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青增格西答问
 
[见悲青增格西] [点击:3858]   [手机版]
背景色

青增格西答问

问:有菩提心是否懂佛果?
 
问:有无漏的五蕴吗?行蕴不执取就无苦?

问:何谓任运而起?随时都会生起吗?

问:如到dlsl听法,传戒或传灌顶是用藏文讲,刚才说听的人要随传法者所讲而做观修,连语言都听不懂,更别提跟着观修了。其次,《广论》有讲所依善知识的条件,同样密续也有传灌顶的金刚上师的条件,像我们一般人,对传法者的情况不了解,这样去接受大灌顶,回来做功课,会有好处吗?

问:格西刚才的意思是先学显后学密,可是有多人没学过这么多经论,在不清楚佛法的情况下就已经参加了灌顶,也有了功课,这样要怎么处理?这种做法会不会跟先显后密的说法有冲突?

问:学法要依止善知识学。如一位大陆人上网听格西的录音来学习,这样透过听录音来学习可以修依师吗?

问: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办法来上课,必须从网络下载录音来学习,您觉得到中心上课与自己在家听录音有什么差别?

问:学习《地道》、《八事七十义》及《四部宗义》,是与《广论》平行一起学,还是有先后次序?这些基础课程,哪个先学,哪个后学?

问:在寺院要学五部大论,五部大论是为出家人设计的架构,像我们这样的在家人学过《广论》,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话,应该学哪些课?

问:是否学习《释量论》等是主要,而绕塔、念佛拜佛等法是辅助?

问:法称菩萨等是修行很好的人,一般人要怎么修?

问:一般所说的“诸行无常”中,“行”指的是什么?
 
问:大乘之门所指称的是什么?

问:懂了空性后,就不会作恶?
 
问:提到修空正见之前应先有菩提心……,换句话说,空正见与菩提心是可以两个独立的,对吗?可是过去课堂上曾经提过宁玛派的说法是,有了空正见就不会行恶,感觉两者似乎是相互依存,有了空正见,自然就会产生菩提心。为什么?

问:道要以懂空性为准,通常修共下士道法类时还不懂空性,这算是唯一之道吗?

问:以初学经教的人来说,应该先从哪一门课开始学起?

问:为什么要背下经典或偈颂?有特殊的用义吗?

问:家中置放已久的佛学杂志若要回收,该如何处理?

问:菩萨布施内外一切财物(“内”指身体),身体难道不会痛吗?

问:以自续派而言,菩萨没有波罗蜜多,那么菩萨会行六度吗?即菩萨没有布施波罗蜜多,如何行布施波罗蜜多呢? 

问:何谓波罗蜜多?

问: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与真实的出离心(或具义的出离心)有何差别?

问:声闻、独觉有没有福、智二资粮?

问:上课时都会有人帮忙打扫,常听有人说这是积功德,我是觉得就算是也不要讲出来,讲出来,事情的本质就会变调,本来没这样想的人会被影响,本来是很纯净的事会变质。所以我们是不是不要强调、不要常常说?

问:若如此我们周围有太多这种谤法状况,众生不是太可怜吗?诸佛菩萨岂不是忙坏了,要拯救这些造比五无间罪还要重的人?

问:可是他们很慈悲,看到众生罪业重,应该愈是感到不忍,就像佛陀当初会宣说正法,度化五比丘,就是五比丘在过去生中,曾经伤害过佛陀,佛陀因不忍才度化他们,反而是我们这些不太好也不太坏的众生会比较慢?

问:如果没有学小乘法,且抱持着「质疑小乘法真的需要学吗?」的态度,这样算不算谤法?外道会讲佛教如何如何不好,这些人也算谤法吗?密乘轻视大乘法,修学大乘者不学小乘经典,彼此之间互相忌讳、不学习,是不是也是谤法?

问: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只蜈蚣藏在地板下面,寺庙的僧人在学经还是辨经时不小心踏死它,之后蜈蚣转世为人,入了同样的寺庙出家,什么都不会,只会当时它被踩死时的修行法门,蜈蚣当时虽没有意识要学法,可是为何来世却能够有这样的作为?

问:佛弟子行十善和外道行十善是否不同?

问: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以出离心、空正见等良善的动机待人处世,然而这是否真的是良善动机或仅是自己所认为的良善动机?我认为那个「我」是很强势的,是不是有一个好的做法去改变那个我?

问:有没有可能我很努力的学,什么都不想,但是在不小心当中就成佛?

问:得到定解时,自己会不会知道?

问: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学法之后,就决定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或许原本有很好的工作或成就,突然间就放弃,变成没有工作,但他会加入一个团体做义工,认为自己为大众服务就是修行。我的疑问是,这是不是消极?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原本你的工作是对社会有贡献,现在却不做,我个人觉得那是一种浪费。我所谓的浪费是原来有能力、天赋,或许可以做别人无法做到的事,可是你没有做,你认为工作是追求名利,可是所谓的名利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乐而工作。其实每个工作都有其辛苦的一面,只要坚守工作上该负的责任,不也是在修行?我觉得工作没有分哪一个才是让你成佛的工作!我虽然会很羡慕那些没有工作压力的人,但是观察很多人,其实他们过得很辛苦,有时还要靠别人给予才行。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我们必须去分担的责任,不要以为做义工才是成佛之道,但是我不知道对不对?

问:为何要透过龙树、无著菩萨二大车轨来修学佛法?

问:佛教不同的传承之间有何差异?佛教与外道的分界又是什么?

问:有说密教是在本尊心中显现上师,有说上师是本尊的化身,到底显教、密教对上师如何观想?

问:若不去触碰《释量论》的核心——逻辑,那么讲《释量论》成量品的用意是什么?

问:如何学习量论?

问:学习量论的重要性?

问:要如何将皈依落实在自己的生活或生命中?

问:说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佛教徒吗?有的人念了百万遍的咒,却不了解什么是佛,认为佛跟外道的天神一样,这样可以说是佛教徒吗?



问:有菩提心是否懂佛果?

答:即便是有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也不见得会有具相的出离心。出离心即为追求涅槃、想解脱的心,一样的道理,任运而起想解脱的心不见得会是真实想解脱的心,倘若未将解脱牢牢抓住、洞悉了解,就不能说是真实的,但即使不了解还是能任运而起。

    同样地,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但非真实的出离心;也就是任运而起想解脱的心,但不是真实想解脱的心。到何时才具备真实想解脱的心?直到了解集谛是造成轮回之因,知道所要对治的目标而不会无的放矢为止。因此,不了解集谛的部分,便无法了解何谓解脱,这样的欲求便不能代表是真实的;虽说不是真实的,但也不能说不是任运而起。事实上,真正地了解苦谛,也就能够真正地了解集谛,因为苦谛的四相:无常、苦、空、无我,了解无我之后,就会知道我执是颠倒的,对病因有所认识。事实上,了解苦谛几乎是了解集谛;不明白苦谛,铁定不知道集谛。

    为何说了解苦谛几乎是了解集谛,而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呢?就集谛而言,一般会了解的是内容及名相,两者会存在一些差别,通晓内容并不一定会知道名相,知道名相也懂内容了,才算是了解集谛,所以不能绝对肯定的原因在此。换句话说,懂苦谛一定会了解集谛的内容,至于是否会懂集谛的名相,就不能肯定了。举例而言,我们认识火、也知道它有烧水的功能,因此能说是了解火;倘若我们只知道有个能烧水的东西,却不知道叫做什么,就不能说了解了,只可以算是了解其内容。

    其实菩提心正如同具相(真实)与任运而起(不真实)两种,唯一的差异是出离心在于解脱、菩提心则是成佛。一般来说,我们会对众生疾苦感到担忧,但有时候担忧是一回事,自己完全置身事外;又有时候也会想为身处疾苦中的众生尽些心力,如果我们担忧众生之苦到达任运而起的程度,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心也会跟着任运而起。菩提心与出离心虽是两种不同的内心世界,当未入道的行者在入大乘道时,两者会同时生起,原理就是如此,至于关键则在于出离心。


 
问:有无漏的五蕴吗?行蕴不执取就无苦?

答:有。苦或不苦跟执不执取没关系,而是与身体组成的质地不同有关。简单地说,人跟猪的身体差异甚大,往上推想,人跟天人身体的差别又更多,以天人的角度来看,人的身体就已经毫无美或不美可言。

    同样地,似乎任何东西都能伤害人的身体,而中阴身却能钻墙穿壁,没有阻碍。因此,再好的空调设备、名牌用品或娱乐,在猪的身上完全享受不到;人虽然能享乐在其中,但是当伤害来临时,身体还是感受得到苦痛。至于中阴身、天人的身体,有很多情况都伤不了他们,虽说这也是行苦,但他们的情况程度上要比人好很多。如果是无漏的身体,或说净土的身体(意生身),就再也没有东西能伤害得了。

 

问:何谓任运而起?随时都会生起吗?

答:任运而起即不加造作。是否随时都会生起就不一定。

    对我们而言,贪、瞋、痴便是任运而起,例如对到某种境,这三者就会立刻生起。假使出离心在我们心中已经像贪、瞋、痴不加造作就能生起的情况,就能说是具备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了。

    换个角度来看,倒不是说出离心必须时时刻刻都得生起,连梦里也得谨记,而是心里可以毫无困难地自然生起。以我们来说,只有偶尔生起的出离心;至于小乘入道的行者或入了加行道的菩萨,还是会有贪、瞋、痴,仍旧贪求轮回,一旦这三毒转为强烈的时候,出离心便遭到抑制,然而他们修出离心,还是能修得任运而起。

    若进一步分析任运而起,可依比例做为划分:比方说以50%做为临界点,当贪求轮回大于此,就不能算是,反过来说,当不贪求轮回大于50%,则能说是任运而起。补充说明,百分比只是大约的举例,并非绝对,总之,端视所求内容占的比重大小。我们偶尔生起的出离心,可能只有占1%或2%;入道的行者已经超过一半以上;而百分之百生起出离心,则为阿罗汉。

 


问:如到dlsl听法,传戒或传灌顶是用藏文讲,刚才说听的人要随传法者所讲而做观修,连语言都听不懂,更别提跟着观修了。其次,《广论》有讲所依善知识的条件,同样密续也有传灌顶的金刚上师的条件,像我们一般人,对传法者的情况不了解,这样去接受大灌顶,回来做功课,会有好处吗?

答:我认为要看情况。若传法者是具量师长,能结法缘也是很好的,稍微被具量师长引到坛城也是很好的事。要得到灌顶应该是很难的,而且即使受到灌顶,对我们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接着也不会好好的修。就像考上某个单位,或许是很好的事情,也或许是被长官拳打脚踢的开始。

  稍微接触一点密续很重要。问题是像现在这样,也只是接受灌顶、持持咒而已;若谈到真正认识、学习密法,是必须先显后密,才会学懂密法在说什么。

 


问:格西刚才的意思是先学显后学密,可是有多人没学过这么多经论,在不清楚佛法的情况下就已经参加了灌顶,也有了功课,这样要怎么处理?这种做法会不会跟先显后密的说法有冲突?

答:如果有日常功课的话,应该要继续。其实很有信心的接受灌顶也是很好的,若要等我们全部都弄清楚之后再接受灌顶,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真正学习的时候是先显后密,然后受灌顶就很好。在西藏,从小就会受很多灌顶,学习是慢慢才学的。很多人小时候就受了很多的灌顶,尤其是很多仁波切,在小时候就受了很多灌顶,就是希望他以后可以把佛法传给大众。家乡有一位格西,他是仁波切,他在同一位师长那里待了一年多,期间就是一直接灌顶,接了很多灌顶,也把所接的都写下来,以后就都可以传。那时候他很年轻,几乎可以说是不懂事就接灌顶,等稍微懂事后,就好好的学,学的时候,当然就是先学显教,显教学完之后再学密。他的传承就是以前接的那些,到底有没有接到,真是太难说了。

  总之,会说灌顶是进入密续之门。但要得到灌顶,需要很多条件,至少要会跟着师长观修,且受灌顶者必须具有很强烈的信心跟胜解心。其实就跟依师讲的是一样的,你把师长当成凡夫,他就是凡夫,即使他是佛,你自己获得的也没什么;你把师长当成圣人,甚至佛,即使他是凡夫,也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力,这就是胜解。胜解有点像我们通常讲的坚信,要坚信师长本身是观自在,也要坚信坛城是佛国净土等。每一个灌顶的仪轨都不一样,一定要弄清楚,不仅要会跟着观,且要有刚才所讲的胜解,坚信不疑,这样会得到灌顶;如果没有胜解,要得到灌顶就很难。

 

问:学法要依止善知识学。如一位大陆人上网听格西的录音来学习,这样透过听录音来学习可以修依师吗?

答:什么是依师?依教奉行才是真正最好的依师。依师有财物供养、身语承事及依教奉行,重点是依教奉行。什么是依教奉行?字面上就是依照他的教导而奉行。但是“教”指的必须是经教里的内容,经教里的内容就是修道谛来断除集谛这些。能对治烦恼障、所知障就是真正的依教奉行,是最好的依教奉行;中等的依教奉行是,内心虽然没有产生什么对治力,但是一直朝着道次第方面修学;最低限度的依教奉行是要断除十恶。所以依教奉行是最好的依师,财物供养及身语承事也都是为了依教奉行。

依教奉行需要紧跟在身边吗?我觉得是看效果。像我们长时间在法王身边,可是就是不听他的话,比较不依教奉行;反倒是西藏地区的人,只要是法王讲的,二话不说,就照办,虽然有点盲目、情操式的成分,但我觉得是蛮依教奉行的。因此,重点是要能够依教奉行,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够依教奉行?

距离远有一个坏处:这一阵子是听这位师父的录音,过一阵子是听另一位师父的录音,反正上网可以听到很多人的弘法录音。这样杂乱地听录音,很难依师的。如果是知道步骤,像我们一样有系统的重复一直学习,而不是在网络上乱逛,随意浏览,下载录音在远处听法也没有什么不好。传承有很多种,其中如引导教授的传承,是要对所教授的内容,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了解,也就是大部分的内容都了解,就可以说得到传承了。这不单是我这么说,我的老师也是这么说的。而不是到中心上了很久的课、大部分的内容都了解了,只因为一二堂课的缺课,就没有传承;或虽然什么都没有听进去 ,但因为没迟到缺课就说是得到了传承 。真正学法是以学到法为主,并不一定要看到师长,但是这是个理想状况,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在没有依止过、没有真正亲近过某人听法的情况下,要一直在网络上听这个人的说法录音,要如实的依师、依教奉行,这个好像是很难的。如果听者能做到:即使在网络上也能够专一、有系统的听法、学习,传承并不是问题。从这个角度,到中心听法与上网听法没什么不同。

 


问: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办法来上课,必须从网络下载录音来学习,您觉得到中心上课与自己在家听录音有什么差别?

答:我觉得从网络下载录音听法很好啊,可是实际状况就不知道了。我们要学习的是法,而不是共同创造一些什么气氛,这是没有必要的。可是奇怪的是:像听法王讲法,事实上,打开计算机上网就可以听到法,可是我们从来就不会去听,去到DLSL,我们就一定会乖乖地听,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觉得听法王讲法,临场感非常重要,而我们的课,临场感就没有那么重要。我们真的要学的是法,其它没有什么,既然如此,上网听与到中心听是一样的,而且上网听又不必花出门的时间。

我倒是认为自己誊写录音很重要。刚开始我也没有想要写那么多文字稿,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写一写,这样对自己的记忆有帮助,这一点大家的感受可能比我更深刻。我自己也是一样,听法王讲法,都是“听过”、“喔,这个我知道”,虽然法王讲的内容很重要,但觉得都听过,好像没讲什么比较新奇的。但是自己誊过文稿后,就觉得“这个很重要,要重讲一下”、“这个也要重讲一下”,自己会重讲很多次。

 

问:学习《地道》、《八事七十义》及《四部宗义》,是与《广论》平行一起学,还是有先后次序?这些基础课程,哪个先学,哪个后学?

答:说到学这些课程的先后次序,按照寺院的方式是很好的。

先学摄类学及心类学。摄类学及心类学可以说是七部量论的白话、浓缩版。我先前一直没有开摄类学及心类学的课,因为一直没有看到合适的教本。摄类学等课,第一是为了培养纠正语病,第二是用很浅白的方式介绍七部量论,第三,它也会大略地交代七部量论的逻辑,但这个逻辑主要是用语方面的逻辑,不会真正地套用七部量论的逻辑。所以学习它们可以让我们了解七部量论等佛教常用名相,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就好像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概念、世界观。七部量论是印度人写的,翻译成藏文,再翻译成中文,中文或许还好读些;但是摄类学等课不同,它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汇编出来给西藏的小孩子学习用的,所以书翻译成中文后就走味了,除了佛学名相可以接受外,它的写作语法与中文语法格格不入。本来学习摄类学等目的之一是为了消除语病,训练没有语病的讲话方式,但是真的好好去学这些翻译本的话,反而会变成都是语病,因为中文的用字遣词与藏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要自己编一套类似的中文教材。原本内容中,立自宗的部份全部都可以取来用,但破他宗、断诤的部份则要重新编写,这样才会变成比较好的教科书。总之,我觉得现在没有教科书,当然这些也有学习的必要,因为它们是七部量论的白话版,但是学这些时,就是尽量学立自宗的部份,至于破他宗及断除诤论的部分,在没有很好的版本之前,其实只会搅乱自己而已。

学摄类学及心类学非常重要,如果学过这些,对佛法的一些基本名相及理念会有大概的认识。佛教有自己的名相系统,与现代的用语不同,所以初学佛的人读经论常会有格格不入之感。初学者若不学这些名相,在不清楚这些名相的状况下,要清楚佛法是很困难的,而且缺乏了共同的语言,讲者也不容易解释清楚。

接着学《地道》、《四部宗义》。学了《地道》,你会无误的、很标准的认识《广论》的内容,但是那只是架构式的标准地了解,细节上要怎么修,不学《广论》不行的。也就是,若只学《广论》,你或许会修,但是你不会清楚了解《广论》,处处会理解错、讲错。所以先学《地道》,之后是《广论》。学习《唯识二十颂》、《入中论》等则要与《广论》毗钵舍那章搭配,《四部宗义》则是学《入中论》等的基础。虽然说《四部宗义》是进入中观的基础课程,但是学《四部宗义》对初学佛者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处处会提到胜义谛等佛教名相,学了《四部宗义》才会认识这些佛教共同用语。

《地道》、《八事七十义》可以说是《现观庄严论》的白话版,《四部宗义》可以说是现观加中观的白话版,因此学习这几个白话版非常重要。学习这些之后,对于主要的佛法内容,可以说大概都学了。此时,若再从般若、量论中拿些一致型的书来看,就又看不懂,这是因为它们太艰涩的缘故,但是之后一再反复学习,看懂的时候,会知道其实就是以前学过的那些内容,没什么不一样。学般若、中观时,就是般若方面学一本书,中观方面学一本书,对那本书好好地学,学通以后,看其它的书都会是一样的,如学了《入中论》后,再看《入中论善显密义疏》,虽然不能说全部都会懂,但也八九不离十了,再看《正理海》也一样。这些书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编排不同而已,就像与《菩提道次第广论》有关的书有很多,如《乐道》、《速道》等八大注释,个个都会说有很大的特色,但其实是差不多的。

总之,第一步是学摄类学及心类学,第二步是地道,第三步是《四部宗义》、《八事七十义》、《唯识二十颂》、《入中论》及《现观庄严论》。对于这些内容,我会一再重复讲,你们听第一轮时,大可以轻松地听过去,不需要太认真。第一次就认真听,想弄清楚所有的细节,会很累人、事倍功半。但是到了第二轮,就要认真一点学,这样会比较好。因此,可以的话,这些课听二轮会比较好,但是听第一轮的时间与听第二轮的时间要有所间隔,譬如今年听心类学,过半年或一年后,再回去听第二遍。

先前有人跟我说,我们的课很好,可是不吸引人,因为课太难、太深。难道不可以上一些轻松的课?或改变一下弘法的方式?意思有类似电影弘法、唱歌弘法,其实有很多轻松的弘法方式,不需要那么严格。他说的是实话,我也认同,因为我觉得他讲的话很合乎现在人的口味。现在的人好像没什么耐心,这边热闹就参加一下,那边热闹也参加一下。问题是这样下去,十年、二十年过去,回头看学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现代人的缺失可能是这个。

前阵子,我们上课时有人来录像。我认为像五部大论这类艰深的课程放在网络上应该是非常好。这个当然吸引不了多少人,但对真正想学的人而言,容易取得这些资料,应该是很好的一件事。现在网络上,天马旗、烟供等照片一大堆,藏传佛教看起来多采多姿,但是了解那些又怎么样?那些不过是花拳绣腿,只能看不能用。或许上传的人以为其它人会进来点一点、看一看,看到这个点阅率很高,就努力贴这个,以为大家都在点阅,在帮很多人,事实上,他人只是随意浏览,根本不当一回事。那对谁有帮助?都是在骗人。学佛的中心也是一样,大家也都看得出愿意花时间学习的人不多,所以就开轻松的课。世界上真正想学法的人是不多,可是能够服务这些少数人才是比较好的,其它杂事就不管它。

在三大寺学习五部大论,可以说是职业,不学不行;在台湾,能够像这样安下心来读这么久,真的非常值得随喜。像这样的人很少见,但是不能当作是怪事,学法本来就该如此。不要把学佛当成是轻松的事情。很多人都觉得学佛是要开心,为了开心才来学的,或许没有错,但这样目标就太小了。我们处理这一辈子的事情就感到很难、很累,超脱三有的事,又哪里会是容易的事?现在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能力,事情放不下来,所以只能学《广论》,未来这些内容全部都要学。五部大论不仅要学,还要学精;不仅要学精,还要修,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佛。学佛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其它路。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唯一的路,但是因为太困难,所以就开方便。方便的话,大家都轻松,可是这个方便就没有在学佛,而且混淆是非。

回顾历史,学佛走岔了路,学偏的例子不少,但是花几十年的时间学习五部大论,之后再认真去修行的人,几乎没有人不成就的。有些人的成就是很多人在褒,但也有很多人在贬,可是像噶当派的修行者,就没有人贬,无论从哪方面去检验,都找不出修行上有什么问题。同样,认真学过《广论》及五部大论之后再去修行的人,几乎没有不成就的。

学过《广论》及五部大论之后,要学密续。密续方面可以学《密宗道次第广论》等。显密都要学,这样对佛法才有整体的概念,否则只学显没有学密,或学密不学显,所得到的都会是片面的。同样,只学广行,未学深见,或只学深见,不学广行,也是片面的。只学大乘,不学小乘,连片面都谈不上,因为所学的只是空中阁楼,如果只学小乘,不学大乘,虽然没有善巧方便,或许还具备一点基础。

 


问:在寺院要学五部大论,五部大论是为出家人设计的架构,像我们这样的在家人学过《广论》,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话,应该学哪些课?

答:说“五部大论是为出家人开的课”是错误的,学习是为了解脱、成佛。佛陀时代,出家才有机会学习;没有出家,应该是没有办法学习的。戒律就像校规,校规是为了学习而制定的,戒律也是如此。我们单看几条戒条可能看不出来,如果去翻读整个戒律,它是将闻思修当成非常重要的内容来说,可以说,除了闻思修之外,什么都不行。为了能更投入闻思修,首先规定不能结婚、有小孩,这样一来,自己自由许多,有了更多可运用的时间。次如规定出家人不能摸火(点火),这点与煮饭、烧水有关,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可以烧水,就要准备一个锅,有了锅,就要有地方放置它,如果再有了床、垫等,就必须要有一个房子……,这样下去就没完没了了;还不如只拎着一、二件换洗的衣物,走到哪里就住到那里,这才是最有利于学习的方式。只是这种情况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所以后来就有了一些出家的大学府。虽然有房子住,有食堂可以吃饭,但那就跟学校一样,所以还是可以很好的学习。出家最主要是为了学习,不能碰火等戒律也都是为了学习,所以是否出家不是重点,重点是要闻思修。

  噶当派有教典派、教授派及口诀派三派,无论哪一派都没有提倡要出家,而是提倡必须修行。噶当派之所以分成三派,并不是以出家人要学这些、在家人要学那些而作区分的,学习大经大论为主的是教典派,单凭师长的教授或口诀而修持的就是教授派或口诀派,有点像现在只学《广论》等,或许连书本都没有,就是对暇满等内容一再思考,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些。因此,并没有区分出家人要做什么,在家人要做什么。 

  闻思修的内容则是《广论》的内容——三士道或三主要道。三主要道是佛法的中心,如树之主干,从其衍生出的内容,如枝叶般非常茂盛,探究不完。学佛是直至成佛才学完,连十地菩萨都忙着到处听经闻法而修行,更何况是我们呢? 我们要庆幸有这么多经典可以学,否则几十年就可以学完、修完的内容,其实就不值得学了。

  问要学哪些课?我觉得是看自己的状况,如果自己的时间、能力不允许,就尽可能地学《广论》。先学《广论》,以《广论》为第一。自己的时间、能力还可以的话,学《地道》、《八事七十义》、《四部宗义》,再进一步就学中观方面的内容,如《入中论善显密义疏》、《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接下来就学量论。再可能的话,就看看般若方面,如《现观庄严论》。我认为如果不学《地道》,即使很努力地读《广论》,对《广论》的认识仍会是片面的,如果学了《地道》,对《广论》会有另一番认识;与此相同,越认识《八事七十义》、《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四部宗义》等,对《广论》的看法又会不一样。戒律方面,因为没有出家,所以暂时不能学,除此之外,五部大论的其它部份都非常值得学。五部大论中的四部都非常重要,但学下来其实就是《广论》。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所学到的回归到《广论》,刚开始时,会觉得彼此是别别分离的,完全是两回事,可是一再一再深入学习,听说会是完全一致的。

 在台湾这么忙碌的社会,就尽量先听闻《广论》,然后再搭配自己的时间学习周遭的论典,学得越多越好。最终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可以学藏文,毕竟用藏文直接读论典与用中文读论典是不同的。现在所学的论典都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翻译的书毕竟与原文有很大的差异。可是也不要以为懂了藏文,去读这些论典就会懂,我也算是懂藏文的人,但是进了三大寺,还是要学很多年,所以懂藏文一样还是要学习大论典的。想从藏文开始、有打算到印度至少十来年以上的人,可能就可以学藏文,如果没有那么大的毅力,就不建议去学藏文。

 


问:是否学习《释量论》等是主要,而绕塔、念佛拜佛等法是辅助?

答:这些(绕塔、朝圣)都带有缘起的成份在其中。现在旅游、观光,没什么其它的含意在其中。但是以前为什么提倡绕圣山?就是有人希望远离红尘、杂事,愿意完全符合解脱、成佛的条件,到山上去修。现在的绕塔、绕圣山,不论是依于旅游或朝圣的目的,首先都需要先离开自己的家,去到圣地缅怀圣者的行为,味道是相近的。而且那些山也是被祖师大德加持过。有这种用意。念佛这个部份,在密续中几乎都是念佛的修行,念佛与修密几乎是等同的,但不是用口念,是用心来念。讲《广论》六加行时,说到观想资粮田,用空性的方式空掉、七支供养等。也就是,我们学的是这些内容,学习后要把这些内容整理为一座间可以修的内容。像我们现在认识“这是资粮道”、“这是加行道”等,认识是认识,但好象就没什么了。其实是熟悉这些内容,再透过《广论》六加行这样的方式修。但是这些是心里的历程,观想坛城、再如何如何……,这些都很麻烦,还不如用念的比较快。于是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变成念得愈来愈顺,就不太去想了。到后来,根本就不想了。仪轨的部份也也是愈来愈短,短到最后就念几个字的咒。

 

问:法称菩萨等是修行很好的人,一般人要怎么修?

答:佛典有很多,五部大论就是将整个佛典区分为五个部份。这些说的也是相同的话,会非常提倡去闻思修。但是一般来说,没有这个环境。我们要先认识以前的环境,以前印度,是出家才有学佛的环境,离开僧团是没办法学什么佛的。西藏也是如此,以前西藏,几乎没几个在家人在学经论,像《广论》这些经论,哪有在家人学?一般来说闻思都有困难了,哪里学得起经论。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去绕塔、持咒等。现在不同了,现在西藏也有在家人学经论。

 

问:一般所说的“诸行无常”中,“行”指的是什么?

答:行就是无常;无常与行同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释量论》消文时曾经提过:无常、所作性故、行等,皆等同化。诸行,指的是受内外因缘所影响,涵盖的范围包括水、阳光等一切无常。此外,行、无常里还能区分有漏与无漏,而仅只有漏的部分会苦,无漏的无常则不会,故说有漏皆苦。


 
问:大乘之门所指称的是什么?

答:由止、观所生出的菩提心。一般的说法多半是修悲心就能产生菩提心,事实上,没有透过止、观,菩提心无法生起。最简单的情况,例如听闻法王传法当下,可能觉得有强大的宏愿且信心百倍,一旦离开法场,原本升起的热情便逐渐消褪。委实说来,缺少止、观做为基础,菩提心无法任运而起。

    资粮道以上,即称为道,与涵盖见道、修道、无学道的道谛不同。而道的定义是: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所摄受的智或现观。虽说我们偶尔也会生起,不过那只能说是情绪化地生起,无论是声闻、独觉或大乘,要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才能算是入道。假若不是从小乘入道,而是由大乘,入道时菩提心与出离心将同时任运而生起。这里所要强调的是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不管是大小乘皆然。通常谈五道,事实上等同于任运而起所摄受的现观。

 

问:懂了空性后,就不会作恶?
 
见悲青增
 
问:提到修空正见之前应先有菩提心……,换句话说,空正见与菩提心是可以两个独立的,对吗?可是过去课堂上曾经提过宁玛派的说法是,有了空正见就不会行恶,感觉两者似乎是相互依存,有了空正见,自然就会产生菩提心。为什么?

答:这说法倒也不是宁玛派所讲,应该是达摩祖师,他来过西藏三次,也到过汉地。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活佛曾说达摩讲过这句话——有人问达摩,懂了空性后会不会作恶?作了恶之后,可不可以用它来忏悔?他的答案就是:懂了空性后就不会作恶,因为懂空性的时候会同时修悲心……。
    如果就大体而言,可能是满有道理的吧!但是如果追根究底去观察,还是不行。在说明为什么之前,首先,得先谈断烦恼。我们说要断烦恼,至少要断除的是欲界烦恼,而烦恼可以分成欲界的烦恼跟上二界的烦恼,光针对欲界里的烦恼,除了无明、偏见之外,还有贪……等,这些都是恶,所以只要有欲界的烦恼就一定有欲贪,有了欲贪就是不善业。若说懂空性就不会作恶这句话要讲的通的话,那就是懂空性,欲界的烦恼就会不在,也就是说,断除烦恼的同时一定要懂空性,让两者接洽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很容易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们达到、现证空性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会有烦恼,在加行道的时候虽然没有现证空性,但会懂空性(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就是讲空性),可是烦恼还是在那动也不动,所谓没有动,是指像我们现在虽然很恨烦恼,但就算再怎么气,烦恼还是会显现出来,所以出世间要断的就是要断那个种子,而这些都是要等到见道开始才会有,所以才又说追根究底是说不通的。
    总括来说,懂空性的概念对于通往佛道的帮助非常大,懂了空性就似乎可以说懂了四谛,而要懂四谛或许也可以说一定要懂空性,了解四谛与否跟是不是了解空性可以画上等号。而宗大师最提倡的就是要有出离心,有了出离心才有办法产生悲心,彼此间的关联非常紧密,从这样的观点来看,达摩祖师的讲法是说的通;但是从细微来看就不行。

 


问:道要以懂空性为准,通常修共下士道法类时还不懂空性,这算是唯一之道吗?

答:现证或了悟空性的智能,便称做道,也是唯一的道。佛陀教法谈的就是成佛与解脱,其它全都是方便,真正要引导的还是在解脱与成佛,而唯一能达成的就只有了解空性的智能。谈空性会谈无分别的了解、不执着,因此会涉及学「见道」、「修道」、「无学道的心」。然而这是追究到底时所谈的,因现证空性的心是道,所以与其周遭相关的亦归类到道。就道的情形来说,包含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然而在《俱舍论》的批注里,会提到无学道不是道;也会谈到资粮道和加行道不是道,只有见道与修道才算是道。用意是资粮道与加行道仍在轮回,没有能力走向涅槃之城,要走向涅槃势必得开悟,再者透过开悟断除烦恼。一方面要悟、反方面来说须断,而资粮、加行,既没有悟,也没有断,又哪来的道呢!见道,虽然尚未断除干净,但还是有断的内容,所以称之为道,而修道为道就更不在话下。至于无学道,已经全部断尽,因此也不能说是道,有部有此一说但并非整体,如《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皆有谈到这说法。

   至于通常的说法,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都是道,这一说并不会否认有部一些派系的说法,真正断烦恼、证悟法性的是见道、修道,可是资粮道与加行道是培育见道的基础,举例而言,拿起刀子打算砍人时,这不是刀子落下、真正带有杀伤力的那一刀,然而就像刀子落下前必须先提起拿着刀的手臂般,因此也称之为道。安住在涅槃已经达到安住的境界,不会衰退,如此的功能,无学道有,因此也会谈无学道是道。其实无须理会太多,别派认为见道、修道才是真正的道,基本上自有其想法。我们自己看五道也会有别的想法,其实大家考虑的点都一样,只不过是把手臂这部分的功能也视之为道,这是从前行谈起。

   此外,任运而起的菩提道、菩提心、出离心亦称做道,《广论》里的用词定义比较看不出来,否则任运而起的菩提心才是菩提心,其它不称做菩提心。同样地,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才是出离心,而由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所摄受的才称为中士道。严格地说,希求今生或来世所占的比重何者为大,例如以60%为分野,倘若以60%的比重希求来世,用这样的心态摄受的善法,全为下士道,不论所学为皈依、业果或其它,全然会是下士道。假设,不仅将60%的精神心力放在求来世,其中又有60%的比重是具备任运而起的出离心,这就会成为共下士道,事实上可以说已进入中士道。中士道的内容,以广论的讲法为四圣谛、十二因缘,其实皈依等,皆可以汇入。就单单看是否为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所摄受,是的话,则为中士道,否则什么都不是。同样地,如果以整部《广论》来看,只要有任运而起的菩提心,则会是上士道,否则什么都不是。

   《广论》是以教的方式来传,好比说故事,而非以理的方式来传,若以理的方式,则会是刚刚说的如此。这两者并不冲突,只不过当我们看广论时,不容易想到这些,尤其是没接触其它经教的话。例如,问及中士道谈的是什么?若回答四圣谛或十二因缘,答案就错了,四圣谛不是道,因四圣谛里的苦谛、集谛都不是道,灭谛也不是道,只有道谛才是。我们通常容易说些大家都了解却又奇怪的话,例如指着佛堂时轮、八吉祥的象征物便直称时轮或八吉祥,说穿了根本不是,可是大家却又了解,这是因为大家有共识所造成,而《广论》则类似这情况。    

回到主题,唯一的道便是空正见,现证空性的道才是唯一,因此将前行(资粮、加行)与后行(无学)纳入道。而出离心与菩提心则类似其支分。倘若一离开空正见,这些全不是道,问题是这些与空正见相辅相成,有了这些才能产生空正见,因此也能将其归类到道。倘若去看《现观庄严论》,里头说的道就会很多,而《广论》说的是三主要道,因此把《现观庄严论》等等整合成三个内容。《般若经》又不同,其名相之多,光看《瑜伽师地论》就好,谈的全为某某三摩地。确实佛经里有,例如《华严经》等,都有其固定的内容、固定的修法。只不过,这么多的内容都会是道吗?是或不是,全以空性、空正见为标准。

以上所述分两方面:(一)基础与结行为何会变成道,因为他们是空正见的助力或善后等概念。(二)菩提心、出离心是道,通常会觉得这些理所当然是道,尤其像菩提心如此伟大,但之所以成为道,全因仰赖空正见,因此从支分方面来谈,这也是道。总之,说穿了这就是唯一的道,就像有“无自性”般,任其滋长,直到一定程度就会是道。


 

问:以初学经教的人来说,应该先从哪一门课开始学起?

答:首先要学《广论》,若可以还要学《入中论》。为了学好《广论》及《入中论》,在学习《广论》及《入中论》的同时,以《心类学》、《地道》、《四宗》、《量论》、《唯识》、《八事》等之次序学习,由此补充《广论》及《入中论》,相信如此便可更好的学好《广论》。

 

问:为什么要背下经典或偈颂?有特殊的用义吗?

答:许多佛教典籍的偈颂意义深远,区区一两次上课或研读,难以理解,就算是能理解也很有限。因此,最好先背下来,之后要边背边思惟,若能如此,你将发现一直会有许多新的体会与新的认知,任何经典都不例外。而且,大部分的经典其内容相通,犹如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所以,通一本,事实上是能同时通许多本;但是若不深入,多本乃就真的是别别无关的多本了。有时即使看完一遍佛教典籍,自己以为有些理解,其实也并不会是真的;此外,大都只有可能让你头昏脑胀,但无论如何,背诵典籍很重要,当然也是件辛苦的事。

 

问:家中置放已久的佛学杂志若要回收,该如何处理?

答:佛学杂志放在自己面前,念六字大明咒,同时观想佛学杂志上的三宝一一回到自己的净土,就可以回收了。其中,最主要的是观想佛学杂志上的三宝皆一一回到自己的净土的这一道程序。

 

问:菩萨布施内外一切财物(“内”指身体),身体难道不会痛吗?

答:初地以上的菩萨(“大菩萨”指初地以上的菩萨)割身肉没有痛苦。如树林中,砍一棵树,其他的树根本没有想法,不会高兴没有被砍伐,也不会生气它的同伴被砍伐,菩萨也是如此。《宝鬘论》说:他没有身苦,更不会有意苦。在佛本生故事中,常常可以看到菩萨舍身喂虎、将头等切下施给他人等,而别人也可以使用它,换完了以后,会碰到帝释天等,一发愿,菩萨又恢复未舍之前的模样。这些故事是真实的,是在说初地以上菩萨布施才有的情况,如果是初地以下的菩萨布施,身体坏了就不能复元了。

初地以上舍身不会感到痛苦是因为有意生身的关系。轮回之身是因无明造业,后来爱取有滋润,堕入轮回,所以我们的身体是掺杂烦恼而有。轮回之身中,比较好的算是色界的身体,它可以穿墙透壁,不会有障碍,而无色界根本没有身体,所以更好。所谓意生身是纯粹善业与所知障产生的身体,没有掺杂烦恼。我们通常会讲净土,凡夫也可以生到净土,净土之身就是意生身,初地以上菩萨的身体也是意生身。业与烦恼配合下所产生的身体就是轮回之身;虽然有烦恼,但是如果当下可以完全控制,只有善业与所知障搭配的话,往生的当下,一定会生到净土,一生到净土就会变成意生身。阿罗汉完全断除烦恼,所以他往生时,现起的只是善业与所知障,所以他一定会去净土,而且一定是意生身。而菩萨与凡夫一样,还有烦恼,但是菩萨可以随意摆布烦恼,因此他可以藉由善业与所知障生出意生身,所以初地菩萨以上的身体是意生身。但是净土的身体与初地以上菩萨的身体是有所知障搭配而生的,还是有弊端,因此会谈到佛的身体,佛身是由智慧所显现的,根本不会杂染所知障。

总之,初地以上因为有意生身,所以布施身体不会痛;初地以下没有意生身,是烦恼搭配产生的身体,所以布施身体就会有苦。

 


问:以自续派而言,菩萨没有波罗蜜多,那么菩萨会行六度吗?即菩萨没有布施波罗蜜多,如何行布施波罗蜜多呢?

答:我们有布施,但没有布施波罗蜜多,不要说我们,连菩萨也没有布施波罗蜜多,但是菩萨会行六度的实践,要说菩萨有六度的实践,实践不表示已经得到,就如同我们在学佛,也在实践佛道,但还没有得道一样。《广论》的上士道虽然说了六度,但是并未清楚界定“波罗蜜多”,文字上虽然会说菩萨勇猛精进行布施波罗蜜多,但不表示菩萨有布施波罗蜜多 (以自续派而言)。

初地菩萨会得到增上布施波罗蜜多之实践,二地菩萨会得到增上持戒波罗蜜多之实践[注1]。为什么这样说?佛在经典里说:对于一切内外财物、受用、眷属、自身等全无一点舍不得的贪着心。对我们而言,不要说是切肉,就是一点点财物也舍不得,但是初地菩萨已经得到意生身,即使割肉也没有感觉,就跟剪头发一样,割剪之后马上会长出来。佛典中会说,佛在未成佛前某一生中,若有人乞手、眼等,菩萨都会施舍,帝释天看了就很感动,而后菩萨一祈愿,身体就立即复原,有这样的情况说明他是初地以上的行者[注2],初地以上的菩萨舍的是意生身。意生身不是垢染五蕴所成,阿罗汉无余涅槃之后的身即是意生身,初地以上菩萨之身也是意生身,若凡夫能生到净土,净土之身也是意生身,除这三者外,没有其他意生身。只要是三界轮回之身,就一定是业及烦恼所生,只要有一丁点烦恼杂染,就只能沦落到三有。我们的人身及许多很好的受用,都是前世所造的善业所带来的,但是因有烦恼杂染,所以就只是轮回的福报,如果没有任何烦恼杂染的善,就会造就净土之身、阿罗汉无余涅槃之后的身及初地以上菩萨之身。说是“意生身”,是身体如意之意,若有意生身,有人想伤害菩萨,菩萨不想让刀剑伤害,刀剑是无法伤害身体的,如果菩萨愿意承受砍杀,被刀剑割截以后的的意生身可以立即还原。“增上”说明的是,如初地菩萨,其在布施方面无一丁点垢染,所以是增上,但是初地菩萨在持戒方面仍然不行,此处的戒指的是别解脱戒及菩萨戒,这些戒十分微细,初地菩萨仍会有损犯的情况发生(损犯非是破戒),因为在持戒方面仍有垢染,就不是增上。

以效果来说,要达到完全无垢,布施比较容易达到,持戒比布施难,六度之间有难易之别。菩萨从资粮道开始对六度就是一视同仁地修,不是先修布施,再修持戒、再修忍辱…,菩萨既会布施,也会持戒、忍辱、精进…,但是完成时是布施会早一步,第二步是持戒、第三步是忍辱,接续是精进、禅定、般若等。如前所言,初地菩萨已得意生身,要布施任何东西都可以变出来,布施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再长出,何乐而不为,所以初地菩萨没有任何布施方面的垢染,连做梦都不会有。虽没有布施方面的垢染,但是仍有持戒以上的垢染,至二地时,持戒方面的垢染才会消除,连梦中都不会有,但是仍有忍辱以上方面的垢染。总之,菩萨对六度是一视同仁地修,但是因难易不同,每一地达到的成果不同。
--------------------------------------

[注1]若是应成派,就不用加“实践”。

[注2] 虽然经典说内外一切都应该舍,但是对凡夫来说,外在财物、受用等可以舍,身体的布施要初地以上才能舍,初地以下,若舍自身会犯一些戒,所以不准舍自己的身体。
 

 

问:何谓波罗蜜多?

答:“波罗蜜多”是度彼岸。何谓度彼岸?在《般若经》中有很多“度彼岸”的文句出现,可是“度彼岸”一词一直没有清楚的界定,直到陈那菩萨才对“度彼岸”作界定,之后对“度彼岸”的界定愈来愈清楚,也出现很多的说法。

    既然是度彼岸、到彼岸,那是正在去彼岸?还是已经去了彼岸?以应成派而言,度彼岸包含正在去和已经去彼岸,而自续派认为已经去到彼岸才是度彼岸,所以只有佛的波罗蜜多才是波罗蜜多。以佛来说,佛的布施波罗蜜多与持戒波罗蜜多没有任何不同,或者可以说佛的每一个智慧都是布施波罗蜜多。当然,布施波罗蜜多是从布施来讲,布施是一种舍心,而佛的空正见就是舍心,佛的舍心就是空正见。我们不同,我们的眼识只能看到形色,耳识只能听到声音,但佛的眼识既可以听到声音,耳识也可以看到形色,所以佛的十个波罗蜜多可以等同化,这是题外话。 

    总之,以自续派而言,已到彼岸才是波罗蜜多,所以十波罗蜜多(或六波罗蜜多)要等到成佛才会有,未成佛前无波罗蜜多可言。以应成派而言,正在度及已度都是度,所以初地菩萨的布施就是布施波罗蜜多、持戒就是持戒波罗蜜多、禅定即是禅定波罗蜜多……,佛的布施、持戒等当然是波罗蜜多。除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说法之外,有许多大师也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都不外乎界定在圣者菩萨的什么与佛的什么这样的内涵中,没有人会说一般凡夫有布施波罗蜜多等。

 


问:补特伽罗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就一定耽着三有?

答:即使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也不见得不耽着三有。虽然出离心与耽着三有是冲突的,但是如我们心中有的贪与瞋本来就是对立的,可是我们心中可以二者都有(只有佛不是,佛心中全是正面的善)。我们现在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可是有时看典籍时会非常厌恶三有,认为自己一定要出离,但是过两分钟就不见了,可以说我们有任运而起的耽着心,但是偶尔还是可以出现出离心。入道者也是一样,他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但偶尔还是有耽着心。所谓任运而起,就如我们有的贪瞋痴一样,稍为遇境就会很轻松地现起来。所以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的行者,他们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出离心,因为他们还是会睡觉,梦里会梦到一些什么很难说。我们看经论,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要达到具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是很困难的。任运而起就是不加造作、很自然很自然地生起。我们现在必须对“三界为什么是苦”想很多理由,才会有一点酸酸的感觉,所以是要加造作,才会生起。
 

 


问: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与真实的出离心(或具义的出离心)有何差别?

答:二者之差别类似现在所说的学术及修行,要产生真实的出离心,必须了解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要了解苦谛。苦谛有四行相:无常、苦、空、无我,以无常、苦、空、无我所表征的染污品即是苦谛。透过无常了解苦、透过苦了解空……,具备了解这些染污品的条件才是真实的出离心,说“真实”的意思是正品、非贋品。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则是从量方面来说,已达到不需造作即能生起,也就是即使你不想它,它都会自然产生出来。例如我们的贪瞋痴是任运而起,只要稍有一点风吹草动马上就生起,所以我们的贪瞋痴是达到任运而起,若出离心能达到如现在贪瞋痴不需造作而生起的情况即是任运而起。但是要达到任运而起是否一定要了解苦谛?不需要。如果一个行者他不是很了解苦谛,但信心满满、很努力地修,是可以达到任运而起,但是却不是真实的出离心。有真实的出离心,也不见得是任运而起,比方说一再研读佛经、经过思惟、辩证,真正了解苦谛的内涵,即是真实的出离心,但是尚未达到任运而起的量。资粮道可分为下、中、上三品,刚入资粮道下品一定是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但是不见得是真实的出离心;但是资粮道中品以上除了是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外,也必须是真实的出离心。所以产生出离心不见得是真实的出离心,但是也不是因为它不是真实的出离心所以就很糟糕,只是说与真实的出离心有差别,并没有否定它,它还是非常好。

    此外,如地狱的众生或被抓进监狱的犯人,皆有很强烈想逃出地狱或监狱的欲望,从一方面说,它是一种想出离的心,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是一种贪——想离开监狱,有这样的欲望,厌离监狱。厌离与希求其实是一体二面,有欲求就一定有厌离的对象,所以出离的对象若不是轮回(或希求涅槃果),就一定是贪。修色界、无色界这样高深禅定的人为何不能脱离三界?因为他们都是以一种贪心为动机,所以不具出离心,只能说是畏惧心、贪心。或许有人想追求涅槃,可是对涅槃及其反面(轮回)不是很了解,但精神达到任运而起,就是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总之,出离心一定是出离三界,任何想出离监狱到阳明山游玩、想出离欲界到色界去享受等,都是一种贪,不可称它们为出离心,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内涵在其中。倒也不是所有没有出离三界的希求都不好,如追求暇满、人天、上二界等,也是一种善,既然是善就一定要奉行,但这样的希求不是出离心[注]。

    总之,只是厌离三界与了解佛陀所说厌离三界的内容还是有差别。为何三界那么糟糕?佛陀有一系列的阐释,依照这些内容去厌离就是有真实的出离心,若非如此,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就不是真实的出离心。所以真实的出离心与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二者有差别。透过以上所言,还可以了解一点,若问“资粮道菩萨是不是一定了解四圣谛?”就不一定,因为入资粮道下品不需要了解四圣谛,但是资粮道中品以上就必须了解,因为资粮道中品的出离心不只是任运而起且是真实的。未入道的凡夫若能精进研读佛经论典,偶尔可以出现真实的出离心,但是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因为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就相当于入道。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产生的当下就是入道,所以不管是小乘、大乘,有没有入道是看有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入道的标准就是它,所以入道行者必须是具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这种想法的人。
-----------------------------------
[注]

佛陀传法时只有大乘及小乘,金刚乘也包含在大乘中,所以佛经只有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没有第三种。分类大、小乘佛经不是以所诠(内容)而定,而是以目标而定,小乘经典的目标是涅槃,大乘经典的目标是成佛。既然目标只有二种,道也只有二种——小乘道及大乘道。当然暇满也是一种目标,但不是真正的目标,所以达到这个目标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我们确实是需要脱离三恶趣苦,需要有人天身,断除三恶趣的种种方法确实是达到人天的方法,所以断除三恶趣的方法也是一种善,但是这种善是从一个苦跳到另一个苦。从我们来看,是由恶趣跳到善趣,很了不起,但是圣人看来,这是从苦谛跳到苦谛,没有真正的乐在其中。

 

 

问:声闻、独觉有没有福、智二资粮?

答:没有。声闻、独觉没有福智二资粮,我们也没有,不是做个大礼拜、打扫佛堂等就会有资粮。所谓资粮是大乘资粮道以上者才有,与佛的法身、色身要有密切关系,要对得上。资粮如同手印一样,我们盖手印,手指不是手印,手印不是手指,但是手指与手印可以完全对得上,其他的无法替代,资粮与佛的色身、法身的关系要像这样。因素也有很多种,我们会发愿想成佛,这可能成为成佛的因素,但是这个发愿与成佛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如西瓜的种子是西瓜的因素,但是怎么看都不像西瓜,也没有西瓜的味道,但是快成熟的瓜就跟可以吃的西瓜很像。资粮是针对佛果而言,因此才说大乘资粮道以上才有福、慧的资粮,其中慧是法身的资粮,福是色身的资粮。在《现观庄严论》、《宝鬘论》中都强调声闻、独觉没有资粮,虽然其他的人也会举出「声闻、独觉也有资粮道」、「声闻、独觉也有很多出世间功德」等疑难[注],这部份都不会被否认,不会说他们没有善,他们也具有大善,但是资粮一词是针对佛果而说,所以可以确定声闻、独觉是没有资粮。
------------------------------------------------------------------------------------------
[注]声闻、独觉也有很多出世间功德,一般会将他们的资粮说成次等资粮。(此处「次等」不是指例如劣米也是米,有优劣关系,而是指根本不是。)若问声闻、独觉有没有资粮?回答是:没有。如果又问声闻、独觉有没有次等资粮?应答:有。假使问:声闻的资粮是大、中还是小?针对「声闻的资粮」这个问题是可以回答的,可以将声闻的那些福德说是「声闻的资粮」。

 


问:上课时都会有人帮忙打扫,常听有人说这是积功德,我是觉得就算是也不要讲出来,讲出来,事情的本质就会变调,本来没这样想的人会被影响,本来是很纯净的事会变质。所以我们是不是不要强调、不要常常说?

答:或许常常说会变质。我们通常会说“为了成佛要累积资粮,要马上来做……”,嘴巴会说“我做这些是为了成佛”,但是最后会因为自私的想法而变质,就跟当初所讲的差很多,确实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惟成佛、解脱,若不变质,不论嘴巴讲或心中想都好,都必须要有这个目标,因为做事一定要有目标。心中有了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打拼,就像在墙上钉个钉子,先在墙上选好要钉的位置,然后将钉子对准位置,再用槌子一再往钉子的正中央去敲,才会钉下去。若是认为何必那么强调的左敲一个洞、右敲一个洞,怎能钉好钉子?故定住成佛此目标,就如钉钉子;不论做什么事都可以,但要一直往成佛的方向努力,这是必要的。我们常唸的“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要时时放在心上,这是需要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想。

“修行是不能分别,不要想么多……”这是要看是从哪方面讲,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想。一定要思惟,佛法会要求我们要正知而行,正知而行就是,知道正确的目标,依此目标而行持。当然做事时若讲得怪里怪气就不是正知而行。另我们常讲“做事不求回报”,“不求回报”是说,如果我今天帮你什么,不希求你往后能帮我什么;若我帮你什么,其实是希望你也可以帮我什么,就是“求回报”。若是为希求成佛、解脱而做,不称作“求回报”,因为若是什么想法都没有,就不会有戒、定、慧,不会变成任何修行,例如有一只蚂蚁跑过来,虽然很讨厌,但因懒的动而没有杀,虽然未杀生,但无善恶可言;或是很想打死,但是因为法律保护动物,所以不敢打下去,这也不是善;为了业果不打才是善;若是思惟自己跟蚂蚁一样,也是不知道转过多少次轮回,想一想轮回的过患,就会种下走上解脱道的资粮。虽然同样没杀蚂蚁,但结果有很多差别。

 

 

问:若如此我们周围有太多这种谤法状况,众生不是太可怜吗?诸佛菩萨岂不是忙坏了,要拯救这些造比五无间罪还要重的人?

答:我觉得你讲的几乎都对,除了「诸佛菩萨忙坏了」这一句。因为谤法者太多,所以诸佛菩萨都没事做。如果大家都乖乖听话,心相续有一定的成熟,诸佛菩萨才会比较忙,因为要来教大家修行,如果大家都离法太远,他们下来做什么?

 

问:可是他们很慈悲,看到众生罪业重,应该愈是感到不忍,就像佛陀当初会宣说正法,度化五比丘,就是五比丘在过去生中,曾经伤害过佛陀,佛陀因不忍才度化他们,反而是我们这些不太好也不太坏的众生会比较慢?

答:其实五比丘在累世累劫都有很好的善根,因在那一世成熟,所以才有因缘值遇佛陀。我们不是「不太好也不太坏」,其实根本是坏透了,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即使天龙八部在那边施甘露雨,如果种子是烧过或是烂的等不能成熟的种子,也没办法长出任何东西。天龙八部或佛陀不会对烂的种子施甘露雨,世间的雨因为无心,所以不会管烂种子、好种子,要下就下。诸佛菩萨不会做这种笨事情,他看到种子确实会发芽,就会施雨,一秒也不会迟到,故诸佛菩萨会看众生能不能成熟、会不会发芽,不能就没有办法。如你所讲,他们确实会很伤心,可能躲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伤心吧。

 


问:如果没有学小乘法,且抱持着「质疑小乘法真的需要学吗?」的态度,这样算不算谤法?外道会讲佛教如何如何不好,这些人也算谤法吗?密乘轻视大乘法,修学大乘者不学小乘经典,彼此之间互相忌讳、不学习,是不是也是谤法?

答:或许是,讲「需要吗?没有任何帮助吧?」这样都算谤法。

谤法的情形很多,若想了解的话,就要思考《菩提道次第广论》成佛、解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再没有比成佛、解脱更有意义的事,成佛是最究竟的安乐,解脱也是,是我们无始以来没有做到的事、是最伟大的成就。退其次,即使下辈子能得暇满人天、生净土、也是非常了不起!

我们真的很可怜,一辈子努力,好不容易读到大学毕业或博士毕业,又要开始另一个拼命的工作,拼到五、六十岁,真的很辛苦,拼得差不多时,人已经老了,要玩要动都不太行,所以努力一辈子的成果要如何去享受也不知道。若是这些可以带到下一世也还好,但是下一世即使生为人,也要从头开始再来一遍,更何况变成他种有情,那就更麻烦。

故成佛、解脱会变成非常重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如果我们能走上正途,又在这条路上种下一些好的种子,那真的是非常可观、很有价值的事。若在此生走上了叉路或是完全颠倒的路,又种下相违的种子,如谤法就是跟正道完全叉开、颠倒的路,此等事确实是非同小可。故谤法罪障重过五无间罪确实是事实,杀人是很严重,惟重不过谤法。

 


问: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只蜈蚣藏在地板下面,寺庙的僧人在学经还是辨经时不小心踏死它,之后蜈蚣转世为人,入了同样的寺庙出家,什么都不会,只会当时它被踩死时的修行法门,蜈蚣当时虽没有意识要学法,可是为何来世却能够有这样的作为?

答:我有一位同学,比我低一班,是位康巴人。康巴人很跩,西藏人会说,没有康巴人就没有跩。可能什么都没有,可是在别人面前就很跩。那位同学就是典型的康巴人,什么都不会,没什么本事,但他天不怕地不怕,天天很会摆架子。有一次到dlansl辨经场,他根本不会辨经,但一上场就虚张声势地说:“你们穿得很不错,养得也胖胖的,外表是不错啦,但我今天要看看里面有什么!好吧,不说闲话,照着我问的,一句句的回答!”总之,很耍威风,别人都被唬住了,不敢回答。有位比我高二班的学长,曾经与我在拉然巴班同班二、三年,是班上最优秀的同学,有一次,看到这个学弟虽在色拉寺,整天却只是吃喝拉撒睡,没什么正业,就好言劝告:“你到色拉寺,既不读经也不学习,待在这里干嘛?不如回家还可以帮忙父母做事,父母在家乡担心你在外面的情况,在这里又不好好努力……。”总之,功课很优秀的学长就如此劝告他,他就回说:“你教我回家乡,到别处做事情,亏你还是个大智者,讲出这样的话。在三大寺,即使我不能够修行,也有这么多人背诵、辨经,修学五部大论,睡在那边都可以灌很多进去,我到别处去干嘛,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学长虽辩才无碍,却也无话可说。西藏人也说,在家乡的小寺院勇猛精进,还不如到三大寺睡觉。

    其实愿力真的很重要,比如我们没有什么修行,听到有人生病或出麻烦事时,大家一起努力地回向、发愿,就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反之,若无真心的回向、发愿,虽然修法修了半天,也不会有太大效果。回向、发愿真的非常重要,我们若是慢慢地去观察,可以体会得到。有时我们可能会一整天帮助别人做一些事、修一些法,可是不见得会有大效果,即使没做什么事,可是却好好的回向、真心的发愿,会有效果。佛菩萨之愿力不用讲,真的不可思议,但即使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若真心发愿、回向,效果会看得出来,是不是我自己看错了,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是有很多这方面的体验。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会谈到,我们的很多所做所为或许可以说是善,但要说是修行,或者说是与解脱有关系,变成成佛及解脱的种子,真的是太难太难了,几乎是没有,唯有一种情况,即是靠殊胜福田的力量。若在我们认真用功背诵时,有些发心或回向,那些小虫也会获得我们的善根,可以帮得了它们,若是我们没有这种想法,就不会有这些效果。

    我认识一位长辈,辈分比我的老师高,有一天与这位长辈及学长去施主家念《般若经》,长辈即告知:“动机很重要!”我们念《般若经》念了一整天,喝了很多茶,离开时,他就指着天空说:“我们念经之处的上空有彩虹围绕,只要我们好好的发心,请诸天、阿修罗及其他众生来听法,虽然不是靠我们的力量,而是佛菩萨的力量,但是藉由我们真诚的发愿,依靠佛菩萨的力量,其他众生可以来听经。”我的意思即是,自己的发心真的是很重要,只要真诚发愿及回向,其他一切皆会容易成办;虽然被压死的蜈蚣是无心的,完全没有学法的动机,但是念者有很好的动机及发心,可能对它有帮助,若无此动机及发心,念诵再多,也是没有太大作用。

 

问:佛弟子行十善和外道行十善是否不同?

答:完全不同,差别非常大;那些都取决于对佛法的认知,故首要是认知。

假若仅陈设身、语、意的像,可是任何佛法内容都不知道,会怎么看待佛像?只会看成一个「神」。例如,二千五百年前的神像陈设在那里做什么?因为大家都陈设,所以我也跟进;一定要恭敬,而恭敬以后会如何?有可能今年考试考得好、生意会兴隆等等,若是不恭敬呢?他会生气,麻烦就大了……。反正一方面就是要恭敬,可以有好处,也不敢不恭敬,怕会有问题……,一般人都会有这种想法,如此就把佛给看扁了,再者,只当作一般的神来看待,在这些人眼中他根本不是佛。

    有上士道的概念,他才会变成「佛」;「佛」是具有大悲心、菩提心、证悟空性,断证究竟圆满的有情,这样才是对佛有些认知。有了对佛的认知,对佛的好感及希求心才会有些许接近菩提心,若没有,其实不会产生菩提心,所以要产生三主要道都有赖于对佛的认知。

    三藏一切内容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三主要道」,亦可是《入中论》所说的大悲心、菩提心与无二慧,三藏一切内容都可以如此归纳修持。如果把三藏一切内容都视为别别分开,彼此无关,就很难修持,说穿了根本是不会修,且要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上就更难。

    反过来,对佛法有认识,且认识得越深入,对行持十善也有如虎添翼的作用。总之,修行十善等善法,既不能用服饰或表面的行为作什么说明,也不能因为住在某一大道场而判定。一位好警察,不但自己守法 ,不杀也不盗,且会让许多人守法,但他与十善法中的戒杀等戒跟本扯不上关系,但是他若是有业果概念,是因此而戒杀,抑或有出离心、菩提心, 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是因有业果概念而戒杀,此人就有十善法戒;因有出离心而戒杀,此杀戒就会变成道;而如果有菩提心而戒杀,此杀戒就会变成大乘道。

 


问: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以出离心、空正见等良善的动机待人处世,然而这是否真的是良善动机或仅是自己所认为的良善动机?我认为那个「我」是很强势的,是不是有一个好的做法去改变那个我?

答:我认为似乎是菩提心被淡化了。我所谓的淡化的意思是,佛法包含声闻乘、独觉乘及大乘三个内容,修声闻跟独觉不需要菩提心,大乘法才说菩提心。 行持佛法其实不需要菩提心为助伴,但是修大乘法者,动机须有菩提心。出离心是为了激发菩提心,为了生起菩提心而修出离心,故修大乘的行者之动机一定要有菩提心,而出离心包括在菩提心之中。故整体上来说是不需要修菩提心,声闻、独觉的动机是出离心,非菩提心。

    不论出离心、菩提心或空正见,任何其他宗教都不会有,这是佛教与他教的差别。当然最大的差别是空正见;从空性再予以区分时,才会有出离心跟菩提心的内容。佛法有见和行二者,见是空正见、缘起见,此是佛法的中心;行如菩提心、出离心,都是以空正见作为中心的修持,故其他宗教都不会有。出离心、空正见是三乘的共道,菩提心则是大乘的不共道。

    至于是不是有一个好的做法去改变那个强势的我?事实上,一切的修行都在改变我,而最终还是要修空性来铲除——我。

 

 

问:有没有可能我很努力的学,什么都不想,但是在不小心当中就成佛?

答:不可能。因为有很多人非常非常努力想成佛都成不了佛,哪有不小心就成佛?此说明其实不了解什么是「佛」。在西藏会讲这样的话:有一个人在下雨天看到一尊佛像在淋雨,看看旁边有一个鞋子,就把鞋子放在佛像的头上,使佛像不淋雨,他因好心所以就成佛了。天晴后,另有一人路过,一看佛的头上怎么放了一个鞋子,太不像话,他就把鞋拿掉,因为好心也成佛了。这种想法就是认为成佛很简单,鞋放上去就成佛,鞋拿下来亦成佛,根本就是完全不了解「佛」是什么。我们对「佛」没有概念,才会有不小心就成佛的想法。

 


问:得到定解时,自己会不会知道?

答:一定会知道!就如一加一等于二,自己懂时会确定、没问题,可是要跟别人解释就很难。我曾遇到一些老人家,他买东西,怕商家骗他、少找他钱,就在店家旁等路人经过,要路人再帮他算算有没有错,问一个人不放心,要问第二个人,还是不放心,要再问第三个人,如此问过几个人之后,才会稍微放心。这位老人家不放心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会算,如果会算就会很肯定。同理,自己懂的时候会很确定,不会有疑惑,没有定解是不会有信心的,而没有信心很难学好法,任何善法都要从信心开始,但是信心来自对教理的定解,所以会比较难些。

 


问: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学法之后,就决定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或许原本有很好的工作或成就,突然间就放弃,变成没有工作,但他会加入一个团体做义工,认为自己为大众服务就是修行。我的疑问是,这是不是消极?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原本你的工作是对社会有贡献,现在却不做,我个人觉得那是一种浪费。我所谓的浪费是原来有能力、天赋,或许可以做别人无法做到的事,可是你没有做,你认为工作是追求名利,可是所谓的名利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乐而工作。其实每个工作都有其辛苦的一面,只要坚守工作上该负的责任,不也是在修行?我觉得工作没有分哪一个才是让你成佛的工作!我虽然会很羡慕那些没有工作压力的人,但是观察很多人,其实他们过得很辛苦,有时还要靠别人给予才行。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我们必须去分担的责任,不要以为做义工才是成佛之道,但是我不知道对不对?

答:我以前在色拉寺认识一个人,一直想要出家,但是他的太太不愿意他出家,所以二人发生冲突。西藏有个故事,有个富翁看了密勒日巴传,当下很感动,就舍弃所有财产,跑到山上修行,但在山上又冷又饿,一天、二天好不容易捱下去,第三天他实在受不了,就下山回来,因当初弃舍一切财产上山,所以回来时什么都没有,他就非常气密勒日巴,“如果不是那个乞丐密勒日巴,我现在应该过得还不错……”。我自己是认为,成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是解脱,也不简单!别说是成佛及解脱,能得资粮道就是入道行者,永远都在道上。生命是无始无终,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现在的生命最多仅一百年,能否活到一百岁都有问题,而这一百年在无始无终的生命中是很微小的数字,所谓的「成佛」跟「解脱」就是在做一个永断轮回的事,不要说工作,即使是更重要的事,与成佛、解脱相比都没得比。

佛陀、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都是放弃世间一切而出家修行;尤其是佛陀,他是王子,父母劝他不要出家时也是说:「你是国王,可以做个好国王,有大权力、大能力,要布施就布施,要怎样做就怎样做,若是一个人跑到山里,就什么都做不了…。」但佛陀还是出宫寻道,以自力思惟出解决生死的道理。若能解决生死问题,即便饿死、渴死、烧死都是值得,不要说当义工,真的是非常值得!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心态很像刚才骂密勒日巴的人,是有心想学一点佛法,可是又吃不了苦,无法长时用功,虽学佛又放弃不下世俗,在二边游走不定。若是如此,您讲的就很对,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圆满的话,就不需要去麻烦别人,至少自己过得好,不会变成别人的负担。但不管是有能力帮助别人也好,或是很会做生意也好,或是本来自己好好的,现在变成需要别人的救济,这些牵涉到的其实只是吃、喝、穿、住这样的事情而已,比起成佛、解脱都只是小事。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既走不上成佛之道、解脱道,又失去现有的生活,这样就会变得很奇怪。

如果真是大丈夫,像佛陀、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都是舍弃一切,出家求道,且他们也有能力走上成佛之道,其实是很值得的!所以我们不能说他本来有能力、可以赚很多钱,为何要放弃?像佛陀、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这么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世间有很好的工作成就是没错,可是出世间,他们可以做更大的事情。若出世间道走不上去,也放弃世间,就会变成刚才乞丐的例子,如此就很麻烦。所以这种事情,各式各样的情况太多,没办法三言两语讲清楚,端看自己怎么想。

刚才的话题都是绕着生活在打转;自己有工作,可以利益更多的人,也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其实全部都落在生活上。但是佛法有另外一层内容,出离轮回、成佛其实是很伟大的,若只是考虑生活,当然不可出家,亦不需要学佛,世间与出世间其实是相冲突;若考虑到利生及生生世世的问题,就会成为进入出世间的着眼点,领域完全不一样,故此部份要认清楚些。

另外有关「利益」也要分清楚,「利益」并不是让人吃饱喝足就是「利益」,这根本不是「利益」。「成佛」是「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故为何要成佛?只有成佛才能利益众生,没有成佛很难利益别人。什么是利益别人?转四谛*轮才是利益别人,法王达赖喇嘛曾经对此开示过多次,除了讲法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益别人?故「得到利益」的意思是你稍微沾上解脱、成佛的边,稍微累积了这方面的资粮,如此你生生世世的大事就办成了,此即是佛法所谓的「利益」。给别人佛法利益就是让别人种下成佛、解脱的种子,如果能够让人成佛、解脱就更不得了,此才是佛法的利益,其他都不是佛法的利益,世间的利益在佛法中不是利益。佛法会讲要布施、爱语等,而布施、爱语等的背后就是要有解脱、成佛的内容;我们布施给你,请你来听法,使你后来希求佛果,如此才是正确的做法。

您讲的很好,现在既走不上佛道又远离世俗的人非常多。「修行」其实要先弄清楚怎么修再去修,根本不知道成佛是什么,就认为自己在修行,这是不对的,这种人很多;西藏有很多人没有工作,一直在绕塔,其实都是这种人。西藏很苦,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故讲经说法,他们也听不懂。我有一位老师在澳洲,老师就说澳洲的人能懂佛法,很容易一讲就懂,反是回西藏几次说法,藏人因为文盲,智慧没有开,所以怎么讲都听不懂。文盲真的很可怜,因是文盲所以找不到工作,若是在老家还可以找一块地来种,到了dlansl没地种,又没工作,就只能绕塔。所以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放弃世俗而绕塔,是没事做只好绕塔,说他有修行吗?其实没有,说他没有修,可是天天在绕塔,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台湾也是如此,不了解成佛、解脱之道,却一天到晚在某个团体努力做一些事情,虽然这样,习气还是没变,佛法讲的是修心,若心没有任何改变,就是大问题。

故结论还是一样,若真的是大丈夫,跟着解脱、成佛之道走就对了,放弃一切非常好!若上不着边,下不着地,就变成很奇怪,还不如不要这样做比较好!

 

 

问:为何要透过龙树、无著菩萨二大车轨来修学佛法?

答:我们可以看《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归敬颂:“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此二偈颂非常重要!何谓学佛、修行?每个宗派或个人都有一套可讲;南传有自己的说法,汉传、藏传也都有一套讲法。

目前我们正在讲读《菩提道次第广论》,当别人会问你有没有修行?而你回答在读《菩提道次第广论》,别人就会说看《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蛮好的,可是还是要修一下,不修一下,再怎么看书也没用,我们也只能回答是、是……。

到底何谓修行?很多人认为要摆个仪轨,最好是大威德金刚的仪轨,然后就手执铃、杵呤呤当当,天天修仪轨,就说我每天有修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或是每天打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认为这些就是修行。或是有人想修止观,就自己翻《摩诃止观》,可是翻完整本书,就是看不出到底要怎么修止观,因为书里谈的是四谛、发菩提心、五蕴、十八界、四禅八定等等。其实是自己看不出来,事实上整本书都在谈止观,因为自己想像的禅跟书中所示的禅不一样,故无法体认。同样,有人认为自己很忙没时间,想到法场听一场法,用几天时间马上学上一招很好用的法。总之,现代人对修行的看法很多。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任何帮助,但我们学的是成佛之道,其次是解脱之道,再其次是为了这一辈子及下一辈子都好。只不过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未学佛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生,读了那幺多年书,有些人做那么多生意,非常辛苦,但今生的幸福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单单是今生的幸福都那么难,今生跟来世加在一起就可想而知,难度会更大,同理,解脱的难度更强,成佛的难度比解脱更大,所以才说成佛需三大阿僧衹劫。三大阿僧衹劫真的是很不容易等待的时间,且三大阿僧衹劫是对如世尊等已证资粮道的行者言,若是我们,可能六大、八大、十几大阿僧衹劫已算是快了,所以成佛真的是很不简单!

我们心中不可有以一招半式就成佛或是听几场开示就可成佛的盘算,因这是不可能的。从古到今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受个灌顶,就可上山闭关,此如同「猴子闭关」,猴子闭关十年能闭出什么?牠本质是猴子,不可能如佛法中所言去思惟。在三大寺,若没学个三、四十年,不会教你去闭关,根本看不起没学好经教就去闭关的人,理由是,凭自己的想像去闭关,有什么好闭的!若学过许多年经教,该修该证的道理都了解,如此去闭关就会给予肯定,所以闭关没有那么简单。总之,不通经教就闭关以及认为受灌顶修仪轨才是修行的以自己的想法修行的人都成不了佛。

宗喀巴大师在此讲“今勤瑜伽多寡闻”,只是辛苦地修禅而没有广闻其实是修不出来的,也有很多人是“广闻不善于修要,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虽然看佛经,但只是选一小部分看,或虽广闻,却抓不住心要,且佛经不是依文解字就可,须用正理研究,没有因明、逻辑,其实是看不通的,故会离开菩萨所欢喜的道。其实这是宗喀巴大师在说讽刺话,虽然你们会喜欢这种修行人,但菩萨会看不起这种修行人。

在我们看来,若有人很苦地在山上闭关几年,我们会很恭敬他,认为他是大修行者,或是在树下不吃不喝不动打坐三年,就会轰动全世界。可是菩萨看不起这种人,这些只是苦行,未经过闻、思阶段,只是自找苦吃,对解脱没有帮助。没有学问就去苦修,会离开菩萨欢喜的道;有一大堆学问,但没有融会贯通,亦是离开菩萨欢喜的道。如何才是真正走菩萨欢喜的道?“圆满教要胜教授”指的就是龙树、无著菩萨的大车道,走龙树、无著菩萨二大车轨才是菩萨欢喜的道。宗喀巴大师自己了解到此欢喜道,故言我要宣说此欢喜道予具善者,具善者须好好谛听。

现在世间有很多错误观念,有的人非常精进持咒,因咒本身的力量,其实可以修出天眼通等特异功能,西藏有许多人有特异功能,但此举常使世人误会佛法;他什么都不懂,就是好好持咒,结果现在多厉害,满多的病都被他摸没了,也会讲出很多很准的话……,持咒虽有它的功德,但与成佛的功德相比真的差太远。既然我们要修成佛之道,就是要修龙树、无著菩萨二大车轨开创的道,因我们对佛法太生疏,所以一听到有人卜卦很准、很神奇,便会予以肯定,可是此作为跟成佛之道其实无关。

我们必须肯定成佛没有那么简单,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成佛,没有任何事比成佛更难。我们可以试想佛教有多少经典,以西藏大藏经言,内容真的很庞大,丹珠尔全部都在解释龙树、无著菩萨所言,几乎无任何例外。为何要一再解释二大车轨?此说明彼等所言值得解释;虽然前人有那么多的解释,还是无法使后人理解厘清,故才一再解释,此亦表示学通经教、如实理解佛陀的意趣没有那么简单。

可能有人会这样想:既然连很精进修持的古大德都很难成就佛果,那我们根本就不要碰它。但我们要这样思惟:既然成佛需要三大阿僧衹劫,就表明成佛之路是生生增长上去的,不需要求今生会有什幺成就;今生有无成就无所谓,反正我们求的是成佛,只要今生种下一些种子,能够生生增长就好了,就如今年当县长,明年当市长,后年大概就是总统了。能够做到这种情况就是要学三士道,虽然拜忏、持咒会有功德,可是就如瞎子摸象,佛法是一很庞大的知识系统,你只取其中一项修持,虽然会有一些好处,但这种好处对你生生增长或许无太大利益,特别是持咒产生的一些神通,神通不是不好,它有正面的效果,亦有负面的影响。又如你一直累积福报,问题是,累积福报的结果,可能你下辈子会成为如秦始皇或康熙等皇帝,但你多年累积的福报就在那一辈子全部花完了,所以,以佛教整体如三士道的概念种下种子是很重要的!

在三大寺及西藏祖师大德非常提倡一定要学,佛法一定要用学的,它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宗教,佛法的心要虽然是慈悲与智慧,但它必须透过学习,不是只用情操就可以产生的;佛法是一门科学,学懂了才按照它所讲的去操作。此处这些偈颂单从字面上看不出我刚才所讲的,但大家可以去看法王的书,法王一再开示须学龙树、无著菩萨等二胜六庄严或十七班智达的论着,一再教导我们,佛法一定要用学的,不会教你礼拜、持咒或做其他行持。虽然我们是要修,惟初始必先从闻法开始,《菩提道次第广论》会一再强调须闻、思、修,惟第一阶段以闻为重,闻就是修;若你没有闻过,对你来说最好的修行就是闻,若你觉得不需要闻,应该去思,你的次序已经颠倒了,不可能有什幺效果。若你闻通了,思对你而言就是最好的修行,通过闻、思二阶段,你再去修或是闭关,对你来说就会变成适合的修行,否则你的次序颠倒。修持的次序颠倒,即使最聪慧如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都办不到,所以我们如果不是怪胎,可能是办不到的,故我们现行首要是闻法。

 


问:佛教不同的传承之间有何差异?佛教与外道的分界又是什么?

答:佛教有多种传承,如南传及北传,藏系与汉系皆属北传。自佛在世至现今,佛教发展出小乘的有部、经部及大乘的唯识宗、中观宗等四宗。判别外道与佛教的指标即是四法印,尤其外道与佛教的差别在于外道不讲空,认许诸法是实有,故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基本上是以空正见建立。小乘只承许一种空即人无我,大乘承许二种空即人无我及法无我。大乘又可分为般若乘(显教)及密乘(或称金刚乘),密乘又分事部、行部、瑜伽部与无上瑜伽部,这些宗派对于空性的定义及修持有各自不共的主张。外道会有创世主或一切皆是神造的概念,世间的一切皆是由主或神随自己的意志自由创造变化所成,佛教则从基(见解)、道(所修道)、果(证果)建立由修道证果的方式,就像是你是什么样的体质,要以怎样的方式调养,就可以达到无病的状态。「基」即是基础、事实,一切事物的事实是空,因事实上是空,故可以修空性的道,从而成就佛果,四宗皆有自己不共他宗之基、道、果的建立。

 

 

问:有说密教是在本尊心中显现上师,有说上师是本尊的化身,到底显教、密教对上师如何观想?

答:
一、小乘观法——视师如佛:若去看小乘典籍,会强调须尊师重道,弟子一定要听从师长的教导;在别解脱戒中,不听师长教导会有许多惩罚。虽然很尊师重道,但不大会说要把师长看成佛,法王有好几次在开示时说有部不会谈须视师如佛,但《菩提道次第广论》有引《毗奈耶》,说小乘戒律须对师长起大师想,故视师如佛的说法虽不普遍,但整体上会说视师如佛;师长如佛的意思是虽然师长是师长、佛是佛,但师长等同佛,师长与佛等高,无孰轻孰重之义。

二、大乘观法——视师即佛:大乘则更进一步,会说师长本质是佛;虽然师长外相如此,但本质与佛无异,是佛化现成师长的模样。

三、密乘观法——师长是本尊、本尊是师长:密续会把师长观成佛;不仅本质是佛,连外相亦是真正的佛。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者会观修二种资粮田;一种是道次第资粮田(皈依境):中尊是世尊,世尊心间画有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心间画有自己的师长;意思是说宗喀巴大师及佛都是师长化现的,本质不仅是佛相貌亦是佛。另一种是上师瑜伽资粮田(格鲁派皈依境):中尊是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心间是世尊;意思是说虽然看过去是宗喀巴大师的模样,但宗喀巴大师本质是佛世尊之义。师长即佛是大乘中观宗、唯识宗的观法。此二种观修的其余部份是一样的,只是第一种将师长外相观想成佛更像密续的修法,会更慎重、深奥一些。故修上师瑜伽时,主尊要修宗喀巴大师等师长像。若修密续本尊,就要把师长观成如文殊、观世音等,虽然看过去是本尊,但事实上是师长之意。

故观师长的方式有视师如佛、视师即佛与师长是本尊(师长与本尊无二无别)的三种层次。

佛在密法所表的外相与声闻乘、独觉乘及大乘显宗很不一样。很多人有同样的疑问,到底密续的佛和显教的佛一不一样?其实一样。无论显密,佛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所表的外相不同。以前的行者只会认真修一个本尊,如只修大威德金刚或只修密集金刚,虽只修一尊,但没有人不即身成佛。后来的人大多是二尊皆修,但即身成佛者就少了,现在的人是修很多本尊,可是离成佛很远。有个说法是,印度人只修一个本尊,但没有人不成就的;西藏人会修一百个本尊,可是没人成就一尊。

密教除本尊外,也有一些护法及空行。「謢法」是护持佛法者,护法与本尊的差别是护法不一定都已成佛,本尊须有一套成佛之道,如大威德金刚有其一套修法,依其续典可从凡夫一直到成佛,故有一套完整成佛之道的本尊观修法才是本尊,若无就仅只是你的最爱、是你把他当成本尊,事实上不是本尊。护法不需要具备成佛之道,只要护持佛法就可以,故护法不见得是佛,登地菩萨也可当护法。「空行母(父)」照密续道次第是证加行道以上,故修证层次亦须很高。本尊、护法、空行母(父)的界限就是这些,可是我们有时会乱套,为了说好话、赞美某一护法或空行母,就把他们说成是本尊,所以赞辞中赞他是本尊,他不见得是本尊,真正的本尊须具上述条件。

 


问:若不去触碰《释量论》的核心——逻辑,那么讲《释量论》成量品的用意是什么?

答:所谓学佛,学的是「佛」,而不是其他的。自认为是佛教徒的人很多,但是不能将见到佛像就跪拜的情况便认为是学佛。是不是在学佛,端视佛讲了什么、祖师大德又讲了什么,与这些相契合才称为学佛,也就是说,应针对二胜六庄严的论著,即般若、中观、戒律、阿毗达摩、因明五个部份学习,才是学佛。如果是利根的菩萨,直接去学这五类当然没话说。若以我们来讲,连学量论都很困难了,更不必说直接学懂,所以在这之外,还衍生出其他的论著。此外,以闻思修来说,所修的就一定来自于思,所思的就一定来自于闻,所以对没有任何基础的人来说,第一道门就是闻,闻的内容就是这五个,而以量论来说,没有比《释量论》更好的书了。

《释量论》的内容很艰深,要真正通达难以办到,光就了解字面的意思也得付出加倍的努力。一般认为学佛会改善生活、使人愉快、学佛以后笑容变多等等,因此对学佛有很好的兴致。若是这样的话,也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我自己并不这么乐观,学佛毕竟是件苦差事,光是思惟其内容就很辛苦,例如有时候想不通某个问题会令人难以入眠。事实上,学佛不能只凭兴趣,有没有兴趣是一回事,要考量的是值不值得。有些事对生生世世是很有帮助的,当下你可能不感兴趣,而且事的本身也很累人,但是既然对长远的未来有帮助,辛苦也很值得,所以不能像游玩一样,高兴、有兴趣才去做。

另外,或许有人认为学不会,老实说就是因为不会才要学,所以「学不会」是完全颠倒的理由。话说回来,要努力学,努力之后,学会、学不会都没关系。努力之后,就可以安心,如果不努力,才会是过失。《释量论》很艰深,以藏文来解释颂文已经很困难,三大寺中能解释的人也不多,更何况是用中文解释。我们在字面上大概可以过得去就很好了。更难的部份,当然会希望能够了解,但是这真的是要花三大阿僧祗劫的事,因明也是要到佛地才圆满。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学就好了。

再者,内容固然重要,但是思惟很重要。我为什么要讲《释量论》成量品?因为《释量论》有别的典籍完全没有的思。像《广论》讲八苦是什么、六苦是什么、三苦是什么,可以记下来。常常说要好好思惟《广论》,但是如果不从这里培养思惟,没其他地方可以培养思惟的了。举例来说,光是身体是不是内心的因素,就可以用很多方式剖析,所以要把量论的这种精神带到其它地方去。如果以《释量论》的角度来看,像《广论》的做法,会变成迷信的做法,《释量论》这个才是理性的做法。我以前常说《释量论》是很棒的,正是指这方面。

 


问:如何学习量论?

答:大体来说,开始学习量论的前三、四年都是胡乱辩论一通,之后才会比较上轨道,至于学习的重点一定得要自己去辩论;按照过去经验,要通达量论的逻辑概念,学习中经由老师讲解所获得约占二、三成;自己的资质则占三成,剩下的就只能靠亲自参与辩论累积,所以辩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辩经就是要众人共同脑力激荡才能有成果,一旦人多了,对众人的学习才会有帮助。

三大寺辩论的传统能维持到现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且量论学一、二年也看不出效果,必须持续学习多年,方能磨练出来。《释量论》最主要的是谈逻辑,它有各式各样的学习方式,视情况不同,有的人学二个月,有的人则学习一个月。现在每个寺院,每年都排出一个月时间学量论,学了一个月之后再从班上派出八至十人到外面去学习或辩论,三大寺的高手都聚集于某处学一个月,所以被派出去的人就有机会学二个月,若是辩论的人数多,有时候辩论会很精采。

总之,《释量论》的逻辑概念贯通五部大论,西藏佛法其实是架构在量论上,每一本书都不会离开量论。学量论跟比武差不多,一山还有一山高,回过头来又会碰到更厉害的,是没办法了解完的:曾经有个人十分聪明,某年开了窍,攻击别人时一定攻破;防守时,别人也无法破解。当他回寺院时去见了自己的老师,老师也听说他表现非常优秀,就问他今年如何?他说:“托三宝的福,不论攻守都非常顺利。”老师再问:“你到底学了什么?”他回答了一些内容。于是,老师就从相同的内容中,挑了十个问题反问,他却答不出来,因此受到打击而灰心丧志,最后干脆不学法了。

量论十分深奥,有很多可以学的地方。现在我们要学《释量论》,在逻辑方面了解会比较难,所以进行的方式就是依文解字。要知道的重点是,量论的内容是寻求事实的方法,第二品(成量品)说的就是寻求利生的方法及技巧。成量品可以分两部分,第一部份是学方法,第二部份是用这个方法来证成成佛之道。我们学的是证成成佛之道这部份,而方法上面我们不会去触碰,直接去认识方法所得的结论。

 


问:学习量论的重要性?

答:对三大寺或西藏的寺院来说,能否了解佛法,基本上是以能否理解《释量论》衡量,然而,这并非是针对能背多少或了解多少而论,毕竟依文解字人人皆会,但若没有量论的基础,处处都会是陷阱。佛法在外行人来看,不外乎是要做一个好人、要行善……等,诸如此类的话几乎没有人不会讲,但如果把它用逻辑的圈子兜起来,一旦不熟悉量论,就会处处是错。而这就是为什幺说懂不懂佛法,全凭懂不懂量论,而不看其他。

所谓懂量论,是指有没有具备量论所讲的逻辑概念,以灯管为例,其千变万化的造型纵使再有创意,但只要是灯管,就必须有照亮的功能,不亮就不行。没有量论基础者讲的法,外相上看过去,会是一种很有形状的东西,可是要达到准确就很难,若是有量论基础的话,也许言语会让人觉得怪怪的,但是已具有贯穿佛教的逻辑性,内容不会太离谱,也因如此,在三大寺里十分推崇量论。

 


问:要如何将皈依落实在自己的生活或生命中?

答:三宝中的佛在皈依中扮演导师,而只有法才能真正直接给予保护,因此在修行中,要皈依师长来代替皈依佛。现下我们无法直接依佛,因此要学佛就只有从师长获得一切显密要修的内容,皈依法要从闻法开始,闻思修中的闻法包括听闻、背诵、理解等;如法的修业果、四圣谛等属于闻思修中修的部份;而给与我们如上修行方便的个人或团体就是我们现下皈依的僧宝,若如此就落实了归依。
 

 

问:说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佛教徒吗?有的人念了百万遍的咒,却不了解什么是佛,认为佛跟外道的天神一样,这样可以说是佛教徒吗?

答:口头上说自己是佛教徒与内心深信三宝不同。把三宝当成三宝来皈依,那是正确的,但若把不是三宝的,当成三宝来皈依,例如将坊间所谓佛道双修寺院里供奉的诸佛菩萨,视为世间神祇膜拜祈求……等,是颠倒识,无法形成皈依。不能认为你自己不用什么修行,佛就可以当你的挡箭牌,不能认为佛可以颠覆因果。趋吉避凶唯一办法就是自己要如法修行,因此只有对法宝有了皈依心,才会对三宝生起皈依。

比方说,有些人家里放了佛像虔诚地礼拜,这不是皈依;有些人对佛、法、僧有好感,也不是皈依。皈依的意思是投靠、投奔,犹如小孩子找靠山跑到妈妈那里;皈依是要深信业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而相信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我们的皈依处是菩提心、大悲心等,当真正认为恶业会堕三恶趣,从而有归投菩提心、大悲心等对象,才会有皈依心。问题是我们通常会顺口说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自己内心真的这么想吗?

皈依要相信因果,不信因果则没有皈依可言。不过,印度很多教派也会谈因果,然而在众多的因果论之中,要相信什么样的因果呢?即「修道谛可得灭谛」的因果,而不是「持一遍咒可以得千百万年人身」这类玄奇的事;也就是要相信由道谛、灭谛一定可得解脱,反之,则必在轮回中。月称菩萨说“想解脱的人要皈依”,换句话说,不想解脱者无须皈依,即便皈依也很奇怪,好比说希求的是长寿、可以获得什么等等,但是佛想要的是引导有情超脱三有,可以说不想解脱者想得到的与佛想引导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内容。

想解脱者要皈依三宝[注1],三宝之中,佛是导师。直接的皈依处是法,法指道谛、灭谛,而道谛、灭谛中以道谛为主。所以是见道、修道、无学道,可得涅槃,除了这三个道之外,没有办法可以得到涅槃;或者说是空正见,即修空正见可得涅槃。如果对「修空正见可得涅槃」很肯定,那就会是合格的佛教徒。此外,有许多持咒、闭关、供十万次曼达等就能成佛、解脱的说法,事实上,皈依三宝很强烈反对这样的说法。因为一方面要有导师教导、另一方面也要有同学互相切磋,如此才修得出法宝,譬如学剑,除了要有人教,也得有练剑的对手才会进步,一旦没有人帮助,根本修练不出来。所以我自己认为,不会皈依的人皈依佛,比较会皈依的人皈依法,真正会皈依的人会皈依僧。一般人都会讲三宝,但是通常不知道把僧宝丢到哪里去了!假使问人皈依僧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大多是皈依僧众,若进一步再问为什么要皈依僧,难道佛的教导还不够吗?接着就讲不出个所以然。

总体来说,皈依的前提得先有因果概念,再者要相信道谛与灭谛,接着还要投靠祂,这样就是皈依了。投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害怕它的反面,一直依赖道谛与灭谛,如同小孩依赖父母一般。话说回来,通常第一步很难相信「道谛能得涅槃」,因为连道谛是什么、涅槃又是什么?都不知道;第二,知道了可能会相信,但是不见得会依赖它。其实,有见道以上的道就不用怕堕恶趣、有阿罗汉之智就不怕轮回,肯定这点,从而依赖它,就是有皈依心;而这些法是佛传下来的,因此对说法者--佛有皈依心;又因为自己研读很困难,学习过程需要同伴,因此皈依僧。反之,现代人看到佛像就供养、礼拜,对于法,却一无所知,就不是很正确的做法。自己拥有见道以上的道,才能真正得到保护。佛陀早就拥有法宝了,但是今天如果祂来到我们面前,祂也只能讲法,虽然祂有很大的威德力,让我们有点受用,但也仅止于那样而已。

《广论》讲如何皈依说到四点:知功德,知差别,自誓受,不言余。知功德就是要知道佛有什么功德?法有什么功德?僧有什么功德?如见道的功德有永不堕恶趣、可以动摇百世界等,我们很难相信可以动摇世界这种事情,但是皈依就是要知道而且相信这些。整体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见的功德,如果光是知道佛有三十二相,却不与其内在的功德搭配,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其次知差别,法王说慈悲行与缘起见只有佛教才有,而且肯定只有它才是成佛之道、解脱之道。如果对这二项有很好的认识,就自誓受,自誓受如同「成边」,知道没有其他的而接受。不言余,即相信只有三宝可以救度我们,没有其他的对象。皈依不是简单的事,会说显密一切法都在皈依当中,唯有成佛,皈依才圆满。

------------------------------------

[注1]:很多人皈依观世音或度母,并不是不好或不对。想解脱的话必须皈依三宝,但要生女儿、儿子、保平安……等求现世的美满,只要皈依一宝就可以了,不需要三宝,这些愿望与解脱、成佛相较起来只是个小小的希求。解脱、成佛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要皈依三宝,而其重点在于要认识三宝,接着对三宝产生皈依心,这才称为皈依,反之,很难生起真正的皈依。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唯识二十论讲记(上)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深观与广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