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宗教与体验—修证篇(人间佛教系列10)
 
[人间佛教系列] [点击:6057]   [手机版]
背景色
宗教与体验—修证篇(人间佛教系列10) 
 
星云法师著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奇人的修证 
伟大的佛陀
佛陀的样子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国立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讲演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缘起与还灭〉、〈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十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系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人间佛教系列》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这十册是《人间佛教丛书》第一套的结集,以后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结集。由于,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业、时间赛跑,我一生也与著作、讲说、服务人间在竞赛,所以,一切就随顺因缘了!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佛陀最初创教时,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说了种种的法门,但当时并未有宗派的分别。后来,由于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的不同,而对佛陀一代的教化,作了各种不同、偏重性的探讨,加上个人的修持体验,对经典产生种种的诠释,认为自己所阐扬的,最能代表佛陀的教义,衍变所及,乃渐渐形成各种宗派。
  
  在佛教的宗派里,大乘的佛教,在中国产生了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中,比较重视义理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及三论宗等,比较重视修行的宗派有禅宗、净土宗、律宗以及密宗等。以下说明各宗的特性、内容及修行方法。
  
  各宗派的特性
  
  佛法传入中国后所形成的八个宗派,各有各的特色,它们的特点,可用四句话来形容:「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
  
  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一、密富
  
  「密富禅贫方便净」,是说明在八个宗派里,如果要学密宗,必须经济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布置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如果是铜质的铸造,则样式众多且须样样齐全,修持、作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二、禅贫
  
  何谓「禅贫」?想学禅宗,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之处,只要双腿一盘便可参禅。古代的禅宗祖师大德,有的常年居住山林,吃的是野菜杂果,穿的是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清贫淡泊,但禅定之乐却是无穷的。
  
  三、方便净
  
  「方便净」,意思是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分行业、身分,随时随地都可修持,是最方便的修行法门。
  
  四、唯识耐烦
  
  「唯识耐烦嘉祥空」,意指学法相唯识的人必须耐烦,因为法相唯识里面的名相烦琐,义理层次复杂;如果不耐烦,则无法将其头绪弄清楚,如堕五里雾中,所以学唯识必须像学数学一样,要耐得住烦,才能学得通,故名「唯识耐烦」。
  
  五、嘉祥空
  
  「嘉祥空」的嘉祥,是三论宗的嘉祥吉藏大师,由于他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故三论宗又名嘉祥宗。嘉祥宗所依据的经论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中论》等三论,而这三论的内容是阐明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称它「嘉祥空」。
  
  六、传统华严
  
  「传统华严修身律」,中国号称是大乘佛教的国家,而中国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华严为中心。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虽主张八宗兼弘,却是以华严思想作为他信仰的根据。《华严经》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祖师大德智慧的融和,将华严的法界缘起思想,提出种种的观法,寓哲理于实践之中。由于历代大德对华严思想所做的创新与发明,使得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出了奇葩,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信仰,因此说「传统华严」。
  
  七、修身律
  
  「修身律」,佛教的律宗,最讲究修身做人。因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而证悟最高的真理,所以称为「修身律」。
  
  八、义理组织天台宗
  
  「义理组织天台宗」,各宗派中,对佛学义理能建立严密组织,有系统的加以阐发者,当推天台法华为第一。天台智者大师,将佛陀一代圣教,分为五时,并按其所摄受的对象,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化仪四教,以及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以科学方式,将三藏十二部经典,分门别类的归纳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修行的方式与证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较。所以在义理组织方面,天台宗是最严密、最有系统的。
  
  以上概略的介绍八大宗派的各个特点,除此之外,此八宗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同时兴盛于隋唐盛世,并且展现了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得益彰,堪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佛教八宗在台湾的情形
  
  以下介绍大乘佛教的八宗,在今日台湾的弘扬情形。
  
  一、密宗
  
  台湾有人修学藏密,有人修学东密。修学藏密者,是修学西藏的喇嘛教;修学东密者,则是修学日本高野山派的密宗。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日本佛教便已传入台湾。日本的密教则分为两大主流:一为天台宗之台密,一为高野山之东密。
  
  二、禅宗
  
  禅宗在大陆非常普遍,当时的丛林大寺,都是禅宗的道场,但是后来许多道场丛林都成为仓库、办公场所,或者博物馆。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台湾少有具规模的禅寺丛林,有的寺院虽然自称为某某禅寺,实际上修学内容和禅宗却不相干。目前台湾佛教的各宗派,其法统几乎都是从禅宗演变而来,由此可见禅宗对近代佛教的影响。
  
  三、净土宗
  
  统领今日台湾佛教的是净土宗,不管是禅寺、律寺,普遍都以念佛法门来引导信徒修持。以念佛法门为中心的念佛会、莲社、居士林等,也相继成立,这种现象虽然很好,但我们希望佛教是多采多姿的,各宗各派都能同时发挥其精辟的思想,重新呈现出隋唐盛世八宗并弘的盛况。
  
  四、唯识宗
  
  在台湾,研究唯识的人很少。太虚大师虽然主张八宗兼弘,但是他将佛学义理发挥得最为透彻、贡献最大的,当属法相唯识。民国初年,僧侣有太虚大师,在家居士则有欧阳竟无、杨仁山等大德的推弘,他们对于法相唯识的研究,皆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国十几年时,还曾办过法相大学,培育出不少的人才,后来分别担任各大学的唯识学课程教授。
  
  五、三论宗
  
  嘉祥三论宗的学者,目前最有名的是印顺论师。他对中观缘起的性空思想,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肯定缘起性空是佛陀最初开证的法门,也就是佛陀在《阿含经》里所开示的根本教义。因为性空唯名的义理高深,所以目前对三论研究有心得,并且能加以推扬的大德并不多。
  
  六、华严宗
  
  台湾的寺院里,讽诵《华严经》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凉大师一样,能把华严深奥的教理,有组织系统地加以诠释、推演者,则待后起之人发心发扬。
  
  七、律宗
  
  台湾每年举办传戒法会,基本上维持了佛教的法幢,但是对于戒律的内容,真正去了解研究的人,为数甚少。律宗不只是形式上的持戒,其修行方法、精神内涵,和净化生命的意义,皆必须进一步的阐扬。
  
  八、天台宗
  
  已圆寂的斌宗法师,曾居住在新竹,也去过大陆,在观宗学社专攻义理组织严密的天台,颇有成就。其门人弟子慧岳法师,继承他的志愿,致力弘扬天台学。
  
  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
  
  「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对于如来的一代时教,可以上面这首偈颂来说明其先后。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之后,首先宣说的圣教,就是华严;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指最初的二十一天,佛陀开讲《华严经》。「阿含十二方等八」,指《阿含经》的教义,讲了十二年;《方等经》讲了八年。什么叫《方等经》?不属于华严、法华、般若、涅槃的大乘经典,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弥陀经》、《药师经》、《维摩经》等都是方等经。
  
  「二十二年般若谈」,指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经》。「法华涅槃共八载」,就是《法华经》与《涅槃经》,一共讲了八年。根据史传记载: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把这一首偈的时间加起来,刚好四十九年。其次,阐述各宗派的修持法门:
  
  一、华严宗的修持方法
  
  (一)《华严经》的来源
  
  谈到华严宗的修持方法,首先须了解《华严经》。在浩瀚的经典中,《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佛陀曾在七个地方,经过九次聚会,才把《华严经》讲完。据说佛陀宣讲华严时,没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奥义,因此,传说这部经后来被藏在龙宫里,搁置了六百年之后,才被龙树菩萨发现。龙树菩萨以他的聪明把下卷背诵下来,但是前面的上卷、中卷,还没看到便为龙宫的人发现,而将他赶出龙宫。他出了龙宫之后,凭着记忆写下经文,此即龙宫所传的《华严经》。
  
  《华严经》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东晋的佛陀跋陀罗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六十卷,称《六十华严》或晋译本。唐朝的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或唐译本。另外,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译了《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有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不论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内容、义理都差不多,而《四十华严》乃《华严经》中最重要的一品--〈入法界品〉的单行译本。
  
  (二)《华严经》的三时判教
  
  华严宗的三祖-法藏贤首国师,把佛陀所说的一代时教,用太阳照物的譬喻,分成了「三时」:第一时:为日出初照时,譬如太阳刚刚上升,先照高山,比喻如来最初证悟,先以无碍智慧光明,照诸大菩萨,所说的经典是《华严经》与《梵网经》。
  
  第二时:为日升转照时,因为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所照的地层面也不同,所以第二时又分有初、中、后三转,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
  
  「初转」,是接引凡夫外道,使他们转凡成圣,如太阳出来,透过高山,射及幽谷之处,以此比喻凡夫外道;佛陀对他们所说的教义是三皈五戒、四圣谛、十二因缘,也就是阿含等经典。其次是「中转」,为了接引小乘进入大乘,及摄化大乘根性的菩萨,阳光透过幽谷,然后普及高原,比喻众生心量已较宽广,可学菩萨道了;此时佛陀为他们说《解深密经》、《圆觉经》、《维摩经》、《大宝积经》、《楞伽经》等。太阳一直上升,到了日正当中,普照大地平原,如同佛光正照利根菩萨,佛陀为他们开示般若性空的经典,例如《金刚经》、《大品般若经》等,此为「后转」。
  
  第三时:是日没还照时,这是转摄末归本的*轮。无限美好的夕阳,即将下落,却又还照高山,表示佛陀将入涅槃,开示圆满的妙法,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此时说的就是《法华经》与《涅槃经》。以上三时判教的方式,是华严贤首国师的说法,但是天台宗的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智者大师的五时判教,才是最合理圆满的。
  
  (三)圆融无碍的一真法界
  
  《华严经》是佛陀教法中,最高深最究竟的法门,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演说《华严经》,除了利根的大菩萨,鬼神、天龙八部等,皆无法了解其中奥妙的道理,即使二乘根器的阿罗汉,也不能领会佛陀的说法。
  
  在佛教各种经典中,言真空者,如般若中观;说妙有者,如唯识法相;提倡顿悟者,如禅门南宗;主张渐修者,如禅门北渐。无论空、有或是顿、渐,华严将这些思想统摄,并建立了诸教圆融的一乘圆教。
  
  华严的世界叫「华藏世界」,也就是万有诸法由心所现的「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是真妄泯灭,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对待,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绝对平等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真法界,扩大生命的领域,则能证悟到生命的永恒不灭。人们最惧怕的是死亡,最厌恶的是贫贱,如果我们能契入一真法界,则能脱离贫贱、富贵、有无、生死、多少、高低等对待世界的束缚,而得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以下简单说明一真法界的内容:
  
  1.一个不算少,万亿不算多
  
  在我们的常识里,一块钱很少,万亿钱财才算多,这是我们认识上的差别。在一真法界里,一个不算少,万亿也不算多。一般人认为一块钱少,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一块钱的价值。这个「一」,不是计数东西时最小单位的一,「一」是个无穷大的数字。例如:万法归一,纷纭变幻的万有,其本源却是「一」。一粒砂石、一点粉笔灰、一个银河系,乃至一个宇宙虚空,都含藏于「一」之中;而万亿虽多,万亿之上另有万亿,永远有一界限。我们要培养从一粒砂石去透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见识;这个「一」的涵意很深广,必须深入体会「一」的无限性。
  
  2.微尘不算小、虚空不算大
  
  在我们的观念里,微尘很小,虚空很大。其实,这种大和小的概念,也是错误的见解,在真实的世界里,大小是一样的。
  
  所谓「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大与小能够互相容纳,正是华严微细相容的道理。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的肚子真的那么大吗?怎么能撑船呢?如同佛陀的肚量包容天地,尽虚空都可以在我们的心胸之中,关键只在我们能不能扩大心里的世界。
  
  3.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
  
  剎那,是佛教用来计算极短时间的单位,「剎那」究竟有多短?「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剎」,意思是说年轻有力气的人,轻轻弹一下手指的瞬间,就具有六十三剎那。如果用秒来计算,一秒钟至少有好几百个剎那。劫波,简称「劫」,是计算长时间的单位,是无量数时间的代表,例如:三大阿僧祇劫。
  
  依一般的想法,剎那很短,劫波很长,其实劫波也不算长。譬如有些动物,朝生夕死,它也过了一生;有些动物,一活几百年,龟也好、鹤也好,它还是过了一生。一期的生命,不外是我们行为所留下来的记录,由于记录的长短,在时间上乃有长短之别,但是在真实的生命里是没有长短的。譬如人虽有生死,但身体死了,生命却不会损减,好比房子烧毁了、倒塌了,可以搬家;身体坏了,生命也要更新。《华严经》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无限的、永恒的、亘古不灭的。
  
  梦,也能把很短的时间拉得很长,对禅定的人而言,漫长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短暂;在牢狱中服刑的人,一天如同一世纪那么长久。恩爱的人,一旦分离之后,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冤家对头在一起,则度日如年。所以,时间的长短并非绝对,而是我们爱憎情绪上的分别。
  
  在华严的一真法界里,有并非真有,无也并非真无;污秽的不是污秽,清净的也不是清净;退步的不是落伍,向前的也不是前进。在一真法界里,有无也好,净秽也好,前后也好,大小也好,长短也好,都是虚假不实的。超越时间空间的一真法界,一念百千劫,百千劫于一念间,一粒微尘就是十方国土,十方国土也是一粒微尘,《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是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无碍的法界。
  
  (四)华严宗的祖师
  
  中国的杜顺和尚,是华严宗的初祖,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五五七),陕西省万年县人。十八岁出家,专宗华严,其著作《法界观门》,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而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异事迹很多,有瞎子聋子拜见了他以后,就能见能听。有一次他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他上了岸后,才又水流如故。唐贞观十四年(六四○)圆寂于义善寺。其一生宣扬华严教纲,彰显正理,深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称他为帝心尊者。
  
  华严二祖智俨大师,甘肃省天水人。孩童时代喜欢堆石成塔,串花成盖,自己当法师,时常叫一起玩耍的同伴当听众,为他们说法。他出家以后,深探华严藏海,二十七岁时,便著作了《华严经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华严搜玄记》,其著作共二十余种。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外,一生不求名闻,风范清高。于唐高宗总章元年预知时至,对门人说:「吾此幻躯纵缘无性,今当暂往净方,后游莲华藏世界,汝等随我,亦同此志。」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圆寂于清禅寺,享年六十七。
  
  华严宗的第三代祖师贤首法藏大师。法藏是他的名字,贤首是皇帝封赐给他的名号。法藏十六岁时,曾经在陕西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指供佛,表示对佛教奉献的虔诚。后来听了智俨大师讲《华严经》,而归投在他的门下。法藏大师曾经协助实叉难陀三藏翻译八十卷的华严,并协助菩提流志三藏翻译《大宝积经》。一生中,弘讲《华严经》三十多遍。在著作方面,有《华严探玄记》、《梵网经疏》、《楞伽经疏》等三、四十种之多。他摄取杜顺大师的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实践法门,并以《华严经》为骨干,融和智俨大师的《搜玄记》,完成了华严教理的组织系统。所以说,华严宗到了法藏大师时,才完成自家教观双门圆满的架构,华严宗也由于他的弘扬而集大成,因此华严宗又称为贤首宗。
  
  华严宗的第四代祖师清凉澄观大师,做过七位皇帝的老师,曾至宫中对皇族说法,皇帝听了大悦,说:「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他一生当中,有许多异于常人的事迹,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他完成了《华严经》的注解之后,特地举行一个「华严经注解落成法会」,而这个《华严疏钞》落成典礼的法会,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参与盛会。
  
  此外,他对戒律严持不犯,三衣一钵从未离身。一生不重金钱与权力,虽受朝野优厚礼遇,毫无欣喜之色。出家之后,一生未曾躺下来睡觉,夜夜盘腿打坐,每天必诵《华严经》,每日下午必施食给饿鬼孤魂。澄观大师刻苦自励并致力华严宗的发扬光大,为中国佛教文化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华严宗第五祖宗密圭峰禅师,唐朝果州西充人。跟随澄观大师学华严,大师曾赞叹他:「能够追随我遨游于毗卢华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被赞为不可多得之英才,继承清凉大师宗弘华严。其间,又随荷泽宗的禅师学禅,提倡教禅一致,影响后代甚钜。毕生最大的贡献为对《圆觉经》的精辟注释,他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圆觉经》做详尽的注解,着有《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等书,为历来注解《圆觉经》的泰斗。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大师的推弘,完成了华严宗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五)华严宗的修持方法
  
  华严宗的修持方法很多,以下归纳成四点来说明:
  
  1.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在寺院里,出家人每日早晚课诵,一定要讽诵这个发愿文。除了唱诵,更须真正的付诸实践。不发四弘誓愿,不能与华严的一真法界相应,也就不能证悟圆满菩提的大果。学习佛法重要的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就是发四弘誓愿。
  
  2.修学普贤十大愿:这也是佛门中经常课诵的,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佛住世,七者请转*轮,八者恒顺众生,九者常随佛学,十者普皆回向。」这十件事是大菩萨发精进勇猛心,长期不断的修行,直到众生度尽,自己才能休息的大愿。此十大愿具有深远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燃烧生命无限的热情,完成自己,奉献大众。
  
  3.修学禅定坐法:华严也有华严禅定,华严禅定的坐法,和禅宗的打坐方法相似。只在调身、调息之后,可观想诸佛相好,观想华严智慧,静坐到心静如水,不起波浪。心上的意念思维,尽量不要让它妄动,甚至不要思维,不要回忆,不去推理,不去盘算,进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此时心胸清净明朗,像一面清净的镜子,如一潭平静的湖水。一面镜子,如果清净,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面湖水,如果波浪迭起,则无法照映出东西。我们对人生的幻想、妄念太多,也无法认识事物的真正面目。
  
  4.睡眠的修行方法:对于睡眠,华严宗也告诉我们一些不做梦而容易入睡的方法:
  
  第一、睡觉之前用温水洗脚,促进血液循环,比较容易睡得着。
  
  第二、睡觉右胁而卧,佛教称此为吉祥卧,仰着睡或覆面睡,会增加身体的动荡烦躁而不容易入睡。右胁而卧的姿势,刚开始会觉不自在,但习惯就好,不让身体乱动,很快就能入睡了。
  
  第三、躺妥之后,闭上眼睛观想光明,观想远远的地方有光明,观想眼前若有若无的光明,能在观想光明之中入睡,一定会睡得很轻松,很甜蜜,不太会做梦,甚至人虽入睡,旁边的人讲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能了然于心。
  
  第四、盖的被单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着凉,太厚则呼吸不顺畅。
  
  我们为了走更远的路,中途要休息,为了做更多的事,晚间要睡眠,但是不能过分贪睡,过分的睡眠,也会伤身挫志。以上是睡好觉的一些方法。
  
  (六)修学华严宗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修学华严之后,每天的生活,仿佛涵泳在一切智海里,畅游于一切时空中,让人感到生命之无始无终,无去无来,无生无死,而体会生命的永恒。有关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得到灵异事迹的记载很多,以下举出几个例子:
  
  第一、元朝正顺法师,出家于五台山,平时以深密的树林为茅蓬,以读诵《华严经》为修行的日课,读诵超过一千余部。他同时修学法界三观,每次进入华严法界的观想中,必经三、五天才出定,因此被称为华严菩萨。他将圆寂时,门徒乞求开示法语,他说:「历劫本无去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莫顾。」入灭时,灵桌上出现五彩龙,飞游于烛光庭宇之间。
  
  第二、唐朝有位城慧比丘,在五台山真容院跟随法顺和尚出家,经常在李牛谷的地方诵《华严经》,平日只吃嫩草树叶。当他诵经时,常有五、六位身着儒服,不知姓氏、来历的人围坐而来听经。其中几位送奇花异果供养他,花经久不谢,果子吃了肚子不饿。他觉得很奇怪,问他们是谁,众人回答说:「我们都是山神,因为你的诵经法力,使本山清净平安,特来供养服侍。」城慧比丘感到这些山神打扰了他的清修,于是迁移到别处去。
  
  第三、后魏文明元年,有位王明干,平时作恶多端,死后堕于地狱,被狱卒牵至门口,看见一位自称是地藏菩萨的出家人,教他持念《华严经》的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他见到阎罗王时,阎罗王问他:「你有什么功德?」他说:「只能诵一四句偈。」于是大声念诵刚才地藏菩萨教他的那首偈语。阎罗王听了,就放他回去,同时地狱里受苦的人,也因听到四句偈而得到解脱。
  
  《华严经》的内容浩瀚深广,有关受持《华严经》而得大功德利益者,在历史上的记载可说是不胜枚举,以上仅掬一瓢法海,让读者略尝法味。
  
  二、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密宗概说
  
  一般人总以为密宗是非常神秘的宗派,并将它和显教对立。其实,佛教没有秘密,一切都是公开的。密宗因专持真言密咒,而真言密咒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加以毁谤,所以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此本宗称为「密宗」。
  
  (二)显密二教修持的融贯
  
  在中国广大的区域里,最盛行密教的是西藏。中国佛教的僧团,出家僧众修身则持律,课诵则是诵经、念佛、持咒,可说是显密双修。不过,显教的佛弟子,修持密咒只是附带的,并无专修。许多经典也都把经和咒合并在一起,如《般若心经》最后也有一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而《药师经》、《法华经》也在经文里附有咒文。这些都是将显教经文和密教咒语合并在一起的例证。
  
  (三)咒语的意义及其功用
  
  密宗主要的修行,就是持咒。咒语又名「陀罗尼」,译成白话叫「真言」或「总持」,即一句咒语包含了一切,也就是总持一切的意义。如同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念「佛」的名字,这句阿弥陀佛和咒语一样,有包含一切的意思。例如:
  
  在密宗所传授的咒语当中,最普遍的是六字真言,又叫做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此咒是佛的真言,功用很大,可以消灾延寿,驱邪避难,所求皆能如意。
  
  根据《大乘庄严宝王经》所说,持诵此真言,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之后,当得极乐上品之生,余诸所求,皆能如愿。经上说: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六字大明咒),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名(六字大明咒)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如见于如来,又如见于具一俱胝智慧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人而得无尽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人于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离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于余人之身,蒙所触者,是人速得菩萨之位。」
  
  「若是戴持之人,见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异类,诸有情身,如是得所见者,悉皆速得菩萨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
  
  念诵六字真言,不但自己能消除罪业,具足一切功德菩提,得到解脱,并且能庇荫亲族,乃至一切众生,使他们也能脱离痛苦,得到安乐。这个六字真言的殊胜奥妙,由以上列举之经文,可略见一斑。持诵咒文时,要抱持坚定的信仰,不可怀疑,只要一心一意的诵念下去,自然有功用。
  
  另外,持念密咒还有以下功德:1.能生长智慧;2.能提升正念;3.能消除灾患;4.能聚集善法;5.能遮止众恶。当然,念咒最重要的是三密相应:第一、手要结印,是为身密;第二、口要诵咒,是为口密;第三、意要观想种子字,是为意密。三密相应,就是口中诵咒语,同时结着手印,意念则观想种子字,身口意三业,同时运作。若能三密相应持诵咒文,则功德更大。
  
  如果自己不会持咒,只是听别人诵念也是很好,因为这已结下了一个佛种的因缘,将来仍可获得人天福报。当然,最好是听闻之后能相信、修行、受持而不忘失。如果能将咒文持好,并融化于生活之中,一定能身心愉快,智慧增长。
  
  (四)念咒的五种方法
  
  念咒有五种念诵方法:
  
  第一是莲花念诵,念诵时要耳熟能详,朗朗上口。
  
  第二是金刚念诵,就是把嘴闭起来,不出声音,在心中默念。虽然默念无声,但是要字句分明,了然于心。
  
  第三是三摩地念诵,其方法是保持口与舌头不动,心安定下来,安住在禅定之中,然后观想真言的文字。
  
  第四是深深念诵。先观想眼前有一朵莲花,莲花上面有一个白螺的贝壳,从贝壳里发出梵音,然后跟随这音声来念咒。
  
  第五是光明念诵,口中念诵「唵嘛呢叭咪吽」,观想口中长出一道光明,此光明和我们虔诚膜拜的本尊佛,也就是大日如来合为一体,意思即自己的本性与本尊佛的法身同体无二。
  
  以上是密宗持咒的意义和方法。
  
  (五)如何进入密教之门
  
  在显教里,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必须皈依三宝。皈依了三宝,表示我信仰了佛教,愿意以佛法为人生的指南,佛教称此为「三皈依」。
  
  显教讲三皈依,密教则必须六皈依。除了皈依显教的佛法僧三宝,密教还必须皈依上师、本尊、护法。在印顺法师的《成佛之道》一书中记载,太虚大师座下的弟子大勇法师,想到西藏学密法,依照密教的规矩,礼请了一位护法神来护持他。不料却请来一个狐狸精,狐狸精破口大骂大勇法师:「你不可以到西藏学密法,如果你坚持要去,我就扰乱你的修行。」使大勇法师进退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有时候请护法神来护持道场固然不错,但是神和鬼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如果不能顺其心意,反而惹麻烦上身。
  
  由于密宗的仪轨非常的复杂,诸如灌顶、结手印等,都不容易学习。如果想专修密宗,除了六皈依之外,必须跟随具正知正见的上师,才能如法学习。平常我们可以修持显教法门,诵念密宗咒语,而收显密兼修之效。
  
  三、律宗的修持方法
  
  (一)戒律的意义
  
  律,指佛教的戒律。佛经里一再强调:「戒住则法住。」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是我们迈向佛道的准则。人生道路即使像高速公路那么平坦,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时有发生车祸的危险;人生旅程上,如果不持戒律,也随时有丧失生命之虞。
  
  戒如明灯,有了灯火的照明,可以看清环境,不致跌倒;戒律好象城墙,敌人来袭时,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戒律如老师,告诉我们人生的方向。戒律能抵挡私欲的强敌,守护我们的慧命。佛陀即将涅槃时,弟子们围绕着他,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人问道:「佛陀,您在的时候,我们以您为老师。您涅槃了,我们以谁做老师呢?」佛陀回答:「以戒为师。」戒律的老师,随时随地指点我们的迷津,使我们知道何去何从。
  
  (二)律宗典籍
  
  讲戒的经典很多,最有名的是四律五论。四律指《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五论是《明了论》、《萨婆多论》、《善见论》、《摩得勒伽论》、《毗尼母论》。在中国最盛行的是《四分律》,有法砺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怀素的东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律师的影响力最大。
  
  戒有五戒、十戒、八关斋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乃至无量无数的戒。受戒好比学生要遵从校规,人民要恪守法律,我们则要依循人生的准则--戒律的指示,才不致身心放逸。学校的校规、国家的法律,是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吾人发诸于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两者迥然不同。
  
  戒,依据它的精神,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制定的法规,是圣道的根本,能生长禅定、智慧;严持戒法,可免于沉溺生死大海之苦。戒体是受持戒法之后,得戒法之精神融贯于内心,产生防非止恶的功德;戒体即戒律的根本精神。戒行是将戒体如法地表现于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如前面所提的根本五戒、八关斋戒、比丘比丘尼具足大戒等等。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那么佛教的戒律,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于行为,如同虚设,对生活产生不了作用。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我们受持戒律,应将这四者充分的发挥,蕴戒体于内心,将戒行形诸于外,才能庄严身心,受人爱敬。
  
  (三)出家众的戒律
  
  在佛教里,出家的女子,称为比丘尼,应守的戒律有三百多条;出家的男子,称比丘,应守的戒律有二百五十条戒。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出家的男孩、女孩,称为沙弥、沙弥尼,须守十条戒律。兹将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法的纲目简单条列如下:
  
  1.波罗夷戒:出家人有四条根本大戒,是绝不能犯的,犯了这四戒,叫做犯四波罗夷戒。何谓波罗夷?波罗夷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犯了波罗夷罪,从此佛教不要他,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此四条根本大戒就是杀、盗、淫、妄。杀是以瞋恨心杀害众生;盗是不经同意而盗取他物;淫是以贪婪心行奸淫的事;妄是以不实在的话,欺诳别人,例如自己并没有得到神通,却说有神通;没有证到罗汉果,却说已经证果了。这就是大妄语。
  
  2.僧残戒:僧残戒有十三条戒,就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要赶快加以补救的意思。出家人犯了这方面的戒,等于残废一样,是次于波罗夷的重戒。譬如不明真实情况,随便诬赖别人、毁谤别人;讲话不负责任,兴风作浪,挑拨离间别人的感情等等,都是犯了僧残罪。
  
  不过,犯了僧残戒,如果能忏悔,接受僧团的救护,仍不丧失比丘、比丘尼的资格。
  
  3.不定戒:不定,有两条。所谓不定,指这个罪还没有确定,尚在怀疑判断之中。譬如某某出家人和某一个女人,共处于幽室中,或同在偏僻的地方。两人之间究竟有没有犯戒,不得而知,这就犯了不定戒。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应赶快自我表白说明;如果不老实自说,除了不能洗清罪名,别人怀疑你犯到某种程度,就得接受那种罪法的处理。
  
  4.舍堕戒:舍堕,就是波逸提,有三十条。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别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个戒。为什么叫舍堕呢?犯了这种戒的人,他必须赶快舍离所有犯戒的赃物,不仅要把所得物舍掉,更要舍除贪心,因此称为舍堕戒。
  
  另外有一种叫单堕,一共有九十条,和舍堕一样,也是波逸提戒的一种。舍堕是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三十条的舍堕戒,是舍去财物、舍相续贪心、舍罪的意思;而九十条的单堕只有舍贪心、舍罪。犯了舍堕罪或单堕罪,如果不能至诚忏悔,都会堕入地狱受苦,因此同称为「堕」。
  
  九十条的单堕戒,条目烦琐,无法一一加以说明,在此仅介绍其中一、二条。单堕戒前三条分别为妄语戒、骂戒、两舌戒。俗话说:「斧在口中,祸从口出。」在十戒中,对于口业就提出了四条,可见我们平时不经意中,由口所闯下的祸端有多少,因此佛教对口业也特别的注重。
  
  所谓妄语戒,是指不明究实、胡造谣言,强不知以为知;甚至知而不言,当说而不说,也犯了妄语戒。有些人明哲保身,不管天下大乱,反正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与我不相干,这种「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在僧团里是不合法的。佛教的积极参与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5.波罗提舍尼戒:波罗提舍尼戒一共有四条。提舍尼的意思是向彼忏悔,犯了过错,只要向一人忏悔就可以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有的信徒很虔诚,知道城外有比丘可以供养,就备办饮食,亲自带到城外精舍去供养僧侣。但是由于精舍座落郊外,人烟稀少。当信徒带着厚重的财物经过旷野时,有时候会遭遇到坏人抢劫。佛陀于是制戒,比丘应该自己入城去托钵乞食,不自己入城托钵乞食即犯了此戒,必须向一人道歉忏悔。这种不入城托钵,懈怠坐待施主送食物来供养,即属波罗提舍尼戒的一种。
  
  6.突吉罗戒:有关威仪方面的戒,属于突吉罗戒。从身业与口业来说,称为恶作或恶说,在戒本里把它归类于众学法。众学戒有一百条,是轻微的戒法。比如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失去威仪,即犯了突吉罗戒。不过这是小小的戒,并不严重,所以叫众学,意思即应当在大众之中再努力学习。
  
  如果服装不整,或把衣服倒过来穿,像公子哥儿油腔滑调的样子;或穿著拖鞋进入殿堂,这都不合乎威仪,犯了众学法的戒。众学法相当于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
  
  7.灭诤法:灭诤法,有七条戒。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一般会引起诤论是因彼此对法相的看法不同,抱持自是彼非的态度,在讨论之中起了争执。有时候某一人所犯的过错,到底是属于那一类戒法,由于罪相不容易分别判断而引起的诤论,这种情形就需要灭诤法来消弭彼此的诤议。
  
  (四)佛陀制戒的因缘
  
  佛陀为了达到十种利益,才制定戒律。所谓十种利益:
  
  1.为了使僧团大众和合相处。
  
  2.藉和合清净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
  
  3.以法来调伏个性较顽劣的众生。
  
  4.使僧侣知道过错忏悔以后,内心得到清净快乐。
  
  5.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烦恼。
  
  6.使僧侣断除现在烦恼,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世的烦恼。
  
  7.使信众生起信心。
  
  8.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
  
  9.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长存。
  
  10.使未来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心住于佛法之中。
  
  以上十益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每一条戒律的制定,本来都是佛陀为了随顺当时的情况,依照当时的风俗民情、因时适宜善巧制定的。弟子每做了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告诫说:「下次不可这样啦!应该制定这样的戒,以后不可再犯。」当时佛陀为了纠正弟子的行为,所制定的规矩,就成了现在的戒律。
  
  (五)在家信众的戒律
  
  在家戒有五戒、八戒、菩萨戒等。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相当于中国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
  
  不杀生是对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是对他人的身体不侵犯;不妄语是对他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是对自己的灵智不侵犯,而不致去伤害别人。因此,所谓五戒,综合起来就是一戒,即是不侵犯。不侵犯是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观念加以诠释,就是自由的意思;在不侵犯别人自由的情况之下,而享受到最大的自由。
  
  有些人不了解持戒的精神,担心受了戒会自我束缚,其实受了五戒才是真正的自由。试看关在牢狱里面的人,不都是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吗?像杀生,主要是杀人,现在有些人太狠,不但杀人还要分尸。案发判刑,今生身系囹圄,身心不自由,来生堕落地狱,不能解脱更不自由。
  
  所谓偷盗罪,放眼今日社会的贪污、诈欺、背信、违反票据法、抢劫等不法行为,都是犯了偷盗。邪淫诸如妨害风化、重婚、骗婚、三角恋爱都是。妄语呢?在这个社会就更多了,只要对自己有利,能够骗取对方的财物,则不择手段,不惜用什么语言来伤害别人。饮酒戒,除了会使人昏醉的一切饮料不可饮用之外,举凡鸦片烟、吗啡、速赐康等,会迷失人类本性的毒剂,也不应该吸食注射。
  
  不受戒,犯了过失,一样有罪。受了戒,好比驾驶有了交通规则,比较安全;航海中,有了罗盘可以指引;人在学校里,有老师可指导;战争时,有城墙可以保护自己。所以先生应该鼓励太太受戒,太太应该劝导先生受戒,先生受了戒,太太可以放心先生将不会在外拈花惹草;太太受了戒,先生也可以放心她不会红杏出墙。因此五戒是维护家庭和谐美满的助力,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促进社会安宁进步的妙方。
  
  已受五戒者,可以进一步受八关斋戒,体验一下出家人的生活。可于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的六斋日当中来受持八关斋戒,为了现代人的方便,也可选择星期例假日。这一天除了受持五戒,还要加受三条:一是不擦脂粉、不化妆插花;二是不唱歌跳舞;三是不睡高广大床,合称八关斋戒,斋就是持过午不食戒的意思。受持八关斋戒的主要意义是让在家信徒有机会培养出离心,过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这是佛陀慈悲特别开出的方便法门,让在家信徒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
  
  经典告诉我们,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引发智慧,而达到解脱。在家信徒学佛持戒,如此熏习之后,生活中自然会产生定力,增加智慧,道德与人格自然升华。
  
  四、禅宗的修持方法
  
  (一)禅的时代意义
  
  自从达摩祖师西来,将禅的要义传入中国之后,经过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传至六祖惠能,一花开五叶,禅在中国本土遂开出灿烂的花朵,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禅的思想,不仅影响佛教界,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甚至影响宋朝的儒者,修禅学儒,掀起异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新儒学运动;禅,为宋明理学注入了新的生命。
  
  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在历史上都曾经盛极一时。譬如华严、天台、法相、三论宗等,皆曾为上下朝野所喜好,但是这些宗派或者因为教理高玄,不容易为一般民间所接受;或者缺乏继承弘传的人才,而渐渐式微衰弱。只有禅宗和净土宗,随着时代的迁移而更加兴隆。尤其现代,文明过度进步的西方,也纷纷转向东方的禅,来找寻他们精神上的资粮。
  
  在现在这个复杂纷乱的社会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明的巨浪,席卷整个世界,机器的运作,加快了人们的脚步,物质的增产,刺激了人们的享受欲望。人们随着机械、电子的转轮,马不停蹄地汲汲于营生糊口,而忘记停下脚步来看看自己;生活竞争的激烈,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感愈来愈严重,感官的过度享受,使人们麻醉了自己的性灵,虚无、失落,遂成为这个时代的时麾名词。针对这样的时弊,禅,实在是一剂最好的药方。
  
  修行禅宗,最主要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朴实未染的本来面目。说起来很悲哀,我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高兴的时候,觉得世界是美丽的;悲伤的时候,看花儿也在落泪;生气的时候,看到什么东西都讨厌。心理学上将我们的心分成几种「我」,究竟生气时的我和悲伤时的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我们如果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只有被外在的环境所驾驭,轮转不已,永远无法得到安宁。因此我们必须透过禅的修学方法--回光返照,来反观自己的自性,认识自己的本心,以求得心灵的真正解脱。
  
  那么,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我执、我见,拋弃一切的迷妄、分别,才能超凡入圣,进而凡圣俱绝,顿入禅的核心之中。
  
  (二)禅宗的修持方法
  
  禅宗不同于一般世间的思想,它不重视知解而重视实践,所以不可用一般的见解来接受禅。禅宗的修持方法,乍看起来有时似乎很矛盾,有时又非常不通情理。不了解禅的奥妙时,禅师们的接人应答,看起来像儿戏,若能体会则个中充满了禅机、禅趣。
  
  1.生活修行‧身心参透: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因此庞大士说:「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禅,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禅宗的祖师们,为了适应中国的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将印度注重习定冥思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开展出中国独特的讲求作务精神的禅风。四祖道信禅师,首先唱出「行住坐卧,无非是禅」的划时代宣言。到了百丈禅师更创建丛林制度,而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务精神,提倡刀耕大种、服田力穑的农禅生活,把禅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大地之中;从心脏的跳动、手足的操作,来体会禅的妙趣,唤起真如本性的觉醒。
  
  禅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打坐的禅堂,在二十四小时里,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充满了禅的妙趣;禅的消息,并不仅仅在敛目观心的禅定中,日常的着衣吃饭、走路睡觉,都透露着禅的妙机。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禅,是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是化伟大于平凡、化高深于平淡的修持。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资粮。
  
  唐朝的罗汉桂琛禅师,为玄沙师备禅师的法嗣。有一天禅师在田中莳草播种的时候,来了一位云水僧,禅师问这位行脚的出家人:
  
  「你从那里来呀?」
  
  「我从南方来。」行脚僧回答。
  
  禅师一听,这个人是从南方来的,南方是禅学兴盛的地方,于是问他:
  
  「南方的禅法怎么样呢?」
  
  「商量浩浩地。」行脚僧回答。意思是说,南方研究禅学的风气很盛,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那也不坏,但是不如我这里耕田播种,筛谷作米,让大家都有饭吃。」云水僧心想:「禅师怎么不看经、不禅坐,而从事一些芝麻琐碎的工作呢?」于是问道:
  
  「和尚,您不从事研究教化工作,那么您自身如何出三界?又如何去救度众生呢?」
  
  洞察敏锐的桂琛禅师,机锋相对地反问:
  
  「你所谓的三界究竟是什么东西?」
  
  禅师是住在三界之中,照样吃饭睡觉,而不被三界的物欲所染。是住而不住,不住而生其心的当下肯定,自然非云水僧心外别求出离三界的见地所能匹俦。
  
  《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在遐远,佛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禅门里,以日常生活的作务为因缘而悟道的例子甚多。譬如六祖惠能本身,也是在碓米房中,悟出无念、无相、无住的道理。赵州从谂禅师依止南泉普愿禅师座下,他曾经数年担任火头的工作,料理大众的饮食。有一天,大众都到菜园工作,突然听到厨房传来赵州禅师的喊叫声:「失火了!失火了!」大众紧急地赶到现场,却看到赵州紧闭门牖,任大家如何劝诱,都不肯出来。正在危急万分的时候,南泉禅师赶到,从窗口递进一把钥匙给赵州,赵州才开门让大众进来,把火扑灭。这则公案是说:吾人内心无明烦恼的火焰,不是外来的清水可以扑灭的,必须以内在觉悟的力量,才能够熄灭。
  
  对禅师们而言,禅活生生地充塞于宇宙之间,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日常茶饭、如厕沐浴,无一不是般若和禅定的风光。
  
  2.提起疑情‧棒喝见性:每个宗教都强调信仰,譬如基督教、天主教说:「信仰上帝,就能得救。」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也注重信心的培养。有了信心,才能深入佛法的大海;有了信心,才能长养求道的根苗。但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除了重视信心的培养,更注意疑问的提起。
  
  平常我们称赞某人很有学问,其实「学问」就是学习发问的意思。科学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哲学上不少崇高的思想,都是从我们平时引以为常的事物之中,产生疑问而发展形成的。譬如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引起疑问,因此发现地心引力的道理;瓦特看到沸腾的水气,掀开了水壶的盖子,迷惑不解,努力研究,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佛陀未出家前,出游四海,看到人类生老病死的现象,促使他开始探讨痛苦的来源,终于找出解决痛苦的方法,为宇宙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疑问是发明的原动力,真理是不怕探讨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对于事物,不懂得去发掘问题,启发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力,充其量也不过和其他动物一样,行尸走肉而已。古人说:「为学,则不当疑处应疑;做人,则当疑处不疑。」疑问如同撞钟一样,力道愈大,声音愈响亮;疑问愈深,答案愈精辟,因此佛教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果对生命的意义希望深一层的了解,就必须培养提出疑问的态度。禅宗的公案对答、参话头的方法,正是提起疑情最高度的表现。
  
  有一位云水僧请教马祖道一禅师说:
  
  「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招手叫这位云水僧靠近身边来,然后出其不意地打他的耳光说:
  
  「六耳不同谋。」
  
  「何谓祖师西来意?」是说初祖菩提达摩千里迢迢,从印度来到了中国,究竟传来什么佛法,也就是说佛法的奥义、禅的真髓究竟是什么?其实,佛法妙意,如同三个人交头接耳商策事情,消息已经不径而走,宣泄无遗;佛法的大意书早在人人脚下、日用之中,而对方愚痴不明,还追问不舍,难怪要挨打了。禅宗在疑问对答中,找到了解答,语录问答的方法,遂成为禅宗特有的入道法门。
  
  在禅宗,有时候不近情理的打骂喝斥,也是接机的重要方法。譬如有名的德山棒、临济喝,就是以无理来对待有理,以棒喝去除我们无始以来根深蒂固的妄执、我见,而显现清净无染的本性。因此禅的教学法,有时看似混乱,但是混乱中有哲理;有时视如矛盾,但是矛盾中有统一。
  
  有一次,药山惟俨正在禅坐时,来了一位行脚的出家人,看到静坐中的禅师就问:
  
  「你在这里孤坐不动,思量一些什么事情啊?」
  
  「思量不思量。」禅师回答说。
  
  「既然是不思量,又如何思量呢?」这位行脚僧不放松地追问。
  
  「非思量。」禅师针锋相对地回答。
  
  这则公案从一般的理论上看,既思量却又不思量,似乎互为矛盾,其实有它的道理。意思是说:禅虽然不是文字知解,主张言语道断,但是透过文字知解,可以把握禅不可言说处的真髓,也唯有超越知识见解上的执着,才能探骊得珠,体会到真正的禅味。
  
  在禅宗里,寻师访道、参究佛法要意的公案比比皆是。禅师们不但禅坐、作务是修行,甚至挤眉弄眼、打架相骂也是修行。而这一切无非是要打碎我们的无明烦恼,呵斥我们的迷妄执着,而收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大机大用。
  
  3.打坐观心‧坐断乾坤:透过禅定的工夫,显发我们的真如佛性,自来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禅观的实践,在佛陀时代,即已普遍地盛行于当时印度一般的思想界,譬如六派哲学的瑜伽派、数论派等,都非常注重禅定。佛陀本身未证悟之前,也曾经过六年禅定工夫的训练,最后在金刚菩提座下,进入无上甚深的禅定之中,终于夜睹明星,而证悟因缘生灭的真理。因此佛陀的正等正觉,和禅坐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坐是吾人彻见本性的要门。
  
  达摩祖师西来东土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在嵩山顶上面壁九年,在禅坐中,静静地渡过了他的一生;从身体的力行实践里,细细地咀嚼禅的真髓本味,并且把禅的醍醐妙味,遍洒于中国全土。因此宋朝的宏智正觉禅师赞叹他:「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
  
  宋朝的天童如净禅师受到禅坐思想的影响,极力提倡坐禅,首先提出「只管打坐」的见解。日本的道元禅师跟随他学禅,遂将禅师的思想移植于东瀛,而开创日本曹洞宗「只管打坐」的独特门风。除了如净、道元两禅师的提倡打坐,当时更有宏智禅师提倡「默照禅」,主张端坐内观自性,以彻见诸法的本源。由于如净、宏智等人的推弘,中国的禅风,遂从六祖惠能以来,一向注重观照本性的心证,一变而为在「赤肉团」上用功夫的身行,打坐于是成为禅门入道不可缺少的实践方法。
  
  其实对禅定的注重,并不限于佛教。平时我们劝人要冷静;慌乱的心冷静下来之后,才能好好的思考问题,这好比在一池混浊的潭水投入一颗明矾,池水则清澈干净一样。事实上,冷静就是禅定功夫的表现。儒家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荀子也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为达到「虚、一、静」的寂静世界,这一切都说明了静虑的修持,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行门。
  
  打坐,开始的阶段,能使身体感到轻安愉快,心里柔软笃实,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时候,觉悟的道路自然开启。我们只要用功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静止了,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
  
  如净禅师在他的语录上说:参禅为身心脱落,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始得。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坐禅有别于诵经拜佛,坐禅的人要拋弃万尘,心无旁骛,一心以禅坐为最高无上的安乐法门,仿佛回归自己本家一般,安然地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和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遨游于法界性海之中。
  
  禅坐最终的目的,在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甚至连佛、觉悟的世界也荡涤无遗。禅师们在寂寂的古剎、袅袅的烟火中,一支香、一支香地打坐,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自在的境界。
  
  (三)禅坐的方法
  
  禅悦的妙味,好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明白。打坐经验久了的人,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冢间,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吵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佛像,燃香供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风,以免伤风。
  
  除了环境,饮食、衣着也要注意。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宜打坐,因为这时血液集中于肠胃,此时打坐,既不合乎生理卫生,也容易昏沉。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衣着方面要宽松、舒适、柔软,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做好上面的预备工作,便可以开始打坐。禅坐分为三阶段,即调身、调息、调心。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对此有详尽的解释,可供参考。以下仅简单介绍:
  
  第一、调身。首先要盘腿,盘腿分为单盘和双盘。单盘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称之为半跏趺坐。双盘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相反也可以,佛教称之为全跏趺坐。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也可以,万一单盘也盘不起来,也可以将两脚交叉架住。盘腿可以使浮乱的身心静止下来,仿佛巨大的树木植根大地一般,容易进入禅定的境界。
  
  盘好腿,双手结手印,先将右手仰放于肚脐下,左手放置在右手上,两拇指轻轻相抵,两手臂自然紧贴腋下,此称为结「法界定印」。这种手印可以使左右气血相互交流。盘坐时背脊要挺直,但也不可过度生硬。背脊挺直,可使五脏六腑顺畅运行,促进身体健康。两肩要平张,不可左右倾斜;颈项要紧靠衣领,保持从侧面看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线的姿势,下巴要内收,嘴轻轻地闭着,舌尖抵住门牙上龈的唾腺,可促进消化。初学者眼睛最好微睁,注视着座前二、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第二、调息。身体调好了,接着调呼吸,可以持数息观,从一数至十,数出入的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而细微平和,如游丝一般若有若无。
  
  第三、调心。调身、调息都做好了,最后要调摄心念。我们的心念如野马奔驰,不容易控制,但是心念如果不能调制,纵然坐破蒲团,也没有意义。我们可以持观想,将心念集中于一处,或者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好;或者念佛,持咒;或者参公案、话头,只要能够将心念摄住,什么方法都可以。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禅宗的修持方法。禅是无法以语言表达的,禅要亲自于生活中体会,吃饭有吃饭的禅,穿衣有穿衣的禅,待人处事,甚至经商创业也有个中的禅味。香严智闲禅师饱学经论,后来参访沩山灵佑禅师,一天灵佑禅师对他说:
  
  「你一向博学多闻,问一答十,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对禅师说:
  
  「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
  
  「如果我告诉你答案,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的,甚至怨恨我。」禅师拒绝他的请求。
  
  智闲禅师一看师父不开示他,很伤心的把所有经典烧毁,哭泣地离开了师父,到南阳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昼夜六时如哑巴吞含火珠似地,思考着这个疑团。有一天在庭园扫地,听到石头打中竹子的声音,顿然身心脱落,而大彻大悟,于是沐浴焚香,对着沩山遥拜,说:
  
  「和尚,您实在太慈悲了,假如当初您告诉我答案,我就没有今日的喜悦了!」可见禅是要自己亲自去心领神会的。
  
  五、唯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唯识宗的祖师
  
  1.玄奘大师:家喻户晓的唐朝玄奘大师,西元六○二年生于河南陈留。自幼出家,遍学涅槃、毗昙、摄论、成实、俱舍等诸经论。由于当时诸家对佛教经典解释不一,众说纷纭,玄奘于是发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识学的原典。
  
  唐贞观三年,玄奘大师只身渡过八百里的流沙,历经重重的艰难困苦,冒着生命的危险,到印度那兰陀亲近当时唯识学的泰斗戒贤,学习瑜伽、显扬、婆沙等诸论,深究护法唯识学的奥义。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携带大小二乘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长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唯识宗的宝典,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
  
  玄奘大师回到长安之后,十九年间,一面培育弟子,一面从事译经的工作,一共译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经典,在中国佛教译经史上大放异彩,奠定了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基础。
  
  玄奘大师在印度束装回国的前夕,曾将自己所建立的唯识要义挂于门外,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如果有人能把我所立的唯识宗的论说驳倒,我玄奘愿以生命向他礼谢。」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反驳他的立论,其学养之深可见一斑。从此玄奘大师声名远播,全印度数十国的国王,联合请他开讲唯识教义,极尽盛况。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国去求学的留学生,并且是在国际舞台上,第一位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人。他对佛教及中国文化的贡献影响至钜,是位功不可没的高僧。
  
  2.窥基大师:玄奘大师在传播唯识教义的时候,深觉寻找一位传人,以推展唯识宗的弘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看中尉迟公的儿子窥基,要求尉迟公答应儿子出家。当时尉迟公原本不答应,玄奘大师对他说:
  
  「此子器度非凡,非将军不生,非我不识。」
  
  尉迟公听了玄奘大师的真挚劝说,当下允诺。但窥基满怀盛怒地拒绝,后虽勉强应允,却提出佛教戒律所不能容许的三项要求:一、不断除情欲;二、不断除荤食;三、得以过中食。玄奘大师则「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欣然答应满足所求。
  
  唐贞观二十二年,窥基十七岁,奉敕剃度为玄奘大师弟子,并学习五印度文、研究佛教经论。窥基外出往返必有三车相随,前车为佛教经论,中车自己乘坐,后车则载有侍女和酒食,因此而有「三车和尚」之名。
  
  有一天,窥基自语:「佛法经论处处皆是禅悦法喜,何苦要这些拖累呢?」于是摒除三车,身心顿时自在。后来成为玄奘大师门下多闻第一的高徒,他精通大小乘经教,了知华梵各种语言,辩才无碍,撰述多种经论章疏,尤其能运用因明,提纲挈领,建立一家体系,是传播玄奘大师的法相要义,阐扬唯识思想的重要人物。
  
  (二)唯识宗的要义
  
  1.万法唯识所变:唯识宗,一般人常误解为「唯心论」,实际上唯心论和唯识宗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唯心论,只涉及到唯识哲学的第六意识;而佛教所说的识,不但有第六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等非常微细的心识活动。
  
  所谓「识」,即认识、分别、了别的意思。例如我们的眼睛具有认识形相的能力,能够了别红黄蓝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圆等形状。我们的耳朵,能认识声音的高亢低沉、尖锐柔和;这是西洋的交响曲、那是中国的国乐;那一种音乐是我喜爱的,这一种曲调是我厌恶的。我们的鼻子可以认识香臭洁秽;我们的舌头可以分辨酸甜苦辣等味道;我们的身体可以感触到舒服、柔软、坚硬、冷暖等各种感觉。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了别识,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并且现起存在,才能产生认识作用,在唯识学上,称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
  
  一般人所谓的第六感,佛教并不使用这个名词。唯识宗的「第六意识」与前五识不同,第六意识可以普遍地去攀缘一切法,例如有为法、无为法、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用心想的、追忆过去的、憧憬未来的,甚至龟毛兔角等,第六意识都可以去推度比较,作种种想象分别,所以它的了别作用比前五识更大,更广泛。它可以和前五识共同攀缘外境,也可以单独现起,因此称为独头意识,例如幻想过去、现在、未来的独散意识;做梦时可以飞天跨海的梦中意识;或打坐参禅时,在禅定中不生起前五识的定中意识等。
  
  第七识,又称末那识,是比第六意识更细微的心识。一般西洋哲学、科学、医学固然不知有此心识,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识的思量作用,是恒常的,不像第六识有间断性。它是一个很麻烦的东西,因为它常常执着第八识为我,因而产生我爱、我见、我痴、我慢等四大根本烦恼,对于自我及我所深生耽着,引发许多贪瞋痴的行为,造诸恶业,于生死中不得解脱。
  
  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为一切诸法所依。所谓万法唯识,宇宙森罗万象都是靠这第八识无始以来所含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它含有清净种子和杂染种子,由于第七末那识不断的妄执,引发第八识的杂染种子起现行,更由此杂染种子现行回熏成为新的种子,而造作新的行为。世间的一切,因此而层层不断地变现展开。如果能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而断除妄执,便可了生脱死,回归涅槃清净之体。
  
  佛教讲唯识,与共产主义的唯物思想,是完全不同且互相冲突的。共产主义的唯物论,把人也看成物质,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加以利用;没有利用价值时就废弃不要,可说是完全泯灭人性的尊严。
  
  唯识思想认为宇宙的一切,无论是山河大地或日月星辰,乃至吾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灵活动,皆是由各人的唯识所变现,而产生各种千差万别的现象。如果我们能够泯除心识的虚妄分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能如实地了悟世界的实相,不为纷乱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界所迷惑。
  
  2.唯识的作用:唯识的心识,力量很大,譬如第六识中的梦中意识,不须假借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而能自行独自活动,如晚上睡觉时,可以起来梦游,又能自己回去睡觉。做梦时上山下海,毫无阻碍,仿佛真实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是在梦中。
  
  由于意识染着外境的不同,造成各种不同的业因,感受各种不同的果报,因此而有嗜好、兴趣、习惯上的不同。譬如有人看到溪中的鱼虾就说:「那些小鱼小虾好骯脏啊!小小的身躯里,却藏着大便小便、五脏六腑等秽物。」但是对一个饕餮成性的人来说,却把它视为佳肴,吃得津津有味。又如粪便虽是污秽不堪的东西,可是狗的鼻识,由于业力所感,却把它当做珍馐美味。心识觉得是美味的东西,纵然是污秽难以入口的粪屎,也会变成山珍海味;心识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即使是清净的极乐净土,也会变成刀山剑海。由此可见心识牵引力量的巨大。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大师之一的鸠摩罗什,翻译过不少的大乘经典,如《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等。他年少时,有一次到某寺院去游玩,看到一个像帽子的大磬,一时兴起,就拿起铜铸的大磬戴在头上。由于他当时没有分别心,只想到这是顶帽子,千钧重的铜磬,在他的心意识里,并无重量的存在,因此轻易地戴在头上,一点也不觉得重。他的母亲一看就说:「胡闹!那是铜的磬子,怎么可以当帽子戴呢?」鸠摩罗什一听是铜制的,意识到铜的观念,马上感到泰山压顶般,沉重得抬不起头来。
  
  宇宙万法本是如如不变,但是心识一起分别,山河大地在识藏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心情愉快的时候,天上一轮皎月,真是诗情画意!如果是行窃的小偷,看到天上的明月,反而怪月儿不作美,破坏他的好事。假如是自己心爱的对象,会觉得她比西施还要美貌;假如是不喜欢的人,便觉她像母夜叉般面目可憎。
  
  同样一个人,有了爱意,觉得对方美如天仙;没有爱意,甚至由爱生恨时,便觉得对方奇丑无比;既无爱意也无恨意时,对方则只不过是个相貌平庸的普通人。因此一切的境界,皆由于心识的分别作用,而有美丑、好坏、优劣的种种差别。如果我们善于调伏自己的心识,再痛苦的事,也能逆来顺受,甘之如饴。譬如站立良久,两腿酸麻,没有座位可坐,原本是很辛苦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心甘情愿,一切也就不以为忤了。如何转妄识为智慧,正是解脱的重要途径。
  
  (三)唯识宗修持方法
  
  既然山河大地、宇宙万有,皆由吾人的心识所变现,那么,如何才能悟入唯识的境界?以下四种力是必须具备的:
  
  1.因力:何谓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产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识的果位,先要培养修观唯识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来说,即是多闻熏习,常常听闻佛法,以种植好的因缘种子。
  
  2.善友力:所谓善友力,指要有善知识的指导。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学佛法,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对于善知识,应该虚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导。善知识的熏陶,能使我们增加求道的信心与力量,修学上能够走向正确的方向,以进入唯识的境界。
  
  3.着意力:所谓着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见解,对佛坚信不移,永不退转。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想,不能只从字面上解释,或只是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了解。学佛的人,应该深入地认识佛法,肯定它的立论,不轻易改变对佛法的信心。这种由思想而产生信仰,由信仰而引发力量的过程,即是着意力。有了着意力之后,任凭别人批评毁谤,仍能屹立不摇,毫不转移。譬如有人批评:「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们心想:迷信总比什么都不信好多了。能够正信当然最好,不能正信时,至少还有信仰,连迷信都没有的人,则是空无所有,最为贫乏。
  
  我们对于维护世间的公理、社会的正义,也要有毫无条件的道德勇气。当我们一切抱持着「我不为什么」时,就能择善固执,勇于为真理牺牲。假如心中存着条件,面对牺牲时,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傻?」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飞曾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谓不要钱、不怕死,就是一种为维护真理而执着不放的迷信。以上所讲,并非提倡迷信,而是凡事不必只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有时不妨拋开条件,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况且迷信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对真理能产生迷信,何尝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4.任持力:学佛的人,除了对自己所信仰的立论坚信不疑,更要时时守护它,经常思维,才能逐渐与身心相应。同时,必须能担当弘法和救护群伦的责任,受持四摄六度的菩萨行,以及佛陀的慈示。
  
  (四)唯识宗修行的次第
  
  唯识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识论》里,一共分成下列五个阶位:
  
  1.资粮位:菩萨发坚固菩提心,欲求无上佛道,须先修持四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等种种福德、智慧,作为成就佛果的资粮,即修学世间有漏的福德因缘,诸如修桥铺路、冬令救济,响应仁爱计画、小康计画等善行,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广植福德,积集资粮。
  
  2.加行位: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经具备了福德资粮,进入到菩萨十回向满心,必须再进一步迈向菩萨十地的第一极喜地,勤行四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厂赶制产品,必须连夜加班,一气呵成;又好比打铁必须趁热,加紧工夫,炼铁成钢。
  
  3.通达位:到此阶位已能体会唯识真性,通达真如,可说是见道了,一般说的分证法身菩萨,就是指这个阶位。
  
  4.修习位:即修道位。从通达位进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依我空、法空证悟唯识理,此一阶段要经过十地位,修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5.究竟位:菩萨修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理,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达到究竟解脱。
  
  以上对唯识简略地介绍,主要是要我们认识「识」。识就是我们自己,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来生出生做什么,今世就必须将我们的心识着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来生就有希望投胎为人。如果再加修禅定,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乐,则必须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是转识成智,「识」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我们的光明。佛教说转八识成四智,即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八识成四智,是修学唯识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有心学习者,可依《成唯识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当能转凡夫为圣人。
  
  六、三论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论宗的祖师
  
  三论宗是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百论》为依据而成立的宗派。这三部论典都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因此中国的三论宗,应以鸠摩罗什大师为初祖。罗什之后,有僧肇法师等人弘扬般若思想,至第六祖为嘉祥吉藏大师,由于他对三论宗的弘扬最为用力,集三论宗之大成,也有人尊奉嘉祥吉藏为三论宗的祖师。
  
  吉藏七岁跟随法朗出家,当时适逢隋朝末年,政局动乱不安,而避乱到越州嘉祥寺,讲经说法,著作论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嘉祥大师。他一生讲解三论一百多次,讲《法华经》三十多次,其他如《般若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严经》等,都曾大力宣扬,著作有四十多种,不下一百余卷,被誉为文海。
  
  (二)三论宗的要义
  
  1.空不碍有:三论宗的立论,是破邪显正,以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一切妄执。三论宗的性空,不是否定现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说空,而是在万法常体上,观察其无自性之空。一般人难以接受性空的道理,常人所了解的空,是空空如也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一般人的观念里,有和空是互相对待的,有的不是空,空的不是有。依三论宗所讲的空义,我们所说的有不是真有,我们所说的空也不是真空。根据三论宗的论说,空才能有,不空就没有,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空是所以成就有的要因。
  
  坽有依空立:世界上的万有究竟安住在那里?「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有空间才能成就各种因缘,没有空间,我们如何立足?皮包不空,东西往那里装?鼻子不空,如何呼吸?口腔不空、耳朵不空,甚至毛细孔不空,人就无法生存了!我们的生命所以能够维系,最主要是有无限的空间,由此可知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真空才能生出无限的妙有。
  
  夌缘起性空:一般人所认知的有,不是真有,而是因缘和合的假有。譬如我们身上的衣服,它是棉花的种子,加上土壤、阳光、空气、水分等种种因缘条件,施以人工,才提炼为棉纱,制作成衣服。棉纱、衣服,本来为空。它的生成是依靠种种因缘的聚合而生,故不能自生;将来破败了,也因为种种因缘的分散而坏灭,故不能自灭。衣服本身不能自生自灭,只是依因缘而假生假灭,因此没有自性,既然无自性,所以为空。
  
  既然诸法为空无自性,故其生灭乃暂时的假生假灭,换句话说,诸法本来不生不灭。如《般若心经》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界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不是真有,自性本空。诸法虽然和虚空一样无自性空,但是又假借全宇宙的关系因缘和合而成,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体界故言性空,因为缘起,才显其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缘起。因此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真空中才能生出妙有。
  
  2.以空为乐:一般人都欢喜有,如有福、有财、有功名富贵等等;假如说空呢?就觉得不如意了。其实空才是真实不灭,才是永恒存在,从空中所建设的有,是永恒无限的人生。
  
  我一向的人生观即是:以退为进的人生观、以无为有的人生观、以空为乐的人生观、以施为舍的人生观、以众为我的人生观、以教为命的人生观。
  
  凡事只要不执着,一切都为我们所享有。无我和空,有无限的妙意,无我才是真实,真空才是妙有。这种以空为乐的道理,在阐明空理的经典如《金刚经》、《心经》等,都有精辟的说明,只要慢慢熏习修学,有朝一日,必定能够成就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空乐。
  
  (三)如何修学空观
  
  在中国的文字中,空和无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经典上,空与无的解释却是大不相同。无是没有,什么都没有,而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指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称为空。空并不否定现前存在的一切假名有,空也不妨碍假名有的存在,进一步说,有了空才能假名有。
  
  对于空理,如果能以坚定的信念加上逐渐修持,就可以次第观我空与法空。修持我空观,最好的方法是修学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法门;修学四念处,对于生命的妄执爱着,会慢慢降伏减低,去除我爱、我慢、我见、我痴,而悟身空。
  
  六祖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经典上亦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所谓法空观,即观察诸因缘所生,不生不灭的空性。具备此空性正见之后,再修「止」成就,破除一切妄执,然后进一步修「慧」,证得般若智慧。由止而观,由定而慧,这个步骤,即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止,叫「有分别影像」的观察。其次仍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定,这是深一层的定,安住于定中以后,再修观察,也是以无性空为所缘,然后观心纯熟,心虚明显,清净无染如离去一切云翳的太虚空。从此观力重发轻安,就是修观成就。然后,止观双运,不必用心着意,自然以无分别观慧,能起无分别住心;以无分别住心,能起无分别观慧,止观均等,定慧等持。最后,空相脱落,而证入胜义--涅槃空寂法性之中,般若无分别智于是全体展现无遗。
  
  七、净土宗的修持方法
  
  (一)念佛法门的殊胜
  
  中国的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善导、道绰、慈愍等大师的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代人所喜爱。净土宗和禅宗一样,为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
  
  提到念佛,千万不可存着轻慢马虎的心理,认为念佛很简单,只要不断的念下去就行了。如果我们念佛时杂念纷飞,念得不纯熟,念得不恳切,即使念一辈子的佛,也不能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
  
  念佛,不只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专利品,在物质充斥、生活繁忙的今日社会里,人人皆应修持念佛法门,让心灵有一片安谧的园地。念佛法门,不会妨碍工作的进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持,是各种修行法门中,最方便的一个法门。
  
  有一位姓王的铁匠,平时以打铁为生,勤修念佛法门。他每天工作的时候,手中拿着笨重的铁锤,每打一下铁,口里就喃喃念道:「阿弥陀佛!」几年的光阴过去了,有一天他站立在烘烧钢铁的火炉旁,说出下面的偈语:「叮叮当当,久炼成钢;时辰已到,我往西方。」手里还握着铁锤,人却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可见其念佛之专心。
  
  我们平时无论是在家烧饭、洗衣,或是出门在外,行住坐卧皆可念佛。等人的时候可以念佛,时间容易打发,也不会感到心烦气躁无法忍耐;生气的时候,一声「阿弥陀佛」,一场风暴化于无形;见面的时候,一句「阿弥陀佛」,换来美丽的笑容。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包含有无限功德,一句阿弥陀佛,是如此的方便,时时都可称念修持,都可收摄放逸的身心。
  
  (二)不同心境的念佛方法
  
  古来因为念佛而得道的人,如过江之鲫,无法胜数。以下列举几种念佛的方法:
  
  1.要欢欢喜喜的念: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观想此去极乐世界,莲华化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黄金铺地、七宝装饰的亭台楼阁;相处的人是诸上善人等大善知识,可以互相切磋请益,并能亲聆弥陀说法。人生还有比此更快乐的事吗?如此观想,心中的法喜越深,嘴里就不知不觉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绵绵不断地持念佛号。要念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发出至心的微笑。像这样念得心念纯净、热情洋溢,必能收到极大的效果。
  
  2.要悲悲切切的念:世俗的痛苦,莫过于死别。我们念佛也要如此,仿佛自己亲爱的人死了,以极度哀伤悲泣的音调,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比失去依怙的孤儿,找寻依靠一般,悲切地称念佛名。如果仔细思考自己从无始以来,沉沦在生死大海之中,头出头没,永无出期,遍历轮回之苦,或牛胎马腹,或披毛戴角,或地狱饿鬼,火汤血池,刀山剑树,受尽无量的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呢?思忆及此,怎不悲痛欲泣?在痛苦的深渊里,只有仰赖阿弥陀佛慈悲救拔,才能脱离苦海,跻登极乐国土,又怎能不感激而涕零呢?如此悲悲切切的念佛,我们的心便很容易和阿弥陀佛的心相应。
  
  3.要空空虚虚的念: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么的虚妄不实,我们的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唯有一句阿弥陀佛才是究竟的归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心无罣碍,一心称念佛号,念到头也没了,手足也没了,天地粉碎了,世界不存在了,悠悠扬扬、飘飘渺渺,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如游丝般充塞于整个宇宙虚空。
  
  4.要诚诚恳恳的念:一想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无边的愿力,摄受十方一切众生,不禁油然生起虔诚的恭敬心,唯愿在您无量光明照耀下,一切众生早日得度。我们要以如此虔诚恭敬的心,至诚恳切地称念佛号,顶礼圣像,藉此也可加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所谓「礼佛一拜,福增无量;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念佛、拜佛只要抱着至诚心,专心一意地礼拜,自然会有感应。
  
  (三)修持净土应有的观念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人,应该具备的观念,是发大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来称念佛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修持净土法门应该具备三心--1.至诚心。是为了生死而求生彼国,不是为求名闻利养而现精进相的心。2.深心。对阿弥陀佛因地所摄受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毫不怀疑,抱着盘石不转移的信心,专心一意地称念弥陀圣号,以仗着佛力的加被护持而往生极乐。3.回向发愿心。从自利方面说,将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功德资粮,全部发愿回向往生西方;从利他方面说,则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所有的有情众生都能往生极乐净土。
  
  八、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开创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二十二岁时,前往光州大苏山,亲近慧思禅师,苦练精修法华三昧。有一天,持诵《法华经》至〈药王品〉的诸佛同赞言:「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的经文时,豁然大悟,心境明朗。慧思禅师赞叹:「非汝勿证,非我莫识……」师徒相许之情,溢于言表。证得法华三昧以后,得无碍辩才,讲解佛法妙义,口若悬河。智者大师讲说《法华经》时,仅仅一个「妙」字,就解说了三个月,将佛法大意完全发挥在妙字之中,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九旬谈妙」。
  
  智者大师感到闻法的人多,证悟的人少,恐怕佛法流于文字知解,无法久传于世。三十八岁的时候,进入天台山,进一步修持法华圆顿一实的中道,从法华三昧的禅定工夫至止观双修的境界。
  
  大师证悟以后,前往金陵,于光宅寺讲《法华文句》,创建玉泉寺,著作《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教理、实践兼备,阐扬《法华经》的奥妙,建立了天台教学的体系,世上称此三书为天台三大部。由于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依据,而开展一宗之教说,因此也称此宗为法华宗。
  
  (一)教观双美
  
  所谓教观双美,教指教理,观是修行,就是理论和实践兼备,解行并重的意思。从天台宗的立场来看,大乘八宗之中的唯识、三论、华严宗等,偏重理论,属于教相门,而禅、净、律、密等宗,注重修行,属于观心门。此二者皆有所偏废,只有天台宗有教理又重修行,教相门和观心门两者兼备,最为圆融,因此自称为教观双美。
  
  综观天台宗「教观双美」的思想,在教义、理论方面,乃将法界的实相、众生的法性,摄入整个组织体系,而发展成一圆融无碍的思想架构,譬如有名的五时八教的教判,即为教相门。在修行、实践方面,是智者大师依据他在大苏山所证的三昧,并融和在天台山修头陀时的妙悟,而开显出止观法门的修道体系。如一念三千、一境三谛,即为观心门。教相门和观心门,好象鸟的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实际而言,天台宗的教学特色,确实是值得赞美。譬如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其主重玄义及消文四意的解经方式,成为千百年来研究贯穿经意,讲经说教的最好典范。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不只是天台家观心法门的至宝,也是修禅定、智慧的圣典,甚至小部的《小止观》、《六妙门》,也是禅修必备的良书。可以说天台宗,不论在教理、或观心,确实都已具足了完备的教学体系。
  
  (二)思想理论
  
  天台教学的本质,在解明中道实相的奥义。智者大师从两方面来把握。从绝对的理体来考察诸法者,为三谛圆融;从森罗的现象来认识诸法者,为一念三千。而本体与现象,即三谛圆融与一念三千互相圆融无碍,事中有理,理因事显,此即天台一乘圆教最微妙的思想--事理相即的「实相论」。
  
  所谓「三谛圆融」,诸法皆具有空、假、中三个真理。空谛即诸法空无自性,没有实体;假谛即无自性的诸法乃因缘假合而成;中谛是诸法的本体超越空、假对待的绝对实相。此三谛非个别单独存在,每一谛中具有其他二谛,三者互具互融,因此称为「三谛圆融」。
  
  「一念三千」是说我们心中的一个念头,具足三千大千世界的诸法。根据《华严经》的说法,宇宙间有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法界,而每一法界又见十法界,故为百界。根据《法华经》的记载,每一法界具有十如是,因此百界即具有千如。智者大师将《法华经》的千如,配合《大智度论》的三世间,形成他自己独特的一念三千的教学。关于十如是、三世间等名相,佛教辞典有详细的记载,不一一加以介绍,我们只对一念三千的道理稍加说明。
  
  我们的心,真的具有三千大千世界吗?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困难,生起怜悯心,帮助他解除危难,这时就和佛菩萨一样,以慈悲心来救渡众生苦。当我们春风得意,心平气和,觉得世间的一切好美,如同置身天堂一般,这就是人天的心。看到山珍海味,食指大动,起了贪爱心,这是饿鬼的心。碰到不如意的事,愤怒填膺,生起瞋恨,这是地狱的心。有时和家里的人呕气,绝食抗议,结果饿坏了身体,没有力气做事,这就和畜生一样愚痴,没有智慧。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里,我们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时而饿鬼,时而畜生,轮转不停;我们被自己所造作的痛苦,紧紧地束缚着。这些都是一念三千最好的写照,我们必须努力的是,如何将我们的心拔出于三途的痛苦,而入于佛菩萨的法界之中。
  
  (三)修持方法
  
  1.三种止观:天台宗最有名的修行方法是三种止观。何谓止观?「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指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是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止是止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地不造作,为禅定门。观是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慧门。此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求道者修禅发慧之要门。
  
  在忙碌不停的生活里,每一天,我们应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检讨一天的所作所为。一星期中,能有一天、半天独处的机会,让身心安静下来,对工作做一全盘的计画。一个月,乃至一年之间,能够拨出几天的工夫来实践止观法门,使我们的人生更上轨道。
  
  佛门里有很多老和尚,修习止观,眼睛一闭,既不看,也不听,甚至寸粒不进,然而其乐无穷。这就是修持止观所得的法乐,这种住于真理的快乐,是物质的享受无法望其项背的。
  
  修持止观法门有无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a.渐次止观:在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禅门》一书里,对这个修行方法,有详细的记载,有次第引导行者,由浅而深,渐次进入禅定观心的阶次。归纳起来可分为五重次第:一、先皈依持戒。二、次修学禅定。三、向上进入无漏道,脱离三界生死。四、修慈悲门以行菩萨道。五、不忘更修观法,破除空假两边的执着,而证入实相无为道。
  
  b.不定止观:这是根据智者大师在南京瓦官寺所讲的《六妙门》一书而修习的。它不分别阶位,有时修顿修渐,有时更前更后,有时修真修俗,互浅互深,或事或理,乃适应众生根器而开出的不定止观法门,但是仍然以数息观为最主要的方法。
  
  c.圆顿止观:是《摩诃止观》所开示的修持法门,这个法门最初以实相为止观的对象,随着解行用力,而到达始终不二、圆融的境地。不同于渐次止观与不定止观的修法,是智者大师晚年在荆州玉泉寺讲说的实践法门,也是大师思想、体验最为成熟的结晶。其修持的次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等。此中所谓的修大行,主要是修学三昧,就是天台另一种修持方法的四种三昧。
  
  2.四种三昧:《摩诃止观》所教示的法门是最高极致的圆顿止观,书里所说的「修大行」指: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四种三昧,这四种三昧是天台实践论中非常重要的行门。何谓三昧?三昧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以下简单地说明:
  
  a.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口中称念某一尊佛的名号,心意集中一处,而观照真如法性。这个法门所观照的对象--所缘境,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所观照的对象不同。慧远大师是以阿弥陀佛圣像为所缘境,而常坐三昧是以真如法性为所缘境。实践常坐三昧,能够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
  
  b.常行三昧,也是九十日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以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佛光山有一位法师,曾经二次修持过常行三昧。修行的过程,真是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他入关半个月后,感觉关房如同冰窖一样,片刻难以安身。我建议他:「可以供奉佛像,燃香供养诸佛菩萨加持你。」后来他说清香一烧,满室芬芳,温暖如春,给了他不少力量。又过了一段日子,觉得眼耳鼻舌身,好象被堵塞起来一样,又好象有铁锤在撞打着他,非常难受。他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碗米汤。本来修持常行三昧是可以吃饭的,但是他不想吃,因为饮食少,能减低欲望。他最初走路,是每一次走三小时,每一天走三次。走得太辛苦了,双手可以扶着从天花板垂下来的绳套,稍事休息。一个月以后,每次走路增加到七小时,一天仍然走三次,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之中都在奋力地行走,这样实践了二个月。这种三昧,又叫般舟三昧,是根据《般舟三昧经》的修持方法。
  
  历代高僧大德,因为修持这种三昧而有成就的,不胜枚举。譬如慧远大师依据《般舟三昧经》而成立庐山莲社,净土宗第三祖的承远大师,也是修持这种三昧而有所成就的高僧。修持这种三昧有所成就时,在禅定之中,能清楚地看见十方诸佛站立在自己面前,因此又叫佛立三昧。
  
  第三的半行半坐三昧和第四的非行非坐三昧,都不论时间的长短,或者七日或者二十日为一期,人数也可以十人或者更多的人共同修持,是比较适合一般人修行的法门。
  
  除了三种止观、四种三昧,天台宗还有一些修学的方法,譬如「五悔法」: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五种修行法门。这些法门普遍于其他宗派,只是依各宗派见解的不同,五个层次的前后稍有差异。还有「二十五方便」: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悔和二十五方便,都是修行禅定的预备工作,是修习观心门的方便入门。还有「十乘观法」,这是摩诃止观的中心思想,依此观法修持,很快就能成就止观的修持,是修持止观捷径中的捷径。
  
  上面所介绍的天台宗实践法门,大多以修持禅定为中心。除此,另有一种受持法华经典的法门,或者诵念经文,或者礼拜经文,或者刻写经文。在称念经文方面,中国佛教都礼诵整部《妙法莲华经》。日本佛教如日莲宗则只持诵经名,如同称念佛号一样,不断的称念「南无妙法莲华经」。
  
  受持《妙法莲华经》而得到感应的事迹很多,例如慧思大师年轻时,经常一个人在空冢间,诵读《法华经》,由于不明义理,日夜悲泣,唯有面对经卷顶礼不休。后来梦见普贤大士,乘白象来为他摩顶,因此智慧大开,以前不懂的经文含意,顿然能解。隋朝慧威禅师,一心念诵《法华经》,能通鸟语。有人因为诵《法华经》而降伏邪魔、吓跑恶鬼;也有人因为念诵《法华经》而使自己父母超升天道。
  
  以上简单介绍中国八大宗派的特性、内容及修行方法,不论大乘、小乘各宗各派,在教义、修学内容、修持各方面,固然有彼此的风格,但彼此之间不是批判争执,不是你错我对,而是相互的尊重与包容,相互的赞叹与融和,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因此,我们应做到禅净融和、显密融和、大小融和、南北传融和、甚至要将传统与现代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愿,融和五乘十宗,修持三学而圆满佛道。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四日讲于台北中山堂
 
 
 
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现实苦空无常的世界中,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理想世界。那么,如何到达理想世界,来实现理想的生活呢?这必须要透过修持和实践,使我们离去痛苦、杂染而得到快乐清净。兹以古德的行为为例,来做我们今日修持的榜样。
  
  .古德的行谊
  
  古代高僧大德的行谊有何特殊之处?首先,以历代高僧大德四种处事的态度来说明他们的行谊典范。
  
  一、从清高朴素看古德的行谊
  
  (一)僧稠大师
  
  南北朝的僧稠大师,有一天,齐国的文宣帝特地前来拜访他,他却坐着不肯到门外迎接,弟子们对他说:「今天来的是皇帝,请师父屈驾到门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师听了仍然坐着,连动都不动一下,齐文宣帝并不因此而责怪僧稠大师。
  
  皇帝走了之后,僧稠大师说:「不是我喜欢在皇帝面前摆架子,不去迎接他。过去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因为到门外七步去迎接优填王,致使优填王失国七年,才又恢复王位。我身为人天师范,因此,我不愿出去迎接齐文宣帝而使他损了福德,所以我坐在这里,祈求他国基巩固。」
  
  在泰国,不管你身分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虽是国王将相,也要对你顶礼致敬;同样的,地位尊贵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脱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样了。
  
  从僧稠大师不迎接帝王的事迹,及佛教国家恭敬三宝的行为看来,出家为僧,为人天师范,自有其值得礼敬之处。
  
  (二)道悦禅师
  
  隋朝时,朱粲造反,在他洗劫寺庙之后,不知前面路途如何走,要求道悦禅师带路,道悦禅师坐着不动,朱粲怒斥说:「怎么不走?」
  
  「我是比丘,不是带路的人。」
  
  朱粲说:「你是比丘,好!」
  
  说着就把手上大刀按在禅师的脖子上,继续说:
  
  「你要头吗?」
  
  道悦禅师说:「头可以不要,但是脚跟是我的根本,我不能改变我的根本。」
  
  道悦禅师不为叛贼引路,正说明僧宝僧格的高尚。
  
  (三)憨山大师
  
  明朝的憨山大师,十二岁出家,十九岁受戒。受戒之后,背上生了严重的疮,医生束手无策,他只好求助于三宝,心中对着佛陀发愿,要虔诵《华严经》十部,希望能忏悔业障,发了愿之后,不可思议,他背上的疮便不药而愈。背痛好了以后,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的生活好象梦游一样,对世间的种种荣辱毁誉,都不放在心上,甚至在街上,张着眼睛却看不到人,也看不到房子,这个时候的他,心已经栖息于另外一个世界了。
  
  憨山大师本是住在江南,气候温和,他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修行,不容易刻苦自励,便到北方寒冷的气候去磨炼自己。到了北方,天气严寒,单薄的衣服难以支持,北方人见了,同情的说:「这个出家人好可怜啊!只有这件单薄的衣服,穷得这样子。」憨山大师说:「我有三衣一钵,足以抵过万钟的富贵。」
  
  古德们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对物质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能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
  
  二、从忍让谦虚看古德的行谊
  
  (一)白隐禅师
  
  有一位白隐禅师,非常有德行,门徒也很多。距离他的寺院不远,有一户开布店的人家,全家都是白隐禅师的信徒。可是他们家的女儿却和一位行为不正的年轻人发生关系,还没有出嫁就要做妈妈,实在很没有面子,做父亲的一再逼问女儿,到底是和谁造的孽种?女儿深怕一讲出来,他的男朋友会被父亲打死,所以一直不肯讲。后来经不起父亲的一再逼问,她忽然念头一动,爸爸最尊敬白隐禅师,因此就说:「爸爸,我肚子里的小孩是跟白隐禅师有的。」爸爸一听,整个人像天崩地裂一般,万料不到竟有这样的事,白隐禅师是他最敬重的人呀!他怒气冲冲的拿着木棒,找到白隐禅师,不由分说的痛打一顿:
  
  「你这个坏家伙,你和我女儿做的好事!」
  
  「我和你的女儿什么事啊?」
  
  「哼!你还耍赖!」说着,对白隐禅师又是一顿毒打。
  
  白隐禅师觉得不太对劲,但仔细一想对方的话,明白一些端倪,他心想,这个时候辩论也没有用,而且又是关系着一个女孩子的名节,唉!算了!
  
  小孩呱呱落地以后,女孩的父亲把小孩抱到寺院一掼,丢给白隐禅师说:「这就是你的孽种,还给你!」
  
  从此白隐禅师做了这小孩的褓姆,天天带着小孩化缘奶汁,到处遭受辱骂与耻笑:「这个坏和尚!」「这个不正经的和尚!」但是白隐禅师不论受到如何糟蹋,仍是默默的抚养这小孩。
  
  在这之前,小姐的男朋友早已吓得逃跑到外地去了,过了好几年,他回来找这位小姐,问起过去的事。小姐说:
  
  「你这个没心肝的人,你走了,我没有办法,只好说这个小孩是跟白隐禅师有的。」
  
  年轻人一听马上说:「你怎么可以诬蔑禅师呢?他也是我的师父。我们真是罪过啊!现在怎么办呢?」
  
  小姐说:「只好去向白隐禅师忏悔!」
  
  听了女儿表明事实真相,父母亲心里感到无限的懊悔,立刻带着全家大小,向白隐禅师陪罪忏悔。白隐禅师听了以后,也没生气,只简单的说:
  
  「这小孩是你们的,你们就抱回去吧!」
  
  受侮辱、受委屈,一点也不辩论,这种修行,实在不容易。我们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没有关系,时间会为我们洗清一切。别人会冤枉我、欺侮我,因果、佛菩萨不会冤枉我、欺侮我。
  
  (二)慈航菩萨
  
  汐止弥勒内院,有一位肉身不坏的慈航菩萨。他在世时,有一次,说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给我听,他说:
  
  「你看,我这么胖,肚子这么大,人家都笑我像弥勒菩萨,但是我过去并不是这样,身材很瘦的。怎么会胖起来呢?有一年,我在福州帮忙传戒的戒期,有一次上厕所去解手,匆忙之间,忘了带卫生纸,幸好大陆丛林的厕所一个接着一个,我对旁边的人说:『喂!你有没有纸?』那个人扬手递过纸来,我顺手一接,发觉竟是这个家伙用过了的,害我捉了一手的大便,我没吭声,谁叫我不带纸呢?后来戒期结束,我分了八十块银洋,放在包袱里,刚好拿卫生纸给我的那个人在那里,他主动帮我搬行李,后来我发觉银洋少了很多,无可怀疑的,一定是这个家伙动了手脚。那时银洋的价值很大,但是我心里想,钱用完了,还可以再得到,一个人的名节一旦毁了,一生都完了,为了这一点,也不再追究,反过来再拿几个银洋给他。后来这个人买了许多东西,别人怀疑他的钱到底是从那里来的?但我一直没有道出这个底细,从此以后,我就胖起来了。」
  
  忍耐,是一种阴德,可以增加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不必伤心,要感到欢喜,因为他为你送来了福德。
  
  (三)鸠摩罗什大师
  
  翻译经典的鸠摩罗什大师,他最初跟随盘头达多出家,跟他学习小乘佛法,后来鸠摩罗什习得大乘佛法,盘头达多知道后,反拜他为师,成为大乘小乘互为师父的美谈。
  
  这种以真理为师,不计较名位,互相忍让、谦虚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
  
  三、从处世泰然看古德的行谊
  
  (一)圆瑛法师
  
  佛教开大座的讲经,开始有信徒代表迎请法师,讲完经以后,维那法师会说:「打引磬,送法师回寮。」等于国宾离开时,放礼炮送他一样。有一次,圆瑛法师讲经圆满了,维那法师有些紧张,竟然把「打引磬,送法师回寮」,呼成:「打法师,送引磬回寮。」圆瑛法师听到维那法师这么一喊,马上回答:「不用打,我自己回去。」处世泰然的大师,不论好坏之境,总能一笑置之。
  
  (二)弘一大师
  
  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师,对于物质上的生活享受,一向处之泰然。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夏丏尊教授来拜访他,和他一起用餐。餐桌上只有一碟菜,夏丏尊吃了一口,实在难以下咽,又不好意思嫌弃,只好苦着一张脸说:
,
  
  「这菜好咸。」
  
  弘一大师面不改色的吃着菜,欢喜的回答:「咸也有咸的味道。」
  
  即使是用了几年破烂的毛巾,他还是不愿意汰旧换新,一再婉拒别人的好意,仍是一贯的笑说:「还可以用嘛!」床铺爬满了臭虫,换成别人片刻也难安住,但是他却夜夜无忧,一觉到天明。
  
  (三)重显禅师
  
  宋朝的重显禅师,想到浙江的雪窦寺去参学,路途上遇到夙有德望的长者乡亲,他闻知禅师要到浙江雪窦寺参学,就自告奋勇的说:「雪窦寺的住持大和尚,和我是相交多年的好友,我写封介绍信给你,你带着信给他,一定会受到礼遇的。」重显禅师感谢长者的好意,带着他的介绍信上路,经过几个月的跋涉,终于到了浙江雪窦寺。
  
  时光匆匆,重显禅师在雪窦寺已有五年了。有一天同乡的长者来拜会住持和尚,谈起此事,探问重显禅师的近况:
  
  「当时我替他写了介绍信,不知道有没有交给住持和尚?」
  
  住持闻语,十分讶异:
  
  「这个人确实已进禅堂参修,倒是没收到你说的信。」
  
  于是,住持派人把重显禅师找来。同乡的长者问:
  
  「你为什么没有把我写的介绍信给住持和尚呢?」
  
  重显禅师回答:
  
  「出家人应是一无所求的随缘参学,介绍信所带来的特别待遇,只会使我生起傲慢,反而障碍我的修行。因此,我并没有把你的信转呈住持,今日你既已到此,我就把信还给你吧!」
  
  重显禅师五年来隐晦自泰,不求闻达,那种磊落洒脱的气度,没有几个人可以等齐相比的。他得到住持和尚的欣赏,将管理雪窦寺的重责大任交给他,光大门庭,令禅宗大树法幢,后人尊称他为雪窦重显禅师。
  
  现在的人,都禁不起人情冷暖的考验,也经不起折磨考验,所以从古代大德的行谊看来,我们知道,他们对世间好坏都能处之泰然,也因此才能成为一代大师。
  
  四、从忠孝勇敢看古德的行谊
  
  (一)道楷禅师
  
  宋朝的道楷禅师,他的德行节操也是难能可贵的。有一次,皇帝要赏赐紫袈裟给他,并封号为定照禅师,道楷禅师视功名富贵如浮云,不肯接受。皇上再派开封府尹李孝寿说明皇上奖赏之意,他仍然不肯接受。皇帝生气了,派人去捉拿,使者知道道楷禅师是很忠诚的人,借故问说:「禅师身体有病吧?」
  
  道楷禅师说:「没有。」
  
  使者又说:「只要说有病,就可以不受处罚了。」
  
  道楷禅师说:「我怎么可以说身体不好来欺骗皇上,来获免受罚呢?不可以的。」
  
  对一般人而言,皇帝要颁发奖赏,那是求之不得的事,道楷禅师却保持修道高操的风范,莲池大师曾赞叹道楷禅师:「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他的清高,以及无欺的勇敢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二)法遇法师
  
  晋朝的法遇法师,侍奉道安大师为师,是位大根器的人,有四百多人跟随他学习佛法,有一次,有一位游方僧喝了酒,法遇知道以后,只加以处罚而没有迁单开除。道安大师知道这件事,认为犯了佛门严重的戒规,却不严格执行戒法,如何领众竖立法幢?所以立刻准备竹筒,内中装一竹杖,派人送给法遇法师,法遇法师打开竹筒看见竹杖,明白是为了喝酒这件事,远劳师父忧虑,心中惭愧万分,马上敲钟集众,供起香案,自己伏在地上,请维那法师用竹杖鞭打,代替道安大师处罚自己训众不严的过错。
  
  这种事情,若是换了现代的年轻出家人,一定先打碎竹筒,折断竹杖,然后说:「这个老家伙,太爱管闲事了。」回想古代大德,他们那种尊师重道,孝敬师长,勇于认错的态度,实在是我们所应学习的地方。
  
  (三)法冲法师
  
  唐朝贞观初年,朝廷下令,凡是不经政府许可而私下度人出家者,判处死刑。有许多私自剃度的出家人,就逃到法冲法师处避难,使得粮食缺乏。法冲法师亲自到县府,请求布施道粮,并说如果要判死刑,他可以顶替众人的罪。官府受到他的勇敢与大义所感动,冒犯法网周济粮食给他。
  
  一般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容易生起勇气;但为大众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气就会有所计较了。古代大德常常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佛法的延续,表现出勇敢的精神,甚至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修持态度
  
  上述是古德们的行谊,其次,谈论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
  
  一、在观念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在我个人修行或教学的体验中,我认为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一切修行或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的观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见,如果观念不正,则无论信仰、求法,甚至做人处事,都有可能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我认为学佛修持,必须先具备四种观念:
  
  (一)佛教重于寺庙
  
  当今不少佛教徒只知道护持师父,不知道护持教团、护持佛教。出家僧众只知为寺院辛劳,但不知为佛教奉献。佛教与他们好象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到处的寺院都有办法,就是佛教会没有办法。
  
  有一些寺院,非但对佛教提不出贡献,反而成为复兴佛教的累赘者。寺院是靠佛教而存在,但现代的佛教却不能因寺院而兴隆。所以我们应该先建立佛教比寺院重要的观念。
  
  (二)大众重于自己
  
  佛教是一个重视大众的宗教,佛陀也常说大众所在才是佛陀慧命之所在。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国。所谓「要成佛道,先结人缘」。这说明了佛教对大众福利的重视;不重视大众,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大陆上的丛林选任住持时,第一个条件是看他有没有供养心,有供养心的人,才会注意大众的利益。遗憾的是许多佛教徒,只知道自己的拥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学佛修持,应先具有的观念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护法重于护人
  
  今日佛教,护法的人少,护师的人多;护佛的人少,护神的人多;护教的人少,护人的人多;护道的人少,护情的人多。到处都以人为中心,不以法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师父需要的,信徒争先恐后的护持。遗憾的是有些法师不推动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等事业,只看中自己寺院的利益,甚至只顾个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其中依法不依人,更是佛教徒在观念上首应建立的修持态度。
  
  (四)退让重于争取
  
  佛法告诉我们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让三分,不幸的是许多人没有学到佛法的退让,仍然一如世法的争取,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公堂相见。
  
  有一首偈语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低了头,就能看见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满田,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话。
  
  二、在生活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我们不能以物质生活为满足,要进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不能以世乐为乐,应一心以佛法为乐。在生活上,我提出四点应有的修持态度:
  
  (一)精神重于物质
  
  佛教并非不重视衣食住行,生活离不开物质,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质里,就会被物质所囚,所以我们要扩大精神领域,才能超越物质的生活。
  
  后唐的全付禅师,力辞朝廷颁赐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辞说:「吾非饰让也,恐后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质的有无。像希迁禅师以石头为家、大梅禅师以松子为食、高峰禅师冬夏一衲、大随禅师八十行脚……这些大德不管肉体上怎么困苦,物质上如何贫乏,他们仍然坚持精神胜过一切,这就是学佛修持的受用。
  
  (二)修行重于言说
  
  中国自明清以来,佛教徒大都非常理解佛法,擅于谈玄说妙,讲说佛法头头是道。遗憾的是少有实证的功夫,一个对于宗教没有实际体验的人,其言行难免会走样。比方说,念佛,曾有过一心不乱的境界?参禅,曾有过心境合一的时际?礼拜,感到庄严的人格升华?诵经,对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这些形式的修持,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对芸芸众生,能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恨之时,能去除瞋心?
  
  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哲学,只供我们谈论,主要是在生活上表现佛法的行持;这些行持是不在言说之间的。
  
  (三)不变重于随缘
  
  佛教里常听到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宗旨而能随缘行道,随缘生活而能不变所宗,这是很好的修行。但是,不变的人养成墨守成规,增加我执法执,反而成为佛法复兴的障碍;随缘的人有了这美好的随缘借口,甚至坏事做尽,也说是随缘。如果随缘俗化,随缘堕落,不如还是坚持佛法的戒律,不变为好。
  
  千余年来,佛法太随顺世间,太肯随缘,到今日已成为社会化的佛法;我们希望的是用佛法化导社会,不可为社会所化。佛法中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变的,四谛十二因缘是不变的,菩萨道的六度是不变的,慈悲心、菩提心是不变的。变,是把坏的变为好的,不是把好的变为坏的。佛教徒主要的课题,是把佛教的本来精神、本来面目,实现在人间社会,千万不可忘记自己的立场,一味的随缘;在随缘中要不变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四)法乐重于世乐
  
  信佛学佛,不是为了受苦而来,是为了追寻快乐而来。有些人以为信佛学佛以后,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五欲不可贪,六尘不可染,进一步还要行布施,学忍辱。其实佛法不是叫我们不要快乐,佛法是重法乐不重世乐,世间欲乐不去一分,佛法法乐就不能增加一分。世乐是短暂的,染污的,信佛学佛的人不知体证法乐,不知从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种修持法门中体证快乐,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团里,许多出家学道的人,远离故乡,拋弃亲人,过着简单的云水或茅蓬的生活,他们正是「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不能获得法乐,仍然喜欢世乐的人,在佛法里是不容易生根成长的。
  
  三、在世法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人生于世间,不能离开世法,佛法也不能离开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那么,在世法里我们应抱持何种的修持态度呢?以下兹提出四点略作说明:
  
  (一)法情重于人情
  
  世法依人情,佛法则不依人情。因为超脱了人情人性,才能有道情佛性。
  
  一位有钱有势的「护师」信徒,想要扶乩跳童,问他的皈依师父:
  
  「师父,我能扶乩吗?」
  
  师父迎合说:「能扶!能扶!」
  
  另一个问:「师父,我生性欢喜吃牛肉、羊肉,可以吗?」
  
  师父也说:「可以,可以方便!」
  
  「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不远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所寺院。他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
  
  「请问大德,从谏师父在吗?」
  
  「你找他做什么?」
  
  「他是我的父亲……。」
  
  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
  
  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
  
  (二)清淡重于攀缘
  
  人情很浓,修道很淡。学佛修行的人,入门后首先要学习过清淡的生活。
  
  物质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寻比物质更宝贵的东西;人情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寻比人情更重要的法情。
  
  不能安于清淡,就不能与佛法相应。大乘佛法里虽有多采多姿丰富的内容,例如菩萨戴的是宝冠,挂的是璎珞,甚至佛界如琉璃世界、极乐世界都是那么富有,那么堂皇,但是那一切仍是从清淡中去庄严的。
  
  (三)化他重于被化
  
  出家弟子要化他,在家弟子也要化他。一般佛教徒度众的热忱,总不如其他的外教。有一些佛弟子热心化他,但由于自己所信所修不够,不但不能化他,反而被他化去了。所以,本身必须具足信心、定力、辩才、慧解等资粮,才有度化他人的力量。
  
  (四)有道重于有财
  
  依世法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钱,但在佛法上,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究竟是财重要还是道重要?从人间立场来讲,财也重要,道也重要。佛教如果没有净财,怎么养众和度众?怎么兴教立业?大众如果没有道行,怎么安身立命?怎么超然解脱?可见财和道都重要,不过比较起来,我们学佛修持,仍然是有道重于有财。
  
  一般而言,赚钱的人多,办道的人少,因为在现实的生活里,钱比较重要。但是水、火、盗贼、贪官污吏、不肖子孙等五家共有的钱财,就算拥有它,也是烦恼重重,危险不已。而且,财有用完的时候,道是受用不尽的。
  
  四、在义理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我们修持应依法而修,圣言量是我们修行的准则,学佛修行必先通达佛法的基本义理,如有佛法义理作为依据,则所修所行必定不会有什么差错。对于无边的佛法义理,我们应采取什么修持态度呢?兹分四点说明:
  
  (一)融通重于宗派
  
  佛教里有主张专宗修行一门深入的,专宗修行不错,但不能有宗派的争执。不管学禅宗、净土宗或天台宗,所修所学的都是佛法,不要互相非难,应互相尊敬,彼此融通。
  
  有个笑话说,有一位师父两腿患了风湿病,由两个徒弟轮流按摩,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每次轮到师兄按摩时,师父就赞美师弟的按摩技术,轮到师弟按摩时,师父又说师兄按摩得怎么好,师兄弟二人每次听了都满肚子不高兴。有一天机会来了,师兄趁师弟外出,就把他按摩的右腿打断,让他回来按摩不到,师父也不会称赞他了;师弟回来一看自己按摩的师父右腿没有了,心想一定是师兄搞的鬼,便把他按摩的左腿也打断。两个徒弟为了互相嫉妒,逞一时之气,师父的两条腿没有了,被害的不是徒弟而是师父呢!
  
  如同修学禅宗的批评念佛的人靠他力没有出息,修学净土宗的人又讥嘲参禅的会走火入魔,各宗派为了自己的教派而歧视别人,损失的还是佛教。
  
  (二)实证重于慧解
  
  修学佛法须要慧解;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功夫,慧解也只是知识,和研究哲学差不多,不能获得宗教里的真正利益。
  
  发心修持佛教,必须在生活里受用、实践。例如嘴边常赞美别人,是奉行佛法的言语布施;常体会人我之间的因缘关系,就能悟出众生原是一体不可分的;勤劳服务,看起来是为别人,其实是为自己;感恩恭敬,看起来是对他人,其实受益的是自己。
  
  学佛人能够行解并重最好,否则做个老实修行的人也不错,千万不可只有世智辩聪,于己无益,对别人也没帮助。
  
  (三)信仰重于怀疑
  
  佛法有时候从信仰入门,有时候也从怀疑入门。禅宗教育初学者,常常教他们要提起疑情,佛法是不怕怀疑的,但是,如《华严经》所言:「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信仰上培养绝对的肯定,才是契入佛门之道。
  
  佛陀的智慧深广无边,一般浅知浅学的凡夫,对深广无边的佛法都能完全信受奉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信仰而不怀疑,肯定一切而不否定一切,这是对佛法义理应有的态度。
  
  (四)普遍重于神圣
  
  许多人在有意无意间常把佛法义理神秘化,例如孕妇不能诵《金刚经》;家中有死人或女人生产,须将佛像经书遮盖起来。甚至有些寺庙,请购了《大藏经》,将之束之高阁,说是供养不是给人阅读的;佛经太神格化了,这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经典的神圣在于其义理、内涵,非文字本身,藉由经书文字而将佛法普遍弘传,深入人心才是最重重要的。
  
  古德的清高朴素、忍让、处世、忠孝等各种行谊,可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明了在观念、生活,及世法、义理上应建立的修持态度,使我们在实践时不致走偏。如此的见贤思齐、解行并重,相信定能安然无碍的进趋佛道。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讲于台北国立艺术馆
 
 
 
 
奇人的修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对各种的奇人异事感到惊讶,以为不可思议,其实,古代的典籍里记载了很多的神奇事物,比现代的玄异之事更引人入胜。我们今天越过千百年的时光隧道,参访这些奇人异事,为的是探索古往今来伟大人物的智慧、愿力,学习他们忍辱、精进的精神力量,而不仅仅止于好奇和兴趣。
  
  什么是「奇人」呢?就是具有大忍耐、大愿力、大智慧、大慈悲,能够了脱生死,断尽烦恼的奇妙之人。他们对于生命意义,常常别有会心;对于生活境遇,总是巧于解脱,他们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灵和气质。以下从六个角度来谈谈佛教里的奇人,并藉由他们的修证了解佛教许多微妙玄通的智慧。
  
  一、从忍耐看佛教的奇人
  
  提到「忍耐」,有的人心里会想:「我的脾气很好,我待人也很和气,什么挫折我都能忍受,我的忍耐功夫也是不错的!」「忍耐」并不只是平常生活的忍受能力,而是指灾难考验来临时,能够忍辱耐烦的自制力。以下举几个佛教里大忍耐的奇人,作为参考。
  
  1.宋朝的浮山法远禅师,听说北方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就邀天衣义怀禅师等八个人,千里迢迢从南方行脚到北方去参访名师;他们千辛万苦的走过高山峻水,历经几个月才赶到那所寺院。一行八个人依照规矩进客堂挂单,可是,从早上一直等候到中午,都没有法师出来招呼,几个人又饥又饿,寒冷的风又呼呼地吹,有四个人受不了饥寒,就走了。剩下的支撑到了黄昏,还是没有人理他们,终于又有三个人待不下去,决定走了。到了晚上就剩下法远禅师孤单一人。冰冷的寒风一直灌进来,法远禅师又饿又冻、手脚都麻木了,可是,他下定决心,为求佛法绝不退缩。这时来了一位知客法师,很不客气地斥逐他:
  
  「喂!你为什么还坐在这里?快点走啊!」
  
  法远禅师一动也不动,很恳切地向知客法师表白求法的虔诚。想不到知客法师完全不听他的解释,只是一个劲的斥逐:
  
  「没有人理睬你,你就应该走了,还啰嗦些什么?」
  
  法远禅师丝毫不被知客法师的严词厉色吓阻,依旧端庄地坐着。知客法师看他竟赖着不动,回身捧来一盆水,兜头泼过去,泼得法远禅师一身湿淋淋的,水滴被寒风一吹,便化成了冰,冷冽刺骨,法远禅师却依旧八风不动的端坐着,缓缓说道:
  
  「大德,我千山万水来此求法,岂是这一盆水就能把我赶走吗?」
  
  各种困难、苛责、侮辱都冰冷不了求道热忱的法远禅师,终于如愿地被留了下来,但法远禅师在寺里挂单以后,生活却更难过了,可说是众苦咸集。每天负责煮饭给好几百个人吃饭的法远禅师,看大家生活得这么苦,实在不忍心;有一天,拿了点油掺在锅里,煮咸稀饭给大家吃,大家吃得非常高兴,还取名叫「五味粥」,这件事被当家法师知道后,可不得了,立刻传唤法远禅师来骂:
  
  「你怎么可以拿常住的油煮饭给大家吃?你这么会做人情?赔油!赔常住的油!」
  
  法远禅师合十答道:
  
  「我没有钱赔啊!」
  
  「没钱赔?把你的袈裟、棉被、铺盖留下来赔偿!」
  
  法远禅师凑齐所有的衣物赔偿还不算,又被赶出山门,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了。这时的法远禅师,一心不乱静静的在山门外打坐,不顾风吹雨淋,不退初心的等待机会再进去挂单求法。这样熬了半个月之后,寺里的住持才发现有一个人寂守在长廊上,仔细一看,竟是因添油下菜被迁单开除的法远禅师,便走过去责问:
  
  「你怎么还坐在这里不走啊?你坐多久了?」
  
  禅师恭敬敬地答:「半个月了。」
  
  住持一听,立刻藉题发挥:「什么?你白白在这住半个月了?算房租!算房租!」
  
  这时的法远禅师已经身无分文了,那里有钱付房租?只好到处诵经来还债,虽然艰苦备尝,但是修学佛法的愿心却始终不放弃。住持看到法远禅师能经得起火煎冰冻的考验,法性具足,这才立刻升座,请法远禅师接掌住持职位。法远禅师深明「心是怨家,常欺误人」的妄境,忍了又忍,终于能戒瞋除垢,如法成道,达成《法句经》里「舍弃忿怒,灭除慢心,超越一切束缚,不执着心和物;无一物者,苦恼不相随」的境界。
  
  2.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也是藉助大忍耐、大精进而修持正法。年轻时的密勒日巴,因为修持密宗的咒术黑业,不用在正途,后来悔改知错后,就不远千里礼拜马尔巴上师学道;上师因为他的根习未净,为拔除往昔所造罪业,再三应机度化,在生活里锤炼他的忍辱心性。当密勒日巴拿着经书到佛堂里准备持诵时,上师就挥赶斥逐他:
  
  「你的书拿到外面去!我的护法神嗅了你的邪书气,会打喷嚏的!」
  
  密勒日巴立刻觉得羞惭,心想:「上师大概知道我的书里有咒术和诛法吧,我今后决不能再使术造孽了!」
  
  为了供养师父,密勒日巴四处化缘,好不容易讨来二十一升麦子,他用十四升麦子买了一个崭新的大铜灯,再把剩下来的麦子装在自己做的皮口袋里,捆在铜灯上,一路万分吃力的背回来。满满一口袋的麦子极重,铜灯也压曲了肩,好不容易背到上师住宅前,已经疲惫不堪了,扑通一声,把东西从背上卸下来,落地太重,把房子都震动了。上师出来一看,立刻申斥说:
  
  「这个小子,气力倒真不小啊!你是不是想把我的房子弄倒,压死我啊?真可恶!把口袋拿出去!」
  
  一面责备,一面还抬起脚踢他。密勒日巴只好把麦子拿到外面,心里暗想:「这位上师真不好惹,以后总得好好的谨慎侍候才是!」
  
  像这样藉题发挥的责难,几乎无日无之;严苛无情的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在动心忍性间启迪密勒日巴的法性,一直到历经种种挫辱鞭策,终于得到心传正法后,马尔巴上师才和颜以对,师徒两人抱头痛哭一场。密勒日巴所证得的无上妙谛,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非难与挫辱中成就的。
  
  所以,刻骨铭心的要求,是诸佛菩萨的慈悲;而能够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直证菩提,求成佛道。
  
  佛教所讲的忍耐,不仅要忍合情合理的责求,忍一时一地的折磨,更要忍受悖情逆理的误解,把忍耐当做是诸佛菩萨的慈悲教诲、福报修持,在其中肯定自我的道德人格,肯定真理正义终必水落石出的信念。我过去修行学道的时候,也曾受到各种试探、磨炼,虽然跟这些前辈比起来,是百分不及一、千万分不及一的,但是已经使我感受到「至艰至苦的磨炼,是为了至深至久的幸福」的意义,也训练了我「千磨百劫犹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态度;可以说我今天的一切所学所能,都是吃种种苦、耐样样劳而磨炼出来的。
  
  3.金山寺的妙善禅师,世称「金山活佛」,是现代人,一九三三年在缅甸圆寂。他行迹神异,又慈悲喜舍,到今天还流传着许多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奇事。
  
  在金山寺旁的一条小街上,住了一个贫穷老婆婆,与独生子相依为命,偏偏这儿子忤逆凶横,不时打骂亲生母亲。妙善禅师知道这事后,生起了悲愍心,便常常去探望老婆婆,为她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那个逆子非常厌恶这个和尚常来家里,有一天起了恶念,悄悄拿着粪桶躲在门外,一等妙善禅师走出来,就不声不响的把粪桶朝禅师兜头一盖,剎那间腥臭污秽的粪尿淋满了禅师全身,一时轰动了半条街,大家赶来看热闹……。妙善禅师却不气不怒,一直顶着马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边,才缓缓把马桶取下来。旁观的人看到他的狼狈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禅师毫无在意的说:
  
  「这有什么可笑的?人身本来就是众秽所集的大粪桶,大粪桶上面加个小粪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有人问他:「和尚,你觉得难过吗?」
  
  妙善禅师说:「我一点也不难过,老婆婆的儿子对我慈悲,给我醍醐灌顶,我心里正觉自在哩!」受苦受辱到这种地步,还能一心不乱的离妄去瞋,妙善禅师的心胸是何等高超!后来那个忤逆儿子觉悟了,来向禅师谢罪忏悔,金山活佛欢喜的向他开示:
  
  「父母养育之恩山高海深,佛陀说:『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担父,右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父母养大你,费了多少心血精神,你不能让母亲时时欢喜安乐,反而打骂犯上,如此不孝,何以为人?」那个逆子听了,衷心悔悟,跪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的忏悔道:
  
  「我真该死!我真该死!」
  
  受了活佛的感化,那个逆子从此痛改前非,竟以孝声闻名乡里。后来母子两人皈依佛门,受持斋戒,一起做了佛门弟子。
  
  佛教相信「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像金山活佛这种忍耐,是勇于牺牲的精神,不是软弱的行为,所谓「舍恚行道,忍辱最强」,它的力量之大、功德之多,是布施、持戒所不及的。
  
  古诗说:「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太刚则折,以暴乱、武力为处世态度,很容易遭受到伤害、毁坏。拿我们的牙齿与舌头来比喻,坚硬的牙齿未老先落,而柔软的舌头却伴随我们至死,可见刚强刚愎不一定长久,柔和柔顺不一定软弱。像寒山子的诗:「人来谤我我何伤?且忍三分也无妨;却为儿孙榜样计,只从柔处不从刚。」可见忍耐是潜移默化的功夫,能忍一时之辱,便能夷灭自己一时之戾气;能修一世的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的顽冥。
  
  百炼钢之所以能化成绕指柔,全凭「忍」字一诀。从浮山法远禅师、密勒日巴尊者和金山活佛忍辱的事迹中,应能得到很好的启示。
  
  二、从愿力看佛教的奇人
  
  所谓「愿力」,是为了实现人生崇高的目标及理想,不惜牺牲奉献的一种大无畏的力量。身为佛弟子,最大的愿力就是绍续诸佛慧命,担负如来家业,使众生都能苦海得度。佛教的奇人,他们所抱持的愿力是:以大慈悲渡众为愿-是为大我、公义而发下弘愿,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利而发愿。以大无畏精神为力--这种力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力,不是诉诸意气的蛮力。
  
  结合大愿心和大无畏所形成的力量,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达不到的理想,办不成的事业。以下是结合此愿心和力量的例子:
  
  1.唐朝的鉴真大师是江苏扬州人,饱读经论,弘扬佛法不遗余力,深为当时士民所重。那时有两名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久仰鉴真大师的盛名,特地渡海来请大师前往日本弘法。大师为了使佛法的甘霖能普沾天下苍生,便欣然应允。许多弟子劝他不要贸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测。鉴真大师说:「为大事也,何惜生命!」坚持前往日本弘法。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阻碍,几度扬帆历经千辛万苦,一路上困难重重,不但未能达成佛法东传日本的愿心,反而因局困海中孤岛两年,导致双目失明。然而,再大的艰难困苦,终不能扼阻大师远渡重洋的愿心,他内心深觉弘扬佛法于海外的事业「舍我其谁」,因此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备尝,终于在第六次的航行后圆满实现。
  
  鉴真大师为这个荒陬野岛带来了宗教、文学、医理、建筑、服饰、美术、工艺、蔬果、文物制度等种子,散播在东瀛三岛的土地里,使日本初民能亲炙大唐文化,普沾法喜。鉴真大师为了弘法异域的悲愿,不惜与顽民周旋,在误解中忍辱,在逆境中精进,甚至奉献自己的器身,用大无畏的精神来导航,以佛陀慈悲的愿心作依靠,终于完成了启导日本文明的弘法家业。
  
  所以,真正的愿力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会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进中结成奇花妙果。
  
  2.唐朝的玄奘大师,一生殚精竭虑于佛经的传译事业,亲自跋涉瀚海,攀越峻岭往西方取经。其绍隆佛种、光大佛法的弘愿,不曾因路途遥远、时日漫长而稍怠。当他身陷荒地沙漠,命在垂危之际,还咬紧牙关地发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这种为佛法献身的大愿,终于使他平安地从印度取经回国,承续佛陀的慧命光辉,让中国佛教从此开花结果。
  
  我们常说佛教的四大精神是「悲、智、愿、行」,地藏菩萨怜恤地狱众生的煎熬辛苦,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悲愿,这种大愿已包含了大悲、大智、大行的精神。所以,我们从愿力来看佛教的奇人,不仅只看愿的大小,更要体会古德先圣们愿心的崇高伟大,他们的「奇异」之处,正奇在此中。
  
  三、从智慧看佛教的奇人
  
  在佛教里,不仅八十岁的老禅师、老和尚具有奇人异事,有时候连十岁的小沙弥也令人称奇,七岁的均头沙弥证得阿罗汉果,就是极好的例子。以下另举几例来说明其人的智慧。
  
  1.从前有两国交战,甲国向乙国下战书,限对方数日之内回答八个问题,如果能圆满答复,甲国便俯首称臣,如果答不出来,表示这个国家没有智慧之士,不足以立国。乙国的君臣,对八个难题百思不得,无人能解,眼见大难将至,国王急得像热锅蚂蚁,只好向全国百姓张贴布告,谁能解答这八个问题,就封他高官爵,赐他厚俸禄。一天天过去,眼看期限将至,还是没有人出面,到了最后一天,有个老禅师游方而来,看到告示上的八个难题,抚掌大笑,撕下告示,来到国王的面前说:
  
  「这些问题太简单了,我能解答。」这八个问题是--
  
  a.什么水比海水多?老禅师说:「一杯法水比海水多。」一杯水浇在枯萎的花草上,花草得到及时灌溉,可以欣欣向荣,这杯水就是甘霖;一杯水给一个焦渴的人喝,他的咽喉内脏得以滋养,可以活命保身,这杯水即是甘泉;佛法的喜水洒在绝望、痛苦的心田,润泽他枯涸的心灵,使他获得新生,发挥智慧,贡献大众。一勺法水,便是胜于大海汪洋的甘露。
  
  b.什么人最美?有慈悲心的人最美。衣饰容貌的美是短暂的,人有老的时候,衣服有破旧的时候,只有慈悲心亘古常新。慈悲为怀的人能够化恶境为善缘,化假意为真情,化腐朽为神奇,使周遭的人一起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情的芳香。
  
  c.什么人最富?布施的人最富有。因为行布施的人有喜舍心,能够知足常乐,布施出去的是有限有相的财富,却能获得无限无形的心宝。所以说,布施的人最富有。
  
  d.什么人最穷?贪欲悭吝的人最穷。因为悭吝的人永远不能满足,欲求多则多苦,苦则不乐,心里像不毛之地,长不出欢喜的妙果。所以,物质的贫不算贫,心里的贫才是大贫。
  
  e.双马如何分母女?两只身高、重量、毛色完全一样的马,如何分别那一匹是母马?那一匹是小马呢?禅师说:「放一堆草在地上,看看那一匹马让另一匹马先吃?让的是母马,吃的是小马。因为天下父母心一般,即使畜生也懂得亲情,母马一定慈爱它的子女,让小马先吃。」
  
  f.双蛇如何分雌雄?两条蛇,一样颜色、大小,如何区分雄雌呢?老禅师巧妙的解答这个问题:「弄一张网来,把蛇兜进去,公蛇一定非常着急,要找出口保护母蛇逃生,母蛇则会静静地卧在网里不动。由此可以知道那条是公蛇,那条是母蛇。」
  
  g.什么力量最大?老禅师说:「忍辱的力量最大。」寒山子有一首诗:「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忍辱的力量可以化贪瞋为欢喜,化困厄为平顺;忍辱的力量是沛然莫之能御的。
  
  h.什么人最不自由?也许有人会认为关在监狱里的人最不自由,事实上最不自由的是犯罪而不为人知的人,他虽然没有被绳之以法,关到监狱里,可是,他不管走路、吃饭,时时刻刻心里总有罣碍,日夜受到良知的谴责,死困在暗无天日的「心狱」里;这种良心不安的人,才是最不自由的人。
  
  老禅师的智慧解救了这个国家的兵燹,使老百姓免于战火的蹂躏,所以,智慧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
  
  2.在佛教里,还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智慧流露的事迹中,可知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非难那先比丘,诘责他说: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聪明的那先比丘反问他:「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我父亲传给我的。」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曾祖父。」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我当然相信!」
  
  「您见过他吗?」
  
  「没有见过。」
  
  那先比丘又问:「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颔首说:「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他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弥兰陀王无法藉此非难那先比丘,动了脑筋又想到另一个难题,他问:
  
  「你们佛教徒常常讲:『人生第一快乐就是证悟涅槃,达到不生不死不灭的境界。』那先比丘,你已经证悟涅槃了吗?」
  
  那先比丘谦恭合十道:
  
  「惭愧,还没有。」
  
  弥兰陀王得意地问:「既然没有证验过,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问弥兰陀王:
  
  「大王,假如现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弥兰陀王变色说:「当然痛!那有膀子砍断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问:「您的膀子又没有被人砍断过,您怎么知道痛呢?」
  
  弥兰陀王答:「我看过别人被砍断膀子的痛苦情状,我当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我也同样地看过别人证悟涅槃时的快乐,所以我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弥兰陀王这个疑难又再次被驳倒,他还是不服,绞尽脑汁第三次发问:
  
  「你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
  
  那先比丘开颜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您会把腿砍掉吗?」
  
  「不会!」
  
  「那么,大王您怎么办呢?」
  
  「我会细心地清洗它,为它敷药,时间久了,疮就好了。」
  
  那先比丘说:「是的,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弃邪归正,改过自新,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
  
  弥兰陀王点头称善,他想一想又计上心来:
  
  「你们常常劝人要修来生福,你们既没有经历过死亡,怎么知道人死之后还有来生呢?」
  
  那先比丘和蔼地回答:「这好比柳柑,果实成熟了掉在地上,果肉腐烂了,可是种子却埋在土壤里,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茁壮为一棵柳橙树。人的身体只是四大暂时的假合,等到幻境破灭,躯体也就死亡了,可是业识却能不断生死流转,好象柳橙的种子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个来生复苏,而且有无限个来生。」
  
  弥兰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个问题来质疑,一个比一个更难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识过人,胸有成竹,依旧微笑着一一开示。
  
  3.佛教里类似的智慧,经典卷帙间俯拾皆是。有名的一休禅师,就具有在谈笑间旋乾转坤的菩提心量。有一天,一位信徒向一休禅师告辞:
  
  「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
  
  禅师问:「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寻短见呢?」
  
  「师父,您不知道,我经商失败,现在债台高筑,被债主们逼得无路可走,我没有办法应付,只有一死了之啊!」
  
  「难道一定要死才能解决吗?没有别的路可走吗?」
  
  「没有了!我家里只有一个幼小的女儿,我已山穷水尽别无生机了。」
  
  禅师灵光乍现:「我有办法了!」
  
  信徒急问:「师父,您有什么办法?」
  
  「只要你把女儿嫁给我,我做你的女婿,问题就解决了。」
  
  信徒大惊失色:「这…这…这简直是开玩笑!您是我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禅师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要帮助你解决问题啊!你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里做你的女婿。」
  
  这位信徒素来十分虔信一休禅师的智慧,回家后立刻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家里来做他的女婿。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立刻轰动全城。到了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把商人家里挤得水泄不通,争着一睹这件奇事。一休禅师安步当车抵达后,什么话也不说,只吩咐在门口摆一张桌子,上置文房四宝,围观的人更觉稀奇,一个个屏气凝神准备看好戏。一休禅师安安稳稳坐下来,轻松自在地写起书法,不一会儿功夫就摆了一桌的楹联书画,大家看一休禅师的字写得好,争相欣赏,反而忘了今天到底来做什么。结果,禅师的字画不到一刻钟就被抢购一空,卖书画的钱堆成了小山一样高。
  
  禅师问这位信徒说:「这些钱够还债了吗?」
  
  信徒欢喜得连连叩首:「够了!师父您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变出这么多钱!」
  
  一休禅师拂拂两袖说:「好啦!问题解决了,我也不做女婿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再见!」
  
  又有一天,一位将军下帖子请一休禅师到家里供养,禅师一向不修边幅,如同平常一般的穿著就去赴约了。守门的卫士看到他,连声怒喝:
  
  「那里来的疯疯癫癫的和尚,走开!走开!」
  
  禅师忙说:「你家主人请我来吃饭的,你怎么赶我走开?」
  
  守门的卫士白眼一翻:「胡说!我家主人怎么会请你这种和尚吃饭?他今天请的是庄严伟大的一休禅师,你也不照照镜子?快走!快走!」
  
  一休禅师被挡驾,只好回转去换了一身庄严的法服,再度来到将军府前。卫士看到一休禅师穿著那么庄严,连忙毕恭毕敬地礼请入内。开席后,禅师坐在丰盛的筵席上,将一盘盘的菜一一夹进衣服袖子里。将军心里十分惊诧,以为禅师要留藏菜肴回去吃,当着众人颇觉难堪,就低声暗示禅师:
  
  「师父,席上这么多人,不好看……等客人走了,我再多办些菜让您带回去好了……」
  
  禅师淡淡地说:「你不是请我吃饭,是请我的衣服吃饭呀!我人到了,不能进来;要穿上这件衣服,才能进来,这不是请衣服吃饭吗?」说完,把衣服留在席上,自己穿著破烂的僧衣回去了。
  
  当今社会上,不是也有很多人只敬衣冠不敬人,只问权势不问操守的吗?一休禅师的智慧随缘随化,无论机锋相对,或平实接众,都显现无上的智慧,更具有高瞻远瞩的功力。
  
  有一个非常富有的信徒,请一休禅师到他家里参观他收藏的古董精品,参观之后,富翁请禅师评价评价。一休禅师说:
  
  「你这些东西都很平凡,我寺里有一万年之久的盆,五千年之久的碗,那才是真正价值连城、无与伦比的!」
  
  富翁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立刻问:
  
  「有这样的宝物啊!师父,快开个价钱,我通通买了!」
  
  禅师想了想说:「你要真喜欢的话,我也可以割爱,只算你三千两银子好了。」
  
  富翁大喜过望,立刻叫家人捧出三千两纹银奉上,说:
  
  「这银子您先收下,明天我就到寺院里取那些宝贝回来。」
  
  隔天富翁来寺里取宝物时,一休禅师吩咐侍者:
  
  「带这位居士到后院去,那里所有的盆子、碗啦都是他的。」
  
  富翁喜孜孜地来到后院一看,那有什么宝贝?只有一个猫喝水的碗,一个狗吃饭的盆。富翁面如土色,气呼呼地跟禅师理论:
  
  「一个狗盆,一个猫碗,那里就能值三千两银子呢?」
  
  一休禅师大笑:
  
  「岂只值三千两?三万两以上的价格我都不肯卖呢,你如今能买到这两样宝物,还算你的福气呢!」
  
  富翁一听,无可理喻,只得怏怏然回去,内心懊悔不已。不久,传出了富翁布施三千两银子的盛事,一夜之间,这富翁受到众人的赞叹、崇敬,成了慈悲的象征。这时候富翁才明白:一休禅师是在教他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两银子买来的,不是猫碗、狗盆,而是慈心、高义,这个大功德那里是区区几千两银子的价值所能比拟?
  
  一休禅师运用他的智慧去救人、教人、度人,可以起死回生,化衣冠为正见,转悭吝为布施。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衣服、一样小小的笔墨、一对骯脏的狗盆猫碗都可以用来说法,他的大智大慧岂是我们所能衡量的?而这些大智大慧都源自佛教的诸佛菩萨,又岂是我们所能轻忽怠忘的?
  
  四、从慈悲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里有很多大慈悲者,他们看到众生受苦,就像自己受苦一样,为了救众生脱离苦境,不惜献身殉道,这种「履行仁慈,博爱济众」的精神,创造了中国佛教的许多奇人异事。
  
  1.金山活佛为人治病,如果病人生的是疮包,他就不嫌骯脏龌龊的用嘴巴在疮包上舔吸,舔吸出来的一大堆脓血,还往肚子里吞下去,以免病人看了恶心呕吐,这种「能为甚难希有之事」的行为,正是使人感动流泪的慈悲精神。
  
  2.日本的空也和尚,有一天晚上正在打坐的时候,突然闯进来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强盗,提着一口寒光闪闪的钢刀,威胁空也和尚把钱财交出来,空也和尚翻箱倒箧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对方,两眼涔涔流下泪水。强盗看了泪眼滂沱的老禅师,不屑地说:
  
  「你这个和尚太没有出息了,你们出家人早已看破世间的一切,一点钱财算得了什么,值得如丧考妣般哭泣!」
  
  「我不是为自己失去钱财而伤心落泪,而是为你而哭啊!」老禅师继续说:「你杀人劫财,种下轮转恶趣的种子,我是为你即将堕入地狱受无量的苦而忧心痛哭啊!」
  
  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凡夫愚痴只贪图眼前不当的享受,不顾果报的痛苦,好比看到剑上涂了一层蜂蜜,赶忙张口去舔,虽吃到了蜜,但是舌头也割破了。菩萨能以无限的智慧,洞察五欲六尘的享乐即是未来鼎镬之苦的根源,因此以无尽的悲心,方便利导众生舍弃短暂虚幻的欲乐,转而追求无上的涅槃之乐。
  
  有一位常啼菩萨,看到众生在恶世中头出头没,饱受贫穷、老病、忧苦的逼煎,如同自己身历其境,因此常为众生悲泣不已。空也和尚的眼泪流露出多少菩萨对众生的关切,含藏多少菩萨对众生的哀矜。
  
  3.晋朝僧群禅师,一生淡泊名利,隐居于霍山,茅茨土阶,蔬食淡饭,安贫守道。霍山孤立大海之中,山顶上有一石盂,深有六、七公尺,清泉从中汨汨流出,芳香甘冽,如饮甘露琼浆,僧群禅师每日饮水充饥,不食米粒。从僧群禅师住的草庵到石盂之间,横梗着一条清澈的溪涧,禅师于是在溪上搭构一座木桥,每天往返汲水充饥。
  
  有一天当禅师如往日般提着水囊,过桥去汲水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只折断翅膀的鸭子栖息在窄小的桥上,看到禅师走来,伸长着脖子表示抗拒。禅师看到鸭子挡住了去路,本来想以锡杖赶走它,可是又担心伤及鸭子,只好提着空水囊,枵腹而归。第二天去汲水,鸭子仍然站立在桥头上,昂首逍遥,毫不畏惧。禅师不得已只好忍着辘辘饥肠折回庵中,天明再去,鸭子还是不离去。如此过了数日,禅师为了怕惊吓到鸭子,连日滴水未进,终于枯绝而死。
  
  古德这种「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牺牲精神,正是佛陀慈悲襟怀的高度表现。
  
  4.魏晋时代法进法师,智慧慈悲具足,深得朝野上下的爱戴。有一次地方流年不利闹饥荒,饿殍遍野,状极凄惨。法进法师于是斋戒净身,拿着刀、盐到饥饿人家聚集的深山石窟之中,对着面黄肌瘦的灾民传授三皈依,然后将衣钵挂于树丫上,慈祥地对大家说:
  
  「今天我要将生命供养给各位,请各位割取我身上的肉聊以充饥吧!」
  
  看到平日最为敬重的师父要舍身救自己,人人踯躅不敢动手,法进只好拿起刀子割下自己的肉,掺和着食盐,端给大家食用。灾民们耐不住饥饿的煎熬,不得已含着泪水吞下法进法师的净肉。法进法师为了救活更多的众生,不畏痛楚,且无限欢喜的奉献了自己的性命。
  
  当初佛陀在因位修行时,也曾经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完成了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道。在菩萨看来,众生与自己一体,慈济众生就是完成自己的佛道。一切佛菩萨皆因众生而发大悲心,因发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此众生是我们实践菩萨道的道场,有了慈悲心,众生所加诸于自己身上的一切磨难、困厄,都是醍醐甘露了。
  
  五、从神异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里的许多禅师大德,可说是奇中有奇、无奇不有,而诸般奇异,都是应机示化,为去除世人的瞋恚愚痴而神之玄之。
  
  1.有一位飞锡禅师,本名叫邓隐峰,为何称他为「飞锡禅师」?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两国的军队打仗,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他劝双方放下干戈不要再争战,可是刀兵无情,谁肯听一个出家人的话?不得已,邓隐峰禅师把锡杖往空中一拋,自己也随之在天空中飞舞。鏖战激烈的兵士看到半空中有个和尚飞来飞去,都啧啧称奇。不觉停手看他飞舞,看得发楞了,忘了争战打仗。从此得了「飞锡禅师」的封号。
  
  2.《高僧传》里,记载普化和尚的一段故事。
  
  某天,他到处向人化缘:「我要化一件衣服,化一件衣服穿哦!」
  
  信徒们听他这么说,这个也做一件衣服给他,那个也做一件衣服给他。他看了,却皱皱眉头两手一推说:
  
  「这个我不要!那个我不要!」
  
  「您不是要衣服吗?现在衣服给了您,怎么又不要呢?」
  
  信徒们摸不着头绪,普化和尚还是到处说:
  
  「我要衣服!我要衣服!」
  
  临济禅师知道了,就送给他一口棺材,普化和尚高高兴兴地说:
  
  「我有衣服了!我有衣服了!临济禅师知道我的心,如今有衣服穿了,我可以走了!」于是,又到处传告:
  
  「各位,我明天要死了,我要在东门坐化。」
  
  大家听了很好奇,一大早赶到东门去看热闹,果然看到他担着一口棺材向东门走来,到了东门,他张望了一番,跟大家说:
  
  「你们这么多人看我死,真不方便,我今天不死了,明天到南门再死。」
  
  第二天,到了南门,还是一样人山人海,他又皱起眉头:
  
  「南门这么多人,我不要死,明天到西门去死。」
  
  隔天到了西门,人还是不少,普化和尚又抱怨:「众目睽睽之下,死得不自在,等明天去北门,没人观看的时候我才死。」
  
  看热闹的民众再三失望,心里想:「我们给这个疯疯癫癫的和尚欺骗了,那里有人说死就死?他跟我们开玩笑的,明天不去北门了!」
  
  隔一天,普化和尚担着棺材到了北门,看看四周:
  
  「好清静哦!现在不死更待何时?」说着,跳进棺材就死了。
  
  这件消息传出去,大家争相赶来观看,一个个抱怨着:
  
  「可惜啊!没有看到他死。」
  
  众人受好奇心驱使,想看看他死了以后究竟是什么模样,就合力把棺材打开,不料棺材里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只隐隐约约听到空中传来阵阵念佛的声音……普化和尚化的缘不是衣缘,而是生死;一件衣服穿脱起来很容易,生死这件衣服,却往往是该穿的时候不肯穿,该脱的时候不肯脱。普化和尚妙想天开化缘,其实是对生死的了脱自如。
  
  六、从精进看佛教的奇人
  
  最后谈佛教里勤修精进的奇人。
  
  懒融禅师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用功的程度是我们现代人无法企及的。懒融禅师看书时,肚子饿了,就随手抓起一块蕃薯,一面啃一面继续读书,还吃得津津有味,旁边的弟子看到了,大吃一惊,叫道:
  
  「师父!您怎么吃石头?」
  
  懒融一看,果然是石头,随即毫不在乎的回答:
  
  「石头也好吃,石头也好吃!」
  
  他诵经更是专注,绵绵密密几乎诵到天女散花、溪声说法的境界,弟子们看他诵得凝神入定,连鼻涕悠悠地流下来都不知不觉,就提醒他:
  
  「师父,您的鼻涕快流到嘴里了!」
  
  他连眼皮都不抬地说:「我没有时间为了你们这些俗人擦鼻涕。」
  
  一叶落而知秋,我们可以从懒融禅师精进的功力,了解佛教神奇境界的一面,那不只是精神上的忘我、升华,也不只是愿力的锤炼、凝聚,更是千古身命的移情化性、脱胎换骨。
  
  奇人也是人,他们之所以称奇,是因具有超乎常人的忍耐、愿力、智慧、慈悲、精进等精神。如果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能常行常觉,时时洁身慎言,事事守摄本心,体现佛法中的道念正觉,则人人都可以成为佛教的现代奇人了。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讲于嘉义商职大礼堂
 
 
 
伟大的佛陀
 
   我们做人儿女的,一定认识自己的父母。身为一个佛弟子,对佛陀能不认识吗?看到佛像就是认识了佛陀吗?当然不是。做一个佛弟子,对真正的佛陀不认识,是很遗憾的。有一首偈子︰「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可说是现在佛弟子共同的心情写照。
  
  或许有人认为︰佛,是一位来无影,去无踪,神通广大,本领高强的神仙。或许也有人想︰佛陀大慈大悲,向他祈求什么就有什么,真是如此吗?我们平时看到佛陀趺坐莲台上,沉静安详,不多言语,对我们不批评,不计较,也不责备,大家都觉得他很好,于是心悦诚服的顶礼他。假如佛陀常常指示我们︰「这个不可以」、「那个不是这样」,可能大家就不会喜欢佛陀了。以下列举的十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
  
  一、佛陀会生气吗?
  
  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气,只是佛陀的生气,跟一般人的生气不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别人欺负我,障碍我,为了保卫自己,所以会生气。佛陀不是,我们对佛陀不好,佛陀不会计较,但是我们对待别人不好,佛陀就会生气了。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群比丘弟子出外弘法,弟子中有性情急躁的,也有迟缓的。到达休息处所,急性的弟子抢先把床位占用了,还说道︰「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所有的床位都被占满了,首座弟子舍利弗尊者没有地方睡,只好在屋外经行。佛陀看见便上前垂询︰「舍利弗,这么晚不睡觉,在庭院走来走去做什么呢?」舍利弗尊者据实回答︰「人多,床位少,初学比丘都想找个床位休息,我就让他们。」佛陀听后非常生气,连夜集合大众,开示对于长老应有的尊敬。
  
  今天社会秩序混乱,长幼伦理脱节,就是因为不尊敬长辈的关系。过去,父母教训儿女︰「你们怎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现在,儿女对父母抱怨︰「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听我的话?」甚至年幼的小孩子跟父母要东西时都会耍赖︰「你们如果不买给我,我就不替你们念书了!」过去,老师教导学生,学生一定虚心接受,现在的学生,却时兴批评老师︰「某某老师不好,每次我建议什么事情,他都不听。」过去,老板指导员工事情如何如何做,现在的员工反过来要求老板︰「薪水应该提高到……才足够家用。」过去,在军队里是长官命令,部下遵循,现在的部下可以开会公然批评长官。上下没有标准,社会的伦理不能维持,社会秩序自然会混乱。
  
  对于只知谋一己之利,漠视他人的辛苦、困难,这类的事情,佛陀是会生气的;即使是童心戏言,只要侵犯到他人,佛陀也会生气。例如︰罗?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孩子,他小小年纪跟佛陀出家了,因为年纪小,比较顽皮,爱说一些不当的话,曾有人遇到罗?罗,问他︰「你知道佛陀在那里吗?」佛陀本来在左边房子里,他偏偏指着右边告诉对方︰「那边,那边。」等到对方扑了空折返,罗?罗就很开心。佛陀知道后,把罗?罗找来,罗?罗一看到佛陀严肃的样子,不敢讲什么话,默默端了一盆水给佛陀洗脚,好让佛陀能赶快去登座说法。佛陀洗过脚后,却吩咐罗?罗︰「把这盆水喝下去。」
  
  罗?罗一听,惊讶的回答说:「佛陀,洗过脚的水很脏,是不能喝的呀!」
  
  佛陀对他开示︰「你说谎妄语,你的嘴就像盆里的污水一样脏,人家也不要你的。」
  
  罗?罗将水倒掉后,佛陀又说道︰「你将这个木盆拿去盛饭吃。」
  
  罗?罗显得很为难,说道︰「佛陀,洗过脚的木盆很脏,不能把饭菜装到里面去呀!」
  
  佛陀又责备道︰「你的嘴时常说谎骗人,就像这骯脏的木盆一样,好的东西永远也装不进去。」
  
  说完话,佛陀一脚朝这盆子踢过去,盆子咚咚地滚了好远,罗?罗吓了一跳。佛陀问道︰「你怕我把木盆踢坏吗?」
  
  罗?罗回答:「不是的,木盆不值钱,踢坏了可以再买一个,没关系的!」
  
  佛陀再一次呵斥道︰「说谎的孩子,就像这坏盆子一样不值钱,踢坏了也不可惜。」
  
  从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无私无我,但对说谎欺骗别人的事,佛陀是会生气的。佛陀教导罗?罗的方式,正是天下父母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的寄望。佛陀的生气,是从慈悲心出发,而不是从瞋恨心出发,佛心和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
  
  二、佛陀会悲伤流泪吗?
  
  佛陀有伤心的时候,也有流泪的时候。
  
  曾经,有一个外道魔王对佛陀说道︰「我们不喜欢你的佛法流行,我们要跟你斗争到底!」
  
  佛陀一点也不介意道︰「你怎样来破坏,我都不怕。」
  
  「我们到处批评你、毁谤你!」
  
  佛陀平淡地说道︰「不怕。」
  
  「我们用刀枪、棍棒打击你!」
  
  「刀枪、棍棒,我也不怕。」
  
  魔王一听,心想,他这也不怕,那也不怕,再说道︰
  
  「那我们做你的弟子,穿你的袈裟,吃你的饭,却不行你的道,你讲戒定慧,我们就行贪瞋痴,一切作为都和你的佛法相反,用这样的方法来破坏你。」
  
  佛陀听到这里,不禁流下伤心的眼泪,愍念末法众生将面临的灾难,佛陀终于哭了。
  
  这叫「狮子身上虫,还吃狮子肉」,现今社会,有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旗帜,穿袈裟,做佛子,却败坏佛门清誉,佛陀怎会不伤心呢?一个家庭中出了不肖子孙,家庭会衰败;一个统理天下的国王宰相,如果家有悍妻,任凭你天大的权威,也无可奈何。对于不受教的儿女,父母会伤心悲哀,同样的,对于不肖的弟子,佛陀也是会伤心流泪的。
  
  僧团里,有一种办法对治这类人,就是默默摈置,不理睬他,这是消极的对治办法;但是,对于僧团以外的人,就很难有约束力了。所以,一个家庭里,对儿女的教育要多加强;佛门也一样,必须致力法制组织与教育制度,才是净化僧团之道。
  
  三、佛陀有没有欢喜的时候?
  
  佛陀都是生活在欢喜里。佛陀的生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受用的生活,一种是他受用的生活。
  
  简单地说,我们每天有多少钱,可供自己衣食住行,叫做自受用;每天有多少钱布施给别人,救苦救难,叫做他受用。佛陀自受用的是他的真理法喜,以及从禅定中得到的定静禅悦。佛陀的他受用,是他说法给你欢喜,以慈悲庄严给你欢喜;佛陀所有一切与众生结缘的,都叫他受用。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要懂得把握佛法,了解那些是自受用?那些是他受用?譬如:礼佛、诵经、打坐、忍辱、精进、持戒……是自受用的生活;每天讲好话给人欢喜,做好事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苦难,多行慈悲,多行布施,时时广结人缘,让大家快乐,是他受用的佛法。《金刚经》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也就是佛陀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生活写照。
  
  佛教中,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会,也叫「僧自恣日」;这一天佛陀特别欢喜,所以又称「佛欢喜日」。为什么七月十五日特别欢喜呢?原来在僧团中,诸比丘每年从四月十五日起结夏安居,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算是一段修行圆满,信徒藉此因缘供养僧众,这份供养的功德,让信徒的历代祖先,也能仰仗比丘们的修行而受福,可说是「人天普渡」,所以佛陀非常欢喜。
  
  佛法是提倡欢喜快乐的,我们每天都应当培养喜悦的性格。有的人经常沉着脸,一付忧愁的样子,日日如此,一生都如此,时时都在忧愁、苦恼、烦闷中过日子,实在好可惜。偈云︰「面上无瞋是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中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如果我们能学习凡事忍之于口,不形于色,甚至不只将怒气不形于色,更能不起于心;那么心上无争,脸上自然能安详愉悦,诸事也都吉祥如意了。
  
  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布施给别人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把欢喜布满人间。人世间的烦恼虽繁,但至少不要把白天的烦恼和忧愁带到床上,晚上睡觉安安稳稳的睡;也不要把悲伤、苦闷带到饭桌上,吃饭的时候,欢欢喜喜的吃。伤心难过也不要带到明天,更不要挂在脸上,让别人看到,影响别人。我们不妨订个家庭合约,父母兄弟姊妹见面的时候要互相欢喜,不欢喜就不要见面。
  
  像我的学生徒众不少,但他们快乐的时候,很少来找我,等到他们烦恼苦闷、痛苦流泪的时候才来找我,我常笑着问他们︰「每次见到你们,我都是欢喜的,天天把欢喜的话讲给你们听,你为什么只把烦恼忧愁拋给我呢?每天看到你们忧愁满面,眼泪鼻涕的,我也受不了,以后欢喜的时候来找我,烦恼的时候不要来找我,好不好?」
  
  有些人很悭吝,一句好话都不肯说,所以我经常提倡「见面三句话」,就是人和人见了面要讲︰「你好啊!」「天气很好啊!」「大家好!」见面要对人说上三句好话,让人从你的话中感到欢喜受用。
  
  除了「见面三句话」,还要「吵架一回合」。比方说︰太太煮饭,煮得很辛苦,摆到桌上,叫先生︰「喂!来吃饭了。」
  
  先生不耐烦应道︰「好啦!好啦!等一下!」
  
  这个时候,一回合就该停止了,假如太太不停,再来一回合︰
  
  「好啦,好啦,叫你好几次,你都是『好啦,好啦』,你到底要我叫几遍,你才要吃啊!」
  
  先生更不耐烦的责问道︰「你难道没看到我在忙吗?」
  
  太太当然也有话说︰「忙!忙!你一天到晚都忙,你不知道我也忙吗?」
  
  就这样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吵下去,夫妻大战就爆发了。所以记住吵架一回合,武林高手过招,一回合就要分胜败,老是打烂仗,怎么能休止呢?怎么能欢欢喜喜生活呢?
  
  我们要学习佛陀给人欢喜,佛光山就是秉持佛陀的精神,订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四大工作信条。
  
  四、佛陀在生活中有没有享受的一面呢?
  
  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享受好一点。听讲经,有的希望能有好位置,坐得舒服一点,或者希望装个冷气,铺个地毯……这是生活上的享受。为什么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富贵?也无非是要求改善生活,希望在生活里能多一些享受。其实功名富贵是享受吗?这也不尽然。它常常带给人们烦恼;从感官上去追求的享受,实在很有限。眼睛要看很好看的东西,耳朵要听佷好听的声音,身上要穿很柔软的衣裘,但是,当这些感官上的享受一过去,会让人觉得空虚、寂寞,如同盛席华筵散场之后,必定留下满地的杯盘狼籍。世间功名富贵的享受,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当人受到外境的声色驱使,内心是得不到安宁的;如果能不看、不听,也就没有什么外境能束缚我们了,内心的法喜若能源源不竭,才算是长久的享受。
  
  佛陀有一位弟子叫跋提王子,有一次,他跟比丘们一起修道打坐,忽然间叫了起来︰「快乐啊!快乐啊!」正巧佛陀经过那里,就问︰「什么人喊快乐啊?什么事情快乐呢?为什么喊快乐呢?」跋提回答说︰「过去我在皇宫里面,有很多护卫保护,却仍害怕人家陷害我、行刺我;在皇宫里,虽然吃得好、睡得好,但仍然食不知味、睡不甜蜜,实在没有意思!现在,我出家了,在山林里面修行,解脱了束缚,我什么也不怕,连托钵得到的青菜、萝卜吃起来都很美味。在这里打坐,只觉得心里干干净净的,无忧也无虑,修道真是太快乐了,我就忍不住叫出来了!」这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佛陀享受的快乐是什么呢?是涅槃之乐。涅槃的快乐有四个特性,就是「常、乐、我、净」。佛陀感觉生命的久长,他会快乐;感觉生命里有一种自然的喜悦,他会快乐;感觉生命的存在,他会快乐;感觉生命的单纯清净,更是快乐。许多人忙得忘记自我,失去了自己,当然就没有快乐了。涅槃里有清净的快乐,如果懂得佛法,在生活里要求这种快乐的事,实在很多也很容易。
  
  我们平常讲「助人为快乐之本」、「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知足里有快乐,惭愧里有快乐,对人生起恭敬心,也会有快乐;有信仰的人有快乐,安详寂静也会快乐。我们不要从感官上去找快乐,快乐的泉源在自己的心里,找到心就可以享受到快乐。念佛,念佛里有快乐;打坐,打坐里有快乐;礼拜,礼拜里有快乐。有时候,打坐到心里没有任何念头,没有任何欲求,只想永远禅定在这片轻安法喜中,这不就是享受快乐吗?更积极一点,布施急困,修桥铺路也是快乐。跟人广结善缘,自然就会得到助缘,就会享受到快乐。
  
  过去的佛教,一般都以为吃苦才是修行,这是错误的,佛教本是幸福之教、快乐之教,它不是要你来吃苦的。所以讲「苦」,只为说明人间实相本来是苦的;「苦」只是获得快乐必经的某些过程,如同蝴蝶必须破茧才能飞翔,树干必须刨锯才能成材。我们学佛的人,必须从苦海里渡越。你骂我,批评我,毁谤我,我可以从中享受到快乐;面对一切的灾难屈辱,都能甘之如饴,我们不但不生气,反而要感谢对方,给我们一个消灾、消业的机缘呢!我们要像佛陀一样,享受清净的涅槃乐。辛苦赚的钱,被人倒闭了,如果没有佛法,会难过生气,如果有佛法,「嘿!感谢你,我欠你的债还清了!」无债也无挂碍,为什么不高兴呢!
  
  世间上,好事固然令人快乐,就是一些不如意的、负面的事,如果我们懂得佛法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就可以用清净的心来转变世间;烦恼都是菩提,烦恼都是快乐。譬如︰当爸爸妈妈管教太严苛了,不要烦恼,应想到︰「还好,有这么严格管教的爸爸妈妈,让我不做坏事。」婆婆天天啰哩啰嗦的唠叨,做她的媳妇好难哦!要想到︰「还好,有这么一个婆婆在,让我凡事小心谨慎,以后还可以去竞选模范媳妇呢!」
  
  世间上任何一个境界,只要你的心转一转,那一个地方没有快乐?
  
  五、佛陀有感情吗?
  
  佛弟子常常将佛陀神化,认为佛陀跟人不一样;感情是污染、烦恼的,佛陀应该没有感情。事实上,佛陀很有感情!佛陀的感情是对一切众生都施予平等之爱,他的感情就是慈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爱之上是慈悲,慈悲之上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陀的爱,佛陀的感情,是很难用凡夫心去衡量的。
  
  什么叫做「无缘大慈」?吾人的慈悲是有限的。若是自己的同乡、同学、同门、亲戚,因为彼此关系近,有因缘,会给对方一些慈心,这是有缘的慈爱;佛陀提倡的是无缘大慈,予人快乐,不一定要有关系。譬如:我们彼此不认识、素昧平生,不过,你现在有了困难,需要我的帮忙,我无条件协助,这就是无缘大慈。
  
  什么叫「同体大悲」?和我们有关系、有因缘的人,我们会感同身受他的痛苦,而尽力为其拔除。但是对于没有关系的人,我们就不一定会伸出援手了。可是,佛陀的大悲不是这样的。比方说:我的手烂了,长了烂疮烂肉,好臭哦!不过我会好好的保护它、好好洗涤、好好敷药,不会嫌弃它,因为这是我的手、我的身体,我当然要爱护。对于一切众生,那怕是陌生人,都认为「他跟我有关系,他就像是我身体肢节的一部分」,这种视人如己的悲心,就叫同体大悲。
  
  学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可以先观想把彼此立场调换一下,假如我是你,推己及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就容易生起。再举一个例子,有的人很喜欢抓香港脚,抓过后还往鼻孔上嗅一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我自己的,臭也变成香了。所以,如果我们能把众生都当成是我的,又怎会嫌弃他呢?
  
  佛陀曾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为父亲担棺,能说他没有感情吗?佛陀对感情表达的方法非常清净,非常圣洁,是不着痕迹的感情。例如佛陀成道后第二年,回到故乡,跟父王、诸兄弟们谈话,曾做过他王妃的耶输陀罗,也急着想见见从前的丈夫,她等得非常焦急,心想:他怎么还不来看我呢?好不容易,佛陀来了,耶输陀罗又想︰他来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骂一骂这个忘恩负义的薄情人。但是,一见到佛陀那种慈悲庄严的样子,耶输陀罗不禁跪了下来。佛陀又如何面对耶输陀罗呢?他对耶输陀罗说道︰「耶输陀罗,对你,我是很抱歉的,但是请为我欢喜,我对得起一切众生,我成就了佛道,我是佛陀了。」这些话既安慰了耶输陀罗的情绪,又表达出一位觉悟者的立场。我们一般人恐怕很难做到像这样慈悲和智慧两全的境地。
  
  我曾有几十年没见过我的母亲,当时我很希望能把她接到日本见一面,终于,有一个因缘,在日本成田机场会面,因为几十年没见面,远远地,我心里想着,这是不是母亲呢?当她靠近我的时候,好似要大哭一场的样子,毕竟是分别几十年的母子相会啊!但是,当时的情况不同,我立刻跟她说︰「这里不可哭,跟我来。」那是飞机场,不能哭。那时我仿佛看到母亲正要落下来的眼泪,马上又收回去了。我的意思是︰要哭,也要到房子里面才哭,不管什么样的情感,最重要的,不要让它成为一种情绪,自己要能驾驭,要能控制,才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佛陀也曾为生病的弟子拿茶、拿水,为年老的弟子穿针引线、缝制衣服……佛陀是有感情的,那种纯真的感情,佛教称为「慈悲」。
  
  六、佛陀会不会说谎呢?
  
  佛陀会说谎吗?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五戒里的杀、盗、淫、妄、酒是根本大戒,说谎就是妄语,怎么可以呢?但是,佛法是活的,用贪瞋愚痴所犯下的杀、盗、淫、妄、酒就是犯了根本大戒;如果因慈悲心而犯杀、盗、淫、妄、酒,有时候却是菩萨道的另一种看法。
  
  比方说︰一个恶人拿了刀枪要去杀人害人,怎么办呢?眼睁睁看这个坏人去杀死那么多的好人吗?为了救那些好人,只得以慈悲心先把坏人杀了,这跟以瞋恨心杀人又不一样了。你要持刀枪去杀人、拿毒药去害人,我知道了,先替你把刀枪、毒药收藏起来,你能说我偷盗不该藏它,好让你去杀人吗?佛陀在这种情况下,就有方便智慧作另一种特殊处理。
  
  佛陀有一次在林间打坐,有个猎人射中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逃到佛陀的袈裟下面,猎人一路追来,问佛陀说︰「你看到我的兔子吗?」
  
  佛陀当然看到了,不过佛陀却说︰
  
  「没有!」
  
  这是不是说谎呢?
  
  「你一定把它藏起来了,那只兔子是我的晚餐,请你把它还给我!」
  
  「哦,只是一顿晚餐啊!」
  
  佛陀取出随身的戒刀,问猎人道︰「若我把膀子割下来,能够相抵一只兔子吗?我这只手臂就给你当晚餐吧。」
  
  为了救度众生,方便妄语的后面,有着大无畏的慈悲,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妄语说谎了。这是如《金刚经》所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有一次在路上行走,遇到一个坏人想谋杀五百名路过的商旅,以便窃取财物,佛陀知道后,毫不犹豫的把坏人给杀了;在佛陀的想法,宁可让自己因杀而受业报,也不能让五百人无缘无故而丧命。佛陀也会说谎骗人,但是,佛陀是以是非、善恶、轻重的观念为出发点。
  
  七、佛陀有没有工作呢?
  
  有一次,佛陀到天臂城托钵,这个国家的国王叫善觉大王,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岳父。善觉大王看到佛陀,很生气地说︰「你这个人不要国家、不要妻子,天天游手好闲,你对世间没有什么用,你不做工作,不事生产,我不准许你在我的国家托钵!」佛陀回答:「善觉大王,你说错了,我每天用慈悲的犁,耕种众生的福田,播撒菩提的种子,我每天都这样不停的忙着,怎么说我没做事呢?」所以,从佛陀起,所有的宗教师--佛陀的弟子,僧团的比丘、比丘尼,只要他每天能精进地修行办道,用慈悲德行来改善社会、净化风气,不就是工作了吗?
  
  曾经,波斯匿王要对跋耆国用兵,佛陀用方便善巧之法,使战争不致发生;迦毗罗卫国遇到琉璃王侵略时,佛陀发起保护迦毗罗卫国运动;佛陀帮助须达长者,教育他不孝顺的媳妇玉耶女,使其家庭和谐;佛陀帮助摩登伽女改邪归正;感化指鬘外道不可杀人……佛陀使千千万万人得度,更使千千万万人启开智慧之门,认识自己,他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而神圣!
  
  八、佛陀有灾难吗?
  
  我们众生在世间上是多灾多难的。佛陀有没有灾难呢?既然佛陀示现于人间,在世间法里,没有人会没有灾难降身的。如老病死苦,世间上谁能免除呢?佛陀曾经受过十次灾难,从开始修行苦行,每天仅食一麻一麦,就是个灾难。
  
  又如:提婆达多曾派人行刺佛陀,从山上把大石头推滚下来,想把佛陀压死;又以醉象冲撞佛陀,佛陀当然不会被他们伤害,但这也是一种灾难。有一次,提婆达多带许多人来和佛陀对抗,弟子知道了,也纷纷准备棍棒之类要保护佛陀,佛陀闻知,笑着对阿难说︰「成了佛陀的人,还须用棍棒来保护吗?」
  
  三迦叶最初未皈依佛陀前,曾用毒蛇加害佛陀,但是,毒蛇看到佛陀就不动了;指鬘鸯伽摩罗来行刺佛陀,见到佛陀时,不由得放下刀剑,跪在佛陀面前求忏悔。
  
  灾难并不是没有,佛陀自有威德降伏魔难,不必用棍棒来保护自己。在《佛说兴起行经》里记载曾有的十次大灾难。即︰
  
  1.孙陀利谤佛难
  
  2.佛患头痛难
  
  3.佛患骨节疼痛难
  
  4.佛患背痛难
  
  5.佛被木枪刺脚难
  
  6.佛被掷石出血难
  
  7.佛被战遮女系盆毁谤难
  
  8.佛食马麦难
  
  9.佛受苦行难
  
  10.奢弥跋谤佛难
  
  这十缘的灾难,都是往昔生中,佛陀未受完的业报,佛陀说此因缘,主要是告诉我们:即使成佛,众恶皆尽,万善普遍,但残余业因未了,亦必须偿还宿报,受此灾难。但这一切对一个伟大的圣者并没有影响,因为风雨过后,更能见出万里晴空。
  
  九、佛陀被人毁谤过吗?
  
  这是必然的,就是现在也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在信仰他的人面前,他是神、是圣、是佛祖;在不信他的人面前,他是魔鬼、是罪恶、是坏人。耶稣教徒怎么看佛祖呢?他们说是偶像、魔鬼,我们教徒说是佛陀。耶稣在佛教徒心中又是什么呢?是外道异教徒,但耶稣教徒都说︰「他是我们的救世主。」一个伟大的圣人,在信他与不信他之间就有这么大的差别。因此,在不信者当中,毁谤是难免的。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有人在僧团里出家,佛陀就会受到批评︰「他把我们的儿女骗去出家了。」「把我的丈夫(妻子)骗去出家了,拆散我们的家庭。」「不顾人家的家庭、父母、妻子、儿女,这个佛陀有什么好?」……这样的风评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佛教普及,外道的徒众越来越少,佛教的徒众越来越多,外道心里当然不好受。
  
  在佛陀时代就曾发生这种事︰外道收买了一个婆罗门女战遮,在讲堂里面,挺着大肚子站起来,大声诬蔑佛陀道︰「释迦呀,你讲经说法,倒讲得非常好听,但你在我肚子里留下的孩子,该怎么办呢?」哦!佛陀竟然使女人怀孕了!听经的人一阵骚动,佛陀一句话也没说,在座的天神释提桓因,明了怎么回事,他运用神通,化作一只老鼠,把她肚子上绑木盆的绳子弄断,「咚」地一声,木盆掉下来,佛陀依然一句话也没说,继续讲他的经、说他的法。
  
  佛陀一生当中,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为众生担负了多少的苦难、多少的毁谤;但是,他带给众生的却是无限的法喜、无限的真理。有时候想想,我们众生真是对不起佛陀。不过,这个世界没有黑暗,哪来光明?没有丑恶,哪来真善美?没有污泥,哪能长得出净莲呢?
  
  十、佛陀会不会有无奈的时候呢?
  
  一般人总以为︰佛陀一定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有一个坏人叫干达多,一生作恶多端,唯一做过的一件好事,就是有一次,他走路时看到一只蜘蛛,本来要一脚踏到蜘蛛身上,这一脚踏下去,蜘蛛就死了,他当时一念之善,赶紧把脚缩回来,跨远一点,救了蜘蛛一命。
  
  后来,干达多死后堕到地狱去,这蜘蛛有心报恩,佛陀想满蜘蛛的愿,把蜘蛛丝一直放到地狱里去救干达多。所有地狱里受苦的众生,见到这条蜘蛛丝,都争先恐后的跟随在干达多的后面,攀着它奋力往上爬,好离开地狱。但是,干达多瞋恨心生起,「这么细小的蜘蛛丝怎么负荷得了众人的重量?万一蜘蛛丝折断了,我不就万劫不复,永无解脱之期了吗?」于是用力踩踢尾随而上的众人:「走开!这是我的蜘蛛丝,只有我可以攀上去,你们走开!走开!」
  
  由于用力过猛,蜘蛛丝断了,干达多和所有的人又掉落下去,佛陀十分慨叹︰「唉,众生自私,真是没有办法啊!」由于人类自私、瞋恨,一点利益都不肯给别人沾光,不予人慈悲,不和人结缘,佛陀就是想救我们,也无可奈何啊!
  
  有一个年轻人去爬山,半途不小心滑落山崖,幸好被半山腰的一条树藤绊住,没有继续往下掉,但是,往下看是万丈深坑,往上看是绝顶崖壁。他恐惧地喊叫︰「佛陀啊!佛陀啊!救救我啊!」
  
  佛陀真的来救他了,佛陀对他说︰
  
  「年轻人,我可以救你,就怕你不听我的话。」
  
  年轻人说道︰「这个时候,我怎么会不听你的话呢?」
  
  佛陀说:「真的吗?我说什么,你都听吗?你都依教奉行吗?」
  
  年轻人千依百顺的说︰「佛陀!依教奉行!我一定依教奉行!」
  
  佛陀即刻认真的说道︰「那好,现在你把两手放开来。」
  
  「吓!」年轻人大吃一惊︰「你要我放手?这一放,我岂不摔得粉身碎骨了吗?」
  
  佛陀慨叹︰「你不放手,放不下,我怎么能救你呢?」
  
  所以,这个世间,谁能得救,谁不能得救,就在你是不是看得破,想得开,还有是不是真能提得起,放得下。我们要佛陀救我们,也要肯放下一些世俗的束缚,才能进入佛陀解脱的境界。
  
  人间佛教必须把佛陀人间化,我们要从人间佛陀的信仰上,建立一个真实的信仰,然后慢慢地升华,再来认识般若的法身、真理的佛陀;好比一个人从小学、中学读上去,才能念大学。佛陀的功行广大无边,不是一想可知,也不是一眼可以望尽的,当然更须要一步一步的去认识。我们认识了人间的佛陀,才能慢慢认识自己心里的佛陀。认识了心里的佛陀,自能豁然认识法身的佛陀。
  
  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讲于基隆极乐寺
 
 
 
佛陀的样子
 
   佛陀涅槃已经两千多年,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不能瞻礼到佛陀的真身金容,每念及此,不禁想到古人说的: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自从佛陀应身的金容涅槃以后,我们只能瞻礼到佛陀的圣像,那么佛陀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呢?
  
  一、佛陀的圣像
  
  (一)圣像的种类
  
  佛陀庄严的相貌,慈悲的金容,初学者只有从圣像上才能稍有认识。佛陀圣像的种类很多,有用木石雕刻的,有用金属铸造的,有用绢纸画印的。圣像之中,有的是坐着,有的是立着,甚至还有卧着的。无论是木石雕刻、金属铸造、绢纸画印,或是坐着、立着、卧着的,总是表现佛陀的慈悲庄严、崇高伟大,令人一见就会生起仰慕之念。
  
  佛陀的圣像,每一种式样,都含有它深刻的意义,象征着佛陀的一份精神,一份圣格。
  
  佛陀坐着的圣像,有的是结跏趺坐,宛如禅定;有的是左手放在盘着的腿上,右手高举,以掌心向外,这是说法的样子。前者是表征佛陀的自觉,后者是表征佛陀的觉他。自觉的意思是佛陀所以成为佛陀,必须经过相当的修持,思惟观照,深入禅定,方能识得自己;觉他的意思是,佛陀从体起用,以真理普利众生,用甘露法水,净化人群。
  
  佛陀立着的圣像,有的垂手站立,是为接引众生;有的开步行走,是忙于教化。见到佛陀伸出慈悲之手接引众生,在苦海漂泊的人,怎能不诚恳的皈投到佛陀的怀抱?忙于教化,正显出佛陀对他体证的宇宙人生真理,充满无限的热情;虽然已是功行圆满,也要用真理不休息的为众生服务。
  
  佛陀卧着的圣像,只有吉祥卧的涅槃像一种。涅槃,是福慧圆满,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佛陀的涅槃像,是由动归于静的意思。佛陀住世时,说法、行化,是由静生动,动有休止的时候,静则是无穷的悠长。佛陀的生命,参入天地之至奥,流入无终的时间之流中,故说由动归静。佛陀的圣像中,有示现涅槃的一种,表示佛陀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与日月并光,与天地同长。
  
  (二)雕像之始
  
  佛陀的雕像始于什么时候?在《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八卷和《大唐西域记》第五卷均有详明的记载:
  
  有一年夏安居的时候,僧团中不见佛陀,大家都不知道佛陀到那里去了?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天眼观之,告诉大家:佛陀上升忉利天宫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
  
  佛陀为什么到天宫说法?一、是为了报答圣母养育之恩。二、因为佛陀常在身边,世间有些人不乐闻佛法。三、因为教团多诤,佛陀离开一下,使好诤者能够幡然悔悟。
  
  大众知道佛陀到忉利天后,最想念思慕的莫过于拔蹉国的优填王。优填王受王妃的感化皈依佛陀之后,就对佛陀生起无比的恭敬供养之心。现在听说佛陀上升天宫,多日不见,他竟因思念之切而生起病来。
  
  优填王病后,大臣们建议优填王请有名工匠来雕刻佛陀的圣像,以便朝夕瞻仰礼拜。优填王大喜,立刻商请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接工匠上达天宫,亲观佛陀的金容妙相,雕刻五尺高的牛耳旃檀圣像。目犍连尊者接送工匠往返三次,旃檀圣像方才雕刻完成。优填王因此病愈,其欢喜自不用说。
  
  佛陀在忉利天宫说法约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佛陀重返人间,旃檀圣像竟起立迎接佛陀,佛陀微笑着对圣像安慰道:「你教化辛劳了!末世的众生还要靠你开导。」
  
  由此看来,雕刻圣像,并不在佛陀涅槃以后,佛陀住世时,就已经开始雕刻圣像供奉了。雕刻的旃檀圣像,起立迎接佛陀,这表征无论是佛陀的金身,或是佛陀的圣像,都是活泼泼的活在人间。
  
  (三)铸像之始
  
  佛陀的铸像始于什么时候?在《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八卷以及《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中,各有记载:
  
  第一、憍萨弥罗国的波斯匿王听到优填王用旃檀雕刻佛陀圣像,为了对佛陀的崇敬,也为了好胜之心,乃以紫磨黄金铸造圣像,高也是五尺,此即是最早的佛陀铸像。
  
  第二、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之后,给孤独长者上前顶礼佛足,禀白道:
  
  「佛陀,您圣驾驻锡教团时,这里的生活庄严、威仪,且肃静如法。有时佛陀到别处去弘化,这里没有佛陀做中心,在秩序上有所欠缺,大家的心灵上也有空虚寂寞之感。恳求佛陀允许让我们铸造圣像,当佛陀去他方时,我们可以瞻仰,见圣像如见佛陀,这样应能维系教团的清净,佛陀的威德之光也能永远普照着我们。」
  
  佛陀听后,慈悲的允许给孤独长者的请求。
  
  「佛陀,在铸造的圣像之旁,我们要安插幡盖,供养香花,也希望佛陀允许。」给孤独长者进一步的要求。
  
  「随各人的心意吧!」佛陀回答。
  
  从上面两段经文看来,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有很多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发心铸造圣像供人瞻仰了。铸造的紫磨金像,供奉在教团共修的道场中央,像一盏明灯,照亮信者的心灵。
  
  (四)画像之始
  
  《大唐内典录》中有一段记载:我国汉朝时秦景奉旨回月支国途中,看见优填王造的旃檀雕像,于是请画师照样画了一张,后来带至洛阳,皇帝见了,敕命在西阳城门和显节陵上供养,从此素丹流传,以至于今。
  
  另在《行事钞》中记载说:当初佛陀的诸大弟子,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所以请目犍连尊者引导工匠上天取图,如是来往三次,才完成逼真的旃檀雕刻圣像。汉朝以后,中国僧伽纷纷前往印度留学,回国时,都想把旃檀圣像请回中国供养,那时印度诸王对此圣像,皆恭敬保护,不准圣像出境。但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征,诸王就叫画工依照旃檀圣像描画,今日所传的画像,即是由此而来。
  
  依此说法,佛陀画像应始于佛陀涅槃几百年之后,但在《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涅槃时,大迦叶尊者担心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知道这个消息,会过度悲哀,发生意外,因此和雨舍大臣商量,恭画佛陀圣像,以解王哀。这大概是最早的画像吧!
  
  不过近年来发现,英国皇家博物馆中保存了很多佛陀的画像,其中有一尊画像,被当做国宝珍藏着,那幅画像据说是佛陀四十一岁的时候,弟子富楼那尊者所手绘的画像,文色原本至今依然历历。日本永平寺的住持北野,曾摄影带回日本,此像目前在台湾各地也有流传。
  
  如此看来,佛陀的画像又更早了,甚至比雕像、铸像还要早几年呢。对于佛陀的画像,《瑜伽法仪轨》上说:「所画的布绢大小随意,于莲华台上结跏趺坐,两手脐下如入禅定。」因为画像方便,信众家中皆可供奉,佛光能够普照家家户户,画像者具有无量的功德。
  
  (五)顶礼圣像
  
  佛陀的圣像,是木石雕刻的,是布纸描画的,有人说这是偶像。有些耶稣教的传教师,也批评佛教这种对木石、金属、布纸的偶像崇拜。
  
  事实上,人是不能离开偶像崇拜观念的。全世界的人都向他们国家的国旗敬礼,国旗不是纸就是布的,为什么要向纸和布敬礼呢?要知道制成了国旗的纸和布,它在国民心中,已经不是纸和布,而是代表国家的象征了。耶教徒向十字架祈祷,十字架上还钉着耶稣,十字架、耶稣,不也是木制、铁制、纸画的吗?耶教徒们为什么要向木、铁、纸张跪下来祈祷呢?
  
  一块布,做成帽子可戴在头上,做成鞋子就穿在脚下,布是没有贵贱的,做成的东西才有贵贱之分;一张纸印成父母的像,我们对这张纸像就会好好的恭敬收藏,若是印成连环图画,随便怎么拋弃,也不觉心中不安。纸没有贵贱,只是我们心上生起分别而有贵贱。金属或化学原料所制成的圣贤之像,会高高的供奉起来,若是制成儿童玩具,如不倒翁,放在地上踢他几脚,取笑他也不要紧。一切物质都是一样,做成什么就是什么,佛陀的圣像是金属、木石、布纸所做成的,但在我们的心中那已不是金属、木石、布纸了,他是大智大觉的佛陀圣像!
  
  从事相上来说,我们修行应该有目标,偶像可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的修持,当我们瞻仰佛陀慈悲的圣像,心中顿息贪瞋的妄念;当我们礼拜佛陀庄严的相好,行为自然端正不敢放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对圣像恭敬顶礼就会有所感应。
  
  从法性上来说,真正没有偶像观念的是佛教徒而不是耶教徒。
  
  有一次,丹霞天然禅师在一所寺院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纷,丹霞便将佛殿上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取暖,寺中纠察师一见,大声怒斥道:
  
  「该死!怎么将佛像拿来烤火?」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丹霞禅师从容不迫的回答。
  
  「胡说!木头佛像那有舍利?」纠察师仍是大声怒吼。
  
  「既是木头,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仍从容的取佛像投入火中。
  
  丹霞禅师觉悟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他才是佛教真正的弟子,才是认识了佛陀的圣者。没有觉悟的时候,要恭敬圣像,觉悟了以后,心外无佛,可以说圣像就在自己心中。
  
  唐宣宗未登基前做小沙弥的时候,他见到黄檗希运禅师在佛殿中央拜佛,他站在身后聚精会神地看着,忽然想起希运禅师常说的话,竟模仿说道:
  
  「你常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你现在礼拜又是做什么?」
  
  希运禅师听了,回头就给他一个耳光,说道:
  
  「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做如是求!」
  
  希运禅师的话,是一般浅知浅识的人无法体会的真理;当我们向佛陀圣像顶礼时,是凡夫心和佛陀心的交流啊!
  
  二、佛陀的金容
  
  (一)圣容金身
  
  佛陀真正的样子,是清净无为的法身,从法身理体而显的妙用,就是应身的金容。佛陀的法身,连登地的菩萨都不能完全测知,佛陀的弟子,只能从金容的相好上去认识伟大的佛陀。
  
  《心地观经》上说:「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两千五百多年前,为一大事因缘而降诞于世的教主佛陀,有着百福庄严的相好。佛陀的身体是黄金的颜色,有一丈六尺高,《阿含经》中说佛陀是「希有金容如满月」。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就是佛陀的圣容。
  
  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是未闻佛陀说法,初见佛陀的金容就决意皈投佛陀出家的。大迦叶尊者,本是婆罗门的富豪,在多子塔边逢到坐在树下的佛陀,他为佛陀的金容相好所摄受,不知不觉地向前顶礼,宣誓加入佛陀的教团;富可敌国的须达长者,作客南方,在夜中逢到佛陀,月光下,他也为佛陀的圣容所感动,跪在地上请求佛陀能到他的故乡去宣扬真理,普渡众生。
  
  在佛陀传教的生涯中,把迫害者慑伏回头,把顽强者感化皈依,有很多也是由于佛陀慈悲威严的相好。叛徒提婆达多,收买了六名强盗去行刺佛陀,但被佛陀的金容所流露出的威德之光征服,这六名强盗即刻放下刀剑跪在佛陀面前忏悔;鸯掘摩罗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佛陀特地在路上和他相逢,天不怕地不怕的鸯掘摩罗,一见佛陀的金容,心中不由一惊,五体投地的请求佛陀准许他重新做人。
  
  山中的猿猴,采摘野果,毫不畏惧的献于佛陀的金容之前;酒醉的狂象,见到佛陀金容,流出悔过的眼泪。如日月之光的佛陀金容,如万德庄严的佛陀相好,使凶恶者生起慈悲,使暴戾者变为平和,在五十年传教的岁月中,睹佛陀金容而得救的,真是不计其数。
  
  (二)金容相好
  
  形容佛陀的金容相好,在经里都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指佛陀的身体金容,微妙的形状,可以一目了然的叫做相,不易觉察而使人见了生起爱乐之心的叫做好。八十种好是因三十二相而有的,所以又叫做八十随形好。
  
  这样圆满的三十二相,并不是天生如此的,佛陀是经过九十一大劫的修行,才成就了三十二相,在《百福庄严经》里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即如经云:「百劫修相好,三祇求福慧。」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相,每一好,经里都有记载,三十二相是:
  
  1.足下平满,没有凹处。2.足下轮形,千辐轮状。
  
  3.手指细长,白净如雪。4.手足柔软,毫不粗硬。
  
  5.指间缦网,交互连络。6.足踵圆满,无凸凹处。
  
  7.足背高起,前后均平。8.股肉纤圆,有如鹿王。
  
  9.手长过膝,端严如山。10.男子之根,密藏体内。
  
  11.头足之高,如两手长。12.一一毛孔,生青色毛。
  
  13.身毛上靡,向上偃伏。14.身体之色,有如黄金。
  
  15.身放光明,四方一丈。16.皮肤细滑,柔软如油。
  
  17.足掌肩顶,平满无缺。18.两腋充满,无有凹陷。
  
  19.身体平正,威仪严肃。20.身形端直,毫不伛曲。
  
  21.两肩平满,丰腴异常。22.口中牙齿,计有四十。
  
  23.齿白紧密,洁净而坚。24.牙齿平齐,毫不参差。
  
  25.两颊隆满,如狮子颊。26.咽中津液,润食美味。
  
  27.舌广而长,柔软细薄。28.口中音声,远能听闻。
  
  29.眼以绀青,澄如大海。30.眼睫之毛,殊胜非凡。
  
  31.两眉之间,白毫放光。32.顶成肉髻,无能见顶。
  
  八十种好是:
  
  1.无见顶相。2.鼻高不现。3.眉如初月。4.耳轮垂埵。
  
  5.身体坚实。6.骨际钩锁。7.身旋如象。8.行时现印。
  
  9.爪如赤钢。10.膝骨圆好。11.身上清洁。12.皮肤柔软。
  
  13.身不弯曲。14.指圆纤细。15.指纹藏覆。16.脉深不现。
  
  17.踝不突出。18.身相润泽。19.身形满足。20.行不逶迤。
  
  21.容仪具足。22.行止安详。23.住无能动。24.威振一切。
  
  25.见者安乐。26.面大适中。27.貌色不挠。28.面容美满。
  
  29.唇如赤色。30.言音深远。31.脐深圆好。32.毛发右旋。
  
  33.手长过膝。34.手足如意。35.手纹明直。36.手纹细长。
  
  37.手纹不断。38.见者和悦。39.面广殊好。40.面如满月。
  
  41.说和悦语。42.毛孔出香。43.口中出香。44.容如师子。
  
  45.进止如象。46.行如鹅王。47.头如醉果。48.声分具足。
  
  49.牙齿白利。50.舌色如赤。51.舌薄而长。52.毛多红色。
  
  53.毛软而净。54.眼广而长。55.死关相具。56.手足莲色。
  
  57.脐不现出。58.腹不突出。59.腹细匀适。60.身不倾动。
  
  61.身相持重。62.其身长大。63.手足软净。64.光长一丈。
  
  65.光照身行。66.等视众生。67.身相雄伟。68.不轻众生。
  
  69.声不增减。70.说法不着。71.随缘说法。72.音应众声。
  
  73.次第说法。74.观不尽相。75.观不厌足。76.发长而好。
  
  77.发长不乱。78.发自旋好。79.发如青珠。80.有德之相。
  
  上面所叙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各经的记载,稍有出入,但佛陀的金容不同凡人,自无异议。比方说佛陀是丈六金身,当时有一外道怀疑,他用尺去测量佛陀究竟有多高,但他量了丈六,又是丈六,永远量不完。《西游记》里叙说孙悟空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但他翻了几十个斤斗,也翻不出如来的掌心,这正可以形容佛陀的金容相好,崇高过山岳,深远逾海洋。
  
  三十二相中有一广长舌相,是形容佛陀说法的音声,可以远闻。音声究竟能传播多远?在《宝积经》中,说到佛陀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有一次想测量佛陀说法的音声,飞翔到距离娑婆世界无量远的东方佛国,再测听佛陀的音声,依然可以听到。数千里外的欧美广播,我们现在况且能够收听,何况功德巍巍的佛陀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是我们凡夫所了解的佛陀,佛陀的真正金容相好,又岂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能形容包含的?
  
  (三)八相成道
  
  佛陀的金容虽然有着无量的相好,但是佛陀诞生在人间,他终究也是人。佛陀在人间整整八十年的教化,这说明佛陀一生的经过,就是八相成道。兹将八相成道略述如下:
  
  1.降兜率:佛陀由燃灯佛授记,是娑婆世界的补处菩萨,先住于兜率天的内院之中,经过四千岁,观察娑婆世界教化的机缘。
  
  2.入胎:在兜率内院住满四千年后,即乘白象由天而降,由圣母摩耶夫人右胁入胎。
  
  3.诞生:在四月八日的艳阳天气,于蓝毗尼花园中降诞,降诞后即能行走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4.出家:二十九岁的时候,因感念世间无常,弱肉强食,而且人间多不平现象,遂毅然骑马逾城出家学道。
  
  5.降魔:在修道的时候,内心有贪瞋烦恼的魔,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征服魔军的邪恶,不为魔女所诱惑,这需要大雄、大智、大无畏的降魔精神。
  
  6.成道:降魔以后,终于在十二月八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
  
  7.转*轮:佛成道以后,于五十年中,谈经说法,把真理弘遍人间,使*轮常转于世。
  
  8.涅槃:八十岁的那年二月十五日,教化因缘已满,遂于娑罗双树下进入涅槃。
  
  佛陀是人间的大圣者,佛陀既生于人间,他的金容相好,就有婴儿、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不同,大迦叶尊者命雨舍大臣所绘的八相成道经过,正可说明佛陀一生的化迹。
  
  (四)金身受灾
  
  佛陀的金容圣身,是那么相好庄严,但是应身的佛陀,在人间的活动,并非顺心如意,百无阻碍。
  
  佛陀的教法,说明这个世间是无常苦迫的,而佛陀一生有为的金容圣身的变化,也正说明世间诸行无常的真理。不管怎么说,功德所修积而成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是有为的身相,不是无为的法身。佛陀应化的有为金容圣身,所受的灾害,也是难免的。
  
  佛陀在行路的时候,曾遇到两次灾害:一次是行走轲地罗山时,被怯陀罗毒树的木刺刺伤足踝;一次是在耆阇窟山下经过时,被提婆达多从山上推下的巨石击伤右腿流血。
  
  佛陀有两次对大众宣布他患病的消息:一次命名医耆婆为他调下痢的药,服用后病愈;一次背痛命阿难尊者到村中乞求牛乳,命大迦叶尊者为其诵念七菩提分,病苦得以消除。
  
  佛陀又有两次遇到饮食的困难:一次是在婆罗村安居的时候,适逢饥馑之年,在三个月中,每日唯食马麦充饥;一次出外乞食不遇,空钵而还,只有饿着肚子等待天明。
  
  另外,婆罗门的战遮女,曾当面指着佛陀的金容,诬蔑佛陀;拘利城的善觉王,指着佛陀的圣身,批评佛陀……。佛陀的圣身金容,遭受如许的灾害,不, 了解此中深义的众生,很容易生起疑惑,憍萨弥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曾经针对此问题请问佛陀:
  
  「佛陀,您的金容相好,品德威严,是天上人间所没有的,但是佛陀您在传播真理的生涯中,为什么会有那些灾害呢?」
  
  佛陀回答:
  
  「大王,诸佛如来的永恒之身是法身,为度众生,才应现这些灾害,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塔供养,这些都是方便善巧,欲令一切众生知道业报不失,令他们生起怖畏的心,断一切罪,修诸善行,获证永恒法身,无限寿命,清净国土,不要留恋娑婆世界的有为色身。」
  
  波斯匿王闻后,疑云顿除,欢喜踊跃,他不但认识了佛陀的金容,更体会到佛陀甚深的大悲心。
  
  伟大的佛陀,他的圣身金容,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但佛陀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那灵山会上,百万人天中央端坐着的相好庄严的佛陀,也将永远依稀的浮现在每一个人脑海里。
  
  三、佛陀的真身
  
  (一)无相真身
  
  佛陀的圣像,我们到处都可瞻礼;佛陀的金容,两千五百多年前,确实曾应现于世间,但佛陀的真身究竟是什么样子?
  
  唐顺宗问佛光如满禅师道: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唐顺宗仍然有疑,又再问道: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再回答: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佛陀的真身,就是法身。法身,才是佛陀真正的样子,但法身无相,九住菩萨尚不能见,何况给无明烦恼遮蔽了的众生?法身,无为无作、无形无相、无去无来、无始无终,我们怎样才能见到佛陀的法身呢?
  
  经云:「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可见法身不是在形相上求见的,法身完全是修证的问题。
  
  《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法身是离语言、离文字、离思量的境界,「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法身,就是虚空身,虽无形无相可言可见,但无形而无不形,无相而无不相,法身是横遍十方,充实法界的。
  
  太原孚上座,有一次在扬州讲《涅槃经》,讲到三德法身的时候,广谈法身的道理。当时有一位参禅的禅师,在法会中听得失笑起来,讲经下座以后,孚上座搭衣持具,很虚心的向失笑的禅师顶礼道:
  
  「适才某所讲法身,莫非有不是吗?」
  
  禅师回答:
  
  「你如要认识法身,请你停讲三日,闭目深思,看看法身究竟是什么样子?」
  
  孚上座听后即宣布《涅槃经》停讲三日,自己闭门参究,三日后,他对法身似有所悟,很欢喜的说道:
  
  「法身之理,犹如太虚,
  
  竖穷三际,横亘十方,
  
  弥纶八极,包括两仪,
  
  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从这个公案,知道法身非从形相上去了解,非是语言可以说明。圣像金容,一说或一看,就能知道,唯有法身不是眼耳可以了知,佛陀的无相真身是要从心上去认识的。
  
  (二)真身相用
  
  法身之体,虽然不是有形可见,有相可看,但法身的庄严德相,微妙之用,又不是完全不可知道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说:「法身毕竟体,非彼相好身;以非相成就,非彼法身故;不离于法身,彼二非不佛。」佛陀的圣身金容,不是法身,但圣身金容确又是从法身所显现的相用。
  
  在《密迹经》中说:佛陀圣身,虽然分有法身、报身、应身,可是三身又不二,因为报身、应身,是从法身理体上现起的,离了法身,也就没有报身和应身,所以从应身的金容上也可以测知佛陀的法身。当佛陀应化世间,到处说法时,在每一讲经的法会中,有见佛陀是金色身的,有见佛陀是银色身的,甚至还有见到佛陀是砗磲、玛瑙、琉璃色之身的;有的见到佛陀与人无异,有的见到佛是丈六金身,与转轮王无异,或见三丈、千万丈等种种不同之身。甚至佛陀说法的音声,也有种种不同,有柔软微妙声、有狮子大吼声。其所说法,也是随着各个听众的根器而不同,有闻布施、持戒,也有闻禅定、智慧、解脱、大乘法等等。这不就是从真身本体上所显现的不可思议的法身神力吗?
  
  我们从各种经典中知道,教主佛陀常常在同一个时间,在千万国土里作佛事,有种种名号,有种种身形,有种种教化,这不就是从法身所显现的相用吗?若非法身能显相用,何能至此?一佛的国土是三千大千世界,娑婆只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小世界,佛陀应现世间,若非法身到处可显相用,何能教化三千国土?
  
  《大乘起信论》说:法身,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实识知。由此可知,娑婆世界的一切,无一不是法身的相用,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在觉悟的圣者眼中,无一不是佛陀的真身,无处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将有为的身形进入涅槃,是佛陀契合法性,把真身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中也都有佛陀的真身;佛陀至今还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也活在佛陀的法身中。
  
  不但我们活在佛陀的法身中,《楞严经》说:「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这如来的心,就是佛陀的真身;宇宙万象,都是佛陀真身的相用。
  
  (三)真身处处
  
  法身,是佛陀的真身,这真身遍满十方虚空法界,所放的光明遍照无量的国土,唯有具足十住的菩萨,才能常常听到法身演说妙法。法身,是佛陀的境界,《华严经》说:「大海之水可饮尽,剎尘心念可数知;虚空有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境界。」佛陀在各经中不时的指导修学的弟子,如何亲切的认识佛陀的真身。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自性,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就能见到佛陀的真身。《金刚经》也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法在佛在,信法就是信佛,佛陀所以是佛陀,因他能契合法性,证悟法性,和法性打成一片;不相信法,不恭敬法,不了解法,就不能认识佛陀的真身。
  
  佛陀的应身,应现的因缘将了,要进入涅槃的时候,弟子们都很悲哀,佛陀就对大家说道:
  
  「你们不要悲哀,有为的、年老的应身如同破旧的车子,破旧的车子毁坏了,用保养来继续使用,不是永久的办法。我可以把这有为的肉体生命,活上数千万年,和你们共同在一起。但有会合就有别离,这是不变的道理。佛陀进入涅槃,在法性中照顾你们,让佛陀的生命,和无为的法身相应,这生命才是与天地同长,与日月同光!大家今后若能依我的教法而行,那绿色的杨柳,那青青的松柏,都是佛陀的法身。」确实,能依着佛陀的教法而行,就能见到佛陀的真身。
  
  因此,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陀的真身,三十七道品、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是佛陀的真身,甚至奉行这些教法的僧团,就是佛陀的真身。
  
  (四)常住真身
  
  佛陀的真身,佛陀的法身慧命,就是六和敬的僧团,佛陀常说:「能供养僧,则供养我已。」可见佛陀多么重视僧团!所谓「绍隆佛种」、「续佛慧命」,都要靠僧团。所以,僧人务必在四方努力弘法利生,让佛陀有无量的真身遍满在世界之上!
  
  一九七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讲于宜兰念佛会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禅学与净土—禅净篇(人间佛教系列9)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