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第二章 三归依的内容─巴利圣典的解释
 
[上座部佛教在家居士须知] [点击:3778]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二章  三归依的内容─ 巴利圣典的解释

      一、《小诵经》的注释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Paramatthajotikà  1
《阐明胜义》1
                    
【11】「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Buddha§ saraõa§ gacchàmi, Dhamma§ saraõa§ gacchàmi, Saïgha§ saraõa§ gacchàmi.)」,这归依的开示乃是诸小(圣典) 的开端。现在为了显示、分别、开显这(诸)小(圣典)的注释-《阐明胜义》的目的而作此说:
       「礼敬了最上应礼敬的三宝,
        我将解释这《诸小(圣典)》的涵义。
        《诸小(圣典)》(非常)深奥,有些是极难解释的,
        尤其像我这般在此教(法)中尚未觉悟者。
       然而直到今天,尚未破坏先前诸导师 的抉择,
而且大师的九分教(法) 同样地还保留着。
        因此我想(立足于大师的九分)教法,
        以及依于古代(诸导师)的抉择而解说此义。
        由于对正法的诸多尊敬,而不是想要自我称赞,
        也不是为了轻毁他人,因此请专心地倾听!」
    此中,对所说的「我将解释某些《诸小(圣典)》的涵义」,我将先确定了《诸小(圣典)》(的范围)后,再解说其涵义。
    《诸小(圣典)》是《小部》的一部分,而《小部》是五部〔尼柯耶(nikàya)〕的一部分。五部〔尼柯耶〕是指:
        「长、中、相应、增支、小,
        这五部从法从义都深奥。」【12】
    此中,《梵网经》等三十四经为《长部(Dãghanikàya )》;《根本法门经》等一百五十二经为《中部(Majjhimanikàya)》;《渡越瀑流经》等七千七百六十二经为《相应部(Sa§yuttanikàya)》;《心遍取经》等九千五百五十七经为《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解》、《譬喻》、《佛种姓》、《所行藏》,除了《律藏(Vinayapiñaka)〔维那亚藏〕》、《阿毗达磨藏(Abhidhammapiñaka)》、四部〔尼柯耶〕外,其余的佛语为《小部(Khuddakanikàya)》 。
    为什么这称为「《小部》」呢?由于诸多小法蕴的群聚与住处,所以群聚与住处称为「部〔尼柯耶〕」。如说:「诸比库,我不见有其它一部类如此多元性,诸比库,就像这畜生趣的生物一样。 」的例子乃从(佛)教而来的;而「波尼咖(poõiki)尼柯耶、七咖利咖(cikkhallika)尼柯耶」如此等(的例子)乃从(教外的)世间而说的。(本书)即是为了显示、分别、开显这系属于经藏,《小部》一部份的诸小(圣典)之涵义的目的。
    该诸小(圣典)是由〈归依〉、〈学处〉、〈三十二行相〉、〈童子问〉、《吉祥经》、《宝经》、《墙外经》、《伏藏经》、《慈经》所构成九部份的《小诵(Khuddaka pàñha)》为初,(而这样的次序,乃是)诸导师辗转的传诵方式[语道],而并不是佛陀所(最先)说。 
    在世尊所开示的:
        「经多生轮回,流转中寻找,
        未见造屋者,再再受生苦。【13】
        见你了造屋者,你将不再造屋,
        你一切栋梁坏,屋顶已经摧毁;
        我心已达无为,已证灭尽诸爱。 」
    这两首偈颂是一切佛语当中(世尊)最先(说出)的;然而这(两首偈颂)只是(世尊)由心诵出,而非由语词说出。但在:
        「热诚静虑婆罗门 ,当诸法显现之时,
        灭其一切诸疑惑,他知那有因之法。 」
    这首偈颂则是(世尊)最初用语词诵出的(佛语)。
    因此,我将开始解释这始于诸小(圣典)的这(《小诵》)之九个部分,以此为初:「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这是解释该义方法的本母:
        「由谁、何处、何时、为什么说三归依?
        不是(世尊)最先说的(三归依),为什么在此最先说呢?
        在此如此净化了因缘后,从此之后:
        解说佛陀、归依以及(归依)者。
        我们阐明破、未破、果,以及所应行(归依的对象);
        『归依法』等二种,也是依此所知的方法。 
        与说明确定次第的原因,并以譬喻来阐明三归依。」
    这里,在第一偈有:「这三归依由谁所说?何处说?何时说?为什么说?【14】如来所未最先说的(三归依),为什么在此最先说呢?」五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为:
    「由谁所说?」:由世尊所说,而不是由弟子、仙人(isi)或诸天(所说)。
    「何处?」:在波罗奈(Bàràõasã)仙人降(处)的鹿(野)苑。
    「何时?」:当耶舍(Yasa呀舍)尊者和(他的)朋友(证)得了阿拉汉,(当时世间)有六十一位阿拉汉,为了世间众人的利益而说法时(,在那时候说的)。
    「为什么?」:为了(使令)出家和受具足戒。如说:「再者,诸比库,应当如此使令出家、使令受具足戒:首先,令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衣,令上衣偏袒一肩,礼诸比库足,提着脚跟而坐〔蹲踞〕,合掌后,应(对受戒者如此)说:『你如此说:``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 」
    「为什么在此最先说呢?」:当知:当这大师的九分教(法)以三藏而摄益后,(再)取先前诸导师(àcariya)的传诵方式[语道(vàcanàmagga)]。由于这种(传诵)方式[道],使得天(与)人成为在家信徒[伍巴萨咖(upàsaka)]或出家而进入(佛)教,所以使进入教(法)的(此传诵)方式[道]-《小诵》,在此最先说出。
    已作因缘的净化了。

    现在,对所说的:「解说佛陀、归依以及(归依)者」(的解说如下:「归依的对象﹙saraõa§﹚」):此中,「佛陀(Buddha)」乃能体证、遍修一切法无障碍智相、无上解脱(五)蕴相续所施设的执取之差别有情,或者能成为一切知智足处[近因]、现观(圣)谛所施设的执取(之差别有情) 。如说:「『佛陀』-世尊自成、无师,对先前未曾听闻法,自己已觉悟(圣)谛,并于此获得一切知性,及于诸力自在。 」到此乃是从义上解说佛陀。
    若从文字,当知「『已觉悟者』为佛陀;『令觉悟者』为佛陀」如此等方式。然而这所说的「佛陀」,佛陀是什么涵义呢?「『已觉悟诸(圣)谛者』为佛陀;『令人们觉悟者』为佛陀;以一切知性者为佛陀;以已见一切者为佛陀;以无其他引导者为佛陀;以萌【15】发者为佛陀;以漏尽而称为佛陀;以无随烦恼而称为佛陀;『一向离贪者』为佛陀;『一向离瞋者』为佛陀;『一向离痴者』为佛陀;『一向无烦恼者』为佛陀;『已达一趣向道者』为佛陀;『已(独)一自觉无上正自觉者 』为佛陀;『已破除未觉而获得觉悟者』为佛陀;所谓『佛陀』之名,非由母亲,非由父亲所取(,非由兄弟所取,非由姊妹所取,非由朋友、同伴所取,非由亲戚、血亲所取,非由沙门、婆罗门所取,非由诸天所取),乃是究竟解脱的诸佛、诸世尊在菩提树下,当他们获得、证知一切知智的同时所施设的为『佛陀』。 」
    而且,在此就如世间在得达[世袭;了知]时称为「得达[世袭;了知者]者」,如此:「已觉悟诸(圣)谛者」为佛陀。就如(世间)使叶干枯的风称为「叶枯者」,如此:「令人们觉悟者」为佛陀。「以一切知性者为佛陀」乃就以有觉悟一切法的能力而觉悟者,所以称为「佛陀」。「以已见一切者为佛陀」乃就以有使觉悟一切法的能力而觉悟,所以称为「佛陀」。「以无其他引导者为佛陀」乃就非由他人令觉悟,而只是由自己觉悟的,所以称为「佛陀」。「以萌发者为佛陀」乃从种种功德萌发,如莲花之开花一般,所以称为「佛陀」。「以漏尽而称为佛陀」,就如觉醒的男子,由于舍断了疲惫的心,而息灭了睡眠一般;同样地,以如此等其已灭尽一切烦恼睡眠而觉醒者,因此称为「佛陀」。「已达一趣向道者为佛陀」-这种说法乃是为了显示其所往趣的方法,即是为了觉悟的目的,就如已到达道路的男子称为到达者,如此已达一趣向道者也称为「佛陀」。「已(独)一自觉无上正自觉者为佛陀」-什么是非由他人使令觉悟故为佛陀呢?只是由自己已自觉悟无上正自觉,所以称为「佛陀」。【16】「已破除未觉而获得觉悟者为佛陀」-由语词的方式为「菩提(buddhi)、菩当(buddha§)、钵多(bodho)」,而这就像从青、红特质相应的称为青布、红布一样;同样地,为了令知而说:「与觉悟之德相应者为佛陀」。从此之后(的句子):「『佛陀』之名非由……」如此等,乃就为了令觉悟的目的,而此(施设)是随行于该义的施设而说的。当知一切文句与佛陀相关的字,乃是以同样的方式而能成就其义。这是从文字来解说佛陀。
   
    现在,在归依等,(归依处﹙saraõa§﹚):就如「它杀」为归依(处),即「已归依者由其归依而杀害、破坏、除去、消灭(其)怖畏、战栗、痛苦、恶趣、烦恼」之义。
    或者由他转起利益与遮止不利,而杀害诸有情的怖畏为佛陀;由令渡过(三)有(bhava)的沙漠以及给与安稳为法;以少有所作(如给与布施、供养、恭敬的机会)而得大果的原因为僧。所以由此方法三宝为归依(处)。 
 
    (归依﹙saraõagamana﹚):由该净信、该尊重那(三宝)而灭除烦恼,转起那依怙行相,或不由他人之缘所生起的心为归依。
  
    (归依者(gamaka)):具备(生起)该(心)的有情(为归依者 ),而他行该归依,即以上述方式心生起:「这(三宝)是我的归依,这是(我的)依怙」,如此导入之义。
    以及有些(归依者)在入(归依)之时,如塔帕士(Tapassu)、跋利咖(Bhallika)等一样地受持:「尊者,我们归依世尊及法,愿世尊忆持我们为在家信徒[伍巴萨咖]。 」或者像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大迦叶)等以入为弟子的情况一样:「尊者,世尊是我的导师(satthà),我是(世尊的)弟子。 」或者像梵寿(Brahmàyu)等的倾向一样:「在如此说时,梵寿婆罗门从座而起,上衣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以自说说出三遍:『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礼敬……略……【17】觉者。』 」
    或者如致力于业处的(禅修者)一样,把自己奉献(给三宝);或者如圣人一般,已断了归依的杂染。如此以各种方式从(所缘)境和作用而入(归依)。
    这是归依与(归依)者的解说。

    现在,接着对所说的「我们阐明破、未破、果,以及所应行(归依的对象)」。(以下)这是对破等的阐明: 
    (破):已如此归依的人有两种破(其归依):有罪的与无罪的。死亡是无罪的(破其归依);有罪的(破其归依)为采用所说的(归依)方式对待(佛陀以外)其他的导师;以及采用所说的(归依)方式(其程序)颠倒了,而这两种(破其归依)只会发生在诸凡夫上。
 
    (杂染):由于对佛陀诸德生起无智、怀疑、邪智,以及生起不恭敬等而使他们的归依成为杂染。而诸圣人的归依只有不破和没有杂染的归依。如说:「这是不可能、不会发生的,凡见成就的人可能指出其他人为导师。 」对于诸凡夫,只要他们的归依还没有达到破,他们的归依就未破。

    (果):有罪地破了他们的归依,以及(其归依)是有杂染的,则有不可爱的果;无罪(地破了他们的归依,因为)没有异熟(果报),所以没有果。而未破(归依)的结果,只会给与可意的果,如说:
        「凡已归依佛陀者,将不会投生苦界;
        在舍弃人身之后,他们将圆成天身。 」
    在这当中,「已归依的(圣者),由于已断了归依的杂染,所以他们将不会往趣苦界;而其他的归依者,则(可能)往趣(苦界)。」当知这是此偈颂的意趣。
    到此乃是破、未破,和果的阐明。

    在所应行(gamanãya)(归依的对象),(反对者)责难说:「我归依佛(Buddha§ saraõa§ gacchàmi)」,在此凡归依佛者,假如他前往佛或归依,则在一语句(叙述)两处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假如以去[往趣(gamana)]的动词有两个受词,就如若用「他带羊(去)村」等一样,诸文法家是不想要有两个被动受词的,只有「他去【18】东方,他去西方」等才有意义。
    (答):并非(如此)。同一使役动词的状态并不是佛(和)归依(两字)的意趣;假如在同一使役动词的状态有他们(佛和归依两字)的意趣,则丧失[击破]其心者,也会有在前往佛陀之时,而成已归依。因此,当已行归依者,他只是向那殊胜的「佛陀」。
    (问):虽然如此,然而「此归依安稳,此归依最上」 之语,难道不是同一使役动词性吗?
    (答):并非(如此),这里只是该状态而已。在此,同一使役动词状态的意趣,只在偈颂的(一)行:「归依了这佛等三宝,称为破除怖畏,其归依的情况是无例外地安稳归依与最上归依。」然而,若有在余处与往趣相结合,则其归依不足以成就,所以并非此意趣。(因此你的责难)并未得逞。 
    (问):在「得由此归依,解脱一切苦」 ,这里(文中)与往趣相结合而归依成就,(难道不是)同一使役动词性吗?
    (答):并非(如此),也还是在之前所说过失的范围。即使在这当中有同一使役动词的状态,即使已击破心者,在来归依了佛、法、僧,他将解脱一切苦。如此只是在先前所说过失的范围,我们的义理并没有过失,所以这个(责难)并未得逞。 
    就如:「阿难达,凡来到(像)我(这样)善友者,(遭受)生法的有情他们(将)从生解脱。 」这里是指藉由(像)世尊(这样)善友的威力而解脱时,所以说:「来到……善友……解脱。」这里也是如此,当藉由归依佛、法、僧的威力而解脱时,而说:「得由此归依,解脱一切苦。」当知如此是这里的意趣。
    即使如此,一切方式的所应行性,既不是与佛陀结合,也不是与归依结合,也不是与(佛陀与归依)两者(结合)。以及希望:「我去(归依)」为所说的归依者其所应行(归依的对象),从那所应说与此处相「结合」,因此而说,此处只是以佛陀为应行(归依)的对象。为了显示去归依的行相之义,归依之词为:「我『归依佛』,这是(我的)依怙,破除痛苦和给与【19】利益者。」以此意趣,「我前往、奉侍、亲近、尊敬此三宝。或者我如此了知、我(如此)觉知。」由于举凡字根有「去(gati)」的涵义,它们也有「觉(buddhi) 」的涵义。
    (问):(在此并)没有附加「如是(iti)」的字,那是适当的吗?
    (答)并非如此,在那里是有的。
    (问):假如那里有「如是(iti)」之义,如在:「他如实了知『色无常、色无常』 」如此等有「如此(iti)」的字一样,应有「如此(iti)」的字相结合,然而并没有结合「如此(iti)」的字,因此并不合逻辑?
    (答)并非如此。为什么?是含有该义的。如在:「凡已归依佛、法及僧者」如此等,这里也(当)有「如此(iti)」之字义存在,但现在并没有「如此(iti)」之字在一切处结合。就如对「如此(iti)」之字相结合,应以(「如此iti」之字)未结合之义而令知,以及在其它如此种类(也是如此),因此那是没有过失的。
    在「诸比库,我允许以三归依出家」 等只是归依为所应行(的对象)。
    (问):如前所说的:「归依之语乃是为了显示往趣的行相」,这也没有与「如此(iti)」的字相结合?
    (答)并非如此,是有相结合的。为什么?只在该义存在,此中实有该义存在。就如前面(所说)的一样,当知即使未结合,也是有结合的。
    其他方式则为之前所说过失的范围,因此只当取随所教导的。这是所应行(归依对象)的解说。 

    现在,对所说的:「『归依法』等二种,也是依此所知的方法。」在那里所说的:「我归依佛」,以及在那里所解释的方式,当知在「我归依法,我归依僧」这两句也是(同样的方式)。
    在这当中,法(与)僧只有义和字的解说与(佛)不同,其余的则与所说的相同。因此,这里我们只就不同的部分作解说。 
    (法﹙Dhamma﹚):有一(种说法):「法为道、果(与)涅槃。」
    我们容许:「已修的道及已证知的涅槃,由保持不堕苦界,给与最上安稳,以及离贪的道,只在此涵义为法。」
    这里,我们取《最上净信经(Aggapasàda Sutta)》为例来说:「诸比库,只要诸法是有为的,八圣道分可说是它们当中最上的 」,【20】如此等。
 
    (僧﹙Saïgha﹚):具备四种圣道、四沙门果 、住定的蕴相续之人的团体为僧,(他们)是由见(和)戒所组成的群体。而且世尊也这么说:「阿难达,你认为如何?凡我所证知而说的法,这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阿难达,即使才两位比库,你见到对这些法有不同的主张吗? 」
    这实是指胜义僧是所应行「归依的(对象)」,而且在诸经也说:「应受供养、应受招待、应受布施、应受合掌,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
    这位已归依者对其他(个别的)比库僧、比库尼僧、以佛陀为首的比库僧,或者以四群(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等区分,乃至一人在世尊(教)说而出家的通俗僧行礼敬等,其归依既没有破,也没有杂染 。此是这里的不同。
    这(僧)和第二(法)归依的破、未破等其余规定的解说,当知只是如前所说的方式。到此乃是对「『归依法』等二(种)也是此所知的方法」的解释。
 
    现在,对「与说明确定次第的原因」,这里由:「一切有情之上首」,所以佛陀为三归依一词之初;由他(佛)为根源,由他所教导,所以其次为法;那法的保持与奉行者,所以最后为僧。或者以促成一切有情利益者,所以佛为初;由他为起源而带给一切有情利益性,所以其次为法;由为体证利益的实践者与已体证利益者,所以最后为僧。在确定了归依的情况后,即已阐明了:「与说明确定次地的原因」。

    现在当解说上面所说的「并以譬喻来阐明三归【21】依」。此中,佛如满月;他所演说的法如月亮所散发的光辉;僧如由满月光辉在世间所生的喜悦者。佛如刚升起的太阳;所演说的法如那光芒之网;僧如由那光芒破除黑暗的世间。佛如燃烧丛林的人;法如燃烧丛林之火,燃烧烦恼丛林;僧如烧了丛林的那块土地,成了农田,由燃烧了烦恼而成为福田。佛如大乌云;法如雨水;僧如在乡间由下雨而止息的灰尘,止息了烦恼尘。佛如善调御师;正法如调伏骏马的方法;僧如已善调伏的骏马之团体。佛如外科医生,拔出一切见箭;法如拔除箭的方法;僧如已取出箭的人,拔除了见箭。佛如眼科医生,切开愚痴的白内障;法如切除白内障的方法;僧如已切除白内障而眼明净的人,切除了愚痴的白内障,拥有明净智眼。佛如善巧的医生,能医治有随眠烦恼的病;法如正确应用的药;僧如由使用药而善治愈了疾病的众人,善治愈了烦恼病的随眠。或者佛如善指导者;法如善道,(能到达)安稳的目的地;僧如已行道者,到达了安稳的目的地。佛如善巧的船师;法如船;僧如成功到达彼岸的人。佛如喜马拉雅山[雪山(himavà)];法如由那(山)所生的草药;僧如由服药而无病的人。佛如施财者;法如财宝;僧如随其所欲地获得了财宝之人,正确地获得了圣财。佛如示[指出]【22】伏藏者;法如伏藏;僧如获得伏藏的人。再者,佛如能给与无畏的稳健男子;法如无畏;僧如成就无畏的人,究竟成就无畏。佛如(给与)安稳者;法如安稳;僧如安稳的人。佛如善友;法如利益的教示;僧如依照那利益的教示而到达一切处的人。佛如宝矿地;法如财宝的精髓;僧如受用财宝精髓的人。佛如为王子洗浴者;法如洗头水;僧如已善洗浴的王子众,沐浴了正法水。佛如装饰品的制造者;法如装饰品;僧如经装饰的王子众,以正法而庄严。佛如旃檀(candana)树;法如由该(树)所生的香;僧如由受用旃檀而寂静热恼的人,以受用正法而寂静热恼。佛如给与法遗产者;正法如遗产;僧如继承遗产的儿子众,继承正法遗产。佛如已开的莲花;法如由该(花)所生的蜜;僧如享用那(蜜)的蜂群。如此为「并以譬喻来阐明三归依」。
    到此乃先前的:「由谁、何处、何时、为什么说三归依?」等,为了解释该义所列出的四偈方法本母,该义已经阐明了。

        《小诵经》的注释-《阐明胜义》
       三归依的解释已结束

 

          `Bahu§ ve saraõa§ yanti, pabbatàni vanàni ca;
        âràmarukkhacetyàni, manussà bhayatajjità.
        N'eta§ kho saraõa§ khema§, n'eta§ saraõamuttama§;
        N'eta§ saraõamàgamma, sabbadukkhà pamuccati.
        Yo ca buddha¤ ca dhamma¤ ca, saïgha¤ ca saraõa§
        gato;
        Cattàri ariyasaccàni, sammappa¤¤àya passati.
        Dukkha§ dukkhasamuppàda§, dukkhassa ca atikkama§;
        Ariya¤ c'aññhaïgika§ magga§, dukkhåpasamagàmina§.
        Eta§ kho saraõa§ khema§, eta§ saraõamuttama§;
        Eta§ saraõamàgamma, sabbadukkhà pamuccati.'
                                                                 《Dhammapada》188~192

   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丛林及园苑,孤树诸支提。
   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不因此归依,得脱一切苦。
   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以正慧观见:
   苦并苦之集,与永超众苦,及导至苦灭—之八支圣道。
   此归依安稳,此归依最上,得由此归依,解脱一切苦。
                          《法句经》188~192
 

  二、《沙门果经》的注释

《长部‧沙门果经》

    「尊者(Bhante),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及(归依)比库僧,愿世尊忆持我为从今天开始终身归依的在家信徒﹝伍巴萨咖﹞。 」

《长部注》-《善吉祥美》
(Sumaïgala-vilàsinã)
   
    「我归依世尊」的意思是:「世尊是我的归依、(我的)依怙,破除痛苦和给与利益者。」,以此意趣「我前往、奉侍、亲近、尊敬世尊。或者我知、我觉(世尊)。」由于凡字根有「去」的含义,它们也有「觉」的含义。所以说「我前往(gacchàmi)」也有「我知、我觉」的含义。
   
    「(归依)法,及(归依)比库僧」:这里,由于「它支持那些已证道、已作证灭、依教奉行者不堕四恶道」,因此为法。从义上,那(法)为圣道与涅槃。曾这么说:「诸比库,在有为法的范围里,八圣道分可说是最上的。 」广义的(法)并不只是圣道与涅槃,而且包括圣果与【230】教理之法。在《花盖青年天宫(事)(Chattamàõavaka- vimàna)》这么说:
       「此法无为、无厌恶,离贪、不动又无忧,
   甜美、练达、善分别,请向此法入归依! 」
    此中,「离贪」说为道;「不动又无忧」是果;「无为法」是涅槃;「此无厌恶、甜美、练达、善分别」乃分别三藏的一切法蕴。
    「僧」是由见(和)戒所组成的组合。从义上,那(僧)是八种圣人的团体。在《天宫(事)》这么说:
        「说凡布施得大果,即那四双清净人,
   那些八种见法人,请向此僧入归依! 」 
    诸比库僧为比库僧。
    到此乃国王所宣称的三归依。
 
    现在,为了善巧(三)归依,当知以下解释的方法:「归依(处)、归依、归依者、归依的种类、归依之果、杂染(以及)破。」
    (归依处﹙saraõa§﹚):从义上,就如「他杀」为归依(处),乃「已归依者由其归依而杀害、破坏、除去、消灭(其)怖畏、战栗、痛苦、恶趣、烦恼」之义。这(归依处)是三宝的同义辞。
    或者「由他转起利益与遮止不利,而杀害诸有情的怖畏」为佛陀;由令渡过(三)有的沙漠,以及给与安稳为法;以少有所作而得大果的原因为【231】僧。所以由此方法,三宝是归依(处)。
    (归依﹙saraõagamana﹚):由净信、尊重那(三宝)而灭除烦恼,转起那依怙行相所生起的心为归依。
    (归依者﹙gamaka﹚):具备(生起)归依(心)的那位有情(为归依者)。即以上述方式心生起:「这三宝是我的归依,这是(我的)依怙」,如此导入之义。
    当知到此为归依(处)、归依、归依者的(解释)方法。 
    归依的种类:有出世间和世间两种归依。此中,出世间(归依)乃诸见谛者在道的剎那,正断归依的杂染 。从所缘,以涅槃为对象;从作用,对整个三宝的成就。 
    世间(归依)乃诸凡夫镇伏归依的杂染。从所缘,乃以佛等功德为对象而成就之。从义上,乃在佛等对象获得信心,以及以信为根的正见,即十福业事 中的见正直业而说。
    这(世间归依)有四种产生(方式):由奉献自己、由以那(三宝)为依怙、由以入为弟子的身分,和由顶礼。
    此中,奉献自己即是:「从今天开始,我把自己奉献给佛、法、僧。」如此将自己舍给佛等。
    以那(三宝)为依怙即是:「请您忆持我:『从今天开始,佛是我的依怙、法是(我的)依怙、僧是(我的)依怙。』」如此以那为依怙的情况。
    以入为弟子的身分即是:「请您忆持我:『从今天开始,
我是佛、法、僧的弟子。』」如此入为弟子的身分。
    顶礼即是:「请您忆持我:『从今天开始,我只对佛等三种对象行问讯、起迎、合掌、恭敬业。』」如此对佛等行最上的五体投地礼。
    取这四种方式其中之一而归依。
    再者,以:「我把自己舍给世尊,我把自己舍给法、僧,以及我施舍(我的)生命。」【232】如此将自己舍给佛等。「我已经施舍自己,已经施舍生命。直到命终我归依佛,佛是我的归依、庇护、避难处。」当知如此为奉献自己。
    以:「假如我可以遇见导师,那只是我所见的世尊;假如我可以遇见善逝,那只是我所见的世尊;假如我可以遇见正自觉者,那只是我所见的世尊。 」如此,如马哈咖沙巴长老的归依当知为入为弟子的身分。
        「我将从村到村,从城到城游行,
   礼敬正自觉者,及法的正法性。 」
如此,如阿拉哇咖(âëavaka)(夜叉)等归依当知为以那(三宝)为依怙。
    以:「当时梵寿婆罗门(Brahmàyu Brahmaõa)从座位起,上衣偏袒一肩,以头顶礼世尊足,以口吻世尊足,以及用手抚摸,并说出(自己的)名字:『苟答马尊者,我是梵寿婆罗门。苟答马尊者,我是梵寿婆罗门。』 」如此当知为顶礼。
    那(顶礼)有:向亲戚(顶礼)、因怖畏而(顶礼)、向老师(顶礼),以及向应施者(dakkhiõeyya)(顶礼)四种。这里,只有向应施者顶礼而成归依,而不是其它(三种)。只由殊胜的取得归依;只由殊胜的破(其归依)。
    因此,如有释迦族(Sàkiya)或拘利族(Koëiya)人(想):「佛是我们的亲戚」而顶礼,如此并未取得归依。或者,凡有人(想):「沙门苟答马受到诸王礼敬,有大威力,假如不顶礼可能对我不利」,因怖畏而顶礼,如此并未取得归依。凡有人回忆起曾向世尊在菩萨时,在其前学得某事,或在成佛后(学取):
        「智者居于家,财产分四份,
        一份财享用,两份经商业,
   第四份储藏,以备灾难用。 」
学取了似此的教导(而想):「(他是)我的老师」而顶礼,【233】如此并未取得归依。凡有人以:「这位是世间最上的应施者」而顶礼,(四种顶礼当中)只有他取得(归依)。如此以取得归依的男在家信徒〔伍巴萨咖(upàsaka)〕或女在家信徒〔伍巴西咖(upàsikà)〕对外道出家的亲戚(想):「这位是我的亲戚」而顶礼,其归依并没有破,何况(顶礼)未出家(的亲戚)。同样地,若有人由于害怕而顶礼诸王(想):「国人都礼敬他,假如不顶礼可能对我不利。」以怖畏而顶礼,如此并未取得归依。同样地,向某技艺的外道老师(想):「这位是我的老师」而顶礼,(其归依)也没有破。
    如此,当知归依的种类。
 
    (归依之果):此中,出世间归依以四沙门果为异熟果,
灭尽一切苦的利益果。以此而说:
        「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
   于四圣谛中,以正慧观见:
   苦并苦之集,与永超众苦,
   及导至苦灭  之八支圣道。
   此归依安稳,此归依最上,
   得由此归依,解脱一切苦。 」
    再者,以不会视(某行法)为常等,当知也是此之利益果。以此而说:「这是不可能,不会发生的,凡见成就的人可能视某行〔有为法(saïkhàra)〕为常、为乐,可能视某法为我,可能杀母亲的生命,杀父亲、阿拉汉的生命,以恶心出如来血,分裂僧团,指出其他人为导师。这是不可能的。 」 
    世间归依以有[生命体(bhava)]的成就及财富成就为果。以此而说:
        「凡已归依佛陀者,将不会投生苦界;
   在舍弃人身之后,他们将圆成天身。 」【234】
    另有这么说:「当时,沙咖天帝与其八万天众前往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处,……略……。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对站在一边的沙咖天帝这么说:『诸天之王,归依佛实在善哉。诸天之王,以归依佛之因,有一些在这里的有情,在身坏命终之后投生善趣、天界。他们在十处胜过其他诸天:天寿、天容、天乐、天誉、天权、天色、天声、天香、天味、天触。』 」对(归依)法及僧也是如此。再者,由《威拉嘛经(Velàma Sutta)》 等当知归依的殊胜果。 
    当知如此为归依之果。         
 
    (杂染):这里,世间归依对(所归依的佛、法、僧)三种对象无智、怀疑、邪智等而成杂染,因此他没有大光明,没有大遍满。而出世间归依则没有杂染。
 
    (破):世间归依有两种破(其归依):有罪的与无罪的。此中,以奉献自己等对待其他导师等为有罪的(破其归依),这有不可爱的果;死亡是无罪的(破其归依),因为这没有异熟(果报),所以没有果。出世间的(归依)则没有破,即使在有(﹙bhava﹚生命体)的中间,圣弟子不会指出其他人为导师。
    当知如此为归依的杂染与破。
 
    「尊者,愿世尊忆持我为在家信徒﹝伍巴萨咖﹞」:乃愿世尊如此忆持、知道我「这个在家信徒﹝伍巴萨咖﹞」之义。
    在此,为了善巧在家信徒﹝伍巴萨咖﹞的规定,当知:「谁是在家信徒?为什么(称)为在家信徒?他有什么戒?什么是他的活命?什么是他的失坏?什么是他的成就?」这些论题。
    在此,谁是在家信徒?即凡已归依的在家人。曾这么说:「大名,由于已归依佛、已归依法、已归依僧。大名,因此他成为在家信徒。 」
    为什么(称)为「在家信徒」?从近侍三宝。由「他近侍佛」为在家信徒;由「他近侍法」为……;由「他近侍僧」为在家信徒。【235】  
    他有什么戒?即以五离。如说:「大名,由于已离杀生,已离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已离)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大名,如此为在家信徒持戒。 」
    什么是他的活命?即舍断五种邪贸易,以法公正地维持生命。曾这么说:「诸比库,在家信徒不可从事这五种买卖。是哪五种呢?买卖武器、买卖有情、买卖肉、买卖酒类、买卖毒品 。诸比库,在家信徒不可从事这五种买卖。 」
    什么是他的失坏?他的戒和活命失坏是他的失坏。再者,当知使他成为贱民(﹙Caõóàla﹚旃陀罗)、垢秽及卑劣的也是他的失坏。从义上,即他们没有信等五法。如说:「诸比库,具足五法的在家信徒成为贱民的在家信徒、垢秽的在家信徒和卑劣的在家信徒。是哪五种呢?没有信;恶戒(破戒);迷信征兆;相信祥瑞,而不是业;以及从此(佛教)之外寻求应施者(dakkhiõeyya),并先为该处服务。 」
    什么是他的成就?他的戒成就和活命成就是他的成就,即是使他成为如宝的状态等之信等五法。如说:「诸比库,具足五法的在家信徒成为如宝的在家信徒、如红莲花的在家信徒,和如白莲花的在家信徒。是哪五种呢?有信;持戒;不迷信征兆;相信业,而不是祥瑞;以及不从此(佛教)之外寻求应施者,并先为此处服务。 」


 

         ßSabbe saïkhàrà aniccàûti, yadà pa¤¤à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à.
        「一切行无常」,当以慧见时,
        得厌离于苦,此是清凈道。

         ßSabbe saïkhàrà dukkhàûti, yadà pa¤¤à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à.
        「一切行是苦」,当以慧见时,
        得厌离于苦,此是清凈道。

         ßSabbe dhammà anattàûti, yadà pa¤¤à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à.
        「一切法无我」,当以慧见时,
        得厌离于苦,此是清凈道。
                                      《Dhammapada》277~279  《法句经》277~279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第三章 五戒、八戒与十戒的内容-巴利圣典的解释
下一篇:上篇 归依、受戒与持戒 第一章 归依与受戒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1.地狱的种类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2.为什么不能杀生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3.皈依佛不下地狱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4.皈依法不堕饿鬼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5.皈依僧不堕畜生 慈航路途 修行篇 第二章 三殊胜(益西彭措)
 融合的佛教 第二章 三教合一论(上) 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二章 三皈五戒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