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专访禅修大师:葛印卡先生
 
[葛印卡老师文集] [点击:5266]   [手机版]
背景色

专访禅修大师:葛印卡先生

史蒂芬·波迪安(Stephan Bodian)

下文乃瑜珈杂志(Yoga Journal, 加州, 柏克莱)编辑史蒂芬‧波迪安所撰。原文刊登于1989年9-10月的瑜珈杂志,在此全文刊登。

在西方,葛印卡先生应是仅次于达赖喇嘛的亚洲佛教老师。有几位杰出的美国教师曾跟他学习;他定期访问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而且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个团体,参加他在孟买附近所举办的十日和一个月的禅修课程。

虽然葛印卡声称他教的是佛陀的教导,但他并不称自己是佛教徒。他坚持「正法是普遍性的,非宗派性的。」在一个遭受不同种姓制度和信念所蹂躏的国度里,这个大公的讯息犹如伤口上的药膏。他的禅修课程在印度教寺庙、基督教堂、佛教修行中心,和穆斯林清真寺举办;而且有数百位基督教牧师,修士,和修女跟他学习,成为他们牧灵训练必修的一部分。

葛印卡教给学员的毗钵舍那(Vipassana),常常被翻译为内观禅修。他师承伟大的缅甸大师乌巴庆(U Ba Khin),葛印卡的这个古老法门所强调的有三方面:道德的行为,使心安定;专注呼吸来控制心;和适当的内观,洞察一个人的身心结构,使心纯净。葛印卡步佛陀的后尘,称这是去除苦的三大根源(贪、瞋、痴)的一条直行道。

葛印卡的教养似乎没有任何一点,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位内观教师而准备的。葛印卡出生在移居缅甸已有二个世代的印度家庭。他从小就被教导保守印度教精巧的仪式和礼仪。他在青年时就被培养进入家族的纺织业;他从十几岁开始经商,到20多岁时,他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生意人,而且是缅甸印度社群的领导人。

但是正如他所说的,伴随成功而来的是「大量的自我,大量的紧张」;他开始患上严重的偏头痛,除了吗啡,可说已无药可救。深怕染上毒瘾,他到欧洲,美洲,日本求医,但都无效。当时一位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乌巴庆的10日内观课程,乌巴庆不但是一位禅修大师,还是政府的高官,缅甸政府的会计长。

「起初我颇为犹豫,」葛印卡回忆地说,「一部分原因是我无法相信,连最好的医生都无能为力,这个禅修能帮助我什么;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它是佛教,而我是来自一个很坚定的印度教家庭。」但与乌巴庆会面后改变了他的心意。

「他是如此圣洁的一个人。围绕在他四周的气氛是那么的平静与安详;只与他会面数分钟就说服我,给这种技术一个尝试的机会。」结果是戏剧性的,并彻底使葛印卡相信了内观的价值。

「当然,这减轻了我的偏头痛。但减轻最大的是,因为自我所引起的压力与过劳和紧张」。葛印卡发现,以前他是一个「易怒的人」,现在他发现与家人和员工相处得很好。当他了解到正法不是宗教,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这个生活的艺术,是在自身范围内的安详与和谐;而且对于他人也只有安详与和谐,没有别的东西」。至此,教条和礼仪都成了「无关紧要的小事了」。

当葛印卡不再肩负生意和家庭的责任之后,他定期与乌巴庆学习长达14年之久。1969年他迁居印度,受到老师的鼓励,他开始在印度教授内观课程。1976年,葛印卡在印度孟买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国际内观中心。完全靠学员感恩的捐赠所建立的这个中心,拥有一个超过400个座位的大禅堂,和250多间个人禅修的小关房。在印度的其他3个城市附近以及在尼泊尔、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本、英国、法国和美国也都设立中心。总共约有100位经葛印卡指派的助理老师,免费传授这个法门给所有要求学习的人。

葛印卡,一位60多岁像玩具熊的男子,给人皆是「真实」的印象;一个忠实遵循他所信奉之路,且已达成了他所说的快乐与平等心的人。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他的声音从未出现过任何丝毫的不安、(华丽)充溢、急躁或担忧。相反的,它流露出平静、安定的温暖和宁静;对于世上最古老的禅修之一的大师而言,这些(气质)是人们所期望的。

瑜伽杂志: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您曾说,「在我看来,印度教和佛教都疯了。」

葛印卡: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对我来说,正法是普遍性的,它从未是宗派性的。道德的生活不会是印度教徒或佛教徒或基督教徒的专利。大家都必须过道德的生活,不做任何伤害他人的言行。

控制心(samādhi)和使它纯凈,并把它从所有负面中解脱出来(paññā;发音如“pahn-ya”);也不会是任何一个教派或宗教的专利。这三项(戒,定,慧)构成了佛陀所教的正法。因此正法是普遍性的。当我教授这个法门时,我不称它是佛教的,因为「佛教」是一个有载负意义的字,就像印度教,耆那教,基督教一样。它是指一个教派,而我所教的是普遍性的。对我来说,教派分裂;正法团结。当我用「疯狂」一词时,我指的是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情形,在那里印度教徒杀害佛教徒,佛教徒杀害印度教徒。即使是美丽的正法,一旦成为教派,就会变成有毒和狂热,而失去正法的本质。当所教的是纯凈的正法时,就不会有任何的疯狂。

关于正法,您可以再多说一点吗?您所教的正法是什么?

正法是支配整个有情与无情宇宙的自然法则。如果人们了解自然的法则及其运作,人就会过善的与适当的生活。现在,正法要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不邪淫,不饮酒(在家众的五条基本戒律)。在这个表面的层次,这些其实是社会的法律,甚于自然的法则,因为它们有助于社会的安祥与和谐。

但是,当你开始练习内观时,内心深处了解到;每当犯了这些戒律的任何一条,甚至在你伤害他人之前,你已开始伤害自己了。在心中还没有产生大量的愤怒或仇恨之前,你不会杀生。一旦产生了仇恨或恶意,就是任何的消极性;自然就开始惩罚你,于是你变得难过。当你产生愤怒时,你不可能经验到安祥与和谐。你感到非常激动,非常难过。

同样地,每打破一条戒律都会使心不安和使人难过。死后大自然可能会继续惩罚我们,我相信的确会如此。但是,大自然肯定在当下就惩罚我们。这就是法则。把手伸进火里,它就烧伤。如果我不想让自己烧伤,最好把手从火中移开。所以守戒(道德或戒律)不只是为了社会,而是为了自己;以保持自己的安祥与和谐。

当这些消极性被去除,而心变得平稳,安静,和纯凈时;大自然的定律是让纯凈的心,自然充满了爱,慈悲和善意。不须特意去培养这些美德,它们会很自然地发展。而且一旦在心中发展了爱,慈悲,和善意,大自然当下就开始奖赏我。我觉得实在平静,实在和谐。对纯净心灵的奖赏和对不纯净心灵的处罚是普遍性的。它对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和犹太人都一样灵光。大自然不会因为我称自己是佛教徒就偏袒我;正法是普遍性的。

正法在实践定(samādhi,控制或专注自心),所专注的对象是呼吸,这又是一种普遍的方式。没有语言表现,没有持诵法号或咒语,没有观想男神或女神的形像。只是自然的呼吸,息进和息出。现在,这个方式也可以毫无困难的由印度教,回教,基督教,或耆那教徒来做。呼吸就是呼吸。这是一个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自然实相。

在修慧中,身与心在互动运作着。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行为)时,不愉快的感受在身上生起,我们变得难过。当我们从负面中出来时,我们开始经验到安祥,并且开始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正在帮助自己。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很容易由任何一个教派的人来做;因为在这里不涉及教条或哲学或象征,只有自然的定律而已。您只是观察自然,这对每一个人都一样。因此,就我自已在戒,定,慧这三方面的经验,我发现正法是普遍性的。

您所说的几乎都是业行的定律;因果律。如果这个定律是普遍性的,我不知道为何所有不同的宗教不教它。

不仅其他宗教,连佛教也一样。数百年来佛陀的教诲,已恶化。且各个佛教宗派都开始重视礼仪,仪式,宗派的信仰,教条,以及各种不同的哲学。不过正法的精髓永远是普遍性的。如果正法的精髓流失了,那么,每一个教学都退化成宗派的信仰。我们不能只责怪任何一个宗教。每一个宗教都已经退化成一个空壳了;正法的精髓已经处处不在了。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正法的精髓所在,则一个宗教和另一个宗教之间并无不同。很多不同宗教的人来参加我的内观课程,也觉得内观很有益处。在某一次课程末了,一位基督教牧师告诉我,我是以佛陀之名在教基督教。在另一次课程的末了,一位耆那教的和尚说:「这是我们教学的精髓,我们已失传了。这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印度教徒、犹太人、穆斯林,他们都说同样的话,因为没有人能够从纯凈的正法里找到任何的瑕疵。正法总是为大家所接受。

您能讲讲四圣谛吗?

再次,这些是非常普遍的。没有人能否认第一圣谛,苦的实相。不称心的[不称心的人,事,物]来了和称心的走了都带来痛苦。所以第一圣谛,受苦的真理,是普遍性的。第二圣谛,苦的原因,从内和从外看来不相同。似乎是,我痛苦是因为某些我不要的事物发生了,或某些我要的事物未能如我所愿发生。但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可以体认到自己之所以受苦,是因为对贪爱或瞋恨起反应。我喜欢某些事物,而产生贪爱。我不喜欢某些事物,而产生瞋恨。这第二圣谛是大家共有的。

因此,走出痛苦的方法也是大家共有的。因为你必须去除痛苦的根源,贪爱和瞋恨开始的地方。在粗重的层次,一个好的办法是守戒;亦即,不做任何会干扰或伤害他人的言语或行为,因为它同时也会伤害你。接着修定;控制心。但仅仅控制是不够的,一定要深入和净化心。一旦心纯凈了,贪爱和瞋恨就不见了;你就到了一个完全没有痛苦的境界。这一切都很科学;人们很容易接受。当然,如果我们继续和教条搏斗,困难便会出现。但是我说只有做和看:你是否痛苦?难道这不是痛苦的原因吗?难道不是靠这个方法去除痛苦的吗?

您谈论内观禅修。您所教的内观技巧是什么?

这个内观的技巧是在自身内观察痛苦的真相,人是如何变得激动,激怒,难过。必须深入自身的内部,客观的观察。否则,难过的原因,看来总是外在的。比如说,我很气愤,我要调查这个气愤。即使我闭上眼睛且试着去理解它,但气愤表面的外在原因会不断涌上心头,而且不断用它来为我的行为作辩解。「像那样辱骂我,像那样侮辱我,这就是为什么我生气;错不在我。」但事实上,我是苦不堪言。

内观技术教你的只是去观察。若痛苦,则仅仅观察痛苦就是痛苦。当你开始观察时,痛苦的原因就变得清楚。因为你对负面,对贪爱或瞋恨起反应;你现在正经历一个非常不愉快的感受。但是当您继续观察这个感受,它就会失去力道而消失,而且这个负面也随之消失。

因为心不会变得专注,除非有一个可供心专注的对象,否则心不会变得专注;所以我们从呼吸开始。在静坐的头三天,我们在鼻孔入口处观察气息吸进与呼出。当心稍微平静下来,我们开始体验鼻孔周围的感受,然后再扩大到体验全身的感受。这些感受带领我们到达心的根部。它们带我们到达痛苦的根部,到达痛苦由来的根部;并且帮助我们去除根源。这就是内观所教的。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观察全身感受的技巧称为「扫(sweeping)」。

是的,在某一个阶段,「扫」在这个意义上,是身上所有一切坚实都消融了。身体的表面真相是坚实的。我们感觉到一个坚实的身体。但是,当你继续客观地观察,这个坚实就会开始消融,你开始体验到这整个物质结构,只不过是一大堆不停在生起和灭去,生起和灭去的次原子粒子罢了。整个身体只是一大堆的振动而已。不过,首先,当你还在坚实阶段时,你无法用扫的,无法经验到全身振动之流,因为还有阻碍;痛、压力、沉重。你还是要继续一部分一部分的观察,当坚实逐渐消融,你会到达全部消融,仅剩振动的阶段。那么你的注意力就可以很容易地从头移到脚且毫无阻碍的再从脚移到头。这就是我所谓的「扫」。

所以「扫」出现在完全无阻碍时。

全然地,当全部都无阻碍时。佛陀说:「以这个技巧,学员学会如何在一口气感觉全身。息进,感觉全身。息出,感觉全身。」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当身体都消融时,所有的坚实都消失时。那么当你呼气时,你感觉从头到脚;当你吸气时,你感觉从脚到头。那即是我们所谓的「扫」;全身消融和紧绷的心(强烈的心法)也消融的阶段。如果还有强烈的情绪,你会扫不动的,因为强烈的情绪,会在身上造成坚实的感觉。当情绪在心的层面上消融,且身的坚实在物质的层面上消融时;除了大量的振动,大量的能量在身内移动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

理想的情况是,可以一整天都这么练习。

是的。一旦到达这个阶段,可以继续用扫的。但某些过去的业习或杂染,所谓的习性反应可能存在于心的极深处。经由这次从头到脚和从脚到头的清扫,这些杂染松动了且开始浮到表面上来。某种业行在身上以粗重的感受呈现。对于这些粗重的感受,要做的就只是观察它们,直到它们消融,你便再次体验到顺畅流动。

这技巧的目的,不在得到顺畅的振动之流,这只是另一种短暂或无常的经验;要以平等心接受自身所呈现的。这样,一层又一层地去除心的业行,痛苦也就随之去除。

这个禅修与其他的内观方式有何不同?

我不想对别的方式给任何意见。但据我所知,佛陀在念住经和其他地方的教诲,对不同的人,起点可能不同;但到了某一个阶段之后,每一个人要到达涅槃都必须走上相同的路。

开始禅修时,佛陀对不同的人会依他们的习性,气质,理解和能力不同给予不同的禅修对象(所缘)。例如,那些对身体有很大依恋和激情的人,佛陀会要他们去沉思一具尸体;因此他们会了解到身体不过是肉、骨头、血液、脓与粘液等等的组成而已。那些如此重视身体的人,却不接受身体竟是骯脏的;那么,到底有什么好依恋呢?

可以这样开始练习,但最终仍要到达体验无常的阶段,事物是如何生起又灭去。这个生起又灭去的现象,不应该在智力或信仰的层次被接受,佛陀要我们自己去经验无常。而且无常只能以身体的感受来经验。在感受的层次上,人们发现,「看,它已生起,再看,它已灭去」。感受生起,灭去;生起,灭去。当感受坚实、强烈,它生起,似乎停留一会儿,但不久它就灭去。

当所有的坚实都消融时,它变成了细微的振动,每一个细微的振动又变成了生起又灭去的涟漪。因此经验坚实的感受和细微的感受生起又灭去,生起又灭去。除非直接经验这个,否则仍未真正的了解佛陀。即使在佛陀之前,早有人教导,整个宇宙是无常的,生起又灭去。但佛陀发现了一种可以经验它的技术。当我们经验它时,依恋,贪爱,和瞋恨随之灭去,且心变得纯凈。在稍后的阶段,生起又灭去是如此快速的发生,以致无法把这个或那个分开。接着,再经过进一步的心灵净化,到达涅槃的境界。不管是以沈思一具尸体、身体的物质部分、呼吸或其他所缘开始,这条路的其余部分必定是一样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您强调专注在感受上,而不专注在心的状态上。

没错。根据佛陀所述,任何在心中生起的都会以感受在身上呈现。人们不太重视这个教导。如果只观察心的状态,会使观察能力变好。但这不是真理的全部。你只观察你自己的念头。然而,同时在你身上发生的是什么呢?心与物,两者都必须观察。

当念头生起时,同时在身上就伴随有感受;而感受才是真正的问题根源所在。我们不回应念头,它似乎是这样;当我心中有非常愉快的念头时,我开始贪爱;而当我心中有非常不愉快的念头时,我开始产生瞋恨。但实际上,按照自然的定律,您所谓的愉快的念头只是身上愉快的感受罢了。而不愉快的也只是身上不愉快的感受罢了。如果你错过了感受,那你只是在做表面功夫而已。这可能会带给你某些好处,但不会带你去除不凈杂染。根源仍然存在。

所以,禅修时,你的心会有很大的动荡。

开始观察身体的感受,并接受心动荡的事实;这样就可以了。不必进入动荡的细节,千万不要尝试强行让它平静下来;否则,你终归在念头里打滚,而没有客观的观察。

当你观察感受时,你会发现心自动地平静下来。负面情绪不是被压抑,也不是在身体或言语的层面表达。它只是净化了。如果你以平等心观察感受,不对它们起反应,那么你就是在最深的层次净化你的心。否则,只是在表面的层次净化心而已。

许多古典正法的想法,预示了现代身心理论家的洞见。例如,德国心理学家威廉里奇(Wilhelm Reich)认为,过去的习性储存在身体上,且可以经由身体层次的努力来释放。再者,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Carl Jung)相信身体有潜意识存在。

的确。这个所谓潜意识的心是不断地对身上的感受起反应,而有意识的心却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二者间有很大的障碍。意识的心不知道潜意识在做什么。这个技巧打破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障碍。然后人们可以觉知到身体所发生的一切。原本意识的心所感觉不到的小感受,现在都感觉到了。这项技术训练心不要起反应。在根源层面上,这个潜意识的心总是对贪爱和瞋恨起反应,而且这也影响意识的心。整个心的结构是受根源所影响。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我们在根源改正,整个心将变得完好。

除非在心根源处沉睡的杂染被彻底根除,否则不能称自己是觉悟的人。对我来说,佛陀对禅修的贡献,就是这个可以去除潜意识杂染的技术。否则,这个潜意识的心将永远对身体的感受起反应。

有关无常,我们已经谈了不少。那关于无我(anattā)的教导呢?这通常被理解为「无自我(no self)」或「无安住的自我(no abiding self)」。我们通常认为,为了在世上发挥作用,我们需要自我。我们有「自尊」和「自信」这样的表示,我们相信「自我的力量(ego strength)」是一个人应付日常生活能力的标准。「无我」的教导意指为何?

在表相的世界当然有自我,而且自我必然被刺激着;这对那些尚未经历过「无我」阶段的人而言,是真的。如果我不贪爱某些事物,我也不会有需要去反应的刺激。在我的课程里,每当我说到贪爱和依恋是有害时,人们会说,若无依恋,无贪爱,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生活没了,我们都像蔬菜了。

身为在世界上做过生意的在家居士,我可以理解人们所担忧的。不过,我也明白,当你以这种技术,达到自我消融的阶段来工作时,工作的能力会增加许多倍。当你是过非常自我中心的生活时,你的整个态度是尽可能地多为自己。但是这种态度让你紧张到觉得痛苦。当自我消融;这是修内观的结果,很自然心中充满了爱、慈悲和善意。你会喜欢工作,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且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当心胸狭窄的自我刺激消失时,你会感到轻松和更有工作力。这是我自己的经验,和许多走上这条路的人的经验。

这个方法不会使你无作为。社会上负责任的人是满怀作为的。消逝的是盲目反应的习惯。当你以盲目反应来工作时,你会产生痛苦。当你不是以盲目反应来工作时,会产生正面的感觉。

您如何建议人们把这个方法用在日常生活里?

首先增强和彻底守戒,道德。我们所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谎,不饮酒)是基础。一旦失去其中之一,定(samādhi)会变弱,且慧(paññā)会变浅薄。你不能在这个感受层次上用功;你会只在心的表层玩智力的游戏。但是如果戒变强,就能开始深入心的深处。之后,当你到了深处且去除一些杂染,戒和定均会增强。所有这三项彼此互助。

其次是:工作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这是你在当下的禅修。当你有空时,即使是五分钟,也要张开眼睛觉知感受。每当无事可做时,就观察感受。做事时,这会给你力量。这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里使用这个技术。

觉悟如何。觉悟也算在内吗?

对我而言,觉悟是渐进的。由于无明,我们不断地对内心深处的贪爱和瞋恨起反应。当我们明白到,我是在对愉快的感受作出贪爱的反应,对不愉快的感受作出瞋恨的反应时,我们就对那个实相产生觉悟。当我们继续练习,实相变得愈来愈清楚,意思是觉悟增加了。当我们探索这一条生起又灭去,生起又灭去的道路时,会经验某些超越生起又灭去的东西,称为涅槃。

所以觉悟是超越生起又灭去阶段的经验。

是的,最后,完全的觉悟是超越心与物,超越整个感官的经验。所有的感官至此都停止作用。眼、耳、鼻、舌、身、心,都不运作了。实际上如同死人。但是内心深处是觉知的。如何觉知,以及觉知什么,无法用文字来解释,因为这个经验超越了感官的领域。

所以像这样的人,在世界是不起作用。

是的,到达了那个阶段,也许是一秒钟、几分钟或甚至几个小时,是不起作用的。一旦回到感官领域,这个人就完全变了。因为现在是在经验层次上明白一切的人了。

有过这种经验之后,会过很不一样的生活。

是的。这是一个用来衡量是否觉悟的重要判断标准。否则,谁都可以说,「我达到了这个或那个阶段。」而唯一的判断方式是去检验他们如何过生活。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与师母一席谈(葛印卡夫人访谈)
下一篇:感谢所有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