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遗教经讲记
圣严法师著
[圣严法师] [点击:10400]   [手机版]
背景色

佛遗教经讲记 

圣严法师著


前言 
有关《佛遗教经》的注解 
一、缘起 
二、以戒为师 
三、所持戒相 
四、持戒功德 
五、当制五根 
六、当好制心 
七、诫多求供养 
八、诫多睡眠 
九、对治瞋恚 
一○、对治憍慢 
一一、少欲生善 
一二、知足安乐 
一三、远离愦闹 
一四、策勉精进 
一五、常当摄念 
一六、修习禅定 
一七、智慧明灯 
一八、离诸戏论 
一九、反复叮咛 
二○、真实四谛 
二一、两类弟子 
二二、开示无常 
二三、勉求出离 
附录 - 佛遗教经 


  前言
  
  我小时候出家做小沙弥时,师长即教我要读《佛遗教经》;进了佛学院,老师也要我们读此经;后来我在关房中,这也是一部我阅读再三的经典。法鼓山僧团成立之后,我教诫沙弥(尼)弟子们,于每半个月诵戒时诵《佛遗教经》,而我也曾为法鼓山僧团讲解此经一次。
  
  为什么我会和这部经有如此深的因缘呢?因为这是释迦世尊涅槃前对弟子们的最后遗教,也可说是佛对比丘(尼)弟子们的训勉,佛一生说法制戒,到了《佛遗教经》,则将戒律和教法做了一次归纳性、浓缩性的整理,将戒律和教法集中在短短的一部《佛遗教经》中,目的是希望弟子们能如法如律地修行戒、定、慧,而得解脱烦恼生死之苦,所以出家人应重视此经。
  
  这部经对在家居士也不是没有用处,因为根据太虚大师的判教,认为此经属于五乘共法,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都应以《佛遗教经》的教诫内容为基础而修学。虽然这部经在当时主要是对出家的声闻弟子说的,但在家居士仍应遵守其中的许多教诫。对僧俗四众而言,此经可说是生活的规范,以及佛法的基础,若不懂或不能遵守《佛遗教经》的教诫,那么,对佛法的认识和实践将会有所偏差。
  
  历来注解和弘扬《佛遗教经》的大德们,总认为此经是对比丘说的教法,所以是比丘必须遵守的,很少有人主张居士也必须遵守此经的教诫;另一方面,当大德居士们读到此经后,却又以此经为量尺,来要求衡量出家比丘,如此一来,此经反而成为僧俗之间的一道墙。结果是出家众不愿意碰它,而在家居士则认为出家人多不遵守《佛遗教经》。
  
  出家人为何不敢碰《佛遗教经》呢?这是因为大家只知道执着经中的文字,以及其中的教诫规定的结果。事实上,那些规定,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比丘们只要愿意遵守就能做到,并不困难。
  
  但佛教流传到中国之后,有些戒条一开始就已无法做到了,即至发展成寺院型态或丛林生活,更多半无法做到《佛遗教经》中的若干规定,因此让出家众感到很为难,不知道究竟应不应该弘扬此经,要弘扬,自己又做不到,徒然引起居士们的非议,于是陷入两难的困境中。
  
  我研究戒律,一向主张应重视、把握佛陀制戒的精神和宗旨,而不要死板板的将佛世的一切规章制度,拿到这个时代来要求僧众。佛在成道六年之后,开始不断制戒,也不断修正,直到佛涅槃之后,戒律无人再修正了,才变成了不可更改的条文规定,但佛在世时并非如此的。
  
  所以,今天我们读《佛遗教经》,应该把握其中的精神和宗旨,它是以解脱为目的、以修善积功德为宗旨。修善,即持戒;以解脱为目的,则须修定;由持戒修定得智慧,而达成出三界的目标,即是得解脱。弘扬《佛遗教经》,如果能从这一点契入的话,就不会有上述的种种顾虑了,这正是我讲解、注释本经的重点所在。

 

  有关《佛遗教经》的注解
  
  目前所知最标准的一部《佛遗教经》注释,相传为世亲所写的《佛遗教经论》,传统上,大家都认定此论是注释《佛遗教经》的范本,虽然有人根据「经录」的不同记载,也有认为这部论是马鸣菩萨所写的,但不论作者是谁,这部论仍是后来许多大师讲《佛遗教经》时的重要依据,例如蕅益大师的《佛遗教经解》,即根据此论而写,大师对此论推崇备至、感恩不已。另外,《卍续藏经》中,收有明代守遂注、了童补注的《佛遗教经补注》一卷,明道霈述《佛祖三经指南》中的第二种《佛遗教经指南》。
  
  其中,世亲的《佛遗教经论》非常简单,蕅益大师的《佛遗教经解》则较详细,其分科则多依世亲之论;而道霈的《佛遗教经指南》则有自己的分科法,分得满有道理的。在《太虚大师全书》中,也有《佛遗教经讲要》,他又有自己的分科法,将全经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在正宗分中又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共法,指共于世间善法的五乘共法;二是不共法,指不共于世俗法的出世间解脱法。虽有其道理,却也未必如此。
  
  有关这部经的注解,从日本的《佛书解说大辞典》所记载的中日历代各家注解,有十六种之多。在当代僧俗中也有几种注解,因各人的时代环境和所学所知的背景不同,而各有所长。
  
  我注解此经,并不打算采取前人的分科法,既不站在任何宗派立场,也不以门户偏见来看待此部圣典,而用现代人的角度,回归到释迦牟尼佛所说这部原典的内容,是为回归佛陀本怀而写。
  
  本经释要
  
  内容大要
  
  本经是佛陀即将涅槃时,说明他一生说法度众生,最初度的是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最后度的是须跋陀罗。然后告诫当时围绕着他的比丘弟子们说,在他的色身过世之后,应以波罗提木叉(戒)做为他们的大师,因为戒能使大家解脱,能因持戒清净,而得禅定,生智慧,乃至灭一切苦。
  
  接着又说,所谓持戒清净,要在能控制五根,不为五欲所动。如何才能控制五根,不为五欲所动呢?那就要好好用功,即必须少睡眠,不要有瞋恚心、憍慢心、谄曲心,如此才能控制贪欲。
  
  而如何才能这样用功呢?佛接着鼓励大家应远离愦闹,独居闲静之处,精进不懈,收摄心念而不忘失,摄心而修禅定,如此才能发起真实的智慧。
  
  要做到上述这些要求,则必须舍离乱心戏论。
  
  接着,佛又问大家,对于他最初所说的四圣谛法,是否还有疑问,若还有疑问?要赶紧问清楚,如此重复说了三次,无人发问,因为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疑问。
  
  当时,天眼第一的阿[少/兔]楼驮观察大家的心,发现在场的大比丘们,对四圣谛已经没有怀疑,于是代表大众回答佛,虽然大家对佛所说的四谛真理已经没有任何怀疑,但总觉得佛陀入涅槃太快、太早了,所以心有不舍。
  
  因此佛又说,世事无常,应度者已度,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缘,而如来法身常住不灭,但愿大家以智慧之明,灭烦恼之痴暗,一心精进求解脱道,这就是佛最后的遗教。
  
  正释本文
  
  (一)经题:《佛遗教经》
  
  本经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佛临涅槃略说教诫经》,简称《遗教经》,通常都称做《佛遗教经》。佛梵文Buddha,义译为觉者,有自觉、觉他、觉满三层意思。其完整的意译,应是「无上正遍正等觉者」,即梵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对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世尊所具备的功德而作的尊称。
  
  在原始的巴利文系统的圣典中,历史上的佛,固然只有释迦世尊一人,但信仰中的佛则有过去七佛,亦即包括释迦牟尼世尊在内,已有七尊佛成道;除此之外,其他众生只能成为「觉者」,也就是阿罗汉,而无法成为「无上正遍正等觉者」的佛。但就大乘佛法来讲,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大涅槃经》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华严经》则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过,这部《佛遗教经》所指的佛,是历史上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世尊。遗教这是后人所安立的名称,在佛当时则称为「最后的教诲」。后人为了尊重这部经,希望把它当成最根本、最重要的佛的遗嘱来看,所以称作《佛遗教经》。其实广义地说,一切佛所说的经、律、论三藏圣典中所有的法义和教说,对佛灭后的弟子们而言,都是佛的遗教,而这部《佛遗教经》则是遗教中的根本圣典,精简扼要而亲切,不谈理论,只是用许多比喻来叮咛比丘弟子们,在佛灭后如何实践他的遗教。经梵文s?tra,是花串之意,比喻将佛所说的金玉良言如花串般地串起来,成为一篇讲词或开示。尊称为「经」,是一个借用字,因中国称圣人之言为经,例如儒家典籍中即有所谓的五经,所以借用此字来称圣人的开示。佛教圣人的开示,除了经之外,还有律和论。
  
  经,讲法义,是告诉弟子如何修行的;律,是教弟子们生活威仪、守则和规范;论,是有系统的法义整理,或解释经的著作。论典主要是菩萨或罗汉们所着,而经则是佛世的佛陀及由佛陀在场时的弟子与菩萨们所说,唯一的例外是《六祖坛经》。经都是佛灭度后才集结而成的,佛在世时只有口头传诵,并无文字记载。
  
  (二)译者
  
  本经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所译,鸠摩罗什是中国译经史上三大翻译家之一,为旧译派的领袖,而玄奘大师则是新译派的领袖。罗什三藏重义译,文字非常优美;玄奘则重直译,忠于原文形式。两家各有长处,但中国人喜欢文字优美,读来流畅,所以读诵时多采用罗什译本。
  
  罗什三藏在东晋安帝时(西元四○一年),到达长安,他通达许多种西域语言,汉文的造诣也很深。有关鸠摩罗什的传记资料,在汤用彤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有详细的考证,并且有丰富的资料可供参考。


 佛遗教经讲记
  
  对全文的解释,我并没有采用古人的分科法,而采用现代人的分段标题方式,使脉络分明。本讲记分二十三段来解释《佛遗教经》的内容,每一段皆依:1.原典经文;2.现代语译;3.内容疏解;4.名词释义等四项来说明,若该段没有专有名词,则略去名词释义一项。
  
  一、缘起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当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第一次说法转*轮,就度了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最后将入涅槃之前,又说法度了须跋陀罗证阿罗汉果。在他有生之年,所应被他度的都已度完了。这时,他到了娑罗双树之间,准备进入涅槃。这是在中夜,夜深人静之时,对着围绕在旁的比丘弟子们,简单地开示了佛法的要点。
  
  伟大的佛陀,终生游化,弘扬佛法,广度无量的众生。根据佛传资料显示,佛陀最后即将进入涅槃之前,还是一路从南向北沿途说法度众生,到了拘尸那罗,有四棵两两相对的娑罗树,他在这四棵树之间躺了下来,准备入涅槃,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衰老疲累,也觉得任务已了。可是他还是谆谆地教诲追随在他身边的比丘弟子们,要他们在佛涅槃后,不要忘记出家学佛的目的;就好象一位慈爱的母亲要出远门之前,对孩子再三叮咛如何照顾自己。
  
  从这一点看,伟大的人格一定有他不平凡的心胸和作为。如果说将军在战场阵亡,马革裹尸是死得其所;那么,法师到最后一口气为止,还是在讲台上说法度众,也可说是死得其所;禅师精进用功,而能立脱坐亡的话,也可叫做死得其所;佛陀临涅槃前,还留下最后的遗教,应该就是人天导师的表率。初转*轮意即最初说法。「转」是转烦恼为智慧、转生死为解脱、转凡夫为圣者、转污染为清净;用什么来转?必须用佛法来转。而为何以「轮」来形容佛法呢?这是取自印度的传说,据说能兵不血刃而统一四天下的转轮圣王,有一个轮宝在他面前做为先导,只要轮宝转到之处,该处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轮王仁政的教化,一切人民都能行十善法。所以把说佛法比喻做「转*轮」,代表凡是听到佛法的人,就能破除心中的一切执着、恶不善法。阿若憍陈如佛陀成道后最初度化的五个比丘:阿若憍陈如、頞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以阿若憍陈如为代表,因为他是闻法后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人。佛成道后,最先为五比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第一遍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憍陈如听了以后即证阿罗汉果。佛再进一步说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更进一步说「苦已尽、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三转四谛法之后,其他四人在三个月之间,全都证得阿罗汉果。然后佛嘱咐他们,把弘法度生的任务交代给他们,要他们分别到人间游化,说法度众生,而且不要两人同行,原因是众生太苦,而说法的人又太少。须跋陀罗原是一位婆罗门外道,住在拘尸那罗城,已年高一百二十岁,自知未得解脱,听到佛即将涅槃,赶到娑罗双树间求见佛陀,被阿难尊者阻挡,佛亲自允许度他,听佛讲八正道后,即得初果,再听佛说四谛法之后,即证得阿罗汉果。娑罗双树娑罗树是印度的一种阔叶树,在佛传资料中又将娑罗双树称作「鹤林」。据说四棵树分成两对,每对皆一枯一荣,树叶由绿而泛白,树枝相交错,树根相蟠结,所以虽是四棵树,看起来却是两对,因此名为双树。入涅槃是进入寂灭的意思。就原始佛法的意义而言,不生不灭叫做究竟寂灭,又有两层意义:一是入「有余涅槃」,当证得阿罗汉果,虽已出离三界,但还留有色身;那是烦恼已灭、生死已了、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二是入「无余涅槃」,那是指已得解脱的圣者(佛及阿罗汉),在肉体死亡,舍寿之后,不再回到世间。但是,大乘佛法的涅槃则另有胜义。中夜这是在佛教圣典中所见到的时间记载,印度当时将一日一夜分作六时,白天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间三时:初夜、中夜、后夜。每一时相当于现代时间算法的四个小时,中夜约当晚上十点到清晨二点。


   二、以戒为师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你们诸位比丘,在我入灭之后,应当尊重、珍惜、恭敬波罗提木叉的戒,那就像黑暗中有光明,又像贫穷的人有财宝。要晓得,戒就等于是你们的大师,就像我还住在世间让你们亲近、请教、依止一样。
  
  不论是一个团体或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人类,都必须要有他们共同的生活守则,以及必须共同遵守的伦理,才能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既能自己平安,也能让别人平安,不但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否则就成了乌合之众,人人自私自利,称兴而为,不但造成自己的痛苦,也使他人受害,失去了安全和安定的保障。所以无论任何团体,如果希望持久的话,就必须有一套共同的准则和伦理标准,让大家遵守,使参与其中的人得以成长。
  
  佛陀制戒的用心,即在于为弟子们立下规章制度,好让大家能清净、少欲无诤的过修行的生活,而达成解脱的目的。当他在即将入涅槃之前,又再次叮咛大家,不要忘了遵守他所制定的戒律,如此,佛教团体才会继续存在,弟子们也才能继续得到佛法的利益。否则,人亡政息,树倒猢孙散,世尊的悲愿就落空了,这个世间将会非常悲惨,众生也将非常可怜。比丘有三义:
  
  (一)怖魔──出家受比丘戒后,不再造种种恶业而修梵行,必定离欲而出三界,所以魔王会恐惧少了一个可能成为他的子孙的人。
  
  (二)乞士──有二义:1.向人间乞食,以养身命;2.向三宝乞法,以养慧命。
  
  (三)破恶──破除种种不善恶业,而修种种善业。波罗提木叉通常译作「别解脱戒」,其实只有「别解脱」的意思,并没有「戒」的涵义,「戒」是另一个梵文「尸罗」的义译。所谓「别解脱」是别别解脱的意思,又叫作处处解脱,即每持守一条戒,就已经种下一分解脱的因,就已经能从当下的烦恼获得解脱;不持戒则为烦恼所缚,如果能够时时留心、处处持戒,那就时时解脱、处处解脱。「波罗提木叉」包括僧俗大小七众戒,比丘应于五夏之内专精于戒律的修学,明白其中的开、遮、持、犯,对五篇七聚要分明清楚,否则就称为「哑羊僧」。大师在经律中所见的大师一词,是指人天导师,亦即世尊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论中,又称佛为法王,而称等觉菩萨为法王子。此处的大师,非常明确地是指佛。

 

  三、所持戒相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殖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
  
  凡是持清净佛戒的人,应遵守以下四大类的戒相:
  
  (一)不得做贩卖和贸易的生意,不可以安置田地和宅舍,不可以畜养一般的人民和奴婢以及禽兽等畜生,也不可以种植一切庄稼植物,不可以储蓄财宝,以上这些都应该远离,就好象躲开火坑一样。
  
  (二)持净戒的人,不可以斩、砍、采、伐花草树木,也不可以垦土掘地,不可以调制各种为人治病的药物,不可以为人占卜看相而说吉道凶,也不可以观天象和推算自然界的盈亏增损,也不可以从事年历的计算,以上这些都不应该做。要勤劳节俭,不非时食,如此就能清净生活了。
  
  (三)不得参与世俗事务,不得为俗人做送信传达消息的人,不得用外道的咒术,不得调制长生延命之药,不得跟世俗的权贵之人相结交,不得跟自己熟稔的知亲好友相逗弄而显出自己的傲慢心,以上这些都不应该做。应当自己端正心念,以求度脱烦恼苦海。
  
  (四)不得掩饰隐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更不可以在众人之前,凸显自己的所学和修行的经验,以达到惑他利己的目的;对四种供养应知量知足,不求多、不求好,所获得的供养物品,不应储蓄积聚。
  
  以上是大略地宣说比丘应受持的各项戒相。
  
  通常为了完成一项事业,不论是为自己经营或为社会大众服务,最好能先求精深,然后再求博大;能够专精,才容易把你所从事的行业做得熟练精准,并且能发现他人所未知、未行的技巧和道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绝对不是偶然的。在你对本行本业行有余力之后,就可能开发出相关的知识领域和工作范围,彼此环环相扣,内容实实在在。现代很多伟大的企业家,开发与原创事业相关的企业,绝不是在一样都未精通之前就冒然去做,否则会变成「样样都通,样样稀松」,最后必然是一事无成。
  
  做为一位出家的比丘,目的是为解脱生死苦,而得涅槃究竟乐,所以最好不要碰世俗人的种种谋生的学问技巧。在戒律中有规定,如果对佛法的修学,能够相当快速的话,是可以分出一部分时间去认识了解世俗学问,所以从大乘佛法的精神来讲,有说菩萨道当从五明中求,五明除了内明(佛法)之外,尚有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佛遗教经》这一段是对当时比丘们的告诫,出家人在未解脱之前,应精勤于戒、定、慧的修学;在解脱之后,除了仍不离三无漏学,同时还应协助众生由三学而达成解脱的目的;这是从自利而利他,并能使佛法久住世间。
  
  从这段经文所讲的戒相内容,可以看出是在两个范围之内:一种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而从事的各种行业;另一种是为了戒除对名与利的贪得无厌,而做的种种防御措施。做为一位出家的比丘,是以乞食为生,学法弘法为他的工作,以自利利他、断烦恼出苦海为宗旨,当然要避免去涉及这些行业和行为。所以不要一味地执着其戒相条文,应从其精神来看,那才能真正体会到佛陀遗教的功能。贩卖贸易买进卖出,谋取利润,称为「贩卖」;介绍他人互通有无、交易买卖,而从中获得报酬,称为「贸易」。这都不是比丘所应从事的行业。安置田宅以土地和房屋为对象,购置不动产。畜养人民奴婢官吏所管辖的一般人,称为「人民」;财阀地主所使用的男女,称做「奴婢」。比丘属于十方常住的十方僧,除了不得有不动产,亦不应有动产,所以不应像官吏那样管辖一般人民,也不应像地主财阀那样使用男女奴婢。畜生本来这个名词是指除了人之外的一切动物,但这里特别指家畜和家禽。一般俗人畜养种种动物,目的是为了食用他们的骨肉皮毛,或使用他们的劳力,比丘为了慈悲以及祛除贪念,皆不应畜养。种殖凡是用人工培育繁殖各种植物,不论是为了食用或贩卖,都不是比丘所应为。诸财宝世间的动产、不动产,以及佛经所说的七宝:金、银、琉璃、赤珠、砗磲、玛瑙、珊瑚等一切珍宝。斩伐草木比丘不得斩断砍伐花草树木,有三个原因:1.草木也有生命;2.草木是鬼神所依附居住之物;3.山林中的草木也是各种动物芸集繁殖、聚集生息之地。如果砍伐草木,将会伤及慈悲心,因此比丘如果不得不除草砍树时,应先存慈悲心,要对被砍伐的草木说法打招呼。垦土掘地为了种植而翻动泥土,叫做「垦土」;为了栽种或建筑或寻求地下物资而挖掘土地,叫做「掘地」。凡是为了农业、工业和商业的目的而动用土地,改变地形地貌,都不是比丘所应为。合和汤药调制各种治病的固体以及液体的药物,如果是专业的医师和药师,当然是正常事,但比丘如果假藉慈悲救人病痛的理由,而兼任医师或药师,就叫「不务正业」。占相吉凶用各种工具来占卜,以观察所得的卦相和卜相,依此判断吉凶,这是一般江湖术士所为,非比丘所应为。仰观星宿夜间以观察天上的星宿位置、形状的变化,来判断人间的祸福治乱,这也不是比丘所应从事的行业。推步盈虚《周易》:「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在印度也有人专门用一定的技术来推算天地万物的盈亏消长、增损多寡,这也不是比丘所应为。历术算计根据年历时间,月日时等数据的排列计算,来推测命运的好坏顺逆,即中国人根据八字算命,不是比丘所应从事的。
  
  节身时食节身就是节省身体上所用的物品,不要求好、求美、求舒服;时食是指日中一食,严格来说,早晨天亮之后,到中午日正当中之前,可以乞食和进食,名为「时食」,正午之后,到第二天早晨未明之前进食则名「非食」。这一部分的解说,请参考拙著《律制生活》中的〈佛教的饮食规制〉一文。清净自活比丘不得以四种邪命来做为谋生的方法。所谓邪命共有四种:1.下口食,以种植田园、合和汤药来谋生;2.仰口食,以观察天象的数术之学来谋生;3.方口食,以谄媚豪贵、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生活;4.维口食,以学习从事种种咒术、卜算吉凶来谋取生活所需。比丘应离四种邪命而以乞食为生,则名清净自活。世事指世俗人的种种事务,如男女、家族、经济、娱乐、乃至政治、军事等。通致使命简称「通使」,是指为人传递指令和消息。比丘不应为人带口信传话或为人担任信使,这是为了避免卷入世俗的是非之中,不仅降低了自己出俗的身分,也容易惹生讥嫌是非。媟慢和自己亲密的朋友互相逗弄,称为狎媟;而在相互逗弄间,各自呈现自己的聪明以显示自己的骄慢,称做媟慢。
  
  四供养通称为「四事供养」,乃比丘接受施主供养的四种资生之物:饮食、衣服、卧具、汤药。


   四、持戒功德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佛戒是正确地顺着走向解脱的根本,所以名为别解脱,依着戒的受持,能产生一切等次的禅定和灭除苦恼的智慧,所以比丘们应当坚持净戒,不让自己毁弃和违犯。如果能坚持净戒,则能拥有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如不能坚持净戒,所有的胜善功德都不会生起。所以应该要知道,持戒是最能获得安稳功德的着力处。
  
  这一段经文是世尊说完了上述各种戒相之后,再次做总结的交代,要大家知道,持戒并不是因为佛陀的规定所以不得不持,也绝不是形式的条文和无理的要求。如果不持戒,则所有一切功德不易产生,所以戒在《阿含经》中是基本的四种增上──信、戒、定、慧之一,也是五种功德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一。
  
  戒的功能在于防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除了不做恶法,而且是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恶法,是堕入三恶道的因;善法,是生于人、天乃至解脱道的因,所以要祛恶向善,一定要以坚持净戒为着力点。因此,世尊再次叮咛,持戒能生起禅定的功德,也会由持戒而灭除苦因,生起智慧的功德。持戒,免堕三涂之苦;修定,能灭欲界之苦;智慧,能灭三界生死之苦。所以要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一定要坚持净戒,才能生一切善法,灭一切苦因,而证解脱之果。解脱波罗提木叉就叫做「别解脱」,除了上文中所解释的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有别于只能让人获得一时解脱,不能永远解脱的世间法;唯有持佛的净戒,才能达成永远解脱的目的,从一项烦恼得解脱,而影响其他烦恼也得解脱,最后彻底解脱,即是涅槃。在阿含部和律部所见到的解脱阿罗汉有两类:一是慧解脱阿罗汉,二是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不但在解脱之前,必须持戒修定;在解脱之后,也永远不会违背佛制的净戒。诸禅定指九次第定。修习禅定,不论凡圣,必从初、二、三、四禅依次开始。世间禅定包括色界的四个层次,以及无色界的四个层次,称为「四禅八定」;如果听闻佛法四圣谛的道理,而修习禅定,就能从色界的四禅而得解脱定,名为「灭尽定」或「灭受想定」,以修此第九定而得解脱,出三界证阿罗汉果。智慧不是世间所说的知识和聪明,而是实证因缘所生一切诸法自性本来空寂,亦即亲自体验到佛在《阿含经》所说的「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善法凡是与十善业道相违背的,是不善法;与十善业道相应的,则是善法。其中又可分为与世间共通的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两类,五戒十善是世间善法,可修得人天果报;而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等,是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出世间善法的基础,而一切修出世善法的人,则必须要有世间善法做为阶梯,否则就会不切实际。诸善功德努力实践名「功」,心有所得名「德」。坚持净戒而使身口意三业调伏,转不净为净,将黑业改变为白业,由生死业转换为解脱业,凡所有一切修持实践而获得的结果,就叫做「诸善功德」。安隐古隐字通于稳,安隐即安稳。安全稳定是世人所追求的,但不论如何地安全稳当,在世间都是无常的,终究还是会遇到困苦厄难,因此佛说世间危脆,无安稳处;唯有出离三界,才是究竟第一安稳之处,而坚持净戒便能达成这个目的。   四、持戒功德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佛戒是正确地顺着走向解脱的根本,所以名为别解脱,依着戒的受持,能产生一切等次的禅定和灭除苦恼的智慧,所以比丘们应当坚持净戒,不让自己毁弃和违犯。如果能坚持净戒,则能拥有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如不能坚持净戒,所有的胜善功德都不会生起。所以应该要知道,持戒是最能获得安稳功德的着力处。
  
  这一段经文是世尊说完了上述各种戒相之后,再次做总结的交代,要大家知道,持戒并不是因为佛陀的规定所以不得不持,也绝不是形式的条文和无理的要求。如果不持戒,则所有一切功德不易产生,所以戒在《阿含经》中是基本的四种增上──信、戒、定、慧之一,也是五种功德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一。
  
  戒的功能在于防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除了不做恶法,而且是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恶法,是堕入三恶道的因;善法,是生于人、天乃至解脱道的因,所以要祛恶向善,一定要以坚持净戒为着力点。因此,世尊再次叮咛,持戒能生起禅定的功德,也会由持戒而灭除苦因,生起智慧的功德。持戒,免堕三涂之苦;修定,能灭欲界之苦;智慧,能灭三界生死之苦。所以要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一定要坚持净戒,才能生一切善法,灭一切苦因,而证解脱之果。解脱波罗提木叉就叫做「别解脱」,除了上文中所解释的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有别于只能让人获得一时解脱,不能永远解脱的世间法;唯有持佛的净戒,才能达成永远解脱的目的,从一项烦恼得解脱,而影响其他烦恼也得解脱,最后彻底解脱,即是涅槃。在阿含部和律部所见到的解脱阿罗汉有两类:一是慧解脱阿罗汉,二是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不但在解脱之前,必须持戒修定;在解脱之后,也永远不会违背佛制的净戒。诸禅定指九次第定。修习禅定,不论凡圣,必从初、二、三、四禅依次开始。世间禅定包括色界的四个层次,以及无色界的四个层次,称为「四禅八定」;如果听闻佛法四圣谛的道理,而修习禅定,就能从色界的四禅而得解脱定,名为「灭尽定」或「灭受想定」,以修此第九定而得解脱,出三界证阿罗汉果。智慧不是世间所说的知识和聪明,而是实证因缘所生一切诸法自性本来空寂,亦即亲自体验到佛在《阿含经》所说的「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善法凡是与十善业道相违背的,是不善法;与十善业道相应的,则是善法。其中又可分为与世间共通的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两类,五戒十善是世间善法,可修得人天果报;而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等,是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出世间善法的基础,而一切修出世善法的人,则必须要有世间善法做为阶梯,否则就会不切实际。诸善功德努力实践名「功」,心有所得名「德」。坚持净戒而使身口意三业调伏,转不净为净,将黑业改变为白业,由生死业转换为解脱业,凡所有一切修持实践而获得的结果,就叫做「诸善功德」。安隐古隐字通于稳,安隐即安稳。安全稳定是世人所追求的,但不论如何地安全稳当,在世间都是无常的,终究还是会遇到困苦厄难,因此佛说世间危脆,无安稳处;唯有出离三界,才是究竟第一安稳之处,而坚持净戒便能达成这个目的。
  
  五、当制五根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你们诸位比丘,已经能够住于净戒的话,就要制止五根,不让它放逸而贪着五欲。这有三个比喻:比丘就像牧牛的人,要用净戒的手杖看管五根,不让它放逸而去到功德善法的庄稼田中,扰乱破坏,假如放纵五根的话,不仅对五欲享受的追求没有止境,而且也将无法控制它了。第二个比喻是,就像骑着一匹劣马,如果不用辔口来制止它,它会把骑马的人摔落到深坑里面去。第三个比喻是,不制五根,就像放纵五贼来抢劫功德法财,一般的贼,只会害你一生痛苦,而五根贼却会危害你累生累世,所以不可不小心。因此有智慧的人,一定要约制五根,不让它去随波追逐五欲,更要像防止盗贼一样地看着它,不让它有机可乘,即使偶尔有一点疏忽,也会在不久之后,使五根的罪行渐渐消灭。
  
  这段经文是在说完约束种种行为的戒条之外,进一步说明必须向内做工夫,而着力点就从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开始;如果不对五根加以约束的话,色声香味触的五欲,就会从五根门头进入,而使持戒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清净,但内在却充满贪欲烦恼;唯有约制五根不贪着五欲,才能使烦恼的欲火渐渐淡化,而达成离欲的目的。在这里佛陀用了三个比喻,说明比丘应以约制五根来断五欲,如果不制五根,不断五欲,解脱道就不易修成,且生生世世都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永无出离之日。五根眼、耳、鼻、舌、身等五种生理官能,如果再加上意根便称做六根,不过意根不属于生理的官能,也不是与五欲相对的肉体部分。众生造业,多半是为了满足五根的贪着,为了享受五欲,而造种种恶业,起种种烦恼,所以解脱道乃以制五根为起点。五欲是对色、声、香、味、触五种物质的贪求享受,以满足五根的放逸。也有人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不过那不是这里所指的五欲。
  
  六、当好制心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
  
  以上所讲的五根的功能,是以心为它的主宰,因此,你们诸位比丘应好好制止自己的心。心的可畏之处,比毒蛇、恶兽、怨贼、大火等不受控制时,更加可怕,甚至根本不能用这些例子来比喻心不受制约时的可怕;如果任凭它去的话,就会像一个人手上拿着一盘蜜,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轻举妄动,得意忘形,却没注意到脚边有深不见底的火坑;也像狂醉的大象,没有人用?子来约束它,又像猴子爬到树上之后,上下腾跃,左右跳踯,没人能管得住它。
  
  因此,应赶紧把心约束好,不要让它放逸。如果放纵心的话,就会丧失人的一切行善的事业;如果制心一处,那任何善事都可成办。所以比丘们,应当勤勉精进地来制伏自己的心。
  
  这一段是承续上文制五根、离五欲而来的,谁能制五根、离五欲呢?那就是「心」。如果离开了心的贪着,五根就没有功能,五欲也不会被染着,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这是一层一层地从外向内,找到了众生为什么会以五根贪着五欲的根源。
  
  一般人不会发现,更不会警觉到心有那么可怕,因此,常常放纵自己的心去追逐五欲,而满足五根,陷溺在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的烦恼深渊而不自知。所以佛陀把不受约束的心,做了许多的比喻,都是要告诉我们,如果不约束自己的心,就会堕入三恶道去。
  
  若能制心一处,修戒定慧三学,就能完成所作已办的阿罗汉果,所以比丘们应该要努力不懈地制伏如狂象、如猿猴般的心;也就是说,持戒必须制心。
  
  一般人认为声闻戒只止身、口二业的恶行(造恶业)恶作(犯威仪),而菩萨戒才重视心的制约,其实声闻戒如仅止于身口二业的止恶行善,还是不得解脱,最多只能获得人天福报,必须以心制根、以心制心,才能达成解脱生死的目的。心此处的心主要是指第六意识,亦即种种烦恼现象的总称。在声闻乘不讲第七识、第八识,只说第六意识的功能,它是造作种种善恶诸业的主人。善事实践人天善法及出世善法,总名为善事,此处主要是指戒、定、慧三无漏学。依戒、定、慧三无漏学,灭贪、瞋、痴三种烦恼毒障,如果完成这三种善事,就叫做「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是阿罗汉了。制之一处有两层意思,一是修止和观的禅定方法,不断地把心制约于一念,即是入定;二是专心一意地修行三无漏学的解脱之道。
  
  七、诫多求供养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取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你们诸位比丘,在接受各种饮食供养之时,要像是吃药那样,不可以求好而嫌坏,应当以平等心来接受,得到之后,仅是为了解决身体饥渴的问题;又要像蜜蜂到花朵之中采蜜一样,取得了所需,还不会损伤花的颜色和香味。比丘也应如此,当在受人供养之时,目的是为自己取得所需,同时还要使施主除去烦恼,所以不可以多求而破坏、伤害了施主的善心。也像有智慧的人在使用牛来工作时那样,一定会考虑到牛的体力强弱,再给它适当的工作,不可以让它过度劳累。
  
  世间任何事,过与不及都会发生问题,如能考虑到两全其美,各取所需,互蒙其利,那才是最好的处事方式。做为一个出家的比丘,向施主乞食,应该是互动的,施主量力而为,以欢喜心、恭敬心供养比丘,比丘要以满心的祝福,为施主祈祷和说法,不能让施主觉得他所供养的东西不好或太少,也不能让施主觉得他所供养的比丘,对他的饮食起贪着或厌恶之心,否则会使施主丧失对三宝的信心,等于断人善根。所以在接受供养之时,不可予取予求、贪得无厌,目的是为了爱护施主的供养心和长远的善心;这里用蜜蜂从花中采蜜做为比喻,是非常恰当的。如服药佛说以修道者的立场来看,不论是哪一种资生的饮食或汤药,都应该看做疗病的药物,要以服药治病的心态来接受饮食,就不会生起贪心和瞋心。
  
  八、诫多睡眠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睡,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你们诸位比丘,白天要以勤勉的心来修习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不要把时间空过了,晚上的初夜、后夜也不要荒废了。中夜最好能以诵经来消敉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贪着睡眠,而使一生空过,变成一无所得。
  
  应系念无常的事实,它像火一样燃烧着世间的一切,应尽早为自己求得度脱生死,而不要贪着睡眠了。要知道各种烦恼就像贼一样,经常伺机来劫杀你们的善心,比怨家还要厉害,怎么可以贪着睡眠而不自我提高警觉呢?烦恼就像毒蛇在你的心中睡觉,就好象黑色的毒蚖正在你的房中睡觉一样,应该要用持戒的铁?,尽早把它清除出去,把那睡在你心中的毒蛇赶出去之后,才可以好好睡觉,在还没有将毒蛇赶出去之前,而贪着睡眠的话,那是没有羞愧心的人啊!
  
  惭愧而知耻,就像修道人的衣服,在一切修行功德的庄严之中,是最好的。惭愧就像能抓毒蛇的铁?一样,可以使人受到约束而不会去做非法的事。所以比丘应当经常惭愧而知耻,不得稍有间断。有惭愧心的人,就会具有善法的功德;若离开惭耻之心,便将失去一切功德,和禽兽没什么不一样了。
  
  这一段是指要充分地运用所有时间,来修行戒、定、慧三学,乃至于夜晚也不要中断,策励比丘们应夜以继日地用功办道,因为一般人都会纵容自己,假藉理由躺下来休息,事实上昏沉睡眠是修行的大忌,贪着睡眠更要不得。但是我们看到经律中的记载,释迦世尊有时候也会睡眠,当然他多半是以入定来取代睡眠。还有另一个例子,那就是佛陀看到有一位比丘,因日夜修行,精进不懈而两眼失明,佛就告诉他一个比喻说,修行要像调琴弦一样,应当松紧适中才对。
  
  通常比丘们夜晚都有休息,虽然有人中夜不休息,乃至终生?不着席(俗称「不倒单」的修行法),但却不是多数人能做到的,所以《佛遗教经》中鼓励日夜都不睡眠虽是相当好,但只要以惭愧心不贪着睡眠,随时警惕自己精进用功就好,毕竟一般人还是需要适度的睡眠;所以不必因为看到这段经文,出家人就不敢睡眠,或要求出家人不要睡眠。
  
  现代人都希望少工作多休闲,以表示生活品质的提高;但是,所有能做大贡献、成大事业的人,往往都是跟他们自己的生命抢时间,充分运用所有的时间,努力从事于他们自己的专业工作和服务项目,因此才可能有超过常人的成就和成果出现。不过,他们往往也能在工作中休息,所以也就不需要有更多时间休息了。中夜诵经中夜(晚上十点至清晨二点)不睡觉而必须读诵经典,在高僧传记中可以看到,确实有人整夜诵经而白天照常可以不睡。不过,也可解释成这四个小时虽是在诵经,但心是在休息的状态,不是阅读经典,而是持诵经典,所以不必思考,也可说是在修定的状态中,所以也能使身体的疲劳得到恢复。烦恼毒蛇烦恼之毒就像毒蛇那样可怕,而贪着睡眠就是一种烦恼,所以把它形容成睡蛇。惭耻之服惭耻即惭愧而知羞耻。如果经常心怀惭愧,就好象是穿著一件庄严的衣服,能使他人尊敬,也使自己精进,愈知惭愧愈精进,愈能让人尊敬;相反的,如果没有惭耻就不会受人尊敬,也不会精进。


   九、对治瞋恚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你们诸位比丘,假如有人用刀把你的身体一部分一部分地分割时,你应当收摄自己的心,不可以生起瞋恨,也应当守护你的口,不要发出恶言,如果你放纵瞋恚的心,就自己妨碍了道业,也会失去功德的利益。
  
  忍的功德,要比持戒的苦行更为重大,如能修忍,就叫做有力大人;如不能像饮甘露那样地欢喜忍受恶骂的毒,就不能称做入道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呢?因为瞋恚的害处,能破坏各种善法,也会破坏美好的名声,今生乃至后世,大家都不喜欢遇到瞋恚的人。应当要知道,瞋心比猛火还要可怕,应当时常防护着,不要让瞋火攻心。
  
  抢夺一切功德的贼,没有再比瞋恚更厉害的。要知道,在家的白衣,因为享受五欲,不是修解脱道的人,自己无法克制瞋心的产生还可原谅;至于你们出家修道,应是无欲的人,如果还怀瞋恚之心,实在是不可以的,譬如在清冷的云层中而发生霹雳大火是不应该的。
  
  这段经文,是和前面连贯下来的,先说明持戒所需的戒相,然后着重五根不受五欲,并且要约束自己不可贪食、贪睡,这些都属于三毒中的贪之一类,在贪类烦恼中,饮食和睡眠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做为一个在家人,可以享受声色犬马、饮食男女等五欲之乐;而做为一个比丘,则必须持戒,因为受到戒相的约束,不可能享受贪取俗人的五欲之乐,但因为还有身体,有身体就有五根,只要五根还在,自然就会受到种种五欲的刺激和诱惑,因此,《佛遗教经》教导比丘要防护五根,不去追求贪着五欲,这又必须先从心上做一些工夫。
  
  出家人以乞食为生,身无长物,也不可置产业,唯一可以满足身体的享受,就只剩下饮食和睡眠了。贪求口腹之欲,见到好的饮食就喜欢,或专门去乞讨美味精致的饮食,如此虽未犯戒,但对增长贪心而言,则是很大的过失。一旦吃饱后,最大的享受就是睡觉,睡眠对懒人而言,是永远不够的,懒人意志力薄弱,运动量不够,体内氧气不足,所以常常昏昏欲睡,因此佛说睡眠是毒蛇,就是要破除比丘们最后的贪着。
  
  贪的问题解决之后,接着讲到瞋,这是从一个人的身心状态自然反应出来的问题。往往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甚至很少有贪念,而且精进于苦行(头陀行)或禅定行,不贪著名闻利养乃至饮食睡眠等,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果没有调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产生瞋念,所谓「嫉恶如仇」,遇到看不惯的人事物,马上会起瞋恨心,口出恶言,指责批评,甚至于毒骂;这种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说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的人。虽然他是精进行道的人,但心却如猛火般刚烈,碰到什么都会燃烧,不但将自己的功德、人缘都烧掉,甚至连三宝的形象也会被烧毁,所以佛陀要在诫贪之后,特别接着诫瞋。
  
  在家的白衣贪着五欲,当然也会有强烈的瞋心,不过瞋心却不一定和贪心成正比,特别是有些人会为了贪而不让瞋心显露出来;倒是刚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赏的人,很容易表现出瞋恨心的习气,一个修行的人,如果变成这样─贪心不强却瞋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在修行人之中,经常发生这种现象,所以佛陀特别教诫大家要多小心,所谓「一把无明火,焚烧功德林」,一般人都会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更何况是修学无上解脱法门的人,如果不诫瞋心,不除恚念,就会自毁毁人,还会让三宝受损。
  
  其实,瞋和贪是有连带关系的,某些精进修戒定的人,为何会生起那么大的瞋恨心呢?那是因为自己一方面有戒相的约束,一方面又怕舆论的批评,为了自己的面子,表面上不敢有贪,但潜意识中贪的力量还在,因此当他看到自己能约束自己时,就想别人为什么不能做到?而自己不能要这些东西,别人又为何能要呢?于是瞋心就起来了。因此修行人瞋心特别强的原因,其实是和贪念有关的,这必须非常谨慎。
  
  不要以为有瞋心而无贪心,还是在修道,其实有瞋心就与道不相应了;真正有智慧、有慈悲的人,应是无贪亦无瞋。
  
  在团体中,往往为了息事宁人而满足某些人的贪心,主要是不让他生起瞋心,因为如果有人起了瞋心,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影响了全局;如果一时间少量的满足对方的贪欲,使他不生起瞋心,以顾全大局为重,让对方也不致于做大坏事;否则,瞋心一起,很可能会玉石俱焚,两败俱伤,所以瞋心实在比贪心更可怕。节节支解意谓有人用刀或剑把你的身体一部分一部分、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譬如五官的眼耳鼻舌、身体的手脚背腿等,一样一样地砍截切割,这叫节节支解。被一刀砍死,或许还没那么痛苦,节节支解则是非常难受的,在这种情形下,还能不起瞋恨心,这是比丘所应该学的。有一则佛陀本生故事:即释迦世尊往昔生中,曾是忍辱仙人,遇到一位歌利王把他活活支解,但他没有生起瞋恚,所以称做忍辱仙人。这则本生故事在《涅槃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一四、以及《金刚经》中都曾被引用。忍六波罗蜜的第三项,不论声闻或菩萨,这都是必修的法门,即对怨害不回报、不起瞋。有力大人凡夫以征服、战胜他人为有力的勇士,圣贤以让人、容忍为有力的大人。甘露梵文amṛta(阿密哩多),是印度传说中的一种饮食,又叫做「天酒」或「美露」,味甘如蜜,诸天以此为食而长寿,所以又称为「不死之药」。佛经中常用甘露来形容佛法的功能,名为甘露法食。
  
  白衣这是佛世印度对俗人的别称,因为印度的婆罗门以及俗人都穿鲜白的衣服,而出家沙门都穿染色衣,又名缁衣。

 

   一○、对治憍慢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谓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心,而行乞耶。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你们诸位比丘,应当自己摸摸已经剃光了的头,你们会发现,自己已经舍弃了美好的服饰以及璎珞庄严珠宝等,而披上了坏色的袈裟,托着应量的食器向俗人乞食自活;见到自己这个样子,如果还会生起憍慢心的话,应当立即消灭它。所谓增长憍慢心,连世俗的白衣都不应该有,何况你们已是出家进入圣道之门,为求解脱而降伏自己的心,而以乞食为生的人呢?
  
  你们诸位比丘,同时也不要生起谄曲之心,那是与圣道相违背的,应该生起质直之心。你们必须知道,谄曲之心仅是为了达成欺诳的目的,已入圣道之人,谄曲绝对是错的,所以你们应该端正自心,以质直为原则。
  
  这又是和上面经文相连贯的,当一个修道的人,不表现出贪,也不显示出瞋的烦恼时,就会觉得自己真是一个修道的人,并且对自己说:你看,我们出家人真是了不起,在家人要的,我们通通都不要,在家人有的坏习气、烦恼心,我们都没有,因此很快就可能产生傲慢心而不自知。
  
  所谓「天下皆醉我独醒」,眼看世间人都是那样的烦恼、执着,出家人似乎什么问题也没有,一方面对自己感到满足,一方面对别人表示自己是了不起的,于是就生起了贡高我慢心,这是修道学法的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可能表面上看似慈悲清净,所谓三衣一?、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慈祥恺悌,但心中却非常自满,自以为了不起,自命清高,这就是「傲慢」;比丘不得有傲慢心,因为这也是一种烦恼。
  
  傲慢心如果表现出来,让人发现了,会损伤出家人的形象;若存于心中不表现出来,则圣道不易成就。因为有傲慢心,很可能会得少为足,自以为是;如说慢、过慢、卑劣慢是凡夫的烦恼,而增上慢却是圣者的缺陷,因此在《法华经》中有增上慢比丘闻大法而退席的记载,正是得少为足、自以为是的傲慢心所致。因此,修道之人应常怀谦虚,所谓「虚怀若谷」,不要自以为有道有学有德,更不要自以为是证果的解脱人,否则都还是一种执着,根本未得解脱,只是表面看似无贪无瞋,其实内在还有憍慢的「我」存在。
  
  经文中又讲到谄曲,这似乎和憍慢无关,其实两者是息息相关的。凡是憍慢的人,一旦遇到自觉比对方有所不足,或担心别人发现他还有憍慢的我执在时,就可能生起谄曲之心来对待他所接触到的人,主要目的是希望他们不要指责他,同时也希望从他们那儿得到称赞及保护的利益。这还是自私的念头在作怪,和圣道是相违背的。
  
  所以比丘既不可憍慢,也不可谄曲,应实事求是,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自我的名声、自我的虚荣都摆下,这就叫做「质直」,正是《维摩经》所说的「菩萨以直心为道场」。坏色衣根据律藏记载,比丘所穿的袈裟名「粪扫衣」,是用各种在垃圾堆或坟场所捡来的布料缝制而成,然后再用树脂染成木兰色;如果得到的是新布制成的衣,则须「点净」,即用黑色颜料点上一点,以破坏原本统一、整体的颜色。应器是「应量器」的略称,梵语p?tra(?多罗),是与法相应的食器,僧众接受施主供养时用的一种食器,能恰到好处地适应自己的胃容量多少,因此名为「应量器」,在中国简称为「?」。
  
  憍慢自高凌他之心,称为憍慢。《俱舍论》卷四:「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慢,是对他人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憍,是自心被烦恼所染,还目空一切的样子。


   一一、少欲生善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善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道,多欲的人因为多求自利,所以苦恼也多;少欲的人,不求名闻利养,没有欲求就不会有苦恼。仅是为了少欲,尚应修习,更何况少欲还能增长诸种善法的功德。
  
  如能少欲,就不会以谄曲之心来逢迎他人的心意,也不会被五根的贪着所牵引。
  
  因此,修习少欲的人,其心坦荡,无所忧虑、无所畏惧,遇到任何事,无论多少,都觉得满足;若能少欲,则有涅槃的果位可得,这就叫做「少欲」。
  
  这一段和前述的憍慢、谄曲是相衔接的,由憍慢而变成谄曲,对上谄曲,对下憍慢,对不如己者憍慢,对胜于己者谄曲,目的是为了呈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恭敬、供养,亦即希望获得名闻利养,这种人并非无欲,而是另一种贪求,所以再回到少欲这一点来讲。
  
  多欲的人,有时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这里所说的多欲,并不等于贪求五欲等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名闻、追求地位或追求恭敬;名闻恭敬背后,一定会有物质的供养,所以修道之人一定要小心,只要还有一些期待,无论期待世间的任何东西,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就会有怀疑、忧虑、恐惧等烦恼心出现,就会怕人家看不起,就会怕失去自己的名声地位,因此需要用谄曲的态度来保持、稳固自己的傲慢,这些都是烦恼,所以是与离欲的涅槃背道而驰。唯有少欲,才能生起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功德。
  
  这种微细的贪欲,只有已离欲的阿罗汉才不会有,凡夫是一定都会有的,所以应随时警惕。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要了,但名声不能坏掉,或自以为自己是无欲之人,所以无论如何都胜人一筹,有这些想法,其实就是一种贪欲,已非无欲之人了,却还不自知。欲追求、贪取享受,是染污的烦恼欲,有两个层次:一是以五根贪取五欲;二是以心念贪著名闻。


  一二、知足安乐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真的希望解脱一切烦恼之苦,应该要观想知足,知足这种观想法,就是富贵快乐安稳的着力处。知足的人虽然赤贫如洗,睡卧泥地,也还觉得非常安乐;不知足的人虽然上了天堂,也不会满意。因此,不知足的人,常常被五欲之毒所牵引,而被知足的人所怜悯。这叫做「知足」。
  
  这是跟上一段的少欲密切衔接的,仅仅要求少欲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要加上另一种观念和方法,来帮助自己达成少欲乃至离欲的目的,那就是「知足」。一般人很难确定什么叫作够、不够,什么叫作满足、不满足,往往一时间的够,只是当前所追求的;一时间的满足,只是当前所需要的。然而,所谓「欲壑难填」,当前的满足,并不等于永远能满足,他会考虑到:现在拥有了,未来是否也还会拥有?在此处拥有了,在别处是否也能拥有?我个人拥有了,我的家人是否也能拥有?我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美名,死后是否仍会留芳百世呢?……因此,实在很不容易达成知足的目的。所以必须时时观想自己「有也足,无也足;多也足,少也足;好也满足,不好也满足」,这是一种内心自求安乐、稳定、自在的最好方法。
  
  知足,并不等于没有进取心,并不就是什么东西都不要,而是现在我有,很好;没有,也很好;不为未来忧愁,未来还没有来,可以为未来作准备,但不要为未来担心;要为其他人准备,但不一定要为自己准备,但自己却也一定受惠。如果能这样,则随时是自在安乐的解脱者。否则,如果认为反正我什么都不要,知足就可能会变成消极而什么都不做了,事实上,最低限度的吃饭、睡觉都还是需要的,不可能什么都不要。
  
  所以,知足应该是随缘努力、精进不懈但又随遇而安。人家给我的待遇好,很好;待遇差,也很好。昨天可以住在五星级的饭店中,今天可与乞丐同住,因此出家人是「上与君王并坐不以为贵,下与乞丐同行不以为贱」,这就是「知足」。
  
  一般佛教徒倾向于什么都不要,这样对初学者而言是对的,应该如此;但如果为了让佛法久住世间,普遍弘扬,成就众生,就不能一直以贫为富,以富为烦恼,这种观念不一定是对的;但若一味追求富贵名望,则又是多欲而不知足了。


  一三、远离愦闹
  
  汝等比丘,若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想要求得寂静无为的涅槃之乐,应当远离热闹之处,而单独住在无人来往的地方。像这样住在安静之处的人,会受到帝释天以及其他诸天护法的共同敬重,因此,你们要舍弃自己的徒众和其他跟你生活在一起的群众,到空闲的地方单独修行,才能够思惟灭除烦恼之苦的根本。如果你乐与众人共住,就会受到他们所给你的恼乱,譬如大树,如果许多鸟集中在上面,就有折枝枯萎之忧。你若对世间一切的束缚执着的话,就会淹没在众苦之中,就如同老象陷在澜泥淖中不能出来一样,这叫做「远离」。
  
  对于初学的比丘而言,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要知道,出家是为了放下世间所有的一切执着,而达成离欲出世的目的。如果出家之后,虽然摆下了世俗的一切,乃至名闻利养也都放下了,可是却还认为自己要担起什么重责大任,急着广收徒众,或要跟许多人在一起,就怕自己孤独而失去一切,弄得连自己都不知身处何地,这样的人是不能解脱的。
  
  一定要舍弃一切依靠,不依赖物质,也不依赖环境或任何人,只有一心专注地修习出世善法,否则便不得解脱。如果希望依赖弟子信徒的供养、依赖团体的保护、依赖群众给予安全,依赖太多就无法解脱了,一定要放下所有一切对外的依赖:才真能进入圣道之门;因此佛陀住世时,也常赞叹在阿兰若处住的比丘。
  
  可是,这也是有阶段性的,律藏中有许多比丘是在僧伽蓝中住的,所以在佛世以及佛涅槃后,僧团群体共住是事实,而阿兰若处住的比丘在人数比例上并不多。像五比丘证阿罗汉果之后,就到人间游化;还有许多比丘证阿罗汉果之后,就担任照顾僧团大众的执事;而在戒律中也有规定,比丘出家,五夏之内不得离开依止师。所以,这一段的主要精神在于:出家人不要有依赖任何人的习惯和存心,才能和出世的圣道相应。安乐在佛法中安乐即解脱涅槃之意,是究竟的,不是相对比较的安乐。世间的五欲之乐,乃至禅定之乐,都没有解脱之乐来得彻底究竟。在大乘经典中,例如《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在《无量寿经》中叫作安乐世界,就是指的净土佛国。独处闲居是指阿兰若处住,梵文araṇya意译无诤声、闲寂、远离处,或距村落五百弓处、牛声不闻处。根据经律所载,若干比丘共同修行处,远离尘嚣,或单独一人的修行处,或二、三人于室外造小型的房舍,或居于树下的空地,都可名为阿兰若。住在那些地方的比丘,名为「空寂行者」或「阿兰若比丘」,那是十二头陀行之一。依据印度婆罗门教的古风,人在一生之中,有一段时期名为「森林期」,必须离家到森林中去修行。而佛教的比丘,为了打下独立修行的基础,在出家五年之内,知法知律,懂得修行方法之后,是被鼓励独住修行的;但这也是阶段性而非永久性的,例如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也有许多弟子。在汉传和藏传佛教里,都有在山中住茅蓬或山洞者,也可算是此一类型。帝释诸天帝释,是欲界六天的第二忉利天(三十三天)的天主,又名释提桓因。诸天,指护法神王、天龙八部等。佛经中也有记载欲界乃至色界之大梵天主、梵辅天、梵众天,以及诸天天主、天女,都会护持三宝。


  一四、策勉精进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能勤奋地精进于道业的修行,那就没有一桩事会难倒你,因此,你们应当要勤勉地精进努力,绵绵不绝地用功,就像小水常流,永不间断,则连石头都能滴穿。如果一个修行者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常常懈怠荒废,所修的道业一定不会成功。就像钻木取火的人,木还没有热,火还没有钻出来就休息了,虽然希望得到火,却是永远得不到的,这叫做「精进」。
  
  通常要想完成任何一桩比较重大的事业时,都必须付出恒心和毅力,锲而不舍,不能一曝十寒,一定要连续不断,无论怎样艰辛疲倦,纵然有种种内在外在、主观客观的障碍阻扰,还是不能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对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标丧失信心,那么,终究一定会完成的。
  
  不过,佛经中比喻修行当如小水常流,而不是山洪爆发。如果像山洪爆发,会一下子冲毁许多有益的田地庄稼,伤害许多众生的生命,而且山洪一泄之后就没有水了,这不是修行的态度;而是应该要像绵绵不绝、源远流长的水,虽然温和却终年不间断,这样才能完成大业。
  
  一般人做普通的世间事业,如有精进心则无事不办,如果三天两头、三心二意、朝秦暮楚、走走停停、拿不起又放不下,到头来必然一事无成。做世间事尚且如此,何况修习出世间圣道,那更需要有精进心。
  
  这段经文和前段是相连贯的,要精进修什么呢?要精进于修行前述各项善法,然后才能完成戒定慧的功德。精进在三十七道品中名「四正勤」,在六波罗蜜中叫「精进波罗蜜」。这是在知道如何修行之后,亦即已经选好了修行法门、确定好了修行方向之后,就要有精进的工夫,才能完成修行的目标。


   一五、常当摄念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你们诸位比丘,当在求得善知识以及善护助之后,不要把心念忘了,如果你能常守住心念不忘,一切烦恼贼就不能进入你们的心,因此,你们诸位应该常常摄念在心。如果失念的话,就会失去一切功德;如果念力坚强的话,虽然进入五欲的贼窟之中,也不会被五欲贼所害,譬如披着铠甲进入敌阵一样,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这叫做「不忘念」。
  
  这一段和精进是有连带关系的,精进是不断不断地继续用功,不忘念则是连一个念头都不会疏忽掉,念念系于修习的方法和方向,没有任何杂念妄想来打断或干扰,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制之一处」,把心制于一处,从此以后,心不再游离而失去正念。
  
  修戒定慧任何一学都需要不忘念,只要心念稍一松懈,五欲的烦恼贼就会乘虚而入,攻其不备,你将因一点的疏漏而全盘崩溃。在佛经中有一则比喻:有一比丘乘着浮囊在海上漂流,一个罗剎希望从他的浮囊中要一点气,这是绝对不能给的,因为浮囊只要有一个小孔,气就会全部跑掉了;所以必须防微杜渐,亦即必须念兹在兹,收摄心念,不要以为稍稍疏忽一下没什么关系,一疏忽马上会被五欲之贼侵入,劫走所有功德财物,这是比丘必须要守持的。
  
  持戒须如此,修定更须如此,只要有一念差池,就无法进入定境;倘若已在定中,只要有一点妄动,就会马上退失定力,这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修行禅定者,非常重视收摄心念。至于智慧,即正见分明而私欲不起,那就是解脱自在的智慧,如果生起私心或自我的执着心,马上就和解脱道不相应。
  
  所以为何有人证初果后,很快就证阿罗汉果,有的人却需要七返生死乃证,差别就是因为把握得住心念与把握不住心念;也有人无论如何修行,总是圣道不现前,也是因为心中有掺杂着细微烦恼的妄念,所以工夫不易得力。这段经文是要我们常披着摄念的铠甲,不要被五欲贼的毒箭射中。如能不失正念的话,即使陷入五欲阵中也能不为所动;反之,只要一念失去正念,马上就会被五欲的毒箭射中。修行工夫,主要在于心念的持续不失。善知识亦师亦友的人,名为善知识,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直、谅、多闻的朋友也是善知识。在佛经中所说的善知识,大致可分三类:一是教授善知识,指的是老师;二是同行善知识,指的是同学、同修;三是外护善知识,指的是从正面协助你修学佛法的人,即「善护助」。


   一六、修习禅定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能够摄心的话,你的心就能住于定境;心能住于定境,就能够知道世间的生灭法相,所以你们应该经常精进、勤勉地修集一切层次的禅定。如能得定,心则不乱,就像是爱惜水的人家,会好好修建池塘的堤防一样,修行的人为了爱惜智慧的水,所以要好好修习禅定,使智慧之水不会漏失。这叫做定。
  
  这是紧接着上段经文而说的,上面讲摄心,亦即收摄自己的心念,不使它忘失或散乱,在日常生活中,就不会受五欲的侵害。但是摄心的功能在于入定,定有世间的四禅八定,与出世间的无漏定(灭尽定)。在定中可能有两种状况:一是住于一念,心外无境,心内没有攀缘,只止于一;二是入定之后,因为没有了自我中心所做的主观的分别、执着、判断、比较,所以对身心之外的种种现象能明察秋毫,了知生灭无常、变化不已的真相,同时,对自己心念的微细行相的生灭无常,也都历历分明,因为五蕴中的行蕴是通于微细的定境的。
  
  如果已经进入出世间定,那是用空性的智慧来观察一切法的现象,这不一定是神通,而是智慧,得世间定而有神通的人,不一定对心念的微细行相能觉察明了。因此,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修禅定,而修禅定的功能,在于开发智慧和维护智慧的不失;唯有开显了无漏的智慧,才是修行圣道的目的。智慧梵文jñ?na 译作「智」,prajñ?译作「慧」。智是决断,知俗谛;慧是简择,照真谛。或谓:「慧门鉴空,智门照有。」智慧是通于世出世法的,破烦恼是空慧,化众生是智力。总之,这是已证无漏圣果的人所拥有的功德。漏梵文?srava,是烦恼的异名,因为有烦恼就会有流注和漏泄的功能,所以有烦恼就像储水的器具有漏洞、房舍的屋顶有漏孔。因此,凡是世间的一切境界都是有漏的,若能不受世间一切境界的现象所动,即进入烦恼的寂灭,名为无漏。


   一七、智慧明灯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苦之良药也,伐烦恼树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是为智慧。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有了智慧,就不会产生贪着,应该经常省察,不要失去了智慧,如此则能在我释迦牟尼的佛法中得到解脱。如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人既不是修道的人,也不是在家的白衣,甚至无法给他什么名称了。
  
  真实的智慧,就像一艘能渡过老病死之苦海的坚固大船,也像是无明黑暗中的大光明灯,也像是能治疗一切病苦的良药,也好象是能够砍伐一切烦恼之树的利斧。因此,诸位应当以闻思修三种慧来增益你们自己,如果有了智慧的照明功能,虽然还没有得到天眼,也已经是明眼人了,这就是「智慧」。
  
  这一段是本经最精彩的重点,也可以说修行到这儿才点出了功能和目的所在,因为前文已讲过坚持净戒可以不堕三涂,修行禅定可以脱离五欲,而唯有启发智慧才能出三界、实证解脱而入涅槃。所以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戒和定,是智慧的基础以及引生智慧的善法,持戒修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无漏的智慧。因此本经到这一段指出修行一切圣道的目的和内容,就是智慧,开发出智慧才是实证圣道或悟入解脱道。
  
  佛法之中不共世间的就是般若,其他一切戒和定,如果没有般若,就是世间法;有了般若,就能把一切世间法变成出世间法。也可以说,如果不依佛所说空慧的立场来看一切法,则一切法皆是世间法;如依佛所说空慧的立场来看一切世间法,则一切皆可转为出世间的解脱法。所以本经才把智慧的功能做了几种比喻,便是为了说明它的重要性。有智慧胜于有神通,有神通不一定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可以有神通,也可以不需要神通;神通是方便,智慧才是究竟。无明烦恼的根本,称为「无始无明」。与智慧之明相反,有无明就无智慧;有智慧,无明即消灭。闻思修慧闻思修,总名三慧,彼此有连带关系。一、闻慧,是以见闻经教而生的智慧;二、思慧,是以思惟经教的义理而生的智慧;三、修慧,是以修习禅定而生的智慧。一般人听闻经教之后,观念转变了,烦恼减轻了;进一步对经教的义理深入思惟,因此知见更加稳固,烦恼更加减轻;然后,如经教中所说的方法修行禅定,而开发出无漏的智慧。前两种是以散智而开发修慧,第三种是以定智来正确地断惑而实证空性的真理,所以三慧是有层次而相关的。天眼六通之一,也是三明之一;即凡夫有五种神通中的天眼通,圣者有三明中的天眼明。天眼通可以看未来、看深远、看微细;佛的三明六通是究竟的,其他三乘圣者的六通都是有尽的。明见人是指已经于五眼中开了慧眼见了空性的人,即二乘人所谓证初果得法眼净,从此阶位以上的圣者都是明见人,又称为「明眼人」。

 

  一八、离诸戏论
  
  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做种种戏论的话,你们的心就会杂乱分散,虽然出家了,还是无法获得解脱。所以,比丘们应当赶紧舍弃乱心戏论的恶习,如果你们想要得到寂灭的究竟安乐,就必须努力灭去戏论的恶习,这叫做「不戏论」。
  
  所谓戏论,就是聊天的意思,闲杂语、散乱语、天南北、东家长西家短、此人好、彼人歹,不着边际地你一句他一句,没有一定的主题,也没有一定要表达的理念和想法,只是无聊找人聊天,三五个朋友在一起东拉西扯,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毫不相关的话题上去,最后没有结论,也不需要有结论,只是彼此闲话一场。
  
  另一种戏论是故意玩弄文字游戏,辞藻华丽而文法严谨,所论的主题也冠冕堂皇,每个人都挖空心思,提供自己所能提供的知识学问和文字技巧的才能,或互相批评赞叹一番,之后最多留下几篇文章,甚至也没有留下什么文献,只是为了呈现各人的才能技巧,而做了一些游戏式的谈论。
  
  另有一种戏论是指,凡是与佛法的三法印不相应,和解脱道、菩萨道不相关的种种议论,都叫做戏论。
  
  如果出家人从事以上这三类戏论的话,是荒废时间,而且会使心散乱,顶多是聪明伶俐,而没有禅定和智慧。所以,「不戏论」也应该当作一条戒律来受持,如此才能得到究竟寂灭的安乐之处。


  一九、反复叮咛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欲利益,皆以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在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忧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你们诸位比丘啊!对我以上所说的各种功德,应当经常一心修行,舍弃任何放逸的机会,好象离开怨贼那样。我这个大悲的世尊,都是用究竟的佛法来利益你们,你们应当勤而行之,譬如在山间或在空泽中,或在树下,或在闲处静室,系念你们所受的法门,不要忘失,应当经常勉力精进修行,不要什么也不做就白白死了,事后忏悔忧恼都已来不及了。
  
  我就像良医一样,知道有什么病就给什么药,至于众生服不服药,那就不是医生的过失了;又好象是一个非常好的向导,能够引导人进入圣善之道,如果听了以后不照着去走,那不是向导的过失。
  
  如果你们对于苦集灭道的四谛,还有疑惑的话,可以赶快问,不应该有怀疑而不求世尊为你们决疑。
  
  当时世尊这样问了三遍,比丘之中没有一人发问,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每一位比丘都不再有任何怀疑了。
  
  佛陀非常慈悲,在他临将涅槃之前,说出了以上非常精要的佛法,交代比丘弟子们如何持戒,如何修定,如何有智慧,如何避免和对治种种烦恼。讲完之后,还再重复一遍,告诉大家不要放逸,要好好修习圣道功德,要勤恳地修学,而且最好放下一切去做阿兰若比丘,同时,不要让心念忘失,要精进修行禅定和智慧;否则空过一生,到死为止,后悔也没有用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佛的慈悲,就像慈母、良医、导师那样谆谆善诱,临别之前还要交代再交代,不仅是对当时围绕着他的那些比丘,以及看着他涅槃的徒众,其实还关心到涅槃之后,未来的出家弟子们应该要如何修行,为后代所有佛教徒们,开出了治病的药方,画出了通向涅槃之城的路线图。至于是否吃药,是否照着去行,那已不是佛陀所能管得了的了。
  
  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是讲四圣谛法,而最后的叮咛又提起四圣谛法,是彻始彻终、前后一致的。佛所说的法,确实是无量无数,但浓缩起来精要地说,是以四圣谛为根本、主干、归宿。因此又再三地问比丘弟子们,对四圣谛法是否还有疑问?实际上是再三地对后代的弟子们,肯定他所说的四圣谛法。四谛苦集灭道。苦是世间法的果,集是世间法的因;灭是出世间法的果,道是出世间法的因。凡是造作世间种种的恶不善业,都是苦的因;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苦,就是世间的果。修戒定慧、八正道等出世间的善业,是解脱之因;而声闻、缘觉,乃至于佛,都是解脱之果。


   二○、真实四谛
  
  尔时阿[少/兔]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
  
  当时,阿[少/兔]楼驮阿罗汉观察在场大众的心,然后向佛回报说:即使月亮可以使它热,太阳可以使它冷,但佛说的四谛法不可能改变。佛说的苦谛,真实是苦,不可能使它乐;佛说的集谛,真正是苦的因,不会有其他的苦因;苦的果如灭了的话,苦因也会灭,苦的因灭了的话,苦的果也会灭;灭苦之道,真实是八正道,不会有其他的道。世尊!我们这些比丘们对于佛所说的四圣谛,已绝对没有什么疑问了。
  
  这是阿[少/兔]楼驮对佛再三叮咛的回应,他是代表当时在场的大众,向佛保证他们已经知道四谛是什么,他们已确实了知佛所说的四谛法,就是佛所悟的境界和真理,也是佛一生所宣扬的真理,更是佛希望所有一切的佛弟子们,亲自去实证的真理,唯有依止四圣谛法如实修行,才能入圣道而得解脱。请释迦世尊不必挂虑,他的法大家都已经了解。
  
  这里虽然没有讲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但已经暗示大家,了解之后,必能如法修行,也能如法弘扬。
  
  阿[少/兔]楼驮这位比丘罗汉是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又名阿那律。当释迦世尊临涅槃前,十大弟子中似乎只有阿难和阿那律尊者等少数大弟子在场,大迦叶尊者是后来才赶去的,另外有一些已先于佛陀涅槃了,或接受佛的祝福到各地去弘化,因此在《佛遗教经》中只出现他一个名字。


  二一、两类弟子
  
  于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阿[少/兔]楼驮虽说是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
  
  在场的众比丘中,所作未办的人,见佛灭度,应当会有悲伤的感受,其中好象有一些初入法门的人,听佛说了以上的遗教,都能得度,他们这些人好象是在黑夜中见到了闪电的光,而看到了应该走的路。
  
  如果是所作已办,已经度脱了生死苦海的人,只是生起这样的念头:世尊为什么这么快就灭度了呢?阿楼驮虽然这样说出了以上两类弟子们的心情感受,但实际上,他们对四圣谛的胜义都已明了通达了。
  
  许多人认为已断烦恼的人,或已见空性而悟道的人,是不会再有情感的,看到任何状况都好象镜子那样,只是如实反应各种形像和物像,他自己不会有任何主观意识在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是圣者,而是无情的矿植物。《佛遗教经》这段呈现出的圣者们,不论是所作未办的初、二、三果,或所作已办的第四果,都还是有血有肉的人,照样有人情世故的关心,虽然没有烦恼执着,但还有为了尊重、恭敬、感恩以及慈悲等原因,心中有不同程度的种种反应,那不是烦恼,而是智慧;智慧不是冷冰冰的,它一定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相应的。
  
  因此,在这段经文中看到所作未办的初、二、三果,乃至初入圣道法门的比丘,还有悲凄的感受,如阿难尊者已证三果,还有哭泣的现象;至于四果圣人,已实证有余涅槃,烦恼已永不再起,但是见到佛陀即将涅槃,还是生起了这样的意念:佛陀为什么这么快就入涅槃了呢?还有许多众生需要度啊!这便是圣者的慈悲心了。所作未办1.未得圣果的凡夫,不论他信不信佛、修不修行;2.已得初、二、三果而尚未证四果的圣者,尚有事要办,所以又名「有学位」。所作已办是已证四果的阿罗汉,又名「无学位」,已出三界,是声闻乘的究竟位,通常有三句话:「所作已办、生死已了、不受后有」,亦即对四圣谛之事已办完了。当然,如果对大乘的佛位而言,尚有事情可做,那就是要像《法华经》所说的回小向大、会三乘归于一乘。


  二二、开示无常
  
  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汝等比丘,勿怀忧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生老病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世尊为了使在场的弟子们都能得到坚固的道心,所以用大慈悲心再次向大众开示:你们诸位比丘,不要再怀着忧愁苦恼,即使我住在世间一大劫,也会有要入灭的一天,如果只有聚会而不离别,终究是不可能的。而自利利人的法,我已经具足了,就是继续久住下去,也没什么益处。应得度的人,不论是在天上或在人间都已经得度了;还没得度的人,也已经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从今以后,凡是我的弟子们,应该把我所说的法,辗转实践,那就等于如来的法身常在而永不消灭。
  
  因此,你们要知道,世间都是无常的,有聚会必有离别,所以不要再忧戚悲苦,世间的现象就是这样,你们应当勤奋地精进,早日求得解脱,以智慧的光明来灭除种种愚痴的暗钝。世间实在是非常危脆,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牢固坚强的,我现在能够入灭,就好象除去了一场大病,这个应该要舍弃的罪恶之物,名字叫作身,是被淹没在生老病死的大苦海中,一位有智慧的人,当他能像杀怨贼一样地把它灭掉时,还有什么不欢喜的呢?
  
  这段话是真实地显现出佛的大慈悲心,因此说是大悲的佛、大悲的世尊以大悲心来说出他最后的遗教。他为我们点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佛所说的「三法印」:无常、无我和涅槃。三法印必须扣紧无常来讲,知无常就能知无我,能实证无常、无我就能证得涅槃寂静。所以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出三法印的名称,但其内容就是要告诉我们,「三法印」的事实才是绝对真理,亦是佛法的准则。
  
  佛以他自己来示现无常,又从无常舍去我执,执什么?执世间法以及执肉身为我,如果透视世间无常的真相,透彻了知自己的身体一定会死,死就等于杀掉怨贼一样;因为以佛的智慧,观察、体验到众生的我见中,身见是最强烈的,所以,看到世间一切现象的无常,再实证自己必须要舍弃这无常的色身,那就是无我,如此而生大欢喜,为什么呢?因为已入涅槃寂静了。所以,这段话非常重要。
  
  另一点是指出和显示出佛是有大悲心的,所以成佛之后到涅槃之前,一直都在度化众生,甚至在涅槃之前,还要交代弟子们,辗转地修行佛法,使佛法永远住世,等于是如来法身常在。
  
  如来以法为身,如依肉体为身的话,佛涅槃后弟子们就无处可依止了;如依止如来所说的法,则永远不会落空。这里点出了佛的智慧和慈悲所以能常留世间,必须要靠佛弟子们的自行化他,才能使佛法永久住世。
  
  整部《佛遗教经》都在教导比丘们要修持戒、定、慧,但最后则说明:有智慧的人一定与大悲心相应,而大悲心又从哪里表现出来呢?要从以佛法利益众生中来实践,即叮咛弟子们有智慧之外,还要有慈悲,以此结束了佛陀最后的遗教。大悲心通常讲慈悲心。佛为众生拔除苦恼谓之「悲」,令得安乐谓之「慈」。对一切众生不论怨亲,平等救济,叫做「大慈悲」,简称为「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说普遍的、永远的、无限的、没有一点条件的救济众生。不为什么而救济叫做「无缘」;众生是诸佛自性中的众生,诸佛是众生自性中的诸佛,叫作「同体」。法身常在有几层不同的意思:1.以如来所说的法义、法门和道法为如来身,亦即「以法为师」,就是以佛的法身为老师,所以只要佛法留驻世间,就等于如来常住世间;2.如来以法性为身,诸法自性即是空性,空性遍一切时空,所以也是常住的,不仅是诸佛有此法身,一切众生也不离此法身;3.实证一分无我的空性,断一分无明,就名为法身大士,这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
  
  在根本佛教所讲的法身,应是指第一种,以如来所说的法为「如来法身」。佛入涅槃后,即是自性本空的法性身,只要众生信佛学法,而发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在亲近佛的法性身,即知是与佛的法性身同在;如悟见空性,则是亲见如来法身。


   二三、勉求出离
  
  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经常专心一意勤勉地求得出离的圣道,一切世间不论是动法或不动法,都是败坏不安之相。你们不要再讲话了,现在的时间,中夜时分快过了,我必须进入涅槃了,以上是我最后的教诲。
  
  这又和上一段密切相关,佛法化世救世的功能,是要弟子们发两种心:一是菩提心;二是出离心。上一段叮咛弟子们辗转修持、弘扬佛法,以使佛法常住世间,这是菩提心;而这一段再次勉励弟子们要有出离心,这二者如鸟之双翼,如车之双轮,如人之双足。亦即应以菩提心来住持佛法,广度众生;以出离心来去除我执,断绝贪、瞋、痴三毒。否则,如果仅有菩提心而没有出离心,就可能变成世谛流布,与世俗法同流合污而不自知;如果只有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就可能变成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既不能利益众生,也不能使佛法常住世间,那就是一个消极厌世而逃避现实的人。正确的佛法是,在出离心中一定有菩提心,在菩提心中一定有出离心,二者兼备,才真正是佛的弟子。出道修行出离世间而入涅槃之道,即以出离心修出离法而证解脱道。动不动法动法,是欲界的一切法;不动法,是色界、无色界的禅定法;动不动法即指三界一切法而言。(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讲于纽约象冈,林孟颖笔录)


附录

佛遗教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殖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

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

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取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睡,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谓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心,而行乞耶。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善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若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苦之良药也,伐烦恼树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是为智慧。

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欲利益,皆以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在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忧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尔时阿[少/兔]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

于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阿[少/兔]楼驮虽说是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

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汝等比丘,勿怀忧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生老病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欢喜看生死
下一篇:八正道讲记

 佛遗教经讲记(一) 佛遗教经讲记(二)
 佛遗教经讲记(三) 佛遗教经讲记(四)
 佛遗教经讲记(五) 佛遗教经讲记(六)
 佛遗教经讲记(七) 佛遗教经讲记(八)
 佛遗教经讲记(九) 佛遗教经讲记(十)
 佛遗教经讲记(十一) 佛遗教经讲要
 佛遗教经讲记 《佛遗教经讲解》戒骄慢
 《佛遗教经讲解》包容的人生 《佛遗教经讲解》贪睡令一生空过
 《佛遗教经讲解》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佛遗教经讲解》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佛遗教经讲解》觉者释迦牟尼佛 《佛遗教经讲解》本经译者其人其事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