快,犹如风吹木棉花絮,飘拂之中而行精进。第四个部分,具足六度。修精进时,具六波罗蜜而行者,自身住于精进,后能安置他人于此,是精进之布施,余者同前。除了精进的布施之外,布施的持戒、忍辱,以及静虑、般若的内涵,都如同我们之前所介绍的方式来作搭配。在阅读完《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忍辱跟精进这两个部分以后,以此作为基础,有时间你们应该多阅读《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两个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六度当中,介绍忍辱以及精进这两度的同时,都有将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行论》当中,忍辱品以及精进品当中的原文,透由解释而将原文的内容,完全的告诉我们。而寂天菩萨他透由自己本身的经验,以非常容易了解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修学忍辱,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内心生起精进的这种态度,所以有时间你们都应该多阅读这一方面的论著。

提到了《入行论》,其实《入行论》有相当多的注释,甚至在红教里面也有很多的成就者,有造了有关《入行论》这方面的注解。过去在藏地当中有一位成就者,他名字叫「札却结」的这位成就者,他是当时在藏地众所皆知的一位大善知识。听说他在解释《入行论》的时候,透由十七种不同的方式来作解释。而之所以会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介绍,是因为他之前在接受传承的时候,也听到了十七种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入行论》的原文的这种传承,因此他也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述《入行论》的内涵。并且当时,每当他在讲《入行论》的时候,周边有一种花它一定会绽放开来。所以可以知道这位成就者,对于《入行论》的内涵,他了解得非常透彻,甚至有很多的人都认为,其实他就是寂天菩萨的化身。

而这位上师,他在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个公案,也就是在「里塘」的这个地方,有一位成就者,他想要去拜访这位上师。由于这位成就者,他本身也有很多的徒众,所以他就带着这些徒众,并且每个人都骑了一匹马,声势非常的壮大,大家就结伴想要去见这位上师。结果当他们来到这位上师的面前,这位上师从他闭关的地方走出来的时候,他发现怎么他的面前有这么多的人,他一时也吓到了,所以他赶快就躲到自己闭关的地方去。这时候来拜访他的这些上师以及弟子们,他们觉得可能是我们的行为太夸大了,所以上师很怕见到我们,所以他们就下马,并且手上拿着要供养的茶,以及要供养的香,然后慢慢的走到上师闭关的这个地方,并且敲门,希望上师能够出来接受他们的迎请。这时候这位上师走出来,他就说:原来是仁波切,我怎么刚刚没有认出来,我还以为什么妖魔鬼怪来到我的面前,所以吓了我一跳,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急忙的跑回去,没有出来迎请,真的是很抱歉。这时候这些想要来迎请的弟子们,也们就拿着香以及茶到了里面去,而这位上师,他看到别人供养他这些东西,他内心没有生起一丝的欢喜,因为他对于世间当中的这一切事情,他都不会因此生起过度的贪欲,所以他将对方供养他的上等的好茶里面,倒进了很多的水,并且将对方供养他的上等的香,直接都拿进火炉里面烧,对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完全的吓呆了。觉得说我好辛苦煮出来的茶,你怎么会把水倒到这里面?那要怎么喝?那这些香是这么昂贵的香,你怎么会一次都把它烧光光?这样不是很可惜的吗?但是他想要去迎请的这位上师,其实他对于我们世间人所谓的五欲,他没有任何的贪着,所以他就是要告诉弟子们,其实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行才是。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0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一课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二课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三课 接触佛法快3年了,但一直在门外打转,至今还没有皈依。看过法师讲解的《..
 现在汉地许多人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请您介绍一下这部论在佛教中的.. 有人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法论典,禅宗和净土宗的人没必要学,这话对..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释宏演)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一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二
 入菩提道次第--显明佛陀密意(堪布泽仁扎西 译) 菩提道次第直授·趣入一切种智速疾道(第五世班禅大师洛桑耶喜)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3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4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5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6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7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8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