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谈心说识
 
[依昱法师] [点击:3625]   [手机版]
背景色

谈心说识

释依昱 著

平川彰教授序

    依昱法师经过多年的佛学钻研,出版“谈心说识”,此书是将难解的唯识教理之精髓,以平实易解的叙述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本佳著。
   依昱法师留学於日本驹泽大学,从佛教学部到人文科学研究所,极力专注於探讨佛教思想的奥蕴。特别著力在唯识佛教的研究,以难解的“三性说”为硕士论文的题材,搜集各种资料,深入经藏、论藏,而提出十几万字的硕士论文,以优秀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仍继续认佛学研究,论文发表於日本学界或大陆敦煌学界,是一位笃学的研究者。此次应读者所求,将其近年来所发表的唯识学文章辑篇成书,将难懂的傅统唯识思想以现代化的理念来诠释,使得佛学於社会的融通更有助益。诚此欢喜无限、特申庆贺。
   人们常以物的外在形象看一切万象,事实上一切唯心所造。例如往友人处探病,一进入房间见药尚在壶中煎著,友人正拥被而眠。不忍惊醒病者,就自己泡茶、吃点心,悠哉地等待友人醒来。等了几个钟头,不见病者翻身,趋前探视,触手冰凉,才惊觉友人早已死亡。此时,前一刻悠闲安详的气氛随即转变为恐怖的气氛,点心也吃不下、茶也喝不下,满心想的是自己几个钟头都和死人在一起,此时的心境和一分钟前不知病者已亡的心境是截然不同,是两个世界。
   又例如自己的笔记丢了,怀疑是隔壁的同学拿去,这一想那个同学的嘴脸越来越像个小偷。等到找出自己的笔记原来夹在书堆时,再看那位同学,一点也不像小偷模样。
   满心欢喜看这个世间,世间也充满欢喜;满怀忧愁时,世间也跟著忧愁起来。善人看世人皆善,恶人看世间皆恶。瞋心者的眼里这个世间是个争执的世界;陶醉在情爱中的人看这个世间是幸福平安。
   依昱法师的‘谈心说识'以八识的活动来说明自身所理解的世界是由自心所显;亦即心的表面有做为感觉活动的五种识——眼、耳、鼻、舌、身等识,再有接受这五种感觉认知而去构思外界的第六意识,然后更深一层的认识自我的末那识是属第七识。人们的表态就由这七种心识的活动而成立。但构成外在表态的最重要因素是阿赖耶识,是最深层的心理意识。正确的认知七识的活动以及潜藏於内在的阿赖耶识才能正确地掌握心的活动。
   这本《谈心说识》譬喻丰富,充分地运用现代语言来解说八识的活动。其中对於“三性、三无性”(唯识佛教的重要教理——遍计所计,依他起、圆成实——)也有详细的解说。
   唯识佛教可以《中边分别论》为主来研究,也可以《解深密经》来研究,最完备的是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以及它的注释书《成唯识论》。《谈心说识》是以成唯识论的唯识说为重点,将“三界唯心”的教说深入研究的一本著作。祈愿三书广为学界所用,特此为文推存。
     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印度佛教学研究学会前任理事长 平川彰
     一九九地年六月一日于日本千叶寓所

 

观心·关心(再版序)

     华严经》云:
   於此莲华藏,世界海这内;
   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
   《谈心说识》从今年二月初版至五月中存书皆无,短短的二个多月,就要再版虽有此意外,但更欣喜於学佛者的日益增加才有此好现象。
   佛教文化事业需要有很多人来共襄盛举,祈愿佛书畅销能有助於佛光出版社的大量印赠“佛光小丛书”,而使每一个众生能同沾法喜,共享法乐。
   能以法养十方诸大善知识,是多年来的心愿。一向拙於笔墨,且不擅言辞;学佛改变了我的一生,出家以来本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信心愿力克服了诸多障碍,衷心感谢师长及道友的成就。如今任教於三个佛学院,每星期南来北往,将近二十节的课,再加上每个月定期的专栏与讲演,觉得生活得很充实。“吾有佛法天地宽矣!”这都是佛陀的慈光加被,观世音菩萨的感应加持,以及师父,星公上人的人格感召精神鼓励:“平常心是道,将日常的学佛心得与众分享,心灵会更加宽广;人生会更有价值。要对现世的生活怀抱无限希望——生有所自,死有所为,法身久长,慧命无量。”谨承师训,因此每写一字,即诚心祝福大家能远离苦恼;衷心祈愿映现在读者眼中的每一字句皆能化为般若妙法,每一个偈语皆是醒醐甘露,观想生活在热恼烦忧中的所有众生能於“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从识心而能见本来面目,以一念至诚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
   由佛光山丛林学院所主办的“短期出家修道会”所开的课中,有一堂“观心”的课,站在讲台接触到每一个学佛者那关切、专注的眼神时,即莲想到“观心、关心”二者间的密切关系。
   人与人之间所以陌生,有疏离感,不就是因为彼此间的“关心”不够,不能以诚心相待所致吗?人际间的不和谐,觉得处处有障碍,不就是“心省观照”的功夫不足所致吗?
   诚如师父上人在其日记上所言:
   了解别人是群我之道,
   宽容别人是和睦之道;
   接纳别人是体谅之道,
   关怀别人是友爱之道。
   金钱与财富,权势与地位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一个人的若全神贯注在财富的追求和外在装饰上时,将丧失其对人生意义的尊重与肯定,其结果导致家庭不和,精神不宁,意志不坚,稍有顺即气馁和沮丧。《佛遗教经》云:
   纵此心者,丧人善事,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学佛能使我们时常观照此心清净,远离胜负之见而成为和平安宁之所;不为仇恨、嫉妒、不善、贪欲所感染,使心常住在友爱、亲善、无布、无疑、无恼的祥和境中。以慈悲、感恩的心对众生“关怀、体谅、慈爱”,常保此心即是“人成即佛成”的显现。
   《心地观经》云:
   三世如来出於世,为诸众生说四食:
   段、触、思、识为其四,皆是有漏世间食。
   惟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食者。
   平常等车、等人,排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等的若是开往极乐净土的车,等的是观世音菩萨或大善知识,排队是要去听一场解脱生死的无上妙法,有了佛法的欢喜为前提,心甘情愿做去,一切就不以为苦了。
   我们的心识是流转六道轮回的本源,有时为人、有时为畜牲,虽然形象不同,心识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希望来生成为什么样的形象,今世此刻就必需将我们的心识著意在那一方面。善心持净戒,广结善缘、遵守人伦道德,才有再世为人的希望。所谓“心想事成”,若口骂人、心中祖咒人,一切将回归自身,自作自受,因此如何转妄念为净心,转恶心为慈心,转凡夫识成圣贤智,如实地认知心识的力量,是解脱生死的重要途径。
   心清念明、圆融自在,若能一心称念尽虚空界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至诚顶礼;所观想的对象无限量,所得的光明智慧也就无量无边。愿此书成回向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恶念不起,善事速成,悉得解脱。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观世间菩萨
     八十二年六月六日
     于佛光山大慈庵图书馆

 

前 言

《般若经》云:於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种种世法皆由心。
   怀著感恩的心,以一年又八个月的时间,写完“谈心说识”这个连载於《普门杂志》的专栏。事实上这一系列文章的完成,因缘於师父星云上人对佛教文化事业的关怀与投入。
   一九八九年我刚从日本返国,适逢普门杂志的编辑内容要全盘更新,师父为此召开几次编辑会议,得知我的大学论文和硕士论文写的是和唯识有关的内容,就指定我执笔这一方面的文章,而且要每月一篇;《谈心说识》这个篇名也源自於师父上人的构思。因此就从一九八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六月止(普门杂志第一二一期至一四一期)有十八篇有关唯识学的文章,陆绩刊载於普门杂志。
   自觉所学尚浅,所以是怀著兢兢业业的心情接下这个重担。一年多来,每天不断地祈求佛陀赐予智慧,尽可能地把这个专栏写好。唯识学在佛学八宗里是名相又多又烦琐的一门,用心、耐烦方能深入堂奥。十五年前在中国佛教研究院听常觉法师讲授《成唯识论》时,就发愿要对此科深入细研。
   民国七十一年,承蒙佛光山常住慈悲派遣至日本留学,有机会多方面接触现代佛学研究的方向和现状,以及日本学者注重实际的学术风气与严谨的治学风格。师父师长的栽培之恩、父母生养之恩永生难忘,每在佛前发愿,希望生生世世做个出家人,让佛法遍布世间。
   留学期间,在东京驹泽大学随山口瑞凤、袴谷宪昭教授习藏文、福田孝雄教授习巴利文并承蒙水野弘元教授多方指导,平川彰教授习俱舍、唯识,三枝充悳教授习中论,高崎直道教授习如来藏、鎌田茂雄教授习华严、平井俊教授习般若、田中良昭教授习禅、池田鲁参教授习天台等的学习,受益很大,深深体会到文献字在现代佛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其中驹泽大学校长平井俊荣教授的般若空观思想与平川彰教授的唯识俱舍对我的影响最大。尤其重要的是师父上人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唯心净土,一直是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所以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说明——人的心识作用会影响情绪,使你有理性的判断也会有感性的错觉,如果你时常抱著乐观的心态去工作,以服务的精神与人相处,事业一定会很有发展,很有人缘;反之怀疑别人处处与你争利,占你便宜则心将越来越狭隘,生活就越来越不快乐了。——所以《法句经》云: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行。
   就如同师父上人所说:“人不一定要有金钱、感情,只要拥有信心、悲心、大众、人缘,那才是最宝贵的。”
   将八识的组织构造和三性的作用功能用现代的诠释方式,透过各种譬喻,事象来解析人的心理过程由浅至深的变化与行为现象等内容是本书的概要,所以又称为“深层心理学”。
   今日的社会经济成和迅速,科技文明发达,相对的精神资粮却缺乏,人们找不到自我心中的主宰、苦闷、郁躁,很需要佛法的甘霖来滋润,希望透过佛法对心识的解析,而更能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我,进而超越而臻无我。为此,才不惴浅陋将此书付梓!恳切祈望教界大德斧正指导。
   感谢平川彰教授百忙中拨冗作序。留学期间,连著四年,风雨无阻前往聆听教授的课,他说:“留学生如此热衷听课又从未缺席者,很少见。”也因此每有请益,他即不厌其烦,剖陈分析、解我疑惑。近三年来教授逢国立东京大学退休之后以七十六高龄应邀至佛光山丛林学院讲学。他赞叹佛学院的学生认真、有水准。
   撰稿期间,承蒙师父星公上人的多方指导和演培法师的来函鼓励、以及常觉法师慈庄法师、慈惠法师、慈容法师、慈嘉法师、慈怡法师、依空法师等师长们惠赐宝贵意见与鼓励;再有普门杂志社长永芸法师的催生和帮忙校对的同参道友,怀著感恩的心,谨致以最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
   有师父上人的慈悲摄受才有今日的法身慧命,谨将第一本书呈献给最敬受恩师星公上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依昱 一九九二年八月八日序於
      佛光山大慈庵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谈心说识 第一章 心与识的定义——五种感觉意识的作用
下一篇:观心·开心 第16章 行舍与不害

 谈心说识 第一章 心与识的定义——五种感觉意识的作用 谈心说识 第二章 创造奇迹的意识——第六意识的潜能
 谈心说识 第三章 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转染成净、平等性智 谈心说识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谈心说识 第五章 自由自在的心境——本我、超我、无我 谈心说识 第六章 真心与妄心——阿摩罗识
 谈心说识 第七章 心包太虚——人类与自然的融和 谈心说识 第八章 计较与执著——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谈心说识 第九章 因缘所生法——依他起性与缘起无常 谈心说识 第十章 万法融和——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
 谈心说识(释依昱)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