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八课
 
[般若摄颂释] [点击:3016]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二十八课

思考题

1.为什么每次听《般若摄颂》时,一定要有欢喜心?作为闻法者,我们应如何使之生起并不断增上?

2.以虚空之喻说明的真如无别的意义旨在说明什么问题?这对我们的修行有何指导意义?

3.为什么有般若则能获得大菩提,无般若则会堕入声闻?对方便与智慧双运始终是大乘行者所行持的无误正道这一点,你有何感想?

4.“乐此佛乘定生者”应具足什么条件而趋入?为什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般若摄颂》。现在正在讲真实成就彼加行果之理,这分认清所得之果和若没有此道则不得果之理两个部分,其中认清所得之果从比喻和意义两个方面讲,虚空的比喻前面已经讲完了,今天讲意义。

癸二、意义:

前面也提过,每次听课时都要有欢喜心。对极个别道友来讲,因为宿世对大乘佛法有兴趣,自然而然就能生起欢喜心。而世间的降伏敌人、护持亲友以及做生意赚钱等,则不感兴趣。所以,若谁对出世间的大乘佛法,尤其是空性之理进行分析时,自然而然就能生起这种心念,那就可以断定他有前世的因缘。当然,有些人相续中虽然有这种因缘,但因没有遇到善知识和大乘佛法的缘分,暂时还会隐藏在自己的相续中。若自己有希求心,再加上上师的开导和道友的指点,前世的善缘就会逐渐复苏。当然,也有极个别人不但对佛法空性之理生不起信心反而会痛苦不堪,甚至屡屡产生邪见,那对这种误入歧途很深且实在无法解救的人,也没办法度化。但是,对有缘者我们就要再三劝请,因为听到这样的空性法门,在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中,都不是很容易的事。的确,我们不可能无缘无故遇到这样的般若法门,所以每听一堂课,哪怕是听一个偈颂,也应以欢喜之心来谛听。

大家要这样想:虽然我是业力深重的凡夫,身心内外的违缘也接连不断,种种烦恼、痛苦也此起彼伏,真正通达万法真理也很困难,但我能遇到这样的法门确实非常荣幸;这样就能生起欢喜心。记得一位学者这样讲过:如果在欢喜的心态中劳动,这就是一种快乐;如果在压力中劳动,这就是痛苦。所以,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情时,若能以欢喜心来对待,那就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还会很轻松、很快乐。如果始终把所作的事情当作压力、束缚,那不要说听空性法门,做任何事甚至吃饭也是痛苦的事。所以,对生活乃至学佛的态度非常重要。

我看到有些道友心态特别好,每次听课、研讨、背考,乃至所有佛法方面的闻思修行都兴致勃勃、非常快乐,这非常好!但有些人经常在无意义的琐事上散乱,一提起闻思修行就愁眉苦脸、特别伤心,这就不太好!大家也看得出来,有些人一上课就打瞌睡,或者一直东看西看,心很难集中,甚至有人如坐针毡,特别苦恼。有人还以身体不好、心里不舒服等种种借口不参加闻法。但一说放假了、我们出去玩之类的话语时,身心状况马上就变好了,好像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面对一样。当然这就是前世的善缘不够导致的,因此大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我觉得,我们现在讲这样的般若法门非常好。对汉地众生来讲,虽然《大般若经》是无上之宝,但读一遍也需很长时间,那从头到尾全部学习就更困难了。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生活的人,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能不能这样闻思也很难说。而本经是释迦牟尼佛二转*轮的精华,只要认真学习,对有智慧的人来讲,般若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和重要精神皆能明白。如果懂得了这些内容,那以后学空性法门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也就是说,如果懂得本经的基本意义,以后看《中论》、《入中论》、《四百论》(包含《百论》)、《十二门论》等中观方面的论典就可以了解。不仅如此,其他法门也可通达。而且我们这次也没有赶速度,每天讲的颂词并不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下面讲颂词,也即讲各种真如无别。

过去未来之真如,现在罗汉之真如,

诸法真如佛真如,法之真如皆无别。

其实,与真如意义相同的词,在经典和论典中提得比较多。比如法华经论中讲的实相、佛性、如来藏等,其他经论中讲的法性、平等性、虚空、真实义等,麦彭仁波切的很多论典中讲的胜义谛、现空无别、唯一明点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意义却是一样的。当然,真如在小乘经论和大乘显宗——唯识和中观以及密宗经论中所指的意义并不相同。但总体上讲,一切万法的法性、本体就称为真如。

另外,真如用虚空来比喻是最好的。在宋朝道原法师编辑的《景德传灯录》(这部书在汉地非常出名,乃禅宗著名史书,其中记载了许多禅宗公案和开悟的偈颂等内容)中,这样的内容相当多。如天竺八祖传法偈云:“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意思是说,虚空没有内外,心法或心的本来面目也是如此;如果真正通达了心如虚空的道理,那就通达了真如的道理。

因此,本经这个偈颂与虚空的比喻结合起来完全可以这样解释,也就是说比喻所表达的意义是这样的:正如虚空没有差别一样,过去一切万法的真如,未来一切万法的真如,现在一切万法的真如,阿罗汉和缘觉所证悟的真如,以及基法所摄的所知诸法的真如(即柱、瓶等一切万法的真如),果法所摄的获得佛果的真如,道位所摄的菩萨所悟一切万法的真如,它们皆无有各自成立的分别。

虽然从现相上讲,这些真如所依的时间也不同,补特伽罗的相续也不同,证悟境界的深浅、大小等也不相同,也即它们完全是分开的、有差异的;但在实际当中或从胜义来讲,这些全都无二无别。因为在甚深胜义智慧面前,过去现在未来、自己他人、好事坏事、虚空大地、长短、男女等一切观待假立的法,全都不存在;不但不存在,而且不存在的单空也无法言说。在这种境界中,一切皆一味一体、无二无别,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本智、法界唯一明点、不可思议的胜义、现空双运等。虽然可用种种显宗密宗的名称来表示,但实际上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法性——真如或者实相。而且,这就是我们所要获得的最究竟的菩提果。

在藏文中,实相跟真如基本上是一样的。在汉文《中论》里,真如也用实相来表示,如:“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以前讲《中论》时也讲过,这里面宣说了真如的五种法相。可见,真如完全是胜义境界,根本不可能以分别念来了知。虽然名言中在众生前完全可以分开,如:瓶子的真如、柱子的真如、我心的本体、你心的本体……但实际上并没什么可分的。

为什么在修上师瑜伽或修任何一位本尊时,要观想智慧本尊的大悲心或一切智智的智悲双运的境界,跟我们的分别念融为一体,并安住在不可思议的境界中?其原因就是要我们随顺一切万法的真如,或入于这样的境界当中。但我们凡夫现在完全处于世俗谛中,你和我乃至一切万法不但分开,而且还分得非常清楚。比如:这是我的房子,那是你的房子,我们的界限在这个地方。不但要分清,而且还要钉永远也不毁坏的桩子。尤其是从来没有学过大乘佛教的人,自己一定要维护,他人尤其是怨敌,不但不维护还要进行摧毁。如果消灭怨敌,在不同场合中,还能不同程度地获得奖励或称赞,比如:你是英雄,你很了不起,等等。但这些都是不了知或没有通达真如的原因导致的。

因为,在法界真如中融为一体时,自他乃至一切破立全都没有。《大乘起信论》云:“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但这样的境界对一般人来讲,刚开始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若我们对大乘空性法门有所闻思,平时再经常观心,逐渐就能认识心的本来面目。若对心性有所认识,无论是依靠显宗的窍诀还是密宗的窍诀,在语言文字上皆可表示;虽然如此,但却不离法性。对这样的道理,若依靠观察或修行来明白,那就到达了大圆满的初步境界,从显宗的角度来讲,则已认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

以前有一位明觉禅师,他的语录中讲了一个有关须菩提尊者的故事。有一次须菩提尊者在岩洞里修行,当他正安住修行时,天上散下种种花雨不断赞叹他。于是尊者问:谁给我散花、谁在赞叹?空中说:我是梵天,是梵天在赞叹你。尊者问:为什么你要赞叹我?梵天说:你宣说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我非常佩服、尊重,所以我才不断向你赞美。尊者说:我从入定到现在一个字都没有说,你有何必要赞叹?梵天说:你一个字也没有说,我一个字也没有听,这就是最殊胜的宣说般若波罗蜜多。

但这样的境界跟世间人讲,可能他们会觉得在说谎,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样的境界。对在座真正学习般若法门的人来讲,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虽然不敢说完全通达,但多多少少了解的原因,就会认为确实是这样,即从胜义真如的角度来讲,这些全都不可分。虽然在世俗中,佛的真如、阿罗汉的真如、凡夫人的真如等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乱套了;但在胜义中,它们皆无二无别,当然这也是众生本来是佛的原因。可是这样的道理,现在很多人都不懂,若懂得了修行就会有进步,或者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那天我熟悉的一位在学院打工的工人对我说:“现在已经秋天了,我马上要回去了。”我说:“你今年挣到钱没有?”他说:“还可以,但挣得不多。”我说:“既然如此,那你就不应该来。”他说:“不,还是来了好,多少都有收获。”但在座很多学佛的人都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年什么都没获得。其实就像那位工人所说一样,没有学跟学了还是有差别。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刚开始入学院大门时,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态,可能对佛教的基本道理都特别迷茫。所以有时回忆起当时的状况,自己都会讥笑自己。拿我来讲,刚来学院时的言行举止和心态,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幼稚。但现在我们虽然不敢说大彻大悟,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小悟,也即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当然,如果前世一直当牛做马,即生中恶业的等流果和异熟果特别深重,信心一直被深厚的萨迦耶见等邪见笼罩,始终提不起来,即使稍微有点信心也被非人捉弄,不能得到正常状态,就像特别严重的疯狂患者一样;除这种人之外,我想大家在学习这么殊胜的法门后,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壬二(若无此道则不得果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善逝菩提离异法,任何菩萨欲得此,

具方便行智慧度,无导师慧不可得。

本颂的意思是说:没有般若波罗蜜多,根本不可能获得佛果。怎么得不到呢?颂词中说:最后我们所获得的最究竟的善逝如来正等觉的菩提果,它具有虚空的特征,远离一切能证所证、能得所得等世俗分别范围内的异法,也就是说一切因缘造作之法全都远离,是不可思议、远离言说的本体,当然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智慧果或法身果位。这样的果位,发了菩提心的人都想得到,但必须具足方便和智慧这两个因。如果大悲心、菩提心、回向、发愿、禅定等方便行,和通达一切万法无有实质的大智慧波罗蜜多没有,那大菩提就会像空中花园一样了不可得,或者说,具有般若波罗蜜多名称、远离一切戏论的果位就不可能得到。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成佛之因就是智慧和方便,如果没有这二者,佛果就得不到。《法华经·方便品》云:“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可见,一切众生要趋入无漏智慧的佛果,必须要依诸如来所宣说的正道,根本不可能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获得。现在汉地邪法比较多,它们既非佛教经论的内容,也非历代传承上师的教言与开示,只是凭自己的想象,将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分别念夹在一起,然后就建立一个宗派。那这些只会将人引入邪道,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

另外,虽然其他宗教的典籍(如道教的《道德经》和回教的《古兰经》等)中,经常讲到深而玄的不可思议无为境界,以及天堂如何幸福、地狱如何痛苦等内容;但这些思想跟佛教里面胜义和世俗的道理相比,根本不能望其项背,虽然部分名词或内容相同,但主体精神根本不一样。但现在很多人都把其他宗教的名词或内容跟佛教融合在一起,说跟佛教一模一样,或者说自己的宗教已经超越包括佛教在内的其他宗教,且以这样的名义来接引人。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很多人首先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甚深道理,否则对自他都不会有好处。

话说回来,积累资粮等和证悟空性,即智慧和方便两者非常关键,如果离开了它们,虽然表面上做了很多,也会徒劳无益,因为根本没有得果的机会。当然,传承上师给我们作的非常殊胜的指导,归根结底就是智慧和方便双运,因为离开这两者就不是真正的道。相信大家在看了一些传承祖师的教言后,就能了知他们在学道过程中,也是不离世俗和胜义,即智慧和方便双修而行持的。

禅宗有位普庵禅师,他乃临济宗十三代子孙,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人们称他为汉地的莲花生大士。他讲了很多密咒,也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其所传下来的普庵咒,有消灾、长寿等功用,现在汉地很多寺院和居士,经常念这个咒语来驱蚂蚁等,也有人为它作曲,把它当作佛教歌曲来唱。从其传记来看,他有高尚的人格,非常重视修行,特别珍惜光阴。禅师平时喜欢念诵或翻阅《华严经》及《华严合论》等经论,他曾在禅宗寺院中十二年胁不沾席地用功修行。在39岁那年,他诵《华严合论》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一句时大彻大悟,从那时起他就能自由自在地上天堂、下地狱,且示现了非常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

看过很多开悟者传记的人都清楚,不管是显宗的高僧还是密宗的大德,他们的行为都很稳重,平时也不浪费时间,一直很精进地修行。即使在修行时遇到违缘也不会退却,而且还会更加勇猛地用功,有的甚至几十年夜不倒单。但现在极个别修行人,在遇到一位上师时求一个法,念修几个月后就舍弃,然后又去找另外的上师去求另外的法,这肯定不行。所以大家在一个法门中,一定要长期稳固地精进修行,这非常重要!

另外,从他们的事迹中也可看出,虽然他们已经到达很高的境界,但念诵等修行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现在极个别人什么境界都没有,却用禅宗、密宗里面特别深的几个名词来遮掩,从而将所有善根全部舍弃。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始终不会赞叹,因为再有怎么高的境界,世俗的善根也应重视。拿我们的传承上师来讲,他们的境界肯定远远超过现在极个别人,但他们却一直不断地精进努力,哪怕一点点的善根也要积累。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则就非常可惜!

我们要求上课前后的念诵都要拿转经轮,这一点我希望学院中的道友一定要坚持,也希望菩提学会的佛友皆能追随。如果没有转经轮,最好能想办法请。如果是买一件衣服,对城市里的人来讲,通过上网等途径很快就能成办。同样,迎请一个转经轮,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所以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得到转经轮。以前我鼓励大家请转经轮,两三年后我问有些居士,他们却说:“上师,请不到啊,转经轮很难请啊!”其实转经轮并不难请,现在到处都在卖,二三十块钱就可以请一个。若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兴趣,那对你来讲就真的很难了。

真的,哪怕短时间用转经轮,功德也很大。我做了一个实验,如果没有算错,用转经轮一分钟可以转两百圈。以前我讲转经轮功德时,也引用很多教证讲过转经轮的功德,其中一条是这样的:经轮里面有多少咒语,我们每转一圈就能得到每一咒语念一遍的功德。这样的话,如果一分钟转两百圈,那你们想一想,上课前后在一小时左右念《普贤行愿品》等时,我们将获得什么样的功德?的确,这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因此,大家在坐车等时皆应尽量用转经轮。

有些人行持善行很自然,做一件事情的同时顺便就能积累众多善根,其实这就是方便法。若这样的善根能以无有执著的空性智慧来摄持或如理作回向,那这已经成了菩提之因。所以,要成就佛果并不一定需要以神变看见什么东西,因为凡夫的神通是无常法,很有可能今天能看到很多东西,明天就看不到了。即使看得到,相续中的烦恼没有减少的话,这也跟看电影差不多,因为自己的相续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在短暂的人生中,大家一定不要有很多改变,而应唯一在自相续中积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因为它们是佛果的唯一因。倘若没有以方便和智慧的导师来摄持,那菩提就了不可得,因为没有因就不可能有果。就像农民没有种下种子,就不可能收割庄稼一样。可见,佛果乃至任何一个成就,都不可能离开精进如法地修行,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轻视微小的功德。

另外,大家也不要高攀特别大的境界,比如在很快的时间中出现神通等超胜境界,而应致力于自心是否有所改变,这样上师三宝的加持随时都会融入心田,自己的烦恼和分别念也会逐渐减少。虽然我们现在相续中有种种分别念,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恶心,但若我们依法行持众多非常珍贵的法门,比如用转经轮、念咒语、参禅、观空性、修加行等,相信每个人的相续都能获得很大的利益。有些道友信心比较大,每个法门都觉得很珍贵,对懂得价值的人来讲的确也是这样的。作为智者,虽然他想获得极高的境界,但他却会在自相续中一点一滴积累智慧和方便,这样获得菩提或者开悟就不再遥远。

癸二(广说)分二:一、若离此道最终不成就果之理;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子一(若离此道最终不成就果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丑一、比喻:

鸟身一百五由旬,羽翼折断无本领,

彼由忉利天自坠,至此赡洲必遭损。

这里讲了一个假设的比喻:比如世间有一只鸟,它的身体非常庞大,有一百五十由旬,但其双翼折断无法腾飞。如果它从三十三天(即忉利天)自行跳到此南赡部洲,那它的整个身体必定会遭受损伤,甚至会导致死亡。现在很多从飞机上掉下来的众生都不能存活,那从这样的高度掉下来就异常危险。

丑二、意义:

俱胝那由他劫行,诸佛此五波罗蜜,

无边大愿世恒依,无方便慧堕声闻。

虽然在百千俱胝那由他劫中,行持获得佛果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多,而且在此世间也恒时不断地依靠无边大愿发愿祈祷。当然,这样做的功德不可思议、非常大,因为并非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世几世,而是在特别漫长的时间中行持五波罗蜜多等善法。可是,仅此一点并非具全获得大菩提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成佛的真因是为了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佛果的菩提心,和追求圆满菩提的信心等大乘无量善巧方便,以及通达一切万法无有实质的空性智慧。其实这就像飞禽,拥有双翅就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否则就没办法飞翔一样。换句话说,如果智慧和方便没有具足,其他善法做得再广大、再漫长,也不能成为真正菩提的因,最终只会像没有翅膀的飞禽一样,堕入自私自利的小乘道当中。///

可见,我们在行持善法时,最关键的就是要以利他的菩提心和信心等方便以及智慧波罗蜜多来摄持,否则再怎样精勤也非成佛之因。为什么我们要求,哪怕修一点点的法也要具足三殊胜,即刚开始的时候发菩提心、中间以无缘智慧摄持、最后还要为一切众生获得佛果而回向,其实就是为了不离开智慧和方便,否则纵有修行也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维摩诘所说经》中说:“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方便仅有智慧,也会束缚在轮回中不能得到解脱;如果方便也具足、智慧也具足,就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智慧,仅有方便,也是束缚;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方便,那依靠这两者就能得到真实的解脱。

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在学佛,但有时候看来,大乘的菩提心在他们相续中并没生起来。古代很多大德都讲:菩提心不是发心为主,而是生心为主。所以不管是讲者还是听者,佛教的境界一定要在相续中有感觉或真正生起,这非常重要!拿般若空性来讲,如果平时没有去了解、分析,只是在上课时听一听,听完课后根本不在意,那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然,听的功德肯定有,但却没有其他功德。若真正的空性道理在相续中生起来,我们就会知道:只不过是自己执著而已,实际上任何法的本体都是空性。所以我非常希望,通过此次传法能让很多人的相续中生起这样的境界。

现在汉地、藏地有些传法的人,虽然口口声声都在说,但相续当中什么境界都没有。其实,只是脑筋记一点,然后就在口头上说,而没融入自己的相续,这也没有意义。很多听法的人也是,只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相续中根本没有存留,那也没有实在的意义。若这样讲法、听法,可能只是徒有形象。其实,佛法的内容非常殊胜、完美,有因缘的人皆应在相续中生起它的境界。当然,人的因缘不同,有些人能真正获得,有些人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皆应心向往之。

另外,在传法者与听法者之间有很多因缘,虽然弟子对上师的信心很重要,但若做法不对,也会毁坏缘起。这一点看过一些古代历史的人都会明白。在藏传佛教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以前,《大幻化网》传承中了不起的大德、布玛莫札尊者的第三代弟子——密主卓普瓦尊者讲《大幻化网》时周围有很多人,当他显现幻化网成就相时,四面八方的人都能看到他的真正面目,显示了种种神变。后来要接近圆寂时,他要求四大弟子也带一些会供品和他一起到山顶上去会供。作完盛大的会供后,他教诫弟子们说:我现在不舍肉身直接前往清净刹土,你们千万不要痛苦,一定要把法好好传下去,这样我的后代就会不断延续下去,弘扬佛法的事业也会更加广大无边,你们一定要牢记!

上师说完后,一边唱着金刚道歌一边慢慢腾空而起,后来他的身体消失于云层中,再后来声音也听不到了。虽然上师让弟子们不要伤心,但他们好像心脏已被割去一样,所有弟子都在地上一边滚来滚去、一边非常痛苦地呼喊:上师,您回来啊!……最后上师像天上降下飞禽一样返回人间,他说:我不是叫你们不要痛苦吗?因为缘起破坏,以后我只能显现像普通人一样死去。后来61岁时上师示现圆寂,虽然他的法脉一直传到现在,但他的后代却因此而中断。

还有热琼西日札巴尊者(指小苏,他的上师是大苏),如果他在二十四年中闭关修行,就能获得虹身成就。他在迦沃山中闭关修行十三四年后,连侍者也不让亲近,自己一人住在山洞里。后来侍者想:最近上师一点动静都没有,是不是生病了?于是他悄悄去看上师的山洞,只见上师坐在山洞中,脸上全部是蜘蛛网。弟子特别伤心,以为上师已经圆寂了,于是大声地哭。结果上师从定中出来了,出定后上师说:如果你没有叫我,一直让我这样入定下去,我会获得虹身成就,但现在已经没办法了,以后我还要来这个世间一趟。后来他的转世是萨迦派著名译师思琼巴。

子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乐此佛乘定生者,众生平等父母想,

利心慈意勇精进,无嗔正直说柔语。

乐于希求究竟大菩提之因——无上佛乘般若波罗蜜多,而决定获得无上圆满果位的行者,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而趋入呢?或者说,这样的般若波罗蜜多,具足什么条件的人才能趋入?当然,般若空性的胜义境界也不可缺少,但这里主要从一般人可以了达或能做到的几个世俗基本条件来讲。也就是说,要有利益众生的大慈大悲的平等心,即无有偏袒、一视同仁,具有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近之想;希望所有众生究竟获得圆满菩提的利心;暂时获得人天快乐的慈意;以及始终勇猛精进地饶益众生;饶益的过程中也不会像毒蛇一样,不会动辄就不高兴,经常显现忿怒相,也即没有嗔恨心;而且无有谄诳、狡诈,秉性正直;说话时也会说温和的柔语,就像《入菩萨行论》里面所讲的一样(1)。总之,具足以上条件的大乘行者才有趋入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的机会。

对这里所说的几个条件,在座的道友皆应好好观察,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利益众生,这非常重要!《经庄严论》云:“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意思是说,大悲心恒时在心中具足,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若能做到这样,就能把所有众生看作自己的父母。若有了这样的境界,即使暂时对别人会有嗔恨心,但也不会很强烈,而会把众生的解脱放在主要位置。《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不怖地狱,不求升天,不为己身,自求解脱。”这种心态也不可缺少。当然,虽然我们不敢说为一切众生不怖地狱,但若不是为了自己,什么都是为众生,那即使我们遇到困难、痛苦,也会坦然面对。那个时候说话也会柔和,也不会天天都生嗔恨心……其实,我们现在不公正、生嗔恨心、经常说粗语等,主要根源就是自私自利。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自私自利越来越减少,把众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很多不如法的行为自然而然就会断除;当然这也是我最近一直提倡帮助众生的原因。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说:这辈子实在没办法,来世再说!但来世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众生也不知道。所以即生中哪怕是一点点事情,也要想到利益众生。

昨前天我看到一位84岁的老出家人,她拿着拐杖,走路特别艰难,为了房子的事情,她走了很远的路来找我,当时她很伤心。我跟她大约沟通了五分钟时间,因为时间比较忙。但后来她的形象浮现在我脑海中时,却一直不能忘怀。所以我想,在座的道友在看到特别可怜的病人、老人、无辜的人等时,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他们有些精神已经崩溃,有些财物特别贫乏,有些财物虽然很富裕,但心里却因感情、地位等而充满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哪怕我们用点点安慰、丝丝微笑等来帮助或对待他们,这也很有意义,可以说这就是菩提心支配下的行为。

但最关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利益他众的心。若有这样的心,很多修行境界自然就会出现。或者说,一旦拥有这里所讲的,行持大乘般若法门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自己的很多痛苦、烦恼全都会消失。因为现在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为自己而哭,为他人哭的眼泪特别罕见。有些人说:“我因为喜欢他,所以我才哭。”其实你是为自己哭,并不是为他而哭。

好,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入菩萨行论》云:“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七课
下一篇: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九课

 般若摄颂释讲记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六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五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四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二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一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九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八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七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六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五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四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二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一课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课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九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