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菩提根本、福德
 
[成观法师] [点击:4220]   [手机版]
背景色

菩提根本、福德

佛经中裹常说,末世众生最可悲愍的、件事情就是:根钝福薄。这里的「根」是指五善根,「福」是指福报。福报与善根都是修来的,而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天生自然的(「天生有福」),或者命运使然(「命中有福」)。现在先讲福报,以及如何方能得福与增长福德之法。上面说过,福报通常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因此若不修而只用「求」的方式,虽然也能求到一些福,但是效果很小,而且很慢;若是能用「修」的方式,就快得多。举个例说,假如你心中有个很重要的愿望,然而这个望的实现,又超乎人力的控制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便可以发愿修一个法门,回向成就那个心愿;由于你修行的功德及三宝加持的力量,便能令你的所愿较易、较速成就。上面所谓的发愿修法,例如说发愿诵五十部或一百部『 地藏经』 、或是诵大悲咒一万遍,或是念『 药师经』 三百遍等等。你若已知道怎么修行及回向,而且在修持的时候又能够净持斋戒,那就更有助于你所修速疾成就,所愿速遂。若能如法发愿修持,并且长久不断,便能福德日口增长,宿业渐渐纯净,这就是真正修福积福之人。顺便提到,所谓「斋」是指过中不食,我知道有很多在家居士严谨地行持斋戒,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佛法在末世最薄弱的一环就是「戒」,而持戒却是一切修行的根木。

二、善根

以上谈了一下「福德」,接下来讲「善根」。为什么说我们末世众生根钝?到底是怎么个钝法呢?要对这问题有个明确的了解,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根」,根是指「五根」,五根是:信根、精进根、 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又称为「五善根」。此「根」之命名,是一种譬喻,即所谓「以喻得名」。像一切草木,都须要有根才能够生存、增长;众生的一切善法(福德、智慧等)也是一样,必须要有此五羔口根才能生存、增长。栽种植物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植物的根;相同的,对修行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护其善根。相反的,要砍树的人,若要令那颗树完全拔除,最彻底的,就是把树根砍断。同样的道理,若要破坏他人修行,最彻底的,就是毁坏他的善根,如破坏他人的信根、精进根等等。当然,令人善根断坏,那是魔之所为,我们一般人是不会这么作的,至少不会故意这么作― 然而当今之世,魔强法弱,很多人虽然并非「故意」,但常因本身的业障现前,而「为魔所趁」,乃至「为魔所用」,因而胡一畏胡涂地作出破坏他人善根的事,而他自己本身却还不知道,甚至还自以为是在说法「利益众生」哩!现在末法时期,真是「百家齐呜」,各尽所长;但也常莫衷一是,因此也常令初发心学佛的人不知所从,不知要跟那一家、 或那一位大德学才好。在此,我贡献一点点小心得,给大家作个参考:学佛的总目的,是要培养善根、增长善根、建立善根、成熟善根、以及成就善根。善根成就,然后才谈得到修行菩提,乃至得智慧解脱等等。如果说法人,不管是谁,他所说的,对你的善根有所帮助,也就是对你的信根、精进根、念根等的培养、增长、建立、成熟、成就有帮助,那么,他所说的法就是好的、有益的,他就是善知识。相反的,如果他所说的法,不但不能增进你的信根、 精进根等,甚至还会令你越听(或越读),反而越对佛、或对法、或对僧,起种种怀疑、不信,乃至起毁谤之心,甚至令你出言毁谤,这样就是他所说的,不但没有能增长你的善根,反而破坏了你的「信」根,增长了你的「疑」根(「疑」在唯识五位百法中,是六大根本烦恼之一)。这样的人,便不是善知识,而是「恶知识」、「邪知识」。譬如他说佛法中某事不合时代、 或不合科学,或说某部佛经依他考据的结果是假的等等。又,如果你本来很精进地在如法修行某个法门(例如念佛、持斋戒、持咒等),但一听了他的话? 或读了他的书之后,令你很泄气(譬如他说:这样是着相修行… … 等等),你因此就放弃精进,再也提不起劲用功,这就是他破坏了你的「精进根」。如果是这样,那么,不管他的学问再大、 文笔再好、或再有名气、地位,他不仅不能增长你的五善根,反而会破坏你的五善根。这种人便不能称为是你的善知识,反面是你的恶知识。你最好敬面远之;因为世尊在经中处处都说:善知识,不慎。学佛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因为亲近才能学到善法,亲近恶知识,便会熏染上恶法,乃至断善根种性!不可

三、善根之本:信根

现在再继续讲「善根」。我们学佛所修的种种善法(福德、 智慧等),也必须要依靠「信、 进、念、定、慧」这五种根本,才能生存、增长、茁壮、 成熟,所以称信等五法为「善根」。因此可知,学佛的根本在于建立五美口根,而五美口根的根本― 也就是说:「一切根本的根本」― 是什么呢?那就是「信根」。这信根,甚难希有,甚深无量,不可思议,这是行者无量劫修行,一点、滴累积的结果,非一生一世之功。有人说:「这信佛有什么难?我一接触佛法,不用多说什么,或争辩什么,我就深信不疑了。」那正好说明:你不是今生今世才开始信佛、学佛的,而是你多生多世的熏习,所积集而成的善 根业力,所以你今世才能有如是的信根。得到「信根」以后,才可能精进地修行,于是开始长养「精进根」;精进根发起以后,才有办法修「念根」;因为修念根须念念不断,念念不忘失,因此须有很好的精进底子,才修得来念根。念根成就以后,便能进而长养「定根」;定根成就以后,方能「正修佛慧」:正修佛慧是在禅定中修种种观行。因此所谓「修慧」,不只是文字言说,而是须与定心相应― 并非嘴上会讲就行;若光在嘴上讲,纵使讲得口沫横飞,天花乱坠,而心中散乱、不信,也是与法不相应、不相干。因此可知,要发展五善根,须先成就信根。「信」这件事看似简单,事实上是很复杂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众生的根器有种种,可谓千差万别。而这信根,也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层次。马呜菩萨着了一部『 大乘起信论』 ,其内容主要是教导我们信根薄弱的众生如何「起信」― 也就是:如何生起信根。要生起或增长信根,除了修『 起信论』 怯门之外,还有一个法门也非常好,那就是「地藏法门」。我们大家在佛寺裹都常有机会诵持『 地藏经』 。然而『 地藏经』 或地藏菩萨最重要的功德是什么呢?他是依其本愿,及秉承释迦牟尼佛的教敕,要广度末法之世、无佛时期一切世问根器最钝、业障最重的众生。而业隙最重的,不外是地狱众生;至于我们也是业很重,才会生在这末法浊恶之世。因此,地藏菩萨的发心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呢?因为教「放牛班」的学生比教资优班的学生,实是困难面辛苦得多,地藏菩萨因为悲愿深切,所以他发愿要专教放牛班、或弱智班的学生〔 那就是我们!因为我们不想升学(求菩提),只想在二界混混,得过且过〕 。地藏菩萨是想令我们成就什么呢?简单一句话,最重要的,就是要成就我们的信根― 令我们起信,令我们的修行有「根」,不再像无根的浮萍(没有善根的人),如一羼提人在六道的海中到处漂荡。各位回去若再仔细地研修一下咧地藏本愿经』 ,便可以很深切地体验到。

四、信根与大乘菩萨道接下来再说信根在大乘菩萨道的地位。大乘菩萨道的修证,共有一位,分别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地,及等觉、妙觉。「信位十一)阶是菩萨修行的初阶,这信位,又分为r 等,称为「十信位」。菩萨十信是:「信、念、进、慧、 定、不退、迥向、护法、戒、愿」。因此修行者,首先要成就的是信心。所谓「信心成就」,并不是只具有少许一点点「信」就成,而是要「信位十心」皆具足、成熟、坚固、不退、不动,才能叫「信根成就」或「信成就」。因此可知,要想信根成就,是要一步一步、一位一位往上修,才能成就的。不要说:我很「幸运」能信佛,甚至把它视为理所当然,没什么了不起,不觉得有何可贵;事实上,如前所说,任何人能信佛、信法、信僧都是修了好久好久,过去生已受了好多苦,走了好多冤枉路,才能达到今日这一步,才能信佛,才知道要学佛。我们从无量劫来,生死流转,迷失方向,盲目地追求其它「身外」与「心外」之物,好不容易到今天才能够发起一些善根,而信佛、信法? 信僧,成为正信的佛弟子(按:追求「身外之物」者为凡夫;追求「心外之物」者为外道)。所以这是无量劫来吃了无尽的亏,与由凡外之迷,返悟而修行的结果。发心以后,就开始在「信位」上修行,到了信根成就,也就是「十信满心」了以后,便得入「初住」位,成为「住位菩萨」。从初住到「十住满心」,然后再进入「行位」,修十行,称为「行位菩萨」;十行满心后,再入回向位,修十回向;到了回向位,就已经是无上甚深菩萨摩诃萨的境界了,更何况是十地、等觉、 妙觉。十住、十行、十回向合称「三贤位」岔首萨。接下去就是十地,十地兹萨称为「十圣」。「三贤、十圣」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证阶位,但想要入贤圣之位,必须先成就基础的十信;而想要十信成就,就必须从「初信位」修起。初信位所修、所要成就的,就是「四信心」什么是「四信心」呢?依马呜菩萨在『 大乘起信论』 中所说,四信心是指:「信佛、 信法、信僧、信真如」这四种信心。修行人若能得此四信心坚固不动,便能于一切佛法得「决定信」,那么再大的风浪来袭,例如听到任何邪见、恶见、 不正知见,乃至毁谤三宝的话,都能不为所动。如此便能成就无量功德智慧。信位菩萨修到「六信位」时就到了「信不退」;什么是「信不退」呢?若得「信不退」,则生生世世皆能「信心永不退转」,非只今牛不退而已。(你看,这不是很不可思议吗?― 因此,佛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众生之善恶业果亦不可思议!)因此,你今生若能修到六信,你的信心就永远不退转了,此后生生世世都能保有此「决定信」,以有此成就故,往后的修行都是向上的,永不退转― 那该有多好!


五、信根与修行现在来谈「信」对学佛与学习世问法的关系。修行佛法跟学世问法不一样。学世间法,例如学中国古典哲学:如老庄、韩非、荀子等诸子百家;或学古希哲学:拉图、 格拉底、里斯多德、坚忍主义派及鸠派等;或学近代西方哲学如:尼、本华、博格、 存在主义、 实证主义、 数理哲学等。你在学这些学问或学术的时候,都可以一边学? 一边评它,乃至写一本书判它。你若是专门研究尼哲学的,所写出的评论,便可叫「尼哲学判」。你因而成为尼哲学专家,可教人尼哲学;学现象主义的,便可写出「现象主义判」这类的书。这「判」或「评论」两字是什么呢?在英文一袅称为「评」,而这「评」表示什么呢?表示你有你自己的看法,而且你在这领中有很广博、高深的学问, 媚是头很高,通常是学究那种,这是这个字的字源口酒。g 离。)因此,所谓判(是表示:高阶层的知识分子,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自己独到而原创的见解,因此才能判。作学问的人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这是很好的。因此,在世的学术界很重要,非常受尊重― 但这在学佛上,就行不通了。学佛,你无法一边判佛或菩萨,还一边想跟他学,那可说是不可能的事。而在世学中,你却可以一边研究,一边判;像顾,他是研究儒学的专家,他写了『 古今伪经考』 及司古史降这两本判儒学的书,虽然破坏了儒家的典籍,却一呜惊人,名利双收。但在佛法一表,你就不可能一边读佛经,而一边心生不信、怀疑,乃至生出毁谤之念,却还能「依教奉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修行佛法,就是为了要出离对世名、闻、利、养、敬、我执、 我见等等的贪着。如果学佛之人,为了出名,或为了获得他人的敬、供养、 出人头地,发表种种我见等,而去判佛法,以致令众生断失善根,来世堕大火,那便是修行人的魔事。学佛之人,若对佛法僧三宝有坚确的信心,以此善根力,当下就能不思议地去除掉不信、疑、毁谤等重大烦恼而信之心。然而这正信之心是否能生起,也可说是「由不得你」的。因为,说,这信心是无量世以来,修行善根的成就。一然、精进根生起正如上所以上讲「信根」,现在来谈谈「精进根」,我们常常听很多学佛的朋友说:「!我很想精进,可是就是精进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因为无始业力的关系,能不能精进,是由精进根的大小来决定的;精进根与信根一样,也是修来的:你越修,那个善根便愈长大,然后才能够茁壮,乃至于开花、 结果,这都是修来的。所以你对别人说:「你这么精进,我好!为什么我老是精进不起来。」你不用,那是因为你过去在精进根方面修得太少了,你若赶快开始修,你也可以像他那样精进。你就是因为一直不开始修,所以总是原封不动。因此,精进是修来的,不是自然就能精进。在佛法一畏,没有人是天生的自然佛,所谓「天纵英明」,本来就是圣人,不用修就能成佛,即使是佛的儿子罗喉罗,也是要修行才能证道。一切贤圣的慈悲、智慧、解脱,都是一点一滴修来的,连佛也是山修因,然后证果。如是说法,方为正说:不修就没有竞口根,没有善根则一切修行都谈不上。

七、不退转

我们如今身处末法时期,修学佛法既然如此困难,因此我们且先不要好高远,空想要有怎样的大成就,例如得诸禅? 三昧、解脱、三明六通,或明心、 见性、开悟等。我们须先脚踏实地,依照经教所说的「如法修行」,如实地,先建立起修行的根本― 信根,最好在今生能够「十信满心」。如果十信满心的话,你就能够从此以后,保证永不退转,也绝不会堕恶,这比美国商人所谓的终生保证还要长久实惠,因为这不只是今生今世不再退转而已,而是生生世世再也不退转。回向愒中说:「九品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转」:,这「不退」的梵文叫阿

一、信不退一一、位不退三、证不退四? 行不退

第-、「信不退」是六信菩萨:信不退菩萨,其信心永不动摇,永不起邪

见,生生世世决定住于正信。

第二、「位不退」是七住位以上到十回向的菩萨。菩萨到七住位,即生生

世世永于佛法中住,无有退转。

第三第四

。共有四种「不退『 设不退」是初地到第七地菩萨,其所证真如本心,决不退转。「行不退」是第八地及八地以上菩萨,因已证无功用智,故于一切法皆能依真如起用,一切所行皆得不退。所以「不退」有种种差等,并非只有一种,而「不退菩萨为」的「不退」当是指于「信、 位、证、行」种种不退的菩萨,因此经中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这个意思。因修行无为法(佛法)之故,而能达到种种不一样的果证,信心也是一样,修行信根而能得种种不同的信心成就。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今生最好能修到十信满心,那是最重要? 且最可叹的事情。

八、四信心

现在进一步来发「四信心」的内涵。先谈第一项「信佛」

1 .信佛

前面提过说:四信心中的每一种信― 信佛,信法,信僧,信真如― 都是甚深无量、 不可思议,不是很单纯的。就以信佛来讲,因为众生根器种种差别,业障种种深浅、粗细都不一样,所以有的人信佛信得深,有的人信得浅;有的人信得广,有的人信得狭;有人信得多,有人信得少。善根愈大、愈利的人,他的信心越是深厚、广大,乃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在信心上达到最虔诚? 最甚深广大不可思议的,莫过于「普贤行愿品」中所开示的:「十方三世无量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尊如对目前」。这是何等的境界!唯有如普贤菩萨那种甚深广大的善根? 智慧,其信心才可能达到如是境界。至于一般凡夫之人,大多没有办法作到这一点。这至少要到信心成就、十信满心,而且已得观智明了? 正智现前,其信心才能达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广大境界。倘若善根微薄,甚至微薄到毫无信根的地步,则很难发心信佛。我们在美国,举目所见多是这种人― 实在可怜。换句话说,这就是没有福报、也没有善根,故不能信佛,因为能信佛是无量的福、以及无量的慧积聚起来的结果。没有信根的人,称为「一阐提」,一阐提是「信不具」的意思。信不具,就是不具备信心。「一阐提」梵文为工,这一畏的「一」不是一、二、三、四的「一」,「一」是译音,意思是「无」的意思,或表示相反的接头词(化rer → X ) ,「一阐提」者佛经中称为「断善根种性」,因为若无信根,则一切善根全部断坏,所以称为断善根种性。阐提的人,连一尊佛都不能信,更何况要他信二佛? 三佛,乃至无量诸佛。有一点信根的人能信一佛,通常是信本师释迦牟尼佛;小乘根器的人就是这样。善根再大一点的,能信一一佛,即除了释迦佛外,再加一尊,通常是西方阿弥陀佛。善根又再稍微大一些的,再多信一尊东方药师佛或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善根若再大一点的能信五方佛;接着,善根更大的,能信十方佛。然而同样是信十方佛,也有种种不同。有的人只能信现在十方佛,而不能信过去十方佛,也不能信未来十方佛。善根最大的,才能具足信受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什么是「三世」呢?就是现在? 过去? 未来,这三世都有无量诸佛。唯有信心成就的人,在信佛方面,才能如佛所说? 依经所教,而相信二世十方一切诸佛。也许您会问:「看经的时候也常看到『 三世十方一切诸佛』 这个词,但是我就是没办法信,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业障的关系。由于我们过去无量世以来造成的种种恶业,例如妄语、两舌? 恶口、谤佛法僧等,以致令我们从八识田中,不可思议地就生起种种妄想分别,因而障住这个「正信」善根的发起,所以称为业障。业障于近程上,能障信根或其它善根发起;远程而言,则能障菩提。「菩提」的梵音是Bodh 沙,其意义是「觉」。觉什么呢?觉知佛、 觉知法、 觉知僧及觉知真如(如实觉知佛、法、僧三者为宝,觉知凡圣共具一体三宝之真如,能起恒沙不思议之染净妙用)。如果有障碍(业障),就不能够觉知三宝的功德及可贵(例如业障重的人便无法觉知父母的恩德一样)。因而不能起正信,更加不能信三世十方一切诸佛;至于自心真如,则更是如盲对日,如浪子怀珠之不知不觉。

2 .信法

讲完了四信心的第一项「信佛」,接下来讲第二项「信法」。关于信法,要先了解佛法有三种:一、声闻法,二、 缘觉法,三、 菩萨法。腾峦鹰种是属「出世法」,另外还有「世问法」。世问法是什么?就是二界六道之法。世间法与出世问法就合称为「一切法」。对于这一切法,因为众生自心取着的深浅不一,所以信受的程度也有所差别。有的人只能信受较少的法;有的人能信受多法;有的人则能够信受一切佛法;有的人能够由信而起修;有的人虽然信受,但只能修行少法,甚至连一法都不能修。我们知道,有些人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智慧、解脱生死、自利利他、安乐有情。他求什么呢?只求能多赚钱,拜药师佛为求延寿,拜观世音菩萨只为求生儿子、全家平安等等。这些到底好不好呢?这原是无可厚非,但是学佛修行之人,若以此为最终目的,就失去了学佛的究竟意义。佛家讲因绿,这个「绿」字是条件的意思,世人若具有好的世问条件,而能身心安乐,好好地专心学佛,也是好的。因此,如果由于拜观世音菩萨,念药师佛,因而生了儿子、 发了财,所求愿满之后就停止学佛了,这就不是佛菩萨度众生的本意。把佛法应用在赚钱方面,或应用在其它世间法上,例如日本的剑道之士,用禅法来增进他的剑术;还有人修禅定或是修行某一种法,以求升天。这些都不究竟,也不是善用佛法,而是「大法小用」,那是很可惜的事!佛的本意是欲令我们修习正法,而得出离世间轮回,得正解脱;至于因修行而得到世间法上的福报,则是佛菩萨见我们凡夫业重,没办法将身心、 世界一时放下,因此以大悲愿力成就我们,先一识我们身心内外所求满足,获得安乐,而后令我们安心修行办道。对于佛菩萨的悲愿,应具如是正知正见。接下来讲三乘法及一乘怯。

( a )信「三乘法」欲得「信法」之信心成就,必须要对三乘法都能具足信受,方得名为成就。三乘法就是声闻法、 缘觉法和菩萨法。

第一、要能信受「声闻法」,因为声闻法教我们了知苦谛(乃至知苦、断集? 修道、证灭),由于了知苦谛,因而除去对世问法的贪着,而得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之苦。

第二、要能信受「缘觉法」,因为缘觉法令我们了知一切皆是因缘和合而

生;如是因、如是果;从无明、行乃至爱、取、有、生老病死,皆有其因果;

了其因果故,不再造恶因,结恶果,更进而修「还灭门」,冰泛善因? 得解脱果。声闻? 缘觉法合称为「二乘法」,属于小乘,因为他们最终的目的为「自求了脱」,不求广度有情,这是由于二乘人自无量世以来,没有发无上)一阙提之大愿,或虽发大愿,以道心不坚,退而自利,成为二乘。

第三、要能信受『 菩萨法」,菩萨跟一一乘人最大的差别即在于「愿力」与悲心。大菩萨都是乘着大悲本誓愿力再来度众生的;否则他已经到达超脱生死的境界了,根本不用再来这个世间受种种辛苦;然而菩萨因有度生的本愿,所以修行六度四摄之法,乃至修习一切整闷法,以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又,前面说过的世间法,是凡夫之人着于三界,贪着生死;声闻、缘觉正好相反:他们厌离三界,因他们见这世问的五欲六尘(财、色、名、 食、 睡;色、 声、香、 味、 触、法),全都是苦,皆是颠倒法,皆是苦因? 苦受、苦报、,所以要出离。菩萨法与凡夫、 二乘法都不一样:凡夫贪着世问,一一乘厌离世问;而菩萨则是不着不离、不取不舍,然超出凡夫、 一一乘之两边(二极端),层次上高得多,所以菩萨道难行。譬如说:你若讨厌某人,干就不理他,或远离他? 避开他,就不会受他恼或;话说「眼不见为净」,这还容易做― 这是一一乘所行境界:自求解脱。反之,如果你实在不喜欢某人,但为了要开导他、 利益他,而仍然去跟他接近,相机化他,这就很难为,这必须是修行相当有底子了才行,否则恐怕要被他下水― 这就是菩萨境界。

( b )信「-佛乘」信心充足的人,可以具信二(乘法,然而唯有信根成熟的人,才能信受「一佛乘」,一佛乘为最究竟之法。以最严格的意义来说,所谓「佛法」是指一佛乘之法而言,以一佛乘即是诸「佛」如来所自行之「法」,也就是佛的自证境界,超出一切世出世问,故称「佛法」。叫法华经』 里面说三乘无实,「唯有一乘」因为三乘皆是权教。是故真正求佛法者,就应求一佛乘,求无上佛菩提,于世间法、声闻法、缘觉法,乃至于权教的菩萨法皆不住、不取,以无所住而生其心,名之为正住正法,此即无上甚深之法。

3 .信僧如果信佛、信法之心都得成就,那么信僧通常也就没有问题。僧有两种:一是凡僧,一一是圣僧。「僧」梵音是望界污僧伽,意思是「众」,也就是在佛法中出家修行的和合众,故称僧众。「凡僧」是指在佛法中出家修道,尚未证圣道之人;圣僧是指已证得圣果的出家人。圣僧又有三乘的不同:有声闻乘的圣僧(证声闻四果),及缘觉乘的圣僧(证支佛果),以及大乘菩萨三贤十圣得种种果证者,都叫作圣僧。学佛的人之中,信根较不成熟的,只能信声闻僧或缘觉僧,因为其心量小,故所信者也少;信根成熟、信心广大的行者方能信菁萨僧。就以信菩萨来说,亦有种种差别,有人说「我是拜观世音菩萨的」,于是他只信一尊观世音菩萨;有人专念地藏菩萨,因此变成好像只信一尊地藏菩萨;有人念阿弥陀佛,就好像法界之中只有一尊阿弥陀佛一样。我们应不是只信一尊佛? 一尊菩萨就满足了,不能如是狭,应该要能够信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信受佛于经中所说:「十方一切诸佛土,皆有诸佛由无量诸大菩萨海会围」。若能如是深心信解,这样才是所谓的「正信」,才达到完全「正信」的标准。否则若只是信一佛? 一僧或信受一、二小法,便非具足地「正信三宝」而只是名义上的正信(亦即「名为正信」,仍当不得其实)。因此可知,信根成就,具足「正信三宝」,多么不容易!最后再摄要言之:所谓「具足正信三宝」,就是要以深心信受一、一世十方一切诸佛;以深心信受三世十方一切大小、显密、权实、、一一乘、五乘一切佛法;以深心信受依止十方三世一切三乘凡圣僧众,从其所教,修习佛道― 这样才是名符其实的「具足正信三宝」

4 .信真如讲完正信三宝,接卜来讲「信真如」。信真如,又称为「信根本」,因为「真如」是一切扶的根本,是十法界的根本,也是佛、法、僧「二宝」的根本。因为佛? 法、僧皆从真如中来,皆同以真如为宝,若无真如,则三宝亦不成「宝」。「佛」以自证真如而为宝,「法」以显明? 开示如何修证真如而为宝。「僧」以秉佛之教法,自行教他修证真如而为宝― 所以三世诸佛菩萨及一切圣众,皆是以真如而为宝,乃至于三界六道、六凡四圣? 十法界、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莫不以真如为宝。真如又称为「本性」、「佛性」或「圆觉之性」。然此真如本性无上甚深,非有极大善根福德,不能得闻? 不能得信,更何况修行、证入!?

信真如有三种:

a 信自真如h 信他真如C .信真如平等

( a )信『 自真如」先讲第一「信自真如」:这是修习佛法一畏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信自真如」,就没有办法好好如实修行。什么叫「信自真如」?就是信我自己五身心之中,有个真如宝,莫但认为我现在是受苦报身,四大五所成,臭秽无量,怎么会有真如本性呢?那样就是怀疑自己,也就是信心未熟。你如果现在不能信解自己本具真如本性,就应努力依经教所说而修行― 在『 胜经』 一畏,胜夫人乘佛神之力而说:「如果我于如来经教有所疑问的时候,我应作如是思维:这是如来自证境界;我深信如来是一切智人,此非我境界,非我凡夫能知能见的境界;由于非我境界之故,我便不勉强地依我有限的知解去判别如来所说,去妄想分别。」这也就是信受佛「是如语者,是实语者、不妄语者? 不诳语者。」再简单一点讲,这就是「信得过佛」,也才是真信佛。佛子应依这样去修行、去体证。如果你说「但我还是不能信,怎么办呢?」那是业障太重。要想消除业障最简便的法门就是:多佛? 念佛。拜佛? 念佛能消无量劫生死重罪;念一声佛号,佛说能够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什么佛可消业障?因为佛可去我慢、我执? 我见,而我慢、我执? 我见即是业隙的根本。借着修敬,便可去除粗重的我慢? 我执、我见之障。我们罪障无数,所以要多念佛、拜佛。慈舟老法师在『 起信论』 的讲记一袅说:「依经教所说,如果有业障的话,一定要先消业障,才能谈到进一步的修行,也才是如法修行。」至于业障怎么消呢?就是「佛忏悔」,忏是普贤菩萨广大行愿中的两项:普贤的第一人愿就是「敬诸佛」,第四大愿是「忏悔业障」,合起来便是「佛忏悔」。即使是修首楞严法门中的首楞严大定,佛也是说先要忏除罪障,因为修此法门时,若一开始就盘起来修禅定,由于业障重的关系,极易业障现前而坐不下去,或致魔事。经中说,若欲修首楞严大定,首先要在第一个三七日中不眠不地精勤佛拜,忏除罪障;罪障忏除清净后,方容易得身心轻安明净;心得明净,才能够与禅定相应而入甚深三昧。所以忏除业障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有过错而不先「生忏悔心」,不先认过、过,则在修行上不可能顺利成就;譬如,已经长的树,要先将它正,将来才可能长得直又高。消除种种粗重业障之后,「心」清明,方能明鉴自己本具的真如木性,而且我此真如本性与十方诸佛所具有者,其木体完完全全相同,没有丝毫的差异。所以我只要随佛而行,依教起修,终究也能达到与佛无一)的境界。因为我们有此信念,相信自己能作佛,所以才会努力去修行― 如果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因为自己业障这么深重,怎么可能成佛?怎么可能达到佛的境界?若对自己这样没信心,就一定不会精进了。这世问的事,若已经摆明了没希望,例如考学明知无望,那你还会努力准备而去应考吗?根本就不会好好准备了!做其它事也是一样。若你认为自己天生注定是个失败者,那你就一定会失败,因为你心裹作是念故。『 楞严经』 说:田二界一切众生皆由想成」。『 大乘起信论』 与『 楞严经』 也都说:要信自真如,深信自己有真如,才可能信「我也毕竟与佛无切众生毕竟成佛」;若具如是信,才能精进修行,修行也才能成就。

( b )信「他真如」于自真如起信之后,便可进修「他真如」之信。此中义为:信我自身中有真如本性之后,亦信他人有真如本性。并非「唯我得天独厚,最为幸运,故有真如,其它众生则否。」须信其它众生亦有真如;不但信人道众生有真如,亦信六道一切众生皆有真如本性,小至、,大至牛、马!虎,亦皆有之。因为信自身有真如,所以才能由信解而起修,勉精进,从而亲证此真如之性。相同的,唯因信其它众生亦有真如,故信其它众生亦能于佛法得成就,所以才能发心努力教化众生― 佛菩萨亦然:因为看到我们六道众生毕竟与佛无一一,亦皆一一各有本具佛性,皆是「可造之才」,因此才累劫不辞劳苦,千方百计地以化度。由此可知:一个人不管他多么愚痴,也不管他多么劣,亦不管他业障多么重,他终究都有成佛之望― 只因他心中有个「宝」(真如宝),只可惜他怀宝而不自知而已。因为这个「宝」从无始以来,就一直被业障所好比原本是光洁的子,由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因而看不到那子本有的明亮,乃至错认子本皆如是,而不知道埋藏在灰尘底下本是一面明亮之。众生无明,无法自知本具真如,故须诸佛菩萨慈悲,开示我等「心本明」之极理,并教授除去垢之方,我等依法奉行,乃得露出此自心本明。此「本明」即是真如,亦称「本觉」。本觉之本明全显之时,即是所谓「全体起用」之时,无量功德及神通妙用即于中显发。

( c )信『 真如平等」

我们因为信「自真如」故,所以能于自修上精进;由于信「他真如」故,能够精进化他。除信「自真如」与「他真如」外,更须进一步「信真如平等」,亦即是深信一切真如之性究竟平等,无有高下,而了达「心、佛、众生」三平等之极理。因为信一切真如平等,故种种妄想分别之心皆一时顿息。因为妄想分别心息,因此再无久修与初习之别,即如司圆觉经』 所说:「不重久习、不轻初学。」种种分别之心自然不起;深信佛所证境: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与诸如来皆如如平等。故『 金刚经』 说:「如来者,诸法如义」。义为:「如来」即是证到「一切诸法皆是如」的意思,「如」是平等? 不动之义。随顺佛教,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平等;因为平等,故以平等心修学一切法;证法之后,亦以平等心度化切有情。我们如今虽尚未证法,但以无始善根力故,以平等心受持一切法,以平等心教他一切法,契合一切平等之真如法界,如是即达司华严经』 所说的「入法界」。「入法界」者,「契入法界之性也」。而「法界之性」为何?法界之性无他,唯「一真如之性」而已,故称「一真法界」以上所说的是「四信心」:信佛、信法、信僧? 信真如。四信心成就以后,才是名实相符的「正信」佛弟子。我们常常问别人是否是「正信佛教徒」,这名词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有别于「佛道不分」、「儒佛不分」或「一、一教一统」「五教齐修」等等「非正信」之佛弟子。但是严格说来,必须是「四信心」具足,才堪称为真正的「正信」。四信心具足后,修学佛法将可速达甚深无量境界。然而须知要达到四信具足,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虽然依菩萨修证的阶位而言,四信具足只是「初信满心」,但凡事闲头难;经云:「发心毕竟两无二,如是二心先心难。」因此,「初信满心」虽然只是笠口萨道初心成就,但对凡夫来讲,也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因为初信满心就已正式人于「岔首萨正位」且可上二信位,这时就是正式的)首萨行者,是真)首萨。虽然如此,修行人并不作是念:「我是菩萨」;因为菩萨不着我、不取人、不取法? 不说「我入菩萨正位」,但是自心中了了分明,这叫做正修菩萨道。今天讲到这一袅为止。最后,回向愿大家及十方一切众生,皆速能于如来无上法中,得正法乐住。

【 后记:这讲词,是笔者出家前,在达拉斯了三年关后,于士顿佛光寺所讲,兹录于此,与十方大众广结法绿。】

一九八七年讲于德州「佛光寺」- ― 一九九年定于州「大慧精舍」- ― 二年八月一日北美化二

总定于密西根「遍照寺」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下一篇:「尿疗抉」评析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