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点击:3556]   [手机版]
背景色
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身而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利与义务是并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享权利,却不尽任何义务。然而在今天这个社会,许多人不能掌握权利与义务间的关系,认为只要能够争取到的,就应该尽量争取;如果不争取,就好象很愚痴,是一种损失,结果造成轻忽责任却很重视享有权利的错误观念,并且引发种种乱象,以致于人心浮不安;而少数人的心不安定,浮没有安全感,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不安定。就像一个金鱼缸里的鱼原本彼此和谐相处,如果来了一条斗鱼,其他金鱼就会遭殃,不得安宁。
  
  如果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享权利而不尽义务是违背因果原理的,如同没有种而想吃,没有种豆而想吃豆,这是不合理的。常言:「种得,种豆得豆。」但是种,一定可以得吗?种豆,一定可以得豆吗?如果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恰好风调雨顺,季节到了,自然可以采收到许多甜美的果;但是如果运气不好,播种之后遇到狂风豪雨,气候异常,收成势必受影响。所以,佛法不但强调有果必有因,而且在因果的关系之中,还要加上因缘,因缘若是恰到好处,便会得到好的结果;因缘不具足,即使有好的因,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的果。
  
  然而因缘错综复杂不可思议,面对无法预知的因缘,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努力耕耘,便会有收获的希望;不耕耘,即使得到收获,也是非分之财、横财,不应妄取。而耕耘若有任何收获,应该要对成就这因果、因缘的一切人、事心存感谢。可惜社会上有许多人的因果、因缘观念不明,权利、义务不清楚,自私自利的结果,反而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为他人带来灾害。自私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事实上是最吃亏的;不自私的人,看似吃亏,其实才是真正的利他又利己。
  
  (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了安定人心,应当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心经》中指出佛教的人生观包括以下三点:
  
  1.三世因果,还愿受报
  
  有一次达赖喇嘛在演讲中谈到生命的现象,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造了恶业,没有受到报应;反而是造了善业的人,没有得到好报?」达赖喇嘛回答说:「这是因为你们不相信有过去和未来,如果你们相信有三世因果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就不会觉得忿忿不平了!」其实,这就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观念。
  
  人除了接受果报外,从三世的因果观来看生命的目的,还包括许愿及还愿。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一生中不断的努力,不管现在过得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都要一边受报、一边还愿,不断的努力、再努力。
  
  2.四大假合,欢喜自在
  
  《心经》亦指出,我们的生命是由五个项目构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属于物质的,一类是属于精神的、心理的。物质部分是指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在出生之前是没有的,父母生下我们之后才具备了;而这个色身,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从胚胎渐渐形成一个人,因为身体会不断、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说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是无常变化的。
  
  除了色身等物质现象,举凡世间诸事,都离不开无常的变化,生与灭、得与失都是相对的,因为有得、有失、有生、有灭,生命才得以不断地成长。所以,我们要善加运用宝贵的生命,不管是来受果报也好,或是还愿也好,应该欢欢喜喜地过,自自然然地面对,如此便能把生死看透。
  
  3.五蕴皆空,奉献利他
  
  《心经》所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其中第一蕴包括色身,后面的四蕴是精神体;用佛法的智慧来看,五蕴并不是实有的东西,只因为众生太在乎自我,自私自利,所以有了五蕴的生命,而造种种的恶业。
  
  可是菩萨知道由五蕴形成的生命,不管精神的也好、物质的也好,都不是永远不变的,念念都在生灭、念念都在变化,在无常的变化中,唯有智慧是不变的。因此《心经》告诉我们,如果学观世音菩萨,用佛的智慧来照见五蕴皆空,了解生命是由物质和精神的五蕴所构成,都是空的,就能够从自我中心的烦恼得到解脱。
  
  可惜大多数人看不透无常、不明因果、不识因缘,所以产生许多执着。由于执着,所以不需要的也想要,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引发种种罪恶的行为,又因为这些罪恶的行为,使得来生又要再去受报。
  
  相反地,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要的,就不会要,想要的东西,也不会刻意追求,即使得到了,也会奉献给别人,并且以此来广度众生的苦厄,这就是由智慧而产生慈悲。唯有这种「以利他来自利」的智慧,才会让我们的未来得到究竟的平安。
  
  (二)四要安定人心
  
  虽然《心经》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当前人类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社会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们价值观念混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的分际,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着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而且现代人「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会导致内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
  
  1.需要VS.想要
  
  生命与生存密不可分,确定了生命的目的,生活才有价值;而生活的价值是由主观的自我中心,以及客观的社会环境所共同建构而成的。在这个价值之中,有一些最基本「需要」的东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物质的生存条件可以非常简单,举凡生活上最基本的吃、穿,以及居住的生活空间、环境等,这是连原始人也可以很容易拥有的。到了现代社会,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如交通工具、电脑、电话等,也成为社会大众的必需品。
  
  「想要」是指除了必需品之外的额外需求,往往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或是装点外在场面的奢侈品、装饰品等。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分地位,需要有适度的庄严,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种需要,但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宜。
  
  精神生存条件就不一样了,如果是主观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乐、更自在、更富裕、更满足,这也是需要,因为对某些人来说,没有了它就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但其实这是一种欲望,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空虚,所以也是自私的「想要」,因为站在大环境的客观立场来看,没有它,还是能生存,还是能发挥生命的价值。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才觉得没有了它生命很空虚,觉得没有了它活得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
  
  其实,在面对一些抉择时,很容易混淆「需要」与「想要」,尤其当有钱、收入好时,自然会去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例如鞋子还可以穿,但有新款上市后,因为害怕落伍而去买,在那个时候会认为跟得上流行,对个人生活是绝对「需要」的。可是,当经济拮据时,就不会觉得跟得上流行是这么的「需要」了。
  
  2.能要VS.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应强求。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着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却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至于「该要」、「不该要」,若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分际。许多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这时候就应该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自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
  
  3.心灵环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却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但是在这纷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平衡这「四要」?又该如何取得内心的安定呢?
  
  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练习着时时觉察自己的起心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我为你祝福 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我为你祝福 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我为你祝福 从〈大悲咒〉谈如何祈福有福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