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果煜法师] [点击:3029]   [手机版]
背景色
参禅的精神
 
许多人参加禅七或精进的修行活动,情况好时,有的人可坐得几支好香,身心感到比较平定,因而充满法喜;也有的人因听到法师的开示,切中要害而非常欢喜。但是如已参加过几次修行,还只有这种情况,那可以说根本未沾到禅边。因为要坐好香、听开示,不一定要进禅堂。其未沾到禅边的原因,第一、可能是没有抓住方法要领,第二、则是没有参禅的精神。
 
死抱棺材板
 
首先以一个例子说明:如果某天我们坐船或坐飞机,突然因失事而掉进海里。在大海茫茫中刚好抓到一根木头,这时我们不会管它是方的还是圆的?是长的还是短的?甚至是粗还是细?唯一会做的,就是拚死命地抱住这根木头,不管朝阳灿烂或满天彩霞,不管日升日落或月出月没,或大风、大浪、雷电交加,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死抱住这根木头,即使这根木头是棺材板,上面还沾有尸臭,我们也不能嫌弃,因为这是仅有的存活希望。
 
缺乏危机意识
 
而参禅的精神,就像是死抱住这根木头一样。众生在生死之中,如同掉入大海,前后左右一望无际,皆看不到岸边。在孤苦穷困中,幸学到禅的方法;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紧抓住方法,才有可能到达岸边。但现代人往往提不起这种精神,因为不觉得自己是在海上漂流的人,而是在岸上欣赏风光的人;根本没有危机意识,从不觉得在无边的生死中流转是件太辛苦的事。所以对方法就不会很珍惜、很在乎,更不会将它视为命根子般地抓住不放,当然就提不起用功的精神来。
 
娇生惯养
 
我常说这些人既想参禅修行,却又娇生惯养,唯恐对自己的身体保护得不够周到。进禅堂主要为打坐用功,故食、衣、住等,只要过得去就好了。禅堂可不是用来伺候贵人而是用来训练壮士的,要上山下海没有你选择的余地,甚至必抱定「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如果在生活细节浪费太多的时间,我们还有心情去用功吗?
 
同样很多人刚开始打坐,总会问些酸、痛、痒等的问题,我的回答通常是「不会死,继续坐!」有时候也许会安慰一下──可能是气脉不顺,或什么问题。但如要说得直接一点,我建议你干脆发愿死在禅堂还省事些。很多人的问题都围绕在身体打转,身体虽也是问题,但却不是那么严重。怕痛、怕痒、怕黑、甚至怕鬼;但总归起来,就是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没有的事、平常的事,都把它想成很严重、很可怕,所以我常说:「很多人最后是自己怕死的。」
 
古代在禅堂流行一句话:「身心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常住就是禅堂里负责指挥的执事,他叫你上你就上,叫你下你就下,不可有太多个人的意见习气。只可专心一意的用方法,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护法龙天去了。也只有将身心性命完全交出去,才可能一心一意地用方法。这就像在海上漂流的人,只能紧抱住木头;如果他害怕死,可能死得更快。所以现代人第一个毛病就是娇生惯养。
 
浮游不定
 
很多人对于自己是否修行,是否用这法门,都不肯定!至于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确定!即使别人说修行是为了了生死、断烦恼、开悟、成佛、度众生等等,但那都是别人的话,拾人牙慧,自己却仍不知道目标在那里?既无法确定,就容易随着外境流转。现代人的通病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就像我们常吃的面疙瘩,既不像圆又不像方,既不硬也不软,总在锅子里打滚,与其他的食物搅和不清。自己头脑不清楚,方向不定,连带其他人也跟着迷糊。所以我师父常说:「一个有修行的人,能带给他人安定感。」因为自己先已安定了,理念、方法、目标都非常明确,故其他人受影响,也跟着安定。
 
在这个时代,尽管学佛修行的人愈来愈多,但具有信心、毅力的人并不多。因此中国历代的禅师,有的甚至排斥经典,认为讲经说法,徒将制造瓜葛;因有时候知道太多,选择太滥,反而会让人没有信心,让人不能死心踏地的用同一种方法去修行。
 
好高骛远
 
很多人常唱一些高调说:「众生本来成佛,只是不肯承担!」说:「吃饭、睡觉、平常心就是修行。」讲大话每个人都会!但能否真切实际,才是个问题?虽那些圆教的经义与高调的禅法,是修行最后的目标,却不是我们现在的境界。而很多人因听了太多高调子,往往忘掉自己的身份立场。只要稍微脚痛,就说:「修行一定要坐吗?一定要吃苦吗?释迦牟尼佛不是讲中道法门吗?六祖惠能大师不也说过:『禅不在坐』吗?那我们为什么又要打坐熬痛呢?」高调子唱多了,反而高不成低不就,无法让自己安心在一个修行的方法上。
 
喜新厌旧
 
很多人对于新的法门,刚开始用都会有很多觉受、体验?因为一方面对新的法门比较有兴趣,而另方面刚开始用也比较顺心:这情况就像考试,要从零分增加到五十分便很容易,从五十分增到八十分就比较难,从八十分到九十分则更难。所以一个新方法开始启用时,一定很有觉受,于是就信心勃勃的去行持。然而一段时间后进入高原期,遇到瓶颈卡住了,这时很多人都觉得像在原地踏步似的;但这是必经的过程,不要因此而失去信心,因为大家都一样。然而许多人在瓶颈、高原期时,便对自己或方法失去信心,就因此转用其他的方法。于是一下子修禅、一下子修密、一下子修净土,修来修去终究还是在轮回啊!因从这边转到那边,再从那边转到这边,换汤不换药,如身心不能提升就不叫修行。我们常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因为从修行来看,很多人就像小鸟一样,在枝「末」间跳来转去。
 
不怀疑自己、方法和过程
 
参禅的精神,就是死心踏地,一心一意,不要怀疑自己或方法。我常说,善根是修出来的,故不要只羡慕别人很有善根,修没多久就能有很多体会,这是他从过去生修来的。如果我们既觉得自己没有善根,又不肯努力修行,则下辈子一定更差劲,所以先不要怀疑自己,其次不要怀疑方法。修行的法门那么多,但懂得的人都知道:原则是一样的,就是要如何收心?其过程就像大喇叭,初从喇叭口慢慢缩,愈缩愈小,小到最后进入「时光隧道」。
 
我们也不必怀疑过程,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身心的变化。故很多人在这当中迷糊了,会急切地问自己已到达什么境界?如果问十个人或者会有十种答案!问一百人会有一百种答案。既然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就表示那都不是答案!所以知是过程,就不需太计较、太重视;既是过程,则过了就算了。
 
所以修行,应具备「大愤心」,话说白一点,就是「跟你拼了」的意思。要拿出全部精神、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奋勇向前。现代的人都太幸福了,故不可能不回头,因为还有公司在,还有妻子、儿女必须照顾。而既想到回头,就拿不出参禅的精神来──紧抱住方法,而不管身心的变化,因为那只是业障显现而已。
 
画龙点睛
 
我们常说修行要有明师指导,明师可不是「一点灵」的药水──一点就灵,但很多人依然在找可以即刻开悟的明师。虽在历史上释迦牟尼佛说法时,一场法会就有很多人开悟、证果;在禅祖师传中也常可看到言下顿悟的公案。但这是画龙点睛的功效,而龙是要靠自己先去画的。甚至有时候开悟,并没有祖师棒喝,可能因为杯子破了,或者看到花开就悟了,所以要找明师,明师在那里?明师就是自己呀!如果自己不先画龙,释迦牟尼佛、马祖大师也无法点睛!所以很多人期待明师指点,你要他从何点起呢?有一句话说:「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既已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了,又听了那么多的佛学理论、修行体验,你还需要什么明师呢?
 
时光隧道
 
前述以打坐摄心通过「时光隧道」,那时光隧道里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是黄色还是红色?或如某些人说的:「打坐用功后会进入状况。」会进入什么状况呢?根据我的了解,这隧道简单讲就是超越时空。很多人打坐还不时期待着引磬声,这根本还在时间之中;或打坐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还在这个世界里,此皆仍拘于时空的范畴里。
 
超越时空,可用个譬喻:一般人在做梦时即已超越时空,因为他虽仍躺在床上,但心却到了另一个世界去,这个世界既不是在床上,也不是在晚上。有些人做白日梦也能超越时空,但这都是以打妄想而形成的,故不可能开悟。只有用方法用得很专心时,才能真超越时空。如一心用方法,以致忘了我在禅堂打坐,也忘了我是谁;但是当时并不知觉,要等到这境界消失了,再回到现实,才发现我原来还在这里。
 
脱胎换骨
 
这种境界修定可以做到,参禅更可做到,因为参禅若完全在疑团中,虽仍可看到外面的事物,但并不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虽在吃饭,却也不觉得在吃东西。修观也可以做到,我曾用无常观观死,下坐之后发现自己手脚还能动,却觉得很奇怪!不是早该烂掉了吗?怎么还存在?而且还能动?这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脱胎换骨,就应从粉身碎骨做起。如果我们太珍惜这个身体,怕它受伤、受寒,既然不可能粉身碎骨,怎么可能脱胎换骨?
 
所以时光隧道其实没有时间,因为已经超越了。隧道中也不是白的、黄的、红的,因为在隧道中根本没有眼睛;如果有眼睛,就不在隧道中──因为还具有分别心的缘故。能真正用功到这种境界时,虽还没有开悟,但已沾到边了。要通过隧道,才可能到另一个天地去,那天地也许称为禅境、悟境,但先决条件是先入隧道中;而唯有真正的下功夫,才可能找到隧道在何处。总之,参禅的精神就是一心一意,死心踏地,只有拿出精神;全力以赴,才可能沾到禅边。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禅林风雨 20.束缚与解脱
下一篇:禅林风雨 18.出世与入世

 禅林风雨 自序 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禅林风雨 3.数息要略
 禅林风雨 4.成佛之道──禅定偈颂讲记 禅林风雨 5.守一与还虚
 禅林风雨 6.昏沉与散乱 禅林风雨 7.修定与发慧
 禅林风雨 8.真宝与假宝 禅林风雨 9.住与无住
 禅林风雨 10.心力无限 禅林风雨 11.得与失
 禅林风雨 12.松与紧 禅林风雨 13.出水莲花
 禅林风雨 14.暖冬的启示 禅林风雨 15.单调与迷彩
 禅林风雨 16.明与无明 禅林风雨 17.大乘与小乘
 禅林风雨 18.出世与入世 禅林风雨 20.束缚与解脱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