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
 
[厚观法师] [点击:3665]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p.92~p.103)
一、前言(p.92)
声闻部派中,有说一切法空的。由于文献不充分,不明了究竟是那些部派,但说法空的部派,确实是存在的。如龙树《大智度论》,说到三种法门;「一者、昆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1。
 
三种法门中的「空门」,有的属于声闻,引声闻三经来说明。
 
又于说「一切法空」时,引六(或七)经,明「三藏中处处说法空」2。
 
《大智度论》又说:「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昆勒门则堕有无中」3。
 
这可见,广引声闻经而说一切法空的,不是龙树自己,而是声闻的部派。
 
以下,依《大智度论》所引的经说,可以了解「空门」是怎样解说法空的。
说法空的声闻经典:
 
【(一)声闻三经】
《大空[法]经》:《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2c26〜193a3)所引《佛说大空经》;《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4c11〜85a10)。
《梵网经》:《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6〜9)所引《梵网经》;
《长阿含经》卷14(21经)《梵动经》(大正1,88b12〜94a13)
《义品》:《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b19〜c1)所引偈《义品偈》;
《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日译南传24,p.320〜p.324);
《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
【(二)《大智度论》卷31所引七经(大正25,295b22〜c5)】
《先尼梵志经》:《杂阿含经》卷5(105经)(大正2,31c15~32c1)。
《义品》(强论梵志):《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 (日译南传24,p.320〜p.324);《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
《大空[法]经》:《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4c11〜85a10)。
《罗陀经》:《杂阿含经》卷6(122经)(大正2,40a4〜18)。
《筏喻经》:《中阿含经》卷54(200经)《阿梨咤经》(大正1,764b18〜c14)。
《波罗延经》4:《经集》《彼岸道品》(日译南传24,p.370〜p.436)。
《众利经》:《经集》的《义品》〈第一八偈经〉(796〜803偈)(日译南传24,p.310〜p.312)。
二、《大空[法]经》(p.92)
【(一)举经文】
汉译《杂阿含经》卷12(297经)说:「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5;并与「命即是身」,「命异身异」相配合。
 
【(二)《大智度论》之解释】
依「空门」的见解,这是说法空的,如《大智度论》说:
 
「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法]经〉6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人不可得),则众生空。是老死,(老死不可得),是法空。」(卷18,大正25,288a)
 
「若说谁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法空。」(卷18,大正25,193a)
 
生空──众生空,法空,「空门」是成立二空的。
 
经说「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是邪见虚妄的,因而说「是老死,是法空」。这是以无我为我空,无我所是法空的。与《成实论》所说:「若遮某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五阴。」7(破五阴即法空)的意见相合。
 
三、《梵网经》(p.93)
【(一)引经文(p.93)】
如《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6〜10)说:
 
「《梵网经》中六十二见。若有人言:神常、世间亦常,是为邪见。若言神无常、世间无常,是亦邪见。神及世间常亦无常,神及世间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见。以是故知诸法皆空是为实。」
【(二)略释经义(p.93~p.97)】
《梵网经》是《长阿含经》的一经。8 经说六十二见,是综举印度当时外道们的异见,内容为过去十八见,未来四十四见。9
《论》文所引神及世间常、无常等,是六十二见的前四见。常、无常等四见,在《杂阿含经》中,是十四不可记10的前四见。
 
本来只是世间常、无常等,而《梵网经》作神及世间常、无常等。
神,是我(ātman)的古译。
世间(loka),《杂阿含经》约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说11,是众生的身心活动。
《长阿含经》分别为神我与世间,那是我与法对举,也可说以众生自体与山河大地相对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了。
 
《大智度论》解说「神我及世间常、无常等是邪见,诸法皆空是真实」(p.94)
《大智度论》依「空门」,以神我及世间常、无常等邪见,解说为「诸法皆空,是为(如)实」。依经文,并没有法空说的明文,这经过怎样的理解而论定是空呢?
 
神我是不可得的,所以说我是常是无常等,都是邪见。但「佛处处说有为法,无常、苦、空、无我,令人得道,云何(《梵网经》)言(世间)无常堕邪见?」
在佛的不同教说中,似乎存有矛盾!《大智度论》引经而加以解说,如卷18说:
 
佛告摩诃男:……若(人)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12(以上引经,以下解说)
 
若一切法念念生灭无常,佛云何言诸功德熏心故必得上生?以是故知非无常性。
 
问曰:「若无常不实,佛何以说无常?」
[答曰:]「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破常颠倒,故说无常。以人不知不信后世故,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罪福业因缘,百千万劫不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
佛亦处处说诸法空,诸法空中亦无无常。以是故说世间无常是邪见,是故名为法空」。(大正25,193a23〜b7)
 
佛指出无常的事实,令众生起厌离心而向于解脱(p.95)
佛说无常,使人得道,这是原始佛教的事实。「诸行无常」的无常,原语为anitya;无常性是anityatā。佛不但说无常,也说无恒、变易、不安隐等。《瑜伽论》依经说:
 
于诸行中,修无常想行有五种,谓由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13
佛说无常等,不是论究义理,而是指明事实。如四非常偈说:「积聚(财富)皆销散,崇高(名位、权势)必堕落,(亲友)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14。这是要人对这现实世间(天国也在内),不可迷恋于不彻底的,终究要消失的福乐,起厌离心而向于解脱。
 
如实知见「色身」与「心意识」是无常(p.95)
然而,一切凡夫,都是寄望于永恒而恋着这世间的,所以《杂阿含经》卷12(290经)(大正2,81c5〜17)说:
 
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所以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愚痴无闻凡夫,不能生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我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小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15。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愚痴无闻的一般人,对于四大色身──肉体,有的还能生厌离心,而对于心识,却不能厌离,固执的执我我所。
 
依佛的意思,对于四大色身,执我我所而不能厌离,多少还可以原谅。因为我们的色身,有的活了十年,二十年,有的能活到一百岁。如将护调养得好,有的还少少超过了一百岁。有这样的长期安定,所以不免迷恋而执着。
 
我们的心意识,是时刻不停的在变异,前灭的不同于后起的,所以说异生异灭。这样的剎那生灭变异,而众生却固执的执为我我所,如一般所说的灵魂,玄学与神学家,称之为真心、真我。这都以为在无常变化中,有生命的主体不变,从前生到今生,从今生到后世。
 
佛针对世俗的妄执,对生死流转中的一切,宣说「诸行无常」。无常,是要人不迷恋于短暂的福乐,而向于究竟的解脱;这是被称为「如实知」与「正见」的。
 
诸行无常是正见,世间无常是邪见(p.96)
说到世间(常与)无常是邪见,无常的原语是aśāśvata,虽同样的译为无常,但与诸行无常不同。邪见的世间无常,是以为:有情世间是一死了事,没有生死流转,是断灭论者,顺世的唯物论者的见解。在佛陀时代的印度,顺世派是少数。
 
诸行无常是正见,世间无常是邪见,在原始佛教里,应该是没有矛盾的。
 
正见的诸行无常,邪见的世间无常,是没有矛盾的。但在佛法法义的论究中,两种无常有点相同,那为什么一正一邪呢?
 
(1)世间无常,是前灭而以后没有了,犯了中断(uccheda)的过失。
(2)诸行无常,是有为生灭的。
如经上所说,心是时刻不住的生灭,前前与后后不同。论究起来,即使是最短的时间──剎那,也是有生灭的,这就是「念念生灭无常」。
四大色身,不是十年、二十年……百年没有变异的,也是年异、月异、日异,即使一剎那间,也是生灭无常的。
这样的剎那生灭,前剎那没有灭,后剎那是不能生起的。如前剎那已灭,已经灭了,也就不能生起后剎那。如所作的善恶业,也是剎那灭的,业灭而成为过去,又怎能招感未来,也许是百千万亿劫以后的善恶报呢?
因果相续的诸行无常,由于「剎那生灭」,前灭后生的难以成立,就与世间无常的中断一样,那为什么一正一邪呢?
 
 
诸行剎那生灭,如何成立因果前后相续(p.97)
(1)〔说一切有部〕为了剎那生灭而又要成立前后相续,说一切有部依三世有16说,法性恒有,灭入过去而还是存在(有)的,所以能前后相续而起。
 
 
(2)〔经部〕 经部依现在有说,灭入过去,是成为熏习而保存于现在,所以能前后续生。
但部派的意见不一,不是大家所能完全同意的。
 
(3)〔说法空的部派〕 说法空的部派,以为「佛处处说无常,处处说不灭」17(不灭就是常),「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
说诸行无常,为了破常颠倒,一切法「非实性无常」,不能说是灭而就没有了。
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18等,为了破断灭见,并非说心是前后一如的。这都是随顺世俗的方便,如论究到诸法实相(实相是「实性」的异译),是非常非无常的。空性也是非常非无常的,是超越常无常等一切戏论执见的,所以佛说十四事不可记(不能肯定的说是什么,所以佛不予答复19),六十二见是邪见,正表示了一切法空的正见。
四、《义品》(p.97~p.98)
【(一)引偈颂(p.97)】
如《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b19〜c1)说:
佛说《义品》偈:
各各谓究竟,而各自爱着,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
是人入论众,辩明义理时,各各相是非,胜负怀忧喜。
胜者堕憍坑,负者堕忧狱,是故有智者,不随此二法。
论力汝当知!我诸弟子法,无虚亦无实,汝欲何所求!
汝欲坏我论,终已无此处;一切智难胜,适足自毁坏。
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二)《义品》的异译本(p.98)】
《义品》一六经,巴利藏编入《小部》的《经集》20,与《义品》相当的,有吴支谦所译的《佛说义足经》,二卷,一六品21。法藏部称此为「十六句义22」或「句义经」23。句是pada的义译,有足迹的意义,所以译为《义足经》的,可能是法藏部的诵本。
 
【(三)《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等引用《义品》明法性离言空寂(p.98)】
《大智度论》一再引用《义品》:
 
如上引五偈明法空。(《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b19〜c1)
又明第一义悉檀,引《众义经》24三偈。
明无诤法,引《阿他婆耆经》25(《阿他婆耆》是《义品》的音译)三偈。
引《利众经》(利众即众利,利是义利的利),明不取着一切法──法空26。
引《佛说利众经》27二偈,明如实知名色。
《瑜伽师地论》也引《义品》,明一切法离言法性。28
 
《义品》的成立很早,《杂阿含经》(「弟子记说」)已经解说到了29。
 
从《大智度论》与《瑜伽论》的引用,可见《义品》对大乘法性空寂离言的思想,是有重要影响的。
 
上文所引的五偈,是论力(《义足经》作勇辞30,勇辞是论力的异译。《经集》《义品》作波须罗31)梵志举外道的种种见,想与佛论诤谁是究竟的。佛告诉他:人都是爱着自己的见解,以自己的见解为真理,自是非他的互相论诤,结果是胜利者长憍慢心,失败者心生忧恼。
 
这意味着:真理是不能在思辨论诤中得来的,引向法性离言空寂的自证。
 
五、《大智度论》卷31引六(或七)经说法空(p.98)
说法空的声闻学派,引了《大空经》、《梵网经》、《义品》──三经,并说「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大智度论》在说「一切法空」后,又简略的引述了声闻藏的六(或七)经,如《论》卷31说。
 
【(一)《先尼梵志经》(p.99~p.100)】
《大智度论》卷31:
「有利根梵志,求诸法实相,不厌老病死,着种种法相,为是故说法空,所谓先尼梵志,不说五众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大正25,295b22〜25)
六经中第一,仙尼梵志事,见《杂阿含经》32。佛与仙尼的问答,是:色(等五阴)是如来?异(离)色是如来?色中有如来?如来中有色?
 
如来(tathāgata)是我的异名33,如如不动而来去生死的如来,不即色,不离色,如来不在色中,色不在如来中34──这就是一般所说的:「非是我,异我,不相在」35。《论》文所说「不说五众(五阴)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实」就是如来,无实即无如来──我。这是二十句我我所见,而法空说者,依四句不可说是如来,解说为法空。
 
《先尼梵志经》,可能是法空派所诵本,文句略有出入。
 
《般若经》的原始部分,曾引先尼梵志的因信得入一切智,是继承声闻法空派的解说,集入《般若经》36为例证的。
 
【(二)强论梵志(《义品》)】
「复有强论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无;汝何所论?有无是戏论法,结使生处。」(大正25,295b25〜27)
第二,强论梵志,如上面《义品》所说的37。「强论』就是「论力」,《义足经》是译为「勇辞」的。
 
【(三)《大空[法]经》】
「及《杂阿含》中,《大空经》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 (大正25,295b27〜28)
第三,《大空[法]经》,已在上文38说过。
 
【(四)《罗陀经》】
「《罗陀经》中说:色众破裂分散,令无所有。」(大正25,295b28〜29)
第四,《罗陀经》,见《杂阿含经》(122经),如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39
 
五阴的散坏消灭,或依此立「散空」40。
 
【(五)《筏喻经》(p.100)】
「《筏喻经》中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正25,295b29〜c1)
第五,《筏喻经》,见《中阿含经》的《阿梨咤经》41。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经意是:佛说的一切法(九分教或十二分教42),善巧了解,目的是为了解脱。所以闻思法义,对解脱是有用的,是有必要的;但为了解脱,就不应取着(诤论)文义,因为一有取着,就不得解脱。如一般所说:「渡河须用筏,到岸不用船」。
 
从此可见,如来说法,只是适应众生说法,引导众生出离,而不是说些见解,要人坚固取着的。无边法门,都不过适应众生的方便。「法(善的正的)尚应舍,何况(恶的邪的)非法」,表示了一切法空。
 
【(六)《波罗延经》、(七)《利众经》(p.101)】
「《波罗延经》,《利众经》中说: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若受着法,则生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诸得道圣人,于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大正25,295c1〜6)
第六,《波罗延经》是《经集》的《彼岸道品》43。《众利经》是《经集》的《义品》。长行略引二经的经意,明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不取不舍。与《义品》的「第一八偈[经]」44相当。
 
六、结说(p.101)
声闻的法空学派,引声闻经以说法空的,主要的理由是:
 
无我所。
五阴法散灭。
不落二边──四句的见解。
佛法是非诤论处。
智者不取着一切法。45
法空的学派,与阿毗昙门的辨析事相,是不同的。这是着眼于佛法的理想,方便引导趣入、修证的立场。
 
注解
^1
《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2a28〜193c1):
 
「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昆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
 
问曰:云何名昆勒?云何名阿毗昙?云何名空门?
 
答曰:昆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栴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昆勒门论议则无穷。……
 
云何名阿毗昙门?或佛自说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
 
空门者,生空、法空。……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参见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37~p.138。
 
^2《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95b22〜c5);详见《空之探究》p.98~p.101。
^3
(1)《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4a24〜b1):
「若人入此三门则知佛法义不相违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罗蜜力,于一切法无所罣碍。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昆勒门则堕有无中。」
(2) 《印度佛教思想史》p.138:
阿毗昙分别法的自相、共相,因而引起一一法实有自性的执见,所以堕在「有」中。
 
空门说法空,如方广道人那样,就是堕在空「无」中。
 
昆勒是大迦旃延所造的论,依真谛的《部执异论疏》说:大众部分出的分别说(玄奘译作「说假」)部,是大迦旃延弟子:「此是佛假名说,此是佛真实说;此是真谛,此是俗谛」。分别的说实说假,说真说俗,很可能堕入「有无」中的。
 
这种种论议,都渊源于佛(《阿含》)说,只是偏执而以对方为「乖错」。如得般若波罗蜜,也就是通达缘起即空即假名的中道,那可说部派异义,都有其相对的真实性,于一切法门无所碍了!
 
^4 《大智度论》卷4亦引用了《波罗延经》:「菩萨得无生法忍故,一切名字生死相断,出三界不堕众生数中。何以故?声闻人得阿罗汉道,灭度已尚不堕众生数中,何况菩萨?如《波罗延经》〈优波尸难中偈〉说:『已灭无处更出不?若已永灭不出不?既入涅槃常住不?唯愿大智说其实!』佛答:『灭者即是不可量,破坏因缘及名相,一切言语道已过,一时都尽如火灭。』如阿罗汉一切名字尚断,何况菩萨能破一切诸法,知实相、得法身而不断耶?」(大正25,85b4~11)此偈颂与《经集》《彼岸道品》第1075~1076颂相似(日译南传24,p.406〜p.407)。
^5 《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4c16〜25):「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6 《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5a1〜9):「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生?生属谁?乃至谁是行?行属谁者?行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
^7 《成实论》卷12(大正32,333a21〜27):「又《大空经》中说:若人言此老死,某老死。若人说身即是神,若说身异神异。此言异而义同,若有此见,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某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五阴。又说生缘老死名为中道。当知第一义故,说无老死;世谛故,说生缘老死。」
^8 《长阿含经》(21)《梵动经》(大正1,88b12〜94a13)。《长部》(1)《梵网经》(日译南传6,p.15〜p.68)。
^9
《长阿含经》(21)《梵动经》:「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大正1,89c23〜93c11)
 
过去世十八见:(1)世间常存论︰四种。(2)世间半常半无常论︰四种。(3)世间有边无边论︰四种。(4)异问异答论(诡辩论)︰四种。(5)无因而有论︰二种。
 
未来世四十四见:(1)世间有想论︰十六种。(2)世间无想论︰八种。(3)世间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4)众生断灭无余论︰七种。(5)现在生中涅槃论︰五种。
 
^10
(1)《杂阿含经》34卷(962经)(大正2,245c10〜19):
佛告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常,此则真实,余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是恼、是热,见结所系。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生。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2)《相应部》(33)〈婆蹉种相应〉(日译南传14,p.418〜p.419)作十见:
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有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世尊言:]「婆磋!于色无知故,于色集无知故,于色灭无知故、于顺色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婆磋!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11
(1)《杂阿含经》卷9(231经):「佛告三弥离提:危脆败坏,是名世间。云何危脆败坏?三弥离提!眼是危脆败坏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亦是危脆败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说危脆败坏法,名为世间。」(大正2,56b14-19)。
 
(2)《相应部》(35)〈六处相应〉(日译南传15,p.64;p.86〜p.87)。
 
^12
(1)《杂阿含经》卷33(930经):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大正2,237c2〜7)
(2)另印顺法师着《成佛之道》p.73:
大名长者问佛:「我平时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时在十字街头,人又多,象马又多,连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时候如不幸而身死,不知道会不会堕落?」
 
佛告诉他说:「不会堕落的。你平时念佛,养成向佛的善习,即使失去正念而死,还是会上升的。因为业力强大,不一定与心相应的。如大树倾向东南而长大的,一旦锯断了,自然会向东南倒的。」所以止恶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业,当然很好;最要紧的,还是平时修行,养成善业的习性,临终自然会因业力而向上。
 
^13 《瑜伽师地论》卷86(大正30,778b23〜29):「于诸行中,修无常想行有五种:谓由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故。此中剎那剎那坏故无常;自体系属有限住寿故无恒;外事劫后决定无住故非久住;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
^14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20(大正24,299c1〜3):「如有颂言: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皆别离,生者咸归死。」
 
另参考印顺法师着《成佛之道》(p.4〜p.8)。
 
^15参照《相应部》(12)〈因缘相应〉(日译南传13,p.136〜p.138)。
^16参见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105。
^17参见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172〜p.180。
^18 《大智度论》卷18:「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破常颠倒,故说无常。以人不知不信后世故,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罪福业因缘,百千万劫不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佛亦处处说诸法空,诸法空中亦无无常。以是故说世间无常是邪见,是故名为法空。」(大正25,193b1〜7)
^19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141 ~ p.142:
「外道问佛:「我与世间常,我与世间无常,我与世间亦常亦无常,我与世间非常非无常」等──有边无边、去与不去、一与异等十四不可记事,佛皆默然不答。不但外道所问的神我,根本没有而无从答起;外道兼问法,如所云「世间」,佛何以不答?佛的默然无言,实有甚深的意义!有人谓佛是实际的宗教家,不尚空谈,所以不答。此说固也是有所见的,但佛不答的根本意趣,实因问者异见、异执、异信、异解,自起的分别妄执熏心,不达缘起的我法如幻,所以无从答起,也无用答复。答复它,不能信受,或者还要多兴诽谤。佛陀应机说法,缘起性空的意义甚深,问者自性见深,答之不能令其领悟,不答则反可使其自省而自见所执的不当。佛陀默然不应,即于无言中显出缘起空寂的甚深义趣。」
 
另参见《大智度论》卷2,大正25,74c15-75a19。
 
^20《经集》〈义品〉(日译南传24,p.295〜p.370)。
^21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大正4,174b8〜189c24)。
^22 《四分律》卷39(大正22,845c23〜25):「尔时世尊作是念:善哉比丘!十六句义,不增不减不坏经法,音声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
^23 《四分律》卷54(大正22,968b24〜26):「《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
^24 《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0c13〜61a3):「如《众义经》中所说偈:各各自依见,戏论起诤竞,若能知彼非,是为知正见。不肯受他法,是名愚痴人,作是论议者,真是愚痴人。若依自是见,而生诸戏论,若此是净智,无非净智者。此三偈中,佛说第一义悉檀相。」
^25 《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3c12〜64a11):「如说《阿他婆耆经》,摩犍提难偈言:「决定诸法中,横生种种想,悉舍内外故,云何当得道?」佛答言:「非见闻知觉,亦非持戒得,非不见闻等,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问曰:「若不见闻等,亦非持戒得,非不见闻等,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观察,持哑法得道。」佛答言:「汝依邪见门,我知汝痴道,汝不见妄想,尔时自当哑。复次,我法真实,余法妄语,我法第一,余法不实,是为鬪诤本,今如是义,示人无诤法。」
^26 《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95c1〜6):「《波罗延经》《利众经》中说: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若受着法则生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诸得道圣人于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如是等名为一切法空。」
^27 《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9b23〜28):「复有一切法所谓名色,如《佛说利众经》中偈:若欲求真观,但有名与色,若欲审实知,亦当知名色。虽痴心多想,分别于诸法,更无有异事,出于名色者。」
^28 《瑜伽师地论》卷36(大正30,489a23〜b7):「又佛世尊《义品》中说:世间诸世俗,牟尼皆不着,无着孰能取,见闻而不爱。云何此颂显如是义,谓于世间色等想事所有色等种种假说,名诸世俗,如彼假说于此想事有其自性,如是世俗牟尼不着。何以故?以无增益损减见故,无有现前颠倒见故,由此道理名为不着。如是无着谁复能取?由无见故,于事不取增益损减,于所知境能正观察,故名为见。听闻所知境界言说,故名为闻。依此见闻,贪爱不生,亦不增长,唯于彼缘毕竟断灭安住上舍故名不爱。」
^29《杂阿含经》卷20(551经):
「如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断一切诸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虚空于五欲,永以不还满,世间诤言讼,毕竟不复为。」(大正2,144 b2〜8)
 
「是故世尊说《义品》答摩犍提所问偈:若断一切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虚空于诸欲,永已不还满,不复与世间,共言语诤讼。」(大正2,144c11〜16)
 
另参见《相应部》(22)〈蕴相应〉(日译南传14,p.13〜p.14)。
 
^30《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
^31《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 (日译南传24,p.320〜p.324)。
^32《杂阿含经》卷5(105经)(大正2,31c15~32c1)。
^33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394:「如来是佛陀的别号,梵语多陀阿伽多。本有三个意思:如法相而说;如实相法的原样而悟解;证觉如实法相而来的。平常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就是如来的解释。虽有三说,通常都直译如来。然如来,外道也有这个名字,但是作为梵我的异名看的。如如不变,来往三界,这就是神我了。」
^34 《杂阿含经》卷5(105经)(大正2,32a27~b6):「复问:云何?仙尼!色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35印顺法师着《空之探究》p.227:
又如〈观如来品〉说:「非阴非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观我(我与如来,在世俗言说中,有共同义)与五阴,「不即、不离、不相在」,是《杂阿含经》一再说到的。即阴非我,离阴非我,这是一、异──根本的二边;不相在是我不在阴中,阴不在我中。这四句,如约五阴分别,就是二十句我我所见。
^36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37c10〜24):「若色无受则非色,受想行识无受则非识,般若波罗蜜亦无受。菩萨应如是学行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诸法无受三昧广大无量无定,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何以故?是三昧不可以相得。若是三昧可以相得,先尼梵志于萨婆若智不应生信。先尼梵志以有量智入是法中,入已不受色,不受受想行识,是梵志不以得门见是智,不以内色见是智,不以外色见是智,不以内外色见是智,亦不离内外色见是智,不以内受想行识见是智,不以外受想行识见是智,不以内外受想行识见是智,亦不离内外受想行识见是智,先尼梵志信解萨婆若智,以得诸法实相故得解脱。得解脱已,于诸法中无取无舍,乃至涅槃亦无取无舍。」 参见《大品般若经》卷3(大正8,236a8〜b11);《大智度论》卷42(大正25,368c21〜25)
^37 《空之探究》p.97〜p.98;《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日译南传24,p.320〜p.324)。
^38《空之探究》p.83〜p.85;p.92~p.93。
^39
《杂阿含经》卷6(122经)(大正2,40a4〜18):「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另参考《相应部》(23)〈罗陀相应〉(日译南传14,p.300)。
 
^40《大智度论》卷31:
「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众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别离五众,人不可得。」(大正25,291c21〜24)
 
「如经中说:佛告罗陀!此色众破坏散灭,令无所有。余众亦如是,是名散空。
 
复次,譬如小儿,聚土为台殿、城郭、闾里、宫舍,或名为米,或名为面,爱着守护;日暮将归,其心舍离,蹋坏散灭。凡夫人亦如是,未离欲故,于诸法中生爱着心;若得离欲,见诸法皆散坏弃舍,是名散空。」(大正25,292a17〜24)
 
^41
《中阿含经》卷54(200经)《阿梨咤经》(大正1,764b18〜c14);《中部》(22)《蛇喻经》(日译南传9,p.247〜p.248)。
 
《中阿含经》卷54(200经):「世尊告曰: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大正1,764c12〜14)
 
^42
九分教: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
 
十二分教: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因缘、譬喻、论议。有关九分教及十二分教,详见印顺法师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九分教与十二分教〉p.493〜p.621。
 
^43《经集》〈彼岸道品〉(日译南传24,p.370〜p.436)。
^44 《经集》《义品》〈第一八偈经〉(796〜803偈)(日译南传24,p.310〜p.312);《佛说义足经》卷上(大正4,178a〜c)。
^45《空之探究》p.128:
法空说的主要理由,上文(p.101)曾归纳为五项。除「无我所」为法空外,都与涅槃空有关。「五阴散灭」,是行者灭五阴,爱尽苦尽而作苦边际。「不落四句」,涅槃正是不能以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来说明的。「非诤论处」,这是言说所不及,超越于名言的。「智者不取着一切」,正由于涅槃智的自证。法空说,是从涅槃空(或佛证境)来观一切法的。一切法空,所以修行者随顺、趣向、临入于「无对」(绝对的)的涅槃。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空、我我所空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三节 无来无去之生灭如幻

 空之探究 自序 目次 空之探究 第一章 『阿含』──空与解脱道
 空之探究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 空之探究 第三章 『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
 空之探究 第四章 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 空之探究 序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引言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节 泛说解脱道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三节 空与心解脱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四节 无量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五节 无所有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六节 无相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七节 空与空性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八节 空为三三昧先导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九节 三三昧•三触•三法..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十节 胜解观与真实观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空义依闻思而开展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二节 胜义空与大空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三节 无来无去之生灭如幻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空、我我所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