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中观破尘与唯识破尘之同异(理净)
 
[中观宗文集] [点击:3169]   [手机版]
背景色
中观破尘与唯识破尘之同异
  中国佛学院  理净
  一、序论
  佛教根本思想分为两大哲学体系,即中观与唯识。中观以龙树为代表,主张诸法自性本空。唯识以无著为代表,主张万法唯识所现。由此而形成了“中观哲学”和“唯识哲学”两大流派。在当今之佛学研究者或佛教宗派中也无形中分成两派,即空与有二宗。尽管也有人将二者融合为一体,称为“瑜伽中观派”,这种现象在藏传佛教较为多见。但是在学者的心目中还是相对的两种思想体系。
  究竟谁是谁非、谁高谁底、谁深谁浅,古来各家判教各自都不相同。从唯识家观点来看,认为唯识破尘最究竟。如《摄大乘论》云:“无尘位浅,无识位深”,因为唯识宗判如来时教为“三时”,初转***说《阿含》等经,次转方等说《般若》诸经,最后转唯识说《解深密》等经。认为万法假有皆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而有诸法。因此阿赖耶识是渚法之根本,故云:“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今依“中观”主张如来说法为空有二谛,并无三时之分。更无先说有后说空或者先说空后说有之区别。诸佛说法皆是随机说法,因机施教,有时说空、有时说有,寻症下药,适化无方。为凡夫执有而三界虚幻,自性本空,为二乘滞空而说诸法虽空三界宛然而有。故《中论》云:“为识第一义,而说世俗谛”。《涅槃经》亦云:“欲令众生,深识第一义,故说世俗谛”。所以“中观”主张佛法无有商下浅深之分,皆是如来方便施设。若悟诸佛菩萨之本意,则三论破尘与唯识破尘二者平等无二。皆为除众生之妄心,入不二之法门。本文即以此意而论述。
  二、何谓“破尘”
  所谓“破尘”者,就是说破除众生所执实有之外境,即山河大地一切眼见实有之法。因此“境”能使根产生分别而生识,有识即有妄想分别,取舍之心。而有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使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不知解脱。为了破外尘境令不生识,故今破尘是破妄想分别之“识”。因此《百论疏》云:“破尘者,但破尘想,实不破尘”。本论又曰:“愚人见炎为水,但破水想,实无水可破。”也就是说“破尘”即是“破识”。由心识之妄想分别而有尘,见炎为水,其实无有实水,只是因为“炎”之幻想而生起的水想。若破此“水想”即是破水。所以破即是破想。故《百论疏》云:“此想之亦名妄想,以实无外境,妄作境想,故云妄想。”此妄想若除,尘即本性是空。故虽言契约尘实是破想。所以说《百论》是心境具破。
  今所破尘者,外人主张尘有三种:一总尘──即是为眼睛所能看见的万法之色尘。二者别尘──即是能造诸法的四大、五尘之法。三者邻虚尘──即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微尘分子。今若破此之三种法尘无有实体不可得,即是说外境之尘实有不能成立。在《百论.破尘品》中以瓶尘现见不可得、色尘现见不可得和微尘现见不可得,此三方面破外人计有实法可见的尘。如果说世人眼见有瓶认为尘可得者,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瓶”是由色、声、香、味、触及地、水、火、风之四大和五尘组合而成。今世人只是眼见瓶之“色相”一分,其余诸分皆非眼根可见。所以说只见瓶色,非见瓶之体性。如果说唯见瓶色即瓶体现见者,那么,瓶就不是由五尘、四大组合而成。所以唯色一分是瓶,而实不然。瓶若为色分可见而瓶是现见者,《百论疏》中有四难可说明瓶非现见:
  一者,一尘成瓶,今但见色,而非见瓶。
  二者,若瓶现见,瓶独色成,非五尘成。
  三者,瓶若为色可见而是现见者,亦应余四不可见而瓶非现见。
  四者,若瓶现见者,则应余四法皆可见,故瓶非现见。
  所以说瓶之色一分可见,不得言瓶为现见。若一分见为现见者,则余四分不可见亦应言瓶非现见。如此则一瓶有二有二相,一为见相、二为不可见相。故《百论》:云:“非独色是瓶,是故瓶非现见”。长行中又说:瓶中色可见,香、味等不可见,不能独色为瓶,香、味等合为瓶。瓶若现可见者,香、味等亦应可见,而实不可见,是故瓶非现见。
  次破微尘,若微尘微细不可破而微尘是有,则多微尘和合成瓶体,所以瓶可见者,是亦不然。如《百论疏》亦有四难可见:
  一者,外经自言微尘非现见,故微尘不可见。
  二者,微法之本不可见,则瓶色之末亦非现见。
  三者,若微尘是可见色者,则微尘应有十方分。
  四者,若微尘无十方分,则不名为色。非色则非现见。
  所以《百论》云:“微尘非现见”。既然是微尘必定非眼根可见,若眼根可见者则非微尘;既然微尘之本不可见,当然所成之瓶末亦应不可见。因此,瓶之体性是非眼根可见。
  再以能造四大破尘不可得。四大之相非眼根可见,故四大所成之色法亦应不可见。如果说四大之“火相”热身触可见而言四大可见者,火中余三大地、水、风皆应是热。如果余三大皆热,则失火“火”中余三大之本性。若火中余三大不热者,则不名为火。而今火中余三大皆是热,故当知失余三大,既失于三大,亦失于一大,故无四大。所以《百论》云:“四大非眼见,云何生现见”。既然能造之四大不可见,那么四在所造之色法亦是不可见,所以外尘是不可得。
  从以上三法说明根所对之尘是空不可见,是假有非真实。此空不是说世间眼见之诸法假相是无,而是破众生之执著有个假有之“想”。说明外境是因缘所成无有自性,诸法自性不可见。因此说万法虽空宛然而有,假有虽有宛然而空。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即是中道观。今“中观”破尘即是破众生妄想而申诸佛圣教之正观。并非破空而著有,破尘而住识。病既除药亦不用,即是“中观”破而不立。
  三、何谓“唯识”
  所谓“唯识”者,即是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宗人主张宇宙山河大地皆是众生之心识所变现。此能变现心所有三种,即初能变为“阿赖耶识”,二能变为“末那识”,三能变为“前六识”。阿赖耶识能藏一切善恶业种子使之永不失坏,故称“藏识”。能使所藏种子现行而感异熟果报体,故名“异熟识”。末那识是对阿赖耶识执为自我而恒审思量,故称为“思量识”。前六识是认识分别诸法的功能,故称为“了别识”。由此三种能变识而计度分别诸法之牙皆心识之妄想分别而有。因此,唯识宗依此而建立三自性说,主张人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不真实的。以“遍计所执性”来说明凡夫对一切事物普遍计度的虚妄现象。“依他起性”是说明一切事物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现象,是虚假不实无有实体。“圆成实性”是说明由人法二空所显的诸法实性。由此三种自性而说明客观现象是虚妄现象而众生妄执为实有,这一切皆为妄心所现。如果能息灭此妄心,则悟一切法空,而证人法二空境界,即是圆成实性。
  唯识之思想重在破境,认为心本无生,由于外境而使心识生起分别而有取舍之妄心,故论曰:“心本无生因境有”。说明五尘能使心识生起烦恼。若众生能认识外境虚妄不实,则不会有贪嗔痴等妄心,而转此妄心为智,即是转识成智。因此,唯识家主张境虽无而“心”实有,若无心则不能成佛。此宗认为成佛即是转染心为清净心。因此说众生与佛皆一心所做。若依唯识家意,心能生万物,心为因万法为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酬因。心是万法之因,所以说:“三皆一心造”。这样看来,如果说无境有心,则成为有因而无果或无因而有果。而唯识家认为心变异而见有外境,但此外境还是心生。心外度无别有他境。因此,还是有因有果。但是,如果以种子为因,能生外物,则今以心能生三界五趣,所以,心外有别境。如果说此六道众生皆是心之妄生,如眼病见空华而无实体者,则无境应无心。因为有能生妄心之人才有妄心,若无能生之人则无外境。因此心为本境为末,无本则无末。若无末亦不得言有本。由此而论,天亲论主实为众生因五尘而起烦恼之业,招感未来生死之果报,而说唯识无境。所以“唯识”者说:“实无外境,皆心所作”。因为若有外境可起贪嗔痴之心,若无外境则无处生心。这样外境既无,则心亦应无。以此无心无境,便悟入诸法实相。所以说“唯识”是对治之法,并非实有于心。若悟“唯识”之意者,则知“心”亦是空。诸佛说法本无二意,众生根机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说“唯识”是实有者,即是出空入有,亦是邪见应破之。
  四、破尘与唯识之同异
  若论三论与唯识两家之同异者,就同而言,此二者皆是破外境之实有,说明客观世界之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变化,无有一法是常住不变。而实有诸法本来空寂,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空而宛然有,虽有宛然而自性毕竟空。离言绝相,心行处灭。故《中论成坏品》云:“若谓以现见,而有生灭,则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当知现见诸法之生灭皆是众生之妄痴,颠倒为有生灭。诸法本来不生亦无所灭,故经中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有生灭即有净垢、增减,若悟诸法自性本空,色空不二,即是“中道观”。因此,《百论疏》云:“无尘无识,位无深浅”。故今言破尘者但破尘想,实无尘可破。尘想若无,尘亦应无。尘若是无,尘想亦无。故唯识言:“心本无生因境有”。境若无心即不生。又《百论疏》亦云:“我见及法见,倒心计有我,我若无倒情即无,倒情无故我亦无。倒心计有诸法,诸法若无,倒心即无,倒心无故诸法无。”此即是说明心境具无,二者相待而有。破尘即是破识,心境具空,即入不二法门。
  若就别而论者,中观破尘既是破境亦是破识,心境具空。而唯识虽破外境,但存识实有。如《摄大乘论》云:“虽毕竟无,非是世谛,而存于识,以识为世谛”;今中观认为借识以破尘,故虽尘无识,而不住于识有,亦破有识。二者、唯识家认为无尘位浅,无识位深。但唯识家只破尘而有识,实是位浅而妄言位深;中观双破尘识具无,实是位深名符其实。三者、唯识是总相明无尘;而中观以别相明无尘。四者、唯识只明无尘;而今中观非但明尘识有不可得,亦明尘识无亦不可得。因为,尘识本自不有,因有而说无。若有不可得,无亦无所生。若无尘之虚妄,则无真料之心识。是故《大品般若经》云:“从初发心,即学无所得,无所得者,不得于尘识,故名无所得。”
  今若论浅深者,唯识破于外境假有,皆识所变现而有,若有人悟此空理即证得圆成实性,而达到平等性智。悟入二而不二之胜义谛。此胜义谛于中观四重二谛中谓第三重二谛,仍是世俗谛。因为,唯识虽悟人法二空,但仍然对真如心执为实有。凡有言说皆为世俗谛,第一义离言绝相。所以,吉藏大师认为真俗二谛皆为言教,诸佛菩萨说教为度众生,因众生根机不同而有真俗二谛。若识诸佛本义,则悟入诸佛之知见。因此,中观不仅破于外尘亦破于内识;而唯识虽破于外尘但仍存内识实有。仍然是偏有,是舍本存末。诸佛本意为破尘来借识,故言唯识。而后人却破尘执识为实有。是故今俱破尘识,竖穷五句,即是诸法实相。
  五、破尘之意义
  今言“破尘”者,即是破烦恼,“尘”亦是烦恼之异名。故《坛经》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是说若无有住,则烦恼不起。由于众生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而障覆本来清净智慧,而对外境生起贪爱等种种分别取舍之心,执一切法实有。若执有自我,则造种种业,招感烦恼之果报。由于众生之妄心令六根取境,分别善恶、美丑等外境。故今破尘者即是说明外境是假虚幻不实,如眼病见空华,而空华实不可得者,即明境无则心无从生起。故《中论》云:“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说明心与境是相待而有,若一有则二有,若二无则一无。因此,破尘即是破心境二法。若心境俱灭者即烦恼不生。故经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句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说破尘即是破烦恼,烦恼若断菩提即生。故《大品经》云:“一切法生,般若不生。一切法不生,般若即生。”因此,今中观破尘若不生,即是般若智慧而生。
  六、结论
  由此可见,中观破尘与唯识破尘即有相同之处,亦有完全不同之处。同者同破外尘非有,不同者唯识但破外尘犹存识有。《百论》破尘又破尘想,想即是心,故言心境俱破。而唯识只破尘不破识者仍然是偏有,破邪不彻底,不名“般若”只是方便而已。因此二者同中有不同。学教者应知此意才不会禀教所迷,悟佛说教之本意。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略谈龙树中论的复古精神及中观思想在现代生活的省思(吕胜强)
下一篇:中观与三解脱门(杨云唐)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