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童蒙止观 第七讲
 
[楞严悲华法师] [点击:3801]   [手机版]
背景色

《童蒙止观》第七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晚上我准备继续给大家讲解《童蒙止观》正修行第六,今天是第七讲。今天讲解的内容属于正行部分,就是直接开始说到止观禅法如何修习。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一切佛法摄于止观法中。今天讲的内容非常的深奥,不具备实修经验的人听起来看起来好象能听懂一些,实际上可能不一定能听的懂。很难听的懂,为什么我们还要讲呢?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通过对《童蒙止观》的学习,对佛法的禅修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当然了,如果平常按照修行次第老实修行的人,有一定禅修经验的人,他今天听到这个法是勇跃欢喜,叹为稀有。今天讲到一个修行,题目叫正修行第六,什么是正修行?从题目来讲这里所讲的正修行指的是正行,相对于前行和结行而言叫正行,前面讲的都是前行部分。我们今天首先讲到什么是正修行,真正的修行。我们有的人听到佛法非常欢喜,非常单纯地非常诚实地老老实实地去修行去听闻,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你看我们这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平常口号喊得很好,都说自已是怎么怎么地修行,真的碰到师父开始讲修行法的时候他人影都不见了,这些修行的人都是我慢虚伪者。纵然慧解心开研究经典自我打坐有那么一点心得,纵然如是往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知见,反而慢毒深重。有的人学了很多年还不如一个初学者,所以佛经里面说“不重久修,不轻初学”也有此意。所以正修行的人他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以前印光大师说老实念佛,那么修禅者老实修禅,修禅念佛是一个概念。念佛也都是在修止观,修止观他就是在念佛。所以老实二字确实是我们今天修行人第一要学习的。尽管如是,讲解正行听者缘起不具备根器不具足,但今天我们勉强为之而讲,我一路讲下去就权且当作是能接受这个法的人来讲吧。
   我们来看下今天的经文,正修行第六,说到正修行不出止观二法。一个人从他开始对佛法生信心,发心欲求今生得解脱,乃至到最后在善知识指点下明了了为什么修行,如何修行,而真正地坐下来修行,这期间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我们今天仍然很多人并无心去走这条路,很多人想直接去谈论止观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全部佛教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先了解一下,从而在真正开始讲解止观法要之前有一个对修行正确的认识。整个的佛法我们可以分为四点来说,有四重这种目的和结果。
   首先,第一可以实现人世间的改善。我们以佛法中的人天乘的共法比如说五戒等等来净化人间,从我们个人的品格养成到家庭、社会、社会各个方面乃至经济、教育、政治等等,乃至于国际之间这种事物的平衡、公正,如果都能以佛法的精神去从事,那么都会使这些更趋向合理,臻于至上,可以减少我们人生的许多许多的缺憾和痛苦。所以说我们现实的人生可以依靠佛法得到改善,取得净化的效果。虽然说一般的科学艺术文化比如说我们传统中的儒家思想中他们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当中,但是佛教对此都有详尽的发挥,而且佛教有些不共的特质在里面。而且这些特质是佛法能够涵融这一切科学哲学其他这些宗教所长,起到改善现实人生的目的,可以发挥无穷无尽的作用,这是佛法的第一重功效。好了,再看第二重功效。生命是无止境的,唯循业受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于此界不久又转生他方,轮回不尽。所以说我们学佛修行的人不单只图今生现世获得某种改善,而应该进一步去求未来世的增上。佛法当中修习十善业以及种种禅定功德,都可以使我们获得的诸如上生天界这样的果报。持持佛号、仗佛菩萨的力量就可以往生他方净土。虽然说生死未了,但是可以增进来世的正依二报,免除恶道之苦,可以说是超越人道之上,这也是依据佛法可以达到的目标,可以增进后世。我们不是有一句话叫明天更好吗,比如说象净土法门,还有一些密宗的法门,它都非常注重这个。比如说密宗里面有讲长寿法的修习,讲到修这样的法可以怎样怎样获得后世的功用。我们看其他宗教比如说基督教求生天果,它也有这样一个目的。求得来世的增上,这是佛法的第二重目的和它要达到的结果。那么,再看第三重。取得未来世的好的果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要知道诸法无常,诸行无常,有求皆苦啊。谁能生而无死呢?世间万物何者住而无灭呢?终究不能彻底。所以说如何才能彻底地斩断这个痛苦的根源,那么肯定能够求得这个生死的解脱。有生必有死,那么就要去求离于生;有住必有灭,那么就要求诸无住,截断生死瘤,必尽生灭,所谓生灭灭已,从而得度苦海,而得登涅槃寂灭的彼岸。若能如是则所做一般不受后忧,那么生死怖畏又有什么可恐怖的呢?这是佛法的进一步的也可以说是出世间的目的。这是佛法中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共同所要达到的结果。对于出世间的佛法并不是于世间的一般学问所能做到的,世间的一般的学问根本没提到这个。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个正修行第六说的正是这个。那么即使如此,仍然不究竟。我们来看佛教所要达到的第四重目标。前面所说涅槃寂静而解脱固然很好,但是未必能够完全断除习气的一切所知障,不能获得一切智乃至一切种智,也就是说于十方法界不能完全圆满明了。更何况无始劫以来有情之众生皆是我父母,六亲眷属沉在苦海谁来救拔呢?总不能说自已求得解脱寂灭而不顾他人的生死吧?!所以说菩萨摩诃萨发大愿发大悲心欲自度度人,把一切众生看作是自已而救拔之,纵然历经尘劫广求福智资粮,以期断除理事二障一切挂碍,从而证得圆照十方圆满究竟的佛果。这也是大乘佛法终极的效果,也是佛法终究的目的。
   所以说这四重就是一切佛法所包融的目的。而最终证得佛果就是全部佛教真正的目的。从这目的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修行的人他要真正走上一条正修行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今天网络上学佛的人,我们身边来学佛修行的人,坦率说没有几个真修行的人。大家可以衡量一下,对佛法的追求你是处在我刚才所说的这四重层面中哪一层呢?如果连第一重你都不能去做去求,那么这第三重所说的生死解脱的法对你它又成为什么呢?无非是成为一种气功;无非是成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无非是你这种庸俗生活的点缀罢了。纵然你把它研究的精妙绝伦,说出来的话似乎惊世骇俗。但是究其本质如龟毛兔角没有任何的实义。所以说莫言佛法修行次第的不重要。次第非常重要,真和假天壤之别。
   刚才所说的经题,真修行第六,围绕着一个正字我们今天作了两种阐述,一个是正行的正,一个是正学的正,这在我们正式讲解经文之前有必要再一次重复。那么何以我们要正式修习止观呢?这本《童蒙止观》是智者大师为其俗家的兄弟陈针而作。陈针原来是畏惧死亡想求得长生不老之术而修,然智者大师方便善巧演出这本止观坐禅法要,非是为世间长寿之目的,实则乃是生死解脱之精梁是窍诀妙宝啊。如是认识,我们来进行下面的学习。我们看原文。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止观有两种,一者坐中修,就是每一天我们都要上坐,打坐,所谓静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我们每天接触事物应酬事物处理事物,是不是要历种种的缘呢,是不是要面对种种的外境呢,在这种动态之中来修止观称为历缘对境修。有两种,一静一动。“一于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这里说到一个坐为胜,对于初学道者来说坐禅很殊胜,所以下面就以坐禅的方式来说明止观。这里说到这样一句话,在坐中修止观的,其实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能修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上坐而修禅,对自已的心的调整调伏其实跟姿势没有多大的关系,就象《六祖坛经》中说的禅不在于坐也不在于卧,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一样可以修习,不是不能。然而学道者也就是说初学者还是以坐为胜。因为我们现在的整个习气烦恼状态很难很难在动中修,这点道理非常明显。我们今天很多修人都觉得在家修行和出家一样,我面对着闹市我面对着种种种种的外缘,我什么事都做,我修行更得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因为你是一个初学者,你道力未成,定力未就,在这种动中在这种繁乱当中你其实不会更容易修,反而更难修。我们今天很多修行者在这一点上都犯了这样的错误,都把自已当做是一个已经成就的人,已经定慧具足的人。从历代传承祖师的教导当中,从我们看佛教的经续当中,没有一处说一个学道者一个初学者他在喧闹的环境当中在这种动中容易修成;都是告诉我们先要于寂静阿兰若处去坐这样来修。好,这个道理大家首先要抉择好。然后来看这种止观“略出五意不同。”我们来看这五种意,五个层面来说。
    “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我们先讲这个,这是第一。“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等等分了五点来说,我们一个个来讲。第一个对治初心粗乱修,什么叫初心粗乱?一个从未修习过坐禅的或者是说他刚开始修行的,他的心是什么呢?粗糙、混乱的。什么叫粗糙?就是说他对自我身心当下发生的实相了解非常的粗略,也就是说觉性力很差,明觉的力量很弱。何谓乱?乱就是思绪不断,不停地攀缘不能停息,所谓妄想纷飞,心不在焉,所以称为粗乱。对一个初心修习者粗乱是他进入禅定获得智慧的严重障碍。所以这里首先讲到止观对此对治。“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这里讲到这个时候应该止观交修。刚开始时心很粗乱,应该修止破除它,如果修止难以凑效不能破除,应该马上修观,故云止观交修。观不成修止,止不成修观,所谓止观交修,以此来对破初心粗乱。这里就把止和观两个点出来,那么要明白什么是止,什么是观?所以后文就说了,“今明修止观有二意。一者修止自有三种。”然后后面是什么呢?“二者修观有二种。”我们一一来明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来看止如何分为三种?
    “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这段文字比较浅显明白,略作解说。什么叫系缘守境?系缘,心系在所缘的对境上,比如说缘于一句佛号,或者说观想佛像,或者心念着某句法,有一个所对的缘,心系在那。“守”就是守望的意思,守这种境界。所谓系缘守境止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境”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心系于所缘的这个对境上,这个叫做守境,所守的对境。通俗讲就是把心安住,安住在一个所缘上。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心是粗乱的,不容易安住在一个所缘上。首先心初虽能安住所缘但因为不明了的缘故,所以说所系缘此境不明了,因不明了则难以守境,很难守得住。另外一个初心是乱,妄想纷飞,心象猿猴一样不断攀缘,根本不可能专一地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所以这个系缘守境正好是粗乱的反面,若行者去这样修习就起到对破粗心粗乱这样的功效。这很简单,反过来去练习就好。“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比如说把意念系念在鼻端的呼吸进出上,或者把注意力放在肚脐之间观察它的一起一落上,或者是观察这个部,念住在这个部位的感觉上,这样缘于所缘境而修习止,就是这么简单。“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不动,就象用锁头把这个猿猴给锁住,心比喻为猿猴是所谓心猿意马,那么把专注力系缘其上而守镜,就如同加把锁把它锁住。比如说一头牛他会到处地跑,那么我们把它的鼻孔穿上,然后把它锁好拴在这个木桩上,刚开始的时候它会跑来跑去跑来跑去,但是时间久了它就会安静下来。我们对于我们的心就应该先进行这样的训练,这个很重要。我再举今天的例子,比如说今天晚上是正式讲经,从前一段训练来看,前面大家发心做得好。从今天情况来看,大家三心二意,马马虎虎,赶个场。从真正讲经来说,这种缘起这种氛围与今天所要讲的经文好不相应,缘起不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因为初心粗乱的缘故。何谓粗?比如说从主持的人,从护持的人,从听经的人来说,谜谜糊糊,在工作的衔接当中,在事情的编排当中谜谜糊糊,粗糙。那何谓乱?心不能专一,总是有其他的东西其他的注意力使我们偏离,偏离什么?偏离当我们真正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所需要的身口意。我们以前讲过《普贤上师言教》,讲到怎样才是如法地请法听法。所以他的心就乱,一会想想这个一会想想那个,拿起麦克风注意的都是自已,看起来不是真诚用心地在做,而倒是象在表演好象一个演员,时刻在乎的是自我的感觉,心并没有进入修习当中。今天如果讲这么重要的经,那么作为一个真正要认真的人他老早就把这个经文反复地看,如果他把经文反复地看,然后把前后前面所讲的进行对照,那么他怎么会去问:“喂,请问要我读哪一段?”对不对,心粗乱。那如何对治,按今天经文所讲的系缘守镜止。那就从现在开始,要训练自已专心致致来做事,这也是一种修止啊。所以若不修止其心必放逸,放逸日久业习越深,所以说做事情每况日下。不会说越做越增上,结果是越做越衰败,就是因为不修行的缘故。好了这里讲到对初心粗乱者对治的来修止观,然后讲到止观的意思,已经讲了止的第一种系缘守境止。这里面说有三种止,第二种,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制心止什么意思?制心止很简单,就是当下去说服我们的心念不要起这个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强制性把这个心念给息灭掉。比如说突然你很想从坐的状态中站起来,这一念心生起你告诉自已说:“不,我现在不要坐起来”。你这个意念跟上来的时候,原来想站想来的心就息灭了,这就叫做制心止,主动地通过自已前面心念的延续来达到修止的这样一个目的。这个跟前面所讲的系缘守镜止不一样,一者被动一者主动。前者是事先设置好有为之去恒常不断地心系于一个所缘上,他要靠耐心去不断不断地实行;而后者这个制心止他需要的是什么呢?很明显需要什么,当心念起的时候要知道它起来,否则根本谈不上制心止,所以说它要求更高。前面的系缘守境止,比如说我系念呼吸的进出,在鼻端上呼吸一进一出,这时候我非常困了,可是我好象还是有办法把心集中在呼吸的进和出上,对不对啊,很容易。二者制心止,当我们的心非常昏沉非常浑钝的时候,有时候自已到底想干什么都搞不清楚,既然不知心之所取又何来制心呢?何来系之而止乎?对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这两者配合就可以使我们的心逐渐地能够专注在这个禅修的对境上而不驰散。比如说我们现在念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过了一会它就跑了,跑怎么办,他肯定是心念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时候你若能够制心而止那么就能够回过头来继续把他的心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而修止,所以说这两个实际上是配合着修的。就象一只猴子它跑远了再把它拽回来,跑远了再把它拽回来。所以经典上讲到这个制心止的时候为什么说心一旦给它制止住其它也都制止住了。因为在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当中心为其主,心控制了这五根眼睛耳朵鼻子等等这五根,他意识投影都要投影在这心识上,而都实际上受心识的支配,所以说擒贼当擒王啊。所以说“汝等当好止心”。所以说若能直接止心则止立成。“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什么样叫做皆是事相不须分别?就是说一件事情你只要去做他就能做了,他不需要细细地分别,用一种观想去思考,说通俗一点傻瓜也会做都能起这个心的。比如说我不要这样我不要这样,谁都会这样做的,这叫做制心止,比如说小孩子你看住这个苹果,看三分钟不要看其它地方,好,看这一下谁都会做,小孩也会,所以叫系缘守境止。这里讲了前面两个止。好了,再看第三,看原文。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讲到第三种体真止。 故名思意体就是说体悟体察真智而修止。这里面关键就在于如何体方为真?何谓真?这里面也说了,这是需要分别的。“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一切诸法,万事万物,所谓一切诸法,心识所能了知的一切都叫一切诸法。有为法无为法一切诸法,因为在嫉妒分别心中不管什么法都不离心识作用,需知统统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合和没有自性空无自性,比如说有一只杯子,从实相上来说并无杯子自性,只是假名为杯子而已。若你能体察诸法从缘生,无有自性,所谓缘起性空,首先在分别了知上去达到这种认识,所谓了知者心则不取,不取是什么,不取就是不执、不执着的意思。这里没有这个东西啊,怎么会为它而牵挂呢?所以大家这个“取”字要解释清楚。举个例子,比如说晚上的时候,黑乎乎地好象看到前面有一条蛇,挺害怕的不敢走近,可是你如果大胆地走近它认真地看,哦~那原来是一根绳子,当你已经明白它是一根绳子不是一条蛇的时候,那你这个时候对蛇的害怕认为前面有条蛇因为怕前面有条蛇而不敢走过去这样的东西是不是统统都不存在,所谓心则不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若能体达真智乃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好了心若不执取则妄念心息。“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所以我们的妄念能够不停不停地滚动,在业力驱使下不停不停地产生,所谓的妄念纷飞不得停息,就是因为心有所取。两个人本来好好地要吵架,后来发现隔壁房间根本就没有人在那里而是在放一台录音机,这种情况后面的事情还会发生吗?就不会了。从粗看从粗粗的相貌上看是这样,从细相看我们的心念也是如此,心念不可捉摸,然是前后相续。这个念头产生是因为前面的念头有的,而前面这个念头产生是再前面的念头有的,它都有个缘起,都觉得有个东西,所以它会不停不停地流转,所以这里面说到若能体察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它本来没有什么东西,那还有什么妄念可生呢。所以说心一旦不取妄念就会止息,故名为止。这种止属于自然而止,他必须有什么智慧呢?有前面说的悉知诸法因缘生而无有自性这种智慧,这叫真智,所以修这种止名为体真止。好了这里为什么叫体真呢?因为这时候并不是真实的了悟,若一个人已经对缘起性空之见真实证悟了,那就谈不上体真了,还要去体验它吗?去体会吗?去这样分别吗?就不用了。这个道理就如同说房间空空的还怕小偷进去偷吗?一样的道理。所以这种修止的方法实际上停留在了知的层面上。我们把对实相的了解分为三个步骤:了知、觉受和证悟。那这是停留在了知上。因此对空性了知他意识分别就可以使我们达到这种止的功效。所以说这里三者所说的体真止从外相上看是属于我刚才所说的以意念分别以对实相的了知来达到修止的目的。那从他的内相上看呢,如果真正地说起来若能真实证悟缘起性空之理,那么这个体真止实际上已经止观双运,已经证到究竟的果实了。这里先讲到这样一个道理,大家去细细体会一下。比如“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真正的沙门是这个意思。体会到一切法皆空无自性,唯因缘所生,因为体会到这样一种真实或者说是真智,如前面所说心不取,心不取妄想则歇,所谓息心,妄想息心了就能达心性之本源所谓实相。所以说《楞严经》还有这样一句话:“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跟这说的一个道理。证悟能够体解这个真智者号沙门,反过来沙门就是做这个的,修行的,过去人说,一个修行者一个出家人唯以三件为要务,所谓诵经、坐禅和劝化,这为沙门。好了再看下面的文字。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这句话实际上讲得很深奥。智者大师从两方面来阐述。既是前面的方便又是最后究竟的本质。何以如是呢?我们来看。刚才前面所讲的这个体真止从修法上是从了知的层面达到修止的目的。从这句话就可看出来:“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说明这种方法,方便善巧的方法,我们来看这段文字。最早坐禅的时候,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念念不住。就是按照前面所说的体真止来做,这个体真止实际上就是体解它的空性而不执取,所以称为念念不住,大家注意看这个住的意思其实上是取境为有这样的一种状态称为住,那念念不住以这样的方式来训练自已而修体真止,但是这种情况下妄念却不能停息,做不到。大家可能看到这里看不明白,前面说体真止可以做到,这里怎么又讲做妄念不到呢?其实很简单啊,刚才说过,这个初心是粗乱,粗者为无明浑钝不明了,没有清明,清明不够的缘故,那么其实这里的体真止实际上是一种了知,并不是真正的止观双运,并不是真正的纤毫必现,所以他这种体真而修止的力量是薄弱的,就我们平常说的根本就不知道心念怎么动,当然是妄念不能停息,因为妄念的根没有断。因为你用前面的体真止它还是妄念之根,以妄制妄,妄还是不能断,所以妄念不息很正常。所以该怎么办呢?又复反观所起之心,这时候来反观内照,而直究当下所起心之实相,这不一样啊,前面是一个道理,现在道理没用了,现在干脆就当下用这个生起的心来反观,怎么观呢?当反观所起之心。比如刚才动一个念头,反观它,然后以此为对境来看,去了悟这样一个实相:“过去已灭。现在已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所谓过去未来现在心不可得,《金刚经》有这样一句话,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当我们去寻找去寻觅这颗心念的时候,如果说过去有吗?它已经成过去了。那现在当下去找它能找到吗?找不到,说明它不在,不在即是现在所说的不住,能找得到那叫有住,找不到那就是无住。所以说现在不住,那现在当然是找不到了。既然是找当下的心念,未来还没来那怎么会有呢?有的也是一种预想推测,不是实相。所以说未来未至,到未来去找这颗心所起也是找不到的。如是观之过现未三际穷之了不可得,要达到这样一个认识。那么好了,既然不可得法,当然就找不到了,找不到则没有。“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心没有,而一切法都是心里面所显现出来的,心都没有了那怎么会有一切法呢?所以一切法皆无。好了,是这样一种认识。看后面这一段话。“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这还是没有究竟证悟的缘故。刚才当下所起反观之心去探求此心是否有,这个仍然没有完全离开妄想分别,因为他还有一个寻求分辩之心,以寻求分辩心去找妄念所在,那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个无所分别的心。所以他仍然具有相似的了悟。因其了悟乃相似的缘故,所以说虽然观心不住,相似上的感觉好象是我无所住,皆无所有,什么都有。但是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虽然这个没有,但是一刹那一刹那这种能明了心念产生的这个念头他还是有,所以称为“而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也就是说刹那任运觉知的念头还是不停不停地起来,他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所以说无所住无所有,但是又念念起。既然刹那任运有觉知念起,那岂不是还是一个个有所住吗,对不对。好了再进一步观。“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这里对根境识进行观,根跟尘也就是根跟境它如果不相对,那识怎么会产生呢?识的产生赖于根与尘相对,所以说识本无生。观察念头生起是这样,念头生起的时候需要根尘相对识才产生,如果没对它就不生,对不对。观灭亦然。所谓观生如是,观灭亦然。刚才这个念头灭了,怎么灭的?根识有对他才有个念头才有个灭,因为没有这个根没有这个尘,所以前面这个根尘相对的东西就不存在,所以所谓的灭,从灭相去看。前面是从生相来看,后面是从灭相来看。灭相也是这个道理,根尘若无对则无有实,那好了,所谓识的生与灭都是假立,生灭心灭,你这种认为有生有灭这种执取相的心若灭,灭就是没有,你知道这是假立嘛,实际上是没有的。怎么会有呢,因为刚才观察过。前际中际后际所谓过现未根本就了不可得,所以称他为假立。好了,这个生灭心灭了,寂灭就现前了,这叫寂灭。寂灭是远离生灭二相,它是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好了,若能明了这种涅槃空寂之理,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空就是象刚才说的假名安立,它不存在这种东西。寂,这种心识的不断生与灭这种执取现象自止下来没有了安静了。这个是一种离体。离是事物的一种实相境界。好了,到了这种离地境界,心就自然止息了,什么是其心自止呢?就是妄念自止了。好了,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一种实相止的力量是什么呢?什么力量,正念的力量。这叫正念的力量。下面引用起信论来说,什么叫正念?他就是体证涅槃空寂之理,这个是正念,因正念故得心止。跟前面的体真止不一样。前面的体真止是在了知的基础上,运用了知的理趣去体验这个真实来达到止。而后面这个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当下反观所起之心,他来自当下对此理的一种觉受,好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正念。“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起信论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心如果在到处驰骋散乱当摄住正念当中,这时候要提起这个正念来,这个层次上称为以提正念而修止。这个正念是知道一切唯心无外境界,大家好好体会一下这句话。什么叫一切唯心无外境界?智者大师这里的话说的很简单,可是他不简单。一切唯心无外境界这样一种认识在坐的诸位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看外面的一切都认为是有的,而把自已的心念觉知与外境分开来。他们会这样说,比如说我看见这台电脑,眼睛看见,然后我的心识知道这是电脑,很明显他境是境,心是心,识是识,他是分开的。但是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正念者知一切唯心,所谓的境根本就没离开过心,所谓的境是心识的一种认识叫做境,所以并没有一个外在的境界。没有外在的境界都是心识所生,那么反过来从外在看这颗心本来也无有自相,为何心没有自相?刚才前面已说过几个。一个是三际穷之了不可得,另外一个根尘不对则识本无生。都在说明一个空无自相的道理。念念不可得,不管你追寻哪一个念头,这种东西都是不存在的。好了,这个就叫做生正念而止。用起信论来作教证。好了下面又补充一句,“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这句话是智者大师的提醒语。刚刚开始修学的人不是想止就得止,所谓“未便得住”,大家看这一个“住”,这个“住”和前面所说的“执取为住”又不一样。“未便得住”,未便就是说没有那么容易让心安住,这个“住”是安住的意思,若强制所谓抑之另住,这句话其实很重要,我们勉强通过强行控制让自已的心安住下来,比如说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定要静一定要静,一定要盯住这个一定要盯住这个,所谓抑之令住往往发狂。为什么智者大师会提到这个呢?这个是对应前面说的,前面不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观诸法的实相而自然得住。若你不观诸法的实相就是前面所说的这种空的这种境界,根尘无对则空,三际穷之了不可得则空,这样一种境界,那么你让心安住这完全是一种强制的境界,对不对,是一种强制,会发狂,就象这个水渠它崩了,崩了硬堵住,它水拼命往外流就会到处乱冲,河里的水河坝的水它决堤了就会到往外流,会到处跑的,越压抑它越反弹,所以这里面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我们平常欲念生起的时候欲念很强发火的时候,通常人的做法是用理智去控制它,压抑它,其实越压抑越遭糕,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修止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你看我们说过的三种止。第一个系缘守境止,他不是在欲念的本身上进行修止,他是假托外缘禅修对境来进行修止。第二个制心止,制心他是怎么制的呢?他是随其心之所起而止,苗头的时候看把它制止住,在苗头的时候看不见心很粗啊所以制止不了。接下来要进入第三个体真止,体真是什么,去看它的实相,因为心不在缘起而实现止。这三个统统都不是一种压制,所以很多人误解为禅修是一种压制,这很善巧方便的,所以唯有通过修止进而修观达到止观双运,这样才能真实地实现内心的解脱。所以智者大师后面就讲了,抑之令住往往发狂,说的正是此意。所以说这个法要数数修习,就象学射箭的人一样,要天天练习天天练习,练久了以后才能很快地射中耙心。所以这里讲到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靠勤奋达到,要一心修止。好了前面我们讲到正修行第六,这里讲到止。我们来继续来看他后面所解释的。前面是修止有三种,明白了我们还再继续讲止观两个意。
   “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二者正观。”这本天台止观(也叫《童蒙止观》,又叫《小止观》)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在大纲里面若能完全通达这里面的道理,那么厚厚的那本《摩诃止观》也一样通达,甚至佛法八万四千法中一切正法归摄到后面就是止观,你也能通达。我们中国的禅发展到后来的天台止观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它对前面的顿悟禅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原来的安般守意禅,到五门禅,到后来的念佛禅,到顿悟禅等等,以至到后来的达摩禅宗祖师等等,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天台止观是一个集大成者。所以说天台智者大师他在我们中国的佛教地位就相当于藏地宗喀巴大师的地位。宗喀巴大师改革僧寺重振三宝,然后提出非常完整的修道次第,如大家所知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著作,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况背景下。智者大师也是集大成者,也是很清晰地提出这种道的次第,所以实际上是相通的。好了这里略表一边,我们再看修观有两种对治观和正观作如何解。我给大家继续随文解义。“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对治对治就体现出其不意来了。心生贪欲为何?因为你对所贪境界作净想,你觉得他很漂亮很美很清净很干净你就很喜欢,这时候你观想他不漂亮不美不干净就能对治,这个是很著明的不净观。我们平常就是我们世俗人来说,初初看一个人会觉得哇~这个人美若天仙,贪爱起美色,我们种种贪爱如贪爱美色贪爱美声,贪爱他的仪容仪表所谓的神韵,贪爱身接触的滑柔等等软处,这些都生贪欲。反过来如果我们观想他眼中有屎鼻中有屎耳中有屎,七窍皆有不净物流出,再观内脏里面有大肠小肠胃里面有血液脓滴屎尿,朝不净的一方面去观,骨头包着骨髓骨头外面包有筋肉,筋肉充满了不净之血外面又覆一层薄皮,何有清净之感呢?这样反过来去看如是修去贪欲。佛教里面有许多不净观的修法,专门去朝那些不清净不好的地方去看。我们平常都把人给美化了,在你心目中闪现出一个很美的东西,可是真的去看一个人身体很美吗?过几天不洗澡臭不可言,再美的人他不是也要每天都要上厕所大便吗?我们忽略了这些脏的东西,总是把对方想象成很美,所谓清净观,这样越来越容易滋生我们的念欲之心,因为我们从来不去观想这个身体不净的一面。象我们面对着人生,我们总是去想去追求那种感觉很舒适的那种快感,然后统统忽略了平常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曾经付出多少的代价,得到他又失去他又是多么的痛苦,我们好象都忘了。这种情况就相当于一个人头上是剃得光光的,突然有个黑点,别人就会说这个人头上这么大一个黑点,这个黑点怎么算大,整个头大还是黑点大,大家会觉得这个黑点大得不得了。一样的道理,我们过份很虚假的认为人生很美好,却往往忽略了另一面。我们是不是这样一种思维,不客观,所以对事物的实相不了知,所谓无明所谓迷就在这里。再举个例子,比如一杯水,你说啊这杯子的水怎么只有这么一点点?如果这杯子水很满呢?满和不满多和少它相对的,我们往往不看这个。今天有人跟你很好,你说我们真是好朋友,可是过几天两个人又不好了,他心里愤愤不平的,谁也没有看出来,他今天对你的好正是以后对你坏的因,没有人看出来,没有人知道说这种表面式的恭敬正是未来轻蔑的根源,没人看出来。我们世间虚假的东西太多,我们认识都在表面上。这个人看起来非常的自信自负,其实他内心破很自卑的,这种情况表现的实在多。有的人满脸堆笑内心在哭泣,有的人嘴巴这么说心里不是这么想。有的人行为这么干其实根本不是为了这个动机,都是这样。但是事物往往有两面,正反抵消刚好可以起到一种平的作用。大家好好地经常去想想这个道理就会对这个对治法生起信心。很多时候烦恼至盛大家都认为没有办法去解决,但是不行对治。其实事上万物都是这样的,你只要去行对治他就能息灭,恶念头起来换一个善的念头就对了。比如说正电和负电结中和它就对治了。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辣椒很辣,你把醋多加一点,它就中和了。都是这样的,只要加以对治就能改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修行原理。比如说一个人很懒,很懒肯定相应的有一种懒的行为,你现在反过来用勤奋的行为去对治他就能克服这个懒惰。你从能做的地方开始做起,这个能做的地方就是什么?就是相反的地方。比如说有的人今天想到房间里去打坐,他怎么也不愿走进去,因为他打坐打烦了,这时候怎么办,要对治,怎么对治呢?往往他会这么说反正我就是坐在那里也坐不住,那你干嘛这么想呢,没必要,你要对治。比如说我先让自已把脚跨进去,先让自已很烦地坐到坐垫上,然后很烦地拿起经书来念,然后我先第念一句,其实你在做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做起来了你都不知道,这就是对治的功效。整个修行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对治,所以要勤加对治。这个道理很简单啊,可是实际上一个修行人平常很少运用。大家每天都忙着追逐他自已想要的生活和东西,却很少去修行对治。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他对师父教的修行默然置之。师父说你每天要做礼拜啊,他说这个礼拜到处都有的,师父说你要这样去礼拜这样观想,然后他拿本书去看看又学了个礼拜的方法,比来比去,对照来对照去就是没有确实地去做,所以当然生不起修道的功效来了。这道理很简单,去做的人很少,去做就叫做修行。好了,我们来看“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你看见这句又说不懂,哪里有这样修行的。然后又来问,我为什么会嗔恚呢,我为什么会生气呢?很简单你生气是因为你不慈悲啊,就这么简单,你不断地去营造你生气的心,不生忏悔,不去对治。你天天地在那里研究我为什么生气有什么用?你应该修慈心观。比如说你今天看到人就讨厌,那好了你不看,你回来看一看笑嘻嘻的弥勒菩萨那个大肚子的笑嘻嘻的相,你越看越开心自已也笑起来了,为什么,弥勒菩萨都笑嘻嘻的,因此而对治。你要生起一颗慈心对他人宽容慈爱,反过来请问生气在哪里呢?嗔恚就没了嘛,这就叫对治。用慈心观来对治嗔恚。不想生气的事,去想慈爱的事,你不想别人跟你有仇,你去想别人对你的恩。有的会说你欠我什么什么的,那是因为你整天去想着别人伤害你,你没去想别人对你的恩是什么,你若能想别人的恩当然就能对治你因为想别人的恶而来的嗔恨心,对吧。你只想着索取,想别人把东西给你,别人不给你就生气。你就不反过来想说如果我不给别人东西而老是给别人作障碍别人会不会生气,如果你倒过来用关怀别人来对治自已期待别人对你的关怀,这就叫修行啊。可是我们人往往不这么干;他只是不断不断地索取不断不断地在意你怎么还不关心我呢?你怎么还不关心我?你从来不想到去关心别人。其实你去关心别人反过来你原来一直期望别人关心你的心就不存在了,这就叫做对治。好了这个大家应该会明白这个意思了。“界分别观对治着我。”什么叫做界分别观,我们讲这个我无非是把五蕴聚集为我,聚集为我相。界分别是什么呢,界分成三个界,哪三个界呢?外面的境所谓色香声味触法;内在的根所谓眼耳鼻舌身意;然后互相对,比如说眼根和色相对就成了眼识,耳根和声相对就产生耳识,如是根尘相对产生识,也是六,六六六三六十八,十八界。十八界一一分别观之,你说这个我何为我呢?你说眼睛为我吗?眼睛和外尘相对产生眼识。识为我吗?还是尘为我?尘非我识非我根非我,眼根如此耳根如此鼻根如此,一一分别地去观察,一一地去看到它的一种空性,这样来对治对自我的极端的执着。这叫界分别观来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什么叫多寻思?到处寻找到处思考就是妄想纷飞,所以说要去数息,一二三四呼吸进出进出,通过念住这呼吸就可以使自已狂乱的思绪停止。其实这个按小乘佛法叫五停心观,这个数息观到后面发展成了念佛观,这是后面的大乘佛法的发挥,我们今天就不多说了。此不分别也,这句话又出来了,什么叫不别呢?就象刚才说的,小孩子也会做,他动个念头就能做了,他没有很复杂的东西,他在于你去不去做。所谓不分别不要细细地分析来辩别他就能做,这个叫什么观,前面所说的叫对治观,修观有两种,一者对治观,二者正观。我们现在明白了对治观,再来看什么是正观。
   “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这个智者大师重复了。这样我们返过来看,我们前面讲了体真止再讲到后面当下反观其心了不可得然后正念现前,其实都在说刚才所说正观的道理,这里的正观实际上就是在说正观诸法无相的意思,随这个法而起观,观诸法无相,这话听得懂吗?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这个无相是什么?比如说我看到这个玻璃它就是有相的,怎么是无相呢?相就是相状,有相状说明它实有,它因缘所生其实它根本就没有。就象刚才所说的找过去心找不着,找现在心找不着,现在心无住啊,找未来心找不着,什么都找不着,那就叫没有,了不可得。“观诸法无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有这样一句话,无就是无就是没有。都是因缘所生,只因彼缘取缘彼因,循环相复,缘起则有,缘灭则空。根尘若未对,识根本就没有,根尘有对识产生。根尘识产生又是无定的又是无常的,了不可得,所以说名为空。这就是一个诸法实相的妙理。“因缘无性即是实相。”这个意思就在这里。“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当你知道外界一切皆空,那内在能观之心自然不起。自然不起,如是正观刚就能达本心源,这个时候就能见到究竟的这个实相。这个止观最终达到双运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证悟了这个实相。好了,这里讲到一个正观的道理,实际上是前面所说的体真止。“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这里就说到真正能体悟这个实相时所取得的功用。“一切无想念”,他不会再在这上面不停地妄想不断地念着,他就能达到《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经常说应无所住,应无所住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他通过止观的修习他证悟了这个空的实相他才会无所住啊,如果他不能够证悟这个实相他空谈一个无所住,所以今天讲到这个止观的层面就告诉我们要真正地去修的,大家平常讲放下,放下就解脱了。平常总是说放下放下,看破放下就解脱了,何谓看破?我们平常很多修行的人整天停留在这里看看书那里看看书,这里学学那里听听,对善知识对师父根本就没有真正依止深入修法的心。所以谈的佛法都是表面的。哪怕你把这个看破入下发挥到极至也只能取得一个什么功效呢,就是我前面说的佛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的第一个所谓的改善现世人生的目的。因为毕竟你这样想想可能心里会好过一些,不会太难过,这样当然能弥补人生的缺憾免除一些痛苦了,平常不是说过想不开的人很痛苦,有时候想想想开了他就没那么痛苦了,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痛苦。今天所讲的这个止观修习是讲到第三重这个佛法的目的和功用上讲到解脱生死,那这个解脱生死是什么呢?是止观的成就,所以说没有一尊佛没有一个成就者不通过禅修就能够证悟本体而解脱,没有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佛法上不能深入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上没有搞懂,所以他不重善知识的重要性,他不认为佛法可以往里面走才叫精进,那好,他就停在这里了,你停在这里那就掉入懈怠天魔之中,你就掉入了人生的魔际当中,你就可能去虚度你这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佛法你结果却停在这里去了。好了若你由此而生我慢执着,那你完全有可能谤佛谤法谤僧,结果还造了罪,原因就在这里了。所以说佛法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对佛法你不能够这样,把这个给丢了把那个给拣起来,这个是对的那个是不对的,就象我们现在听经听那些法师讲,嗯他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生希有心,而其他的话没有感觉,有这么一回事吗?如果你跟着师父学佛学法修行而说这个师父对那个法师不对,那你还不是把这个法砌来砌去吗?就象刚才所说的那样,他看破了放下了,然后又结合心理学,又结合什么孔孟之道,然后又这个活佛讲那个上师讲,他就觉得这样已经是了,这绝对不是乱说的。今天学佛的象这种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说他这样就很困难。比如说很多居士证量也很高,你叫他给出家人磕个头他一辈子都磕不下来。你叫他给师父磕头他觉得很别扭,他做不到,他会创造很多理论的。为什么要皈依师父呢,我以佛为师啊,佛是我师父,师父不是我师父,他会这样说。这就应验了佛经所说的我之佛法,初中后上中间皆甜。一块糖没有说前面甜后面不甜的。它哪里都甜,所以说不舍一法很重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种种分别念以种种没具备真实信心之心去亲近依止善知识修行去学佛修行统统都没有用,都在表面上学佛。好了因这个缘起我们就再谈到修行上这样一个偏差。今天时间十点半我们已经讲到第一种修习止观对治,因为这个止观正修第六要开出五意不同,我们才讲了第一,所谓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好了,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这段内容很长。接下来再讲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所谓沉浮,沉就是心沉掉,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浮就是浮燥不安掉举,所谓平常说的昏沉和散乱,如何对治,得修习止观。好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最后再给大家作个回向,我们前面也讲过回向很重要。每一次上座修行行一切善法都要注重这个前行的发心正行的专注和回向的广大,这个无毒回向。前面一定要观想生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中间一定要如理如法完全去修习。后面一定要及时地回向。如何回向呢?就是把我们今天所听经闻法的一切功德以及我等一切众生所修的一切有漏功德乃至诸佛菩萨所行的一切无漏功德都聚集在一起来进行回向,回向什么呢?回向给一切众生遍虚空尽法界如母有情愿他们都能速疾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果位,愿他们都能够得度,以这样的发心来回向。然后还要把自已的身体自已身体所受用物自已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一切三世过现未来无量光无量想都一一回向,所谓诸佛菩萨不受福德故,应无所住心而行于回向,这样就会使我们修行的一切功德转为无漏功德。好了,大致上再次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修诵一下回向文。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回向,我们前面说过了不及时回向有四种过失,要牢记在心,念诵回向文之前要好好地观想一下,发心观想好了再念诵,因为你念诵的时候很难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所以还是先观想为好,而这一切的回向都是随顺诸佛菩萨随顺传承上师如何回向我便如何回向,这一定要记住,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些法就是我们临终这一刻面对死亡的法,你面对死亡的时候一样要这样发心这样修法,要这样做回向的。好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来一起合掌念诵回向文。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如来所化无量比丘众,辗转相承清净法身扬,
四念禅法世尊亲口宣,恒沙有情获得解脱福。
南传法脉传承永不断,苏伉敏达尊者足下祈,
外显声闻内秘菩萨行,解脱妙道精华为众启。
唯愿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与吾何时无分离,
祈愿圣尊长寿久住世,法音传遍十方无量界。

 

南无格日贝
三宝三根本众护法神,吾等三门至诚作祈祷。
此生乃至生生世世代,愿能生于怙主上师前。
如来甚深三藏之法宝,闻思修而增长诸功德;
无误引导取舍善知识;愿能依彼趣入解脱道。


获得利乐唯一处,大觉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圣者等,唯愿长久如宝幢。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童蒙止观 第八讲
下一篇:童蒙止观 第六讲

 童蒙止观 第一讲 童蒙止观 第二讲
 童蒙止观 第三讲 童蒙止观 第四讲
 童蒙止观 第五讲 童蒙止观 第六讲
 童蒙止观 第八讲 童蒙止观 第九讲
 童蒙止观 第十讲 童蒙止观 第十一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