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五、离欲
 
[法遵尼师] [点击:3134]   [手机版]
背景色

五、离欲

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谓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谓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谓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契经 五阴诵】

既谈到厌离,就不能只厌不离。但是众生既已生存在世间,就不可能避开五受阴无常、苦、无我的现实;不可能躲开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折磨。虽然以智慧觉观能如实知五受阴,进而厌倦五受阴,可是却无法离得开五受阴与随五受阴而来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以佛陀教导正确脱离五受阴的方法,所谓五受阴离如实知,所离的不是五受阴本身,而是另有对象。

云何色(受、想、行、识)离如实知?所谓的离五受阴,不是逃避人生、逃避生活甚至于自杀了事。要离的是对五受阴的欲贪:于色(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受、想、行、识)离如实知。

曾有比丘修不净观,结果厌患色身、厌患生命,最后干脆请人把自己杀掉算是解脱。佛陀知道此事后,诃责那些死去的比丘愚痴、邪见,但死者无法制戒处罚,于是便制定戒律,严格禁止自手杀人、劝人自杀、教唆他人动手去杀,万一对方因这些行为而死,便犯了最重的波罗夷罪,失去了比丘、比丘尼的身分、资格,逐出僧团。这就是误把五受阴当成要远离的对象,以至铸成大错的真实例证。若是明白佛陀所教导要远离的主角是欲贪,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悲剧了。

一提到离欲,便得不厌其烦地再三叮咛:要离的是针对五受阴的欲贪而不是名闻利养等外在事物的欲贪,唯有智者才能理解一切痛苦根源在于对五受阴的欲贪。不厘清这一点就会发生突兀的情形,像慈悲为怀的佛教徒以钦羡爱怜的眼光看着猫狗等宠物说:「它们真是有福报,少欲知足没烦恼,比人还有修。」听了这种话真教人禁不住想问:「您是否渴望身为一只少欲知足没烦恼的猫﹙狗﹚?」

许多修行者很难拿捏离欲的标准,因而提出种种疑问:佛陀也四处讲说佛法,我们致力于弘法难道不是佛子本份?佛陀生病不也让阿难去乞讨乳浆,我们买维他命、保健营养品或练气功,又何尝不是为修行作打算?戒律只是因应印度当时的时代背景,拿到今天的社会环境根本就滞碍难行,我们为何一定得死守那些过时的戒条?

对于这形形色色的推托之辞,只消问问自己:汲汲于弘法是否为了满足行受阴的欲贪?养生、练气功是否为了满足对色受阴的欲贪?不肯严持戒律是否为了方便满足全部五受阴的欲贪?修行是为自己交代,如果确定是「于五受阴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之上用功,又何必博得他人认同!若分明是欲贪作祟,那么即使千人支持万人拥戴,也仍要轮回五道、流落三涂。

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阎浮提人聪明利根,若剎利、若婆罗门、若长者、若沙门必当问汝:『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教?』

汝当答言:『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教。』

当复问汝:『于何法中调伏欲贪?』

当复答言:『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

彼当复问:『欲贪有何过患?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汝复应答言:『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若变、若异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见欲贪有如是过故,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彼复当问:『见断欲贪有何福利?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当复答言:『若于色断欲、断贪、断爱、断念、断渴者,彼色若变、若异不起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契经 五阴诵】

甚至可以干脆这么理解:佛陀说法、指导弟子修行,所教导的内容不出「离欲」二字。知苦灭苦是正法的旨趣,知苦才肯离欲;离欲便得以灭苦。仅凭欲贪的调伏便足以断除一切苦。

调伏欲贪?这未免太过平凡、太不起眼了,对于「灭尽一切苦」这么艰巨困难、可望而不可及的伟大任务,为何佛陀不是教导一些深奥、奇妙、不可思议的甚深微妙法?而尽是讲些古今中外都耳熟能详的老掉牙禁欲论调?

理由仍要回到五受阴无常、变易的性质。五受阴非常、恒、安稳、不变易之法,这本来就是平凡、不起眼的事实,只可惜人们向来漠视这摆明的事实,硬是要幻想生命中具有某种常、恒、安稳、不变易的本质,渴望藉由一个幻想出来的、从来不曾存在的事物中得到离苦得乐的终极理想,那么不论发展出多么迂回、深奥、矛盾、难解的理论或法则,对真实的人生都不会有什么实质益处的。

五受阴不是实存的主体、非得靠不断更替才能存续下去,倘若对五受阴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一旦原本所欲贪爱念渴的五受阴有任何转换变动,那么绝对要生起教人难以忍受的忧悲恼苦。届时痛苦是自己承受,没有人能替代、没有药物能治疗、没有神明或科技能分担,因为无常、苦、变易的是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而不是其他。

断除欲贪后又是什么情况呢?对于五受阴断欲、断贪、断爱、断念、断渴之后,无论五受阴再怎么若变、若异,因为没有其间的欲贪系缚,即使面对自身的老病死、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也仅视同月圆月缺,一切都只是些现象的转换,犯不着因此生起忧悲恼苦。

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絺罗!若眼系色、若色系眼,乃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

尊者摩诃拘絺罗!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契经 六入诵】

依六入处的作用也同样可以证实离欲的必要。所谓「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苦痛来自感官与境界的接触,即使不断追求快乐满足,但在「诸所有受悉皆是苦」的铁则下,受苦永远是不可能避免的命运。没有感官就不成其为众生;既有感官又无法免除苦痛!那么佛法又能有什么特别的办法躲得开苦痛的逼迫呢?答案还是离欲。

如果是六根与六境相互系缚,那么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界是无法消灭的;自残身体伤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又绝不可行。既然根境相系缚,又不可能断除任何一方,那么佛陀便不会也不可能教人修诸梵行、得尽苦边,因为苦痛势将没有边际。幸亏并非境界系缚了感官,使得众生被囚禁于世间,出离无望;也不是感官的运作原已设定非得系缚境界不可,以致于众生身不由己、备尝艰辛。一切都不过欲贪作祟罢了!欲贪系缚感官、执取境界,驱使众生流浪世间、流转生死。

一些想修行又没魄力的人说:没办法啊!还有家庭要照顾、还有保险要缴、还有很多好书没读、还有很多人生际遇没经验过、还有修行的本钱没存够,所以现在还不是出家的时候。甚至连已出家的人都说:没办法啊!还有众生要度、福报要修、庙要盖、学位要取得,所以还不到断绝外缘的时候。唉!一切都不过是渴望感官能继续攀缘境界的欲贪作祟罢了。

外在的世间不能除灭,感官作用也不必禁绝,二者间并无牵扯不清的连系,该处分的只有欲贪。「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欲贪不同于境界或感官,它不是既存的实物,是可以让它不起、可以将它断除的。佛陀以身作则,证明了断除欲贪的可行,成为人们离欲的最佳典范。佛陀和其他的人一样俱备眼、耳、鼻、舌、身、意,也和所有的人一样身处在色、声、香、味、触、法的环境中,佛陀办得到的其他人一样也可以办得到「是故世尊说(眼、色)当断欲贪则心解脱。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尔时,有比丘名曰低舍,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语诸比丘言:「诸尊!我不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契经 五阴诵】

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在九十六种外道学说、教派充斥的古印度,佛陀宣说正法、建立僧团,目的不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信仰或广博的学说;追随佛陀修学佛法的弟子,目的也不在信仰或学术研究,这些需求世间一般的宗教哲学就足以应付。倘若不知修学佛法为的是从无尽的纯大苦聚中抽离,很容易就会对修行生涯感到不耐而退堕。因为光凭信仰和学说,并不能切入生命最基本的核心问题,更不能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真正的交代,是以通常会在一阵激情过后,便发现它们并未让自己的烦恼渐减、道业渐成,自然而然地也就渐渐淡漠了,这类退失道心的过程也实在无可厚非。

在佛陀得知低舍退失道心的情形后,既没有训斥他的思想偏差,也不是激励他的宗教情操,仅是很具体地引导他修行的正道。不过,在说明修道正途之前,关键性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让低舍了解:修行究竟要处理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像民间故事中的屠龙士,在通过严格训练,习得一切屠龙技术后,却发现根本无龙可屠。修行者在努力修行之后,同样会发现自己不知道这些修行到底要对治什么。

如今佛教中有八万四千法门,可是目标都相当含糊,当然最终的理想都很高远:断烦恼了生死、涅槃、成佛等等。问题是,那些法门与这些理想间究竟有何关连?从念佛到成佛、从四念处到断烦恼、从修禅定到入涅槃,它们的因果关系如何衔接?它们的确实过程如何建立?它们的次第步骤如何实践?

这些疑问的解答若是从信仰、学说、禅境或神通感应中寻求,就只能构筑出一些如海市蜃楼般的太虚幻境,无疑的,那全都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幻象。是以,当虔诚、精进的佛弟子经过一番加功用行之后,体会到那些境界的可望而不可及,只好灰心丧志地退失道心了。正法绝非如此!那么佛陀究竟是如何教导弟子去面对、解决所有这些最根本的难题?

佛陀体证的正法是从活生生的生命实况中验证而得,正法所要面对的是一切众生都必然面对的实际困境、正法所要解决的是一切众生都渴望解决的实质苦痛。因此在实际下手修行之前,必得先回到最现实的基本生活层面,直接由生命的实际运作中,确认杜绝苦难的正确方法。

佛告低舍:「于意云何?若于色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彼色若变、若异时,当生忧悲恼苦耶?」

低舍白佛:「不也,世尊!如是不异。」

「于意云何?受、想、行、识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彼识若变、若异,当生忧悲恼苦耶?」

低舍答言:「不也,世尊!如是不异。」【契经 五阴诵】

一切忧悲恼苦的由来是对五受阴的欲贪,因此断除忧悲恼苦的方法当然只有于五受阴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一途了。

在现今佛教界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却鲜有法门教授离欲──于五受阴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是以修行的果证要眺望遥远未来的三大阿僧祇劫;是以四双八辈的贤圣僧竟成历史文献中已灭绝的古生物。

所有修行者修道时所遭遇的迷惘、仿徨、无助与困顿,全都基于离欲教法的忘失。而在失去离欲的标的之后,所有法门、师承的教导,恰好都反向朝着各式各样的欲贪行去。对于这么严重的误导,修行者为着自身的修证,难道依然无动于衷,因循坐视?

低舍的确有权「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甚至可以大大方方还俗脱离僧团,可是困难不会因低舍或任何人的忽视便感到羞愧以致消声匿迹。唯有让低舍(及所有修行者)清楚,对法的正见与梵行的修习,不是基于对谁的信仰、哪种特殊学问的获取或修得某项神秘经验的荣誉,而是很诚恳地面对自己身处的困境、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此一来,修行才会成为每个人本份事,没有任何推托的借口。

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契经 五阴诵】

生命的痛苦源自爱恋五受阴,在五受阴无常、苦、无我的实际状况下,达到究竟解脱的正确方法、修行与果证的关连、因果关系的衔接、梵行确实过程的建立、解脱次第步骤的实践,一切关键都在离欲,于五受阴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铲除推动生死轮回的幕后主使就靠离欲,斩断一切苦痛最根本的由来也还是要靠离欲。更何况人生在世,无论所欲所求为何,终究要人担惊受怕、遍尝忧悲恼苦。是以,智慧观察之后,确实无有一法可取而无罪过。那么为何还要执持欲贪,为何还不明智果断地脱离欲贪的驱役呢!

在正法的理解中,轮回即是苦难的渊薮,欲贪则是令众生永远沉沦的锁链,修学佛法却没能掌握到这项重点,就等于还没通达佛法。企图凭虔诚的信仰、深奥的学理与刻苦的精进修行来补救这根本主旨的失落,是徒劳无功的错谬臆测。那就像不知病因,只凭大伙热心地瞎猜出主意,以为运用各式各样的偏方就能将病治好。总而言之,若不想在长时间致力于佛法的修学之后,才颓然地发现所走的全是冤枉路,就得先对离欲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知。

云何有身?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

云何有身集?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是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灭?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是名有身灭。

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

是名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契经 五阴诵】

直接从四圣谛来理解离欲:有身即是苦,生命、五受阴的存在即是苦,这便是苦圣谛。

「当来有」是未来的有身、未来五受阴的存在,对未来五受阴的存续爱、贪、喜俱,彼彼乐着,便是苦集圣谛。生命不断流转就是肇因于众生对「当来有」仍具备强烈的爱、贪、喜俱,彼彼乐着。凡有欲贪,即有憧憬、向往、期待,并且会着手进行各种规划、准备以及学习,这一切无非是在经营未来的生命,充实未来五受阴的内容。于是生命现象延续的条件必将不断聚集、五受阴也必将生生不息。注意,在四圣谛的大纲中,并不谈论过去有或现在有,过去的已过去了追悔无益,现在既已发生也只得坦然面对,重点在于眼前是否仍在打造未来!

而苦灭圣谛所灭的不是「有身」而是欲贪,令未来生命、未来五受阴继续存在的欲贪: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这就是苦灭圣谛的实现,所断、吐、尽、离欲、灭的是爱、贪、喜俱,彼彼乐着。一旦欲贪灭尽,当来有便无以滋长。这一世既已出生为人,便注定要承受五受阴既已存在的老病死忧悲恼苦。但苦灭圣谛实现之后,将不再有下一次的出生、不再有未来的五受阴可上演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戏码。再怎么痛苦,这将是最后一生、最后一遭,往后再也没有任何苦难需要承受。

苦灭道迹圣谛的实践就是一般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八正道。这得留待下一章〈苦灭道迹圣谛〉再行讨论。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契经 六入诵】

以世间的角度解读四圣谛,也还是以离欲为整个圣谛的核心。

苦圣谛所表达的是:感官所能接收到的讯息就是世间,众生在根境相对的世间内遍尝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苦集圣谛则解说众生因欲贪而驱役感官,使之不断追逐境界,于是不断有未来的感官继续面对讯息、不断有未来的世间可供见、闻、嗅、尝、觉、知,也不断有未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磨难要承受。

苦灭圣谛提供解决方案──离欲。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之后,感官不再追逐境界,未来不再有世间;不再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再有见、闻、嗅、尝、觉、知的刺激引发各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必忍耐凡所有受悉皆是苦的无奈。

所取法(五受阴、六入处)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契经 杂因诵】

佛陀以离欲教导弟子修习清净梵行,是有因有缘有果有证的确实方法。五受阴、六入处这些所取法都是无常、生灭的变易现象。圣弟子们如实观察后,对五受阴、六入处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于是一切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这就是修习梵行的因缘果报。

如是比丘精勤修行随顺成就,不自知见今日尔所漏尽、明日尔所漏尽,然彼比丘知有漏尽,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契经 五阴诵】

整个三十七道品,实际上就是离欲的训练。它们确立离欲的观念、思惟,安排离欲的环境,保障离欲的条件,培养离欲的热忱,训练觉察欲贪的敏锐度,养成身心保持在离欲状态的安定性。只要肯如法如律地依照随顺离欲的三十七道品修习,这样的比丘、比丘尼虽然不能每天计算出自己到底断了那些烦恼,但却很清楚自己正趣向漏尽、趣向解脱、终必达到涅槃。他们相当明白自己的修行果报,毫无疑惑。

离欲的教法是违反众生喜好的,它不像「如何作个完整的人」或「如何认识真正的自我」这类的励志演说那么受欢迎;也不像「慈悲」或「性灵」这样的信仰能提供心灵寄托。但它却是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三恶道、解脱轮回的唯一途径,否则就会无人知有漏尽、就只好把究竟果证远推到无量阿僧祇劫之后了!

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契经 道品诵】

佛陀所发觉的正法不可能用来普度众生,这是很现实的,没有光凭着虔诚信仰就能被保送上垒的便宜事。毕竟生老病死的解脱靠的是对求生欲望的放舍,离欲靠的是自己的理解、认同、坚定的信念、敏锐地修习与有恒地实践,没有任何人能说服或帮助他人作到这一点,植物人尚可靠护理人员的照护活下去,但离欲只能靠自己。若非具有高度自觉与自制的人,怎愿意反省生命存在就是苦的真相,又更进一步拒绝生之欲的诱惑呢?佛陀能作的只是提出事实真相并教导解决方法,听不听、作不作与佛陀无关。并非所有的众生都愿意离欲的!

事实上「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原已是世人生活经验所凝结的智慧,欲望就是众生的弱点,也是痛苦之源;没有欲望的人便无懈可击,与痛苦绝缘。只是一般的世间思惟尚不足以透视一切欲望的起始源头,未能勘破最根本的欲望是对自身生命的维护,即使他们也发奋修离欲、断欲、禁欲,但只要所离、所断、所禁的不是对生命本身的爱欲;不是对自身五受阴、六入处的爱欲,那么无论修到何等仁者无敌、冷酷无情或刀枪不入的登峰造极境界,在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个对手面前,必定还是会被找出那个弱点、要害、罩门,施加那惨酷、致命、痛不欲生的残害。唯有圣弟子能如实知所应离、应断的爱欲确实对象为何,断除了爱着生命的欲贪后,一切随生命存在而延伸出来的琐碎痛苦也都一并断除,这才是根本解决所有困扰、痛苦的方法。

除了离欲,别无修行、果证可言;除了离欲,别无沙门义、沙门果可言。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六、解脱
下一篇: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四、厌离

 灭苦之道 序(真华长老) 灭苦之道 出版序(法遵)
 灭苦之道 前言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一、正法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二、诸行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三、慢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四、世间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五、五受阴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六、六入处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七、缘生法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八、苦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一、集起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二、轮回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三、业力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四、四食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五、识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七、欲贪
 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一、究竟苦边 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二、善恶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