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四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点击:7945]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三十四节课

思考题

141、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142、请以具体事例说明,什么叫做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143、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事物能逃离无常之网?了知这一点后,你有何打算?

144、什么是噶当“四依处”?请具体解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行引导文》正在讲“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是个很甚深的窍诀,平时我们要在生活中经常串习。当然,这种境界并不容易生起,一定要经过漫长的修习,所以各位不要放松,也不要觉得它是加行法门而轻视,如果这样,说明你对修心法门没有深入。真正的高僧大德,始终觉得对无常修得不够,因而大家平时在修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否则,这些修行境界不会随随便便就出现。

在实修寿命无常时,只要反反复复观察,定会生起来一种紧迫感,知道万法都是无常的,现在不修就来不及了,有了这种信念,修行则很容易成功。世间上的大多数人,虽然明白自己终有一天会死,但总觉得死亡不会那么快到来,于是把修行一拖再拖,无限期地延迟下去,最后修行一无所成。这种现象如今比比皆是,所以你们获得如此殊胜窍诀后,应当很认真地去修持。

现在许多道友比较积极,尤其在共同加行上下了一定的功夫,我见后心里很安慰。尽管这次讲的速度比较慢,任何法师可能也不会这样,但若给大家讲得比较细致,让每个人花些时间把加行基础打牢,那修什么法都比较方便。所以,我经过再三观察,特意给大家讲得比较广,你们也不要对此有所抱怨。虽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大圆满前行》也可以,我专门拿两三天来念传承,一下子就传完了,但如果没有一步一步地修,除了有个得传承的功德外,自相续得不到真实利益。

这次传讲《前行》,有些人肯定收获很大,也有些人刚开始比较精进,慢慢就虎头蛇尾了,这与各人的缘分、信心、精进有着密切关系,故希望大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进心和恭敬心。

下面紧接着讲:

当今,有些一家之主认为:“我千万得长久住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那我的家人会挨饿受冻而死,或者被怨敌所毁,或者为大水溺死,因为现在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和幸福等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们决不能没有我。”有些寺院的住持也觉得:“我可不能离开人世,不然天就垮下来了,到时弟子们该怎么办哪?”可是,这些人死了以后,他们的亲人眷属将其尸体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丢到尸陀林,随便哭几声,便心安理得了。

世间上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人没有死之前,觉得在家里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然而他死了以后,别人照样过生活。因此,你们活着的时候,不要为了某些人,而把修行全部放下、全部舍弃。有些人经常说:“我不能出家,否则,我家人该怎么办呢?”“我没时间学佛法,因为家里的重大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承办。”许多人都有这种顾虑。其实你终有一天会离开,不可能永远跟着他们,没有你,他们也不会活不下去,所以你在没死之前,应该选择最好的道路,不要为这些人放弃来世的解脱。

人在死亡之时,诚如前面所说,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一样,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助地漂泊在中阴界,当时所能依靠的,唯有正法。不知你们想过没有,死亡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等着,而它一旦降临,器情世界的一切事物,我们都要统统抛弃,唯有随业力漂泊在轮回中,这是非常可怕的事,也是非常重大的事。

现在很多人对“死”字提都不敢提,其实这种讳疾忌医的心态并不可取,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此时除了佛法,没有任何依靠处。因为生生世世跟着我们的,只有善业和恶业,诚如《德施请问经》所言:“父母兄弟妻,仆财眷属众,死后无跟随,诸业随其后。”我们死的时候,父母不能跟随,兄弟妻儿不能随后,仆人、财产、眷属等更不能带走,就算是珍爱了一辈子的身体,也要万般不舍地留在人间。那么,唯一跟随自己的是什么?就是生前所造的业,哪怕念一句观音心咒、做一件善事,也会像身影一样始终跟着自己。

如今很多人特别可怜,他们连后世都不承认,更不要说为此去造善业了。即使造了一点,也只是为了今生利益,对来世想都没有想过。不仅在家人如此,包括极个别法师,对后世也不太重视,他们只提倡今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简单因果概念,除此之外,言行举止中根本没有考虑过后世。其实,人一天的时间很短,一生的时间却很漫长,同理可知,我们一世怎么过都无所谓,但遥遥无期的生死轮回,确实应该值得三思。

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必须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勤修正法,不要只搞表面形式,或者虚报一些数字欺骗负责人。现在有些人,学佛就是为了领资料、得名声,实际上从来也不修持,这一点,很多人观察自己就会一清二楚。你们不妨好好想想:“从皈依到现在,我每天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修无常修了多长时间?前辈大德们和真正的修行人是怎么修的?我也不是没有时间,但对死亡想过多少次?对无常法门是如何观修的?……”这方面要反反复复观察自己。

以上讲了“无常四际”的第一个——生际必死。下面接着讲第二个:

积际必尽:一切积聚同样终将散尽,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即使是统治南赡部洲的国王,也有沦落为乞丐的时候。如南朝皇帝梁武帝,他在位时,经济发展、政局稳定,举国上下一片繁荣,但到了晚年,侯景发动叛乱,他成了侯景的俘虏,囚于台城,最后被活活饿死。

许多人上半生受用圆满,下半生却因弹尽粮绝而饿死;有些人去年拥有数百头牦牛,但遭到大雪或其他灾难,今年就沦为一贫如洗的乞丐(这种说法比较适合藏地,汉地城市里的很多人,说“几百头牦牛”不一定有什么概念。对他们的话,应该说:许多令人羡慕的大老板、大企业家,遇到金融风暴或者一些灾祸时,一瞬间便家财耗尽、不名一文,很多人因此而跳楼自杀);昨日是地位显赫、腰缠万贯的富翁,也有被仇敌毁得一无所剩,今天成为乞丐的……

在历史上,西晋有个人叫石崇,他可谓富甲天下、侈极四海(1),是中国古代十大富豪(2)之一。后来八王叛乱,赵王司马伦看中了他的家财,要杀他之时,石崇后悔地说:“是财多而招致了杀身之祸!”司马伦直言相告:“知道是财富害了你,为何不早一点把财富散了?”石崇言:“晚了!”

还有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田地万亩、姬妾成群,在当时风光无限。虽然他富可敌国,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最终却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短短的时间内,事业崩毁、倾家荡产,下场相当悲惨凄凉。

所以,从世间人的兴衰、成败、得失来看,一切万法均是无常的。这个道理,不像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那样需要一直苦思冥想,其实从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上,包括有时候看新闻、看报纸,也能完全了然于胸。我在城市里住院时,经常拿报纸来看,有些医生很好奇:“你们出家人怎么天天关心国家大事?”实际上,我看报纸,关心的并不是某些明星歌星,世间人极力赞叹的,我确实不太喜欢。但每天在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灾难,使无数人流离失所;有些贪污分子被查出,最终锒铛入狱……从中可令我对无常有深刻的认识。尽管表面上它只是张报纸,描述的多是世人吃喝玩乐的情节,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看了以后,确实对生起悲心、出离心有帮助。不然,我也不可能无所事事,整天拿着报纸看。所以,对世间的种种无常现象,了解一下还是有必要,这也是一种修行。

总之,我们亲眼目睹的许多事例足以说明: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它犹如夏天的露珠、秋天的白云一样,很快就会消失,故一定要慷慨布施。然而,不懂无常、没学过佛法的人,为了财产受用,首先不择手段去追求,得到之后,又绞尽脑汁地保护,可是不管怎么努力,这些终究会离开自己。因此,如果你拥有了财富,应当以不贪执的心态去享用,一旦失去了,也没必要特别伤心。这即是学习无常法门的作用。

对于以上道理,大家理应再三深思熟虑。文字上我给你们这样讲了,但下面具体有多少人去思维,也不是特别清楚。但不管怎样,希望大家对每一个道理要重视,平时行住坐卧中,有空就打开这个法本,仔仔细细去琢磨。我以前学《前行》时非常认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修了很长时间,所以如今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还是有一些定解。这些道理的定解,短期内肯定生不起来,只有长期不断地串习,才会一年比一年稳固,到了一定时候,对名声、地位、财富等世人贪求的对境,才能真正看淡。

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的法,最终定会分离。譬如,某地的大市场或大法会上,虽集聚了来自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人,最后也都会各奔东西。

对此规律,世间人也是认可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场白中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际上打开历史画卷,便会完全明白:这样的现象一直在不断上演。即便是一个上师开法会,暂时集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众,可过一段时间,他们仍旧会分散。学院今年的“金刚萨埵法会”马上也要开了,相信届时各地的很多四众弟子会来到这里,但法会八天以后,又会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在座的道友也是同样,今天聚在经堂里共同学习,然而再过几年,很多人会无影无踪,甚至离开了人世。包括菩提学会的佛友们,利用网上网下等各种方式在一起学习,但过几年之后,也会像以前读书毕业后一样四散分离,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而绝不可能永远在一起。

尽管现在我们中的师徒、主仆、施主福田、道友、兄弟、夫妻等,彼此慈爱、和睦相处,但最终无论如何也无法不分离。尤其是有些弟子与上师,关系融洽、不愿分开,但正如有些高僧大德所说,这样的时间不会恒常,就算上师很想在一个地方、对某些眷属长期地传法,也是不可能的。我看过一些历史,像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将佛法交付予他们,但他们真正弘法利生的时间,要么是四十年左右,要么只有三十年。因此,在人寿百岁的当今时代,作为上师,弘法的时间肯定有限,而作为弟子,想在具有法相的上师面前一直听法,也是不现实的。就拿我们来说,曾经也发过愿,希望在上师如意宝座下永远听法,一直不离开,但是后来,这种希望却变成了失望——上师突然示现无常,离开我们而前往清净刹土,我们就像是一群被遗弃在人间的孤儿,不得不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

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聚合,师徒也好、夫妻也罢,最后都会面临分离,诚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这就是无常的体现。

前两天,我去了小时候住的地方——一个牧民的冬场。没读小学之前,我们家冬天都住在那里,后来我读了小学、中学、师范以及出家,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去过。那天我跟弟弟几个人去了一下,到那里以后,三十多年前的景象浮现在眼前,渐渐变得愈发清晰。这个地方,大的变化倒没有,但是附近的一些邻居,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我在那边看到几块刻着观音心咒的石头,是自己没读小学之前刻的,字迹依然很清晰,就顺便带了几块回来。去一趟以前呆过的地方,我确实体会到了万法无常,再过三十年,我肯定不在人世了,这个没什么好怀疑的,但现在算是比较年轻的人,到时候还在不在了,也不好说。

所以,对于无常法,大家切莫停留在理论上,如果每天高谈阔论,会讲诸行无常等四法印,但心里从来没想过,修行恐怕不会成功的。在藏地,很多老年人对无常观得不错,他们始终想到生命短暂,觉得“我今年肯定会死”、“明年肯定会死”,以此来鞭策自己尽快圆满咒语、完成善法。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这个概念了,成天盘算着几十年后要干什么什么,这完全是不智之举。

实际上,纵然你现在身体康泰、无病无灾,但若突然遭到死亡,或偶然性的恶缘,当下即会舍弃一切而赶赴后世,与心爱的人分道扬镳,这些都是没有固定性的。所以,每个人的幸福定有尽头,即使很多道友想永远呆在殊胜的道场里修学,也不一定现实。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歌德曾说:“任何人无论是谁,其幸福总有尽头,末日也必将来临。”他虽然不学佛,也没以大乘窍诀观过无常,可是他也深深明白,任何幸福都不可能长存。

如今朝夕相处的道友、家人等,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各奔前程,聚在一起只是暂时的因缘,所以彼此之间不要怒气冲冲、恶语中伤、争吵不休,甚至发生大打出手等现象。应当想到大家不一定能长期相处,很快就会分离,因此在极为短暂的岁月中,理当互敬互爱、和平共处。诚如帕单巴尊者所言:“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

夫妻间最好不要吵架,假如整天吵吵闹闹,没完没了,不但自己痛苦,还会搅得四邻不安。有位法师讲过:曾有对夫妻开了一家糕饼店,两人稍不顺意就发脾气,为一点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左邻右舍没法过一天安宁日子。有一天,两人又吵了起来,丈夫说:“你如果再不听话,什么事都反对,我就拿刀杀了你!”妻子也不甘示弱:“杀啊杀啊!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乡长上前劝解,他们不但不听,反而骂得更大声,动作更激烈。乡长看他们这样,故意大声叫道:“大家来啊!这里有很多糕饼,免费拿去吃吧!”夫妻俩听了,急忙问他为何如此。乡长说:“反正你们一个想杀人、一个想要死,被杀的人死了,杀人的也要坐牢,留这些糕饼有何用!”他们冷静下来,觉得这话有道理,就不再吵架了。

其实,世间人吵架经常是为了没意义的事,只不过一个小小的矛盾,比如丈夫说炒两个菜,妻子说不用炒两个,一个就可以,为此就开始争执不息,吵得面红耳赤。若能知道夫妻的因缘是无常的,很短暂,互相迁就包容一下,家庭就和睦了。家庭和睦的话,整个社会也比较安宁,因为一个不吵不闹、内心平和的人,各方面很容易随顺别人,不会与人发生冲突,但如果他特别不开心,那他所波及的人群也不会快乐。

懂得无常的人,必定会珍惜短暂的因缘。所以,你们在发心过程中也好,在班里、组里学习也好,千万不要说很多是非。我在佛学院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事情,与任何道友吵过架、红过脸,除非是为了公家的事,尤其在管理方面,跟有些道友说一下而已。要知道,大家聚在一起的因缘很难得,如果没有清净观,就像苏东坡对佛印禅师一样,那看谁都是不净粪,很坏的,但若清净观修得很好,眼中会全部是佛菩萨。其实,喜欢吵架、说是非的人,与自己的修行有一定关系。因此,大家不要吵架,应该珍惜这种缘分,今生既然能够相聚,肯定有前世的因缘,对此每个人务必要珍惜。

总之,修学佛法的时候,上师的教言要记在心中,时时去观想、去思维,这样的话,言行举止才会逐渐改变。学佛法不像学气功一样,马上就有一些感应,只有自己的起心动念与法相应,久而久之,才能看破世间一切,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日益增上。

堆际必倒(凡是堆积的东西势必会倒塌,不可能永恒存在,这与物极必反的规律相同):一切修砌成的建筑,都将土崩瓦解。从前,繁荣昌盛的村落及寺庙,都有贤德之士管理和住持,可是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废墟,已经变成了鸟窝雀巢。

在印度,昔日的那烂陀寺、吉祥戒香寺可谓鼎盛一时,无数大智者和大班智达住锡于此研讨佛法,对佛法弘扬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现在只剩一堆遗址,此外什么都没有了。

在藏地,天子赤松德赞时期,由幻化工人(4)修建、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和堪布菩提萨埵开光的桑耶三层宝顶宫殿(5),算是藏地较早的建筑,也因遭受火灾,在一天之内毁于一旦,外部大框架全部毁了,只有几块墙壁残留下来。(当然,历史的说法比较多。)

法王如意宝传大圆满窍诀时,常会提到桑耶寺。因为上师的前世是莲花生大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降魔金刚,每每忆及该寺往昔的辉煌壮观、而今的面目皆非,往往伤感万分、老泪纵横。从藏地历史上看,桑耶寺的建筑非常庄严,但后来尤其在“文革”期间,遭受了极大破坏,现在虽又重新修复,但原来的建筑风格基本上荡然无存。此外,法王松赞干布时,宛如尊胜宫(6)般的红山(7)宫殿,如今也已片瓦不留,连基石都无影无踪了。

其实,再辉煌雄伟的建筑,最终都将毁坏、倒塌,不可能永恒存在。以前我在读书时,特别喜欢《霍元甲》里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天天下了晚自习后,一群人对着教室的墙壁,或在教室里吊个沙袋,一边唱一边用拳头打。那个时候,真的以为万里长城会永远不倒,但学了无常以后,方知万里长城也有毁坏的一天。我去北京时,专门看了一下长城的构造,全是砖石修筑而成,比现在建筑物的质量更差,很多地方都不行了,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建筑能“永不倒”。

还有世人特别推崇的美国世贸大厦,主体有110层楼,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高层建筑物。后来两架飞机一撞过去,爆炸后,瞬间化为一堆废墟(8)。因此,任何一座钢筋水泥的建筑,即使水泥的标号再高,各方面看似不会毁坏,然无常一旦到来,再牢固的材料也靠不住。

另外,汉地历史上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朝的增建和修缮,终成为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乾隆皇帝称之:“实天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可是在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被一把火焚为灰烬,唯余几处断垣残壁,仅供后人凭吊哀念。

不但这些世人了知的建筑终有毁坏的一天,即便是史前文明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建筑,也难逃无常之网,甚至因年代过于久远,人们将其曾经的辉煌一时,当成了玄之又玄的神话。拿大西洲(亚特兰蒂斯)来说,有关于它的故事,最早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9)之笔。他在两篇著名的对话著作《克里齐》和《齐麦里》中,详细记述了大西洲的存在。他说如今的大西洋那里,在一万多年前,有一片美丽富饶、高度发达的陆地,即大西洲。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宫殿和庙宇用金、银、象牙等装饰,城市宏伟壮观,运河四通八达,港口日夜繁忙……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是一块得天独厚的乐土。当地人信仰龙神(即海神),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时时加以供奉。后来,大西洲的人们开始腐化,邪恶代替了圣洁,贪财爱富、好逸恶劳、穷奢极欲代替了天生的美德。此举触怒了龙神,降下灭顶之灾,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洪水中,整个大西洲仅于一日一夜便沉沦海底,消失于滚滚的波涛之中……这个故事听起来十分玄乎,但柏拉图多次强调,它是历代相传,并非虚构捏造。

对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有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只是苦于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几个世纪以来,众多考古学家试图证明它的存在,但都纷纷无功而返。直至2009年2月,英国媒体对外宣布:日前,英国航空工程师伯尼·巴姆福德通过“谷歌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震惊地发现在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这一惊人发现,让全世界的考古学家、海洋学家们充满了兴奋,因为如果它真是一处城市遗址,那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由此可见,人类用肉眼或分别念无法达到的地方,不一定就真的不存在。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处藏地的大型遗址,小时候那里就有一些墙,后来我在土堆里又发现许多古代的人骨,还有一些金属材料。忆及昔日此处的风光,觉得一切太无常了。我们现在活在人世间,但死后会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每个人理应有所考虑。

其实,观无常对我来讲非常乐意,周围的一切事物,皆是开示无常的善知识。既然万法无有恒常性,那我们对现在如虫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庙等非常耽著,又有什么用呢?有些城市里的人真的很累,为了住得舒适一点,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自己一生牢牢绑在房子上;山上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为房子付出了大量时间,今年也修,明年也修,一直不好好地“修”心,只是拼命地“修”房子,最终有什么用啊!

作为修行人,理应追循噶举派诸前辈大德的足迹: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住岩洞,与野兽朝夕相伴,将衣食、名誉抛之脑后,过一种知足少欲的生活。不要像现在世间人那样,对物质生活要求特别高,穿的要高档华贵,吃的要山珍海味,结果造的业也罄竹难书。对我们而言,一定要彻底依止噶当“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

什么意思呢?首先,要一心一意地依止佛法,而不依止其他(心依于法)。其次,佛法的境界依靠安贫乐道才能生起,假如你整天追求奢靡豪华,任何修行也不会成功。当然,也不是非让你把所有家当都处理了,变成一个穷光蛋,这个“度”要学会把握(法依于贫)。然后,安贫乐道不能只是一时热情,刚出家时什么都不要了,渐渐却越来越富裕,最后死时家财万贯,这说明法没有融入心。噶当派的大德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少欲知足,一辈子都过这样的生活,死时也没什么牵挂,在山洞里安详示寂,但现在许多出家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当然,对城市里的人来讲,这样做可能有点困难,但即便如此,至少也不能贪得无厌(贫依于死)。最后,要死在山谷里,而不是城市里,更不能是医院里。有些修行人知道时日不多,就到寂静地方去,这种做法比较合理。倘若你没有一定的修行境界,死的地方最好选择寺院。以前的大德们都是如此,包括汉传佛教的很多高僧,圆寂时要么在茅棚里,要么在山洞里,身患重病时并没有入于城市——打开《高僧传》就知道,这样的故事相当多。当然,生病时依靠治疗是有必要的,但在死的时候,务必要前往寂静之地(死依于干涸之壑)。

作为一个修行人,修行务必要自始至终,保持不变。比如,出家人从受戒起一直到临终,都要戒律清净;在家人也应一辈子生活简朴、业际无倒,在非常清净的状态中死去,这是最快乐的。不然,你最初舍弃一切,最后又一一重新捡回来,身陷五欲不能自拔,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离世,这是十分悲惨的。

总而言之,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多大意义,我们一定要追循前辈大德的足迹,以他们的传统和教言要求自己,尽量让修行善始善终。否则,末法时代障碍比较多,法越来越深的时候,违缘也越来越重。为此,始终要祈祷上师三宝和护法神垂念、加持自己:不要出现违缘,修法圆圆满满,菩提心日益增上。经常发这个愿,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王恺用这株珊瑚树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王恺心疼不已,以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一笑置之:“别心疼了,我还给你。”说着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这些珊瑚树高度皆有三四尺,条干绝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

(2)中国古代十大富豪:最为著名的富豪陶朱公范蠡、最早的富婆巴寡妇清、营国巨商吕不韦、富可敌国的男宠邓通、靠抢劫富商致富的石崇、靠强取豪夺发家的梁冀、靠以权谋私起家的大奸臣蔡京、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红顶商人胡雪岩、大买办商人盛宣怀。

(3)当热瓦:音译,指当热地区的人。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是对当热地区人们的教言,如同我们现在说“切莫恶语争吵东北人”、“切莫恶语争吵桂林人”一样。

(4)幻化工人:赤松德赞由印度迎请来的工人。

(5)宫殿的上中下三层,分别是印式、汉式、藏式三种不同民族的风格。

(6)尊胜宫:帝释天所居宫殿名,在善见城中央。

(7)红山:布达拉宫所在的山。

(8)美国世贸大厦,主体是高110层的双塔楼,当时1号塔仅用10秒倒塌,2号塔也仅用8秒倒塌。

(9)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三人,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三课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五课

 大圆满——宁玛之光 龙钦宁提 大圆满前行 普贤上师言教 学习了那么多经论,又做了那么多《大圆满前行》的座上观修之后,在日常生..
 晋美彭措法王在圆寂前几个月专门对弟子们讲解《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否.. 我学净土宗,想再修行《大圆满前行》,是否可以?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一章 大圆满及其前行的重要性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二章、对上师三宝强烈的信心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三章 听受佛法时的正确态度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四章 共同前行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五章 不共前行——五加行实修指导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四节课——百字明之具体修法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七节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