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卷一 静思 之 清凉月
 
[静思、智慧、爱] [点击:3869]   [手机版]
背景色
静思、智慧、爱 
证严法师
卷一 静思 之 清凉月
 
 
 
  卷一 静思
 
  1.清凉月
 
  菩萨心如清凉月,
  常游太虚毕竟空。
 
  明心
 
  佛教中有一句话:「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我相信大家的心都像月亮一样,那么的圆融、清凉、清静,显露出它无比的柔光,常常照彻大地;在黑暗中唯有月光,才能破除大地黑暗。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中第一句即言:「人天长夜、宇宙黯黮,谁启以光明……。」人生的罪恶大多是黑暗中造成的,这里所说的黑暗,不是大自然黑暗,而是众生心地中的黑暗——心中的那分良知被罪恶的乌云所掩盖,以致无法发出人人自性的良性,所以才会造成惊天动地的罪恶。
 
  佛教的教育,就如太虚中的凈月,能照亮众生的心地,启发良知,发出良能。你能说抢劫作案的人没有能力吗?只因他昧于良知,掩盖了良能,却发出了一分罪恶可怕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用真心推行佛教的教理,如一轮明月,照亮众生心,它不但是一分光明,也是一分清凉。
 
  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希望每个月圆之夜,抬头仰望明月,照亮我们的心地,培养我们的心地,培养菩萨的精神,普照大地迷惘中的众生。
 
  如来
 
  佛教徒向往的目标就是如来的境界。什么是如来境界呢?
 
  六明法数解释:「如者,就是一心真如,自性中来。」也就是真的意思,每一个人真而纯的本性就叫做「如」。一般人就是杂念心重,本来我们与佛有同样的清凈、单纯的本性,只因为受到社会上欲与情爱的熏染,以致充满杂念的不定心,感染了贪、瞋、痴的恶习,一念真如的本性就因而被迷住了,学佛就是要唤醒内心的真如本性。
 
  「来」,就是「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显现。」 
 
  我们学佛应不是为了脱自己,而是为了救度众生;用佛陀的心来救世间的众生才是。
 
  无常
 
  有一次我去玉里,正好碰上一件个案,案主是以前地方上有钱有势、呼风唤雨的出名人物,而现在却落得财产散失,车祸、重病又接二连三降临,贫病到需要我们救济的地步,真正印证了富不过三代的格言。这就是无常啊!父母的财富不一定能庇荫子孙,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有钱、有名、有势是一辈子永久的事。
 
  台北市有一栋十四层的大楼,在地震中变形了,甚至二、三楼已无法再使用。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人生事物都有变化的可能;有的人从无变有,有的人却从有变无。我曾看过很多人,他们过去的生活一无所有,却靠着勤奋而成就大事业,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无」的人,而「有」的人也不可得意忘形。
 
  最踏实的事,就是今天我有多少力量,就赶快付出,做一些有利益人群、社会的事。
 
  服务人群
 
  现在的人每天都很忙碌,但也需要争取时间,为社会做些服务工作。因为,平时事业的忙碌,与义务性志愿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忙碌,那种心灵上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肯付出心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因为是抱着义务的精神服务人群,所以无论再怎么忙碌,也会感到很愉快,但如果是为了职业或做事业,争取利益而忙碌,那他一定会忙得无可奈何,忙得非常烦恼。
 
  所以,同样的人生,同样的忙碌,却有着不同的心境。
 
  快乐忙
 
  有一句话说:「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吃饱饭没事做的人,一定不快乐,一点意思也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世间又有谁会是闲人呢?看社会上每个人,每天总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状,而他们忙得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活得很无聊,正事不做,却忙着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这种忙,我想,在饱乐之后,一定是疲倦与空虚。人生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浪费掉了,真正快乐的工作,他却没做到。
 
  什么是人生快乐的工作呢?凡有利于社会群众的工作,都是快乐的。但有人却不这么想,每天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造成了心胸不能开阔,无法接触到真正善良可贵的本性,把自己关闭在私我私欲中,宁愿空拋时光在无所事事的是非无聊中;这种人生毫无人生价值感,哪有乐趣可言?
 
  「忙人无是非」,的确是。因为人生苦短,而真正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如计划、推行……,时常都是要分秒必争、心无旁骛,为人群、福利事业而努力。他们过得殷实而富有意义,这种「快乐忙」的人生,哪有空闲时间去惹是生非呢?
 
  第一步
 
  「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佛陀与凡夫没有不同,释尊虽已成佛,但在成佛之前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他爱真理的心比我们恳切,而且他除了爱真理之外,还能身体力行,所以能较早抵达目的地。而我们求真理的心不切,少了这分毅力、勇气,因此仍然停留在凡夫的阶段。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身体力行,提起信心、毅力、勇气,凡夫也一样可以成佛的。
 
  心灯
 
  常有人说,修行学佛要学什么呢?就是在洗除我们的心源恶念。用什么方法来洗除呢?用什么方法可使凡夫的观念,进入圣人的境界呢?那必须走上学佛的轨道;有了轨道,就不容易出轨,这也是学佛的目的。
 
  人生迷茫,是心迷而不是人迷。迷就是不觉,不觉就是不知。但是,知而不去做也无用,知而且又肯身体力行,才会有成就。
 
  佛教徒不可有自私自利的心,有的人听说某寺院有法会,就赶去拜拜,吃一餐保平安……。其实,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须先得理;理得心安,即阖家平安。
 
  也有人说要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是要从我们的心点起来,佛前的灯你们不必刻意去点,最主要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要如何点心灯呢?我们去寺院拜佛最主要的是礼佛求法,有了佛法,才能滋润我们的慧命、智识。所以,我们如能懂得佛法,能体会佛陀的精神,才能够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
 
  财物如能善用,除了能养家无乏外,又能救助别人,那才是真正的福利事业,福利人群。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平时念佛,这分心就是大善根,热心于慈济志业就是大福德。但是这分大善根、大福德若是不能持久常行,那只不过是一粒种子,把善因种子种植在心田,必须不断地培育它。
 
  要如何培育呢?必须身体力行。
 
  有这分救一切众生的心,有这分解救众生的大愿,就是佛陀的心,若仅有心(善根)而没有行(福德),也难成就;所以说念佛是善根,布施救济是福德,必须要善根福德并行,才能有所成就。
 
  以佛心为己心
 
  当初我设立慈济的目的是为佛教、为众生,希望佛教不只是挂在嘴上而已,而是要显扬出来,把佛陀的精神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使事(慈济精神)、理(佛陀精神)并行;同样的,善根是理、福德是事,善根福德具足也就事理圆融。
 
  我们庆祝佛陀的诞生,就是自己的心中时时有佛,每日每时都是佛陀的诞生纪念,把佛心永远存放在我们的心中,时时勉励己心要如佛心。
 
  启发良知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有人带福来人间,也造福在人间;有些人是带业来人间,也造业在人间。学佛就有自己转「业」为「福」的能力。
 
  要如何才能转恶业而造福人间呢?那就需要接受佛教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力量,能把我们本具的良知启发出来,亦即将慈悲本性——「良知」从欲尘中显现出来。
 
  大乘慧心
 
  中秋月圆,以佛教中所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下有很多江水,而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只要有水就可映出月亮。这比喻佛陀来人间,其所教育的目标,本来只有一个——成佛之道的大乘教育。唯众生的心量与领受力不一,故不得不分层施教,所以有三乘教法,三乘就是大乘、中乘、小乘。
 
  小乘的佛法,教化根机浅、慧根薄弱的人,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教法。中乘是独觉辟支佛,独觉辟支佛的智慧较利,他只看到世间的形象,就能体悟人生无常,生命苦短而自得觉悟,这就是中乘。再说大乘,就是菩萨乘、佛乘,大乘是转愚迷为智慧。对独善其身者,鼓励启发他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彻人间的真理。对物质享受能看得淡,一切物质只是提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利用品。慎勿被物质所利用,或受物质迷惑。
 
  所以说,佛陀教育我们,小乘、中乘最终的目标是大乘的慈悲、智慧。这也就是自爱之前,必须先去爱人,如同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自己要成就,必须先成就他人,也就是「己达达人」,这就是大乘的精神。
 
  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释迦佛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都是大乘的表现。
 
 
  大愿慈悲
 
  我常说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拿出至诚的心,有至诚的心,何患事不成呢?何患愿不了呢?我一向不谈神通、怪异,但偏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发生,这就是心力。
 
  学佛先从我们的心学起,修行也要从我们的心修起,救世也要从我们的心救起,如有这分慈悲周切的心,我们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具有菩萨的精神。我们礼拜地藏王菩萨,其实是礼拜我们心中自性地藏的本能——大愿;念观世音菩萨是念出我们心中的本具良知——慈悲。
 
  我们如能了解拜佛、学佛的意义,即能成就这分佛教的事业,我希望大家能提出这分真诚的意愿,以佛陀所教化的大乘心,来普济一切众生,立地藏王菩萨的愿,发观世音菩萨的心,那么此刻的我们,人人都是地藏王菩萨,个个都是观世音菩萨了。
 
  圣化教育
 
  佛陀辛辛苦苦的教导众生,只为了一大事因缘,故现于世。经云:「佛陀出现人间,是为大乘作因缘。」大乘的因缘就是教一切众生发大乘菩萨心,使一切众生达佛的境界。这也是佛教教育的唯一目标。
 
  现在的人往往佛、道不分,真正的道教不是妈祖,也不是关公;佛也不是神,佛陀本已圣化,而不是神化。圣是圣人,佛陀是我们心目中的圣人,是人格至高的升华,真实人生智慧的引导者;神则是出没无常,空幻无踪,牵强地说:是飘荡的神(灵),神在佛教中是列入鬼神道,不超出三界,他的灵神不离尘,不能脱俗。我们恭敬佛陀,因为圣人是真实的存在,是真正出入世间来教育众生的人。所以说佛不是神,神也不是佛。
 
  「神」是否属道家呢?也不是,真正传统的道家,有道德的精神及教育书籍,如老子、庄子,他们这分道德及哲学性的教育,已流传于后世。而妈祖、王爷一切的神又是什么教呢?我认为:他们非佛非道,而是一种民间的信仰,有信无教。是民智未开时,一种存在于人民心目中虚幻的信仰寄托。
 
  有人认为佛教是科学的,那也没错。因为佛教中说三千大千世界,人类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只是宇宙间的一个世界,这难道不科学吗?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已揭穿了宇宙的真相,大胆地说:「娑婆世界上下虚空,更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以科学的观点来看,谁说地球不是虚空中的一个世界呢?现在的科学发达,只是佛教科学观的证明而已。
 
  佛教同时是心理学、哲学或科学的,只要研究佛法,都能得到圆满解答。佛教的教育,包罗万象,如知识渊博的学者研究佛法,越钻越深,大有精深奥妙的感叹!而一般的学者也能受用。所以说:佛教是有教无类,老年人可以接受,年轻人也可以接受,三根普被。
 
  云开见青天
 
  今天我们有缘能以佛教的精神来推动慈济的志业,为人群服务,这是最纯、最诚、最清凈的善念,像是晴空无云万里天一样。我们的凈心爱念,就像是一片晴空,无一点云遮住。这就是因为每个人抱着不求回报的精神,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我们的心要像明月一样,只要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只要云开就见青天。能像晴空一样地宽阔,如此的人生才能逍遥自在。
 
  佛教中有句话,形容出家人的生活:「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多逍遥洒脱啊!在家的居士只要心无乌云遮蔽,能看得开,任何人都可以海阔天空、逍遥自在。
 
  人性教育
 
  过去佛陀在世时,他教导众生,可说是一种社会民间的教育。二千多年前的当时,民间教育水准低落,靠着宗教才能引导人群走上人伦智识轨道,教育人群互相帮助,发挥人性的本能及爱心。
 
  佛陀入灭后,他的教育变成了宗教形象化,演变至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仪式而已。这是佛教中不幸的事,因为一般人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宗教,只是拜拜而已,有拜拜的仪式,就说是宗教,这与佛陀在世时对我们的教导完全成了两回事。
 
  我一直期待佛教能恢复佛陀时代的教育,如此一定能引导众生的心理,启发众生的智慧慈悲,以发挥人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的本性。
 
  生老病死大医王
 
  人生多苦,但莫过于有生、老、病、死四大苦。世人也许会认为生怎么会是苦的呢?生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其实,生是苦的,因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开头;有生就会有死。而反过来说,死也就是生的起点。
 
  凡夫生死不能由己,随业力而舍此投彼。我们过去未受到佛陀的教育,不知造了多少业,今世依照不同的业,来人间受着不同的苦。世间人生活的形态是甜是苦,是幸是不幸,都是过去生的业力所带来的苦或乐的业报,我们应该以一分欢喜心来承受。所以说:这生的结束是来生果报的开始。
 
  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出发点,死是把过去的业消掉,所以死等于是解脱(只要不再造恶因)。宗教上所说的生死与社会上所说的生死并不一样,社会上说到生就想到要恭喜,其实在佛教上来说,死才是真正的恭喜——因为它已消掉了一段业缘!
 
  人生的罪与福是人自作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爱的也是人。看你怎么做,做好的,「生」便值得恭喜;如果做恶而来,「生」于人于己都是苦啊!
 
  老也是苦;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老更痛苦。除了身体不自由,六根衰败、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清楚、牙齿掉光了不说,自身的活动也无法像年轻人那么利落,意识也无法像年轻人那么敏捷。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慢慢退化,有人说人生七十才开始,这句话也有其道理存在,因为从七十岁开始又像小孩子一样了。
 
  目前老人问题,已成了社会问题之一。过去的老人受年轻人的敬重,而社会变迁的结果,现在的老年人太凄凉了,所以我在建院时就有人提议应该建一座老年人安养院,这也是我将来计划进行的工作之一。
 
  老是苦,死也是苦,病了更苦啊!生、老、病、死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然而,病是可以预防的,病是人生最痛苦的,有身病也有心病。身上的病需要医生来治疗,而心病就要找大医王。
 
  谁是大医王呢?
 
  就是佛陀。我们要用佛陀创立的宗教精神来医治身、心的病根。
 
  珍惜人生
 
  佛教说六道,也就是说众生有六个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中除了天、人二道较好之外,其余阿修罗道虽有天福,但缺天德,整天发脾气,与人斗气,非常痛苦,另外的三恶道更是苦不堪言啊!
 
  真正对佛法有研究的人,都不希望生在天道,为什么呢?因为那里天寿有五百、一千岁以上,寿命很长,他们的一天是人间的五十年或一百年以上,以人间的岁月来推算他们的寿命实在很长,真的是活得很枯燥、无味!而且在天道没有富贵贫贱之分,想要帮助别人、做好事也没机会;天天没事做,多无聊、多乏味啊!所以,天寿在佛教中也是八难之一。
 
  反观人道,人间虽然是苦,但是却很有趣,有富有贫、有恶有善。看到贫苦的众生,我们付出爱心来帮助他,这种行善带给我们快乐!比较一下困苦的人,再看看自己,也会觉得目前所拥有的已经很多,的确也很满足了。
 
  所以我们不要求长寿,就因人间寿命短暂才显得珍贵有价值。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已在人间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是。
 
  大功德
 
  「病」,可以说是八苦之最,尤其是当我因病无法起床时,才更深深体会到《地藏经》所说的铁床地狱之苦,铁床地狱中的一张床有四十里大,一个人躺在上面不觉得大,几万人躺在上面也不觉得小。这段文也许很多人看了不甚明白,但是你们想想,每个人生病躺在床上,只会感受到自己的病痛,无暇顾及到其他病人,所以说「一人亦满,多人亦满。」
 
  在《三国志》中,我们都晓得张飞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夫。有一天,孔明把一个病字写在手中,叫张飞过来看,结果吓得他退了三步!虽然张飞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勇夫,但是一样也怕病来磨。所以佛陀说人生八大苦中,以病苦为最苦;而八大福田中,也以看病的功德为最大,因为能解决最痛苦的苦,才是最大的功德。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卷一 静思 之 菩萨道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卷一 静思 之 菩萨道 卷一 静思 之 八正道
 卷一 静思 之 知足 卷一 静思 之 修养
 卷一 静思 之 信心 卷一 静思 之 启发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