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禅林风雨 28.立十众弟子,建万人僧团
 
[果煜法师] [点击:2780]   [手机版]
背景色
立十众弟子,建万人僧团
 
──建设新时代佛教之蓝图
 
自古皆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目睹佛教人才雕蔽零落之今天,回顾隋唐大乘英才济济之彼时,真令人有无限之感慨!任何关心佛教前途的人,都必然认定:当今佛教之至急要务,乃在于人才之培养也。
 
壹、对目前佛教现况之反省
 
在目前台湾,虽也有些佛教教育;但以我看来,却都未尽理想,以下略述:
 
一、佛学院:时下约有二十几所,起落不定。一般而言,学生人数既有限,且程度更参差不齐。尤其师资有限,滥竽充数者,既不在少数;身兼数职,到处赶场者,更是家常便饭。教材刻板,多偏于佛学知识之填授,而非智慧之统合,更非修证之印契。课程又不安定,碰到寺中有大法会时,经常被迫停课;且要学生帮佣,故身心皆不免受干扰。
 
二、佛教大学:已开办及正规划中的,约有五、六所。因纳入教育部所预设的范围里;故一般课程的安排,或学生的活动方式,皆与一般大学略同。故虽名为佛教大学,但与佛法的弘扬,甚至佛教人才之养成,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三、佛研所:除学生人数更有限外,又以虽世学的学历,多为大学以上;但就佛学的程度而言,仍是参差不齐。而师资的问题,除已于佛学院中所述者外,更且受到世学学历的限制。故使某些虽有修有证者,却未必能担任教职;而另些光有文凭、却全无信仰与道心的学者,乃正虎虎生威地大放厥词(假学术之名,坏信仰之实)。其次,课程内容的安排,亦只针对「做学者」的准备功夫。故对佛教外文,如日文、梵文、藏文及巴利文等,投入相当的心力。另以工具书及文献资料的运用为主。
 
对僧众教育之检讨
 
一、个人的修学:
 
以我的看法,即使目前的佛学院、佛教大学、佛研所,照现在的方式办得再好,其对整个佛法的弘传,也不能有太大的裨益。理由如下:
 
佛法唯以「出世解脱」为一贯之宗旨,而其修学次第,乃所谓的「信解行证」也。而以上的教育方式,信解既不足,行证更从缺,其如何能担任起弘传佛法之要务呢?
 
(一)信解不足:以信而言,学术研究与宗教信仰是否冲突?这很难说!有时并不冲突,如以性空、唯识、真如,来科判大乘的教理。有时又颇为冲突,如「大乘非佛说」,或谓阿弥陀佛与波斯文化中的太阳崇拜有关。若从「依法不依人」的理则来看待一切的学术研究,虽未必与信仰冲突。然就大部分众生的习性而言,既偏于学术研究,总会冷却到信仰之热度的。
 
其次,以解而言,四依法有所谓「依义不依语」。语言文字,只是表达理谛之工具,喻如以指见月。然若执着于文字,则非但忘月,更且迷指;以其必将指错认为月也。而偏于学术研究者,必拘泥于文字之束缚;故对智慧的领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的障碍。由是古德多谓「得意忘言」,甚至禅宗更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皆是深见于「文字障」之弊端,而有的对治。
 
(二)行证从缺:再就行证而言,佛法最终之目的,乃在于出世解脱;而此唯有透过行证中得。故四依法中的「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皆在强调:必透过身体力行,才能深契佛法之要义。故若失却现量之印证,则佛法亦不过世间之哲学而已!
 
二、大众的弘传
 
以上乃就个人的修学而言;其次,再就大众的弘传而论:
 
(一)不切实际:「圣言量」只是对已皈依的人,才有它崇高的地位;若对未信仰者而言,根本无「圣」可言。因此,要引导一位教外人士来信佛,并非搬弄一大堆文献资料,就能让人信服。这就如同基督教徒,引述《圣经》说:「上帝在七天之中,造就了这个世界和人类;所以一切人,当无条件地信仰上帝!」你听了,会有何反应呢?也许就是:「鬼扯蛋,去你的吧!」
 
最好的药,是什么药呢?如将其成份,仔细分析;甚至详述它的制作过程。这除非是专家,否则听了,还是莫明其妙。然若一个曾为患者,而今却已痊愈的人;则其所推荐的药,必足让大众所信服。
 
以佛法而言,所谓「痊愈」乃指解脱自在也。故当一个人已近于解脱自在的境界,则他即使不说法,别人也会对他所信受奉行的宗教,报以极崇高的肯定。相反地,一个佛教学者,即使能长篇大论,下笔万言;但他的人品,若不能令人恭维,则他所介绍的宗教,却将因他而蒙羞。
 
(二)深入浅出:其次,就解而言,佛法是否那么艰涩难懂,这且不说!至少要让大众能很快相应,其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才方便完成彼此心灵之沟通。而要真深入,非透过行证的过程不可。
 
一句话,要说得简短、鲜明、生动,才有它的力量。如果曲折迂回,穷绕不出;则即使再有心,也将消受不了。而搞学术者,多喜欢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简单的一个结论,非都把它拉得又臭又长不可。这尤其在此工商时代,大众繁忙之际,更将凸显出其之无效率与不切实际。
 
(三)仿同心理:或许说这些研究报告,对那些偷懒的信众,虽不切实际!但对某些专精的学者,还是有它参考的价值。然问题是:专精的学者,竟有多少?且参考之后,又将何用?自己修行既用不上,拿来弘法,也派不上用场。充其量,只是一小撮人的戏论而已!或竟只是充实图书馆门面之工具!在佛教有限的资源中,竟值得花费这么多的财力、心力,来制造这些高级垃圾!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从印度到中国及西藏,虽未有什么「学术研究」,倒是造就了不少旷世高僧;同时也引导了无数的行者,步上解脱之大道。而反观欧、美、日本之学术研究,虽洋洋大观,然与解脱道究竟能有几分相应?而我们却「邯郸学步」,沦为笑柄,真是三世佛冤啊!
 
「外国的月亮圆」,近百年来,我们不但在科技上,失去了民族自信心;也在人文与社会上自乱了脚步;至于宗教,亦在所难免!今天能在欧美的社会里,打出佛教招牌者,多是禅师或密教之上师──皆是以指导修行为要务者。欧美的佛教,终究也走上修行的大道。而反是国内的一些「跟屁虫」,还不知「今夕是何夕」!如顺此以往,也许三、五十年后,我们也得虚心地向他们求教「修行法门」哩!
 
(四)高级人才:要写出一篇〈六祖法宝坛经〉或〈大慧宗杲之禅法〉的学术论文,并非顶难;中庸者,只要下几年苦功即行。然即使那样的论文一出再出,但教界是否能因此而造就出一个「六祖」或「大慧宗杲」来,这才是关键之所在。否则那些研究报告,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代的学术研究者,皆不辞辛苦地寻觅「第一手资料」。然就佛法而言,形诸于语言文字者,皆已非第一手资料!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内证境界,才是第一手资料;而彼唯有透过行证的过程,才能显了。因此,所谓「佛教的高级人才」,当如何定义呢?
 
如「六祖惠能」或「马祖道一」,能算是佛教的高级人才吗?我认为唯有出了「格」的大善知识,才是佛教的高级人才。至于只能在文字间打转播弄者,何足道哉?
 
以上或从「个人的修学」,或从「大众之弘传」而论,还是就理想而申论的!然在迈向理想之前,还有更冷酷的佛教现实。如这一关通不过,那就一切甭提了吧!
 
三、现实的出路
 
佛学院或佛研所等之修业期限,最多也不过三、四年;故即使在此期间,能让他们全心全力投入课业中,但当课业结束之后,下一步该如何延续呢?
 
如果是一位出家众,也许要回到他当初剃度的寺院;但回去之后,是否就能大开法筳、广度众生呢?那可未必!多半而言,皆是「高不成,低不就」。要讲经,内学的基础既不够稳固,外传的号召也不够出色;即使勉强讲,也未必能持久。要同大众一齐出坡、下厨,甚至赶作经忏法会;则既辛苦,更所学派不上用场,同时心中也未必能降伏得那股傲气。若是要「造反有理」、「除旧布新」地闹「文化大革命」,只恐怕难免「壮志未酬身先死」。于是乎不上佛学院者,倒还能悠悠度日地安住在寺院中;而上了佛学院后,却只个惆怅满怀、愤世嫉俗。有些人干脆一走了之,但留在外面,又能干嘛?要讲经,同样福智末全;要生活,那担子也不好挑啊!即使几个人七拼八凑地挤个小公寓,然手头太紧时,又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老套──赶经忏也。当初在自己寺院时,似「顶门上具一只眼」,看这不行,说那不对;但当生活的担子逼上来时,却又比从前都做得卖劲。
 
这当中,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分子,能在屈指可数的佛教事业中,觅得一安身之地。但待久之后,便形如世间的行业,而无法继续其学术研究之初衷。于是那份曾费尽辛苦学来的梵文、巴利文等,不得不束诸高阁而任其荒废。虽有更少数的人,能到国外进修;但回国之后,所要面临的问题,仍好不到那里去的!
 
至于在家众,那生活的担子,势必压得更紧。仍单身时,还能以厕身于佛教事业中,而领些单薄的待遇以安顿生活。但当有了妻子儿女后,单靠佛教事业的薪水,便不胜负荷了。
 
于是很多人都在问:每年戒场那么多戒子,佛学院那么多毕业生,他们都到那里去了呢?为什么到处不见人影!许多长老说到此时,还不免痛心疾首、老泪纵横!可是问题还是悬着,一点也没有转化的迹象。于是乎,当我们听到有人要出家时,还不敢贸然为他高兴得太早;或竟听到有人灰心丧志而还俗时,也不能怪他太颓萎唐突!但这问题不能老是悬着啊!难道竟无解决的办法吗?
 
现在,我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佛学院或佛研所的毕业生,皆能找到良好的出路──或讲经、授课,或在佛教事业体系中高就,且彼之待遇也与市价相当,则问题便圆满解决了吗?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到时候,便将不再有人发心出家。因为既在家与出家,在受教育和发挥所学的权益上完全相同,则出家便无其殊胜之处!在现实上,剃了头、换了装,于很多场合,反而更不方便!总该不是为了收「供养」而出家吧!
 
我相信很多正热心于办佛教教育的法师与居士们,恐未必已顾虑到这个问题!然而我的看法是有根据的:日本佛教之所以演成「在家模式」,虽有其历史的渊源;但与其偏尚于学术研究,亦必有甚深的关系!
 
或者说,在家、出家都差不多啦!只要能学佛修行就好了。但教主释迦牟尼佛,明明是现出家相。亦有人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现出家相,是受到当时印度风气所左右。」这种说法,未免太屈贬了佛陀;因为当时印度诸宗教中,虽沙门是现出家相的,但婆罗门却不妨为在家修。如果佛法不必要出家修,则不妨以婆罗门的形式,另起于印度中。所以说世尊是受当时印度风气左右,不得不现出家相,这是谤佛。
 
基于经、律、论所昭示的佛理,及个人出家后的感受,我诚不愿意中国佛教,最后也步上在家型态。以上基于个人的修证,佛法的弘传及教界现实的考虑,即使我再怎么认定: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却也不能认同目前的教育方式。
 
对信众教育之检讨
 
佛教终究是智慧的宗教,是行证的宗教;故绝不能仅止于烧香拜拜而已!故除该对僧众教育外,也必得对信众作教育。目前对信众的教育,最普遍的方式是讲经开示:
 
传统的讲经方式,虽有固定的讲主、固定的时间及场地;却无固定的听众。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常随众,亲闻已久;也有一些是刚入佛门者,名相都还不清楚;更有些是未信佛者,只抱着「姑且听之」的态度。
 
于是一位讲主,在面对这些程度、心态参差不齐的听众,便很难抓定平准。如讲深了,则一大堆人便听不懂;讲浅了,老听众便要烦腻。然很多讲主,尤其又兼任寺院的负责人时,在经济的负担下,宁可讲得浅些,甚至加些噱头、笑料、人工甘味,以方便吸引更多新人来捧场。
 
于是因讲得浅,旧听众无法由之提升,便不来了。于是为了吸引新人以弥补空缺,只好再讲浅一点。如是愈讲愈浅,故从初听到饱和求去的周期,便愈来愈短。于是恶性循环,每况愈下;表面上看,法会时仍人山人海;但骨子里却像泡沫,戳破之后,连个渣子也没有!
 
为何当今教界,普遍形成「一窝蜂」的现象呢?此因没有一家寺院,能有独特的风格,故不能使信众具足真正的向心力,而将之安顿下来。于是为招引信众,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最后总是于「方便与下流」中出奇招。这种情况,和商场中的钩心斗角,其实没两样;然商场上的竞争,还得以「品质」作后盾。但寺院的竞争,却是以「牺牲品质」为手段。
 
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最后佛教必只「名存实亡」而已!我相信,任何一位有见地、有操守的讲者,在面对这种共业的趋势下,他的内心真可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没有人愿意屈降佛格,来逢迎庸俗。但在寺院经济结构未改善前,他是无法「螂臂挡车」的。有一只「黑手」,在冥冥操纵着寺院经营的方向盘;一切方便下流多出于彼策,这只黑手便是寺院经济的负担。
 
对寺院经济之解剖
 
(一)原始佛教:在释迦世尊的原始僧团中,本无「寺院经济」可言;因为那时既无精舍,亦无住众,一切以游化四方,托钵乞食,随地而安;故「十二头陀」为当时最典型的生活方式。
 
尔后为成全信众之供养祈福,故食除乞食外,另有受「僧次请」和「别请」,亦允许信众送供至僧团中。衣除粪扫衣外,亦听受檀越施衣。至于住处,亦因信众之发心而有精舍之初成。这一切的变动,最初皆只为成全信众布施祈福,而开之方便;但行之既久,却不免变质了。
 
为有人发心供养而慈悲接受,这已是方便了;至于无人发心,而主动谋取,这就不对了。但为合不合法,仅能从受持者的心态而作分辨,而不能从「有无受用施物」而作辨别。于是在道心日颓的末世,就顺方便成下流也。至于今天,说到「化缘」一事,已无人非议矣!
 
(二)中国丛林:佛教传到中国后,一方面中国没有托钵乞食的风尚,一方面地带偏北,气候较寒;若无温暖的衣被及僧舍,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在中国对于「化缘」的迫切性,必甚于印度。
 
在古代丛林中,往往有成千上百的住众;如一切生活所需,全靠化缘维持,那必将辛苦而不安定。因此,在百丈禅师的规划下,变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准则。这从戒律来看,是不合佛制的;可是从现实来看,又不得不然。于是这套当初被讥为「破戒」的变革,竟维持了中国佛教将近千年的历史,也由此培育了很多旷世高僧。
 
(三)当今寺院:时至今日,非但无托钵之制度可资身;连赖丛林寺产之庇护,也无法继续了。因此,怎样开发寺院的经济来源,这非但是僧众衣食之所攸关,也是佛教存亡的大计。以下就耳目所及,略作描述与检讨:
 
1油香或功德金:以信众来祈福供养之油香或功德金而为寺院之经济来源。这从律典来说,是有问题的:因为供「佛塔」与供「僧院」是有差别的。供僧物虽可挪为供佛之用,但供佛塔物却不能移为供僧之用。而既名之为「油香」,显然为供佛物也。至于功德金,则待下更论。
 
2光明灯:从添油香至形成光明灯,更是佛教迎合流俗之杰作。若以祈福供养而言,只要已发心去作,自然能感应到其该得之福报;这与署不署名,根本毫无关系。可是信众就是不放心,执意于署名后的「加持」效果。于是乃有「光明塔灯」之造作:在斗状灯塔上,密集地浮印了一序列粗制的小佛像,上装个小灯泡,然后将供养人的姓名标志于佛前。
 
于是虽名为光明灯,其实却包藏着黑暗之心:那是信众的愚痴与佛教之俗化所共和合成的。有些供养人还未必是三宝弟子,只为被术士们算定「今年流年不利,太岁当头」于是也来点个灯,以求破财消灾。他们的灾厄,竟成僧众之福田!
 
说到究竟圆满的佛法,总不外乎「超时空」的境界。然看那小小的佛龛,圈定了供养人的心量和世界。尤其今年缴钱,今年有光明;若明年不再缴,明年便不光明了!
 
3长生禄位:此之来由,大抵与光明灯相似吧!本是为应信众祈福供养而设,最后皆成寺院谋财之「道具」。尤其很多寺院的长生禄位,根本就放在大殿的正向上;于是不免经常受着四众弟子的顶礼膜拜,这他们消受得了吗?若消受不起,则本是祈福之初衷,是否变成损福之恶果呢?
 
4往生牌位:以佛教「三世轮回」的观点来看,则人死后大抵在四十九天内,便皆往生去矣!故再将其牌位,悬于任何地方,对亡者皆无意义可言!有些信众以为:若将牌位供于寺院中,则其祖先或有听经闻法的因缘。其实这也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既往生矣,则与任何牌位不相关也。
 
5骨灰塔:塔本是印度特有的建筑,若依律部所载:唯有如来世尊、辟支佛、阿罗汉及转轮圣王的舍利,才应立塔,以为众生缅怀祈福之用,而后竟也成为寺院的财源。立塔,最初是为让生者祈福,最后竟成为亡者安身之处,回顾往昔,不胜慨叹,这真是「末法时代」啊!
 
6经忏仪轨:诵经拜忏竟有何「功德」?这还是先从功德的本义说起吧!佛法的终极目的,不外乎解脱自在;因此,一切有助于达成此目的者,也就相应的有功德。如更以「信解行证」而论;则证的功德当然最大,解行次之,信则较浅。
 
因此诵经竟有什么功德呢?那就要看它已为解脱道上,完成何等的法益。由于众生的根器不同,因此,虽诵同一部经,每个人所能获得的法益亦必有别。因此,要区分诵那部经功德最大,终究是无稽之谈。同样,反复诵持的部数,更未必与功德成正比。
 
以上为自己诵径已是如此,至于为他人诵经后,再将功德回向,更是渺不可及。如就「度亡」而言,我认为还是以针对亡者的心结,所作的开示最直接俐落。
 
明末龙裤国师为神宗之皇太后超度时,只到灵前说了:「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无生,超生天界。」话刚说了,即闻太后诏示:「请皇上礼谢圣僧,我已超生矣!」多干净俐落的一场超荐法会。
 
但要成为一位能观机逗教、一语道破的高僧,那可不容易呀!所以大部分的僧众,还宁可老实把一部经从头诵完。他们想:在这么多的经文里,总有你能受用的部分吧!于是渐渐地,人们便惑以为只有诵经,才能超度亡者;并且是诵的人愈多,诵的部头愈大,便愈功德圆满。其实生者所诵的经,与亡者所受功德,全非正比也。
 
当然我并非全然否定诵经的效用,但那只是「把死马当活马医」的下策。在基于「宁可信其有」的感情下,为亡者作最后之增益。否则夸张诵经的功德,尽是自欺欺人之妄吾。
 
7消灾法会:关于诵经既已如前述,至于拜忏,又何尝不然?故所谓消灾,乃必从经忏文中,依义反省而忏悔改过。故重点本不在于唱诵或膜拜,更不在于繁缛的仪轨与夸张的排场。而在大部分的「法会」中,信众皆只是「依样画葫芦」地跟着唱和、起落。对于心地的提升,毫无法益可言;故虽名之为「法会」,却与「法益」了不相关。
 
8打斋:若要考究打斋之起源,则必溯至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僧团除以托钵乞食外,也允许信众将已做好之食物送入精舍中,以供养僧众。供养时,且必依僧次将食物亲手供入钵中。待僧众食毕结斋,则由上座代表为之说法与祝福。
 
这习尚传入中国后,便是所谓「上堂斋」之由来──上堂是请和尚上法堂说法之意。但是此斋,已非将食物先煮好,然后再送入寺中,以供养大众。而是将当值之价钱,交予执事处理。
 
时至今日,上堂斋的名目犹在,钱也照收,只是已无人说法矣!至于「千佛斋」、「护国大斋」、「吉祥斋」,名目、价位虽略不同,但照收无疑,却是远近皆然。且今日的法会,参与者既皆是居士,则何以供养呢?或称之为结缘吧!如曰结缘,则当于法会间处理完毕;若于法会后,挪为它用,亦有违因果也。
 
9大施主:有些寺院光靠几个大施主的护持,便能维持下去。这好象单纯省事多了,其实未必!因为有钱有势的人,未必是正信的佛教徒,总难免还有「贡高我慢」之心,甚至有「干预寺务」的癖好。而大半寺院对这些「衣食父母」,可一点也不敢得罪。除交际应酬、逢迎巴结外,还得厚送礼物,登门敬谢。
 
10俗家供给或自助营生:亦有少许僧众,由于俗家经济充裕,又肯无条件供给。这似乎最有福报了,尽可以谢绝信众,闭门造车。但此终究而言,只是剃头换装而未出「家」;为他们的心量,还幽居于那小小的「象牙塔」中。
 
至于自力营生,或自躬耕、或以手艺,而自谋衣食。还如前面所说:「只是剃头换装,而未出家。」因为若依律典「非受不食」──必由信众供养的精神来看,则先将出家后的资粮准备好再出家,或出家后再自力营生,皆是不合法的。
 
11讲经弘法:佛制乞食之法,为能收到下列法益:一、戒除贪心,随缘度日;既不积存钱粮,也不张罗饮食。唯以一心,精进办道。二、僧众必保持严正之清规,维护圣洁之形象,才能赢得信众之尊重与供养。因此,便形成一种督策的力量。三、僧众因乞食故,而常与社会保持接触;大众因此得以亲近三宝,佛法因此得以广化人间。
 
故从乞食之教戒,乃知僧众寺院唯以讲经弘法,而得信众之供养,方为合法。然因听众不固定,故有前述之弊端。
 
小论
 
以上,试将当今寺院之经济概况稍作分析,却早就「鲜血淋漓」矣!「庭院深深深几许」?很多初学佛者,往往对寺院抱者极圣洁之憧憬;但当亲近且在帷幕一层层剥下后,却总是残缺与幻灭。
 
时下很多学佛青年,不是不赞叹佛法之高超奥妙,不是不深念修行之可贵必然。但是一想到出家生活,便又黯然失色!今日佛教为何没有人才,这才是最切要的答案:没有安和乐利的生活,岂有稳健扎实的教育可言。
 
语曰:「曾为浪子多怜客。」回想当初曾为「出家与否」而迟疑莫决。而今虽庆幸已出家;然回顾前尘,犹自心悸。因此,对尚在仿惶却顾的居士,及正于凄侧挣扎的僧侣,就不能不为之心恸悲切。
 
虽不怨天尤人,也不菲薄当今之长老大德。但我要说:这种情况,岂能让它长久恶化下去?
 
对人事制度之反省
 
非常抱歉,已动用了这么多篇幅,却还未导入正题。然在「除旧布新」的前提下,我仍得再将一些渣子抖出来。对于佛教的人事制度,很明显可看到几个问题:
 
(一)剃度的尺限:从理想来说,佛教是期勉大家皆来修行,共沾法味。因此经论中多赞叹出家之功德,也鼓励居士们来出家。但就现实而论,很多人心态不正,人品不高,威仪不整,形象不恭,如尽让他们剃度换装,却往往将破坏僧众的形象。因此律藏中,又不得不对剃度的尺度,加以相当的限制。
 
如居士真发心出家,而佛门不收,似有违佛法广大包容之器量。但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剃度,甚至多方招揽、延请,也必将降低僧品,而自毁形象。而现代普遍因僧众少,故各寺院皆呈现人手不足的情况。于是对剃度的尺限,乃更不能照顾。于是必将造成僧品低落的恶性循环。
 
(二)长工的枷锁:如果剃度的尺限虽放宽,但尔后能善加匡辅教育,则犹可亡羊补牢也。然大部分寺院既因人手不足,而急于招揽;故剃度之后,便急于赶鸭子上架,为出卖劳力去也。于是名为「弟子」,实为「长工」而已!比之在家时候,看经、禅坐的时间还少;更不得参加一些寺外的活动,于是名为「出家」,实乃「在枷」也。
 
(三)居士的限制:寺院本是为三宝而设立的,居士当然不得参与其间。但有几种状况,却也不能不稍开方便:
 
1用餐:这很明显地不合法,只有居士供养僧众,那可僧众宴请居士。但在某些特殊的因缘,却不得不通融。如连续数天的法会,总不能每到用餐时间,便要他们回去用餐后再来。或如问题讨论过度,已近用餐时间,则也不方便请他们出寺用餐后再续谈。
 
有些正信的佛教徒,自知不合法,故于餐后再作供养;然即使供养再多,还是不合法呀!
 
2住寺:这问题就如用餐一般,虽不合法,但很难两全。
 
(四)共修会的行政事务:目前很多寺院都有由居士所组识成的共修会,如禅坐会、念佛会等;因此,便连带有一些行政与财务的杂事。这些事,该由谁来管呢?如全让居士接管,则一方面居士间或将协调不易而起纷争,一方面怕知见不够稳固而失却立场。然若由僧众接管,则一方面律中早有「不持金银」的教戒,一方面又得耗费时间,增加执着,真是业障甚重呀!
 
贰、新时代佛教之蓝图
 
以上所述,当代佛教不管在僧俗、法财和教养上,都是问题重重,到处疮疤。然要如何,才能化开这些死结呢?
 
「僧以法教,俗以财养」,僧俗、法财和教养,这本就是一体相关的呀!所以解决之道,不外乎将此一切重新组合,让它以更系统化、更制度化的方式运作,以下且依人事、经济和教育的次第,分别说明:
 
一、人事制度
 
「千呼万唤始出来」,所谓「十众」者,乃男女各五。五者,法师、学僧、僧伽蓝民、雇员、会员。
 
(一)会员:这是一个类似财团法人或基金会的组织,因此需有它基本的成员。成员以入会的手续而确认,而入会的资格不外乎:1正信的佛教徒;2愿意参与会中所办之弘法活动;3能按期缴纳会费者。
 
现在有很多的佛教团体,虽也组织会员,也收缴会费;可是在办活动时,却显现不出会员与非会员、缴费与不缴费,在权利和义务上有什么差别。于是便免不了形成「浑水摸鱼」与「好人吃亏」的病态现象。许多人或未入会、或不缴费,在会务上却一样受到尊重与礼遇,因此,在对团体的向心力上,必然大打折扣。
 
新时代的佛教,必须打破「随兴而来,随喜供养」之旧规;也必得放下「慈悲为怀,方便结缘」之积习。故办一切活动时,力图将会员与非会员的权益界分清楚;如活动空间有限,必是会员优先。甚至若一般会员也太多时,则以干部及资深者优先。必会员以外,仍有余额,才许非会员参加。又非会员参加时,亦必酌收当值的费用。
 
「贪多嚼不烂」,这是当今佛教最明显之通弊。也许初心是为让更多人能受到法益,但结果只是良莠不齐、正邪参杂,既无准则、亦无效率。似一番好心,只适成其恶果而已。这不能谓之「慈悲」,顶多是「妇人之仁」而己,或竟是「造势者」的噱头而已!
 
当然,这种突破传统的做法,或将遭受相当的误解与非议,但在多方面的考虑下,还得坚持才行。
 
(二)雇员:他们是在基金会所经营事业下服务的。这服务和世间的行业一般,是照领薪水的,且于待遇上,力求和市价相当。基金会可能经营的事业,依性质可有三大类:
 
1文教事业:如出版社、杂志社、视听公司等,主要以弘扬佛法为目的。因此一切货品,以平价为宜。
 
2慈善事业:如托儿所、养老院、医院、协谈中心等。此得以在「人际关系」的脉动中,宣传佛法。
 
3营利事业:如素食馆、旅行社,甚至电器行、百货公司等,只要不违背佛法中「五戒十善」的原则即可。这些企业的经营,乃在服务社会的前提下,营取合理的利润,用以充实基金会的财源。
 
以上,文教事业的雇员,必须是基金会的会员。慈善事业与营利事业,则主管级者亦须是基金会的会员,至于基层员工最初虽不必强求,但仍应渐次辅导,使之归依三宝、参与会务。不管是文教事业或营利事业的雇员,其薪水与会费,应分别处理,以减少无谓的纠缠。
 
(三)僧伽蓝民:这名相虽在经论中较少见,然在律藏中却屡见不鲜。意指住于寺院中(即僧伽蓝),服侍僧众之居士。亦有别名曰:近事、近侍、近住等。
 
以律中有「不自烹食、非受不食、不持金银」等戒。故很多关于饮食、财物,甚至医药、卧具等事,都必须有「净人」代为处理。故若净人亦常住于僧伽蓝中,即称彼为「僧伽蓝民」。
 
在律中,僧伽蓝民有他法定的地位;但在传统的中国佛教里,却被忽略了。于是居士吃住于寺院内,是否合法,便成为疑惑了。依律制,如以僧伽蓝民的身分,常住于寺院内,应是合法的。
 
现在再回顾前所谓「对人事制度之反省」中所提的问题,如用僧伽蓝民的方式处理,便将既合情又合法矣!1对有心剃度而又水准不够者,不妨尽以僧伽蓝民的方式收容。2于是一般事务性的工作,乃由僧伽蓝民全权负责,而不必多浪费僧众的时间与心力。3居士吃住于寺内,本不合法;但若以僧伽蓝民的身分而予通融,则不为过也!4共修会的钱财等,由僧伽蓝民来管理,可两全其美。
 
由是,在「新时代的佛教」中,将重新赋予僧伽蓝民的法定地位;并且对其资格与义务,作更详尽的规划。僧伽蓝民本可有短期性的,但为管理的方便,还是以长期性或终生性的为宜。
 
1入寺资格:以资深会员、退职干部或雇员为优先。若非会员中,或远道而来,或求剃度者,应先入会或受雇一段时间,待彼此都熟悉后再确认。
 
2所服劳役:乃以事务性的工作为主,如饮食、衣被、财物、文书、工程、建设等。
 
3所受戒别:依律制的精神,应受予「八关戒斋」。
 
或问:八关戒斋乃一日夜受持者,僧伽蓝民是否须每日重新受戒?
 
答言:有可减免者。以律都所载:八关戒斋之设立,乃为成全某些在家居士,虽愿意出家而不具足因缘者;故彼乃择于六斋日或自己方便之日,到寺求师受戒而安住于僧伽蓝中,过一日一夜之出家生活(此即近住之原意),因此,八关戒斋之戒相,乃雷同于沙弥戒也。
 
以居士之因缘只能近住一日一夜,故设立八关戒斋为一日一夜者。时间到了,自告假离去而不必另有舍戒仪式。但此之僧伽蓝民,既能常住于僧伽蓝中,则既无舍戒之实,故亦无重受之必要。
 
或问:既受八关戒斋,是否必如法持「不非时食」戒?
 
答言:这说来惭愧,中国僧众虽都受「不非时食」戒,却多未能如法行持(包括我自己)。但戒律既称为「别解脱」者,即谓能持一分,即有一分功德,即得一分清净。故能全部受持,当然最圆满,否则亦应尽力受持。
 
在律制中,有「式叉摩那」之学习阶段。这在传统的中国佛教皆已被忽略了,然要恢复古制,其实不难,只要转用僧伽蓝民的形式即可。根据律典载:式叉摩那之设立,乃为验明女众是否怀孕,并学习大僧行仪。虽然今日的医学技术,能很方便正确的验明身孕之有无,然学习大僧行仪的阶段,还有保留的必要。因为一旦剃度换装,即入僧数,若知见不立,威仪不恭,仍将让佛教遭人非议。
 
因此,不管男众、女众、成人、未成人,求剃度者,仍须先以僧伽蓝民的形式安住寺院中,除(1)学佛知见,习僧行谊外;(2)服侍劳役,谦和培福。(3)随顺大众,降伏慢心;(4)返照习性,落实修行。
 
或问:何不先予剃度,再缓其受戒时间?
 
答曰:既剃度已,即入僧数,故不宜再缓其受戒时间。又以僧伽蓝民的形式过渡到僧众;若不适应,半途还俗,心里亦较能调适也。
 
(四)学僧:当一求剃度者,以僧伽蓝民的身分,经满两年以上之学习阶段,最后由僧众作羯摩,认可后予以剃度。
 
(五)法师:待学僧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后,才正授以法师资格。(学僧与法师的学习内容与资格检定,详于教育制度中阐明。)
 
二、经济制度
 
基金会之经济运作,依律典「不受别请,不别众食,乃至羯摩作法」之精神,而行「共有、共用、共管」之制度,以下依收入、支出与管理而分别说明:
 
(一)收入:基金会之收入,主要有三种来源:
 
1会费:十众弟子中,会员与雇员皆为在家众,故依「僧教俗养」之原则,乃须缴基本会费。
 
在实施要领中,每位新会员既报名缴费已,即发给「识别证」。证上除姓名、照片外,并有会员编号、缴费记录及师资等级。会员编号可用(84—001)前二数,乃入会年度,寓有年资之意。
 
此证在每一新年度之初,将重新换过。新证除在年度的标识有所差别外,颜色亦重新调整。新证既发,旧证即废。旧会员在换取新证时,须将欠缴会费全部补上,才准换发。过期限不换证者,视为自动退会。又旧会员若以重新入会的方式,领取新证,则彼之年资,亦归零也。
 
2营利:不管是文教事业或营利事业之盈余,除发放红利及扩大投资外,悉归基金会所有。
 
3募捐:由于顾虑某些经济能力较差的会员,故会费不宜太高。又营利事业在草创之初,或未必经营,或未能盈余,因此,基金会的经费便不可能充裕;尤其在作硬体建设和办大型活动时,都将面临经费不足之困扰。
 
故于平日,尤其紧要时,乃须鼓励经济能力较好的会员随力赞助。至于非会员而欲赞助者,虽不妨接受;但亦须让其明暸会务的状况,尤其是会员与非会员间,于权利和义务的差别,以避免尔后之讥嫌。
 
(二)支出:经费之支出,略有几大项:
 
1寺院住众之供给:此之住众,乃包括僧众与僧伽蓝民。其以会费供给一切生活所需,如饮食、衣服、卧具、文书、医药、交通、休闲等。供给的方式有(1)共用:如饮食、书籍;(2)配给:如衣服、文具;(3)申请:如医药、交通;(4)单银:零用金。
 
僧众来如依律制「不持金银戒」之原意,不应持有个人的财物;但为避免事事申请之麻烦,故宜酌量供予零用金。其次,依「不受别请,不别众食」之原意,任一僧众,不得私收供养、私受赠物及别受斋请。此就修道而论,具以下方便:甲、一切生活所需,只要是合法用度,皆可申请;故虽身无长财,实较一般居士更有保障。乙、以身无长财故,不必为之操心而妨碍道业。尤其可避免因贪钱、多钱而胡作非为。
 
2雇员之薪水:如前已谓,雇员之薪水当尽可能与市价相当,才能让彼专心长久地投入行业中。
 
3行政费用:此包括文书、档案、通讯、教育、团康等支出。
 
4法会开销:包括法会用之经本、供品、用具等,及提供会众一切饮食、住宿所需。此对会众而言,即一切开销,由基金会提供,便可免于因「住寺用餐」,而有「侵用僧物」之讥嫌。于是对会众而言,可吃得安心;对寺院而言,可用得大方,两相其美也。至于对非会员,酌收费用,非强求供养,只是贴补会费而已!
 
5硬体建设:如大殿、讲堂、寮房等之建设或维修,于劝募时,一律以「赞助道场」为名,不得挑剔专作大殿、佛像等。此一为作帐之方便。二为扩大心量、长养功德。
 
(三)管理:此又分年度之前、中、后,三个阶段。
 
1年度之前:各执事应将下年度所拟办之活动项目与经费预算,先提交由监事和合之禅羯摩作审议;待审议通过,再交付会员大会附议后定案。
 
2年度之中:各执事在采购前,仍须先向主管监事报备请款;待核准采购后,再会同出纳、会计结帐。至于收入,亦必开收据。总之,各类收支,皆须监事、执事、出纳、会计共同确认,才能结帐。
 
3年度之后:财会执事须将年度之财务状况,向大会公告。会员如有质疑,亦许推派代表,进行查帐。
 
总之,这管理制度有双重保障:(1)乃以僧众为主之「僧羯摩」审议,一切议题若羯摩不通过,则一律否决。这既可避免权力分散,协调失时,又可防止流为庸朽。(2)乃以会员大会为主之附议,若议题大会不附议,亦将失效!此亦为防止少数人之垄断、独裁。
 
「上下交通,道俗互惠」,这是在建立新时代佛教一切制度时,所必一贯掌握之要领。
 
三、教育制度
 
佛教既称为「教」,即不能没有教育。烧香、膜拜,只类于崇拜神明而已!《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因缘大事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开示即理解,悟入乃修证。因此,只有解行并重的佛教,才能契会诸佛世尊化世的本怀。由是「新时代的佛教」,既要培养「出类拔萃」的法师,也要教育「解行并重」的信徒。故以下略述教育方式:
 
(一)通讯教育:这是无远弗届的教育方式,形态大致有:1会刊,由基金会所定期出版的刊物,免费寄予所有会员。一方面报导会务,连络会员;一方面宣扬佛法,教化众生。2丛书,将佛法最基本的要义与入门的修行方法,编印成小丛书,免费让会员请领。3视听教材,同理将佛法最基本的要义、仪轨与入门的修行方法,制作成录音带、录影带,甚至光碟片,平价供应需要者。4出版佛书:或将《大藏经》中之经论,重新分段标点。或将现代之佛学论述,重编辑排版,庶几以较庄重、较尊贵的面目,供应需要者。5广播电视:如基金会财力、人力更充裕时,便可进一步用此形式接引大众。
 
(二)大堂演讲:这虽是传统的方式,但在现代化音效器材的辅助下,必能发挥更大的功效。古来的讲经方式,前后都有颇为繁复刻板的仪轨,这对忙碌急切的现代人,无疑是很大的负担;故方式还是以简单、庄重、肃穆为宜。
 
其次,演讲还因性质之不同与场地的大小,而分「限会员与不限会员」。不限会员时,又可有收费与不收费的差别。
 
(三)小班上课:此依程度,又可分「普及教育」与「晋阶教育」两种。
 
1普及教育:这是对初学佛的会员而开的。除最基础的佛学概要与佛教史外;又可依众生根器之差别,开设五类课程:
 
信门:如《阿隬陀经》、《药师经》、《地藏经》、〈普门品〉等,以赞叹诸佛、菩萨之万德庄严和慈悲大愿为主,而为众生于生死长夜中,所至心皈依向往之对象。
 
戒门:如《学佛行仪》、《五戒相经》、《十善业道经》、《优婆塞戒经》等。以阐述佛教基本之行仪与戒相,而作为行人依教奉行之准则。
 
定门:如《初级静坐》、天台《小止观》等,以教授初级禅坐之方法与理论基础,作为学人修身调心之方便。
 
慧门:如《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遗教经》、《法句经》、《百法明门论》、《二入四行论》等小部经论为主,以作为提升观念、净化身心的准则,并「晋阶教育」的基础。
 
悲门:如《佛本生谈》、《高僧传》与〈普贤行愿品〉等,用来体会佛法之内涵,与培养自己的慈悲。
 
普及教育的课程是对全体会员而开的,因此,每位会员都有权利要求上课。故会中负责法务的执事,应将每年度所要开讲的课程内容、讲师名号、上课之时间地点及所拟收学员人数,于会讯中公布,以便会员善加选择。
 
然对住于寺内的僧伽蓝民或受雇于文教事业的职员而言,完成普及教育的课程,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此乃为僧伽蓝民既常住于寺中,又担任基本的执事,因此,有太多接触信众的机会。而文教事业的雇员,既从事佛教之文教工作,当然得有最基本的知见才行。
 
当一学员逐次完成「普及教育」的课程后,须经检定(口试或笔试)合格,才授予「谘商员」的资格。反过来说,对某些已有基础或较精进的学人,亦可用自修方式,早日完成同等学历,如经检定合格,则亦授予「谘商员」的资格。
 
在家之会员、受聘之雇员或住寺之僧伽蓝民,都具权利参加资格的检定;然对求剃度者,这却是必经的程序──即检定不合格,则不许剃度。具「谘商员」的资格者,一方面可接受信众质询而答复有关学佛与修行的问题,一方面能担任讲师开课时的助教。
 
2晋阶教育:这是为具「谘商员」的资格者及已剃度的学僧们,能进一步深入经藏修学佛法而开设的课程,亦以五门类别:
 
信门:以信愿为导的净土法门为主,更遍及一切诸佛、菩萨的万德庄严。
 
戒门:以出家之沙弥律仪、比丘戒、比丘尼戒、《四分律藏》和《梵网经》、《瑜伽菩萨戒本》为主。
 
定门:中级禅坐班、《六妙门》、《释禅波罗蜜》及《禅秘要法》等。
 
慧门:此范围很广,然大致可分为几个支系: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般若中观、瑜伽唯识、真如圆学、禅、密、天台、华严等。
 
悲门:如《般若经》或《华严经》所述,菩萨大行大愿。
 
由于晋阶教育的课程很多,在师资和学员皆有限的情况下要逐次讲解,实在不可能。故不妨以「小组研讨」的办法,先专攻某一门或某支系,待经检定认可后再转至其他门系。经检定合格者,才具那门系「讲师」的资格,方能开班教授「普及教育」中的课程。
 
不管是普及教育或晋阶教育,都是为求解脱而作的准备功夫,非为填受佛学知识而已!因此,每一课程皆必解行相应才行。由是而言,不修念佛法门者,不当是教授「信门」的教师;不具威仪戒行者,不当是「戒门」的讲师;至于徒具文采而无内证经验者,更不当是「定门」之教师。
 
僧宝之可贵,不在于只能像「放音机」般地,搬弄一些老生常谈的教材。在教育水准日益提高、在佛书流通日益普及的今天,能在家中自行阅经研论的居士必愈来愈多。到时「讲经说法」,便非僧众之专利矣!僧宝之可贵,在于能从个人的修证中,直契佛法之要义。故在解行相应与理事圆融中,一方面成为信众所仰赖之标竿;一方面开设对机应时的方便法门。
 
小班上课,这是基金会最具典型的教育方略,既纵贯上下,又广延四方,也是所有会员最值得珍惜者。故与会者,皆当全力以赴才是。
 
(四)个别指导:以上不管是通讯教育、大堂演讲或小班上课,学员多以「接受」为主,较少有个人发问的机会。然在学佛的过程中,不管是观念的吸收,法门的行持,或生活的调适,总免不了有一些问题。如这些问题不能即时获得抒解,或将成为学佛的障碍。因此,在教育系统中,需另有「个别指导」的管道。
 
当一会员初入会时,便将按其住所、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学佛经历等,而予以编组。每一组中皆安排有具资格的谘商员作为辅导,故组员若有任何疑难,即可向谘商员请教。其次,当讲师开班授课时,亦皆有谘商员助阵,可帮忙处理问题。最后,住于寺中的僧伽蓝民与学僧们,皆具谘商员的资格,将设轮值制度,以便会员随时请教。
 
这对一会员而言,实已具多方管道,若某方答得不满意,则尽管多方请教好了。然必须遵守「不得越级请教」之规定,不应什么问题就想直接找上法师、方丈而求开示。这既可避免法师、方丈们因太多人请益而不胜负荷,也可成全基层的谘商员与学僧们,有培福及受激励的机会。
 
(五)专修与深造:当一学僧逐渐完成晋阶教育的课程后,既在解行上有深固的基础,又在会中担任过讲师及监事之职责后。如他仍有独自专修的意愿,则基金会将进一步成就他闭关或住山。(专修,唯有僧众才具资格)
 
佛法为出世解脱之教法,故离尘的专修,自有其必要。释迦牟尼佛成道于雪山,达摩祖师九年面壁,这皆是初学佛者耳熟能详的故事。其皆寓意着离尘独修的必要。
 
众生的业习,如瀑流相续,在前后夹滚的浪涛中,殊少有回顾反省的机会。即使学了佛、剃了头,既看经,也禅坐,终究只能在理谛上稍作检讨,在大半的事相上,还是不免要随波逐流的。
 
故离尘的独修,即在抽身而出,截断一切生死乱流。然后得以在更冷静、更超然的情境下,重新调理出人生的新方向。当此方向逐渐明朗深刻后,则一方面将对佛法有更确定的信愿与体认,一方面将有更大的毅力和担当,以作为滚滚红尘里的中流砥柱。
 
若学僧的意愿,倾向于深造,则或出国,或进较高学府,基金会亦当成就之。
 
当一学僧又完成独修或深造的课程后,回到会中,再经检定认可而授予「法师」的名号。具法师名号者,才能1在大堂讲经或开示,和担任共修会的指导(谘商员只能作个别指导,讲师能开小班教课,但都不能作大堂演讲;故只有僧众之法师才能作大堂演讲)。2开班讲授晋阶教育的课程,或担任研讨小组的指导。3代表基金会参与会外的弘法活动。
 
或三年五年的独修,比起古德十年二十年不下山,还是太肤浅了。因此,当学僧即使回到会中,担任弘法的教务时,一方面不能忘掉山林的气息,一方面得把握因缘,再入山中。
 
(六)淬砺阶段:学佛修行的过程如铸剑,需经一连串热锻与冷淬的交互运作。专精的看经禅坐,这是热锻;现实的激励与考验,则是冷淬。故从初发心学佛,到入寺为僧伽蓝民的服侍劳役;从普及教育的完成,到成为谘商员;从晋阶教育到讲师,这已经好几道次的热锻与冷淬。
 
故当学僧从专修或深造中,再回到尘寰时,这又是一番的热锻与冷淬。待彼又在尘境中,历经好几年的磨练,不只在道心上已稳若盘石,并且于弘法的方便上有更大的灵巧。于是乃渐成可独当一面的法将。此时,或仍留在本山,担任「辅教师」,或派至各地分院成为「分教师」。不管是辅教师或分教师,若再经一番磨练,则将进一步成为基金会最高之领导者。
 
(七)大导师:这是基金会权位最高的领导人,最初虽必礼请解行并重、人天仰慕之高僧而独挑大梁。但当具资格的接棒者,渐次被培养出来时,则改由僧羯摩中「推选」的方式。任期确定,必要时得以连任。
 
小结
 
佛教的教育,不只在于知识的填受,更在于人品的提升,与心性的觉悟。故我们不要训练「做学问、写报告」的专家,不要喂养「脚跟不着地」的讲师。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义解与行持,信仰与修证,达理与办事,自修与化众,本就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故「新时代的佛教教育」,必往这方向去努力落实,才能栽培出真正出类拔萃的「人天师范」。
 
总结
 
三皈依词曰:「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此僧之原意为「和合众」,用现代的名相不妨说为「团体」或「合会」。而和合的团体必有它的宗旨与制度,故皈依僧者,则是从认定其宗旨到贯彻它的制度。
 
佛教的宗旨,不外乎出世解脱。然为完成此一目的者,必有它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而教育又必建立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上,及健全的人事制度中。传统的佛教,由于成形于农业社会,故在制度上显得松懈而脆弱,于此工商社会,早已是欲振乏力了。故信众因一窝蜂的盲动而流离失所,僧众因「放牛吃草」的教育方式而颓唐困厄,于是一切群魔乱舞的怪现象,乃接踵而生。
 
故「新时代的佛教」,从基于传统佛教的宗旨到应用工商时代的制度,以环扣交接的方式,建立起严谨有效之运作系统。信徒们必由此而安顿身心,僧侣们亦由此而光明在望。所有关心于佛教前途的善心人士,亦必由此而欢欣鼓舞。以大众必在法财、教养、信智、解行、道俗,和合一味的大道中,共迈向解脱之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下一篇:禅林风雨 27.禅修者的心路历程

 禅林风雨 自序 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禅林风雨 3.数息要略
 禅林风雨 4.成佛之道──禅定偈颂讲记 禅林风雨 5.守一与还虚
 禅林风雨 6.昏沉与散乱 禅林风雨 7.修定与发慧
 禅林风雨 8.真宝与假宝 禅林风雨 9.住与无住
 禅林风雨 10.心力无限 禅林风雨 11.得与失
 禅林风雨 12.松与紧 禅林风雨 13.出水莲花
 禅林风雨 14.暖冬的启示 禅林风雨 15.单调与迷彩
 禅林风雨 16.明与无明 禅林风雨 17.大乘与小乘
 禅林风雨 18.出世与入世 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