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十五、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点击:4744]   [手机版]
背景色

修习大悲心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

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

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十五、修习大悲心

前行:

观想在自前虚空,真实明现着极为庄严、宽广之莲座,其上端坐着体性是具恩上师,外相现为释迦世尊,世尊相好庄严、身色金澄,身着比丘三衣,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等持印,左手持钵,钵中甘露满盈,在无漏智慧光蕴中结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忆念着世尊真实圆满具足佛身、佛语、佛意及利他事业功德。

观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顾着我与众生,并以圆满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无量众生;世尊的周遭则环绕着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及一切清净传承的具相祖师,为大乘僧宝;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心中,皆具足灭道二谛之大乘法宝。前方真实明现着大乘三皈依境,内心由衷忆念着佛是皈依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着请观想在自己的后方,则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以及无量无数的轮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无量的苦集二谛,忆念其情况心生不忍,内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现在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在尊贵的三宝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学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大悲心,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带领众生,至诚向前方三宝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自系不净牢狱中,应知有情亦如是,

缘诸众生起悲悯,勤修无上菩提道。

胜菩提心珍贵宝,未发起者令发起,

已发起者不衰退,祈愿辗转得增上。

正行:

修习大悲心之理,当由几点来阐明与探讨:

一、 思维修习大悲心的重要性:

简赅言之,佛教是大悲的佛法,佛陀是大悲的教主;我们所皈依的世尊具有万德庄严及无量无边的功德中即是以大悲心为主。或也可说,佛最殊胜的功德就是佛的大悲心,说大悲心是大乘功德的根本,是大乘佛教最主要的教法与实践并不为过。《现观庄严论》也说:

[ 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

意思是,以证悟无我的智慧脱离轮回的系缚而不堕入三有;有大悲心则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故永不住于涅槃(菩萨种性的行者,为了圆满佛道利益有情,绝不以小乘涅槃境界为满足,反视为过患,故远离寂静的系缚或贪著)。基于这个道理,也有人说令心续善良的无上方便就是修大悲心,令智慧广大的无上方便就是修缘起见。

换句话说,依于大悲缘著可悦爱的众生,不忍众生苦而自愿取受荷担救拔,即使是寂灭的涅槃城也视为如炽热的铁屋一样,一心只想断离寂灭之乐,救拔有情苦。显然,诸佛世尊不住轮回边也不住于涅槃边 ―― 得无住涅槃的主因就是大悲心。缘于因位时发大悲心,以大悲心推动难行苦行的菩萨行,对暴恶众生广行善行不退愿心,故成佛时也不弃舍任一众生,无间断地观众生根器而行佛行利他事业,月称菩萨《入中论》说:

[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这是说,观待大乘佛道,最初觉醒大乘种性是依大悲心(如种子),中期维系或持续难行苦行菩萨行也是依大悲心(如滋长苗芽的水份),后期成佛后不弃舍任一众生不住涅槃之乐仍依于大悲心(如苗芽结成庄稼果实,令众生受用),故特赞大悲心。准此可知,就修学深广如海的大乘佛道的行者而言,大悲心初、中、后三期都极为重要;趣入大乘佛道必由大悲心为因,没有大悲心则不可能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则不可能成佛。因此,也可以说,佛由菩萨生,菩萨由菩提心生,菩提心由大悲心生,此一次第是决定的。

所谓利他圆满,是指诸佛具有圆满的利他能力与智慧度化众生,并非能令众生成佛;佛唯是宣说正法使令修行成就,所谓:

[ 佛不水洗众生罪,不以手拭有情苦,所证功德不移余,唯示真谛令解脱。]

意即,诸佛皆以三门的功德教化一切有情,即身事业 ―― 以相好庄严、放光、示现神通、神变感化众生;语事业 ―― 宣说正法、遍入众生心海中,转动众生的心思;意事业 ―― 以大悲心推动加持,令知离苦得乐的方便,所以经论上通说所有功德的生起之因即是大悲心,也就不难理解了。《摄正法经》也说:

[ 世尊,菩萨并不须修学许多法义,世尊,菩萨若于一法,极为执持、证悟,佛的一切法义就尽在掌中,一法云何?大悲心是。]

这说明了,大乘种性觉醒的菩萨行者唯具足大悲心即能无间恒久的利他,成办不可思议功德(如菩萨的五道十地等无量无边功德);相反地,舍离了大悲心而学利他行,其实只学了菩萨行的外貌,未得神髓。最好的守护轮、最有效的经忏念诵,也是修习大悲心;当知犹如无著菩萨初见弥勒菩萨的公案,由 [ 一念悲心起,障碍尽消除 ] 而得信解大悲心的重要性。应如实修学生起大悲心之理,发愿有朝一日,能生起具相大悲心。

二、 思维大悲心的定义:

大悲心 ―― 即平等普缘法界一切众生的苦而心生不忍,一心猛利欲求荷担救拔,令完全离苦及苦因的心(即不单祈愿众生离苦,且欲求荷担救拔众生所有痛苦令皆远离的心)。

三、 思维大悲心的种类,有三:

1.众生缘悲 ―― 亦称缘众生的大悲心,是缘著法界一切众生苦生起不忍,一心猛利欲求荷担救拔令永离苦及苦因的心(指一般所认许的具相大悲心)。

2.法缘大悲 ―― 亦称法缘悲,是由证得法界一切众生刹那刹那变灭的细分无常的智慧正行摄持、而生起的不忍众生苦,一心猛利欲求荷担救拔永离苦及苦因的心(是由证众生细分无常的智慧正行摄持而生起的大悲心)。

3.无缘大悲 ―― 是指证得法界一切众生没有微尘许自性实有的空性的智慧正行摄持,而生起的不忍众生苦,一心猛利欲求荷担救拔永离苦及苦因的心(是由证众生无自性的智慧正行摄持而生起的大悲心)。

三种大悲心的共同特质是:皆为具相大悲心,同具祈愿,并具猛利荷担救拔所有众生皆能离苦的欲求心。也就是说,不但具有 [ 愿离苦、想离苦、作离苦 ] 的欲求,而且是作为菩提心的根本,能引生增上心者。

从久远劫来,众生即是具足无量苦及苦因;在三界六道,上至无色界有顶天下至欲界无间地狱乃至六道中阴,无一例外。甚至即使众生具足圆满福报,仍然一直为无明所系缚,颠倒造业轮回不已,这些都是发起三种随一大悲心的所缘。此中,值得注意的是,若具智慧摄持,则忆念众生的苦及苦因而生起的大悲心力道极强,也较为究竟彻底,所以三种层次与内容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此处所说是以众生缘悲为主,但随个人的修行力量增上,即得渐次生起三种大悲心随一。

思维修习大悲心之理:

 

仅说大悲心的重要显然不足,还是必须了知生起大悲心的教授次第与修习之理,进而时常串习与实修。

那么,生起大悲心的方便是什么呢?简摄来说,生起大悲心的主要方便有二:

1.从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 由修习平等舍、知母、念恩、报恩、可悦爱慈,依此而生起大悲心。

2.从自他相换发心法 ―― 由证成自他平等,思维爱他执与我爱执的功过,了知不能只为自利,更须利他而生起大悲心。

那么,生起大悲心的主因是什么呢?是:

1.生出离心 ―― 行者本身必须具足出离心,以出离心为基础才有能力生起大悲心,这是因果次第,因为既然一心欲求救拔众生离苦,就必须先对众生苦有深刻体会。如前述,当先思惟自己的十二因缘、四圣谛 ―― 由思维自己的苦谛苦果无量无边、集谛苦因无量无边(轮回的恶业、烦恼、我执、我爱执,在心中坚固不已),深刻定解苦集二谛的情况,心生厌背三有苦欲求断除,并希求解脱策发出离心。同时,将此思维自身之理,进而再转移到法界一切众生身上,众生也与我一模一样,具有无量的苦果苦谛及苦因集谛,如此思维,内心也就油然地生起不忍其苦,而发起欲求救拔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的大悲心了。

2.修习可悦爱慈 ―― 即缘著苦众生生起可悦爱慈,具足最可悦爱的行相 ―― 看待一切众生(怨敌、亲眷、中庸)如亲眷,都是我最可悦爱、最亲爱的(如慈母看待独子一样的心情)。生起可悦爱慈之前则须念众生恩,这是因为宿世以来众生都曾经当过我的母亲,对我有恩泽;即使未曾当过我母亲,但轮回时能让我维生的,也都依赖众生而有(如衣食住行等);修道时必也以众生为所缘,令我修习慈悲、忍辱等而累积二资粮;甚至成佛时必定也依众生而有佛行事业 ―― 可说,所有的圆满与成就无一不是依赖众生的恩泽而有,将感得什么苦乐也完全是建立在于对待众生的态度与作法上。对大乘行者而言,必须恒常忆念众生恩原因即在于此,由忆念众生恩,自然就想报恩;有知恩报恩心,则油然而生最可悦爱想(如慈母见独子一般),不忍见其蒙受痛苦,也就得以生起猛利欲求荷担救拔最爱、最苦的众生永离苦及苦因的大悲心了。

思维修习大悲心的所缘次第:

 

依著次第而缘念修习,较不会拢统含糊,也易于真实生起大悲心。其所缘次第如下:

1.首先由自己的至亲或友人为所缘而修大悲心。

2.其次由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中庸众生为所缘而修大悲心。

3.接着是以怨乱或不喜欢自己的有情为所缘而修大悲心。

4.当缘怨敌也能生大悲心时,也就表征了心已能平等普缘。故当进而所缘广大,缘着六道乃至九法界众生而修 ―― 乃是由眼前的当机众推至法界观为量。依次为所缘而修习大悲心的,有谓:

[ 饱食日暖说法语,一遇逆境变凡夫。]

这是显示了,最初必须依于次第真正落实,一一 缘念实修,最后才以法界众生为所缘而修较为真切;若沦为文字戏论或不按次第而修,则有成为饱食日暖说法语的垢病之虞。

修习大悲心的生起之量:

 

经由前面久修生起大悲心之因 ―― 出离心与可悦爱慈等,而能平等普缘法界一切众生,就像慈母爱独子不忍其受苦一样,想到有情苦就悲泪直流,且任运自然地生起猛利欲求救拔的欲求,才算圆满生起大悲心,为生起之量或界限。

中观瑜伽行自续派莲花戒论师《修行次第中篇》说:

[ 若时,犹如可悦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尽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运转,心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之名。]

又说:

[ 当彼时有如慈母,对心爱受苦的幼子一般,我应将极其心爱的众生从痛苦中救拔出来,自能自然地趣入猛利欲求的行相,如是大悲能于一切众生平等而行,就是大悲圆满之时。]

从文中可以看出,必须经由前述修习大悲的次第与方便,无间实修才能任运自然生起。因此修习大悲心乃至真正的具相生起,绝不是只念念几段经文,背背几个偈颂,偶尔随意思维一下即可。

深刻的内观,从经验体会,平常对弱者、受苦者易生怜悯心,虽为善根,但这种怜悯心与久修大悲心的教义之质与量实际上是大有不同的;前者的悲愍心为暂时性且混杂贪著,与亲疏爱憎相应(贪爱所摄);后者的大悲心不仅较为坚固,平等普缘一切众生,而且也不只是祈愿,更已生起猛利荷担令永离苦及苦因的欲求。

一般说来,[ 悲心 ] 只是惟愿有情离苦而已(没有一心荷担的想法),[ 大悲心 ] 的 [ 大 ] 则不只祈愿有情离苦,且是遍缘著一切有情,有欲求荷担救拔永离苦及苦因的意乐,此即 [ 菩萨爱众生,悲心彻骨髓 ] 之义;至于具相的悲无量心则须得初禅根本定以上才能生起,这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关于这一点,《海慧菩萨请问经》说:

[ 如有商主或有长者,唯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嬉戏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经文中引喻了幼子因无知嬉戏掉入不净坑,母亲见到后一直哀哭,想救却不敢救拔,父亲不假思索二话不说,直接跳入不净坑救出孩子。此中,不净坑 ―― 喻如轮回的三界;独爱一子 ―― 喻如六道有情,六道有情在轮回的三界中一直不断地造作苦因蒙受苦果;母亲 ―― 喻如二乘行人,一心以自求解脱为主,虽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猛利强烈的荷心不如菩萨;大商主、长者父亲 ―― 则喻如大乘菩萨悲悯有情苦,一心荷担利他,置自身的生死于度外。这也充分显示了,具量生起大悲心并不容易,要之,能如是动机清净,具足大乘种性,依于次第如实听闻大悲心的教授,熟知,串修并加以运用,即名修习大悲心之义。

具有随顺或具相大悲心者,即称正式趣入上士道,为觉醒大乘种性行者,其心地慈善安乐平和,绝不伤害有情,依此累积许多资粮,也净除了极大罪障;依着修习大悲心,也能渐次辗转开发智慧,最后终究证得佛果。相反的,心地不慈善,心地不平和,在任何时处都不在乎众生,而只在乎自己,习于依着利害关系而伤害有情,这是不具大悲心的征兆,极为明显。

有人不知大悲心的意义,认为不修大悲心还好,修习大悲心反令内心更苦。―― 此说乍听有理,事实不然。修习大悲心必须现起一切众生苦而欲求救拔,这样就会苦上加苦吗?其实最初缘念众生苦时或许因为自己眼前因缘不具,无力救拔,或不具智慧摄持,是有可能导生 [ 不知怎么办 ] 的想法而内心悲苦不已;然而,由修习大悲心,缘着有情不忍其苦,欲求救拔而心生苦受,这与因为烦恼业报而生的苦受显然有着极大的不同。前者修习大悲心在本质上即心量广大,心生苦受是自愿取受,是依佛说教法,是具正理安立,并且依此修习能累积福报、增生功德,甚至是真正有能力帮助有情离苦得乐的方便。后者因烦恼业报而受苦,并非自愿且心量狭小,只是依于无明、烦恼、恶业而有的果报,是不能自主的业力所使,无奈而无从选择,且在受苦时不能累积福报、增生功德 ―― 在受苦时大概都只是苦上加苦而已吧!甚至生嗔,更造恶业。故应建立正见了知其中的差别,由修大悲心而产生的苦受与依着烦恼业报而有的苦受,实际上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此外,尽管修习大悲心极为殊胜,功德无量,但是为能真正落实相应,或有四点应特别留意:

1.应以大悲心的修行落实于动态生活中,对境修,才不致于解行分家(非仅以上座静态修或法会共修而足)。《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

[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经文中明述了,真实在有情身上行持大悲心,才是实践或相应佛道。

2.应想:只有可悲的众生,没有可恶的众生。众生可悲是因为心被无明烦恼所系缚,不得作主,因此根本就没有可恶的众生,可恶的应是无明烦恼。应以缘起见,慈悲心对待暴恶众生,即以智慧判断观察,以悲心善巧引导,启发正见令离烦恼,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3.修习大悲心时,面对众生的种种境界,谨记原则:依着我的因缘能力,积极的利他;反之,没有能力,就算不能带给众生快乐,至少消极的不伤害众生,不为他人带来苦源。若无意而增添他人的痛苦,则应忏悔,并祈愿有情皆得安乐。

4.修习大悲心的方便与次第,也可依着简易的施乐受苦呼吸法 ―― 即以大悲为体性的受苦及以大慈为体性的施乐。这是实修者所应该重视的,因为尽管只是静态观修,但依此修法确是能够开展心量、累积福报、间接或逐渐地生起大悲心,有情也较有可能依此而得度化,结法缘。

在此,简要地叙述施乐受苦略修法:

观想:在自己顶门的莲花宝座上,端坐着本质为根本上师,外相为圣者观世音;又于前方明现着从无间地狱至第十地菩萨的九法界一切如母众生,忆念其心中具足苦及苦因,烦恼、恶业、我爱执、二我执、二障而心生不忍欲求救拔。忆念顶门圣者观世音,祈求加持。

缘念着眼前的一切如母众生,合掌,随文作观念诵下文三遍:

是故至尊上师大悲者惟愿如母有情罪障苦

当下无余成熟于我身并将我之善乐施于他

一切有情得乐祈加持(静默一分钟,心有所感动)

随后,以呼吸法作意观修施乐受苦,先修受苦:

缘念着顶门圣者观世音,前方是受苦众生,用力徐徐吸气,观想一切如母众生心上的所有苦及苦因(我执、我爱执、烦恼、恶业、痛苦……)化作一团黑气,经由鼻孔吸气,全流入我心,摧灭我心中的我执、我爱执;观想一切如母众生皆已尽除了苦及苦因。

再修施乐:

继而用力徐徐呼气,观想我三世所累积的一切善业以及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有功德,化作一道白光,经由鼻孔呼气,全无吝惜的施给一切如母众生。观想白光遍照一切众生身上,善业功德完全流入如母众生的心中之后,一切如母众生立即生起妙乐,具足一切修法顺缘,当下即身成佛;我内心立即充满猛利喜悦!

最后再持念六字大明咒:[ 嗡嘛呢叭弥吽 ],观想智慧方便合一,自己所持诵的六字大明咒的咒字、咒音或咒光遍照在众生身上,刹那间净除了众生的一切罪障,毕竟离苦得乐。

总之,若真实久修大悲心,尽管还不能具相生起,也能得诸佛的加持,护法的护佑,并于心田种下 [ 大悲种子 ],常常浇灌 [ 慈爱之水 ],即得早日生起 [ 菩提心芽 ] ,终究证得 [ 大菩提果 ]。应如所述而正修习,如法相应。

后行:

观想前方明现着大乘三宝皈依境,后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习大悲心的功德,回向自他众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续得生修习大悲心的证量,成就三士道功德,并将此学习道次第教法的殊胜功德,以清净动机广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师、南传、藏传、汉传的师长都身心安康、常转*轮。

回向南传、藏传、汉传的圣教,久住世间。

回向不同道场、团体、寺院法务兴隆,以法摄众。

回向三宝慈光遍入众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场修学不同法门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调心。

至诚回向遍虚空、尽法界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回向我等能早日发起爱他胜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识,圆满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没有障碍。

一切诸佛菩萨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诚感恩上师、三宝、众生的恩泽。

观想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无微尘许的自性。

惟愿父母众生具安乐惟愿一切恶趣恒为空

任彼菩萨于何地安住惟愿彼等诸愿皆成就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十六、修习自他平等
下一篇:十四、修习共中士道

 二十五、修习精进度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