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唐密乃印度正纯密教的唯一传承
 
[唐普式居士] [点击:4424]   [手机版]
背景色

唐密乃印度正纯密教的唯一传承
唐普式
  

  一、印度密教的建立,与显密二教名称的来由

  约在公元二、三世纪间,被称为中国八宗之祖,印度禅宗第十四代祖的龙猛菩萨,持诵大日如来受用身真言,用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天铁塔,入塔朝拜大毗卢遮那如来(即大日如来)(另一说:塔乃大日如来三昧耶形,入此三昧,可会法身说法,故得两部大法。早期为使人易懂,故说为入南天铁塔),并得金刚手大菩萨传法灌顶,授金刚界《金刚顶经》和胎藏界《大日经》两部大法。及后又写《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主要依此二经一论,建立了能够即身成佛的受用身法门。受用身法门是大日如来法身所说,体系完整而究竟;化度对象主要就是大乘实教的地上菩萨,其中,义理深奥,唯智可证,不是凡夫用意识能够认识清楚的。所以被叫秘密教,或简称为密教。唐朝时有人叫毗卢教。又因持颂真言为其特征之一,所以也叫真言宗。从此佛教中有密教之名词出现。因为密教能引导行者即身证佛位,所以称为一乘教,相对上将释尊应化身所说而以思维可解的三乘教,称为显教。从而历史上有显密二教之名相对待,这是显密二教名称的来由。
 

二、印度正纯密教的特点

  正纯密教之特点很多,今择其大要如下:
  ①彻底性 “六大缘起”是佛教中解释法界形成和发展的最彻底、最有系统的学说。中道缘起说、真如缘起说、法界缘起说等等,对“大空本体”,怎样形成森罗万象法界的问题,只说“真空妙有”,至于怎样从空能出有,“妙有”有些什么?皆未作彻底研究。正纯密教揭出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原是法界本有的体性,因地大而有“坚性”,始有实体。因水大而有“润性”,始有发展。因火大而有“炎性”始能光辉之。因风大而有“动性”,从而有转输与相应变迁之迹。因空大而有“无碍性”,六大同类,自他无碍。六大异类,亦自他无碍。六大中任何一大,皆具足其他五大。六大自性相互消长,从而法界变幻无穷。因识大而有“灵知性”。五大依真如而分;识大乃依本觉而生,乃识别万法之根据。不起“识大”,则惺惺寂寂中,一切皆归之大空。无边种性,恒自如如,而汇归大空本体,一法不立。由识大分位觉照和了别,乃成林林总总之世界。原真如法界中任何种子,在性海中本性犹明,不失清净之境;惟遇事住著,顿起无明,六大之身渐变为众生之身出现于世,此即众生缘起之要领也。
  六大缘起,彻底解决了世界成因及众生缘起问题。
  ②系统性 六大缘起学说,对世界成因及众生缘起问题,如此明晰。依其规律,由本体建立法土和法身,由毗卢遮那性海构成金刚和胎藏两界曼荼罗,分摄三类法身和佛金莲宝和羯磨五部,再透过外金刚部而统摄天人六道,建立了非常严密的体系,从果开因,或从因向果,统摄佛教中无论表德,或遮情的全部法门,从而,肯定整个佛教中各宗派在成佛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这也是正纯密教所特有的。
  ③全面性 正纯密教有普门大法,表现在金胎两部曼荼罗中。若与金界或胎界总体曼荼罗中,所表的法性全部相应,在金刚界便成为“成身会”中的毗卢遮那如来(智法身),在胎藏界则成为中台九圣中的毗卢遮那如来(理法身)。智理二法身的二部曼荼罗之外,再无佛菩萨和其他法门,这就是普门大法。成就智或理二法身的毗卢遮那佛,就是普门之尊。如果成就金胎两界曼荼罗中任何一尊佛菩萨,就只是成就一门之尊。冯达庵大阿遮梨著《佛教真面目》有云:“一门之尊只代表局部法性,未得全部也。虽以毗卢遮那如来(大日如来)为本尊,亦一门摄。其未与二空真如相应者,纵见遮那尊相,不过应化身境界。若能开显全部法性,乃称普门之尊。修之者,又须真破三重妄执,方见遮那受用身”。正纯密教必须得普门之尊成就,始可得传法灌顶为阿遮梨,始可面世传法,故纯密之传承特别困难也。

  三、正纯密教的传承

  《金刚顶经》、《大日经》两部大经,皆法身大毗卢遮那如来所说,故正纯密教以大日如来为教主,为初祖;金刚萨埵承二部大法为二祖,龙猛菩萨得金刚萨埵传教灌顶为三祖,或称传持初祖,龙猛之后,其传承则需研究,史册上记载的人有:
  1、在龙猛传承时代
  ①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其中一则说:“龙树(即龙猛)弟子号曰难陀,传授其法,持咒十二年,瑞应叠著,乃将所说之咒摄为一万二千颂,释理精微。陈那论师大为佩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道琳,尝学其法,道琳惜殁于印度,未能归唐宣传。至于难陀和道琳以后,传承如何,不见再有记载,也不见再有传人出现,基本已绝。
  ②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记载,龙树时代(即龙猛)弟子有提婆等数人。其中有得阎曼德迦(大威德明王)法传承者,亦有得大手印传承者,各人的成就都很高妙,也提到龙智,不过对龙智的成就,在此书中却无叙述。其后事实证明,龙智为传承两部普门大法的人,其他的人,虽成就很高,只可惜所学都未超一门之尊法。故未能视为正纯密教普门大法的传人。
  2、龙智时代
  因为密法初兴,社会对其未了解重视,因此学人少。另一方面,因为密法传承以即身成佛为对象,尤其是要得普门大法成就,才可传法,因此,经几百年才传得一人。龙智时代,大法传人较多了。据海云著《两部大经师资相承法次第记》所载:
  (一)“三藏金刚智云:毗卢遮那如来,以此金刚界最上乘法(普门大法),付嘱普贤金刚萨埵,普贤金刚萨埵经数百年,以法付龙猛菩萨,龙猛菩萨又经数百年以法付龙智阿遮梨。龙智阿遮梨又经数百年,以此法付金刚智三藏”。又《贞元录十四》、《金刚智三藏行记》云:“师年始十岁,于那烂陀出家,至三十一岁,往南天竺,于龙树弟子名龙智,年七百岁,今又见在,经七年承事供养,受学金刚顶瑜伽经及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受五部灌顶,诸佛秘藏无不通达”。可知金刚智乃普门大法传人,无有疑义。
  (二)善无畏三藏,据海云《师资相承记》中载:“三藏善无畏云:此法(胎藏普门大法)从毗卢遮那佛付嘱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经数百年传付中印度那烂陀寺达摩掬多阿遮梨,达摩掬多阿遮梨付中印度国三藏释迦种善无畏,梵名输婆迦罗僧诃。“唐云善无畏,三藏学究五明,教闲三藏,五天艺业,无不备能,斛饭王五十二代孙,舍袭王位出家。”《宋高僧传》二云:初诣那烂陀寺,“寺有达摩掬多者,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颜如四十许,其实八百岁也,玄奘三藏昔曾见之(注:玄奘见者乃七百岁,貌三十许,此恐误书也)。畏投身接足,奉为本师,……后乃授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也。”开元七年,无畏将大毗卢遮那梵夹经等来至中国,唐玄宗礼为国师,为大毗卢遮那曼荼罗灌顶大阿遮梨。此乃承传胎藏界一部普门大法者也。
  (三)不空三藏,师子国人(今斯里兰卡)原是金刚智三藏侍者,随金刚智到中国后,始得授金刚界普门大法。再就善无畏弟子玄超学胎藏界法。金胎两部皆承,还恐密法未周,乃遵师金刚智遗命,于开元二十九年离大唐,往印度五天竺,徧求胜法。至南天竺,得遇长年普贤阿遮梨。”遂奉献金宝锦繍之属,请开十八会金刚顶瑜伽法门,及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建立坛法”(见《宋高僧传》),次游五印度境屡彰瑞应,至天宝五年还唐。此为传承金胎普门大法之金刚阿遮梨。
  (四)玄奘三藏。《慈恩传二》《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云:唐贞观年中,玄奘在南天竺磔迦国大庵罗林中,见一长年婆罗门,年七百岁而貌三十许,自称龙猛弟子,(当是龙智菩萨)乃就学“中观论”和“百论”等,而未学密乘。
  (五)西藏所传,见过龙智的人:
  1、《印度佛教史》第二十五章称:与护法论师同时代的毗卢波,往吉祥山遇见龙智,乃学大威德秘法。
  2、又同书第二十九章称:印度波罗王朝第二代提婆波罗王时代,罗睺罗曾与龙智会晤,而未说是否向龙智学习。
  又西藏传记,历史上有两个龙智,著有书十二种,现在还存留在西藏。现在我们且不必考究龙智是一人或二人,但其所著十二种经论仪轨,并非普门大法,那就非正纯密教普门传承了。
  从上可知,我们现在知道的,龙智以后,传承正纯密教普门大法的只有三人,就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世所称的开元三大士。而这三人的师承名称皆不同,应加考究。
  第一,在三师中的年岁容貌方面以七百岁、八百岁、三十许、四十许如此的数字,叙年龄容貌,就表示不很确切。看来是根据由龙猛到善无畏、金刚智中间相距的时间,加以推测,而且在描写数百岁的长年少貌的人,这点却是有一致的地方。
  第二,三人所传之法,皆是正纯密教的普门大法。
  第三,三人出现的时间,有相当距离。在一百或数十年之间,也是数百岁的人所可能的。
  第四,三人出现的地点不同,善无畏见之是在那烂陀寺,而金刚智在那烂陀寺学法时,不知有此人。地婆诃罗、宝思维、菩提流志、菩提流支等等,对此,亦皆未有所闻。当时是密教初期,在社会名声未扬,注意者少。而且,掬多在那烂陀寺,未见另授弟子,可知在此住的时间不长。龙智出现于印度南天竺,迟于掬多,金刚智师事七年,而未说具体地点,可能是流动不定。又再迟40年左右,不空又遇普贤阿遮梨于南天竺,所以,普贤阿遮梨出现与龙智出现的地点大致相同,状貌又皆长年少貌,可能就是一人,可能就是龙智因为要将两部普门大法授徒,而流动不定。初得善无畏,只传胎藏界一部普门之法。后得金刚智,亦只传得金刚界一部普门之法。及见不空,而两部皆承,正纯密教之大法,始行全部传之于世。龙智始完成传法任务。惟正纯密教,当时知道的人还少,故其不以一定之名面世。玄奘见时,只是一个无名婆罗门,此后随地迁移,始名亦随之为世人所定而变化,其中有些名字,可能是当地人加给他的,未必为其本名也。因此诸家多以此三名为同一人之名。严郢、不空和尚碑中,普贤阿遮梨,直作龙智阿遮梨。日本弘法大师的“付法传”密宗第四祖龙智菩萨,亦名普贤阿遮梨。同人异名。又“付法传”谓善无畏亦是龙智菩萨弟子,主张掬多与龙智亦同一人也。综上所述,可知能承龙猛所传金胎两部普门大法者,惟龙智一人,而传承龙智普门大法者,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而此三人,皆学成之后而来中国,其他未见再有传承这两部普门大法之人。看来正纯密宗虽创立于印度,而其完整的普门大法,在传中国后,在印度却没再有普门大法传人。大法不再存留于印度。
  有几个材料可以参考:
  ①海云著《金刚界大教王师资相承传法次第记》有云:“时三藏金刚智,知中天竺国无畏三藏,解大毗卢遮那教,叹言:此法甚深难逢难遇。昔于南天竺国,闻有大毗卢遮那胎藏名,遂游五天访求,都无解者。今至大唐,喜遇此法。遂请无畏三藏,求授大毗卢遮那大教。”如此说来,龙智以后只有善无畏三藏传承此法。印度再无解者,是再无传者了。
  ②海云著《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师资传法次第记》云:“无畏三藏和尚,复将此大毗卢遮那大教王,付南天竺国金刚智三藏。金刚智复将金刚界大教王授三藏善无畏,互为阿遮梨递相传授。”如此善无畏亦要金刚智传金刚界大教王,可知,其在印度,亦只得一些金刚界法,而未晓金刚界普门法。在龙智之以后,传承金刚界普门大法者,恐亦只金刚智一人了。而不见其他再有传承。
  ③日本弘法大师《真言宗付法传》大意谓:不空三藏于开元十九年十二月乘昆仑(波斯)商船从广州出发,航海约一年,到达师子国。次于南天竺遇龙智阿遮梨,乃开十八会金刚顶瑜伽法门,及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坛法。后周游印度五天竺,经三年,至天宝五年来归唐朝。在这五年中,不空未见有同门,也未在印度收徒。善无畏、金刚智等,也未出见有在印度传法之举。如此从侧面看传承,两部普门大法,也没有再在印度传承的事实。
  ④无名氏《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所载:有诃陵国(今印尼爪哇)的沙门辨弘,初在本国持诵如意轮瑜伽法,稍有应验,闻说印度南天竺有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大曼荼罗法。欲往求学,而向南天竺进发。途中遇神人指点,“谓胎藏法已不在印度,而已传到大唐国,现有不空弟子,惠果阿遮梨,在长安青龙寺传授此大法”。辨弘闻之乃转向大唐,随青龙寺惠果和尚求法。时在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这则材料,也在侧面表明,胎藏曼荼罗普门大法,已来大唐,印度已不存留此法。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判定,在开元三大士来大唐传教以后,印度本土已无金胎两部普门大法存在,唐密(唐朝密教)已成为印度正纯密教的唯一传承,以后又传之于朝鲜和日本。
  但要留意,我们这里说,开元三大士之后,唐密已成为正纯密教的唯一传承,只是就金胎两部普门大法而论,在印度仍有正纯密教的一门之尊法,如大威德明王法……等等,且得一门之尊传承者,则大有人在。如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载:有清辨菩萨传习“金刚陀罗尼”成就,得留寿于“阿修罗”宫,以待弥勒下生决疑,便是一个实例。五、六世纪以后的印度论师,多习明咒,只未见再有普门大法阿遮梨出现。龙智以后,印度既无纯密的普门大法。以后印度兴起的密教,便发生了严重的变化。
  本文节选自唐普式大阿遮黎著作《印度密教管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禅宗三关与密宗三妄
下一篇:印度密教管窥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